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现代化(共12篇)
课程现代化 篇1
我首先讲一个看法,教学改革要居于大学综合改革的优先地位。 现在有一个说法叫中心地位,我的说法是优先地位。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该以培养人才为主,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 《高等教育法 》的要求,培养人才是大学工作的中心, 因此培养人才也是大学改革的中心。我们不能以体制机制的改革来代替教育教学的改革。在为人才培养而开展的教学、科研服务活动中,教学是基础,因而要居于优先地位。
教学改革从哪里入手呢? 从课程入手。 为什么要从课程入手?因为课程的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处于中心地位。我指的是现在在大学中普遍实施的是“分科”的 “显性”课程(course),而不是隐性课程。 课程是大学教学的主要实施载体,也是大学“教”与“学”的中心。 比如教师的教学是以“上课”为中心的,学生的学习也是以“上课”为中心的。 所以,课程的改革在教改中应该处于中心地位。
什么是课程? 对于课程这个概念,不同的教育学家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课程是围绕特定内容、依照确定目的之“教学”过程。 我这里想强调的是,这里的 “教学” 包含教和学两个方面。 这样的课程有四个要素,第一是目的,课程要有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要统领内容和方法,要贯穿课程的教与学的全过程,要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 第二是主体。 课程作为教与学的过程是不能没有主体的, 应特别强调的是,课程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课程就是 “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互动过程。 我不赞成“教材即课程”的观点,因为它忽视了人(教师与学生)作为课程活动主体的作用。 第三是内容。 第四是方法。
课程通常是特定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课程体系是不同内容的课程依照一定目的按照一定结构之组合,我们称之为课程体系。在这里我仍然要强调,一个课程体系要有它明确的目的, 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 要有恰当的组成部分,它的主体仍然是教师和学生。
基于上面的这些定义, 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看,什么是现代化课程?
第一,从体系的视角来看,现代化课程是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课程体系高于各个课程。因此, 课程的目的、 内容、 方法都要服从于体系的目的、结构、方法。 课程体系可以被看作是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curriculum)的核心部分。 在这个意义上,课程体系的目的就是培养目标,现代化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有 “现代化”的培养目标。 我想这点非常重要,我们的培养目标要具体到每个课程体系上面,再由课程体系传导到每个课程上面。
什么是现代化的培养目标呢? 我们可以将“现代化”理解为与时俱进的过程。教育总是时代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是适应当代需求的教育。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时代:从生产力的视角来观察这个时代,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从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视角来看,经济建设仍然是当前发展阶段的中心,但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一个以创新为驱动的新阶段;从人类共同挑战的视角来观察这个时代,和平和发展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但是这个发展已经不是传统的工业化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
比如,我们必须看到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第一生产力,这是当今时代的最大特点。 要适应这个特点,我国大学的课程就要改进,比如目前的社会科学或者是文科的教学中缺少科学技术内涵,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改进的问题。又如,我们必须要看到,信息科技改变了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甚至在改变教育的方式,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 再如,我们必须看清科技的融合性发展趋势,我们谈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新能源与信息技术结合的革命,这显然是跨界结合的,于是,现行的分科式教育就要改革。 还有,除了科技革命以外,我们还要看到,这个时代正在向着生态文明时代转型。我们的教育要体现这个转型的要求,这是一个新的文明时代,没有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是谈不上生态文明的。 国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在高等教育中也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的位置,这不是增开一两门课程的事, 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建设, 而是要渗透到每个方面,所以我们要把生态文明渗透到各个课程之中。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 《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这个议程提出了17个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下有169个子目标。 主要涉及经济(prosperity)、社会(people)、 环境、安全、伙伴关系五个方面,可以概括为“5P”原则。 如果我们讲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我们的课程体系里面必须要反映这方面,这是我们跟时代接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综上所述,如何确定课程体系(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是一个需要严肃讨论的问题。 有以下四个问题要讨论:一是,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这个目标传导到每一个具体课程上面。 二是,如何体现当代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它影响经济的新格局、科技的新格局、社会的新格局。这些内容怎么在我们的课程里面体现。 三是,如何适应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它关系到市场的新环境和治理的新环境。 国内现在很多问题的治理都要放到全球治理框架之下来考虑。四是,如何突出生态文明建设,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这是时代的新要求,其中包含许多方面,比如伦理的新要求。
第二,从课程目的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的课程要有现代化的课程目的。 我经常问任课教师,所讲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我发现有两种不足,一个是目的不明确,一个是目的太狭窄。 有的教师只是通过自己课程里面的内容来表达他的课程目的,这样的话,他就没有阐明这个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里面是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课程跟德智体美的关联是什么? 课程的目的一定是多维的,首先要把本课学习目的说清楚,然后是本课目的与课程体系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本课与关联课程的关系。
第三,从课程主体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的课程要有现代化的课程主体关系,即现代化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我讲你记” 不是现代化的师生关系,“我问你答”甚或“你问我答”,我认为都不是真正的现代化课程主体的关系。 “文革”期间出现的“我斗你改”,更是严重扭曲的关系。 “教学相长”不能一般而言,而是要基于内容、方法和贯穿全过程的“教学相长”。 主体关系的建立本身也是一个过程(course),而且应是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过程。如何设计这个转变是课程设计的应有之意。 课程开始往往不是以学为主, 但是在课程接近后期的时候,应该变成以学为主。
第四,从课程内容视角来看,现在我们在谈到课程现代化的时候, 内容更新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话题, 或者是我们最为重视的方面。 这个方面有很多例子, 樊昌信《通信原理》这本教材就是很好的例子。 从80年代第一版到2012年第七版, 大约五六年就更新一版,不断引入新的内容,比如,80年代的时候就引入信息论的理论,90年代初期就引入了网络的理论,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数字调制和数字传输的内容不断丰富。近期我们看到信息论的内容和网络理论的内容又移出去了。 这是因为单独开设了课程,这反映出适应课程体系的需要。 我想强调的是,这本书在内容更新的时候,始终注意加强基础内容。夯实基础, 可能是比更新内容更为重要的方面。像《通信原理》来讲,内容要跟上技术发展恐怕是做不到的。 按照摩尔定律,微电子技术18个月就更新一代,而新一代微电子就促成新一代通信系统,教材要追赶如此迅速的技术发展无异于将自己置于“不胜”之地。 所以,一定要夯实基础。 一个人大学后的发展实力,可能不在于他在大学期间学的多、学的“新”,而在于他学的是不是扎实,是不是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最近,曹志刚老师牵头编写的《通信原理》,采用了原理与案例两大部分的体例,这是兼顾夯实基础和跟踪前沿的有益探索。
最后,我们从方法的视角来看,现在我们都比较注重讲解。 现代化并不是要“废弃”讲解,事实证明卓越的讲解对学生有极好的“吸引”“启迪”和“调动”作用,并被学生所称赞。但讲解绝不能作为唯一的方法, 甚至不能作为时时处处的主导方法。 在方法的层面, 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实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不能满足于“讲得好”。
基于以上的讨论,我认为教学改革不能仅关注内容更新,而是应该更加重视确立适应时代要求和体系定位的课程目标;建立积极互动并向以学为主转变的主体关系;重视打牢基础与发展学习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以教为主”的模式以达成“教学相长”。
课程现代化 篇2
1.课程的总体情况
现代设计方法学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新兴学科,它研究产品设计规律、产品设计程序及产品设计各阶段具体方法。现代设计方法学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计划36-45学时.2.教学目标
本课程试图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综合各门课程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机械产品设计通用方法,其目的在于总结设计规律、启发创造性。在给定条件下,实现高效、最优化设计,培养开发性、创造性产品设计人才。
3.主要教学内容
基于现代设计方法种类繁多,内容又十分广泛的特点,任课教师结合多年来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经验,将本书的重点放在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五大类现代设计方法:创新设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弹性力学有限元及设计中评价与决策方面。这五种方法,突出体现了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在思想方法上所发生的三个方面的深刻变化,即设计最优化思想、高速度高精度分析思想与设计参数随机化的思想。
4.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始终贯彻理论-方法-应用教学理念。具体方法如下:
⑴ 在上课之前首先布置同学们对下一次要上课的内容进行复习,而在上课时首先挑选1-2位同学对其进行提问,看一看他们对将要学习课程内容的自学理解,然后,再根据情况,以简洁的语言将课程内容讲解一遍,对关键内容重点讲解。
⑵ 在理论-方法讲解后,通常要通过1-2个实例来讲解这理论的应用方法和步骤。
5.教学特点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针对工科应用性强的特点,采用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方法-应用教学理念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
6.选定的教材
课程现代化 篇3
关键词:建筑制图;多媒体课件;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71-02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是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的趋势。多媒体课件(CAI)课件的设计、制作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CAI课件不仅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而且对课堂学习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CAI课件的制作和应用确实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教学环境的改善。对于传统教学手段难于解决的问题,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化难为易,另外多媒体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交互性,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增加教学信息量。
一、《建筑制图》课程及其教学特点
《建筑制图》是工科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是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的基础,是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这门课既有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看图、绘图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今后的工作的创新。
