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业的书写质量

2024-08-26

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业的书写质量(共6篇)

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业的书写质量 篇1

数学作业学生书写及教师批改要求

一、作业次数及作业量

①1—6年级每周数学作业为5次;

②作业量要求:

1、2年级写在小演草上,每张纸上不超过两次;3—6年级写在大演草上,每张纸上不超过3次。

二、学生作业基本格式

每次新写作业必须写在教师批改符号的下一行。如上次作业有错须要订正的,首先注明“订正”两字,并在“订正”两字的下一行对错题进行改正。

三、批改格式

教师批改一律使用红笔,在学生作业右下边标注,作业批改完后必须有评价等级及批改日期。评价等级级别为:优、良、及格、不及格。低年级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盖或画上红花、苹果、笑脸等鼓励性符号,中高年级提倡写上富有激励性的评语及指导语。

四、书面作业使用批改符号及意义

①“√” :表示解答或订正完全正确。

②“×” :表示全错。主要用于计算题中的运算顺序错误、解决问题中解题思路性错误。

③“○” :表示部分错误。在计算题中,如果数字或题目抄错,在抄错的题目上画“○”并写上正确题目;如果是在计算过程中,得数算错就在错误的得数上用“○”指明;在作图题中,在错误部分画“○”;在解决问题中,用于列式正确但计算错误和单位名称错误。

④“﹏﹏?” :表示有遗漏的数目和文字。此符号主要用于“解决问题”中,抄错题、审错题、没按题目要求做、答案叙述不完整、不准确的,统一在出错的问题下面用“﹏﹏?”标明。

注:数学创新作业每周一次。(要求:书写工整、填涂美观。各版块填写内容要求学生精心挑选)

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业的书写质量 篇2

1. 课堂上你让一同学讲解一个问题, 说了好一会儿也说不出几个字, 你让他在黑板上写过程, 却写得非常有条理和逻辑。

2.你帮一同学个别辅导时 , 讲了半天后问他懂不懂, 他说懂, 你让他说一遍, 结果什么都不会说。

3.在观摩课上 , 你发现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时不仅普通话好, 声音洪亮, 而且思路清晰。

这些体验可以归结为同一个问题, 那就是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不愿说和不会说, 想说说不好、说不出的现象, 甚至出现课堂中老师提出问题后冷场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 我觉得数学教师要转变观念, 不能以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只是语文教师的责任, 数学教师也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教材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多形式地对数学语言进行训练, 让学生敢说: 表达完整、流利, 养成主动发言的习惯;会说:表达清晰、条理性好;巧说:表达富有个性, 从而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事实的能力谈几点 看法和体会。

一、从教师的言行中形成数学 语言

很多教师认为数学只要求学生“做得好”, 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老师的事, 与数学无关。这种观念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常常出现“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 甚至教师自己出现不规范、不科学语言的现象, 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如归纳“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的和乘2”, 而教师读成“长方形周长等于长加宽括号乘2”。这种不把数学符号文字化、数学化的不规范的言行对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学 生的表率, 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语言要准确、规范、简洁、严谨, 语气要抑扬顿挫, 语速要适中, 使学生能够听清楚、记清楚, 保证学生动脑、动眼、动手的时间, 养成思考的习惯, 让学生能主动、清晰、完整、流利地口头表述出数学知识。其次, 要加强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的转化, 把动脑思考和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 教师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先引导学生看———同学演示“破十” 的过程, 摆———自己动手操作“破十”, 想———回忆操作“破十”的过程, 说———说出“破十法”计算15-9的过程, 最后填———填写出两步口算过程中所缺的数。在说的过程中, 教师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表扬学生参与到说中来, 学生纷纷各抒己见:“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0-9=1, 1+5=6, 所以15- 9=6。”“我是这样想的:因为9+6=15, 所以15-9=6。”让学生能够用准确的、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完整地表述数学知识, 进一步感悟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理解和掌握“想加算减法”, 从而锻炼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激发学 习兴趣,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在培植儿童的时候, 若拘束太多, 则儿童形同枯槁;如果让他跑, 让他跳, 让他玩耍, 他就能长得活泼有精神。”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披露灵性, 充分展示个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敢说、愿说且说到关键处。如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时, 我先让参加过游园会的学生说说自己在游园会中看到过的情境, 然后再用挂图、课件学习主题图, 并用语言描述吸引学生“入场”,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有序地观察:套圈儿的—踢球儿的—赏鱼的—买风车的—买气球的。深入观察后, 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猜猜图中人物都说了些什么?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等等。让学生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到数学活动中, 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愿意自觉、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捕捉并收集数学信息, 用数学语言提出数学问题。实践证明, 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 参加的意识就越强烈, 思维就越活跃, 表达欲望越强烈。

