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自荐信(共15篇)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自荐信 篇1
劳动和社会保障系工作条例
一、系主任的职责
劳动和社会保障系是贯彻和落实学校、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业务组织,系主任作为组织者,主要职责是:
1、传达和组织全系教师学习校、院的两级的主要文件,明确教学与研究的方向和中心任务。
2、组织制定全系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发展规划,并送院领导审阅。
3、根据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和学校的科研计划,结合教学的需要,组织全系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出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科学研究水平;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外学术活动。
4、组织或督促教研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协调教学工作任务,组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估。
6、帮助教师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端正学习目的,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7、帮助教师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
8、协助院制定教师的配备、进修、培训规划,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学术梯队。
二、教师的职责
教师是教学科研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科的学术地位,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的教师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1、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
2、爱岗敬业,严格遵守学校和院、系规章制度,参加校、院、系和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无故不参加有关活动,造成教学和其它后果的,责任自负。系对教师的出勤考核实行签到制。
3、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使用规定的教学大纲,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教学进度讲授,不随意更换教学内容,不提前结束课程,并主动接受教研室的各项教学检查。
4、主动接受教学任务,不随意调课、换课,确需调课换课的,需向教研室主任说明,并按照学校和院有关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5、上课必须举止文明,不得上课时吸烟、接听手机和做其他与教学活动无关的事。
6、考试命题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命题,要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分管院长签字后方可付印;考试结束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卷、成绩归档等工作。
7、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8、申领教材必须经教研室主任签字和分管院长签字盖章后办理,自觉遵守工作程序。
9、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参加学术会议后,必须将会议精神在系或教研室会议上传达。
10、每位教师必须按照系“三三制”要求,主讲一门主干课,并讲出精品课程,同时辅讲二门选修课程,同时参加至少由三人组成的课程组的教学研讨。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自荐信 篇2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权益资本成本,信息不对称
1 引言
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的利润, 而且越来越关注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把双刃剑。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因素很多, 在企业社会责任不同水平时期, 各影响因素所起的作用也有很大差异。
2 文献综述
直到20世纪5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各个领域展开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领域才有所扩大。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权益资本成本系一直以来都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会提高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 例如, Aupperle etal (1985) 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将浪费资本和其他资源, 与那些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相比,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会处竞争劣势, 进而使得投资者对企业承担风险提高了其补偿溢价。另一种观点是企业社会责任会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Cornell and Shapiro (1987) 认为, 如果企业不能履行股东之外的相应的社会责任, 那么将产生社会市场的恐惧, 并提高公司的风险溢价, 最终导致更高融资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
3 理论分析
3.1 投资者偏好
基于均衡模型, Heinkel etal (2001) 认为从理论上说, 具有社会意识的投资者在他们的证券投资组合中不会考虑投资者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低的公司, 污染型企业不得不给风险中立型投资者更高的回报率以弥补他们因缺乏风险分担、经营风险、破产机会而带来的风险。
3.2 信息不对称
本文认为信息不对称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低的公司影响更大, 背离传统的完美市场模型, Merton (1987) 提出了一个基于信息不完全的资产市场均衡模型, 把信息的传递分成三个部分: (1) 公司发送信息, (2) 媒体和分析师的报导, (3) 投资者的接收。Dhaliwal etal (2009) 经验表明, 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透露更多的信息, 而Hong and Kacperczyk (2009) 发现“罪恶”公司很少受到分析师的报导, 这意味着分析师和媒体更倾向于花时间分析和报导关于“好”公司的新闻。当信息传达到投资者时, 有社会意识的投资者可能更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高的企业信息而忽视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低的企业的信息。
4 研究设计
4.1 自变量的影响因素
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很多, 本文主要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提取出四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成长性、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破产成本。
成长性:当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 投资者会认为此企业具有一定的持续成长性, 所以投资者很愿意投资此企业, 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会比没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要低。
经营风险:企业忽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 必然导致法律责任的缺失, 提高了经营风险, 从而提高了权益资本成本。
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越大, 投资者要求的资本成本回报率越高, 公司财务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成正相关关系。
破产成本:股东所预期企业的破产概率越大, 权益资本成本则越高, 股东预期破产损失取决于企业预期的破产成本, 预期破产损失=破产概率*破产成本。
4.2 选取样本
本研究所采取的样本主要来自沪深上市的前100强且在08年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 剔除数据不全的公司, 企业社会责任则依据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依分赋分。
4.3 研究结果
当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水平比较低, 成长性及经营风险的作用大于财务风险与破产成本, 此时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会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下降。
当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水平比较高, 财务风险与破产成本的作用大于成长性与经营风险, 此时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会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根据以上两点的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 企业社会责任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一个U形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着一个最低点, 也就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水平到一定程度时, 此时的权益资本成本达到最低点。
5 结论
验证企业社会责任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应该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融资成本的影响, 从而使得企业认识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企业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水平, 从而克服因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低而造成提高了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参考文献
[1]孟晓俊, 肖作平, 曲佳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互动关系[J].会计研究, 2010, (9) .
