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程建设

2024-05-17

课课程建设(精选7篇)

课课程建设 篇1

1 前言

1. 1 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水平没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能力, 理论知识和需要的实践技能脱节已经是当前高校毕业生难以就业的成因之一。据用人单位表示, 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出缺乏实践创新能力, 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这些问题往往是通过面试后在试用期间暴露的, 由于高校更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而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实践, 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的实践能力产生了怀疑, 失去信心。

1. 2 高校的课程设置还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当今高校大学课程设置方面相对不够合理。 “目前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专业趋同现象严重, 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 另外课程设置不合理还严重体现在教学与实习严重脱节。很多大学生高分低能, 动手能力差, 满腹经纶却没有一点实践精神。很多大学, 有的专业有实习, 往往是走过场, 华而不实; 有的专业甚至没有实习课程。”当代高校的课程设计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

1. 3 毕业生创业意识不够, 创业人数和创业成功的案例较少

在西方国家创业人数要多于我国的创业人数, 由于其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和比较开放的思想, 学生更愿意自主创业。而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是创业者少, 创业成功率不高的现状。而且国家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小, 大学毕业生因为存在较强的求稳心理, 缺乏自主创新意思, 缺乏创业精神, 给我国大学生的创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2 大学生自主创业所产生的问题

从目前的现状看, 政府相关机构对大学毕业生是 “安排”的思路, 这就使得大学生缺乏能动性, 而不是 “帮扶”的思路, 这就使得大学生缺乏能动性, 这使很多的努力难以落到实处, 也使被授命安排的各方面苦不堪言, 难以有实质性的作为。特别是2013 年以来, 每年政府和全社会都在此问题上倍感压力, “最难就业年”的困境一直没有找到合理化解的路径与办法。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 需要我们调整新的思路, 政府推出一些切实可能的帮扶计划和思路, 才能环节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若能通过有力的疏导和扶持, 改变的不仅仅是大学生就业问题, 也能较好地实现多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

3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与相关主体

一般而言, 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 对市场所需人才的匹配问题。对其原因做出科学具体的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保障大学的的就业问题。它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性工程。而该问题主要涉及到国家、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等四种不同的行为主体 ( 当然, 不单只这四种) , 故此我们可以从这几种主要的相关行为主体展开讨论。基于上面的简述, 我们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体系框架做出以下模型。

3. 1 充分就业问题研究。这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 也是解决该问题的目标。充分就业就要求社会所需的就业岗位和当代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相匹配。我们要注重的对就业现状、成因, 对策等的总体研究, 不断地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3. 2 就业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是指从宏观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集中探讨就业政策的调控作用, 并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开展就业政策研究, 国家和省部有关部门制订科学的、前瞻性的就业政策。目前,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但仍需与时俱进、不断改进。

3. 3 培养机制问题研究。要以就业的具体情况为参考, 结合各高校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专业设置情况、学生能力要求以及相应的培养机制做出微调, 建立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反馈机制以及相应的调节应对机制。“以就业为导向, 坚决调整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4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

4. 1 新形势下促进高校学生就业的有效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通过多方面对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研和深入的研究, 针对大学生就业方面出现的问题, 政府行政机关、高校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断地深化改革, 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市场所需保持统一, 并且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根据多方位的统计和深入分析, 应该采取适当的对策不断地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的挑战。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给予一定的帮扶力度, 并且要将工作落到实处, 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加强宏观指导与实时监测。

4. 2 高校就业服务体制改革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由最初的 “包分配”落实工作, 到现在的 “自主就业”, 并且不断地根据社会发展, 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式也大不相同。期间高校的改革步伐却没有随着时代的步伐发展, 显现的脚步慢了, 因此高校体制改革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大学生就业难揭示了高校教学体制的弊端。要推动高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4. 3 改善学生的就业观念、择业观念

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就业观念、择业观念, 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好的认知自我, 认知社会。 “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 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就业观一些大学生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 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 重金钱利益的追求, 轻事业的追求, 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体现在就业观念上, 愿到经济效益好的合资企业、经济发达地区, 而不愿意到或很少愿意到民营乡镇企业、西部地区。注重个人发展淡漠社会责任和贡献, 诚信意识弱化。”

参考文献

[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新世界出版社2013.9

[2]《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

[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吕卫华;2007.02

课课程建设 篇2

摘要:本文主要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课程改革做一个总结,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毛概,教改,期待。

