现代教学意识论文(精选12篇)
现代教学意识论文 篇1
现代意识, 在我国当今社会转型中, 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观念。在中学生物学中, 要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培养, 以适应社会发展。
1 渗透竞争意识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渗透竞争意识的情境和契机。例如在《生物的进化》一节学习时, 让学生自由讨论和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 让学生从考察许许多多的生物竞争现象中, 理解生物竞争的涵义, 然后概括综合上升为理性的竞争概念, 形成竞争的观念。在教学中渗透了竞争意识的培养教育。
如同一片森林里的各种树木, 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彼此争夺着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食性相同的动物, 彼此争夺着食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等等, 这些一系列的生命现象, 就是生物竞争现象。在讨论中, 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 为了生存下去, 就得为获取足够的物质、能量、食物和生存空间, 而彼此进行着生存竞争。在生物界, 生物具有本能的过度繁殖的倾向, 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物质和生存空间, 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 生物间必须彼此竞争 (或斗争) 着, 才能生存和发展, 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 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因此, 学生在学习生物竞争知识的同时, 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 受到了竞争意识的培养教育。
2 渗透适应意识的培养教育
适应思想包含于中学生物学之中。在教学中, 既要注意把适应思想的培养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又要注意抓住教学情境中的点滴积累, 抓住典型实例画龙点睛地及时地把生物学知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激发学生的适应意识。
例如在学植物知识的同时, 强调了现存的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都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虫媒花的颜色鲜艳、气味芳香, 适应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 容易随风飘散, 适应于风力传粉。借风传播的种子, 如蒲公英、柳树等, 果实上都生有毛绒绒的白色纤维, 随风飞扬。靠动物传播的果实种子, 如窃衣鬼、针草、苍耳等, 其果实的表面都有刺和粘液, 容易附着在动物的身体上随动物的运动而携带到其他地方去。微生物不但能适应在有氧环境中生存, 某些厌氧性细菌还能在缺氧环境里生存。在教学中, 把这一系列生命现象及其特征, 紧密地与适应思想相结合, 使学生理解了现存的生物都是基本上适应其生活环境的, 渗透了适应思想的培养教育。
3 渗透整体意识的培养教育
整体观念实质是一种系统观念。人们在考察某一事物时, 要从整体 (大系统) 出发, 注意在整体综合的控制下进行局部分析, 从整体到部分, 从大系统到子系统。然后通过局部的逐级综合达到总体综合, 又从部分回到整体, 这种宏观和微观的综合, 从整体和部分的不同层次上, 从整体及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彼此联系上, 去考察事物的观念可理解为整体观念, 培养学生的整体思想。
生物学科中体现整体思想的科学实例是很多的。例如:一个细胞可以看做一个整体, 细胞有细胞整体层次上的结构和功能, 又有各组成部分及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彼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个生物体也可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种群、一个群落、一个生态系统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
在《绿色开花植物》教学时, 启发学生把一株植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去考察, 从整体到部分, 又从部分回到整体去分析综合。先从结构上考察, 可把它分解为不同层次的部分:细胞、组织、器官。这些部分之间彼此分工协作又联系着。细胞间靠胞间连丝联系着、器官间靠维管束联系着形成一个植物体整体。再从生理功能上考察:植物体中的六种器官尽管各自功能不同, 但彼此密不可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叶吸收空气中的CO2, 通过叶的光合作用, 制造了有机物, 再由茎输送到根、花、果实和种子中去, 维系着一株植物的整体生命活动。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彼此对立但又彼此依存, 从而使学生理解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中的整体性, 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思想, 受到了整体观念或系统观念的培养教育。
4 渗透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
纵观一下人类的世界, 便知它是一个创造的世界, 一个不断创新的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 树立创新意识, 是何等重要。我们紧紧抓住每一个创新情境, 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 不断去点燃学生创新意识的火把。
例如, 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教学时, 我们启发设问:人们能不能用植物的细胞、组织、茎尖、叶片及花粉花药等, 在一定条件下去培养它们生长发育为一株株新的植株?有的学生说, 这就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高新生物技术, 我国的生物学家们已用花药等培养了许多优质高产的烟草、小麦新品种, 并居世界领先地位。让学生从信息论的角度, 去理解生命现象及其本质, 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层次, 开拓了学生的知识、思想视野, 燃起了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 有力地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蓬勃发展的新世纪。国际间的剧烈竞争、和平、战争和发展;国内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 无疑对21世纪的人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素养诸方面, 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尤其对人才的思想素质, 特别是学生的现代意识方面, 如竞争意识、适应意识、系统整体意识、创新意识、改革开放意识、自主意识、科技意识、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等, 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关键词:生物,现代意识,培养,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尤复翰, 等.细胞的发育[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3]刘培楠, 吴国利, 等.基础分子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4]庄孝, 等.细胞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
[5]俞新大, 等.细胞工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8
现代教学意识论文 篇2
五里中学:刘焕全
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这是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以至于中学各学科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新课题。21世纪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蓬勃发展的新世纪。国际间的剧烈竞争、和平、战争和发展;国内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无疑对21世纪的人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素养诸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尤其对人才的思想素质,特别是学生的现代意识方面,如竞争意识、适应意识、系统整体意识、创新意识、改革开放意识、自主意识、科技意识、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等,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中学生物学教学,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现代意识的启蒙教育中,具有它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启蒙教育功能。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了一些现代意识的启蒙教育,取得可喜的效果。
一、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竞争,优胜劣汰,这是生物界生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生命科学中,这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理论。但在我国当今社会转型中,却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观念。在中学生物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却屡见不鲜,为学生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境。
1.让学生在对众多生命现象的考察中启蒙竞争意识
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渗透竞争意识的情境和契机。例如我们在教学《生物的进化》时,我们让学生自由讨论和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让学生从考察许许多多的生物竞争现象中,理解生物竞争的涵义,然后概括综合上升为理性的竞争概念,形成竞争的观念。在教学中渗透了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如同一片森林里的各种树木,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彼此争夺着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食性相同的动物,彼此争夺着食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等等,这些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竞争现象。在讨论中,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物质、能量、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彼此进行着生存竞争,这些就是一种竞争。在生物界,生物具有本能的过度繁殖的倾向,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物质和生存空间,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生物间必须彼此竞争(或斗争)着,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竞争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2.让学生在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中,深化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将一些竞争的知识和理论,通过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例如,我们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某一草原上生活的狼、羊、牧草等生物及它们与周围无机环境的复杂关系时,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和综合,理解了狼与羊、羊与草彼此间的捕食关系,也理解了狼与狼之间,羊与羊之间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关系,即其竞争(或斗争)的一面;但也启发学生理解狼捕羊,但狼又不能捕光了羊;羊吃草,但羊又不能吃光了牧草。否则,狼、羊、牧草三者会同归于尽,毁灭了此草原生态系统。可见,生物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况且狼与狼、羊与羊之间,还有群居、互助、互利、互爱的一面。这种生物之间既竞争(或斗争)又依存的多重性,使学生对于竞争思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竞争的知识、理论,自然而然地得到加强。我们顺势将知识迁移,向学生设问:人类应如何把握和运用竞争法则来正确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生物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竞争关系呢?让学生以平等竞争的思想,去面对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的新情境,去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征途,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
二、渗透适应意识的启蒙教育
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新世纪,人们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为了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在未来21世纪的大风大浪中有所作为,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当前的中学教育,就正是启蒙和培养他们适应意识的关键时期。
适应思想包含于中学生物学之中。在教学中,我们既注意了把适应思想的启蒙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又注意到抓住教学情境中的点滴积累,抓住典型实例画龙点睛地及时地把生物学适应知识上升到适应思想的高度,激发学生的适应意识。
1.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启蒙学生的适应思想
在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渗透适应思想。例如我们在初中教学植物知识的同时,强调了现存的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虫媒花的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应于风力传粉。借风传播的种子,如蒲公英、柳树等,果实上都生有毛绒绒的白色纤维,随风飞扬。靠动物传播的果实种子,如窃衣鬼、针草、苍耳等,其果实的表面都有刺和粘液,容易附着在动物的身体上随动物的运动而携带到其他地方去。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都是动物在体色、外形和结构上适应周围环境的典型实例。鱼体的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用膘控制沉浮等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蜥蜴、家兔等陆生动物,用肺呼吸、用四肢行走、体内受精等都是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微生物不但能适应在有氧环境中生存,某些厌氧性细菌还能在缺氧环境里生存。在教学中,我们把这一系列生命现象及其特征,紧密地与适应思想相结合,使学生理解了现存的生物都是基本上适应其生活环境的,渗透了适应思想的启蒙教育。
2.在教学新情境中,抓住典型实例分析综合,深化学生的适应思想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这即是适应性的普遍性。但是,生物的生存环境却是客观多变的,变化是绝对的。因此,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对的,不完全的,这就是生物适应性的相对性,不少生物常常在其生存环境迅速变化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不能生存或灭绝。恐龙的灭绝和当今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濒于灭绝,充分证明了生物适应的相对性。生物的适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这种双重性使学生认识到生物适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化了学生的适应思想。我们又常常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以适应观念去考察人类社会,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复杂多变的,有其规律性。作为21世纪建设者和生活者的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各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特别应具备强烈的适应意识和多方面的适应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生存发展,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强化了学生的适应意识,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渗透整体意识的启蒙教育
