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人才

2024-06-13

现代化人才(共12篇)

现代化人才 篇1

摘要:在现代人才培养过程中, 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极为重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人才培养教育史, 其内容极其精深。研究其中关于人才观念的历史演进情况, 对当代进行现代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才观念,演进,现代人才,培养

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对人才的概念有过种种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这些认识反映着人才观念的历史演进。当今时代, 把握这一现象, 可以触摸到时代和社会前行的脉博;研究这种现象反映出的人才观念的变化规律, 对培养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现代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人才观念的现代思考

我国传统的人才观念, 在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其中不乏关于人才教育培养、锻炼成长的规律性认识。从现代意义上思考和研究这一传统, 对于继往开来, 形成有我们民族特色的现代人才培养理念, 进而培养出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 传统的人才观念给今天的人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呢?

1. 要培养意志坚定、志向远大的人才。

历代的教育家无不把有无志向和志向是否正确坚定与远大当作培养人才的基本原则。当年的孔子与学生座谈的核心内容就是志向问题, 后来的人们始终坚持这一育人原则。宋代苏轼说:“古之立大志者, 不唯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明代王守仁说:“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由此可见, 古人所说的志乃是大志向, 是经纬天下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在具体过程上, 儒家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同层次和阶段, 这也为立志成才指出了具体的成长道路。另外, 在古代, 人们早就把有无志向看成是人才道德品质高下的标准。有大志者必为有大德之人。司马迁立志写一本“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历史著作, 在遭遇人生极大不幸之时, 仍矢志不渝, 奋斗不止, 被人们誉为志大、才高、德厚的伟大的史学家和思想家。孙中山立志“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当革命屡遭挫折和失败之时, 仍不屈不挠, 鼎力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前发展, 成为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革命家。这些英才的事迹无不告诉我们, 人才首先必须是有远大志向的人。唯有那些胸怀大志, 并且立志笃实、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人, 才具备人才的基本条件。

2. 要培养好学上进、躬行实践的人才。

一是要勤学、好学, 努力上进。先贤认为, 勤学成才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在众多教育家、思想家的一再倡导和亲身践行下, “学以成才”的思想早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并且逐渐积淀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才能都是通过学习而求得的。荀子说:“知而好问, 然后成才。” (《荀子·效儒》) 诸葛亮说:“人须学也, 非学无以成才。” (《诸葛亮·诫子书》) 宋代陆九渊说:“先古圣贤, 无不由学。” (《陆九渊集卷一》) 明代王守仁说:“人之学为圣也。” (《王文成公全书·卷八》) 荀子作《劝学》, 韩愈作《师说》, 都论述了学习对成才的意义, 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于是,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成了我们民族家喻户晓的格言, 历史留下了悬梁刺股、囊虫映雪、闻鸡起舞、铁杵成针等许多勤苦学习的佳话。二是要躬行实践, 化知识为才能。我们的先人早就懂得勤学的同时还必须勇于实践, 实践方能使人获得真才实学。况且, 有许多知识仅凭学习是很难得到的。他们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比如做诗, 陆游教导说:“如果要学诗, 功夫在诗外。”又如, 古代军事家孙膑, 他在研究前人孙武军事理论的同时, 又亲自参加战争, 用理论指导战争, 创造了马陵之战等辉煌战例。而赵将赵括、蜀将马谡由于轻视实践、不知变通, 留下了纸上谈兵的悲剧教训。所以, 先人得出结论:“自古英雄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强调人才的成长必须把求知与实践结合起来, 一定要经风雨、见世面, 要经受得了艰苦环境的磨炼, 唯此, 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成长为一代杰出人才。

3. 要培养有自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自强不息和创新求变始终是我们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古时期, 我们的先人就意识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所谓“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尚书》) , 所以人也应该不断有新的面貌、新的创造。《周易》指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讲的也是要求人必须不断奋斗, 不断变通, 不断创新。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荀子要求后学者必须做到“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强调的都是对前人的知识既要学习继承, 更要有所丰富, 有所超越;反对的是不分是非, 一味泥古。概括地说, 传统的教育创新理论, 一是提倡质疑和反思;二是主张探索和求新。如徐霞客那样, 通过亲身探索、研究和思考, 在此基础上写出“世间真文字, 大文字, 奇文字”。回顾历史, 正是不断变革和创新, 才使我们民族长期地走在世界的前面, 才出现了“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五百年”的代代英才。

