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教学中的线(精选10篇)
速写教学中的线 篇1
速写 (LITERARY SKETCH) 这个外来词语, 是绘画的一种方法, 一边观察对象一边用简单的线条把它的主要特点迅速地画出来。从广义来讲包括文字、符号、图形等的快速记录;从狭义来讲是指在绘画基本功训练或创作中对人物形象、场景、环境、道具及构思的快速描绘和记录。
一、转变观念, 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 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 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 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 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 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简笔画有如下几个特点: (1) 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 (2) 不受对象约束, 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带有很多印象成份。 (3) 随意性大、对比强烈, 夸张, 无拘无束。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 这正是简笔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 不能仅仅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 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儿童的内心感受, 是否具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儿童眼中的世界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 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 只有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的积累, 技巧的提高, 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 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儿童, 尊重儿童认知规律, 才能正确评判孩子们的作品。
二、利用各种教学设备进行速写临摹与写生
有的孩子临摹能力强, 基本功扎实, 但创作能力比较差, 解决问题的关键, 仍是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 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 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课有别语文、数学, 它是一种感受美, 发现美, 创造美的过程, 它首先要求学会欣赏美, 学会发现美。小学美术课主要分为四大类: (1) 欣赏课; (2) 绘画课; (3) 制作课; (4) 工艺课。如何来上好这些课呢?1、利用各种教学设备, 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 被动地学习,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一大问题是相关教材配套资料缺乏。特别是欣赏课。有些课本经过几次印刷, 色彩效果变差, 画面不够清晰, 图片又不多, 很难引起学生的美感。因此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非常重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 如找一些画册、光盘、光碟、网上下载资料储存在电脑硬盘中等途径, 来制作CAI课件。它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 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材料, 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见多才能识广, 才能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2、利用各种电教设备, 解决课堂难点多媒体电教手段能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 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十分有利。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解决十分有利。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制作表演时, 通过摄像机不同角度拍摄, 然后投放出来, 能解决学生看不清, 或不明白的操作过程, 也可以多次重复播放, 消除学生畏惧情绪, 使学生明确、自信、愉快地理解创作过程, 学会怎样去表现美。如:上速写写生课, 教师示范画法, 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节课的时间单教会学生都很难。通过多媒体示范, 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看得很清楚, 教师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指导学生创作。学生的奇妙构思, 也可以及时反馈出来。
三、加强四种能力的培养
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 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对观察力的培养, 我们主要让学生多写生, 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 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写生一组水果, 低年级可以画一些苹果、雪梨、香蕉等形状、色彩不同静物。高年级可进行同类物体练习。如:高年级可以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苹果, 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 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可采用默写的方式。默画是把曾经画过或看到过的东西, 通过回忆默记出来, 再画一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变形练习。例如:正方形的练习, 对它进行添加, 可以变成汽车, 房子, 钟, 手帕, 电视, 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 可以联想成鱼, 火车, 大桥, 等。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速写与简笔画教学结合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 离开生活, 艺术创作就会失去源泉而枯竭。而对于那些热爱美术喜欢画画的孩子来说, 也何尝不是这样。不立足于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体验, 就不可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1) 生活情景记忆画:有人把生活记忆画叫作“画生活日记”, 这个提法非常正确, 所谓“日记画”是用绘画的方式写日记, 用线条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同时也可附以简短的文字。其实绘画也同文字一样, 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如果能让学生养成经常画生活日记画的习惯, 那将是很好的绘画基础训练。运用绘画写日记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观察力, 想象力、记忆力得到发展, 使眼手得到锻炼, 另一方面为创作积累素材。在画这种记忆画之前, 教师可以事先布置, 让学生在活动期间注意积累资料, 有时可以通过画速写、做笔记把突出的情景记下来, 以免时间长了冲淡印象。也有不经过事先布置, 在某种活动之后, 临时决定要学生作记忆画。生活记忆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因为这种画不受任何限制, 可以按学生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画。经常作记忆画, 能培养学生大胆作画、勇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 局部记忆画:局部记忆画是让学生凭记忆画出生活中所熟悉的局部场面。这种局部场面的记忆画可为大场面的记忆画做好素材上的准备。大场面的记忆画是记总体形象, 局部记忆画是记具体形象。 (3) 探索线条的艺术价值:线条是基本的视觉形式语言, 实际上, 在大自然中并不存在纯粹的线条, 线条只是人们对物质形态的一种高度概括的形式, 它来源于个人对物质形体的认知和由此产生的情绪。因此线条具有表现物质实体的结构和作用于绘画风格两种功能。在自然形态中具有不同“线”的性质, 以各自结构占有不同空间, 并传达一定的情感气氛, 线条可以表达空间的现象。用线条方式观察、表现自然物象, 可以进行速写创作, 自然物的生长和它们的结构组合, 蕴含着生命, 并赋予空间、情绪和气氛。
摘要:在培养小学美术教育师资摇篮的师范美术课堂上, 教学简笔画是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之一。简笔画的画法以程式化为主, 简便易行, 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形式。
