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特色

2024-06-23

强化特色(精选12篇)

强化特色 篇1

摘要:小学学校管理包含众多内容。实现分段管理, 是学校管理新尝试;大搞特色社团建设, 符合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基本理念;打造名师工程, 代表现代教育教学管理方向;多元教学评价, 能够激活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为创造区域名校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特色,名校

小学学校管理要树立文化奠基、科学育人、敢为人先的现代办学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这一目标, 积极构建和谐民主校园。笔者所在的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分段管理, 落实常规教学管理计划;坚持特色社团建设, 引入先进教学管理理念;打造名师工程,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对教学要素进行科学评价, 提升更多教育教学管理正能量,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分段管理, 落实常规教学管理计划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 特别是学生构成复杂、学生人数众多、师资队伍庞大的城郊学校, 学校管理面临新挑战。采取分段教育教学管理, 不仅是学校管理细化的需要, 而且是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意识体现。

首先, 在分段教育教学管理中, 学校根据实际需要, 成立了分段管理专门小组, 主要领导具体分管。每一个分段管理机构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年级组、教研组、学科组层次分明, 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计划制定、工作落实、绩效监管, 形成完整管理链条。其次,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要细化、精化, 学校管理制度是确保学校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学校管理制度众多, 只有细化、精化这些规章制度, 才能提升管理制度执行力。将这些管理制度细化到每一个环节, 为提升制度执行力创造条件。再次, 学校需要强化常规管理, 管理制度要落到实处, 学校管理才能呈现成效。在制度执行过程中, 学校应注重常规管理, 教导处、教研室、年级组、学科组等具体管理单位严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 对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及时汇报给学校领导, 由学校组织力量展开救援。学校管理采取分段管理, 细化管理措施, 这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2.特色社团, 凸显现代教育理念

提倡科室、学生团体根据自身实际进行特色社团建设。学校安排有特长的教师担任技术指导, 并定期组织社团成果展示活动, 为学生创设更多实践机会, 极大提升了学习实践氛围, 为打造特色学校管理品牌做出积极努力。

首先, 组织专业教师进行积极探索, 主要针对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展开社团建设。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众多, 为建设特色社团奠定了基础。除了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突出之外, 还有语文学科的专业教师, 为学生进行普通话、作文等辅导;英语教师承办外语角, 组织学生进行网上外语交流;数学教师组织学生搞专项社会调查, 感受数学的生活应用。其次, 分工合作, 搞好协调管理。学校特色社团成立之后, 相关管理要及时跟进。社团有一定范围, 涉及到科室、教师的具体分工, 学校要在统筹监管的同时, 尽量给予支持。在进行管理分工时, 要体现对应性, 既要进行宏观调控, 又要进行微观指导。特别是社团活动与学校管理工作产生冲突时, 需要学校进行有效协调, 确保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学校社团建设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思想, 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规范要求。学校在具体社团组成、运行、监督等环节要发挥正效应, 多多给予支持和帮助, 保证社团建设能够维系在较高水平之上, 这样才能为打造名校创设更好的基础条件。

3.名师工程, 蓄积雄厚师资力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教师素质塑造管理中, 要注意体现人文性, 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

首先要从改变教师工作态度的角度入手,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学校要从最基础的管理因素抓起。教师队伍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慵、懒、散、旧”意识。治“慵”能够提升教学能力, 治“懒”能够增强工作效率, 治“散”能够纠正校风、学风, 治“旧”能够促进教学改革。其次要从树立先进典型开展管理工作, 教师不仅有自身特质, 而且有巨大潜力, 学校为其提供施展平台, 教师可以在其中施展自身才能。学校组织教师备课大赛、讲课大赛、课件制作大赛、论文评选活动、课题评价活动, 培养出一大批骨干教师, 这些骨干教师就是学校的名师。在名师的带动下, 学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各项管理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再次要推演“名师效应”, 学校推出学校级名师, 继而根据上级的名师推选要求, 确定名师称号。为提升名师效应, 学校定期举办“名师观摩课活动”, 组织名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辅导, 举办各种形式的名师讲座。学校建立专门的宣传栏, 对学校名师进行专门宣传, 这在教师中引发积极效应。学校呈现“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态势, 教育教学管理进入健康轨道。

4.素质评价, 成就学校管理特色

学校管理呈现系统性, 在教学评价管理方面, 无论是对教师教学绩效评价, 还是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 学校都给出具体的制度规范。

首先是对教师的绩效评价, 紧紧围绕现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素质提升来进行。但由于规范比较模糊, 导致学校对教师展开评价时出现操作困难。特别是在评先树优活动中, 难免要出现一些偏差, 造成部分教师不满意。因此, 学校在对教师展开绩效评价时, 要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效度、工作奉献等具体细节展开评定, 给出赋分标准, 进行量化考核。教师异议少了, 工作热情更高了。其次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在学生管理和评价时, 学校坚持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过程多元的原则,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动态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主体评价多元, 是指学生展开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 从不同角度形成评价动力;评价方式多元, 是指学生学习成绩可以采用分数评价、等级评价、评语评价等方式, 用针对性更强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力;评价过程多元, 是对不同评价内容展开不同的评价操作, 灵活运用评价方式, 不墨守成规, 提升评价激发效果。

学校在分段管理探索中, 形成了富有成效的经验积累, 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针对学校管理工作实际, 大力推进特色社团建设, 实现了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探索。打造名师工程, 为学校注入了更多成长活力。

强化特色 篇2

——全国高级技工学校公共课教材《语文》(第二版)之我见陈远芝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摘要]本文在研读全国高级技工学校公共课教材《语文》(第二版)的基础上,谈谈对这一版教材的特点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职教特色;人文教育

全国高级技工学校公共课教材《语文〃第二版》(以下简称《语文〃第二版》)是一本极好的语文教材,较之以往的教材,这本教材突出了职业人文素养的培养,更贴近高技生的实际,对不久就要投入社会实际生活的这些学生来说,在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等方面必将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编者立足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特点,特别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教材编写上精心策划。笔者认为,本教材具有三大鲜明特点。

一、入选课文在内容上注重以真人实事打动人,以鲜明形象感染人,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实话实说丁大卫》,丁大卫是来自美国的青年,做人教学深得人心,他却偏偏要离开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而到经济较落后的西北地区。当西北民族学院定每月1200元工资时,他却偏偏要给自己降薪。大卫在中国生活五年的财富还不及我们平常出门所带的物品丰富,但其中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他要时时用这面国旗告诫自己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我与地坛(节选)》,主人翁就是20岁因病致残,坐在轮椅上的作者自身。他身残志坚,终于克服了肌体上和心理上的种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由弱者变为强者,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在《我有三个梦想》的演讲中,现身说法,他在十分朴实而又风趣的演讲最后,道出了他成为名作家的原因:‚我今天之所以会变成一个作家是因为我从小就有这样的志向‛。当作家做老董毕竟不是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的,对普通的工作怎么做?《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水准》给我们提出了活生生的例子,带着热情和自信工作的台湾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对工作尽力而行,就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与回报。创业失败了怎么办?《站起来,我依

然是巨人》一文中的史玉柱作出了回答。……课本提供了一个个真人,一件件实事无不动人心弦。《女教师的特异功能》、《最后一片叶子》这两篇小说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异常感人。在那偏僻贫穷的小村庄,在板书的粉笔中断了的时候,这位女教师毫无怨言,以水代笔,依然孜孜不倦地给学生上课,这种敬业爱业关爱学生的精神能不令人感动吗?《最后一片叶子》塑造一位感人肺腑的老画家贝尔门的光辉形象。贝尔门年老体弱,在40年的画画生涯中,还没有画出自己满意的杰作。但他关爱青年女艺术家,自认为是她们的看家。当他得知青年女画家琼珊患了肺炎,在她认为自己正如同常青藤上不断掉落的叶子一样,她的生命将随着最后一片掉落的叶子而结束的恐惧心理后,贝尔门不顾自己年老体弱,竟然在那凄风苦雨的黑夜里,手持灯笼和画具,爬上梯子,在那离地二十来英尺的墙上,画了一幅逼真的常青藤叶,替代那最后掉落的那片常青藤叶子,拯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老画家用生命画出了他一生期待画出的杰作,也实现了他关爱青年艺术家的庄严诺言。小说中老画家的光辉形象和催人泪下的生动情节,不正是对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最好诠释吗?

二、课后训练在设计上选择与课文内容密切关联的短篇阅读,这样来延续人文教育的功能。

如《哲学家的思考》课文后的拓展训练中,编者就选了《简单与复杂》一文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更深刻地认识到不唯利是图,多关心别人,那么人就活得简单,活得轻松。又如《女教师的特异功能》一文后的拓展训练中,选了美国一所小学校长为了激励全校学生读书热情而跟学生打赌的故事。路克校长与学生公开打睹:‚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1998年11月9日,这位校长在雪地爬行1.6公里,历时三小时,磨破了五副手套和护膝,终于到了学校上班。这位校长爬行上班与女教师以手指蘸水板书。一样都是敬业爱岗的动人故事,而这位校长的诚信更令人叹服。《我与地坛》(节选)文后拓展训练中,选了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一段,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领悟到残疾人只要自强不息,都能大有作为,何况我们健康人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教材在立意上把治学方法与做人道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突出

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特点。

以第四单元为例,课文《我与地坛》(节选)的拓展训练题中,编者首先简略介绍了海伦〃凯勒,接着要求学生阅读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一段,并联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学生读了《我与地坛》(节选),又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片段)后,会在不同程度上被史铁生、海伦〃凯勒顽强的意志,奋斗不息的精神打动,再要求他们写读后感,这就必然促使学生在进一步深入阅读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再经过谋篇布局,才能写出文章来。在加深阅读、构思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受到教育就更深刻。《亮剑》(节选)后面的拓展训练,是要求学生阅读《亮剑》全文,以便学生对李云龙这个人物有个全面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以‚我心中的李云龙‛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杂感。在这样的训练中,李云龙顽强拼搏,敢于战胜强敌的亮剑精神必将影响学生的人生。《站起来,我依然是巨人》的拓展训练是追踪史玉柱的现状,综合相关资料,模仿课文结构和写法,以‚史玉柱进行曲‛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深度报道。《我的五样》拓展训练题是阅读王进喜的有关资料,以‚生命的价值‛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杂感。这样的拓展训练必将加深对史玉柱、对王进喜的认识,进一步懂得在挫折困难面前应该怎么办。

