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罗马速写》备课教案

2024-06-22

小学三年级语文《罗马速写》备课教案(共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罗马速写》备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字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罗马的,感受罗马城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了解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罗马的。

教学难点:

感受罗马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斗兽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拥有2500年历史的“永恒之城”罗马,自古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的国都,是一座绽放傲人光芒的城市。通过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罗马这座城市很特别,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它的“特别”来。

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课文2——5自然段)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12课(生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把书轻轻翻到 57页,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罗马这座城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1、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

2、同桌互相交流:印象最深的地方,勾画的句子及简单说说理由。

3、全班交流,根据学情逐步学习。

(一)遗址多。

1、学生找句子,说说理由。

2、你能从哪些词中读出遗址的多?重点找到:一砖一石、一街一巷、比比皆是

板书:比比皆是。

3、(课件演示遗址)师范读。指导朗读并评议。

4、师:在这些比比皆是的古老建筑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斗兽场了。就让我们走进古老遗址中代表的斗兽场去看看吧。

A、默读课文,斗兽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句子:古罗马的斗兽场,是遗址中的老祖宗。

结合上下文理解“老祖宗”:古城的大多数建筑有200多年的历史,而斗兽场却有两三千年的历史,难怪作者说古罗马的斗兽场,是遗址中的——生接:老祖宗。

指名读,评议,齐读(我真的感到了斗兽场的古老;斗兽场真是历史悠久啊)

出示句子:这座宏伟的圆形建筑,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现在大部分已坍塌,只留下一个完整无缺的外壳,但看上去仍令人惊叹。

理解“完整无缺”。

师:在两三千年前,既没有钢筋水泥,也没有吊车升降机,虽然现在大部分已坍塌了,但还留下了一个完整无缺的外壳。(出示课件)这座斗兽场占地逾2万平方米,高57米,有近20层楼房那么高。看眼前的一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斗兽场真的好坚固啊!

生:那时的人真了不起啊!

师:你们刚才说的就是对这种建筑艺术的一种惊叹,孩子们你们能用朗读,读出刚才的这种情感吗?(指名读、齐读)

(看课件)这种建筑采用了拱券式的建筑方式,仅大门就有80扇拱形门组成,可以让五万人在十分钟内同时进入场内,并按门上的座位号找到自己的位置。(课件出示斗兽场内部图片)座位安排呈62度角升起,座位按等级排列:第一层为贵族区,第二层为骑士区,第三层为平民区,第四层为社会最底层的人观看,没有座位。整个斗兽场坐满可达9万人。中间为竞技场地。现在已坍塌。而这种设计在现在的一些建筑中仍在使用,而且堪称先进。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对这种建筑又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古罗马的人真聪明啊!

生:那时就能建筑出这样的坚实的斗兽场,真让人不可思议了。

生:我想说,作者为什么说它看起来这么惊叹了,确实了不起。

师:孩子们就用你的朗读,读出对斗兽场的惊叹吧!

再次齐读这一句。

师:难怪作者会说:凡是到了罗马游览的人,如果不去斗兽场看看,就好像到了北京没游——生接后半句。

B、经过时间的洗礼,这些建筑有的依然巍峨挺立,有的早已毁灭倒塌,但是无论怎样,它们都焕发出一种奇特的美丽,让游人惊叹不已。让我们拿起书,读读课文2、3自然段,再次回顾罗马遗址带给我们的震撼。

齐读课文2、3两段。

(二)雕塑多。

师:罗马的遗址留给我们震撼的美,罗马的雕塑同样让人目不暇接。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从哪些词能读出罗马是一座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

1、学生默读,勾画重点词。

2、出示句子:无论街头巷尾,还是屋顶门廊,看不到雕塑才是不正常的。

生:街头巷尾都有雕塑,屋顶和门廊上也有雕塑,我觉得那里的雕塑可真多。

师:是呀每条街每条巷都有雕塑,屋顶门廊也有,书上用了这样一个关联词将它们连起来(课件突出这句话中的“无论…都是…)指名读这句话。课件观看雕塑。

看了课件,让我们了解到罗马还是一座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你们知道吗?罗马现在有378.2万人,而罗马的雕塑——超过了罗马城的人口。课件罗马的雕塑之多。

读句子:罗马城的雕塑,超过了罗马城的人口。

师生合作读:老师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女生读第三句。

(三)喷泉多。

师:雕塑装饰了罗马城,喷泉还点缀了罗马这座城呢?

1、女生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2、师:有了喷泉的衬托、装饰,使罗马这座城市更加美丽了,这就是点缀。齐读第一句。喷泉是如何点缀这座城市的呢?自由读第5自然段,找出表现喷泉多的词语。

3、指名交流:让学生先说后读。

出示句子:3000多处大大小小的喷泉,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一些广场和街巷里。

生:我从“3000多处”体会到喷泉的多。

生:我从“,星罗棋布”这个词感受到喷泉很多。星罗棋布就是像星星那样罗列,像棋子似的分布,形容多而密。

这里的喷泉不仅多,而且形状也不一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课件)

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刚才欣赏到的图片。生——千姿百态

师:这里的每个喷泉都有名字,都是根据一定的神话传说来设计的,使得这些喷泉更具有——观赏性。

小结:正因为喷泉的多,千姿百态,才使得罗马城别具一格。难怪作者说恐怕没有哪个城市与其媲美。媲美可以换个词吗?(比美)

我多希望你们能用朗读,读出有了喷泉的点缀使罗马城更美了。

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提升

1、罗马的遗址比比皆是,而斗兽场尤为令人惊叹;而罗马还是一座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呢,喷泉不仅多而且千姿百态,使得罗马城别具一格。正因为有了遗址、雕塑、喷泉的装点,才使得罗马城焕发出更傲人的光芒。

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2、罗马是一座历经沧桑的古城,作者选取了罗马代表性景点:遗址中的斗兽场、雕塑、喷泉,为我们展现了罗马悠久的历史及古罗马人的智慧。这样的写法就是速写。

再读课题。

3、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把罗马城给你印象最深的讲给父母听听。

小学三年级语文《罗马速写》备课教案 篇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投入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为贯彻这一理念,让语文教学与现代互联网资源整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就本课而言,对于生活在北方的孩子来说,海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海,更谈不上了解它。所以,诗歌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对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美好情境感悟就不会深。而本课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艺术化的语言理解又是教学重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课教学中与互联网资源整合,设计这一方案。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小诗。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海的特点, 从海的蓝、宽、清入手展现自己对大海的神秘向往和热爱,全诗充满了想象和生活的乐趣。课文把海作为一条线索,将海的特点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了一个神秘、宽阔、美丽的大海。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感知大海给人带来的乐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学习本篇课文的重点。课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艺术化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三、学习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向往有了更美好的追求,这篇课文很符合儿童的特点,很富有情趣,学生喜欢读,而且思路比较清晰。由于地处北方,孩子们基本上没有见过真正的海。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比读的方式感受大海的美丽。

2.感受大海的蓝、宽、清,以及小作者对大海的喜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并感受到大海的美丽。

2.通过对比读的方式感受大海的美丽。

(三)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认3个生字和会写4个生字。

2.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并且了解一些如焦这样的字。

五、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2.了解各小节内容的基本特点,模仿着练习写一首小诗,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六、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音乐《秋日私语》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生观看大屏幕。

师:有一个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女孩有一天也来到海边看到了美丽的大海,她不仅沉醉其中,而且写下了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这首诗的名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读海》,(板书课题)而这个小女孩的名字叫做周燊。

师: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 学生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

2.检测识字情况

(三)理解课文,随文识字

1.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2.自由读课文,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蓝 宽 清 其余板画。 A 学习第一小节 指生读第一小节 师出示句子 大海很蓝,蓝得让我感到神秘。 大海很蓝很蓝,蓝得让我感到神秘。 比较大海很蓝和大海很蓝很蓝,哪个词语用得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很 很 学习“秘”字。

师:这一小节哪句话是作者亲眼所见,哪句话是作者的想象,这样的写法美吗?(介绍把海鸥当做人是一种拟人的手法。) 谁能用如果„„就„„去写一句话?

师:蓝色的海浪每天一页一页地写着,海鸥一页一页地读着,爱学习的小海浪不知疲倦地读着,可是故事太多了,它读也读不完,于是它对大海妈妈说它会什么了呢? 引导学生到最后诗的最后小节:大海是一本书,海鸥永远读不完„„ 带着你们的感受读第一小节。 指生读、同桌读。 B 自学第二、三小节 学生自学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看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

1.自读后,同桌交流都读懂了哪些内容。

2.指生汇报。

三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能用“清澈”造句、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

4、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

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具准备

词语、句子卡片,媒体资源:课件《七颗钻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苏联卡泰耶夫写的童话故事《七色花》吗?(有或没有)

《七色花》讲的是珍妮用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的花瓣实现自己和他人的愿望的事,表现了珍妮愿意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好品质。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和珍妮同样善良的小姑娘,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板书:七颗钻石

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先听范读,再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认读生字词,认读字词及句子。

水井干涸干枯干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也都干渴而死。

(学生读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感受当时的环境。”)

绊倒递给一瞬间水罐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接着一股清澈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

再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后按提示说一说:

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的一件事。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变成金的涌出清水,射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的一件事。

(如果再加上“大旱之年”更好)

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你自由朗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想一想。

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①请一个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然后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②当小姑娘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时什么表现?

