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效能(通用11篇)
强化效能 篇1
规章制度建设是企业基础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 要把企业里的人、财、物、信息等因素,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的需要, 实现最优、最佳组合, 形成科学运行机制, 发挥整体效益, 就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企业核心价值观、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具体反映, 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规章制度的执行打折、传递衰竭、落实偏差、效力弱化一直是衰减企业管理效力、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企业效能监察是国企纪检监察部门对监督对象执行法规政策、规章制度, 履行职责及其效率、效益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纪检监察部门把监督监察企业各部门及各级人员落实规章制度的情况作为效能监察项目, 以效能监察为手段, 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 是在国企中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方式。
以效能监察为手段, 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
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纪律严明的队伍, 往往能够克服困难、屡战屡胜。要确保效能监察在规章制度专项监督监察工作中显现作用, 首先应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成立以纪委书记为组长, 监察室、企管部、人力资源管理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规章制度专项效能监察项目领导组, 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其次, 要加强效能监察队伍建设, 要在政治上、事业上、待遇上采取措施, 使现有专职效能监察人员安心工作, 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效能监察工作。要按照“精干、高效、有利工作、结合实际”的原则, 明确机构定编, 确保有充裕的人员从事效能监察工作, 保持队伍的稳定。
二、建立专门的监督监察机制
要就如何以效能监察为手段, 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 制定专门的制度和规定, 对业务管理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提出具体要求, 从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部门执行制度的规范等方面, 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细则, 形成健全完善的监督监察机制, 为落实规章制度的效能监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强化对规章制度落实的监督监察
一是在监督监察方式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专项督察与集中督察、走动督察与静态督察、资料查阅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等方式, 来发现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与企业各部门正面交流沟通, 得到双方共同认可, 将问题落实到现场。对企业各部门在落实规章制度上共同存在的问题要以管理缺陷提出整改要求。
二是要做好监督监察前的策划与沟通工作。监督监察前的策划与沟通是做好督察工作的关键所在, 策划工作包括明确督察的部门和时间, 督察的标准、内容及对督察组成员的要求;沟通就是解决督察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 解决督察组成员对本次督察的理解和认识。做好督察前的沟通工作对督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位督察组成员将督察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能够知己知彼, 发挥好督察组引导宣传、监督监察、释疑解惑的作用。
三是提高督察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素质。督察人员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督察的效果, 在做好督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着重培养督察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包括督察的方式、与督察企业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发现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等。同时, 要在督察组成员的组成与选拔上下功夫, 在督察成员相对固定的基础上, 吸收部分业务科室业务骨干为督察组成员, 参与监督监察工作。
四是在发现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在督察发现问题的深度上, 要克服只查资料和记录, 而忽略注重实际的原则。在督察过程中, 要求督察人员要注重实际完成情况, 注重现场操作, 注重实施的效果, 深刻领会督察的意义, 明确督察的目的是发现生产、管理过程中存的本质问题, 并加以整改落实;在督察发现问题的广度上, 要延伸督察范围, 从多方面、多角度发现管理中的不足和漏洞, 通过现场督察发现实际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好督察的作用和效果, 起到监督监察、约束控制的作用, 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五是加强监督监察与引导宣传相结合。在加强监督监察的同时, 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开展规章制度落实方面的宣传, 营造氛围, 培养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按制度执行、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意识, 养成人人都能以制度为“法”, 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的良好工作习惯, 引导广大员工正确理解和严格执行制度。
六是确保监督监察与企业总体工作思路保持一致。监督监察的作用就是为了堵塞管理漏洞, 发现管理中的缺陷和问题, 以求达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所以要充分发挥督察组监督监察的职能作用, 将监督监察与各级人员的履职能力、执行力提升相结合, 针对企业重点工作和具体工作思路安排, 适时组织专项督察和重点督察。
七是严格考核与落实。抓督察效果, 关键要抓执行与落实。督察过程中, 要重点抓考核, 首先对不按标准执行, 违反制度规定, 有意短路和断路管理程序的人和企业各部门要严加考核。同时, 对督察存在的制度空白、未按规定检查与考核、擅自变通制度等行为, 也要严格进行考核。要求存在问题的企业各部门制定整改措施, 形成闭合管理, 对复查未整改问题要加倍进行考核。
对规章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督监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要将此项工作作为企业效能监察的一项重点工作进行立项, 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最终实现培养员工执行制度意识, 打造团队执行力, 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强化效能 篇2
——“四个不为”专项治理活动心得体会
“四个不为”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以来,深入细致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更深层次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责任担当意识是多么重要。“做党员要像党员、当干部要像干部”,看似简单实际,却具有深刻的意义,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它要求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在工作、生活当中恪尽职守、尽职尽责,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加压、自我提升。结合这次学习,谈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俗话说站要有站样,坐要有坐样。做党员要想像党员,当干部要想像干部,就必须尽到党员的责任,尽到干部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敢为、不能为、不想为、不作为”现象。之所以会出现“四个不为”现象,归根究底还是责任没能尽到,责任意识不够强,谈到责任,大家都不陌生,但什么是“责任”呢?翻阅现代汉语词典,责任是指“职责和义务”,通俗地讲就是每个人的职责意识和负责精神。我个人认为:责任就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或一个人必须承担的事情。比如: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需要抚养子女、赡养老人,这是应负的家庭责任;需要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善待他人,这是应负的社会责任;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按章办事,这是应负的法律责任。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干部,就要按章办事,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怎样担当自己的工作责任呢?责任不是一种表象,它是从每个人心中产生的一种意识,信念,这就是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家人,对单位,乃至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的态度;是对工作能敢于负责、主动担当的态度;是对自己的使命所具备的忠诚信念。
责任心的大小只有自己内心最清楚,责任文化研究专家唐渊在《责任决定一切》一书中这样阐述责任的基本内涵:想不想干事,是一个人的责任意识;能不能干成事,是一个人的责任能力;认不认真干事,是一个人的责任行为。一个人的能力有的大小之分,但对工作负责担当的态度不分大小,更不分工种。在高铁征收工作中俯身一线,在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群众家中不顾生命危险不分昼夜做工作的副书记沙XX;身患癌症正在康复期中仍坚持工作的何XX;老母亲病重至去世都没能守孝的袁XX;女儿在病房内哭喊妈妈仍坚守岗位的陈XX等高铁征收工作人员,这些都是具有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神的典范。像这样的事例,在参与高铁建设的工作人员中不胜枚举,他们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区干部,但他们对工作高度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始终感召着所有人。这就是他们的责任心,促使他们自觉地去干好份内的工作。也只有像他们这样勇于付出,勇于承担责任,才能真正树立起“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
