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功能

2024-09-21

效能功能(共5篇)

效能功能 篇1

针对企业 (特别是国有企业) 的效能监察工作, 将从第三方视角来增强企业的经营效益, 并及时规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缺陷。可见, 这对于推动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有帮助的。然而实践表明, 效能监察工作与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之间并未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结果, 或许可以从效能监察的功能定位上寻找原因。

众所周知, 效能监察的传统功能体现为监督、考察, 并在此基础上督促企业进行过程控制。尽管这一功能本身并无问题, 但容易使监督、考察与督促之间形成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具体表现为, 企业是否根据效能监察人员的建议进行了整改却难以被观察。另外, “问题易得, 解决难行”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 是否建议具有可操作性, 也成为影响企业整改实施的重要决定因素。

鉴于以上所述, 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

若要获得效能监察功能的新视野, 还需要在企业内控环境下对效能监察工作进行认识。

根据图1所提供的关系, 企业内控实则体现为人力资源、财务、物力等三个大版块的有机融合, 从而在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下获得“产出/投入”比例的最大值。因此,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识:

(一) 对人事部门的效能监察

对该部门的效能监察主要体现在是否遵循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能级原理, 以及在薪酬分配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是否严格按照绩效管理来执行。前者主要考察了部门管理者的业务工作能力, 后者则主要考察了管理者的制度执行情况。

(二) 对财务部门的效能监察

财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单元, 其不仅承担着资金筹措、配置和监管任务, 也履行着相应的投资职责。可见, 财务部门实则成为了联系人力资源部门和物资部门的中心桥梁。对该部门的效能监察便紧密围绕着资金使用的效益性来进行了。而这也构成了考察部门管理者履职能力的重要参数。

(三) 对物资部门的效能监察

企业物资部门主要承担着, 生产和后勤保障中的物资采购、维护等任务。其中, 对于物资采购数量、频率的合规程度, 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使用和生产运营的合理性效果大小。这也成为了效能监察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认识引导下的功能重新定位

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不难发现, 企业自身实际面临着繁重的内控任务, 而这种状态在具有事业部制结构下的大型国有企业尤为如此。这就引证了笔者所指出的“问题易得, 解决难行”的观点。

由此, 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功能的重新定位:

(一) 针对人事部门方面

企业人事部门主要承担员工招聘、培训、岗位效能评价等主要工作, 但在企业部门职能化条件下, 人事部门难以及时、准确获知其在上述工作中的绩效如何, 从而也就无法对自身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和调整。此时, 效能监察人员就可以在企业整体视阈下来考察人事部门的工作成绩, 并将目前存在的不足反馈给人事部门, 而不是一味的用惩戒模式来督促该部门进行整改。

(二) 针对财务部门方面

财务部门作为资金监管和实施投资的单元, 在企业内控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难理解, 财务管理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专业性, 这种专业性使得效能监察不仅只是停留在定性裁决上, 还应在专业审计人员的配合下具体找出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惟有这样, 才能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增强财务部门的应对效果。

(三) 针对物资部门方面

物资采购面临着高额的经费支出, 从而在匹配和维护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前者可以通过技术参数来进行监察而对于后者则较难获取真实情况。但效能监察人员仍应在情况汇总的基础上, 对物资部门提供整改或优化的具体的意见。

以上三个方面的功能重新定位表明, 效能监察不能只是督促还应参与, 即通过自身的客观视角为企业各业务部门提供可以控制的具体细节。

三、定位驱动下的实践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 效能监察的实践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 针对人事部门的实践模式

上文已经指出, 人事部门缺少足够的整体视野, 因此效能监察人员就应在实践中帮助该部门建立起相应的功能。笔者认为, 这种功能应形成长效机制。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效能监察联系办公室, 借助该办公室平台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主体应是人事部门的管理者和效能办负责人力资源监察的人员。为了减少信息交流所发生的费用, 还可以充分引入信息化平台 (如, QQ、OAK系统) 。但无论怎样, 信息交换应在保密状态下进行。

(二) 针对财务部门的实践模式

针对财务管理本身的业务特点, 以及效能监察的功能定位, 应在专门审计人员的帮助下来开展工作, 这就实际体现为审计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了。在功能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应改变二者之间传统的“对立”形态, 应在二者人员协作的团队范畴下进行业务整改和优化。毕竟, 审计是从企业整体经营视角入手的, 它将切实增强财务部门工作的科学、有效性。

(三) 针对物资部门的实践模式

物资采购时常偏离财务预算和企业实际经营需要, 由此这成为了效能监管的主要对象。同样的思路, 效能监察人员应在外部监管压力和内部协作机制的共同作用下, 来帮助物资部门相关人员建立起有序、合理的业务观念, 并构建业务信息反馈渠道来增强对物资采购的管控。

综上所述, 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 实践模式还存在着其它途径, 但本文仍从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案例

2013年1月13日下午, 江苏省新沂市供电公司对16家基层供电所“厂务公开”工作开展与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考评, 对个别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指导, 进一步增强了各环节管理的透明度, 提升了公司总体“厂务公开”管理效能。

在强化“厂务公开”管理工作中, 该公司认真制定并实施《“厂务公开”管理实施方案》、《“厂务公开”领导小组职责》、《“厂务公开”流程图》, 修订了《费用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奖金分配考核办法》等制度和措施。为了把公开制度落到实处, 该公司不断加强和规范“厂务公开”阵地建设, 坚持做到“一网、一窗、两箱、三薄 (册) ”。“一网”即公司“厂务公开”网站;“一窗”即在全市16个供电所的重要位置设置公开“阳光窗口”, 定期把“三个十条”服务承诺落实情况、党员发展、“一长四员”的考核聘用、财务收支、招待费使用情况等进行公示公开;“两箱”即意见箱和监督举报箱, 及时收集和解决干部员工们及社会群众对“厂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 勇于接受批评和监督;“三薄 (册) ”即设立“厂务公开”监督检查小组记录、公开内容登记、职工意见反馈结果记录。该公司充分利用网页和员工橱窗内的“厂务公开”平台, 对公司热点问题, 难点问题, 焦点问题公示公开, 及时化解矛盾及不稳定因素, 维护员工的知情权和参政权。另外, 该公司还坚持对“厂务公开”检查情况按月考核。

五、小结

本文认为, 效能监察不能只是督促还应参与, 即通过自身的客观视角为企业各业务部门提供可以控制的具体细节。最后, 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谭勇.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 2012 (32) .