(喜出望外想喝个够决定留给妈妈)

说说“喜出望外”什么意思?

小姑娘为什么会喜出望外?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找了很多地方找不到,很累很辛苦)

③你从中感受到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有孝心)板书:孝心

师小结:正是因为小姑娘有一颗纯洁的孝心,使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④带着自己的感受有语气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组学习四至六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读一读四至六自然段;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水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体会出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小组汇报学习收获。

四、回归课文整体,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朗读全文,思考:水罐为什么会一次次发生变化?

全班合作填表,了解水罐变化原因。

(见教参47页)

启发学生围绕课题《七颗钻石》深入质疑,感受小姑娘美好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课文写小姑娘找水,为什么课题叫《七颗钻石》?

感受小姑娘用爱心找水,给母亲,过路人,动物喝水,自己却连一滴水也没有喝,从而体会到文章借七颗钻石变成灿烂的大熊星座象征小姑娘美好心灵的闪光。

板书:爱心美好心灵

展开想象:

如果你是那为小姑娘,当找不到水,碰到小狗干渴,遇到路人讨水喝,会怎么说,怎么做?自选感受最深的情景谈体会、或分角色演一演,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七颗钻石的那两个自然段,试着背诵。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6、7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4个人一组在小组内背诵,由组长负责把背诵成绩填入朗读检测本上。

选几名(好,中,差)同学在全班背诵。

二、指导生字的记忆和书写

(一)学习生字

“绊”,“递”指名读字音。

得出结论:“绊,递”的读音同声旁相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组:“钻,枯,咽,接”,最后得出结论:“钻,枯,咽,接”是近声旁的形声字。

此教学过程也可以相机利用课件辅助进行。

(二)多音字练习

(1)她累得倒(dǎo,dào )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把水倒(dǎo,dào)在水里、

(3)七颗钻(zuàn zuān )石、

指导“股”和“澈”的书写

股:右半部的上边第二笔是“└”不是“乚”

澈:右半部是反文“攵”不是折文“夊”,中间的“月”第二笔是“丨”。

三、造句练习,用“清澈”造句。

方法:1、找出“清澈”一词在文中的句子,“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

2、联系语境理解“清澈”,指的是水流清而透明。

3、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内容可以用“清澈”(泉水,小溪,小河,湖水,海水,眼睛……)

4、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举例:(1)我家门前小溪里的水很清澈。

(2)小鱼在清澈的小河里游来游去。

归纳为:(1)可以表达为“清澈的……”

(2)也可以表达为“……清澈”

四、作业:

1、写生字

2、独立造句

小学三年级语文《罗马速写》备课教案 篇4

1、在课文语言环境下理解“不知疲倦、孜孜不倦、沉浸、游弋”等词语。

2、在圈划关键词的实践中,感悟陈景润是个不知疲倦的人。

3、认识排比句的语言形式,了解排比句的作用,尝试运用排比句进行造句。

教学重点:

在圈划关键词的实践中,感悟陈景润是个不知疲倦、孜孜不倦的人。

教学难点:

认识排比句的语言形式,了解排比句的作用,尝试运用排比句进行造句。

教学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不知疲倦的人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33课,齐读课题——不知疲倦的人 师:课题中的“不知疲倦”是什么意思?

师:回家自习过课文了,课文中有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想想是哪一个?

1、“孜”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个子,但是子的一横变成了提(板书:孜孜不倦)

2、孜孜不倦什么意思?孜孜:勤勉,不懈怠,形容非常刻苦勤奋不知疲倦。

师:那课题中不知疲倦的人指的是谁?

生:陈景润(板书陈景润)

师:是的,陈景润是我国的数学家,他为了解开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用尽毕生的时间和心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陈景润,看看他是如何摘取这颗皇冠上的宝石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轻声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想一想从那句话看出陈景润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字词预习(第一组 朦胧 一沓 第二组 攀登 曙光 第三组 沉浸 游弋)

师:我们先来读读这些词语,第一组谁来读。(每组读完再点评)

第一组

① 朦胧

师:你把这两个字的后鼻音读准了,跟着他一起再读一遍。

②一沓

师:沓 是个多音字,这里读dá,还有一个读音念——?tà,纷至沓来的“沓”,沓在这里还是个量词,除了说一沓数学演算手稿,我们还能说一沓?

第二组

① 攀登 师:攀字笔画比较多,数一数共有几笔?登字的第三笔应该是?(撇)

② 师:曙光的“曙”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他?(学生说:右边是声旁,警署的署。不要和暑假的“暑”混淆了。上面是个扁扁的四,不是日。)

第三组

沉浸、游弋

①沉浸:浸入水中。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中。近义词:沉醉,陶醉

②游弋是什么意思?泛指在水中游动。文中比喻潜心研究数学

师:一起把这些词语再读一遍。

师:读过了课文,说说你觉得陈景润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交流对于陈景润的感受,随机点评。 师点评:是啊,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在为我们介绍陈景润。 (出示第一小节)

师:第一小节短短一句话,介绍了陈景润三个特点,哪三个特点?

师:(生朗读第一节,交流三个特点)师:第三点你能不能也用一个四字词语或者短语来概括?(板书:争分夺秒)

师:课文就是从 不知疲倦,孜孜不倦,争分夺秒这三个方面介绍陈景润的。这三点分别体现在课文中哪几小节呢?(2小节一点,3、4小节一点,5节一点

三、分组学习,学习探究

分小组研读从哪些语句中体现了陈景润这三个不同的特点。

学习第2小节

师:根据下面的填空。我们来具体说说从哪里看出他的不知疲倦黎明到来之前(天未亮时),陈景润已经__________;初照的曙光(天刚亮时),陈景润的床边已经__________;上班的铃声还未敲响(上班之前),陈景润已经__________。

师:让我们想象一下,黎明到来之前到上班之前这段时间,陈景润在学习和工作,你们在干什么呢? 天未亮时,大家还在睡觉,陈景润已经朗读外语,说明他——;天刚亮时,大家还在跃身起床,陈景润已经在演算题目,说明他——;上班铃声还未敲响,别人还在上班路上,陈景润已经站在图书馆门口等待开门了,说明他——,因为这些事情,所以我们说陈景润是一个——的人?生:不知疲倦。

学习第3、4小节

抓住关键句“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其实管理员在临走之前曾经向着密密麻麻的书架,大声问书库内是否还有人,但一心沉浸在书堆里的陈景润,却什么也没有听见。此刻,他望着那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

第5小节

师:是啊,陈景润这样不知疲倦就为了摘取这颗皇冠上的宝石,课文第五小节就告诉我们他是如何抓住分分秒秒忘我学习的。(出示第5节)

师:我们一起读。老师读第一句,男生读蓝色部分,女生读红色部分。 师:这里写了几个几分钟?分别标上数字。(PPT出示标好的句子)

师:再仔细默读第五小节,说说看你体会到了什么? (点评:作者把几分钟写具体了,强调了陈景润争分夺秒认真学习的可贵品质。)

师:再认真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师:同样在说时间,文章第二小节是不是排比句?为什么? 师:谁能把第三句改一改,使第二节也成为排比句?

师:谁能用上:当人们__________的时候,陈景润在__________的句式,来说说课文第5小节的这句排比句。(出示一个完整四句的填空)师:谁能把刚才说的这几句连起来说一下。

师:谁能为这个排比句再加一个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想想,这都在说陈景润干什么?(指指板书) 排比句练习六一儿童节是我们最期待的节日,我们可以去游乐场尽情嬉戏(去哪里干什么),可以去__________,可以去__________,可以去__________,儿童节真是____________!