关键词:速写,师范教育,简笔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速写教学 篇2
关键词:初中美术;速写教学
在大谈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学生的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化课的学习,美术学科也被社会更多地关注。然而,由于城乡的差异,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受到社会观念、学校条件、学生经验的限制,仍然存在美术学科地位不高,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在美术表现能力与城市里的孩子有较大的差距等问题。再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新的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小学美术不再以绘画为主,设计、版画、雕塑、手工制作、摄影等都搬上了美术教科书,这就使城乡孩子美术学习的差异就表现得更加明显。
速写属于素描的一种,同素描一样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快的速度,扼要地将生活中常见的所见所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记录的一种写生样式。现代教学中速写常作为造型艺术中基本功训练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长期以来,在中学阶段速写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被当作造型基础训练的一种方式。其实速写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是积累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感染力。而且,速写是最不需要条件、最方便的训练手段,可以不计场地,不需要完整的时间和复杂的条件,一支铅笔,一个小本就能随时随地进行。这一点,在缺少资源的农村美术教学中是极为方便适用的。
一、速写的方法
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美术基础普遍薄弱,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上过真正意义上的美术课。速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陌生的技艺,那么如何引领他们进入艺术的殿堂呢?作为初学者,学习速写要遵循的规律是,由慢到快,由静到动,由繁到简,由细到放,由单人到多人,由局部到场面,循序渐进。
1.由慢到快,由静到动
速写,速就是快,就是要快写快画。所以,很多初学的学生都是一味地追求快,生怕慢了,所画的对象走了,或者动作变化了。但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记录可视对象。如果造型能力较差,速写画得很少的人,一味追求快,而没有达到记录形象的目的,那快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写生能力不强的人来说,想快也不可能。因为面对对象,脑子虽然想快,可手却不听指挥,跟不上大脑思维,将对象画得面目全非,把握不了形象特征,同样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初学时,教导学生从慢开始,将速写的速度放慢一些。选材要先画静态,后画动态,如躺着休息,坐着写字,站着说话等。开始可在学生中挑选模特摆出特定的动作进行训练,待熟练后,再到生活中去画自然状态下的静态形象,然后逐渐加快速度,加大动作,最后进行画快速动作的训练,如画走、跑、跳等各种运动动作。由慢到快,循序渐进,这是造型训练的必然过程。
2.由繁到简,由细到放
速写是记录收集生活素材的重要手段,需要高度概括与提炼。这种能力,也要由易到难进行训练。初学速写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要把画面尽可能画得精细一些,繁复一些,内容多一些。如果一开始就草草几笔,必然使得形象失去控制。因此一定先收得住,等熟练之后再逐渐放开手。只有长期培养深入细致的功夫,再放开画,才能简而有物,放中寓精。
3.由单人到多人,由局部到场面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场景都是人与人、人与景物交织的画面。学生初学速写,见到稍微复杂的场面,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教师在训练中,可先选取单个人的场景来画,等到熟练后,再逐渐增加人数,双人组合,多人组合以及人与景的组合。这样学生由易到难,对于场景的把握就比较容易了。
二、速写的步骤
我们画速写并不是随心所欲地乱画,在画之前先要观察,然后要动脑筋构思一下,还要加上想象和记忆的功夫。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什么都看,什么都想兼顾,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观察速写对象时一定要抓住对象的形象特征、动态及神情。而一般的比例、位置、结构等,要靠平时对人体知识的掌握,尤其是运动规律的掌握。观察时要抓特点略一般,抓主要形象略次要形象。学习绘画是一种艰辛的劳动,画速写决不是照抄对象,所以在速写写生中应注意多动脑筋,结合优秀示范作品认真对照思索,把观察到的形象的主要特征、神情动作尽量记下来,这样才能在对象脱离视觉范围的情况下,依靠记忆去完成速写。画速写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记忆中的形象却往往是支离破碎的,所以我们需要去修补它,美化它。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对记忆中的速写对象进行合理的联想和加工,使得画面更加的生动,形象更加的鲜明。
三、速写的原则
速写训练除了要有以上的艺术规律和科学的方法必须遵循,还要有一套基本原则需要遵守。
1.整体观察,主次分明
一幅好的作品,也是一幅好的构图,要在变化之中寻求统一,使得整个构图和谐。而初学者很容易由着自身的喜好去观察一些细微的东西,从而忽视了整体的布局。或者有的学生又生怕画面不够生动,想要面面俱到,把他看到的所有细节都表现出来,以为这样作品才丰富。其实这样的想法都是错误的。教师应该教导学生,构图时一定要从整体着眼,抓住主要的动势和重要的地方,不能只抠细部,无论你怎么看对象,都要坚持从大局出发,主次分明。这样才能使作品松弛有度,统一均衡。
2.用笔沉稳、准确
速写对许多初学者来说很难掌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于“速”字的理解偏颇。有些人认为画速写画得越快越好,这是一个理解的误区。实际上,越是快速度越要求稳,心浮气躁,心手不相应,就会错误百出,欲速不达。所以心一定要静,手一定要稳,全神贯注,才能下笔准确,少出错误,提高速度。
准确,是速写的关键,只有在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追求形象的变化。有些学生急于求成,还没有画准的能力,就急于讲趣味要变化,这是过不了造型关的。所以,基本功的踏实才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前提和基础。
太行山速写教学中的情感价值培养 篇3
风景速写课作为一门多年不变的实践课程, 时间相对紧凑, 教学任务也相对较重。所谓重是因为这门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 且学生对风景速写的认识与普通外出旅游观光者一般无二。当然, 学生对外出写生的热情还是较高的, 尤其是在当前物质基础越来越充裕的今天, 表现出了与普通大众一样对大自然美景的亲睐, 且这种亲睐程度与日俱增。观光旅游作为人们最原始的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冲动, 具有全民普遍性特点, 而这种普遍性蕴含着工业与信息化时代人们逐步脱离农业社会后强烈回归的朴素价值导向, 因此也就有了一种说法:即对母体脱离的时间越长, 则回归的欲望就越强烈!
回到课程本身, 除了人们原始的冲动与欲望, 确定是要赋予更多的情感意义, 并且还要将这种情感内化后折射到画面的技巧与实景对话之中, 折射到那山、那水、那树.......那方水土上生生不息的人们, 哪里的一切均告诉我们一个真实而朴素的道理:在这里, 你看到的、你发现的、你体会到的、你即将要表现的……绝对是一种深深的诱惑!
我们怀揣着这种诱惑来到太行深处, 想用速写这种最传统的形象记忆的方式去捕捉最美好的景象, 可是这种方式并不快, 它是慢节奏, 它似乎没有那么的科技范儿, 它也不能像相机或手机那样按下快门, 以更快捷, 更简单的方式秒杀你眼前的一切美景, 它没有这种功能, 似乎也不是特别需要机械化的这种手段与方式, 这是因为绘画者投入情感的过程总是不能像人们在掌上迅速浏览资讯时那样秒闪或网购时那样秒拍!
相反的, 风景速写作为风景或山水画创作前的实验田, 它是有速度节奏但又需要保持对美好自然物像的追求冲动和激情并快速运用点、线、等绘画语言进行选择性瞬间记录的形象记忆方式, 这种方式必然是情感迅速传递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其他方式所不可替代的。
二、引导学生进入风景速写
在教学中, 面对没有任何风景速写经验的中专学生,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 让同学们迅速进入状态, 则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天的情况基本如我所料, 几乎所有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 学习的热情体现在了拍照与无从下手的胆怯交织在一起, 明显不知该如何下手是此时学生的直观状态。此刻, 我的教学绝不能像画室里那种状态去进行:讲诸如构图、取景、注意黑白构成等等宣教式的绘画常规, 那我该如何引导她们入手呢?
在纠结与慢热的体验中, 我发现此时学生们最棘手的不是上面讲到的构图等画面整体思维的问题, 而是不会以速写的基本技巧, 用线的方式去描绘景物, 那怕线画的笨点儿都不要紧。可是, 即便让她们自然主义的抄点儿, 也还是不行。最后, 只能是选择性更强的从一颗石头, 一棵小树画起……慢慢引导并进入写生的状态!