[2]李刚.深化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有关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 2012 (29) .

[3]吴宏海.浅谈企业效能监察的基本方法[J].中国盐业, 2012 (13) .

效能功能 篇2

一、善于创设生活性情境, 实现师生之间主动性互动

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交流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但广大高中教师在教学中深切感受到, 很多学生缺少进行师生交流的欲望和积极性, 不愿意与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活动, 究其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缺少积极的学习兴趣和能动的交流欲望。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实现师生之间的主动交流, 就要认真研究学生,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交流的主动意识, 通过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基础上, 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要素设置成生活性问题情境, 通过激励性教学语言, 将学生能动性充分挖掘出来, 使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实现师生之间教学的主动性, 提高交流教学活动的效能。如教学平面向量知识教学时, 教师可以设置“消防队为提高防灾消防效能, 将重要单位进行方位标注”的问题情境, 在进行三角函数知识教学时, 教师可以设置“在一住宅小区里, 有一块空地, 这块空地可能有 (1) 是半径为10米的半圆; (2) 是半径为10米, 圆心角为60°的扇形; (3) 是半径为10米, 圆心角为68°的扇形等情况, 为了进行绿化, 现在要在这块空地里种植一块矩形的草皮, 使得其一边在半径上, 草皮面积最大?”生活性问题情境, 等等, 让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内容和问题解答方法等方面的交流。

二、重视数学典型性问题, 促进师生之间探究性互动

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知识教学的重要形式。新实施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实现学生动手解题能力的有效养成。”因此, 教师在进行互动式交流学习时, 就可以抓住数学典型性问题, 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共同探究, 教师要运用精炼的教学语言, 对学生学习探究活动进行有效引导和指导, 指明学生在解题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与学生交流, 教会学生进行相关类型问题解答的正确方法, 使学生达到“以一通百”的教学效果, 真正实现师生在探究性问题教学活动效能的提升。

案例一、如图, 某大风车的半径为2m, 每12s旋转一周, 它的最低点O离地面0.5m。风车圆周上一点A从最低点O开始, 运动t (s) 后与地面的距离为h (m) 。⑴求函数h=f (x) 的关系式⑵画出函数h=f (x) 的图象。

教师在进行这一问题教学, 可以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就这一问题中关键问题:“求取函数式的一般方法是什么?”“进行函数图像作图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与学生进行探究性交流活动, 指导学生进行动手解题, 从而使学生根据动手探究, 得出这一问题的答案:y=2.5-2cosπ/6t, (t≥0) ;图像 (略) 。

三、抓住学习评价性功能, 提升师生之间实效性互动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能和教学效能在目标实践层次上的价值判断, 它是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是一种促进教学校进步的教学手段, 更是对学生成长进行有效记录的方式。同时,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所以,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时, 可以通过教学评价这一有效教学手段和方式, 就教学内容、方式、效果, 学生学习表现、解题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内容进行交流, 如, 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问题关键节点的讲解, 知识体系内容的梳理、学生学习情况的表现、思维活创新动的效果、问题解答过程的得失、作业完成的质量等方面, 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自评, 师生互评、生生点评等方式, 将学生对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点评, 从而实现学生在自评和互评过程中, 实现对自身学习方法、学习效能等方面深刻正确的认识, 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 也对教师今后进行有效教学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思想基础。

总之, 高中互动式教学方式, 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意义的互动, 要求师生真正融入到教学整个活动过程中。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只有将师生特性进行有效激发, 创新教学方式, 采用多种交流方式, 才能实现新课标要求下的有效教学目标。

摘要:本文作者就新课程要求下, 采用互动式交流学习方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能就行了初步论述。

效能功能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标准:①经实验室检查、查体、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年龄18~70岁;③受伤至入院≤72 h;④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既往运动功能障碍;②脊髓损伤评级(ASIA)为A级[5];③既往脊柱手术病史;④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或其他外伤;⑤恶性肿瘤;⑥认知功能障碍;⑦精神障碍病史。共纳入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4~68岁,平均(46.94±6.43)岁,受伤至入院(12.55±3.28)h,损伤部位:颈脊髓3例,胸脊髓44例,腰脊髓53例,文化程度:小学34例,初中或高中53例,大专以上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损伤部位、文化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训练,具体如下:

1.2.1 疼痛管理自我效能训练

疼痛是术后最主要症状,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疼痛发生、程度及缓解方式,并学会进行自我判断、自我管理。术前进行疼痛教育,包括疾病、手术、不良体位、并发症等引起疼痛的发生原因、意义及区别,让患者对术后可能面对的疼痛有心理准备并做好自我管理的知识储备;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教会患者使用评估表,并学会自我评估,了解自身疼痛程度及耐受度,教育患者在耐受范围内进行自我缓解,如转移注意力、放松训练等,达到难以忍受的疼痛程度则应主动告知医生及护士,及时给予止痛药物治疗或红外线照射等方式干预,说明止痛药物应用的治疗意义、安全性及注意事项,教会患者正确的卧床体位,避免对患处造成压迫,避免长期压迫同一部位。