上了一个学期的毛概课,心里对这门课还是有很多要说的。中国高校的教育改革一直很让本人无语,几年来,开了很多会,实施了很多举措,修改了各种教学方案,但是总体的效果确实不显著。电视偶尔会有新闻出来说某某高校新出了什么教改,效果会对今后的教学改革产生什么影响,也会有一些资深的所谓的“专业人士”当堂谈论高校教学改革,不管媒体怎么去评论教改,我们可以从中知道的是:人民对于高校改革是充满期待的。教改前,作为理科生来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很不重要的,枯燥无聊的,浪费时间的课。对比专业课来说,毛概课在很多大学生眼中一点也不看重。或许就是因为这样,;领导才让毛概课充当高校课程改革先锋的原因吧。

要我谈谈今年的毛概课程改革,我可以肯定的说结果是让人很欣喜的!但我也要对改革小组泼泼冷水,我的欣喜并不是因为毛概课程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显著效果,而是因为改革终于真正开始了。万事开头难,我对今后毛概的课改,高校的教学改革充满期待。

我们海大的毛概课程改革是我周围偶尔会谈论的话题,有人肯定的说上毛概课很有趣,有人说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听过类似毛概的课,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在占用浪费我们的时间,老师们挽救毛概课的做法很悲哀。但本人认为我们应该肯定毛概课的教学改革。至于毛概课的教学改革有没有我们海大的特色,我觉得形式上是没有的,但内容上有,主要在于海洋方面或者为海大献一言方面。

我觉得毛概课做到了这几点:第一: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了毛概课的讨论。第二:增加了毛概课的趣味性,改变了大学生对毛概课的一贯印象。第三:训练了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力,搜集资料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多种能力。第四:完成了毛概课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

但是,毛概课的课程改革同样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占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这是很多人不满毛概课的原因)。第二:老师轮流换,造成师生间交流过少,老师对学生责任感减少。第三:毛概课内实践占用课堂时间,造成学习时间过少。第四:个别班级的个别小组没有充分去准备毛概的课内实践。

老师已经为我们整理出了海大毛概课程改革的特色:“三六一方案”

一、“三背景”:党和国家发展的新形势,为《概论》教改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学校发展新部署,为《概论》教改提供了科学发展的新机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改新要求,为《概论》教改吹响了课程改革的新号角。从以上背景来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各方共识,箭在弦上。

二、“六创新”:1.新设计。以教材为蓝本、以大纲为准绳、以专题为内容、以案例为实证、以育人为目标,解放思想、统筹兼顾、突出四点(重难热亮);2.新理念。从“教”为中心转到“学”为中心,实现从一元独白到多元对话的转变,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和养成,立德树人;3.新定位。《概论》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联系最紧密、最全面、最高层的课程;4.新结构。总学时为72学时,分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两个部分。理论教学,实行专题式构建、案例式解析,共设置了6个专题、30个案例;5.新方法。主要包括:专题案例突重点、课内课外双实践、网上网下双互联等三种;6.新举措。组建(先行先试)教学新团队,每人负责一个专题,每个专题都由教师专题讲授、案例解析与学生课内参与组成,课外实践(大型文艺汇演)在团队所带所有班级中进行,实现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发挥青年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建立轮替循回课堂教学制度,发挥教师个性特色,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搭建新网络平台---建立“春华秋月”网络工作室;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无纸化统一机考;调整了课程考核各部分所占总成绩的比例,突出实践育人的考核比例。三、一品牌。建立课程新品牌、新样板,其有三大特色:大理论、大实践、大体验。

我周围的同学们学习毛概的情况。

我的同学们学习这门课程绝大多数不是按照专业课的要求来学习的,所以一般不会主动去看书,更不用说预习了。课内实践倒是有很多小组是很认真去做的,做PPT,拍视频,演话剧,模仿采访现场等等都让同学们大感兴趣。我想,同学们可能会在在考试前,抽出一部分时间死记硬背下来考试的内容,考后转头便忘。学习应该是怎样的?说全了,就是,上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下课认真复习,主动查找课外资料。但是,这关乎认真和积极两词的事情对于这门课是何其的困难,说白了,是因为这门课同学们不够重视,不够重视是因为在生活中没有实际作用,可能这门课程的震慑力和作用便在于期末的考试和作为考研时必考的科目吧。若失去这两大“震慑力”,这门课程说不得会变成选修课,但我想来,只要国家和党重视人们的思想教育一天,这门课便不会受到轻视。再者,这门课的叫教材内容太流于形式上的说教,官话味道太浓,即使想在课下学习,将书上的内容都看完了,便是能看明白讲的什么,又能有多少深刻的理解,又能有多少心得体会,最终还是流于表面罢了。或许我一直理解错了,那些编下书的人,一定要让看书的人觉得难懂才显得学识高深么。“我的境界你不懂”才是误人子弟吧。