齐读第6小节。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师:最后送一句陈景润的名言和大家共勉:(生齐读)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布置作业

1、完成描红本,抄写词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篇5

蓝小青 教研内容:制定本组教研计划 景行小学本部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计划(2008—2009春季学期)周卓庄 2009年2 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本部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的开展,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与教导处工作思路,坚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南,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景行小学教学质量手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深入开展语文教学研究,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实施新的教学管理举措,为课改保驾护航。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1、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安全教育作为年级工作重点。

2、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备好课,上好课。突出年级特色。

3、认真钻研教材,营造求真务实、团结向上的组风组貌。

4、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组内老师德育教研及教学教研水平。

5、学习理论 转变观念。

6、交流心得,互学互助。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教学理念水平。围绕新课改,按计划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或集体备课活动,定时、定点、定内容,学习有主持,各人的交流发言有内容、有记录。认真组织好单周备课活动和双周教研活动,备课活动一般程序为事先确定—集体研讨—分头备课—交流反思。教研活动组织学习新课程理念、观摩优秀课堂案例、外出学习与听课交流、课题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等。

2、坚持教学“六认真”,规范教学行为。认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认真实施电子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强化问题意识、探究意识、过程意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学生作业方面: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作业时间,培养 学生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训练学生的写字速度。每月底由进行检查。检查重点:书写整洁、正确率、批改正确率。教研组协同教导处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规范教学工作。

3、开展有效课题研究活动,提高教科研能力。围绕《诵读经典》课题和《新形势下学困生学校教育艺术研究》课题实验。组内每位语文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任务,开展以备课、上课、评课为主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实践,把科研课题落实到每堂课中,努力探索,形成符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成员认真上好轮流课,每课及时进行教学点评,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一份教学论文。

4、开展语文学科组特色活动:拓展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建立学生个人课外知识积累本。本学期在年级范围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积累,并学会运用,不断提高作文水平。三年级全体学生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并作好摘记。作文教学要加强作前指导,重视作后的修改与讲评。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提倡学生自能修改,加强随机的练笔训练。

5、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加强青蓝工程实效性。师父老师上好示范课:徒弟老师填写好听课反馈表,并能撰写听课随笔。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 经过一阶段的听课后,对青年教师给予更多的锻炼机会,上好汇报课。

6、为了有效地深入课题研究,不仅要求教师立足自己的实践平台进行课题研究,还要教师响应学校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及时写好读书笔记,并保证每月有一篇读后感上网交流。

7、期末,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认真撰写课题总结。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理清教学思路,制定教学计划。

2、根据教导处总的计划,商讨、制订本组教研计划,明确教研工作重点。落实组内教研具体任务的分工。

3、教研组成员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本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4、积极参加全市教学质量分析会和柳州市集体备课现场展示。

5、认真参与校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做好听课笔记和主题论坛研讨。

6、积极参加“广西区域联盟网络远程学习培训”。7、3月3日教研组长参加全市语文期末检测质量分析工作,再向全组老师汇报。

8、进行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9、参加“经典诗文诗联竞赛”的活动。

10、积极参加六年级语文组在广西教研网上发起主题研讨活动。四月份:

1、以网络为平台,交流探讨“保证质量,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渠道”。

2、听取“杭州行”和“培正行”考察汇报会。

3、响应城中区“一二三四”育人工程,开展学生“两句二簧”展示活动。

4、参加市小学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

5、开展学科质量“月检查”工作,特别是作业批改检查。

6、积极参加三年级语文组在广西教研网上发起主题研讨活动。五月份:

1、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例行检查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

2、认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并在组内交流。

3、开展学生经典美文诵读大赛,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4、参与网络研讨“学困生进步策略”。

5、认真参与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成果汇报会,做好听课记录。

6、开展学科质量“月检查”工作,特别是作业批改检查。

7、积极参加一年级语文组在广西教研网上发起主题研讨活动。六、七月份:

1、积极撰写语文教学论文、案例。

2、积极参与城中区组织的教学汇报活动

3、组织好组内轮流课的准备和听评课活动。

4、教学常规检查。

5、制定复习计划,讨论复习方法与策略,合理开展复习。

6、准备期末复习研究课,总结教研组工作,整理教研组材料,归档上交。

7、期末成绩评定、教学质量分析工作。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分享 顶 踩 回复 举报 admin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5: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二)教研时间:2009年2月26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周卓庄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2月26日 中心发言人 黄立嘉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陆颖 蓝小青 丁春艳 侯晓月 周卓庄 主题内容

1、第一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是全书的第一单元,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美感与语言的感悟能力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单元三篇文章都是写景的,其景美、情美,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本文是一首包含爱国热情的诗歌,全诗讴歌了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雄伟壮丽,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美丽的西沙群岛》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南沙群岛的热爱。《庐山的云雾》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的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单元整体目标

1、让学生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只是,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使学生明白学习是进入学习化社会的必要条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几篇优美的课文。

4、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能享受审美愉悦。

5、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单元教学建议

1、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明理。

2、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3、指导学生认真看图,初步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4、对词语的学习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既可结合本课的插图去理解,也可以联系旧知来强化。

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做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己喧杂学习方法,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 重难 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使之感受祖国山河之美,从而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4、使学生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培养创造的倾向和意识,同时为他们创设思维上的“空白”情境,让学生能静下心来,查找丰富的资料,进行深入思考,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意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理解促读,看画面,激发请地读,联系生活实际帮助朗读,引读、评读、赛读等,来达到“读好书”的目的,并水到渠成地将文字变为画面,映在学生脑海中,再将画面变成优美的文字深入到学生心里,继而达到积累好词好句的目的。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1:2课时,单元练习1:3课时。3月1日

1、多种途径搜集运河资料。

2、说说南沙群岛有哪些水产。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美丽的南沙群岛》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 方法

1、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明理。

2、对词语的学习,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沙群岛。难点:体味本文语言的优美,如“星罗棋布”等,并注重语言的积累。措施 与 方法

1、分析字形中注意指导书写,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重点放在第三自然段上,通过学生品味读和教师指导读,使学生领悟到海岛景色迷人这一特色。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欣赏插图

2、配乐解说: 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你对南沙群岛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交流所画句子,齐读句子.3、教师小结: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指导学习生字

1、巩固生字。(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浩瀚 海域 岛屿 辽阔 繁衍

心旷神怡 星罗棋布 海龟(2)查字典,说说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岛屿多)(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结合理解“星罗棋布”。(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师小结。(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 “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3、激疑过渡:(1)齐读第1自然段(2)小结激疑:南沙群岛历史悠久,我们每个人都为它自豪,课题是“美丽的南沙群岛”,那它美在何处? 学习第2自然段

1、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库。

2、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3、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4、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

5、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总分写法。小结: 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6、细细品味,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并练习背诵。学习第3自然段 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那金色的沙滩, 黝黑的礁石, 雪白的浪花, 翠绿的海水……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吗? 试着画下来.3、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4、评点学生作品,讨论为什么这样画?用书上的词语和句子说说.结合

5、创作绘画和课文理解“清澈明亮”, “蓝玉”, “五彩缤纷”, “心旷神怡”, “碧波浩淼”, “充满魅力”等词语的意思.指名朗读学生喜欢的词句.6、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7、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练习背诵。

三、创设情景 加深体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朗读体会。

2、老师或学生扮演记者对游客(学生)进行采访或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南沙群岛作介绍。四.仿段练习1.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2.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板书设计:

难以计数 物产丰富 用之不竭 蔚为壮观 景色迷人 心旷神怡 作业与练习配置

一、随课堂练习设计:

(一)、组词 矿()或()告()萝()旷()域()浩()罗()

二、个性练习设计: 理解“星罗棋布”、“蔚为壮观”。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说说南沙群岛有哪些丰富的水产资源。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陆颖:本课的生字词较多,对生字的学习,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学,对词语的学习,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既可结合本课的插图去理解,也可联系旧知来强化。侯晓月: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黄老师让孩子自由读后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最后,与学生共同评点,讨论为什么这样画?学生在“读读、画画、评评、说说”中张扬了个性,轻松地理解了“清澈透亮、蓝玉、五彩缤纷、心旷神怡、碧波浩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蓝小青:黄立嘉老师在设计教学理解南沙群岛的美丽时候,独具匠心。先读,再画,划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最后画,画出“那金色的沙滩, 黝黑的礁石, 雪白的浪花, 翠绿的海水……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的情境。周卓庄:黄老师的教学设计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借助情境,让语文教学活起来,不仅抓住字词来扎扎实实学习,而且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来演一演,使教学中贯穿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丁春艳:黄老师结合三年级学生活泼的特点,用读、写、画、议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创设情境,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南沙群岛作介绍,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回复 举报 admin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6: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三)教研时间:2009年3月5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周卓庄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加横线字词的意思。星罗棋布 心旷神怡 繁衍 碧波浩淼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阔”“屿”“龟”三个字.小青 教研内容: 周卓庄汇报全市的语文质量分析

一、试题评价:

1、按要求写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3、按要求填空。

4、习作

二、命题特点:

1、全面性。

2、基础性。

3、综合性。

三、卷面分析:

1、学生知识、能力等表现较好的方面及原因。(书写、字词、阅读、审题、习作)

2、学生知识、能力等表现不足的方面及原因。汉字书写不规范。字词把握不透彻。习作训练有待加强。审题能力有待提高。评分标准有待规范。

四、建议:

1、重视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

2、提高字词教学实效效率。

3、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

4、重视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

5、关注常规,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语文教研记录(四)教研时间:2009年3月12 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周卓庄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3月12日 中心发言人 周卓庄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陆颖 蓝小青 丁春艳 侯晓月 黄立嘉 主题内容