足球与社会有关系吗 篇3
这篇文章说,足球是世界上关注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中国足球同样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然而,中国足球的很多问题,并不完全是由管理部门引起的,但职业化改革的不充分、不彻底,特别是管理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却是导致其逐步走向深渊的主要原因;行政干预过多,有“滥权”之嫌,但又对诸多恶劣行径近乎纵容,这是不作为,是“懒政”。
文章提到了中国足球联赛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假球、黑哨横行,球员、裁判员、俱乐部负责人乃至足协官员深陷赌球和行贿受贿的泥潭;另一方面,违背公平竞赛原则的默契球问题严重,尽管媒体和球迷口诛笔伐,问题仍不了了之。更可怕的是,管理部门公信力持续下降,坊间不时传出“官哨”、“内定”等流言蜚语,甚至连联赛广告合同也备受质疑。
中国足球无可救药,尽管今年有阿里巴巴的资本进入,恒大也不惜血本,一心想把足球搞上去。但是,目前来看,中国足球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比十多年前大幅退步。十多年前,中国男足在亚洲还有一定的实力,通常可以横扫一些球队出气,只不过恐韩、恐日罢了。但到了今天,职业联赛的效果没有显现出来,中国队对垒亚洲任何一支队伍,都没有把握。以至于泰国队也可以在中国队身上撒野。
中国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还可以找理由说吃不起牛肉。现在看来,这不仅是牛肉能解决问题的了。网友“Sean-ge”说:很奇怪,我们学校各种体育设施都有,其他的基本都能用,唯独足球场就是不给我们空闲时间用来踢球,每次都好几十个爱好者都被堵在场外。这大概也是中国足球搞不上去的一个缩影吧,即使有条件,也受各种限制。
职业化改革20多年来,中国足球不仅成绩上不去,还沦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湖北十堰网友指出:足球表现出来的乱象,深层次折射出整个社会秩序的混乱,无处不在的浮躁、急功近利和腐败,足以摧毁所有行业,深究其因,最后又归根到体制。
不过,在《足球》报记者赵震看来,中国足球不是无人管理,而是管理过头,这才是真正的症结。“现在连中纪委都开始批评中国足球了,其实,对于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只想说,中国足球如果想搞好,还请大家高抬贵手,放足球一马。有时候领导关心过多,反而不是一件好事。职业足球想搞好,尊重市场规律是第一位的。” 赵震认为,放权才是最好的管理。
体坛名记马德兴特别撰文,对这件事进行了解读。在他看来,即便是几年前的那场“反赌扫黑”运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足球的问题,因为足球并不只是一项“竞技运动”那么简单,说到底还是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甚至可以这么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足球。因而,要解决足球的问题,首先必须要解决社会的问题。
土木系学生自荐信 篇4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您的信任就是我的动力!
我叫XX,毕业于有着建筑行业“黄浦湘军”之称的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土木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普通的院校,普通的我却拥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
我,自信,乐观,敢于迎接一切挑战。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专科毕业生。但是,我相信学历只能代表过去,只有不断的学习力才能代表未来。年轻是我的本钱,拼搏是我的天性,努力是我的责任,我坚信,成功定会成为必然。
经过大学三年锤炼,在面对未来事业的选择时,我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由于我在大学中锻练了较好的学习能力。三年中,我的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曾先后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二、三等奖学金,荣获“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在大学三年中,我也练就了较好的我实验操做技能,能够独立的运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完成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测量;能够熟练的运用CAD来绘制道路桥梁中的各种施工图。但我并没有满足,因为我知道,大学是一个培养我们综合素质的舞台;是学习与积累的过程。为了能更好适应日后的工作,我必须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于是,我先后担任了班干部、协会干部、系学生会组织部副部长、学生会副主席等职务。以此来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为学院、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因工作出色,曾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团干”“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班干”等荣誉称号。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上进向党靠拢,并于08年4月份经党组织的考验,成为千千万万名共产党员中的一员。
我知道,一切的辉煌与失败早已成为过去,我将要面对的是更具挑战的未来。一个人惟有把所擅长的投入到社会中才能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别人不愿做的,我会义不容辞的做好;别人能做到的,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到更好!我会发挥自身优势,愿与贵单位同事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完我的个人求职简历,诚祝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
大学系级学生会副部长自荐信 篇5
敬爱的团委老师:
您好!