一个人不管你处于何种岗位都要对相应的事情负责。责任心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在本位,尽本分”,这应该是每个人对自己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消除“四个不为”现象最有效的途径。作为基层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都有各自分管的工作。“在其位,谋其政”,从这种角度来说,责任心的投入程度,也是衡量我们能不能干好本职工作的一个标准。每天我们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都直接关系着单位的和谐发展,关系到单位的形象。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都是集体前进的一个合力,只有这种责任心的合力相加,才是推动我们单位发展前进的巨大动力,才能使我们的单位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体现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才能无愧于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培养、教育。
有这样两句话与大家共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抱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那么再危险的工作也会减少风险;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责任心,那么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工作中就可能出现问题,更不要说去主动查找问题,这些未被发现的问题,很有可能成为日后引发各种矛盾纠纷的隐患,更可能损害单位形象,损害党员干部的形象。
大家都知道,电脑中有一道防火墙,它不是被动地等计算机中了病毒后才去杀毒,因为那样可能会损害到有价值的文件;而是主动地把可能会带来病毒的东西阻止在外,这样才保证了计算机不受病毒的侵害。我们的责任心就好比电脑里的防火墙,它不是外力强压于人客观存在的,而是一种由个人内心产生的主观意识,我们要主动地用强烈的责任心,去为工作、为单位、更为我们自己搭建一道防火墙。
我们有责任去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有责任为单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责任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信念,一种品质,一种单位文化,只有这样才更符合“做党员像党员,当干部像干部”的标准。
强化四个方面提升教学效能 篇3
一、搭建沟通平台,强化互动交流
语文阅读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给学生搭建沟通平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范进中举》时,笔者课前设计了完整的导学案,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学习完课文生字词、梳理文章结构之后,针对课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笔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范进会疯掉?谁逼疯了他?中举前后,你从中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之后,展开小组交流,经过讨论后认为,范进是被残酷的封建科举制度给逼疯的。他多年来为了考取功名,不惜拼上自己的一生时间,连头发胡子都白了,这种执著的精神看似可敬,实则是一种迂腐,是被封建社会的“考而优则仕”的观念所毒害的。再结合范进中举前后邻人的不同表现,胡屠户的前倨后恭的不同表现,以及结合范进中举前后他本人的不同表现,让学生从中能够深刻体验到当时社会背景下人性的扭曲。这些都充分表现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危害。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范进疯了更好,这样就足以证明科举制度的可悲性;但也有人认为范进中举之后,之所以又让他恢复神智,其目的是为了更深刻地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性。
以上环节,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展开了有效的合作学习,课堂氛围融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
二、调动情感元素,强化情境设置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元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篇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关键词语,从中找到突破口,设置有效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的情感密码,感受文本带给自己的心灵冲击,由此提升语文赏鉴能力。
例如,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课文《孔乙己》,在结尾有这样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里的“大约”和“的确”从逻辑上来讲,是一对矛盾的词语,根本不应该放在一起。但鲁迅先生仍然这样组合,有何深意呢?为此,笔者让学生从文本中发现蛛丝马迹:为什么“大约”死了?你怎么理解孔乙己的未来命运?为什么又是“的确”死了,你认为孔乙己会死吗?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语境分析,认为孔乙己的最终结局只能是悲凉地死去,这也是他唯一的出路,也是必然的命运。因为他虽然活着,但没有人支持他,他连基本的尊严都没有,更别说有人关心他了。更可悲的是,他连活着的勇气都没有,不敢面对现实,又找不到出路,只有这样麻木地活着,因而死对于他来说,其实是个解脱。这也就表明了鲁迅先生的态度,死亡是孔乙己的人生宿命,所以孔乙己是“的确”死了的。但为什么还要用大约呢?这个问题是对现实状况下孔乙己的死的一种表象的含糊说明,因为实际上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没有人获得确切的消息,所以这是一种猜测。从这两个关键词中,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最终审判。由此,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解读,不但理解词语在课文语境中的特定意义,而且由此找到了理解课文的突破口,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
三、紧扣关键词句,强化语境赏析
在一篇文章中,能够体现其主旨的就是关键词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紧扣关键字词进行品析赏鉴,由此便能够理解这一特定语境,体会其中的深刻意涵。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课文《背影》一文时,文中有一段话:“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学生初读时,不太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因为这里的聪明是个关键词语。这个词语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含义,能够有效把握课文的中心意旨,理解作者的情感。为此笔者让学生多读几遍这句话,并深入思考聪明词语的内涵:作者是想要说什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显然,这个“聪明”并非能干聪慧的意思,而是作者对自己的一种嘲笑,学生如果从本义来理解,那就势必会造成很深的误解。经过反复引读,学生认为,这个“聪明”既是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也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悔悟,责怪自己当时自以为是,居然都不理解父亲的一片深情。
四、联系生活实际,强化文本拓展
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但同时也是作者经过思考对生活的整理和加工,将远远高于生活所具有的烦琐和平淡。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课文的艺术性和日常生活建立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超越平淡的生活,与课文中的艺术境界产生心理共鸣,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有效拓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精神滋养,这是语文学习的本质所在。教师由此也能够发挥自己的职责,给学生搭建一个文本和生活链接的桥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文《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这首诗歌的含义,笔者带领学生联系生活现实,展开了课堂拓展。首先让学生找到课文的中心议题,即作为一棵树有哪些品质?一棵树代表了什么?这表明了作者的什么理想?这个问题是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的关键,这个问题如果不联系个人实际情况,是没法得到突破的。为此,让学生从自己的个人感受出发,谈谈自己对一棵树的认知。有学生认为,一棵树每天都要承受不可捉摸的变化,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生境遇,都必须要快乐地承受,它能代表的是坚韧,是永不放弃的勇气和意志力;也有学生认为,树代表永不低头的意志力和对理想的坚持。正如文中所写的那样:“即便死去,也要平静地倒下”。通过引导,学生由此感受到了文本中洋溢的生命热情,这种动力给了每个人极大的信心,从而有了自我觉醒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透过这首诗,发现了自己的性格缺点,并以此进行自省,决定要改变自己性格的弱势,学习一棵树的精神,过好自己的中学时代。这就凸显了语文教学的教育功效,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更要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打开一扇看自己看世界的窗户,这样他们的进步会更快更好。
总之,要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能,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既要抓好课堂沟通,加强交流,又要强化课堂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还要把握课文的关键词句,从中挖掘文本的内在情感,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知识,习得技能。
强化效能 篇4
随着电信运营企业从为公众服务转向以盈利为经营导向, 为盘活资源、提高固资利用率而调整固资变得正常而且经常, 从经营和市场需要的角度出发, 固资通常不会对一个已转固项目 (含多个设备或多条线路) 进行整体调整, 更多是根据市场需要对某项目中的部分板件或缆线进行位置的调整, 而目前企业既有的以财务为主体、以记账式资产卡片为手段的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电信运营企业调拨和变更固资的管理需要,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认识不足, 管理意识淡薄