阅读课文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提高了读写能力,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学会了做人做事。本教材真正把阅读、写作的技巧和如何做人的道理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当然,《语文〃第二版》在突出职业人文素养的培养前提下,也十分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首先从选材上看,编者注意到所选课文体裁的多样性。这本教材32课,文学作品9课,其中有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古代诗词;一般作品12课,其中有随笔5课,散文3课,社科论文2课,一般说明文2课,应用文11课。教材中课文文体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学到多种文体的相关语文知识,从而也有利于学生提高相关各种文体的读写能力。再则,从教材的体例设计上看,从课文的学习提示、题解与注释、预习思考到问题讨论,心得笔记、拓展训练、综合学习等,处处涉及到语文知识。因此,笔者认为这本把职业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知

识的学习高度统一起来了。

如果说《语文〃第二版》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笔者认为《语文〃第二版》中有的文章在内容取舍上还可再做一些改进。如第五单元中的《渴生者〃节选》。《渴生者〃节选》有这样一段议论:‚生命的消失不仅仅在于外在的灾难,而更在于虚弱的人类本身‛。这段议论并不错,外在的灾难与人类本身抵御外在灾难的能力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到目前为止,人类抵御外在灾难的能力仍然是很有限的。在灾难面前,渴生是人的本能,然而死人的事又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在地震灾难突然降临之时,被重物砸死的,压死的,或饥渴而死的,或窒息而死的,或惊恐而死的,甚至在极度难受痛苦中挣扎而死的都有。他们都是遇难者,都是生者同情哀悼的对象,又何必再去细分他们在灾难中是怎样死去的呢?《渴生者〃节选》断言那些‚完整的尸体上,留下的只是一道道指甲抠出的暗红色的血痕,那是疯狂抓挠之后留下的绝望印记——这就是精神崩溃!‛文中还援引老医生的话说:‚是他们自己在极度的恐惧中‘扼杀’了自己‛,换句话说,并不是地震灾难导致他们死亡的,是他们自己找死的!在灾难中死去的人们是十分不幸的,令人吃惊地是,竟然还有人如此冷酷地对死难者横加指责!诚然,《渴生者〃节选》中的陈俊化、郝永云夫妇坚持自救的行为值得肯定,但是绝不能以贬低遇难者为代价来赞颂幸存者。

强化科目特色,创新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 历史课堂 创新教学 科目特色 教学设计

引言

历史学科对于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开展有效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展有效的高中历史教育,能够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同时对于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理解教学中,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才能够发挥历史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当前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比较明显。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时候,没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重视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但是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史实叙述,轻视理论的分析和观点的阐述教学,对于结论总结不够深刻,更多的是使用现成的结论。这样就会影响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教学模式死板,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坚守死板的教学模式,灌输式教学仍然沿用,忽略了学习方法层面的指导。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境地。在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被严重限制,学习潜力得不到有效开发。在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积极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学习效率低下。

(三)先进教学技术应用不到位。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仍然重视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及一本教科书。由于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够熟练,对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认识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有效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这样就会造成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难以提升。

(四)评价观念落后,缺少完善的评价机制

在教学评价层面上,教师观念比较落后,缺少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片面化问题比较严重。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一些教师从高一开始就重视考试成绩,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同时,难以在有效的评价过程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这种评价方式限制了高中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发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和发展。

二、高中历史课堂的创新教学

(一)优化教学观念,提高对于历史教学的认识。

针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观念,提高对于历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有效发挥历史科学教育的功能。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发展学生能力、增强学生认识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时,教师在让学生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更好的认识。要从历史知识的学习中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够更好地维护主权完整,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更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严格落实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的理念。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认识。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总结的能力。教师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

如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认识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革命的胜利在于人民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应用历史唯物观点看待问题,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启发和教育。

(三)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接受历史知识,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历史知识框架,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古代的政治制度》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把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展现在大屏幕上,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知识框架,加深记忆。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在复习阶段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完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四)完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善的评价机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展完善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和表现进行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效提高历史知识学习效率,提高历史综合素养。

结语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和创新,针对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革。只有探索一条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发展的教学途径,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学生逐渐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荣荣.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4:245-246.

[2]徐太阳.变革评价方式,激活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J].龙岩师专学报,2004,S1:109-115.

强化责任抓落实突出特色抓实践 篇4

一、主要成效和做法

沛县于2008年11月被江苏省委确定为苏北唯一一家县级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县。沛县某公司迅速调整工作重点, 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 作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 进一步明确责任, 细化措施, 狠抓落实, 受到地方和上级系统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1. 加强组织领导, 组建工作机构。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该公司迅速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建了活动办公室和工作小组, 下发了活动实施方案。同时, 25个党支部也相继成立活动小组,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迅速掀起了学习实践活动热潮。

2. 结合工作实际, 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习调研阶段, 该公司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的原则, 加强理论学习, 向全公司352名党员发放了专用学习笔记, 将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纪律、思考题目等内容印在首页, 做到“三统一” (统一时间安排, 统一学习内容, 统一活动记录) 。为确保学习质量, 该公司重点抓好三个层面的学习培训:一是公司党委带头学;二是基层单位自觉学;三是形势教育集中学。

3. 深入开展调研, 突出工作实践。

在深入抓好理论学习, 领会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基础上, 该公司经过反复研究, 设计确定了七个方面的专题调研课题。尤其是该公司结合企业实际, 创新提出了“百名党员进百企业, 千名员工走万户”大走访、大调研活动, 有效缩小了企业和用户的距离, 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取得了明显效果。

4. 检查指导有力, 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该公司把强有力的指导检查作为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取得实效的重要措施。一是公司领导深入联系点, 参加支部学习和指导, 有效地增强了干部员工学习的自觉性。二是按照《指导检查办法》和《工作时间表》, 有针对性地对各党支部的学习实践活动进行跟踪和分类指导。三是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对各党支部学习制度和纪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考核。

5.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氛围。

该公司把扩大宣传、营造氛围作为推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强大动力, 积极利用制作画廊展板、悬挂标语、开辟网页专栏、编印简报、开展专题活动等方式对公司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跟踪宣传报道。目前, 公司已经制作了两期成果专题片。

二、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一些体会

通过近4个月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该公司无论从科学发展体制上, 还是从员工思想意识和整体素质上都有了较大提高, 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同时, 该公司认为, 要想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真正做实、做深、做出成效, 除了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 还要抓住各个环节的重点, 在载体上丰富内容, 创新形势, 突出特色。

1. 把握学习环节。

在学习阶段, 该公司在学习形式上创新, 提出了“六学”方针, 即班子成员带头学、完善机制规范学、创新方法深入学、典型引路示范学、联系实际干中学、查找问题针对学;对全体党员学习教育实行“三统一”, 即统一时间安排、统一学习内容、统一活动记录;学习过程做到“四个一”, 即每人有一套学习资料、每人有一本学习笔记、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每人提一个合理化建议。公司党委针对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发表建议的实际需要, 还及时开辟网页专栏, 建立学习交流平台, 使广大党员更加体会到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浓厚氛围, 为整个活动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突出调查研究。

能否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 寻求制约和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因素, 做好调查研究是关键。为此, 该公司坚持走出去、请进来,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

3. 抓好问题梳理。

梳理问题, 撰写调研报告, 开好民主生活会, 是分析检查阶段的中心环节, 这既是学习调研成果的集中体现, 又是整改落实的重要依据和方向。该公司开展了“五必谈”活动, 即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之间、支部书记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进行普遍的谈心, 进一步集思广益, 反复梳理, 最终形成群众认可、党员满意、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

4. 促进全面落实。

强化办学特色 推进战略转型 篇5

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北京科技大学在深入开展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把握“突出实践特色”的主要原则,从学校改革发展实际出发,紧密围绕“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战略转型”这一活动载体开展调研,力争做到找准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找准制约和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习调查研究工作,学习实践活动启动后,先后四次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学校学习实践活动调研方案,并紧密围绕“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战略转型”这一活动载体,按照“查找突出问题、聚焦主要问题、确定调研选题”三个步骤,努力找准需要重点调研和解决的若干问题并开展调研。

在查找突出问题方面。紧紧围绕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战略转型”的活动载体,深入分析学校现状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间的差距,确定了学习实践活动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八方面问题,分别是学校战略转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自主创新、学科综合实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校园民主管理、大学文化建设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在聚焦主要问题方面。力争在有限的学习实践活动时间内,按照“有限目标”的原则,把问题进一步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巩固和发展已有特色优势,努力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实现学科的战略转型”,二是“如何营造和谐向上的大学文化,优化创新环境,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这也是我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两个主要题目。讨论题目的确定,更加突出了学习实践活动查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目标性。

在确定调研选题方面。学校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和师生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从学科、人才、学风、就业和工作作风五个方面分别确定了调研主题,将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校外走访学习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二、按照“顶天立地、和谐开放”原则,构建全方位的调研体系。

调研主题确定后,学校制定了详细调研方案,将按照“顶天立地、和谐开放”的原则全面开展调研工作。

“顶天”就是问计于国家和社会的顶层需求。调研工作将充分考虑当前国家社会经济、冶金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和发展趋势,深入调研国家重大需求和重点发展领域分析、学科发展领域需求分析、行业需求分析和人才需求分析,从而进一步明确学校5-10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立地”就是问计于学校的历史和现状。调研工作将紧密结合学校办学传统和现状,在深入总结过去一个阶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学校工作实际出发,深入查找制约和影响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学校“三个规划”的修订工作提出改革措施和发展思路。

“和谐”就是要问计于校内广大师生员工。调研工作将遵循以人为本这一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力争通过调研,找准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涉及广大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一方面,着力解决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进一步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民主集中制,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另一方面,着力营造以人为本、勇于争先、和谐向上的大学文化,关心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开放”就是要问计于兄弟高校和社会各界。调研工作将坚持“开门”搞活动,加强与兄弟院校和钢铁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征求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校突破自身限制,从更广阔的眼光审视学校的科学发展问题。