我是信息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的***,很荣幸在大一上学期成为学生会技术服务部的一员,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在学生会的日子里,是辛苦的,但更是快乐的。在这一年时间里,我从学长学姐那里学到了不少,不管是人际交往方面的,还是为人处世方面的。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在学生会的大家庭里奋斗,成长。于是,我选择竞选技术服务部的副部长。
自从2011年10月进入到学生会技术服务部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光。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拍照,可以说拍照是我们部门所有活动中最核心的内容,当然,我们还要配合其他各部门的活动,为其他各部门的活动拍照,并且在其他各部门繁忙的时候,做一些理所能力的帮助。在这一年时间里,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与挑战,但是,从这些挑战中,我也学到了不少,比如,我学会了如何写策划,如何写总结等各种文体,学会了很多拍照的技巧,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也学到了不少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等等。对于我而言,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我会一直努力下去,勇敢的迎接更多的挑战,并且在克服挑战的过程中,实现个人能力的提高。
加入技服部,对于我而言,可以说是大学生活的一个良好的开端。虽然在学生会的日子里,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但是,我却有点乐此不疲。看着一些整天为大学生活感到空虚,寂寞,无聊的同学,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这一年的时间里,让我对我们技服部这个大家庭有了很深的感情,我希望继续留在这里,为部门的发展与辉煌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通过这一年的工作,也让我积累了经验,增加了自信,我有信心让这个部门能有更上一层楼的表现。
如果我有幸竞选成功,对于技服部今后建设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保持部门的凝聚力。这点是部长们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自从加入技服部以
来,部长们一直跟我们保持这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跟我们关系也很亲近,让我们真正有着一种家的温馨感与归属感。我想,这应该正是我们部门进步的根本所在。因为他们,我们紧
紧的团结在一起,共同应付各种困难与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积极配合其他各部门的活动。技服部作为一个辅助性的部门,最主要最直接的任务就是用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整个学生会的各项活动,为各部门的活动提供照片素材甚至视频素材的支持。可以说,技服部的作用是无法撼动的。作为技服部,应当积极配合学生会其他各部门的活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我们的相机为学生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3.加强对于拍照技能的培训。从我们技服部的只能来看,拍照无论如何都是重
中之重。然而本学期,我们部却有一些时候,拍出的照片质量不高,或者不适合作为简报或总结的材料等等。这确实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如果连拍照都无法胜任的话,那还何谈为学生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呢。为此,我们应该开展一些拍照技能的培训,并且每星期例会时让大家都来讨论交流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从而提升整个部门的工作能力。
4.增加一些计算机方面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作为技服部,当前的技术水平还不
够成熟,会使用的软件也仅仅是那几款。这也导致我们做出的视频的质量与效果有着一定的限制。为此,我们应该鼓励大家,在业余时间多自学一些其他的软件,并且成立一个学习交流小组,将遇到的问题和收获大家共同交流与分享,提高部门整体的技术水平。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初步设想,还有很多未考虑周到、未达成的东西,但我相信,凭借自己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让技服部有着更好的发展。
如果我竞选失败,我也会淡然面对,毕竟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也是在所难免。失败了,就是一个更好的机会让我好好冷静下来,思考以后的路该往哪走,我想我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做出自己的贡献,充实我大二的生活。就像是泰戈尔说的那样: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我做过了,就足够了。
总之,我希望组织能够相信我,选择我,让我用行动来证明:你的决定是正确的!
此致
敬礼
--****
电子商务系专业学生自荐书 篇6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书,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
我叫,是一名即将于2014年07月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在校我学习电子商务.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并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向导,努力使自己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课余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熟悉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熟练使用网络,能够快速的在网上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在2013年9月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推荐:个人简历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吃苦耐劳、诚实、自信、敬业。我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并且脚踏实地的努力的办好每一件事。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期待您的反馈!
此致
浅析社会保障与劳动力资源配置 篇7
一、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资源的积极作用
1、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
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人力资本投资包含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两个要素, 教育投资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健康投资包括医疗、保健和卫生服务等。”而人力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自身和家属的生存得以维护。首先, 社会保障制度能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 使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其次, 失业保险还可为失业者提供免费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指导, 这样就提高了其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再者, 当劳动者遭遇到安全事故或失业风险以及遇到疾病威胁时, 还能通过医疗保健服务保证其健康水平。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 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形成。
2、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养护
人口的素质或者质量与社会保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劳动者或其家人遇到生、老、病、死、伤、失业等风险时, 其个人收入或家庭收入就会失去来源, 严重的将导致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的下降, 而且在失业或伤病期间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由于得不到用武之地还会荒废。正是有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 受到创伤的劳动者及其家人的机体才能得以迅速恢复并重新投入到经济活动中, 有效地减少了劳动力资源的损耗浪费。社会保障对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所起的保障作用, 实际上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养护。
3、保证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不仅要求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 而且要把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到能发挥作用的环节上。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先决条件则是要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但劳动力资源在流动中往往存在诸多障碍和不稳定的因素, 我国目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行业、部门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过大, 社会保障管理上的分割状态, 都对劳动力流动带来诸多不便。一是劳动者不愿从有社会保障的单位流向没有社会保障的单位, 二是劳动者在变换工作时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相当困难。在健全的社会保障条件下, 劳动者就不会有太多的顾虑, 在各行各业、各地区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4、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保障制度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一张“安全网”, 它为劳动者提供最后的生活屏障, 使社会成员在其因各种原因而发生生活困难时获得了“生存权利”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在劳动者丧失工作机会或劳动能力时为其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 大大地提高了其安全感, 调动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在劳动过程中可以免除后顾之忧, 全身心地投入劳动, 努力提高生产效率, 正是有了这种屏障, 劳动者也才敢于创业。
