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课程理论(共12篇)
后现代课程理论 篇1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许多学者开始对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从“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价 值论三个维度来重新审视将近20年来我国学者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经验, 实现理论上的超越, 从而对我国课程理论的建构产生积极的意义。
一、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的本体论维度
1995年, 王红宇在《比较教育研究》第四期发表了《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 文章介绍了教育领域中有关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 同时阐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开放性 (与封闭性相对立) 、复杂性 (与简单性相对立) 等特点, 及其给课程观带来的启示意义。由此,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学者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并达到鼎盛时期。
1.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进和介绍。
第一, 课程本质是复杂的。对于课程本质的定义, 多尔说, “……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交互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好的课程 。”派纳将课 程定义为 “currere”, 这个作为动词用的拉丁词根“寓指跑在跑道上的过程”, 它是一种内心世界的活动。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学家布洛克极力反对现代课程的控制性, “他主张, 课程不是一个与‘被找到’或与在某条线路‘找到自己’有关的问题, 也不是一种运动——沿着一条别人所规定的路线向前走, 而是我们可以自己在该路的位置来确定自己。它应该被理解成是一种机会, 一种迷失的机会。”
第二, 课程目标是弹性的。“目的、规划、目标不仅单纯地先于而且生产于行动之中……规划来自于行动之中, 并在行动中得以调整。”同时, 斯拉特瑞否定泰勒原理中封闭性的课程模式, 反对其中事先规定好的目的观, 反对其中根据目的而制定出的手段、程序和步骤的方式, 反对贯彻成形方案的行为等。
第三, 课程内容因包容而丰富。现代课程内容强调统一性和标准性的特点流露出了知识霸权的倾向:压抑个人知识、忽视地方性的知识。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性、边缘性, 崇尚差异和平等。大卫·史密斯的《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中对文化的全球化以及那些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尤为关注。“其意义在于重 视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这预示着知识与文化的源泉不能仅仅依赖于权威性的语言文字, 各个不同地域和种族文化同样可以为课程提供丰富的内容, 以平等民主的观念组建可阐释性的后现代课程。”
第四, 教师权威是消解的。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非中心化到教师权威的消解, 都体现了对“非中心”群体的关注。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中的教师角色是从权威者走向对话者, 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者, 而是一个对话者、内在情景的领导者。派纳强调存在体验学习, 重视学习者体验性学习。由此, 课程不是一个教师死气沉沉进行传道的地方, 而是通过对话达到师生关系的平等、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宽容、教师带动学生进行寻求、分享真理的地方。
2.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再思考。
第一, 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积极意义去思考,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 从宏观的文化层面来讲, 由于后现代主义者倡导文化的多元以及对边缘群体乃至弱势群体的关注, 所以, 它“促使我们去考虑原先被忽视的那些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差异问题、他者问题、权利问题、课程内容的合法性问题这些比较宏观的理论问题以及吸毒、同性恋、艾滋病等 被现代学校教育所回避的具体问题。”后现代的课程强调对多元文化包容, 同时注重差异性。
其次, 从微观的课程层面来讲, 课程的复杂性给予我们启示:课程改革存在很多复杂的因素, 我们应该将这些因素划到考虑的范围内, 这就更容易理 解派纳为 什么说课 程是currere (curriculum拉丁文词根, 用来描述课程, “跑马道”之意, 作动词用) ,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的东西, 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
第二, 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消极影响来分析。
首先, 后现代课程理论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 因其不确定性、生成性等模糊性特点导致的自身的虚无主义;自身的片面性:过度地强调课程的课程开放性及差异性、课程目标生成性、课程内容不确定性及丰富性等, 而忽视了课程内容共性、课程目标预设性、课程内容确定性等方面的价值。
其次, 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课程理论之间“嫁接”方式的思考。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产生有其社会文化的现实依据, 是滋生于西方充分发展的现代性及现代资本主义的土壤。从宏观的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方面来看, 我国总体上仍是现代性尚不发达的社会, 还不具备后现代课程范式产生的社会基础。在中国语境中谈论后现代主义教育, 必须回答一个更直接的疑问: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 后现代教育理论引入后现代话语是否脱离了中国当代的现实语境?也就是说, 我国在时间上还没有达到高度现代化, 科学知识正处于主导作用的阶段。我们为了发展不可能摒弃科学知识。这种在时间上的嫁接会导致我国社会与 西方社会身份的误置。
二、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的方法论维度
1.研究的逻辑:演绎逻辑抑或归纳逻辑?
纵观我国学者发表的关于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文章, 基本都是从理论构造的角度来研究的, 而不是从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这表现为一种演绎的逻辑而非归纳的逻辑。
从内容上来看采用的教育事实研究和教育价值研究, 由此, 无非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的:第一, 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进和介绍;第二, 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反思和批判;第三, 将后现代课程理论作为一种研究其它方面的一个视角。我国学者对复杂的后现代课程理论问题, 只是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 从而发现后现代课程理论内在的规律以及与我国课程理论的关系。
2.研究的态度:激进地颠覆抑或谨慎地吸收?
从“后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语境下的课程理论建构的关系问题上, 我国学者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后现代理论是非常庞杂的……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具体的历史的语境, 不能忽视在中国当下语境中的教育状况。任何无视现状而盲目的跟从都是错误的。”“对后现代课程观和对处于现 代与后现代夹缝中生存的当前我国课程实践的定位问题……要立足于基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下的活生生的教育、课程现实, 以此来分析解决其间实际问题, 切不能走极端, 更不能不加分析思考地跨越式地套用后现代的观点来进行某种所谓的21世纪的革新。”
3.研究的过程:理论移植抑或逐步演进?
20世纪后半期,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引入到教育乃至课程领域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学者考虑到了我国课程的现状, 不是机械地将理论搬到国内。的确, 我国居于现代范式下的课程面临着很窘迫的境地, 它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和封闭性, 从课程发展的状况来看, 我们很有必要吸收一下“后现代课程理论”中的鲜活的理念。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 我国学者研究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很有必要性, 实事求是地说, 这一理论的引进不是简单意义上理论移植, 而是当今我国课程发展到一定程度而逐步演进的。
我国学者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分析从理论吸收的谨慎态度上来看是值得肯定的, 研究也很有必要性。但是从其研究的逻辑上来看, 单纯采用理论演绎逻辑而忽视实践中的归纳逻辑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学者没有去践行, 更谈不上从实践中总结和归纳什么东西, 这本身就注定了课程研究缺乏生命力, 研究下的课程缺乏生气。
三、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的价值论维度
1.“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对我国课程理论建构的积极意义。
第一, “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给予我们的启示。有人讽刺后现代的思维方式注定是一种乌托邦, 是不现实的。我们就是因为太现实, 才会沦为现实的囚犯。“这有必要重温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名言:‘可能性高于现实性’……‘不可能’应该被肯定, 因为正是‘不可能’开辟了可能性并使之成为可能。”如果后现代主义的乌托邦思维方式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给予我们创造,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要敢于想, 敢于创造, 才能实现我国课程理论的再次刷新。
第二, “后现代课程理论”本身给予我们的启示。
首先, 从宏观的文化层面来讲, 后现代主义者倡导对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关注。大卫·史密斯提出课程应该对多元文化包容、同时注重差异性,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 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从而在对话中实现全民族个性的解放和平等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其次, 从微观的课堂方面来讲, 针对当今我们的课程面临的众多问题,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后现代学者的研究中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课程。我们应该承认后现代课程中精华的价值之处:生成性课程目标观、要求个性解放的课程内容观, 多元性课程评价观及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的价值之处。这些学者的研究是一个通往我国美好课程愿景的一个桥梁。
2.“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学者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有了一些很大的进展, 但从我国学者“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分析, 我们会挖掘出一些问题, 只有在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第一, 从研究者的身份来看, 我国学者的研究身份类似于“看客”的身份。纵观我国学者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中的诸多文章, 我们可以发现, 大部分研究者的身份均为“看客”的身份。有些学者将后现代课程理论划到一个圈子里, 而他们就如同看客在笼子外看动物一样, 站在课程理论的圈子外面对圈子内的课程问题指指点点, 大谈而特谈。
第二,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 我国众多学者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类似于一种“纸上谈兵”的方式。他们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进和介 绍以及从反思的角度对其进行的再认识, 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演绎的逻辑, 而缺少实践中的归纳逻辑。我国教育理论界在教育理论探索上有一种形态是“注重理论自身的建设, 在教育理论的建构上下功夫……从教育理论内部做文章, 对时间情景缺乏关注。”
第三, 从研究结果来看, 都走入了“无结局的结局”。一些学者谈到了后现代课程理论对于我国课程理论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 却没有进一步地深挖下去。同时, 有些学者提到了由于中国与西方或者美国的社会、文化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之处, 因此后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课程理论存在一些互不相容、矛盾之处, 从而对我国课程产生的消极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对外来文化保持警觉等等。但是接下来究竟应该怎样保持警觉, 或者怎样消解后现代课程的消极影响却只字未提。同时, 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 我们究竟从中吸取了什么能为我所用, 我们应该怎样在实际中应用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这些方案却没有。
四、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愿景
针对我国学者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我们也更应该冷静地自我反思、反省我国学者将近20年来的“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1.研究者身份:应由“看客”向“局内人”转变。
我们研究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时候, 不应该将其划到一个圈子里, 也不应该像局外人一样, 将后现代课程理论作为一个外在于自己的一个东西进行指指点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不是站在广场边、商店外仅仅通 过冥思苦想而产生的, 而是他在广场内、街头上、商店内, 通过置身其中与人们相互交流的实践中真真切切地产生出来的;晏阳初当年的“除文盲, 做新民”的教育运动, 选择了长沙、烟台等地进行平民识字教育实验。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教育领域的局外人。我们应该由“圈外”走进“圈内”, 将我们的身份也随之转变一下, 由一个看客转变为一个切切实实研究教育的局内人, 真正地置身其中去思考。
2.研究方法:应由“纸上谈兵”向“身临其境”过渡。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 一切社会现象来源于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 才能找到最终的科学说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 再由认识到实践, 人类的认识就是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往复中不断地提高和加深的。从实践的角度看,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那就意味着研究国外的课程理论是为了改造我们当今存在着问题的教育。
我们目前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处于理性认识阶段, 要想达到感性认识必须要进行实践, 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理论物化与对象化, 才能实现对社会的改造。从认识的角度来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后现代课程理论向实践过渡, 这个飞跃是检验理论的过程。只有将理论回到实践, 才能在身临其境的实践中不断修复和完善, 从而良性地发展下去。那么, 我们的研究方法就不能只是理论的研究, 更应该回归到实践中, 并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3.研究结果:应由“无结局的结局”到可行方案的落实。
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不是“大张旗鼓”地来, “悄无声息”地走。我们之所以没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存在问题。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 我们要挖掘其中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 不能在半路戛然而止, 更不能不了了之。我们要深入分析, 最好得出一些结果, 提出一些实在的方案。从而实在地、真切地建构我们的课程。在研究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们为什么研究?它的实际意义有多大?仅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学术而学术吗?作为一个课程研究者, 我们有责任进行自我反思。
五、结语
截止到2013年, 我国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学术论文有76篇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关键词”检索) , 硕士、博士论文18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网络出版总库“关键词”检索)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文章的三大倾向:第一, 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入和介绍;第二, 对于后现代课程的反思和批判研究;第三, 将后现代课程理论作为研究其他问题的一个“视角”。而对于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分析几乎不可见。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那么我们研究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呢?由此, 应时刻保持一种自我反思的习惯, 提高反思的能力, 这也是作为课程研究者不可丢弃的问题。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学者开始对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了研究,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本体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三个维度来重新审视我国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 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然方向的分析具体表现在:研究者身份应由“看客”向“局内人”转变;研究方法应由“纸上谈兵”向“身临其境”过渡;研究结果应由“无结局的结局”到可行方案的落实, 从而实实在在地建构我们的课程理论。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理论,本体论维度,方法论维度,价值论维度,愿景
参考文献
[1]王红宇.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J].比较教育研究.1995 (4) .
