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理论课程

2024-09-21

技术理论课程(精选12篇)

技术理论课程 篇1

虽然“运动技术学习”的思想业已成为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但就如何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运动技术是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 但它与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学习的运动技术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学生能否把某个运动技术的学习上升为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结果?学生的动作技能 (包含运动技能) 是如何形成的?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形成有哪些特点与规律?这些问题虽然是比较抽象的学术问题, 但如果得不到解决, 讨论有关体育课程中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学习、运动技术教学有效性等热点问题就会变成无水之源。因此, 有必要了解与探讨运动技能形成的源头理论, 对它进行重新认识与思考。

一、运动技术学习理论简析

对各学派观点的回顾与梳理如下:

1. 行为派的理论

行为派的理论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其主要的代表有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反应, 他们认为有机体某些活动产生积极的后果行为受到强化, 那么有机体就会增强其反应, 再次重复该行为, 并逐渐巩固下来以后只要出现适当的环境刺激, 活动便会自动出现。动作技能的学习本质上就是形成一套刺激——反应的相互联结系统。例如, 儿童学习使用钥匙开门, 就必须学会一系列的肌肉反应动作:首先要拿钥匙对准锁孔, 然后确认插入的位置是否准确, 还要将钥匙完全插入并按正确方向旋转、最后推开门。如果最后环节上缺少强化物 (打开了) , 儿童使用钥匙开门的行为就会发生消退, 整个联结也将随之消失。运动技能作为动作技能的一部分, 也完全符合这一操作系统。又如, 学生学做体操动作, 总是先看着教师的动作去学, 教师的动作是学生学习的刺激, 当学生学会做体操动作以后, 只要教师一声令下, 或做出了第一个动作之后, 学生就可以连续地做下去。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示范动作”是学生学习动作的条件刺激。有关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与存在的问题详见下表1:

2. 认知派的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认知, 因而认知心理学家在承认动作本身是一系列刺激——反应联结的同时, 更强调动作技能的学习必须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成分参与。他们认为, 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 学习者必须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 回忆过去学过的与眼前任务相关的动作行为, 预期与假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反应和动作示范, 形成目标意向和目标期望, 把自己的反应与示范者的标准反应进行比较找出误差, 采取对策、调节自己的反应。动作技能的水平越高, 越是需要学习者有较高水平的认知, 通俗地讲即运动技能的水平高低, 取决于学习者对动作技能的理解程度。有关认知学派的理论与存在的问题详见下表2:

二、体育课程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区别

体育课程学习与运动训练既有共同的特征, 也有本质的区别, 其共性在于运动技术的传习, 但不同点也很明显, 即在运动技术的传习过程中, 学习目标与要求不同、运动量与强度不同、学习环境与条件不同、学习水平与效果不同等, 体育课程学习与运动训练的共同特点是作为区别体育学科与非体育学科之用, 体育课程学习与运动训练的差异性则是作为深入各自学科研究并揭示内部规律之用, 两者缺一不可。但长期以来, 在体育课程学习中没有自身的学习理论, 而是通常借用运动训练学中的学习理论, 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 我们需要结合体育课程学习的特点, 探讨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特点与规律, 做到有的放矢。但是翻开学校体育学或体育教学论等有关权威书籍, 却没有提到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 只是谈到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初步学习运动技能阶段——改进与提高阶段——自动化阶段。在说到体育教学过程特殊规律时也借用了运动训练的“人体适应性规律”, 人体的适应性规律固然没错, 但是体育课程学习中却不可能达到超量恢复, 因为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很难达到像运动训练那样的强度, 这就是它的谬误之处。同时也说明体育课程急切呼唤与需要发展自己的运动技术学习理论。其次, 传统的运动技能学习理论主要侧重于行为主义学派的条件刺激反应学说, 而且这个理论已在教学实践中处于支配的地位, 这种理念势必导致训练或学习者双方的非人性化、机械化处理, 教练或教师的绝对权威性, 学生的无主体性、无主动性。体育课程学习与运动训练领域中运动技术学习的区别详见下表3。

通过比较体育课程与运动训练领域中运动技术学习特点, 不难发现, 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的学习具有初步性、健身性、模糊性、多样性等特点, 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技术学习则具有高强度、大负荷、科学化、专项化、精细化、自动化、挑战运动极限等特点, 不能把运动训练和体育课程学习中的运动技术学习过程混为一谈, 因此, 重新构建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技术学习理论显得迫不及待。

三、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学习理论存在的几个问题

综观以上各种运动技术学习理论,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实验对象看, 有关于动物的也有关于人类的, 而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得到的理论 (如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苛勒的顿悟学习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论等) 与人类的行为有很大区别, 因此, 从动物实验所得的理论结果是否适应人类的学习行为值得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 在人类的学习行为中, 运动技术的学习与一般人类行为的学习又有一定的区别, 通过人类一般行为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运用到运动技术的学习理论也是值得研究的。总之, 在人类运动行为研究中要借鉴动物实验研究与人类一般行为实验研究, 笔者认为不能全盘搬用, 而是有选择性地采用部分可取的理论。

2. 在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中, 虽罗列了诸多学习理论, 但并没有构建出真正的“运动技术学习理论”, 包括比较权威的体育心理学教材也只是介绍了各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在以上教材中也只是提到了有关人类学习行为的“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并基本按加涅的理论来构建运动技能形成理论, 这难免有“观点片面”之嫌。

3. 运动技术教学仍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这也是体育课程学科的立身之本, 特别是现行课程标准改革以来,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出现了多元化、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出现了随意化, 现在更需要时刻把握体育课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但是, 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与运动训练的过程在本质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而目前体育课程还主要借用了运动训练的一些原理, 没有体现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学习的特殊性。

4. 由于运动训练的残酷性, 运动员必须在教练员科学训练的指导下, 百分之百地投入, 才有可能在高手如云的竞技场上抢占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地。而体育课程中学习运动技术的目的并不在于极大地提高运动成绩, 运动技术的学习也不需要十分精细。因此, 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过程中虽然也要强调反复、重复练习一个固定的运动动作, 但体育课程更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即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情绪、学习体验等,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当然, 运动训练也要关注运动员的人权, 注重运动员参与训练与比赛的心理问题, 但是它们两者之间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5. 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技术教学包含了教与学的两个方面, 因此既有教师教的理论, 也有学生学的理论, 过去比较重视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手段、教学策略,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而言, 势必要发挥体育教师的引领作用、指导作用, 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这种作用将逐渐减弱。现行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开发学生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这是对学生学习方式重视的一种转变, 从理论上说正确的, 这是对教师绝对权威做法的一种弥补与充实, 只是没有在理论上进一步弄清这些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法有什么关系, 过于强调学的一个侧面, 从而导致了实践中诸多的盲目做法。因而, 必须在理论层面上搞清学习方式是针对学生学的角度, 与教师的教不可分割, 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 而这两个方面的比重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课程内容的类型、课的教学目标等情况发生一定的变化, 不可一味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或体育教师权威的教法, 否则必将顾此失彼、走向极端。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叶浩生主编.心理学理论精粹[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

技术理论课程 篇2

一.单项选择题:

1.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D)部分。A、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 B、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 C、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包含原有观念属于(A)。

3.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D)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4.在交流与讨论中,(D)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A、头脑风暴 B、同步讨论 C、辩论 D、合作性讨论

5.教学目标的结构或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最有影响的是布卢姆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A)三大领域。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B、了解、理解和应用 C、生理、心理和情感 D、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