三、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合作交流是锻炼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既能外显学生的解题思路, 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更能通过交流、讨论相互促进, 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还能通过合作学习, 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得到锻炼和提高。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 我把同学们分成四人一组, 然后将各自所带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同学听, 看谁认得多、认得准。再进行小组汇报, 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人民币, 教师适时补充。如果有不认识的人民币, 请小组的其他成员识别。师:“识别人民币的时候, 有什么好方法? ”生 :“可以从人民币 上的数字 来识别。”“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汉字来识 别。”“可以从人民币上的颜色来识别。”“还可以从人民币上的图案来识别。”等等。这种小组合作交流为学生 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惧怕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 发言机会远远多于全班交流, 同时也能较好地缩小学生间的差距, 增加说话的勇气, 增强准确回答问题的信心。学生在经过自主思考后, 认真交流了自己的思考所得, 表达出数学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语言 表达能力

实践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 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 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把手、口、脑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如在教学“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时, 首先让学生摸一摸圆柱形实物, 看一看圆柱侧面在哪里, 想象一下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接着指导学生将自制的纸圆柱侧面剪开, 再展开, 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纷纷说:“我剪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我剪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我剪的侧面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请学生大 胆地说说自己是怎样剪的, 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 学生通过有条理地口述动手操作活动过程, 丰富了感性认识,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强化。

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业的书写质量 篇3

一、正确认识其重要性是进行数学思维深刻性训练的出发点

1. 思维深刻性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更高知识需求的愿望。

2. 思维深刻性训练是思维发展的需要。缺少了思维的深刻性,学生就不能透过现象抓本质,不能归纳、发现客观规律,如果缺少了思维的深刻性,希尔伯持就不会提出著名的“数学23个问题”,牛顿也不会发现“三大定律”,更谈不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人的思维要发展,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更要培养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数学这套思维体操。

3. 思维深刻性训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在的国际竞争,不仅是物质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国内外教改的共同点是——由知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由着重输入知识转向活用知识、开发智力、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教材是进行数学思维深刻性训练的主要依据

1. 利用数学内容,适当引导、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现行的数学教材降低了总体难度,但注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加强了能力培养的要求。一是教材编排吸收了国内外教改成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展示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思维过程,教材的编排,小到每个例题、每课时、大到单元、章节,甚至整个初中教材,都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通过观察、归纳、类比、转化等得到许多规律和性质,如代数中的“同底数幂除法”的性质就是逆向思维的训练,从同底数幂的乘法推出“同底数幂除法”的性质;几何中的“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重点研究点在圆上,即学习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等知识;类比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重点研究相切和相交,即学习切线、割线、弦切角等知识;再类比学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其中渗透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思维方法,渗透了类比、转化等思想。教材中这种安排,处处可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从研究的材料中揭示被掩盖着的某些个别特殊情况及研究对象的实质。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练习,把思维深刻性的训练融于教学之中。如“过三点的圆”,教材分三种情况:“①过一点的圆;②过两点的圆;③过三点的圆”来讨论,在组织教学中,应从认知规律出发,启发学生由思维的连续性自然地思考“过四点的圆的情况,过五点的圆的情况,……”。教材中的这些素材,注意挖掘,在教学中真正发挥教材的智育功能,渗透数学思维的训练。

2. 利用教材的例题,进行变式,加强思维深刻性的训练。

如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1 求证:连接四边形对边中点的线段互相平分。

变式2 求证: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变式3 求证: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对边中点的线段互相平分且相等。

变式4 求证:已知: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AC垂直于BD,且AC=6,DB=8,求EC的长度。