整体观念实质是一种系统观念。人们在考察某一事物时,要从整体(大系统)出发,注意在整体综合的控制下进行局部分析,从整体到部分,从大系统到子系统。然后通过局部的逐级综合达到总体综合,又从部分回到整体,这种宏观和微观的综合,从整体和部分的不同层次上,从整体及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彼此联系上,去考察事物的观念可理解为整体观念。启蒙和培养学生从整体系统的观念去考察事物,很有必要。
1.利用一系列生物学实例启蒙学生的整体思想
生物学科中体现整体思想的科学实例是很多的。例如:一个细胞可以看做一个整体,细胞有细胞整体层次上的结构和功能,又有各组成部分及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彼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个生物体也可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种群、一个群落、一个生态系统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
我们在教学《绿色开花植物》时,启发学生把一株植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去考察,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回到整体去分析综合。先从结构上考察,可把它分解为不同层次的部分:细胞、组织、器官。这些部分之间彼此分工协作又联系着。细胞间靠胞间连丝联系着、器官间靠维管束联系着形成一个植物体整体。再从生理功能上考察:植物体中的六种器官尽管各自功能不同,但彼此密不可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叶吸收空气中的CO[,2],通过叶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再由茎输送到根、花、果实和种子中去,维系着一株植物的整体生命活动。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彼此对立但又彼此依存,从而使学生理解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中的整体性,启蒙了学生的整体思想,受到了整体观念或系统观念的启蒙教育。
2.以典型的生物科学实例,深化学生的整体观念
教学中,我们抓住典型实例分析综合,深化学生系统开放的观念。我们在教学高中生物学《生态系统》时,首先让学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平衡及人类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注重启发学生理解系统的开放性。让学生讨论思考,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系统内各种生物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由能量的流通、物质的循环和信息的交换,彼此形成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但这个系统是开放式的耗散结构系统,它不但从外界不断获取能量,但也不断地消耗着部分能量,物质也被不断分解、化合、转化和利用、循环着,信息被不断交换着,充分表现了该系统的开放性。任何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同化、异化、物质的摄取、利用与排出、能量随物体载体的运动而逐级流动,这些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人类生活在地球的生态大系统之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衣、食、住、行,各种生产、生活消费所需物质的原料必须从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去索取,而生产、生活的废物又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去。因此,人类的任何行为都要放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去考察。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不能去破坏自然,而要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而然使学生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深化了整体观念,强化了整体开放意识。
四、渗透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
我们考察一下人类的世界,便知它是一个创造的世界,一个不断创新的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是何等重要。我们紧紧抓住每一个创新情境,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不断去点燃学生创新意识的火把。
例如,我们在教学《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时,我们启发设问学生:人们能不能用植物的细胞、组织、茎尖、叶片及花粉花药等,在一定条件下去培养它们生长发育为一株株新的植株?有的学生说,这就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高新生物技术,我国的生物学家们已用花药等培养了许多优质高产的烟草、小麦新品种,并居世界领先地位。
现代教学意识论文 篇3
中学生物学教学,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现代意识的启蒙教育中,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启蒙教育功能。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一些现代意识的启蒙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竞争、优胜劣汰,是生物界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项客观法则。在生命科学中,这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理论。当今在我国社会转型中,它还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观念。中学生物教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层出不穷,从而为学生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让学生在对众多生命现象的考察中启蒙竞争意识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许多渗透竞争意识的情境和契机。例如,在教学《生物的进化》一课时,我们让学生自由讨论和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让学生考察许许多多的生物竞争现象从而理解生物竞争的涵义,然后概括综合,上升为理性的竞争概念,形成竞争的观念,在教学中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如同一片森林里的各种树木,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彼此争夺着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食性相同的动物,彼此争夺着食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等等,这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竞争现象。在讨论中,学生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为获取足够的物质、能量、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彼此竞争,这就是生存竞争。在生物界,生物具有本能的过度繁殖的倾向,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物质和生存空间,却非常有限。因此,生物间必须彼此竞争(或斗争),才能生存和发展,这就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竞争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和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二)让学生在对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中,深化竞争意识
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将一些竞争的知识和理论,通过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例如,我们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某一草原上生活的狼、羊、牧草等生物及它们与周围无机环境的复杂关系,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和综合,理解狼与羊、羊与草彼此间的捕食关系,也理解狼与狼之间、羊与羊之间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关系,即其竞争(或斗争)的一面。同时也启发学生理解狼捕羊,但狼又不能捕光了羊;羊吃草,但羊又不能吃光了牧草的生态原理。否则,狼、羊、牧草三者会同归于尽,破坏草原的生态系统。可见,生物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一面。而且狼与狼、羊与羊之间还有群居、互助、互利、互爱的一面。这种生物之间既竞争(或斗争)又依存的多重性,使学生对竞争思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其竞争的知识、理论自然而然地得到加强。我们顺势将知识迁移,向学生设问:人类应如何把握和运用竞争法则来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人与生物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竞争关系呢?使学生能以平等竞争的思想,去面对复杂的人类社会的新情境,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征途,如此引导学生,达到深化学生竞争意识的目的。
二、渗透适应意识的启蒙教育
21世纪是一个十分复杂多变的新世纪,人们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为了使青少年学生在21世纪的大风大浪中有所作为,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当前的中学教育正是启蒙和培养他们适应意识的关键时期。适应思想同样包含于中学生物学之中。在教学中,我们既注意把适应思想的启蒙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又注意抓住教学情境中的点滴积累,抓住典型实例,画龙点睛、及时地把生物学适应知识上升到适应思想的高度,激发学生的适应意识。
(一)在教学全过程中启蒙学生的适应思想
在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渗透适应思想。例如,在初中教学植物知识的同时,强调现存的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具有鲜明的适应性特征。虫媒花的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易于随风飘散,适于风力传粉。借风传播的种子,如蒲公英、柳树等,果实上都生有毛绒绒的白色纤维,能随风飞扬。靠动物传播的果实种子,如窃衣鬼、针草、苍耳等,其果实的表面都有刺和粘液,容易附着在动物的身体上,随动物的运动而被携带到其他地方。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都是动物在体色、外形和结构上适应周围环境的典型实例。鱼体的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用膘控制沉浮等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蜥蜴、家兔等陆生动物,用肺呼吸、用四肢行走、体内受精等都是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微生物不但能适应在有氧环境中生存,某些厌氧性细菌还能在缺氧环境里生存。教学中,我们把这一系列生命现象及其特征紧密地与适应思想相结合,使学生理解现存生物都是基本上适应其生活环境的,从而引发学生对自身适应性的思考,渗透了适应思想的启蒙教育。
(二)在教学新情境中,抓住典型实例分析综合,深化学生的适应思想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此即适应性的普遍性。但是,生物的生存环境却是客观多变的,变化是绝对的。因此,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对的、不完全的,这就是生物适应性的相对性,不少生物常常在其生存环境迅速变化时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难以生存,甚至灭绝。恐龙的灭绝和当今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濒于灭绝,充分证明了生物适应的相对性。生物的适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其双重性使学生认识到生物适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化了学生的适应思想。我们常常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以适应观念去考察人类社会,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复杂多变的,有其规律可循的。作为21世纪建设者和生活者的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各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特别应具备强烈的适应意识和多方面的适应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获得生存发展、才能有所作为。因此,该种引导强化学生的适应意识,对
学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渗透整体意识的启蒙教育
整体观念实质是一种系统观念。人们在考察某一事物时,要从整体(大系统)出发,注意在整体综合的控制下进行局部分析,从整体到部分,从大系统到子系统,然后通过局部的逐级综合达到总体综合,又从部分回到整体。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综合,从整体和部分的不同层次、结构、功能及彼此联系上,去考察事物的观念可理解为整体观念。启蒙和培养学生利用整体系统的思维去考察事物,很有必要。
(一)利用一系列生物学实例启蒙学生的整体思想
生物学科中体现整体思想的科学实例是很多的。例如,一个细胞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它既有细胞整体层次上的结构和功能,又有各组成部分及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个生物体可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种群、一个群落、一个生态系统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
我们在教学《绿色开花植物》一课时,启发学生把一株植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去考察,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回到整体进行分析综合。先从结构上考察,把它分解为不同层次的部分:细胞、组织、器官。这些部分之间彼此分工协作又相互联系。细胞间靠胞间连丝联系着、器官间靠维管束联系着,形成一个植物体整体。再从生理功能上考察:植物体中的六种器官尽管各自功能不同,但密不可分。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叶吸收空气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再由茎输送到根、花、果实和种子中去,维系一株植物的整体生命活动。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彼此对立但又彼此依存。这些使学生理解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中的整体性,启发了学生的整体思想,受到了整体观念或系统观念的启蒙教育。
(二)以典型的生物科学实例深化学生的整体观念
教学中,我们抓住典型实例分析综合,深化学生系统开放的观念。在教学高中生物学《生态系统》一课时,我们首先让学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平衡及人类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启发学生理解系统的开放性。让学生讨论思考,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和系统内各种生物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物间,由能量的流动、物质的循环和信息的交换,彼此形成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但这个系统是开放式的耗散结构系统,它不但从外界不断获取能量,也不断地消耗着部分自身能量,物质被不断分解、化合、转化、利用、循环,信息被不断交换,充分表现了该系统的开放性。任何生物体都具有新陈代谢、同化、异化、物质的摄取、利用与排出,其能量随物体载体的运动而逐级流动,这些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人类生活在地球的生态大系统之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衣、食、住、行,各种生产、生活消费所需的物质原料必须从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索取,而生产、生活的废物又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去。因此,人类的任何行为都要放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去考察。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不能去破坏自然,而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深化了整体观念,强化了整体开放意识。
四、渗透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
考察人类的世界,便知道它是一个创造性的世界,一个不断创新的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我们要紧紧抓住每一个创新情境,渗透创新意识教育,不断点燃学生创新意识的火种。