我的建议:我觉得毛概课的改革成败主要在于教师,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待教学,学生都有不同的看法。选择哪个老师参与教改是最最重要的,教改小组的成员关系到整个毛概改革的成败,对今后的毛概甚至其他课程改革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我很期待毛概课能成为一门大学生受欢迎的课程。

参考文献:

数控加工实践课课程改革的浅谈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课程改革 教学设计 数控加工实训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30-0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地方。无论从培养目标,还是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础来看,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建立一套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新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经过多年数控加工实践教学的摸索,我们意识到要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对实践课程的改革,提高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基础,把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训练的重点,加强对实训课的教学设计。根据现代学生的特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地域经济环境的特点,我们进行了教学分析。

(1)学生情况

现在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愿意学习工科专业,不爱动手或动手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学习不牢固等问题,这些都为实践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设计出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训项目,成了教学设计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的理论基础、技术过硬、应用能力强、掌握高新技术、能参与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根本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各种专业特长、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地掌握一两门实用技能,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训练成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3)地域特点和企业需求

地域经济结构和本地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满足本地企业的需求。比如深圳的企业中机械制造行业相对较少,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业都属于模具制造和来料加工类的企业,因此其设备结构,人员的配备、对人员的技术要求都与内地企业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训课程进行了的改革。

(1)营造真实生产环境与工作氛围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多数都是进入企业一线成为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人员,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后必须具有迅速顶岗的能力,因此营造一种与企业相似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实践教学中要求把实训看成是在企业里上班,用企业的规定来严格要求学生,从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在设备选型上,选择本地企业常用的加工设备和操作系统,缩小学校和企业的差距,从而保证了教学的实用性。

(2)以企业的生产标准作为考核规范

在对学生的考核中,改变了传统的课程终结式的考核方式,而采用了行程性考核。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项目进行计分,逐级考核。同时还改變了以往的记分方式,根据企业产品质检的方法,将原来对工件每一个尺寸进行单独记分的方式,改为对工件进行整体记分。每一个工件只设立合格与不合格两种分数,在进行工件的测量时,严格按照图纸记分,即使工件有一个尺寸不对,也会被列为不合格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进行零件加工中,充分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认真、负责、细致、专心、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3)以经典学习理论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知识不是简单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认知主体通过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变“一言堂”为“群言堂”[2]。我们正在逐步尝试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从整体上对实践课进行了设计。在教学中,通过模拟企业的人事结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企业角色,直接参与到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中,把学生从原来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原来比较枯燥、辛苦的实训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了教学质量。

(4)尝试创新的综合实训项目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作了较大的尝试,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艺的编写一直是高职学生的弱项,因此在项目的设计上,把数控加工工艺作为设计的核心,要求学生不仅能把产品做出来,还要能合理的编写工艺文件。另外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传统单个零件的制作外,还增加了大量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装配件制作项目,如万能平口钳的制作,钻模的制作等。这些项目都具有较强的工艺性,不仅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有要求,而且对装配工艺和装配精度也提出了要求,这就对学生的工艺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些项目使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5)加强课堂外的教学拓展

课堂教学受到时间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技能训练的要求,所以利用好课堂外的时间成为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在课堂外吸引学生,我们成立了创新性的社团组织。在社团内,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和老师一起设计各种有趣的机构,并把他们的设计制作出来。而教师也可以把一些优秀的作品加入到教学项目库里,从而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得到充实。另外社团也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如学生内部的技能比武,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学生中挑选出优秀的人才加入到自己的团队中,协助教师进行教学建设和科研开发,也为今后的学生就业推荐提供了依据。

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红芳,陈蓉琳.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改进措施及转变方向[J].教育与职业,2014(2).