二、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体现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高效率合理运行, 又可以社会再分配形式实现一定的社会公平, “兼顾效率与公平”;同时, 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又会给社会保障提供物质支持。二者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与提升,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可持续性。但这种互动并不意味着二者总是呈正相关联系, 或者说二者关系一成不变, 即不是说社会保障水平越高, 越能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过多的社会保障供给, 反而会助长惰性, 降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因此, 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要求。
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把国民收入作为衡量社会经济福利的尺度, 具体说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国民收入总量, 总量越大表示社会福利越大, 又称为“效率”命题;第二是国民收入分配, 分配越平等社会福利越大, 又称此为“公平”命题。总结起来看, 他认为最佳效率的生产要素配置可以带来国民收入的最大化, 效率与公平的有机协调可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 同时主张以社会保障等均等化政策来增加社会公平。由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 我们可以发现:劳动力市场建设是劳动力资源如何实现有效率的配置问题, 属于庇古第一命题即“效率”命题, 最优效率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有利于国民收入总量最大化,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是一个如何公平公正为人民提供社会保障增进社会福利问题, 属于庇古第二命题即“公平”命题。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互动, 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问题。图1说明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图1中, 曲线P1P2揭示了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当公平程度介于O点和A点时, 社会公平程度较低, 社会效率状态相应也很低。当公平程度处于A点时, 社会效率处于最理想状态。但随着A点向右移动时, 效率逐渐下降, 刚开始时下滑速度缓慢, 随后呈急剧下降态势。现实社会中, 就应该努力寻求效率与公平的最优组合, 即图中的A点。从这个意义上分析, 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实质上就是要在社会保障的角度上兼顾“效率”与“公平”, 实现二者的最优组合。既然社会保障自身的公平与效率是可以平衡的, 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就转化为了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与执行如何。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1、确立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作为国家的一项社会政策安排, 为了实现其基本功能, 水平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要与国家、企业、个人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在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 增大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而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过低或超度的社会保障水平不但无法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 相反还会违背社会公平和有损于生产效率, 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 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并最终产生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过低的保障水平无法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劳动力的顺利再生产将受到影响。
2、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体系
此举的主要目的就是消除由于社会保障分布不均衡而对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障碍, 减少劳动力的流动成本, 使劳动力在工资的引导下合理地在全国范围流动。社会保险遵循“大数法则”, 即覆盖范围越大, 参加的人越多, 越能够有效分散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反映劳动力供需变化的是工资, 劳动力会随着工资的变化而流动, 而分割状态下的社会保障增加了劳动力的流动成本, 阻碍了工资调节作用的发挥。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日益多样化, 民营、私营、合资、外企等经济实体不断发展, 新的职业群体不断出现, 社会保险制度针对不同经济部门的规定使劳动者在不同经济单位之间调动时, 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衔接出现困难。
3、转变社会保障观念, 激发个人的积极性
中国养老保险目前实行的是“统账结合”的模式, 即包括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两个部分。与社会统筹部分相比, 个人账户更能促进人力资本投资, 更具激励性, 因为个人账户强调缴费与退休后的待遇挂钩, 当工资由市场决定时, 劳动者素质越高, 工资就越高, 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也越多, 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相应越多。为了增加工资收入, 劳动者也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此, 养老保险在进行制度设计时, 可以适度增加“统账结合”的社会保障模式中个人账户的比例, 在条件成熟时, 可以推广到其它社会保障项目。
总之,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运行的“安全网”, 是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适度、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 提高自身素质, 增加人力资本拥有量, 而且能有效调节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效率机制、动力机制与社会公平机制、稳定机制之间的种种矛盾。它为劳动力合理配置、高效使用和有序流动创造有利条件, 使受到创伤的社会机体和劳动者个人机体得以恢复并重新投入经济活动中, 避免了劳动力资源的损耗和浪费。如果社会保障制度缺失或不完善, 劳动力资源也无法实现优化配置, 劳动力流动也必然受阻。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国家, 社会保障制度是对市场机制缺陷的一种弥补, 与劳动就业存在着较强的互动效应,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劳动者的就业行为与生活安排。可以说,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 是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要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就要确立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激发个人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积极性。
关键词:社会保障,劳动力资源配置,劳动者,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 (第一版) ,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9年。
劳动关系和谐基础与保障 篇8
劳动关系作为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会和谐稳定程度的“晴雨表”。发展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是工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深化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基础
在国有企业中,依靠广大职工不应是一句空话和套话。它的内涵核心就是要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职工的人心、智慧和力量办好企业,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基础就是深化企业的民主管理。
继续深化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厂务(政务)公开为基本的民主管理机制,是强化职工民主参与、保障职工在企业管理中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权、畅通职工诉求表达的渠道。屯昌供电局在企业重大问题、重要管理考核制度出台、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等重要决策方面,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和职工专题座谈会等平台,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加强与职工的沟通和对话。近几年来,在推动县级企业基础管理达标、职工集资建房、目标管理和岗位绩效考核办法、薪酬制度改革、创达标优秀企业等方面充分体现依靠职工、深化民主管理的原则;在党务管理方面推动“以QC进支部、党员上讲堂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决策中充分依靠党员民主决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深化职工群众和党员在企业中的民主管理,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稳定重大决策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保证了企业和谐、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健全协商调处机制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