三、强化校、院之间的沟通联动,构建“全校一盘棋”调研格局。

学校高度重视基层单位的调研工作,从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就反复要求和强调要做好二级学院的调研工作,要做到校、院两级围绕同一大方向共同调研,并通过调研进一步在全校上下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为确保二级学院调研工作紧密围绕学校主题开展,学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二级学院调研方案的确立情况。要求各单位的活动载体和调研内容既要与学校的活动载体保持一致,又要充分体现本单位实际和特色,既要能抓住主要问题,又要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通过这种校、院领导的沟通和联动,努力在科学发展问题上形成院校两级的共识,形成了“全校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目前,北京科技大学学习实践活动的调研工作已全面展开。

一是组织召开教师代表、老领导、院士、学院负责人、专家学者、统战人士、学生代表等9场校内座谈会。面向全校师生的2000份调查问卷目前已经回收,正在进行分析统计。

二是抓住国家出台钢铁行业振兴计划的契机,由校领导带队到钢铁企业进行走访和调研,认真听取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企业的科技和人才需求,并与企业共商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根据国家2009年在应届毕业生中增招工程硕士的安排,学校与部分钢铁企业落实了联合培养200名工程硕士的计划,并与企业共同制定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定单式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坚持标准重特色 强化整改求实效 篇6

谋划部署四到位

成立机构,责任落实到位。公司成立了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基层22个党支部严格落实了领导责任。

紧贴实际,安排部署到位。既有《活动实施方案》,又有每个阶段的具体《安排意见》,保证了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广泛动员,思想发动到位。通过《中国兵器报》《政研园地》、金戈网、LED、内部网络、有线广播以及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宣传舆论阵地,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在网上设置了“中央精神”“集团指示”“公司举措”“支部动态”“四风具体表现”“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六个栏目,发布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等各种学习宣传资料10余篇,近5万字;编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5期,形势任务教育材料2期,制作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宣传栏6栏。

认真指导,强化督查到位。健全完善了《红宇精工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红宇精工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联系组职责》等5个制度,明确了2个工作小组和

8个督导联系组的工作职责,及时对基层单位进行检查指导。

学习调研重落实

及早动手,确保学习资料落实。公司党委从办公场所、办公经费等方面,保证了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购买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和《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三本书共205本,专用学习记录本150本,还购买了《苦难辉煌》光盘等其他学习资料。

精心组织,确保学习人员落实。公司两级党组织始终坚持教育实践活动广覆盖原则,采取提要求、送学上门、补课学习等有效措施,保证了公司党员干部参与教育实践活动。

形式多样,确保学习内容落实。两级党组织采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辅导、观看DVD光盘等方式,认真系统开展了“31111”学习活动,即领导干部和党员学习三本书(《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和《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听一堂国防教育讲座、加入一个交流平台、观看一部教育片、接受一次廉政教育。

重在实践,确保学习效果落实。通过集中学习、理论宣讲、学习调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活动的效果。公司主要领导开展了CTCS党建工作、人力资源及劳动效率、产业发展、生产管理、科技创新、“211战略”第二步行动计划等专题调研22场次,已形成调研报告4份。

督导联系有特色

公司党委认为两级领导班子不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的主体,成立了8个督导联系组,公司领导及部分党委委员任组长,党员代表和党务干部为成员,进一步充实了督导联系组的力量。制订了督导联系工作方案,明确从四个方面做好督导、从三个方面做好联系的具体督导联系工作内容,为开展好督导联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措施保障。同时督导联系组采取“交叉分工、分片负责”的工作方式,每个公司领导到不是自己分管的部门(单位)进行督导联系,能更好地征求意见,更有利于让公司领导(组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去调研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三三”模式查问题

为了更广泛听取广大党员干部对公司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他方面的意见建议,公司党委采取“三三三”模式查摆问题、找准问题,即端正三个态度:心胸开阔一点,眼睛向下一点,问题找准一点。畅通三个渠道:职工群众提、领导自己提、同志们相互提。采取三种方式:活动办公室召开专门会议收集意见、查找问题;公司领导通过下基层走访员工收集意见、查找问题,写反思报告;通过与员工同劳动、交心谈心收集意见、查找问题。目前党委委员谈心次数为300多人次,通过督导联系组、工作人员、党支部、活动办公室四个方面收集到员工群众意见建议162条,经汇总、梳理及对相同问题的归类、合并后,对公司领导班子及成员在“四风”问题及其他方面的有31条。在此基础上,坚持查改结合,着力解决基层员工反映较大且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例如针对团队建设费管控问题,出台了《二级单位团队建设费管理办法》;针对火工作业人员年龄老化,招工难的问题,公司采取了与机电学院联合办班定点培养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风考评有标准

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保证教育实践和干部考评“两不误,两促进”,在坚持各有侧重的同时,全面推进干部的作风改变和能力提升,公司党委将2013年度干部的集中考评融入教育实践活动中。根据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职工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平时干部考评中反映的问题,结合红宇公司的实际,公司党委反复征求意见,形成了20种具体表现,把它作为中层干部“四风”对照检查的一面镜子,以此进行一次心灵的反思,进行一次自我的完善。制订优化并形成了学习教育、查摆问题、年度测评、考评意见、年度总结、反馈意见和整改落实7个干部考评流程,增加了干部考评“四风”的评价内容,以便准确查找中层干部在“四风”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干部队伍反“四风”,推进作风转变和能力提升。

重点工作取实效

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大力助推了公司各项重点工作取得实效。

民品优势进一步凸显。公司新民品传动部件传动油泵和液力变矩器目前虽然正处于开发培育投入阶段,但无论是开发实力、市场占有、产业化能力均已达到国内自主品牌的领先地位,新民品产业发展的优势正在进一步凸显,并逐步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对重点市场的全力攻关,先后成功获取了南京邦奇CVT油泵、长安汽车7DCT油泵、奇瑞DCT350油泵3个重点市场的新产品的开发许可,公司成功实现了东安4AT油泵的批量销售,华泰4HP16油泵已开始逐步小批量销售。与国内自主品牌排名前十的主机厂建立了配套开发关系。

管理提升进一步深化。公司构建了以提升“三效”(效率、效益、效能)为目的,以“四精”(精细过程、精干团队、精新文化、精良产品)、“五化”(数据化、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为要求的管理创新新机制。已初步建立了“三效”指标体系,七项重点课题(内控体系建设、成本量化管控、科技创新体系、质量量化管控、部门薪酬与工效挂钩、精益管理提档升级、制度流程建设)和四项关键课题(内控体系建设、成本量化管控、薪酬与工效挂钩、精益管理提档升级)扎实推进。

开展了系列专项调研和管理诊断,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了管理水平。推行电镀废水处理委外运营,既降低了废水处理的成本,又确保了排放指标达标。精简各种会议,加大执行力度,提高运营效率。

加大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按照科研项目复杂程度、创新程度和对企业贡献度进行分类评级,依据科技人员能力条件和承担项目等级进行技术岗位动态评聘,按项目完成质量进度分段给奖。

提前谋划部署2014年工作。公司积极落实集团公司预算会议精神,在三季度末就开始着手布置2014年的工作,召开预算布置会布置2014年预算工作,并通过总经理办公会等会议布置2014年的工作,做好2014年工作的准备。目前,部分产品已开始启动明年的生产。

当前公司教育实践活动正按照中央和集团公司的要求,围绕公司全年生产任务和重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活动方式方法,持续凝聚促进公司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当前,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更加明确,实现“211战略”的对策措施更加明晰,实现“1068”目标的信心和斗志更加坚定!

(责任编辑:罗志荣)

强化特色 篇7

关键词:特色校园,依据,构想,实施,成果,反思

桦甸市临江小学地处群峰竞秀的红石林区, 是一所不断奋进中的企并学校。近几年来, 新一任校领导班子, 深虑远思, 放眼学校的发展, 转变观念, 创新思维, 积极寻求一条挖掘内涵, 凸显优势, 特色育人, 和谐发展之路。

一、理念决定特色

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有着必然的联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 办学理念决定办学特色。

临江小学办学理念是:“为和谐社会育人, 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有了这样宏观的明确的办学理念, 临江小学从实际出发, 度量了自身的优势, 以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切入点, 打造农林文化校园, 提升特色办学品位, 确定了我校的特色主题是“构建特色校园,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特色选择与定位

特色是文化, 特色学校的主旨是文化育人。临江小学的特色主题确定为“构建特色校园,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主要是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

(一) 理论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特色办学, 给学生适合的教育, 是今后发展教育的一个新的指导思想。

(二) 现实依据

1. 环境优势

临江小学地处林区, 春华秋实, 夏采冬藏, 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认识自然, 走入自然, 体验农林生活的平台。

2. 人文优势

临江小学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周边的农村或林区, 教师也有着一定的农林方面的知识, 红石林业局的林产加工企业也是我们参观实践的基地。

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把特色定位于创建农林文化校园。

三、特色的构建

(一) 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 文化育人。关注学生发展, 创建农林文化校园,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推进学生在农林文化中, 在综合实践中, 对“森林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森林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森林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森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深层思考, 实现学生价值观层面的和谐与发展。

(二) 总体目标

1. 回归学校教育功能, 使临江小学走向“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发展轨道。

2. 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实现五个发展。即: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的发展;交流方法与技巧的发展;信息收集处理的方法与技巧的发展;学习与自我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的发展;合作的方法与技巧的发展。

3. 打造优秀特色教师队伍, 实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突破性提升。

四、特色的实施

(一) 走进课堂

课堂教学是特色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1. 以综合实践课程与科学生活课程为龙头, 以点带面, 拉动农林文化特色建设,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我们开足开齐综合实践课, 科学课, 生活课, 语言艺术课, 让能力强, 技术好, 水平高的教师担任此教程。比如, 在劳动课上, 腌酸菜, 腌鸡蛋, 凉拌拼盘等, 从食材的准备, 到操刀主厨, 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全程实践, 在师生的欢声笑语中, 把林区相关的生活常识及山野菜的食用、药用价值, 寓教于“吃”中。