[2]威廉姆·多尔, 王红宇.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观 (上) [J].全球教育展望, 1996 (6) .
[3][美]威廉F.派纳, 威廉M雷诺兹, 等.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綦春霞.面向新世纪的课程理论——美国Patrick Slattery的后现代课程思想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7 (6) .
[5]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6]尹弘飚, 靳玉乐.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 (12) .
[7]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 (10) .
[9]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后现代课程理论 篇2
选择题:(2*10=20分)
1.职业教育在古代社会采取的主要是(C)形式。A.家庭教育B.私塾教育C.学徒制D.官府办学
2.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模式是(D)A.集群式课程模式 B.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C.MES课程模式 D.三段式 3.以学科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的课程形态的是(C)。A.学生中心课程 B.社会中心课程 C.学科中心课程 D.科目本位课程 4.下列特点中,(A)不属于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 A.直接性B.多样性C.共适性D.应变性
5.职业教育课程分析可划分为(B)三个阶段。A.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学科分析 B.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教学分析 C.行业分析、学科分析、教学分析 D.社会需求分析、学科分析、教学分析 6.MES课程内容的基本单位是(B)
A.培训大纲 B.学习单元 C.学习材料 D.培训模块 7.在课程理论研究上,(D)把研究范围从课程开发拓展到了如何教学,提出了行动导向和项目导向的教学理论 A.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B.MES C.“双元制”课程模式 D.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8.学习领域,是行动领域的教学归纳,是按照教学论要求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归纳后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行动领域。下列命名,能够体现学习领域命名原则的是(A)。
A.人力资源信息收集与处理B.点钞票C.最优化策略D.经济学 9.下列关于学习情景与学习情境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学习情景设计时间跨度长,学习情境设计时间跨度短 B学习情景难度较低,学习情境难度较高
C.学习情景涉及的要素较少,学习情境涉及的要素较多 D.学习情景活动空间较小,学习情境活动空间较大
10.集群式模块课程力图吸收现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优点,及我国传统模式的长处,形成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又符合教育内在规律并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模式,其最主要特点是(B)。
A.学科导向B.“宽基础、活模块”C.核心阶梯式D.模块组合
多项选择题:(3*5=15分)
1.下列关于学校本位学习的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BD)
A.重点是观察物件是如何组合的 B.重点是解释而不是观察 C.需要快速和有效地工作 D.允许有时间思考和提问 2.工作本位学习(ABCD)
A、强调个体对实践过程的参与 B.是一项合作教育的计划 C.是通过工作过程进行学习D.是在工作现场进行的学习
3.MES课程模式强调“以(BCD)”,取代了传统课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模式。
A.学习单元为中心B.学习站为中心C.技能为中心D.学员为中心 4.工作内容分析是指对生产(或服务)的全过程及重要的辅助过程进行的分析,包括(ABCD)等内容。
A.工作对象B.工作步骤C.工作要求D.工艺流程规范设备工具 5.学习领域课程理念中,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德国学者把职业能力分成了(ACD)。A.专业能力B.关键能力C.社会能力D.方法能力
简答题:(4*3=12分)
1.简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课程目标(1分)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1分)
课程实施(1分)
课程评价(1分)
2.简述“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特点。两个教育体系:(1分)两重身份:(0.5分)两种法律依据:(0.5分)两个主管单位:(0.5分)两类课程:(0.5分)两支教师队伍:(0.5分)两类证书:(0.5分)
若未详细写明具体内容,仅得一半分
3.简要对比DACUM和BAG两种工作任务分析法。
DACUM,即Developing A Curriculum(教学计划开发)。本质是一种分析和确定某种职业所需能力的方法。(1分)
BAG,即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1分)
分析小组成员差异,DACUM的主要成员是行业专家,BAG法主要成员有实践专家、兼职实训教师和中职教师。(1分)
DACUM分析法对工作任务的分析相对表面,而BAG分析法对工作任务的分析更为深入,更有利于挖掘出工作过程中更加深层的知识、技能要求。(1分)
论述(2*10=20分):
1.论述基于学科导向的学习情境与基于职业导向的学习情境的区别,并以本专业课程为例,举例说明。
“双元制与学习领域”课件中60-65页
2.论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的历史演进过程;(5分)并结合本学期开展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谈谈你对某一专业课程模式改革的思考。(5分)
第一问历史演进过程:(5分)职业教育的早期形态是学徒制(1分)。从总体上看,近代职业教育出现以前,学徒制和学校教育是按照各自的轨道发展的。(1分)
工业革命后,理论技术的出现以及大规模生产的要求,需要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促使人们开始以“教育”的形式来培养这类人才,学徒制遭受了全面崩溃,使得职业教育课程从学徒制回到学校教育轨道。(1分)
俄罗斯制的出现,使职业教育课程返回到自己的轨道。这一轨道从学徒制延伸而来,但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徒制,而是围绕着工艺过程开发课程的发展轨道。(1分)
沿着俄罗斯制这一轨道开端后,出现了一系列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如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等。它们的共同理念是围绕着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使职业教育课程与工作过程更好地对接。(2分)第二问:(5分)
后现代课程理论 篇3
关键词: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50-02
《材料現代分析方法》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培养材料类专业人才必须开设的、也是学生从事材料研究、工程应用等领域的必修的技术课程。通过对《材料分析方法》的学习,大学生可以从微观层次了解材料的微结构、成分,并通过对材料微结构和成分等的测试来分析解释材料的宏观性能,如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与使用性能等。可以说,该门课程是材料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工具课程,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材料现代分析方法》也是培养创新型材料类专业大学生的有力工具,材料研究离不开现代分析方法,高水平的创新型研究更是如此。对于材料专业大学生来讲,必须认真学好材料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如《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等理论课程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等实践课程,《材料分析方法》是检验和分析其他课程的手段,当然更是创新性发现、发明的必要手段。因此,如何更好地建设好该门课程、上好该门课程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就近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教改经验。
一、以应用命题为引子,引出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方法的讲授
也就是说,在讲述分析方法的理论之前,先讲授该方法在应用中的需求情况、应用方法,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即为什么这样。最后,再开始给学生们进行理论讲解,这就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具有较好的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效应。以X射线衍射(XRD)方法为例,首先,我们都会提到XRD在材料分析研究中的应用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不能仅限于此。我们还应该对此方法的一些简单使用方法进行简洁的展示,将XRD数据分析软件(如JADE5.0等)安装到教室的多媒体系统中,假设已经做好了某个样品的粉末衍射,将分析数据调入分析软件,进行简单的分析方法的介绍。这时学生正很有兴致地听着,此时再提出一些概念,如布拉格方程、衍射强度和衍射角、PDF卡片的相关情况等等。学生肯定很多不清楚,很想继续听下去,就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从大框架方面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以实际应用为结点,总结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
在讲授完一种分析方法后,设计一道相对综合性的作业题,该题能综合方法的主要内容,且系统连贯,既要有统领主要内容的作用,还应该让学生具有较深入的理解分析功能。还以XRD方法为例,在课程结束后,授课老师往往只会出一些针对各个知识点的作业题,综合性不够强,学生完成后可能只会对该题目所涉及的内容有所巩固,但是不能全面把握该方法的系统内涵。我们可以出一道这样的作业题:“在进行XRD分析时,一般选择哪类X射线谱的哪系谱线作为辐射源?对一个Fe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如何恰当选择阳极靶和滤波片,选择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以你选择的阳极靶产生了你所选择的谱系X射线照射Fe的粉末样品,试在粉末图形上确定衍射线的位置和计算相对强度,然后再与实验所得的测量相对值进行比较,有何差异?如何鉴定该样品的物相?”首先,学生通过前两个小问题将进一步深入了解了X射线的种类及性质。其次,通过计算相对强度,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布拉格方程、消光规律、结构因子、多重性因子、罗仑兹因子和衍射强度等的概念和应用方法的理解。最后通过物相的鉴定,让学生了解了物相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这题目就将整个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了,前后呼应,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所学的内容。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凝练题目,使之更便于学生掌握全部内容和使用方法。
三、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和信息化水平,对于仪器的结构和作用原理尽量通过动画方式进行演示讲解
通过形象的展示,使学生更有兴致地“欣赏“所学内容,且直观好懂。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讲,在课件和动画制作方面是外行。这时可以购买成熟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如果有自己的见解或更好的方法创新,可以聘请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制作。当然,这就增加了一定的成本,需要获得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经费资助。现在,教改项目经费较充足,我们可以先从一些主要课程入手,多做一些努力,做好这些课程之后,再逐步扩大到其他课程。由于教改的资助会一直开展下去,因此,总有一天所有的课程都能够有条件做好。
四、扩大交流、广泛调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合理引导,公正评价,激发教师的责任心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一般可采取如下措施:(1)中青年教师通过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在专业领域进一步系统地学习;(2)中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教改立项,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将得到大幅提高;(3)举办名师教学观摩、示范课,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技巧方面起到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4)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互相学习、相互促进;(5)到相关有特色和优势的学校进行交流研讨,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途径;(6)师生见面交流讨论教学方法等。当然,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如果没有好好加以利用发挥也是徒劳的。因此,还要激发教师的责任感。要激发责任感除了进行必要的教学监督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环境必须公正、奖罚分明。
五、其他方面
建设相应的课程网站,做好实验方法的综合性实验,完善实验条件,总结教学经验,编写适合的理论和实践教材等等,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建设相应的专门网站,除了可以进行课件展示、作业布置、资料分享等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师生答疑交流,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找不到老师,老师看不到学生的现象。而且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避免了重复。
总之,借鉴其他高校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学科特色,在”采取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工作人文环境建设、建设相应的课程网站等等“建设方面,积极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提高大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教学平台,并带动其他课程的改革与提高。
参考文献:
[1]祖国胤.《材料现代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0,(6):51-53.
[2]杨新亚.《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的教学改革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2):113-114.
