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意识(共7篇)
速写意识 篇1
摘要:“速写”作为基础绘画练习之一种,具有利于创作者快速观察,生发意象,并将意象形象予以快速表现之功能,它与“写意”概念近似,并长期作为创作图稿与即兴练习之用。本文通过对速写形式及其绘画理念的分析,意图说明速写这一精简的绘画手法,不仅适合基础练习之用,更具备转换作画者认知思维,形成意象美感知意识的教学作用。它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避免客观描摹,从被动变为主动,挖掘自身的创造潜力,为保障学生适应多元化的艺术发展需要,提供便捷、高效的教学平台。
关键词:速写,意象,写意,审美意识,美术教育
一、意象表现性绘画在当今世界中的发展趋势
艺术家主观思想的表现与个性化的风格语汇,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审美元素,也是绘画形式能够多元化发展,不囿于一隅的重要原因。东西方艺术虽在历史长河中各自演化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在西方表现性绘画出现后,东西方绘画开始在艺术理念及审美方式上出现近似的特点,即均不以客观描摹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转而更多的以表现创作主体的主观精神作为创作原则。这既是人类文明不断探索自身、解放思想的结果,也是绘画形式演进的必然趋势。
东方意象表现性绘画又称写意绘画,它不以客观复现为主,注重表达个人化的主观情思与感受,具有利于情感宣泄,表达愉悦自由,易于唤起人们思想上的审美共鸣等特点,具备极高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意象性绘画虽能直接切入艺术表现,其理念的掌握和运用却非易事。尤其我国现有的艺术类高考模式,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中,早已对学生的“艺术”认知形成了错误引导。因此如何矫正学生的艺术认知理念,尽快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念和判断意识,便是绘画教学中日益面临的教学问题。
二、“速写”“意象”及“写意”在绘画理念和表达方式上的契合
速写在《辞海》中指:“绘画术语,素描之一种。一般指用简练的线条在短时间内扼要地画出对象形体、动作和神态的简笔画。其目的在于及时地记录生活、反映现实;为创作准备素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迅速捕捉对象特征的能力。”①
与严谨的素描体面训练不同,速写作为素描练习之一种具有造型相对简练、概括,易于表现生动的艺术形象及提炼形式韵味等特点。造型严谨的体面训练虽能够锻炼学生理性、细化的判断意识,但却容易扼制学生感性思维的释放,而速写训练,则利于释放学生的感性知觉意识,而感性知觉的认知与培养,则与意象化的感知意识接近,利于直接切入艺术的认知领域。
20世纪初,美国诗人庞德在《意象主义者的几个“不”》中对意象曾做出阐释“意象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意象”不是创作主体对自然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结合了画者本身的审美尺度、情感关注的综合“意念之象”;是主、客观融为一体,经过主观意识处理和加工的产物。它强调描绘客观事物的同时必须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赋予客观事物以新的生命和情感。
由于“意象”是主客观交融的意识产物,在形象感知上具有近似、模糊、印象化的感知特点,因此过于理性的精细描摹对再现意象形态不利,而不求工细再现的写意手法则利于意象形象的感知和表现。
由于“速写”具有快速记录、捕捉和表现对象的含义,因此在观察方式上与“写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均有快速观察、形成意象,并快速抒写之意,具有极为近似的意象化表现形态。
速写利于习画者形成意象化的感知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察方式的转换。其特殊的短时间作画方式,要求初学者必须转变理性、固化的思考模式,在相应时段下,开发自己快速观察、判断和感知事物的能力,加快处理物象造型的能力和方法。而在思维和观察转变的同时,其主观意识也会逐步渗入,从对物象细节的客观索取逐步转向对自身主观意象的感知与探求,并最终形成个人化的意象表达形态;二是个性化的形式提炼和表现。经过一番体验和经历后,初学者会在直观意象的指引下,运用点、线、面元素,画出富有艺术韵味的意象化造型。由于时段限制,可不必过分受制于理性思维的支配,不需过多顾忌造型准确与否或是否再现了合理的光色体系,解放思想,从直观的角度出发,直抒胸臆地去表现各自对形式元素的理解和运用,并最终形成个性化的用笔趣味及造型特点。因此,作画过程会更加自由愉悦,表现形式也会极富意蕴感。