6.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D)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 B、教学行为 C、教学科研 D、教学设计

7.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学校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A)两种方式。

A、由点及面,逐层推进;全员、全程培训 B、由面到点,分层推进;全员培训 C、由上到下,全程培训

D、由点及面,分层推进;全体培训

8.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C)”。

A、第二次教育革命 B、第三次教育革命 C、第四次教育革命 D、第五次教育革命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D)不属于创新型模式。A、合作学习B、探索和发现学习

C、问题解决学习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习、讨论

10.从狭义上说,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A)为主干,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光盘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的综合技术.A、计算机技术 B、文字 C、纸张 D、印刷术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及即(D)。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12.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D)。

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B、辩论

13.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D)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4.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B)构成。

A、标题和导航文字图 B、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C、题头图和备注 D、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15.在执教《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从电影《乱世佳人》中截取几段战争场面,反映葛底斯堡战役底油画,战争形势图以及林肯图像、生平介绍等,并把这些影、像、图、文等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地(A)方法。

A、创设历史情景

B、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C、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D、模拟占据空间广的事物

16、下面的(A)不属于科学课程。A、历史 B、化学 C、物理 D、生物

17、(A)是指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体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学理论指导,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定位,对教学因素及其组合结构具有特定的要求,对教学活动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规定。

A、教学模式 B、教学结构 C、教学设计 D、教学方法

18、与“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的教学信息组织结构相对应的软件导航是(D)。A、有线性的横向导航 B、线性的纵向导航 C、非线性的树状导航 D、非线性的网状导航

19、(C)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A、客观题测验 B、表现性评价 C、档案袋分析 D、论文题测验

20、在进行教师培训时,认为“技术优先”的是(A)A、分离模式 B、整合模式 C、锯齿模式 D、交替模式

21、帕金斯(Perkins,1991)认为学习环境包括的五个关键成分是(D)A、信息库;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支持系统 B、信息资源;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任务管理者 C、信息资源;符号板;现象视窗;认知工具;任务管理者 D、信息库;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任务管理者

22、下面的结构图,是由(A)提出的。

A、加涅 B、斯金纳 C、皮亚杰 D、罗杰斯

23、信息技术整合于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不包括(C)A、提供广泛的英语阅读学习资源 B、提供支持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的工具 C、交流方式单一 D、提供各种学习策略

24、在(C)视图下,不能完全显示三个区域也不可调节各区面积的大小。A、大纲视图 B、幻灯片视图 C、幻灯片浏览视图 D、普通视图

25、斯滕伯格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看法是(B)A、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B、内容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实践的知识

C、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

D、广泛的普通教育;所要任教的学科内容;教育文献;反省的实践经验

26、最适合课堂讲演、操练和练习的硬件排列方式是(A)A、横排 B、纵排 C、环形 D、两侧

27、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划分为(B)四个层次。A、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B、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C、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演示工具、作为开发工具 D、信息技术提供资源、作为信息处理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交流工具

28、(A)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A、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29、美国信息素养国家标准的(C)内容描述的是理解技术系统的特性及操作,精通技术的使用。

A、技术效能工具 B、社会、伦理及人文问题 C、基本操作和概念 D、技术通信工具 30、在空间与图形部分与信息技术的链接中,“能使用绘图软件为一个房间设计各种布局”的信息技术可以与(A)的内容标准相结合。

A、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B、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C、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D、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

二、判断题:

1、地理、历史、思想与品德都属于自然科学。(错)

2、计算机操练和练习反馈的设计是关系到操练与练习软件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内容。任何计算机操练与练习的反馈,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反馈原则。(对)

3、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错)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的简单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错)

5、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广度则可以划分为完善型和创新型。(错)

6、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对)

7、认知学徒制是一种典型的认知主义教学模式。(错)

8、将气旋与反气旋运动过程设计成三维立体图与二维平面图结合运用的表现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气旋中心气流以及反气旋中心气流辐散下沉导致凝云雨或晴朗天气的全过程。使学生能直观的认识气旋与反气旋。(对)

9、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得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对)

10、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正式的课程是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错)

11、[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利用技术资源(如计算器、数据采集探测器、录像、教育软件)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并开展扩展性学习。(错)

12、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标准英语语音的刺激,更丰富的英语单词学习情景,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被结合在一起,围绕单词的学习。(对)

13、接受学习一定是被动的。(错)

14、我国在2001年启动中小学“校校通”网络教育工程。(错)

15、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情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同学资源、教师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从中心走向边缘。(对)

16、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只需关注本学科内容,不需要注意信息技术对本学科内容的影响而导致学习内容的变化。(错)

17、在美国的“社区”案例中,“运用交互式的教育节目”的活动是NETS绩效的“使用技术资源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并举例说明想法、观点和情节”指标。(对)

18、传统的课堂教学很容易实现个别辅导。(错)

19、信息技术必须与学科课程整合才能实质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对)20、电子邮件调查法属于被动调查法。(对)

21、理科课堂中的解题练习都属于操练和练习的范畴。(对)

22、利用信息技术的情景性、真实性,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

23、操作与练习型游戏是利用环境进行建构,学生自己控制情节发展,生成情节。(错)

24、在信息技术整合于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学习专题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对)

25、在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标准与信息技术整合点中,在统计与概率部分,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符号使用TCT交流运算结果。(错)

26、人们对于教师隐喻的微观层面指在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之中的地位,如“教师是蜡烛”。(错)

27、为了进行有效的整合实践,教师首先必须刷新头脑中学生观、学习观以及教学观,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把教学看作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对)

28、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大约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计算机素养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改。(对)29、2000年,陈至立同志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将从两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错)

30、自我调控是指在实施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为、策略的效果。(错)

PPT操作题:

POWERPOINT操作用到的文件均存放在c:SL01目录下;

1.应用模板“沙石型(SANDSTONE)”,将“茶文化”的标题设置为“黑体”,大小为“72”,删去第一张幻灯片的副标题占位符,在此位置添加“c:SL01”目录下的“TEA.GIF”图片。

技术理论课程 篇3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把智能定义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出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并在1983 年出版的 《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八种多元智能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在加德纳看来,表现在个体差异上的智能,包含着对于怎样用最有效的方法教育每个人的见解。在今天强调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环境下,我们更应该重视这八种智能,并且结合不同的场合来选择重点进行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汽车电气技术教学的启示

目前汽车电气技术课程大多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在项目引入、制订计划、实施项目、检验评估等一系列过程中,我们的目的是尽全力发掘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并促使其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但不可否认,项目式教学法只是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进行解决,期望以点带面进行知识的拓展,进而让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但是效果有限,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借助其他方式和方法来发掘学生的潜能。因此,我们应该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进行细化,也就是将项目式教学法进行分段实施,并在过程中引入发展学生智能的相关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自己的相应能力。比如汽车电气技术中诊断和排除启动系统故障这个项目,首先引入发动机不能起动这个现象,接下来就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来查找原因,原因分为三种:起动机电源系统故障、起动机控制系统电路故障、起动机结构故障。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要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既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又能发掘学生的潜能。