工程制图课主要包括两大内容: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画法几何是制图的理论基础,比较抽象,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建筑制图是画法几何的应用,实践性较强。要学好这门课,培养空间想象力是关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下功夫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从二维的平面图形能想象出三维形体的形状,以能根据三维实体画出其平面图形,这样从实体到平面反复练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只靠教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很难听懂,若利用CAI课件进行教学,直观、生动、形象,便于理解,便于接受。对制图中抽象的内容、难以理解的内容、复杂的图形,可以采用三维图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反映物体的投影,通过立体模型的建立到平面图形的形成过程,利用专业用软件,使这一过程“动”起来,将实际教具难以实现的过程演示出来,加快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增加教学的信息量。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Powerpoint是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包的一个组件,是用来制作演示文稿和幻灯片的功能强大的软件工具,具有制作简单、灵活、实用的特点,能够实现所见即所得,幻灯片上编辑的所有对象都以真实的比例按编辑效果显示,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教学中。
1.课件内容的表现形式美观大方,屏幕内容可读性强,能够逼真地模拟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利于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
2.对主页面,按所分单元设计成可选形式,将各单元内容作为热区链接到各级子页面;各级页面,画面布局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文字简明扼要,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页面跳转按钮控制,每一单元结束均有一小结,以体现本单元应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
3.对主页和各级页面的图像、文字等内容合理编排,做到合理搭配统一协调,突出重点和难点。
4.表现效果应直观、形象、简明,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使枯燥无味的素材变得有声有色。页面内容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包含各类典型例题,对例题的分析、图解借助动画形式进行显示。
5.选图例、内容等与专业内容密切相连,在内容上图示准确并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重点突出,做到图、文、声、像的同步。具有暂停控制、选择、重放、返回等功能。
6.操作灵活,既可鼠标操作,也可用键盘操作,并符合windows操作习惯。
7.此课件主要作为教师讲授使用,但也可放在学院网上供学生们学习。应用课件能给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促使教学水平与课堂效率更上一个台阶。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应达到的效果
1.CAI课件改变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一个全新的形式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的是逼真的图像,听到的是真实的声音,感受到的是“身临其境”的社会工作环境,一切都非常逼真,使本来枯燥的内容注入图像、声音、文本、图示和动画等,使课程显得新颖而生动、直观、形象,使学生便于理解,便入掌握,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2.克服教学方法单一的弊端,利用多媒体技术体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典型的专业图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原来“填鸭式教学方法”改为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学量的把握和内容的安排,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3.克服学生们依赖实物或立体图画平面图形,而在移开实物后不能从所画的平面图形想象出形体的形状的现象。利用专业绘图软件绘制一些可视性好、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们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如组合体的看图知识点,对空间想象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运用三维实休造型的方法和动画技术,把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形体按看图过程做在课件内,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力。
4.课件中充分利用三维实体模型来分析形体、想象形体,为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开辟一条新途径,开拓一种新视角,同时在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如截交线和相贯线是制图课中的难点,利用三维图形在AutoCAD环境下进行形体的截切,使学生观察各种情况下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形状,增强其感性认识,为在平面图上求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打下一定的基础。对制图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复杂的图形,采用三维图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把形体投射到屏幕上,立体感极强,还可将其形成过程“动”起来,将实际教具难以实现的过程演示出来,加快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增加教学的信息量。
5.针对学生未进行过实习,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尤其是建筑构件的结构与施工操作等内容,采用录像方式将其过程录制下来,作为一部分内容插入有关章节,做成课件,这相当于把施工工地搬入教室,使学生对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一目了然,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节省了时间和空间。
6.增加国家标准新内容,课件中引用的国家标准与现行的国家标准相匹配,并可在教学中对现行的国家标准颁布、更新情况不失时机地插入到相关的内容中,以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适应性。
四、制作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多媒体课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但不能单纯地为艺术而艺术,仅仅停留于作表面文章,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外在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
2.教师在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时,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不要备教法!以使课堂教学驾轻成熟。
3.教师在上完课后,还应将教学过程中不太流畅或有所欠缺的部分总结出来,以便日后对课件进行修改,逐渐形成“精品课”。
五、结论
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初探 篇4
一、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的重要性
普通物理学是大学学习前一个阶段的主要知识之一, 同时也是其他学科或为本学科后续课程服务的基础。因此, 既要重视物理学本身内在的逻辑性和整体的系统性, 也要重视与其他学科技术衔接的协调性以及现代科技和物理前沿发展的协同性。毋庸置疑, 普通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物理学前沿接口的问题, 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解决好。这已经成为普通物理学教育发展的障碍, 从这个意义上讲, 普通物理学的现代化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二、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所涉及的内容
1.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近几年的分析表明, 对课程现代化的改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运用现代的观点, 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经典物理的内容, 也就是用现代的观点对经典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审视, 或修正或补充, 或重新评价或引深发挥, 挖掘新意。例如, 在讲解力的概念时, 介绍四种基本的自然力;在讲解守恒定律时, 插入对称性理论;在讲授热学时, 补充信息熵, 耗散结构的内容;在讲授狭义相对论时加进广义相对论等。 (2) 另辟蹊径, 介绍现代物理科学的新发展。教学某些章节之后, 可配置一些阅读参考材料;或开设第二课堂, 组织专题讲座或报告会, 介绍科技前沿的热点题目;或开设选修课, 讲解近代物理内容;还可以通过习题和例题渗进现代科技新成就等。上述举措不但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建设, 开阔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的热情, 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 教学体系的现代化。
教学体系的现代化应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角度出发。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正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也由分析方法向系统方法转移。长期使用分析方法, 容易产生孤立的静止的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性与局限性。系统方法是把科学研究对象当做一个系统来处理, 即把研究对象看成是若干相关联的部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分析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层次方向。如在教学中将光学与振动和波动一起讲, 狭义相对论在力学后面讲, 改变以往将物理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几部分的模式, 在组织好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大胆地将物理学新成果、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有机地结合到经典课程内容里。如热学部分加强熵的内容, 介绍在信息科学及其他学科中的应用;磁学部分介绍磁镜原理、磁流体发电等;光学部分介绍光全息等。要把经典部分和现代部分、现代物理内容与经典物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 教师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与探索。
3. 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要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目前的学时就显得紧张。因此,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 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重在加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求充分运用教学媒体和其他工具以增强教学效果, 如幻灯、投影、录像、CAI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物理课既深入又生动, 而且信息量大, 有力地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改革所面临的困难
普通物理课程的现代化面临二个矛盾:一是课程现代化与学时的矛盾;二是如何进行现代化。
先谈课程现代化与学时的矛盾。就程守诛、江之永先生合编的普通物理教材来说, 从1961年第一版到1979年第二版, 一直到1982年的修订本, 很明显, 是在不断地对原来的经典内容进行改革, 并充实了近代物理的内容。如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激光技术等。教材内容不断增加, 而学时不可能增加, 甚至可能减少 (因为新的学科, 如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开设) 。这就是课程现代化与学时的矛盾。再谈如何进行现代化的问题。现在的普通物理一般分为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两部分, 近代物理的理论基础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众所周知,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仅包含大量的数学知识, 而且还非常抽象。怎样避开高深、枯燥的数学, 用形象化的图画来表示抽象的东西, 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普通物理的风格来讲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普通物理课程中, 对当前物理学中最前沿的热点作适当的介绍固然是课程现代化的一个方案, 但如何用普通物理的风格对前沿物理学热点作适当的介绍仍是摆在教师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总之, 普通物理现代化是一项重要而艰难的任务。通过几年的实践, 普通物理现代化取得了成果, 但也存在矛盾。这说明普通物理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 绝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积累经验, 互相交流, 去弊存利, 把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改革逐步推向前进。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把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 以及在把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会取得哪些成效等问题。
关键词:普通物理,现代化,内容体系,方法手段
参考文献
[1]赵凯华.普通物理现代化问题[J].大学物理, 1992, 11, (9) :6.