程晋华先生在《意象绘画中精神的抽象性》中总结:“意象绘画就是画家将自身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融合到把握到的客观物象中,并且把一定的艺术变现规律和手段当作媒介,最终形成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绘画艺术形象。”②由于速写具有短时间内训练特点,使得初学者在习画期间得以解放思想,去除顾虑,真正使自己体悟到何谓艺术所需的情感宣泄,领悟如何运用个性化语言去表现自身情感的作画目的。
三、当今国内美术院校中的速写教学现状
(一)课时压缩,教学观念过于保守固化
目前国内各艺术类院校在素描教学上明显侧重传统的明暗体面素描训练,而忽视和缺乏速写教学的引导,极大挤压了学生的意象审美意识的培养空间。
由于明暗体面素描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理性判断意识,在培养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各美术院校在素描课程上普遍偏重传统的素描训练课,并一再挤压甚至取消速写课设置。这对培养学生理性的解析意识固然有所保障,但也容易导致学生认知上过于趋向理性,从而扼制自身感性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固化
在速写教学的目的上,目前多数艺术类高校依然没有明确的指导方向。大部分高校在稀缺的速写课中,仅将速写定位为课后收集创作素材,记录生活场景的速记用途,未有意识地将速写作为调整和引导学生意象感知意识的培养途径,教学目的尚有待提高和转变。
而在教学方法上,多数高校依然局限或停留在类似考前阶段的小尺幅作业训练。既没有展开相应研究,开发多样化的训练手法,也没有深入分析和细化,形成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导致教学方式单一、固化。既然教授的目的及方法都不明确,更难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建构意象化的感知理念了。
四、速写教学的多样化训练与教学改进
(一)观察方式的逐步转换,速写中的慢写性训练
在现行的基础绘画教学中,经过长期的考前辅导,学生们已对艺术产生了狭隘、片面的理解。认为多画精细化的明暗体面素描才是步入艺术的康庄大道,导致其后的高年级教学进程颇为艰难,教师很难对其行为进行认知调整。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说过:“我们惯常的教学常常要求学生临摹与写生,在好的造型基础上进行发展,这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所有学习的东西都是你的对立面,在这种态度指导下的学习,结果是不一样的。你会有角度、有分析、有个人性,这样才能呈现你自己的特点。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性转折。我曾给学生上过大师作品临摹的课程,要求分析它,并且用自己的方法解构它。”③
通过时段相对充裕的慢写训练,可使学生在几课时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用归纳和简化的手法去挖掘和表现物象,改变观察方式,迫使学生从原本注重形体细节,逐步转向提炼大的意象感知的观察意识,并以此锻炼心、眼、手的快速分析和表现能力。而观察方式的转变则会相应带动认知方向的转变,转换思想认识,并在多次练习中逐步获取意象美的感知经验。这对促进学生审美认知上的转变有着重要的理念建构作用。
(二)教学评定方式的改进,感性意识的培养与释放
速写作为绘画艺术之一种,同样应具备高度的艺术欣赏性。作为意象感知意识的训练方法,不应以趋同于理性素描的评价体系为标准,而应放开限制,以相对宽松的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捷的引导条件。
如前所述,意象感知中的物象形象,是经过主观意识加工与提炼后的产物,与对象近似,但又有所区别。由于特殊的时间限定,习画者需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捕捉对象的总体印象并快速画下,而这一快速表现的过程往往会出错。不像明暗素描对造型表现的苛刻要求,速写教学应允许学生作画时出错甚至保留出错痕迹,因为这些近似性的误差,往往在视觉上会产生类似气流般的运动感,增加画面的艺术氛围。因此在速写的评定和表现中,应倡导学生不必拘泥细节,以精简、概括的手法去捕捉物像形象。通过放宽限制,营造宽松的评价机制,真正使学生在心理上解除顾虑,获得自由的情感释放,为快捷地达到意象美的感知意识创造自由、开放的引导条件。
(三)意象感知意识对个性化用笔的培养与表现
笔触的表现力直接反映了绘画者的性格特点与审美倾向,而个性化用笔则直接影响着画家的绘画风格。理性的明暗体面素描训练,需要耗费作画者过多的精力用于再现形体细节,导致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去感知和生发自身的个性化用笔;而精简的速写形式,则便于学生释放情感,寻找出符合自身性情的用笔特点。