1、第二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花瓣飘香》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安排了展示当代人物精神面貌的《微笑着承受一切》,表现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雪儿》及洋溢着浓浓亲情,情节简单,但情真意切的《花瓣飘香》三篇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真实具体,每一篇课文都能给人深刻的启发和教育。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雪儿》、《花瓣飘香》。《微笑着承受一切》讲的是体操运动员桑兰面对伤痛和残疾,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乐观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的精神。《雪儿》讲的是一个腿跌伤了的女孩,收养了一只受伤的信鸽,最后让她重返蓝天的故事。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跌伤腿的孩子纯洁美好的内心界,无私的情怀。《花瓣飘香》讲的是一个女孩子摘了一片花瓣送给妈妈的故事。这三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都是叙事文,都具有很强的人文性,都能给人以很强的教育意义。三篇课文充分体现了“文道合一”的思想。单元整体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28个字也要求会认读;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

4、观察插图,读懂习作例文,学习写人物时应抓住人物特点写的办法。

5、养成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的习惯。

6、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做到大方端庄,不随便。单元教学建议

1、教学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新闻记者学表达,从读中学写。用好例文,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点

1、学会带问题读课文,自已解决问题。

2、体会句子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导向,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学习通过人物外表的描写展示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4、初步掌握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恰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

2、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怀着感动、敬佩的感情来理解课文,注意品词析句和品读相结合,通过朗读,感受文章中人物的可贵精神。

3、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2:2课时,单元练习2:3课时。3月20日

1、多种途径搜集桑兰资料,让学生给桑兰写信,并在班上举行“桑兰事迹报告会”。

2、搜集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感人故事,在班上进行交流。

3、把《花瓣飘香》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2.单元课时教案: 微笑着承受一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具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感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来感悟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桑兰不屈的精神。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第4课《微笑着承受一切》。2.师板书课题。3.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4.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承受的是什么?为什么能微笑着来承受呢?我们将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解决。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小黑板出示: 省体操队 训练 入选 技术 摔下来 固定套 询问 治疗 脊椎 配合 毅力 瘫痪 气喘吁吁(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几个方面加以注意(3)去掉拼音读。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自由轻读,要求:(1)读正确、流利。(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3)不能解决的作出标记。4.检查,了解字词掌握情况。(1)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剧痛: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2)提出不理解的词,同学们当场解答,答不出的共同查字典解决,或教师解答。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6.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可以 用笔画出有关句子。交流。第二个问题可以用文中第4、5、6、7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回答。7.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 我们通过初读,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也知道了桑兰以微笑承受着她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事实。那么,她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齐读:操 省 选 际 赢 届 摔 固 套 询 疗 2.指导,明确注意点: 选:注意笔顺 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是“。套:注意中间有三“横”。疗:最后一笔为“竖钩”;“疒”不要写作“广”。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导入:17岁的桑兰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1)指名读课文。(2)分组讨论。

2、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她的美好人生是什么?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画出最能体现桑兰人生很美好的词,有感情地读。优秀 跨入 入选 多次参加 赢得荣誉

4、可当桑兰摔下后,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这对于桑兰来说意味着什么?自由讨论、发言。

5、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轻读4-7自然段,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6、再读第4-7自然段,画出具体措写“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一贯的身长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讨论交流

7、你认为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呢? 指导朗读,品味。

8、通过朗读,我们体会到,桑兰真是个——坚强的小姑娘。

三、课堂练习

1、指名读课文。

2、指导造句。康复: 意外:

四、小结提升情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桑兰因为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所以,当她面临天大的不幸时才能微笑着承受,这种惊人世间毅力不屈的精神不仅给所有的瘫痪患者做出了榜样,也为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做出了表率。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细细品味、感受。作业设计:

一、巧填词语()的人生()的微笑()的毅力()的姑娘()的不幸()的精神

二、对号入座 询问 咨询

1、小朋友们正在向交警()交通安全知识。

2、我急切地()我班的比赛情况。意外 故意

1、昨天,我()地收到了一份礼物。

2、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为了给她一个惊喜,我()把送她的礼物藏起来了。附板书:

4、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人生

天大不幸

坚强

微笑着承受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黄立嘉: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好好感受、细细品位、并能积累运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陆颖:教学时,可以从细微处引导,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日常生活实践想象平时我们在做这些刷牙、洗脸、吃饭的事时是怎样的,而桑兰又是怎样的来理解她做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是那么的困难,从而体会到她承受的巨大痛苦。在通过对比她行动上的艰难和思想上的坚强乐观来感受桑兰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候晓月:可以利用文章的空白处,让学生拓展说说:除了穿衣、吃饭,桑兰在生活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让学生体会面对生活的不便,桑兰表现出的顽强不屈。丁春艳:课的设计很好,从对“承受”“一切”的理解引入,因势利导,对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重点抓住关键的句子,去品读理解,并适当地展开想像,进行补白,进一步感悟桑兰的可敬与可爱。蓝小青: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把“读”贯穿始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从而感受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聚效 回复 举报 admin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7: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五)教研时间:2009年3月19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周卓庄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周卓庄进行《微笑着承受一切》的二次修改教案,并做教后反思 周卓庄 :首先,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课外资料。让学生对跳马这一女子体操竞技项目有所了解,从而知道了桑兰的职业特点,对于桑兰所受伤情的严重程度有所了解,因此对他们能很好地体会承受“一切”的内涵很有启发。其次,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找一些有代表性的词句来体会桑兰的顽强勇敢。如:面对身负重伤而又动弹不得的桑兰,队友们失声痛哭;而桑兰本人却着急地询问着比赛情况,强烈的对比体现出难能可贵的勇气。再如,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出桑兰如何一边忍着剧痛一边配合医生治疗,还轻轻哼着体操音乐等动作细节。还找到一连串表示时间与频率的词语,表现治疗所经受的痛苦之深,而更好地理解桑兰的勇敢与坚强。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深刻的人生观教育。最后,当读到面对残酷命运,我们的桑兰又是怎样的一种姿态一段时,我让结合学生实际,谈谈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做? 黄立嘉: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对范文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全部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陆颖:训练要体现出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熟到熟的过程。会的东西不用教,课堂上举手如林是假活跃,对答如流并不一定是最佳境界。候晓月: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重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品词品句的主体是学生,要相信学生,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丁春艳:让学生自主活动,尽量扩大参与面。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恰当地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动手。蓝小青: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把“读”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语文教研记录(六)教研时间:2009年3月26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莫自菊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3月26日 中心发言人 候晓月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陆颖 蓝小青 丁春艳 黄立嘉 莫自菊 主题内容

1、第三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大作家的小老师》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安排了体现藏民与红军之间鱼水深情的《菩萨兵》,赞美李广武艺高超的《李广射虎》,突出王勃非凡才华的《少年王勃》,歌颂伟大作家萧伯纳严于律己的《大作家的小老师》四篇课文。这几篇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真实具体,每一篇课文都能给人深刻的启发和教育。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菩萨兵》写的是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故事,体现了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李广射虎》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了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少年王勃》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千古名文《滕王阁序》的事。《大作家的小老师》讲述了大作家萧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品质。这四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都描写了能给学生在思想上和精神上起到积极作用的典范人物,都能给人深刻的启发和教育。单元整体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几个故事。

2、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与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

4、学会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写一件事。

5、理解这几篇课文的内容,感受课文所描写人物的高尚品格和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单元教学建议

1、充分运用图文对照法,利用图片将语言文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

2、在教学中,要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以读为本,在读中发展。

3、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像,激活学生的 思维。

4、充分运用识字卡片与学生互动,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字词。教学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7、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 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几个故事。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会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写一件事。

4、理解这几篇课文的内容,感受课文所描写人物的高尚品格和非凡才华,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在自读的基础上让“优等生”发挥已有的优势,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倒” 出来,让他们以老带新,指导那些还未知的同学。

2、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怀着感动、敬佩的感情来理解课文,注意品词析句 和品读相结合,通过朗读,感受文章中人物的可贵精神。

3、鼓励学生独立地查阅课外资料,阅读课外书籍,上网查询信息。

4、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3:2课时,单元练习3:3课时。4月3日

1、多种途径搜集朱总司令的故事。

2、搜集有关边塞的诗歌,在班上进行交流。

3、搜集有关萧伯纳的资料、作品能及关于 谦虚的格言。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大作家的小老师》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过程与 方法

1、采用设疑导学、合力攻关的方法来教学。

2、加强朗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 形象。难点: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措施 与 方法

1、分析字形中注意指导书写,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特别突出导入的环节,让学生在思考中自然引入课文,在课题导 入中激活思维。

3、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尝试。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小黑板、生字卡片,录音带。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

2、一起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出示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可爱、天真、漂亮、聪明……)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个……的小姑娘的?(2)指名读,齐读。

3、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这个外表可爱的小姑娘为小老师呢?指名说。读读萧伯纳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一段话。

4、出示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想想萧伯纳会怎么说呢?(2)出示填空:……萧伯纳 对小姑娘说…… a、指名填空。(自豪、神秘、摸了摸小姑娘的头……)b、你怎么想到填这个词的? 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5、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的大文豪,你会有什么反应?

