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程建设(共12篇)
理论课程建设 篇1
《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是面向学生讲授会计学的基础知识, 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 也是为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通过对课程的讲授,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习兼活用能力以及实际能力的处理问题。目前国内的《基础会计》教材大多数都只是注重理论的讲解, 在实操方面比较欠缺, 而《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正好解决了实操方面的不足, 将理论与实操结合起来, 以项目教学, 将项目分解成不同的任务进行讲解并练习, 让学生充分体验会计工作岗位的基本职能。
一、对市场的专门人力需求的基本要求
市场调研及毕业生的主要从事职场生活, 并提出无理要求工作教学计划中表明人才的规格, 坚持现有的要求、德、体制全面发展清楚、财务管理意识, 树立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会计职场生活, 军方的要求的基本职业技术素质在内的会计、出纳创造职业能力。职场生活, 军方掌握所需的基本理论、技术基础理论及实用范围宽广的专门技术知识。主要会计基本理论和工作, 出纳岗位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二、存在的不足
在《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上, 一直以来, 在学术课程体系的指导下, 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不足。而且, 受到实训条件的限制, 很多实训教学得不到有效实施,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三、设计思路
( 一)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 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专业必修课, 也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在整个会计专业体系中,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 二) 设计思路
以会计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 以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为宗旨, 确定本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和情境设计, 紧紧围绕“工作任务”来选择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操作技能, 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课程特色与创新
以充分动员学生学习欲望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 强调应用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强化、重视实践的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课的组织形态的内容的教室授课、研讨会、作业、会计针线活模拟和计算机软件使用等方式。学生以课堂教学为主, 讨论、作业、实习为辅。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 增加信息量, 特别是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 应对教科书单元的内容是最新的会计制度, 发出了会计标准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知识, 以提高学生的会计理论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采用传统教育手段, 同时也是学校会计实训室直接使用各种财务软件, 走学生为了就业, 尽早熟悉的企业情况较好的基础; 在多媒体课上擦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 而是信息提供者的组织者, 学生可以学习的辅导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条件
教材及课外资料的使用和建设是改革的基础, 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的过程。我们坚持采用优秀教材, 在综合比较国内各种教材的基础上, 选用教材, 教材在理论性、实用性、先进性等方面表现突出, 全面阐述了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 并介绍了会计准则的结构与内容, 以及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的新观点和新发展。相关章节涉及会计热点问题和最新准则、制度等, 便于激发学生兴趣, 了解最新动态。为了促进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除了选择合适的教材外, 还结合《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指定了参考书的学生掌握的其他会计理论学术观点, 以便能够开阔视野。
该课程的具体方法上教学方法。”“过程教学法、实物柔道法、实验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即, 借助于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过程, 进行会计处理程序循序渐进地给学生们一一说明实体; 知识体系系统通过法律引导学生们的观察真实证明书、账簿、报表, 培养学生的感性, 并去除书和现实之间的“断层; 即实践教学法会计实验室同事的学生为对象, 向每一个人坐操纵、熟悉各种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 合作教学法上课也小组讨论,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 学生们团队精神、语言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用于敦促提高。
六、结论
( 一)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 可以转变教师职业教育观念
一是可以改革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具体、形象、生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可以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技能。
( 二) 通过实施精品课程建设, 可以进一步完善会计实训教学基地建设
本课程就是重在理论与实践并重, 把实践技能放在了重要突出的位置, 有利于利用会计实训基地打造专业特色, 扩大实训基地的影响, 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理论课程建设 篇2
1、孔子六艺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古希腊七艺
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3、蒙学课程教材
蒙学: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古人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是脱蒙的唯一途径。启蒙,也就是启迪幼稚,又称为发蒙、训蒙、开蒙、养蒙等。
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道德教育;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体悟和练习。《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和明《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弟子规》等
4、四书五经内容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5、智者学派三艺
文法、修辞、辩证法
6、柏拉图七艺
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7、课程的定义、本质、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定义:
本质:课程是有计划地为学生发展提供机会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意。
8、杜威课程三个基本命题,基本课程观及其影响
9、泰勒原理主要课程思想及其影响与意义
10、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11、校本课程的概念及其开发模式
12、研究下学习概念、本质
理论课程建设 篇3
摘 要: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系统。课程设置是学校为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安排,课程设置的结构就是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性课程体系和实践性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问题,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质量的高低。公安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公安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战技能的高素质公安应用人才。而课程体系改革是决定人才素质和质量的基础工程,公安院校在研究和探索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同时,应积极适应新形势对公安工作人才的要求,适应人才竞争的需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 公安教育 课程 探讨
一、公安高等(专科)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我国的公安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在教育的功能和培养的目标上与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一致的,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的一般性,遵循高职高专教育的一般规律,这是进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公安高专教育由于其所居行业的特殊性,也呈现出和其他高职高专院校不同的若干特征,职业的特殊性;职业岗位对人才更高的要求;公安高专教育面临的社会背景发生变化等等以上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公安院校面临的特殊情况,也是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调整与设置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则很难取得应有成效,达到改革的目的。
公安高专课程教育的课程应该坚持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摆脱传统的学科教育束缚,以培养职业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公安高专教育课程体系。
二、公安高等(专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案
我们在课程建设与改革过程中,要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规律,摆脱传统学科教育的束缚,以“必需、够用”为度压缩公共课的比重,按照“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的“突出公安特色、强化专业技能”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出发点,以公安一线民警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线,结合公务员(招警)考试对各类知识、技能的需要,根据课程体系的整合原则对各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进行创新与改革:
1.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
学校要组成由公安机关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小组,面向各级公安机关开展人才需求调查,通过对调查的资料和数据的处理分析,形成专业人才培养基本需求的意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具体包含政治素质要求;法律素质要求;专业素质要求;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文化素质要求及警务基本素质要求。
培养目标和学科质量标准的确立,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
2.重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突破传统高专教育“学科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按照所开各类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设置既能灵活组合又有相对稳定的模块课程。
(1)建立公安大平台课程模块
平台课程模块的设立旨在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基础扎实、知识交叉的人才;平台课程的建立在于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涉及到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和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该模块应包括警务基础课和警务技能课两大部分;警务基础课和警务基本技能课应体现各专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和基本技能要求,应能满足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并能适应整个公安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需要。警务基础课包括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大学英语、法学概论等课程。
(2)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核心课模块
依据专业岗位需求和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分析设置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体现各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其开设应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以及适应本专业岗位工作的需要。专业技能课主要是与本专业岗位需要的技能课程。
(3)专业发展课和选修课模块
专业发展课和选修课是在本专业学生修完以上课程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特长和意愿所开设的课程,包括素质教育等拓展课程。通过专业能力发展课和选修课的开设,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社会竞争能力,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该模块包括交际与礼仪、书法、电脑制图、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学发展观与公安工作等课程。
在此相对固定的模块课程基础上,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用以指导学生便利地找到适应自己的职业岗位。
3.着重能力培养,强化实战训练,构筑实践教学新模式