利用构造系列变式的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展过程,问题的结构和演变过程,提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思维和方法,进而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3. 利用教材中典型习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数学是研究客观规律的工具,其内在联系也常常反应一定的规律。因此,抓住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尤其重要。如在学习“圆的辅助线添加”时,可先举几个例子,师生一起仔细分析,从而概括出“圆中辅助线,添好并不难,有关圆中弦,过心作垂线,切点与圆心,常把它们连,两圆若相交,注意公共弦,相切两个圆,莫忘公切线”。学生把握了规律,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相应提高。

4. 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课外活动,通过竞赛、专题讲座等辅助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深刻性的训练。

三、训练适度是进行思维深刻性训练的关键

1. 抓好双基教学是基础。忽视基础的思维训练,成了空中楼阁,适得其反。

2. 训练重点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忌一刀切,违背“因材施教”原则。

3. 训练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热情,培养顽强的毅力,形成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思维品质。忌拔苗助长。

4. 训练是长期性工作,应贯穿于数学教学全过程,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忌一日暴十日寒。

5. 思维深刻性训练是初中数学“英才数学”功能的体现,忌忽视“大众数学”功能,全体学生才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体。忌以面向全体为借口,随意降低教学要求,忽视思维深刻性的训练,导致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脱节。

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业的书写质量 篇4

彭国平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课程标准》在数学的地位中明确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学习内容中又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然而,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对小学生的数学想象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解题过程中谨小慎微,想象力贫乏,创造力低下的现象。近几年来,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探索和研究。

一、 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教者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自由地展开想象,这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自行车的车轮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你能想象一下骑这样的车会是怎样的情景吗?”“如果自行车的车轮是椭圆呢?”学生立即展开想象,一边想一边说,那会颠簸的很厉害,有的学生甚至做起动作表演来了。学生回答后,我又投影出示制作的课件动画:一个骑着车轮是椭圆的自行车的人,在马路上被颠簸得狼狈不堪的滑稽情景。通过这一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

又如,在学习“土地面积单位”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大小,先要求学生回忆1平方厘米的大小v大约有四年级学生的拇指甲大小w,然后逐一想象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接着要求学生按以下顺序想象1公顷的大小:①1平方米有多大;②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00平方米,这有多大;③100块这样的土地就是1公顷,它有多大。之后投影出示面积分别是1平方米、1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v即1公顷w的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对比图,接着出示重庆市人民大会堂的图片,通过介绍得知它的占地面积是6公顷。再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把1公顷的正方形移至大会堂所占地面。直观的展示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到1公顷的大小,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表象和依据。

再如,对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具展示把一个圆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教者告诉学生,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对此,学生难以展开正确、合理的想象,从而影响空间观念的形成。若此时应用多媒体教学,多层次地把圆依次等分成若干份,拼成长方形,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就把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动态呈现,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充实的基础。

二、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数学是抽象枯燥的,若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对于小学生来讲,建立空间观念是较难的,必须借助于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的大量感性材料才能进行。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想象,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例如,在“观察物体”一课时,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把从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如在教室里从不同角度拍出照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找出拍照的方位;在练习中找出几位正做好事的同学背影照片,让学生猜一猜,找一找是谁做的;把撕破的照片拼完整,并说说这张照片拍的是物体的哪一面;想一想从哪一个方位给别人拍照最合适等等。通过这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的活动,使空间知识贴近了学生,同时也延伸了学习。从而使学生能从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展开联想到整个物体的形状,培养了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又如在学习“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最后一个环节,先安排学生把从生活中收集到的各种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漂亮图案在小组内交流、欣赏,然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以及学具、水彩笔、装饰用纸等工具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这一实践活动。之后让学生看一看图案,想一想该图是由哪个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最后再让学生用平移的方法画一画,设计出不同的图案。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能在从生活中获得感性材料、动手实践操作以及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平移,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 创设情景,诱发猜想,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使,是合理的推导。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G波利亚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他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重要。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自终地主动参与,体会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者先出示一组数:1254、715、63、398、57、149、1506、321。提问: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些数中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当学生完成这一复习过程后,教者再问:那么这里的数哪些能被3整除?学生通过口算很快就说出了正确答案。此时,教者诱发学生猜想:“其实能被3整除的数也有自己的特征,请大家猜一猜,它们有什么特征?”于是,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了。他们尽情地表述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猜个位上的数字是3、6、9的能被3整除。有的说:我猜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6、9、12的能被3整除。也有个别学生猜想到“一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不管学生的猜想是对还是错,都是难能可贵的,因为这是学生自己在探索知识过程中迈出的可喜的第一步。