三、多元智能理论与汽车电气技术课程的整合

刚才我们借助多元智能理论使汽车电气技术的教学效果更加完整,但是由于汽车电气技术同汽车构造及汽车诊断与检测课程在理论知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对汽车电气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课程整合必须兼顾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垂直组织即纵向的衔接,指学习内容的先后次序安排,有兩个主要原则:其一为顺序性,除了指学习内容的先后次序之外,还应对同一题材做广度、深度层面的处理;其二为继续性,指课程中所包含的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让学习者有继续发展、重复练习的机会,以避免遗忘。水平组织即横向的联系,让特定的课程内容能够和其他课程内容建立融合一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各种课程贯穿起来,了解不同课程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以增强学习的意义性、应用性和效率性。由于课程开发涉及职业资格研究、学习领域描述以及学习情境与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下面分三部分对有关整合的知识做如下阐述。

1.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准绳,深入研究职业资格内涵

由于汽车电气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汽车构造及基础电器诊断与排除故障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深入企业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分析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相关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深入挖掘其内在含义,对照现有的课程开发内容分析确定需要改善的地方。由于职业教育的任务是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能力从完成简单任务发展到完成复杂任务,因此针对不同的认识阶段,我们应该对工作任务进行整合,要理清重点发展的多元智能,同时还要体现学生的个性,最终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2.学习领域描述

学习领域描述主要涉及学习领域的名称以及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描述。学习领域的名称描述要体现工作对象及执行的动作。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则要再现企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并且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认识阶段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职业有导向性作用。在这里我们应该重点发展逻辑智能与语言的能力,做到实事求是、言之有物。

3.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学习情境是典型工作任务经过“教学化”处理的结果,主要包括学习任务的设计及学习情境的设计。由于学习任务是项目式教学法的基本单元,它既要体现教育和教学的价值,又要体现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应根据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应根据学习任务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比如:对于职业定向性任务,我们应该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来阐述它的基本原理;对于程序性任务我们应该发展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来解决怎么样的问题。所以学习情境的设计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类型进而来侧重发展相应的智能。

课业设计包括课程作业及学习材料。课程作业体现掌握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相应的反馈作业;学习材料主要应体现学习任务的设定依据,此外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特点将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显然这部分我们侧重发展逻辑智能以及语言智能。

本文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对项目式教学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坎贝尔.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

[3]Gardner Howard.Multiple Intelligences:New Horizons[M].

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11.

[4]R. W. Tyler.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03.

[5]黄政杰.课程设计[M].东华书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1.

[6]黄政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M].汉文出版社,199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编号内职院〔2013〕142号)的科研成果。

技术理论课程 篇4

关键词:考试,公平性,创造性,专业知识,个人能力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评价教学质量和衡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和尺度, 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化的发展, 高等教育已经从单纯的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1,2,3]。但就人才培养质量而言, 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总体明显下滑, 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诚然, 人才培养质量下滑有方方面面的原因, 但是作为引导、评价、激励学生的考核制度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千年来的考试制度, 早已形成了诸多的“诟病”, 激励并制约着整个民族和人民的发展进步。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先进连接及其自动化技术, 能从事连接工艺设计及设备制造、连接过程的自动控制、连接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的高级焊接应用型人才[4,5,6]。专业对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但是研究发现, 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 动手能力不足, 学习现状仍不容乐观;毕业生工作后晋升渠道不畅, 多半很快跳槽到其他专业或者企业。归就起来, 主要是引导学生成才、成长的方式———考试制度出了偏差, 高分代表“高能”, 高分代表着能获得更多的奖励和荣誉, 而忽略了个人能力的培养。

1 主要问题

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无法称之为人才, 只有专业知识扎实,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突出的学生, 才是高等教育要培养的目标。技术类专业理论课程作为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乃至就业晋升的基础, 理论分析和动手能力培养同等重要。多年来, 大学早已没了书山题海, 但考核方式仍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 学生、社会对“一张卷”的考核制度非议颇多。虽然近年来, 专业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多采用考察出勤、平时作业、平时课堂表现及期末试卷考核等方式, 来综合审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但调查发现:

(1) 平时考勤代表性不足。平时考勤时, 往往一个老师考勤次数比较多, 则来的学生比较多, 考勤次数较少, 来的学生也很少。学生的这种见机行事造成了出勤开小差, 缺勤久不来的现象。

(2) 平时作业形同虚设。据了解, 平时作业如若是课堂随即测验, 坐在一起的几个同学往往会互相配合相互抄写, 抄写别人的同学往往有时候比认真学习并自己完成作业的同学的成绩更高。如果是课余作业, 那情况就更为恶劣, 有时一个班, 甚至在一个教室的学生没有一个去主动完成作业。到了最后, 往往只有一两个稍微还算努力的学生会完成作业, 然后到了快交作业之前其他人便来借来抄袭作业, 结果一个班所有同学的作业成绩都出自一个模板。

(3) 期末考试突击明显。据悉, 对于期末考试, 一些记忆力好的同学, 在考前三天甚至一天就能够把一本完全放置一旁的专业课背诵的烂熟于心, 考试结果成绩很高。但是考试过后, 就什么都忘了, 什么都不明白, 这集中体现在做实验的时候没有任何想法见解,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4) 考核项目单调, 比例失调。目前我校或者其他高校主要通过考察出勤、平时作业、平时课堂表现以及期末专业课考核等方式来综合审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它们各自的权重各不相同, 一般出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的权重占得比例比较少, 通常为20%~40%左右, 而最终期末考试成绩占了很大程度的权重, 很明显这必然造成了“期末决定论”。

(5) 考试内容老套, 能力型欠缺。多年来的试卷考试, 要么是重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点, 要么只是简单的延伸, 没有新内容和新观点, 更没有对专业能力进行培养,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达到提高。

(6) 理论与实践脱离。由于教学体制改革, 专业实验一般作为一门单独综合实验课程开设, 这样经常就会造成理论与实验不同步的现象。而对于实验课程, 要么不懂 (没学) , 要么只会匆匆完成了事 (学了) , 没有深入的思考。

这样的结果是, 愿意学的人没有成就感, 感觉不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体会不到完成一项任务的成就感, 要么最终放弃学习, 沦为了懒散的人;要么只是学会了专业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不愿意学的人, 也能够通过投机取巧, 获得通过, 甚至是高分。最终学生的整体素质没有得到提高, 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2 具体举措

如何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特别是培养专业知识扎实, 能力突出的学生, 一直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话题。针对焊接技术类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个人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的现状, 可通过考核方式的调整, 建立科学评价人才的综合能力的机制, 引导学生健康、积极的学习, 避免高分低能现象出现, 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气氛。

(1) 调整评价分配。应适当调整平时出勤、课堂表现的权重, 例如增大到50%。此外, 适当增加参评项目, 如增加实验课的成绩和学生自评成绩。研究表明, 只有理论和实验充分结合, 理论才能更上一个层次, 实践才会有创新, 因此应把实验项目纳入考核指标中来, 没有实验教学项目的增加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与理论课程分开的要重新和理论课程组合。

(2) 调整考核办法。平时成绩采用考勤, 课堂提问与互动, 课堂作业相结合的形式, 去掉华而不实的课后作业。期末成绩采用实验考核与卷面成绩相结合的形式。考试时间安排在试题讲授完的下一周, 有利于避免学生突击和死记硬背。

(3) 调整考核内容。严格实施教考分离, 任课老师不参与出题, 只参与试卷的审核工作;试题以专业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和判断题) 和开放应用题为主, 主要侧重于实际应用。试卷题目必务求精、简、实、活。而实验考核内容, 以实用、原创为主, 注重的是启发、引导和创新。

(4) 分层次考核。根据专业定位和特点, 提出几套可行性考核方案, 建设较为完备的试题库, 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考试。

3 结论

考试只是考核学生的一种方式, 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提高, 而非简单的获取分数。社会需要的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 能从理论上分析实际问题, 能从行动上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性人才。通过创新考试设计, 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形式, 希望通过考核方式的优化, 使学生回到学习的正确轨道上来, 真正的通过考试来引导和激励学习, 巩固专业知识, 提高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沈伯秀.从过程管理视角探讨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高校分层教育管理研究与实践探索[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4) :90-94.