[3]曲明贵,张静武.《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精品课程建设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1):96-98.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资助项目(GXTSZY010)”;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1010595R06);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A041)
作者简介:江民红(1978-),男,副教授,博士,从事材料专业教学、科研。
后现代体育课程的丰富性理论研究 篇4
1.“功能”的定义。
“功能”一词的含意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功效”或“效能”。也有人把“功能”看作是一种属性———即有效性。社会学中的功能是指一种客观结果, 即指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一个它所属的更为广大的体系来说所具有的被断定的客观结果。
2.“功能”的特征。
功能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客观性。功能是物质所具有的属性, 它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人不能凭主观意志为物质创生功能, 也不能消灭物质的某一功能。人所能做的, 只是在物质功能的客观性基础上进行正面功能的开发与利用, 尽量避免其负面功能。
“功能”与“价值”和“目标”是有所区别的。虽然“价值”不能凭空臆造, “目标”也不是随意设立的, 但二者都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人们又为满足其需要的外界物进行“估价”而赋予它们以价值或使它们具有价值属性, 即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种价值判断或“估价”行为, 体现着客观基础上的主观性特征。“目标”指的是对结果的预期, 正确、合理的目标的确立不能脱离客观事实凭空进行, 必须结合现实进行分析与预测, 但目标仍表现出很强的理想色彩, 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主观性和非自足性。
二、体育课程的功能
根据对“功能”和“体育的功能”的界定与分析, 体育课程的功能就是指体育课程在教育过程中的“功效”与“效能”。它也包含着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效性和在教育中发挥的相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所具有的功效。体育课程的功能也一样具有正、反两方面, 既受到教育功能的制约, 又受体育自身功能的左右。在课程开发与研制过程中, 上述问题都应加以重视。
体育课程的功能始终是以育人为主, 它的变化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 大体上与体育的功能的变化是一致的。在当前社会状况下体育课程的功能主要为健康功能, 通过体育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 不仅过去是而且现在依然是体育课程或者说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体育课程对此项功能不能忽视。许多国家都经常性地对国内青少年的体质进行调查, 中国自1985年起每隔5年进行一次。结果发现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总的来看是呈下降趋势。根据英美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现国内青少年体质状况较差, 便采取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措施来看, 学校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渠道。
人们对健康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 使体育课程的健康功能也不再仅限于生理方面, 而是逐渐向身心及社会适应等全方位健康观转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不仅是没疾病和不虚弱, 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这一定义来看, 今天我们所说的健康与以前所认识的健康概念已有很大的不同, 它己经演变成一个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良好状态的三维或多维标准。所以体育课程的健康功能也就要体现出保持学生全方位健康的特点。因此, 体育课程的健康功能不仅有健身功能, 还应包括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必然涉及教什么与学什么的问题, 课程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也与课程内容的合理与否密不可分, 课程内容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所以课程内容是课程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课程内容观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因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便成了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当今这样一个变动十分频繁的社会中, 我们无法确定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尤其是对于学生的未来而言更是如此。
有关学者就此提出在体育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多样性与丰富性原则, 认为“凡是具有健身、强心价值的身体活动都可成为体育内容”, 之所以要对体育内容加以选择, 主要是出于“价值大小问题, 体育学习者的兴趣爱好与环境条件是否适合的问题”等方面的考虑。他们还进一步提出面向群体选择体育内容时, 要“充分考虑人们的个体差异, 如年龄、体力、兴趣、习惯和经济状况、职业特点等诸多因素”, 如果是面向个体, 则要考虑是否适合个体某一特定年龄阶段或某一个体一生的需要两个方面。为此他们提出了“体育内容的多元化”的主张, 并主要探讨了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内容。
虽然我们一直持一种人与人之间的遗传素质不会有太大的区别的观点, 并且根据这一认识想当然地认为任何学科都能够以智育上乘的方式, 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 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 个人的先天素质是有差别的, 比较乐观的认识也只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某一或某些领域内的较大的发展可能性, 但却不可能是同一个体在任何领域均有所长, 也不可能所有个体都能在同一领域存在相同的发展可能性。由于体育更多地指身体活动, 遗传素质在体育运动中的影响相对其他领域更为突出, 所以遗传素质也是一个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 不同个体的遗传素质各不一样, 不同地区间在物质条件自然环境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个体的体育价值观和目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再加上未来生活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如果面向群体的体育课程的内容离开了丰富性, 是无法满足上述诸多要求的。所以体育课程内容必须保证丰富性, 这不仅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需要, 也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 使不同个体的专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需要。
同时, 中国广博的地域也使各区域间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 文化因素对体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体育课程内容忽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而强求一致, 势必会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区之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四, 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理论延伸
后现代思想通过对宏大叙事的解构, 使人把目光从遥远的未来转向当下, 从理想转向人的现实生活本身, 从人的精神转向身体;后现代思想通过对中心、主体的解构, 重新构建了个体的主体性, 使个体的身体及其内部的欲望得到重视与尊重。后现代思想通过对权威的解构, 让人重新认识学科边界问题, 使得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课程的发展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等思想正是在后现代思想的影响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并深入到人的观念当中。
后现代课程观反对以往把课程理解为一种线性的、确定的、精确的、单一的、静态的事物的观点, 而把课程理解为非线性的、非确定的、模糊的、丰富的和动态的过程。后现代课程思想推崇的是一种丰富性。体育课程的价值的多元性, 对这种丰富性的认同, 也就促成了人们对体育的价值、体育课程的价值认识上的变化, 人们日益重视个体的亲身感受和由此带来的不同的价值断, 价值的多元性得到普遍关注。体育课程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社会方面, 也体现在个体的发展上。体育课程的价值不仅仅是要指向未来, 也要指向个体的当下;体育课程不仅具有教育价值, 也有健身、健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价值。后现代体育课程正是重视这样一种多元的价值观。
体育课程目标的多样性价值的多元化使体育的目的、目标, 体育课程的目标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同时,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也使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 这些都使体育课程目标开始出现了以多层次、多领域目标为标志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体育课程价值和目标的丰富性, 也驱使人们对体育的功能、体育课程的功能重新进行思考, 并开发体育和体育课程本身所固有的、潜在的功能。我们承认体育课程功能的客观性, 但我们也并不否认它的变动性。人固然不能异想天开地为体育课程创造出它本身所不具有的功能, 但人们却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通过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去挖掘体育课程的功能, 从而使体育课程的功能不断被发现。另一方面, 体育课程的功能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而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 如当人的体力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小时, 体育课程发展体力的功能便被弱化, 而当休闲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时, 体育课程在休闲娱乐方面的功能便得到重视与发展。
当体育课程的价值呈现出多元的特征, 体育课程的目标和功能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之时, 体育课程的内容必然是丰富的。因为离开了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多元的体育课程的价值、多样的体育课程目标和功能都无法实现。
后现代体育课程的丰富性不仅是发端于后现代主义思想, 同时也是体育课程本身和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后现代思想尊重个体的主体性, 尊重差异, 尊重个体的欲望, 反映在体育课程当中, 必然是要为人们自主的选择提供机会和便利, 而这些是要通过可选择性来实现的, 也就是这种丰富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2]常健等.欧美哲学通史 (现代哲学卷)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4]汪民安.身体的文化政治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后现代课程理论 篇5
学号:211250230
姓名:李浩涌
《现代控制理论》学习心得
摘 要:从经典控制论发展到现代控制论,是人类对控制技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现代控制论是用状态空间方法表示,概念抽象,不易掌握。对于《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程,本人选择了最为感兴趣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并谈一下对于学习这么课程的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心得;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中,伴随着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出现了横向科学。作为跨接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具有横向科学特点的现代控制理论已成为我国理工科大学高年级的选修课和研究生的学位课。
现代控制理论是由经典控制理论发展而来的,而控制理论本身作为一种方法,在机械、电气、控制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科学中涉及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用系统的概念来分析和处理。从经典控制论发展到现代控制论,是人类对控制技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经典控制论限于处理单变量的线性定常问题,在数学上可归结为单变量的常系数微分方程问题。现代控制论面向多变量控制系统的问题,它是以矩阵论和线性空间理论作为主要数学工具,并用计算机来实现。
《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我发觉其具有很大的普适性,如微积分、线性代数一样,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学科。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细心研读,但仍深感概念抽象,不易掌握,学完之后,感觉如何应用用现代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则更困难。
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空间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新的控制原理,以解决诸如把宇宙火箭和人造卫星用最少燃料或最短时间准确地发射到预定轨道一类的控制问题。这类控制问题十分复杂,采用经典控制理论难以解决。1958年,苏联科学家Л.С.庞特里亚金提出了名为极大值原理的综合控制系统的新方法。在这之前,美国学者R.贝尔曼于1954年创立了动态规划,并在1956年应用于控制过程。他们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空间技术中出现的复杂控制问题,并开拓了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学习心得
学号:211250230
姓名:李浩涌
理论这一新的领域。1960~1961年,美国学者R.E.卡尔曼和R.S.布什建立了卡尔曼-布什滤波理论,因而有可能有效地考虑控制问题中所存在的随机噪声的影响,把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大,包括了更为复杂的控制问题。几乎在同一时期内,贝尔曼、卡尔曼等人把状态空间法系统地引入控制理论中。状态空间法对揭示和认识控制系统的许多重要特性具有关键的作用。其中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尤为重要,成为控制理论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到60年代初,一套以状态空间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卡尔曼-布什滤波为基础的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新的原理和方法已经确立,这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
二、现代控制理论的学科内容
现代控制理论所包含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方面有: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随机控制理论和适应控制理论。
线性系统理论
它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为基本和比较成熟的一个分支,着重于研究线性系统中状态的控制和观测问题,其基本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状态空间法。按所采用的数学工具,线性系统理论通常分成为三个学派:基于几何概念和方法的几何理论,代表人物是W.M.旺纳姆;基于抽象代数方法的代数理论,代表人物是R.E.卡尔曼;基于复变量方法的频域理论,代表人物是H.H.罗森布罗克。
非线性系统理论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理论尚不完善。研究领域主要还限于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双线性系统的控制和观测问题、非线性反馈问题等。更一般的非线性系统理论还有待建立。从70年代中期以来,由微分几何理论得出的某些方法对分析某些类型的非线性系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最优控制理论
最优控制理论是设计最优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受控系统在指定性能指标实现最优时的控制规律及其综合方法。在最优控制理论中,用于综合最优控制系统的主要方法有极大值原理和动态规划。最优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诸如大系统的最优控制、分布参数系统的最优控制等。
随机控制理论
随机控制理论的目标是解决随机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维纳滤波理论和卡尔曼-布什滤波理论是随机控制理论的基础之一。随机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随机最优控制,这类随机控制问题的求解有赖于动态规划的概念和方法。
适应控制理论
适应控制系统是在模仿生物适应能力的思想基础上建立的一类可自动调整本身特性的控制系统。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常可归结为如下的三个基本问题:①识别受控对象的动态特性;②在识别对象的基础上选择决策;③在决策的基础上做出反应或动作。
《现代控制理论》学习心得
学号:211250230
姓名:李浩涌
三、现代控制理论的学习策略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从状态空间表达式开始,就从没有离开过大量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生硬的理论,这些内容是十分生硬枯燥的,我记得自己看书的时候经常看着看着就犯困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学好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呢?