其实, 一路坐在车上就在想, 一定要把这尽收眼底的所有美景以十二分的激情和学生一起去拥抱并画下来, 可突然发现, 这所有在哪里呢?真是只有一种感觉: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呀!它们并不在你的想象中;不在你的一厢情愿中;更不在你概念化的陈式中, 它们就在你对一石、一草、一树的专注凝视中;也在你静默的倾情体验中;更在它们转瞬即逝的光影变化中……这所有, 让我突然明白, 我着急了, 我该和学生们一起怀着对每一块石头、每一颗草木的敬畏之情去画起, 让我细腻的情感体验与细小的局部变化相得益彰并自然流露!
这一刻学生们虽然不能运用纯熟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眼中的物象, 但是, 必须肯定的是, 学生们初次看到这种景色后的激动心情与新鲜感是无比真实的, 而且她们在忘我的、竭尽全力的用不太熟练的线条表达着自己稚嫩的感觉, 在我看来这就足以了。她们显然很快从户内手机控状态融入到了户外写生状态。
从画面角度看, 虽然画面感较弱, 但是对物像的感觉已无限接近, 真的太让人激动了, 作为这一年龄段的独立个体, 在她们身上的确体现了生命中最敏感、体会与表现速度最快的阶段。渐渐的, 经过两天的熟悉与不断尝试之后, 已渐入佳境!尽管伴有无意识的自然模仿, 但这又有何妨……我们不求苛责与完美, 但完美的是我们在逐渐融入这眼前的所有!
三、知晓局部, 感染整体
不到这巍巍太行深处, 岂知太行之美!伴随着山间泉水涓涓流淌的声音不绝于耳, 心扉荡涤之后, 没有什么比这更加惬意啦。时间过得那么快, 一天时间转瞬即逝, 要不是那强烈的光影对比从山石上消失, 我怎能知道暮色将近, 然而, 此时山形的轮廓却无比清晰和完整, 这里的一切在以沉着的声音告诉你, 晴天的灿烂与丰富已尽情展现, 夜晚的剪影才是最迷人的魅惑!明天又会是什么形态呢?画里画外个体的真情体验参与其中才是速写真正需要的情感状态, 关键是你准备好了没有, 客观存在就在那里, 它们时而是那么的安然与本分, 时而是那么的云山雾罩、时而又是那么的妖娆妩媚与娇艳……全身似乎有燃烧不尽的激情, 总之, 深秋的太行, 在不同的天气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在这里, 学生们完全不再像室内画静物时那样的局限, 视域的不断扩大, 在取景表现力上有了很快的提高。追求构成、追求层次的对比、体会太行山的山体特点及物象美感, 还有那一条条交错的小路, 那些与树木交相辉映的石板房, 映衬在这秋意渐浓的整体氛围之中, 此时要不是在现场经过细细的品味, 实难想想老祖宗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之高, 这对绘画者情感陶冶的现实意义无比之大呀。
速写作为艺术深入生活的便携方式, 给我们太多的感动, 当然, 生活本身如一本至高无上的宝典, 能给予每个人无限的营养, 而面对大自然时, 这样的生活更是无限陶醉, 尤其置身在秋意渐浓的太行深处, 阳光从树木枝叶间的空隙中投射下来, 地上射出斑斑点点的光圈;山上松树、枫树等灌木丛中偶尔跳出的松鼠, 学生们受惊的同时也会大声呼唤。这番景像显然是那么的鲜活与生动且极具画面感, 难道这不是很美的生活体验吗?加之我们居住的基地地势位置较高。顺着蜿蜒的小径, 满山满谷的枫红, 湖面上一艘艘赤色的小船, 承载着的是每一位来到这儿的客人对青山绿水的向往之情。
四、速写记录石块砌成的精神
在后面写生的几天时间里, 学生们被延伸至古村落的蜿蜒山路, 还有不时地从山间涌出的清澈泉水, 激起了亲近乡土与山泉水的浓烈兴趣。大家的心彻底静了下来, 犹如饮酒作诗的诗人, 酒过三巡知醉意, 已然入佳境啦!大家共同描绘着像老鹰一样的山、像蜡烛一样的山、像手掌一样的山、像壁虎一样的山……真是雄伟而不失俊秀。
当然, 太行山的美不只是画家画笔下的唯美小景, 也不仅仅是闲情逸致与消遣, 进入古村落的那一刻, 一块块大石头堆砌而成的石板房, 及房子周围用石头堆砌而成的梯田, 告诉了我们这儿有世代扎根的人们, 他们不辞辛劳、生生不息的生活多少告诉了我们一丝苦味, 这丝苦味是一种精神, 是用石块砌成的精神, 这丝苦味让人联想颇多, 想起了发生在这里的一段特殊的历史回忆, 正如《太行山上》影片中描述的那些令人感动的故事:勇敢的烈士们, 昨天用自己的身躯、自己的斗志, 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样, 这里的人们身上那种吃苦的精神依旧折射了八路军及太行人心中的唯一信念:守土抗战、精忠报国、维护和平。革命先辈虽然倒在了太行山下, 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捍卫和铸就着太行山坚韧不拔的品格, 我们定会膜拜在了他的脚下!我们应该怀揣无限感激之情回念、感谢他们。
此时此刻, 远眺那红遍山野浸入村落的激情。燃尽了画者及游客的秋意浓情, 而我心中的火红却被这激情点的更旺。每次重返太行写生, 看到眼前这无欲无求而千仞壁立的积石大山, 敬畏之情悠然而生。一棵棵灌木小草, 他们娇小的身躯似宠儿般或攀顶山冠、或环于腰际、或簇于膝前、或缠绕脚下, 总之, 她们极尽万般宠爱而不骄!
摘要:点击时代的种种诱惑几近控制了人们对大自然美景向往的情感单元, 风景速写作为艺术采风活动, 阶段性的把从事绘画艺术的人们硬是从都市化的快节奏中拉扯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 这时, 我们们还或多或少有点不适应, 似乎久违的幸福来的太突然了似的。那除了感慨, 我们该如何以不同的视角认识眼前的这巍巍太行, 又该如何表现呢?显然, 要从速写的技法层面讨论, 太过单薄, 且不足以表达艺术活动中情感价值的表现!
关键词:太行山,速写,情感价值
参考文献
[1]康吉仁.我心中的太行山[M].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1.10.