[2]陈玉玲.普通物理课程与“现代化”教学之探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5, 43.
课程现代化 篇5
1.大型水库按其调节性能可分为()两种
年调节与多年调节
2.2.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甘肃 3.山东引黄济青工程于()年开工,()年建成通水 1986、1989 4.不能被用户利用的水量可以算作可供水量
错
5.6.为了解决哈萨克中部地区工农业的用水困难,前苏联开凿了()运河。额尔齐斯——卡拉干达
6.7.河道需水量可分为河道内和河道外需水量。对
7.现代化水网建设在()效益、生态效益,还是防洪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以往任何单一的水利工程难以比拟的。
经济
8.供水工程的可供水量一般等于工程的供水能力。
错 9.隋唐大运河未经过的地点是()济宁
10.水库调节系数是指水库年供水量与兴利库容的比值。对
11.山东自然地理具有三大特色:半岛特色、海洋特色、黄河入海口特色 12.总可供水量中包括超采地下水、超过分水指标的量
错
13.南水北调是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北方地区(主要是黄淮海流域)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
对
14.南水北调东线是从长江()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终点天津。
下游
15.对潜水机井而言,井径在()mm以内时,机井的出水量的增加大约与井径成正比;井径超过此值后,出水量基本上不再受井径的影响。
300.0
16.水资源优化配置按用户分类可在生产用水(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之间进行
生态环境用水
17.在建设抽水站时是集中建站还是分散建站,必须考虑一个抽水站控制多大灌溉面积为宜。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分散建站占地多,渠道交叉建筑物多 18.南水北调东线经过山东省南四湖及()。
东平湖
19.关于引水工程,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有坝引水是一种既能调节河流水位又能调节河流流量的取水方式
20.当井距大于或等于机井抽水影响半径的()倍时,机井抽水互不干扰,且出水量最大。2.0
21.下列不属于现代化水网的特征的是()
现代化水网的独特性 22.根据年降雨量多少,山东省属于半干旱区。
错
23.从现代化水网的运行过程来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成为现代化水网运行和发挥综合效益的灵魂。
对
24.我国南水北调西线已开始建设。
错 25.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权不能进行交易
错
26.经济社会需水量快速增长是缺水的主因,同时也存在污染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问题,北方地区水资源量衰减加剧了缺水情势 对
27.水网传输介质(水量、水质)不仅受天然影响,丰枯变化悬殊,而且易受人类活动影响 对
28.山东省水资源量约303亿立方米。对
29.山东省在黄河两岸建设引黄涵闸61座,设计引水能力()m3 /s,全省11个市的68个县用上了黄河水。2800.0
30.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已正式通水,一期净增供水量为13.53亿m3 对
31.莱州市王河地下水库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地下水库,总库容()万m3
5693 32.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可以相互转换。对
33.在沿黄地区,山东省共开辟万亩以上引黄灌区73处,其中2万hm2以上的19处,总灌溉面积()余万hm2。
200
34.水资源具有“利”“害”两重性。对 35.莱州市沿海防潮堤除险加固工程位于莱州市西南沿海。防潮堤按()年一遇极端高潮位设计。
36.根据年降雨量多少,山东省属于()区。半湿润 37.污水处理回用水属于水资源 对 38.水资源主要指的是量。
错
39.在农村饮水方面,济南市()县/市实行统一供水,水源以黄河水为主,地下水为备用水源
商河
40.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工程与()措施并举,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非工程
41.灌排结合抽水站站址的选择应兼顾灌溉和排涝的要求,灌排结合抽水站建于
平原地区 42.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已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历史任务。
节水
43.当地可利用地表径流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量
错
44.水资源规划分区:对全国或一级流域的规划而言,一般可将()作为最小行政分区。
地级行政区
45.世界各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和委托管理模式
错
46.供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一定的使用标准,如生活用水要求达到 水以上
Ⅲ类 47.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水资源的组织体系和权限划分的基本制度
对 48.城市供水水源从水源种类可分为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两类。
对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原《水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管理水事活动的基本法。对 50.城市水资源系统包括水源系统、给水处理系统、配水系统、不同用户的用水系统、污水处理排放系统和防洪系统
对
51.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水资源属州所有,在水资源管理上实行以州为基本单位的管理体制。对
52.地表水源特性为:时空分布相对均匀,受季节影响小。
错 53.下列不属于国家在重要江河上设立的七大流域管理机构是()
洪泽湖流域管理局 54.多水源是指一个城市的供水水源至少来自两个以上水源地
对
55.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对
56.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可靠近用户,输水管道较短,运行管理和使用均较方便。
对 5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管理水事活动的基本法是()。
水法 58.地表水源具有泥沙和悬浮物含量较低的特点。错 59.不属于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方法三个特点是()可执行性 60.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为巴颜喀拉山。对
61.水网的水价高于当地水源的水价在于工程水价方面高。
对 62.水资源配置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
对
63.现代化水网建设必须确保以下几个环节远离水质污染,不正确的是()存储 64.水资源规划的一般目标:进行“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水资源优化配置
浅探现代科学课程评价 篇6
摘 要:科学课程评价是一种权威性、全能性、互动式的评价,它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不可估量作用,并随着教学时段的发展和需要而分成四种类型,即:基础性评价、开拓性评价、养成性评价和概括评价,这四类评价的目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都各有特点,共同组成科学课程评价系统。
关键词:科学课程教学评价;基础性评价;开拓性评价;养成性评价;概括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22-01
新课程评价最大的特点是改过去那种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即所谓“一张试卷定优劣”)为综合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这种注重过程的评价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而逐步深入,它可以分成:基础性评价、开拓性评价、养成性评价和概括性评价四种类型。
一、基础性评价
基础性评价一般用于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其目的主要在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来确定教学起点。有时也用于教学效果不明显或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用来找出问题症结所在。评价目标应该是多方位的,不止是知道学生知识储备和进行探究活动的能力水平,还要知道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态度:能不能从情感上接受,愿意不愿意积极投入等等。这些不是老师简单的一句:“好不好”就解决问题了的,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并且通过谈话,提问或者设计简单问卷调查等形式很自然的呈现给学生。比如:教学知识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来问学生,了解学生关于这个问题知道多少:学生探究能力水平的了解,一般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过程来获得:而动手实验能力,有时通过让学生认识实验材料,讲一讲它们的用途就会知道。
二、开拓性评价
开拓性评价是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随机评价,在教学中用于考察教学活动设计的价值、可行性以及成功率等课堂及时反馈因素。它主要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具体可以评价他们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观察是否全面,提问是否恰当,测量是否准确,设计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交流是否为双向或多向的;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怎么样,动手能力怎么样,同伴之间交往合作的能力怎么样等等。评价主体不仅是科学教师,还应包括家长、其他教师甚至社会人士,尤其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并将它作为开拓性评价的基础。
开拓性评价是考察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它的操作贯穿整个学期,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长期观察,随时将积极的结果公布,以激励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与家长和其他人员配合,对学生为科学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种努力都尽可能的进行评价,并记录在“学生成长记录袋”内,作为他们科学探究的过程经历。北京版等《科学》新教材在学生评价方面做了很好的设计,文明应该充分加以运用。
三、养成性评价
当一个阶段(或单元)教学结束,或一个中心学习活动完成以后,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检测。对本阶段教学目标进行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
养成性评价重在考察阶段学习成果,对不同形式的成果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手段。对实物形式的成果,比如学生制作或模型,可以先分组评选,再上台讲解,给出等级评价;而那些种植或饲养的实物成果,则要结合观察记录和观察报告一起进行,这类评价最好以小组成果的形式出现,在小组内部参与和贡献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以扩大参与面。
对核心科学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可以采取传统的简单卷面考察查,但试题要灵活多样,重在考察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要避免那些记忆性试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写不出的地方可以画图作答。