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教者引导学生通过度量,剪拼其两个锐角以及拼成一个长方形等方法,得出:直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了充分的了解,此时教者及时引发学生展开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由于受某种思维障碍的影响,就有学生猜出了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 180°的错误答案。此时,教者马上指出:“这个猜想对不对,还需要我们用实验来证明。”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证明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一样,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

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猜想,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的状态,还可使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初步勾勒出知识的轮廓,从整体 了解所学知识内容。

四、 创编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奇思怪想的能力

我们知道,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在应用题教学中作了大胆尝试:将应用题那枯燥无味的文字叙述,通过想象,改编成相关离奇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这个故事情节中所产生的某些结果出发,一步步地推想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或必备的条件,从而找到解题的方法。

比如,在一次三、四年级的数学活动课上,我给他们出了这样一题:鸡和兔关在一只笼子里,它们有30个头,有72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我根据全国优秀教师,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周沛耕老师的解法,作了一番叙述:“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哈利波特,手里拿着一根魔棒。魔棒一挥,这30只动物就发生了变化:所有的鸡全都飞起来――停在空中,所有的兔全都举起两只前脚站立起来。”

同学们笑了起来,听得很认真,感到有趣。于是我抓住时机立即发问:“同学们,你能计算出此时站立在地上的脚有几只吗?”学生很快算出有72C2×30=12只。“这是谁的脚呢?”

“兔子的。”学生很快明白,“原来兔子有12÷v4-2w=6只,鸡有24只。”此时,学生兴奋不已,以往对这类题深感头痛如今竟有趣易解!我告诉学生,只要你们展开想象,编一编故事情节,再加以推理,就能解答这类应用题。对于这个题你们也可以试着编一个故事情节来解答。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纷纷展开想象,像写作文一样编起故事来。其中一个是这样想的:“假如我是哈利波特,我就让所有鸡的两只翅膀变成两只脚,这时站立在地上的脚就有4×30=120只,多出的120-72=48只就是鸡新长的脚(即翅膀),所以鸡有48÷2=24只,于是兔有6只。”另一位学生所编的则是:“假如我是屠宰场的老板,我就将30只动物每只砍掉两只脚去卖,这样未砍的脚当然就是兔子的,所以兔子就有v72C2×30w÷v4-2w=6只。”

这样的故事情节创编练习,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一走向多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力”。总之,我们应当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要充分挖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跃的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业的书写质量 篇5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 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 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预习的习惯, 认真听课的习惯, 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等。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人格之根, 是学生成功人生之基, 教师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是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成功的人士, 都有一些良好的行为长期坚持, 养成习惯, 形成自然。就说鲁迅吧!他从小就养成不迟到的好习惯, 他要求自己要抓紧时间, 还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 经过长时间的坚持, 他终于养成了好习惯, 后来成为了中国有名的作家。

三、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念

审美是指人类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 它是通过对客观现象的观察、感受、联想等形象思维来认识美的形式, 揭示美的本质, 辨别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 从而使人产生憎恶、抑丑、扬美的心理过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 这种变革冲击着人们的心灵, 作为特殊年龄和特殊心理特征的中学生的心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这种冲击很容易把中学生的审美观引向一个心理误区。因此学校、家庭有必要对学生的服饰审美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培养学生重视锻炼的习惯

从小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事情。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是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学校教学中, 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业的书写质量 篇6

一、课堂教学中,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

第一, “欲言又止——畏惧”.“教师讲得多, 学生练得少”是传统的教学特点.久而久之, 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即使懂也怕发言, 不敢表现自己的畏惧心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 “因循守旧——畏难”.传统教学中, 难题都是由教师讲解清楚后再让学生练习, 因此学生碰到难题都习惯于等教师讲解, 而不去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

第三, “人云亦云——从众”.传统的教学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忽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所以在学生中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他们对同学的发言往往不作深层次的思考, 不去寻求其他答案或解法.这种从众心理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第四, “权威至上——崇师”.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领导者、是权威.在学生的眼中, 教师说的话, 做的事都是正确的, 不容置疑的.这种崇师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成为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绊脚石.