2. 学科整合, 深化特色内涵。

各学科教师立足特色教学的高度, 充分挖掘本学科农林文化素材, 调整教学思路, 不失时机引导学生感受农林文化, 实践文化特色。例如, 四年级下册安排的综合学习活动“感受家乡”, 可以组织学生去收集林业工人的故事, 像感动中国绿色人物赵希海老人的事迹等都是感受家乡人文情怀的良好素材, 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林区, 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树立建设林区, 发展林区的思想。

3. 校本研发, 丰满特色内容。

为了充实我校的特色内容, 我们加大了校本课程的研发。近几年来, 我们组织有经验的教师, 编写了三套校本教材, 一套是《可爱的家乡》, 一套是《语言艺术》, 第三套是《森艺表现》。

《可爱的家乡》是社会与科学学科教师主持编制的, 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森林植被、矿产储量、人文情怀等方面, 介绍了红石林区的整体风貌, 为学校特色发展明确了方向, 找准了切入点。

《语言艺术》是语文教师主持编制的, 分低中高三册, 内容上力求语言艺术与经典国学有机结合, 旨在训练学生掌握优雅, 精致的祖国语言, 积累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 训练学生的语言技巧。

《森艺表现》是美术及综合实践教师主编的, 分低中高三册, 编写遵循“三化”原则:教材格式应标准化;教材内容应规范化;内容的密度要科学化。低年段编写内容以“粘、拼”为基本创作技能。如:用树叶、树皮、种子、木块等为原料, 粘贴、拼接出简单的主题森艺作品。中年段编写内容以“剪、编”为基本创作技能。如:反映森区文化的剪纸、简单的柳编及秸秆编、简单的动植物标本制作等。高年段编写内容以“雕、刻、烙”为基本创作技能。如:根雕、主题烙画、拓画等。

(二) 走进校园

1. 静态景观, 润物无声。走廊墙壁展示的刺绣, 剪纸, 照片都无声地散发着农林主题文化的气息。

2. 参与活动, 表达情感。

每学期举行的少儿书画大赛, 摄影大赛, 双写大赛等, 学生用他们的笔, 书写可爱的家乡, 用他们的画, 彩绘美丽的自然, 用他们纯净的眼睛与镜头定格感动的人或事。

3. 亲自躬耕, 收获体验。

在教学楼东侧, 创建了学生综合活动实践活动园区, 种植了高梁、玉米、丝瓜等几十种农作物, 从春耕到秋收, 在实验教师指导下都是学生全程亲自劳作, 把实践中看到的, 做到的, 想到的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实践报告。

(三) 走进家庭

家庭的实践也是建设农林文化特色拓展与延深。

1. 鼓励学生观察鸡、鸭、鹅孵化过程和生长习性, 记录有趣的故事写成作文。

2. 在特殊的节日, 比如母亲节、父亲节等, 鼓励学生为父母亲手做一道小菜并讲解这道菜的合理配料及食用价值, 把农林文化融入感恩教育。

(四) 走进社会

1. 参观鹿场。

鹿场是林区农民发展第三产业的途径之一,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鹿场, 不仅让学生认识了梅花鹿, 了解了梅花鹿的生长周期, 而且通过与养鹿人的谈话,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新思路。

2. 小记者团在行动。

我校2007年成立了小记者团, 孩子们赤足弯腰在稻田里体验农耕, 在杨靖宇密营探访先烈的足迹, 小记者们用文字书写了林区的自然情怀和人文情怀。

(五) 走进森林

1. 春游英雄密营。

在杨靖宇密营处, 学生除了采集一些简单的动植物标本外, 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家乡的人文资源丰富, 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沿革, 体会了代代家乡人为森林的繁茂, 家乡的繁荣留下的血汗。

2. 秋采松江红叶。

白山湖, 红石湖是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重要组成部分, 秋天层林尽染, 学生采集五彩斑斓的树叶做成各式标本, 创作各种主题的树叶画, 认识各种植物种子, 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特色反思与畅想

(一) 初期成果

1. 学校编写两本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语言艺术》分获吉林市校本科研成果一、二等奖。《森艺表现》课程正在试运行中。

2. 通过各方努力, 构建农林文化特色学校的大框架已初现雏形。从教师的配备到课程研发到农林文化的氛围的营造都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3. 语言特色的阶段成果———大课间快板说唱已普及校园。有两位教师的科研主题研究课获得优质奖。

4. 三年来学生书法竞赛, 摄影大赛, 双写竞赛获奖人数达200多人次。

5. 两年来教师发表关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方面论文获奖人数达20多人次。

(二) 完善与提高

1. 还需加强特色教师专业化的培训以更规范更科学指导学生进行特色主题活动。

2. 夯实并拓展学生活动基地建设。比如与东兴苗圃联谊成为学生新的实践基地。

3. 实验室、标本室建设与管理, 还应规范化、科学化、独特化。

4. 努力创建学生木刻、根雕实践活动室, 把特长的方法、技术层面升化为特色的文化、价值层面。

5. 用三年时间筹建一个以农林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微景观。

六、结语

试论如何强化高职教育特色优势 篇8

近年来, 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 就在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 特色就是生命, 就是竞争力, 就是水平, 就是质量。职业教育的特色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的。职业教育比较明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个方面。从教育系统来看, 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应具有必备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也就是说, 高职学生理论水平要比技校生强, 动手能力要比本科生强。此外, 由于职业教育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 并导致职业教育形成不同的地区及行业特色。即要坚持以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面, 特别是要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筹划学科建设, 确定专业设置与从事课程开发。

1 思路引领行动, 凝聚先进办学理念特色

凝练高校的办学特色, 是高校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客观需要, 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 “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 这会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更加市场化。考生挑选学校, 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 当高校从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时, 高校的办学特色就成了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成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品牌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在这种情况下,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树立特色意识, 以特色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 以特色求效益。办学理念是办学的灵魂, 是长期办学经验、思路及理性思维的总结和结晶, 它体现学院的办学特色及价值判断、取向及追求, 是一个积累、提练、升华的过程, 也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是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办学理念包括教师理念、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学生理念、科研理念、治学理念等等。高职院校发展普遍存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规模、效益求生存——把学校做大。第二阶段:改革、创新促发展——把学校做强。第三阶段:质量、特色创品牌——把学校做精。以我院为例, 学院现阶段, 已经经历了发展规模的阶段, 现学院已进入做精做强阶段。学院办学定位于“服务省电力公司工作大局、服务学生、服务用人单位、服务社会发展”提出了“质量为本, 师资为根, 特色为魂, 经营为基”的办学理念以及“稳定学历教育, 拓展培训空间, 全面质量管理”18字办学方针。这一发展定位符合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 从而将进一步推动学院持续、健康的发展。

2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打造高职师资特色

目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历结构不合理, “理论型”教师多, “双师型”教师少, 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缺乏完善、科学的培养和培训体系。因此, 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要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科学、合理地提高或调整高职教师学历、知识和能力结构, 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尽可能地通过外聘、进修、内培等途径和措施, 大力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 特别是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同时, 在努力提高用人标准时, 也不能盲目地追求高学历, 聘用一些重理论、轻实践的高学历者, 应该尽可能地聘用那些既有高学历又有实际经验的“双师型”人员。对于专业经验与业绩、职称与能力等各方面都很优秀, 而学历尚达不到要求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 可以聘为兼职教师, 从而加快推进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对于来自普通高校的教师或者是刚从高校毕业到高职院校任教的高学历者, 应进行岗前培训, 为他们提供实习和进修的机会, 使其尽快接受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从而构建三种类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即“讲师+高级工”、“副教授+技师”、“教授+高级技师”。同时要不断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培养他们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能力;及时地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更新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以满足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师必须具备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心理调控能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能力。

3 加强校企合作, 突出产学研训的特色

加强校企合作, 走集团化发展之路, 建立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 实行“订单”培养的新模式。学校坚持职业教育为行业、企业、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理念, 所开设的专业应以市场为导向, 以社会需求为准则, 把供需链条紧紧与企业连接在一起, 将行业的有关专业办成品牌专业, 并进行相关实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成果孵化, 使之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同, 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院校的教育活动, 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知识结构、技能要求、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支持职工做兼职教师、在合作学校设立奖学金, 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 依托学校进行新职工的培训,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形成集团优势, 互惠互利, 共谋发展。

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一种零敲碎打的初级阶段, 由于每一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因此, 不可能找到一劳永逸的合作企业, 只有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使这一模式永葆活力。学校应针对不同企业的合作要求, 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既可以在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开展长期、中期和短期等多层次的“订单式”培养, 也可针对岗位要求、关键能力和企业文化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订单式”培养, 还可以针对企业员工再培训开展“订单式”培养。总之, 在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中, 总结这一模式的共性规律, 形成长效机制,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4 突出专业特色, 促进各学科协调发展

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和特色的具体体现, 专业设置是联系社会和学校的重要纽带, 反映了社会对于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育人理念, 是构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与社会经济, 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十分紧密。区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科技结构和就业结构不仅决定高职专业设置的分布结构和调整方向, 且决定高职专业设置的多样性和区域性。因此, 如何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 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框架, 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 是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 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特色立品牌, 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 立足地方, 依托电力行业, 面向企业设专业, 在未来五年准备建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数控技术与模具设计》等三个专业群, 建设《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应用电子技术》、《供用电技术》、《中澳合作办学》、《工程监理》、《电力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电力客户管理》等九个特色专业, 进一步提高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提升学校的办学活力与整体实力, 实现高质量、快速度、跨越式发展,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能操作的现代制造业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一大批能策划、敢开拓、会协调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创业者和工作者, 走出一条高职院校发展高职教育的新路子。