[2]苏义林.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及其对高教质量的影响[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8 (3) :105-108.

[3]李忠豪.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剖析[J].科技信息, 2012 (32) :83.

[4]王永东, 赵霞, 郑光海, 等.应用型本科焊接冶金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 2013 (6) :12-14.

[5]刘鹏, 张元彬, 孙德明, 等.焊接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3, 28 (3) :270-273.

技术理论课程 篇5

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学生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信息技术新课程教材,也不同于传统的教材,以实践为主。新教材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深度,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一个高度。因此,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本文将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重要性、特点及如何上信息技术理论课进行逐一讨论。

一、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新课程要求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为日常的生活学习所服务,又能精艺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为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打下基础。

1.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是信息技术实践课的基础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没有理论知识支持的实践,注定是无根之木。如果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只会上机操作,而无任何的理论知识。那么即使学生操作再好,也未必就能理解为什么要做,最终学生只能是糊糊涂涂地上了一节课。

2.掌握好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有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所谓信息素养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只有学好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获取正确可靠的信息,让信息为我所用。

3.掌握好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有利于知识的拓展

如信息技术中VB语言与计算机C语言,它们的很多语法都很相似,只要掌握VB语言的一些理论知识,就可以轻松地学习C语言。

二、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特点

1.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抽象性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中,很多的理论知识都是抽象出来的。如在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时引出的OSI模型,是一种理想的概念模型,其实这种模型只不过是为了说明网络中数据是如何传输的。

2.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专业性

各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语言,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地包含很多的专业术语。学生要多掌握一些专业的术语,像ADSL,DNS,ARP,BBS等等。

3.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中概念的相似性与关联性

学生在络的功能与构造中,接触很多硬件设备,如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等。这些硬件设备就有很多的相似性与关联性,学生在理解起来就容易混淆。

4.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概括性

信息技术课程包含的面很广,往往一两段的内容都有可能是一本书的内容。如在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节中,学习用VB编程,VB本身就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要学习很多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用一两节课的时间掌握陌生的编程,根本就是不可能。

鉴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上述特点,要想上好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必须要有正确的教学方式。

三、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的理论课

为了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提出以下几条探索性的建议。

1.重视导入新授课环节

(1)导入新授课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为其创设问题情境。如学习信息技术基础中信息及其特征的时候,让学生来分析生活中的信息有哪些特征。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有亲切感。

(2)导入新授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FL导入OSI模型新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用FL动画来演示e-mail的传送过程,FL动画的引入,让原本枯燥的课堂顿时活起来。

2.重视教学方法的使用

(1)讲授法教学。讲授法教学在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熟练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演示法教学。教师可以用生动的漫画或做好的程序做演示。学生可以从紧张的讲授法教学中转移注意力,进行适当的放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进行适当的评价

通过对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情况。信息技术理论课对学生最好评价方式就是借助教师编写的本节课的同步练习。利用网上考试系统,学生既可以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练习的成绩来获取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好的练习也可以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技术理论课程 篇6

摘要:针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计算复杂等特点,利用MATLAB软件将数字仿真技术应用于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中,给出了教学中的典型应用实例,使教学直观形象,加深了学生对自动控制理论的理解及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数字仿真;课程教学

TP391.7;TP13-4

一、引言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一门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使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学会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及设计方法。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理论性强,所学知识抽象,要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深入系统地学好课程,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教学能力。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该课程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Matlab引入到自动控制理论教学中,将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用图形化方式展现,以便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与分析,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积极性,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具体,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动控制理论教学方法现状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内容丰富,涉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线性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线性系统的设计校正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以及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等。传统的自动控制理论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板书及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讲授理论内容。通过 “填鸭式”教学,更多地注重于公式的推导、基础理论的学习。正是由于这种死板的教学方法,使绝大部分学生感到课程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影响了授课效果。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在讲授过程中需要绘制的图形较多,常规方法费时费力,一般只能定性地绘制出概略曲线,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理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把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就必须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自动控制理论有具体直观的理解,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如何选择、组织、处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各种教学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出适当的调整,使之更加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为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有关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析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具備综合设计较简单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不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还必须着眼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改进。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但是由于自动控制系统实例的复杂性,不能在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加入自动控制系统实例,所以现有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问题,以及将系统响应曲线及各项指标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因此,将理论授课和数字实验仿真技术相结合,使学生直观的看到仿真结果,得到控制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所学内容有较深的了解,融会贯通,提高理论课程的授课效果。

1.数字实验仿真平台选择

MATLAB 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

MATLAB由一系列工具组成。这些工具方便用户使用MATLAB的函数和文件,其中许多工具采用的是图形用户界面。简单的编程环境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调试系统,程序不必经过编译就可以直接运行,而且能够及时地报告出现的错误及进行出错原因分析,极大的方便了用户。

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中常采用各种图形进行分析,这些图形需要分析、计算、描点等过程,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因此,将MATLAB用于自动控制理论教学过程中,可方便的应用MATLAB中Simulink工具建立控制系统模型,调用控制系统工具箱中的有关函数命令对系统进行时域分析、频域分析、非线性环节特性分析等。采用MATLAB语言只需一条指令即可得到,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2.基于MATLAB数字实验仿真在控制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在时域分析中,控制系统动态响应的性能,通常用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所定义的各项指标来表征。典型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是时域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高阶系统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二阶系统来处理),系统动态响应性能指标通常用上升时间( )、峰值时间( )、超调量( )、调节时间( )等指标来描述。阻尼比 不同时,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也将呈现不同特性,而用MATLAB可以很轻松地描述响应曲线。只需要将Simulink中的参数稍微修改就可以很方便的描述单位阶跃响应。下面以典型二阶系统举例说明,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

设给定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利用MATLAB绘制出不同k值下的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所示。分别取k=0.4,0.8,1,2,4,6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k的增大,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从单调无超调上升过程变成了震荡收敛过程;随着k继续增大,阻尼比 越来越小,震荡幅度越来越大。

利用MATLAB画出上述系统的根轨迹。在MATLAB的命令窗口中输入模型 ,然后调用rlocus()函数,即可在图形窗口中显示出系统的根轨迹图,如图3所示。

用鼠标点击图形窗口中的根轨迹即可得到当前点对应的根轨迹增益。从图3中可以看出, ,系统稳定。当 时,系统有一对儿负实根,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应为单调无超调上升过程,与图2中的结论一致;当 时,系统有一对儿具有负实部的共轭根,单位阶跃响应为震荡收敛过程,随着k的增大,阻尼角增大,阻尼比 变小,震荡幅度越来越大,与图2中的结论一致。

通过MATLAB仿真,可以让学生将时域分析与复域分析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提高课堂的授课效果。

四、结语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数字仿真技术引入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利用MATLAB作为自动控制原理课堂实例仿真软件,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具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自动控制原理的积极性,使学生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万良.“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 2011,8:48-51.

[2]王亮,许军, 等.《自动控制原理》全方位教学改革体系的构建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25-27.