能力的考核比较复杂,既有探究过程能力,如发现问题、解释问题能力,针对问题进行假设能力,设计、计划实验研究能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总结概括形成概念能力等等,又有动手能力,如实验操作技能、制作工艺、此外,还有社会实践能力,如语言表达、合作交往能力、利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等。这诸多能力的考查,只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课标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采取实际考核和卷面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
四、概括性评价
概括性评价是对学生一个学期学习水平的评价,也是学期评价的总结。它必须包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反映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三个部分:
1、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具体是指学生对待科学学习的兴趣态度,对科学事业和科学家的认识情感,以及对与科学有关一切行为、活动、成果等的价值判断,这些很难通过卷面考查来确定,但却影响学生的一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的主要隐性指标。这类指标的评价应以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表现为主,主要依据发展性评价即学生成长记录袋中所记录的内容、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的成果。
2、科学探究能力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包括他们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和在整个科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进行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制定可操作的实行计划,动手动脑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出结论时所表现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和与人交往,说服的能力等等。这类评价也要以平时的考查记录为主,可以在期末设计统一的现场能力测试,如果操作有难度,也可以对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的学生免试,然后对另一些学生采取针对性测试。
课程现代化 篇7
一、改革的原因
1. 学情的需要。
高职学生的基础和自律能力比较差, 但是爱动手, 因而想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参与课堂, 通过赋予学生责任的方式克服他们自律能力较差的缺点。90后的学生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强, 因而如果通过改革能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 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技能抽查的需要。
湖南省技能抽查考试园林技术专业总共三个模块15个项目, 其中第一个模块园林植物繁育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在这个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湖南省常见园林植物的种名、科名、观赏特性、对光温水的要求和园林用途。所以为了能使学生在技能抽考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想通过改革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
3. 证书考试的需要。
花卉园艺师、绿化工、插花员、花艺环境设计师、风景园林工程师等考试大纲所涉及的内容和对知识的要求都与我们原来的教学重点有些出入, 所以在改革中这门课程在内容选取上要做重大的调整。
4. 课程地位的需要。
本课程既是基础课也是核心技能课, 为了更好地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核心技能, 因而在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式上都需要改革。
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门课程的改革课程组通过了多次的讨论和前期准备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 课程更名。
课程从最开始的园林植物学, 到园林植物, 再到现在的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课程的名称更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2. 阶段进行。
到目前该课程的改革已进行了三个阶段, 2009年之前植物识别的内容按照自然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科来进行识别的, 沿用植物学的教学模式。2009—2011为改革的初始阶段, 在内容的选取上较以前做了大的调整, 2009年用改革后的单元设计《草花的识别与应用》获得了当年学院单元说课一等奖, 这使课程组对于改革信心大增;2012年为试验阶段, 试验阶段在内容的选取上较初始阶段又有了大的调整, 资源库材料的收集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13年为实施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调整, 使内容更加符合要求, 且在资源库的建立上有了完善, 在这一年里完成了《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教材的编写、《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在线学习与考试系统》软件的升级、大学城空间课堂的搭建。
三、改革的举措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通过反复研讨选取教学内容暂定为2个模块, 5个子模块, 21个单元;课程技能目标是能识别300种左右常见园林植物, 能在园林中应用常见的300种园林植物。教学过程更加突出学生参与, 分为自学、教、学、做、练、考六段式教学法。
2. 实训基地的完善。
实训室是带有可供50人使用的公共WIFI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室, 最好能建立双屏的理实一体化教室, 既能让学生演示自己的, 也能和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作对比。
3. 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在改革的初始和试验阶段已经编写了校本教材和在线学习和考试软件, 但是软件还需要升级, 教材也需要继续完善, 资源库建设单位第二项是教学平台的搭建, 第一是计算机平台的搭建, 主要包括软件的升级, 2013年6月已经完成, 并获得了学院信息化大赛多媒体软件一等奖。2013年暑假已经完成, 在课程答疑区获得过湖南省教育厅领导和其他学院老师的多次点赞, 第二是手机教学平台的搭建, 现正在设计中。
4. 课程团队的建设。
由两名副教授和两名讲师组成, 结构合理, 教师实践经验丰富, 课程分工明确。
四、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1. 课程信息。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是园林技术专业一门核心课程, 授课对象为园林技术专业三年制高职一年级的学生, 总课时88, 周学时:2学时, 两周集中实训, 分两学期完成, 它也是《园林绿地养护技术》、《园林设计》、《园林植物生产技术》、《花艺设计》等课程的前续课程。
2.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熟记六大器官外部形态的描述术语; (2) 熟记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3) 熟记园林植物的应用形式; (4) 熟记300种常见园林植物的种名、科名、主要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形式。技能目标: (1) 识别300种植物; (2) 熟练应用300种园林植物。素质目标: (1)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职业操守; (2) 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拓展能力目标: (1) 学会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2) 给校园植物挂牌; (3) 在世界大学城主讲教师空间植物医院中解决一项有关植物的问题。
3.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2个模块、5个子模块、21个教学单元。2个模块分别是总论和个论, 5个子模块分别是园林植物形态特征识别、园林植物观赏特性、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五种类型园林植物的识别和主要应用形式园林植物识别;园林植物形态特征识别子模块分5个教学单元, 分别是根的识别、茎的识别、叶的识别、花的识别以及果实和种子的识别;园林植物观赏特性子模块分4个教学单元, 分别是植物的树形及其观赏特性、植物的叶及其观赏特性、植物的花及其观赏特性和植物的果实及其观赏特性。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子模块分2个教学单元, 分别是孤植、列植、群植和丛植、群植、林值、篱植;5种类型园林植物的识别子模块分为5个教学单元, 分别是主要乔木的识别与应用、灌木的识别与应用、草花的识别与应用、藤本植物的识别与应用和水生植物的识别与应用;主要应用形式园林植物识别子模块分为5个教学单元, 分别是商品园林植物识别、主要城区街道应用的园林植物识别、屈原公园园林植物识别、河洑森林公园园林识别和毛栗岗花木基地园林植物识别。
4.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主要采用基于大学城空间的“六段式”教学法, 分为“自学、教、学、做、练、考”六个阶段, 采取课外传承知识, 课中内化知识的指导思想, “自学、练、考”三个阶段在课后完成, 完成的效果检验通过大学城空间的作业、考试、作品、答疑等形式进行, “教、学、做”三个阶段在课中完成, 依托大学城空间进行示例、展示。第一段“自学”, 学生通过在线视频、课件进行自学, 自学完后通过自学测试题进行检验学习效果;通过此段督促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 熟悉知识。第二段“教”, 教师通过现场实物教学的方式进行, 教完后可以通过测试题进行检验, 且测试题可以是实物、图片和视频。此段主要是通过实物举例教授、提问和答疑。且与教结合起来, 教中学, 学中教。第三段“学”通过现场分析图片、实物进行学习。第四段“做”通过采集植物观赏器官与植物通过“现学现卖”的方式进行检验。第五段“练”通过对校园中植物的观察分析, 拍照, 整理, 按照练习要求进行练习, 并以照片、微电影的形式上传大学城空间。第六段“考”通过大学城空间进行在线考试, 考试题目以图片为主。
5. 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该课程主要选择的教学方法有分组比赛法、图片展示法、实物分析法、过关卡法, 学习方法主要有现学现卖法、角色转换法、你问我答法、讨论法。
6. 成绩考核。
该课程的成绩考核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课程单元单项训练项目成绩占40%, 包括项目训练情况、作业成果验收、在线单元测试, 第二部分是园林植物识别考核占60%, 主要通过软件和实物进行考核。
五、改革的创新与亮点
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教学, 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打破知识与技能传授受到时空限制的障碍, 给学生创造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
通过自学、练、考等环节的设计, 增加学生的参与, 如果硬件能达到要求的话, 对每次自学的内容在这里还设置一个过关环节, 通过了的课都可以不上, 学生课前和课后自学与复习, 并通过空间课程检验效果的方式, 促使学生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另外, 通过学生优秀作品展播、在线自测, 甚至闯关的形式促进学生的上进心。
六、总结
改革是永无止境的, 随着软硬件条件和学生情况的变化, 课程的设计方案会一直朝着更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向改革, 比如如果我们学院的现代信息化硬件条件达到了一定的要求, 课程组还将继续改革, 根据全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可以将该课程MOOC模式设计好, 加入到全国的学分银行, 让该课程成为全国需要学习的人都可以选修。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 2008, (04) .
