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

2024-08-14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共9篇)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 篇1

课程管理权限的开放为学校特色建设、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个性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 绝不是花样翻新的短期行为, 而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决策, 是一项系统工程。

学生需求——校本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校本课程是属于学生的课程, 校本课程能否具有生命力, 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有需求。因此, 开发校本课程之前, 学校需开展面向学生和家长的“校本课程开设意向”调查, 通过统计分析, 了解广大学生的兴趣和家长的需求, 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只有学生喜欢并适应了, 校本课程才能凸显其价值。当然,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智水平的局限, 校本课程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有时, 学生的兴趣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学校可以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双管齐下, 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实现学校办学目标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可以作为必修课程, 学生有兴趣的其他内容可以作为选修课程。

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

大量特色学校成功创建的经验证明, 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它能使学校的特色具有活力和竞争力。一所学校的特色是否鲜明、是否有内涵,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 而课程建设也只有与学校的办学方向互为支撑, 才能健康发展而又有生命力。因此, 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时, 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特色, 进行整体构建,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例如:以“发现教育”为特色办学目标的学校, 就可以开设以“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以活动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课程, 借此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以“博雅教育”为特色办学目标的学校, 就可以充分挖掘博雅教育的渗透点, 构建博雅教育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博雅素养。学校应该使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成为彰显学校特色、落实学校的特色建设目标的支撑体系之一。实践证明, 只有开设的校本课程价值取向与学校特色目标一致, 两者才能相得益彰。

教师心智——校本课程建设的关键

学校是课程建设的规划者,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有研究表明, 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发现与原来相比, 自己能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 而且会教得更好, 在课堂教学中, 他们能更准确地指导学生使用学习材料和指导小组学习。因此, 校本课程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智力优势和内在的积极性。教师自身潜能在传统的教学中并未完全释放, 一旦他们认可校本课程并介入课程开发, 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 并发挥更大的价值。例如:学校里有的教师有太极拳的专长, 有的教师有剪纸的专长, 有的教师擅长国学, 有的教师擅长书法, 等等, 学校可充分利用和发挥教师的专长和潜能, 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从理论上讲,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 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 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 提高专业能力, 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更多。

区域资源——校本课程建设的土壤

校本课程一定是具有本土特点和气息的课程, 只有有了肥沃的“土壤”, 校本课程之“花”才能开得“茂盛”, 因此在建设中必须考虑到依托区域内的课程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区域内的校本课程, 最好不要舍近求远, 特别是那些课程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例如运河沿岸的学校, 就可以开发运河文化课程;地处画家村, 就可以开发艺术课程;地处景观文化遗产周边, 可以开发文化传承课程, 等等。另外, 开发校本课程还必须考虑到家长、社区的人力资源状况, 充分发挥他们在开发、实施中的作用。总之, 校本课程基于校本则可事半功倍, 舍近求远则事倍功半。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 篇2

关键词:构建;适性;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3-023-1

校本课程建构开发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其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丰富性。

一、课程以学生为中心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之一就是学生自己,更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满足学生需要

泰勒在论述学校教育目标的来源时将“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作为首要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学生的需要,二是研究学生的兴趣。“需要”在这里指某种哲学价值标准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泰勒进一步指出,“学校没必要重复学生在校外已获得的教育经验,学校应将精力集中于学生现阶段发展的严重差距上。”教育是一个学习者自己积极主动的过程,那种把教育理解为“授”与“受”的过程是对教育内涵的窄化。因此,如果学校的课程和情境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他就会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其中,并通过这些课程和情境改变自身的行为,反之则会导致厌学。那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育者就必须深入地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并让学生和家长都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来,利用那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世界的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又利于彰显学校的特色文化。这样开发的校本课程,才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课程,才是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课程选择,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适性课程。

三、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

国家课程强调人才规格的整齐划一,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要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别化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作到因材施教。

教育者对学生的差异不应该埋怨,而是研究差异,关注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很多人赞美老师的工作,把教师比作是辛勤的园丁。然而园丁的工作是把花园里的参差不齐的草本修剪得规规整整,千篇一律。难道教师所做的工作也是把有个性的学生给调教得千篇一律?那是扼杀天性,也是教育的失败。教师的眼里既要有牛顿,爱因斯坦,也要容得下平凡的清洁工人,因为社会需要多方位的人才。所以,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个阶段落后,经过努力赶上。允许学生某个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允许个别“超常”学生脱颖而出,这一切的参差不齐,才是教育的正常现象,因为教师并不是克隆专家。因此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基于学生的需要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适性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课程选择,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以人为本。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

四、教育要让学生彻底释放自己潜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育的关键是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是中国社会发展需要。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是重合格轻特长。过分强调合格,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让分数说了算,而拥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是凤毛麟角,令人遗憾。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严谨的过程,因此,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学校随便规定一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的“课”,或者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在校长或教师的主张下编制学生人手一册的“校本教材”。给学生留下空间。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有课程决策的权利。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教育要着眼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培养。学校教育必须着眼于这一时代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用人才。而校本课程开发,正是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对课程资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这能在优化教育资源上更加有的放矢,建设学校育人环境上更加富有特色,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上更加扎实有效,更能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对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 篇3