首先,我们必须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由于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里面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推导过程,没有扎实的饿数学基础显然是学不好这门课的。只有理解数学表达式的含义之后才可能对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其次,基于我们自己的专业背景,我们要结合自己所在课题组的研究项目,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课题项目中来。这样无疑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更有目的性的学习该门课程。
最后,我们再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控制工程的背景和意义,不用过于追究理论推导,突出现代控制理论中基本概念、性质的工程含义。例如,可以利用能量的增加或衰减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引出了反映系统能量的李雅普诺夫函数概念;通过分析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归纳出系统的极点是影响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关键,从而提出极点配置的控制问题等。
四、现代控制理论的学习方法
首先,学习现代控制理论要有选择性。由于我们在本科期间已经学习过了机械工程控制这门课,并且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课时也不多,我们有必要有选择性的重点学习一些与我们平时科研项目相关的内容。以自己为例,我所在实验室主要从事的机电一体化的研发工作,控制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学习我较为熟悉的控制应用案例和问题(如PLC、PID控制等)时,需要从这些控制现象、需求的分析入手,逐渐进入到问题的物理本质和在现代控制中的描述与求解方法,从而建立起机械工程中的实际控制问题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关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所提出机械控制问题的系统深化,揭示这些表面上独立的理论学习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和规律,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含在这些基本概念、方法背后的问题求解模式,从而使我们将所学知识结合到课题中的实践去。
其次,我们要用数学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解决现代控制理论的实际问题。对现代控制理论来说,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将实际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有了数学模型,才能有效地去研究系统的各个方面。许多机电系统、经济系统、管理系统常可近似概括为线性系统。线性系统和力学中质点系统一样,是一个理想模型,理想模型是研究复杂事物的主要方法,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的一种近似反映。现代控制论从自然和社会现象中抽象出的理想模型,用状态空间方法表示,再作理论上的探讨。
最后,在学习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时,我们要沿着逻辑思路,逐步深入理解,而不是仅仅注重思维的结果,在学习中还不断提出“疑团”,然后去寻求解答。比如,一些定理的逆命题 《现代控制理论》学习心得
学号:211250230
姓名:李浩涌
是否成立? 成立就证明,否则举反例。若不成立,则加什么条件可使之成立。有些定理只说“存在”,是否“唯一”等等。从而使读者的思维不致被书本禁锢起来,不仅能学习真理,力争要发展真理。从而,逐步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方法论。这一点我们研究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五、现代控制理论的学习心得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秋学期快要结束了,而我们对于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也接近了尾声。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当中,我感觉需要深入理解教材中所说的应用条件的限制,不能不考虑条件,生搬硬套地去运用理论。只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真正了解了,掌握住各个概念所处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区别,才能把它们真正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来。在人一生的学习中,必须逐步培养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通过自己的深入体会,加深对教材的真正理解。特别是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否则会在运用公式定理去解答复杂问题时出现错误。
从后现代理论浅析电影《猜火车》 篇6
目前国内对电影《猜火车》的研究主要有文化研究﹑青年亚文化身份认同研究﹑以及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猜火车》总的俚语的研究等。本文将运用后现代文艺理论,尤其是结合三位后现代理论家的理论(主体消失;小叙事;贱斥),从中心主题﹑叙事结构﹑影像语言等方面对电影《猜火车》进行解析,论证影片中的后现代因素。
Ⅰ.中心主题
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对后现代主义特点的描述可归纳为:深度消失;历史意识消失;主体消失和距离感消失。在后现代社会那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深度模式正在逐渐消失,而让位于平俗的表面化,自娱化,戏仿化的无深度模式。对理想,人性真情等的追求正变成对金钱,私利,享乐以至色情的追求。他认为:“表面,缺乏内涵,无深度,这几乎可以说是一切后现代主义文化形式最基本的特征。”①电影《猜火车》中的四个人物,生活中充斥了无聊和堕落,毒品是唯一动力。他们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未来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电影《猜火车》讲述了九十年代四个住在爱丁堡的无业吸毒青年:马克瑞登,屎霸,卑鄙和变态男的故事。处于主流社会边缘的他们,用毒品麻醉精神,进入无所不为的主观世界,用性表达叛逆,用暴力发泄不满情绪。长期置身于这种环境,他们便常常怀疑自己为什么活着。马克及影片中其他几位主角都是不折不扣的瘾君子,毒品及性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嗑药,讲各种无聊的荤笑话,无所事事,浑噩度日。他们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也得不到父母的认同。这种长期缺乏认同感的生活使他们自我厌恶,自暴自弃。从这一点上,《猜火车》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作品无深度的特征。
弗雷德里克·詹明信对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描述中还提到一个关键词:主体消失。后现代人体验的是一个变了形的外部世界和一个类似“吸毒”一般梦游者的“非我”。人没有了自己的存在,是一个已经非中心化了的主体,无法感知自己与现实的切实联系。
"Trainspotting"在牛津字典里的定义是“观察火车并记录火车的运行时间” (observing trains and recording railway locomotive numbers)。威尔士选择"Trainspotting"作为他小说的名字是想强调吸食海洛因的行为就像记录火车的运行时间的行为一样徒劳无益:以一种毫无希望的方式打法无聊的时间而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猜火车》中,主角们沉浸在毒品的世界里,已经失去了自我的概念,他们的现实已经被撕破,自我也已经支离破碎。影片开头,两个警察在爱丁堡大街上追赶着刚刚抢了杂货店的马克,马克边跑边以一种嘲讽的口吻旁白:“选择生活,选择职业,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个他妈的大电视机,选择房子,电动开瓶器,洗衣机以及CD放音机……问题是,我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我选择不去选择。”马克 瑞登决定不选择和别人一样的生活,而是开始用最真诚的方式生活:偷,抢,骗,酗酒,吸毒,滥交,以及兴致所至的暴力。他的两个瘾君子朋友也选择了毫无理想的混沌生活,不愿工作,不愿承担责任,整天靠吸毒和偷抢度日。而影片中唯一一位不吸毒的损友“卑鄙”,却是一个酒鬼和暴力狂,他喜欢惹是生非,就好像吸毒上瘾般地喜欢无缘无故打人,他的生活与其他几个瘾君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他们作为一群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物,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可,接纳。因此也无法感知自己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生活已没有了追求,也没有了意义。
Ⅱ.叙事结构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认为,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某些占主导地位的叙事,称为“大叙事”(grand narrative)或“元叙事”(metanarrative)。他认为:“现代社会思辨理性的大叙事把一切个别性,特殊性,差异性都消弭于绝对精神中,使之丧失自身的独立性。”②利奥塔认为,后现代就是对这些大叙事的怀疑。在大叙事旁,还存在许许多多小叙事,它们彼此分离,在通常情况下受到大叙事的排斥和贬低。然而,当大叙事受到公众普遍怀疑的时候,这些小叙事就可能汇聚起来,取代原先的大叙事,形成新时代的新的特性。
电影《猜火车》在叙事结构上也充分体现出了其后现代主义特征。《猜火车》的叙事因凌乱的片段而著名,是由许许多多的小片段构成的。例如影片中主人公马克的生活就是由很多片段来叙述:影片不断交叉出现马克与朋友,马克与家人,还有马克自己独处的片段,由一些小事件来塑造马克的形象。这也印证了利奥塔的观点:小叙事汇聚起来,能取代大叙事。虽然大体上来看,整部影片仍然是按照时间发展的进程呈现情节序列,按照了最基本的叙事结构。先介绍主人公马克和他的朋友,同时马克自述着他关于变成普通人的念头,但之后他继续嗜毒,然后进局子,继而吸毒过量而被迫戒毒。当看到他的朋友汤米染上艾滋病的惨状后,马克决定要找点新的东西,他去了伦敦。可是汤米的葬礼又让他和以前朋友变态男,屎霸和卑鄙聚在一起,他们一起成功地作了一笔毒品交易,而最后是以马克独自带走这笔可观的现金结尾的。但这种叙事仍是由众多MTV式的片段构成。例如:主人公马克在和朋友嗑药鬼混了一段时间后,突然产生了想要戒毒的想法,于是镜头一转,就出现了马克为戒毒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的画面,他用木板和钉子将自己反锁在房子里,预期用这种方式来管制自己,然而这时镜头又突然投射在了地上的一堆砸断的木条上,马克刚刚誓立下的壮志豪言在一瞬间化为乌有。又例如:马克在成功戒毒后,在伦敦的一家房地产公司找到了一份文职工作,并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洗心革面的新生活。而期间他收到了来自戴安的一封信,在读信的构成中,影片以用了几个独立的小片段来描写变态男,屎霸,卑鄙在家乡的现状,引来了马克会心的一笑。整部电影基本上都是一个片段接着一个片段,片段之间用令人炫目的形式进行连接。可见,《猜火车》在整个叙事过程中遵循了小叙事汇聚起来,能取代大叙事的这一观点。
Ⅲ.影像语言
纵观整部电影,观影者所受到的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是巨大的。如影片中主人公们所住的破烂肮脏的房子,马克毒瘾发作时幻觉里出现的恐怖的婴儿尸体,还有所谓的苏格兰最脏的公共厕所等等,都勾勒出了一幕幕令人难忘的片段。《猜火车》影像语言的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表现在影片中出现的种种令人作呕的物体。
法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社会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最早使用了“贱斥”(Abjection)一词。“贱斥”的概念经常应用于表述被边缘化的群体,例如有色人种,妓女,同性恋以及残疾人等。在克里斯蒂娃所著的《恐怖的力量》一书中,无助是指人类对于精神崩溃的一种反应(如惊恐感,呕吐感),这种崩溃是由主体与客体或者自身与他人之间失去差异而导致的。“产生这种反应的一个例子就是尸体,同时,其它东西也能引起同样的反应,比如伤口,粪便,污水等。克里斯蒂娃认为其中有些东西曾经是属于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它们在新陈代谢或其它过程排除在身体之外后,我们就不得不接受它们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事实。由于人们经常经历发肤等器官组织的更新,所以对这个过程并不会表现出恐惧。我们就是在贱斥的过程中不断创造自我,这个过程是没有休止的。” ③
在贱斥的物质与死亡的联系方面,克里斯蒂娃认为,贱斥的物质反倒能引起人们对生的渴望。带着血和脓水的伤口,或者是令人作呕的,苦涩的汗味或者是腐烂味,并不代表死亡。面对真正的死亡,我们会明白,反应或者接受。当我们面对人类尸体所带来的创伤时,让我们感到自己必将面对的死亡是如此真实,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奋力生存。
《猜火车》中有很多能引起人们贱斥反应的事物。导演对《猜火车》画面的处理上是这部电影最为出彩的地方,观影者在观看影片时所受到的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是巨大的。例如:马克和汤米所住的房子破旧不堪,墙皮脱落,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只有一个肮脏的大地毯,上面摆满了吸毒时使用的工具。又例如:马克拉肚子找厕所的时候,那个所谓的苏格兰最脏的厕所,里面的肮脏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到处都是污秽的东西。还有马克在注射毒品时,导演给了针管一个清晰特写,那些污浊的黑色颗粒随着毒品一起被注射到了马克的血管中。前面提到过,尸体以及腐烂的物质也能引起人们的贱斥反应,并能激发人们对生的渴望。《猜火车》中,由女瘾君子艾莉森所生的小婴儿由于无人照顾,暴毙在了婴儿床上,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后来马克在戒毒时产生幻觉,那个小婴儿的尸体倒立在天花板上,展现出恐怖狰狞的脸,一步步逼近马克,最后掉在了马克的脸上。这个镜头不仅仅是给观影者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它在揭示马克的创伤时,让观影者感到了死亡是如此的真实,如此接近。死婴代表着死亡,它暗示着主人公马克处境的无助,它使马克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感,认清自己的困境,并激发他想要改变现状的意识,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Ⅳ.结语
后现代主义影响了整个艺术界的发展走向,对文学﹑建筑﹑绘画﹑音乐等诸多艺术产生了变革性影响。电影作为最年轻的一门艺术担当起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席卷全球的艺术先锋。影片《猜火车》作为世界影史上的一朵奇葩,展现出了后现代电影独特的魅力。从影片的中心主题来看,《猜火车》符合了弗雷德里克认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深度消失以及主体消失。片中的主人公们游走在主流社会边缘,没有追求和理想,毒品就是他们的一切。而导演对影片的叙事结构上,也是遵循了小叙事构建大叙事这一后现代主义特征,整部影片由众多小片段构成,MTV式的拼接画面独具特点。而在影片的影像语言上,《猜火车》中对肮脏事物和尸体的特写,则引起了主人公和观影者的贱斥反应,从潜意识里激发了人们对改变混乱现状,追求有意义生活的渴望。
注释
①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1997年版,第103页
②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1997年版,第94页
③Kristeva, J. (1980). Powers of horror: An Essay on Abje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参考书目
1 颜纯钧:《电影的解读》1995年四月第一版
2 丹尼尔·贝尔:《文化现代与后现代》[A]
3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
4 安德烈·巴赞,奥逊·威尔斯论评[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5 弗朗索瓦·特吕弗,希区柯克论电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5-17
6 丹尼尔·贝尔:文化:现代与后现代[A].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后现代课程理论 篇7