固资管理应是以所有固资 (不论整体还是板件) 为对象, 对其实施动态管理, 实现投资最小化产出最大化。但长期以来, 大部分电信企业都存在重购建、轻管理的情况, 对转固的资产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的意识较模糊, 且常忽视运用中的固资的调整管理及使用效益管理, 造成过多低效能的新购、新建, 直接造成了资产使用不充分, 利用率低下, 最终导致企业总体投入产出低、回报低。
2 账实不清、职责不清、抓大弃小、管理混乱
(1) 财务管账不管物
作为资产管理主体部门, 本应熟知业务, 了解运用固资可以带来的效益, 从而有效的监督管理调拨和变更, 但相对独立的各企业财务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其更多的管理只停留在资产的价值是否关入当期账务中, 是否列入相应的科目, 是否按时按要求提取资产折旧, 所谓的核查、盘点、对账只是流于形式, 结果是企业总资产账务没问题, 至于现场真实资产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也就谈不上如何有效地调拨固资, 盘活资产, 提高企业效能了。
(2) 现场台账管理严重滞后
目前现场使用部门都按企业要求或多或少建立了台账 (少部分还建立了电脑台账) , 但大多基于项目整体的设备、线缆, 落实至板件的基本没有, 由于缺少这一细节的管理, 极易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建立的台账由于缺少统一的格式、要求及动态联系, 无法实现各相关部门 (财务、固资管理单位、固资使用现场) 相互关联的闭环管理, 因此形成了以各自的台账为基础的一个个信息孤岛, 导致现场经常出现账上有固资名称却没有来源、没有经历, 有账目却无实物, 有实物却没录入台账等等问题;另一方面, 由于资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 基本难以实现多部门短周期的账务核对工作, 就算有也多是形式上的, 因此基于原管理模式下的现场设备管理只能算一个不完全合格的“仓管”。
在理想状态下, 某些市场需求可以通过内部调整解决, 却往往由于账目不清、账物不实而搁浅, 实际处理时只能通过不断或重复购入新资产来应付市场的需求变化, 最终导致固资总额越来越庞大, 效能越来越低。
3 管理系统、制度不完善, 实物调整后账务难统一
经营型的电信运营企业固资具有其可拆分组合使用的独特性, 企业经营从盈利的目标出发, 必然会想方设法提高企业效能, 盘活资源, 提高固资利用率, 所以, 在运营的过程中, 经营和市场提出的需求很少会对一个已转固项目资产 (含多个设备或多条线路) 进行整体调整, 更多是根据需要对某项目中的部分板件或缆线进行位置的变化, 调拨后另一项目现场实物增加了, 账目如何调整录入, 单项固资总额是否应该变化都是原有的固资管理办法没有涉及到的 (原有的固资管理中调拨和变更只针对项目和设备整体) , 因此根本无法就板件进行全局性的系统调整, 即使进行调整了, 调整后的实物和账务调整也难以统一。
4 管理组织不完善,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现场使用调整管理失控
大多数企业的固资超过企业总资产的2/3, 却并没有配备管理固资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而是由办公室、运营室、财会或其他部门人员兼职管理、临时代管, 分工、职责不明确, 表面上有人管理, 实际却无人管理。由于管理组织的不完善, 资产管理也无法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固资管理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能力强弱不等, 管理思路不统一, 以至于资产在使用者手里随意调拨而没有相应记录, 固资管理员看到的却是一成不变的账面数据, 不能全局统筹安排固资的调整和使用, 现场实物调整管理失控。
5 没有强有力的系统支撑
原有的固资管理模式之所以无法适应当前细至板卡调整的管理,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缺乏管理系统的支撑。没有协同作业的管理系统, 各相关部门的台账相对独立, 相互之间缺乏联系, 在资产新增或发生变动时各部门不仅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去做重复的录入修改, 还由于各部门的局限性和有可能出现的人为失误, 最终造成各部门同一项目的台帐也无法统一, 资料的管理混乱, 无法用于日常运营分析, 更谈不上为企业的投资、融资等重大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了。
基于以上原因产生了过多的由于没有利用好原资产基础而增加的新购新建, 造成过多的维护、维修和运营成本负担, 以致资产利用不充分, 利用率低下, 公司总的投资回报率降低, 效能低下。
鉴于电信运营企业固资有区别于其它企业的特征, 对其管理提出如下措施和办法:
(1) 提高认识, 整章建制, 强化固资管理观念
将盘活企业存量, 提高资产利用率, 提高企业效能的固资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促使各企业“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
建立固资离任盘点制度。企业领导人上任时必须进行固资盘点, 使主要领导对企业的固资有全盘掌握, 离任时, 也必须进行固资盘点, 及时掌握企业领导任职期限内的固资变动情况, 考核固资的有效利用率, 作为领导干部政绩的参考数据。
(2) 健全组织, 强化人员素质。
对于占企业总资产2/3以上份额的固资, 灵活调整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效能, 完全有必要有价值建立专门管理组织对其进行管理, 组织应具备新增资产、资产调整、调拨、变更管理、配合现场清查盘点、转让、出卖、报废报损、财务转固、计、提折旧等固资管理职能, 并配置专职人员, 将原有的“为管物而管物”的管理方式, 转化为通过管人来管物的管理方式, 不仅要做到“物”的管理, 更要强化人员的意识培养, 落实管理人、使用人的具体责任, 树立固资无小事的观念, 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努力提高相关方面 (如业务、财务、计算机管理等与固资管理密切相关有科学技术) 知识, 建立适应具备调整特征的固资管理的专业化、专门化的管理团队, 真正将固资管理做到像当下企业对资金的收支一样严格把关。
(3) 提高固资管理信息化程度, 建立管理系统, 弥补调整管理的漏洞。
原有靠手工记账式的固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下现场固资调整管理的需要, 资产卡片式的管理必须被先进的科技手段所替代。
(1) 通过成熟的条形码技术以实物管理为基础对固资实物从项目分解至设备、板卡、每条缆线, 从购置、领用、转移 (调整、调拨、变更) 、盘点、报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准确监管;
(2) 建设一个涉及众多部门 (如现场、施工、采购、维护、财务等) 的集成化的信息共享共用的资产管理系统, 它以细分到板件、模块的线路、设备条码台帐为基础, 以采购入库单、工程开通单、设备线路调拨调整单等工作单为主线形成闭环管理。
(3) 将固资管理员从原来每个资产的名义直接负责人, 落实到每个资产的最终使用者, 使由于员工之间的交接, 资产未及时收回长期闲置, 丢失, 报损等数据都能得到及时更新, 将以前只有盘点时才能发现账实不符能在日常工作就可以及时订正, 做到所有的固资包括精细至板件、模块、每条缆线有来源、有去处、有经历。
(4) 通过计算机系统功能省略不同部门人员的重复录入修改, 实现折旧的自动核算, 减少人员参与, 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弥补原固资管理的漏洞, 通过系统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资产存量状况, 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信息共享程度。
(4) 引入奖惩机制, 强化固资管理人员的意识
出台固资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奖惩办法, 围绕着资产利用率、产出率量化固资管理工作, 组织人员定期跟踪检查、严格考评, 对达到规定标准的发文公布并给予表彰, 对违反规定造成固资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 视情节轻重, 分别予以处罚, 以增强企业管理固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真正做到重视固资管理, 管理好固资。
总之, 电信运营企业固资调整管理与传统企业固资管理有很大的区别, 更是一项长期持续而艰巨的工作, 是涉及到多个部门联动的系统工程, 只有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各部门各司其职, 通力协作, 才能建立起高效的固资管理机制, 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促使资产效益最大化, 最终提高电信运营企业效能。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 孙健敏.管理学 (第9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丁慧平, 俞明南.现代生产运作管理 (第2版) , 北京铁道出版社, 2004年
[3]贾怀勤.管理研究方法 (第1版)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
三强化加强作风效能建设 篇5
一是完善制度,强化落实。始终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在修改、完善《机关首问责任制度》、《机关限时办结制度》、《机关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一是上下班签到、请销假和奖惩制度,并由专人负责考核。改变了部分人员迟到、早退、脱岗等懒散现象,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经费管理和公务接待制度。经费开支、公务接待均实行逐级汇报、统一安排的方式,合理安排各项支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机关资源的合理使用效能。
二是严肃纪律,强化考核。将分级考核和纪委督查相结合,定期汇报工作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考核结果和奖励惩处相结合。对明查暗访出的违纪股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股室负责人及当事人进行提醒谈话,并把通报结果纳入全年工作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着力解决走过场、行动迟缓、敷衍塞责等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强化效能 篇6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556000)【摘要】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锲机,以加强素质教育为支撑,以教师、情境、学生教学三要素为切入点,探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以行动教学为引领,以高素质师资队伍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达到高职教育“行知合一”,确保行动教学效能快速稳健提升。