[3]结硕,韩光胜.Matlab在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29):81-83.

技术理论课程 篇7

活动理论是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问题的心理学理论, 活动理论最早起源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之后西方浪漫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出现, 加速了活动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87年, 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对活动理论进行了研究, 将活动理论分为三代, 并提出了人类活动的活动理论的“三角模式”结构图。2002年, 杨开城博士根据活动理论的模型构建了一个教学活动系统。

二、高校信息技术公共课状况分析

《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是从计算机学科演变过来的, 但其与计算机学科有着本质区别。计算机学科主要讲的是计算机知识, 软件的使用与技巧;而信息技术则是从信息的角度出发, 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去找相应的软件, 计算机只是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 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多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手段, 以课堂讲授和机房实验二者结合为主, 其图文并茂、直观生动、信息丰富、积极交互的特点, 能够较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同时我们也看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问题。具体来说, 目前高校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有以下问题。

1、《信息技术基础》课堂教学, 几乎都是采用“教师讲授, 媒体演示”的教学模式, 教师常忽略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渗透, 只是简单地改变了教学媒体, 却仍然套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由过去的“人灌”变为“机灌”或是“人机共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从而使学习兴趣降低。

2、相对于以往的教学媒体, 交互性是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不能充分利用这一特性, 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 机械地向学生展示教学软件上的内容。这样不但影响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更是严重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在技术和资源使用方面也有一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 某些教师抱有“技术万能”的思想, 认为凡是信息技术手段, 用要比不用好, 多用要比少用好, 因此课堂成了“大杂烩”, 出现了信息技术使用泛化的现象。

三、高校信息技术公共课设计示例

笔者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第7章第5节的《演示文稿多媒体效果的设置》为例, 基于活动理论进行了教学设计, 以活动项目组织教学, 设计的各活动项目分别以PPT各种多媒体效果、等为学习主题, 通过系列活动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到知识点, 达到学习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1、确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次课程, 使学生能够明确PPT中多媒体效果的设置, 丰富PPT的整体内容, 日后能够做出美观优秀的PPT。

2、教学内容分析。

包括图形与图片的嵌入, 图标的嵌入, 音乐、声音和视频的添加, 以及动画的设计四部分。

3、教学系统设计。

(1) 课前支架。笔者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设计了两个课前支架。

①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精美PPT, 并思考其优劣之处。

②要求学生结成协作学习小组, 讨论各自找到的PPT, 并选出优秀的作品。

(2) 课堂教学。

①教师展示各小组选出的优秀作品, 并给予评价。

②教师讲授PPT多媒体效果设置相关知识。

③学生练习。

④教师提供一个PPT制作主题, 并提供若干份围绕主题的PPT成品案例。

⑤各学习小组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 并提交分析报告。

⑥教师对各小组分析报告进行点评。

⑦课后练习

⑧学生按照教师所提供的主题制作PPT, 完成后提交至教师电子邮箱。

⑨教师利用电子邮箱、即时聊天工具等对学生进行指导。

笔者又根据杨开城博士的结构图, 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系统结构图。

由上述可见, 本设计案例缩短了教师的讲授时间, 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 如果可以依靠这一设计框架展开教学活动, 那么将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同时, 我们可以看到, 基于活动理论的教学设计还不完善, 仍有较大空间等待探索, 笔者试着以活动理论为指导, 进行高校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初步探究, 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引起更多教师的关注, 共同完善高校校信息技术公共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杨莉娟:《活动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观》, 《教育科学研究》, 2000年第4期。

[2]金菊菊:《信息技术课程之我见》, 《江苏教育》, 2006年第3期。

技术理论课程 篇8

数据库技术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胜任未来该领域工作岗位必备的信息管理处理技术, 能否学好、用好数据库技术与理论关系到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该领域工作。由于数据库课程理论抽象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常规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模式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与掌握数据库技术与理论, 更难以做到学以致用。为此, 笔者在该专业多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该课程培养目标、授课内容、讲解法、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

1 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性和学生兴趣制订多层次培养目标:基本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慨念、基本原理和主体内容, 并建立起数据库系统的整体架构;较高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能力, 这是针对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感兴趣的学生而提出的要求。基本目标的实现能够让学生毕业后胜任该领域工作, 较高目标的实现能够让学生毕业后在该领域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2 授课内容

依据培养目标制订授课内容, 内容包括:Access、数据库技术与理论、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方法、Web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的发展与展望。

Access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也是当前一种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常用的信息处理工具, 易于学习。其内容主要由Access的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等7个对象构成[1]。

数据库技术与理论的内容包括:数据库导论、关系数据库基本理论、E-R模型、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SQL) 、数据库保护技术。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方法的内容包括: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演化。

Web数据库技术的内容包括:Web数据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Web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Web数据库访问技术、数据库访问接口、动态页面开发技术[2]。

数据库的发展与展望的内容包括: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主动数据库、面向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新技术、数据仓库技术。

3 讲解法

根据该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授课内容采用“三段式”讲解法:首先介绍“应用”, 再介绍“理论”, 最后进行“提高”。介绍“应用”是指介绍功能齐全但操作直观、简单的小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创建数据库实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使学生对数据库有一个感性认识;再介绍“理论”是指介绍数据库导论、关系数据库基本理论、E-R模型、数据库设计;“提高”是指介绍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SQL) 、数据库保护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方法、Web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的发展与展望。

“三段式”讲解法能够避免传统讲解法所导致的问题, 如:一开始学习大量理论, 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难懂, 对本课程失去兴趣和信心。

4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法和问题导入法。项目实施驱动法的教学前提是选择一个具体的、可实现的、学生较易理解的熟悉项目, 如:微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项目实施驱动法和问题导入法的理论教学过程如下:

(1) 介绍“应用”时, 将设计好的微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指该系统的逻辑设计) 用小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提供的工具实施 (即逻辑设计物化) 。在实施过程中, 学生掌握了Access提供的工具如何将系统的逻辑设计进行实施。介绍完“应用”后, 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 如:微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表是如何来的?为什么表是M个而不是N个?等等。引导学生向深处思考, 同时为介绍“理论”作引子。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因素。

(2) 介绍“理论”时, 由于创建数据库实例“微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使学生对数据库有一个感性认识, 讲解有关数据库的基本慨念与理论时, 学生易于接受与理解。讲授E-R模型、数据库设计回答了“微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表是如何来的, 为什么表是M个而不是N个等问题。在讲授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为即将讲授“理论”作引子。如:讲授完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方法后, 用一个不好的关系模式实例引出关系模式存在如下问题:数据冗余大、数据不一致性、操作异常, 也即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需要优化, 如何识别关系模式的好与坏?如何优化?优化方法是什么?引出将要讲授的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即范式理论) 。通过本阶段学习, 学生可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

(3) 介绍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SQL) 、数据库保护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方法、Web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的发展与展望。介绍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SQL) , 是向学生介绍一种对数据库具有数据定义、查询、操纵、控制等功能的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库保护技术的内容有事务机制、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完整性、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方法介绍软件工程理论与原理, 使学生对大型信息管理系统是如何开发出来的有清晰认识。Web数据库技术的内容有Web技术、Web数据库的基本概念、Web数据库体系结构、Web数据库的一般开发过程、Web数据库访问接口基本原理和Web数据库中几种主流动态页面的开发技术。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只要求了解, 对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感兴趣的学生则要求其初步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能力, 为今后能从事该领域软件开发工作做准备。

项目实施驱动和问题导入教学法的特点:

(1) 问题导入。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因素。

(2) 不知觉性。例如:软件开发方法相关知识没有专门集中讲授, 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将软件开发方法相关知识融入其中,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

(3) 系统性。避免了在过去的数据库教学中, 学生通常孤立地学习一些数据库技术与理论和软件开发方法, 而缺乏对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整个过程的系统性认识。

在实践教学中, 项目实施驱动法实施步骤如下:

(1) 将一个班分为若干个项目组, 每组6~8人。组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 任务分配由项目经理实施。

(2) 为每一个组分配项目, 也可由各组自选项目。各组项目必须不同, 以防互相抄袭, 项目选取原则为:具有真实性、可实现性、规模适当性, 同时还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3) 项目实施应在理论教学相关内容授完后进行, 各组项目的实施应由学生相对独立地完成, 教师采用点拨方式或共同探究的方式进行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应用所学知识, 展示各自的个性化思维。项目实施分为系统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等阶段, 每个阶段应递交相应的文档, 并进行检查和交流,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要求进行改进和完善才可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每一个阶段都要求项目组协同教师、其它项目组一起进行评审, 严格把关。项目结束后, 要组织答辩, 先由小组长对项目的功能及基本情况做一个简要陈述, 然后让每个小组成员说明其各自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所完成的任务, 并一一进行演示、操作、运行。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实际负责的部分进行提问。最后, 项目组提交系统和所有文档。

项目实施驱动法在实践教学中的特点:

(1)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由于软件规模和复杂度的不断增长, 软件开发越来越体现出多角色参与、多环节配合的工程项目特点, 涉及到大量的协同工作。因此团队协作意识是大学生的必备基本素质。然而, 当代学生身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 缺少团队集体观念, 项目实施驱动法则在实施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2)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际动手能力。数据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 让学生能够参与软件项目开发, 并在实践中应用数据库技术与理论和软件开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3)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数据库技术与理论和软件开发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是学生今后主动深入学习数据库技术与理论和软件开发方法相关知识的源动力。

(4) 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编写软件开发各阶段的文档材料必须具备完整性、可读性及可理解性, 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及文字处理能力;通过陈述与答辩,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工程化软件方面的素养。

5 考核方式

由于数据库课程理论抽象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使得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且易误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数据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即运用数据库的能力。因此, 数据库课程考核采用笔试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方式, 笔试考核学生对数据库技术与理论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程设计考核学生对数据库技术与理论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方法等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6 结语

数据库教学改革的特点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多层次性、授课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讲解法的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与合适性、考核方式的科学性。从数据库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来看, 通过本文中的改革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由于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其它技术知识的发展和学生兴趣与要求的变化, 因而教学必须不断加以改革,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教学目标, 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摘要:针对《数据库技术与理论》课程, 从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授课内容、讲解法、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制订多层次培养目标, 依据培养目标制订授课内容, 根据该专业学生特点对授课内容采用“三段式”讲解法,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法和问题导入法, 课程考核采用笔试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教学改革,数据库技术,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俊玪, 王秀英.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俊山, 罗蓉, 赵方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技术理论课程 篇9

现今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受到重视, 由于高考压力学校经常缺课, 使得信息技术这一课程形同摆设。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涉及知识点多, 课时量少。由于不受学校重视, 信息技术课程任然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 老师一步一步讲授操作过程, 学生重复练习老师所讲的步骤, 这种单一的讲授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 失去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这种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新性能力。缺少启发式、探索式和协作式等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现在不同的高中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不同, 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集体统一授课的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求中学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改变枯燥的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而使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学习。

1 混合学习模式的优点

何克抗教授认为, 混合学习是在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育思想下开展的一种教学策略。黎加厚教授也曾指出, 关于混合学习的学习和研究, 主要是要针对具体的教学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所谓混合学习模式就是把传统教学方法优势与现代个性化教学方法的优势相结合, 网络学习与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混合, 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 学生自主学习与学生之间协作学习方式的结合, 通过不同学习方式与不同教学技术的综合运用来来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带领学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培养。

2 混合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学生的学习场所包括教室和网络, 混合学习就要求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学生侧重点不同。

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的讲解, 也就是传统课堂的面对面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的优势就是教师可以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知识的有效讲解, 短时间内教学效率较高, 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搭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点的讲解, 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在需要实际操作时候, 老师要进行必要示范, 示范的过程只需大致的粗略演示, 将一些易错点着重强调, 而不是从头到尾演示一番再让学生模仿操作。要让学生知道整体过程是怎么操作之后, 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完成具体的操作步骤。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知识的框架, 框架搭建完成之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来进行内容的填充, 当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老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 也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保证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在学生了解了知识体系, 并且自己完成了内容填充之后,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必要知识点的补充, 同时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应得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丰富与能力的迁移。课后教师要将自己上课时所用到的教案或电子课件、辅助视频等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自行下载观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知识的补充, 同时也方便以后复习时候用。

教师在讲授完章节知识后要进行上机课, 这时老师要求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拿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包括课堂上的知识与相关的课外知识, 除了学生之间自主交流之外老师也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相互交流的环境。例如老师可将上机学生按4-5人划分为独立的学习小组, 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要求小组成员必须全部参与来完成这一任务, 同时安排计算机较好的学生来担任组长, 在任务完成之后进行组间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在不同小组之间巡视, 如发现学生遇到问题要及时给与解答, 帮助他们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若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提出疑问那么教师就需要进行全班答疑, 如只是个别问题那么进行个别辅导就可以了。

课堂上主要进行知识的教授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课后老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与相应的网络资源。教师需要提供与课程相关的课外知识和较新的计算机技术动态, 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同时增加他们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这些资料属于在线资源, 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课下时间来自行安排阅读学习。

老师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讨论群, 学生可以在讨论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探讨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以及现在流行的计算机技术和一些非常实用的小软件, 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课题讨论, 例如围绕目前计算机或是电子产品的最新技术来阐述它以后的具体用途与发展趋势, 在讨论结束之后老师要进行必要的总结, 总结内容包括学生的不同说法和观点及当时老师的评价, 整理之后保存到公共讨论区以方便学生随时下载阅读。学生还可以在线跟老师进行留言提问, 老师见到提问后要及时解答, 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来补充自己的回答。这种异步式的问答方式能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问题的答案, 使回答更全面具体, 也能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思考。

3 学习效果的评价

进行完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评价与反馈, 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纵向评价,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考核任务让他们来完成, 学生根据自己能力来完成任务, 之后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来进行自我评价, 最后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此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 肯定学生进步的方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提供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资料。在进行横向评价时老师设立统一的考试项目, 对全体学生进行考核。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 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班里的位置, 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距, 树立自己的发展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混合式学习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了教师教的过程和又注重了学生学的过程, 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不但能解决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知识点多、学时少、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等问题, 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终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混合式学习理论将传统的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改变成了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中心, 一切以学生整体发展为依据, 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法, 使学生形成了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塑造了他们自主的, 探究式的学习能力, 而这正是终生学习所需要的。S

摘要:本文针对现今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相应教育教学方法, 以弥补教学不足, 从而增加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思路, 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方法,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实现因材施教与个别化教学。

关键词:教学模式,混合学习

参考文献

[1]王以宁.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刘亚军.混合学习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教学与管理, 2011, 1.