例如,在教学《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一课时,我们启发学生:人们能不能用植物的细胞、组织、茎尖、叶片及花粉花药等,在一定条件下去培育它们生长发育为一株株新的植株?有的学生说,这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高新生物技术,我国的生物学家们已用花药等培养了许多优质高产的烟草、小麦新品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为文言文教学注入现代意识 篇4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现代实例,现代意识
文言文最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但令人遗憾的是, 当代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疏离感, 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佳作成了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古董”, 远不如欧美文化或港台文化那么风行。为改变这种状态, 教学中应该注重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注入现代意识, 用现代人的视角去阐释文言文, 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一、用现代人的故事去理解文言文
一次课堂上, 讲儒家经典《论语》, 为了让学生对两千多年前的古文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 我结合现代人的故事加以形象诠释。如“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则语录, 从文字上讲并无深奥之处, 但需深入理解却并非易事。我讲了一则现代故事:“在一次世界名酒博览会上, 各国都拿出了最能代表本国的美酒参展。其中, 中法德美四国同场竞赛。中国人呈献了国酒茅台, 芳香四溢;法国人拿出了几百年的陈酿红葡萄酒, 流光溢彩;德国人献出了最具特色的黑啤酒, 泡沫似雪;而美国人却什么酒也没带, 只见他不慌不忙从前三者呈献的酒中各倒了一些加以混合搅拌, 结果一杯色香味无可比拟的美酒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时只见美国人说:‘诸位, 这就是美式美酒——鸡尾酒。’善于学习, 博取众长, 这就是美国民族的有点, 这也是美国历史最短但发展最快的原因。”当然, 这是一则虚拟的近似寓言似的故事, 但它的实质与两千年前的孔子的教诲是一致的, 那就是要善于学习, 方能不断前进。通过这则故事, 学生们对孔子的这则语录的理解将深刻得多。
在讲到另一则语录“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时, 我给学生读了《顾准日记》中吴敬琏序《中国需要这样的思想家》里的一段话:“他在受到政治上的迫害时, 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维护自己, 而是使他的子女少受一点牵连‘文化大革命’开始时, 他的子女受到‘左’的思想的毒害和为形势所迫, 同他断绝往来, 划清界限, 顾准对此深感痛心。然而他还是处处为他们着想, 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最珍贵的准备以生命来捍卫的东西——认错书上的签字, 对他来说是一个奇耻大辱, 但他要这样做, 因为这也许能够改善一点子女们的处境。”当读到此处时, 我发现有的同学眼中闪着泪花, 我觉得不用再多讲什么, 这一段话就是对“人不知而不愠”的最经典的脚注。
二、用现代意识去诠释文言文
高一新课文《兰亭集序》雅而不涩, 浅而不俗, 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此文, 但文中蕴含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 特别是文中的主旨“死生亦大矣”, 对高一学生来说可能会有理解上的困难。教学中, 我引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王子关于“活着还是死亡”这个著名的论题, 来说明古今中外人们对于“生死”这个重大命题都相当重视。我还列举了《南方周末》所载《对死亡说点什么》一文来进一步探索“死生亦大矣”这个命题。文中主人公陆幼青, 在医生断言他还剩下100天日子后, 开始动手写《与死神相约》的日记, 并在“榕树下”网站连载, 引起媒体极大关注。陆在记者采访时说道:“人的本性善恶与否, 这一命题太大又太古老, 我做了这一假设是说明人世间的一个常理:超生避死是人之常情……对我而言, 今天死和命题死没有太大的区别, 如果我的死能够换来别人的生, 我宁愿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赴死, 我的本意在体验一种境界……中国人的死向来有泰山鸿毛之分, 世人对生无法选择, 但对死却可以, 在一个重死轻生的国度里, 因为疾病的折磨, 哪怕能被赋予一点点的价值, 像我这样的人也会选择死亡, 这比躺在床上, 被细菌打倒要好得多。”面对死亡的到来, 只有真的猛士, 才能如此从容而无畏, 难怪有人称陆幼青为真正的男人。当死神一天天临近时, 短暂而充满痛苦的生命就显得弥足珍贵。“他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 于是就设法增加其密度。”陆幼青用他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刚好不久前《中国青年报》载文《写下你的墓志铭——著名作家毕淑敏和大学生谈生论死》表达了几乎相同的观点。文中, 毕淑敏说:“中国人有一句话, 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我不喜欢这句话, 我觉得中国人太讲究生存的数量, 而不在乎生命的质量。但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他的长度, 而在于他的深度和高度, 尊严的活着和尊严的死去是一个人整体价值不可分割的部分。”这段话为“死生亦大矣”这一古老命题注入了现代意识, 用鲜活的语言和现代人的认识加以诠释, 学生从中所得的人生感悟将发诸于心, 浸润于魂, 影响其行。
三、用现代生活实例去领悟文言文
在课文《触龙说赵太后》中, 触龙针对赵太后的心理状态采用了一整套“迂回战术”:先用“缓冲法”从叙谈生活琐事入手, 自诉痛苦, 再对赵太后饮食起居表示关心, 在叙寒温、谈家常中缓和了紧张气氛, 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这一方法与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所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卡耐基所著《人性的弱点》“如何使人信服你”一章中, 首先也是讲“避免与对方正面争论”, “不要指正对方的错误”。其中, “从友善开始”一节里引用了林肯的一段话:“一句古老真实的格言说, 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捉住更多苍蝇。对人也是这样, 如果你要使得人同意你的主张, 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真正的朋友, 那你就有一滴蜜, 捉住了他的新, 无论怎么说, 那就是达到他理智的大路。”正因为触龙成功运用了语言的艺术, 最终说服了赵太后, 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触龙与卡耐基虽然时代国别不同, 但在运用智慧, 说服对方所运用的方法上却是一致的, 在教学中引用此例, 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大力培育现代公民意识 篇5
大力培育现代公民意识
作者:
来源:《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08期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面临的最重要历史任务。现代化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而其核心和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衡量人的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准则是现代公民的生成,即国民从意识到行为都具备现代公民的人格和素质。其中,现代公民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精神支撑。公民意识的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有了很大程度的缩小。但是,“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现实表明,公民意识匮乏对中国现代化的制约越来越凸显。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加强公民素质建设”。从人的角度说,公民意识培育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向“自由人联合体”过渡的重要环节;也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近日本刊编辑部与上海政法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召开研讨会,对当前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期刊发与会学者的发言,以期广大读者进一步参与讨论。
现代教学意识论文 篇6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崛起令我国中学阶段的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现代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的改换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学生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得中学美术教学的过程充满了艺术气息。本文以我国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为研究基点,分别从中学美术教学需要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渲染、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意义两方面,对中学美术教学中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推动我国中学美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学 现代绘画艺术 创新意识 融入
一、我国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由于学校教育追求教学成绩,我国中学美术教学一直处于较为不明显的位置。作为中学教学课程体系中最无存在感的学科之一,各个学校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该学科的教学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术教师自身的美术知识、艺术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艺术素养等等,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单一式传承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美术等艺术类的学科教学而言,缺乏一种艺术教育的灵性。
1.中学美术教学的状况
自从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策略以来,各教育机构都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现阶段,我国中学美术教学在国家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极力改进美术教学的总体质量。从其教学成果来看,在现代中学教育体系发展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一些最基本的美术技能以及美术知识[1]。我国中学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教师试图通过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来推进中学美术教学,将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忽视了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审美以及兴趣的培养,这就给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埋下了隐患。
2.中学美术教学的实效及其局限性
通过对我国过去一段时期以及当前中学美术教学状况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虽然中学美术教学的成绩较以往有所改善,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专业教师传承知识本身的同时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环节,这样就导致中学美术教学中艺术灵魂的缺失,换句话说,就是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模式不能吸引学生来投入地学习美术艺术,而仅仅是泛泛了解美术。这对于我国整个教学体系的完整构建极为不利,同时,也无益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二、中学美术教学需要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渲染
艺术素养并非人人都具备,同样,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因此,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一方,专业的美术教师要能够用自身的艺术素养来激发学生对美术艺术本身的兴趣,进而才能将美术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内容更顺畅地传承给中学生。同时,在兴趣的导向下,中学生对于美术这门学科的认知也会有所提升,比以往更能融入美术的学习氛围中。
1.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1)中学专业教师美术艺术素养的提升
提升教师本身的美术艺术素养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中学生的重要前提。在实践过程中,我国从事中学美术教学的专业美术教师在以往也做了诸多探索,深深意识到创新意识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与艺术理论的认知及其对美术艺术的鉴赏能力息息相关。有的美术教师尽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美术专业的知识点与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但由于其自身艺术素养的缺失,往往就会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有一种枯燥、机械的印象,这对于日后教学十分不利。所以,作为美术学科的专业教师要首先从自身的教学能力、对美术艺术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来提升本身的美术艺术素养,进而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也能够充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
(2)学生对美术学科有着强烈的兴趣
中学美术教师自身美术艺术素养的提升对于美术教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也极为关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这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同样适用,教师要以兴趣导向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美术教学,并且将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意识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与教学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知到美术这门艺术的灵性。中学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将来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生活中来看,艺术之美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美,要想发掘并认知这种美,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小就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对美术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
2.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入,促使中学美术教学朝向素质化方向发展
在现代绘画艺术的领域中,很多中国画家在继承传统绘画艺术的同时,为了使得绘画创作更为完美,融入了很多国内外的新兴艺术风格,进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特性,令作品活灵活现。从中学美术教学的角度来看,将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美术创作激情,教育学生不拘泥于形式,仔细体察自身对美术艺术的独特感觉,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每个人的艺术感觉可能都会有所不同。
三、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对学生进行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既不能忽视绘画艺术的创新性又不能过于强调美术艺术的创新,教师要能够把握其中的内涵价值所在。探究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十分重要,如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领悟到美术中的艺术内涵,那么现代中学美术教育的质量就会理所当然地提升上来了。
1.现代绘画艺术及其创新意识
(1)现代绘画艺术概述