一、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在仅有的32课时授课限制下, 任课教师要想将教材内容完整无缺地、极其细致地灌输给学生, 那是很难做到的。而且即便勉强能够把所有内容讲完, 可能也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后果。因此教师必须按照“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 精选教学内容, 强调基本理论, 突出教学重点,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1]。针对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体系的特点, 我系教师在充分讨论和调研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块, 即系统建模、系统分析、系统综合, 这种分块方法符合人们解决工程问题的一般程序。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程理论性、运算繁杂, 学生容易对该课程产生恐惧心理和厌学情绪。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的主体内容之前, 认真准备一次内容充实、脉络清晰的绪论课。在绪论部分教师需要讲授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内容、应用领域以及它与经典控制理论联系, 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该课程的结构与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 从而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系统建模部分, 教师需要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削枝强杆”, 重点讲解状态、状态空间、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几个概念。在理论方面重点讲述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方法, 三种建模方法当中根据机理建模和根据微分方程建模是讲解的重点。为了体现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实用性, 教师可以针对不用的专业选择不同的例子进行讲解。例如, 如果授课对象是自动化专业的学生, 教师可以选择车载倒立摆系统作为建模的例子进行讲解, 如果学生是近电气类专业的学生, 则可将机电系统作为建模的对象进行讲解。这主要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系体, 尽量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系统作为建模对象, 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课程的难度、便于学生把握, 另一方面也能够体现该课程的实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系统分析部分, 它是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难点, 这是由于该部分理论性强, 用到较多的线性代数、微分/差分方程、矩阵论以及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基础课的知识。为此教师在精简教学内容的同时, 备课时必须要做好知识“回炉”的准备, 有些复杂的数理基础知识要安排学生课下复习, 讲课时可以以随时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对于系统分析这一难点部分可以按教材章节体系细化为运动方程求解、能控性与能观性、稳定性三个面讲授。这一部分的讲述最好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进行, 例如在讲解运动方程的求解问题时, 首先重点讲解连续时间线性定常齐次方程的求解, 其核心放在矩阵指数函数计算这一问题上, 齐次方程的求解方法掌握后, 再逐步过渡到非齐次方程的求解;在讲解能控性与能观性判别问题时, 也是先讲连续时间定常系统的判据, 再过渡到离散时间系统的判据;稳定性问题先讲连续时间线性定常自治系统的稳定性判据, 再过渡的一般线性系统的Lyapunov稳定性判据。在授课内容的详略安排上, 要将主要精力放到连续/离散时间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问题上, 而对时变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则可以略讲。只有这样将理论性强的内容划整为零、各个击破, 同时针对各部分内容抓大放小、突出重点, 才能使学生更深刻、透彻地理解课本主体内容。从哲学的观点而言, 系统分析属于系统认识的范畴, 而系统综合则为改造系统的范畴。在讲授系统综合问题时一定要向学生强调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两者之间的“前呼后应”对照关系。对于系统综合问题的讲授重点应放在极配置、观测器设计以及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几个经典问题上, 而对于系统解耦、渐近跟踪的问题则可略讲。总之, 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 教师必须抓住课程的重点,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 学时的压缩不能以削弱教学内容为代价, 而应该突出重点难点问题, 使学生更为系统地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从而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任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传授与学习教学内容所用的基本手段与途径, 这其中包括教师讲授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之后,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对教学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概念较为抽象、内容极为丰富, 所以对其教学方法有很高要求。改进教学方法,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是本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我系控制理论课题组的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灵活选择流图法, 案例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 流图法教学。
在讲授课程的绪论部分时, 首先将《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个框图罗列出来, 并在图中用不同颜色的文字将各章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的先后次序详细地标出来,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这门程的大致框架, 从而对课程的总体内容有一个粗线条的把握, 有助于学生快速入门。
2. 案例法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是上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提出的, 它主要是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并针对案例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从而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与基本理论[2]。现代控制理论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 它与工程实际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借助现代控制理论的知识来解释, 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教学案例。
3. 讨论法教学。
讨论法又称为“辩论法”, 是授课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在课堂上或小组里各抒已见、互相争辩的教学方法。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有很多抽象的概念, 这些概念大多是以纯数学的方式引入的, 很多时候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 并提出一些非常相近概念, 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分析这些概念的异同。
三、完善考核方式调整评价体系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不仅可以作为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课程内容的手段, 也可以作为任课老师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机制。教师应该把课程考核当成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而不能把它作为对学生施压的途径[3]。采用合理的课程考核方法, 不但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而且也有利于老师即时改良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控制理论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因此书面命题应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理论的应用上。同时该课程的许多知识点又颇具应用性, 所以仅用试卷的方式考核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更为恰当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将期末的书面考试与平时课堂表现、实验成绩以及创新性设计成绩相结合。为此, 我系将最终总评成绩改革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创新性设计考核”的模块化分级积分。该课程的考核总评成绩最高为100分, 其中: (1) 平时成绩30分 (出勤与课堂表现10分, 课后作业20分) ; (2) 实验成绩20分 (利用Matlab编程完成实验设计10分, 实验报告10分) ; (3) 期末试卷考试成绩50分; (4) 在总评成绩不超过100分的情况下, 利用现代控制理论进行创新性设计并撰写书面报告者可加创新成绩10分。
在过去的几年中, 针对现代控制理论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考核方式的完善等方面, 我系控制理论课题组的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与探索。从教学效果来看, 这些方面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 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要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 为持续提高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摘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本文阐述了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针对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繁杂、较为抽象等特点, 本文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考核方式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以期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滕青芳.《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4, 33 (5) :156-159.
[2]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
后现代课程理论 篇8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最早提出, 其主要观点如下。
1.1 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1]。这种观点认为, 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1.2 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 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1]。
2 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设计的概念
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设计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 另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2]。学习环境的设计实际上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 即学习情景的创设。情境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 情境的创设决定着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向和意义建构的内涵和质量。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围绕探究目标设计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 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有力保障。因此, 创设情景时, 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需要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作为问题情景, 适当编排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作为讨论点, 便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例如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 为学习者的协作学习或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
3 教师和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位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师改变了传统“中心”位置, 而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学生则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而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学生应主动的收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验证, 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新的建构, 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 学生取代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位置, 他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中心”, 因而教学设计者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角色的重新定位。换句话说, 学生是我们教学设计成果的消费者和使用者, 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 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因而,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 只有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优秀的教学设计。这当然需要教学设计者放下传统教师的权威角色, 真正的为学生服务, 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指导者。
4 网络课程的特点
网络课程具有跨越时空的开放性, 网络教育可以使学习者不再局限于课堂这一特定的空间,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网络课程中的学生和教师相对分离, 这样促成了网络课程中的教师只能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和资源的提供者。比较传统课程和网络课程, 我们不难看出, 网络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4.1 网络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和组织形式的变化
因为网络课程中的学习者需要自主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自主的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自主选择课程学习的进度, 并根据网络课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景进行知识的建构, 因而网络课程应更适合个性化学习。而网络学习者之间又存在较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认知方式的差异和智力差异。因而网络课程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和智力的差别, 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 以适应不同认知类型和不同智力层次的学生更好的学习。由于网络课程学习者具有以上的特殊性, 因而网络课程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较好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和条件, 并提供明确的导航功能;因而网络课程的组织形式不再是静态的内容组织, 而是动态的不断补充和修改的过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 随时补充和修改教学过程。
4.2 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传统的课程只是信息的媒体, 它在教学中只充当信息载体的作用。而网络课程不仅要充当信息载体, 而且更多的是承担一个教师的职责。作为教师它不仅要为学习者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情景, 构建教学环境等, 还要为学生提供方便友好的答疑和交互功能以创设宽松的人文环境。同时, 为了更好的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课程还应为学生提供比较完善的监督和评价体系, 以方便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价,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状况, 以便课程设计者能更好的修正和完善自己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达到最优化教学的目的。