[2]刘孟良.从高职课程改革现状谈高职课程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04) .
[3]吴亚萍.近十年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 2011, (33) .
[4]黄崇本, 陶剑文.高职课程改革新趋势分析与再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04) .
课程现代化 篇8
前现代范式是自古希腊文明开始并得以发展完善的,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来体现前现代秩序便是“道德品质是一种中庸,居于两种恶性之间,一种是过多,一种是过少。之所以如此是德性指向中部”。从这位古希腊文明杰出代表的话里我们可以窥探出前现代的含义———它强调一种平衡、均匀、完美,这一点恰好和儒家思想不谋而合。虽然工业化发展迅速,让现代文明得以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我们本身的思想根源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充斥着现代文明和号召推进后现代文明的今天,前现代思想仍然有它的一席之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存在着一种迷茫和混乱,在自身文化并没有被很好地继承和消化的前提下,过于猛烈推进效率至上的现代主义课程观,抹去了人文主义的厚重感。而在后现代文明尚未明确,甚至还和现行的素质教育有所冲突时,现代主义教育观受到来自前现代和后现代双方的冲击,它们都有合理性,也都存在不合理性,所以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后现代课程思想与现代课程的对立与融合
1. 后现代主义
从思维方式的变革来看,“后现代主义”主要指一种发散性、多维化、逆向性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线性思维方式不同,它更强调不确定性、不连续性、质疑性,去否定性和去中心化。如果拥有信念,那么拥有的信念应以怀疑性而非确定性为基础。无论做什么,在作出行动前甚至在做行动时都要怀疑做的可能是错误。存在并非都是合理的,万物也不具备确定性。一切都建立在怀疑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随时可能被推翻而从头再来。绝对的正确也是不存在的,现代主义者强调的普遍性、确定性、准确性、正确性,在后现代领域中都是无法被感知的。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只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下做的特殊决定。我们希望它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会一直正确下去,只能说在当时当地是合理的,而未来的一切却无法预知。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主义来说,与其说是冲击,不如说是恐惧。如果说一切都不再确定,一切都无法预知,也不存在绝对性的真理,那么我们之前建立起的所谓的理性世界随时都将会推翻。
2. 后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想而来,它不同于现代教育观强调着科学实证主义、理性主义、线性因果这样的思维模式,教育目的也是试图追求一种具有确定性的量化结果。后现代教育观不认为目的能够以具体的、量化的结果表示,它认为“目的只能以一般的,甚至是‘模糊’的词汇来描绘”。通过后现代教育家的著作,可以看出他们的表达形式、内容和现代主义教育家大相径庭,很多后现代教育家以诗歌、童话、隐喻等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因为这类文体不同于议论或叙述,它们是开放式的,具有启发性的,只有通过此类形式才能让教育目的保持下去,而逻辑性、精确性话语是封闭的、呆滞的,不具有生命力的。因此,以此为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后现代课程中就应该具备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去中心化等。只有这样的课程观才能符合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思想,在此课程观培养出的学生才能真正适应未来那种不确定的世界。
3. 对立与融合:合理与不合理的交融
在多尔的《课程愿景》一书中,不乏将现代主义称作幽灵的说法。泰勒模式、斯金纳程序、布卢姆目标在后现代者眼里都是幽灵,因为它们是理性主义与精确性的产物。后现代主义者视察目前的教育系统之后,认为这些幽灵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遍布在整个教育系统之中。像实验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以及各种分支的教育学正在逐渐蚕食真正的教育,将教育划分为一块一块,使其“支离破碎”。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把控着目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方向。现代主义的教育生怕一旦放松了控制的弦,整个教育体系就会崩塌,尤其是在课程领域,丝毫不敢掺杂除现代主义外的思想。客观来看,现代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另一方面,在教育目的上,现代主义很容易忽视真正的内在目的,也就是儿童自身的发展需要。多尔也认为现代主义思想的运作以确定性、封闭性和非转变性的框架为前提。因此,尽管现代主义在大机器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却无法有效地处理人的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在追求极致的精确性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却没有跳出来看看这样做是否正确。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指导不能够为人类的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因此与后现代思想的相遇将成为改变目前教育现状的契机。
后现代教育的观点是对现代教育存在问题的正视与抨击,后现代教育针对目前教育过于工具理性化,一切教育任务、教育过程的背后都有功利性目的,且课程分科过细可能会导致学生不会自我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概念和知识,整体意识不强,缺乏逻辑推理与思辨精神。但是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一味地鼓吹后现代主义理论,其不良结果也显而易见。
首先,后现代课程理论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这样无形中就是反对学科的存在,要求消解学科之间的界限直至完全融合。他们认为现有学科教材体系已经很难容纳无限膨胀的知识,如果仍是延续以往科学知识的分科体系,将只能学到片面的、碎片化的知识,而无法整合起来。认识到知识的爆炸性从而改革课程的出发点是好的,这一想法敏锐地把握了目前信息社会的发展动向,也是未来的趋势,但是以此为依据要求取消学科甚至不同类别知识的边界是需要商榷的。
其次,后现代教育强调过程,不允许预设价值和目标的存在。这一点是尤其需要注意的,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不允许教育目的明确化、确定化是很难推行的。现代教育的确存在在教育目的设置方面忽略了“人”,也就是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状况,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要求彻底抛弃预设价值观。这样很容易导致教育的失控,也就是教育的无效化。
由于现代主义教育发展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它的理念在不断地扩充和巩固,并广为传播和接受。因此,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而后现代教育观在此时跳出来也是时势使然。当然由于它本身不如现代主义教育观成熟,它的局限也更为明显。如除了上述,还有认同不确定性的知识观消解了一切真理,这很容易滑向虚无主义并导致最终信仰的缺失等。所以说,不是学科的划分就是错误的,而是要思考如何设置学科或者分配学科的比例最为恰当是关键;不是要讨论教育无目的是对是错,教育重在过程不要结果这样的说法也是因时因地而对错不同的。在现代主义教育势头正劲,而后现代主义教育也言之有理的情况下,坚持‘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都会有片面性,因此,以自身的教育状况采纳不同教育观才是明智之选。
二、前现代课程与现代课程的矛盾与冲突
1. 前现代文化教育观
前现代文化于我们而言就是传统文化,前现代教育就是人文主义为主的教育观,它充斥着融合的氛围。古人喜用“是……也是……也是……”的句式来表达观点,这是一种对多种属性认同的全局式的观点,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特征。反观西方,古希腊时期则注重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观:真、善、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而它们三者也是不可分的。从这些思想可以看出,前现代的教育理念重视整体性、均衡性、对称性,并且求知、求真、求美。古人学术思想的表达往往采用“隐喻”“叙述”“例示”等方式,而不是思辨“分析”“推理”“归纳”等,因此前现代的教育思想是不具备系统的、明确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的知识状况和古人所持的学术思想是浑然一体的。前现代思想目前来看并没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大,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2. 前现代课程教育的缺失
我们经历了前现代,处于现代,又开始受后现代影响。尽管历史久远,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遗忘前现代的文化观和教育观。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历史环境影响,我国没有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而如果连仅存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消亡,我们国家的前途是令人堪忧的。因为一个抛弃自己文化放弃自己根源的人是没有办法立足于世界的。