1.2.2 生活技能自我效能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神经损伤,日常生活技能受到明显影响。首先对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重要性、必要性的教育,让患者正确对待术后日常生活技能恢复是需要较长时间不懈努力才能获得良好预后,积极的训练有助于早期技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重新融入社会生活,促使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针对患者病情由专业医生为患者设计术后生活技能恢复训练计划,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并让患者参与到计划的完成中,将计划制成表格,患者自我对照训练计划在平时进行自我训练,如卧床期间咳痰、呼吸、饮食、排泄、穿衣、个人卫生护理等,对患者的每一个小进步给予表扬,鼓励患者在自身能力范围内积极训练,每完成一个技能恢复加小红花,并给予温馨小礼物,如贺卡、糖果、水果等。

1.2.3神经功能自我效能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适度的神经功能训练有助于功能早期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6]。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神经功能训练意义的介绍、说明,消除患者配合的顾虑,并充分介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及术后逐步恢复的过程和预期效果,鼓励患者主动配合功能训练;由专业康复医生根据患者根据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及术后恢复进展制订个性化患者早期功能恢复训练方案,并让患者知晓康复步骤,做到对自己神经功能及康复预期知情,并同意积极参与到具体的康复中,医护人员需要把握患者的训练进展,避免患者由于过于心急而自行增加训练量,或者由于畏惧自行减少训练量;功能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渐恢复感觉、运动功能;患者每日查房时汇报上一日训练情况,包括训练内容、时间及体验,护士应及时对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并解答患者针对训练提出的疑问,纾解心理压力和顾虑;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交流,获得家属的支持,帮助患者完成功能训练和自我管理,给予患者行动及心理的支持。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干预前和出院前自我效能、神经功能恢复、生活技能、生活质量,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评分(GSES)、脊髓损伤评级(ASI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生活质量评分(GQOLI-74)。GSES[7]:共10个条目,总分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越好。ASIA[5]:A级为骶段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保留;B级为神经平面以下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级为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D级为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E级为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ADL[8]:总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能力越好。GQOLI-74[9]: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等4个维度,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较干预前GSES评分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干预后较干预前GSES评分略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GSES:一般自我效能评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ASIA分级明显好于干预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ASI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Z1为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干预前比较,Z2=0.834,P>0.05;两组干预后比较,Z3=4.722,P<0.05;ASIA分级:A级为骶段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保留;B级为神经平面以下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级为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D级为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E级为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技能比较

两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干预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注: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干预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实验组干预后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注:t1、P1为实验组干预前后的比较;t2、P2为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比较;t3、P3为两组干预前的比较;t4、P4为两组干预后的比较

3 讨论

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班杜拉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20世纪末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并被广泛用于患者教育[10]。自我效能越高患者自信心越足,积极性越高,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治疗、康复效果[11]。尤其是需要长时间恢复或功能康复的疾病,由于疾病、损伤等原因导致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障碍,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及自身价值的认同,采取回避、对抗、孤立等消极应对方式,不利于各项功能的恢复;没有良好的引导机制则可能导致患者采取不适当或过激的方式进行后续康复而无法获得良好效果,反复尝试失败经验也可能导致患者采取消极应对方式[12]。因此,自我效能训练是教育和帮助患者正确面对和应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脊髓是外周神经中枢,控制人体重要的神经功能,脊髓损伤则导致损伤平面以下各项功能不同程度障碍,如感觉丧失、肌力减弱、大小便失禁等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心理也是严重的打击,脊髓损伤患者自信程度明显降低,常见沮丧、悲观、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则不利于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的配合,形成恶性循环[13,14]。

本研究对实验组采用疼痛管理、生活技能、神经功能自我效能训练,将自我效能训练分解到具体的项目,使操作更有针对性。研究显示,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是影响其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影响因素[15]。持续的疼痛对患者的精神状态造成负面影响,消磨患者意志,刺激心理应激而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感官失调,剧烈疼痛者加剧机体应激状态,或会加重多种功能障碍,并且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6,17]。疼痛管理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更重要的是患者自身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本研究采用疼痛管理自我效能训练,旨在提高患者信息知情,缓解患者疼痛的盲目恐惧,并学会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缓解,并让患者正确认知止痛药对疾病治疗的益处和不良影响,以让患者正确寻求药物治疗帮助,消除患者对止痛药不良反应的顾虑,避免盲目使用止痛药的不合理要求[18]。

脊髓损伤直接引起所支配神经功能障碍,术后需要长期卧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增加自卑感。本研究针对生活技能进行自我效能训练,旨在从完成日常最普通的小事来达到激发患者自信的作用,有利于患者重新找回自我价值,每一个小进步都是对患者一种巨大的鼓励,不断地完成日常小技能则不断获得鼓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护士需要对患者训练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在每次进步时给予表扬,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及外界的赞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竞赛”积极性[19]。神经功能自我效能训练也是在以上理念指导下完成,虽然脊髓损伤康复时间长,但早期干预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早期康复,并可以提高患者对预后及后续长期康复训练的信心。早期神经功能康复计划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为患者制订个性化方案,并让患者依照方案按部就班地完成,不仅使康复行为在科学、适当的范围内,也能让患者明了每个阶段的目标,从而产生内生动力[20]。

效能功能 篇4

1 服务效能

山西省图书馆 (长风馆) 自开馆以来, 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服务——传统服务有阅览、外借、文献复制、视听文献服务、馆际互借、公益讲座、公益展览和社会培训等;现代服务有数字资源服务、电子阅报、移动图书馆服务和网络信息服务等;特色服务有古籍修复、参考咨询和视障服务等。这些基本涵盖了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形成了传统服务与数字服务相融合的现代化服务新格局。