现代绘画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在现代艺术氛围中滋生出来的绘画作品,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绘画艺术而言,现代绘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较为密切。通过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观察可知,很多绘画艺术作品中都存在中西方美术艺术文化的影子,而且,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文化的渲染,以及社会变革的影响,使得现代绘画艺术本身有着较为独特的味道,其中不乏一些创新的内容[3]。绘画艺术创新,是绘画艺术家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可以看到,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家,他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绘画艺术风格也都不尽相同。
(2)现代绘画艺术的特征
从总体情况来看,现代绘画艺术有着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便是现代绘画艺术中所潜藏的艺术精神以及创作理念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美术艺术,这也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艺术者对于珍视现代美术艺术的态度。从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差别来看,后者忽略了对画面物体本身的形象性勾勒,转而表现绘画艺术所能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4]。绝大多数艺术形式都是较为抽象且充满美感的,只不过人们对艺术本身的认知与领悟能力存在差别,所以,对同一艺术作品的感受就有所不同。
(3)探究现代绘画艺术领域中的创新意识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研究现代绘画艺术时,难免要关注它背后独特的创新意识。从现代绘画艺术作品中,一个具备基本鉴赏能力的人,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创作者在绘画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创新意识。在现代绘画艺术的烘托下,将创作者的创新意识也传达出来了。事实上,现代绘画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又高于生活。一个致力于现代绘画艺术创作的文艺工作者往往会通过较为激烈的手段来强调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找寻艺术氛围中的片刻宁静。
2.中学美术教学与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合
从教学实践过程来看,尽管了解到了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意识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但对中学生创新意识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从具体教学策略来看,中学美术教学与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合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教育过程,教师通过对现代绘画作品内涵的解析,来启发学生创新意识[5]。可能有的学生对现代绘画艺术创新的领悟能力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不断地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学会欣赏现代绘画艺术作品的演变过程,以及艺术家们在创作作品时的细节变化。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内容,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这门艺术的内涵价值、学好美术这门课程,并以此来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6]。
(1)教师通过对现代绘画作品内涵的分析,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诸多现代绘画艺术作品中可以发现,绘画艺术大师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从一幅幅绘画作品中,便可以窥见艺术大师创作理念的变化以及创作风格的转变。创新,是艺术大师区别于普通画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现代绘画艺术创作的思路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本身,而且,有很多艺术创新理念都是源自于中西方绘画艺术火花的碰撞,从而滋生出一个新的创意点,借助艺术大师之手,将创新的思维通过绘画艺术这一表达形式呈现给世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对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领悟,并要鼓励学生在创作个性化美术作品时,要能够将自己创新的内容融合在作品当中,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7]。当然,教师要提示学生,独立美术创作风格的形成是在具备一定美术技能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的。
(2)对学生进行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以此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中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艺术本身偏离的状况[8]。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学美术教学与现代绘画艺术鉴赏也不可能完全契合,但却可以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枝丫在中学美术教学课堂中任意滋长。由于现代绘画艺术与生活的关联性真实存在,而现代绘画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又在时刻强调着艺术创作的独立性,以及他们毫不掩饰对创作自由的追逐,因此,在其艺术作品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个似乎远离社会的空间存在。基于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把握好现代绘画艺术对这种海市蜃楼般景象的追求意识,将艺术家在绘画艺术作品中所融入的似是而非的创新理念提炼出来,给学生以启示[9]。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可以促进中学美术教师自身技能的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美术艺术的能力,进而转变现代美术教学培养的方向,令中学师生都能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10]。
从现代教育领域的发展进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校教学的过程绝不仅仅是传授固有的知识内容,而是需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以及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进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有着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艺术型人才。从教学实践中发现,萦绕在美术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极为宝贵,同时也能够明显感觉到,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较为可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为培养未来致力于发展艺术专长的高材生夯实美术功底。
参考文献
[1] 李长民.从基础教学实践解构美术课教材教法——对《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的探讨[J].美术大观,2014(7).
[2] 陈诚.中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
[3] 李柠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和欣赏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
[4] 江艳华.中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8).
[5] 王睿.中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J].艺术科技,2014(10).
[6] 韩昶.综合素质提升视角下的中学美术教学路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
[7] 梁卫民.美术教学的拓展与中学教师艺术素养的提升[J].教育评论,2014(7).
[8] 王爱春,邓觉民.非主流社会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价值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
[9] 加央欧珠.论当前中学美术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的策略[J].才智,2013(12).
[10] 周鹏飞,武文丰.试论数字媒体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2014(4).
[作者:肖杰(1973-),男,山东临沭人,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副高级职称。]
现代教学意识论文 篇7
一、融合信息技术,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大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当前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数学将成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 从“听”数学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做”数学。信息技术的应用缩短了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 数学变得可亲近了。教师通过计算机“创设问题情境”, 使数学变得深入浅出, 学生就不用惧怕数学的“抽象性”与“严谨性”, 数学学习应付地变得形象生动, 使学生想学、肯学、乐学。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促进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发挥信息优势, 再现知识的探索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教师可以改善和优化知识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不断的改善, 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教师充分发挥信息优势, 再现知识的探究过程, 能让学生在参与、动手、协作、交流、探究的氛围中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形成技能。
三、注重情境创设, 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需要情境的支撑, 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力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实现知识的学习。所谓的问题情境就是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问题背景, 其目的之一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如在“统计图”的知识教学中, 教师可以当场调查学生所穿鞋子的R码, 结合“Excel”软件制作统计表格, 应用“插入”中的“图表”功能, 绘制出形形色色的统计图。然后教师结合具体表格、柱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散点统计图, 帮助学生理解各类统计图的特征和功能。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优势, 适时插入现实生活中的统计图应用实例, 加深学生的应用意识, 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 使学生乐意加入到活动情境中, 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四、呈现知识背景, 营造热烈的探究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 为课程学习带来了勃勃生机。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可以用它来解决数学问题, 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建构并创造自己的数学知识, 进行数据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作为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用它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创设互动模拟的问题情景, 呈现多媒体化的数据信息、互动的操作、练习和评价。互联网的时空串联, 为数学知识的教学呈现了知识的背景, 营造了激励的探究氛围。
五、展示动态过程, 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数学学习的辅助工具, 让学生动手操作, 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 然后给出验证及理论证明, 亲身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几何画板具有的强大图形和图像制作、变换和动画功能, 给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提供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使学生经历观察、试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几何画板提供了平移、旋转、缩放、反射等图形变换功能, 教师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这些特性, 可以有效地开展数学试验,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 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意识。
六、加强网络建设, 开发平台的资源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深化, 利用电脑和网络等进行学习将成为学生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 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 “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 这场革命既影响着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活动, 又影响着与教学和培训有关的活动”。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 为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在新时代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人类信息技术进步的成果, 体现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加强网络建设, 开发平台的资源功能正是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资源的概念。
网络资源的开发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 它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教师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 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 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学习。学生也可以利用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需求获得有关的学习资料。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化, 现代教育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在观念上的意义远大于其实际意义。教师要树立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意识观念, 加强数学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充分应用信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确实转变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些意识观念的树立和教法的改进将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和推进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兼, 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人民教育出版社.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景中.数学家的眼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5]章飞.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与途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5:1-2.