第五, “追求效果——造假”.作为教师, 我们有时候也剥夺了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的权利.如在一些公开课或汇报课上, 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 经常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请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 这些同学把问题解决了, 就等于全班学生都会了.这种教学方式, 既活跃课堂, 又便于控制教学节奏和进程.可是, 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像.在这种方式下, 一些中等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对策

1.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 打消学生参与的畏惧感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与内在需要的人.因此, 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 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 诚心诚意地信任和鼓励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长者, 又是一个能帮助自己的大朋友.这样,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 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 敢于质疑问难, 敢于与教师论理, 敢于自己动手寻求知识, 敢于向一般性的解题方法提出挑战.教学中, 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 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 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

2.发挥主体作用, 增强学生参与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学中,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使他们从感性上体会自身的主体地位, 学生参与交互越多, 过程越深入, 态度越积极, 主体地位的感性体验越强烈, 主体意识就越强, 就越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譬如, 对数学概念、命题、原理等的学习, 一方面, 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 “体验人类思维发展中那些关键性步子”, 在理论的动态生成中, 思考、模仿、实践, 激发创造潜能, 分清知识的“源”与“流”, 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数学, 理解数学.另一方面, 鼓励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提出有价值的启发性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必要的重述或变更, 唤起学生积极探索的动机和热情, 展开“相应的自然而然的思维活动”.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建构数学认知结构, 打消“崇师、崇书”的心理, 强化学习主体意识, 培育对数学真理发现过程的不懈追求和创新精神, 从而促进数学学习的高效展开.

3.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这里提到的“参与兴趣”, 不等同于学习兴趣.学生有学习兴趣, 不一定就有参与的兴趣.只有当学习的兴趣转化成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它才能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倾向性动力.

情境的创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创设参与情境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创设情境要民主、和谐, 能唤起情感共鸣, 营造参与氛围. (2) 创设情境与对知识内涵深入揭示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即情境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的中心问题和重点紧密联系, 善于温故知新. (3) 创设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教师要善于用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来创设和谐、欢乐的教学气氛, 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重要环节. (4) 创设的情境要具有一定的生活性, 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 运用身边的实物、创设教学情境, 把画、演、做、实验等有机引入课堂, 让学生迅速、形象地感知教材.

4.尊重差异、面向全体, 为学生参与教学创造条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 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 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 教师决不暗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要多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 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一定的表扬, 对出现的问题要帮助他们分析产生的原因, 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 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 教师鼓励和提倡他们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 多引导学生“问一问”、“读一读 (自主阅读) ”、“做一做 (动手操作) ”、“想一想 (学习反思) ”、“说一说 (交流反馈) ”、“讲一讲 (学做老师) ”, 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创设成让所有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 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全程参与、差异参与.

5.尝试探究, 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意识, 促使学生参与

新课程倡导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 要让学生意识到会“做数学”比会“说数学”更重要, 课程始终以“做数学”为主旋律, 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 最后过渡到“会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实现这个目标, 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地创设有意义的“做数学”的问题情境, 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当然, 这类问题情境的创设不是随意的.首先, 结合日常教学, 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延展、开拓问题.在问题环境的设计中, 不要总是教师一人包办, 而应让学生参与进来, 使他们体验设计的乐趣.其次, 开设“第二课堂”, 通过设计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猜测、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不管学生的探索结果正确与否, 只要学生真正参与进来, 就要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思维结果的机会.第三, 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让他们能更多地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机会.这里研究性学习主要包括“课堂专题研究”和“课堂局部研究”.所谓“课堂专题研究”是指:教师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统筹规划, 给出适合于课堂专题研究的课题, 布置学生同座位组成研究小组, 在课堂进行专题合作研究, 请部分小组代表当堂阐述研究结果.教师在研究活动中进行具体的指导, 引导学生讨论和研究;交流活动中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所谓“课堂局部研究”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环节, 如围绕原理的发现过程、知识的构建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质疑的思辨过程等.这种研究, 研习时间短, 涉及知识面小, 易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 这对提高课堂效益,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升著.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公交公司岗位技能标兵事迹材料下一篇:高考语文时事评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