5 打造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特色

我们很多职校生毕业到企业岗位后, 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职业行为能力较差。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 使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企业界对职业学校教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职业学校的课程方面:一是专业系统性太强, 缺乏对职业实践的具体指导意义;二是学科教学内容重复且落后, 难以适应科技发展与职业提升的要求;三是过于强调概念, 忽视经验性知识而偏重纯理论知识。同时我们的定位还很模糊, 似乎是技术工人, 又似乎是技师, 还好象是管理者。有些课程的设置, 初衷是拓宽学生的视野, 夯实学生的基础, 为学生多渠道就业创造条件, 使学生成为多面手。实际上会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失去方向, 不知到底该干什么, 使学生什么也没学精, 什么也没学专, 最终什么也干不好, 这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高等职业教育要彰显其办学特色, 就必须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 不断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材教法、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创新。例如, 将两个实践学期穿插在三年学习中, 一般安排在第一和第六学期, 进行专业实践和岗位训练实习等;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 围绕理论知识的应用, 提高应用能力, 开展各种讲座、研习、学术交流等, 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样, 才能受到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

6 走高职院校管理的特色之路

目前, 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路线和方针已经明确, 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 应向管理要速度、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 高职教育应树立体现自身特色的质量观。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还是以数量、规模的扩张为主, 对质量和效益的关注程度不够,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从整体上说, 实现高职院校发展模式的转型, 从外延型向内涵型、从补偿型向适应型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

树立面向市场企业化运作的管理理念, 引进经营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树立成本意识, 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适应变化, 利用变化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按照经营型管理的理念, 高职院校要把握两个市场:一是生源市场;二是就业市场。要使两个市场都兴旺, 关键在于接受高职教育后的学生是否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增值。因此, 高职院校应开展独具特色的经营活动。一方面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教育产品的开发, 根据教育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对学校发展规划做出科学的决策;另一方面采取“疏通出口、带动进口”的经营策略, 两个市场同时开发, 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渠道, 为每位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岗位提供支持等, 实现“出口畅、入口旺”。

当前, 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的倾向, 求学者的学习需求也日趋丰富和多样化,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秉承传统、锐意创新、办出特色, 以满足不同类型“教育服务消费者”的需求。立足于长期的办学实践与深厚的校园文化,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从传统之处、突出之处、独到之处和领先之处深刻省察, 逐步锤炼出自身的办学特色, 形成品牌, 辐射社会。只有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之路, 创出特色, 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 提出了如何深化高职教育特色优势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强化,高职教育,特色,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智明.实践性教学是职业教育的立身之本[J].巴音职教, 2006 (4) .

强化特色 篇9

一、纵贯实践育人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观念

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七部门发布的教思政[2012]1号文件《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中切实践行实践育人理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 实践育人理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自然, 实践育人理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有之义, 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更是必须牢固树立的根本观念。

纵贯实践育人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必然要求, 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一方面,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 同时又是自己实践的客体, 没有这种以自我为客体的实践创造活动, 人就与动物没什么区别, 就不可能获得人的本质和力量。因此, 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除了表现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 还表现在与自我完善的关系中, 即表现为人在实践中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规定性。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不是主观自生的, 它们只能在人的能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产生与发展[1]。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的活动是怎样的, 人的发展就是怎样的, 或者说, 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育人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人类许多活动共同面临的矛盾, 是育人面临的主要矛盾。解决育人面临的这一矛盾的特殊方式是有目的地培养人, 从而不断地促进人的发展, 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据此, 可以看到育人处在一个中介转化的地位, 因此, 唯有坚持实践育人才能促进人的发展, 才能提高人的素质以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 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成为社会所需之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应用型人才应该既有知识, 又有能力, 更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这类人才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四个特点。而实践育人理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实践育人理念的背景下, 通过开展各种课堂内外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导向性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激发课外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热情和兴趣, 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二、凸显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价值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应当为:根据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行业需求为本位, 以专业能力为核心, 注重知识的复合性、现实性和应用性, 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不仅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还具备相应的素质结构, 以便更好地适应服务社会。[4]而要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凸显实践能力, 因为,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价值目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究其本质而言就是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教育实现人诸多能力的全面提高, 而能力是个静态概念, 如何有效地最大化地发挥能力, 则必须通过教育实践行为, 将其置身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加以考量。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自然的直接对象”, 但又是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成员。人的本质是“一切关系的总和”。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以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出发点。人的体力和智力是构成劳动能力的两个对立统一的要素, 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不仅使体力、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而且必须使两者统一、平衡、和谐地发展, 并通过“社会生产实践”保证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始终把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来分析。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5]因此, 人的能力不仅包括体力、智力, 还包括人在社会关系中反映出的知识力、道德情感力及交往力, 简言之就是情商。因此, 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美劳诸种因素的发展构成的, 这些组成部分各有其特殊任务, 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并以其整体促进人的发展。

据此,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要凸显人的实践能力, 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从德智体美劳这些人的能力要素层面考量课程体系的设计, 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 公共基础平台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计算机课、劳动实践课、实习实训、毕业论文 (设计) 及军事理论课等理论与实践课程, 而学科基础平台主要有结合各学科专业要求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开设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专业特色模块主要是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于社会需要, 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设置的理论与实践课程, 在专业特色模块中实行开放式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课程, 增强教学计划的柔性, 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更宽广的空间。

三、丰富实践活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载体

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马克思强调:“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同理, 活动也是人存在的方式,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实际生活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 实践是人与社会发生关系, 以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中介。无论是社会对人的制约, 还是人对社会的改变, 都必须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实现。在社会实践中, 人既是受动的, 又是能动的。而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普遍、最有效的转化途径。因此,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人的质量及人的社会适应性应当注重教育活动多元化, 本质来讲就是丰富实践活动, 不仅将实践活动贯穿到理论教学中, 更应该多渠道开展有益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的其他形式的实践活动, 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特色。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丰富实践活动。

1. 在理论教学中继续强化课堂实践教学环节。

一方面在教学计划中增加课堂实践教学学时数, 规定不少于一定学时数的实践课。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必须从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逐渐转变为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教育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 (讨论式、讲演式等) , 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鼓励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及头脑风暴教学法等教学互动方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基本素质、综合素质的启发和培养, 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精心组织落实好专业见习、实习教学。

专业见习、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综合性环节, 是实践教学形式的重要载体。要注重对见习、实习教学工作的管理, 不断完善见习、实习测评标准, 做好见习、实习导师与带队教师的遴选, 加大对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 有效开展与基地单位的合作与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 以期达到锻炼和检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3. 创新开展大学生科研实训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创作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行科研导师制, 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创作;引入科研奖励制度, 对学生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 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给予学生科研创作活动一定的经费支持, 支持学生的科研创作, 为学生发表科研成果、制作科研成果、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供物质上强有力的保障。

4.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

学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开展以专业为主题、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 有益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举办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和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讲座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举办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文化艺术及各种文体竞赛, 以丰富学生的生活, 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公益咨询活动, 走出校园, 参与社会的互动, 结合所学专业知识, 以实证方法分析调查遇到的社会问题, 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期达到学生真正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 培养学生职业信仰、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的目的。

四、固化实践学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障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 固化实践学时成为保障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重要时间保障。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七部门发布的教思政[2012]1号文件《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 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 (学时) 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 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少于半年。”教育部发布的教高[2012]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同样指出:“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 (学时) 。”因此, 不断夯实实践学时不仅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工作的内在要求, 更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部分。

学时是教学时间的计量单位, 亦可以称为课时, 常态下1学时就是一节课占用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各学科专业的学时总量均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教学需求统一计划核定的。因此在具体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 如何有效地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学时, 是关系其人才培养质量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关键所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有各自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 两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不可偏颇, 在观念上不应有主次之分, 都应该加以重视。应该从两者之间寻求最佳学时组合形式, 既满足学生在理论教学中对知识的感性认知, 同时又满足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飞跃, 实现其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真正应用。因此,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时分配, 应该在遵循教育部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有关文件下, 确保学生在专业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方面达到相应的要求, 同时应该兼顾市场人才需求适时调整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学时分配。具体可以采取“三增三减”的方法, 即压缩单门课程学时, 增加课程门数, 突出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压缩理论课时, 增加实践课时, 意在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压缩必修课程比例, 增设选修课程、校级任选课程, 进一步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其根本目的都是调适人才培养的学科质量价值标准与市场质量标准之间的冲突, 增加应用性学科和实践环节的教学, 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立足于就业需要, 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尽快适应人才市场及实际工作的需要[6]。

五、科学实践考核: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考核方式

1.实践考核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实现方式, 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用来检验学生学习质量, 决定课程重修、升留级、毕业结业, 给予学分学位的重要手段。从实践考核作用来讲, 科学的实践考核方式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实践能力上得以有效提升和发挥,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 自我检查教学效果, 总结教学经验, 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供分析教与学质量, 以及教与学存在问题的实际材料, 作为指导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更是教育评价中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和手段, 是学校评估、专业人才质量评估和课程评估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7]。因此,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其重要方式是科学实践考核, 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改进, 建立一整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与社会需要的人性化、多元化的实践考核模式。

2.实践考核要人性化。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势必要求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加以体现, 自然在实践考核中也应该有所具体体现。在考核中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真正利益, 而不是通过考核考倒学生。人的发展必须置于社会实践中加以考量, 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要在课堂之外通过理论知识的社会转化才能凸显。因此, 要注重学生平时的考核表现, 即通过平时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堂考勤、参与课堂的实际表现、课后问题的反馈反思、科研创作及课后作业的完成等更人性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考核, 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效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大和提高平时考核所占的权重比例, 另一方面要对终结性考核内容进行调整, 尽可能在命题内容上做到与社会需要的结合。采用更灵活的命题形式对学生进行能力检验, 实现学生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最后科学合理地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3.实践考核要多元化。目前高校主要通过闭卷笔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能力, 这种考核方式简便易行, 应用面广, 适用大部分理论知识课程的考核, 也就是常说的“一考定乾坤”, 属于定量考核。这种单一化的终结性考核方式虽然操作简单好用, 但不能有效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机械式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实践个性的发展, 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及参与实践的能力是一种扼杀, 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因此, 实践考核方式上要更多元化, 以更灵活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创新和促进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譬如, 加大考查考核的范围, 考查是高校成绩考核的重要方式, 属于定性的方法, 表现为课堂提问、课堂内外作业、实习实验报告、讨论发言、实践性作业、现场操作演示、撰写论文等, 这种考核方式是注重能力培养的教改趋势决定的。还可以通过口试、面试与网络互动教学进行考核, 这是信息时代发展及人的科学发展趋势决定的。故百花齐放下的多渠道考核方式, 对学生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一种有效途径。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质量的科学化、特色化成为其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否面向市场、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能否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并为之服务的关键所在。因此, 要不断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特色, 从实践育人理念、实践能力、实践活动、实践学时、实践考核等层面把学生培养成充满社会正能量, 适应社会和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特色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扈中平.教育学原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1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N].人民日报, 2010.07.30.