在企业中加强“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三个机制的建设,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倡导、组织、沟通、协商、纽带推动作用,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保障。
平等协商,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以劳动关系各方平等协商为前提和基础,建立以集体合同制度为工作重点的利益协调机制。平等协商是集体合同制度中的关键环节,是体现集体合同企业和职工双方平等和公正的基础。工会组织按照相关要求,将工资集体协商作为平等协商重点,推动企业和职工代表工资分配制度、收入水平、支付办法等事项平等协商。依法、平等协商并签订的集体合同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具有法律效力,对维护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会组织应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规范程序,强化监督,稳步推动集体合同制度在企业中广泛建立和不断完善。在推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考虑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的不同需要,工会可尝试协调推进“三方四家”协商机制的建立,即由企业、职工代表(工会组织)、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构成的协商机制,进一步扩大社会相关组织的参与面,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更多的资源。
协调疏导,建立矛盾调处机制。企业工会组织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和争议调解机制,当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协调人”。工会要保持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主动深入职工群众,当好广大职工的知心人,准确掌握本级基层单位在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协调社会资源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及时将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要配合本级党委、政府或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主动预防、妥善处理职工群体性事件;完善工会法律援助与服务手段,向困难职工和被侵权职工及时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稳定。
维权帮扶,建立权益保障机制。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履行协商职责,通过协调社会资源,从制度建设、参与监督、协调处理、协商改进等方面完善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工会要主动参与人大、政协、政府劳动保障管理部门对劳动权益专项检查,借助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这个对职工受理投诉和帮扶服务平台,建立信访处理制度,及时跟蹤相关部门处理进程,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要通过倡导、组织推动企业开展职工技能、素质培训,保障职工的教育培训权利,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尊严体面劳动,促进企业、职工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真正构建“双关爱、双善待、双依靠”的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实现共同发展是和谐劳动关系最佳境界
企业与职工在劳动关系的建立、发展过程中,判断的标准在于能否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让职工在经济收入、个人价值、生命尊严等方面与企业获得同步享受,这是体现和谐劳动关系的最佳境界。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只要各级工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协调、组织功能,完善劳动关系的各项机制,协调好企业、职工的关系,构建出劳动关系双方 “双关爱、双善待、双依靠”,促进企业与职工互利共赢,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就一定会多姿多态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书目 篇9
必读书目: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6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下卷),商务印书馆,2007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
6.【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7.【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8.【丹麦】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法律出版社,2003
9.【美】保罗.J.费尓德斯坦:卫生保健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0.【美】舍曼.富兰德;艾伦.C.古德曼等著,卫生经济学,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9或11,选其一即可】
1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12.任何一本计量经济学的书籍(首推伍德里奇或古扎拉蒂)
选读书目:
1.【美】R.科斯 A.阿尓钦 D.诺斯等著: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
2.【美】Y.巴泽尓:产权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
3.【美】雅诺什.科尔奈 翁笙和:转轨中的福利、选择和一致性,中信出版社,2003
4.周其仁:病有所医当问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杨念群:再造“病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陈钊:信息与激励经济学,上海三连出版社,2005
7.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统计软件:
1.SPSS。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个人简历 篇10
陈静(女,25岁,本科学历,1年以上工作经验)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参加工作时间: 2009-0
5身高: 16
2现居住地: 石家庄市
户口所在地: 石家庄市
联系电话:0311-86666666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工作地点: 石家庄市,期望从事行业: 广告/会展/公关,家居/室内设计/装潢,媒体/出版/文化传播,耐用消费品(服饰/纺织/家具),旅游/酒店/餐饮服务,期望从事职业: 销售助理,人力资源专员/人力资源助理,室内外装潢设计,到岗时间: 面谈
期望月薪: 1000元-1999元(税前)
教育经历
毕业学校: 河北经贸大学 时间: 2003-09至 2007-07
专 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历: 本科
专业描述:
我所学的专业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但它的专业课程却不仅限于此,还包括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等具体经济学科;还包括行政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科;还有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经济基础学科;除此之外,还选修了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影视艺术等补充其他知识。所以应胜任管理类,经济类,服务类等多种职业。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 邢台德龙集团
职位名称: 综合管理 工作时间 : 2007-12至今
工作描述: 部门采购供应工作的相关服务工作
文件的上传下达
部门的人事管理
制作各种资金报表
各种文案工作
公司名称: 邢台德龙集团
职位名称: 人事招聘专员 工作时间 : 2007-07至2007-12
工作描述: 协助经理制定招聘工作计划并执行;组织各类招聘实施,包括渠道选择、信息发布、面试工具准备、面试过程安排等;负责新入职员工的工作表现情况跟踪,分析招聘效果,改进招聘程序和技术;办理员工上岗、调动、离职、辞退等人事异动相关手续;办理人事信息统计、汇总、上报事宜;负责与人事局、人才市场及猎头公司进行沟通和业务接洽;负责员工人事档案、劳动合同以及员工正式档案的管理
公司名称: 河北省邢台县三发印刷厂
职位名称: 普通职员 工作时间 : 2006-07至2006-08
工作描述: 虽然我实习的企业很小,但我仍很认真地学习。第一次走进社会,学会了办公室的一些基本技能,如操作电脑办公室软件,使用复印机打字机等,也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微笑且精神饱满地面对自己的工作。这都让仍作为学生的我收益匪浅。
培训经历
培训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师 培训时间: 2006-05 培训时长: 3周所获证书: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资格认证 培训机构: 社会与劳动保障部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自荐信 篇11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 社会管理创新 意义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91-02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不仅关系着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据《2010年十大社会矛盾分析》显示,劳资冲突成为我国当前十大主要社会矛盾之首。尤其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如何予以正确认识,并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和谐劳动关系概述