2012年教育部新颁高校本科专业目录, 酒店管理作为独立的专业从旅游管理专业下分离出来, 培养方案就要重新修订, 课程体系就要重新建构。本人从期刊网上查阅关于“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的相关文章总共有4171条, 从论文题目看相关度较高的28篇, 其余的涉及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较多。本人通读这28篇文章, 针对酒店管理本科生课程体系设置大多数学者出发点为行业需求或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些观点本来是无可厚非的, 可换个角度, 行业需求是什么? 应用型人才是什么样的? 或者说应该是什么样? 深入进去, 发现我们大多数人似乎忽视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关系或者说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 但更应该高于实践。教育不仅仅要适应当前社会需求, 更要具备前瞻性, 看到未来社会需求什么。考虑到这个层面, 我个人比较认可从学生毕业可能会需要的能力入手来设计我们的课程体系。在学生能力方面我还会提出一点不同于其他学者的观点, 本科学生毕业不都会直接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 不少同学会选择进修硕士研究生, 这一比例已经不少。所以, 我们在考虑学生能力的需求时, 还要考虑到继续深造的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关于应用型人才方面, 仅仅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可能还不能称为应用型人才, 必须掌握一些管理技能才算是我们追求的应用型人才。不然我们就真的承认酒店管理毕业就是去端盘子了。而管理真的像很多人认为的一样不可能从书本和学校获得, 只能从实际工作经验中去积累吗? 本人认为, 管理知识可以在校期间习得。那就需要我们放眼全球, 在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考虑如何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2 确立酒店管理课程体系的心脏

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应该是我们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的出发点。按照学生毕业以后的去向划分为两种: 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毕业之后的去向不外乎继续深造———考研, 和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就业两种。当然, 学生不一定在入学之初就能意识到将来会选择哪条道路, 但是我们作为教育者要积极去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才不至于在大学期间虚度青春年华。所以我们在课程体系设计之初就应该为学生打通这两条通道。在具体设计本科课程体系时要以这两个方向为指引, 围绕这两个明确的线索去展开我们的课程。学生、老师都在统一明确的指导方向下努力, 才不至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动力来源, 视为我们课程设计的心脏。

3 建立厚基础的学习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模块

既然学习能力主要面对进一步升学深造的学生, 那么,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将是这部分培养内容的主干。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课程并不是很多, 因为之前与旅游管理在一个专业目录之下, 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就名副其实划为酒店管理的基础课程了。比如说, 旅游学原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等。像饭店管理概论、餐饮管理原来划为专业方向课程, 现在看来这应该是酒店管理主要的理论基础课程。当然, 由于酒店的企业属性, 一些企业管理的基本课程也应该作为专业基础。比如: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市场营销管理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酒店管理与旅游管理的渊源还没有与企业管理的渊源更近一些。找到了企业管理的源头, 酒店管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4 建立重应用的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模块

针对将来直接就业的学生我们要设计能把他们直接推向就业岗位的课程, 当然我们不是要去学习职业院校的做法, 我们教授学生的绝对不仅仅是操作技能, 而是管理技能。这是由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应用方面我们就要开设一些酒店管理运作方面的课程, 实务管理而不仅仅是管理理论。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康奈尔大学接待业管理 ( Hospitality Administration) 的一些课程设置, 以接待业设施运作方向为例, 包含酒水管理; 公司制餐饮运作; 饭店、度假村及连锁酒店设计规划发展; 餐饮辅助服务; 单体饭店运作; 收入管理; 俱乐部、赌场、宴会及水疗馆的运作。我们可以发现康奈尔大学设置的这些专业课程特别细致, 根据工作场景中的实际岗位需求来设计具体的课程。而我们国内原有的课程没有一门能这么贴近酒店现实管理和运作的。所以, 不是我们的学生毕业不能直接胜任管理岗位, 是我们的高校没有教会他们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课程设置必须根据酒店管理人才所需要做的实际管理工作来具体设计, 具体到学会了这门课程可以直接去相关部门担任相应的管理职位。具体课程设计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内酒店现有工作岗位进行深入分析之后确定我们自己的就业课程, 仅仅照搬国外的课程不一定能适合我们国内学生的实情。这将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继续努力研究的方向。

5 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深入解读

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获得需要我们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知识的逻辑结构来设计合理的知识骨架。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 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剖析。第一个层面是本科生应该具备的通识能力, 比如学习能力, 研究能力, 创新能力。大多数本科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基本都是应试教育, 从书本到试卷的能力基本具备了, 可从书本到实际应用的能力还有很大欠缺, 所以大学以后要逐步引导学生向学习、研究和创新的方面发展, 才不至于学到的知识只是一潭死水。酒店管理的本科生在这方面也符合这种大的趋势。第二个层面是专业方面的能力, 比如人际交往能力, 服务能力, 这是由酒店行业所处的大背景决定的。进入酒店业的人基本都是通过与人合作, 与人交流来完成工作的, 从事的都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服务能力更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较大, 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也根深蒂固, 如何让他们彻底转变思想, 从人人为我转为我为人人, 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也是在大学阶段我们教育者需要重点改变学生的一个方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将来所面对的服务环境更加复杂, 接触到的将是形形色色的人, 素质也参差不齐。如何在这么复杂的环境中做好从校园的象牙塔到形形色色社会的过渡, 还要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期间逐步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用心服务的能力, 当然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保护自己。