[3][4]居继清, 张华.实践育人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经研究[J].社科纵横, 2013 (8) .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14.

[6]程水源.大学运筹沉思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10-211.

强化特色 篇10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就业后受单位认可度程度低[2]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及意义相差甚远。其主要原因是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较低, 许多学生有知识没文化, 有文凭没水平, 只动口不动手, 为改变这种现象, 高校应强调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鼓励科技创新, 以科研、实验、实践促进教学, 以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的创新观念的培养要从增强创新意识开始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的创新兴趣, 鼓励学生树立参加创新活动、加入教师科研活动、发表学术论文、在校申请专利的观念。培养学生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浓厚兴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以所学专业为依托, 适当涉猎其他学科、门类, 使一些有能力的同学脱颖而出, 成为现代高校培养的高级人才。

二、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确立实验、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

实验、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着其它教学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首先, 应该重视基础实验室建设[3]。基础性实验是对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的生动再现, 通过基础性实验, 可以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其次, 应该重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专业实验课的开设, 是科研教学的前提辅助教学, 重视专业实验的开设也就是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 在专业实验室里可以加强学生专业基础与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课程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论文 (设计) 等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学生综合技能

通过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环节,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行科学研究训练, 完成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报告或论文, 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在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及经过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的基础上, 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 (设计) 环节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创新性的特点, 它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 是正式进入设计领域的开始, 又是大学生未来独立工作的预研性准备, 它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这一过程既是对大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 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检查[2]。

四、加强科研教学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研是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源泉, 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支撑, 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只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才能提高现有学科的水平和在国内、国际的地位, 才能丰富现有学科的内涵, 开拓边缘新兴学科, 培养高水平的本科生。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 教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 往往沦为呆板传授知识的教书匠, 难于提高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质量。

加强科研教学首先要通过科研成果渗透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 充实教学讲授。在讲授专业知识过程中, 可以将学生领入实验室或者带领若干学生直接从事科研课题的研究, 使学生有一定的从事某领域项目、工程的经验。通过这样的培训和讲授能够使学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一定的效果。其次要使科研仪器服务于教学, 科研设备充实教学。国家对科研投入的经费都是十分巨大的, 许多科研仪器都是比较领先的, 有一定水平的, 在同行业中也是有较高水准的。在大学中科研仪器也一项教育资源, 浪费将十分可惜, 因此将科研仪器设备服务于教学, 如应用在专业实验中、在毕业设计中、在科研训练中等等, 对教学是极大的促进, 能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对本行业的项目体系有一定的了解, 能够尽快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第三学校要开展学术讲座, 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性个性, 使学生创新性的想象力、判断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五、加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 保障优势和传统专业稳定快速发展, 有目标的培养创新人才

在地方高校的发展中, 学校特色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追求特色已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目标。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保障特色专业的稳定发展是推动学校建设的强大动力。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机学院, 红外技术专业是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 前身创办于建校初期, 几十年来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管理人才, 在国内业界有一定影响。现改名为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 该专业是长春理工大学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 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赫, 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该专业以国家精品课《红外物理》课程和“红外辐射与探测技术研究平台”为依托从原来较单一的培养国防专业人才模式改为既能够培养国防专业人才, 又能够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之, 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科研教学、特色专业办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 只有充分重视这些环节, 发挥这些环节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 得到一定的基本训练, 才能真正的使广大的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成为社会满意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申海燕.高校实验教学的新理念与新体系[J].高教论坛, Apr.2007.No.2, 105-106.

[2]企业为什么不欢迎职校实习生[N].中国青年报, 2006-12-18 (7) .

强化特色 篇11

1.强化组织领导,优化服务增合力

一是市委、市政府领导高位运作。为切实加强对乡镇企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双辽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主管市长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乡镇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乡镇企业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不断强化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近几年来,双辽市不断加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做到了乡镇企业管理服务机构健全,人员配备齐全,对乡镇企业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在四平市首家成立了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担保公司,隶属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共给编制16人,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方位为乡镇企业提供担保贷款、信息咨询、技術支持、人员培训等系列化服务。双辽市于2008年4月在市乡企局的基础上加挂了农产品加工局的牌子,具体承担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规划、指导、统计和管理的职能,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加强了各乡、镇(街)乡镇企业工作服务网络建设。全市19个乡镇(街)均设置了乡镇企业办公室,并在行政编制中设置民营(乡企)助理,具体负责乡镇企业工作。同时,市经济局还将局属管理的25名事业编制的大中专毕业生派遣到各乡、镇(街),协助民营助理做好乡镇企业服务工作。四是以参加全省乡镇企业“创业杯”竞赛活动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乡镇企业“创业杯”竞赛活动。每年都拿出20万元,对竞赛活动先进乡、镇(街)及纳税实现地方级收入超30万元的非工业乡镇企业等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进行表奖,切实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氛围和合力。

2.强化规划指导,科学统筹促发展

为推进全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升级改造,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双辽市提出了乡镇企业“三集中”发展思路,即村屯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集中、引导分散经营乡镇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推进乡镇企业向低消耗、高技术、高效益的集约方向发展。一是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近几年来,双辽市积极鼓励机关干部、广大农民、下岗职工、退转军人等各类创业主体创办小企业,并引导村屯小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形成以小企业集聚促进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建设推进小企业规范化发展的良性循环。2009年,在全市新增的乡镇企业中,有82%以上的小企业集聚在小城镇,从而有效地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集中。在双辽市经济开发区内划出10平方公里作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并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园区,目前入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22户。三是引导分散经营的乡镇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引导分散性经营的乡镇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切实形成乡镇企业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集聚,提升乡镇企业竞争实力,降低综合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目前全市已形成花生加工、稻米加工、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乡镇,产业集聚初具雏形。

3.以强化融资服务为重点,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破解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融资难题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我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产生的冲击也非常明显。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双辽市以强化融资服务为重点,化解和减少金融危机对乡镇发展的影响。一是化危机为机遇,趁此机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其培育成我市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二是抓住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内需这一重大政策机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投入资金帮助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和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大基地、大项目,以非均衡推进的方式,加快提升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规模,吸纳大量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三是充分发挥担保公司融资担保服务平台作用,强化对乡镇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

双辽市始终把解决融资难做为乡镇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担保公司为平台,不断加大对乡镇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有效地破解了乡镇企业融资难题。一是担保贷款稳步增长。 2009年当年新增担保贷款242笔,担保金额18871.9万元,同比增长3%。其中小额担保贷款3685万元,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担保贷款 15186.9万元。在保余额24417.9万元,其中乡镇企业和全民创业者贷款14556.9万元,占担保贷款总额的77%,同比增长了9%。二是担保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担保公司的实有资本达到8900余万元,担保能力达4亿元。三是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在2008年与省开行、吉林银行、双辽市农发行、双辽市农村信用联社合作基础上,2009年和省担保签订了联保框架协议,与省交行开展业务合作,目前公司积极申请加入东北区域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运营体系。四是信用等级进一步提高。2008年,双辽担保公司成为省开行助贷机构,信用等级BB-,授信额度3000万元,2009年,双辽担保公司进行了复评,信用等级BBB,授信额度2.5亿元,风险限额4.2亿元。五是积极向省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服务中心申请万民创业小额贷款贴息,共申请发放万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189.71万元,受到贷款业户的一致好评。

4.强化项目支撑,扩大乡镇企业发展规模

在乡镇企业工作中,双辽市始终把项目建设做为乡镇企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一是抢抓机遇,上项目。近年来,双辽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等有利时机, 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围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加大项目开发力度,以项目开发促进全市乡镇企业发展。2009年,全市共开发500万元以上乡镇企业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2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吉林双佳食品有限公司花生精选加工、博来德工贸有限公司现代粮食加工物流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投产为全市乡镇企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3亿元,实现利税4.6亿元,安置就业2000余人。二是突出重点,扶项目。对带动功能强、投资规模较大的双药集团金咳息胶囊生产线、瑞鑫机械铸造有限公司铸件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做到重点扶持,使这批项目能早日投产达产,利用项目的牵动,提高乡镇企业发展质量;三是广泛收集,储项目。双辽市广泛收集项目,建立了乡镇企业项目储备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项目库已储备各类项目71个。

5.强化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平台

双辽市着眼农产品加工业长远发展,积极搭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平台。双辽市在经济开发区内划出10平方公里作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一区两园”,即在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和工业项目集中区两个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以植物油、饲料、花生、乳制品及肉禽加工为主。

为有效发挥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双辽市进一步加快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目前已达到“九通一平”,“两纵一横”的硬面路网已经成型,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完善。同时,制定了示范区土地、税收、收费等优惠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先后到园区落户。2009年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2户,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实现利润1.82亿元,实缴税金3560万元。博来德工贸有限公司3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吉林双佳食品有限公司花生精选加工等5个项目落户示范区后,安置就业人员600余人,为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6.强化政策扶持和软环境建设,為乡镇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是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体现一个“活”字。为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双辽市于2006年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2007年设立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展资金。预算安排100万元,以后每年从企业新增本级财政收入中按20%比例提取,逐年积累,滚动使用。重点用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贷款贴息、技术改造、融资培训等。二是在治理软环境上,体现 一个“严”字。为加大对软环境的整治力度,双辽市像抓农民减负一样抓企业减负,治理软环境决不心软。近两年来,共取消和减少收费项目60余项。