课课程建设 篇4

我们认为, 职业高校应把“礼仪”设置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基础选修课”。我们的理由、依据是: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任务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指出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指出高职教育的具体任务是培养学生五大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实现这一目标, 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和途径之一。

二、礼仪的概念及作用

现代学者对礼仪的概念有诸多理解和阐述。如:“礼仪是社会人际交往中表达尊重的行为规范。”“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

这些表述均有失偏颇, 均未触及礼仪的社会实质、基本特征、作用及完整的表现形式。

我们通过研究“礼仪”的起源、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借鉴周文柏先生、夏传才先生、黄士平先生的权威观点, 并加以补充和强调, 形成了有自己独到见解的礼仪概念——我们认为:礼仪是一定社会的民族、国家或人群约定俗成的以等级制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制度规范及道德行为规范;礼仪在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中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表达尊重的社会作用。礼仪具体表现为社会法律范畴之上的或与法律范畴部分重合的一定的制度、规范、规则、规章、守则、公约、民约和相应的道德观、价值观;礼仪还表现为礼物、礼貌、礼节、仪式仪态、仪表、服饰、器物、标志、象征等表达尊重、隆重与秩序的行为方式、活动方式的总和。

据上述“礼仪”定义, 一定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社会制度与社会道德规范属“礼仪”范畴, 而这些恰恰是当今我国高职“德育”教育的“必修课”。因此可以说, “礼仪”教育就是“德育”。同时, 礼仪学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思维方式、方法及人性和人道的观念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提升“智育”水平。“礼仪”还可指导学生与人相处与沟通, 融洽人际关系, 减缓心理疾患, 愉悦身心, 塑造优雅的仪态仪表,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国外高校礼仪教育的状况

据网上调查资料, 自20世纪70年代末始, 由于社会及家长抱怨大学教育质量下降, 美国各先进大学掀起了新一轮“通识教育”理论探讨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浪潮。

“通识教育”是针对所有大学生的一种非专业、非功利性的知识与能力的教育。“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善的社会人与健全的国家公民。许多哈佛教授认为:“最佳的教育不能以美元来衡量。不能只重视经济资本, 还要发展文化人。要考虑文化传承、心灵积习。除了智力教育、科技方法之外, 还要培养伦理素养、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能力、道德信仰等等。”我们认为, 上述素养、智慧、能力、信念、精神价值的培养, 均与礼仪教育息息相关, 均包含着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识教育”的内容很多, 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但其核心内容是“人文科学”, 而其中就包含了诸多礼仪学内容, 如:哈佛大学开设“道德思考”课, 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课程;斯坦福大学开设《论语》、《孟子》、《道德经》、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等课程, 成绩计入学分;而这些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价值观”教育的礼仪课课程或相关课程。美国先进大学的通识教育注重“全人”的教育, 注重人格塑造, 注重学生基本素养, 尤其是礼仪素质之养成, 这些经验、理念值得我国高等教育借鉴。

四、国内大学礼仪教育的现状

据网上调查资料,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经理谢克海指出:“中国大学生缺乏沟通能力......”上海交大学者熊炳奇在《天下无墙》对话中指出:“80%的大学生承认存在人际冲突。”山东大学消息:“学生对导员、老师不理睬, 生疏。打游戏、上网、逛街、恋爱为‘主业’, 学习是‘业余’。”一些企业老总说:“毕业生知书而不达礼。”据我们与教师学生座谈、调查问卷意见, 学生及老师们普遍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在衣、食、住、行、学、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礼仪”问题。

如:衣着过透、过露, 发型、装饰怪异, 宿舍食堂垃圾乱扔, 仪态举止不规范、无礼貌, 抽烟、酗酒, 公共场合恋爱举止轻佻, 同学之间吵架打架、与老师发生冲突, 违反学校纪律、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屡有发生。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 各大学校园中一系列极端案件的发生——媒体报道的清华学生硫酸泼熊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忍杀害四名同学案;云南三名女大学生运输大量毒品构成死罪案;河北省某大学男生恋爱不成重伤同班同学茵茵四十余刀的故意杀人案......

这些大学生严重事件的发生, 直接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 但更深层、更根本的原因是道德行为规范的第一道防线——礼仪防线的“缺失”。因此他们在面对问题、困难、纠纷和诱惑时自私、狭隘、冲动、任意妄为, 最终会轻易冲破道德行为规范的第二道防线——法律防线, 走向犯罪。

中国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现状堪忧, 原因何在?

我们认为首要原因是中国现代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出了问题, 是“礼仪”教育课程的“缺失”所致。

改革开放后, 中国教育在重新恢复中, 并未对“礼仪”给予应有的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及热度, 使得教育界短视、功利, 重专业技能, 轻人文素养的现象抬头。高职教育由于其培养目标的专业性使得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目前,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是:除少数职业高校外, 绝大多数均未把礼仪课设置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即使设置了也仅仅是根据专业需要而设置为礼仪操作课, 并未把“礼仪”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予以建设。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据网上调查资料, 武汉大学副校长黄进表示:当前我国高校主体仍是专业教育, 主要弊端是专业分割过细, 素质教育薄弱, 学生知识结构单一, 基础学养不足.......已不符合现代社会对完善的综合型人才的需要。

