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分析(精选12篇)
强化分析 篇1
为加快我地消除麻疹的进程, 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 县疾控中心在山西省卫生厅和吕梁市疾控中心的统一安排下, 对辖区内8月龄至4岁人群于2008年5月和2010年9月分两年开展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以期在人群中建立麻疹免疫屏障, 降低麻疹发病率。为评价大规模人群强化免疫的效果, 对我中心的两轮强化免疫麻疹的接种情况及2006年以来本地连续5年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县疾控中心2008年和2010年的麻疹强化接种统计资料, 2006年-2010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关于本地麻疹发病的相关资料。
1.2 方法
麻疹强化免疫活动由省卫生厅、教育厅联合下文, 省地各级疾控中心制定下发《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接种技术操作指南》, 对接种的目的、任务指标、强化免疫对象、接种疫苗的种类及剂量、人员培训、社会动员和宣传、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后勤保障及最后强化免疫工作实施、督导、评估和总结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安排。我中心在省市两级疾控中心的指导下, 严格按照《技术操作指南》认真完成了麻疹强化免疫接种任务。本次强化免疫活动由取得县卫生局免疫接种资格的接种医生负责实施, 采取了固定接种 (接种门诊) 与临时接种点 (各村卫生室) 相结合的方法, 疫苗分别采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麻疹减毒活疫苗, 2人份/支, 用1mL稀释液稀释后取0.5mL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 抗原含量:不低于3.01gCCID50, 批号:20080109-6和2009090801。
2 结果
2.1 接种率 2008年强化免疫接种对象为8月龄至4周岁儿童, 我中心摸底应种对象15103人, 实种14669人, 接种率97.13%。2010年强化免疫接种对象为8月龄至4周岁儿童, 我中心摸底应种对象15780人, 实种15571, 接种率98.68%。
2.2 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后, 发病率明显下降 (表1) , 但要达到2012年消除麻疹, 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 (不包括输入病例) 的标准还相差甚远, 需要我们公共卫生人员的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
2.3 发病年龄构成显示, 6岁以下儿童居多, 1岁儿童占21.4%, 其次为8月龄以下和1岁以下, 各占8.9%, 2岁~6岁儿童占23.2%, 这部分儿童均为免疫空白人群, 原因为未到接种年龄或因生病等其它原因推迟接种。其次是高年龄段人群, 麻疹发病呈现两端高, 而中间低的情况 (表2) 。免疫空白的儿童和成年人发病率高, 有免疫史的人群发病率低。说明接种疫苗对于控制麻疹的流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性别来看男性35例, 女性21例, 男多于女。2009年全年麻疹呈0报告病例。6岁、10岁儿童仍有发病, 说明麻疹加强免疫对于提高儿童免疫力, 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意义重大。消灭麻疹免疫空白人群, 开展强化免疫为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2.4 从病例的职业构成上来看主要是散居儿童共35人, 占了62.5%。但病例的构成只是发病年龄上有区别, 从成人不同职业来看没有明显差异 (表3) 。青少年儿童仍是麻疹免疫的重点人群。
2.5 从病例的发病时间来看, 病例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病例分布的季节性明显, 符合麻疹任何季节均可发病, 以冬春季多见的特征。
3 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 我中心麻疹强化收到了明显效果, 发病率明显下降。2006-2010年兴县麻疹病例年龄构成中<6岁幼儿发病占第一位, 不到8个月幼儿就有5例发病, <2岁年龄组免疫空白的儿童发病率较高, 占了23.2%以上, 这种情况值得关注。一般来说, 母体抗体能经胎盘传给胎儿, 因而麻疹发病多见于8月龄以上, 所以我国现行的免疫程序为麻疹初种月龄为满8个月。<8月龄婴儿患麻疹的原因大致为现在的育龄妇女虽经过人工自动免疫, 但机体获得的免疫力终究不如天然免疫获得的免疫水平高, 当机体的免疫水平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得到的母体抗体也就较少, 或有极少数育龄妇女本身就存在免疫缺陷, 她们的孩子一旦在8月龄前接触到麻疹病毒就有可能发病[1]。针对<8月龄组麻疹病例的问题, 可能与6-8月龄儿胎传LgG抗体水平较低有关, 提示初免滞后可能导致婴儿发病率上升的原因[2]。建议:将婴儿初种MV的年龄提前至6月龄;育龄妇女接种MV, 这也是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在大学新生入学时大规模的普种MV, 或婚检时进行常规接种MV, 能提高母体的麻疹抗体水平, 使母传抗体增高, 有效地保护<8月龄的儿童, 可以考虑在流动人口聚集区域或疫区内对6月龄以上幼儿实行提前接种[3]。向所有8月龄至14岁儿童开展MV强化免疫, 确保没有获得首次麻疹疫苗接种以及虽然接种了疫苗但未免疫成功的儿童获得免疫, 进一步消灭免疫空白人群。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强化免疫, 可有效控制麻疹疫情, 是达到2010年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摘要:为加快我地消除麻疹的进程, 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 县疾控中心对辖区内8月龄至4岁人群于2008年5月和2010年9月分两年开展了麻疹强化免疫工作, 分析我中心的两轮强化免疫麻疹的接种情况及2006年以来本地连续5年的麻疹发病资料, 结果显示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后, 发病率明显下降, 免疫空白的儿童和成年人发病率高, 有免疫史的人群发病率低。说明接种疫苗对于控制麻疹的流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疹加强免疫对于提高儿童免疫力, 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意义重大。消灭麻疹免疫空白人群, 开展强化免疫为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麻疹疫苗,强化,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符剑, 何寒青, 赵艳荣, 等.浙江省2008年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率及儿童流动情况调查[J].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0, 4:304-306.
[2]关堂敏, 耿晓冬.定海区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 2010, 22 (10) :24-25.
[3]刘恒武, 侯清波, 程林.荆州市城区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 4:85-86.