7.拓宽对外合作交流渠道,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2009年,按照省局关于扩大对外交流活动的部署,双辽市积极参加省局组织的对外交流活动。并组织部分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管理人员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开阔视野。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利用外资,借助外力扩充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实力。一是主动出击。通过组织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参加“东博会”、“农博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和到先进地区考察等形式,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走出去,到境外寻求市场,加强与外地合作交流,“以外养内”。二是形象招商。在双辽电视台、政府网站、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双辽网等媒体上长期宣传本地企业和产品,以良好的企业信誉和特色产品招商,增强外界对我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了解,达到共同发展,“以内引外”的目的。三是走访招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诚招商,以亲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启动民间资金。利用各种形式、所有关系抓招商引资,“把老乡请回来当老外对待”,“把老外引进来当老乡看待”。同时,还要把招商引资和招商引资“智”相结合,要切实加强与省内外社团、友好组织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友好组织(团体)的合作,广泛开辟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渠道,使引进国内外智力渠道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方向发展。2009年全市乡镇企业招商引资额达到了13.1亿元。

8.强化培训服务,提高素质育人才

强化特色 篇12

“卓越计划”具有四个主要特点:其一, 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其二, 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2]其三,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能力, 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及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这五种能力的培养;其四, 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 通过校企合作,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2009年6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式启动“卓越计划”预研工作, 研究国内外建筑类院校的办学经验, 分析学院教学现状, 提出针对性改革思路和设想;2009年9月, 开始修订专业标准、教学总纲、子纲和培养方案;2010年,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2010年3月, 完成专业标准、教学总纲、子纲和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并制定了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同时修改了招生简章;2010年9月, 第一批新生入校, 卓越计划进入实施阶段。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学整体特色主要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 即“多学科发展”“重实践创新”和“国际化办学”。[3]经过五年多不懈的努力与探索, 依托本专业的传统优势, 结合“卓越计划”的新要求, 在建筑学专业目标和培养标准制定、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国际教育网络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一、同济建筑教育的改革策略

教学特色不仅源自所在国家、城市、大学的特质, 也是特定教育机构内部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共识和默契的自然流露, 体现为毕业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并得到社会公认的文化烙印, 以及超越普遍人才培养标准的附加价值。教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品质息息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 任何教育改革过程同时都应该成为教学特色的强化过程。

1. 对同济建筑教学体系传统本质的认知

第一, 持续探寻建筑教育的一般规律及教学体系的理性线索。从创建之初开始, 现代建筑的理性思想就赋予同济建筑系独特的精神气质。[4]理性精神在教学理念和体系上的反映, 就是着力解决“可教性”问题, 避免把教学内容“自发地、无计划地、碰运气地、偶然地”[5]教给学生。从以空间为纲组织教学, 到以环境为线索组织教学, 从运用总纲子纲组织教学, 到以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组织教学, 再到建立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都是理性探索下承前启后的演进过程。如同一幅水墨渲染, 一层层叠加上去, 逐渐呈现出透润的效果。

第二, 以目标控制性与过程开放性统筹作为教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学术氛围的开放和学术思想的多元是同济建筑系与生俱来的人文气质, 这种独特气质对教学特色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一, 建筑教育一直被定位为学生终生学习的一个阶段, 不以所谓成熟的模式“雕刻”学生, 而是通过多元理念和方法的启示与激发, 让学生在迷茫中逐渐学会塑造自己的方法, 并保持思维的开放性;其二, 教学体系对教学目标和过程的整体和局部控制, [6]始终旨在明确“规定动作”, 同时留出相当的发挥空间, 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特长, 完成教学探索和个性化创新的“自选动作”。

2.“卓越计划”下的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第一, 明确对建筑学专业卓越人才的认知和定位。在全球化背景下, 当代中国建筑师必须应对来自世界的挑战, 重要项目国外设计师出创意, 国内设计师抓实施, 已经成为一个严酷的现实。只有更新理念、锐意创新, 不断提高建筑学专业的教育质量, 才能培养出能够逐渐改变落后局面的专业卓越人才。

第二, 针对建筑学专业特征制定改革目标和具体改革方案。“卓越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 有些方面本身就是建筑学专业教育的普遍特点, 或是学院已有的办学特色, 需要在改革过程中加以固化、深化和拓展。同时, 教学改革的依据不仅在于对毕业生在离开学校时的质量评价, 更在于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后对所培养人才的社会检验结果。因此, 应该体现改革设想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保持教学体系的相对稳定性, 不能为改而改, 而是基于对教学现状、社会反馈和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 因时而变, 顺势而为, 保证改革的合目的性和实效性。

第三, 处理好整体改革与重点突破的相互关系。围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培养的总体要求, 对教学体系进行总体优化, 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 把改革目标化解为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调适, 以本硕贯通体系建构、课程体系梳理和重构、校企合作机制和国际双学位项目建设为抓手, 取得重点突破。

第四, 探索规模教育条件下的卓越人才培养之路。建筑学专业教育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很大程度上是由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和相互激发的需求所决定的。经过长期发展, 目前学院已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中专业设置齐全、办学规模最大的建筑、规划、景观教学和研究机构。因此, 如何增加师生的接触面以充分发挥规模办学的优势, 如何通过体系建构和制度建设维系总体教学质量, 以及如何通过开展局部教学实验探索和验证未来改革方向, 应该成为“卓越计划”改革过程中的关注焦点。

二、教学体系的梳理与优化

1. 培养目标的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中国建筑教育在规模上的迅速扩张, 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多样化和层次化的格局日渐显现。结合院校的办学积累、条件和水平明确培养目标, 强化角色分工和教学特色, 日益成为中国建筑教育适应社会和行业人才需求、促进建筑学科整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应办学形势的发展变化, 近15年中,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对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两次更新:第一次是从“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调整为“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 具备建筑师职业素养, 并富于创新精神的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及专业领导者2”, 第二次则是在2010年, 参照“卓越计划”通用标准, 根据改革要求和自身办学定位, 将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更新为“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德、智、体全面发展,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 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 具备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和突出的实践能力, 具有国际视野, 富于创新精神的新领域的开拓者以及本专业领域的专业领导者3”, 呈现出人才培养目标逐渐提高, 目标构成日益明确的趋势和特点。

2. 专业标准与课程体系的对接

根据“卓越计划”的改革要求, 为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院系制定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建筑学专业培养标准, 并形成“知识/能力/人格-课程”培养矩阵 (附表) , 明确了由通才性和专业性两部分构成的知识体系内容和培养标准, 以及由德育和体育两部分构成的人格体系内容和培养标准。同时, 围绕专业特点, 把专业性知识体系细化为技术、理论、实践三个部分, 针对专业培养标准, 结合建筑学专业人才具体要求, 设定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相对应的教学节点, 建立专业课程教学的总纲和子纲, 列出专业课程-知识与能力培养矩阵 (图1) , 通过精细化、合目的的教学组织, 实现专业培养标准与课程体系的全方位对接。

3. 课程体系的调整和重构

第一, 建立全方位贯通的全新课程体系。首先, 本科课程与硕士研究生课程贯通, 以本硕贯通的教学结构为脉来组织课程, 强化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图2) , 也使学生可以按照学力水平、学习兴趣和学源及专业背景, 在更大范围修学课程;其次, 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贯通, 在课程体系中加强实践环节, 通过校企联合提高见习、实习等教学质量;最后, 中文课程与英文课程贯通, 提供系列全英语专业理论课程、研讨课程、设计课程, 强化专业领域内的英语沟通、交流能力。

第二, 进行以“四增强”和“一减少”为特征的课程体系调整。“四增强”系指增强基础、理论、实践、英语教学比重。其中, 本科生实践课学分总量增加15%。“一减少”则是指通过合并减少课程门数。本科前4年总课程门数比改革前减少10%,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

第三, 加强设计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整合。对同济2010届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状况的全覆盖调查表明, 设计课程在课内学时、课外学时以及总学习时间中的所占比例分别达到36%、68%和58%。因此, 在改革过程中, 积极探索技术教学与设计课程整合、理论教学与设计课程整合、学科发展前沿与设计课程整合的教学新模式, 不仅促进了研究型学习, 也增强了教学安排的紧凑性。

4. 课程建设的推进

第一, 根据“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增设课程。结合人文素质发展要求, 增加“艺术史”“城市阅读”等基础理论课或专业理论课;结合学科发展前沿, 增加“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化设计方法”“数字化设计前沿”等课程;结合国际化培养要求, 将第8、第10学期设定为国际联合教学学期, 50%课程达到英语教学要求。

第二, 建立适应创新能力培养和训练要求的创新课程平台。巩固和优化学院创新实践基地, 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创新课程, 学院面向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建立了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基地、美术教学实习创新基地、传统建筑测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基地、上海优秀历史建筑资源调查实践教学创新基地、中国传统家具教学创新基地、城市规划综合实践创新基地、风景区规划综合实践创新基地、艺术教学基地、城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教学创新基地、社会实践创新基地十大创新基地。

第三, 成立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建筑、规划、景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实验教学中心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组织模式、管理制度和课程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整合了实践、实验教学资源, 加强了科研与教学的联动关系, 建立起了学校和企业的联合教学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由此步入可持续轨道。

第四, 开展创新素质能力拓展项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融入工程实践的技能。学生可从以下几种途径获得创新类学分:参与国家、上海市、学校的创新项目并结题;参与学科竞赛并获奖、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等;通过学院的创新基地、开放实验室、创新类选修课参加创新活动和进行创新训练。

5. 教学方法与学生评价方法的革新

第一, 依托虚拟仿真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围绕基于全过程虚拟仿真这一当代专业培养的前沿性教学模式, 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低成本、高效能地让学生体验和实践在现实中难以运作的过程和环节, 针对年轻一代获取信息方式的新特点, 增强教学效果。2014年, 国家级建筑、规划、景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申请获得批准。目前, 首批各类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环节应用平台已经以教师与企业共同设计开发的模式进入建设阶段。