另有专家评述:“重专业技能知识传授、轻人文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在我国教育界普遍存在。高职教育由于它的特点, 这一弊端更为突出。”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刘俊说:“大学生对礼仪知识十分渴求, 非不愿学, 是缺乏相应的课程。”如何改变这一教育现状呢?社会各界均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据网上资料, 企业人才经理们呼吁:高校应教会大学生基本礼仪。我们的教育应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而不仅仅是个工具人。”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彭湘宁老师撰文《谈在全面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实用性的注重, 但应防止短视的功利主义思想......职业高校应加强全面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以人为本’设置高职公共基础课。”

《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上蒋碌萍老师撰文《高校礼仪课德育功能简论》指出:“高校开设礼仪课, 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培养服务意识、和谐精神、谦逊态度、严谨习惯的同时, 把礼仪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纪律观的教育结合起来, 充分展示礼仪课的德育功能。”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华老师撰文《浅谈职业高校礼仪课教学》指出:“礼仪课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步入社会与人交往的一座桥梁。”另外,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马幼莲老师、陈海英老师、韩冰老师、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胡丹老师均发表文章, 论述在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性。

据问卷调查, 高达94.6%的学生认为在职业高校开设礼仪必修课与选修课是十分必要的。礼仪的规范技能对于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融入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看来, 在高校开设礼仪必修课与选修课,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与行为能力的教育势在必行。高校“礼仪”教育的实践拉开了帷幕——据网上资料, “近日‘报喜鸟’聘礼仪专家与上海复旦、同济大学合作, 为高校即将毕业的学生上礼仪课。”这是“补救”学生礼仪能力的不足。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职业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等则从战略的角度采取了更为积极、长期、有效的“礼仪教育工程”。

武汉大学学习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理念, 自2004年始, 推行通识教育, 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2个通识教育学分, 才可获学士学位。在50多门通识课中, 就设置了《社交礼仪》课程。据对“武大”学生调查, 《社交礼仪》是所有通识课中最受欢迎、到课率最高的课程。2006年,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新生在“通识教育”中新增设一门必修课《社交礼仪》。据报道, 它是湖北省唯一一所将礼仪课作为必修课的高校。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也将礼仪课作为优质课程加强建设, 该校老师刘俊将礼仪课讲到了十多所高校, 都是“公选课”, 而不仅仅是“讲座”。刘俊的礼仪课颇受大学生的欢迎。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认为, 作为“通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教育课程, 必将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 理应设置为职业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

五、中国优秀的传统教育理论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极为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礼仪”教育。孔子办学所开设的六门“理论”必修课程中, 就有《礼经》, 内容是当时社会的“礼制”和“礼仪”规范。同时, 孔子所开设的六门“技能”必修课, 也有“礼”的课程, 学习的是当时的礼节仪式规范及演练。

六、我们的教学实践及效果检验

我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自2004年开设“礼仪”公共基础必修课, 已有五年的实践探索。五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们对礼仪必修课十分感兴趣, 到课率高。经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训, 同学们的礼仪素质较入学时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们见了老师主动问候, 打招呼;过道里男生主动礼让女生;教室、宿舍卫生有了很大改观;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多了;同学之间发生纠纷的事件减少, 纪律观念提高;同学们的仪态、着装、发型均较前规范高雅, 校园文明气氛浓郁。近年来, 全院从未发生触犯法律的极端行为及恶性案件。

综合上述理由、依据, 我们认为在职业高校设置礼仪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 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论语》[1]《论语》

[2]《党中央科学发展观书籍》[2]《党中央科学发展观书籍》

[3]黄士平:《现代礼仪学》[3]黄士平:《现代礼仪学》

[4]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4]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

[5]夏传才:《论语趣读》[5]夏传才:《论语趣读》

课课程建设 篇5

1 传统韩语听说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韩语听说课教材牵着教师走, 教师牵着学生走, 这种教学方法单一沉闷、枯燥, 如果再加上任课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学态度, 那么就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机械乏味, 毫无兴趣。通常情况下给学生布置习题, 然后给出答案, 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个人表现的机会。此外, 听说教学还有一大的特点是见效慢, 这就使得学生容易气馁、半途而废, 因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传统的韩语听说教学把学生当作听力材料接受的机器, 只强调反复听录音或广播,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学习积极性下落, 整个课堂沉闷, 有效性值得质疑。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设置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2.1 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课程模式的改革与构建是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突破口。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最终落脚点。更新高职教育理念, 积极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 对课程模式进行系统的改革, 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 全面改革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要重新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因此, 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实施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2.2 实现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那教学过程就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这些综合性的教学和学习往往会涉及很多领域、很多学科的内容, 不仅包括技术、技能, 甚至还包括社会甚至环境等与工作过程相关的方面。因此, 现代高职教育的课程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和教学模式的束缚, 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张联系起来。