6、小姑娘是什么反应呢?谁来给我们读一读。出示第三自然段。(1)“预料”是什么意思?“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2)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告诉了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竟)指名读读这段话。(3)从小姑娘这种出乎预料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天真可爱、勇敢无畏、有礼貌、聪明机智……)

6、一个是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苏联小姑娘;一个心中暗自得意,一个可爱又聪明!多么有趣的一段对话!谁愿意分角色读一读?出示第二三自然段。(1)指名扮演萧伯纳和小姑娘,读一读这二三自然段。(2)男生扮演萧伯纳,女生扮演小姑娘,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7、出示第四自然段。(1)“为之一震”是什么意思?(2)听了小姑娘的话,萧伯纳为什么会“为之一震”呢?(3)指名读好这一自然段。

8、这次在莫斯科与一个苏联小姑娘的偶遇,给萧伯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有了这样一段感触,出示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2)引导学生抓住“不论……都……任何人……平等相待,永远谦虚……”等重点词句读好萧伯纳深有感触说的这段话。(3)最后萧伯纳说道:“她是我的老师。”现在,你能说说看“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了吗?小姑娘让萧伯纳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平等待人,永远谦虚就是小姑娘带给萧伯纳的启示,所以萧伯纳把小姑娘称为老师。)齐读萧伯纳深有感触说的这段话。(4)“她是我的老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萧伯纳对小姑娘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佩服、感激、尊重……)(5)瞧,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胸怀,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气度!一点点缺失就让他有了如此的反思,让他把一个小姑娘尊称为自己的老师。

四、升华、拓展。

1、同学们,现在我们再一起回过头来看看课题,你觉得大作家的“大”仅仅指的是写了几部伟大的作品、名气大吗? ——是呀,萧伯纳不仅仅有着出众的才华,写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而且能够严于律己、知错就改,有着宽广的胸怀,真不愧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作家、大文豪!

2、不要忘记这位大作家还有一个小老师呢!再来看看这个“小”字,除了表示年龄小外,它还包含着一种什么情感啊?

3、——是呀,小姑娘虽然年龄小,但还真是可爱,真是聪明,令人佩服呢!

4、学了课文,我们对课题的理解更深了。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五、作业:上网或到家里的书柜上找找还有什么类似的名人轶事,下节课我们一并交流。板书: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读文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读懂 作业与练习配置

一、随课堂练习设计:

(一)填空 萧伯纳对小姑娘说

(二)、听写本课生词。

二、个性练习设计:

1、与好朋友分角色表演。

2、将这篇课文读给自已的妈妈听,并把自已最深的感受告诉妈妈。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上网或到家里的书柜上找找还有什么类似的名人轶事,下节课我们一并交流。

三、组内互检教学常规:

1、备课情况。

2、作业批改情况。

3、测验卷的批改。

4、博客上的评课。

5、每月一篇课后反思。总评:各位老师认真工作,备课认真,作业批改及时,并按时完成教导处的布置的评课,反思等工作。回复 举报 admin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7: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七)教研时间:2009年4月2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侯晓月进行《大作家的小老师》的二次教案修改,并做教学反思 侯晓月:这篇课文重在让学生感受大作家萧伯纳知错就改、严于律己的可贵品质。课上我选择了三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题很吸引人,我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不但可以简洁地过渡到课文的学习,解词

而且能激起学生主动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兴趣。接着,通过插图、文字、课外资料等途径解决学生提出“大作家”和“小老师”的问题,这是一次较为深入的与文本对话。此处,我再第二次设疑:“可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说的一句话却让萧伯纳„为之一怔‟”。根据„为之一怔‟,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提问,从而巧妙地提出了理解萧伯纳性格特点的难点。学完全文后,又通过第二个问题“文中的萧伯纳和小姑娘,你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又跳出文本,客观地评价文中人物,从他的身上获得启示。三个大问题的设计牵动了全文的脉络。根据课题,关键词提问,本节课教给了学生质疑的方法。总之,这节课我们重在引导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并运用。课上,我在学生讨论如何读好人物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头饰,配上动作,分角色朗读。学生表演读这段话,也在体验着文中人物的感受,读好这段话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萧伯纳的优秀品质,感受到小姑娘的人格力量。黄立嘉: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尝试学习的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本文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展开教学,在疑问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考中自然引入课文。陆颖:教学中学生提出的为什么会“为之一震”?及从“为之一震”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配上动作,分角色朗读。学生表演读萧伯纳与小女孩的这段对话时,体验文中人物的感受,读好这段对话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萧伯纳的优秀品质,感受到小姑娘的人格力量。丁春艳:课文的主人公是萧伯纳和娜塔莎。娜塔莎是个天真、可爱又聪明的苏联小姑娘,这一点并不难理解。相较而言,萧伯纳的形象更具有研读价值,因此将重点放在萧伯纳身上,做到有详有略,着力恰当。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来感悟人物的形象,认识萧伯纳还是个善于自省的人。蓝小青:让学生理解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悟出文中的真谛。回复 举报 admin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8: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八)教研时间:2009年4月9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4月9日 中心发言人 蓝小青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陆颖 蓝小青 丁春艳 侯晓月 主题内容

1、第四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赶海》。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安排了表现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赶海》,展示自然美丽风景的《荷花》以及《古诗两受》三篇课文。体裁上,《赶海》、《荷花》两篇课文都是散文性记叙文,《古诗两首》是古代诗歌;内容上,《赶海》写出了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荷花》和《古诗两首》描绘了自然风景的动人。本组课文是前三组课文类型的汇集和延伸。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赶海》、《荷花》、《古诗两首》。《赶海》记叙了“我”对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达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古诗两首》中的《望庐山瀑布》和《绝句》都是器言绝句,语言琅琅上口,重在写景,意境优美,诗描绘山水风光的名篇。这三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都是写景文章,都具有很强的抒情性,都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单元整体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28个字也要求会认读;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

4、观察插图,读懂习作例文,学习写人物对话应该注意的方法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养成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的习惯。

6、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会有礼貌地约请别人。单元教学建议

1、教学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3、学会看图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学会正确的人物对话方式已经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4、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 点

1、学会带问题读课文,自已解决问题。

2、体会句子中抒情叙事的表达方法,给美的熏陶,使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3、学习通过不同角度描绘事物的写作方法。

4、初步掌握人物对话不同方式的写作方法。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恰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

2、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怀着喜欢、欣赏的感情来理解课文,注意品词析句和品读相结合,通过朗读,感受文章描绘的美好景色。

3、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2:2课时,单元练习2:3课时。4月15日

1、在两首古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写成《古诗故事》。

2、开展古诗故事朗读会,让学生在朗读自己的作品中,加深对古诗的体会。

3、让学生讲讲自己起身经历的童年趣事。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赶海》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过程与 方法

1、搜集有关大海、海蟹、海虾的图片

2、学习《大海啊故乡》的歌曲。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难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措施 与 方法

1、分析字形中注意指导书写,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分角色朗读,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情入境,充分体会赶海的乐趣。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图片、生字卡片,录音带。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一、激趣导入,设疑解题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课件相应显示大海的动画画面。师:这首歌听过吗?这里面唱的就是大海,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的大海]

2、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自学生字新词。(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一支歌 暑假 舅舅 东逃西窜 夹住 痒痒的 大虾 一捏 俘虏 似的 螃蟹 努努嘴儿 嘿哩 束手就擒 哎哟 大螯 长须(2)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3)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

4、同学们已经读准了生字,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5、交流。

6、把你最喜欢的段落练着读一读,待会儿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一边读,一边还要想想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7、配乐朗读,再说说每小节的大意。

8、配乐齐读。第二教时 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这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海边。看,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多么令人向往呀!(出示课件:大海的美丽画面,配上海浪的声音)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跟随作者去赶海,享受其中的乐趣。

二、初读课文——找“趣”

1、我们轻轻打开课文,读读2-4自然段,你觉得什么很有趣,可以动动笔,在旁边作上记号。

2、交流 什么很有趣呢?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3、出示句子和插图

句子:“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插图:人们赶海的情景图(1)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2)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我们来边看图边想像,把它们找出来。(3)趣事真多啊!谁来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三、精读课文2-4自然段,体验“趣” 过渡:哇,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也去乐一乐吧!