山西省图书馆 (长风馆) 积极倡导“现代、开放、共享、创新、人文、人本、合作”的7 项全新理念, 按照基本服务优质化、专题服务品牌化、文献借阅智能化、服务方式多元化、重点工作深入化、业务管理体系化、内部管理规范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标准和要求, 以打造全省知识中心、情报信息中心、文献保障中心、社会教育中心、古籍保护中心、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心、公众文化休闲中心七位一体的公益文化场所为基本目标, 承载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担负起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 不断改善基础条件, 大力提升服务水平。长风馆开馆以来, 年均到馆读者达240 万人次, 年均举办文源讲坛系列讲座100 余期, 举办各种公益活动100 余次, 举办各种公益展览20 余期, 受众人数屡创新高, 呈现出公益活动多、公益讲座多、公益展览多、受众人数多、到馆人气旺、安全有保障、服务有提升的良好态势, 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好评。除了传统常规性的服务功能外, 省图长风馆的服务效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扎实、有效的惠民措施

为读者免费提供纯净水和一次性纸杯;公交车未开通前, 周日开通一辆文源馆至长风馆的往返专线车免费接送读者;馆内配备轮椅、老花镜、针线包、笔、纸等, 免费为有需要的读者使用;开设供读者就餐的中餐厅、西餐厅;规范机动车、自行车存车管理;馆外设置流动卫生间;在各阅览室设置便民药箱、读者意见箱;印制发放《山西省图书馆公交线路到达示意图》《山西省图书馆 (长风馆) 周边医疗机构示意图》《山西省图书馆 (太原市内) 书刊通借通还点示意图》, 为读者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

1.2 快捷、高效的智能化服务

新馆以打造市民的“终身学校”“城市书房”为目标。馆内有计算机600 台、电子阅报机14 台、多媒体公告仪35 台、自助借还机17 台、自助还书机4 台、自助复印机5 台、电子导引平台3 个、自助办证机2 台和视障阅览专用设备37 台, 利用RFID射频识别和移动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读者自助办证、自助借还、自助复印、移动阅读等现代服务。

1.3 舒适、便捷的读书环境

“有空间必有座椅, 有座椅必有书柜”是山西省图书馆新馆总体布局的基本理念。它充分利用馆内空间规划改造茶吧、书吧和咖啡吧, 营造多处温馨、舒适的读书环境。除了27 个阅览室外, 在新馆内设计摆放了500 多个沙发、休闲座椅和书架、 报架、刊架, 以方便读者就近读书、学习。

1.4 浓烈厚重的文化氛围

馆内悬挂有80 多幅山西知名画家的作品, 有近30 位山西文化名人画像, 有各种油画、雕像作品50 余件。另外, 馆内3个展厅实行常态公益展览, 馆外固定展架不断变换主题, 整个图书馆既是一个文化艺术的展示平台, 又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学习和文化休闲乐园。

1.5 文源讲坛惠众甚多

文源讲坛内容丰富——古今中外, 自然人文, 政治经济, 文化外交;文源讲坛“学以致用”——从嘉宾邀请到主题选择都经过了仔细斟酌, 它关照现实, 服务山西大发展;文源讲坛紧扣时代脉动——它不再是象牙之塔, 而是真正成为了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社会大课堂。截至目前, 省图长风馆累计举办文源讲坛公益讲座220 场。其中, 星期日讲座93 场, 网上公益课堂47 场,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与创作系列讲座18 场, 影视经典展播22 场, 分会场讲座23 场, 领导干部讲座5 场, 暑期中学生讲座9 场, 长风朗诵团公开课3 场, 累计服务读者4 万余人次。此外, 文源讲坛分会场讲座还走进了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省内高校, 走进了华润置地、建设银行山西分行、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企事业单位, 走进了和顺、古交、阳曲等县区图书馆和东莞等兄弟图书馆, 呈现出了辐射范围广、影响力大的新格局。

1.6 文源视界公益展览常态化

长风馆开馆以来, 山西省图书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创建与共享功能, “文源视界”公益展览坚持“引进来, 走出去”的办展模式, 将“馆内展览”与“省内外巡展”相结合, “大众艺术普及”与“地方文化资源挖掘”相结合。截至目前, 共在省内举办展览30 场, 累计服务读者85 630 余人;在省内举办巡展4 次, 先后走进了我省曲沃、侯马、清徐等地方图书馆, 将优秀的文化资源送到了县区读者的家门口;在省外举办巡展2 场, 其中, “一个人, 一支笔, 一座城——肖刚太原古建民居作品展”先后走进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浙江、上海浦东、苏州、无锡、扬州等9 个省市的图书馆, “发现山西——三晋文脉书法展”先后走进了杭州、扬州图书馆。通过省外巡展为省外读者提供了认识山西、了解山西、发现山西的文化窗口。

1.7 志愿者提供优质服务

山西省图书馆志愿者以“服务与交流”为主要定位, 坚持“面向大中专院校的学生”“面向社会在职人员”的招募方向。通过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为读者营造便捷、舒适的阅读环境, 助力全民阅读。同时, 还在志愿者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以凝聚志愿者对参与文化服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014—2015年, 山西省图书馆志愿者累计接受报名2 016 人, 注册登记个人志愿者699 人, 注册登记志愿服务团队15 个, 累计安排上岗服务2 177 人, 服务244 d, 累计服务时长6 531 h, 服务读者上万人。2014—2015 年间, 累计举办各类志愿者活动50 余场, 主要有“三个文化”早分享、“周三主题活动日”和大型读者活动的场务服务。在服务别人的同时, 志愿者也利用平时积累的素材先后拍摄了宣传视频——“省图志愿行”“夏未央”。除此之外, 志愿者服务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被《山西日报》《太原晚报》、太原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志愿者服务大大缓解了节假日人流量大给图书借阅部门带来的压力, 让每位志愿者都成为了传播公益的使者,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8 公益活动丰富了读者阅读体验