强化分析 篇2
一、统计巡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这几年的统计巡查,**省统计局全面了解了各地统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强化了省统计局对各地的统计监督和指导,加强了统计系统的上下联系与沟通,对全省的统计数据质量、方法制度、统计法制、基层基础、统计队伍、统计信息化、领导班子和机关文明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促进,真正达到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双向交流,促进工作”的巡查目的。
(一)统计巡查扩大了统计工作的影响。伴随着统计巡查工作的开展,各地新闻媒体、各种舆论传媒纷纷倾力报道,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统计工作,更加关心统计数据,更加主动地履行统计义务,更加积极地配合统计工作,使统计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度逐步增大。
(二)统计巡查提升了统计工作的地位。通过巡查组与各级政府领导的接触交流,进一步提高了统计工作在各级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使各级领导更加重视关心统计工作,更加支持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职权,更加重视发挥统计部门在党委、政府决策中的参谋咨询作用,给予统计部门在领导干部配备、统计改革与建设、财力物力保障等方面更多的支持。
(三)统计巡查加强了统计系统的沟通与联系。通过统计巡查,加强了省统计局与各级统计机构的联系与沟通,提高了统计系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统计法律法规制度的自觉性,保障了统计系统的政令畅通。同时,省统计局也听到了来自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发现了问题,明确了统计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四)统计巡查促进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统计巡查对基层统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促使各级统计机构向“统计工作法制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资料档案化、统计基础规范化、统计机构网络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发展。全省140个县(区)全部建立了独立的统计局,各高新区和开发区等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统计机构。在乡镇统计站建设中创出了“嘉祥模式”和“新湖经验”。全省乡镇统计站达到1877个,其中派出型525个、实体型1004个、联合型277个,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五)统计巡查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巡查督导各级统计机构坚持把提高和控制统计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实行主要数据下管一级和数据联审、数据评估制度,强化数据间比例关系的审核,开展数据质量定期抽查,严把新增企业的入口关,积极推进联网直报,使规模以上工业、批零住餐重点企业、房地产企业联网直报率均达到100%,使全省主要统计数据的匹配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六)统计巡查促使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统计巡查中,巡查组紧密结合当时的统计中心工作,特别是对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等全国性的重要工作,认真加强督导,并将巡查情况以正式文件反馈给相关的市人民政府,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统计巡查推动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统计巡查推动了各级统计局深入打造以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规范型、高效型为主要内容的“五型机关”,全省建成了统计文明系统,17个市统计局全部成为“省级文明机关”;140个县(市、区)统计局中有126个获得“文明机关(单位)”称号,其中,98个为“市级文明机关”,23个为“省级文明机关”。省统计局和临沂市统计局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八)统计巡查帮助基层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统计巡查帮助一些基层单位完善了机构、补充了人员、增加了经费、改善了办公条件,使统计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全省17个市全部设置了能源统计机构,14个市设置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一半以上的市设置了服务业统计科,明确了职责,充实了力量,济南市成立了专职的统计执法队伍。同时,部分县(市、区)也增设了统计机构,增加了统计人员。
二、加强统计巡查工作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经济结构日益复杂,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统计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也愈加突出,统计工作也受到各方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公信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统计基层基础薄弱,统计管理滞后,由此带来的统计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作为有效改变以上问题的统计巡查工作,有必要继续加强,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巡查工作的认识,完善巡查方
式,把握巡查重点,增加巡查对象,提高巡查规格。
(一)统计巡查应体现政府行为。统计巡查应定位为人民政府对所辖地区统计工作情况的一次督查和检阅。为此,要充分借鉴吸收外省市的成功经验,首先提请人民政府向所辖地区各部门、各级政府印发《统计巡查办法》,以政府名义成立统计巡查协调组,以政府法制办、统计、司法、监察等为成员单位,与统计部门各有关处室组成巡查小组,由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带队进行巡查。巡查情况以政府文件反馈,巡查结果以政府文件通报。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各级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最有效地提高统计巡查的力度,才能更好地形成统计巡查工作的良性循环。
(二)统计巡查应针对全社会统计。要充分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发挥好统计的整体功能,就必须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企事业单位统计、个体工商户等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统计巡查的领域范围要不断拓展,逐步延伸到全社会统计,不能仅局限于各市(县)政府统计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局代表人民政府协调和管理统计工作的职能,督促全社会重视支持统计工作,严格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保障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统计巡查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统计巡查要紧密结合巡查对象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灵活运用巡查方法,努力拓宽了解情况的范围和渠道。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耐心听取基层人员的真话、实话、心里话,通过认真听、深入看、细琢磨,力求全面掌握被巡查地区和单位的主要情况,切实找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梳理,有的要及时反馈给被巡查单位进行整改,有的要交给相关责任部门去研究解决。巡查中要科学掌握时间,既要保证巡查工作内容、程序的必要到位,又要防止纯粹为完成程序而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时间过短,可能无法有效地把一个地方的情况摸清,无法把一些问题看准,使巡查工作失去作用,而时间过长,则可能让巡查组的工作陷入一种错位,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同时增加不必要的财政开支。
(四)统计巡查要把握工作重点。统计巡查要始终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内容,推动统计工作的科学发展。要努力增强巡查工作的针对性,要在把握国家确定的巡查工作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紧紧围绕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确定巡查工作的重点。巡查时既要防止影响巡查对象的正常工作,又要善于从中寻找问题,通过客观分析梳理,找出问题的关键。同时要加强跟踪督查,通过回访、函询等多种方式,督促被巡查地区和单位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促进问题尽快解决。
强化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分析 篇3
摘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财政支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力度,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提高财政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础而建立的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
关键词:会计核算分析
0 引言
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财政支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力度,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提高财政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础而建立的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
1 会计的集中核算方法
1.1 加强了会计监督,减少了财务支出中违规违法行为,杜绝了不合理的支出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纳入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一些超标准、不合理的支出明显减少。许多单位经常事先向会计核算中心询问有关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将不符合政策、法规规定的收支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了不合理的支出。
1.2 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中心调配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人员,并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保证了各纳入单位会计核算的及时、准确、完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1.3 强化了财政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资金统一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不但便于财政部门及时、全面地掌握财政资金整体运行情况,及时了解各单位资金使用和拨付情况,而且聚集了一大批资金,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同时,通过会计核算中心对单位每笔资金的审核,保证了每笔资金都按预算、按项目使用,从根本上杜绝了挤占、挪用、截留、浪费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1.4 促进了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确保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促使单位严格执行预算,没有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支付申请,中心有权予以拒付,从而起到强化部门预算约束的作用,保证了各项开支符合会计制度和部门预算的要求。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凡规定纳入政府采购的项目,纳入单位违规的,中心将予以拒付;凡部门预算中没有纳入采购的项目,单位自行办理的,中心也不予报销,确保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收支两条线”管理方面,由于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撤消了所有的银行账户,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均直达国库,不得进入中心支出户,实现了收缴分离、罚缴分离。
