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中心

2024-07-08

技术转移中心(精选10篇)

技术转移中心 篇1

1 指导思想与战略意义

1.1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营造自主创新环境为重点, 以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主线, 以建设技术转移体系为支撑, 通过完善技术、人才、资本三大要素的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加强产学研结合与互动, 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科技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 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大力抢抓我国加大科技发展投入的历史性机遇, 全面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追赶超越”战略, 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我国特别是河北省科技发展的智力支撑平台, 引导国外技术资源与国内企业需求的对接, 促进国外科技、人才、信息优势与我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结合,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全面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为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2 战略意义

技术转移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 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 技术转移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成为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充分发挥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的作用, 努力探索和完善国际技术转移体系和技术转移的有效运行机制, 加快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是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分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积极发展技术市场,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决定依托石家庄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2 发展思路

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充分整合国内外技术转移要素, 面向企业创新需求, 汇聚资源、信息、服务与联盟、共享机制。探索技术转移运行新模式与新机制, 构建国际技术转移创新服务平台, 凝聚技术转移专业团队, 构筑技术转移联盟, 塑造技术转移服务品牌。坚持为提高河北省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坚持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服务;坚持为搭建河北省优质的中小企业技术转移创新平台服务。

3 功能定位

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积极探索内联外引、关注技术放大与集成的新路,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方针, 促进国内外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真正把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成全国特别是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交流的桥梁和平台, 组织联合技术攻关实施项目合作的载体和复合型人才培训基地, 真正使其担负起国内技术创新的协调者与组织者, 成为推动区域国际技术转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发展目标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发展将以努力营造对外开放与合作的良好环境为目标, 推动河北省科研发展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 显著提高国际技术转移在推进河北省科技发展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的地位与作用, 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多渠道全面推进、多形式相互促进的国际技术转移新格局, 为占领前沿技术制高点、整合全球优势产业资源、促进河北省中小企业向国际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发展实施方案如下:一是建设开放创新的国际化技术转移平台, 打造国际技术转移基地。重点发展国内急需的先进技术, 为国内研发领域的技术问题提供必要技术转移支撑体系。二是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从事国际技术转移的国际型、高水平队伍。及时整合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信息, 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合作, 加强国际先进技术的产业化。三是借助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对外开放平台, 将中心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成果转化和试验基地。四是通过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 及时跟踪了解国外一流专家的科研动向, 完善科研人员交换互访机制, 在高新技术领域引进高技术企业和领军人才, 加强年轻人才的储备和培养。重点依托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吸引国外高水平科技和管理团队落地创业,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中心,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

5 建设重点

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重点是大力开展以技术转移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 着重解决高新技术技术领域的重大技术问题, 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提高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的水平和能力。在下一步的建设中, 中心将大力加强国际技术转移网络交易平台的建设, 为打造现代化、标准化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做好基础设施保障。

同时, 中心也将把加强人才培养及投入作为今后的建设重点。人才是国际技术转移工作之本, 国际技术转移的广度和深度, 主要取决于实施国际技术转移的技术人才。为此, 在人才建设中, 一是将组织中心管理团队、企业管理人员、专家技术人员到国外企业参观考察学习, 进行投资、管理及技术交流。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技术开发能力、高水平管理能力的人才, 积极参加国际技术研讨会、学术会议和国际展会, 帮助管理、研发团队开拓国际视野, 提升国际合作能力。二是积极引进国际高技术人才、高水平管理团队及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创业, 在技术方面与国际同行进行更加深度的交流和探讨, 拓展国际合作视野,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资源, 加强与国外大学、研究所、有关的公司开展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技术合作。

6 服务模式及业务定位

考虑到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依托石家庄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而建设, 因此中心的服务模式及业务定位将主要结合孵化器的功能而设立。

6.1 服务模式

中心将以项目技术许可的方式服务高新技术企业, 从而带动产业链各创新单元的快速发展, 形成技术服务地方、辐射地方的良好局面。特别针对河北省的企业技术需求,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对接活动, 收集诊断企业技术难题, 为企业技术合作穿针引线, 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立项,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以点带面, 与国内外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进而实现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创新合作机制体制, 共同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通过建立国际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等在中心的工作站, 建立双方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 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6.2 业务定位

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主要业务定位包括以下方面: (1通过发掘、培育具有市场潜力的国际科技项目, 进行市场调研、筛选、分析、评估与论证、技术集成、技术转让与技术代理, 开展国际间的技术转移与运作服务。 (2) 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咨询, 科技项目投融资、调研和行业分析等咨询服务, 科技成果库、专家库等资源服务, 为河北省中小企业提供国际技术咨询及信息资源共享。 (3) 为企业提供技术实施方案, 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与联合实验室等企业成长综合顾问服务。 (4)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与合作, 共建办事处、工作站等技术转移平台。 (5) 提供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相关研究与培训, 开展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未来, 中心将通过开展广泛的国际技术转移合作, 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大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河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转移平台, 帮助培养具有国际技术交流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为河北省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Z].

[2]羡婕, 魏政, 曹娈, 等.天津滨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项目实施方案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14) .

[3]阮扬, 张凯莹, 卢敏.武汉地区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5 (07) .

技术转移中心 篇2

原标题:深圳龙岗苦练“内功”打造珠江东岸“创新引擎”——《南方日报》

深圳市龙岗区地处深莞惠几何中心,随着“深圳东进”战略的实施,以及泛珠三角合作全面升级,深莞惠一体化将加速发展,作为实施“东进战略”的关键地区,龙岗区在珠江东岸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应如何作为?

近年来龙岗依托国际大学园和大运新城,打造“创新智核”;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深圳东部产业高地;对中心城区扩容提质,高标准打造深圳东部中心;提升基础设施、民生建设水平,打造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魅力城区,通过这些举措,龙岗不断强化自身发展的“内力”,提升龙岗对于周边的辐射力,努力成为‘深圳东进’的桥头堡。”有业内人士表示。

龙岗区委书记冯现学、区长吕玉印表示,龙岗处于深圳辐射粤东闽西、打造深莞惠“3+2”协同发展经济圈的战略前沿,龙岗将通过建设深圳东部中心和“自主创新引领区、高端商务集聚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区”,结合打造深莞惠和河源、汕尾“3+2”协同发展经济圈、协同创新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努力将龙岗建设成为深圳辐射惠州、河源乃至整个粤东地区的战略高点。

内功1.打造“创新智核”

服务整个珠三角的创新发展

“我们将打造成一个支撑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一流技术平台,服务深圳以及整个珠三角的创新发展。”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表示。3月19日,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在位于龙岗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宣布成立。

今年以来,落户龙岗的一流创新平台、机构络绎不绝:1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在深圳龙岗揭牌,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与市长许勤出席见证;2月26日,同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在深圳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发挥两校专业优势,共同建设同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3月1日,龙岗区启迪协信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科技园计划总投资近130亿元,将依托清华大学资源,吸引清华乃至全球创新资源进驻龙岗,重点引进一批重大科技领军企业、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机构。龙岗还将积极筹建深港国际创新中心,推动深圳大学龙岗创新研究院等落户运营,争取全区创新平台达130家以上,新型科研机构达6家以上,力争实现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零的突破。

同时,深圳国际大学园建设也已进入加速期:除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开始招生,2016年,龙岗将积极推进吉大昆士兰大学、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同济香港理工深圳高等研究院筹备,加快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学院落户筹办,确保北理莫斯科大学顺利开学。

“从南山中心区出发,经过深圳大学城,通过水官高速或龙岗大道,串联起沿线的各类创新园区,再到深圳国际大学城,整个形成一条极具创新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带。龙岗、特别是大运新城将会成为这条产业带上的‘智核’。”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李学金分析,大运新城片区从规划就瞄准了高端和全球化,随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的先后入驻,不仅人才会高速集聚,还带动周边的发展。随着“东进战略”的实施,人才、技术、资金都会向龙岗涌来,其产生的聚合效应会成为龙岗的强大优势。

各类创新资源汇聚使得龙岗创新发展的底气更足,龙岗区“十三五”规划已经提出要打造“自主创新引领区”的目标。龙岗区科技创新局相关人士表示,到2020年,龙岗区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将占GDP比重11.2%;专利申请量15000件以上;新型科研机构15家以上;科技服务机构总量达260家;力争新增创新平台68家,总量达180家。

内功2.打造“产业高地”

增强对周边产业的辐射能力

“与其他区相比,龙岗的自身定位很明确,就是要打造未来深圳的科技创新中心。”龙岗区科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龙岗未来将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军工三大产业,力争在“东进战略”中巩固区域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对周边区域的产业辐射能力。龙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主要依托坂雪岗科技城、宝龙高新园等重点区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通信与网络、物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等产业,提升龙岗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充分发挥深圳作为全国硬件制造中心的优势,培育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附加值的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传统生产向规模化定制、柔性化制造、跨界式融合等新兴模式转型,大幅提升龙岗区制造业竞争力;依托阿波罗未来产业园,发挥光启、航天控股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推进颠覆式创新和源头技术创新,大力推进军工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龙岗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获得了高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龙岗区实现高新产值3943.6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78.6%,同比增长13.7%;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38.7亿元,增长18.2%,占工业增加值78.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预计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347.6亿元,增长26.8%,占GDP比重达52.6%。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创新企业不断壮大,到去年年底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9家,是2010年的6.3倍。华为、比亚迪等领军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光启、柔宇、艾尼尔等行业新秀强势崛起。