第二, 公开评图贯穿设计教学全过程。作为说服力培养的主要环节[7]和规模化教育优势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以及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实践, 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公开评图操作方法, 并转化为规章制度, 成为设计课教学的长效机制, 跨班、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校内+校外、中+外等多种模式的专业教学公开评图贯穿设计教学全过程。每个学生从入校到本科毕业都要参加15次以上的公开评图, 也已经成为教学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同时, 结合设计课评图需要, 建立起了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 (来自高校、科研机构、设计机构等) 、本校资深教授和骨干教师等组成的相对稳定而又开放的评图专家库, 使学生在评图过程中得以聆听多层面、多角度的见解。2015年起设立的全院评图周, 已经成为设计课程成果展示交流的“节日”。

第三, 建立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制度。对于设计理论课程, 以分阶段就指定文献撰写并提交阅读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对于研讨课程, 采取案例研究报告形式进行考核, 要求结合专题讲座, 运用所学理论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分析, 并形成设计报告;对于设计课程, 成绩评定采用公开评图方式进行;对于毕业设计, 采取独立评审团制度进行考核, 独立评审团由校内教授、兄弟院校教授、国际知名建筑师、建筑评论家组成。

三、学制改革探索

1. 反思和认识

第一, 我国的主流建筑院系大多采用“5+2.5”学制, 在通过评估的学校中, 学生经过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 分别获得建筑学专业学士和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在同一个学科专业重复获得两个专业学位, 不仅与强调复合人才培养的教育发展趋势相背离,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时间和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

第二, 医学、法学这些比较成功的专业教育体系告诉我们, 专业出口学位与就业门槛关乎一种职业的社会尊重程度, 其隐含的意味在于是否能对学生进行更加系统化的培养。由此, 延长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年限至研究生水平, 以便为其提供更多的课程, 十分必要。[8]

第三, 在对“卓越计划”进行预研的过程中, 我们对全院2010届本科、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去向全覆盖调查, 结果表明, 本科生毕业去向多元化, 研究生以从事专业工作为主, 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图3) 。

2. 多出口设计

第一,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路, 结合“卓越计划”改革, 我们把建筑学专业本科出口改为五年制与四年制并存, 以“4+2.5”学制为核心, 采用“4+M”模式, 在保证教学体系完整和培养质量的前提下, 增加人才培养方式和类型的多样性, 并为学生提供基于自身意愿和生涯规划的多种选择可能性。

第二, 在四年级上学期末对学生进行分流。部分学生四年级毕业, 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4+2.5、4+3) , 攻读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或国际双学位;其他学生则可以四年毕业, 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4+0) , 或者继续学习一年, 取得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后毕业, 也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或国际双学位 (4+1、4+1+2.5、4+3) (图4) 。

第三, 对四年毕业并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进行本科生和硕士生贯通 (以下简称“本硕贯通”) 培养。为“本硕贯通”学生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缩短学制, 紧凑安排, 让他们用6.5年的时间完成原来需7.5年才能完成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第四, “本硕贯通”学生中的50%将进入国际双学位培养项目, 其硕士研究生阶段学制为3年, 其中1年在国际双学位合作院校学习。学制改革方案实施以后, 本硕连读的本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学生比例由2013年的22%上升到2015年的41%。

四、实践教学模式的拓展

1. 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认知

第一, 实践性本身就是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特点之一。对建筑教育而言, 实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创新实践、社会实践等属于前者, 面向的是普遍能力, 与专业业务只有间接关联, 应该编织进日常教学过程之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设计院实习或见习等则属于后者, 面向与项目设计实践的接轨, 应通过系列化目标设定, 明确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的递进关系。

第二, 围绕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工程实践教学的定位。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不能等同于瞄准方案之后的设计阶段, 应通过提前训练, 缩短进入设计实践操作阶段的适应期。在同济“卓越计划”改革过程中, 强化实践教学与加强理论教学、拓展国际视野同步进行, 三者相辅相成。

第三, 实践教学具有人文属性。作为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教学的目标还应该指向职业道德的培养, 以及对设计企业文化的体验和认识。

2. 校企合作的推进

第一,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机制。在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企业人员进入学院教务委员会, 深度参与关于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 介入教学过程, 并提供对培养质量的评价意见。建筑系聘请了39位具有10年以上专业实践经验的从业建筑师担任兼职教师, 除了按照实习计划和要求指导学生之外, 还通过讲座、授课、评图等形式参与教学过程。校企合作单位负责学生在企业实践时段内的课程安排, 设计机构为此专门制定面向实习学生的课程培训体系, 以保证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得到落实。

第二, 依托校企合作网络搭建工程教育实践平台。建筑系已同16所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和建筑产品生产企业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共建协议, 并先后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2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通过探究工程实践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等核心问题, 提高设计院实习教学环节的针对性, 逐步形成了覆盖组织架构、运行和管理机制、质量保障体系的较为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 注重实践教学的实效。通过有计划的教学管理, 保证学生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时间和质量。四年制本科生将有至少3周、五年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有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设计单位见习或实习。学生在专人指导下参与各阶段的项目设计服务工作, 了解企业文化, 学习各种工程设计实务知识并获取相应成绩。

五、国际教育网络建设

1. 理念与策略

国际化办学一向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 经历了从兼收并蓄到博采众长, 从国际交流到协同培养的不同发展阶段。“卓越计划”实施之初, 院系决定在进一步拓展国际教学交流的同时, 大力拓展国际双学位项目建设工作。

第一, 国际交流的意义应该更多地建立在分享差异而非分享共同点之上。在国际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 一方面, 由于办学历史、师资配备和发展阶段等差距, 与先进国家的建筑教育相比, 我们在许多方面需要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建筑教育近年来在规模和质量上的不断提高, 已经逐步具备了与先进国家建筑教育机构平等对话的条件。总体而言, 西方国家建筑教育的现阶段优势主要体现在理论、历史和技术教学方面, 而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得建筑教育与设计实践的对接, 则成为我国建筑教育的比较优势。因此, 构建优势互补的国际协同人才培养网络, 通过深度合作和双向交流, 让学生从双边充分汲取养分, 成为现阶段提高教学水平的最佳选择。

第二, 对同济建筑教育而言, 国际化不仅是一个办学目标, 更是一个提高办学水平的手段。国际双学位培养体系的建设, 与其他国际交流活动相比, 对学院的自身建设提出了全方位的更高要求, 对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学体系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均形成严峻的挑战。以国际双学位培养体系为抓手, 能够将来自外部的压力转化为突破性发展的动力之源, 促使学院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通过实质性的改革, 迅速拉近与世界高水平大学之间的距离。

第三, 国际教学交流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教学资源, 也就必然存在绩效问题。经验表明, 当联合教学活动触及学分、学位和学费等问题时, 交流的深度和绩效就会发生质的变化。通过国际双学位项目建设中的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对接、学分互认和教师互换等过程, 可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诸方面,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并轨。与此同时, 国际双学位项目的实施也促进了合作院系教师间的相互了解, 从而为科研合作增加了可能性, 学院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从双学位培养合作发展到共建生态城市设计联合实验室即是一例。

第四, 国际双学位培养中最为直接获益的是学生。尽管每年学院都有许多同学走出国门继续深造, 但是在规模教育的前提下, 互免学费的国际双学位项目设计思路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培养过程,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现场体验优秀规划设计作品、选修优质课程, 丰富学习和生活经历, 拓展学术视野;通过日常交流、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提高外语水平和沟通能力, 从而为成为国际化专业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

2. 建设成效

第一, 学院的第一个国际双学位项目始于2005年。经过“卓越计划”改革过程的的大力拓展, 至2015年已经发展到18个项目, 涉及10个国家的教育机构, 覆盖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四个专业和本科、研究生两个阶段。学院为此建设了包括15门本科生课程和33门研究生课程的英语课程平台, 满足了国际学生攻读我方学位的要求。目前, 学院通过双学位项目每年派出约70位学生, 接收约40位国际学生。截至2015年, 已有总计604名学生进入了国际双学位联合培养体系, 其中, 中国学生381名, 国际学生223名 (表1) 。

第二, 学院为了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还制定了一整套的奖励机制, 以绩点调整系数方式体现工作量。进行国际课程教学和工作的教师, 其工作绩点可在普通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绩点上乘以适当的奖励系数, 而该奖励系数最高可以达到3.0。

第三, 通过派出去、引进来等方式, 培养稳定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巩固国际化办学基础。充分利用国家“千人计划”、学校“模块化专家”和学院“引智计划”等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各种人才引进计划, 结合师资补充的全球招聘机制, 不断引进和充实师资队伍, 提升国际化师资队伍的水平。国际合作交流还拉近了学院和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距离, 拓展了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结语

2011年开始实施的建筑、规划、景观复合实验班, 是学院“卓越计划”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是面向未来的复合化、实践性和国际化的综合实验平台, [9]旨在把学院多学科整合发展优势和特色集中体现在卓越人才培养上, 并通过检验本科教育通识化、研究生教育专业化的教育模式的适用性, 为明确下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改革方向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自建筑学专业进入“卓越计划”之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从培养目标的提升到专业培养标准的制定, 从教学体系的梳理与优化到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更新, 从学制改革到本硕贯通, 从教学方法的革新到评价方式的转变, 从实践教学拓展到校企合作, 从加强国际交流到构建国际教学网络, 在延续院系优秀教学传统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了同济建筑教学的特色。

关键词:卓越计划,改革,同济,建筑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 (2011-01-08) [2015-05-15].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102/115066.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工程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EB/OL]. (2013-11-28) [2015-05-1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312/160923.html.

[3]吴长福, 黄一如, 李翔宁.从兼收并蓄到博采众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际化办学历程与特色[J].城市建筑, 2011 (3) :15-18.

[4]郑时龄.同济学派的现代建筑意识[J].时代建筑, 2012 (3) :10-15.

[5]冯纪忠.谈谈建筑设计原理课问题[M]//王伯伟.建筑弦柱 (冯纪忠论稿)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2-17.

[6]赵秀恒.总纲与子纲[M]//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开拓与建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125-127.

[7]黄一如.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体系中的“说服力培养”环节[J].建筑学报, 2005 (12) :30-32.

[8]DUDERSTADT J J.变革世界的工程—工程实践、研究和教育的未来之路[M].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语文电教媒体教学下一篇:一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