3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

3.1

所谓学习情境是指在职业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 将学习领域中的目标表述和学习的内容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 从而构成在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具体的课程方案。要求教师按照课程标准, 结合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进行设计。

3.2

本文是以应用韩语专业第二学期韩语听说课程为例, 具体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置。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整合, 将全部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情景:见表1。

下面是具体某一个情境的教学设计:见表2。

通过在韩语听说课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 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 学生不仅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学习的主动性也强了,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 通过实施情境教学, 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到了改善。同时, 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得到很大提高。在情境教学的课堂里,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者, 他有时是演员, 有时是导演, 有时是观众, 他带领学生走进韩语这个丰富多彩, 充满情趣的世界, 一起学习, 一起进步。

4 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设置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 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但“职场课堂零距离”的这种教学模式在实现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 比如说如何和企业进行合作, 现行的课程应该如何改革, 情境是设置受条件限制很难实现, 校企合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韩语听说课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是我们日后要积极探讨解决的问题。

摘要:韩语听说课是应用韩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因此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是我们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基于工作过程设置情境教学方面探讨韩语听说课课程改革。

关键词:韩语听说课,课程改革,工作过程,情境教学

参考文献

[1]赵蒙成.学习情境的本质与创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1) .

[2]徐国庆.职业教育实践导向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学出版社, 2005.

课课程建设 篇6

关键词:大四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课程设置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实现建设人才强国的人才战略目标,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 高等教育体制逐步由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从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 到2002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275万人, 增幅高达154.6%。大学录取比例逐年提高,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 比2012年增加19万人,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作为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和指导的就业指导课,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提供针对大四毕业生的课程设置势在必行。

一、大四毕业生的特点

高校毕业生数量正在急剧增长,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和社会稳步发展的焦点问题。只有了解大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才能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大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忙就业, 重实用”。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毕业生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 往往希望自己能更快的学以致用, 获得自己理想的就业岗位。因此, 在面对就业指导课程时, 大四毕业生更加重视的是其实用性, 甚至可以说是“即用性”。

2.“有专业, 少实践”。

作为大四毕业生, 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基础,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希望能从事本专业或者是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但是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的实践活动, 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凸显出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 操作能力较弱。

3.“茫定位, 弱竞争”。

在就业的过程中, 大四毕业生凸显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对自己进行评估时不够客观, 这就直接导致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犹豫不决, 对自己过高或过低的评估和定位都直接导致了自己在就业过程竞争力较弱。

4.“重理想, 轻现实”。

带着“天之骄子”的赞誉走入校门的大学生们, 在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后, 对自身的期望值往往较高, 表现出对未来的美好幻想和理想化, 在遭遇就业现实的时候, 往往难以接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二、针对大四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面对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 各所高校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也将毕业生工作作为了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就是旨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正确就业、成功创业, 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是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现阶段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 在针对大四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时, 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 就教学过程来说, 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针对性。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往往通过开设一门课的方式来进行, 对象重点是高年级的学生, 主要是毕业生。就就业指导课开设的时间来说, 各所高校往往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 而且是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学课程来开设, 毕业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按部就班的理论学习, 还没有来得及转化就已经要走入就业大军中进行厮杀, 没有一个消化、吸收并转化的过程, 课程安排缺乏铺垫和连贯性。就就业指导课开设的作用来说, 对大四的毕业生来说, 他们面对的是极为激烈的竞争, 在这个时候, 往往会觉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急需第三方给予帮助和指导, 而这时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就应该是“及时雨”的作用, 及时了解毕业生群体的问题和需求, 并予以解决和满足。

2. 就教学方式来说, 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方式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就业指导课重在“指导”, 也就是说, 学生应该是该门课程中的主体和主要活动者, 教师扮演的应该是一个“指导”作用, 而实际在面对大四毕业生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在教学形式上, 往往局限在课堂及某种教材, 形式比较单一,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主要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没能充分发挥课程及教师的指导作用, 也没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也造成了就业指导课的空洞乏味, 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