6 以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为基准分别设计相关的课程群

一方面, 针对将来考研的同学, 我们特别设计一些跟科研相关的课程, 比如中文文献检索、外文书籍资料的查阅和获得、管理前沿知识、管理研究方法等。研究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果本科阶段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等到了研究生阶段, 很多人会无所适从, 不知道如何去搞研究, 也没有任何研究的基础, 致使国家教育资源浪费。要想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就要从本科阶段开始加入研究相关的课程, 至少教会学生如何去查阅国内外的文献, 如何去整理利用这些文献, 当然, 学校的图书馆还必须提供足够数量的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同时, 在专业知识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趋势和动向也要及时捕捉到, 为以后的研究积累素材。研究方法和工具类的课程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才能获得, 靠自学难度很大。

另一方面, 针对将来直接就业的同学,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职业生涯设计、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等方面的课程。这两类课程群之间也不完全是平行不交叉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只要选够规定的学分即可, 其他学分之外的也可以去旁听, 只是没有了考试拿学分的压力, 这样学生能在更宽松自由的气氛下去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 避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7 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共同培养

前面所讲的以学习和就业两条通道设计的相关课程群是这两个方向中位置比较平行的两类, 相对距离比较远, 也是我们分别培养的方向性课程设计。在核心课程方面, 因为都属于同一个专业范畴, 所以要在设计一些共性的课程时需要设计一些共同的核心课程。这方面既有的专业课程设计已经涉及很多, 这里不再赘述。本人提出一点区别于传统的课程体系的方面: 提炼出学习工具和方法类课程, 重组专业知识。

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基本的学习工具或方法, 比如一些预测方法, 线性回归、季节指数, 还有一些基本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甚至像得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之类的方法等会在多门课程中应用到, 如果每门课程专业老师都要手把手去教授, 占用课时量较大, 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学生方面也感到厌倦。与其这样, 不如把这些公共的方法和工具提炼出来, 作为一门工具课程, 让老师彻彻底底的讲透, 以后再用到时, 直接作为一种方法来使用就可以了。这样避免出现学生感觉同样的知识点学了很多遍就是没弄明白的尴尬局面, 同时也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最后, 我们确定了学生毕业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两条通径, 确定了达到这两条道路所需要设计的课程以及课程的深入程度以及我们需要从原有的课程体系中提炼出来的共性的工具和方法。我们要想把课程体系贯彻下去, 还要注意一个方面, 就是在教材方面, 优化使用教材, 避免内容重复。现在很多高校的教材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 任课教师会根据自己教学的方便挑选适合的教材, 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不同的专业教师选择的教材可能会差距较大, 造成的后果就是同一个概念、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教材中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最终造成一种局面: 学生学不同的课程, 对同一个概念也要记不同的定义和解释。可想而知, 学生对我们专业的认知如何了。“学的太杂太乱”, 我们不止一次在师生座谈会上听到这样的抱怨。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就是旅游管理理论的不成熟,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编出的教材也就不尽相同。本来, 理论界百家争鸣也很正常, 但是规范到教材, 教育部门应该有一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而现在出版社太多, 编的教材也五花八门, 结果就苦了学习教材的学生了。另一方面就是学校选择教材尽量统一, 起码同一系列的教材内容不应该差距太大。作为教育者除了在教材的选择上做一些努力, 在考核方式上我们也可以做一些优化, 比如, 侧重对一些概念的理解, 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学生只要对一些基本知识点理解得当, 专业问题论证有力就可以在考核中得到相应的分数。因为我们培养的是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而不是仅仅会死记硬背的机器人。

综上所述,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计要从学生毕业时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两方面入手, 引领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本科培养的不是只掌握技能的服务员, 我们要培养管理人才, 我们要开设具体酒店运作方面的课程, 让学生学完之后就能胜任一定的管理角色。

摘要:2012年教育部新颁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后, 各大高校纷纷响应进行各自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的骨架, 没有健康合理的骨架, 培养方案还是不能成为一个体格健壮的人。所以本文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 从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所需要的能力入手, 反思高校需要在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的导向下进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实际管理能力方面的课程改革, 引入国外管理实操类的课程, 让学生毕业就能胜任管理职位。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学习能力,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雅波, 范珊珊.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 2014 (2) .