针对基层公安机关急需的是既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又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状况,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强调以学生职业技能的熟练掌握为核心,紧紧围绕岗位群要求,确定学生必备的实践能力要素和结构,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构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在仿真和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训、实习,将原来的以验证性实验教学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为以加强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的实训、实战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4.注重警学合作,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校局合作”发挥学校和公安实战部门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公安一线需要的人才,这是公安高专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加强学校与公安实际部门的合作,教学与实战的结合,学校积极构建“学警协作、校局双向介入”的警学合作机制,校局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我国目前高职高专发展的现状来讲,其课程改革工作在现阶段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作为高职高专教育一部分的公安高专课程体系建构脱离不了这个大环境,我们需要做的是,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规律,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学习同类院校改革中已经取得成果,在改革过程中对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加以修改、调整,逐步完善,促进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鸣主.《公安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编.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
2.柳卫民著.《关于我国公安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群众出版社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探索 篇4
关键词:统一思想,师资建设,教学评价
重视国防教育在高校里开展军事理论课程对促进高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几年来, 高校军事理论课课程教学围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学生国防意识、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 作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效果比较显著。但是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问题存在。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尚未开设军事理论课程, 师资队伍没有健全, 教学经费投入少, 考核体系不够合理等等。因此高校军事理论作为一门学科, 它的课程建设的是否科学也是落实该门学科的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 要搞好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工作, 必须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 健全教育体制, 在军事理论课程内容、形式、手段、评价等方面实现创新。
1. 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意义
现在很多院校, 认识不到军事理论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主要反映在一些院校特别是个别院校领导从本位主义出发, 认为自己学校毕业生将来不会从事国防方面的工作, 因此没有必要建立军事课程;有开设课程的学校也无非在新生入学安排一两个讲座敷衍上级部门检查等。思想上认识不到位, 因此课程建设不够完善也就不足为奇了。军事理论课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建设祖国, 保卫祖国的思想觉悟, 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 在和平时期, 国防教育最终目的不仅是国防建设本身, 它还是可以化作一种精神灌输到大学生的头脑, 使其更加发奋学习, 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因此, 必须首先在思想上加强认识, 上级军政机关和省级教育领导部门, 加强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 纠正当前普通高校教职员工, 特别是学校领导干部对开设军事课程认识模糊的错误思想。在课程建设经费方面投入要有保障, 配套设施要给予完善, 这些是课程建设的物质基础,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完善军事理论课教学机构是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2.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中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由学校配备的专职军事教师、聘任的兼职军事教师和军队派遣的军官共同承担”。借助军事院校教师资源力量, 创建一个优势互补的教师队伍教学模式和建设模式是当前国防教育的一个基本思路, 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与交流。军事院校在军事领域的学术方面无疑是有很大优势的, 地方院校的老师在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因此, 军事院校与地方院校可以互派骨干教师提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一些学术交流和教学交流, 达到双方互利, 共同发展。
3. 丰富教学内容与手段
目前市面的军事理论方面的教材可说比比皆是, 有些教材内容雷同, 有的军事教材, 可说质量较差, 所以在教材编写时应该注意, 教育部、总参、总政及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管理部门应该及时的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提出军事理论教材的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 内容的选择上要合理安排、精心挑选, 充分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军事理论的教材不是一劳永逸的, 随着新的军事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 新武器的不断研发, 世界格局不断变化, 军事理论教材的内容要做到及时的更新, 多多吸收最前沿的军事知识, 同时淘汰那些不适合形势发展的内容。只有适时更新教材, 才能让师生最快了解最前沿的知识, 实现其教育功能。
《高等院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几乎涵盖了军事学的方方面面, 军事学又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内容宽泛, 涉及面广。要使军事理论的教学内容深入人心, 必须要有好的、丰富的讲授形式相配合。单凭课上的36学时很难使学生完全消化理解军事理论教学内容。因此, 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努力创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要积极的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利用网络、多媒体的现代工具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组织学生到军事院校、部队参观和交流, 增加对先进武器和我军发展的了解, 树立他们对国防的信心, 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
4.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 不仅能够测试出学生对军事技能的掌握情况, 军事课相关知识、, 也是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考试作为教学的最终环节, 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程度的过程, 检查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的, 为此军事理论课考试应当根据其教学目的所提出的要求来组织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形式, 并通过考试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军事理论课程试题库, 学生考试成绩遵循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原则、试卷类型依据主观题与客观题型相结合的原则、课堂讲授依据大班小班和课上课下相结合的原则, 军事理论课成绩不及格必须重修, 同时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综上所述, 要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首先必须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坚持法制办学, 保证军事课能够顺利走进高校课堂, 其次国家在政策上, 特别是在人、财、物方面给与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一定的支持以保证军事理论课良性发展。我们期待早日步入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法制化、教学形式正规化、课堂教授课件化、考核方法多样化的一条科学合理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晨峰.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课程建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8 (1) .
[2]陈世利.对提高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J].科技资讯, 2006 (31) .
[3]季玲.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研究[D].东南大学, 2009.
[4]周善标.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课程建设研究[D].东南大学, 2007.
军事理论课程重点 篇5
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组成。
2.我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3.我国普通高校军事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
4.我国边界线长22800余公里,海岸线长32000余公里。我国国土总面积1260万平方千米,陆地总面积1040万平方千米,海洋总面积220万平方千米。
5.远程导弹的射程是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的射程是8000千米以上。
6.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12月13日。
7.根据我国国防法规定,中国公民享有3个国防权力:提出建议权制止和检举权获得补偿权
8.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于1983年4月
9.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时间是1949年11月11日,海军成立时间是1949年4月23日。
10.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11.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兵书是:《孙子兵法》。
12.中央军事委员会包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
13.我国七大军区包括: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战区南京战区广州战区成都军区兰州军区
14.现代国防基本类型包括: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我国属于:自卫型。
15.我国公民履行兵役的主要形式是: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训。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自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17.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时间是:1967年6月17日。
18.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是:1964年10月16日。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通过的时间是:1997年3月14日.20.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七七卢沟桥事变。
21.我国政府奉行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互相尊敬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2.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方针。
23.我国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组织军训开展军事理论课国防教育课。
24.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25.解放战争我国的武装组成力量是:野战军地方军民兵。
26.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7.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28.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9我军的根本建军原则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0.世界格局正处于动荡和调解之中,世界格局发展的方向是:多极化。
31.武装部队主要由:内为部队和警察部队。
3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人民战争思想。
33.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为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34.武汉厉属于中华国人民解放军的:广州战区。
35.和我国国土接壤的国家有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11个。
36.我国周边安全形式主要概括为:东急西重北缓南和。
37.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
38.我国南海群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
39.中国海军三大舰队是:北海舰队南海舰队东海舰队。
40.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被人类称为信息化战争的战例是:海湾战争。
41.2013年中国政府发表国防白皮书正式公式中国陆军18个集团军85万人。
42.神舟十号发射时间是:2013年6月11日下午17:38.43.人民战争战术思想是:战场上藐视敌人 战术上重视敌人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4.下列属于我国军事思想的作品是:《孙子》《吴子》《司法子》《六韬》《三略》《魏缭子》《李卫公问对》
45.国际战略格局构成的重要因素是: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军事科技力量社会文化力量。46国防的含义:国家防备和抵制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军事活动和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国家活动,国防是国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
47.国家的主体是:国家。
48.国防的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49.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政治、经济、外交。
50.国防的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
51.我国现代国防的建设的基本原则是:1.适应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2.与国家经济建设有机结合。3.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实现国防科技,武器装备,国防人才,国家体制现代化。