在挖掘个性化用笔时,无论是光色体系,还是非光色体系,都可以根据个人化的心理情绪为导向,主观地对点、线、面形式加以提炼。通过运用粗、细、浓、淡等不同的笔墨语言形态,达到强化和适应自身个性化运笔的需求,增强学生对形式美的审美感知,并逐步形成个性化的用笔意味与审美特点。
此外,为进一步引导学生的研究兴趣,应在速写表现上,鼓励学生尝试多种媒介材料。除铅、炭等干性媒介外,还可使用诸如色粉、丙烯、水彩、水墨等水性材料进行多样化的形式研究。尤其水性材料,其近似于水墨画的材质特性,更便于学生直接体悟意象形式中的舒畅美。而便利的水彩媒介,则在水墨特性的基础上增添了色彩的丰富性,既可以锻炼学生意象化的用笔情趣,也可以练习主观色彩的表现和运用,为保证学生适应多元化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开放的认知渠道。
(四)主观情趣的意象化提炼和表现
如前所述,速写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意象化感知意识,而意象化感知形象则是作者的主观思想与现实世界交互反映后的结果。它既要艺术家尊重客观自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索取,去把握对象大的整体意蕴;同时又不能过分受限于自然,需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对现实物象予以取舍和制约。如此,才能在近似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营造出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才能使绘画主体的艺术精神获得彰显和升华。
谈到艺术形象的处理关系,谭平甚至主张“编”画面,他说:“……这些训练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念上从被动变为主动,这个世界不仅在你眼前,更在你心中。”④通过速写教学,可使学生在表达物象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关注内心感悟,如何表现心中意象的教学目的,做到有机平衡,有感而发,真正实现客观物象与主观意象间的融合与表现。
记得美国画家卡特琳曾对艺术创作有过一段精彩评述,他说道:“灵感应该凌驾于一切技术之上。”⑤这句话应包含两层含义:1.一切技艺的方法和学习最终都将应用和服务于艺术家自身的艺术体系需要,也就是技艺应该由个人的选择需要决定。同时每个人的性格也绝非一致,因此每个人都应能创作出独有的艺术作品;2.当灵感来临时,先前所学的绘画技艺,固然重要,但相对于艺术家可贵的灵感来说,这些技法依然只是可选择的工具,可要,也可不要。因此,某些看似有深度的技法研习,从一方面讲,它有可能是知识的结晶,是历代画家竞相研习的技术,但从高层次的精神传递层面来说,它更有可能是一种累赘,是思想上的负担。
尤其在数码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写实类艺术正日益面临多媒体数控技术的挑战,如何在视觉形象上避免与媒体成像过于重复,拉开距离,有效地展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便是今后我国绘画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意象感知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创造能力和审美意识,便是基础绘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培养目标。
目前国内艺术类院校中的多数新生受“考前教学”影响,偏重于客观的描摹物象,而欠缺主动表现内心意象的能力。我们应通过速写训练,引导学生转变认知观念,在要求学生避免客观描摹的同时,教授学生提炼心中意象美的感知意识,传授“似与不似”的美学内涵,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做到画前立意明确、成竹在胸,如此才能使学生的作品赋予相应的情感表现,达至真正的艺术审美效果。
上述速写教学方式,可引导学生突破固化的认知思维,建构主观表现的意象审美意识,为后期自身的艺术风格奠定正确的认知基础。
结语
艺术之表现在于艺术家如何灵活地运用自身所学去再现主观情思、传递情感,表达自己看待和理解事物的方式。从这点出发,艺术的基础并不仅止于学习工细化地再现技能就可达到,因为它更多指向的是一种技法学习,而非对学艺者思维与性情的培养。
基础绘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相应的艺术审美思维,引导学生释放自身的主观感受,让自己在绘画过程中得以自由、愉悦地表达和发挥。而速写,作为一种灵活、轻松的训练方法,无疑为锻炼学画者的意象审美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教学平台。
注释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程晋华.意象绘画中精神的抽象性[M].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3).