今年,龙岗区的高新产业发展又掀开了新的篇章:龙岗将辖区内的华为科技城、大运新城、国际低碳城、平湖金融基地这四个全市重点发展区域与阿波罗未来产业园、宝龙科技城列为全区“4+2”重点发展区域,并成立了区重点区域署,以加快推进这些区域的发展。阿波罗未来产业园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材料、无人机、航空电子、通用航空服务等高端产业,有望在今年动工建设。在深圳国际低碳城,广受关注的中欧未来城项目的先行示范项目德国小镇也有望在今年6月举行开工仪式。

李学金认为,高新产业的发展为龙岗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创造了条件:一方面使得一部分传统企业的转型和周边地区外迁,另一方面龙岗可以参照“前店后厂”的模式引导一些企业前往惠州、东莞等周边城市,将总部和研发基地留在深圳,龙岗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方光都也表示,龙岗将积极协同创新,搭建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和香港、东莞、惠州等地的多领域合作交流平台,引导企业奋发有为、做大做强,促进龙岗科技发展国际化。

内功3.打造“东部中心”

建成辐射周边的龙头城区

业内人士表示,“东进战略”实质是深圳向东拓展腹地、实现高端要素扩容的战略,通过发展重心的转移,破解长期困扰深圳发展的空间问题。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在深圳东部地区打造一块具有强大资源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的中央核心区,作为深圳辐射莞、惠乃至整个粤东地区的战略高点和桥头堡。

规划领域专家指出,无论是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基础现状、区位环境优势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龙岗区最有条件打造一个以创新科技和高端产业为特色的,能够辐射带动粤东地区的“龙头”。

吕玉印表示,区委、区政府主动谋划、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在区“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龙岗建设深圳东部中心的战略目标,并同时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引领区、高端商务集聚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区”。这与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对龙岗“深圳东部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及市委全会报告中提出的“建设与西部中心功能协同、交相呼应的东部中心”的要求相契合。

如何才能打造深圳东部中心,增强对周边乃至整个珠江东岸地区的辐射?这需要龙岗从整体上加大城市的功能建设,例如信息功能、金融功能、物流功能等。“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的袁易明认为,龙岗的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尚有待进一步发展。

“要成为具备强大辐射力的东部CBD,大中心城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体量,因此‘大中心城’在现有的中心城区域范围内进行扩容。”龙岗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为此,龙岗区提出实施“大中心城”计划,初步确定其规划研究范围包括龙城街道、龙岗街道及横岗街道五个社区,串联起现在的龙岗中心城、大运新城、阿波罗未来产业园、宝龙高新园区等片区。

既要扩容,也要提质。冯现学表示,未来龙岗要抓住“十三五”规划重大契机,把提升国际化城区软硬环境的项目融合其中、整合资源、重点推进,进一步苦练内功,“我们提出了‘三大对标’:在创新驱动发展方式对标硅谷;在产城融合、城市化发展方面对标新加坡,为创新创业者能提供最佳的综合创新生态环境;在社会治理以及城市管理方面对标上海,实施最优秀的管理思路、理念和举措”。

内功4.打造“幸福城区”

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定居龙岗

“如果能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幸福城区,这样人才就可以在原特区内外流动起来,技术也可以流动,效率就会提升,就会促进区域的发展。”在龙岗的一个论坛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中心主任丁力谈到龙岗如何推进深圳“东进”时为龙岗“支招”。

笔者注意到,围绕着交通、教育、医疗、文体等民生事业,龙岗区积极加大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在交通方面,目前深圳的14号线延伸到惠州南站,接深圳龙坪路和东莞凤平路的恒心路等一批“断头路”都有望在明年通车;在医疗方面,位于辖区内的床位800张,市级医院“宝荷医院”已经建成,将依托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举办市级肿瘤医院;位于坂田、布吉街道交界处的原市肿瘤医院经争取已改为市级综合医院,规划床位1000张(远期1500张);位于南湾的市第三人民医院将改扩建,预计五年后全区病床有望新增3000张以上;投资18亿元的新平湖人民医院于去年11月初启动建设,建成后床位将达2000张,对周边城市都将形成一定的辐射作用。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龙岗区启动了山环水润生态系统建设,生态绿环将依托现有的生态基础,串联已有的绿道,形成连接城市功能区—和山水生态区的慢行系统。具体就是构建大中心城环、坪地环、大布吉环、横岗环“1+3”四个绿环,构建一个有机统一、山水融合、近山亲水的生态空间。让居住在龙岗的居民为”山环水润“的生态环境感到自豪,并吸引更多各类高端人才定居龙岗。

此外,在文体建设方面,龙岗将努力推进文化的‘东进’,龙岗已经拥有了大运场馆、三馆一城等高端文体资源。日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率队到龙岗区调研宣传文化工作时又给龙岗带来了好消息,他表示,大文化“东进”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文化的核心层,即龙岗的城区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区域文化精神;二是中间层,就是要有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和标志性的文化活动。龙岗有“三馆一城”、体育中心等,还有很多高校,已经具备很好的条件;三是外围层,即基层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目前来看,龙岗还有差距,在推进文化“东进”时,要考虑谋划全市性的重大文化设施布局龙岗。

观察

市场自发启动 政府顺势而为

龙岗加快推进“3+2”经济圈合作发展,积极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事实上,在深圳开始考虑如何实施“东进”战略之前,龙岗的企业已经开始了“东进”。

例如,华为和伯恩光学部分机构或产能外迁至东莞、惠州后,各为当地培育了一家百亿元级别的企业:迁入东莞松山湖的华为聚信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东莞市首个百亿元产值的企业;伯恩光学在惠州惠阳区的分公司已经成为惠阳区的龙头企业,2013年的营业额突破100亿元,据了解目前产值已达约200亿元。

“龙岗辖区内的产业在转型压力之下,有的选择外迁,这是一种趋势。”龙岗区相关人士表示,随着龙岗的发展以及深圳东进战略的实施,龙岗的产业发展空间日益饱和,而莞惠汕等周边地区则有较多的闲置土地,特别是汕头汕尾,有大量闲置土地,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龙岗与这些地区形成优势互补,紧密合作,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既为龙岗的产业转移寻找新的产业空间提供条件,也为破解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探索了新路子。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龙岗已经开始了相关的探索:如积极探索园区开发和投融资模式,先后组织100多家龙岗区企业考察海丰投资环境;协助龙岗60多家民营企业组建龙岗区经济合作促进会,并以促进会为平台抱团,到海丰参与对口帮扶和园区建设;组织各街道63多家社区股份公司来海丰考察,探索利用社区股份公司闲置资金投资海丰园区建设;组织挑选50名海丰贫困学生到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学习,毕业后推荐到深圳就业,为龙岗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等。

在落实“东进战略”的过程中,龙岗区注重协调,深化合作,发挥联动效应,全领域推进。在区域协同发展上,龙岗区加快推进“3+2”经济圈合作发展,完善龙岗——海丰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共建产业园区。同时,全面升级龙岗区技术转移促进中心的线上平台,打造涵盖技术转移、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科技人才、创新载体,立足龙岗、面向全市、辐射珠三角的综合创新服务平台,为落实全省两大战略、全市“东进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打造深圳东部中心龙岗有哪些优势?