【关键词】外科护理;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教学【中国分类号】R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21-01 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未来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由于我院地处经济相对落后、生活水平低、缺医少药的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因此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黔东南,面向全国,辐射周边;面向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各行业,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加强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紧缺型人才的需求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趋势。《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大专的一门核心学科,要求学生有较强动手动脑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尝试以教学要素为切入点,探究素质教育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渗透内化。教師、情境、学生是教学中三要素,彼此之间相互依托和整合构成教学过程,素质教育应有机融入每一个环节,才能稳步提升教学效能。1.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导向,是素质教育的排头兵和航标。 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依靠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牢固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⑴。配备业务能力强、水平过硬、具有丰富教学及临床经验的教师任教。学院应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科学聘请教师,全面考察综合素质,对年轻教师应先到临床至少锻炼1-2年,派高年资的教师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要求熟练掌握操作中的每一个动作,同时教师要积极捕获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新知识,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更新知识,这样才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2]。2.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实验室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在于实验教师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因此应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增强实验教学所必须的场地和仪器设备。模拟医院的设置,使学生犹如亲临医院,对医院环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能进行各种技能操作。并根据学生的要求,逐渐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达到全天候、全方位开放,使学生自主安排练习时间,对自己薄弱的技能项目进行反复强化练习。3.调整和制定新的教学计划3.1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职业教育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有了行业能力标准,确定专业设置,才能调整和制定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在专业设置上,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人才需求、专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要求、职业资格、素质要求等方面的调研分析,确定专业方向。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自身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量力而行,即要符合行业的需求,也要与学校的办学规模相结合。实行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方法为:学习学习国内外先进职教经验;走访行业,收集整理行业能力标准;调整和制定新的教学计划;编写课程大纲;编写专业教材;组织教学实践;收集行业反馈科信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目的。
教材编写的原则:把国外职教先进理念与我国职教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动中学”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思想;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教材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可扩展性。教材编写的特点:重案例,轻理论;重能力,轻知识;重操作,轻系统;重实作,轻讲解。改革知识性、系统性、规范性、完整性等传统教材的编写模式;不要将课程的所有命令、所有参数、所有功能、所有注意事项都写完;不要写成软件说明书或使用手册,要给学生留下思维间。教材以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每本教材又要体现职场安全和健康的内容;教材大量突出训练方法,具有大容量的训练内容;教材将体现对学生的能力鉴定;教材编写的结构:以任务驱动式的模块化编写方式,图文并茂,能用图示就少用文字,放弃以知识连贯的章节编写方式,避免大篇幅的文字描述,简单的尽可能少讲,更多地给学生留出练习空间。3.2教案的编写与实施 :通过教学活动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2]。教案采用六步教学法:即资讯——计划——决策——执行——检查——评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最终靶标,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灌输式转为预激式。既往教学同学多没有预习习惯,上课时突然接纳从教师传递来的新知识,常感茫然不知所从,一知半解地机械储存,没有消化吸收。时不过久,整体知识组块从记忆中漏遗。预激式教学是新课之前给同学富有兴趣的问题,让同学酝酿、讨论、查资料,做到积极预热; 课堂上应变灌输式为启发式,目的仍然是让学生由被动载运变为主动吸收新知识,增强学习兴趣。课堂上由学生唱主角,通过查资料,小组讨论得的结果付诸行动,然后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点评。亦可通过减少教师演示学时,增加学生动手和讨论学时,让学生展开自由发言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除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外,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护士行为对患者心里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有利于同学形成高尚医德,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外科护理学》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是:理论知识要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接轨,实践技能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要求设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毕业实习时实现 “ 顶岗实习 ” 的目的。参考文献[1]赵善民,何显教.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实施和教学效果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7,6⑾:1021~1023.[2]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强化效能 篇7
1 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职能
(1)监督检查职能监督检查是教学管理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督导人员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到课堂和各个教学领域,深入到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相关部门;通过检查教师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及教学管理相关部门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各种措施督促其改进,使师生养成自觉矫正偏差、调控行为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
(2)沟通协调职能在教学工作这个大系统中,学校领导与各院(部)、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沟通渠道不甚畅通。督导人员经常深入到各院(部)、教师和学生中,比较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现状;同时督导人员又比较了解领导有关教学工作的工作意图。这样,督导机构便成为沟通、协调各方面关系的重要渠道。在教学领域通过沟通和协调,可以减少各方面之间的误解和摩擦,增进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3)分析评价职能教学督导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督导对象进行评价。调查分析是评价的基础,通过调查分析以求所获得材料、信息的客观性、有效性和准确性。督导人员可通过听课和巡视的方式进行调查,根据听课和巡视所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对督导对象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4)指导激励职能督导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在督导过程中督导人员要及时指出督导对象存在的问题,与督导对象共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有效的指导是以事实调查和基于事实所做出的评价为依据,以督导人员与督导对象之间相互信任、理解、支持为条件,不应把监督和指导分离开来,对立起来,监督的目的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予具体帮助、指导,激励督导对象的积极性。
(5)信息反馈职能信息反馈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关键环节,信息收集和及时反馈能保证指挥决策的科学性,指导执行者进行必要的行为调整,改进工作。督导人员经常深入课堂,接触教师和学生,在听课、检查教学、听取学生意见以及其他督导活动中,能够掌握和了解大量的教学意见和教学信息,经过综合分析和加工整理,将教学评价结果、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同时把执行教学计划的实际情况及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等有关教学信息,直接反映给学校领导或有关部门研究处理,以取得应有的反馈效果。