4.突出重点,以武装力量为主,全面提高国防综合性效益。
52.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1.军事思想现代化 2.军队现代化 3.国防科技和国防体系现代化 4.国防法规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现代化5.国防基础实施和战场建设现代化。
53.国防动员的内容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政治动员
54.国防教育指:巩固和加强国防面对公民进行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
55.解放军三大注意和八小注意:1.一切行动听指挥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3.一切缴获要归公
1.说话和气 2.买卖公平3借东西要还 4.损坏东西要赔偿 5不骂人,不打架6.不调戏妇女 7.不损坏庄稼 8.不虐待俘虏
56.武装力量: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军、非正规军的武装组织集合而成。
57.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它是党、国家、人民的军队。
5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紧紧的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9.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捍卫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0.预备以军官包括:1.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官 2.确定服军官预备役退出现役的军官 3.确定夫君关预备役的高校毕业学生 4.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和民兵干部 5.确定服预备役的非军事部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61.民兵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各项任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62.2013年12月14日21:11嫦娥3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着陆,标志我国已经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世界上第3个地球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63.中央军委颁发的共同条例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例》
64.毛泽东思想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在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形成 2.在抗日战争时期基本成熟
3.在解放战争时期全面发展 4.在建国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65.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含义: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充分依靠和动员人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与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并将武装斗争形式紧密配合的人民战争。
66.武装力量:是国家式政治集团所有的条件武装组织的统称,由军队和其它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而成。
67.军事思想: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揭示了战争的本性,战争的规律以及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成果。
68.国防动员:国家或政治集团应对战争和其它军事威胁采取的非常措施,将社会各个领域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使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准备实施以及相关的国防活动。
69.国防动员的意义:国防动员是国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寓兵于民,军民融合的国防发展战略,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是增强国防成功的重要措施,是增强国防威慑力的有效手段,是争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证。
70.军事新技术:也称军用高技术,指应用于作战或其它领域的高技术,它建立在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能力的提高起到重大作用的新技术。
71.战争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一刻也离不开政治,政治的目的是战争转化为和平,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战争不是解决国家民族和阶级之间一切矛盾的唯一手段,战争作为一种暴力行为,起源于一定的生产方式,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以暴力为特色的战争依赖于社会的经济力量。
72.战略:是指筹划、知道战争的方略,要根据国家形势和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科学分析的判断,科学的预测战争的发生和发展,制定战略方针,战略原则和战略计划,筹划战争的准备和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73.战略与战略环境的关系:1.战略环境与战略是客观实际与主观指导的关系2.正确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是正确制定战略的先决条件。
3、战略对战略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74.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信息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信息化的主要力量是系统作战,信息化战争将在5维空间进行,主要特征是精确控制、指导、保障体系是联勤保障,关键是人机结合。
75.信息化对国防建设的要求:1.树立信息时代国防建设的新理念2.大力加强信息基础建设 3.努力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4.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和进程5.努力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
76.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1.科学发展观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3.全面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提高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4.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的全面建设。5.主动适应新趋势,推动中国事业变革,坚定不移的推动军队和国防的创新。
77.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地位和意义:1.拓展了三代领导人的思想的内容.2.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3.为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问题和矛盾开辟了途径。4.是我国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5.为加快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78.实弹射击时的安全规则:
1、确定实弹射击地时,必须要有可靠的靶挡,确保安全的靶壕和遮蔽物,应避开高压线
2、在使用时,事先必须仔细搜索靶场警戒区,派出警戒,设置警戒旗
3、实弹射击时前,射击场指挥员必须向全体人员明确规定各种信号以及警戒、观察人员联络方式,并要求全体人员执行信号规定 4.参加实弹射击的射手,在使用武器前后,必须验枪,无论枪内有无实弹,严禁枪口对人 5.示靶人员听到射击的信号后,应迅速隐蔽,未经射击场指挥员许可不得随便走出靶场。若粑壕内发生特殊情况,需要立即停止射击时,应出示白旗或其它规定的方法向指挥员报告。
理论课程建设 篇6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实践中,网络课程有两种:一是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主要适用于电大教学,另一是高校网络课程,主要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一.思政课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诉求
网络的进步,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思政课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深入,推动思政课必须变革原有教学模式。
1.国家教育改革的需求
我国的网络课程建设源于教育部《关于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通知》(教高司【2000】29号),后又有一系列部委文件涉及到网络课程建设。2008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提出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的总体要求。要求在课程教学体系全国统一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途径,探讨多种方式,构筑教学新平台、拓展新空间,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教学阵地。思政课网络教学的建设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2.思政课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需求
长期以来,思政课课堂教学劣势日益凸显:第一、课程受重视度差。在高校,一些人心理认同是重视专业课,轻视公共课,尤其对思政课存有偏见,认为思政课大道理,喊口号,不用讲就明白。第二、思政课教学方法陈旧。思政课一直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满堂灌,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仅限于ppt和视频简单播放。思政课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感到乏味,不能直接解决现实需求。另外,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从义务教育一直延续到高等教育,产生厌烦心理和审美疲劳,由此,学生学习态度消极,为了获得学分迫不得已而上课,迟到、旷课、睡觉、玩手机等溜号现象出现。面对这些问题,急需寻找对策改变教学困境。
二.网络课程建设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网络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大学生对网络尤为青睐。思政课因课程性质和特点更需要网络的支撑,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网络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意义重大。
1.网络课程能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适应网络背景下教学改革的能力
网络课程建设,首先必须建立网络教学基地,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网络课程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掌握基本的网络技术,这是做好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前提。其次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计划,以全新的视角有针对性大规模收集资料,整合教学资源,重新规划教学环节,这也是网络时代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只有全情投入工作,总揽全局,培养宏观和微观的操控把握能力,这样,既有利于课程建设,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网络课程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网络课程教学开拓了学生视野,教师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的任务是在网络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教学相关的思想性强的丰富网络资源,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思考和分析。学生利用网络课堂平台,大量浏览资源,平等沟通交流,合作学习,提升知识运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实现。
3.网络课程建设有助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网络课堂,学生浏览丰富资源,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只能传授基本理论,涉猎课外资源受限,辅助内容的学习,教师只能为学生提出参考书目,学习效率不高。而网络课程资源是共享的、无限的,符合学生上网浏览的习惯。学生可以无限享用资源,并在浏览中有所感悟和认识,师生随时参与课程专题讨论、交流,答疑、作业和测试也均在网络完成,寓“读、思、问、答、辩、写”为一体,教与学达到高度统一。
4.网络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思政课本身是一门思想性、教育性和针对性比较强的课程,与学生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连。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可以随机反馈学生学习状态和需求导向,教师随时追踪各个环节,不断地调整教学战略,完善资源信息,把握平台和谐,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政课网络课程建设的主要思路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是思政课网络课程建设的载体。登录虚拟网络平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沟通交流,充实思政课课堂教学,还可以提供远程教学平台。
在建设过程中,针对思政课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可以设计为:
1.网站导航具体清晰
网络导航是师生登陆平台,实现网络学习交流的关键,设置内容要一目了然,清晰醒目,介绍网络课程板块名称、具体内容,为学生提供方便。
2.教学内容详实丰富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该课程的相关知识,可以设计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材料、课程通知、答疑讨论、课程问卷、个人资源、课程作业、试题试卷库、在线测试和课程管理等栏目,栏目中包含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和教学视频等教学指导性文件,让学生总体了解课程信息。同时,也可以设置资源链接,为学生提供远程学习条件,提供新闻媒体相关资源,丰富课程教学,扩大学生视野。
3.题库建设形式多样
题库建设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按照教学专题,每一专题分类制作多套试题和试卷,可以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个部分。主观题包括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的调研报告等,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等形式。
4.学习方法自主灵活
学生在网络以自学为主。学生随时按照学习路径进入该课程学习,并且可以与教师远距离交流互动。学生随时关注课程通知,跟进教学进度和要求,自觉完成各项任务。学生随时可以查询各项成绩,调整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讲话【Z】.2007-01-24.