2 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管理模式上的弊端 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中心每组二人核算近三十多个单位的账,大厅式的工作模式难以对纳入单位实施全过程的会计监督。表现在支出的合理性难以控制,发票的真实性难以把握,造成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失去了实地实时监督的优势。会计核算中心整天忙于报账、记账和编制报表,无法顾及发票内容的真实性。单位报账时,一是看单位报账发票的手续是否完备;二是看票据是否规范合法。只要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不管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都必须报销。
2.2 制度建设滞后,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由于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给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带来了困难,常常会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报销事项。比如,现行的差旅费开支标准与实际支付有较大差距,在报账业务的审核中,会计核算中心把关较为困难,灵活性与原则性的尺度较难把握,势必造成与各预算单位之间存在矛盾;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财务报销制度建设滞后,不能及时适应新的经济形式而对有些报销事项的范围或标准予以修改或调整,给票据失真、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2.3 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 纳入集中核算单位因实行集中核算而放松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的财产物资和会计核算相分离,中心掌握单位的资产账面情况,却不了解资产的使用情况,单位占有、使用具体的财产。这样,就出现了预算单位认为记账是核算中心的责任,和本单位无关;而会计核算中心则认为管理使用是预算单位的事和中心无关,存在着实物和账面管理相互脱节的问题,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如不加强解决预算单位财产物资管理,又将造成新的腐败之源。
2.4 单位忽视会计工作,财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 集中核算后,改变了过去支出只要单位领导“一支笔”就可报销的模式,单位领导签了字,还需中心会计审核后才能报销,有少部分单位领导对本单位财务支出接受会计核算中心的制约和监督产生了抵触情绪,有意放松了本单位的财务管理,而且会计集中核算后,有些单位领导认为财务联系人是跑跑腿的,有无会计证都无关紧要,单位联系人随意任命,导致财务联系人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3 强化会计核算的措施
3.1 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 目前,会计核算中心日常主要的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然而,如果将会计核算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着重于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必须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在决定资金支付之前应确定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而不能到支付完了后再来明确。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在收到预算单位支付申请后应确定是否可以支付(即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如何支付(即占用何指标、列支何科目),然后才可以通知银行付款。会计核算中心的发展必须要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彻底扭转将核算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
3.2 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完善财务报销制度 财务报销制度是财务报销工作的依据和标准,没有财务报销制度就无法照章办事。因此,明确经费开支标准、规范经费支出渠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报销制度是各单位搞好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笔者建议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经费支出标准,在各单位统一执行,从而在制度上遏制各单位在费用支出上互相攀比、滥发钱物的现象。
3.3 开通远程报账系统和远程查账系统 会计核算中心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制,必须立足于电算化和网络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日常工作。中心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量花在凭证的整理和摘要的输入上,实现远程报账后工作人员只需花审核和修改的时间,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工作量,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单位的财务和预算管理工作。开通远程查账系统可以使单位及时了解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等,增进核算中心与单位之间的会计信息交流。
4 小结
做好财务分析强化服务职能 篇4
在会计委派制度下,这种作用尤为突出。邯郸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自2000年实行会计委派制以来,逐步建立完善了财务分析报告制度,使原来多数单位不写财务分析或分析质量不高的状况得到改善,各工作站一方面通过做好财务情况分析,检查报告期的财务指标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为单位领导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堵塞管理漏洞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使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参谋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通过财务情况分析,进一步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对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对进一步强化监督措施起到重要作用。但也有些同志在撰写财务分析时感到棘手。我认为,只要平时多了解情况,多动脑、多动笔、多借鉴他人的方法,撰写财务分析应该得心应手。
下面就财务分析的撰写方法谈一下肤浅的看法。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格式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分类。
财务分析报告从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期分析报告,二是非定期分析报告。定期分析一般包括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就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以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为主。非定期分析是一种临时性的检查分析,是指为了研究和解决某些特定问题或者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临时进行的一种分析。这种分析针对性强,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
严格的讲,财务分析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体裁,但要求能够反映要点、分析透彻、有实有据、观点鲜明、符合报送对象的要求。一般来说,财务分析报告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要段、说明段、分析段、评价段和建议段,即通常说的五段论式。但在实际编写分析时,可根据实标需要而变动。
(三)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
目前我们一般的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三个或四个方面的内容,现具体说明如下:
1、前言部分。
反映基本情况,即财务分析报告要说明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列出主要分析数据,让财务报告接受者对财务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
2、财务情况分析部分。
这是整个财务分析的中心,主要是通过一定分析方法对有关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时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这部分也是对有关工作的一种总结。就一般单位而言,主要是收支情况、资金运用情况等;
3、存在问题及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最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财务分析指标设置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其中行政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包括: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增长水平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的水平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总额/本期工资目平均人数
3、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结构
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本期专项支出数/本期支出总额×100%
4、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结构
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本期支出总额×100%
5、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小汽车占有情况
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包括:
6、经费自给率。经费自给率是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收入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是综合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重要分析评价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
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十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在具体计算经费自给率时,有时临时性、一次性等特殊支出因素,造成经费自给率波动较大的,要予以扣除。
7、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是衡量事业单位支出结构的指标。其计算公式: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8、资产负债率。反映一定时期负债占事业单位资产总额比例的一个指标。它能够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入提供的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对于分析指标的运用,由于单位情况不同,分析中的指标运用也不尽相同,比如行政单位又分为具有收入职能的单位和纯支出单位,事业单位又分经营性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等等。所以在进行分析时,要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单位特点的分析指标。
三、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
(一)搜集素材,为撰写财务分析做好准备。
通过会计核算形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是财务分析的依据,但是仅靠这些数据往往不够。比如,在分析收、支情况时,仅凭数据本身不能将增减因素完全分析透彻,这就需要对数据以外的因素进行搜集整理。
(二)财务分析的编写
财务分析的编写一是要做到条理清楚,让财务分析接受者阅读时能够一目了然,对单位财务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把握,且莫让人看后有一种杂乱无章、不知所以然的感觉;二是分析方法的选择要前后一致,分析指标完成情况的对比对象要前后一致。
1、基本情况。
首先应注明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期,即报告的范围段。其次,应对单位分析期内的财务状况做简要说明,对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做大致介绍。比如分析期内组织收入情况、收支完成情况等
2、各项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和分析。