我们现行的教育基本上是民国时期确定下来的科目再加以丰富,纯科学科目基本都在,与我们本身文化息息相关的目前只剩下语文一科。我们并不缺资源,但是这一方面的教育却越来越差,应该说在一开始没有把这个点作为关注点。毕竟千年的封建社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已经太多太多,所以在一开始教育得以呼吸外来的新鲜空气时就潜意识地将传统暂时搁置一边甚至是持抵触怨愤的态度。而到了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把学校也变得像工厂一样生产学生。数学、物理、化学,这样学之有用且见效迅速的学科地位越来越重,最经典的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传统文学这样的人文主义学科底蕴深厚,且学习起来费时费力,在短期内只能作积累之用的知识就有被淘汰的趋势。更可怕的,因为环境的影响,国学方面的大师越来越少了。由于传统文化在目前课程体系中的缺失,不少专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尽最大的可能让文化在教育活动中传递下去,所以目前的课程现状就是前现代与后现代共同影响的现代课程的变革。
3. 如何看待前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的矛盾
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的矛盾简单说就是传统和现代的矛盾。因为很多经典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也同样具有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如果想让具有正能量的传统文化嵌入现代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行的,二者之间不存在根本性质的对立。所以想要二者兼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实践取向和生活取向,一定要让它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一种形式或者仪式的概念。前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虽有明显差别却又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看上去前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所有思想的融会贯通,一个字“合”,而现代教育正好和它相反,是“分”,但是它们之间的作用却是相互渗透的。前现代文化教育追求真善美,力求平和之美的目的是去除现代教育中浮躁和寡薄之气所需要的。只有处于低层次的教育观才会不自觉地将二者分开,要想真正地做好教育,不仅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对立,更要调和矛盾,毕竟根源性的东西是不能被抛弃的。
总而言之,我们要理性辩证地看待前现代教育和后现代教育观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尝试构建三种观念和平共处的局面,这当然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愿景。现代教育的现状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不要固执地认为某种趋势或观念一定会永存,现代教育已亡论、后现代教育式微论这些观点都是过分看重了某种教育观。教育现状在发展,教育现状自然也会改变,教育终究会向它本该前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文明.后现代教育观与素质教育的契合与背离[J].当代教育科学,2010(8).
[2]王玲,周小虎.后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3]姚文放.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J].西方哲学研究,2011(4).
[4]刘复兴.后现代教育思维的特征与启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后现代课程观视角下的体育课程 篇9
小威廉姆E. 多尔对 “泰勒原理”进行系统的批判和反思, 并创造性的利用了混沌学、过程哲学等思潮, 提出了以 “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标准的 “4R”后现代课程设计思路。后现代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载体, 还是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中产生不确定因素时, 探索出新的内容, 拓展教学的过程。
一、体育课程目标: 多元性和生成性
课程目标为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指引方向。多尔认为目标的设定为人类提供了有意识的创造或者摧毁的选择, 且课程目标是产生于行动之中[1]。现代主义曲解了目标设定的意义, 预先设置的课程目标, 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却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挥。注重目标的生成性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学习使运动技能提高后身体运动体验的差异, 以学生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发展为目标。
二、体育课程内容: 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体育课程内容一般都是预设, 按照泰勒的教学模式: 连续性即直线地呈现选择好的学习经验。教师课前写好教案, 选择学习的动作技能, 组织学生学习经验。课程内容偏重知识的 “确定性”, 而多尔认为将知识的 “确定性”解构, 形成动态化的知识, 使课程内容更为丰富。一方面, 学生在生活中曾体会的经验或维度, 由于这体会的存在, 使学生丰富了对课程内容认识的视角与解读方法, 另一方面因为由于内容的体现, 学生对真实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自己我不断认识中构建出新的课程内容。
因此加强体育课程内容不确定性、多样性的课程内容, 同时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三、体育课程实施: 开放和对话
课程质量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期望。现代的体育课程按照准备好的课程方案, 线性性和程序性的实施, 其过程与结果都是预先存在的, 阻碍了课堂中 “自组织”的形成。在后现代课程观看来课程实施具有复杂性, 封闭与静态的观点不可取, 应该恢复课程实施的动态与开放的特征。课程与教学是一个混沌系统, “混沌”被认为是一种能产生自我组织的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状态[2]。因此构建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有利于学生与学习环境 ( 教师和知识、技能等) 相互作用。
课程实施作为对话。在解释学看来, 课程实施是一个理解与对话的过程[3]。这里所指的对话并不同于苏格拉底的提问法, 提问法是以回忆为导向, 将知识 “在那里”,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 “那里”, 这样的对话并不具有开放性和生产性。多尔认为就激发对话而言, 隐喻比逻辑更有效。[4]对话中用隐喻的方式可以让我们 “更清晰的看见了我们已经看见的”, 而不是 “看到了我们没有看见的”。在我国体育课程中教师总是在强调 “注意观察”, “仔细看”, 这种精确化、统一化的课程实践, 只是教师在单向的向学生传递文本。对话仅仅是停留在交流层面, 学生按照老师设定的线路进行学习, 对于课程中出现的干扰和不平衡, 教师则会尽力排除。后现代对话的重要特征是理解和反思[5], 反思中干扰和不平衡又为关键。对于重复来说, 干扰和不平衡是阻碍, 而对于反思来说干扰和不平衡成为积极因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停的反思过去的行为, “保持对话继续”, 通过反思去促进和控制干扰与不平衡。解构过去和重新构建内容, 对实施过程迅速判断并决策, 这样才能为发展提供动力。
四、体育课程评价: 协商性和发展性
现代体育课程评价基本上是对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这种课程评价是测量目标达成度的工具或手段, 是为课程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但它 “具有浓厚的管理主义倾向、忽视了价值的多元性以及过分强调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后现代课程评价主张创设开放与多元的评价文化氛围, 将评价看作一种协商性的意义建构。关注个体的内在体验, 在意义建构的协商性评价过程中, 评价不再是一种束缚个体发展的机械式框架, 课程评价参与者在评价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 个体的差异性存在获得了尊重, 探宄未知的主体性得以释放。运动成绩绝不是衡量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唯一标准,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经历, 亲身体验课程给自己的身心发展所带来的喜悦与享受。课程评价成为一种反馈基础上的协调转变, 而不是一种区别与选拔的等级划分过程。
现代体育课程评价注重对于结果的评价, 忽视非预期效果和影响的评价。一般认为, 能使班级优秀率高, 学生测试成绩高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学生最终测试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其重视总结性评价, 忽视发展性评价。体弱的学生通过努力大幅度提升自身体质与运动技能, 教师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坚持顽强的精神等, 都应作为评价的一部分。
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性质决定了应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最重要的准则[6]。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 在评价过程中, 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导向和激励, 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过去, 重视学生的现在,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同时应该注重评价的反馈。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 发掘学生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实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目的。
摘要:从后现代课程观视角对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评价的要求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为体育教育质量保障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教育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241.