高师钢琴教学理论性课程建设研究 篇7
在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课程建设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具备相关的理论基础;2.具备钢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巧;3.具备即兴伴奏的能力;4.具备准确的读谱能力。明确了课程目标和培养目标, 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详细的课程建设。围绕上述目标, 我们的课程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理论类课程 (钢琴艺术发展史、音乐教育方法论等课程) ;2.实践类课程 (专业个别课、专业小组课、即兴伴奏课、视奏课等)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钢琴教学法、乐谱分析、表演美学等课程) 。但是,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 大多数的学生都较为重视实践类的课程, 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和探究, 而较缺乏理论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对于这种情况, 究其原因, 就是学生认为钢琴课程是一种实践性的操作能力, 而与之相关联的钢琴理论却被认为是不重要的, 甚至有无用论的倾向。实际上, 钢琴演奏过程中, 基本功和技术的能力的确具有核心地位, 只有好的技术和基本功才能将音乐阐释的更完美、更准确。但是在钢琴演奏和教学中, 基本功和技术能力并不是全部, 能阐释更完美的音乐还需要有正确的声音观念、正确的谱面分析能力、正确的示范原则以及教学方法, 等等这些能力都需要有理论的支撑。即使是专业的钢琴演奏家也不能忽视对自身的理论素养的不断学习, 更何况作为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师更需要高水平的理论素养。首先, 师范类的学生不仅仅要具备高水平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还应具有较为准确和系统的表述能力, 而要具备较为系统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则离不开将具体技术层面的问题转化为理论层面的问题的能力;其次, 教师还必须具有一定水平的理论知识储备和理论研究的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够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 掌握学科前沿发展。最后, 在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质之后, 作为教师,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因此, 在高等师范学校的钢琴教学课程模式的探讨中, 除了已经被大家足够重视的实践课程以外, 还需要进一步建设理论性课程和职业能力训练课程。
在钢琴教学中, 理论课程的建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和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一、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建设
这一类课程主要是为了结合师范类教学的情况开设的课程, 主要包括钢琴艺术发展史、音乐教学方法论。
钢琴艺术发展史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时期的钢琴技术的发展以及音乐风格的形成。应加强以下三方面内容的讲授:1.钢琴技术的发展历史;2.不同时期钢琴音乐的美学观念及其风格形成;3.结合钢琴技术和美学观念, 聆听和分析不同时期的钢琴作品。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要求树立学生不同时代声音观念和审美情趣, 在演奏不同时代作品的过程中, 能很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 完美并且准确地诠释作品, 并且能够深入了解不同风格与不同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音乐教学方法论课程主要考虑到师范类学生的特点是不仅仅要求演奏也更要求其授课能力的培养, 在授课能力的培养上, 可以借鉴不同国家的音乐教学方法, 如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等。掌握各种教音乐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他们将来面对的学生主要以幼儿教育及中小学教育为主。而且基本上钢琴演奏的专业教育占很少的比例, 而大多数钢琴仅仅是音乐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因此, 在高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除了钢琴演奏技术的学习以外, 还要求其具备音乐教育与钢琴演奏结合的能力。也就是说, 怎样将钢琴演奏与以上各种音乐教学法相融合, 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音乐, 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应当重视的问题。探讨钢琴在诸多音乐教学法中的作用和怎样将钢琴运用的更为得当, 是这门课程需要解决的我问题。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建设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钢琴教学法、乐谱分析、表演美学。
钢琴教学法课程:在该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 要从最基本的对“音”的认识、坐姿、手型等初级阶段开始到高级演奏技法讲起,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要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 细致探讨不同的技术音型、音色、音响, 不同的弹奏法、指触如何表现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音乐。这门课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大量的示范, 并且配合示范做系统性的讲解。使得学生们在理性与感性上认识钢琴演奏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乐谱分析:该门课程主要解决学生对乐谱的熟悉程度, 要求学生不仅仅按照乐谱上的音演奏, 还要求学生仔细研究乐谱中的表情记号, 和声与调性, 曲式结构等问题。本课程需要学生对乐谱做整体性分析, 并且要求学生通过分析谱面, 能够结合音乐史相关知识, 做到不仅仅是分析出和声调性以及曲式结构, 还要将这些与作曲家创作风格极其历史时代相结合, 将和声、调式以及曲式这些较为枯燥的音乐语言转化为丰富的历史想象, 使学生的认知立体化。了解作品中各主题之间的联系和对比, 调性、和声的美学基础, 主声部和支声部的互相补充和衬托, 掌握乐曲的内部结构, 才能在演奏中突出层次感。以免平铺直叙、杂乱无章。
表演美学:本课程建立在钢琴教学法和乐谱分析的基础上, 主要探讨如何在表演中处理好技巧与情感的关系、传统和现代的关系、身体与音乐的关系等美学问题。本课程除了对传统作品的表演美学进行讲解, 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现代作品, 通过作品诠释出不同于传统表演美学的另外一种表演美学。
三、职业规划及职业能力的训练
对于高等师范大学的学生来说, 将来的工作岗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教师不仅仅需要拥有完备的技术经验。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制定教学大纲并围绕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等等是师范类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制定对整个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 其明确规定课程任务、教学原则、教学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等等一系列问题。师范类钢琴专业的教学大纲应该仅仅围绕国家相关政策与规定以及培养目标来设定, 其以培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中, 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技术练习与谱面分析的结合等等问题。教学范围和体系主要围绕以上原则设置, 教学方法可灵活多变, 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 钢琴演奏技法的训练是高等师范大学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实践性教学活动。而理论研究能力是高等师范教学中的素质培养的关键, 它是教师不断创新, 发展新的知识领域的原动力, 也是培养师范类学生知识系统化表达能力的基本条件。职业规划及职业能力的训练则是具有高度职业化的倾向的, 是针对教师职业的能力训练, 他并不属于钢琴专业领域, 但的确是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职业能力。
摘要:钢琴演奏技法的训练是高等师范大学音乐人才培养的基础, 是实践性教学活动。在钢琴教学课程模式的探讨中, 除了已经被大家足够重视的实践课程以外, 还需要进一步建设理论性课程和职业能力训练课程。教学原则中, 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技术练习与谱面分析的结合等等问题。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因材施教。其中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则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关键。它是教师不断发现新的知识领域、创新新知识的原动力, 也是培养师范类学生知识系统化和音乐表达能力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课程建设,钢琴教育,专业素质,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应诗真.《钢琴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2]徐帆著.河南大学硕士论文《几种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知网.