优势1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15年,龙岗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048.1亿元,增长13.7%,占工业产值的78.6%,规模占全市的23.4%;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81.1亿元,增长18.2%,占工业增加值的78.9%,规模占全市的21.9%;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587.3亿元,增长29.9%,占GDP的60.2%,规模占全市的22.7%。

优势2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高等院校集聚初具规模。龙岗占有全市过半的高等教育资源,已成为深圳市乃至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最多最集聚的区域,2015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866件,总量占全市近三成;中小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过半,占全区比重上升到79.9%,推动全区专利申请量接近1.6万件、增长20.4%。创新平台不断集聚。创新平台总量达1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9家,是2010年的6.3倍。

优势3创新人才加速汇聚

现有全国“两院”及国际知名科学院院士5名、“千人计划”专家23名、“孔雀计划”人才96名以及“孔雀计划”团队4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4个。

优势4创新载体建设不断深化

目前,龙岗自主创新示范区面积占全市1/4,市级重点发展片区占全市1/4,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占全市1/5,深圳市唯一一个未来产业园布局在龙岗。

创新园区稳步建设。打造龙岗天安数码、中海信、天安云谷、大运软件小镇等26个创新系列园区,已有18个园区投入使用,推出创新产业用房60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751家。布局22个创客空间,设立“国际青年创客联盟”,建成全国最大的创客空间聚集区——星河WORLD创客世界,成为全市主要的创客集聚区。

优势5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呈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成立广东省首家区级科技服务平台——龙岗区技术转移促进中心。自去年启动以来至今年4月,该中心汇聚全国科技成果资源25.9万项、技术专家1.2万名、高校院所1048家,服务企业6277家,对接活动68场,有效对接总数2724次,其中已签约56份,涉及金额2186.02万元。

优势6开放创新步伐逐步加快

DS全球化战略中心转移至中国 篇3

据悉,位于法国东部的牟罗兹(Mulhouse),生产雪铁龙C4、雪铁龙DS4和标致2008小型车;另一座位于巴黎附近的普瓦西(Poissy),产品包括雪铁龙C3、雪铁龙DS3和标致208小型车。上述两座工厂减产的车型包括DS3和DS4。目前长安PSA(长安标致雪铁龙)已在深圳建立工厂,并实现了DS品牌车型的国产。雪铁龙高端品牌DS在今年已经引入了DS3、DS4、DS5三款车型,产品线覆盖了从A0级到B级,其在国内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未来DS品牌旗下车型也将实现国产化,在售价进一步降低的同时品牌影响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为此,长安PSA研发中心总监贾克曾表示:“深圳工厂生产DS品牌车型,并不只针对中国市场,未来本土DS车型也会出口。”DS品牌的国产车也将通过深圳工厂出口海外,从而弥补法国本土工厂的出口产能问题。

在现阶段深圳工厂已实现DS5车型的国产,然而单一车型的国产对深圳工厂而言显然是未尽其用。根据长安PSA公布的投产规划,未来深圳工厂将有5款DS车型投产,包括目前已实现国产的DS5,后续还将投产DS4以及中型车型等。其中DS4三厢版和SUV车型更是专为中国市场打造,通过多样化的产品阵容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未来上述车型有望出口亚洲及欧洲市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相继采用国产化,在售价上将更加亲民的同时品牌影响力也将得到提升。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蔡建军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DS旗下已有三款产品上市,其中明年下半年我们DS5第一款国产车将正式下线,到2014年还会推出两款车型,一款式C级的高档车,在中国相当于A+级别的车型,2014年末还会推出一款SUV,两款车型在2014年都将实现国产。”

DS作为长安标致雪铁龙刚刚引入的豪华品牌,目前全国共有24家4S店,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随着国内北上广的相继限购,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在经销商拓展方面都在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建立卫星店以及城市展厅,长安标致雪铁龙自然也不想落后竞争对手,其将在今年在二、三线城市建立9家城市展厅,加强其在经销商网络布局的同时品牌影响力将得到提升。

此前PSA集团董事会主席菲利普?瓦兰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中国已经成为PSA集团最重要的市场。”DS在华实现国产后,PSA已把中国市场作为DS全球化战略的中心,计划针对中国市场先后推出DS4三厢版和基于野性红宝石的中型SUV,不难看出PSA集团对于中国市场有着极高的重视度。

总而言之,随着DS品牌旗下车型的相继国产,售价将进一步降低也更加亲民,同时其也在不断的拓展二、三线城市经销商网络,在销量上必将得到有效提升。

技术转移中心 篇4

1 建筑概况

永丰新技术成果转移科技研发中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内,总建筑面积为44 817 m2,其中地下3层、地上4层,建筑总高度为24 m。

2 空调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永丰新技术成果转移科技研发中心非IDC机房区域的舒适性空调和IDC机房的专用空调设计。

3 空调系统设计

3.1 空调冷热源

1)全年集中式蓄冰空调系统的冷源为设于地下3层制冷机房的4台2500RT基载离心式冷水机组和5台1170RT双工况冷水机组,均为10 kV高压配电方式。2)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 ℃/13 ℃;冷却水夏季供回水温度为32 ℃/37 ℃;冬季冷水机组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启动时为13 ℃/18 ℃;运行时为20 ℃/25 ℃;双工况冷机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6 ℃/12 ℃。

3.2 空调冷热负荷

1)全年空调冷负荷。3层及以下IDC机房为35 000 kW;4层IDC机房为4 500 kW。2)变频多联式空调机(VRV)热泵系统。夏季空调冷负荷为800 kW,冬季空调热负荷为900 kW。3)IDC设备热功耗参照1.5 kW/m2。

3.3 空调水系统

1)空调水系统为一次泵定流量末端变流量的空调冷冻水系统,工作压力为0.65 MPa。2)冷冻水系统采用开式膨胀水箱定压方式,通过膨胀水箱液位传感器启动补水泵向系统补充软化水,在冷冻站内设置双阀双罐全自动软化补水系统。3)冬季空调加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均配置有专用电极式加湿器;新风处理机的送风管内设置管道式加湿器。

3.4 空调风系统

1)空调容量按(N+1)方式配置,采用下送风空调机型,3层及以下各机房的空调机采用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单台制冷量不小于150 kW;4层各机房的空调机采用风冷型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单台制冷量不小于75 kW。2)本工程IDC机房空调采用铺设架空地板下送风自然回风的气流组织方式,架空地板高度为600 mm;北端UPS机房空调采用上送风自然回风的气流组织方式,不设架空地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均匀地布置于IDC,UPS机房内的东西两侧靠墙处。3)物业用房、公共卫生间、网监中心、调测中心、门厅等采用变频多联式热泵型空调机系统(VRV),各层有人值守的房间配置直流变速热泵型新风处理机,均采用R410A冷媒,室外机位于屋面。4)屋顶电梯机房设置分体冷暖空调。

3.5 联锁及自控

1)本工程采用优化控制(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测定的气象条件及负荷侧回水温度、流量,通过计算预测全天逐时负荷,然后制定主机和蓄冰设备的逐时负荷分配(运行控制)情况,控制主机输出,最大限度地发挥蓄冰设备融冰供冷量,以达到节约电费之目的。2)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和冷却塔的控制采用负荷控制法,根据供回水温度及流量控制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和冷却塔的启、停;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则由冷却水回水温度控制。3)制冷系统的自控系统应能实现以下运行工况的控制:主机制冰工况;蓄冰设备融冰供冷工况;主机单独供冷工况;主机和蓄冰设备同时供冷工况;系统关闭工况。4)本工程空调水系统为一次泵定流量末端变流量的空调冷水系统,通过冷冻水分集水器之间设置的电动旁通阀和压差控制装置,控制冷冻水系统供回水总管的压差,使系统稳定。5)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的回水管上设压差控制器(阀),根据机房温度,按回风温度调节阀的开度,冬季与新风机组一样根据房间的湿度控制加湿量。6)变频多联式热泵型空调机系统(VRV)的控制系统是一种完全分散的控制系统,即室内、室外机分别独立控制,完全通过通讯线进行信息的传递。

3.6 设备降噪、减振及环保措施

1)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精密空调、风机等设备均采用低噪声产品,由厂家配套有减振器或减振垫,并在其进出口处安装柔性软接头(风管上加柔性接管,水管上设橡胶软接头);吊装变频多联空调(VRV)热泵机组的室内机采用减振吊杆。2)通风机在其风管的进、出口安装消声器;室外设备采取降噪措施;制冷、新风机房做吸声处理。

3.7 风管水管材料

空调、通风及防排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冷冻水管当公称直径大于50 mm时采用无缝钢管(GB 8163-87),当公称直径不大于50 mm时采用普通焊接钢管(GB 3092-82),凝结水管为PVC管。

3.8 节能设计

1)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2)本工程采用部分蓄冷方案。在电网高峰时段内,蓄冷设备提供部分的空调负荷,设备投资低,能充分发挥所有设备的能力。在设计日空调冷负荷高峰时段,制冷机和蓄冰槽共同供冷;夜间时段,制冷机蓄冰;在电力高峰期,冷机和冰槽同时供冷。

3)制冷主机和蓄冰设备为串联方式,主机位于蓄冰设备上游。同时考虑到连续空调负荷的比例,设置了4台基载主机,并联运行,直接供应7 ℃冷冻水。

4)乙二醇系统循环泵和负荷端冷冻水循环泵采用变频水泵。

5)各层机房尽量设置机房专用节能空调新风加湿一体机系统,充分利用室外天然冷源达到节约能源之目的。

6)所有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机房均设置集中排风系统,排除火灾后的废气。平时,当机房专用节能空调新风加湿一体机系统运行时,其所在机房的排废气系统可兼作节能空调系统的排风系统。

7)新风、空调系统、供回水管路均做保温,保温材料采用柔性泡沫橡塑(难燃B1级,隔气良好);各层架空地板下的楼板上铺设20 mm厚橡塑保温材料。一般空调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应大于0.74 m2·K/W。