[2]刘爱利, 张一凡, 姚长宏.旅游管理相关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规律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2 (8) .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 篇4

关键词:辅助设计;课程;计算机;教学;学生;软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先进的电脑图形技术在设计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徒手绘制而言,计算机以其快捷、便利的优越性,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先进的设计手段。它将人们从过去诸多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可以更迅速、更准确、更有效的处理各种文字和图像信息,实现各种创意。从而,在各大高校的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计算机辅助类设计课程也开始得到重视,开设得比较繁多。通过多年来的教学,笔者发现这门课程以及该课程与培训的发展尚且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课程伊始,必须让学生认清形式,明确学习目的

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学生们减少了手工制作所花费的大量时间。掌握和操作计算机时,熟练地去运用各种软件和特效工具,可以产生平时难以想到和看到的现象,进而得到启发、获得更多的感想。对于素材的剪裁融合,乃至无数次的撤销指令均使我们感受到了计算机这一工具的方便快捷。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机终究是机器,它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有规律的、繁杂的操作,但是它代替不了人的形象思维。学会两三个软件就将资料简单拼凑,一味的炫耀各种操作技巧,这不是我们学习的最主要目的。让学生们知道学习并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系统知识、学习操作程序和经验技巧,以便更好的、更充分的传达和体现设计的创意。

二、课程中指引学生主动摸索学习规律,探索学习方法

计算机发展至今日,硬件配置越来越高级,软件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最大的困扰莫过于软件。各种软件的面世与版本升级更新周期短,往往一个软件还未透彻地掌握,更高优越性能版本的软件又出现了,让人无所适从。比如PS、CorelDraw、3DMAX、AI等一系列的设计作图软件经常升级换代。当然,这些软件也在一步步地更新,功能越来越强大。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这些软件的学习,可以认识到这些软件功能的强大性。就比如说PS,它主要用来辅助我们对图片进行编辑,处理以数字、图像为构成元素的艺术设计作品。在对软件进行认真系统的学习、了解后,这些软件为我们带来的各种便捷就开始逐渐显露出来。计算机辅助对我们的日常办工、设计、图文编辑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但是对待计算机辅助技术应保持足够的冷静,决不能本末倒置盲目地追随所谓“酷炫的特效”而疏忽了对于理念上的深入追求与研究。学生可根据自身不同的专业方向及喜好,选择不同的软件进行学习。

计算机辅助设计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设计、制图,在节省了大量时间与计算的基础上让我们富余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的作品设计中来。就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来说,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种计算机辅助技术,如用PS和3DMAX等软件进行设计与后期处理。景观设计是在电脑虚拟环境里进行纯景观的打造,再用真实材料制造出来。在图形的设计阶段就可以借助图形软件来完成。

如果说灵感是创作的源泉,思维就是完成优秀创意的重要主要军。一旦没有了灵感的作品是平庸的“仿制品”,还原程度再高也不过是个“赝品”。脱离了思维,艺术创作就仅仅只能作为某个点的虚拟的想法而已。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让计算机软件在艺术创作中所占的比重的运用越来越多,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也逐渐提高。计算机软件已经可以作为艺术设计与创作的“草图本”,成为理想模型实现的基础,其应用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我们决不能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产生依赖心理,即便计算机软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起到的价值再高,也不能作为个体艺术创作的全部,而只能说是艺术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品的创作中,仍旧需要灵感、需要思维、需要有执行力作为依托,没有了这些是无法完成真正的艺术创作的。所以一旦醉心于计算机软件,而抛去核心、抛去根本、脱离现实的轨道,那么艺术的创作也就变得不会再有任何“艺术创作”的本真蕴含其中。因此,只有当计算机软件与本身灵感思维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计算机软件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其中,思维、灵感在艺术创作中,后者又占主导地位。计算机软件在艺术创造中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它实现了艺术创造中的理想模型,能够在创作过程中提早发现创作缺陷与漏洞并及时修改完善。由于它的应用为创作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艺术的创造活动带来了可观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春春,谭文非.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以《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课程项目法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2]曾润.传统书法艺术与计算机仿真的交叉研究江苏商报[J].建筑界.2013(12):275-275.

[3]侯珂.计算机辅助景观雕塑设计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3(06).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 篇5

●关键词1:技术原理

NAEP(美国全国教育进展评估项目)强调了学生理解技术本质的重要性,因为,技术不仅仅是指如何操作电脑和网络,还必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电脑,操作背后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再进一步,我们还需要知道某一种技术从哪里来?它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它未来要如何发展?只有搞清楚了一种技术的来龙去脉,也许我们才算真正掌握它。

如果我们稍微再较较真,就会发现隐含在技术原理话语背后的东西──科学。不错,技术的背后是科学,如果要想揭示计算机的本质,那就非得进入科学殿堂探究一番不可。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接触到一些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的知识恐怕大有裨益,这些知识或许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高不可攀,英国信息技术课改的方向就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2:工程设计

如果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看,工程设计的思想不应是陌生的,无论计算机的软件还是硬件都遵循着这一思想。但近年来,在课程的实际操作中,工程设计的思想往往被淡化。随着STEM教育或者STEAM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工程设计的思想开始慢慢回到信息技术课程中。

其实,工程设计的思想一点也不神秘。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对孩子们而言,工程设计就意味着一个新玩具的诞生。无论是学生通过软件工具创作出一个作品,还是利用硬件设备设计出一个产品,都必有工程设计的思想贯穿其中。

工程设计思想的被重视,一个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它背后的两样东西: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强调创新精神的今天,它们才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3:问题解决