现代教学意识论文 篇8
一、环保意识的渗透
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环境与发展的两大问题。只有在适宜的生物圈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在生物圈不断为人类提供各种物质的同时,人类却不断对环境进行破坏。这些破坏活动导致了生物圈自我调节能力的低下,致使全球普遍变暖,大气与水资源受到污染,生物的多样性也受到破坏。这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使他们对目前的生活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让环保成为学生的内心需求。
二、适应意识的渗透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纪,我们的学生迎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为了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让他们在本世纪能够独立、坚强地生活,教师应该从小培养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适应意识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还要在教学情境中仔细积累,选取经典实例,将学生对生物学的适应意识提升到思想高度,让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激起他们的适应意识。
1. 注意学生适应思想的启发。
适应思想的渗透,是生物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在向初中生讲授植物的知识时,我们可以结合植物的多种特性,强调每种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性以及独特的形态结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特征。虫媒花的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应于风力传粉;靠动物传播的种子的果实,如针草、苍耳等,其表面都有刺和粘液,容易附着在动物的身体上随动物的运动而携带到其他地方去。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都是动物在体色、外形和结构上适应周围环境的典型实例。在教学中,我们可把这一系列生命现象及其特征,紧密地与适应思想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到适者生存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渗透适应思想的启蒙教育。
2. 结合实例,深化适应思想。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这是适应的普遍性。但是,生物的生存环境却是客观多变的。因此,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对的,这就是生物适应性的相对性。在生存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时,很多生物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因此难以生存或灭绝。以恐龙的灭绝为例,他们就是因为不能适应新环境,最终导致了物种的灭绝。这也充分说明了生物的适应具有相对性的特点。因为生物的适应是普遍性与相对性共存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特性帮助学生认识生物适应复杂多样的特点,使他们的适应思想得到激发与深化。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青少年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以多种多样的能力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的头脑。当今的年代是一个亟需适应能力的年代,青少年学生只有逐步适应这个时代,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创新意识的渗透
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充满了未知,这个世界提供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同时也需要人类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因此,作为初中教师,我们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在一切条件下进行创新,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将创新作为自己的理念,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启发创新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逐步渗透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学习“植物细胞的全能”这一章节时,我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我们可不可以使用植物的细胞、组织以及花粉等物质创造必需的条件,来培养植物,使他们生长成一棵新的植株?有的学生说,这项技术很难;有的学生说,这是一项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很多生物学家已经培养出了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并且我国的这项技术在世界领域居领先地位。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在头脑中逐步形成了对于生命现象与本质的认识,同时,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层次逐步提高,创新的火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燃烧,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有力的、强效的渗透。
摘要:在生物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当逐步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这是生物教学的必然趋势。相对于其他学科, 生物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 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关键词:现代意识,生物教学,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黄伟.常见生物教学模式的心理学探微[J].中学生物教学, 1999 (5) .
[2]黄伟.由三种教学模式比较谈生物教学模式的改进[J].中学生物教学, 1998 (4) .
[3]张贵榜.“转变”生物教学方式[J].陕西教育, 2005 (6) .
[4]黄莉敏, 李家清.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案例分析[J].地理教育, 2006 (3) .
[5]金春兰.对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 [J].黑龙江教育, 2001 (2) .
现代教学意识论文 篇9
何谓课程意识?肖川教授曾有过这样的描述, “首先需要考虑的还不是如何有效的教学, 而是应该带给学生什 么样的教育经验, 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 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等。”⑵也就是说, 课程意识强调的不是技术性、操作性行为, 而是深层次的价值应答, 更多地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课程意识观照下的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需要追问的就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具体到对一篇特定的现代散文进行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时, 笔者以为我们起码要追问这么三点:1.“为什么”要进行散文阅读教学;2.“为什么”要教学这一篇散文;3.“为什么”要在这一学年段、这一单元教学。
1.“为什么”要进行散文阅读教学
这一追问的实质就是对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 共性价值的探讨, 即关注散文教学究竟要达成什么目标的问题。这似乎不成问题。因为我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已经以国家意志的形式, 明确指出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就在于要能够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文学阅读教学”的目标又强调要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此看来, 作为“文学阅读教学”分支的“散文阅读教学”, 其目标自然就是要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文本的能力, 学会阅读散文,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问题的关键之一是,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们知道, “理解能力”是学界公认的阅读能力的核心。而“理解”, 就是要理解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要弄清这些, 就必须要理清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思路。“理清文本的思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⑶所谓的阅读方法, 无非就是得文本分析之门而入的策略, 也即孙绍振教授所指出的“进入文本结构的深层, 恰恰从‘意脉’开始”⑷的会把握“意脉”, 孙教授所说的“意脉”也就是文本的层次结构及作者的深层心理结构。因此, 文本思路的梳理 (或曰“意脉”的把握) 自然就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
第二个关键的问题则是, 鉴赏散文与鉴赏诗歌、小说、戏剧等其他文学作品有什么不同吗?或者说散文文本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基本的美感特征呢?这一问题, 时至今日, 无论是从事散文写作还是研究的人, 仍在不停地追问着。即使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对现代散文给了个狭义散文的概念, 指出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 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问题也未能得以根本解决。散文虽“定体则无”, 但“大体须有”。笔者以为古耜先生的“文体彰显自我”“取材基本真实”“叙述自有笔调”⑸等观点不失为当前对散文美感特征较为令人信服的概括。要评价一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 就要着重考察他 (她) 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因此, 具体到散文阅读教学, 就要将感受并学会感受散文“有我之境”、体验散文作家特有的思想感 情乃至性灵气质、品味并学会品味散文笔调、探究散文文本言语形式作为散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 并通过适宜的“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使之得到实践, 进而养成相应的散文阅读鉴赏习惯。
2.“为什么”要教学这一篇散文
对“‘为什么’要进行散文阅读教学”的追问与回答, 仅仅是为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宏观的视域与背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散文, 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散文文本的能力,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必须借助一篇篇具体的散文文本的教学才能得以实现。但是由于散文这种作家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个性的“彰显自我”的文体特性, 使得此作家与彼作家, 此散文与彼散文, 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存在。当然, 那种认为“阅读‘这一篇’散文积累的经验, 不一定能被直接运用去阅读‘另一篇’散文, 这种阅读经验不完全复制性, 让我们的散文阅读并不一定能够举一反三, 更不必说以一当十了”⑹的观点则走向了“绝对化”的深渊。不过, 我们在考量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一篇散文的教学内容时, 的确有必要追问“为什么”要教学这一个作家的这一篇而不是另一个作家的另一篇散文。也就是说我们要想科学、合理地确定一篇散文的阅读教学内容, 就必须能够充分发掘“这一篇”散文文本的教学价值并准确把握其个性。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的教学价值, 是扬弃了文本原已基本实现了的“信息传输价值”, 而形成的“语言信息处理”的新价值。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应该着眼于怎样对信息进行“接受 (读、听) ”、“加工 (内化) ”、“传达 (写、说) ”的语言信息处理历练上, 进而发展其言语智能。⑺具体到散文文本, “这一篇”散文文本的核心的本质的教学价值就在于它是否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于“哪一篇”散文的进行语言信息处理的适当的范型、空间、机会和过程。
那么, 如何发掘“这一篇”散文文本的教学价值并准确把握其个性呢?笔者以为, 细读是唯一的出路。笔者所谓的细读, 不是死抓住文本不放, 而是要学会打开解读的视角。具体说就是用读者的视角来发现文本, 用作者的视角来还原作者。