3来源于雅昌艺术网《关于教育我想说的是》(下)。
4来源于雅昌艺术网《关于教育我想说的是》(上)。
5来源于艺术家网《贝尔纳·卡特琳:灵感必须凌驾于技巧》。
名师速写 篇2
提起吴正宪老师, 很多人会想到“友善”, 吴老师有一颗孩童般纯净的内心, 她的心与孩子的心相通, 她能读懂学生的需求, 她能给予学生需要的尊重, 她能点燃学生内心的希望……所以, 孩子们视她为真诚的朋友。
提起吴正宪老师, 很多人会想到“智慧”二字。回味吴老师的课堂教学, 她的课在简约中蕴涵着丰富, 在简单中呈现着深刻, 在删繁就简中凸显数学的本质, 把数学“冰冷的美丽”与“火热的思考”有机融合, 使学生既体验着学习数学的快乐, 又感悟着数学学习过程中理性的思考, 使数学的科学性与教育性完美地结合, 让我们体验着智慧课堂中简约的美丽。
与吴老师接触过的人, 最深刻的感觉是, 她如此平易近人, 如此简单真实。也许正是吴老师的简单豁达, 才铸就了今天的她:全国人大代表, 国家督学, 全国模范教师、数学特级教师, 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政协委员。她现任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 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她还著有多部教育著作和教育丛书, 如《吴正宪与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与策略》等, 并主持多项教育部教师培训项目, 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这就是吴正宪老师。
名师速写 篇3
扎根农村教育28年的盖鸾英,时刻以慈母般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长期以来,她始终坚持“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的育人观念,重视对每位学生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身为业务副校长,她坚信只有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才能让老师信服。她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反思。她坚持每天阅读专业理论书籍一小时,每周写一篇工作反思。多年的学习和积累,使她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理解教育现象、把握教育规律。她先后有70多篇论文发表,其中6篇在教育界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为了带动青年老师的成长,她成立了读书社,通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有了强大的理论支撑,盖鸾英开始了动手研究。她主导的“建构生态课堂实践研究”成果显著,在江苏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她探索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在沛县推广,学生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班本课程实践研究”在徐州市影响广泛,特别是将课外阅读与“微课”结合起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名师速写 篇4
她, 是一位执着的教育理论的思考和探究者, 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博士在读, 是她不断探寻教育真谛的求知路径。在“信息技术”“教师管理”“校园文化”的不同领域中获取前沿的思考, 追寻管理的艺术。她主持并参与过五项省级科研课题, 两项市级科研课题;有20余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所主持研究的江苏省中小学研究第七期重点立项课题成果在江苏省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曾赴加拿大、美国、新西兰、韩国等地学习交流。