假如我们把纯粹的技术环境看作理想中的技术世界,那么,我们日常生活的所在则可以看作是一个现实世界。对于绝大多数处于基础教育中的学生来说,也许他们未来的人生目标并非当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因此,计算机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工具,一个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有了这个认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世界里,不能总是在类似编程、硬件的环境中进行,而脱离了现实世界。必须把现实世界中的情境引入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思考怎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PISA“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看重的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在得不到直接指导的情况下,利用那些常见的、但又不熟悉的电子设备,怎么去解决一个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能,但能否敢于决策、敢于尝试,同样是对学生莫大的挑战。不难看出,问题解决能力是未来信息社会中生存的必备技能,也恰恰是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容易忽视的。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 篇6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确定课程目标

所谓学习能力, 就是指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因此, 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应围绕这些能力的提高展开。

《数学中的算法》课程其实质即围绕数学中的算法问题而展开的程序设计课程。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通过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理解算法的含义及其与数学学科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具体可归纳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算法概念及其含义, 了解数学中的常用算法知识,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了解一门程序设计语言, 掌握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算法问题, 并能完成简单的问题分析;从分析问题出发, 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算法步骤;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算法问题的解决, 并能辩证分析算法的合理性、有效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程序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数学中的算法问题运用程序设计解决提高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培养会观察、会分析、会思考;通过算法问题的解决与评价, 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 提高形式逻辑能力。

●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组织教学内容

思维在学习中的运用可分为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三个层面。具有分析性思维的学生, 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学术性知识, 在学校里往往具有很好的学业成绩;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 虽然学业成绩不一定很好, 但具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能够独立思考, 非常有创造性;具有实用性思维的学生, 有丰富的常识, 能够顺利地融入一个新情境中, 并把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纵观三种思维的各自特征, 《数学中的算法》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算法设计初步”, 通过对经典数学问题如“狼羊菜过河”、“矩形切割”、“士兵摆渡”等问题进行分析、设计算法、绘制流程图和实践程序等感悟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和地位。该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课程中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设计, 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二部分为“VB程序设计基础”, 通过VB程序设计中“对象”、“方法”、“事件”三要素的学习, 掌握程序设计语言, 实现三种结构的程序设计, 通过程序设计了解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通过VB程序设计提升学生的算法思维能力, 即分析性与实用性思维的综合运用。第三部分为“算法谜题”, 选取数学算法问题中“八皇后问题”、“猜数字”、“汉诺塔”等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进一步理解算法思想与程序设计。这部分内容通过算法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实用性思维能力。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 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 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来讲, 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而由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 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 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 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 又是学习的结果。学习兴趣也会随着知识的积累与认知能力的提高逐渐迁移、延伸, 最终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业。在课程的实践中, 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评价手段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往往因为有了先进的理念与技术而精彩, 同时又因为这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的难以掌握而受冷落。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活动, 可以使“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展现它应有的风采, 吸引学生的“眼球”,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运用虚拟教育社区平台进行教学, 使得学生能更便捷地从网络中获取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信息, 能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性, 对于难点可以采用“游戏导入法”和“实践体验法”等方法,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从“怵学”到“敢学”, 从“想学”到“会学”。例如, 教师可利用《野人与牧师》的Flash益智游戏, 让学生在“玩”游戏中理解“算法、算法设计”的含义,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以“记单词擂台赛”的形式参与小组互动游戏, 比较决出成绩最优的小组, 理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使用与意义。该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在整个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使用各种形式的游戏进行引导, 在小组活动中引入课题、分析问题、促进算法分析, 使学生真实地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 真正学会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学习兴趣。

●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出发进行课程评价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归宿是追求实效, 即教与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是使能力和知识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学习的有效性指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具体表现为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不知到知, 知少到知多, 由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行为的转变。课程的评价其实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评价目标, 以“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为主, 以质性评价整合取代以往的量化评价, 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校本课程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以评价促学习。《数学中的算法》的学习评价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实现。课程设计内容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代码”和“附件”五个部分构成。教师预先提出若干算法问题, 学生自主成立学习小组选择课题, 通过网络、书籍等媒体完成“分析问题”和“算法设计”, 并运用VB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发挥团队意识, 学会分工合作, 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对于课程设计作品与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同时提高自身的合理评价信息的能力, 最终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实用性。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 篇7

“两课”教学缺乏实效性, 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对学生来说, 则是不能得到他们本可以得到的人生幸福。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 使“两课”成为学生喜欢上, 愿意上的课程, 很重要一点, 教学内容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 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 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 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的事业, 确信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获得人生的幸福。

1 大学生需要政治理论教育

政治理论教育不仅为国家所需要, 也为每个大学生所需要。所有人都追求幸福的好政治, 是人们获得幸福的根本条件。只有在好的政治制度下, 人们才能去追求、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 得到真正的幸福, 从根本上说, 幸福生活也就是实现着人们自己人生追求的那种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条件下, 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幸福生活。但是,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种种错误政治观念的误导, 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政治环境, 不仅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政治条件, 反而认为它不民主, 不自由, 没有人权, 一味羡慕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他们都未能得到本应得到的幸福。过去说封建礼教杀人, 现在看来, 错误的政治观念, 尤其是那些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等正大光明旗帜的政治观念, 同样也害人。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 我们无法杜绝错误政治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流传, 防止这些错误政治观念误导大学生的最主要的途径, 就是加强政治理论教育,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