用读者的视角来发现文本, 就要求教师解读文本的时候, 要十分自觉地将自己的心理预期保持在开放性的姿态。在对文本表层的显性人物言行、事件过程、事物情态等不断的感知中产生连续的问题, 沿着这些问题, 你往往有可能进入文本的隐性深层, 发现“作者潜在的‘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 会有许多独到的发现。正是因为发现了《背影》中“我”对父亲母亲式的爱从公然拒绝到偷偷被感动的“意脉”, 孙绍振教授解读出“朱自清笔下的亲子之爱与冰心的不同, 冰心的亲子之爱是心心相印, 而朱自清的亲子之爱是有隔膜的”, 达到《背影》解读的新高度。发现了《背影》这篇抒情散文的的个性就在于“到高潮处, 却不用抒情散文常用的渲染、形容、排比 (比如《荷塘月色》中那样) , 而是用了朴素的叙述”, 进入文本的更加隐秘的层次———“文体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 还有文体的流派和风格”⑻。有了这样的解读, 我们自然就能发现“这一篇”散文文本的个性与教学价值, 找准可教点并确定相宜的教学内容, 达成教的有效性。
用作者的视角来还原作者, 就要求教师解读文本的时候, 首先要走进作者独特的心灵 世界“识人断文”, “判断某一个作家散文的风格特点”, “发现一篇散文的具体特点”⑼。台湾散文大家王鼎钧“先后经历七个国家, 看五种文化、三种制度”⑽, “他的散文呈现出很强的小说化倾向, 他善于讲故事, 善于在讲故事中给你阐述道理。”⑾他的名作《那树》就具有强烈的小说化叙述特点, 它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 叙述, 冷静的叙述, 把作者的情感态度收敛起来了, 凝成了潜藏于文字之下更加深沉的情感暗流, 随时准备在细心的读者心头, 掀起情感的巨波和思想的浪涛。当我们发现小说化的倾向的叙述方式是王鼎钧散文创作的一大特色, 体会作者“节制而含蓄”的表情达意的教学内容也就随之得以 确定。
用作者的视角来还原作者, 还要求我们要学会对不同作家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 我们更容易看出“这一篇”散文文本的个性及优缺点。比如分析《秋天的怀念》中的母爱, 我们可比较冰心、胡适笔下的母爱, 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个性各异, 多种多样, 进而理解史铁生笔下的母爱的“艰忍”。陈剑晖教授在《<解读散文文本的两个方法>———第四届两岸三地语文教学圆桌论坛暨散文教学主题报告之三》中从题材、题目、“背影”描写、感情表达、哲理意蕴、文字几个方面具体分析朱自清《背影》、龙应台《目送》、林非《离别》的异中有同和同中有异, 在比较中使我们发现了《背影》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和其经典所在。⑿
总之, 文本细读是准确把握“这一篇”散文文本的个性并发挥其核心教学价值的唯一途径。
3.“为什么”要在这一学年段、这一单元教学
问题是, 一篇文章初中可教, 高中可教, 甚至大学还可教。比如朱自清的《春》, 如此美文, 现行统编教材将其作为初一学生的积累性阅读教材, 当然是可以的, 但放在高中也未尝不可。因为该文至少隐含了如下古典诗文的艺术意境:“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子规声里雨如烟”;张志和的《渔歌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等。如此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 初一学生恐怕难以把握, 高中学生乃至大学学生读来倒可能饶有兴趣。那么, 一篇散文“为什么”要放在这一学年段、这一单元教学呢?答曰:教科书编者要这样编排, 问他去。这样的回答虽有些意气的成分, 但确实为我们探求“这一篇”散文在这一学年段、这一单元教学的价值指明了方向。
其实, 教科书编者从选择文本开始, 到组成教学单元, 再到编写每篇课文的助学系统, 都熔铸了编写者对该文本核心价值的认识和教学元素的筛选, 兼顾了文本个性和学情的考量。可以说文本一旦被编入教材后, 它就附加进了教科书编者对文本的理解和价值取舍, 文本就成了教科书编者用来承载“语文课程目标”的媒介, 而不仅仅是文本自身。文本的这些教学价值, 或隐藏在教材的编排体系或有选择地呈现在助学系统里。因此, 教师一旦把握了教科书编者的编写意图, 就能科学高效地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 内容。
具体到散文阅读教学实践, 一线教师在选择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 就必须把文本回归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发展体系之中, 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去进一步研判哪些内容是教科书试图通过该文本进行教学的, 哪些内容是需要反复训练与发展学生能力素养的, 哪些内容是学生在该学段已经掌握的或能够掌握的, 哪些内容是需要留待今后学生在更高学段继续学习与掌握的。
首先, 一线教师可以借助教材的“单元导读”确定该单元文本的基本教学内容。要知道导读不仅提示单元文本表现的主题还指明这组文本教学要着重训练的语言点, 是对单元学习的引领。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读”是这样写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描写生命, 讴歌生命, 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 它们融进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思索。阅读这些散文, 可以开阔视野, 培养审美趣味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欣赏散文要反复朗读, 认真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有些精美的篇章和段落要熟读成诵。”通过对“单元导读”的准确解读, 我们可以确定本单元基本的教学内容如下:⑴作者对生命有怎样的感悟和沉思;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揣摩, 品味文章的情思和意蕴;⑶通过对文章的情感揣摩,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其次, 一线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和课后“研讨与练习”来确定这一课的核心教学内容。“‘阅读提示’虽然简短, 但它往往包含了编者对文本特质的解读, 对文本核心教学价值的挖掘, 渗透着编者对教学的希冀, 不但对学生有导学的功能, 还对教师具有导教的功能。”⒀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那树》课前“阅读提示”是一段十分抒情的文字:“那树, 是大自然的强者, 茂盛繁密;那树, 是人类的朋友, 给人类浓浓的绿阴、心神的慰藉。但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车轮的碾压下, 它倒下了……这一切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慨和思考。”这一个短小精悍的提示, 不仅创设情境, 让学生提前进入文本的意境;还提出问题, 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同时还对文本内容是文明发展与自然的冲突作了提示, 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 更是指向教材编者认为的“教学内容”。否则何来“研讨”“练习”巩固的必要。《那树》的课后“研讨与练习”有三题:“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那树具有怎样的价值和品格, 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对那树, 作者和交通专家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 你是怎么看的?请就此展开讨论。二、品味下列语句, 探讨括号中的问题。三、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 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 但是在今天, 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假如你是一棵树, 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地倒下, 你面对人类, 有什么话要说?”揣摩“研讨与练习一”, 我们可以确定这篇散文应有如下教学内容:⑴感受那树的美和树之命运之悲;⑵体会作者一种被压抑的痛惜、愤懑之情。从“研讨与练习二”的中, 我们又可以基本确定:品味作者“节制而含蓄”的表情达意的言语形式, 感受文字背后深沉的痛惜与愤激 的教学内容。从“研讨与练习三”中我们还可确定该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定”, 是时下语文教学研究界讨论的热点, 笔者承担的FZ2013GH012课题《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散文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研究》旨在探索一条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 具有较强操作性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新途径。笔者企望这种“课程意识观照下的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方法, 能在这方面有一点突破。
参考文献
⑴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1版
⑵肖川《教师的课程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9日
⑶边永朴《加强文本思路教学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05年2月
⑷⑻孙绍振《序:读者文本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J]》《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⑸古耜《散文的边界之争与观念之辨[N]》《光明日报》2014.03.17
⑹贾龙弟《走向思想和情感的深处——例谈散文教学的浅表化倾向及其改变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9月
⑺胡立根《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特征简论[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 (综合版) 》1999年第2期
⑼戴荣里《王鼎钧散文的原生态质地及其写作特点[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月
⑽庄伟杰《王鼎钧散文的生命意识和文化精神[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⑾王鼎钧《有诗[M]》台湾尔雅出版社, 1999
⑿http://nyw.fhedu.cn/Html/5/Menu/8/Article/377/
现代教学意识论文 篇10
1 职场意识调研
以我院31名护理专业毕业生和29名美容院主管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电话访谈等方式, 了解美容行业对学生职场意识和职业能力的要求, 调查结果见表1。
表1显示, 美容机构行业人员对职场意识教育的需求很大, 其中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时间意识、成本意识、危机意识教育需求较大。
2 讨论
2.1 职场意识和职业能力是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职场意识是指从业人员遵循企业和社会道德、行为标准, 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证明自身的经济和伦理双重重要价值[1]。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 且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特征, 其中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与各种职业有关的共同能力, 如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与活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特殊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需的具体能力。高职生如果具备清晰的职业意识, 就能从组织和社会角度明确职业方向及自身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
2.2 职场意识教育实践 (见表2)
我们遵循进入、融入、深入的认知规律, 以学生为主体, 专兼职教师及行业专家共同设计和参与职场意识教育活动, 将职场意识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1) 职场展望阶段 (一年级) :重点是做好职业规划。学校美容基础知识教育中, 以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为载体, 充分了解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及早做好入职准备[2]。
(2) 职场准备阶段 (二年级上半学期) :重点内容是职场心理和技能准备。美容技能训练中, 以工学交替活动为桥梁, 举办基本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比赛, 使学生逐步树立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3], 实现职场意识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一体化。
(3) 职场热身阶段 (二年级下半学期) :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才艺展示或比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获得职业证书。同时与美容机构交流协作, 尽量使学生缩短与美容的距离, 并让企业了解学生的真实能力, 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4) 职场入门阶段 (三年级) :重点内容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拓宽就业渠道。
总之, 将职场意识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职场意识, 优化职业能力, 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董得江.论职业生涯教育与职校德育创新[J].科技传播, 2009 (1) :57.
[2]唐宏.就业效应对高职教育发展导向作用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8 (23) :160~162.