这是分析报告的主要部分。一般要对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收支完成情况、资产运营情况及偿债能力等项目的实际指标与其预算(计划)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与上年同期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与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要采用绝对数与相对数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项经济指标已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原因、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差异原因等,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绩、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做到有数据、有比较、有分析。
对分析方法的选择,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在比较分析法下,一般以分析期指标完成与上年同期进行比较,包括绝对额和增减幅度,有时为突出分析期的成绩,也可与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等进行对比;结构分析法则是对整体分解后各部分占整体的比重,然后可就各部分与上年同期进行对比。
四、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在财务分析报告撰写过程中,要切实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突出重点。财务分析重在揭露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所以分析内容应当突出当期财务情况的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影响当期指标变动的主要因素,重点剖析变化较大指标的主、客观原因。针对性的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
二是切忌“填空”。每一个时期的财务分析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应有其特色。内容上的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形式上的灵活、新颖、多样,是财务分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首要条件。而有的同志在撰写分析时千篇一律,甚至抽换上期指标数据进行“填空”,使分析失去应有的作用。
三是有情况说明。分析指标变化,就要有数字的对比,但若仅停留于罗列指标的增减变化,局限于会计报表的数字对比,就数字论数字,摆不出具体情况,谈不清影响差异的原因,就成了会计报表说明书或者说是财务指标检查表的翻版。只有把数据与情况充分结合,做到指标增减有“数据”,说明分析有“情况”,彼此相互印证、补充,财务分析才有说服力。
四是报喜也报忧。只总结经验成绩,不敢揭露问题,不是一篇成功的财务分析,要想使财务分析起到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就应敢于揭短,才不会贻误“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所以财务分析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揭露问题;既要探寻客观因素,更要侧重找出影响当期财务情况变化的主观原因。实事求是,客观全面的分析,才能有的放矢的扬长避短,兴利除弊,挖潜堵漏,开源节流。
五是上报要及时。财务分析的指导性的价值就在于其时效性,财务分析的上报应与会计报表上报同步,并形成制度化。
强化电力调度管理措施分析论文 篇5
1电力调度管理现状
我国目前的电力系统调度大都采用的是统一调度和分级管理的形式。统一调度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分级管理提供了一个大的指导方向,实现了从整体上的把握,是电力系统调度工作的宏观指引。分级管理指的是在供电公司总的指导方针下,对各个细分环节进行细节管理,主要从在职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及认真负责的素养入手,最大程度地减少操作事故的发生,切实强化电力调度管理的力度。
电力系统相关工作涵盖内容复杂,学科广、专业多,并且常常交叉作业,连电力调度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比较多,例如经济管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因此,电力调度管理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涉及面广,综合性也很强。
强化思想教育构建和谐医院分析 篇6
关键词:强化 思想教育 和谐医院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22-01
文明单位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持续打造医院的文化、技术和服务三个品牌,是形成健康的发展形势的有效途径。当今经济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在医院体系中,创建和谐医院。这是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根本,也是医院发展的基本目标。医院应当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并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要领,认真的学习创建,全面的促进四个文明建设和医院的思想教育发展。医院应深入的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向着和谐医院的方向发展。
1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问题
(1)大体上看,医院的职工思想状况大多都处于健康积极的状态,但是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医院的领导阶层,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医院的领导干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医院必要的教育项目,他们认为医院是一个盈利性机构,而思想教育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利益上的增长,并且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还需要花费医院的经费,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够。有些干部认为党建工作,只要抓住党员和管理阶层的发展和教育即可,不需过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些干部心口不一,无法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竞争的动力,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弊端依然存在,主要在于医院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没有被完全激发,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择优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把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有些医疗工作者缺少主人翁意识,缺少责任感,对于医院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的问题,主观的认为那是领导们的问题,明哲保身,不求进取,无法为医院做出贡献。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很多的医院都是自上而下对于当的思想方针进行机械的宣传,但是这样缺少灵活应变性,针对性不强,教育的内容比较空洞,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医院的管理者应该先行领悟思想教育方针,然后对思想教育灵活运用,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4)今年来受到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部分职工的个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特别是年轻的职工,由于对金钱的需求增大,更加注重自身的利益,使其对人生的理想追求、发展目标发生细微的转变。对于物质上的追求,日益难以满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主义等不健康的思想增多。一些医生忘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在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下,丧失医德,没有救死扶伤的意识。在医疗活动中,个别医院职工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严重缺少奉献精神,没有集体荣誉感,严重的损害了医院的形象。
(5)现在医院的工作人员思想观念没有发生转变,固守老的理念,缺乏创新的意识。部分医院职工习惯了每天固定的上班状态,没有压力、没有动力,逐渐思想状态就发生严重的转变,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识,疲于思考学习,本身的技术水平停滞不前,安于现状。对于艰苦的工作不愿意做,面对医院的制度改革创新,有严重的抵触情绪。认为学习和创新没有必要,医院的运行每天跟他个人没有联系。职工的思想方面存在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医院的障碍,影响着医院和谐稳定。扎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不时的创新发展,这才能促进医院的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被应用学习。
2 强化思想教育构建和谐医院
(1)健全医院工作体制,扎实的建设医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和谐医院的构建需要有一个和谐的思想环境。医院首先应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政工体系,这是医院思想教育施行的根本所在,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增加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多选拔一些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补充到不同部门的政治工作队伍中,给政治部门注入新鲜血液。通过医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结构,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技的发展观,大力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争取每月都要召开政工大会,定期的下基层,展开突击性检查。主动做好意识方面工作,及时把握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并且给予有问题的职工及时的解决。夯实建设医院的思想教育框架结构,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自我价值观。
(2)对于思想工作要有创新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在每次举行的党员干部的会议和一些相关讲座的时候,要对于一些表象优秀的党员给予表彰。优秀党员可以通过评选的模式选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有亲身体验了活动带来的荣誉感,没有被选中的党员才会更加努力的表象自身价值。这对于强化思想教育构架有良好的推动性。每一个小的部门也可以定期的举办一些小型的表彰活动,在活动中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于员工的一些好点子,要积极的给予响应。在对于病患的服务上,可以贴出文明礼仪竞争榜单,对于服务好,表现优异的医院工作人员贴在榜单上,鼓励其他员工的发展。
(3)医院是一种公共性的场所,医生的医德医风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名声,良好的公众形象是医院能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定期的开展医院工作人员的医风医德教育主题活动。医院应该定期的调查病人对于医院服务人员的满意度,病人差评的应给予警告,病人好评的给予奖励表彰。医院应不定期的召开病患会议,回访出院病人,对社会上的人进行相关调查,征求民众的意见,增加医患之间沟通的频率和质量,民众反应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医院要把医风医德广泛地宣传出去,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把医风医德展现在网络这个平台之上,让大众百姓一目了然,也要贴出相关的事例增加可信性。
3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不断发展,医院体制需要有所改变。医院中的工作人员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都出现明显的变化。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那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传输新的社会理念,不断的创新并更新自身的思想路线,构建和谐医院。本文对如何构建和谐医院做出简要的总结,并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分析强化思想教育对和谐医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殷.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0(2).
[2]邓立平.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2(19).
[3]高勇,苟雪英.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4]张凤霞,于美文,梁慕林.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院,2011(1).