她, 又是一位永不知足的梦想家, 谋求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团委书记、教务主任、到教学副校长、校长, 是管理日臻成熟的发展空间。在课堂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推广、在推广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将教育教学思想与管理行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于是, “集慧式备课”“前置性学习”“六步教学法”应运而生……
速写的作用 篇5
关键词:主观,审美,艺术创作,情感表达
绘画大师亨利-马蒂斯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素描是属于心灵的, 那么色彩则是属于感官的, 你必须先画素描, 培养心灵, 并能把色彩导入心灵的轨道”。比喻生动的说明, 作为基础课程的素描和色彩相互之间的联系。在这里我们要说明一点, 就是速写在二者之间起到了一个链接的作用, 这不是要挑剔大师的不足, 因为在国外没有速写这一课程, 它们统称为素描, 我们可以称它为广义素描, 由时间来划分为长期素描和短期素描, 长期素描就是我们所说的专一素描, 可以称它是狭义素描, 短期素描就是我们的速写, 这样来看就不能怀疑大师的语言不严密了。
为什么在我们国内产生了速写这一说呢?原因很简单, 就是速写中承载重要的教学目的, 它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又不能混淆, 所以要单列出来。随着近代学习西方绘画的兴起, 作为基础必修课程的素描被人们广泛接受, 但是人们发现素描这个舶来品所涵盖范围的很广, 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一时间又不可能做到并做好, 所以就将速写提炼出来, 并且把它提高到和素描并列的地位, 辅助教学, 很好地研习, 发展自身能力, 由此速写就诞生了, 这就是它产生的历史和原因/
速写的作用很大, 很多, 我们结合教学中的目的从以下谈起吧/
首先, 它有针对性的解决基础问题, 我们以时期为例, 初期速写形体简单, 形象明显, 因为初学, 时间充裕, 构图上要求不多, 不要太大, 太小, 过偏, 不稳, 比例要求准确, 动势生动等等这些, 而这些问题如果出现就会造成别扭, 不美, 只要感觉上舒服就行, 学习构图比例结构解剖等基本章法, 做到熟悉熟练运用, 因为时间充裕, 要求画面完整, 做到兼顾, 在艺术处理画面节奏上都有要求, 但不是重点, 在动势表达上, 要求尽量主观处理生动, 而客体要摆放生动, 动势上画面不能逊色于模特, 达到一致是最起码的要求, 强于或超过更好, 这些都是为后来训练做铺垫, 此时期的速写要求依照客观, 但不能遏制主观发挥, 要做适当的鼓励和引导, 它是主观审美的孕育时期, 整体上来讲是属于客观时期。
中期速写稍微复杂, 形象上由单一变成组合, 又简单变得复杂, 时间上由长变短, 要求在初期的基本问题解决的基础上, 做到融会贯通, 运用自如, 此时要求造型的敏锐性和准确性, 画面的生动性, 作者的主观性, 在很短时间内要把一个很复杂的形体生动的展示在画面上, 并要准确, 这个有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要生动这一点最难, 其它做到熟练就可以, 生动是要求发挥你的主观性, 基于审美能力的提高, 面对一个既不美也不生动的客观物体时, 要能调动其积极的主观感受, 画出生动的作品, 简简单单的几根线, 也要有灵性和情趣, 所成的作品也要有意境和思想, 此时期的速写特点主客观参半, 依照客体发挥主观/重点是审美意识的发展, 审美能力的提高, 表达欲望的加强, 所有的这些综合运用, 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整体能力上达到一个新高度/
后期速写更是加大了难度和强度, 时间上自由, 但形体上众多而且复杂, 属于大型组合组群速写, 要根据画面需要创造形体, 根据构图需要主观摆放形体, 根据审美需要塑造形体, 此时更多的是主观需要和情感表达/依赖于综合审美能力的提高, 整体绘画思想的建立, 艺术主张风格的形成.这时期主要是为了艺术创作做草稿, 在构图上最能说明, 如简单的几个章法, 连, 让, 争, 启, 承, 转, 合。等等中国画的构图法则, 黄金分割, 矩形, 金字塔, 三角形等等西方绘画的构图法则.这些做到掌握只是一方面, 重要的是根据此能画出新颖的构图, 其次, 在艺术创作上速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前期的素材搜集, 加工整理, 作品起稿都是有速写完成, 艺术不被相机取代的原因在这里也可以充分显现