省图长风馆开馆以来, 采取“专题阅览推荐”“最美读者评选”“网络征文”“读者活动”等形式举办了10 余场公益活动, 极大地满足了省城市民对文化的需求。为了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提供“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便利, 山西省图书馆定期提供专题图书推荐服务, 并举办“周末亲子阅读会”“人文泽晋•共筑梦想——寻找最美读者”活动和“书香长风, 文化三晋”征文活动。为了推进全民数字阅读, 山西省图书馆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举办了多场“网络书香——少儿系列互动”;为了保障视障读者和农民工利用公共图书馆获取知识的文化权益, 山西省图书馆先后组织盲人读者参加“与书香为伴·共享出彩人生——国际盲人节读书演讲诵读会”“全国残疾人网络答题活动”“感受科技魅力——盲人读者参观体验活动”“用爱心点亮视障儿童的梦想——山西省图书馆典藏部送无障碍电影进太原盲童学校”等活动。此外, 在春节期间, 为了帮助农民工解决“订票难”“回家难”的问题, 文化共享工程山西省中心依托我馆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为农民工朋友提供购票平台。另外, 山西省图书馆还将高雅的“民乐”“古琴”“朗诵”等艺术形式带到市民身边, 先后举办了“书香琴韵——山西省图书馆第九届古琴音乐会”“书香琴韵——山西省图书馆第十届古琴音乐会”“少年情• 中国韵——2015 少儿新年民乐演奏会”“神韵太行——2015 元宵诗词吟唱会”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朗诵音乐会”。

2 功能拓展

山西省图书馆作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坚持为读者服务, 为全面建设书香社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 坚持为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公益、免费的服务, 在保障读者的图书借还功能之外, 不断创新服务形式, 开展了公益讲座、公益展览、读者活动、志愿者服务、少儿活动、最美读者表彰、古籍体验活动和高端论坛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 充分发挥了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其中, 讲座、展览、志愿者等工作是图书馆传统借阅业务的重要拓展方向。这些服务与图书馆借阅服务实现了优势互补, 形成了图书馆服务隐性与显性的对照。这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与继承的结合和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网络实现了全球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共享。这种情况对公共图书馆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山西省图书馆的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种功能都亟需进一步拓展, 以满足大数据时代下读者对文化服务的需求。除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常规服务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外, 也要不断探索公益讲座、公益展览和志愿者服务这三项核心业务, 在思考中谋求新的发展。

2.1 打造社会大课堂, 服务山西大发展

经过13 年的品牌打造, 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的讲座内容越来越丰富, 讲座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讲座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讲座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强。文源讲坛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已经成为了山西省广大领导干部重要的精神源泉, 成为了我省青少年的精神家园。此外, 省图还积极建设文源讲坛分会场, 拓宽讲座平台, 使讲座效果更加明显, 资源利用率更高, 从而惠及更多的人。

文源讲坛的讲座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 讲座内容从宏观到微观, 从民生百态到领导韬略, 从风俗民情到世间万象, 丰富多彩, 针对性强, 影响力大;讲师资源不断增加, 从山西到全国、全世界, 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成功人士都成为了文源讲坛的座上客, 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好评如潮。在全国讲座联盟的大背景下, 讲座资源共建共享, 文源讲坛不断改进, 取长补短, 不断提升其品牌效应。另外, 文源讲堂每月邀请省外的专家学者开展互动式讲座, 通过口头随机询问和与现场读者互动表现出读者对相关内容的兴趣。

文源讲坛微信订阅号是山西省图书馆自主经营的自媒体平台。该平台自开通以来, 立足省图业务, 通过定时向读者发布具有时效性的原创信息实现公益文化传播。目前, 该平台实现了从单图文到多图文、视频植入、线上评价功能的开通、线上投票功能的开通四大突破, 满足了读者对信息量的需求和对内容创新的需求, 实现了从被动汲取到主动选择的心理转换, 满足了读者对微信这种新媒体体验的需求。

为了使讲座资源惠及更多民众, 文源讲坛注重开拓讲座后期衍生品的制作和推广, 每期讲座都制作光盘, 通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别的图书馆进行资源交流和共享, 并且遴选部分精彩讲座集辑出版——《文源讲坛精选之一——山西省图书馆星期日讲座》三册、《文源讲坛——山西省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两册。多年来, 听众群体稳中有升, 同时, 讲坛采用多种方式与听众沟通, 使讲座更有针对性, 并营造了和谐融洽的互动氛围。

2.2 立足地方文化, 加大办展力度

一直以来, “文源视界”公益展览秉承着“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办展宗旨, 立足山西省特色文化, 增强全社会参与度, 加大省内外公共图书馆公益展览资源的共建共享力度, 走出了一条稳中求新的发展之路。公益展览作为公共图书馆创新内核的重要体现,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常态化的公益展览已然成为了服务读者的有效保障。“文源视界”公益展览在11 年的发展过程中, 不断丰富展览内容, 创新展览形式, 拓展其功能, 带领读者发现真善美, 体悟真善美。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发掘创新展览内容。例如肖刚钢笔画古建民居作品展, 以遒劲有力的钢笔画法展现了省城太原的古建民居, 读者透过此可以感受省城太原古老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②实现讲座展览一体化, 比如联合山西省诗词学会举办《中秋望月——山西省诗词学会成立30 周年诗词书法展》。同时, 为了打破讲座展览相互割裂的局面, 在举办展览的同时开办了以“古典与现代”为主题的文源诗词高端论坛, 实现了讲座与展览的有机结合。③增强展览知识性。“文源视界”公益展览不单是艺术品展示, 更是艺术知识传播与交流的平台。保证展览的知识性是公益展览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 邀请艺术家现场讲解作品构思、立意、画法和书法笔体等知识, 进一步增强展览的吸引力, 加大艺术知识的普及力度。④“走出去, 引进来”, 让优质展览资源共享共美。为了形成省内乃至全国图书馆优质展览资源共建共享的新常态,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山西省的优秀文化资源, 采用全国巡展和省内巡展的方式促进省际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大阅兵图片展》是山西省图书馆将省外兄弟馆 (南京图书馆) 公益展览资源“引进来”的典范。通过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拓展了“文源视界”公益展览的视野和思路, 让更多读者感受到了知识和艺术的魅力。⑤注重数字资源展览的文化说服力。对于数字资源公益展览的核心内容, 翔实的图文信息会增强展览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从而更好地普及中华文化, 同时, 严谨的学术表达也能开阔读者的视野。