速写教学中的线 篇4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杜威、维果茨基等学者都对建构主义概念发表自己的看法,越来越多学者对建构主义进行新的概念定义。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认为教学者和教材等都是辅助学习者的学习的工具,接收学习信息是需要学习者的主动思考,而不是依靠教学者的强行灌输而接收信息。建构主义注重教学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习者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或者引导学习者探索思考新的问题,使得学习者把其作为自己要探究的问题,把其作为一种任务,学习者必须要清楚认知自身的学习活动,而不是作为教学者的附庸去学习。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有四大主要的基本元素,分别是:学习情境、学习协作、学习共享和目标建构。学习情境是指适合学习者学习的一些特定的情境,在学习情境中才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的产生离不开相应的情境,教学者不仅要教授学习者基本的学习信息,还要重视学习者思维的培养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其中学习情景的创设在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协作是指学习过程的主要活动,具体就是对问题的假设和提出、对某一问题某一课题的探究、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等学习活动,一种形式是独自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协作,另外一种就是与他人的学习协作。学习共享指的是学习者之间的关于共同学习内容的交流和成果共享,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学习认知,学习者之间的共享则是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目标建构指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学习目标,也就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和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解。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教学者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学习者也是教学的中心,不能以强行灌输的方式向学习者传播知识信息,而是要引导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进行一个建构,并主动去探索和分析问题。教学者应该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做一个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而不单纯是一个理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学者应该引导学习者建立一个问题或任务,并支持所学习者所有积极性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进行本次的学习活动,教学者可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习者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不管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学习生活上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情境,也涉及着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思维独立体,从同一个情境中想到的东西可能都不同,因此教学者要善于创设学习情境,让学习者在情境中探索问题和分析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今很多领域的教学已经离不开多媒体的存在,相对于一些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讲授,多媒体教学表现得更加生动和形象,更容易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者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如今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者应该要利用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创设出一些合适的学习情景,运用图像、课件、动画等多媒体加强教学效果,例如在高校建筑速写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形象的作品展示或动画展示一些学习情境,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户外写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建构主义在高校建筑速写教学中的运用
建筑速写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和建设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功能是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思维扩散能力,通过建筑速写来练习思维的发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捕抓设计灵感,另一方面还要锻炼学生的设计的表现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很多时候脑海里都会呈现出很多建筑设计灵感,这时候就要考察学生的表现力,能否把脑海里的建筑设计灵感用手绘形式表现出来,这一能力的培养就要通过建筑速写的学习进行培养。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兴起的学习理论,在高校建筑速写教学中同样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建构主义在高校建筑速写教学中的运用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同样是教学的主体,在高校建筑速写教学环节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多学习任务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实践才能完成,再也不是那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速写不仅是一种艺术工具,更是一门艺术语言,在建筑速写领域上设计师首先是通过手绘把构想表现出来,这一环节注重每个设计师的独立体。因此,建构主义在高校建筑速写教学中运用首先体现在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在建筑速写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投入到建筑速写的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学生在学习建筑速写课程一定的理论知识后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检验理论知识,学生需要在实践环节检验自己的能力,建筑速写教学不仅强调速写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艺术的表现力,并从中形成独特的艺术意识和艺术个性。
2.建立各式各样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高校教学课堂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无疑的是这种传统僵硬的的高校课堂已经不适合当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在科技不断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构主义理论也随之不算完善和革新,建构主义提倡在新时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情境。现代信息技术给高校建筑速写的课程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建筑速写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各种各样典型的建筑速写作品,旧时的建筑速写课程给学生展示的作品数量很少,如今有计算机和网络的支持下,很多速写作品都可以展示给学生鉴赏和借鉴。在现代技术不断发展的的背景下,教师要利用网络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合的速写学习环境,创设一个个不同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进建筑速写这门艺术语言的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善于捕抓设计灵感,把设计灵感和构想呈现出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强大资源的优势,通过作品展示、视频、公开课、电子艺术馆等信息化途径让学生参与速写学习活动中。
3.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新时期,“可持续发展”这一个概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性人才进行建设,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面向各个领域为社会服务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和艺术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与现代化的社会相适应,紧跟社会进步的步伐。从一定的意义上理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大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尤其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建构主义在高校建筑速写教学中运用一大体现就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建构主义和建筑速写课程的有机结合,不仅培养学生的速写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艺术个性。
结语
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者的所有积极性的学习活动及其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者仅是担任一个引导和辅助的角色,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所有者。高校建筑速写是高校建筑专业和环境艺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高校建筑速写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对其意义重大,建构主义在高校建筑速写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各式各样的教学情境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谈速写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篇5
在传统的速写教学中, 教师的示范是举足轻重的。迅速描绘对象的临场习作要求在较短时间内, 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 以简练的线条扼要地画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动势和神态。在这个意义上, 它可视为写生的一种。速写主要强调快速, 对是否使用色彩并不限制。它的目的一般是记录形象, 为创作收集素材, 同时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准确、生动和高度概括的造型能力。速写作为一种绘画术语, 确立于文艺复兴时代, 18世纪后开始获得新的涵义, 即有的速写并不仅是甚至根本不是写生和习作, 而可以视为完美的艺术作品。意大利的达·芬奇、德国的丢勒、俄国的列宾、中国的叶浅予都是擅长速写的著名画家。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许多作品实际上也是以速写的形式出现的, 但就其内容而言, 都被人们认为是完美的艺术品。