在收集素材上;在没有相机之前, 人们以速写为手段, 进行写生, 来搜集素材, 以备创作之需, 在相机出现以后, 收集素材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但是不能做到完全满意, 所以还要把相机素材进行整理加工, 不足的地方进行修补完善, 繁缛之处进行删减, 达到作者意愿, 人优于相机之处就是主观性, 有审美意愿, 有情感思想。二者比较而言, 速写有优于相机的地方, 携带方便, 不受太多的限制, 若果能力达到要求, 又不受客观限制, 凭借观察的准确性和敏锐性完全可以进行记忆速写合默写, 而相机就做不到这一点, 它完全受客观条件限制, 比起速写十分不便。在创作起稿上, 要借助速写做到心里有数, 胸有成竹, 整体的构思用速写做一个初步设想, 用速写做一个草稿, 反复斟酌, 成熟之后才可实施。
最后, 在个人发展上, 速写可以很好的提高绘画能力, 审美能力, 个人修为等等, 有这样一句话:素描看能力, 速写看才气。有一定的道理, 时间很短, 对象复杂, 有时还要凭记忆默写, 画出的作品还要生动, 有意境情趣, 具备这样的能力瞬刻之间的取舍, 概括, 想象力, 审美情趣的发挥都在瞬间完成, 这难道不是才气吗?画好速写也有利于画好素描和色彩, 似的绘画能力整体的提高, 很好的从事艺术创作, 并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速写的精神 篇6
一、直觉呈现与艺术感觉的培养
从表达方式来讲,速写是率真的、直观的,它直面客观物象,随心性而动。而这种率真和质朴的表达方式,是艺术直觉的最好呈现,也是画家情感在非理性状态下最为直接的表达,怡然自得的作画状态,可以让直觉自然呈现,这恰好是培养艺术感觉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将艺术感觉理解为一种艺术表达能力或艺术潜质,艺术感觉与直觉有相似之处,一个共同点是二者都属于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感受,在艺术领域,它们都指向艺术特质,即从事艺术特有的素质。尊重和培养艺术感觉是从事艺术的人具有的最可贵的品质,没有敏锐的艺术感觉就很能成就显著的艺术成果,因为艺术创作不是按部就班,依靠逻辑思维推理出来的,它介于理性和感性之间,可以说,良好的直觉与悟性是成就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笔者认为,在速写中应当充分尊重这种艺术特质,而艺术感觉并非完全是先验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关键是需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探索如何在艺术实践中加以实现。
对速写进行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在研习速写的过程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为了把形态尽可能画准确而囿于物象自身的比例、结构及对细节的描绘,而忽视了对物象整体感觉的传达,长此以往,这容易导致艺术感觉的萎缩。谈到这个问题,笔者想到了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庄子通过对庖丁解牛的讲述,阐明了“道”与“技”的关系,这对学习绘画也具有启示意义,就是学习的重点应该是绘画的“道”,而不是绘画的“技”,当然对“道”的强调,并不是否认“技”的作用,但二者的关系是具有主次之分的。因此,将研习速写建立在艺术感觉培养这个基点上更为可靠,而不仅仅放在纯技术的训练上,这对其他美术门类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情感与想象的升华
速写中的“速”不是目的,重在一个“写”字,“写”的基础是什么呢?是情感,只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胸中之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投影,也是将情感转化成可视、可感、可品味的有意味形式的过程,是运用视觉语言符号将情感转变成艺术作品。那种没有冲动、没有感觉的描绘,即使形态准确,有章有法,也只是枯枝败叶,索然无味,呈现给观者的只是形态的外壳,看似乖巧,却缺乏生命与活力。速写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心灵的轨迹,这在速写研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线条在笔端延伸,或婉约或阳刚,或舒缓或急促,其中都渗透着艺术家的饱满情感,也是画家的流动历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以唐代书法家怀素的书法作品为例简略分析,以期对研究速写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中国书法是一门线条的艺术,以线条作为造型语言。