(6)参谋咨询职能教学督导机构不仅是教学质量的监控部门,而且还是学校领导的参谋和咨询部门。督导人员多数是教学水平较高、且有一定教学管理经验的离退休教授和专家,他们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研究。督导人员围绕学校教学改革进程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深入各教学领域,听取各方面意见,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领导,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参谋咨询作用。
2 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尚不能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形势和要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学督导工作本身来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制度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保证为了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许多高校都建立了教学督导队伍。但是,因为督导工作缺乏完整的运行机制和规则,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证,使诸如高校教学督导机构的定位问题、督导“责、权、利”的关系问题等直接关系到工作效果的实质性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有的教学督导队伍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在队伍建设方面,督导队伍结构及人员素质不够完善在选聘督导时,大多数高校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一些已经离退休的老教师,这在督导的工作时间方面确实得到了保证。然而,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各种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不断涌入高校,老教师们无论在精力、体力还是脑力上都或多或少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清一色的退休老教师组成的督导人员队伍并不是最理想的结构[1]。
(3)在工作方法方面,重“督”轻“导”,督导工作方式简单部分高校把教学督导工作仅定位于督促检查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只注重发现问题,“找毛病”,不重视正面指导和引导;或只是简单地通过听几次课,就评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等级,而这个等级与教师的职称、评优、考核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样就容易使教师的心理压力加大,甚至对督导工作采取不合作或抵触的态度,最终造成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的矛盾、对立情绪。
(4)在工作内容方面,督导工作范围狭窄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对教学秩序的督导,忽视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检查;只重视课堂教学督导,忽视实验教学、专业实践及作业等其他教学环节;只重视对教师的督导,忽视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管理情况等。一些教学督导在某项工作结束后,不能及时整理有关信息,或者不能及时将整理好的督导结果送达有关领导或职能部门;有的领导或职能部门也不能对督导送达的督导结果做出及时处理。这些都削弱了教学督导应有的作用。
3 强化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效能的若干对策
(1)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强化教学督导的功能教学督导制度应包括基本制度(规定教学督导的任务、目标、原则等),工作制度(评比表彰、批评处理、考核程序、检查方法等)和责任制度(教学督导机构的职责,督导人员的职责以及考核等)。健全的教导制度一定要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督导人员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特别是要提高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督导的功能。教学督导机构应该与教学行政部门保持相对独立,这样教学督导工作就可以不受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约束,独立自主地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将教学督导与教学评估和教学考核相结合,也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督导功能的有效途径之一[2]。相比较而言,教学评估或教学考核的结论对学院或教师则有很大的影响力。
(2)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素质良好的督导队伍督导人员的学识水平、治学态度、品德修养、行为举止和督导动机等,都将直接影响督导的权威性和工作效果。因此,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结构合理的具有较高素质的督导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专兼职结合,以专职为主”的督导队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退休的专家、教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督导工作,但形势在发展,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很快熟悉或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教育理念;而兼职的督导是在岗的教师、领导或管理人员,他们不可能腾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督导工作上,但他们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熟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弥补退休专家、教授们的在这一点上的不足,从而加强督导工作的科学性和时代感[3]。
督导队伍建设还包括对督导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有关教育理论及管理制度,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使督导工作更具有原则性和方向性。培训可采取定期为督导人员发放相关的资料,到兄弟院校考察交流等方式进行;
(3)以课堂教学督导为中心,树立全面督导的观念按照质量管理理论,教学督导工作是全面的教学质量监督,内容应该包括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方面,如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教学管理,也要加以督促和引导[4]。课堂教学作为高校知识传授的主渠道,几乎上述这些教学要素都可在这个环节上得到集中体现。课堂教学抓不好,教学质量就无法保证。因此,教学督导工作首先要聚焦于课堂,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发现问题,开展工作。
除了课堂理论教学以外,实验实训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毕业答辩等环节,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教学督导,使这些环节的质量处于掌控之中。
(4)以导为主,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督导方式教学督导要改变过去以“督”为主的工作方式,加强“导”的力度,在“导”字上下功夫,对此一定要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督导不是专门去“挑教师的刺”,而是通过检查、督促,着力于正面指导和引导,通过开展举办专题研讨或讲座活动,组织示范性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帮助被督导者发现问题,促进被督导者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5)重视督导信息的收集和运用在教学督导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如教学督导工作计划、工作进展情况与总结、对教学或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议等,都必须及时收集、整理或分析,建立各类信息档案。信息工作是教学督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果不加以重视,督导的工作就会流于事务性,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建立快速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保持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要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准确、及时,力求减少中间环节,缩短流程,其中重要信息可直接传递给有关部门或分管领导。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也应经常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解决督导工作出现的问题,帮助督导提高工作能力和督导水平。
(6)加强理论研究,提高督导工作水平高校教学督导在我国高校经历的时间较短,各校也正处于摸索阶段。在取得实践经验的同时,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教学督导的模式研究、效能研究,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的关系及开展的有效途径等。教学督导“从面上的日常督导转向重点专题督导,从一般规范化督导对转向研究型发展式督导”的转变,已成为现代教学督导的发展趋势。另外,对教学督导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最终的督导质量效益也应进行评价。评价可采取调查问卷等方式,在全校教师中开展调查,内容可包括:教学督导队伍的组成是否合理、对教师的督导是否及时、结论是否客观、公正、合理等。使教学督导工作置身于监督之下,增强督导工作的透明度,可以提高督导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促使教学督导工作的不断完善。
[编辑:王玉芝]
摘要:针对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现状,对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进一步发挥教学督导效能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高等学校教学督导科学化、规范化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督导,督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泽民.高校教学督导现状与发展调查报告[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79-83.