1、大家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最有趣就多读读。

2、把你体验到的乐趣读出来或说出来。△捉螃蟹很有趣(1)自己捉 ①怎么捉的,谁来读一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有什么感受?(“摸呀摸呀”读得很好,感觉摸了很长时间)谁也来摸摸螃蟹(指名朗读,可以做做动作)②你捉到螃蟹了吗?说说你的心情。谁也能用朗读把捉到螃蟹的快乐表现出来? 你觉得他读好了哪个词让人觉得很惊喜?(突出“嘿”、“抓住了”)(2)看小伙伴捉 ①看小伙伴捉螃蟹也很有趣,谁来读一读? ②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③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当时的情景。④交流: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捏大虾很有趣(1)指名读(2)指导读好“咦”和“噢”两个语气词(3)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虾呢?谁来介绍一下。这只大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威武、神气,像一员武将)(4)我们来看看戏台上的武将,观察大虾与武将有什么相象的地方。(出示京剧中武将的插图)(5)如果你一边读,一边想像出大虾和武将的模样,那你的朗读一定会更逼真,感受也会更深,不信,大家试一试。(自读后指名读)(6)这大虾呀神气不了多久了,请大家读读下面一句。(7)大家捏住大虾了吗?有什么感受?(8)谁再来读读这三句话,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

3、练习说话(出示课文右边插图)瞧,他们也很开心,什么事让他们这么高兴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1)指名读(2)(满载而归)读正确了,谁也来读一读。(收获真多!)(3)小组合作讨论“战利品”的意思

可以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原指作战时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本文指赶海摸到的螃蟹、鱼虾之类)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生接读,抒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五、小组合作朗读全文。

先指名说说分工,再读

六、看图写话

1、比比谁赶海的收获大 在前两次分步练习说话的基础上,出示整幅插图,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创设情境,看图写话。

2、交流

七、结束语

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作业设计:

一、巧填语气词 咦 嘿 哦 哎

1、,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3、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4、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

二、我是小判官 假(jia jia)期 运载(zai zai)兴(xing xing)奋 答应(ying ying)板书设计: 11.赶海 追 浪花 趣 捉 螃蟹 捏 大虾 作业与练习配置 基础练习

一、用“\”划去下列词语中不恰当的字。退(朝 潮)(底 低)头

满(载 栽 裁)而归 沙(滩 摊)(拣 捡)贝壳

兴奋(极 级 急)了

二、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1.海边的人在退潮时,到海边去捕捉或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2.到处逃跑乱窜。()3.装得满满地归来。比喻收获很大。()

三、选字填空。

嘿 1.(),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2.(),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3.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4.(),原来是一只虾在逗我()!

四、照样子,写句子。每当我唱起这一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事。每当,便。发展练习小朋友,回忆一下,哪次活动你玩得最开心?你能先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再写成一段话。好吗?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黄立嘉:对话的语文,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是靠读。蓝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陆 颖: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蓝老师反复地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另外,作业和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较为扎实的基础训练,利于对课文更好地理解、积累和运用。候晓月: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兰老师重点围绕”趣“进行教学,抓住几个语气词“嘿、哎、咦、哦”通过朗读入情入境,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从“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引导学生深入、全面的体会赶海的乐趣。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人入胜。丁春艳:以读促讲,以读代讲一直是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有效途径。蓝老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会,把每一次的朗读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蓝老师设计的各种朗读方式中对文本的体会更加深刻。回复 举报 admin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8: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九)教研时间:2009年4月16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蓝小青进行《赶海》的二次修改教案,并做课后反思。蓝小青:《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情怀。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和阅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整堂课围绕着“趣”字展开,为了让学生读出赶海的“趣”,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做到了在读中感悟课文。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文中 “哎,嘿,咦,哦” 等词来朗读体会小作者的不同情感,并且配上不同的表情,使阅读更形象,也更具趣味性。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将文中静止的语言变成一幅丰富的画面。让学生想象捏大虾等有趣场景,然后再将它表演出来,体会其中的乐趣。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在海边玩的场面,鼓励学生像作者那样用上表示动作的词,培养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感受阅读乐趣。黄立嘉: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与老师平等对话,可以从老师、同学那儿得到关怀和激励,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语文学习变得很人性化。陆 颖:有效的阅读,固然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但同样离不开老师的适时引导与相机点拨。候晓月:蓝老师十分重视并精心设计了重点段落的朗读训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学会了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而且从朗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丁春艳:课后安排的说话、写话训练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又可以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复制链接] admin 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9: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十)教研时间:2009年4月23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4月9日 中心发言人 丁春艳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陆颖 蓝小青 黄立嘉 侯晓月 主题内容

1、第五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三篇课文从天上到地上,从事物到人物,从现实到未来,驰骋想象、奇妙无比。这类文章浅显易懂且趣味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留白处较多。这类文章的教学可以抓住两个点:一是运用使学生“入情入境,赶真悟实”的表演式的教学方法;二是结合教材,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神话和童话题材,文字浅显,故事引人入胜,渗透了一些思想教育和科普知识教育。《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水上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以拟人化的手法向小读者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跟踪台风的卫星》使学生明白了无论台风多么狂怒、多么凶猛,气象卫星都能紧紧跟着它、监视它,向人类报告它的一举一动,使我们不再受台风的威胁,说明了科技的力量无穷,人定胜天。单元整体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9个字也要求会认读;

3、使学生了解童话作品对自身的教育意义。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阅读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想象、联想的能力。

5、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6、了解水上现代科技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7、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

8、能根据所给的教材进行分析、综合、处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单元教学建议

1、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以及联想的能力。

4、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将“听”、“说”整合起来,从听中学读、读中学写。

5、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7、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 点 重点:

1、知道学生通过朗读领会课文内容。

2、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3、认识科技的力量无穷,人定胜天。

4、自拟作文题,并能有条理、有中心地根据所筛选的材料进行练习。难点:

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了解科学童话的写作特点。

3、了解有关人造卫星和台风的知识。

4、明白如何筛选材料。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在语言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想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

2、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利及自由发展空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和潜能。

3、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来选择最家的朗读形式,知道多读,在读中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复述能力。

4、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恰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

5、把作文教学与各科教学、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2:2课时,单元练习2:3课时。5月6日 1、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改编成课本剧。2、小小讨论会:《我想发明……飞机》 3、课外搜集有关人造卫星的资料,分组进行交流。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会用“自豪”说话。过程与 方法 教师把引读和情境图相配合,复习旧知进入课文情境。精读最后一节,引导质疑:

1、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有什么用处?

2、小骆驼为什么事感到自豪。可鼓励学生续编故事,培养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初步领会课文内容。难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措施 与 方法 在语言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想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板书本课重点词语。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述:孩子们,见过骆驼吗?在哪见过?它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骆驼的,题目是:(板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二、初读自学

1、提出要求:自由轻声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及时辅导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

4、指名读黑板上的词语。集体纠正、评议。同桌互读。齐读。

5、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哪些词语你们已经弄懂了?指名说。哪些还没有弄懂?学生说不出来就引导反复读课文、看课文插图来加以理解。

四、精读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 1、2自然段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

3、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模仿读。

(3)指名读,引导学生评价读得怎么样,提醒学生注意通过读体会小骆驼照镜子时候的心情,读准小红马批评小骆驼难看时的语气,并通过读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4)分组齐读。

五、作业 指名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

2、简单说一说:妈妈为什么要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完成课文后第四题。

2、教师巡视,相机辅导。

3、指导朗读课文。

(1)孩子们,这一部分你们觉得该怎么读?

(2)指名读,引导评价:是否读得有感情,提醒学生:通过读突出沙漠的广大和环境恶劣,体会妈妈的用心良苦,体会文章用词造句的精妙。妈妈的话耐人寻味,要反复读,读准妈妈说话时的语气、感情。

(3)学生再练读、齐读。

4、小结:

(1)这一部分课文写了什么?请同学说一说。

(2)指名同学复述这一部分课文内容。

三、精读第五自然段

1、过渡:妈妈的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使小骆驼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引导评价学生是不是带着自豪的感情读这一部分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1)思考:小骆驼想到了什么才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讨论。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4、教师小结。

四、总结

1、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话训练:孩子们,小骆驼与妈妈的沙漠旅行结束了,有一天,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五、拓展延伸 讨论: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板书: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肉疙瘩——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陷不进沙子

眼睛——双层眼毛——挡住风沙

(委屈)(自豪)作业与练习配置

一、随堂练习设计:

(一)听写本课生词。

(二)思考题

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二、个性练习设计: 1.朋友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2.驼的沙漠旅行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的第二次相遇,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话。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讨论: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黄立嘉: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就曾经说过:“学会有选择地放弃,追求深刻的简单。”第一课时的教学贵在简洁,贵在有效。丁老师的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陆 颖:课文的最后,丁老师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了个性。候晓月:丁老师在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有关骆驼的常识,品悟到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后,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即丰富、充实课文的内容,拓展课文的空间,又深化、升华课文的主题。蓝小青:丁老师抓住小骆驼挺委屈的样子,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小红马的动作、神态、想象处小红马的心理活动,更加突出小红马的看不起,就为理解下文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了。回复 举报 admin 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9: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十一)教研时间:2009年4月30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结合学科质量“月检查”工作,进行组内互检教学常规:

1、说:哪一个生字要重点指导,提醒大家注意字形。

学生当堂描红,教师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

备课情况。

2、作业批改情况。

3、测验卷的批改。

4、博客上的评课。

5、每月一篇课后反思。总评:各位老师认真工作,备课认真,作业批改及时,并按时完成教导处的布置的评课,反思等工作。语文教研记录(十二)教研时间:2009年5月7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刘琼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5月7日 中心发言人 陆颖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丁春艳 蓝小青 黄立嘉 侯晓月 刘琼 主题内容