[2]张花.第四代评价理论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李子健, 尹弘彪.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3.3.21-33.
[4]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240.
[5]李冲锋, 许芳.对话:后现代课程的主题词[J].全球教育展望, 2003, (2) 48-53.
《现代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篇10
1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现代分离技术与传统分离技术不同, 传统的分离技术如离心、沉降、精馏、结晶等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已有讲授, 因此内容安排上首先要避免重复, 应预先了解相关专业学生化工原理的教学内容, 对于没有学过的应用广泛的传统分离技术比如离子交换分离法等也应该适当加以补充。《现代分离技术》课程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 尤其是随着生物、材料等学科的发展和各学科的交叉融合, 各种新型分离技术层出不穷, 并且现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受到课时的限制, 很难将这些内容都讲授给学生, 必须加以取舍, 有选择的讲授。为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必要的。现已出版的分离技术书籍很多, 但是多为介绍单一或少数几种分离技术的著作, 尤以讨论化工分离过程的居多。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多种分离技术[1], 可以作为主要参考教材。但是, 由于教材本身的滞后性, 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完全代表分离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2]。因此, 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就业形势, 为学生适当补充新内容。针对特定的分离技术, 参考相关的专著可以更为全面的把握重点, 是较好的途径。另外, 查阅相关领域的科研论文也是扩充知识面, 了解最新科研动态的方法之一。
在授课内容的设置上, 应做到信息量大, 同时重点突出。不能每种分离技术都一视同仁, 这样只能是泛泛而谈,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把握不住重点,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求甚解。应该结合专业特点, 选择几种和专业及就业密切相关的分离技术讲深讲透, 从基本原理、发展背景、工艺过程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讲授, 让学生系统地理解并掌握所讲内容。另外, 结合本校教师的科研方向及设备条件, 重点介绍涉及到的分离技术, 学生可以去相关实验室进一步学习, 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科学研究与工业化应用并重
长期以来, 高校本科学生一直游离于科学研究之外, 使得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应用中, 缺少综合思维能力。因此, 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比如针对一种分离技术, 讲完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后, 引导学生分析该过程的影响因素, 用于分离时从哪些方面着手去优化工艺条件, 对学生科研思维的锻炼很有帮助。《现代分离技术》课程中所涉及内容的多为正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的新型分离技术, 很多尚未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对于这部分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其工业化应用的前景、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目前在分离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内容, 尤其是本课程课本上涉及较少的分离技术,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 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查阅文献, 了解该技术在国内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
来的发展方向,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分离技术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生产。对于已经工业应用的分离技术如分子蒸馏、反渗透、电渗析等, 应注重对工艺过程的分析和评价, 并对学生加强工程概念的培养。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是面向企业, 而技术要适应国情和具体企业的情况。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技术与经济联系在一起, 对工艺过程的分析和评价不能忽略经济因素, 提升学生的经济意识。比如在脱盐方法的选择上, 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各有利弊, 应从经济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3,4]。此外, 还应引导学生懂得分离过程的复杂性, 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细致的分析, 这样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水平的提高。
3 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
任何分离技术都是为了实际应用, 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需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课程安排上, 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要齐头并进。在实验设置上, 要加强实验可操作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内容要难易适度, 课题内容不能太大, 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易出实验结果。实验课题选择时要根据课堂讲授的重点内容, 以此为依据设计多种分离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 达到传授知识, 提高操作技能的目的。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三相分离技术分离油和蛋白的实验, 对分离到的油和蛋白又分别进行后续处理, 整个过程涉及到固体浸取、溶剂萃取、盐析、膜分离、离子交换等多种分离技术, 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重要的难以操作的或没条件进行单组实验的分离技术, 比如分子蒸馏, 应组织演示实验, 给学生以直观的感性的认识, 加深理解和消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经过几年的实践, 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明玉.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杨德广.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胡小玲, 管萍.化学分离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课程现代化 篇11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 地理课程
一、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我国地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根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长此以往,学习兴趣会磨灭殆尽。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产生抑制的情绪,这些都是各大高校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1.课程标准提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创新人才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体验学习过程和方法,增长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是实现上述“三个维度”目标的最佳教学模式。
2.多媒体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刺激学生的视、听觉器官,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不同学习类型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用和地理教学的整合。
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课件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不可过多、过频繁地使用,否则会造成事与愿违的局面。教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听得糊里糊涂,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要做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整合,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利用各种流行的社交工具、社交平台,加大与学生沟通的力度。
随着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种网络交流平台、聊天工具的日益增多,网站、博客、微博、微信、QQ、BBS等聊天工具逐步拉近师生间的交流。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微博、网站等了解老师的动态,也可以通过留言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而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网站、博客上发表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分享给学生。这样交流可以避免当面交流的尴尬,有力解决当前师生沟通难的问题。
3.探索利用网络开展探究式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明示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教师就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利用网络定期开展探究式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珍爱地球、善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将教师与教材有机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不再像以前那样贫瘠,变得丰富起来。很多好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共享,也可以重复利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选择和使用。首先教师要学会如何利用搜索引擎及搜索技巧,如何对网上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处理和综合的方法,并进行信息资源的创新。这样将教师与教材有机整合,将增加教师教学便利。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的文件夹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文件夹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由学生去Internet或资源库中搜集素材。相比较来说,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这里要强调教师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和熟悉程度,并学会多种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word文档、PPT制作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和地理有关的网站,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5.将学生与教材有机。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教学资源不再固有,教学内容变得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学习和研究内容的信息资源,如图片、动画及视频等。这样学生可以先自己学习教材内容,标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通过互联网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从互联网上浏览、搜索、下载自己所需的学习材料,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分类,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制作简单的电子作业等。最好建立相关网站或者班级博客以发表学习心得和体会。学生和教材的整合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监督。
综上所述,信息化确实给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完善,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地理教学方式。教师仍然只是传播的载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有机结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地理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地理素质教育更上一个层次。
参考文献:
[1]徐悠.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作用[J].中学地理参考,2002.75-76.