[2]庄东红,蔡映辉.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3(11):41-42.
[3]张钧澄,金涛声,朱作宾.试论高校教学督导的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03(11):39-40.
强化效能 篇8
我国水体已经受到严重污染, 但水环境所要承受的污染物有增无减。在我国现有的660多个城市中, 仅有123个城市有307座不同处理等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其中污水二级处理率仅为10%左右。全国17000个建制镇、绝大多数没有排水和处理设施。在2006年, 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36.8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40.2亿吨, 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96.6亿吨) , 比上年增加2.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28.2万吨 (其中工业排放量为541.5万吨, 生活排放量为886.7万吨) , 比上年增加1%。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上升, 工业用水的增加, 污废水的排放量将会不断增加, 由于污废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偏低, 更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 使饮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水源水质受到极大影响[2]。
1 混凝理论
胶体颗粒表面能很大, 可吸附溶液中离子或极性分子, 形成胶体双电层结构。胶体可在水中长期保持悬浮分散状态而不聚集下沉。按DLVO理论, 这是由于胶体颗粒具有聚集稳定性, 即带同性电荷胶体颗粒之间由于电斥力或水化膜的阻碍而不能相互聚集的现象。聚集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胶体ζ电位, ζ电位一旦降低或消失, 水化膜也随之消失, 胶体粒子失去聚集稳定性, 就可在布朗运动作用下碰撞聚集, 沉淀就会发生。
2 强化混凝处理有机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在水处理过程中,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十分复杂。混凝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混凝剂的性质和混凝设备的动力学条件两个因素。本文对混凝过程中混凝剂作用机理及混凝设备动力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试验以沉后水浊度和CODMn等指标对混凝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本试验混凝沉淀池装置安装于某电厂化学水处理间内, 设计处理水量2m3/h, 混凝池和沉淀池合建于一体。混凝池的进水管路上装有玻璃转子流量计, 并在流量计后投加PAC混凝剂。反应采用网格絮凝反应池, 有效反应时间为13分钟;沉淀采用斜板沉淀池, 斜板材质为聚丙烯, 沉淀池清水区的上升流速为2.5 mm/s。混凝沉淀池设备的外形尺寸为:长×宽×高=1.35m×0.70m×2.80m, 有效水深2.55m。
本次试验研究中, 采用管式微涡混合设备来实现混合的亚微观传质。这种混合设备可通过控制水流的速度和水流空间的尺度, 以及速度零区的范围来造成高比例高强度的微涡旋, 从而充分利用微小涡旋的离心惯性效应使混凝剂的水解产物瞬间进入水体细部, 使胶体颗粒快速脱稳, 避免了高浊时局部药剂浪费而局部药剂不足的现象发生。对于低浊水的混合, 该设备可迅速使其间胶体颗粒脱稳析出, 同时较强的剪切作用避免了微絮体的不合理长大, 从而保证单位体积内的颗粒数, 为微小矾花的凝并提供了物量的保障[3]。
依据浅池理论及对颗粒沉降中湍流扰动的抑制, 试验研究中应用了小间距斜板。传统沉淀理论认为斜板、斜管沉淀池中水流处于层流状态。其实不然, 实际上在斜管沉淀池中水流是有脉动的。当斜板中大的矾花颗粒在沉淀中与水产生相对运动, 会在矾花颗粒后面产生一系列小涡旋, 这些涡旋的产生与运动造成了水流的脉动。这些脉动对于大的矾花颗粒的沉淀并无多大影响, 但对反应不完全小颗粒的沉淀却起到不可忽视的顶托作用, 故此也就影响了出水水质。
3 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在实际中应用的研究
电厂原水取自淮安里运河, 运河中水流速较小, 运河上游两侧为工业区, 主要有造纸、印染、钢铁、化工合成产业, 各工厂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入该运河, 排放的污水多数不能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所以河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实例设计规模为最高供水量为600 m3/h, 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本实例的运行水量为300~650m3/h, 针对一年四季不同水温水质的情况, 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沉淀池的出水浊度均小于3.0NTU, CODMn的去除率均能达到50%左右。本实例采用的高效混凝沉淀工艺技术, 净水处理系统先进方便而且实用, 使电厂的原水预处理实现自动化控制, 节省了人力。且系统自运行以来, 运行情况稳定, 处理效果好。即使在原水水质变化的情况下, 仍能保持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优异混凝效能, 达到降低药量和节能目的。
总之, 水体污染日益加剧的今天, 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对生产、生活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有机物污染的给水处理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且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高效混凝沉淀工艺, 在挖掘常规工艺潜力的同时, 充分发挥水处理工艺的整体净化作用, 不仅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而且能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为新建水厂和改造现有水厂的工艺选择、设计和运行提供数据。因此,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淳良, 张硕, 王国华, 刘明明, 王逸贤.高铁酸盐预氧化强化混凝技术处理微污染原水[J].中国给水排水, 2011 (17) .
[2]刘玉琛, 张金同, 李哲.水污染深度处理研究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03) .