[4]王芳.浅谈混合学习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 2010, 12.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理论课教学研究 篇10

基础性理论知识: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

基础性理论知识 (如“信息及其特征”、“网络基础知识”等) 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 课堂教学的过程容易显得枯燥、乏味, 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教学效果不佳。这时,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利用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案例“信息及其特征”[1]中, 教师利用生动的“海军陆战队野外生存”实验和“感觉剥夺”实验引出了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通过情境创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展示了魅力无穷的信息世界, 进而带领学生分析和推理, 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2.采用竞赛法激发学生兴趣

在案例“信息技术网络知识竞赛”[2]中, 教师则选择了知识竞赛的形式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竞赛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课堂。课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题库的汇编、竞赛中的评价等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借鉴电视节目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开心辞典”[3]中, 教师借鉴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 巧妙设计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利用必答题、抢答题、选答题的形式, 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分散其中, 让学生在新鲜的环境中潜移

/杜娟娟

默化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有新意, 也是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的一种积极尝试。

除上述方法外, 还有更多的形式可以被探究和利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方法与课堂的衔接度和关联度问题, 在内容上要有科学性、关联性, 在认知上要讲究启发性、直观性, 在形式上要体现新颖性、趣味性。

原理性理论知识:重在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原理性知识即动画原理、网络通信工作原理等。此类内容抽象性强, 相对深奥, 不易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需要想办法将原理性知识形象化, 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1. 利用直观的演示活动将原理性知识形象化

在案例“网关、代理服务器及其D N S服务器的工作过程”[4]中, 教师将枯燥、难以理解的网络设备工作原理融入了一个舞台剧。师生分别扮演代理服务器、D N S服务器、W e b服务器等, 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这些设备的工作过程,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原理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 将“网络中数据传递”这一不可见的过程用人的行为外化, 学生就可以在轻松地观看表演中记住每个“人”的行为, 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理解。由此可见, 在原理性知识的教学中如果适当加入一些具体的活动, 就会使其变得相对形象、直观, 既降低学习难度, 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2. 借助生活情境的类比将原理性知识形象化

案例“网络通信原理”[5]中,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邮政局发信的情境, 并归纳出图示化的送信过程。接着, 教师通过模型对照, 带领学生进入O S 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学习。最后, 利用动画模拟一份E-m a i l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让学生体会层次化的T C P/I P协议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 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形象化地建立在脑海中。

3. 利用游戏操作与设计将原理性知识形象化

譬如案例“赋值语句”[6], 教师利用拼图游戏开场, 学生每点击一下按钮, 图片就会在赋值语句的作用下挪动“一步”。案例中还设计了一个认知冲突的环节, 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赋值号不是“等于”号, 从而强化赋值语句的概念, 让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在课堂中自己编写出一个类似的拼图游戏。案例设计者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 将枯燥难懂的程序原理融入其中,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让学生体验了程序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 将原理性知识形象化, 是一种很好的理论课教学处理方式。它可以适当降低知识难度, 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原理知识变得容易被学生吸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知识:强调与应用的结合

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关的知识 (如网络应用中的安全、信息道德等) 并不难懂, 其典型特征是需要附着在“知识与技能”之上, 体现于“过程与方法”之中。教师还需要采用讲授、说明等手法进行必要的拓展或巩固, 强调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1.在模拟操作中提升认识

案例“信息安全”[7]中, 教师别具匠心地设计了“倒计时关机病毒”的情境, 将生活中学生曾经经历或听说过的这一场景再现, 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起初认为是病毒在作祟, 积极搜索病毒的名称和解决方法, 教师提示学生可能对方是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调用内部程序造成的, 把学生关注的焦点转到黑客入侵, 教师再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你攻我守”活动, 自我探究防范方法。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 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会有一定影响, 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会更加安全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2.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认识

在案例“计算机病毒与防治”[8]中, 教师事先准备了4台带有各类计算机病毒的笔记本电脑, 每台电脑都有不同的中毒症状 (如反复重启、鼠标不听使唤等) 。学生借助互联网, 分组查找相关病毒的名称、查杀病毒并展示本组成果。该课是一节非常典型的理论课, 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合理使用电脑和网络的习惯。对于这一类知识, 教师们往往“纸上谈兵”, 即呈现多方面的资料和图片, 以说明病毒的特征及其危害。该教师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 设计了分组自主学习的环节,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部分学生有过机器中毒的经历, 他们能更深入地去自主探究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对个人计算机的维护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 在辩论活动中提升认识

并不是所有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关的内容都一定要安排学生动手, 有时可以借助辩论等形式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在案例“网络上需要遵守法规吗”[9]中, 教师以讨论课的形式给学生列出一系列讨论主题, 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将问题细化, 最终对网络社会形成正确认识。这样的授课形式将教师说教变成学生自教, 使学生在主观上形成深刻认识,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知识、能力和思想上也得到了升华。案例“上网利弊”[10]则是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欲,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形式也能够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真实想法, 从而进行自我约束和规范。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 对于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关的理论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知识的强化, 也要关注应用层面的引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感受、感悟、认同直至内化。

参考文献

[1][3]李艺, 钟柏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必修)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4][5][6]李艺, 朱彩兰.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选修)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陈雅蓉.信息安全.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

[8]李清华.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一等奖.

利息理论课程教学思考 篇11

【关键词】利息理论  教学  时间价值  公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47-02

一、引言

利息理论是以数学、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等为背景的一门科学,其鲜明特征是以金融为对象、以数学为工具进行关于利息的定量研究与应用,它以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现金流分析贯穿全部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利息度量、利息强度、年金、现金流分析、时间加权收益率、债务偿还、利息理论的应用与金融分析等等。作为高校金融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利息理论不仅是学习和掌握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和投资学的入门知识,是保险精算的原理基础和必备工具,也是我国金融分析师和精算师的资格考试必须要考的内容。利息理论所提供的方法具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在投资分析、财务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高校所培养的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和保险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理论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如何在利息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培养的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和保险学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利息理论的相关知识,能学会更好地借助所学的利息理论与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就利息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一些探讨。

二、利息理论教学的几点体会

1.强调货币的时间价值

讲授利息理论,首先要做的是,传递“资金具有时间价值”这个理念。资金如果没有时间价值,就不存在利息。金额相等的一笔资金,支付的时间点不同,其价值是不同的。时刻把“资金具有时间价值”这个观念放在心中,变成潜意识里的东西,与要经过有意识的思考才注意到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有根本性差别的。

比如,在进行利息问题求解时,学生有时需要写出价值方程。很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对于非比较期的多笔资金,有的资金考虑了时间价值,有的忘了,直接加上资金金额。在计算任意时刻的年金值时,学生也容易犯类似错误。另外容易犯糊涂的是,在某个时刻,一个年金的价值到底是表示成期初付年金还是期末付年金的现值或累积值?因此,在刚开始本门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强调资金的时间价值问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提醒学生注意不同时刻的等额资金的价值是不同的,培养学生贴现和累积的思维。这些思想方法的掌握是学生顺利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

2.围绕基本公式展开教学

利息理论应该围绕基本公式展开教学,这是因为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公式是本门课程的重要任务,而且注重基本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让学生更深入、更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围绕基本公式展开教学,有两点非常重要。

首先,要重视不同符号之间相互转化的公式。比如,在利息的度量这一章中,把i、d和v之间的转化公式和图解讲透彻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程,需要很好地理解基本的概念。进一步地,把、i、d、v、i(m)和d(m)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等式及图解表示出来,并让学生熟练掌握,对学生在把某个时刻的资金表示成其它任意时刻的等值资金非常有帮助。我上课时反复强调,这一系列等式就是整章内容的精华,必须要很熟练。