强化高校财务分析之浅见 篇7
一、高校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 高校对财务分析普遍重视不够, 甚至少数学校领导认为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 是上级主管单位了解和检查其财务状况的参考依据, 而不是高校管理所必须的, 导致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难以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质量有侧重。一是高校财务分析往往重视对会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信息进行“量”的分析, 而忽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际取证“质”的分析;二是高校的财务分析大都停留在收入多少、支出多少等“量”的分析上, 而对影响收入变化的内外部主要因素、支出结构是否合理、资源配置是否科学等“质”的分析很少。
2.内外有偏差。一是重视高校内部财务指标、财务行为和财务管理状况等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忽视外部行业竞争、金融政策、市场状况、国家财经法规及财务管理体制等的外部因素分析;二是重视运用内部的会计报表、预算方案及相关资料对本高校内的收支基本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的分析, 忽视与同行业其他高校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对自己在同类高校中所处的位置缺乏了解。
3.环节有欠缺。长期以来, 高校财务分析大都采用会计报表的事后分析, 事前分析普遍做得较少。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面临的市场竞争和财务风险日益加剧, 传统的事后分析已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 必须对影响高校的生存发展的生均收入与成本、招生率与就业率等诸多指标提供高质量的预测信息, 才能确保高校不断适应市场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4.指标有遗漏。现行会计制度和高校财务制度中财务分析指标内容不全面, 反映经营成果分析的指标不准确, 没有筹资分析、投资分析和反映净资产构成的指标, 没有教育成本核算和反映社会效益的量化指标, 没有提供现金流量表和以现金进行财务分析的财务指标等, 难以准确反映当前及未来偿债能力和现金支付能力等真实情况。
二、高校财务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要切实做好高校财务分析工作, 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尊重事实的原则。高校财务分析要从学校财务活动的客观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不能凭主观想象和臆断, 用于财务分析的资料要客观、真实、可靠。
2.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高校财务分析要抓住时机, 避免“财务分析滞后, 失误已成事实, 浪费无法弥补”的现象发生, 努力把失误、浪费消灭在发生之前, 使正在或即将发生的偏差能及时得以纠正。
3.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效益, 因此, 高校财务分析的指导思想应以效益为中心, 全面强化财务管理, 提高当家理财的水平, 最大限度地开源节流, 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坚持客观全面的原则。高校财务分析要注重把握财务分析指标的可比性和会计核算范围、会计政策等的前后一致性;注重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并将整体财务状况联系起来考虑, 不孤立地分析个别数字;注重把握一分为二, 全面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注重把握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准确分析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 避免各种可能出现的片面性, 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
财务分析的技术方法很多, 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 目的不仅在于说明过去, 更在于指导未来。为了正确评价学校的财务状况, 财务人员应尽可能收集有关详细资料, 确定适当的分析方法。目前高校财务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专题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在财务活动分析中, 要根据实际情况, 选用适当的分析法, 也可以把几种财务分析方法相互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 将财务活动的各项指标与其相关的因素相互联系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 克服片面性, 形成对财务活动与财务状况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清晰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三、完善高校财务分析的对策与措施
1.健全高校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
我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只列举了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生均支出增减率、经费自给率等部分财务指标, 而对一些反映财务分析质量的重要指标如融资分析、投资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资产使用情况、趋势分析及发展能力分析等则没有列举, 使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完善、不健全, 给财务分析工作的全面展开带来一定的制约性。因此,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 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 做出决算分析、阶段性分析以及效益、偿债能力、收支结构、发展能力等专项分析。
2.完善高校财务分析的报表体系。
目前, 会计报表是高校财务分析的主要原始资料, 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资金运用情况表、资金筹集情况表等, 但这些资料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预算执行情况、成本效益及绩效情况进行财务分析工作的需要。因此, 要完善我国高校目前的会计报表体系, 增加学生教育成本分析表、部门业绩评价表、资源使用效益分析表、年度预算表、年度预算收入支出执行情况表等, 为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更广阔的数据来源空间。
3.建立高校财务分析风险预警系统。
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 高校建设性、发展性债务规模和银行贷款的数额也日趋庞大。伴随着高校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繁荣的同时, 相应增加了高校发展面临的财务风险,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高校财务危机。因此, 应建立高校财务分析风险预警系统, 从财务预警系统的角度出发, 加强财务风险分析, 强化高校宏观财务管理, 切实把高校财务风险降低在可控范围内, 确保校级财务始终保持基本正常、合理、稳定的现金流, 促进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注重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
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专业技术性强, 涉及的知识面广, 需要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财务人员除需要熟悉本单位的情况、具备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外, 还必须熟练掌握应用数学、概率论、统计、投入产出理论等。因此, 必须要重视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使其适应财务工作和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 努力当好领导的参谋, 为学校的宏观决策及时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翠芳.新时期高校财务分析如何创新[J].财会通讯, 2003 (12)
[2].赵炳起, 李永宁.高校财务分析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 2005 (2)
[3].陈东平, 王德春.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8
强化医院财务分析的探讨 篇8
关键词:财务分析,对策,内容
医院财务分析是指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 针对其内部与外部各类数据信息, 对医院各项涉及财务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 进而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一种方式。财务分析可以说是会计核算的深化和发展, 是对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加工、分析, 进而了解、考察与评价医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从而满足医院管理层的需要。
1 传统医院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传统医院财务分析其主要内容是依托会计报表项目对医院的收入、支出、资金状况、财务成果、财产物资的使用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和因素分析, 其目的是寻找医院内部管理缺陷。这些财务分析指标局部性静态分析多, 从整体上动态分析医院的资金运营能力、开拓和把握医疗市场的能力少。传统医院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无论从重视程度、分析的深度以及框架体系的建立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不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财务指标分析
目前医院财务分析的指标一般包括门诊和住院收费水平指标、人均住院床日、病床周转率及次数、管理费用比率等, 分析其增减额、增减率及产生的原因、取得的成绩及未来应注意的事项, 只注重孤立分析单个指标, 不注重综合分析, 指标缺乏与行业标准值的比较。同时未能很好地利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例如经济效益指标、负债比率指标、费用评价指标等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不能全面反映经营状况, 不利于医院的经营决策。
1.2 财务分析未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
现行医院大部分属于非营利性的公立医院, 是事业单位编制, 执行事业单位预算制度, 每年底须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计划, 但医院的财务分析中大多没有反映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信息, 这对报表的使用者了解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极为不利。
1.3 重视医院内部分析, 忽视行业外部分析
目前医院财务分析指标缺乏统一的标准, 财务指标缺少可比性, 医院之间缺乏横向比较。加之难以获得其他医院的信息, 分析工作还仅局限于医院内部, 缺乏与同行业间的对比, 造成医院管理层难以了解相关指标在同行业中的地位, 不利于医院对自己的经营决策进行适当定位。此外, 还忽视了对外部医疗物价政策、市场状况、国家医药政策及财务管理体制等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
1.4 经济事项事后分析多, 有效的前瞻性分析少