3. 就教学内容来说, 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重知识传授, 轻技能训练。

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所开设的一门课程, 势必具有了该门课程所应该具有的基本教学内容, 然而作为一门指导性的课程, 更重要的是要承担技能训练和指导的任务。另外, 单一而传统的授课方式上, 使教学内容仅仅局限在了课堂或课本, 往往易使得教学内容脱离就业实践, 不能使学生获得切身的就业体验, 更不能达到训练和掌握就业技能的目的, 结果往往是“重知识、轻体验”。。

4. 就教学目的来说, 就业指导课在对学生的引导过程中有功利化的倾向。

高校作为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连接着学生教育和社会需求两端, 就其本身的任务来说, 既要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教育学生成才, 又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及时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而在有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中, 有意或者无意之间会把学生引向金钱、地位等功利目标上, 忽视了就业指导课对毕业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正面引导作用, 功利化的引导易造成学生价值观的偏离, 也将影响他们正确就业观、择业观的树立, 最终否定的将是就业指导课本身。

5. 就教学课程的内容设置上, 就业指导课缺乏对大四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和调试。

大学生作为“象牙塔”里成长起来的天之骄子, 多年来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可能是多方面的, 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观念下成长起来的, 缺乏社会经验。如此一来, 在面对就业竞争时, 刚刚走出校门、还未走入社会的毕业生们, 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 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适与挫折, 容易产生心理不适。因此, 大学生就业的艰难历程, 更加突出的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需要及时的、全程的心理指导和调试。而在有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中, 往往更多的关注的是就业形势和就业技巧的教授, 忽视了对毕业生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及必要的心理指导和调试。

三、针对大四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强调“就业指导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四毕业生来说, 此时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 对已经走入了就业竞争倒计时的大四毕业生来说,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在就业形势、就业技巧、就业方向、就业定位等多方面都需要给予指导。大四毕业生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就业指导课,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改革和创新。

1. 在课程设计上应突出全程化和系统化, 将就业全过程引入教学设计。

对大四毕业生来说如何能利用有限的时间, 尽快掌握就业信息、就业技巧等就业本领, 更好的实现就业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在课程安排时必须要关注这一紧迫性。因此如何在课程安排时突出全程化和系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安排上, 课程的设计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也直接影响到了全程化和系统化的实现。就大四阶段的就业指导课来说, 可以将教学设设计的各个环节与就业全过程相结合, 不局限于某种教材。一般说来, 学生要实现就业一般要经历了解就业政策、确定就业定位、收集就业信息、制作就业简历、求职面试等几个主要阶段。在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计上, 可以以就业全过程为依托分阶段进行讲解和训练, 这样将更有效的利用有限时间、提升教学效果, 也可以使就业过程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我意, 更有效的实现就业。

2. 在教学方式上, 采取“两进两出”的体验式教学方式。

从课程性质上来说,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集思想性、指导性、动态性、实践性等多方面为一体的课程,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 更重要的在于实践和体验, 采取“两进两出”的教学方式, 将课堂教学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所谓的“两进两出”中:第一“进”是让学生走进课堂, 通过课堂的教学内容来教授学生就业的基本技能, 为学生就业做好基础准备;第一“出”是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入社会, 通过参加模拟招聘会、招聘会、宣讲会等走入就业一线, 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与就业实践体验结合起来, 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第二“进”是让学生在就业实践体验过后再次走进课堂, 针对体验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给予解决, 进一步对学生坚强相关技能的训练;第二“出”是通过解决不足和问题, 达到使学生不断完善的目的, 进而再次走进社会, 开始参加就业竞争。通过“两进两出”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将更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 使就业指导课更贴近社会和学生需求, 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在教学过程中, 要考虑毕业生的特点, 分阶段、分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 突出个性化。

针对大四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考虑群体需要, 更要充分关注和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需求。毕业生群体由于个性、目标等不同, 在就业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需求。从总体上说, 大四毕业生在毕业时主要有就业、创业、升学、出国深造等多方面的选择, 具体说来就业有到国企、外企、私企等企业工作的, 也有考研、考公务员的, 每个学生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面对这些选择, 针对大四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应该充分给予考虑, 分门别类的给予指导和训练, 以提升就业指导课对学生就业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4. 在教学资源上, 充分利用多种资源, 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需要将课堂与社会实践想结合,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而同时就业指导课也需要及时了解社会需求, 实现对用人单位的服务, 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因此, 就业指导课必须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一方面可以增加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 使就业指导课除了理论教学更有现实依托,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企业通过和高校的联合, 提前培养岗位所需要的人才。