现代教学意识论文 篇11
高中生物学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培养人才的现代意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随着教学的深入,在生物教学中逐渐渗透并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效果,笔者现就在生物教学中几种现代意识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向学生渗透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不仅是生命科学中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理论,而且也是符合于现代社会的一个现代观念。在生物学教学中,含有竞争意识的生命现象、知识以及理论都是显而易见的,这就为在学习中向学生渗透竞争意识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引导学生考察生命现象,理解竞争意识
生物学教学中含有很多关于生命现象的理论与知识,借相关情境向学生传达竞争意识的教育。比如,在《生物的进化》一节内容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进行讨论和探讨,最终让学生在这种讨论和探讨中理解诸多的生物竞争现象,并理解其中生物竞争的内涵,从而将其上升为一种相对理性的竞争意识以及观念。这样的一个过程,即是向学生渗透竞争意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生物学中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在其所生存的环境中必须要互相竞争着,优胜者才可以夺取更多的阳光、水分以及营养物质,即优胜劣汰。只有通过竞争,最终存活下来的才可以在有限的资源中生活下去。这不仅仅是动植物的发展生存法则,人类更是如此,只不过所体现出来的方式、内容等形式不同而已。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懂得竞争意识的重要性。
2.综合分析生命现象,深化其竞争思想
竞争意识的培养不是简单的理解即可,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再次进行深化,从而让学生对以后的未知以及未来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比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草原上一同生活的草、羊、狼的关系。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最终的总结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草、羊、狼三者关系并存,三者不可同归于尽,亦不可其中的两者消失,这就是生物之间相互依存亦相互竞争的一面。从这一层关系中引导学生理解究竟该如何把握和运用竞争法则来正确处理人类与整个生物界之间的关系,如何以一种正确的竞争思想去面对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以及自身的未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学生对于竞争意识的理解。
二、向学生渗透适应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人们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将远远出于自身的意料。作为一名处于新时代的青少年,若想在未来的路途中有所作为,在学生时代即有必要意识到适应意识的重要性。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更有必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适应意识的培养。适应意识的培养可以贯穿于生物学的教学中。
1.将培养学生的适应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
生物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有关适应意识的教学。比如,为了适应水里的生存环境,鱼自身的流线型身体,以及用来呼吸的腮,用来游泳的鳍等特征都是一种适应意识的表现。此外,还有一些种子的传播,有的是借风力传播,有的是靠动物传播,为了适应这些传播方式,种子的自身也会出现相对应的特征。借风力传播的的种子一般颗粒小且数量多;靠动物传播的种子其表面会带有粘液等。运用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这些生命现象以及特征的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适应意识的必要性。
2.对生物学典型事例进行综合分析,深化其适应意识
新时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若想立足于这个社会,就需要强烈的适应能力以及其他多方面的能力相辅相成。在生物学中,其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然而其生存环境又是多变、相对的。比如,恐龙的灭绝即是不能够充分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遭到了灭顶之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物界的适应性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相对性。这也在向学生传达着一个概念: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复杂多变的,不仅要具备适应社会变化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还要很强烈,随时为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以此来深化学生对于适应意识的理解。
三、向学生渗透整体意识
整体意识其实是一种系统观念,之所以要向学生渗透这种整体意识,是为了让学生在考察身边的事物以及发现身边的问题时,学会从整体出发,再到局部,最终再回到整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运用生物学实例向学生传达整体意识
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体现整体意识的科学实例有很多。比如,一个细胞可以被看作一个整体,然而细胞细分之处又有其各个层次的结构和功能。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教学中,首先可以让学生将一株植物看做一个整体,对其进行考察,然后再从整体到部分,最终再从部分的考察回归到整体的分析。这个整个过程是相互之间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最终让学生在这种整体意识的引导下理解一株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性,从而开启对学生整体意识的培养。
2.综合分析典型生物实例,深化其整体意识
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含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种生产都要从这个生态系统中索取,而生产、生活之后所排出的废物又会回归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会反作用于其自身。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知识时,让学生学习并理解生态系统的各种结构、功能以及人类在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地位和作用,最终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概念,从而深化学生对于整体意识的观念。
四、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观念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是改变未来的基础。
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质疑,最终找到科学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向学生讲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时,可以引导学生解决一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基因是在DNA分子上以直线形式排列,那么基因是否可以跳跃位置进行排列呢?这个问题的设置不仅激发起了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探究性,还让学生理解了现代基因工程的创新思想,在这种富有创新性的思考题的带领下,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大量书刊,从而增进学生的课外知识,理解其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残雪作品的现代意识浅析 篇12
现代主义的审美意识有着复杂的倾向。许多作家对丑和恶采取愤怒的态度, 他们个人无法改变世界, 在作品中表现出颓废和玩世不恭的倾向。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 这些作家倾心于表现荒诞、混乱、猥琐、丑陋等意识, 场景总有梦魇的特征。重在表现“诚实的意识”。这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所以现代主义强调“从着魔状态下清醒过来”, 是“天真状态的结束。”
现代主义注重人的自身意识。在形式上千变万化, 没有固定的形式, 与传统文学相比, 它的特点是故意打破时空顺序, 大量运用梦境, 心理时间, 黑色幽默及魔幻、意象、象征和意识流等手法去表现生活和人的性格。同时, 在现代主义看来, 真善美并不是必然统一的整体, 美和善可以是真的, 也可以是假的, 丑和恶都是与美和善相反的, 但可以是真的。
一、残雪作品的主旨——现代意识
残雪是谜, 是一个现代艺术之谜, 也是一个关于人的生存和世界本身的哲学之谜。自从残雪和读者见面以来, 对于她的作品主旨的发掘已颇具规模, 讨论亦相当激烈。但始终没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在探究残雪的作品时, 我们要拿一把她给予的特殊尺度去认识。残雪的“城堡”是一个灵魂的世界, 她凭直觉记录“城堡”里的花木、人物和事件, 进行“灵魂探险”。我们阅读残雪的钥匙就藏在“灵魂的城堡”之中。关于其创作, 残雪说“我所有的小说说的全是一件事, 只是不停地变换角度而已……那么这件事是什么呢?是时间的王国、灵魂的王国, 或者说精神的世界, 艺术的世界里的事。”她“所追求的是人性的永恒, 是生命形式的完美表达……作者要排斥的是自身的肉体, 是一切的世俗。”在谈到其创作过程时, 残雪自己认为“我学习西方文化传统, 并不是学那些表面的东西, 而是学习人类共有的精神的东西, 学习那个文化中的人性内核。我学会了他们的方法之后, 运用到我的创作实践中来, 一头扎进潜意识这个人性的深层海洋, 从那个地方发动我的创造力。”她还说, “艺术创作就是调动人的直觉加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也就是进入深层次……艺术创造的瞬间就是灵魂出窍, 直觉战胜现存的、过时的理性判断的瞬间, 那就像一场革命, 一切固有的全靠边站, 将那无以名状的幽灵解放出来, 让肉体消失, 让古老的记忆飞升, 我所写的, 都不是我所感觉 (表面的、意识到的) 到的东西;而是我没有感觉 (深层的、没被意识到的直觉) 到的东西。”
当阅读残雪的作品时, 我们会发现其作品中全是寓言式的人和事, 总觉得他们肯定是在影射什么, 可残雪却说“现代寓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决不去影射许多人所说的‘现实’。它离那种现实太远了, 远得简直到了风马牛的程度。”残雪世界是一个纯粹的艺术世界, 她的作品关注灵魂, 在她的视野里有两种东西:一是世俗——精神 (灵魂) , 二是肉体——灵界, 它们互相依存, 却又不是一体, 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解释它们纠缠、扭斗的关系。残雪笔下的人物形象其实是她自身的形象表征, 呈现一种多面镜式样。她说“人性中除了狂妄、自私以外, 还有那种英雄主义式的不懈追求、生命美的喷发。几乎我的所有的小说主人公都具有这种美的气质, 而且大多数是些坚忍不拔的人, 当然, 他们同时也狂妄、自私、贪婪。”这正是现代主义作家追求的人的自身认识。