传统的医院财务分析是解剖已发生的财务活动及其成果, 即着重于对财务报表作事后的分析。这种事后分析的适时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滞后, 缺少对医院风险的防范和发展潜力的预测, 侧重于财务指标的静态分析, 忽略了医疗服务活动的动态性分析, 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
2 强化医院财务分析的对策
2.1 建立财务分析队伍, 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院决策者和财务人员要把医院财务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为医院财务分析不仅是对医院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还应对造成财务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单靠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无法对各项因素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 应建立以财务人员为主, 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人员参与的财务分析队伍。财务分析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会计理论知识外, 还应深入科室实地了解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拓宽知识面, 调整知识结构, 系统地掌握医院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做出较高水平的财务分析。
2.2 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
财务分析人员应充分运用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判断与评估, 在单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注重整体分析与专项分析相结合, 将各指标形成一套完整体系[1]。不仅要从静态对医院守财和用财等指标作多角度常规性分析, 而且还应从动态对医院的持续发展能力、资金运营能力、开拓和把握医疗市场的能力作整体深层次分析, 进而回答管理者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来体现财务分析的实时化和快速反应能力。
2.3 更新财务分析观念,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在国家财政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医院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应追求经济效益, 财务分析工作也必须由单纯管好用好资金向适应医疗市场竞争转轨, 从经营管理入手, 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 加强经济核算和效益分析, 不断更新财务分析观念, 开展全成本控制分析,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进一步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竞争能力。
2.4 改进财务分析方法, 综合系统地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要综合运用差额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进行分析, 并且在不同的分析阶段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如事前分析可运用本量利分析法, 事中分析可用趋势分析法, 事后分析时可以结合因素分析法。分析时不仅要有财务指标, 还要有非财务指标;不仅要重视利润指标, 更要重视创现能力指标;不仅要有年度分析, 还要结合日常分析。要抓住影响医院事业发展计划和财务计划完成的主要问题、关健环节加以论证阐述, 要把重点放在主要问题的分析上, 从而达到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效果[2]。
3 强化医院财务分析的具体内容
财务分析过程是个研究过程, 我们应当围绕医院管理目标, 捕捉管理者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分析时既可用财务信息, 也可用业务信息进行判断与评估, 为医院宏观经济调控、强化财务管理发挥指导作用。
3.1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通过医院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反复确认及逐级汇总而生成的财务预算, 形成各部门及科室的综合预算评定指标, 这样将预算过程和预算结果相结合, 根据各种预算指标与实际工作中执行指标的差异值对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并进行实质性的评析, 才能真正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金的优化利用, 切实体现医院事业发展的各项计划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完成医院整体战略目标。
3.2 社会效益指标分析
医院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社会效益评价, 从技术效益分析的角度出发, 利用医院日常统计报表资料, 通过三维评价系统 (即CTEA分析法) 对医院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并配合其他统计方法深化研究, 建立社会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 开展多方面分析研究[3]。
3.3 负债比率指标分析
负债比率指标, 主要指资产负债率。通常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越低, 说明以负债取得的资产越少, 但从经营的角度看, 资产负债率过低, 说明医院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差, 而资产负债率过高, 说明医院资金不足, 依靠欠债维持, 偿债风险大。因此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一般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 达到85%及以上时, 应发出预警信号, 引起足够的重视。
3.4 成本控制分析
实行目标成本管理, 健全各种消耗定额, 制定计划价格, 编制费用预算和各种医疗服务项目的目标成本, 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在医院经营过程中发生费用时, 要及时组织成本差异核算, 并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成本, 实行成本预防性管理。
3.5 两个效益平衡发展的分析
医院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必须同步发展, 就两个效益平衡发展的方向来讲, 财务分析指标应包含:第一, 医疗服务数量分析, 如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病床使用率等。第二, 医疗服务质量情况分析, 如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住院床日收费水平、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参保和非参保收入构成比例等, 这些指标既属于社会效益指标, 又属于经济效益指标。一般来说, 这些指标不宜过高, 如药占比属于限额指标, 对控制以药养医、遏制药品购销不正之风, 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4]。
3.6 医院创新能力的分析
医院发展创新能力是指医院未来年度的发展前景及潜力, 主要指标有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 业务收入增长率是评价医院成长情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值越高, 表明增长速度越快, 医院发展前景越好。净资产增长率是本期净资产增长额同年初净资产总额的比率, 该指标值越高, 表明医院抗风险和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研究开发 (或职工培训) 经费支出占业务收入的比率则是反映医院技术开发能力 (或职工素质) 强弱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越高, 表明医院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越强。
总的来说, 医院财务分析不应受到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的制约, 也不必局限于某项具体的分析模式。为此, 医院财务分析队伍必须围绕医院管理的总体目标, 明确医院管理层最为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并就此适时开展各类财务分析, 通过强化财务分析, 揭示医院财务管理中潜在的问题和蕴含的发展趋势, 改进财务管理工作, 不断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中级会计资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358-359.
[2]沈晖.医院财务分析及会计制度问题与对策[J].企业研究, 2010, 20 (18) :66-67.
[3]苏广玲.刍议医院财务分析[J].时代金融, 2011, 24 (15) :85-87.
议论文写作应强化分析能力 篇9
三、落实德育主体活动, 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
创新德育机制, 落实德育主题化。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而空洞的说教德育使德育成了无源之水。因此, 我们认为, 加强德育必须以德育主题化为着力点,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才能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内化为教育, 才更加有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意志。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部分, 是学生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的表现。为此, 我校确立并开展了以“倡导文明礼仪, 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德育活动。为增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做到有的放矢, 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并召开动员大会, 对活动作出整体部署, 并对活动提出了以“认真、规范、负责”为总要求, 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为
基本要求, 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表现形式, 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的具体要求, 并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 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 使学生讲文明、懂礼仪、行礼仪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由于活动形式多样而活泼, 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亲身、真心参与度高, 体验感悟强, 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发展了特长, 张扬了个性, 促进了全面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 我们欣慰地看到, 学校已形成了人人讲文明, 人人讲礼貌, 做文明人, 做文明事, 说文明话的良好风尚, 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摆在我们面前, 作为教育工作者是第一责任人, 作为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阵地, 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义不容辞。诚然, 素质教育是个大课题, 但只要我们端正办学思想, 立足师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创新机制, 深化学校内涵发展, 素质教育这棵大树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微山县鲁桥一中)