由此看来, 速写教学中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 而不是传授专门的技能。环看我们周围, 许多高考美术培训机构为了使学生在美术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在较短时间内按套路对学生介绍速写的步骤、顺序等, 教师介绍、示范, 学生跟着画, 真所谓“邯郸学步, 亦步亦趋, ”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就能画了, 表面上看来达到了效果, 但随着在高校教学的深入, 我们发现:学生按照固定程式画法, 不再仔细地观察、思考要画的对象, 失去了创造和研究学习的主动性, 失去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机会。教授速写的主要意义在于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概括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动笔要勤快, 不间断地练习。在作画的同时还要对描绘对象进行思考, 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 把绘画原理和自己的构思结合起来, 加以创造成为最适宜于表达自己的技法。速写描绘的题材远远超出课堂上练习内容的范围, 因此, 常常督促学生画速写能使其养成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良好习惯。长期坚持画速写可为美术创作和美术设计积累下丰富的艺术素材, 在高校美术课程中都可以运用这些素材。速写同时又是锻炼动手能力的良好训练方法, 我们提倡从学画阶段开始就养成画速写的良好习惯, 多画速写, 做到长、短期作业穿插进行, 是绘画基础训练的一种良好方法。我们的教学目的, 按照美术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将来的艺术发展提供宽广的选择条件, 以及向更深层发展的可能性, 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造型能力、文化艺术素养、观察生活的积累,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不是孤立的, 而是联系密切的一个整体。
当然, 我们的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首先在范例作品的分析和讨论中让学生逐步理解速写的含义、原理及表现方法等。第一, 对大师级范画的分析:即授课时选用画册或教材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给学生进行分析, 如在分析线条造型结构的概念时, 以线条形式来描绘形象是速写表现中最直截了当的一种方法。线条除了具有描绘对象形体的功能外, 其自身还具有艺术表现功能, 它可体现出丰富的内涵, 如力量、轻松、凝重、飘逸等美感特征。在创作速写的时候, 会无意识展现自己的艺术个性, 通过线条的运用而流露出来, 以线造型是速写中最常用的表现形式。除此之外, 点线面的结合也是常见的形式之一。有时在结构转折处画些明暗调子, 能增加速写艺术的表现力度, 使画面的效果更加富有层次。通过与学生分析讨论, 要求学生对范画作品进行对比和研究, 即对描绘对象的造型方法做出自己的理解, 加深学生对速写的认识, 知道并非只有线条才能造型。第二, 对教师作品的分析:教师的作品可以说是为课堂教学而准备的教具, 它是根据教学内容而准备的, 是最接近教学内容的真实教具。我们拿自己的作品给学生分析, 让学生在教材的内容之外又有了新的参考目标, 表现形式又有了不同:作品分析中注重介绍作画时具体运用的处理手段和方法, 并将教材的范作与教师作品进行比较, 使学生逐步弄清速写的形成及造型原理, 深刻理解在作画时不能盲目照抄, 看见什么就根据自己的方法进行主观处理, 形成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造型风格, 发挥自己的长处。第三, 对学生优秀作品的分析: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留下的这些作业确实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把它作为“范画”进行分析, 可以让学生有所借鉴, 对作品中成功的地方给予肯定, 据实的讲评和分析, 让学生从中悟出表现对象的道理和方法, 对学生作业中不足的地方慎重地指出来并加以分析, 这种不足形成的原因和克服的办法让学生从中吸取精华,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 发挥自己、创造自己。
作为以感觉敏锐见长的速写, 不能只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 那样经不起过多的推敲, 也不能只有理性分析而毫无感觉, 那样缺少生动, 两者要结合好。让学生在观察事物时, 根据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方式, 去观察、去发现事物的特征;在表现时, 依靠自己的思维寻找发现恰当的表达方式, 即让他们对同一个艺术问题, 作多种诠释和几种表达方式。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感悟为出发点, 探索造型技巧和方法, 提高审美理念, 、完善艺术表现, 构建自己的速写画面秩序, 促进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这就有利于学生潜能挖掘, 使他们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实践训练中脱颖而出。从完成作业的效果上看, 也因思考、体验和潜在能力释放大大加强而丰富多彩起来, 构图、造型以及画面布局等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画面内容丰富、新颖、风格各异、造型完美。速写有时就是抓瞬间的感受, 所以感觉很重要, 要把你对事物的感觉抓准画出来。
总之, 针对原有教学体系的调整与补充, 不以固定的模式来要求学生, 在观察方法及表现方法上, 在保持其原先优点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用符合自身特点的表现方法画好速写, 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手法, 使作品更具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教无定法, 但要得法, 以达到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摘要:速写训练在高校美术类课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同时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计算机制图和网络信息技术日益丰富的今天, 作为一名高校美术类专业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主张速写训练始终贯穿在高校美术类课程教学中, 必须立足于培养习惯, 注重在绘画速写训练中培养写生意识。启发学生深入领悟美术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 引导了解创造作品与素材积累的关系。
速写教学中的线 篇6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顾名思义是指面向市场, 顺应社会需求, 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社会领域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尤其是近几年来, 在国家大力号召以及各种便利政策的扶持之下, 我国的高职教育迅猛发展, 在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艺术文化产业的兴起, 艺术设计专业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新专业并蓬勃发展起来, 各高职院校也顺应潮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 纷纷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 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
现如今, 一般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大致包括素描、色彩、速写、设计构成、艺术概论等等。笔者认为由于高职院校在体制和学制上的特殊性, 一般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适用于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开设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在我看来,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应当更有针对性, 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让学生在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后能够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对于刚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 要想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并迅速打开局面, 除了自身性格方面的原因之外, 拥有能够快速表达设计创意并付诸于草图的能力即较强的手绘表现能力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那么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手绘表现能力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速写训练。
速写在美术学科中的定义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技法。就像我们在做建筑设计的时候, 需要先设计一个建筑的轮廓, 速写也是这个意思, 其英文为sketch, 是“草图”的意思。速写是造型艺术的基础, 是独立的艺术形式。速写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欧洲, 最初速写只是创作前的准备和记录的阶段, 随着艺术的发展, 速写也成为了美术学习的必学科目。
速写对于一个绘画刚刚入门的学生来说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学习。速写因为受到作画时间和速写对象活动特点的限制, 作画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分析和思考创作的思路和作品的轮廓, 再以综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对于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 速写是美术科目中的绘画基础课程。
对于初学者来说, 速写是一项训练造型综合能力的方法, 速写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 使我们善于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速写能培养我们的绘画概括能力, 使我们能在短暂的时间内抓住对象的特征;速写能为创作收集大量素材, 而且好的速写作品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速写能提高我们对形象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速写能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 速写是一门学习用简化形式综合表现运动物体造型的绘画基础课程。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 速写是感受生活、记录感受的方式, 速写使这些感受和想象形象化、具体化。