[3]杨相勇著.《“四位一体化”钢琴视奏模式初探》.南京艺术学院音乐与表演, 2010.3
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建设 篇8
1 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类文明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3个时期, 从人类对自然的敬畏、被动服从到盲目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再到工业文明的“人是自然的主宰”, 自然界与人类相辅相成共存。直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变成了掠夺与破坏, 自然资源迅速枯竭、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20世纪60年代开始, 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升温, 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文件《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相继问世, 我国学者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 这都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 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更是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重要指导作用。
生态文明, 即生态环境文明, 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在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提出的替代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 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 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存在的负面影响, 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2]。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是人类朝着人与自然和谐迈进的重大决策, 在其科学的指引下, 人类终将放弃工业文明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 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避开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惨结局。
2 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
鉴于我国尚处在工业化时期, 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 必须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 抓住历史机遇, 克服工业文明弊端, 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1 改变观念
走生态文明之路, 必须跳出“以人为中心”的误区, 摒弃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理念, 需要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 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 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关系。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才可能保证生态文明之路的畅通。
2.2 完善立法
改变观念是根本, 完善立法是有力保障。建设完善的法律, 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 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与标准, 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 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 建立健全公众检举平台, 万众一心, 从源头上杜绝环境问题的出现, 从法律和道德标准规方面范公众的行为, 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2.3 规范行为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 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齐心协力保护环境。首先, 要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环境文化, 倡导生态文明,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 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 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 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 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其次, 要倡导主人翁精神, 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针对环境污染的恶化形势和公众对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 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 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生态文明新风尚, 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 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3 以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为主旨的建设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 两者相辅相成, 践行生态文明, 即保护生态环境, 倡导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以追求生态、社会、经济三者效益的有机结合。在自然科普教育的工作中, 以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为主的科普教育活动, 成为工作的纽带, 关系着科普教育的长足发展[3,4,5]。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中,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常年来开展以环境保护、生态教育为主旨的科普教育, 形式多样, 活动丰富, 寓意深厚的科普设施林立, 发人深省的环保格言环绕苑中。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该中心立足本身, 借助特有的资源, 从科研理论到科普教育, 为践行生态文明理论, 营造美丽北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 扎实的科学研究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
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直接生态问题就是物种的灭绝,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研单位,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不仅在麋鹿的重引入项目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麋鹿得以在中华大地上重生并回归自然, 在其他物种如普氏野马、银杏等国家级动植物的保护上也取得一定进展, 由此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景观。中心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化, 分子水平的麋鹿研究正在进行中, 麋鹿与马鹿杂交取得成功, 动物信息平台与监测已投入使用, 湿地水质检测、科学饲养动物、合理规范绿化成为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展开。强大的科研技术团队做后盾, 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 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利保障。
3.2 深入的科普研究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环境
该中心自成立以来, 科学普及工作就紧紧围绕环境保护的主题展开, 苑区各项科普设施的主旨无一不体现了倡导环保、推广生态的理念。有寓教于乐的绿色迷宫、燕窝及动物之家系列, 这些科普设施意在通过公众的参与, 去体验迷宫中关于生态文明理论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 去换位思考、感悟燕子的丧家之痛, 去体味大自然赋予动物的本能及动物们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相辅相成关系。有生态教育意义深刻的世界灭绝动物多米诺骨牌, 沿着一块块倒下的墓碑走去, 鲜明的手掌、庄严的墓志铭带给公众心灵上的震撼, 更是唤醒着人类内心深处的责任感, 引发共鸣。有独具形象特色“森林木十”之滥伐的结局, 给人们敲响了生态安全的警钟。
近年来,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下, 中心的科普工作, 从点到面陆续形成自有模式。在形式上, 科普工作多样化, 从推陈出新的科普设施, 如中华护生诗画与科普栈道展, 到网络媒体下的网站、博客、微博创建与使用, 到惠及百姓的科普讲座、科普课堂与科普话剧, 再到不断深化的科普游戏如动物之家亲子体验、地球守护者、生态物候调查等, 科普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覆盖面不断增大, 从个别效应发展成为群体共识。在内容上, 科普丰富化, 围绕生态与环保2个主题, 拓展到生态安全、健康城市、爱国主义教育等多个方面, 不仅起到了面向公众的窗口宣传作用, 更担负起唤醒公众生态意识, 努力提高意识水平的重任[6,7,8,9]。
3.3 丰富的知识内涵提炼生态文明的实质精髓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作为皇家猎苑遗留地, 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从麋鹿的科学发现, 到中国本土灭绝, 再到重引入的成功, 从适宜的环境资源、丰富的物产为麋鹿提供生存之地, 到环境破坏, 国难当头, 麋鹿惨遭灭绝, 最终到回归祖国怀抱, 在祖先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继续繁衍生息, 历史和实践都说明物种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可造就物种, 也可毁灭物种。在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中, 人类是主宰, 但不是环境的主宰, 人类的一切活动更不能凌驾于环境保护之上。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 兼顾环境保护与利用,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除了历史文化知识, 在生态环保的知识宣传方面, 中心的科普设施区有碳足迹和生态足迹小径、鸟类迁徙展、荒野的自白、环保拍手歌、科普厕所, 湿地展示区设置湿地文化长廊和生物多样性知识展及科普栈道知识展, 这些区域都是借助科普设施进行知识传播, 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 广为宣传生态环保理念, 烘托环境教育的主题,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10,11,12,13]。
3.4 良好的生态环境唤起人类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有着“城市之肾”美称的湿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湿地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 是众多野生动植物, 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护与利用在推进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3,14,15]。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倡导“给自然以修复的时间”绿色环保发展理念, 以麋鹿栖息环境———湿地展开一系列的环境治理与维护工作, 打造了城南湿地公园的先锋, 也为绿色北京建设之北京城南行动计划的落实打下基础。依托湿地开展的湿地科普文化教育也相继呈现在公众面前, 湿地文化长廊、生物多样性展览、潜流湿地试验区、湿地景观区都成为吸引游客驻足之处。枝繁叶茂、百花争艳的一派生机, 碧波荡漾, 蜿蜒如溪的湿地胜景, 悠然自得的动物, 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 带给公众的不仅是视觉美的感知, 更是对和谐共生美好向往的心灵震撼, 从而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意识, 从主观意识上强化了对和谐发展的认知。
4 结语
高校理论社团建设探析 篇9
关键词:高校,理论社团,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做到真学、真信、真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 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需要,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大学生理论型学习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是活跃校园文化的重要渠道, 因此不断加强和探索高校理论社团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校理论社团作为一个理论学习性社团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各高校开始全面实行大学生住宿公寓化管理, 加上越来越多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子。所有的这一切对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宣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再次,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 当代大学生, 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普遍不浓, 甚至个别有排斥情绪。这是因为当代社会中, 实用主义思想在人们心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大学生。这种思想给他们造成了一种观念:理论学习并不实用, 因此也不甚重要。因此在当前形势下, 探索和建立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长效发展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试从契合校园文化、服务学生成长、创新活动载体和理论联系实践等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路径和方法。
1. 契合校园文化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 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 是高校教育机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 高校要建设起具有本校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才能对大学生