“和谐劳动关系”是从和谐社会的概念中衍生而来,其具体内涵包括:(1)劳资平等是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双方都有依据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均等权利,只有平等合作,才能够成功订立劳动关系契约。(2)它是平等基础之上的利益协商和调整。劳动关系的核心是雇佣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正是这些经济利益的调节不当,才使得劳资纠纷不断。(3)目标是劳资双赢。双赢是处理劳动关系的一种最为公正的态度,它既要求兼顾各方利益主体,又需要确保并促进基本权益,惠及社会。
2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点
(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恩格斯指出,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契合创新社会管理背景,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搞好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劳动力市场严重失衡,不少用人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短视行为导致劳资冲突频发。只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经营者和投资者等多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
3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特点
3.1 劳动者维权意识觉醒,劳动关系凸显不稳定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与上一代农民工不同,他们从被动表达的维权态度转变为积极主张,不仅注重劳动付出与报酬的对等,并且更期望获得均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教育和发展权、政治参与权及基本公共服务权等,这使得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增加。2005年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各地劳动争议案件中以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及福利、经济补偿金等三类诉求为主,占案件总数的79.21%。
3.2 非公有制领域的劳资关系成主体,劳动关系更显复杂性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大批劳动力转向非公有制领域,发展成为劳资关系的主体。据统计,2008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比重已达到74.8%。同时,用工形式日趋多样化,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等多种劳动契约的订立,对劳动部门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不可避免地成为劳资矛盾的高发地。
3.3 劳动关系开始由个体调整模式向集体模式转变
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劳动者意识到通过个体行动往往很难实现权益主张,劳动维权开始由个体向集体转变,劳动关系调整模式随之也转向集体模式,集体劳动争议频发。例如,浙江省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在2005年至2007年的两年间增长了131%。
4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1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能力
(1)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构建群防群治体系,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近年来,我国劳动保障立法成绩显著,尤其是《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着重大意义。因此,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并及时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予以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管理体制,多部门联动以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
(2)着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收入是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为此,要保障劳动者的底线公平,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要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调控,建立健全以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要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整合,消除影响劳动者分配不公的外部因素。
(3)健全人事争议调处预防机制,有效化解劳资矛盾和纠纷。1)必须健全行业、街道等基层专业调解网络,尽量将劳动争议处置在萌芽状态;2)加快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实体化、标准化建设,促使更多劳动者通过法律渠道维护权益;3)建立劳动争议多方联动调处机制,加强劳动、工会、信访、司法等相关部门的衔接,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
4.2 进一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倡导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范
(1)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明确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和企业发展愿景,促使劳资双方利益的一致性。
(2)接轨国际经验,导入SA8000标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SA8000标准作为一项新的国际贸易标准,对企业工作环境、劳动时间、雇员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有利于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3)尽快建立科学、可操作性的企业劳动守法诚信评价体系,对不同评价等级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其中,将严重劳动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通过行政手段及舆论压力督促其整改并规范;对于先进企业则加大表彰力度,以点带面,通过典型示范来助推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4.3 进一步培育劳动者联盟,增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参与力量
(1)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中坚力量。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背景下,基层工会组织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言者,既要强化责任意识,又要找准定位和切入点,一方面要最广泛最充分地吸纳一切劳动者,提高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工会组建率;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创新工会工作,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优化运行机制,针对职工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建议,进行归纳梳理,积极落实整改,并及时进行反馈。
(2)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稳固和谐劳动关系。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再就业培训;另一方面,劳动者自身要树立利益共同体观念,强化责任感和归属感,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职业素养,恪守职业道德;同时,劳动者还应增强自我维权意识和能力,学法懂法,敢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发挥社会组织创造性,建立NGO动员下的公众参与机制。社会中介力量是联系政府与公众的重要纽带,应通过立法规范来正确引导其发展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有益补充形式。当前不少行业协会、法律援助机构、社会团体等开始介入劳动关系调整领域,代表劳动者来与企业进行协商沟通。
4.4 进一步健全三方协调机制,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
三方协调机制是政府、雇主和劳动者三方就劳动关系为主的社会经济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等进行相互协商的组织体制、法律制度以及运作程序,是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健全三方协调机制是关键。(1)遵循通力合作、加强协调和兼顾三方利益的原则,劳动部门、工会、企业代表应从当地实践出发,研究和制定三方协商工作规划和章程,建立健全三方协调机制。(2)结合劳动关系变化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劳动部门应加强管理和监察工作,总工会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会建设体系,企业家协会则积极引导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缓解劳资矛盾,确保协商机制的有效运行和畅通。
总之,在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伟大实践中,只有充分结合当前劳动关系变化的新特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培育劳动者联盟、健全三方协调机制,才能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从而为创新社会管理贡献应有之力,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吕吉凤.不容回避的劳动关系矛盾,任重道远的通向和谐之路[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1).
[2] 孙胜梅.创新社会管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J].浙江经济,2011(7).
[3]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制度安排与机制创新——一个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框架[J].经济学家,2006(6).