笔者根据多年在一线从事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经验, 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速写水平, 就可以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手绘功底, 甚至在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后仍能受用不尽。
速写训练首先强调的是“看”。
虽然现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素描、色彩等艺术专业的培训, 但笔者认为现今社会上所谓的“艺考班”所开设的各种“教条式的”、“填鸭式的”、“应考式的”培训课程, 对于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上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学生在培训班里只能是机械地重复练习需要应试的科目, 至于说让学生开阔眼界、培养学习兴趣、提升艺术修养则无从谈起。
笔者认为在学生进入高校以后, 不要急于让学生进行技法的练习, 首先要做的是解放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眼界、将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机械状态”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老师在课程的进行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去接触、多去欣赏各种风格的、优秀的速写作品。在这一过程中, 老师应该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指引学生去分析、解读这些优秀的作品:讲解这些作品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研究它们的构图、布局;分析作品中的线条与明暗;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关键是让学生知道优秀的绘画作品不仅仅只有静物、人像、油画、水粉, 简单而凝练的线条同样可以奏出华丽的乐章。
第二步是“练”。
“练”是在“看”的基础上进行的。不管你学习哪个设计专业、或是将来从事何钟同艺术设计相关的工作, 大量的练习永远是提升你专业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速写更是如此。在进行实践练习之前, 有目的地让学生接触各种风格的速写作品就是为这一阶段作准备的, 研究构图、布局也好, 分析线条、明暗也好, 都是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速写的了解, 将作品中优秀的元素变成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但相应的在这一阶段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那就是学生在看了这么多不同风格的作品之后, 很容易出现知识混乱。往往是看着这种风格也好, 那种风格也不错, 到最后无从选择了。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对纷繁琐碎的信息进行梳理, 清楚地告诉学生不同风格作品之间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 主动进行筛选、总结;帮助学生从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风格作为重点练习的对象, 这也是为即将开始的临摹练习做好准备。
就初学速写的学生而言, “临摹”无疑是最有效的练习手段。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快速入门;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一种高水准的学习状态, 不至于偏离方向走弯路。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 提醒学生什么是临摹?临摹的目的是什么。“临摹”不是让学生复印机似的照抄原作、也不是机械地为临摹而临摹, 临摹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研究画面的构图、主体物的布局, 了解临摹作品中各种明暗、疏密、粗细等元素的对比以及画面中的节奏如何把握等等, 让学生在临摹完一幅作品时能够学有所得、能够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
作为授课老师尤其应该注意的是, 大量的练习虽然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水平, 但作为刚刚接触速写学习的学生来说这一过程无疑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很容易令学生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指导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 一旦发现在学生中间出现了厌学的情绪, 老师应该适时地打断这种沉闷、枯燥的学习节奏, 做到劳逸结合, 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步是“稳”。
第三步也可以看成是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升华。学生通过“看”和“练”两个阶段的学习, 无论眼界上还是手头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也进入了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但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 虽然学生们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也做了很多练习, 但是学生们并不能对自己的作品做出客观的评价, 甚至他们根本看不出作品的好坏。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方向性的指导。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讲解与点评, 指出作品中的优劣之处让学生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帮助学生在认知自己作品的过程中, 逐渐发现画好速写的规律与诀窍, 从而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并将这种风格稳定下来;在学生以后的学习或者工作中, 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艺术设计感悟的不断加深, 这种绘画风格最终会成为他们自己的艺术个性, 为走出一条他们自己的艺术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家阳, 冯俊熙.设计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慢写动态线作画技巧.百度文库, 2012-11-26[引用日期2013-04-9]
速写教学中的线 篇7
从绘画专业说, 速写是收集素材的方式之一, 速写练习的内容多, 积累的素材就越多, 绘画时能够使用的形象自然也多, 虽然随着科技的更新换代, 照相机的图像记录功能大幅普及, 简单的快门动作自然比站在一个地方不动, 用笔画要快的多, 但对绘画、设计类专业来说照相机依然不能够代替速写的作用, 这是速写的特点决定的 (感性思维过程) 。速写在面对客观物体时, 准确快速的观察方法是画好速写的基础, 将客观事物的结构形态尽可能准确的表现在方块大的速写本上是第二步要做的事, 可如果就此结束, 那么速写不免流入“技术”的行列, 因为速写在练习时不仅仅在于讲求速度, 更重要的还在于“写”的意味, 阿恩海姆说过:“艺术的目的不是模拟与再现, 而是表现与再创造。”“写”自然含有艺术表现的意思, 速写里有感性因素缠绕其中, 这是一种直观感受的表达, 通过面对的事物, 与速写附有活力的表现方法呈现出来, 而速写在“写”的同时, 也是对表现手段的提炼, 对想象力的培养。
速写的表现方式并不多变, 它可以用线、面的方法, 加少许明暗表现 (类似素描小品, 写实性速写) , 但大部分的速写都是以线的表达为主, 粗线、细线, 直线、曲线, 硬朗的线、圆滑的线, 线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韵律感与生动感。对线, 我们都不陌生, 中国的白描就是擅长用线营造物象, 即便是对速写技法生疏的学生在理解线的运用时也不会困难, 因为中国传统的审美特质更利于我们用线进行画面的表达,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 传统的审美讲求“灵透, 意在笔先”, 这从书法、水墨绘画可见一斑, 张僧繇的疏朗利气, 陆探微的清秀之风, 皆是通过对线的特质的理解后, 深化运用。在西方, 荷兰画家荷加斯的速写, 则以放松的曲线为主, 勾勒出一幅幅人物的工作场景, 自由酣畅。克里姆特用细腻的线条勾出年轻女性光洁的面孔, 用寥寥几笔表现身上的衣着, 松弛有度, 席勒更以一种略显神经质的线条刻画人物形体, 刚毅战栗, 夸张身体的曲线。线本身就具有美的感受, 表现的困难在于如何运用线, 在线的基础上融合个人的精神感性感受, 使得速写画面手到意到。这是取舍、提炼, 是对艺术直觉的修养, 精神层面的积累, 前辈艺术家黄胄先生对速写更是重视, 一直没有放松通过速写对艺术形象进行积累, 随手画的速写都是写生时对自然生活的感悟, 这对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而从创作方面讲 (创作不仅仅局限于绘画, 还包括雕塑, 水墨, 版画及设计专业等, 不论哪种创作形式, 在现在的艺术表现中, 他们的表现形态都是多种多样的, 相互间吸收彼此适应的优点, 取长补短) , 速写亦是学生自觉地感受自然, 观察自然, 通过自身感悟从纷繁复杂的自然界提取经验的手段之一。除去刚开始见物画物, 模仿自然的阶段, 在速写描绘的过程中, 其实创作力也从被动寻找转变为自觉地流露, 当面对单一物体的不完美形态时, 可以从众多的已经熟悉的其他形态中, 寻找可以衔接或可替代的形象进行艺术嫁接, 从而得到想要的艺术形态, 自由的表现自我意识。速写可以呈现出画家对整体画面的掌控能力及审美意识, 作为极具个性化的表达手段, 速写更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自我风格, 包括用线笔法及表现手法, 梵高的油画中布满了漩涡状线条, 他的这种抽象性线条同样出现在他的速写画面中, 刻画的树枝扭曲向上, 表现的风景也附着了梵高自身纠结的精神形态。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速写更是将线条简化应用, 在面对模特时, 强调主观印象, 用简练的线条表现感性的主观直觉。
从设计专业来看, 设计的领域范围广泛, 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城市环境设计等, 无论在哪个设计领域, 最终的成果都需要以视觉造型的方式呈现出来, 因此, 不论从画面的快速性, 草图的可修改性, 还是比文字更具画面直观性的特点, 速写作为设计主要的表现辅助手段, 在某些程度上较之素描使用率更高些。在设计专业的教学中, 速写教学的侧重点不同, 速写不仅仅是做为收集生活素材, 表达艺术感受的手段, 更能够快速地捕捉设计灵感, 及时地将构思记录下来, 而速写在设计过程中的不同时期, 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中, 速写首先做的是如何将构思转化为可实行的设计草图, 也就是快速造型的能力, 不管是收集素材, 还是速写的表现手段都是为了这个基础功能而服务。在创意阶段, 面对拟定的主题, 会有层出不穷的想法在思维中形成, 在没有定案前这些都属于可实行备案, 用速写将这些零星画面画出来, 其实就是将设计思维清晰整理地过程, 通过整理出的速写画面进行思路的拓展, 形象的创新, 可以说, 在设计过程中, 速写既是完成主题造型的表现工具, 也是创造性思维发生、展开、实现的中间者。
徐悲鸿说过:“尽精微, 以致广大。”不通过细小的积累不能达到广阔的范围。对于速写的练习, 也不能仅在教学的时间范围内进行, 而要延伸至课外, 随时随地的记录身边有意味的事物。速写看似简单的线条运用, 其实里面包含了阅历, 对生活经历的感悟, 所以面对速写时, 我们必须有沉静的心态, 清晰地思维, 不断的发现新的形态, 新的表现形式。
摘要:速写的表现形式不多, 仅用线的变化就能表现事物的形态及画家的感性精神状态。做为艺术创作、设计的素材收集手段, 速写不仅真实的记录了思路的形成过程, 更从过程中提炼了形象, 进行了创新, 所以重视速写的练习, 在艺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速写,造型,直观感受,线条,感性表达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2].叶浅予.《叶浅予谈艺术》.人民出版社, 1982.