大学生理论社团应走进学生生活。大学生理论社团的成立目的往往都是为了使大学生的理论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培养学生理论骨干。学生是理论社团服务的对象, 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在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时, 应该避免让学生被动的参加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 应当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理论社团的积极性。
大学生理论社团应助推学生发展。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应着力于助推学生发展, 让广大学生在参加理论社团组织的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不断增强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吸引力。
3. 创新活动载体
大学生理论社团要在当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 就必须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理论社团可以加强和学校关工委等部门的合作, 充分挖掘高校“五老”资源、发挥“五老”作用。同时积极开拓理论社团的网络平台, 拓宽活动覆盖面。在活动开展中要坚持走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道路, 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4. 理论联系实践
大学生理论社团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坚持理论学习联系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学中用, 在用中学。理论社团可以精心规划面向全校学生的社会调研课题, 组织广大学生申报并开展调研实践, 聘请校内专家学者作为实践导师, 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给予指导。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参考文献
理论课程建设 篇10
1 休闲时代与大学生休闲生活特征
1 . 1 即将来临的时代——休闲时代
我们考察休闲时代是否即将到来,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国民是否具有参与休闲活动的闲暇时间;二是国民是否真正有参与休闲活动的自身需求;三是国民是否有一定的保障休闲活动顺利进行的经济基础。
1.1.1 闲暇时间
社会学家通常把个人时间分为生活必需时间、工作时间和闲暇3个部分。凡勃伦在1899年所著的《有闲阶级论》中指出,闲暇时间是指人们除劳动外用于消费产品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他认为,闲暇是指非生产性消费时间。人们从事劳动后参与社会活动和娱乐休息,进行生活消费,这是身心调剂的过程,与必要劳动时间的补偿和劳动力再生产相联系。足够的闲暇时间是人民从事休闲活动的必要保证。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的闲暇时间是逐步增多的,根据马惠娣女士对公众闲暇时间的统计:“整体上我国公众普遍享有的国家法定假日全年为114天”,“其中一些群体的闲暇时间拥有量更多,比如:学生的寒暑假,全年约140 ~160天。国家公务员、以及外资企业管理人员享有“带薪休假”制度,每年约10天,全年约124 天[1]。”闲暇时间的增多是休闲时代到来一个重要标志。
1.1.2 自身需求
当今社会,人们的闲暇时间不断增多, 如何合理、科学的安排这部分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了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人们休闲意识是淡薄的,认为那是“玩物丧志”;休闲方式也比较单一,“打牌”“喝酒”“聊天”等成了大家主要的休闲方式。更谈不上对自己的休闲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了。但是正如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2]。”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转型,人们逐渐意识到要过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真实生活,在满足了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需求之后,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比如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丰富精神生活、缓解生活压力、协调生活节奏、工作补偿机制等。
1.1.3 经济保障
我国虽然暂时还存于发展中国家之列,但国力日益强盛、人们的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加是有目共睹的。根据2014年发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 7 % ,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 5 % ,均较上一年有所下降。另外,我国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 年4月15日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同比名义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增幅超过7%的GDP增速。这些数据表明,虽然我国经济水平总体上距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城镇居民,特别是各大城市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经济条件,这些地方的居民是有参与不同休闲活动的经济基础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著名的《经济学家》杂志发表文章,预测到2015年左右,发达国家将首先进入大休闲时代。
1 . 2 大学生休闲生活特征
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教育的作用和意义逐步体现。被西方休闲学家奉为“休闲学之父”的亚里士多德更是将休闲誉为“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科学、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大学生休闲活动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这其中有追求自我实现的休闲活动,有追求身心健康的体育休闲活动,有单纯的追求娱乐放松的休闲活动,也有服务社会的志愿活动,对此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际调查,概述了大学生休闲生活的几个特征。
1.2.1 休闲内容的结构失衡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休闲分为娱乐放松类、文化欣赏类、体育健身类、旅游消遣类、修身养性类等。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移动互联上,通过社交软件进行人际交流,通过手机看电影,听音乐进行娱乐休闲。造成了很多学生不喜欢参与传统意义上的社交活动,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体育健身类活动都表现出无兴趣,不愿积极参与其中。一部分学生变得羞涩、胆小、孤僻、不善与人交流。
1.2.2 休闲时间的管理无序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休假时间逐渐增多,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的休假制度。同时由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大学生拥有的闲暇时间相对更多,据统计,我国大学每年的教学时间约为190 天左右,而60% 的大学课程集中在大学一二级,大三大四的课程安排很少,这就给了大学生们相当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有许多大学生,在大学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中,从未主动计划安排过自己的休闲时间,他们大部分的休闲活动都具有随意、临时和不确定性,并没有去有意培养自己一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将来的休闲生活做准备。
1.2.3 休闲活动的层次较低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休闲目的主要是为了摆脱单调的生活,消磨过多的闲暇时间而进行的,并不是为了获得休闲技能,获得良好的休闲体验。其所采用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玩游戏、打扑克、上网聊天、看电影、读言情小说和逛街购物等低层次活动。而一些高层次的休闲活动又有一定的门槛,需要一定的理论、技术、鉴赏能力、经济基础等作为必要的条件,无疑也制约了大学生对高层次休闲活动的追求。
1.2.4 休闲生活的观念较弱
我国著名的学者于光远教授很早就指出:玩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要玩的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然而休闲观念和休闲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对休闲的重要性在认识上存在不足,甚至认为休闲是“玩物丧志”,是“浪费时间”。中国学生的升学压力较重,在客观上也压缩了他们的休闲时间。这也就导致了就算有了闲暇时间,也没有休闲观念的养成。
2 休闲体育教育---- 休闲理论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完美融合
休闲时代即将到来,如何科学合理的规划个人的休闲生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大学生的休闲教育是当代休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休闲观念的改变和休闲技能的获取是大学休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 . 1 休闲体育教育是高校实施休闲教育的新视角
休闲教育的内容是宽泛的,有鉴赏类休闲、有益智类休闲、有社会交往类休闲、有追求极限类休闲、有健身娱乐类休闲等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视角对休闲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好的休闲教育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第二是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高校作为休闲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不仅仅是教学生专业知识,提升本专业的业务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兴趣,养成价值观,使其以后的生活不仅仅只是工作,还懂得享受生活,过一种完满的人生。我们考察休闲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内容不难发现,两个领域是有很多重叠的地方的,体育项目可以说是人们最常采用的休闲内容。高校休闲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施休闲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2 . 2 休闲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思想异曲同工
学校体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体育不是某个阶段的事情,人的一生都要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指导和教育,是贯穿整个生命的生活内容。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是获得终身体育技能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终身体育思想一提出,就被广泛的认可和接受,这一方面与人们追求健康的需求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如何科学、健康的度过闲暇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然而,在具体体育课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终身体育思想呢?休闲体育开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它强调娱乐性和趣味性,并且内容丰富。在不同的休闲体育项目当中可以有不同的生命体验,比如舒缓压力、净化心灵、追求极限、寻求认同、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能力。大学生是一个充满个性,敢于尝试,酷爱娱乐的一个群体,在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既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养成运动的习惯。运动的养成会让个体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乐趣,享受高品质的休闲时光,“终身体育”也不会只是一句口号。
2 . 3 休闲体育教育是大学生“成为人”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成人”,其次才是“成材”。我们实施休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闲暇时间,有休闲意识,休闲能力。懂得欣赏生命享受生活,不做工作的奴隶,更要规避不良的休闲方式,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休闲体育教育作为休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成为人”教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面对成长困惑、生活的焦虑、情感的波动和心灵的空虚,很多人都处于彷徨无助,无所适从,无处宣泄的困境当中。大学生通过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休闲体育活动,首先可以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体验生命的乐趣;其次,体育活动可以赋予人平时不常感受的心理体验,运动过程当中得失与超越,情绪的急剧波动,非理性的对抗和冲突,合作与竞争,快乐与痛苦等等,都是在磨练我们的意志净化我们的心灵。
2 . 4 休闲体育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
休闲时代的到来促使了休闲体育理念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中的萌芽,构建休闲体育课程一时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方向。各种新颖的休闲体育项目的兴起,符合学生追求个性,展现自我的需要,常规的竞技体育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个性体育需求。为了增加高校体育课程的吸引力,不少学校逐步开展了一系列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如网球,跆拳道,定向越野,拓展运动,户外运动等。当然仅仅是引入多种多样的运动项目不能算是休闲体育课程,必须在课程理念,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实施上进行深入研究。
3 结语
休闲体育课程并不是简单的开几门休闲运动项目,更不是鼓励学生只是娱乐休闲而忽视了体育的教育意义。大学生需要休闲,喜爱运动,休闲体育课程就是利用现有的休闲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休闲观,选择自己喜爱的休闲方式,或者休闲技能,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体验“畅爽”的境界,比起技能的学习更加注重个人的体验,并且使学生在掌握一种或多种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养成一种运动休闲的生活习惯,从而发展我们的身体,解放我们的身体。高等体育教育应顺应休闲时代到来的步伐,将健康的运动理念和休闲理论进行融合,构建休闲体育课程,机遇和挑战并存。
参考文献
[1]彭文革.普通高校开展休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85.