[4] 杨国峰.浅谈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J].求实,2010(1).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自荐信 篇12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随着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仍明显落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存在着以下问题:
1. 实践教学管理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近年来, 高校在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上普遍加大了力度, 教学条件逐渐改善。
然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全局性、可持续的建设思路和发展规划。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设计, 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任课教师各自为战, 为了应付差事, 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多次重复采用, 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衔接起来, 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2. 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规范管理。
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 也是教师授课的纲领性文件。近几年多数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大纲, 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上, 没有体现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导致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 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内容,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较为薄弱。
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在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 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通常与理论课教学采取同一评价标准, 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 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 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 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思路
1. 实践教学管理管理改革的目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管理目标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 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培养具备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 能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 实践教学管理客体的分类化管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学管理的客体是实践教学所涉及的人与事,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本身。在教学实践中, 管理的关键内容是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评价。课程是连接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的纽带, 又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 就是首先从课程入手, 针对课程的特点对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 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 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 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规范实践教学方案;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 确定各个类别实践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三、“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1.“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首先要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别:一是基本实验课程。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 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二是专业技能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 实践性较强, 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三是综合性实验课程。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
2. 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既是对课程的有效规范, 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 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 首先就是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大纲, 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 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 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定教学大纲要注意各课程实验内容的优化组合, 避免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复或脱节。其次, 教学大纲一旦确定, 就要严格根据大纲规定检查教师的实践教学情况。注重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严格遵守实践教学大纲要求。
3. 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组成。
构建“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的考核可分为统一考核和独立考核。统一考核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 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学科总分。独立考核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合格者记入若干学分, 没有相应学分, 大学生不得毕业。
“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成绩考核相对应, 可分为统一评价和独立评价。统一评价是指将教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 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教师总的质量评价。独立评价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质量评价过程对教师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5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业 篇13
期末结课作业
题目:
学 院 名 称:管理学院
学 生 姓 名:大伟哥
专业及班级 :XX
学号:2009000
1XX大学教务处制
劳动合同签订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劳动合同法》自08年正式实施以来,到现在已经有三年半的时间,这一法律在社会的实施情况是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为了深入了解劳动合同的签订现状,为了更好地了解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在现实中的应用情况,为了加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学习,我进行了这次劳动合同签订现状的调查。
二、调查情况
调查对象主要是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和学校的老师以及杂役工作人员,从中挑选不同工作性质的10人进行调查,他们有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公务员,有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有私营企业的工作人员,还有学校雇佣的合同工。
对他们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得到了以下结果: 本在次调查中,学生发现,签订劳动合同的占到90%的比例,虽然还有个别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并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也仅仅是个别现象。劳动合同法实施的三年多的时间里,这一法律在社会的执行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效果。但是,这次调查学生也发现了几个现象:
1.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工较《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多了非常多。
根据调查发现,有些员工是在08年之前已经聘用,但是也是在08年之后才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合同员工大部分都有保险,具体的保险种类囊括三险,具体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2.国有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这一性质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是很好的。
企业和大部分劳动者都签订有劳动合同,签订合同的年限也大多在2-3年之间。保险情况在这一性质的企业里有一个比较特有的现象。底层员工大部分都有劳动合同但是无保险;中层员工都有劳动合同,保险种类包括五险,没有公积金;高层员工大部分都是公司编制内的人员,编制内人员大部分人的合同年限是五年,保险种类包括五险一金。
3.私营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也普遍,只有少数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与员
工签订劳动合同。在私营企业里,享受公司提供保险的,大部分是中高领导干部,保险种类一部分是三险一金,一部分是五险一金,这一类视情况而定。
三、发现的问题
1.虽然调查结果显示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动合同已经是非常
普遍的现象,但是仍有10%的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2.有20%的劳动合同中存在不合法的条款,甚至有10%的劳动合同不合法。
3.调查中有30%的人不了解《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等相关的法律,不了解员工应有的权益,这说明公民的法律意识还有待提高。
4.调查的对象中没有人与用人单位发生过劳动争议,原因是正规的用人单
位不会侵犯劳动者的权益。而不太正规的用人单位在侵犯的劳动者的权益后,劳动者不能发现或不敢去申请仲裁。
四、调查及学习感想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个人简历 篇14
姓名:吴逸玮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7-02-22民族:汉
身 份 证:****身高:160cm
户口所在:上海目前所在:上海
毕业院校:上海工会管理技术学院政治面貌:
最高学历:大专所修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毕业日期:2008-08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手机),58448043(宅电)
联系地址:(邮编:)
电子信箱:lovelypeach@yahoo.cn
个人网站:http://yjbys.com/myresume.asp?n=lovelypeach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人事,秘书,助理,前台等