其次,要把年金相关公式讲透彻。这样能让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感到相对轻松,而且能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在解题的过程中,年金相关公式理解和掌握都很好的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把一定的现金流表示成某个时刻的某个年金的现值或终值,从而轻松列出价值方程。在基本年金这一章中,期末付等额年金的公式就是整章的核心公式,学生学懂了这个公式,这一章所有公式的推导和记忆就比较轻松了。学生熟练掌握了基本年金和一般年金,在后面的投资收益率和债务偿还等章节的学习中就能应付自如了。

3.使用软件进行计算展示

首先要教学生学会使用MathType编辑符号和公式。利息理论中符号、公式比较多,而且有些符号如n年期期初付年金的符号在word上编辑不是很方便,但是MathType来编辑是非常方便,而且很好学,一学就会。这对于学生继续学习保险精算时编辑符号和公式也很有帮助。

其次,在教学中要经常用Excel软件演示计算过程,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在计算时尽量使用软件的观点,也能提高学生使用软件进行计算的能力,可以简化计算工作,提高效率。我在讲授利息理论时,发现大多数学生对Excel的使用并不熟练,甚至有很多连基本的数据处理都比较陌生,所以我在演示时先从基本的数据处理开始,再演示利息理论计算中常用的基本函数的使用,然后演示如何利用Excel编辑公式,这样只需要输入相关数据就能自动输出结果。学生跟着老师学习使用Excel来处理利息理论相关计算,一个学期之后其数据处理、公式编辑的能力就会大有长进,这对学生写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上班后灵活运用Excel处理数据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最好是学生把这些都学会之后,再教他们利用Excel中的5个财务函数FV、PV、PMT、NPER与RATE,快捷计算终值FV、现值PV、年金金额A、年限(或期数)n与收益率r,否则,先学了这个,有的学生就懒得去学用Excel编辑公式。

4.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是指要讲解利息理论教材中普遍涉及的关于利息理论在信贷、折旧和投资等方面的应用,以及进行相关金融分析,也指要培养学生自觉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或解答在生活和实习中相关问题的意识。

以保险专业学生为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保险公司实习时,或多或少会遇到如何理解理财分红保险保单的问题。学生乍看之下,先会觉得一份保单宣传资料上列出的比如到90岁的累积金额非常可观,善于思考的学生然后又会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待遇?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引导学生作如下思考:90岁时的累积金额是怎么算出来的?和我们学的年金计算有没有联系?年金是根据什么数据算出来的?认真分析之后,有的学生就会发现,保单上的收益率是一个上下限区别比较大的区间,这可能是关键所在。比如,最低2%,最高12%,而这份的保单上按6%来算,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按保单的说明,保险公司可以根据经营情况每年选择区间中任意一个收益率进行计算,那么你知道我国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是什么情况?如果计算时把6%换成2%或3%,你看看90岁时的累积值有多大的差别?然后告诉学生,等他们学了寿险精算之后会明白,除了收益率之外,还要考虑死亡率的问题,所以完全不能简简单单地只看90岁时的累积值。经过一番引导,学生慢慢能以专业的眼光来分析实际问题。

三、小结

总的来说,强调货币的时间价值,能为学生顺利学习利息理论打下基础;围绕基本公式展开教学,能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使用软件进行计算展示,能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计算利息理论相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效率;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则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G. Kellison. The Theory of Interest[M]. Third Edition,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9.

[2]刘占国主编.利息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张运刚.利息理论与应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4]毕建欣.基于合作式学习的《利息理论》课程教学探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02:91-94.

[5]丁宁.《利息理论》教学中有关未知利率求解问题的研究——使用数值方法和计算机算法[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06:68-70.

[6]姚定俊.关于利息理论课程的教学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2:37+48.

作者简介:

李文芳(1978-),男,湖北监利人,博士,讲师,从事证券投资、风险管理与精算研究。

技术理论课程 篇12

关键词:全站仪,理论与实践,数据传输,课程体系

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工程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根据这一目标,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就必须加强多层次的实践训练教学环节,特别是以全站仪测量技术为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带来巨大的变革。全站仪测量基本技能训练为今后的工程测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进行全站仪测量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学院抢占机遇、快速发展、专业重点突破、提升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标准建设。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坚持五个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整体设计研究思路,明确高职学生的定位;二是应用性原则。借鉴和应用国内外的经验,尤其是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架构的标准框架和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本课程体系的研究思路;三是以能力为本位原则。要进行广泛的企业行业调研,分析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以此分析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从而构建课程教学标准;四是协同性原则。必须有企业、行业的相关人员参与,确保标准的制定是按照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来设定的;五是边研究、边实践的原则。项目研究不能是从理论到理论,必须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在这种理论和实践循环交互的过程中,检验研究是否科学、是否符合职业岗位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符合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课程体系每年根据实施情况和行业调研进行一次调整和修订。课程标准采取逐年编制、修订和完善的方式。

1、课程体系的构建

本专业高职学生主要来源于中职、普高,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全站仪测量技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企业全程参与,分析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以此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从而调整课程设置,并根据调研反馈信息,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学生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企业需要和不同岗位能力要求,学生就有进行再培训的需求,特别是实践技能,的培训。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中,还应强调职后教育和终身教育。

按照“专业定位→职业岗位定位→工作过程分析→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核心职业能力→学习领域典型学习任务→学习情境设计”的思路进行“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构建适合于本专业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针对岗位所需知识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深入论证和分析,本着“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兼顾后续发展为度”的原则,根据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不断细化的要求,依据职业岗位,分析产生具体工作任务的行动领域,继而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析产生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组建新的课程体系,开发该专业所需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2、课程标准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到每一门课程上。因此,需要按照新的课程体系建设好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专业的课程标准采取统筹安排、逐年编制、修订和完善的方式建设完成。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坚持“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兼顾后续发展为度”,以“实际、实用、实践”为目标,教学方法上注重“专业基础课程实施综合”、“专业课讲授成熟技术和管理规范”、“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等为原则。通过改革,淘汰陈旧过时的知识和效果较差的教学方法,补充新颖前沿的知识和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形成符合岗位需求、先进实用的教学内容,总结、创新和推广适合高职教育、富含现代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

1、强化技能培养。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规范安排教学,保证该课程实习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达50%以上;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技能培养环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经反复强化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由单一到综合,逐步适应工作岗位。

2、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对学习领域中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分析,结合全站仪课程特点创新和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法”,即:典型工程项目测量任务→目的、任务分析→测区现场踏勘与所需仪器操作熟悉→测量方法及技术要点讲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教学过程点评→工程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分析→学生形成测量成果的文件→学生之间互审→教师评价→任务完成。变“学做分离”为“做中学、学中做”。全站仪测量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具有广泛应用的特点,因此,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要先分配任务,明确目标,在让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和考核方法改革

开展学校与企业结合、过程与效果结合的多元化学生考核和能力评价方式,加大企业考核的力度,突出技能考核的比重,继续实施“毕业证+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评价、考核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用的考核制度。

课堂教学根据全站仪测量技术课程特点采取开卷以及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实践教学的考核,采取分组实习以及个人实训项目操作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进行总体评价,综合评分,考核小组由专兼职教师按1:1比例组成。

四、结束语

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巨大,如何培养一个学生的综合技能,最终要落实到每一门课程以及每一个实训环节,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对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应从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安全交换下一篇:典型案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