4.3 学习方式发生变化
网络课程扮演着教材、教师、课堂、实验环境、教学环境等一系列的角色, 因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老师让我学、家长让我学, 而网络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己要学, 是学生自己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自主的学习。网络学习者是在为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习, 而传统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为了满足学校、老师、家长的需要而学习。因而网络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相对于传统学生更高, 更主动, 学习方式也更灵活。在这种背景下, 探究型学习、协作型学习、发现式学习就成为网络时代新的学习方式。因而在做网络课程设计时, 我们应充分考虑这些学习方式的变革, 使网络课程适应不同学习方式者的学习。
4.4 师生关系及学生和学生关系发生较大的变化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面对面的交互, 这种关系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人际关系。而网络课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 这种师生关系是一种虚拟的关系, 没有真正的感情投入。学生和网络课程之间无法建立一种信任和默契的人际交流。
5 建构主义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影响
结合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的特性和网络课程设计的特点, 不难看出网络课程设计应遵循网络学习的基本规律。
5.1 网络课程设计应注重情景的创设
由于网络课程承担着教师的角色, 网络课程设计应注重情景的创设。这种情景包括网络课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学生思维情景的创设、学习环境的创设、实验环境的创设、师生交互情景的创设、学生讨论区情景的创设等等。总之, 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网络学习的特点, 尽量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 从而弥补网络学习中没有情感交流的不足。
5.2 要构建协作式学生环境
网络学习中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时空相对分离,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处于虚拟的环境中, 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协作和交互。因而我们在做网络课程设计时就应该尽量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尽量多为学生构建协作式学习的氛围, 搭建协作学习的平台, 因而在课程设计中设置师生即时对话、电子白板、教师答疑、学生讨论区、专题论坛等, 让学生感觉到网络环境中的互助与关怀。
5.3 要适应学生“个别化”学习的特点
由于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年龄、信息加工的偏好、感知和接受刺激所用的感官、感情需求、社会需求、认知差别、智力差别[2]等无法统一, 而网络学习主要是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 因而网络课程设计应适应学生“个别化”学习的特点, 充分考虑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与偏好, 针对这些差异进行个别化辅导、因材施教、发展学习者个性, 尽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做网络课程设计时可以通过相关内容的知识链接或素材链接链接到本地资源库, 让学生有选择性地来选择自己所需要学习的内容, 充分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需要。为了让网络学习者能提高“个别化”学习的需要, 网络教学设计还应该有明确的导航功能, 从而避免学生在网络环境这样的知识海洋中迷失方向。
5.4 要有完善的监督和评价体系
学习向来就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过程, 没有监控与被监控, 学习成果也成为一句空话。没有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过程所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没有学习主体根据这种自我监控所做出的学习反馈、学习计划、学习调整及自我激励、自我强化, 就谈不上自主学习。同时如果没有网络课程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记录、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适时反馈、教学设计者就无法对学习者学习状况做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就不可能发现学习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调整学习策略以取得更大的成绩。但这种操作方式无疑会增加教学设计者的负担, 会增加教学设计者对网络学习的参与度。要想提高学习者学习质量还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方式来加强学习质量监控。小组学习要求所有学生都是参与者, 强调合作学习, 对教师和学生在诸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功能。同时,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监督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与评价, 从而达到约束学生学习行为的目的。
从当前我国形式来看, 在网络教学中, 要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需要从外部施加必要的学习监控,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设计者的学习监控和管理功能, 并且在此过程中试图引导学生逐渐提高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网络环境虽然是开放的、自主的, 但目前还是需要附有一定的约束机制、监控机制和管理机制。有研究表明:真正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应该是逐步地从外部控制的学习过程向学生自我控制的学习过程转变,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推动这种转变。
摘要: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是在上世纪90年代,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理论。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创设课堂情境、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过程, 这一思想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影响是颠覆性的。文章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特点出发, 研究其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建构主义,网络课程,网络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黄河明.现代教育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2]乌美娜.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企业理论与现代契约理论 篇9
一、交易费用理论与现代契约理论的关系
交易费用理论是由科斯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了企业的出现”, 并运用“交易费用”来说明“什么是企业”和“什么是企业的边界”这两个基本问题。交易费用是“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产权经济学认为, 所谓交易费用是个人交换他们所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确定其排他性权利所需要的费用。交易费用包括事前准备合同和事后监督及强制合同执行的费用, 它是订立和履行契约的费用。
然而, 交易费用的本源在哪里?契约经济学家认为, 其根源就在于契约的不确定性。根据哈特的观点, 交易成本的来源在于:一是在复杂的、无法预测的世界中, 人们很难预测未来事件, 无法根据未来情况作出计划, 往往是计划不如变化;二是即使能够对单个事件作出计划, 缔约各方也很难对这些计划达成一致协议, 他们很难找到一种共同的背景来理解、描述各种情况和行为, 过去的经验往往不起作用;三是即使签约各方能对未来计划达成一致协议, 也很难将其写清楚。比如, 在出现纠纷时, 法院不能明确这些契约条款的意思, 而无法执行。哈特还认为, 一个不完全契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修正, 并需要重新协商。重新协商的过程会产生许多成本, 有些可能是事前成本, 有些可能是事后成本。其原因:一是各方可能会对修正契约条款争论不休, 它既耗费时间, 又浪费资源, 所以是无效率的;二是不仅事后讨价还价过程是有成本的, 而且由于各方具有不对称信息, 可能达不成协议;三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 缔约各方都不愿意作出专用性投资, 这种投资的最佳效率与事实上的投资不足之间的效率损失, 是一种重要的成本。
□文/朱传杰
威廉姆森也对交易成本与不完全契约的关系做了系统研究。他直接把“契约人”作为他的交易成本理论的假定条件。威廉姆森认为, 现实中的人都是契约人, 他们无不处于交易之中, 并用各种或明或暗的契约来规范他们的交易。他认为, 交易费用经济学采纳两个重要的行为假定:一是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 缔约者要想签订一个包括对付未来随机事件的详尽的契约条款是不可能的;二是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 仅仅相信缔约者的口头承诺是天真的, 现实中的契约人时时刻刻会损人利己。威廉姆森认为, 所有复杂的契约都是不完全的;作为对付契约不完全手段的可操作的、连续性的决策模式是可观察到的;得不到可履约支持的“许诺”使当事人面临不履约的危险;采用一种市场化和非市场协商的保证条款有助于交易的进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交易和契约都是非常复杂的, 不同的交易需要不同的契约关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 充满机会主义的世界中, 面对这种类型的交易, 新古典契约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交易关系, 只能有三种选择:一是放弃这类交易;二是将这些交易一体化为企业内部交易,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匹配的条件下进行交易;三是设计一种不同的契约关系。为了解决现代经济关系中复杂的交易关系, 需要设计交易专用性程度高且能够持续的交易关系, 这就是所谓关系契约。这种关系契约是随着交易时间的延续和交易的展开, 而不断修正的契约关系。
在具有专用性资产安排的契约关系中, 产生了一种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 即使用市场机制的一种特殊成本, 进而出现一种后契约的机会主义行为, 也就是道德风险问题, 或称“敲竹杠”问题。如何解决“敲竹杠”问题, 许多契约被经济学家设计出来, 比如收益分享契约、成本分享契约以及第三方仲裁等。但由于信息成本过高, 或由于信息不对称, 而无法实现次优结果。由于有限理性、不确定性、机会主义交易费用的存在, 在专用性投资中, “敲竹杠”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法院促使当事人进行谈判以减少“敲竹杠”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有必要创立一种自动履约机制, 使交易顺利进行。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契约是依赖习惯、诚信、声誉等方式完成的, 付诸法律解决往往是不得已的事情。根据这种情况, 一个自动履约的契约就可以利用交易者的性质和专用关系将个人惩罚条款加在违约者的身上。这个惩罚条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的内容是终止与交易对手的关系, 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的内容是使交易对手的市场声誉贬值, 使与其交易的未来伙伴知道其违约前科, 以致不相信该交易者的承诺。当然, 如果交易者发现在这个自动履约的范围以外, 还存在一个比施加的个人惩罚条款损失还要大的收益时, 自动履约机制就失灵了。如果个人具有无限的履约资本, 缔约当事人对所存在的潜在“敲竹杠”现象, 是不在乎的。但是正由于个人履约资本的有限性, 才限制了自动履约的范围。
二、委托-代理关系理论与现代契约理论的关系
委托-代理关系无论从本质上看还是从形式上看, 都是一种契约关系, 代理经济学可以说是一种契约关系学。詹森和麦克林将“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关系, 在这种关系下, 一个人或更多的人 (即委托人) 聘用另一个人 (即代理人) 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 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在公司治理中, 委托-代理制的建立过程, 从本质上分析, 就是“交易”活动的过程。自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后, 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必然是委托-代理制。如果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存在交易费用, 那么委托-代理制不管以什么契约来建立, 都将是效率最高的, 其结果都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即资产所有者、股东、董事、监事、经理人员和其他相关利益人的福利会达到大家都满意的结果。这就像物理学上没有摩擦力的“永动机”一样, 会永恒地转动。但是这是理想中的事情, 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也就是说, 公司治理必定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委托-代理制来运作, 但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 委托-代理制难以十全十美, 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只能进行帕累托改进。
委托-代理关系建立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主要有寻找交易伙伴的费用、谈判费用、签订契约的费用以及保证契约条件的履行而进行监督的费用, 即搜寻费用、谈判费用、实施费用和监督费用。这些交易费用的存在, 会降低组织制度的运行效率, 而影响交易费用的重要因素是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是产生代理成本的基本原因。从规范委托-代理角度研究契约关系, 又可从实证和规范两种角度来研究。从规范的方面看, 主要是在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监督的条件下, 如何构造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包括补偿性激励, 从而为代理人提供适当的激励, 促使其选择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行动。从委托-代理的角度看, 契约关系是企业的本质, 企业完全是一种法律假设, 是一组个人契约关系的一个链接。运用这个理论, 一是可以研究在一个既具有债权又有外部股权的混合融资结构的企业中, 企业家为什么让企业的总价值低于他是唯一所有者时的价值, 而且这一结果与垄断体制还是竞争体制无关;二是可以研究为什么企业家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失败与企业效率的损失完全一致等问题。
三、产权理论与现代契约理论的关系
对契约的研究是产权研究的核心。哈特和格罗斯曼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契约是不完全时, 没有在契约中详细规定的那部分权利, 即剩余权利应该归资产的所有者所有。这就从契约角度说明了资产的控制权到底应归谁所有是最有效率的。也就是说, 在现实世界中, 产权的分配是绝对重要的。
在现代复杂的经济关系中, 契约理论必须解释现代各类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为什么有的企业偏爱发行股票?企业的内部债务和外部债务是什么关系?阿洪和博尔顿利用契约的不完全性发展了一个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他们指出, 随机状态控制是一种举债筹资条件下的控制权配置。他们认为, 一个缺少资本的具有能力的企业家与一个富有的投资者之间的不完全长期契约被看作是“纵向一体化”, 由于企业家所关心的是名誉和收益, 而投资者只关心利润, 双方的目的是有冲突的, 即初始的契约结构能否以及如何使当事者的目标达到一致;当初始的契约不能达到一致时, 控制权应如何配置。当重要的变量不能在契约中写明时, 控制权的分配就变得非常重要。不同的控制权会带来不同的资本收益。