1、第六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就本册教材来看,本单元的课文有一定的思辩性。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与水平。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从内容和体裁看,它们都是记叙文,文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强。三篇课文都是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通过叙述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讲述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学生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人们捕杀恶狼、保护鹿群,反而造成了森林饥荒、疫病流行的叙写,揭示了必须保持生态平衡的深刻道理。《放飞蜻蜓》讲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单元整体目标 1、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21个字也要求会认读,认识2个多音字。

3、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能力。

4、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5、背诵本单元提到的所有成语和几篇古今贤文。

6、能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7、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关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8、体会教育家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9、在连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并做到条理清楚、观点鲜明。单元教学建议

1、《“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爸爸与汤姆的对话部分,适宜用脚色朗读的方式。

2、《狼和鹿》这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方式了解狼和鹿的习性,收集一些动植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资料,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3、教学《放飞蜻蜓》时,可以借助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蜻蜓的结构、特征。

4、演读结合、义演促读:让表演与朗读有机结合,以表演促进学生的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悟。教师应由意识地提高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水平。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 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能力。

3、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4、背诵本单元提到的所有成语和几篇古今贤文。难点:

5、指导学生能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做口头汇报

6、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科学知识。

7、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以读导评,深化理解,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而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思想感情。“趣出”,有效内化,可以在请三名学生读钓鱼的经过这部分之后,分别给学生打分。

2、要特别注重从生态的角度给学生作阐释,要善于利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达到学生对本课的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及思路,按照作者的思路来分析课文,抓住狼与鹿的对比,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对比,鹿群变化的对比来对课文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3、本课重要的一环是让学生感受到教育家的形象,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学生朗读课文为之动情,情感趋向高涨时,及时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6:2课时,单元练习2:3课时。5月25日

1、请写一段你上课玩玩具被老师发现之后,你的心理活动的小文章。

2、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思考如何阻止人们愚蠢的行动。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大家明白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查查有关资料验证一下。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以此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过程与 方法

1、本文的备课要“深入”——力求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浅出”——把深刻的道理清楚明白地阐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获。

2、“趣出”,有效内化。教师在请三名学生读钓鱼的经过这部分内容之后,分别给学生打分。

3、“巧出”,水到渠成。在教学环节中创设父子对话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到爸爸的立场上想一想。在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一定会更投入,更积极、主动地寻找理由,努力说服汤姆把鲈鱼放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它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难点:

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措施 与 方法 以读导评,深化理解。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而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学生书写本课生字词,朗读本课两遍。

3、幻灯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篇感人的小故事,题目是:“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师板书,学生跟着写)

2、读了课题,和我们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带着问题放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划出带有生字的词。(2)放声读课文,努力读得正确、流利。(3)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词:(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垂、甩、涟、鲈、遵”的读音。

三、黓读课文,理清顺序。1.谁能在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句话中的横线上加一个词,爸爸是怎样说的? 2.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了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请你在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后横线上各加一句话。快速默读课文。(生默读课文。)3.总结: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1.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汤姆在钓鱼。2.名读第一自然段。看一下,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钓鱼?教师指导朗读,抓住“明月”、“慢慢”这两个词。3.第二小节。通过朗读来体会“涟漪”的意思。4.第三小节。抓住“一定”一词来朗读体会。5.读第四小节。(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哇”这个词。)6.生自由地朗读课文一到四小节。7.家读得很好,现在想考考大家会不会说。出示四组词语: 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 觉察动静 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 拖出鲈鱼 ①读读这几组词语,看看有没有联系,快速把它记住。②谁能用上这几组词语,说说我是怎样钓鱼的? ③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我钓鱼你会写吗?要注意什么?

五、巩固生字,描红书写 1.认读生字及词语。2.说说怎样记住生字的字形。3.描红文后田字格中的生字。4.完成《习字册》中的生字书写。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教给方法。1.写词语: 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恢复平静 觉察动静 一阵惊喜 2.听写的词语说说汤姆是怎样钓鱼的。3.结并教给学生的读书方法。板书:关注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感受语言: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 二.习课文第五至十二自然段。1.要求读课文5至12小节。(1)反复读课文5至12小节,圈画出重点词语、句子,写出读书的感受。(2)对于感受深刻的词句要反复、大声朗读。2.报交流读书成果,抓住汤姆和爸爸的话进行品读感悟。(1)抓住爸爸说的三句话品读感悟: ①“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抓住“必须”一词,指导读出爸爸不容置疑的语气。②“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指导读出劝导教育的语气,练习用“允许”说一句话。③“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a.导读出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b.活中哪些规定要自觉遵守,请你用上“不管……都……”这组词语。(2)抓住三处描写汤姆心情的句子品读感悟。①“„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是第一次写汤姆的心情。想一想,此刻,汤姆的心情是怎样的? ②“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指导读出汤姆无可奈何的语气。)③“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指导读出汤姆遗憾、失望的语气。)3.角色朗读汤姆和爸爸的对话。4.子说了那么多理由,爸爸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让儿子放掉呢?让我们再一起读读爸爸的话。(生齐读爸爸的话: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5.发谈话:喜欢这样的爸爸吗?为什么?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读课文最后一节。2.姆有遗憾吗,后悔了吗?研读最后一节。(引导学生抓住“一直”、“铭刻”、“回响”等词语体会这件事对汤姆的影响。)3.写结合。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哪一句话会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如果汤姆要把对爸爸的感激、敬佩的心情写出来的话,他会写些什么呢?” 4.结:生活中,有许多规定,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有没有要求,都应该自觉遵守。

四、积累内化,拓展延伸。1.述指导。提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根据汤姆的心情变化进行复述;尽量多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2.累妙词佳句。挑选自己喜爱的、感受最深的词句或段落进行摘抄或背诵。3.荐课外阅读《中彩那天》。板书设计: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关注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感受语言: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 汤 姆: 不情愿 → 无可奈何→失望 爸 爸: 必须 不管……都…… 铭刻 自觉遵守规定 作业与练习配置

一、将下列各字抄写三遍。允 钩 未 竿 规

二、将下列几个词语连成一段话。我 担心 低沉 不要 规定

三、说说你知道的生活中的规定。(写出三条即可)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刘琼:在教学环节中创设父子对话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到爸爸的立场上想一想,在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一定会更投入,更积极、主动地寻找理由,努力说服汤姆把鲈鱼放掉。黄立嘉:在探究汤姆内心“放”与“不放”鲈鱼的时候,老师用和学生表演情境对话的形式,把汤姆的内心充分展现出来,学生就像在拿着大鲈鱼的汤姆,用丰富的对话来表现文本的空白,对于文本的挖掘是很到位的。丁春艳:本设计贯彻了课改精神,从钓鱼情景的体察、人物思想感情的体验、返顾全篇的归纳等,都启发了学生自主探究,活跃了思维,深化了理解。候晓月:陆老师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自学交流为主,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1、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2.父亲是怎样教育我的?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蓝小青:陆颖老师善于抓住关键词语,体察钓鱼情景。汤姆钓到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惊喜之情自不待言,陆颖老师有意识让学生反复送度“哇,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体会汤姆特有心情,与他一起分享快乐,充分活跃了课堂。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回复 举报 admin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20: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十三)教研时间:2009年5月14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刘琼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5月14日 中心发言人 侯晓月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黄立嘉 蓝小青 丁春艳 陆颖 刘琼 主题内容

1、第七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海底世界》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安排了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的《恐龙》,写洋槐开花五月的《槐乡五月》,描述海底景象的《海底世界》,讲述了有关日月潭来历的动人故事的《日月潭的传说》四篇课文。这几篇课文描写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大自然,给人以美的感受。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恐龙》、《槐乡五月》、《海底世界》、《日月潭的传说》。《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洋槐开花的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喜爱。《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文章,它以生动有趣的笔法,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日月潭的传说》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有关日月潭来历的动人故事。习作的要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写日记。这四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都是描写大自然的课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单元整体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了解远古时代生物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3、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4、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使学生理解中心句的概念,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5、能掌握日记的格式,并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6、能按要求写一则简单的日记,特别要注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

7、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8、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单元教学建议

1、充分运用图文对照法,利用图片将语言文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

2、本单元文体比较复杂,要简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让学生感悟到语言的优美。

4、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像,激活学生的 思维。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7、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 点

1、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了解远古时代生物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2、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3、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使学生理解中心句的概念,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4、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恰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创设意境,拓宽学生视野。

2、在教学中,要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以读为本,在读中发展。

3、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

4、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3:2课时,单元练习3:3课时。6月9日

1、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2、以《漫游未来海底世界》为题画一幅画。

3、搜集有关地名的传说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海底世界》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本课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过程与 方法

1、简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加强朗读,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美。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知道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难点:知道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感情。措施 与 方法

1、分析字形中注意指导书写,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查找课文中所描写的四种海底动物的有关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充分引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小黑板、生字卡片,海洋动物图片。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海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世界,蓝蓝的海面一望无际,海鸥在自由地飞翔。起风了,海浪跳跃起来,你们看。(看图)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时的海面呢?