二、现代人才观念和现代人才培养

当今时代, 全世界的有识之士都把人才培养问题放在关乎一切问题的首位。这是因为, 一方面, 世界格局出现了新的调整,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全方位展开, 国际竞争十分激烈, 而竞争的焦点很快集中到国民素质和人才素质方面。另一方面, 在新的时代面前, 传统的或欠发达的社会迅速地向发达社会转变。在这一转换过程中, 人们的人才观念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众多新鲜的人才教育观念、理念和主张层出不穷。仅以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而言, 就有创新学习主流化、目标指归人本化、终身学习社会化等, 集中反映了时代对现代人才培养的挑战和要求。那么, 什么是现代人才观?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看, 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的历史, 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因为, 人才的本质是创造性、进步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他们的知识常常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重要因素。不同时代人才的标准和特点不同, 现代人才的标准和特征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 即人才必须现代化。具体地说, 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思维方式上, 现代人才应具有开放性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思维特征;二是在知识结构上, 现代人才应具有广博完善、兼收并蓄的特点, 以及活化知识的能力;三是在价值尺度上, 现代人才必须摆正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 应具有高科技社会的责任感, 具有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奋斗意识, 具有现代民主法律意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不断变革图强的使命感;四是现代人才在情感意志、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应既有适应时代要求的共性, 又有突出的鲜明个性。因此, 所谓现代人才观, 就是对上述现代人才标准和特征的认识, 要实现人才观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人才标准和特征的这些极其重要的转换和变化。

如何在现代人才观的指导下进行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呢?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现代化事业飞速发展, 实践早已告诉我们, 现代化事业急需造就大批优秀的现代化人才。文化是哺育人才的直接的重要的因素, 所以, 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对高等教育来说, 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1. 继承传统, 不割断历史。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人才辈出, 各领风骚, 正是他们让我们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以文明和进步领先于世界。从他们身上, 我们可以继承许多东西, 可以吸收丰富的民族文化营养。当然, 在继承传统的问题上, 我们绝不能拘泥于传统, 不能囿于传统而不能自拔, 正确的态度应是依托传统而又超越传统,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 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从而做到“传统的”与“现代的”在新层面上的不断统一。

2. 把培养经济人才、科技人才作为现代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这是因为, 在当今时代,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性的两大潮流。在这种大气候下, 综合国力竞争被公认为今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为此, 全世界都把提高综合国力当作竞争本世纪战略优势的制高点。也正因为如此, 未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 理所当然地要把振兴经济、发展科技当作基本的国策。在这一国策下, 我们现代人才培养的重点也理所当然是培养高素质的经济与科技人才。如前所述, 现在全球性的知识经济时代业已到来, 知识经济是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经济, 它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中必然占主导地位。专家估计, 信息高速公路全面建成后, 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由20世纪初的5%—20%上升到90%。由此可见, 现代的经济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是何等的迫切与重要。

3. 重视人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发展速度极其迅猛, 技术革命向产业转化的周期, 技术及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技术进步的持续推动。所以,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如何, 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中和世界格局中处于何等地位的基本的和重要的因素;现代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整体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可以断言, 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现代人才资源的国家一定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否则, 它必将失去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失去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 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在这一重大问题上, 邓小平同志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 在上个世纪就及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同时发出了“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伟大号召, 既指出了知识经济必将对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 又指明了我们为适应这一影响而应当采取的对策。江泽民同志更明确了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回顾我们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 创新始终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前人在教育后人时, 强调的都是既要学习前者, 又必须努力开拓后者, 一定要在学习中加强思考与研究, 一定要有勇气、有能力超越前人, 超越自我, 有所创新, 有所发展与进步。因此, 我们在现代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一定要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传统, 大力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