2 大学生最需要的两个政治观念

“两课”课程体系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法律制度等众多学科领域, 在这众多政治观念中, 有两个政治观念最为关键, 是大学生所最需要的。一是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事业的政治观念。每一个大学生, 只要能够将自己人生追求自觉融入这一伟大事业, 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就都可以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他们的人生也都会是幸福的。二是确信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的政治观念。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保持中国政治稳定的重要制度。可以说,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 没有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 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3 对“两课”教学内容的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课”教学的主要任务, 就是帮助、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 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事业, 确信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为此, 有必要加强目前“两课”教学内容中的两个最为薄弱的领域。

3.1 关于民主的政治学理论教学现代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

重要成果, 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国家制度,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在目前“两课”教学中, 有关民主的理论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为此, 有必要加强以下两方面有关民主的政治学理论教学: (1) 现代民主与古代民主的本质区别:古代民主是多数人作为最高治权的执行者, 或是多数人作为最高治权执行者的一种政体;现代民主是现代国家的国家基本制度, 其基本职能是将国家政权合法性归之于人民, 即通常所说的“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 或者说, 国家权力产生于人民的选择。 (2) 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 人民的选择又有不同形式:通过选举投票来确定某个执政党是一种形式, 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对于某个政党的政治领导地位的认可、拥护, 则是另一种形式。就是说, 现代民主有自由民主与人民民主两种基本类型。

3.2 有关“政治”基本性质的政治学理论教学目前“两课”教学内

容中没有专门讨论“政治”基本性质的部分, 现有“两课”教学内容对于现实政治问题的解释力明显不足, 不能给予学生满意的答案, 直接影响了学生正确政治观念的形成。“两课”教学要做到意识形态教育与科学知识学习、政治与学术的统一,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 就要改变这种状况, 加强有关“政治”基本性质的理论教学, 使学生真正了解: (1) 国家是建立在对抗与冲突之上的人类社会所不能不采取的组织形式;政治的原则、制度是人们为了实现、维护自己根本利益而自觉提出, 自己建立的。 (2) 人民根本利益具有特殊的二重性:既是维护必要社会秩序的条件, 从而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又对不同的阶级、阶层具有不同的意义。 (3) 人民根本利益是客观的, 即生存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类群体赖以维系、发展的社会组织原则和制度, 具有人的主观意志所不可改变的客观性。 (4) 国家的兴起与衰落、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废除, 就决定于客观的人民根本利益与主观的政治选择这两方面因素的辩证运动。 (5) 对于人类, 获得正确认识自己根本利益的政治真理, 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一方面, 社会是复杂的, 一种政治理论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只有通过较长时期社会生活实践过程的检验才能显示出来。另一方面, 政治社会建立在对抗与冲突之上的社会, 任何有效维系政治社会的政治原则、政治制度必然对于不同的阶级、社会集团具有不同的意义, 从而不可能像自然科学理论那样, 为所有人都信服。

中国人自古就对民族、国家有着“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构成中国人所特有的信仰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都是爱国的热血青年, 只要他们能够真正了解政治真理的特殊性,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制度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人民享福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 他们一定会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的事业, 确信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我们的政治理论课也可以因此而成为他们最需要、最喜爱的课程。

摘要:当代大学生最需要两个政治观念:一, 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的事业;二, 确信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确立这两个政治观念, 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 获得自己的人生幸福。为此, 有必要强化目前“两课”教学内容中薄弱领域, 加强有关现代民主和“政治”基本性质的政治学理论教学。

关键词:政治,政治观念,政治理论教育,“两课”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一九七五-一九八二) .人民出版社.1983年.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参阅[英]基托:《希腊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

[4]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5]单玉.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1期.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 篇8

关键词:新英语课程体系,衔接性,应用性,军事性,全面性,多样性

新英语课程体系的提出

为适应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需要,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发展, 充分体现“突出学员战略意识、科学思维方法、信息科学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特色, 将本科阶段英语教学与研究生阶段英语教学纳入到同一体系, 构建基础阶段、专业阶段、研究生阶段“三位一体”英语教学新体系。使学员的基础英语知识与能力在专业学习与研究阶段自然、有效地得到衔接与延伸, 学员的英语知识面与应用范围逐步得以拓展, 成为适应新时期军队信息化建设需要的, 能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新英语课程体系的内容

新课程体系是以“三位一体”英语体系的建设为核心内容,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英语教学体系进行充实和完善。

1. 本科阶段

围绕“大学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和学员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这两个重点问题,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学员英语素质培养质量。

(1) 本科一、二年级阶段采用3+1和1—4级两种课程体系, 体现分类要求, 分级教学与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新生入学后的军训阶段, 组织统一的“大学英语入学分级测试”, 按层次分流, 实行分级教学。原则上分一级和二级两个层次, 较高层次的采用3+1课程体系, 即三学期基础性英语课程、一学期选修课;基础一般的学员采用1—4级课程体系, 四个学期均学习基础性英语课程。