从笔法来讲,有复杂的笔法和简化的笔法之分,怀素的书法属于简化的笔法一类,带有很强的写意性意味。他的书法通过对线条方向和力度的巧妙控制,形成了特殊的艺术韵律和节奏,并超越实用功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对怀素书法精神的分析,我们不难悟出一个道理:草书笔法的简化,用笔时贯注的神韵与气度,以及书写时变化微妙的力感和心态,都与速写的处理方式和感知方式具有内在关联。速写讲究情绪和笔法的排列,一直把情绪的调动放在第一位,画面结构和笔法的施展,紧紧围绕瞬间激发的情感而设置,处于活泼跃动的状态,表现出心灵体验的意愿,做到豪放而不逾规,率意而不悖理,在急促、舒缓的情绪中直取物象的形与神。
除情感因素之外,还有一点是应该强调的,那就是想象力的培养,通过艺术联想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更有趣味的速写。面对客观物象,为了艺术表现的需要或为了画面结构的要求,常常需要对自然形态进行不同程度的夸张与变形,或是对某些形态的添加与改变,这种状态颇似古人讲的“超以象外”、“会其形、得其韵”,通过对自然形态的改造、重构,画面上的形象已成为一种精神的显现和心灵的图像,获得了另一种独特的艺术生命。
三、独立的艺术品格与形式探索
任何艺术样式都具有自身独立的艺术品格,速写也不例外。独立的艺术品格具有纯粹性、不服务于任何目的的特征,而回到艺术的本体就是目的。作为艺术样式的一种,速写在超越实用目的的一般意义之后,进入了一种自由自在的语言状态,成为独立的审美和欣赏对象时,艺术品格也就显而易见了。
对于独立艺术品格的认识,是提升速写艺术品味的前提。只将搜集创作素材与速写的目的直接关联起来,在这样的认识下谈速写,未免有些偏颇。将速写进一步实用化,仍然是一个认识问题,就涉及到对速写定位的探讨,如果将速写仅仅作为一种记录手段,那么这种手段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现代媒材来取代的,这不是更方便快捷吗?速写是有灵性的,它折射出画家的文化修养、审美追求及艺术个性,从西方艺术大师和中国近现代的画家中来考察,很少有将速写视为小技者,速写的功用是作为一种艺术构架的本质与基础而不断发展的,并始终相伴着画家的艺术追求。作为精神活动的原始痕迹,它的表现性体现为一种简洁的艺术形式,看似逸笔草草,却独具魅力,颇可玩味,从中可以体会到画家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心绪。运用速写这一形式,可以充分发挥画家主体的创造精神,强化审美感受,使其具有超乎自然表象的审美价值,这是由训练量的递增及创造主体的自由构想与重组而实现的一种本质转换。优秀的速写作品本身就是具有独立艺术品格的艺术作品,其审美效应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足以让观者玩味和感动。
速写恒杰 篇7
皖南写生之二,35cm×47cm,2014 年
恒杰是好兄弟,认识温恒杰的人都这么说。
恒杰身上有较为典型的山东人的特点,平常生活中不善辞令,却乐于交友,不太富裕却每逢朋友聚餐就积极买单,身体不太完美但总要举杯爽饮,在朋友的批斗下现在改了些许,由此也减少了我们在酒家推杯换盏、推拉追扯、惊扰四座的尴尬,但这种改变的负面影响希望没有给他造成心理问题,因为酒座上更见不多话语了。恒杰欢喜武功,善双节棍,虽未得以赏见,据传比周杰伦舞得好,且有实战市井、替天行道的经历。这样的一个人按理说摆弄起笔墨来,肆意挥毫才符合逻辑,不曾想见其画作却是满目的澄怀味象、林泉渲染,是须得宁静心思才可营造的定性。
1. 皖南写生之一,35cm×47cm,2014 年
他的山水作品追求浑厚华滋与朴素自然,笔墨不多巧变和灵致,但呈现出稚拙平实的表现意象。他的画面饱满、结实,注重层次与深度,丰富的皴染和叠墨下蕴含着某种张力,笔意有向外释放的趣味,疏密布局间潜隐着一种单纯与硬朗的狠劲。细细看来,实也契合他的个性特点,朴拙、实在、明确。进南艺之前恒杰画山水一直是自学,依靠他率真实诚且有几分固执的自我觉悟,步履艰难地积蓄着理解,并一步步揭示出自身的表现能力,在这样一种并不显赫甚而有些虚拟的自学经历中,恒杰弱失了山水画学术程序与严格体系的把握,然而却以一种远看“庐山”真面目的方式,在语言与审美上努力地去接近山水意境的自我表达,因此其作品中似乎缺少了成熟技术的婉转及气韵章法上的理性,却在另一种层面上呈现出具有超越倾向的专业迂回,这种对专业范畴的游离,歪打正着地为其提供了某种可能,这种可能对中国画创作者是一种价值与能力,其实从专业逻辑中走出来的人对此都有着期待超越的创作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