希望地点:都可以
希望工资: 月薪[1001—2000]rmb
教育培训经历
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 上海工会干部管理技术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大专
2006年6月 办公自动化证书
2006年12月 大学生计算机一级优秀
2007年10月 多媒体中级证书
实践经验
2007/10--2007/10 上海诺基亚nokia有限公司手机促销员
负责手机的功能介绍,销售,10.1一天nokia的手机卖了近300多台,以至缺货。
2007/07--2007/08 上海建工集团负责文字处理员
文字输入,文件管理,资料收集、分类,进行职工资料管理。
2007/01--至今 团支书
组织团员进行活动;每月进行团员的思想汇报;对于道路偏差的团员进行思想沟通与交流;每月做一份工作汇报;每学期一份团支部团队活动总结等。
2006/07--2006/08 上海金海马家具世界文秘
负责文档管理工作和文书写作工作,做好沟通工作和收发来往信件,定购办公用品及其他办公事务。
2006/07--2006/12 班长
管理学生的考勤;帮助班主任处理班中的大小事物,例如:奖学金的核算,考勤表的电脑制作,学生名册的制作,作为表的制作等;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代表班级开会等。
2006/06--2006/06 在上海市总工会社会调查工作 关于调查“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的课题,我在3天内就完成了40份,每份将近30分钟的调查问卷。
2005/12--2006/06 学习委员
积极主动的去关心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开展“一对一”的帮助和辅导;帮助老师收发作业;每周一次征集同学对老师的意见与建议。
2005/06--2005/09 康师傅饮料促销员
负责康师傅各款饮料的推荐、试吃和抽奖工作。3个月的销售额是华联超市饮料销售量的第一名。
所获奖励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获学院三等奖学金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获学院三等奖学金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获学院三等奖学金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获学院一等奖学金
2006-2007学年获学院“优秀团员”称号
语言水平
英语 一般
普通话精通
上海话 精通
计算机能力
熟练进行windows 98/nt操作
能熟练进行word、excel等软件操作,打字速度每分钟60-80左右
能熟练进行photoshop、flash、goldwave、frontpage等操作
自我评价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自荐信 篇15
关键词:社会保障,劳动者,权益保护,措施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群体的给予特殊保障的一项社会制度, 是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以及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我国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保护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所以, 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怎样来维护劳动者权益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为什么要加强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
(一) 我国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现实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 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很迅速, 但是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 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目前, 我国已初步形成合理社会制度, 同时, 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渐扩大, 社会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从多年社会保险统计的数据来看, 各层次养老保险人数不断增加, 而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也是逐年在增长, 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等同样呈现逐渐增长的发展趋势。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各种社会保险的不断发展、基金收入更是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二) 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有何影响
为了更好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目的, 同时也是为了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劳动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劳动者的权益是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护的。
1) 不利于劳动者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根据研究理论, 可得出知识、健康、能力等素质的增强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这种作用可能比物质、经融的作用还要大。人力资本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与教育培训密切相关的。劳动者受教育的权利也是需要得到保障的, 这有利于通过培训来加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同时劳动者的自身素质也可以提高, 最终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
2) 不利于缓解劳资矛盾、劳资冲突。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并交纳保险费。这就说明了为劳动者缴纳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 是必须履行的。这也是保障和改善劳动者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但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善, 使得很多用人单位逃避该项义务, 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3)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无疑是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的, 为劳动者的福利提供制度保护, 为社会成员的生活提供保障。而国家建立社会保障的目的之一就是是希望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从而缓解劳资矛盾和冲突。
二、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
(一) 政府在宏观和执行层面的缺失
1.制度性问题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这种经济背景将社会成员划分成两种不同的群体, 即城镇居民和农民。而现实情况是社会保障制度明显倾向于城镇居民, 其中城镇居民可以将就业单位作为保障, 农民则只能将土地作为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和城镇居民不管是就业、身份制度, 还是教育、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别。
2.制度的可操作性手段不完善
虽然国家法律规定社会保障制度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可是我国社会保障的相关立法不完善, 各方面规定不明确, 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法律法规, 难以解决诸多的现实问题。
3.政府职责履行力度不够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政策失当, 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某种程度上时无效失灵的, 这就导致一些利益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二是社会保障没有得到国家财政的足够支持, 立法和监管的力度不够。
(二) 某些用人单位有法不依
虽然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履行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但是一些用人单位却是有法不依, 逃避该项义务。当然这也是由于一些法律条文模糊不清, 让不法单位有漏洞可以钻。
(三) 劳动者没有树立足够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
现实情况中, 一些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保护认识不足, 很多劳动者都比较关心工资待遇而忽视了社会保障的权益;而有些劳动者比较看重眼前的利益, 不注重长远利益;大多数农民工对社会保障则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劳动者对维护社会保障权益的法律意识不强, 这跟文化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三、构建保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措施
(一)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
加强立法, 建立健全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障工作。首先, 要在中央一级建立社会保障法, 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将各种社会保障立法, 如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立法体系。其次, 需要加强执法检查, 加强对社会保障权益监察。
(二) 构建统筹城乡的统一社会保障制度
要统筹城乡发展, 转变人口管理方式,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把全体成员纳入到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中, 以实现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 保护劳动者权益。然后, 要建立相互联系的、统一的社保体系, 通过立法手段进行有效衔接。
(三)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逃避是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必须要加强企业社会保险的观念意识, 落实企业在社会保障中责任与义务。同时要加强立法, 用法律的手段规范约束企业的行为, 促使其履行相关义务。
四、结语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 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可以通过构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长效机制来保护劳动者权益。
参考文献
[1]彭秀清.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J].法制与社会, 2008 (26) .
[2]刘云香.我国公民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及完善——以宪法为分析依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9) .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自荐信】推荐阅读:
劳动与社会保障06-02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答案05-24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要点05-17
【劳保】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过程考核作业05-18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之名词解释10-26
与谐社会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07-04
劳动社会保障述廉报告与勤工监管发展报告10-10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关于城镇职工医保面临的困难与对策07-05
社会劳动保障资金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