(2) 专业阶段以专业课双语教学为主课程体系, 以《军事英语》、高级英语选修课程为辅助课程体系。侧重于培养学员英语专业应用能力。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应用两种语言媒介实施科目教学的教学形式, 授课中, 主要精力用于以英语解决科目学习问题。

为切实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效果, 要求在基础阶段开展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 以更好地解决从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课的自然过渡。

针对双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师生交流困难等问题, 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具体授课中, 采用“三步式”双语教学方法, 即: (1) 让学员先用母语熟悉专业内容的术语与概念; (2) 掌握专业术语与概念的英语表达方式, (3) 在此基础上, 教员用简明的英语, 深入浅出地讲解课程内容。

——《军事英语》

为更好地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要求, 采用《军事专业英语系列教程》, 以《军事英语》取代以往课程体系中开设的《科技英语》, 使本科英语教学内容突出面向军事应用能力与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以更好地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军事人才英语知识与英语能力的需求。

——《高级英语选修课程》

高级英语选修课程面向学有余力的学员, , 设的目的是开阔其视野, 使学员了解和吸取外国优秀文化精华。进一步巩固学员的英语基本功, 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高文化素养。

高级英语选修课程分三类开设:

A、知识型:《军事英语》、《英美概况》、《英语国家文学选读》、《时文选读》等。

B、技能型:《高级口语》、《高级写作》、《英汉互译》等。

C、实用型:《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实景英汉口译》等。

2.研究生阶段

本阶段包括《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阶段和《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阶段。

——《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阶段

与本科英语教学纳入同一体系之后的硕士生英语教学, 以培养英语国际交流能力为特色, 使硕士生成为既能用英语从事学习与研究, 又能用英语从事对外交流与合作。

针对研究生以任职教育为主体的实际, 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采用“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1+1授课模式, 语言交际模块+专业应用模块, 即第一学期侧重视听说训练, 培养熟练的语言交际能力;第二学期结合研究生所学专业, 布置相关任务, 以任务促学习、促训练、促以英语从事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的养成。

——《博士生英语教学》教学阶段

(1) 重新修订了《博士生英语教学大纲》和《博士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大纲》并通过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同行专家的审定。

(2) 根据博士生英语教学的实际特点, 采用《国际学术交流实用英语》和《博士生英语听说教程》两部博士生英语教材。

新英语课程体系的特色

1. 衔接性

本科阶段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问题切实得到解决。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与专业阶段教学,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存在的不够系统及衔接松散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新体系内的课程设置在第四至第八学期大范围地开展专业课的双语教学, 并为学员提供英语视听说、军事英语等辅修课程内容, 使学员全程接受英语训练, 真正实现了大学英语教学不断线。

研究生阶段英语教学与本科阶段英语教学较好地得到衔接。将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大学本科阶段纳入同一个培养体系, 较好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而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避免相互脱节所造成的英语教育资源与智力资源的浪费。

2. 应用性

突出了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英语培养目标。全球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 使得人们必须面对一个竞争日趋激烈、交往日趋频繁的国际环境。提高军事人才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和国际交往的能力势在必行。新体系以英语应用能力为主线, 贯穿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不同培养阶段, 将英语通用能力、英语专业能力和英语国际交流能力融为一体, 突出了英语应用能力在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3. 军事性

体现了军校英语教学的军事特色。新体系增加了面向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的英语教学内容, 加强了面向军队所需的实用性英语教学, 以满足新时期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4. 全面性

建立了与新体系相适应的测试评估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试评估系统, 是准确评价教学效果, 保证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新体系以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重心。分项建立英语能力考核指标, 分级实行英语水平测试, 对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质量实施跟踪、监控和评估。

5. 多样性

强调英语课程设置的多样性。精选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注重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让学员尽可能地利用语言载体, 拓宽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文化等知识, 体现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实践性、国际性和跨文化性。

新课程体系同时也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规模与效益的矛盾。二是因材施教有待加强。三是师资队伍质量与教学要求的矛盾。四是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生阶段英语教学方面现有问题尤其突出,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随意性, 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项目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 篇9

本研究试图从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及中职学生心理需要特点的角度进行调查分析, 探索学生参加活动的心理机制, 以便让更多的中职教育者了解校园文化活动是如何达到对学生培养的目的的, 以及如何引导中职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进一步丰富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内容。探索的结果可以给中职教育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思路及方案, 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帮助他们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尽快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与自己将来的职业接轨。

二、调查研究

1.校园文化活动调查。本研究使用的《校园文化活动调查问卷》为自编调查问卷, 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现有文化活动的态度、参与度、满意度等相关信息。

2.中职学生心理需要调查研究。本研究使用的《中职生心理需要调查问卷》是参考《高中生心理需要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中编制的调查问卷改编而成的。共发放问卷734份, 回收726份, 剔除无效问卷23份, 最终有效问卷703份, 有效回收率为95.78%。