[2]周湉.试论大学生休闲体育教学的发展[J].新西部(理论版),2013(1):228-229.
[3]石振国.基于休闲理论的体育课程建构[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4]苏秀艳.构建普通高校休闲教育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5]马惠娣.闲暇时间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6):100.
简明的课程理论入门书 篇11
《江苏教育》的编辑请我为小学教师推荐一本书,我没多想就答应了。动笔时才犯了难:好书那么多,推荐哪一本呢?于是我决定先解决方法论的问题——定下荐书的原则。一番思考后,我定出了如下原则:推荐教育理论方面的;推荐自己擅长的,即课程论方面的;要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有益;当下学校亟须的;文风简洁明快,说理透彻的……原则还没有想完,《课程理论及其实践范例》(以下简称《范例》))一书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先说说它为什么是当下学校亟须的。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基层学校有了设计课程的机会。课程设计原本是专家的专属领域,教师很少参与,基本只需教授他人设计好的课程即可,尽管他们并不缺乏对教什么问题的想法。教师设计的课程大多在自己学校范围内使用,因此,它被称为“校本课程”。有了校本课程设计权的教师兴奋之余也深感困惑——怎么设计课程?从事课程理论研究和课程设计多年的我因此常被邀请到学校提供“指导”,其间见识了很多学校设计的校本课程。我为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折服,也为他们摸着石头过河的现状着急。现在我想推荐《范例》一书。
《范例》的作者是美国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国际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亚瑟.K.埃利斯,他曾在中小学任教的经历可能会使老师们感到亲切,也使他的文风更贴近基层教师。当然,我推荐的理由远不止这一点。
这是一本简明的课程理论百科全书。可以为想涉足课程领域的人提供有关课程的全貌,让读者对课程领域有一个宏观的、“形而上”的了解。
首先,该书为读者提供了有关课程理论的基础性知识。但凡初入课程领域的研究生或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当他们着手查阅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术语——“课程”时,立马会“晕菜”——看了170多个有关课程的定义仍然一头雾水。相信《范例》的作者一定和老师们有过同感,于是他在第一单元就把纷繁复杂的课程定义简明地梳理成了两大类,一类把课程定义为“处方”,一类把课程定义为“经验”,两者的分歧何在,作者在接下来的第二单元进行了说明:计划性课程对经验性课程;狭义定义对广义定义;训育与培育。清清爽爽的两单元立马使读者的一头雾水蒸发得干干净净。作者梳理完课程定义后也表明了自己的折中立场——有意义的课程不仅需要建立在自由和机会的基础上,还需建立在责任和约束上。两者是互补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这样,我们所面临的课程就能够兼有狭义的功能(学程)和广义的功能(学校的经验);这种课程既包括由教师和其他专家预先设计的内容,也包括学生在形成经验过程中的参与。
第三单元是“课程论的几个基本问题”,涉及课程哲学、课程社会学、课程心理学。范围虽广,但着墨并不多。只有个4个页码。作者举重若轻地把复杂的课程问题说得明明白白:课程的目的是什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两个问题属于课程哲学范畴的永恒话题。变化的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知识、技能、价值观的要求。所以,研究课程离不开对社会,尤其是对未来社会的研究。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是如何学习的等课程心理学问题自然也成为课程的基本问题。埃利斯说:我们如何获取知识、价值观的过程和知识、价值观本身一样重要!课程的这几个问题一下子把读者拎到了课程领域的制高点,站在这个制高点上,作者提醒读者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学校为什么存在?您为什么成了一个教育者?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影响校本课程的设计乃至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的决策。
第四单元是“进步主义课程范式”。不熟悉课程理论发展史的老师可能会不理解作者撰写这一内容的用意。因为这部分内容属于教育史范畴。我以为,作者专门写进步主义课程范式的目的既是向读者展示进步主义课程理论的发展脉络,也是为读者理解后面的学习者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做铺垫,因为这两种课程组织方式都和进步主义课程范式有关。进步主义课程是相对于传统课程而言的,作者对传统课程范式并没有专门论述,一是因为传统课程是教师们熟悉且至今仍占据学校核心地位的课程,二是埃利斯已将这种课程的历史演变和当今的范式融入了知识中心课程范式中。有追根寻源思维倾向的读者可以阅读此单元,想急用现学的老师可以跳过这一单元,直接进入下面三个单元的学习。
《范例》一书的6、7、8单元是并列的关系,与课程模式有关。作者分别介绍了“学习者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和“知识中心课程”三种课程模式。和一般介绍课程模式的著作不同的是,作者对各模式学术思想的介绍十分简洁,且多用案例说明,每一模式介绍的后面都附加了2—3个真实的具有该模式特点的范例。这些案例或因其真实而不那么“纯粹”,但有利于读者对该流派的理解和各流派内变式的把握。作者概括了各模式的特点。
学习者中心课程的关键
着重点:聚焦个体、个人成长和发展、学习者感兴趣、强调情感
教:教师作为促进者
学:随机教育
环境:培养创造力、激励性的、游戏化环境、活动的自由、信任的气氛
评价:学习者自发、面向发展、强调形成性、轶事和经验的、非竞争性的
社会中心课程的关键
着重点:寻求与社会的相关性、公民意识的教育
教学:问题解决单元、学科科目作为工具、社区中的人力资源、小队设计/小队教学/小队学习
学习:团队项目、写作努力、做领导的机会
环境:课堂/学校是民主的、跨年龄/跨年级、真实世界是学习的实验室
评价:在真实世界中的成效、公民意识和领导能力的发展、知识和技能的应用、集体反思、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知识中心课程的关键
着重点:教学内容来自学术性学科、有组织的范围和顺序
教学:教师是学者/学习者、教师主导的课程、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学习:掌握教材、学生是被统治的学习者
环境:明确关注学术性、传统学科、学校即学习场所
评价:正规考试、标准化评价
埃利斯对这三种课程模式的评价是每一种都有重大的价值;同时,每一种都有致命的弱点。没有一种是完美的,但每一种都可以有所贡献……我认为三种模式都很重要,都有有用之处,教师必须了解这三种模式,知道它们的长处和弱点。教师必须思考这三种模式,考虑在当前的情境下哪一种是最好的,怎样更好地把它们运用到特定的学校和课堂中去。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当前情况是课程模式过于单一,基本上只有知识中心这一种课程模式。知识中心课程模式的优点是系统,缺点是意义性、趣味性不强。这些缺点显然不利于显示综合性的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学习者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却又面临“知识不系统”的指责。“鱼和熊掌”能否兼得呢?我以为是可以的。既然国家课程是知识中心课程,有它保证知识的系统性,那校本课程就可以采用社会中心课程模式或学习者中心课程模式。前者以社会问题作为课程的组织线索,后者将学生的兴趣放在课程的首位。还可以将学习者中心和社会中心合二为一,如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生在接触这些课程时所焕发出的热情,在知识中心课程的课堂上是很难见到的。
理论课程建设 篇12
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体系中的基础环节, 班级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份。由于高职生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尤为复杂。班集体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 是学生人格锤炼的亚环境。[1]因此做好班级建设对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和人才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在隐性课程理论的基础上, 以丰富的活动课程为中心, 从主题班会、学团活动、社团活动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班级建设进行初步探索, 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安全和谐的学习成长环境,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隐性课程与高职班级建设
1.1 隐性课程与高校思政工作
根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 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 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 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2]国内学者认为隐性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具体就是要使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之中,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价值观, 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下更好地成长。法红旗 (2012) 认为隐性课程对人的个性品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是实施德育教育和个性教育的一种方式。[3]李大健 (2008) 提出高校隐性课程育人的总的要求应设法使教育过程自然化和情境化, 即要求高校德育的信息输出, 应融于高校的一切活动之中。[4]金兰 (2010) 对学科课程教学活动外的隐性课程进行了分类, 其中提及活动课程中的隐性课程的概念, 认为活动课程中的隐性课程存在于社团活动、党团活动、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中, 包括组织者运用的理念、策略, 活动过程中学生本人的感悟等。[5]