2.3 注重服务与交流, 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

2015 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指出, 要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将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 奉献社会与自我发展相统一, 社会倡导于自愿参与相结合, 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同时, 要创新服务内容、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 探索具有地方或行业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

山西省图书馆志愿者团队成立时间短, 志愿服务人员的构成、服务内容的设定、专业志愿者队伍的培养与培训方面的内容还不完善。山西省图书馆按照文化志愿者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服务与交流”的定位, 特调整了志愿者的工作, 主要有以下3 点:①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公益性、大众性的平台优势, 以图书馆为主要阵地, 联合部分企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②依托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推出“悦读在路上”“读书聊愈”“都市阅读”“青春悦读”“书评”“夜读”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 并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培训;③根据省图书馆的实际需要和志愿者的优势, 在现有服务岗位的基础上设置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岗位, 实现“基础服务型志愿者”“专家服务型志愿者”“创业型志愿者”的分层化发展。

2.4 拓展社会教育功能, 实现资源共享

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全面建设书香社会”的大背景下, 山西省图书馆坚持“读者本位”的原则, 努力发掘读者的兴趣点, “急民之所需”, 在既有讲座、展览和公益活动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操作问题与经验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在传统讲座、志愿者管理和读者活动上进行初步创新和探索。这样做, 一方面, 能维护好既有的服务平台;另一方面, 能通过业务延伸和拓展满足读者对公益文化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进而拓展公共文化场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资源共享。长风朗诵团的成立、朗诵团公开课的引入、长风微讲堂的录制等都是这点的集中体现。

2.4.1 长风朗诵团

近来年, 市民对高雅艺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朗诵爱好者也突破了原有专业化群体的限制, 逐步向“大众化”“业余化”的方向延伸。为了满足读者的这一文化诉求, 山西省图书馆于2015 年创办了“长风朗诵团”。长风朗诵团是由爱好朗诵和具备相关朗诵技能的朗诵爱好者组成的大众朗诵艺术平台。朗诵团采取定期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的形式广纳社会上爱好朗诵的人, 以“两个面向”“多元阵地”为主要定位。“两个面向”即朗诵团成员要面向大中专院校的学生, 要面向社会上爱好朗诵的人;“多元阵地”即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主要活动阵地, 带着成型的朗诵作品走进校园和省内企事业单位, 通过朗诵打造多样化的阅读情趣。

2.4.2 长风微讲堂

在“互联网+”时代, 传统讲座的现场讲解模式已经无法全面满足读者在碎片化的阅读时间里对大规模信息量的阅读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专家、学者等社会资源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弥补优秀讲师和读者因时间或地域等原因无法亲临现场参与的遗憾, 实现传统讲座的线上延伸, 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讲座+”模式, 2015-09-20, 山西省图图书馆“长风微讲堂”正式上线。微讲堂依托自有文化品牌“文源讲坛”既有的讲师资源和读者群体, 紧跟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时代潮流, 以原创视频拍摄的形式, 采用“嘉宾互动”“矩阵宣传”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专家、学者的观点, 通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资源——腾讯、优酷等视频媒体平台, 微信平台, 微博平台等联动宣传, 打破了以往公共图书馆讲座资源在时间和地域方面的限制, 实现了讲座资源价值链条的有效延伸, 以满足更多读者的文化诉求。

3 结束语

山西省图书馆 (长风馆) 自开馆以来, 明确了基本特征, 调整了基本定位, 创新了办馆理念, 使省图书馆综合办馆效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和提升。作为公共图书馆, 省图书馆必须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自己的要求, 明确其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位置, 顺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积极拓展新的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广大读者需求做好不同层次的服务工作, 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多样的公益活动。在充分发挥社会职能的同时, 要为走进图书馆的人们创造了一个除了能借阅书籍, 既有趣味性又不乏文化内涵的隐性阅读环境, 给他们留下处处是文化的印象。人们在漫步休闲间就增长了知识、领略了文化, 这种休闲式的“营养”汲取超越了人们的心理预期, 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效能得到了最大的拓展。

效能功能 篇5

随着居家办公环境中电子产品的日益增多,由此而产生的电磁干扰(EMC)问题也不断困扰着人们,继噪音、空气、水污染之后,电磁污染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公害。实施有效的电磁屏蔽阻隔电磁辐射对环境、人身的危害显得尤为重要。电磁屏蔽一般可采用低电阻的导体材料,当电磁波穿过电磁屏蔽材料时,会产生波反射、波吸收和电磁波在材料内的多次反射,从而导致电磁辐射能量衰减,通常用屏蔽效能(Shielding Effectiveness ,SE)来表示。屏蔽效能是指没有屏蔽时入射或反射电磁波,与在同一地点经屏蔽后反射或透射电磁波的比值,即为屏蔽材料对电磁信号的衰减值,单位为dB。

化学镀是制备电磁屏蔽材料的常用方法,制备的镀层成分均匀且易于控制,与基体结合力强,同时化学镀材料具有较高的电磁屏蔽性能和环境可靠性。目前化学镀金属化材料产品中,以镀铜或镀镍为最多。

本文将从制备电磁屏蔽膜的化学镀铜溶液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及等离子电视用电磁屏蔽膜屏蔽效能测定方法2项相关国家标准进行介绍,该标准由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负责制定,于2011年12月5日发布、2012年3月1日开始实施。