三、研究结果

(一) 校园文化活动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度人数超过81.25%。对活动内容的感觉有较大差异, 二年级学生认为当前活动的内容比较理想, 而一年级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人数只占到了26.59%;对能力提升方面:一二年级, 男、女生中均有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对人际关系处理方面有帮助。此外, 学生普遍认为活动首先可以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 其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 中职学生心理需要调查结果

1. 中职生总体心理需要状况。

从中职学生总体心理需要的状况来看, 优势需要依次为实现的需要、认知需要、人际沟通的需要、独立的需要、支配及自我控制的需要、承认的需要、爱的需要、理解的需要、表现的需要。

2. 中职学生心理需要的年级差异比较。

表1结果表明, 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需要水平在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

P<0.05*

3.中职学生心理需要的专业差异。

表2显示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心理需要存在差异, 文理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表现的需要、爱的需要以及认知需要方面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在这些方面, 文科生的分数显著高于理科生。

P<0.05*, P<0.01**

4. 中职学生心理需要的性别差别。

表3显示不同性别的中职学生心理需要存在差异。男生和女生的表现需要和爱的需要方面有显著差异, 男生的分数显著高于女生。

P<0.05*, P<0.01**

四、探索基于学生心理需要的中职校园文化活动模式

1.从活动内容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活动的内容都是经过各层面组织者精挑细选的, 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东方绿舟素质教育活动中的各项拓展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独立、人际沟通、自我实现、表现、被承认的需要, 是比较成熟的校园文化活动。文体娱乐活动中, 十大歌手大赛、舞蹈大赛、体育竞技类的比赛活动都能满足学生表现、被承认、人际沟通、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主题教育活动以教育为主, 需要对主题进行筛选, 避免全校千篇一律, 凸显班级个性化, 或者将主题教育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各种心理需要。技能大赛活动被同学们认为是满足自我实现、认知、独立、表现、被承认、被理解等各方面需要最正当的途径。技能大赛可将内容分为两类, 一是专业技能比赛, 二是生活技能比赛, 不管是何种形式都能让同学在活动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展示自己才华。创业活动是一个能够体现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活动, 重点体现在对独立需要的满足, 所以决不能流于形式, 理想和目标等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可增加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培训、寻找创业者的足迹等内容, 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从活动形式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一个主要方面。社会实践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被理解为以走出校园的形式展开, 因此各个学校都会有春游和秋游。建议有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需要有所变化,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等。文体娱乐活动的形式多数都是以比赛的形式出现, 另外还可以发展文体娱乐活动的社团, 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可以开发与企业文化结合的形式, 也可以开发社区资源, 把学生中优秀的活动项目搬到企业和社区的舞台上。主题教育活动则可以尝试辩论赛的方式。辩论赛可以使辩手瞬间成为关注的焦点, 极大地满足了中职学生爱表现的心理需要;知识竞赛采用现场问答, 使学生从幕后走到台前, 把自己的风采展示在师生面前。将小报和征文的形式转化成网络博客或者微博的形式, 使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感。技能大赛除比赛外可以增加“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要走进社会, 走上工作岗位, 就需要学会适应自己的各种角色, 可以在技能比赛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提高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的综合能力。创业活动的形式更应丰富多彩, 这个活动具有更真实的环境, 与社会接触更加密切, 应该引导学生模拟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形式上可以开发角色扮演、模拟招聘、产品推广、广告创意设计、寻找启动资金等。

3.从活动组织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也是校园文化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首先, 活动应得到领导的重视。活动开展之初, 邀请相应级别的领导给予方向性的指导, 尽力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活动开展过程中, 领导应及时给参与活动的队员关心和鼓励, 活动结束后领导要及时的点评, 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其次, 在活动组织管理过程中放手。活动的部分组织管理工作可以交给学生, 校内小型活动可以由学生自发组织, 给学生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校外的大型活动可以适当放开, 组成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也是活动的主要责任方, 而并不是单独的参与者,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 从而发挥出更多的潜能。最后, 学校在活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要从管理学生转到为学生服务。中职学生急于踏上社会去证明自己, 期望得到更多人认可, 改变社会大环境对他们的看法。所以学校要做好学生与企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纽带工作, 为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近企业、面向社会铺好路。

4.从活动评价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颁奖环节, 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必须在活动评价的阶段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自我实现、表现、被承认的需要, 满足他们更多地成就感。目前的活动中涉及到比赛的项目都会设立奖项, 活动结果的评价除了要及时以外, 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颁奖仪式要隆重、颁奖场地要正规、邀请重量级的颁奖人等。为了扩大活动结果的范围和实效, 可以在活动中评选活动明星, 制作配以生活照的个人简介, 张贴在校园的布告栏里, 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获奖的同学的事迹;同时将获奖同学的介绍放在校园网上, 扩大获奖者在校外的影响力。技能比赛的结果评价除了颁奖以外, 可以将作品展示在校园荣誉展柜, 也成为学校荣誉的一部分, 满足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吕巾娇, 刘美凤, 史力范.活动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应用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 2007, (1) .

[2]姚延名.对加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7.

上一篇:销售渠道现状下一篇:三度房室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