综上, 高校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主题活动不仅是个性化教育的体现, 更是思政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之一。
1.2 隐性课程与高职班级建设
由于高职生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尤为复杂。班级建设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体系中的基础环节, 是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陆为群 (2007) 的研究表明用隐性课程理论指导高职班级建设工作为树立良好和谐的班风起到较好的作用。[6]
在班级中开展活动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不仅可帮助后进生, 还有利于发现出班上的突出人才, 对班级的思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一方面, 部分基础较弱的, 缺乏自觉性, 逆反心理教强的后进生很难配合思政类显性课程的教学活动, 而通过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团学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这类活动课程中的隐性课程, 既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其进行德育, 又可以从中发掘出他们的特长, 树立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 在活动中, 能力突出和有特长的学生会脱颖而出, 成为将来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 学生工作者 (班主任) 为辅的活动课程中的隐性课程的展开对自然地科学地引导学生的知识、感情、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以下将从主题班会、学团活动、社团活动三方面论述活动课程中的隐性课程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2 隐形课程理论下高职班级建设初探
班级建设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戴迎峰 (2006) 提出高校班级建设应从加强四信三观教育和改进“三会”形式和方法开始,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廖锦春 (2008)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应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班风建设、学风建设等五种途径加强班级建设。[7]然而无论是从意识形态教育入手, 还是从多种途径加强班级建设, 都应使班级建设与各种有序的活动结合起来, 将其真正融入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 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特长, 从而使班级建设具有动态性、延续性和参与性。以下以主题班会、学团活动、社团活动三种主要活动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为例, 探讨如何将其融入到班级制度、干部队伍、思想和文化建设中去, 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安全和谐的学习成长环境,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1 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主要是根据学院的要求, 就某个主题思想在班级中进行学习交流。主题班会的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涉及到评优宣优、安全、节约为荣、珍惜生命和严肃考风等与学生紧密相关的话题, 以分组讨论、宿舍代表发言、个别学生演讲、专业导师点拨和心得体会等方式展开。特别是如宣优推优、安全和严肃考风的主题班会已成为各个学期的常规主题班会, 这有利于促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其次, 主题班会可由班委或者宿舍轮流负责组织召开, 从而充分地发挥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主题班会活动因其鲜明的思想性与广泛的参与性是高职思政工作隐性课程中的基础, 一方面有利于贯彻落实学院相关制度、随时洞察学生的思想状态, 另一方面也锻炼了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并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对班级的制度建设、思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2.2 团学活动
高职院校的团学活动多由院系团总支和学生会组织进行, 除了具备与主题班会相似的思想性和参与性, 多数还有实践性、专业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是学生课外实践和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 也是高职思政工作隐性课程中的核心。如院团委组织学生参加地方性志愿者活动, 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又如个别院校院团委等部门联合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也更加激励其对专业技能的研究;而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从“企业调研”、“三下乡”到“走进社区”等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专业前沿和社会民情, 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做好铺垫。然而, 学生通常对于团学活动的认识不足, 认为仅仅是流于形式, 这需要相关学生工作者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 班级团支部做好宣传, 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职业道德素质, 真正发挥其作为高职思政工作隐性课程核心的作用, 将其在团学活动中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进一步加深其在班级思想和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2.3 社团活动
高职的社团活动是指高职院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 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 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与前两种隐性课程不同, 高职院的社团活动种类繁多, 通常有学术科技类、文化艺术类、服务实践类、体育竞技类等, 更具广泛性和创新性, 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加入某个社团, 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与其他的社团成员学习交流, 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此外, 社团活动通过学生自行组织策划活动, 促进其智能的全面发展。总之, 丰富的社团活动既能发挥学生的特长, 又培养了其团队合作的精神, 特别是锻炼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极大地重塑学生的自信心, 是高职院思政工作隐性课程的延伸, 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3 结束语
综上, 高职活动课程中的隐性课程, 如主题班会, 团学活动和社团活动等, 作为教学课程中隐性课程的有益补充, 既保证了高职思政工作的顺利进行, 又促进了高职的个性化、职业化教育。这些活动的有序开展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安全和谐的学习成长环境, 也更好地促进学生了的全面发展, 因此, 作为学生工作者, 特别是班主任, 应该在强调专业学习的同时, 鼓励并正确引导班级同学积极参加主题班会, 团学活动和社团活动等活动类隐性课程, 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合作、提高自我和相互学习的有益平台, 为班级的制度、干部队伍、思想和文化建设提供经验。
摘要:本文在隐性课程理论的基础上, 以丰富的活动课程为中心, 从主题班会、学团活动、社团活动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班级建设进行初步探索, 将这些活动融入到班级制度、干部队伍、思想和文化建设中去, 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安全和谐的学习成长环境,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隐性课程,高职,班级建设
参考文献
[1]戴迎峰.班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再认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26) :179-181.
[2]符文忠.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5) :74-78.
[3]法红旗.高校德育不可忽视隐性课程的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2) :7.
[4]李大健.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11) :64.
[5]金兰.谈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J].教育与职业, 2010 (36) :149.
[6]陆为群.高校隐陛课程与学校建设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 2007 (6)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