四、企业家理论与现代契约理论的关系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市场上, 以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为中心的企业理论———企业家理论或企业管理者理论, 也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奈特根据不确定性和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存在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企业的企业家理论。伯利和米恩斯又进一步提出了企业的企业管理者理论。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均是对企业契约理论“只见物不见人”提出了挑战, 将企业看作是一种人格化装置。张维迎认为, 如果说企业契约理论关心的是对企业的“需求”, 那么企业家理论则偏重于企业的“供给”。企业家理论将企业看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装置, 没有企业家 (精神) , 企业就不能生存。奈特根据不确定性和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存在进行了讨论, 他指出, 在不确定性下, “实施某种具体的经济活动成了生活的次要部分, 首要的问题或功能是决定干什么以及如何干?”这“首要的功能”即指企业家的功能。因为不确定性是无法保证的, 企业家不得不承受不确定性。关于企业家的特点, 许多经济学家都做过不同的描述。熊彼特认为, 企业家是创新者, 能够“改变和革新生产的方式”。卡森认为, “企业家是擅长于对稀缺资源的协调利用作出明智决断的人”, 是一个“市场的制造者”。鉴于企业的特殊作用,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 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第一位的任务是选择一位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经营者, 并让具有不确定性的市场竞争将他造就成为企业家。
正由于企业契约是不完全的, 企业家市场, 即通常所说的经理市场, 不但要考虑对企业的激励问题, 而且应同时考虑对企业家的控制 (约束) 问题。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控制市场”概念, 这种市场既不同于经理市场, 也不同于资本市场, 而是一种新型市场。它要解决的问题是, 既要给企业经理以适当激励, 包括利用股票、股票认股权、影子股票、股票增值分红权、奖金、长期绩效计划、“黄金降落伞”、声誉激励等, 又不能使企业被内部人控制, 以避免丧失控制权。同时, 又要防止被其他企业收购, 尤其是恶意收购。要研究对经理的控制问题, 就要考虑企业经理的主要约束变量是什么, 换言之, 经理的目标函数是什么, 控制能力在经理之间是如何分配和安排的, 激励是如何提供的, 如何识别能力, 如何再分配控制权。罗森的研究表明, 将控制权分配给有能力的人越多, 这种控制权就越有效率。在有能力的经理的边际生产率大大超过无能力的经理的情况下, 最有能力的经理占有最大公司的最高职位。另一方面, 在控制权分配一定的条件下, 对经理的支付结构会在激励和保险之间达成妥协。霍姆斯特姆从约束的方面分析了依靠限制而不是奖励来控制经理人员行为的重要性。实证研究表明, 要设计一个多任务目标的代理链, 使激励方案的重点转移到对代理人所有活动进行平衡的激励方案上来, 对代理人任务的组合可以降低激励成本。
浅析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 篇10
一、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来源
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消费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逐渐取代生产成为社会的主导, 信息与服务取代实体产品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 媒体在为人们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在引导着人们的个性化的消费观念。现代社会开始向后现代社会转变, 与之同步, 现代消费主义文化向后现代消费文化转变。在经济、社会、文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刺激之下, 后现代理论兴起, 其中关注消费社会、消费文化及其产生运行机制的这一支逐渐脱离后现代理论的母体, 吸取西方马克思主义、诸多社会学家、文化学者的消费思想, 借鉴符号学理论的精华, 独立发展壮大起来, 形成了引人瞩目的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主要的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思想家同时也是后现代理论家, 或许他们并不承认也拒绝将自己归入后现代流派,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思想中的后现代表达。鲍德里亚、布尔迪厄、丹尼尔·贝尔、詹明信以及费瑟斯通都是典型的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的建构者。
他们受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思想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他们继承了西美尔时尚哲学与凡勃伦炫耀性消费的分析, 对消费社会做了进一步的描述, 发掘出了消费造成的社会区分。他们受到了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启发, 对日常生活商品化现象做了批判, 发展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他们脱胎于后现代理论, 继承了后现代理论的批判精神、多元视角与冒险风格。
二、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的特征
通过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的来源分析, 可以看出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家在研究范式、研究视角与理论观点之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但是其关于后现代消费文化的根本理论观点一致, 从而呈现出文化背景、研究领域、地域多元化, 但内在观点高度统一的特点。
(一) 多元性与复杂性
首先, 后现代消费文化思想家有着多元的文化背景, 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各种学科背景相互交错, 鲍德里亚是哲学家, 布尔迪厄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哲学家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和, 詹明信是哲学家、文化研究学家贝尔是社会学家、文化研究专家……他们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 并且自身的学科背景之间还存在着交叉。因此, 其研究视角也是哲学、社会学、语言学相互交织, 呈现多元化。其次, 思想观点的多元。被囊括进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流派的诸多思想家, 其本身研究的思想领域与思想观点都是错综复杂的, 不局限于一个领域、一个学科、甚至自始至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思想家之间的理论观点也是各不相同。再次, 地域的多元性。后现代消费文化思想发端于法国, 鲍德里亚、布尔迪厄堪称代表, 之后整个欧洲受到法国影响, 鲍曼、哈维这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扩大, 美国学者开始介入, 贝尔、詹明信是其中的典范。当下, 中国学者也开始介入后现代消费文化的研究。
(二) 认同后现代社会这一重大转折
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普遍认同当代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鲍德里亚看来政治经济学和生产的时代已经结束,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形态消失的新的社会, 这里只有符号、影像和代码。真实与不真实的界线本身已经消除了, 技术、媒体和消费文化掌控我们生活的全部, 我们已经不可逆转的从现代步入后现代。布尔迪厄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后现代社会这一概念, 甚至对于后现代消费文化都没有明确提及, 但是他的理论内涵却无比犀利的对后现代社会中通过消费进行区隔的本质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述。贝尔则将其描述为后工业社会。詹明信将其称之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
(三) 对后现代消费文化进行反思与批判
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认为后现代社会是被消费所完全侵蚀的社会, 物品, 日常生活, 消费者的身体、欲望与消费观念, 在风格、品位、时尚、趣味等文化名词的包装下, 被资本完全控制, 成为资本牟利的工具。在此过程中物品、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呈现出一种异化状态。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对这种隐性诱导与控制机制进行了分析与说明, 对资本主义及其现代性作了最猛烈的攻击。
鲍德里亚将后现代社会看作是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中, 物品、人的需要、感情、文化、知识、人自身所有的力量, 都在生产体制中被整合为商品, 进一步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消费从物的使用价值层面过渡到符号价值层面, 消成为一种“符号的系统化操控行为”。后现代社会是一种仿真社会, 是被符码与模型所控制了的社会。真实已经死亡, 比真实还要真实的超真实统治了社会, 各个阶级之间、各种意识形态之间、各种文化之间以及媒体的符号制造术与真实本身之间的各种界限均告内爆。
布尔迪厄则对趣味判断所造成的区隔进行了批判, 并揭露了隐藏在趣味消费背后的资本逻辑, 消费者处于不同的场域与社会空间, 拥有不等量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 形成了不同的习惯与鉴赏能力, 最后表现为一种消费时的鉴赏趣味。资本的控制逻辑也一目了然了。
詹明信认为当前社会“资本的扩张已达惊人的地步, 资本的势力在今天已伸延到许许多多前此未曾受到商品化的领域里去。简言之, 我们当前的这个社会才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纯粹的形式”。将这个社会称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 这个社会的文化特征可以总结为现实向影像的转化以及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段。
费瑟斯通则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以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为目的的艺术的亚文化兴起, 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 消费渗透到日常生活实践与道德领域。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的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充斥日常生活, 影像与符号取代了社会真实,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得以完成。
三、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首先, 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开辟了从消费视角出发研究消费文化的路径。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 (下转第214页) 最先打破生产体制的束缚, 从消费角度对消费文化进行研究, 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现代性进行批判。在其之前, 各种理论流派多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对消费文化进行分析, 遵循生产—消费—消费文化的路径。而在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家这里, 却创造了从消费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消费文化, 遵循消费—生产—大众传媒—消费文化的路径。从生产的角度, 能够解释工业社会的消费, 但对于仿真社会的运作逻辑却无能为力。在此之前消费文化研究多是从生产角度出发, 但是, 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家率先走出了生产-消费-消费文化的怪圈, 从消费的角度对消费文化进行探讨, 迈出了前人未曾跨越的那一步, 拓宽了消费文化研究的视野。
其次, 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率先用符号学方法对后现代社会中的消费进行反思与批判。道格拉斯·凯尔纳这样评论, “比马克思主义传统更进一步, 鲍德里亚认为商品化模式已发展到使用和交换价值被‘符号价值’所代替的程度, 他重新界定商品主要是作为一种符号来消费和显现的”。商品-记号,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符号价值, 最终生产出一个超真实的仿真社会。在此将资本主义通过操纵符号来控制消费的机制清晰地展示了出来, 一切消费都是资本主义实施社会控制的具体方式, 在这一方面比前代思想家走得更远。另外, 认识到了后现代媒体在符号生产、复制、传播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对后现代媒体在后现代消费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做了阐述。
第三, 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与启发性的观点, 例如仿真、内爆、文化资本、晚期资本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批评、破坏、颠覆中呈现新的思想火花, 耳目一新中得到启迪, 增强了继续探索的兴趣。符号学研究方法, 也是其创新点之一。通过符码、模型及其运作逻辑, 形象地揭示了仿真社会背后的资本逻辑, 突破了政治经济学的范畴, 将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推向前进。对大众传媒, 例如广告、电视的重视也是其亮点之一。
最后, 激进的批判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弗雷德里克·詹明信的一个观点是, 尽管社会学理论也许不能发现真理, 但它可以试图去铲除被认为是谬误的东西。于是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致力于反思批判, 担当起了阐释者与批判者的角色, 持续不断地对现实进行分析, 不断发现新问题。没有最终的答案, 理论一直处于探索中, 激进而又充满活力, 不会停滞。
摘要:西方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以消费为主导的后现代社会, 消费成为后现代的表征与主导文化, 后现代消费文化的研究逐渐从学术边缘进入了学术中心, 出现了诸多零散的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研究。这些研究来源多元, 关注视角有所差异, 但都认同后现代社会这一巨大转折, 同时对后现代消费文化展开反思与批判, 开创了后现代消费文化研究的崭新路径。
关键词: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后现代社会,后现代消费文化批判
参考文献
[1][德]马科斯·霍克海默, 西奥多·安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哈贝马斯.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杨魁, 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王宁.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及其审美特征[J].学术月刊.2006 (5)
[6]卢海峰.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 (2)
[7]蒋建国.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演变与反思[J].《消费经济》.2005 (12)
[8]李辉:《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年4月
现代发展理论 篇11
发展理论的核心实质上是现代化问题,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当二十一世纪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令人不解的是,一些国家,在还没有搞清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之时,就已经在大干“现代化”了。有人以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同义语,因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事实却说明,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进步,因为并非所有经济发达国家都能排在社会发展程度的最高次位;也有人以为,现代化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却没有预料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来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副效应;还有人给现代化蒙上了一层理想主义的色彩,认为现代化能为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和谐、幸福和安宁,却对现代化必然导致的一个熟悉环境的解体毫无准备。这说明人们对现代化真正含义还没有十分的理解。本书对上述对现代化的误解一一进行了澄清和拨正。同时,对国外发展理论中现代化概念普遍包含的四种前提性假设: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传播、扩散与模仿性发展,趋同论,结构功能论的系统分析,多有訾议。本书编者把现代化的内容归纳为工业化,它是现代化起步的首要内容;城市化,它从社会意义上改变了人们的关系形式;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集中化,它从基础结构方面为现代化提供了体制保证;世俗化和理性化,这是现代化包含的文化内容。虽然不能说这种概括完全准确,但它却在今天现有的知识水平上,又吸收了各家理论的精华,描述出了在现代化过程中广泛出现而又重要的趋势。
由于发展理论包括了广泛丰富的内容,它涉及哲學、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多门学科,所以,很难在一本专著中进行这样的综合性探讨。而本书立足于社会学的视角,从宏观的理论探讨到微观的事实描述,对国外发展理论的几个主要形态,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系统地进行了介绍。同时也对其固有的缺陷、困惑和伪科学性客观地加以批评。这当然旨在为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为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价值。