[3].安格尔.《安格尔论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速写教学中的线 篇8
一、把速写当成生活习惯
笔者从这些年的美术教学中得出的经验是, 把画速写变为一种生活习惯。对于速写练习, 学生应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教给学生“废纸三千”的思想理念, 从每一阶段的速写中总结经验, 有所领悟。就像英语阅读需要语感一样, 画画需要手感, 而速写正是培养手感的最佳途径。因此, 笔者给高一的新生布置每天3幅速写的作业, 一开始, 画面的用笔、线条的运用都是拙朴的, 渐渐的随着累积, 学生绘画的手感渐渐形成, 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运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以线为主或是线面结合。
在一系列的速写训练过程中, 学生迅速的掌握了人体的基本结构, 熟练地画出人物和各种动物的动态和神态, 渐渐的他们学会了如何更为巧妙的拆散与整合绘画语言, 使得画面最大限度的表现出自己的想法与意图, 为以后的创作和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会“看”书和欣赏
看书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 看绘画的基本理论书, 了解并掌握比例、结构、透视原理、人体解剖等一系列的知识点, 只有把书看懂了, 知识才能最大程度的被吸收, 并体现到自己的速写中。
画画需要“眼高手低”, 通过一个平台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准和艺术涵养, 多看大师的作品, 学会与作品对话, 站在巨人的肩膀去思考, 也不失为学习的一种捷径。东方线条的运用娴熟可追溯到仰韶时期, 至汉唐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如顾恺之的“春蚕吐丝”, 北齐画家曹仲达的“曹衣出水”, 用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 与其画法相对的是唐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 用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 线条的运用生动美妙。西方的一些绘画大师, 如:荷兰画家伦勃朗、18世纪英国画家荷加斯、19世纪德国画家门采尔等, 都是速写的高手, 可以多看、多临摹他们的作品, 体会和感悟大师们艺术语言的运用。
三、速写状态
每个学过画的人都知道, 只有在良好的绘画状态下, 才能画出优秀的作品。而状态是可以培养的, 作为学生, 无需盲目的抄袭对象, 而应抓住所描绘对象的本质, 即动态、结构等关系, 去解决绘画的基本问题。
享受是绘画的顶级状态, 享受绘画带给你的乐趣。看到一幅幅速写中, 自己的观察能力敏锐了, 概括能力提高了, 记忆能力增长了, 会增强自信心, 提高自己对绘画的热爱, 而发自内心的热爱, 给了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前提和激情。
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速写的状态再合适不过了, 总结每次绘画中的问题, 看到自己速写中的不足, 然后思索、练习, 在下次作业中注意改进, 带着问题去学习, 当问题解决之后, 看到自己的进步是快乐的, 对照大师的作品, 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继续努力。
四、速写技法
技法是绘画的表现手法, 也是熟练技能的表现。摆、揉、点、擦、写等表现技法可在速写中交替使用, 使得画面效果更贴切所要表现的主题。
以线为主的表现方式:用线来描绘事物的方法由来以久, 线条也是视觉元素中最有表现力的元素之一, 无论是儿童时期的涂鸦还是到大师们的速写, 线条无不体现出伟大的震撼力, 利用其本身的变化, 或曲直, 或刚柔, 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遵循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学画过程, 学生易于上手, 容易表现。而中国的传统艺术, 无论是舞蹈、京剧还是绘画、雕刻, “线”的意味都非常浓郁。
线面结合的表现方式:在线条娴熟的基础上, 可略铺明暗, 使所描绘的对象在画面中的体积、空间、虚实、主次等方面, 艺术语言表达的更为丰富和到位。
以上两种方法在高校艺术招生考试中运用的也比较广泛, 当然还有以明暗为主的表现方法, 这种方法更为注重画面中黑、白、灰的运用, 以及它的排列组合、比例关系、深浅对比,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比较出三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一种表现方法。
结语
速写需要坚持不懈的训练与努力, 只有在长期的速写练习中不断的思考和总结经验, 不断的进行探索, 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艺术修养, 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分析学生在绘画中遇到“瓶颈”的部分原因, 是来自速写能力的滞后;阐述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速写, 无论是从艺术教学的角度还是能力培养的方面来看, 都应该得到重视与关注;提出教师通过引导, 让学生把速写当成生活习惯;认为在具体教学实施中, 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速写“量”的积累, 应挖掘其绘画天性, 激发潜在的艺术动力, 使他们“热爱”速写。
关键词:美术教育,速写教学,观察能力,造型
参考文献
[1]杨慎修.完美教学系列丛书——速写[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8:5
[2]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188
国画中的线 篇9
中国画历史悠久,有着灿烂辉煌的成就,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而线条则成为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线的重要作用
用线条造型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流传下来的最初绘画作品,主要都是以线的形式来表现的。例如,中国原始的象形文字、彩陶绘画都是用线条来勾画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最古老、最原始的艺术形式。中国画中线条通过穿插、重叠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画面层次,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使画面出现不同的效果,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思想感受,形成了中国绘画艺术中“线”的独特艺术风格。传说任伯年仅凭吴昌硕随意画的几根线条,便认为吴昌硕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画家。初学者往往认识不到线的重要性,而一幅画如果线画不好的话,就好像是一个人失去了筋骨,没有了活性。所以,要画好一幅画,首要任务是画好它的线。
二、线的表现方法
任何种类的绘画都有它自己特定的表现方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线条集造型、传情、达意等多功能于一身,自由驰骋,充分展示其无穷的魅力。单单对中国古代画人物衣服的褶纹就总结了十八种描法,即铁线描、行云流水描、枣核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柳叶描、竹叶描、混描、枯柴描、蚯蚓描、琴弦描、马蟥描、钉头鼠尾描、橄榄描、高古游丝描、曹衣描、撅头钉描、折芦描。而这十八描又各有各的特点,比如“十八描”中的“高古游丝描”与“铁线描”表现出的不同质感,再如用“斧劈皴”与“雨点皴”的表现出的不同肌理感受。在外行眼里看似很平常的线,其实通过它的长短粗细、方圆、曲直、轻重、浓淡、干湿、虚实、疏密、聚散、顺逆、徐疾、起伏、顿挫就能发生无穷的变化。线条的表现形式不同,给人的情绪的感觉不同。不管画家采用哪种描法,都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形象,都是以线条来表情达意。线条要根据物象的特质来把握,依照某种物象的特点采用适当的线条:柔若柳丝,薄如蝉翼,坚似钢钩,硬如顽石等等。因为只有这些特定的刚直、曲折、柔和的线条才能恰当地表现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物象,传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三、用笔的技法