二、学习新课 导入:同学们,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1、课文第一节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课文用几个自然段来回答?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全文就是紧紧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下面我们就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八个字来阅读课文。

2、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1)这一自然段一开始告诉我们什么?(2)海底真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吗?有什么声音?你会窃窃私语吗?请和同桌窃窃私语。(3)既然有声音,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海底依然是宁静的”?因为动物们发出的声音很小,所以,虽然海面上……但是,海底依然是……(4)怎样才能听到动物的窃窃私语呢? 好,我们每人都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用心听一听,你们听到了什么?(想象)(5)这些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有的像小鸟一样……,有的像小狗一样……,有的像人在打呼噜……,有的像公鸡一样……,有的像……,有的像……,你们怎么知道的?而且,即使是同一种动物,它们在不同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所以课文中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海底的这许许多多的声音。(各种各样)多么美妙的声音呀,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齐读。(6)学习了这一段,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动物种类多,声音美妙,景色奇异……)

3、研读课文3自然段 过渡:第二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海底动物的声音,第三自然段仍然是介绍的动物,是介绍动物的活动。(1)、认真默读第3小节,看看课文写了哪些有趣的动物?你喜欢哪一种有趣的动物?它是怎样活动的?(2)讨论。能用一个字来说海参活动的特点吗?从哪里看出来的?能用一个字说梭子鱼活动的特点吗?课文是怎么把它的这个特点写具体的?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有趣在哪儿?贝类呢?发光的深水鱼呢?(3)小结:海底有这么多有趣的动物,而且——引读第一句。海底真是……

4、刚才我们了解了可爱的海底动物,再来看看植物。(1)看看课文,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海底的植物吗?(2)你喜欢这些海底植物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让同桌也与你分享。(3)海底有动物,有植物,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引读“海底有……稀有金属。”读了这一段你想说什么? 用你的读来表达你的感情吧。女生读,男生读。(4)这篇课文主要写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学到这里,你能来说说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5)、《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介绍了海底动物的声音、活动,海底的植物、矿物,把一幅神秘、诱人的海底图展现在我们面前。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海底真是个……

三、总结升华:

1、总结: 海底是神秘的,海底是诱人的,这节课上我们所了解的只是海的一部分。只有用智慧的钥匙,用渊博的知识,才能真正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同学们,蔚蓝的大海在静静地等待着你们去开发。

四、作业延伸: 阅读有关海洋知识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探究,比如阅读科普类作品:《少年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还可以从电影、电视、光碟、网络中搜寻。为开展“我了解的海底世界”读书交流活动做准备。板书设计: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闪闪发亮 窃窃私语 美丽的世界 动物 多 物产丰富 植物 奇

矿物 丰 作业与练习配置

一、随课堂练习设计:

(一)填空()的大海

(二)、听写本课生词。

二、个性练习设计:

1、与好朋友合作,分角色进行表演。

2、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句子。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阅读有关海洋知识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探究,比如阅读科普类作品:《少年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还可以从电影、电视、光碟、网络中搜寻。为开展“我了解的海底世界”读书交流活动做准备。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黄立嘉:课堂中以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作充分的对话,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读,实实在在地品,品字、品词、品句,品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刘琼:侯老师充分运用了省略号这一艺术“空白”,拓展、丰富、充实了课文内容,调动了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还将原来抽象的省略号变成了可爱的形象、悦耳的声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蓝小青:侯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巧用矛盾。课文第二自然段有两处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是海底依然是宁静的,一是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侯老师巧妙地运用这组矛盾,引导学生非常准确地体会了窃窃私语的含义,又实实在在地体会了“特质的水中听音器”的重要与神奇。陆颖:侯老师设计的作业延伸让学生了解接触课本外的海洋知识,并开展交流活动,这样既扩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丁春艳:侯老师引发学生出主意、提建议、谈经验,去运用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又尊重了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还渗透了写法指导。回复 举报 admin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21: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十四)教研时间:2009年5月21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刘琼 教研内容: 讨论下周将承担语文组大组教研的诸项事宜 1.每班回收学生自制的阅读手抄报、积累本,挑选出精美的,上交侯晓月处。2.将学生平时阅读的各种经典名著好书收集起来,作为下周展示材料之一。3.由丁春艳主持,黄立嘉负责撰写串词。4.陆颖执教《夏洛的网》班级读书会。5.蓝小青负责活动报道 语文教研记录(十五)教研时间:2009年6月28日(端午节放假)教研地点: 教研人员: 教研内容: 语文教研记录(十六)教研时间:2009年6月4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刘琼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6月4日 中心发言人 蓝小青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黄立嘉 刘琼 丁春艳 侯晓月 陆 颖 主题内容

1、第八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争论的故事》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安排了、《寓言两则》使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学习《争论的故事》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学习《剪枝的学问》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这三篇文章的安排,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单元教材解读 《寓言两则》这篇文章中的寓言篇幅不长,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文章简练而生动,抓住急于求成的农夫违背禾苗生长规律的作法,结果禾苗没有长高,反而枯死了的事情来告诉人们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做事不能太心急。寓言的题目就是文章的内容的浓缩,另一则寓言《鹬蚌相争》也在题目上直接点出了寓言的内容,同时巧设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进一步去探究。25.《争论的故事》一文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揭示一个道理,人物的对话成为说理的形式,而故事则成为揭示道理的一个背景。本文说理的方法十分巧妙:一是在叙事中寓理,二是借学生之口说理,将故事中蕴涵的道理逐一渗透。26.《剪枝的学问》一文主要记叙“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文中以人物心理变化为线索,因此在反复的品读中应不断对课文内容作层层的深入解析。单元整体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28个字也要求会认读;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

4、观察插图,读懂习作例文,从课文中选一幅图,编个童话故事,读给小朋友听,使他们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

5、养成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

6、口语交际既动手又动脑的能力,自己收集剪辑,制作一份小报。单元教学建议

1、教学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3、学会看图展开想象编写童话故事,注意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

4、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 点

1、学会带问题读课文,自已解决问题。

2、知道事情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3、学习做事应该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4、知道“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要培养学生结合生活积累去理解词语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去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注重语感的培养。

3、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加强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增强读写结合的意识,加强读写结合的练习。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质疑、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5、加强预习的指导。本单元的预习应侧重在于读准字音、理解词句上。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字典和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自学生字新词。在布置和检查的预习时,加强对预习的指导,教给学生理解字词的方法。开始预习安排在课上,学生初步把握方法后可以在课后进行。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2:2课时,单元练习2:3课时。6月16日

1、通过《寓言两则》,开展“寓言故事会”;

2、通过《争论的故事》,开展讨论会。

3、通过《剪枝的学问》,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写一篇观察日记。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争论的故事》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过程与 方法 搜集几个蕴涵着道理、让人得到启发的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做事应该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实际,一事无成。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2.知道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措施 与 方法

1、分析字形中注意指导书写,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分角色朗读,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情入境,充分体会争论带来的启发和思考。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图片、生字卡片,录音带。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字新词(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3)记忆生字的字形。2.查自学效果(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烤鸭 评理 剖开 可惜 真笨 浪费 关键 原谅 烟熏 火燎(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

倆 烤 评 剖 惜 笨 抓 费 键(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熟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

一、复习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1)四人小组准备(2)请同学讲(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1)“赞许”是什么意思“(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板书设计: 争论的故事 讲 兄弟俩 争论不休 盛老师 问 同学们 各抒己见

听 赞许 作业与练习配置 知识城堡

一、火眼金睛(在正确的音节下画“—”)兄弟俩(liáng lia)剖开(pō pōu)赞许(Zòng zòn)真笨(bèn bèng)评理(pín ping)烟熏火燎(liǒo liǒo)

二、读准音,一笔一画写好字。Làng fèi chōng jī guān jiàn píng lǐ 浪费充饥关键评理 zàn xě mǎn yì jù jīing huì shén 赞许满意 聚精会神 zhēng lùn bù xīū 争论不休

三、点将台(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填空。)从丛草(丛)(从)前(丛)林(从)此 礼理(礼)貌道(理)(理)睬(理)由 到道(到)来味(道)(到)处知(道)座坐(座)位(坐)车(坐)下宝(座)

四、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2.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3.争个不停。4.一件事情顾全两方面,使用两方面都很好。5.一点影子、一点足迹也没有,形容消失得干干净净,不知去向。能力平台

五、读一读,想一想。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聚精会神”看出老师听得认真,“赞许”的意思是赞同。老师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是因为同学们的感想,正是教师希望学生 趣味走廊 故事中的兄弟俩,现在多么后悔啊!如果你现在遇到了故事中的兄弟俩,你想告诉他们一个什么道理?

上一篇:电器部经理下一篇:英文小说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