8)所有空调设备均选择节能产品,并采用楼宇自控系统进行管理,保证空调系统安全可靠节能运行。

9)所有空调房间设置温度控制装置。

10)首层外门内侧设置循环空气幕,有效阻隔冷、热空气的侵入。

4 经验总结

4.1 空调冷冻水系统管道的备份

本工程在制冷机房内冷水机组与空调水系统的各分支路管道之间设置了双路供回水干管,两套分集水器,互为备份管路;供应IDC,UPS机房的各分支路管道,在与分集水器连接的三通分支管路上均设置了两道阀门。IDC机房东、西两侧均设计有两路空调供回水管路,各台冷冻水型专用精密空调机间隔地分别接入不同的空调水管路水平干管上。

4.2 改造蓄冰池上夹层为阀门设备夹层

将原设计位于蓄冰池内冰盘管所配的各种阀门,改为在蓄冰池上方的原预留的变配电室夹层内安装,解决了蓄冰池内各种阀门操作和检修不便的困难。

4.3 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配置压差控制器(阀)

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不同于普通的空调机组,为配合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内置的阀门控制系统的使用,充分发挥精密空调机的功能,空调冷冻水系统必须达到最佳的控制和平衡效果。为此,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冷冻水回水管上不应设置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而应设置自力式压差控制器(阀),冷冻水供水管上设置静态平衡阀。

4.4 乙二醇系统电动调节阀改为阀组形式

为了更加灵活地调节冰蓄冷系统中的电动调节阀,并节约成本,将乙二醇系统中V1,V2电动调节阀(管径均为DN800)分别改为由3个管径为DN450的电动调节阀构成的两套电动调节阀组。

4.5 乙二醇系统保温材料的优化选用

为保证机房今后维修方便,并考虑到降低造价等因素,将乙二醇系统的管道、设备及阀配件保温均改为难燃B1级PVC-NBR橡塑材料,厚度为50 mm。

4.6 分集水器排污管的优化设计

分集水器的排污管通常设计为接入制冷机房的排水沟,但当分集水器检修排污时,巨大的空调系统水压甚至会将排水沟的箅子打翻,并四处漫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工程将分集水器的排污管设计为接入制冷机房的集水坑内。

4.7 空调冷冻水系统中各种阀门的优化选用

1)双向承压,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并配有不易变形的加强酚醛靠背支撑、球墨铸铁阀体、不锈钢阀轴、电镀球墨铸铁阀板,阀体加厚,阀口参与并配合橡胶与法兰之间的密封,要求配合使用不锈钢缠绕石墨垫片,以确保使用30年无外漏;

2)三元乙丙橡胶添加抗磨损、抗老化原料,阀轴耐腐蚀、不生锈,阀门在完全关闭的情况下,要求使用10年无泄漏,30年内泄漏量1%,使用30年以上内部最大泄漏量不超过5%(主要是渗漏)。

参考文献

[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路延魁.空气调节设计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4]DBJ 01-621-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成教中心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总结 篇5

项工作。

一、我校农民培训的成绩

二年来我校共开展劳动力培训102期,受训人数22390人次,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40%左右,其中本镇失地农民培训33期4105人次,04、05二年中,政府为失地农民培训下拨经费近60万元,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许多兄弟县、市各级领导分别来校参观考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04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10家新闻媒体联合采访了我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赞赏我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上为全省乃至全国作出了榜样,真正做到了培训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

2、05年4、5月间,国家发改委、省教育厅鲍学军副厅长等领导亲临我校指导,认为我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实践大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3、05年6月29日,来自中央教育、农业等六部委和贵州、浙江两省的有关农业、教育系统的各级领导又来我校参观外来务工人员引进后的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对我校为“阳光工程服务老区特别行动”所作出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和赞赏。

4、06年7月6日,浙江日报、**县报记者来校采访农民英语培训班的学员,对我校结合学员情况,自编教材,利用多媒体培训的办法表示了赞赏。

二、我校农民培训的重点

二年来的培训工作,内容虽涉及方方面面,但我们的培训重点始终定位在如何加强农民的培训和转移上,把培训农民的对象延伸到失地农民、已就业的农民和外来引进的农民,其宗旨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培训让广大农民能学到一技之长,更好地就业和工作,从而实现转移和致富。

1、到农民家门口搞培训,方便农民学技能。

结合政府的农民培训中心工作,我们全体教师,经常到各村去宣传动员,把政府的关心及时送达到农民心中,把成校的免费培训情况及时宣讲给村民,动员鼓励农民参加培训,有时一个村要去四、五次,我们先后组织了方家桥、钱清、九岩、南钱清、凤仪、梅东等十几个村的失地农民参加免费培训,并想为农民所想,想方设法,把培训点设到村完小和分校,方便农民就近进行学习。二年中,开展的计算机培训是一村接一村,连续进行,有时甚至是三四个培训同时进行,免费有效的培训也使农民尝到了甜头,纷纷报名参加,像九岩、三西等一连举行了好几期,既让农民学到了知识技能,也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

2、到企业中开展培训,让农民工作学习两不误。

钱清的实际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所以有许多农民是失土不失业,我们也因此实际,加强了企业中的农民培训,二年来不但结合企业的实际,利用工作之余、休息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如诚邦公司的职业道德培训,珩超刺绣厂的服装工培训等等。05年,我们又借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的东风,化大力气,组织和开展了企业职工的全员培训,从10月15日到12月9日,先后在浙江繁盛集团、浙江金蝉服饰公司举办十多期培训班,邀请了**文理学院和县讲师团的老师,对管理人员重点进行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对操作工进行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并在12月9日成功承办了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授牌暨职工培训现场会,出台了浙江金蝉服饰有限公司职工全员培训计划,形成了在全镇开展企业职工全员培训的总体规划和思想,一个以职工培训基地为龙头,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各种类型企业共同参与的企业在职农民工培训局面已经形成。

3、既引进又培训,提升外来务工农民的素质。

我镇共有大大小小的企业一千多家,劳动力的紧缺已日益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瓶颈,我们立足现有条件,全力帮助企业引进和培训劳动力,一是通过县阳光办集体引进劳动力,经中心培训后送入企业工作,先后从山西、安徽、贵州等地引进外来农民工;二是校企合作,由企业下单子,学校作宣传,到外省招工,或吸引外来人员进厂工作,这种由校企另星引进,后由中心集中进行培训的模式,已在我地广泛应用和推广;三是加强了对在厂的外来人员的培训,重在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有关**风土人情、经济地理特点等内容。随着外来务工农民的不断引进和培训,使得许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紧缺的困难,同时也提高了在职外来农民工的技能和素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三、我校农民培训的做法

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一个较为规范的培训和管理体系,我们根据

钱清的实际,主要是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巩固和加强了村厂培训基地。

根据钱清的实际,我们坚持以一校一站为中心,连结各教学点,组建了社区教育网络。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起农民培训教育点十二个,职工培训基地六个,村厂教育培训点七个,遍及镇内各主要企业和中心村,并依托镇、村的文化娱乐中心,老年人协会等组织,常年开办

少儿、中老年的健身、文艺、技艺等群众性的教育培训,村厂重在对职工进行就业技能的培训指导和文艺活动的开展。几年来,镇社区服务站组织指导的老年人腰鼓队在县级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环翠公园的太极拳,健身室内的交谊舞,老协会里的民乐演奏,曾吸引了无数的居民,既丰富又陶冶了参与者的生活和情操。

2、建立和健全社区服务站的服务功能。

05年3月,在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由成教中心和镇文化站联合,成立了钱清镇社区教育服务站,有了这个基地,使我镇的社区教育开展得更加红火。服务站自成立来,能够坚持以终身教育为导向,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宗旨,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活动:图书、阅览室按时向居民开放,健身房晚上歌舞不断,老年人的休闲健身活动从服务站到环萃公园,失土农民转移和外来民工引进的培训有效开展。所有这一切,无不展示了社区服务站的强大生命力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农村教育杂志社,北京密云县、浙江遂昌县等地成教干部先后来服务站参观考察,05年6月8日市政协副主席郑淳理等市政协主席团一班人、县政协主席赵六

四、副县长马芳妹等领导在钱清镇党委书记陶关锋、副镇长徐佩娟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视察了钱清成教中心社区教育服务站,对我镇的这种强强联合搞大教育的办学模式赞叹不已,认为服务站既体现了农村成人教育中心的强大教育功能,也符合实现农村大教育的现实的需要。06年4月,钱清镇劳动力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成立,免费开展招工、培训和用工的一条龙服务,使广大农民能够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学到一技之长,找到对口的工作,同年5月,钱清镇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启动仪式又在新甸村举行,从此也拉开了有政府参与,村为单位,成校组织的有系统、有计划的三位一体的农民培训工程序幕。

3、开展和深化群众性的教育活动。

终身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也贯穿了农民培训的整个过程,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力争让每个人都有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力争让每个农民在不同的年龄段都能找到自己学习的地方。我们立足现有办学条件,积极挖掘潜力,整合资源,较好地开展了党校、人口计生、家长学校、老年大学和自学考试等工作,使镇内的男女老少都能得到对口的教育培训,钱清镇委党校以其出色的业绩,通过了省先进示范基层党校的考评验收,自学考试组织工作好,报名人数多,参考率高,成为了县自考工作的样板。