2 国家标准GB27581-2011《电磁屏蔽膜 化学镀铜溶液 镍离子和铜离子含量测定方法》介绍

2.1 标准制定目的

国家标准GB27581-2011所采用的测定方法适用于电磁波屏蔽膜用化学镀铜溶液中镍离子含量的测试。

电磁屏蔽膜所用化学镀铜溶液,是用CuSO4·5H2O和NiSO4·6H2O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在生产电磁屏蔽膜过程中主要消耗电镀液中的铜离子,少量的镍离子,为保持铜离子、镍离子的浓度,需要不断地补加CuSO4·5H2O和NiSO4·6H2O溶液,这就需要快速测定化学镀铜溶液中铜离子、镍离子的浓度,才能够计算出需要补加的量。通过查阅国内外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目前没有该类方法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已有制定标准中,铜、镍含量分析大部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而本标准对电磁屏蔽膜所用化学镀铜溶液中铜离子、镍离子的含量测定是常量分析,且需要快速测定,故采用了化学分析方法。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征求了全国15家单位的意见,对标准进行完善、修改,并进行多次准确度、重现性试验,证明本标准所采用的测定方法。完全可以满足测试需求。

本标准由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牵头起草,为光学功能薄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于2008年完成《电磁屏蔽膜 化学镀铜溶液 镍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计划编号:20073071-T-606)和《电磁屏蔽膜 化学镀铜溶液 铜离子含量测定方法》(计划编号:20073072-T-606)国家标准(报批稿)的制订工作。2011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标准食品部在标准审批过程中,提出了将“电磁屏蔽膜 化学镀铜溶液 镍离子含量测定方法”和“电磁屏蔽膜 化学镀铜溶液 铜离子含量测定方法”两个标准合并的建议,经全国光学功能薄膜材料标委会慎重研究,同意将“电磁屏蔽膜 化学镀铜溶液 镍离子含量测定方法”和“电磁屏蔽膜 化学镀铜溶液 铜离子含量测定方法”两个国家标准报批稿合并,合并后的标准名称为“电磁屏蔽膜 化学镀铜溶液 镍离子和铜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2.2 测定方法原理

GB27581-2011所采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是利用Cu2+、Ni2+在碱性溶液中与EDTA的络和反应,以铜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进行电位滴定,终点时的滴定体积为待测溶液中Cu2+、Ni2+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之和。再根据Ni2+的浓度计算出Ni2+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从而计算出Cu2+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进而得到待测溶液中Cu2+的浓度。由于实际应用中所用电镀溶液的配制和铜离子消耗后的补加,均以CuSO4·5H2O、NiSO4·6H2O的量来计算,所以为便于计算,校准曲线、分析结果也以CuSO4·5H2O、NiSO4·6H2O来表示。

2.3 测试步骤

2.3.1 镍离子含量测定

2.3.1.1 工作曲线的绘制

称量100.00mg(称样量可以上下浮动5%)NiSO4·6H2O样品,500.00mgCuSO4·5H2O,称准至于0.1mg ,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成质量浓度为0.200mg/mL的溶液,作为储备液,留作备用。用吸管分别准确移取3mL、5mL、6mL、8mL、10mL上述储备液至100mL容量瓶,加过硫酸铵溶液10mL,着色液20mL,放置3min后,加摩尔浓度为0.10mol/L 的EDTA 约10mL,用纯水稀释至刻度,得到NiSO4·6H2O质量浓度分别为6.00mg/L、10.00mg/L、12.00mg/L、16.00mg/L、20.00mg/L的一系列标准溶液。在30min内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池厚1cm的比色皿,测定470nm处的吸收光强度A(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470nm),以吸收光强度A为纵坐标,以相对应的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得一校准工作曲线。

2.3.1.2 样品分析

用吸管准确移取一定量(体积为VmL,使测定的吸光度A=0.5~1.0)的溶液至100mL容量瓶中,按上述条件操作,加过硫酸铵溶液10mL,着色液20mL,放置3min后,加摩尔浓度为0.10mol/L 的EDTA 10mL,用纯水稀释至刻度,得到一定质量浓度(10~20mg/L)的待测溶液,在30min内用日立U—3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池厚1cm的比色皿,测定470nm处的吸收光强度MAX值(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470nm),从工作曲线上查得AX的对应质量浓度值ρ。

2.3.2 铜离子含量测定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10mL 待测溶液至200mL烧杯中,加入100mL水,加入5mL pH=1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Cu2+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用c(EDTA)=0.10 mol/L标准溶液进行电位滴定,终点时的滴定体积为待测溶液中Cu2+、Ni2+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之和。

2.4 结果计算

2.4.1 镍离子含量测定

化学镀铜溶液中NiSO4·6H2O的质量浓度ρ按按式(1)计算:

undefined

式中:

V:化学镀铜溶液样品的取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ρ0: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浓度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100:为样品溶液的稀释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4.2 铜离子含量测定

待测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以CuSO4·5H2O计,CuSO4·5H2O质量浓度ρ按式(1)计算:

undefined;

undefined

式中:

C0: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X:CuSO4·5H2O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总:为滴定终点时所消耗的EDTA 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ρ:为待测溶液中NiSO4·6H2O的浓度,单位为克每升(g/L);

262.86:为NiSO4·6H2O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249.68:为CuSO4·5H2O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10:为待测溶液的取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5 平行试验

平行测定2次,取2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如果两次结果的相对偏差超过2%,应舍弃实验结果并重新完成两次单个实验的测定。

2.6 精密度

不同的样品精密度不同,且与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含量有关。表1和表2分别是一电磁屏蔽膜所用化学镀铜溶液样品NiSO4·6H2O和CuSO4·5H2O质量浓度多次试验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3 国家标准GB27582-2011“光学功能薄膜 等离子电视用电磁波屏蔽膜 屏蔽效能测定方法”

3.1 背景介绍

等离子显示屏(Plasma Display Panel,以下简称PDP)是采用等离子平面屏幕技术的新一代显示设备,具有大屏幕、薄而轻、宽视角、较高亮度与对比度、色彩鲜艳等诸多特点。PDP显示屏采用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通过施加电压,使氖-氙等混合惰性气体产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通过控制各个像素点产生紫外线,继而激发像素点上三原色荧光粉,由此形成彩色动态图像。因此PDP显示屏工作过程中,其驱动电路中的较大脉冲电流,使电路和面板具有较强的电磁辐射,对环境造成电磁波污染。因此在PDP面板前方必需加装电磁波屏蔽膜以阻隔电磁辐射。