高考作文在语文学科的考试中占有重要分值, 一题60分, 占语文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 可谓举足轻重, 可以说它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考语文成绩的优劣, 因此有人形象地称其为“半壁江山”。考生要想使高考作文获取高分, 必须强化写作思维训练。在议论文的写作中, 尤其应该强化分析能力训练。就同学们的写作实践看, 许多同学常犯的毛病是重事实论据而轻理论论据, 往往堆砌材料而忽视分析, 举例论证之后往往草草收兵, 以摆代论, 有事无理, 深度解剖的阐述性文字处于缺失状态。同学在论述时有些往往只说其一, 不说其二, 或只谈现象不揭本质, 这样的论证, 没有高度、力度, 不深刻, 也不透彻。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 学生就有望写出精彩的考场作文, 从而在高考中取胜。那么, 如何进行有效、深入地分析呢?应学会使用以下三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一、分析因果论证法
作文中常常涉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事情, 分析这些事情产生的原因和结果, 就是分析因果论证。这种方法常常与摆事实论证法结合使用。有的偏重于摆出事实, 有的偏重于分析因果, 有的二者并重。运用本法时, 有的只分析原因, 有的只分析结果, 也可既分析原因又分析结果, 这需要根据具体题目和写作内容来确定。使用这种方法论证的优点是:议论不浮于事物表面, 具有一定深度。例文:《浮萍·藤》“浮萍成了暴风雨的牺牲者, 因为它的生有所息, 因为它日复一日的慵懒与闲适, 因为它没有束缚的优雅姿态!而小藤成了风暴的幸存者, 因为它的生无所息, 因为它夜以继日地不懈攀援, 因为它心中的信念和执著。也许正是这样, 生无所息, 才能让生命更加充实, 才能更加坚毅地锻炼自己的品质, 才能用更坚强的翅膀迎接风雨的洗礼, 才能用更顽强的姿态到达生命的高度。”作者正是运用因果分析, 使得寓言式的故事背后渗透着深刻的思想本质, 以“萍”与“藤”写人生, 因果分析的成功运用使得文章含蓄而又深刻。
二、对照比较论证法
所谓对照比较论证, 就是将两件事情、两种处世态度、两种做事方法、两种观点等等对照阐述, 加以比较, 以此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讲清道理, 得出结论。运用这种方法论证, 既可以是道理上的比较, 也可以是事例上的比较;既可以是同一事物正反两方面的比较, 也可以是不同事物的有关联的同一方面的比较;既可以是事物形式上的比较, 也可以是事物内容、本质上的比较。运用这种方法论证的优点是:道理深刻, 论证全面, 便于读者鉴别事物, 决定取舍。例文:《说“做”》前些日子, 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的不正之风为什么屡禁不止, 甚至越来越烈?我认为一些领导人的厨师作风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只会“厨师骂猫”式地发文件, 作报告, 却没有得力的措施和行动, 用中央的话来说是“说得多, 做得少”, 那些“猫儿们”自然不肯把嘴里的“鸡”放下了。现在, 党中央、国务院动了“真格的”, 决定近期要做七件事, 这是廉政建设的新起点。公安部日前通报了四起严重索贿、受贿案, 地委副书记、公安处长等“大块头”被拉下了马。前几天《人民日报》又报道了海南省省长因以权谋私而被查处的消息。“做”初步显示了它的威力, 真是“扫帚不到, 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人们不禁要三呼“做”字万岁!这段文字正反对比鲜明, 褒贬分明, 令人一目了然, 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旁征类比论证法
所谓旁征类比论证, 就是从自己要论证的论题之外, 征引其他属性相关的事物, 通过类比来论证所要证明的观点或议论的论题。在进行类比论证时, 常常是先摆出那些相类的事物, 使读者先承认自己提出的前提条件, 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论题, 使读者不得不承认, 语言上, 常常采用排比句式。采用这种方法论证的优点是:论证有气势, 道理形象深刻。例文:《学习, 贵在创造》相信不, 一位中学生自己搞出了立交桥设计;一位中学生自己写的电视剧已经开拍;一位中学生发明一种电子琴, 生产成本比进口的节省三分之二。中学生, 学习的知识有限, 按常情取得这样的成果真让人难以相信。但这又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他们把学到的知识消化了, 理解了, 并有所创造, 这就是他们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 学习贵在创造!蜂采的是花, 酿造的是蜜;蚕吃的是桑, 吐出的是丝;牛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 学习了科学知识, 就不该只是前人智慧的重复, 而应该是科学的创造。将人与蜂、牛类比, 说明了学习贵在创造的观点。排比句的构造强烈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道理阐述得严密、透彻。
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这正说明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议论文就要以理服人。如果我们能够在充分发挥事例论证的积极作用之外, 再处理好“事”与“理”的关系, 灵活运用以上几种论证方法, 相信你一定可以摘取成功之树的硕果!
强化企业会计内控工作的策略分析 篇10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改革发展, 如何更好地落实会计内部控制工作, 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大型企业在会计内控工作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尤其是内控制度不完善、监控不到位等问题, 严重影响到会计内控工作的有效性。所以, 不断的强化会计内控工作, 切实提高其价值与作用, 是大型企业“谋发展”的大事。
一、大型企业会计内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会计内控制度不完善, 表现出较大的滞后性
对于一些大型企业而言, 其会计内控制度表现出诸多的问题, 特别是会计内控制度缺乏科学性、工作组织流程缺乏合理性, 导致决策程序过于复杂, 而难以得到实现。而在职权分工方面, 缺乏明确性, 致使职权责任十分模糊, 不利于企业的健康运转。所以, 由于会计内控制度不完善, 不仅造成了会计内控工作尴尬的境地, 而且表现出的较大滞后性, 表明落后的会计内控制度, 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
(二) 企业会计内控监督不到位, 表现出管理混乱的问题
企业会计内控工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监督功能, 是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但从实际来看, 一些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管理分散、信息失真、秩序混乱等问题。尤其是有些企业的审批制度流于形式, 缺乏严厉的复核审批制度;或信息失真, 造成会计内控监督不到位。所以, 由于会计内控监督管理不到位, 造成在监督控制上缺乏积极主动性, 表现出流于形式的应付式工作状态。并且, 监督控制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 以不断地完善会计内控制度体系。
(三) 信息交流不畅, 存在信息内容失真的问题
做好企业会计内控工作, 在于如何确保信息交流与沟通的舒畅。但从实际而言, 一些大型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但信息化建设成效也只能差强人意。所以, 一些大型企业会计内控工作在信息交流与沟通中, 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信息交流与沟通不畅
由于企业信息沟通程序过于冗长, 信息传递缺乏及时有效性, 以至于各部门信息交流不畅, 出现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
2、信息失真
信息的真实可靠是确保会计内控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信息内容存在失真的问题, 无疑造成信息交流沟通缺乏实时有效性, 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信息的使用价值。
3、信息渠道有限
在相对有限的信息渠道下, 企业会计内控工作所获得信息有限, 且信息处理手段过于简单, 无法真正体现信息的价值,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强化大型企业会计内控工作的策略
(一) 完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体系, 确保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对于企业的会计工作而言, 完善的会计控制制度体系是其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 企业会计内控制度体系的完善, 应重点从以下几点着手:
1、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 建立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并且, 制度体系应不断地更新优化, 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发展。这样, 才能更好地体现制度体系的作用。
2、明确会计岗位职责, 确保各方细节的有效落实
特别是强调理清会计岗位职责, 以切实维护会计内控制度体系的有效执行, 起到有效的规范引导作用。
3、为进一步提高稽核审计的效力及作用, 应完善再稽核制度, 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 起到良好的风险防范作用。
这样, 将有助于进一步的完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体系。
(二) 强化企业内部审计, 提高会计内控水平
为有效强化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应做好会计监督工作的再监督, 以严格落实企业会计内控制度。与此同时, 企业会计内控是一项复杂且基础的工作, 在实施开展的过程中, 为确保基础工作的有效性, 可实行“一票否决”模式。并且, 企业自身也要具有良好的自律能力, 不断提高企业会计内控水平, 进而有效地减少来自会计监督及内审监督的压力。
(三) 强化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有效落实会计内控工作
由于会计信息失真, 导致会计内控工作不到位, 影响会计内控工作的有效性。所以, 强化会计信息失真治理,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以下几点着手, 切实有效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1、
一般而言, 大型企业具有较大的外部市场, 那么, 企业就应不断的强化并完善外部管理机构, 以提高企业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2、优化会计信息交流与沟通程序, 特别是其冗长的现状, 不利于信息失真的治理。
所以, 企业应强化信息交流程序的优化, 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3、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特别是对于会计信息造假行为, 应给予严厉的打击。
同时, 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建立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 不仅规范了工作行为, 而且调动了积极性。
三、结束语
企业会计内控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基础的工作, 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前, 大型企业会计内控工作的强化, 在于如何不断地完善内控制度、提高内控价值、强化信息失真治理, 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梁青海.企业会计内控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3
[2]王海军.浅谈如何加强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体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