**县钱清成教中心

技术转移中心 篇6

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富余,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会越积越多。我国大量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既没有打工所必需的一技之长, 也缺少自我保护的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 这严重制约了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层次。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是决定农村劳动力能否转移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十分紧迫而且必要的。

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和发展,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机构逐步尝试“面授+远程培训”的培训方式,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辟新的途径。但由于这种培训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信息资源相对匮乏。当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时, 我们应探讨如何以最低的成本让农民及时、便捷地获取需要的培训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在农村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掌握与文化素质的提升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 职业技术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加强, 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但在实践中, 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资源利用率并不高。我们设想将职业技术学校的信息资源应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用现有的资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将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信息资源中心的依据

学校的社会功能

在古代, 庠、序、校等公共建筑是村社成员公共集会和活动的场所, 兼有会议室、学校、礼堂、俱乐部的性质。作为对民众进行文化道德教育的机构和活动场所, 我国古代社会的学校从创立之始就体现着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色彩。在近代, 陶行知先生指出: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学校不仅要培养乡村所需要的人才, 而且还应该成为终身教育中心、科普推广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美国社区学院是学校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典型, 它的办学宗旨是为社区服务, 提高本社区市民的文化水平和技能, 促进社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外关于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和经验, 能够为我们在新时期探索学校如何为当地农村服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教育领域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被迅速波及。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撑, 教学目标、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模式以及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面对面授课的方式为主, 有助于对农民系统知识的传授, 但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制约, 有其固有的弊端。目前, 农村远程教育深入乡村, 形成了覆盖广大农村的教育体系, 扩大了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知识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使其思维和行为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将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信息资源中心的模型及解释

综合考虑我国农村的特点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可以按照如下模型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信息资源中心 (如图1所示) 。

该信息资源中心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首先, 硬件系统主要是学校图书馆、电视卫星系统、网络系统和多媒体系统, 也就是构筑信息化平台。目前, 职业技术学校的图书馆一般都比较有规模, 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图书馆, 可以实现对图书的检索、阅读等, 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信息共享平台。电视卫星系统和网络系统是建立信息化平台的基础, 根据农村的现实情况, 可以依托电视卫星系统或网络系统对农村劳动力实施远程培训。多媒体系统是指实现对数据的记录、转化、刻录、播放等功能的系统, 包括录像机、刻录机等。其次, 信息资源中心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和信息资源库等。网络管理平台是指对计算机局域网络的管理平台以及学校自身的网络办公系统。它是以信息资源中心的网站为载体, 实现在线问答、信息发布、在线提交等功能。如今, 职业技术学校的信息资源库相对富足。教师将搜索到的素材、制作的课件、网络课程等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 或者将发展成熟的理论和更新较慢的知识以光盘等形式存储, 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特点和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下载、课件点播等功能, 以及广播电视的优势, 实现多媒体信息的存储与传输。

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信息资源中心, 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对农村劳动力实施转移培训。首先, 农村劳动力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系统自主学习。与传统的自主学习形式相比, 网络环境不仅是一种手段和途径, 更是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目前, 较普遍的网络学习系统一般由教师将自己的讲义或授课材料上传到网络上, 包括常见的Flash动画、音视频多媒体素材、教学课件等。由于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普遍比较适应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模式, 而且这类系统通常按照时间序列展开教学内容, 不需要预先掌握太多的计算机技能, 因此较符合农村劳动力的特点。虽然基于网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点, 但它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要求农村具备实施网络环境下培训的条件。通过已经普及的广播、电视等设备作为网络环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补充, 是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培训方式。因此, 传统培训方式的固有优势明显, 在目前无法普及网络环境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时, 面授辅导、发放光盘等方式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资源中心可行性分析

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内容富足

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培训资源富足, 具备一定的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优势。职业技术学校具备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应岗位必备的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师资和较大规模的职业介绍能力等资源条件, 适合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目前, 职业技术学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创业教育、法律知识及其他方面的教育。通过梳理职业技术学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 发现职业技术学校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力军之一, 可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开设培训项目,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过程中, 发挥职业技术学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作用。

职业技术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近些年, 随着教育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不断加快, 全国各职业技术学校相继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 建成了校园数字化平台系统, 实现了校园日常管理信息化和教学数字化。就学校信息化内涵来看, 包括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和应用、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与使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装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并且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水平明显要好于普通职业学校水平;资源建设方面, 大约1/3以上的学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或者培训, 教师制作课件和开发网络课程的现象比较普遍;学校积极开展针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形式最多的是学校自行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总之, 从2000年启动“校校通”工程至今, 职业技术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

农村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 由于既没有接入互联网的条件, 也没有配备电脑终端和接入互联网的经济能力, 信息化建设依托目前较为普及的电话网、电视网、广播网等。当互联网等互动性媒体渠道短期内无法在农村广泛普及时, 农村信息中心 (站) 的作用凸显。信息中心 (站) 通常配备计算机, 能够为农民提供信息查询和发布、技术培训、远程教育、科普学习等服务。目前, 80%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 50%以上的乡镇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在经济相对发达、农民素质较高的行政村, 实现了电话、电视、电脑三种信息载体的有机结合。随着“农远工程”的开展, 农村学校和社区的远程教育网和计算机网络系统逐步完善, 配备了大量信息技术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建立了学习资源中心、计算机网络教室等, 在具备卫星教育培训收视点和教育培训光盘播放点的功能基础上体现网络的优势。另外, 网吧是农村网民上网的重要补充地点。调查显示:有超过1/3的网民选择在网吧上网, 农村网民中有48%选择在网吧上网。综上所述, 农村的信息化水平正在提高, 为扩大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提供了物质条件。

结论

如何利用当地的信息化建设体系, 建立适当、合理的信息化培训机制, 以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 职业技术教育比其他形式的教育实用得多、适用得多。职业技术学校的分布点多、办学模式多层次, 这使得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比较便利。最为重要的是, 当职业学校和农村的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 利用职业技术学校的信息化资源, 将丰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内容和优化农民参与培训的方式。职业技术学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可以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稳定地转向非农产业, 同时使职业技术学校得到发展, 最终实现学校和农民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熊才平, 戴红斌.将乡镇中心学校建成当地信息资源中心的理论与构想[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10) .

[2]熊才平, 伍丹.利用Moodle学习平台实现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实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7, (11) .

[3]马水红, 聂竹明, 张新明.论农村远程教育与学习型农村的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 (2) .

[4]刘美丽.中职学校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6.

[5]荀莉, 罗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 .

技术转移中心 篇7

关键词: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技术转移,对策建议

一、概述

据统计,中国科研人员全世界稳居第一,论文的发表数量连续4年排在全世界第二位,每年专利申请总量位列世界第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对于经济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中国经济年会(2013-2014)”上表示,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快速增加,研发投入占GDP的1.98%,但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与发达国家40%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1]。

长期以来,大量的科研成果湮没在基础研究到商品化的“死亡之谷”中,如何有效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的界面成为困扰各国创新发展的难题。科技的价值导向是学科导向,以创新为目的;而经济的价值导向是产品导向,以实用为目的;一项技术成果要想成功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克服工程技术、配套设施、商业模式和市场替代等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只有打通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环节,才能真正跨越技术转移的“死亡之谷”,因此建设专业化、市场化的“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有效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形成良性的市场分工合作效应。

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及其若干配套政策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2]。为了全面落实《纲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中国科学院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地方共建技术转移平台等方式,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44个成果转化平台,包括31个平台型育成中心、8个中介型技术转移中心和5个科技园。2013年,按照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中科院启动了“科技服务网络行动计划-2020”(简称STS Network-2020计划),以科技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些与地方共建的“成果转化平台”已成为STS网络格局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科学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以下简称哈尔滨育成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与哈尔滨市政府联合共建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成立于2011年,也是中科院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唯一一个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按照中科院STS网络体系建设要求,结合黑龙江省的产业定位和需求,通过不断完善技术、人才、资本三大要素的结合,集成中科院院内外资源,探索适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转移新模式。

二、跨越“死亡之谷”的核心要素

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见图1),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是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连接纽带,也是打通科技和经济界面的重要通道,技术转移是一项高风险的创新活动,技术成果从基础研发经过中试试验再进入市场商品化,需要经历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管理模式化、融资社会化等几个必经阶段[3],在整个成果转化链条中,技术本身只是众多关键环节之一,如果与之配套的管理和商业模式模糊甚至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就会导致研究开发与创新活动断裂,各创新主体之间脱节,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难以对接,进而影响技术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弱化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孵化环境的创造、孵化资金的跟进、成果转化队伍的培养、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等,均是跨越技术转移“死亡之谷”的关键。下文将结合哈尔滨育成中心的建设工作,详细分析这4个核心要素的重要作用。