目前,国内有GB/T 12190-2006 《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QJ2809-96 《平面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测量》,没有适用于等离子电视用电磁屏蔽膜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负责起草了国家标准GB27582-2011“光学功能薄膜 等离子电视用电磁波屏蔽膜 屏蔽效能测定方法”。

3.2 等离子电视电磁屏蔽测定方法的确定

等离子电视用电磁屏蔽膜的性能测试有2种方法,一是屏蔽效能(SE)测试;二是辐射性能测试,即将电磁波屏蔽膜安装到等离子电磁机上,进行整机测试。尽管辐射性能测试方法具有决定性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生产、科研中较少采用此方法,主要是由于辐射性能测试方法复杂、测试费用较高,并且电磁屏蔽膜、等离子面板电磁波辐射强弱以及整机结构影响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相比之下,更多采用屏蔽效能测试方法,对屏蔽材料而言,测试器屏蔽效能,即体现该材料对入射的电磁波有多大的衰减能力,测试方法相对简单,且重复性有保证,通过整机试验结果与屏蔽效能的对比,就能确定在特定条件下,该屏蔽材料具有多大屏蔽效能,就能满足整机电磁骚扰限制的要求。

目前,电磁屏蔽膜材料的屏蔽效能测试方法主要有ASTM-ES-7同轴传输线法、SJ20524 的法兰同轴法、TEM小实法等。考虑到国内法兰同轴法的测量装置较多,因此选择法兰同轴法进行测试屏蔽效能,更有利于规范、统一屏蔽膜材料的屏蔽效能标准。

3.3 测试方法

3.3.1 测试环境条件

测试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45%~75%的环境中至少平衡48h,大气压力86~106kPa,环境电磁噪声对测量结果不产生影响。

3.3.2 测试设备

3.3.2.1 信号源

频率范围:30MHz~1GHz;

最大输出功率:≥+13dBmW;

输出阻抗:50Ω;

电压驻波比:<2.0。

3.3.2.2 电磁干扰测量仪

工作频率范围与信号源一致,测量误差满足GB/T6113.101的要求。

3.3.2.3 法兰同轴测试装置

如图1所示,该装置内的电场与磁场相互正交,且垂直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因此测量结果是试样对垂直入射平面波的屏蔽效能。

频率范围:5kHz~1.5GHz;

特性阻抗:50Ω;

电压驻波比:<1.0dB;

测量动态范围:>100dB。

3.3.2.4 衰减器

频率范围:530MHz~1.5GHz;

特性阻抗:50Ω;

10dB固定衰减器(额定功率满足测试要求);

驻波比:<1.2。

3.3.3 试样制备

负载试样最大厚t≤5mm,试样外径114.5~115.0mm,被测的材料应按以下规格制作成试样(见图2)。

3.3.4 测试程序

3.3.4.1 参考试样测试

首先按照图3连接好测量装置,将参考试样导电面朝向信号源端,装入法兰同轴测试装置中并夹紧试样,使试样与法兰同轴装置紧密的接触,避免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测量误差。将信号源提到到某测试频率点,输出电平置于适中,调节电磁干扰测量仪频率,使读书最大,增加信号源输出电平,使电磁干扰测量仪读数大于被测试样的屏蔽效能估计值,并记下此度数V0(dBμV)。

3.3.4.2 负载试样测试

取下参考试样,将负载试样装入法兰同轴装置中,保持信号源频率和输出电平布边,观察电磁干扰仪读数,如果读数大于它的背景噪声最少10dB,记下此时干扰测量仪的读数V1(dBμV)。

2.3.4.3 计算负载试样的屏蔽效能

SE(dB)=V0-V1。

2.3.4.3 保持信号源输出电平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重复上述测试步骤,可测得负载试样在不同频率时的屏蔽效能。进行测量时,至少应有频率为30MHz、50MHz、100MHz、300MHz、500MHz、1GHz时的测量结果。

注:对屏蔽效能高的试样及玻璃等脆性导电试样,则在法兰面上必须加导电衬垫。

3.4 测试效果与评价

通过对国内外样品的测试,积累了一定的数据,最终确定电磁屏蔽膜的屏蔽效能达到40dB,用于现有的等离子电视机可以达到屏蔽性能要求。

针对某一品牌电磁波屏蔽膜,在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照GB 13837-2003“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的要求进行了整机测试,测试结果见图4、图5;按照GB27582-2011“光学功能薄膜 等离子电视用电磁波屏蔽膜 屏蔽效能测定方法”的要求,采用法兰同轴法进行了屏蔽效能的测试,测试的结果见图6。

由测试结果可知,当电磁屏蔽膜的屏蔽效能达到40dB,整机测试达到屏蔽性能要求。说明对于电磁屏蔽膜而言,测试器屏蔽效能即可判断是否可以满足PDP显示屏的需要。

3.5 屏蔽材料表面电阻与屏蔽效能的关系

导电材料的表面电阻反映材料的电导率。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与其表面电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表面电阻越小,屏蔽效能越大,表3为某一屏蔽材料表面电阻与屏蔽效能的关系。当然表面电阻与屏蔽材料之间没有一个通用的固定公式,但可以从表面电阻定性的推导出屏蔽效能。对于特定材料可以通过实验确定这一材料的相互对应关系。在日常研发过程中就可以用相对简便的表面电阻来表征它的屏蔽效能,直至表面电阻达到要求值再去测定它的屏蔽效能。

注:表格中屏蔽效能是200MHz的值。

4 国家标准制定的意义

上一篇:机组并网下一篇:快乐的化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