课程现代化 篇12
应用性教育属于高等教育, 其教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的工作在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些优秀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还应该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实践努力。由于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选择好了自身的专业方向, 而每个专业所代表的职业对所从事的人员要求也是不同的, 这就意味着各个专业的学生应在了解自身专业方向代表的职业的需求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进行身体锻炼, 比如在高压环境下也可以保持镇定完成自身的工作、能够适应紧张而单调的流水工作等。由于每个职业的工作内容多是重复的, 尤其是体力劳动者, 这就导致很多的劳动者在工作的状态下一直在重复运用自身的某个部位, 或重复进行某个运动轨迹。这就需要对未来的劳动人才进行必要的职业性身体训练, 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 高校也应结合每个职业的不同特点, 总结并分析这些特点, 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体育锻炼计划, 通过充分的运用体育教学的优势, 不断加强学生的体能和综合素质。因此, 海南应用型高校应该按实际需要, 与时俱进, 打破传统的体育锻炼模式, 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在实际的教学中认真开展专业性体育教学, 使职业运动能力和运动能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保证每个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接收到了充足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 更重要的是保证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决心, 如此一来, 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更有利于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对学生和高校而言都是双赢的局面。
1 应用型高校的内涵
究竟“应用型高校”的概念如何界定?我国学者孙广勇认为“应用型高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应用型高校指一切以应用学科、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培养各层次应用性人才的高等学校。狭义的应用型大学专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青年学生的成才和就业愿望, 以“应用型”为定位, 主要由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高校是‘技术’教育, 是一种‘培养实用操作层面的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层次, 是‘技师’的摇篮。”但与普通本科和专科相比, 应用型高校更加注重应用性、技能性和后续发展, 这是其显著特点。因此, 我们认为, 应用型高校应界定为以本科教育为主, 面向区域经济社会, 以学科为依托, 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 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 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院校。[1]
2 海南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现状
2.1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如何突出“应用”二字, 这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本科教育的关键之处, 因此, 应用型本科教育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本科教育的改革创新之路, 其中就需要个体和群体的艰苦努力与创新能力的投入, 设计和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
2.2 课程目标有偏差
2.2.1 课程目标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十分紧密, 前者如果不能及时反映后者的需求, 很可能导致人才培养的落后甚至是误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这些势必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及时为社会输送产业结构调整后急需的高端应用技术人才。但目前, 不管是新设专业还是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还不能及时反映这些需求。
2.2.2 课程目标不能体现专业教育特点
从课程组织实施者调查可以看出, 虽然应用型高校明确其课程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这一点与传统本科院校有所区别, 但在职业领域、知识基础、能力目标、素质要求方面, 两者的差异性并不明显, 不能突出自身办学的特点。通过调研了解, 实际操作过程中, 应用型高校的课程目标还是显得“理论”而不“应用”。的确, “理论”和“应用”的程度很难把握, 太“应用”, 与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区别;太“理论”, 步入传统本科高校的后尘, 没有自身特色。
2.3 海南应用型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基本上是传统的国家课程, 缺乏与学生专业需要娱乐性与健身性并重的体育课
调查研究发现海南应用型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 较少或没有开设针对职业的体育课程内容。 (表1)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海南普通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基本上是传统的国家课程, 缺乏与学生职业生活需要密切相关的特色体育课程。海南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仅为田径、球类和游戏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以及田径课程等;学生参加较多的民间体育项目主要是武术和民族舞;缺乏对新兴课程的选择、吸收和引进。这种课程项目设置, 难以调动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难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不利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更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
2.4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海南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然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习惯于传授式教学模式, 教学中重视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考量;重视教师的“教”, 以教定学, 忽视学生的“学”;可见, 这种主要以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大学体育课程设置, 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3 海南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开发与现代化的措施
随着应用性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海南对应用性高校的投入也不断加大, 应用性学生作为未来高级应用型人才, 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应用性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 就业后, 多是以从事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 更多的是在生产第一线工作, 他们要适应紧张而单调的流水作业, 要承受来自机械的噪音折磨, 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特定的职业身体素质, 而海南应用性院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完全脱离了应用性院校学生未来职业的需求。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达到职业身体素质要求, 应用性本科体育与健康教学不能还是同一模式, 同一要求。应用性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改革, 改革有利于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身体素质训练的课程内容。
3.1 海南应用型高校要有自己的教材
海南应用型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自己的教材, 由于应用型高校的特点, 在制定教材时不仅要注重理论课, 也要重视实践课。理论课的目的是给学生传授与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充分的掌握各类职业病的预防知识, 以便学生毕业后可依据自身的职业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体育锻炼, 同时理论课还能够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医疗体育、养生保健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等[3]。
实践课的目的是加强职业身体素质的锻炼, 这门课程更加注重教学的实用性, 具体来说就是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锻炼, 使其具有更高的实践能力。另外, 实践课也应结合各项课外活动, 比如运行会、各类竞赛活动等, 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极大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使学生更加自觉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进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3.2 课程设置:专业定向
由于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其对人体的影响和对人体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因此, 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应根据将来从事的专业岗位发展自我的职业体能素质。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应用型本科体育教育应该与时俱进, 针对不同职业的不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如此不仅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 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另外, 课程设置结合职业特点和学生素质的做法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优良习惯, 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健康地发育成长, 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4]
3.3 课程实施方式:崇尚“实用”
应用型与学术的体育课程不同, 应用型体育课程关注的是身体的具体部位, 学术型体育课程关注的是全面发展。如:会计与策划专业其职业特点是长期伏案, 以用电脑为主, 身体活动范围小, 常处于静止状态, 对人体的影响是右手过度疲劳, 眼肌疲劳, 下肢易麻木等症状,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开设羽毛球、乒乓球等内容的课程教学, 有利于身体健康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机电一体化、风景园林、工程测量技术等职业特点是全身运动性体力劳动, 劳动强度大, 而对人体的影响是使器官和心肺系统负担重等, 所以对于人体的力量、耐力、灵敏等体能素质要求也就较高, 在体育课中就应当开设篮球、足球、跳远、定向越野、游泳等内容的课程教学等。不同专业岗位对从业人员职业体能的要求有所不同, 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节的局面, 运用项目教学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切实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
3.4 从职业的环境出发培养应用型人才
海南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实用性, “实用”是应用型高校课程的显著特点。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往往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准确合理的定位, 有助于培养“对口适销”的行业急需人才。如:物探、旅游等工作岗位, 需要经常室外环境工作, 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 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 海南属亚热带季风炎热多雨气候, 以及山多林密, 河渠众多, 泥石流、雷电等自然灾害环境, 都会影响到未来工作的情况。因此, 海南应用型高校的学生, 除了开展专业体育运动项目, 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外, 还需要掌握适应复杂恶劣环境的能力及身体素质, 因此从职业的环境角度出发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很有必要的。
3.5 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是教学必然要求, 从学的角度来看, 面向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校始终监守的理念, 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制定、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培养的各个环节上与一线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而企业, 无论是从社会责任感上还是从制度安排上都保持着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动性。[5]
3.6 课程加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应用型高校的教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 这个阶段的教学会对学生的整个的人生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各高校应充分重视这个阶段对学生的体育教学, 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在这个时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也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社会而言, 有了更多的优秀健康人才为社会职业工作服务, 因此加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3.7 课程评价:坚持应用
海南应用型高校的考核方式还是坚持应用和能力发展为中心的。从评教方式来看, 应用型高校应充分发挥教授的自主作用, 坚持教材的适用性、方式的有效性、内容的实用性等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针对性强、应用性特点突出。
4 建议与结论
4.1 建议
(1) 在课程设计上, 进一步深化对应用型本科课程内涵的理解, 加强应用型本科课程领导力建设; (2) 在课程目标确立方面, 要及时反映经济社会需求, 突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3) 在课程实施方面, 进一步增强教学方法改革主动性、加强理论教学应用性、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 (4) 在课程评价方面, 进一步转换评价理念, 转知识评价为能力评价, 改革考核标准。
4.2 结论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在教改中, 海南应用性本科体育课程应大力推进公共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 提高体育培训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在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 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未来职业需求等涉及知识、技能、强调实用的体育课程。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培养应用性本科高级实用型人才的实际作用和效果, 同时也能为学校体育教学走出一条根据社会需要,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新路子, 也是今后应用性本科体育教学应积极进行探讨和发展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摘要:海南应用型高校教育是海南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快速生长的一支队伍, 在完成高校教育规范、迅速扩招等工作后, 进入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新时期, 应用型高校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 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 应用型高校教育课程的调整和改革首当其冲进入了改革视野。本文在对海南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理论基础研究和课程现状进行大量调查基础上, 分别阐述了现有问题, 并就问题的解决措施给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改革,开发,应用型,体育课
参考文献
[1]韩学民, 盘毅.应用型本科体育教学内容与未来职业相结合研究[J].价值工程, 2013, 7:309-400.
[2]教育部.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2003-05-14, http://www, edu.cn.
[3]罗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与体育课教学质量改革之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12-15.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教育部 (2007-02-17) [2012-10-15].
[5]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EB/OL]. (2012-06-14) [2012-10-15].
【课程现代化】推荐阅读:
现代课程09-14
现代课程观11-24
现代汉语课程07-07
精品开放课程现代教育07-18
后现代课程理论07-19
优质课程资源现代教育09-18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设计10-01
近现代语文课程教育07-30
现代礼仪课程论文05-28
现代管理专题课程报告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