1. 营造良好的孵化环境

黑龙江省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较为丰富的科教资源,然而中国科学院在黑龙江省面向工业产业的科研机构布局为零,哈尔滨育成中心作为中国科学院与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必须营造良好的孵化环境,才能鼓励更多的中科院科研团队在黑龙江创新创业。通过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特别是哈尔滨高新区各级领导和部门的紧密沟通与配合,哈尔滨高新区出台了《哈尔滨高新区鼓励和支持中国科学院项目入驻哈尔滨科技创新城管理办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也相继出台了支持科技中小型企业和创业人才团队的相关政策。通过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与配套环境,哈尔滨育成中心不仅为创业团队和孵化企业提供中试厂房、试验场所以及生活配套等硬件环境,还提供政策辅导、财务会计、人才培训、知识产权、投融资等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一系列“软件支持”。通过3年的建设,逐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资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为孵化企业和创业团队营造出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创业环境。

2. 成果转化的配套资金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创新活动,除了孵化环境的营造,创业配套资金的跟进更是跨越“死亡之谷”的核心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是科技中小型企业,因为大企业往往是技术转移的最后归宿,对初始的技术成果兴趣不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状况。资料表明[4],中小型科技企业不仅是大型高科技企业的必经阶段,而且其本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全国技术创新测评的情况看,中小型科技企业人均技术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2倍,一流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1.9倍,重大技术改进是大企业的1.29倍。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由于研发资金不足、融资难、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其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带来了中小型科技企业极高的“死亡率”。

哈尔滨育成中心按照“政府推动、多元参与、市场运作、利益共赢”模式,与地方高校、科研机构搭建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研发链;与地方企业形成上下游协同创新的产业链;通过多元参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链,形成良性的协同创新模式(见图2)。

目前,哈尔滨育成中心已经引进中科院40多个研究所,并与黑龙江省80多家企业展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其中19个研究所的26个创新团队已经孵化成立了22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哈尔滨育成中心积极探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机制,经过2年多的孵化,这些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技术产品化和产品市场化,基本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部分企业已经进入二次融资阶段。

哈尔滨育成中心扶持资金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这部分资金以无偿资助的形式支持,主要用于产品开发和前期引导,大批资金还需要合作企业配套。但在合作过程中,部分企业因为企业自身的资金跟不上,或者起初对未来风险预估不足,导致在合作中期不敢继续合作下去,这些因素都导致科技成果走向“死亡之谷”;针对第一种资助方式的不足,哈尔滨育成中心积极加强与黑龙江省内外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作,但是这些机构因怕担风险,大量的资金投向成果转化的后端,而对于创业早期投资兴趣不大。为此,哈尔滨育成中心与哈尔滨高新区、哈尔滨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哈尔滨中科创新创业基金”,即“创业种子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和咨询服务的方式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并在适当的时机有选择地退出。“创业种子基金”的设立一方面使政府与企业共同分担创业风险,同时也能鼓励创业团队加快与技术市场对接,引导创业团队由注重技术本身转向对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的思考,加快成果转化率,提高成果转化成功率。

3. 建立一支稳定的成果转化队伍

技术转移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智力活动,除了创业环境的营造和配套资金的跟进,更需要从业人员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包括对项目成熟度的判断、对政策的准确把握、对投融资和商业模式的理解以及对市场运作的敏感思维,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懂金融的成果转化队伍至关重要。资料表明,由于缺乏对项目熟化度的判断和有效市场运作人员的介入,大量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我国在《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中曾提出要“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培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5]。技术转移面对的市场化运作,需要具有工程技术、财务管理和专利法律等多方面背景的专业人才,既需要了解技术转移所在行业和前沿领域的专业知识,又需要了解市场,能够与企业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

为了加快哈尔滨育成中心的建设,中科院长春分院派出由3人组成的科技副职团队,专职从事与黑龙江省的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哈尔滨高新区也派出4名骨干负责哈尔滨育成中心的建设。他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已经成为哈尔滨育成中心的核心骨干。此外,哈尔滨育成中心考虑人员的本土化和队伍的持续性,通过公开招聘选拔优秀毕业生加入成果转化队伍,并积极组织政策、法律、金融、财务、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的培训,鼓励年轻人走出去,提高他们与企业的沟通谈判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支技术转移队伍不仅需要分析项目成果、判断成果熟化度、开展与技术市场对接等工作,还需要对成果转化后期进行跟踪服务。我国多数科技成果转化后,科研部门不再向受让方提供售后服务,也不再跟踪调查受让方的进一步需求,严重影响了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再升级。后续跟踪跟不上,导致受让方不再继续购买转让方的成果。相对于科研部门,成果转化平台的技术转移团队通过低成本的后期跟踪服务,为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固的科技成果受让群。这样,一项成熟的技术可以在多个企业实现转化或者一个企业在产品链条的不同环节与多个研究所开展持续合作。

4. 搭建行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上述3方面工作的摸索和实践,哈尔滨育成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黑龙江省的产业需求及企业发展的要求,规划建设了4个行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

行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旨在为企业提供公共检测、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通过市场调研,哈尔滨育成中心针对行业需求,拿出部分政府引导资金投入行业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仪器设备购置、资质办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仪器设备共享与检测服务和企业生产工艺改造服务等。例如,哈尔滨育成中心的“先进材料检测中心”可以提供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疲劳试验等一系列的检测服务,一方面企业自身需要,同时还承担了哈尔滨“三大动力”企业的金属材料检测服务。

行业功能性服务平台的建设一方面满足育成中心孵化企业自身的需要,同时面向全省对外开放。这样,对仪器设备进行了有效的利用,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也为黑龙江省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有效利用了哈尔滨育成中心引入的高技术人才,他们除了自身创业,也可以为其他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技术支持,优化工艺方案,解决技术难题。与此同时,这些平台均采用实体化运作和有偿服务,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为哈尔滨育成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这些公共服务平台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搭起了合作桥梁,在3—5年内必将发挥重大作用,并将成为产品质量控制、新技术的培育、新工艺优化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目前技术转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技术转移是一项融合了多重因素的复杂的创新活动,通过成果转化平台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有效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的界面,多数企业、投资机构或部分技术转移机构更多的关注技术转移的后端,却忽视了最艰难的产业化前中期的孵化和引导,导致大量科技成果“胎死腹中”,技术转移走向“死亡之谷”。通过孵化环境的创造、孵化资金的跟进、成果转化队伍的培养、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等不断强化“成果转化平台”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以“成果转化平台”为载体,对产业化项目进行有效的孵化、引导和综合服务,可以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优势,加强协同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然而,我国技术转移工作的相关法律机制还不健全,哈尔滨育成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障碍。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技术转移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才能得到改善。

1. 完善政策机制,激励科研人员的创业热情

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但是在技术转移的实际过程中,管理体制机制仍存在一定的障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以论文、专利为考核标准,而对技术转移的激励不足;另一方面就是知识产权归属和评估评价问题,现阶段研究所和高校已经基本明确知识产权归所在单位所有,受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限制,评估作价、技术交易等方面程序繁琐,知识产权的价值很难准确评估,多数情况下如果直接将技术转让给企业,研究所和科研团队都对自身知识产权评价过低,使得技术持有方较难获得技术转移相应的收益;而若科研团队自己创办企业,在研究所现有体制下,必然对初创企业有一定的行政干预,股权激励较难实现,这样很难激发科研团队的创新热情,严重影响成果转化效率。因此,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团队的创新和创业热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整合资源,确立正确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

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对于技术转移工作的重要性远高于技术本身。如果说从技术转化为产品是技术转移需要跨越的第一条“死亡之谷”,那么从产品转化为商品就是技术转移需要跨越的第二条“死亡之谷”,在这一环节需要建立科学权威的科技成果鉴定、评估及监管等机制,同时也要集聚各类投融资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正确的商业模式设计和商业化经营辅导,帮助小企业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晓强.“中国经济年会(2013-2014)”上的讲话[R].北京,2013.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R].2006.

[3]张小峰,房汉廷.科技成果熟化的共生目标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1):15-19.

[4]周游.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0.