5. 在教学内容上,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心理指导和调试。

大四毕业生在择业时是第一次进入社会的门槛, 是从一个熟悉、简单的校园环境进入到一个陌生、复杂的社会环境, 很多社会现象都是他们从未遇到过的, 他们面对着适应社会、实现就业的艰巨任务, 他们将承担巨大的压力, 所以就业指导课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个人辅导、群体谈话等多种渠道及时开展心理指导和调试,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使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 保持健康良好心态, 同时, 这种心理指导和调试更应该是随时的, 更应该是伴随学生就业全过程的。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在针对大四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群体特点,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持续、升入的进行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 这样才能使得就业指导课深入学生、满足需求, 也能更好的实现其指导作用, 最终更加强有力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黄敬宝.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3]麦克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编著.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课课程建设 篇7

同时各综合性大学迎合市场契机,音乐表演专业纷纷上马,大量的音乐人才充斥着近乎饱和的音乐人才市场,所以就业率也就大大降低了,为了能使就业率提高,毕业生具有更强悍的竞争力,就要在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在课程性质和价值定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尤其是器乐合奏课方面要下大力气进行体制上的改革,要依据学生学习的感知、欣赏、创造、表现、知识、技能、反思、评价、交流等多项能力。这里应该特别注意“整合发展”和各种“连续”与“关系”的提出,它们具有在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方面的重要意义。

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这样就会是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适应当前市场机制,加大了自身竞争力。

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器乐合奏课现状分析:

综合性大学中器乐合奏课上课主体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在校生,通常情况入学后便自然进入合奏课进行排练学习,再由于学生的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不了解器乐合奏课的重要性而重视程度不足,在上课时情绪低调,导致器乐合奏课不能高质量的完成教学计划,与合奏课的设置目的相去甚远。我们要由偏重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和训练,转向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互动关系以及学生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需要,组织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打破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广泛开发教育、文化资源、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个性化的教学等,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教学中,艺术课程强调在轻松、愉悦、民主的氛围中,

为此,设想两个“引入”。

一、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器乐合奏课,引入专业化竞争机制,势在必行。

如今国内各大专业团体都已打破了“铁饭碗”引入了国际化的竞争上岗考核机制。使其生命力再度旺盛,专业化水平长足提升。所以,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器乐合奏课,要打破原有的常规上课体制,组建拟专业化乐团———每年采用考核制,竞争上岗,这样便促进了学生的荣誉感、提升了学习兴趣,在落选的学生中继续考核,组成备用的b、c组,不仅能使业务有所促进也可以让其进入a组有一线希望(在有以外的情况下能相互替换),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考核方面,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进行一次大型调整,其考核内容为:练习曲一首、乐曲一首以及抽选乐队片断。合乎音色、技巧、节奏、视谱能力等方面后,由专业教师(指挥)进行分配。在日常中,设立奖惩制度,如:迟到、早退、专业程度下降等便可进行其乐队位置的适当调整。这样就会有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中就开始参与专业团体的竞争考核制度,在大学过程中就适应了未来的就业环境。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器乐合奏课,引入市场运营氛围,加大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器乐合奏课上,要从传统的分科教学转变为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融合,也就是在单纯的音乐专业训练中,加入与其生存息息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是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组建的乐团机构之中,设立于专业团体相对应的市场部、宣传部、策划演出部等,乐团营运部门,在乐团中选取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所设立的相关部门,参与专业团体的日常运做过程,在综合性大学的校园内参加(下转36页)(上接62页)各种演出、公益活动等等。通过具体的实践使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熟悉掌握专业化团体的常规操作规程、制定相关的乐团管理制度,“以人为本”进行自我化管理。这样,我们培养出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个个一专多能。不仅能够成为合格的演职人员,还能成为优秀的乐团经济操盘手。

总之,在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器乐合奏课中,引入专业化竞争机制,在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入学之初甚至器乐合奏课的设置意义,在校时已进入乐团a组为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重大意义。在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器乐合奏课中,引入市场运营氛围,加大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无可厚非的。

(佳木斯市2010年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立项编号:10129,课题名称: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器乐合奏课的改革与设想,申报人:郎群)

摘要:综合性大学中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按照教学大纲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门化演奏教学人才,能系统的熟练的掌握专门化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能从事交响乐队的演奏以及合奏、独奏和教学的工作。所以,毕业后大部分从业为专业团体的演职人员。为此,对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合奏课应进行课程改革,引入当代一流专业团体的竞争考核制度、市场运作模式,这样就会大大地加强在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市场新趋势。

上一篇:具体方面下一篇:特色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