后现代课程理论 篇12
语言不可能有先于语言系统而存在的观念或声音, 只有由这个系统发出的概念差别和声音差别。后现代艺术使以往出现过的各种艺术技巧联系起来的时间脉络失效, 艺术不再具有古今之分及内外之别, 所有曾经出现过的艺术都成为后现代艺术家挪用和拼贴的对象, 后现代艺术也因此不再要求独创性。[3]后现代艺术家们通过这种反时间、反空间、反历史的艺术形式来进行对现实的艺术反讽。
一、从“媒体”到“媒介”
1934年,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媒体”作为应用术语, 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 如电影、电视、广播、印刷品 (书刊、杂志、报纸)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等均属于媒体。
后现代社会以来, “媒介”这个传播学最基本的概念, 逐渐变得很含混, 传播工具是媒介, 传播者所起到的传播作用, 也渐渐划入媒介范围, 因此, 拉斯韦尔在他的“五W模式”中, 把传播学研究划分为五大范畴: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 (媒介) 、受众、效果, 从此, 媒介就作为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划入研究范围。这种线性结构模式, 正在因为媒介概念的不断变化, 所研究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上个世纪1990年代, 加拿大学者凯尔奇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信息媒介”, 由研究新闻、娱乐的传播媒介, 到研究通讯和网络的传播媒介, 媒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地扩大, 伴随着新闻媒介 (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 、传播媒介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 又称“大众媒介”) 、信息媒介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通讯、网络、计算机) 等等概念的出现, “媒介”的概念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普通大众传播学的涵盖范围, 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学科———“社会信息学”应运而生。
普通媒介的主要作用有两种:一种是提供信息, 一种是提供娱乐。但是, 无论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还是以提供娱乐为目的, 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关系始终是以媒介存在为最基本的前提。当代社会的媒介符号, 作为本体出现于群体的普遍生活中, 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进行沟通与流通。媒介的沟通作用的运用, 还取决于诸多因素, 其中包括风俗习惯、互动关系、社会结构、思想观念以及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媒介政策等等, 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对经由媒介所传达的信息的态度。此外, 新闻媒体本身的权威性、大众的文化程度、传播媒体的公信力等, 也是影响媒介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而后现代理论下的文本媒介化、文化生产体系化, 使文学艺术也成为沟通多元化、无中心社会关系的媒介。
二、符号化
美国社会学家伦德伯格认为:“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符号是传播活动的要素, 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20世纪初,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之一费迪南·德·索绪尔指出, 作为语言结构基本成分的语言符号, “联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 而是概念 (所指) 和音响形象 (能指) ”。[1]101这是语言符号化的初期形式。20世纪中后期, 法国两位著名的哲学家罗兰·巴尔特与雅克·德里达分别从文学写作和语言文字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在语言符号学方面的观点。罗兰·巴尔特从确定“文学自身的界域”出发, 提出了“文学中一组记号的表达与思想内容无关, 语言也与风格无关, 他们都在一切可能表达方式内, 确定着一种定型化语言的孤独性”的重要观点, 并针对萨特的“写作意味着介入”的理论, 提出“写作的零度”的理论, 认为“写作是一种硬化的语言, 它永远显得是象征性的、内向性的、显然发自语言的隐秘方面的”。[4]
这是文学创作的进一步符号化。雅克·德里达从对语音中心主义进行批判的角度, 提出语言符号活动的领域实际上是自由嬉戏的领域, 一个由有限构成的封闭体中进行着无限置换替代的领域。
语言学的发展告诉我们, 任意符号都是由能指、所指、意指三方面构成的载体, 符号的传播也就成为能指、符号与解读者即受众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样, 通过媒介发生作用的社会传播也是一个典型的符号系统, 是汇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等大量符号集中地以媒介产品的形式来传达信息的发生过程, 不同的媒介形态拥有着部分相同或不同的符号形式, 如印刷媒体以文字、图片为主, 广播电视媒体以声音、图像为主, 网络媒体则具有可以将文字、声音、画面兼集一身的特点等等, 甚至是人本身、机器本身、科学本身、艺术本身也可以成为传达意义的媒介。
传播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如何更好地被大众接受。在这个传播过程中, 本身属于媒介的、易被受众接受的符号逐渐取代了难以发挥作用的、不易被受众接受的符号, 这个优化的过程是优质符号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种有特定含义和代表意义的“文化语言”的过程, 当然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直至最后, 该媒介及其符号脱离了它原本属于媒介的属性、符号含义和目的, 转而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沟通成本, 成为某种具备深度和开放性的“言语”或“语言”, 从而逐渐具备了典型性和纵深感, 这便是媒介符号化的过程。媒介的符号化在后现代社会这个信息化、商品化已经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 成为不容置疑的趋势, 并为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甚至是人类与宇宙之间的进一步沟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媒介产品这个汇集大量符号的封闭、半封闭的符号系统中, 媒介产品的符号意义首先取决于该意义符号的周围与其他符号之间的连结关系, 同时也与该意义符号的生产过程、受众的心理结构、该意义符号的传播途径等等众多因素相关联, 最终的目的是引起受众对该意义符号的关注与接受, 以达到该意义符号在其传播范围之内的最佳声音、图像、影响效果, 起到宣传与沟通作用。媒介、符号、受众, 共同地构成了后现代人共同参与的后现代“罪行”。它的本质是物质主义的。费希就曾指出, 如果说一种语言的人共有一套各人已不知不觉内化了的规则系统, 那么理解在某种意义上就会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 理解会按照大家共有的那个规则系统进行。
三、仿真与仿像的社会
在20世纪, 文学文本的研究逐渐向意义符号的共性研究转向, “文本”已经不再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客体, 而是作为可以自由支配与组成的客观体、本体, 出现于后现代社会的商品化过程中。
继布莱希特、本雅明、沃霍尔等社会理论家对现代社会的考察之后, 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家鲍德里亚极具批判性地审视了以电子技术作为媒体的当代的媒体社会和消费社会, 批判了由类像符码和组织模型组成的后现代社会, 他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消费是一个系统, 它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因此它既是一种道德 (一种理想价值体系) , 也是一种沟通体系, 一种交换结构。”[5]他在《仿像与模拟》一书中也认为, 媒介将现实转化为影像, 消费文化与媒体社会生产了大量的符号, 大众受到了来自媒介的那些无休止的信息轰炸, 媒介提供的令人神迷的影像与超负荷的信息, 导致了文化的超负荷, 从而引起了意义的爆炸, 产生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和超现实的空间, 那些以前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要素, 现在都被符号所吸收或者成为符号, 商品的生产过程也变成了符号化的过程, 商品的增加变成了符号的繁衍, 商品的流通也变成了符号的流通。
符号主导的结果, 从正面来说是真实的消失, 从反面来说是超真实的产生, 后现代的“超真实”取代了现代的“真实”, 从而引发了与“超真实”相关的各种概念:仿像、内爆、外爆等。所谓“仿像”的特点是模型先行, 模型就是符号, 不再与版图、参照物或实体相关, “不再是一种领域、一种指涉性的存在或一种物质的仿真, 它是一种无源泉的真实, 一种超真实”;“内爆”是指一种自生性, 与之相对的“外爆”则是指一种对外扩张。很显然, 鲍德里亚看到了后现代主义社会中, 媒介、符号、商品这些冲击着人类的视觉、味觉、感觉的自觉与不自觉的消费品, 这些具备着无限循环特性的模型、体系、内结构、商品抑或超商品, 这些理论术语同时反映着一个事实———后现代社会渐渐让人无法忍受的信息化运转, 终究会引起某种意义上的“内爆”或“外爆”。
大量信息成为商品进入商品生产、消费的领域, 最终的结果就是知识量、信息量的爆炸。后现代社会在建构方面的努力被每天不断地更新着的信息所替代, 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被信息量的商业化运作所取代, 这正是鲍德里亚所批判的。不能否认鲍德里亚的理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前瞻性, 但这种批判仍旧存在它的局限。
任何符号都不是封闭的内循环系统, 都具备一定的开放性, 它由人类在一定范围内的生产活动积累而成, 是动态的, 是可以相互同化或整合的, 不同程度的群体可以通过意义符号进行对话, 这既是避免了纷争与差异, 也避免了战争的产生。所以说意义符号是打开某种内封闭或半封闭式循环体系的钥匙, 意义符号所具备的这种开放性的特性作用于后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绝不会是消极的, 而应该是积极的。
四、符号的媒介化
德国文学理论家伊赛尔通过对文本接受理论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 认为文本只提供程式化了的各个方面, 后者促使作品的审美对象得以形成, 艺术的极点是作者的文本, 审美的极点则通过读者的阅读而实现。因此, 后现代主义理论中所谓的“文本”首先是一种开放性文本, 不存在文本是否被典型化的问题, 有的只是文本能否被阅读和是否被接受, 这在理论上既能够避免因为文本被过度阐释、意义被过度符号化、商品化所带来的弊端, 又能够避免因为受众过度关注和过度接受带来的弊端———导致符号传播范围内的混乱, 或者说被引爆。
其次, 传播媒介被逐渐符号化之后, 人们能够更好地划定符号传播范围内的主体的范围, 即在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的积淀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群体, 他们拥有自己的小中心, 从广义上来说, 存在于意义符号中的一种特殊属性:依附性;从世界范围讲, 它也可以是一种民族性、种族性。在特殊属性基础上进行意义符号的文化传播, 是一种更深入的、更具有积极互动作用的传播。意义符号从产生之日起便于媒介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意义符号伴随着传播的目产生, 与媒介一同发展成为媒介符号。
伊赛尔在文本接受理论的研究中就提出, 要指望文本与读者的成功交流, 文本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控制读者的行为。而美国著名批评家费希所提出的语言的规则系统和有知识的读者的观点也是解决这种文本与读者之间互动的方式之一, 媒介符号的传播过程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形式和关系, 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语言、声音、音响、文字、图像、色彩所组成的意义关系上, 因此, 媒介符号使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群体能够在一定的作用形式上相结合, 从而使内容进行传播。还有这样一种情况, 符号传播媒介具有某种共性, 可以被两种不同的主要群体所认可, 这对于起着传播作用的媒介符号来说是重要的, 也是最具后现代意义的艺术品。虽然, 鲍德里亚认为, 这种超负荷的信息符号, 会导致文化的超负荷, 从而引起意义的爆炸, 但是, 他忘记了人类社会对信息等任何商品化了的符号可能具备的选择、转换功能, 就如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 随之而来的一切也都跟着更新。当鲍德里亚所说的后现代类像时代发展达到一定饱和度的时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还会出现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符号载体来替代前一种媒介社会和消费社会对符号载体的需求, 这种不停的转换是无限的, 它取决于人类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程度, 从某种精神领域讲, 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进行选择的过程。姚斯认为, 一部作品能否按其独特的历史性理解和表现文学史, 取决于期待视野能否对象化, 也就是说, 部分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 对它的读者的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 这种方法明显地提供了决定其审美价值尺度的标准掌握在读者手中, 后现代文化不再是传统道德、知识、宗教的传授者, 而是施与者, 接受的决定权取决于大众消费者。即便如此, 当我们阅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和他的《仿真与模拟》的时候, 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得到鲍德里亚那批判的眼光, 那种针对于人类社会走向的深刻的忧虑。
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实质来看, 后现代主义理论始终是围绕着后现代主义理论要对现代主义理论进行颠覆这一点展开的,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多样化从中起着由量变到质变的作用, 并且进一步地促进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表征上来看, 后现代主义理论以颠覆、对立为中心, 进行延伸发展进而达到多元发展的目的。
巴赫金在讨论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时也指出, 要把思想看作是不同意识、不同声音间演出的主动事件, 也就是明确地说出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生产只是在进行传播符号的生产, 后现代艺术本身便是作为符号化的文化被接受的。姚斯在谈到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时也指出, 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如果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连续性时像文学史的连贯性一样找到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那么过去在这个封闭的生产和再现的圆圈中运动的文学研究方法就必须向接受美学和影响美学开放, 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 对过去作品的再欣赏是同过去艺术与现在艺术之间, 传统评价与当前的文学尝试之间进行着的不间断的调节同时发生的, 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 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 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 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它总是具备一种历史性、时代性、分期性的特点。
摘要:后现代主义艺术是由结构的变形与整合组成, 可以打破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的一维性。结构的符号化是后现代艺术得以客体化, 从审美意识到美的客观物的演变, 通过生产与媒介来完成。后现代艺术符号化的过程, 是经过媒体传播、媒介传播、符号化、符号的媒介化四个过程进行演变的, 从而确立了一个仿真与虚拟的世界, 并通过批量生产, 使后现代艺术迅速覆盖全球。
关键词:媒介,符号化,传播,仿真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艾柯.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M].李灵,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54.
[3]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94:430.
[4]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8:64-93.
【后现代课程理论】推荐阅读:
现代课程09-14
课程现代化10-14
现代汉语课程07-07
精品开放课程现代教育07-18
优质课程资源现代教育09-18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设计10-01
近现代语文课程教育07-30
现代礼仪课程论文05-28
现代管理专题课程报告08-16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论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