技术转移中心 篇8

兰州科技大市场负责人在座谈会上首先汇报了北京大学技术转移甘肃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来开展的工作情况及2016年工作设想。杨松尧主任分别从采集需求信息、对接科技成果、举办人文论坛等方面介绍了2016年度北大拟实施的工作计划并重点介绍了拟于今年6月底在我省举办北大技术成果对接活动工作建议。 会议针对开展项目对接活动和互派人员挂职学习交流进行了研讨。

张学斌副巡视员对北京大学帮助甘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所开展工作表示感谢。 他说,甘肃省科技厅十分重视与北京大学的科技创新合作,希望双方利用好北京大学技术转移平台,结合甘肃特色,彰显北大优势,征集各市州、高校、院所、 企业的技术需求,以多种方式,推动北大技术成果与甘肃有效对接。

双方还就甘肃派出优秀人才在北大工作、 北京大学支持甘肃建立创新合作平台、共建联合实验室或技术研发中心、合作申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北京大学将原创性技术在甘肃进行试验、示范和产业化等内容交换了意见。

技术转移中心 篇9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建国后依靠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的强大, 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东北地区的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辉煌时期。但进入新的时代, 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 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的东北地区的经济一度陷入低迷。虽然“振兴东北”的呼声一直在持续, 但因面临重重困难与障碍, 经济状况并不乐观, 传统工业产能过剩, 投资拉动明显减弱, 多地财政入不敷出, 人口加速流失等失速连锁反应纷纷暴露***。特别是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恢复缓慢以及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这种内外环境不利的情况下, 东北的第二产业由于比重大, 受国内外市场变化影响更为明显, 加上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和一些内在因素, 经济下行压力更大[1]。积极推进东北振兴发展, 逐步激活地方增长动力, 实现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和再度崛起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

毋庸置疑, 东北的振兴,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来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尤其要依靠大量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来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共同发展, 而这些都离不开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的参与和努力。

作为中科院长春分院主办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 中科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 (以下简称转移中心) 力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针对我国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科研成果转化投入的资金不足、缺少有效的技术市场中介、缺乏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估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问题, 围绕吉林省产业发展需求, 以院地合作为抓手, 引进集聚区域外院属科技力量, 建立成果转移转化网络, 为吉林省创新型企业提供科技支撑, 实现科技成果低成本、高效率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加强平台建设和项目孵化, 成为促进中科院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桥梁和纽带, 力图在东北第二次振兴中, 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

二、“大步”走出去, 为东北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东北拥有优良的科教资源和深厚的基础制造业, 蕴藏无限机遇。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既是地方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也是推动科技自身发展的核心动力。鉴于此, 转移中心依托长春分院各所的学科优势和技术积累, 并联系全院科技力量, 力求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科技经济结合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方面做出新的贡献。为尽快建立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平台, 目前转移中心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积极参与高层互动, 开拓院地合作新局面

转移中心积极推动并参与高层互动, 在院部合作方面, 转移中心参与了发改委、科技部、人社部、中科院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国家发改委与中科院推动科技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行动计划》的编制;在院省合作方面, 转移中心积极推动吉林省与中科院签署《粮食增产协议》和《院省联合推进长吉图先导区建设合作协议》, 推动吉林省财政厅、科技厅共同设立“吉林省与中科院科技合作产业化专项资金” (1500万/年) 以支持中科院成果在吉林省落地转化;在市院合作方面, 转移中心积极推动吉林市、松原市与中科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逐步推动技术转移转化网络建设。

随着高层推动和协议落实, 转移中心已逐步形成了“2+4”的工作布局。其中, “2”是面向国内合作的长春技术转移中心北湖孵化园和面向国际合作的长春中俄科技园, “4”是依托长春技术转移中心建立的吉林、松原、延吉和辽源4个分中心。

2. 组织联合现有资源, 服务国家和地方的战略需求

(1) 推广农业“新品种+种植模式”, 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需求

转移中心通过省院合作资金持续引导中科院现代农业技术在吉林省落地转化, 已推动“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和“东稻4号新品种示范推广”等10余项项目开始在吉林省示范推广。自推广起至今, “东稻4号”在吉林省累计示范推广超过40万亩, “高光效种植模式”推广面积共200万亩。在此基础上, 转移中心又推动吉林省政府农业1号文件出台“推广高光效种植模式500万亩”的政策。此外, 转移中心还加强推动中科院农业技术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它支持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吉林省育种企业合作, 建设全程机械化玉米新品种育种基地。2014年, 玉米新品种“科育186”通过省审, 14个玉米新品种进入区域测试。

(2) 推动“联盟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服务地方行业发展需求

转移中心瞄准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引起地方关注的重大问题, 与政府共同形成规划, 积极推动成立服务地方行业发展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公共技术平台。例如, 面向吉林省创新发展的重大产业需求, 转移中心与吉林省科技厅、国家发改委共同形成“中科院与吉林省院地合作一三五发展规划”, 并形成院地合作纲领。围绕吉林省汽车、光电子和新材料3大产业, 转移中心组建了“吉林省汽车电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并参与组建了“吉林省光电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吉林省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搭建产业与技术交流平台。此外, 转移中心还组织中科院网络中心与吉林省计算中心共建“吉林省-中科院超级计算中心”和“高性能计算院士工作站”, 为相关行业提供公共计算/存储平台。

(3) 通过“政策+专项资金”引导, 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转移中心积极推动吉林省中科院专项合作资金持续设立。自2005年开始, 长春分院与吉林省财政厅、科技厅共同设立“吉林省与中科院科技合作产业化专项资金”, 以吉林省汽车产工业、石油化、现代农业等产业为重点, 支持中科院项目与吉林省企业合作。在政府调整专项资金的背景下, 转移中心推动省院合作专项资金持续设立。自专项资金实施10年来, 吉林省共计拨付立项资金为8900万元, 支持中科院项目176项。通过专项资金的引导, 中科院30多家域外研究所与120家吉林省企业展开科技合作, 培育和扶持了3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带动外部资金投入近7亿元, 新增产值超130亿元。

此外, 转移中心还推动吉林市与中科院长春分院设立市院合作资金。双方签订《吉林市科技局与中科院长春分院联合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协议》, 从2014年开始设立中科院与吉林市企业科技合作项目专项资金 (500万/年) , 组织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和北京植物所等6家研究所申报“手性环氧 (氯) 丙烷药物关键生产技术”等项目8项, 项目总经费共300万元。

(4) 实行“请进来”与“走出去”策略, 推动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

为实现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和产业具体情况的有效对接, 转移中心结合地方的实际需求, 对吉林乃至整个东北的企业进行全面地筛选, 深度了解企业的需求, 摸清企业的实力和家底, 使中科院的项目与当地企业对接。鉴于企业的需求是全产业链的, 一家研究所有时只能完成某一个环节的工作, 还需要其他研究机构通力合作, 这就要求转移中心积极组织中科院的相关科技力量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企业的需求。目前, 转移中心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施慧达药业集团 (吉林) 有限公司、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吉林省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交流, 并推动如“超临界法硝基苯加氢制苯胺”、“液晶虚拟仪表”、“4万吨秸秆制丁醇产业化”、“2万吨秸秆制乙醇产业化”、“千吨级羰基金属产业化”、“高速动车转向架材料制造技术及标准”、“左旋氨氯地平片”和“海昆肾喜胶囊”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吉林省。

3. 打造公共技术平台, 提高服务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1) 院地共建“中科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北湖孵化园”

由长春分院与长春市高新区发起,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和长春工业大学“一院四所四校”, 共同成立了“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联盟”。截至2014年底, 长春技术转移中心北湖孵化园一期3万平米孵化器围绕新材料、光电装备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已经引进了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10家研究所, 孵化了包括长春中科昊融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在内的20多家高技术公司。目前, 转移中心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运营、产业技术情报、投融资、创客、大型仪器共享、信息技术和人才八大服务功能, 正在逐步构建集成创新和产业孵化的综合服务配套体系。

(2) 加强国际合作, 夯实“长春中俄科技园”的建设

转移中心大力推动长春中俄科技园 (以下简称科技园) 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加强科技合作, 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中俄双方高技术支持”为运行模式, 积极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 孵化高新科技企业。截止2014年底, 转移中心共组建中俄联合实验室7个, 俄罗斯、白俄罗斯在科技园设立的代表处或技术市场4个, 科技园引进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达120余人次, 科技园区总产值约15亿元。另外, 转移中心还注重国内外人才的交流, 组织中俄及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科学家、企业家互访55批次, 引进孵化近60家企业。

经过多年探索, 转移中心已经逐步形成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 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中科院效益统计显示, 近5年来, 转移中心共推动414项中科院技术成果在吉林省转移转化, 带动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达464亿元。由于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所做的诸多贡献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转移中心在2011—2013年连续3年获得长春高新区科技贡献奖, 获2014年度“长春市科技成果转化优秀组织奖一等奖”, 同年, 被科技部确定为“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三、转移中心在成果转化上的展望

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方面, 我国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成果转化难, 而在吉林省成果转化过程中, 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从表面上看, 这是由于吉林省大型央企、国企占主导的产业结构所导致, 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地方政府、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的观念需要转变和提升。针对这个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按照近期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 建议地方政府也应制订相对应的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成果转化法实施细则。需要注意的是, 细则要能真正起到促进地方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 立足实际, 要有针对性和区域特色, 不能照搬照抄。

2. 打造科研机构创新平台, 加强中介机构建设和人才培育

转移中心应大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打造一批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贯通式创新平台。此外, 还应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作用, 使其能大力推动行业和产业技术的发展。同时, 转移中心应当进一步加强相关科技中介机构、技术转化中心、技术交易市场及分支机构的建设, 培育一批懂科技、懂金融、懂经营的技术经理人队伍, 并通过政府扶持和引导, 逐步培育覆盖全省的成果转移转化网络。

3. 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 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

转移中心应将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在一起, 坚持合作创新, 以重大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 以骨干企业为主体, 以利益为纽带, 建设多种形式、满足多种需求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转移中心必须有效利用和配置国内外创新资源, 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加强国际技术市场交流与合作, 实施一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点合作项目。

摘要:为实现东北的振兴, 近年来, 中国科学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充分利用科技对社会经济的推动力量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积极开拓院地合作新局面, 通过集聚政策、技术、资金、产业资源, 发挥区位优势;通过搭建产业技术联盟、公共技术平台等方式, 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通过打造院地合作科技孵化器, 提升服务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形成转移转化新模式。

关键词: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彭科峰, 王超.中科院抢下先手棋:东北振兴再出发[N].中国科学报, 2015-06-08.