强化效能 篇9
一、人事绩效考核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性
所谓的绩效考核管理主要是指对单位中某一个员工的成绩或成果进行测评, 是单位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更是提升单位生产经营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 单位必须加强建立完善的人事绩效管理体系, 通过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 对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考核。这样一来, 单位就会得到真实的考核结果, 并对每一名员工的任务实绩表现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
一般来说, 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就要求单位在开展人事绩效管理工作时, 必须切实以员工的根本利益而出发, 制定出健全的绩效考核标砖体系, 给予员工适当的关心和管理, 尤其是对个人能力较强的员工来说, 单位更应该为其提供更多展现的机会与平台, 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进一步激发员工的自主创造性。其次, 单位还应当在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促使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动交流, 通过吸取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逐步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 让广大员工都可以保持精神饱满的工作态度, 为单位创造更大化的经济效益。
二、人事绩效考核与单位效能提高的现状
1、考核的周期不合理。
就我国当前事业单位人事绩效考核管理现状而言, 仍旧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其中, 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 因为在分管与主管这两者之间缺乏一套相对完善的综合评价标准体系, 普遍采取月评方式的绩效考核方法, 而这种绩效管理最大的弊端是会让员工产生一种疲劳评价的心理, 很容易抱有应付的态度。这样一来, 大部分员工都有着一定的随意性, 对于绩效考核结果毫不在乎, 从而导致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除此之外, 在这种情况下, 单位得到的绩效考核成绩也将会发生偏差, 因而部分员工就会觉得绩效考核非常没必要, 并不能公平公正的体现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业绩, 致使绩效管理形同虚设。
2、考核的要素标准不合理。
绩效考核标准体系是与职位、工作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 单位在确定绩效考核标准的同时, 必须全面考虑到要素设计方面, 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 若是随意对其进行定位, 就无法真正实现量化的经营目标。那么, 得出的绩效考核结果也并不真实, 这就违背了绩效考核管理建立的初衷, 并从一定程度上, 将会伤及员工的情感, 打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反馈机制不完善。
目前, 在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 由于缺乏完善的反馈机制, 员工无法与人事绩效管理部门或单位领导者之间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往往当绩效考核结果展示以后, 并没有及时对员工进行反馈, 这就导致很多员工并不了解自身具体的职责范围, 更加不清楚自己是否履行了应尽的工作责任, 致使其对未来的发展以及工作目标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始终无法达到单位制定的绩效考核标准要求。
三、人事绩效管理常见误区
1. 将绩效评价等同绩效管理。
众所周知, 在实际的绩效管理工作中, 绩效评价是一项基本的工作内容, 其主要是对前期的绩效管理工作做出评价和总结。如果单位只是一味的注重员工的绩效评价, 反而忽视了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沟通, 通常都会起到反作用, 员工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导建议, 无论是工作能力, 还是绩效评价方面, 都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就好比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 只是着重关注了测试结果, 往往忽略了所学专业知识理论的重要性。除此之外, 若是长期缺乏沟通交流, 员工根本无法与单位管理者之间达成相同的共识, 一旦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员工将会产生极其强烈的抵触情绪, 甚至不会听从管理者下达的命令, 这不仅严重偏离了绩效管理的正常轨道, 还对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当。
设计考核指标时, 一方面存在为了省事, 力求能适用于所有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万金油”指标, 导致考核指标过于粗放, 仅片面关注某些工种或岗位的某一环节, 从而使得考核指标缺乏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也存在片面强调考核目标的全面性, 费尽心机寻求一切工作中可能涉及的指标, 导致考核指标分得太细, 从而使得考核指标不能突出工作重点。
3、重形式, 轻实质。
很多管理者普遍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 对于管理形式过分追求, 常常忽视了管理过程的重要性, 总是急于制定出一个完美的规划方案, 以此来不断增强单位自身的竞争实力。为此, 常常会对绩效管理方式进行反复的修改与调整, 绩效表格也是换了一个又一个, 这不仅无法有效提高绩效管理工作的效率, 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投入, 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再加之频繁的更换绩效管理内容, 这也使员工们逐渐丧失了对绩效管理体系的信任感, 导致绩效管理失去了实质的使用价值。
四、发挥绩效管理效能的关键点
1、设定指标, 建立体系。
想要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就必须充分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对全部的绩效管理工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安排, 设计出最终完善的实施方案, 确定明确的指导思想, 制定严格健全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从而保障绩效管理能够科学执行。
通常情况下, 考评指标的设定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 在对其进行设定以前, 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 并对各级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 切实将其落到实处。之后, 通过结合单位实际的经营目标, 制定出适合单位未来发展的业绩指标。但是, 由于每一个岗位职责的不同, 其在考核指标的设计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就需要绩效管理人员在实际的设定工作中, 一定要具有长远发展的远光, 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一问题, 尽可能保证面面都可以顾及到, 促使员工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工作重点。
2、实施前组织动员和培训。
在实施开展绩效管理以前, 单位可以事先对员工进行统一的培训教育, 使其能够真正了解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作用、以及必要性等。只有这样, 员工们才会逐渐接受这一管理方式, 并积极主动的配合相关的绩效活动。并且, 在某种意义上, 绩效管理工作本身就已经远远重要原因方案设计, 特别是对管理者来说。其作为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 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不仅要对单位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控制管理, 还要对员工的绩效提升负责任。如果在整个过程中, 单位各级管理者无法发挥很好的辅导作用, 员工们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导帮助。除此之外, 若是在绩效管理中, 发生误判的情况, 也会给员工的切身利益造成较大的损失。这样一来, 员工们就很难对单位有认同感, 这样也为单位后续的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全过程沟通辅导。
沟通是人事绩效管理的核心, 贯穿于绩效方案设计、目标制定、过程辅导、考核结果运用的全过程。绩效方案制定前需要与员工沟通收集大量的信息。制定员工个人绩效计划时, 管理者与员工充分沟通, 计划才不会脱离实际, 员工才乐于接受, 才有完成的动力, 否则, 只能纸上谈兵。绩效计划设定后,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辅导沟通, 关注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进展及遇到的困难等情况, 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
4、持续改进完善。
人事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 随着实施环境的不断变化, 执行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因此, 绩效考评结束之后, 需要定期做绩效管理诊断, 进行有效分析, 找出问题和不足, 提出改进办法。只有持续地改进和提高, 绩效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单位管理向高水平、高效率方向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 人事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要想充分利用其功能、发挥其效能, 必须从前期的准备、制度的建立, 到有效地实施, 从目标的制定、过程的辅导, 到结果的运用, 环环相扣, 节节入手, 有效地将人事绩效管理过程中目标制定、过程辅导、绩效评估、结果应用四个阶段紧密结合起来, 加强过程的辅导与沟通, 逐步形成促进员工良好作业、激励管理者与员工共创佳绩的绩效管理模式, 实现单位效能建设目标。
摘要:一直以来, 在一个单位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人事绩效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单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更是实现单位效能建设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 单位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人事绩效管理工作, 并对相关的绩效管理系统体系进行不断的强化与完善,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变革, 使其充分满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确保人事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促进单位长期稳定的发展。为此, 笔者就通过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 针对强化人事绩效管理是实现效能建设目标的有效工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 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 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效能建设,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徐双敏.我国实行政府绩效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 (05)