残雪通过荒诞、古怪的语言, 凭借自觉 (自动) 无意识写作, 在其作品中描绘了一幅幅肮脏、杂乱无章又臭气冲天的生活图画, 塑造了一个个丑陋、变态、奇异、畸形心理的主体形象, 目的就是透过现实的世俗表面去深掘生命本体精神内核的东西, 达到自我意识的觉醒。残雪喜欢写梦, 而梦则是她的心理现实;她写梦——冷漠、敌意、荒诞不经的梦, 大家都做一样的梦, 一样的梦都有一样的隐喻和暗示, 然后这些千奇百怪的梦变成巨大的梦魇, 令人感到窒息。《苍老的浮云》中的男主人公更善无厌倦世俗的行为规范, 但在母亲的规劝和驱使下又不得不随波逐流。女主人公虚汝华, 用残雪的话说, 她用肉体的虚无感呼应着她的精神世界。虚汝华对更善无说:“你是一个影子一类的东西, 你的确什么也不是, 其实我也一样。”这对私通的人似乎是互为影子, 都有虚幻, 但他们私通既有无奈也有必然, “他们都有着很高的精神追求, 互相通过对方来证实自己的追求。人不能活在半空中, 只能与现实达成妥协, 人只要活着, 就有无奈。”他们是艰难的, 当虚幻感把他们折磨得“走投无路”时, 作为希望的火光, 便是私通, 私通是为了活着。残雪的作品反映的就是生活的后台, 后台杂乱无章而阴暗, 是“假丑恶”, 是“残酷的现实”, 是生活的本质, 是生活的“真善美”。残雪的小说开掘的人的潜意识就是对现实人的暗示或对应。
说到自己的作品时, 残雪认为“我的思想感情像从西方传统中长出的植物, 我将它掘出来栽到中国的土壤里, 这株移栽的植物就是我的作品。”对于作品主旨, 她说, “我要搞的是深层关怀, ”还说, “我认为, 如果你要改变世界, 你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灵魂, 我一直在挖掘灵魂深处的东西, 企图弄清那种东西的结构。”正如陈思和先生指出的“残雪实际上是当代中国最具毅力, 也是挣扎得最为艰苦的现代主义小说家。”事实上, 残雪就是从来没有放弃对人的精神存在的追问, 没有放弃对现实处境的深层困惑的持续关注, 往往在与现实真实极其贴近的语境中营构一种整体氛围的荒诞, 其极端化的写实的表象世界里遮蔽着一种极端化的抽象的深度思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残雪是“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大旗下一个孤独的守护者”, 也是“20世纪末最后一道孤绝悲壮的断壁残垣里的风景”。她的作品没有给读者如当前娱乐文化热潮中的快感, 而是给了我们一种痛感。她既是在借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现实世界的反叛, 也是在启发我们去认真思考这个现实世界。她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他一生最大的使命就是认识自己的欲望 (或人的欲望) 。不能做到这一点, 就不具有精神, 将此当作终生事业的人便是艺术家。”
二、残雪作品的描写对象与现代意识
读者面对一个如此陌生、怪诞、费解的残雪世界, 他们往往在不知所云的困惑中一无所获。“都说残雪不好懂”, “残雪的小说很怪”。这种创作与阅读之间无法交流的尴尬局面, 似乎一开始就注定了对残雪的理解是一场在似是而非与模棱两可之间进行抉择的游戏。1985年9月, 残雪的第二个短篇《公牛》问世, 它引起人们注意的眼球, 随即出现了两篇针锋相对的文章, 誉者以为那是“一种新的探索”, “反映了时代潜意识”。毁者则认为它“抒发了某种极其狭隘和病态的感受”, “是一条危险的道路”。本文在支持誉者观点的基础上, 综合近年来评论界对残雪世界的认识成果, 试图通过虚幻、畸形的人物形象, 冷漠、欺诈的人际关系和肮脏、阴郁的人物活动环境三方面来分析现代意识在残雪作品中的反映。
1. 虚幻、畸形的人物形象
残雪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来自现实而又高于现实, 大多数人物都具有现实社会当中正常的普通人的共性, 他们有血有肉, 有情有欲, 活灵活现。同时, 他们又具有正常的普通人所不曾也不会有的个性, 他们虚幻、畸形、变态……他们不曾拥有真实具体的模型, 可以说他们只生存在作品中的那个时代。残雪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其实是残雪复杂性格的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是残雪个性的多面镜表现, 只有把他们组合起来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正常的普通人的具体状貌。残雪通过自觉写作让自己潜意识深层的各种东西自由地表露出来。
生存在黄泥街上的胡三老头被女儿欺负、谩骂, 连孙子都直呼他的名字, 这样的世界不存在任何伦理纲常, 亲情伦理关系就跟杂乱无章的黄泥街一样让人恶心、窒息。当其他人都在担心被害而抱怨社会秩序时, 老孙头却吐了一口唾沫, 大声插嘴:“目前形势好的很!”《传说中的宝物》中, 田老汉的儿子敏菊经常拿棍子抽打自己的老婆, 作为父亲的田老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残雪的作品中, 这种虚幻、畸形的人物随处可见。他们的虚幻影射的就是人类的灵魂深处, 他们的畸形揭示的就是人类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景——阴暗、扭曲……
2. 冷漠、欺诈的人际关系
残雪作品中畸形、虚幻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构架起了异常复杂的而又具有冷漠、欺诈的残雪世界独特意味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常使我们想起文革期间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 为了保存自己而不惜出卖别人, 即使家庭亲人之间也互相设防, 互相倾轧, 勾心斗角……
《黄泥街》中, 胡三老头的女儿恶狠狠地跺脚弄醒他, 砰地一声将拌有苍蝇的饭顿在门槛上, 女儿说他活受罪, 孙子直喊他胡三老头。《新生活》的主人公述遗老太婆被电梯修理工诅咒和恐吓。黑脸汉子对她不理不睬甚至威胁。“汉子站起来, 伸个懒腰, 握紧拳头在述遗鼻子面前扬了扬。”《山上的小屋》写到:月光下, 有那么多的小偷在我们这栋房子周围徘徊。我打开灯, 看见窗子上被人用手指捅出数不清的洞眼。父亲每天夜里变为狼群中的一只, 绕着这栋房子奔跑, 发出凄厉的獔叫。妈妈老在暗中与我作对, 她正恶狠狠地盯着我的后脑勺, 我感觉得出来。每次她盯着我的后脑勺, 我头皮上被她盯着的那块地方就发麻, 而且肿起来。
残雪作品中将如此恐怖的社会环境 (背景) 作为场景, 安排叙述者 (主人公) 的社会关系, 可以说她使叙述者在这般的环境中已失去了正常的理性和思维。事实上, 作品把人物心理的阴暗面和人际关系的丑陋面极端化地表现出来, 显示出对人性观察近乎残酷的透视力。残雪在作品中对此赤裸裸地揭露, 目的是引起现代人对自我内心的深层剖析。
3. 肮脏、阴郁的人物活动环境
解读残雪的作品时, 常也会因环境的肮脏、污浊而作呕, 残雪曾在早期的多部作品中如此描写, 可谓当代中国“审丑”的极端。《黄泥街》中描写到:我来到一条街, ……刺鼻的死尸臭味弥漫在空中。……人多垃圾也多, 一到下雨天, 什么烂菜叶子, 烂鞋子, 烂瓶子, 小孩的大小便等搅在水里, 横贯马路, 臭气熏天。天晴的日子, ……家家挂起爬满白色小蛆的烂鱼烂肉, 塘里漂着死猫, 死尸堵着水管。特晴的日子, ……走廊边、屋檐下, 到处都是睡眯眯的眼睛, 半张开的猪肝色大嘴随时有可能让绿色的苍蝇、嗡嗡的蚊子进入。太阳底下的黄泥街像一块脏抹布, 上面布满了黑色的窟窿, 蒸发出油污的臭气和绿头苍蝇和花脚毒蚊。在这其中, 残雪用极度的夸张手法将丑的事物描写到了一种极致。但透视出的是她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思。她用自然主义手法和所有现代主义艺术方式, 描写“在世俗之上, 虚无之下的中间地带”。《苍老的浮云》写道:总是漂着烦人的香气, 煮在汤里喝了会使人不停地放臭屁的大白花, 吃上两朵就足以致人死命的洋金花。从这许多的环境中, 残雪的关注并不真的是单个的人物生存环境, 而重在揭示人们思想的落后保守所带来的人心理上、精神上的异化的恶果。正如她本人所说:“也许那时在下意识里, 我已经感到了, 我要写的东西不在大家公认的这个世界里。”残雪写丑, 但并不否定美, 她对美以及通往美的道路有自己的看法。她说:“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 美是那永远达不到的, 最后的透明世界。但通往美的跋涉却要步步踩在世俗实在的泥地上。人唾弃脚下的泥泞, 人为了可以梦想那永恒的美, 又不得不与这泥泞日夜相伴, 这是上天为他安排的方式, 否则美便不存在。”
在残雪的作品中, 丑是通往美的泥地, 是作家对孤独主体生存环境的深刻认识, 目的是唤起人们对自身的认识, 引起人们对新的生存环境、新的精神氛围的渴望。
三、现代意识的艺术表现手法
残雪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当代文坛的一个异类儿, 她的思维比其他人更精细、更具穿透力, 她的创作意识比其他人更自觉。我们就她的自觉 (自动) 无意识写作和荒诞、古怪的叙述语言在此对她的艺术表现手法加以探讨。
1. 自觉 (自动) 无意识写作
残雪称自己的创作是自觉 (自动) 的潜意识的写作。她“是从潜意识出发来写作, 这才有可能反叛到底。”潜意识写作最早是上世纪20年代超现实主义创始人, 法国人布勒东提出并付诸实践的。超现实主义者尤其偏爱“纯粹由偶然性所构成, 理性和逻辑不起任何作用”的幻觉和梦境。残雪的创作方式和作品表征与之极为相似。她描述自己的写作状态:“写作时排除理性, 让潜伏在最底层的无意识直接崭露;写完作品后也很少去读, 而是抛之脑后, 过了很久遇到某个契机时再去读。”“我所写的, 都不是我所感觉 (表面的, 意识到的) 到的东西。而是我没有感觉到的东西。”虽然很多人对残雪描述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如认为绝对不允许理性活动进入她的写作过程这一信念“本身就太理性、太清醒, 实际上这本身就是给自己筑了一道极为理性的‘反理性’堡垒。”[16]更有甚者, 认为这是“赶时髦”, “故弄玄虚”等。但残雪十多年来态度之一贯坚定只能让人心悦诚服。
残雪凭借这种自觉 (自动) 无意识写作带给我们最有价值, 也是她描述得最生动迷人的, 还是那迷离多彩、引人入胜的现代艺术家的精神王国。她的作品中的自审意识是异常敏锐而深刻的。写作于她, 不仅仅是表达自我, 更是解剖自我, 构建自我的方式。她着力构建现代主体的位置和重要性。通过对主体的深度透视, 挖掘生命内层的东西, 探究人的精神存在的根由和情况。
2. 荒诞、古怪的叙述语言
《黄泥街》里有这样的描写:审问嫌疑犯时, 带来一个没有头发的女人, 手被拷着, 头皮是淡红色, 上面满是癞癞疤疤, 眉毛也没有, 一上来就喊晴天大老爷, 大磕头, 又喊冤枉, 大骂奸细等。齐婆在黑夜里把手伸到墙根抓了一把土, 放在口里嚼着, 又点燃了一支烟, 吸出一闪一闪的红光。齐婆堆房里的老鼠咬死了一只猫。
这般荒唐的语言在她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一斑。这种语言反映她一反常理的思维, 她用这古怪的思维勾勒出一个个生命本体实在的想法和活动。这句句话都是作者“诚实的意识”的语言再现。
残雪凭借她独特的自觉 (自动) 无意识写作, 以荒诞、古怪的叙述语言, 全力揭示了人类潜意识深处的根本存在。残雪的意义, 不只是她揭露人和社会的秘密, 还在于她可能揭示了所有人心灵深处未曾涉足的神秘世界。这必将引起人类自身的更深层次的自我认识, 以达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
参考文献
[1][3][4]残雪唐朝晖.《城堡里的灵魂——访残雪》.2002年第3期《百花洲》.
[2]残雪.中国当代作家的自卑情结.《残雪文学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5]杨匡汉, 孟繁华.《共和国文学5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6][7][13]残雪.中国人不重精神.《残雪文学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9]残雪, 牧斯.牧斯和残雪谈长篇《最后的情人》.《残雪文学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0]残雪, 唐朝晖.灵魂的故事[J].百花洲.2000, 5.
[11][12]残雪.《灵魂的城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14]徐曙玉, 边国思等.《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15]林丹娅, 残雪.诗意的痛苦:叩问灵魂[J].江南, 1999, (1) .
【现代教学意识论文】推荐阅读:
现代审美意识论文08-30
现代农业意识论文08-07
现代教学观念论文10-09
现代教学论论文10-31
语文现代化教学论文08-09
现代装饰画教学论文10-22
现代教育技术英语教学论文08-29
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的作用论文06-15
后现代教育理论及英语教学改革论文09-09
幼师专业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的论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