技术转移中心 篇10

一、拆船业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和转移时机探讨

在拆船行业发展的60多年中, 世界拆船中心不断地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转移。当拆船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拆船行业便开始从该国转出, 转移到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对各个时期世界主要拆船中心国家人均GDP数据的比对, 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当拆船地区的人均GDP发展到5, 000美元左右时, 拆船行业便开始从该国家和地区转出。而目前, 中国大陆、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人均GDP都远低于5000美元, 因此这些国家的拆船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以中国大陆为例, 2006年中国大陆的人均GDP为2003美元, 假设未来中国人均GDP的年增长率为8%, 要达到人均5000美元的水平, 需要十年左右, 即在未来的十多年间, 中国拆船产业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而孟加拉和印度目前的人均GDP远小于中国大陆, 按照上述估算, 孟加拉以2006年人均GDP418美元计算, 年均增长为5%, 其拆船可存在年限约为50年;同样, 印度以2006年人均GDP652美元计算, 年均增长为6%, 其拆船可存在的年限约35年。孟加拉甚至将拆船作为其发展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印度则和孟加拉开展激烈的竞争。因此, 可以预测这些国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主动退出世界拆船中心的舞台。可以预见, 在未来的十年间, 世界拆船中心仍将集中在这些国家, 不会发生大的转移。

同时, 世界拆船中心的转移, 往往发生在世界拆船行业的低谷时期。世界拆船中心从日本转向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时间正是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这正是世界拆船业的一个低谷时期。而从1986年到1990年, 世界拆船总量急剧下降, 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台湾和韩国退出世界拆船中心, 被中国和印度取而代之的时期。同样, 孟加拉也正是在2003年之后, 世界拆船业再度整体陷入低迷时期成为世界拆船中心的首位。可见, 世界拆船中心的转移往往是发生在原有拆船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且又恰逢世界拆船行业由高峰期转入低谷时期发生的。这个时期也是新兴拆船国迅速发展提升世界拆船市场份额的有利时机。图1, 描述了1956年~2006年世界废船年拆解量和拆船中心国际转移的状况。可供直观地了解这将近六十年的世界拆船中心国家 (地区) 的变迁。

二、下一个拆船高峰期是中国拆船企业需要把握的机遇

由于世界海运市场已日趋饱和, 以及国际单壳油船即将强制报废, 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间, 世界拆船产业又将迎接来一个新的高峰。根据国际海事组织 (IMO) 、欧盟和世界主要船务研究公司Clarkson的研究, 今后10年, 大约有100艘悬挂欧盟成员国 (大部分为法国和英国) 船旗的军船和政府公务船舶将被拆解。而全球悬挂欧盟成员国船旗的商船约占全球总量的23%。同时, 至2015年将有近1300艘单壳油轮将被强制报废。因此, 世界拆船业目前正处于一个由低谷走向高峰的时期。可以预计, 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间, 孟加拉、印度和中国仍将是世界拆船的中心, 这些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在所难免的。如何在这一机遇中赢得先机, 是中国拆船企业需要深思并做出快速反应的重要课题。

三、IMO国际环保拆船条约对中国拆船企业的影响

由于世界拆船行业的国际转移是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转移的过程。在行业国际转移的过程中, 由于这种转移是发展中国家自主地接受这种转移, 将其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的行业引入, 主动地从国际市场购买船舶, 因此, 鲜有发达国家的拆船企业到新兴的拆船国进行投资或给予技术的转移。因此, 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拆船工业中积累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并没有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转移。拆船工业转入地在拆船工业发展的初期普遍呈现技术落后, 缺乏相关环境立法和环保设备, 拆船一线员工受到极其有限的安全与健康方面的保护。另外, 由于这些地区往往对旧设备、废钢有强劲需求, 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 加上国家对环保和安全方面管理的薄弱, 这些地区一方面呈现拆船的高竞争力, 另一方面却存在大量的环保与安全健康问题。这些新兴的拆船国在发展拆船工业的初期甚至主要依靠人力进行船舶拆解, 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同时还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与此同时, 近年来, 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 以及世界各国都对拆船行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国际海事组织拆船导则》、《全部和部分拆船环境无害化管理技术导则》和《亚洲国家和土耳其拆船安全和健康导则》的基础之上在2007年8月开始向各缔约国征求《国际安全和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草案》的意见, 该公约有望在2008至2009年通过, 并在2010年实施, 这将是关于国际拆船行业的一个新的有法律约束性的文件。同时, 欧盟也连续两年针对国际拆船业的现状发出了绿色拆船白皮书。在2006年11月20日通过的欧盟理事会决定中, 环保拆船管理被列为欧盟优先工作之一。可见, 当前国际社会对拆船行业的环境保护和劳动力安全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认识。可以预见, 未来国际拆船行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朝着环保拆船, 安全拆船的方向发展。

四、中国拆船业应对的策略建议

中国拆船工业在大规模发展的起步阶段一度也是有着严重的污染和较差的劳动力保护的问题。但随着二十多年来中国拆船工业的不断发展, 在目前世界的主要拆船国中, 中国是在环境保护和工人的安全与健康保护方面是做得较好的国家。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府对拆船行业环境和劳动力保护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另一方面, 目前中国的拆船企业规模相对较大, 较有条件投资进行环境和劳动力保护的建设。但是,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国拆船企业的生产成本, 削弱了中国拆船企业在国际拆船市场中价格竞争的能力。从2007年2月在中国珠海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第二次拆船研讨会得到的数据, 南亚三国 (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 2006年购买废船的平均价达到390到440美元每轻吨。而同期我国所有进口的废船平均价位不超过250美元/轻吨, 与国际市场上的废船价格相比, 至少每轻吨低了100美元以上。而且这些在中国拆解的废船大部分都不是上市船, 主要来自于与中国有合作协议的国外船东, 和一些重视环保的国际船东。在2006年9月到2007年3月期间, 南亚三国拆船量达到510, 211轻吨之多, 而中国内地仅有20, 735轻吨, 数量大大落后于南亚国家。正是受到了国际拆船业的整体低迷和来自南亚诸国强烈价格竞争的影响, 中国拆船业在近两年里面临着无船可拆的窘境。

面对这样的挑战, 如果中国企业固守原先的经营方式, 只是参与价格竞争, 就无路可走。在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对拆船行业环境保护和劳动力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的情况下, 注重“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工人健康”将可能是中国企业未来的重要发展策略。在面对挑战的同时, 也存在着机遇。到2015年, 世界上所有的单壳油船将被强制报废, 而拆解油船如果没有很好的环保设备将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 在世界三大拆船国中, 中国是唯一有能力实现油船的清洁拆解的国家。但是, 中国拆船企业在近年来已发展起了较好的环保和劳保设备, 能够在一定程度满足目前国际IMO条约的要求, 这些情况却并不为国际船东所知, 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拆船业的发展。目前, 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一些严格承担社会责任的船东越来越看重拆船企业的环保条件, 而不是仅单纯考虑废船的价格, 甚至还有可能向拆船企业支付额外的费用, 以帮助拆船企业完成“绿色拆解”。但这需要拆船企业提供相应的企业资质信息, 并做好国际市场上的有效宣传、公关和营销, 特别是一对一的精准营销。

五、结论

在世界拆船产业发展至今的60多年中, 世界拆船中心经历了几次大的转移过程。世界拆船中心的转移往往是在转出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 时发生的。而转入国中的某一国往往会在国际拆船量由高峰转入低谷时期发展成为拆船鼎盛国 (地区) 。在世界现在的拆船中心国和地区中, 中国大陆、印度、孟加拉国的GDP远低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拆船业鼎盛时期的水平。在至少未来的十年内, 拆船业在这些国家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估计世界拆船中心不会出现新的转移。现有主要拆船国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近年来IMO和ILO等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部分船东对拆船业的环境保护和劳动力保护问题的日益关注, 在世界拆船市场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一的价格竞争, 将会呈现以环保、安全为手段的新的竞争趋势。

上一篇:机组负荷率下一篇:培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