[2]张艳娟.绩效管理:实现机关效能建设目标的有效工具[J].科技经济市场.2007 (05)
强化效能 篇10
一、当前提升财政监管效能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财政监督效能是依法理财、依法监督的必然要求
随着民主和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众对财政资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面对新形式新要求,县级财政部门要以宪法为准绳,做好依法监督,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必须做到有法必依、依法理财,依法监督。
(二)提升财政监督效能是推动财政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需要不断转变财政监督方式,从财政监督的目标定位、监督流程、监督内容、监督环节和监督方式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全过程、常态化的财政监督机制,形成“决策有执行、执行有监督、监督有反馈、反馈促决策”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提升财政监督效能是实施财政监督转型的关键步骤
通过建立起嵌入财政整体业务的监督体系,加强对财政内部资金运行全过程及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分析评价监管能力建设,此外,充分利用纪检、审计等案件查处信息平台,实现被监督单位的相关信息共享,推进监管成功利用,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二、目前县级财政监管实施中存在不足
长期以来,财政监督在保障财税政策执行、规范预算管理、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供财税决策参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相比,县级财政监督仍有较大差距。
(一)财政监管工作机制有待改进
由于现阶段,财政资金支出存在来源复杂、支出项目多、覆盖面广等特点,资金监管上受到实时性不强、监管力量不足等影响,现场监管不能全部铺开,非现场监管力量不足等因素影响,导致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监管工作效能大大受到限制。
(二)财政监管工作手段有待充实
目前,部分监管人员未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工作方法单一,微机操作技能不高,监管主要以现场查看账务和其他资料为主,没有发挥信息网络技术对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管优势,各地的监管信息资源没有实现共享机制等问题存在;另外,监管理念上注重事后监督和处理违规资金,忽视了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对违规人员的责任追究。
(三)财政监管工作模式有待改进
财政监管上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中事前监督少;对某一事项和环节检查多,全方位跟踪监督少,监管力度有限,直接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四)财政监管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财政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国库机制收付、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国有资产管理等系统先后运行,但财政监管部门没有参与其中,导致财政部门监管机构与业务科室之间信息不对称,监管难度较大,同时,监督机构缺乏资金运行信息和获取信息的平台,监督成本过高,对财政监督查处后存在问题及有关整改情况公开曝光少,导致财政监管“落地无声”。
三、进一步强化县级财政监管效能的几个途径
(一)调整监督重心,优化监管方式
从过去的重点检查资金拨付到位情况,调整为加强对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以及对涉及财政收支、会计资料和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的监督检查,建立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将财政监督寓于财政分配和财政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完善数据采集的信息渠道,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排查,对预算下达、分解、执行实现过程监管,强化对重大项目的预算控制,实现监管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规问题。
(二)围绕财政中心,加大监管力度
突出对政府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部门、重点环节财政资金的监管,注重对政策执行、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的控制与监督,及时发现资金运行中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必要时以专项检查的方式介入,对问题进行核实,查处,并督促整改,尽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问题扩大化,从而及时纠正财政运行中的偏差,保障财政运行全过程的依法依规。此外,及时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归纳、总结、提炼、梳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或意见,为财政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三)完善信息共享,强化成果利用
一方面,建立财政监督信息交流平台。对一些不涉密的监管数据、统计数据在一定范围内定期进行交流、共享,联合研究一些重大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化解财政资金风险的建议对策。另一方面,建立联合监管信息交流制度,加强与纪委、审计等部门的交流沟通,综合运用联席会、通报会、案件移送、文件抄报等方式,切实改变过去监督机制单向反馈、监督成果利用不足的现状,形成纵向、横向互通的监督成果共享机制。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而财政监督工作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现阶段,县级财政承担着较多的事权支出,财政部门监管职能尤为重要。因此,要从创新监管方式、拓展监管平台、推动监管转型等方面入手,提升县级财政监管效能,为实现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提高财政资金运用的质量和效益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强化,财政监管,效能
参考文献
强化效能 篇11
马晓伟副部长在讲话中对中国医院协会多年来在医院管理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给予肯定。要求广大医院管理工作者, 特别是三级医院的院长, 面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即的新形势, 在医疗体制改革中, 政府起主导作用, 医院及其院长应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紧紧依靠广大医务工作者,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积极争取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成功, 使人民群众满意, 医护人员受鼓舞。
张宗久司长在讲话中指出, 医疗服务监管要加强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 要有一支专业化的监管队伍, 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要理顺各种关系, 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岗位责任。要认真总结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经验, 促进医疗机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控制费用。要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服务和绩效评价体系, 开展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财务管理的评价检查和监管工作。要启动医院评价试点工作和单项检查评估工作, 组织开展大型公立医院的巡查工作。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药物应用、医疗服务公平、患者权益维护、人力资源管理和综合绩效进行评价。要建立国家、省、市 (地) 三级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 开展国家级医学专科质控评价中心试点工作。要指导医疗机构围绕诊疗服务的基础环节, 制定医疗质量改进方案, 开展质量考核评价,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建立国家医疗风险预警系统, 分级、分类开展医疗风险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工作, 组织、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并提出改进和防范建议。完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收集、分析和警戒、应急处理机制和制度。加强医疗广告监管。强化医疗机构的校验管理和执业行为监管, 启动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执业进行监督和检查。探索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加强对患者投诉处理规范和监管工作。要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强医院运行监管工作, 推动医疗服务信息监管, 建立医疗服务监管体系管理系统。要开展医院信息化工作评估, 研究制定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推动医疗机构提高信息工作水平。要建立医院统计信息的定期发布制度。张宗久司长强调, 监管是对良好行为的鼓励, 是对不良行为的规范。监管是建立在法律法规、依法行政框架之下的, 监管要注重质量和绩效。
【强化效能】推荐阅读:
某某工商局“四管”强化机关效能建设08-22
强化效能建设 努力构建一流政务服务体系07-24
卫生院内部效能效能管理制度08-11
基于效能仿真的航天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06-07
指挥效能10-18
效能内涵10-21
教师效能05-13
成本效能05-13
培训效能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