中国书画的用笔,讲究一个力字,例如力透纸背,使一些纤弱的东西看起来有内在的力量。那么,在勾线时用笔就成为了关键。每一线条的描绘都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环节。中国画的线条,以其粗细、轻重、刚柔等力度的变化,蕴籍着画家的审美感受及思想感情。线有藏锋起笔,有露锋起笔;行笔有快慢、沉着、漂浮、轻重、徐疾等等。收笔有顺收、逆收、停留收。锋头有中锋、侧锋、逆锋。中锋,求力度、浑圆、骨气、硬度、润泽;侧峰果断、迫切;逆锋老辣、粗涩,线条因为中锋和侧锋的运用而富有特殊的表现力。在书画作品中,线具有美感,也会给人以力度、平滑、圆润、厚重等审美感受。线的力度、轻重、苍劲、流畅、光洁、粗砺、长短、方圆、粗细、疏密、虚实、藏露等,表现物象的轮廓体积空间,以抒情达意。疏密虚实是相对而言,是相互衬托、前后呼应的。线并非全处在清晰位置,有藏有露才能浑厚。笔与笔之间要有连贯之意,起笔收笔要有呼应之态。
论国画中的线 篇10
(一) 书面同源
书法艺术与中国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论是书法或者是绘画, 都强调线条的艺术。在书法中, 不同的书体在视觉感受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书法过程中用笔的力度、轻重, 和绘画中线条的长短、刚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如此, 书法与绘画中无论从结构、韵律、节奏等方面看来, 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关联。书法和绘画作为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向来不分家。[1]书法和绘画在本质上一脉相通, 书面同源的关系更是证明了画家借鉴书法中的行笔与走势, 弥补国画中线条艺术应用的不足和缺陷。
(二) 书画同源
中国画历史悠久, 始终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与画都是艺术的基本表现形式, 一直以来我国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在民间, 人们都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 是为了书画同源设下的铺垫。当发展到了石器时代, 陶器应运而出。作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 西安半坡村所出土的彩陶上, 不仅描绘了相互追逐的鱼, 还刻画了灵活跳跃的鹿。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 人们从辛店和龙山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上面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纹络。在这些物品当中线条的灵活运用, 曲线美与流动感遵循了当代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从线条的特点还能够反映出当代中国画的风格。在汉以前出土文物中所使用的线条朴素、单纯、变化不多, 到了汉晋, 线条向着豪放、粗犷、变化有致的趋势发展。线的意义受到了自然界的启示, 人们能够从线条的变化特点中,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会。
二、历代线条理论的研究
(一) 六法论
六法论为绘画理论知识体系构建了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框架。当中国古代绘画迈入理论自觉阶段, 便以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唯一依据。“六法”最早出现在南朝齐谢赫的著作《古画品录》中。无论是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直观反映出画家对课题的情感评价, 还是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色彩甚至是构图和摹写作品等, 囊括了创作和流传在内的多个方面。在六法论出现之后, 中国古代绘画便脱离了传统的时期。一直到后来, 后代画家始终沿袭了将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唯一依据的传统。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曾经说过:“六法精论, 万古不移”。打南朝起, 直至如今, 六法常见于线条理论之中, 俨然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中稳定性最高、涵盖力最全面的原则之一。[2]
(二) 十八描
十八描, 中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汪砢玉《珊瑚网》中钉头鼠尾作钉头鼠尾描, 撅头丁作撅头描, 其余同。[3]清王瀛将其实际运用于图画之中, 并详细阐述了每种描法的关键要素。现在市场上所见的关于十八描激发的图画便是由他创作而成。古代画家们创造的十八描为国画线描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三) 铁线描
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线条外形状如铁丝, 故名, 是一种没有粗细变化, 遒劲有力的圆笔线条, 由铁线描勾勒成形的衣纹线条常常稠叠下坠, 若“曹衣出水”。清王瀛:“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 没有丝毫柔弱之迹, 方为合作。”从绘画作品看, 顾恺之、阎立本、李公麟等画家在作品中的勾线, 都誉为“铁线描”。此种描法产生于魏晋隋唐之际, 其根本目的在于表现硬质布料的重要技法。
(四) 钉头鼠尾描
钉头鼠尾描是我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主要画法之一, 由于线条的起笔与收尾酷似钉头与鼠尾而得名。钉头鼠尾描的特点在于, 起笔时须顿笔, 而收笔时渐提渐收。钉头鼠尾描主要画有大兰叶和小兰叶两种, 利用钉头鼠尾描的手法来刻画对生的叶筋, 能够体现出其鲜活生动的特点。
(五) 行云流水描
行云流水描亦因线条颇有流动的美感, 形似行云流水而得名。行云流水多用来比喻自然流畅以及不受拘束, 体现了国画中作者用笔的收放自如, 线条的舒卷从容。
(六) 折芦描
折芦描的特点在于, 勾线过程中尖笔细长, 长于撇捺, 由圆笔转为方笔之法, 须方中有圆, 圆用隶法为之。然待干后勒以淡墨能使之厚重, 并增强立体感。梁楷属此一描法典型。其衣纹方棱削劲, 锐利, 给人以刚劲、强烈之感。折芦描不仅用笔粗, 且转折多为直角, 折笔时顿头方而大, 以直线为主, 隶属于一种写意画的线描手段。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线条的艺术和运用常见于我国绘画的各领域中, 国画中所有题材的表现都无法离开线条而单独存在。线条在国画当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 始终贯穿于国画的始末。
参考文献
[1]孙秀秀.浅谈书法用线在国画中的表现[J].美术大观, 2011 (08) :53.
[2]马小勇.浅析“线”在国画中的艺术魅力[J].美术大观, 2010 (08) :14-15.
【速写教学中的线】推荐阅读:
速写的教学05-15
风景速写教学09-26
英国速写教学06-29
站姿动态速写教学反思09-09
速写在创作中的作用11-06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09-11
速写意识08-14
名师速写09-01
速写的作用06-28
人体动态速写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