[3]刘艳艳.浅析房地产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经营管理者, 2013
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效果的分析 篇11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必要性;途径
领导干部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规划以及财政资金的运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个人决定可以干扰到财政资金的管理以及分配,所以需要对领导干部进行严格的经济责任审计,确保其廉洁奉公。对领导干部在任期间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其业绩以及工作状态的一个总结,审计结果关系到干部的政途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秩序,所以要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效果,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审前调查工作不充分
为了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做好充足的审前调查工作,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依据。但是在审计工作操作的过程中,审前调查工作不够充分,审计方案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在内容与证据方面不够全面,审计报告的撰写不规范,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审前调查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由于审前调查不够充分,所以在开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层层阻碍,导致审计工作控制效果不高,无法真正发挥审计工作的效力。
2.经济责任审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体系建设,法律法规的约束力较弱,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缺乏科学的评估,由此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制度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制度的建立是为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在制度的约束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但是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效果明显下降。
3.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手段比较落后
现阶段,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控制手段主要为督导复核与内部互查两种,在理论上来讲,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效能,从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审计单位的力量比较薄弱,在人员调配方面比较紧张,所以在进行督导复核时比较困难,难以进行深入的审计,只能是以书面的形式来完成,由此导致督导复核流于形式。在内部互查工作中,因为在平时的工作中有些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牵连,所以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就会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审计质量无法保证,最终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效果。
4.缺乏对权力的控制力度
经济责任审查的目的就是确保领导干部在任期间的廉洁奉公,从而保证经济秩序的合理运行,而领导干部自身具有很大的权力,对于经济发展规划以及资金的运行可以做出决定性的引导,从而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的控制效果。在实际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无法受到人民群众的权利制衡,所以就导致权力被无边的放大,在制定经济发展决策时就会失去原有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不利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控制效果。
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效果的措施
1.实行审计全过程控制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效果,首先要实行审计全过程控制,将审计工作贯穿于企事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审计工作的准备、实施、终结和后续阶段都要进行控制。在审前调查阶段,分析整理审前调查资料,保证审前调查报告的精确性。同时,要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强化底稿的复核,保证审计底稿的完整性,审计证据也要完整。严格控制审计报告的质量,提高审计工作的控制效果。
2.建立完善的审计控制制度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意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审计质量的具体要求,不断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在此基础上,要实行经济责任审计考核制度,实事求是地评估和考核审计项目,将审计工作落实到实处。此外,需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问题追究到个人,做到有错必纠,是一种质量责任手段。
3.改善审计控制方法
除了传统的分级督导复核和内部互查方式,企事业单位要采取质量环节控制法和区域控制法。其中,经济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法是指将审计工作全过程划分为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发布和总结经验这五个环节,经过这些环节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经济审计责任控制的质量。审计的区域控制法,是指对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审计控制方法,全面监督和检查审计工作,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
4.以权利控制权力
为了有效的控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的权利,在领导干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具有保障自身权益的权利,可以对领导干部的行为进行监督,凡是有损人民自身权益的行为,都可以利用发挥自身的权利,以此来制约领导干部的权力,这是对领导干部腐败现象进行约束的有效途径。在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机制时,需要正确运用人民手中的权利,以此来制衡领导干部的权力,由此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控制效果,应该实行审计全过程控制,建立完善的审计控制制度,改善经济责任审计控制的方法,对权力形成制衡关系,从而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晔.浅析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应关注的重点环节[J].财经界(学术版),2013.
[2]李海东.分析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系统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
现场工作强化训练的案例分析 篇12
1 病例回顾
萧女士,26岁,已婚,生产工,2015年3月3日上班途中不慎跌倒,左肩部着地,当即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家人送至医院就诊,拍片示左锁骨骨折,骨折远端向下稍移位,可见碎骨片,对位对线尚可,拟“左锁骨骨折,轻度颅脑损伤”入院,医生建议手术,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治疗并办理出院,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2015年4月8日入我院行综合康复,2015年6月7日转入职业康复科行工作强化训练。入院X线片示患者左锁骨畸形愈合,系统功能性能力评估后发现:左侧上肢体力处理能力受限,影响患者完成原工作的“搬运”任务;左侧上肢工作耐力不足,影响患者完成全日工作任务;患者复工信心不足,低估目前身体功能,不愿重返工作岗位。患者无其它明显心理及社会适应问题。
患者原工作需频繁使用双上肢进行伸手拿取、推拉及手部精细操作等工作,故采用①工作强化训练强化患者双侧上肢肌力;②工作模拟训练进行真实工作流程和动作模拟,重新训练双侧上肢协调操作能力及耐力;③工作行为教育,鼓励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功能,积极参与各项训练,为日后复工做准备。在院训练36天后,与患者讨论现场工作强化训练[5,6],患者愿意接受现场训练。在治疗师陪伴下患者尝试在原岗位现场工作强化训练半天,期间主管治疗师密切评估患者身体适应情况及各项工作任务的困难程度。
患者顺利完成半天的现场工作强化训练,现场训练期间没有进行体力处理操作,即搬运、提举等工作任务暂时停止,生产速度与其它同事一致,患者当日训练结束后无主诉不适,但第2天患者主诉左肩酸痛,考虑肌肉疲劳致酸痛,向患者解释疼痛原因,消除患者疑虑。经现场工作分析及强化训练,治疗师总结患者工作中的受限情况,安排患者回医院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康复期满后患者出院即返回原公司原岗位工作,适应情况良好。
2 讨论
为从患者立场分析现场工作强化训练的作用,回访患者,嘱患者记录现场工作强化训练前后的感受和心情,为避免患者产生思想负担、保证数据的可信度,患者只需在出院时交给主管治疗师。患者回访提及,刚开始提出试工时患者内心不安,担心自己无法完成原工作任务,会给同事带来麻烦,担心同事用奇怪的眼光看自己,并拒绝现场训练;现场工作强化训练后,患者肯定自己的身体功能,重新认识到原来的身体功能符合原工作岗位要求。
对于身体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但心理负担较大,否定自己功能的患者,治疗师可以尝试使用现场工作强化训练协助其克服内心恐惧,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功能,提高其复工信心。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工伤患者与原单位的关系一般较差,公司不了解患者的最新康复情况,甚至对患者有不好的想法,多数患者也不愿意主动向公司汇报自己的身体功能,随着康复期限的延长,工伤患者与雇主的关系恶化,阻碍工伤患者复工,现场工作强化可给予双方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促进互相了解,提高工伤患者复工动力。
参考文献
[1]唐丹.我国工伤康复的发展和政策[J].现代职业安全,2011,(5):106-109.
[2]Tang D.Work injury rehabilitation in Guangzhou:380 case cohort study[J].Work,2008,30(l):73-76.
[3]Kuoppala J,Lamminp(a|¨)(a|¨)A.Rehabilitation and work ability: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J Rehabil Med,2008,40(10):796-804.
[4]P讯文.职业康复让伤者回归工作岗位[J].劳动保护,2011,(7):24-27.
[5]Lepping V.Work hardening:A valuable resource for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nurse[J].AAOHN J,1990,38(7):313-317.
【强化分析】推荐阅读:
强化统计巡查工作分析建议08-20
表面形变强化技术现状分析的论文07-17
东宋镇中第二次强化练习分析汇报材料05-31
强化疗法07-21
自我强化05-16
对比强化05-18
强化国有05-19
强化采油06-13
强化两头06-14
强化主体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