现代化人才 篇2

——高教界人士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讲话精神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0-09-1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在第26个教师节前夕,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视察,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天来,全校师生员工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兴奋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师生的深情厚爱,对我校寄予的殷切希望,在师生员工心中卷起巨大波澜。我们既深受鼓舞、深为振奋,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为适应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需要,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60年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对我校教师和学生代表讲话时,两次强调“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寓意深刻,意义重大,充分表明了中央对中国人民大学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的鲜明态度和高度肯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人民大学办得更好,真正无愧于“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所应承载的崇高使命。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高度赞赏并充分肯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等优良传统和校风。这些优良传统和校风塑造了中国人民大学独特的品格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大人为人民的福祉、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考察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理念和精神给予特别的关注,深入询问“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来历与涵义,强调人民大学就应该“为民”、“报国”。这既是对中国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人民性的明确强调。“为民”乃立学之根,“报国”乃治学之本,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努力践行。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重要指示。命名组建6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内涵提高、特色强校、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道路,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希望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使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是相互统一的。“人民满意”反映价值标准,体现价值追求;“世界一流”反映办学实力,体现办学水平。只有“人民满意”,“世界一流”才有意义;而只有把学校办成“世界一流”,也才有高水准的“人民满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的考察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大师、大楼、大气”的办学思路,“真情、真想、真干”的行动纲领,按照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进一步弘扬光荣传统,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创造更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改革创新和锐意进取中努力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

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大学对社会的贡献,最主要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实现的。忽视了人才培养,也就忽视了大学的使命。面对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作为研究型大学,要全面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不是简单地以就业为目标,而是以培育精英、服务社会、引领文化为目标。这种目标要让学生具备一种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大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懂得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长远利益摆在短期利益之上。今天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能力不强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恐怕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事,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具有了社会责任感,才具有创新的动力,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创新型人才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应该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今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在寻找大众化背景下新的精英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把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但有少数的大学其办学目标要根植市场又要高于市场,要尊重市场更要引领市场,他们在提高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识教育,他们注重学生的某一专门知识的获取,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研究为根基。研究型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优势,科学研究不仅是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目前人们只看到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而忽视科学研究的教育价值。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的探索者,需要教师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之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要将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探究者。每个教师、每门课程都应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可以说,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所有本科生在四年内都有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推进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一个共同理念,即加快国际化进程。在今天,我国的经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需求十分强烈。很难想象,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让学生获得跨文化经历是人才培养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厦门大学校旨》开宗明义指出:“本大学之主要目的,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以研究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阐发中国固有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因此,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站在国际学术的前沿,了解与把握科学的最新进展,了解并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培养创新型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重要。以生为本,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只有承认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原则应尽可能地在研究型大学彰显出来。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这是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本质所在。研究型大学应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热爱学习。应尽最大可能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越紧密,则越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越有利于学生成才。今天,研究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张,在一定程度弱化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只要通过努力,我们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这几年,厦门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从而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空间。

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骨干和领导者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封希德

胡锦涛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211工程”建设大学,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努力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扎实推进以转换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大学生“领导力提升”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学分学时比例,加强创业教育和实验课程、实务课程和实习基地建设,强化“五位一体”(即实验课程、综合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启动了“经济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初步构建起了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本模式。围绕质量和创新主题,学校大力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推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在本科自主招生和研究生招生面试中,着重考察学生的经济素养、财经潜质和领导者潜质,注重发现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优秀人才。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将以转变课程教学范式和深化培养机制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换步伐。一是转变课堂教学范式。用3至5年时间,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教学范式的深彻转变,改革“以知识为重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加强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协作性,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通识核心课程设置及学生修读方式,加强通识选修课程管理,扩大“挂牌教学”课程门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本科学生一、二课堂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着力建设一批实验课程、最新实务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建设好“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和“双语教学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模式。三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方案,全面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目的,坚持毫不动摇地在海内外引进优秀师资,毫不动摇地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建立健全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制度,着力构筑与高水平财经大学相适应的人才高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是党和国家及时代赋予西南财经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改良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扬州大学校长 郭荣

“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这是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殷切寄语,也是全国高教工作者肩负的崇高使命。

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校努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多种途径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机制,改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一、渐进式培养:从创新意识到创新能力

如果说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社会则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急功近利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学校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阶段,社会是接受“继续教育”的延伸阶段。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意识。大学阶段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孕育学生的创新潜能。经过大学几年的培养后,还需要社会“熔炉”的进一步锤炼,形成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才有可能催生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本科阶段是人生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培养适合自己系统学习方法的过程。在硕、博继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与本科阶段的基础训练有直接关系。我们应当把本科教育放在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来设计,排除创新思维中的障碍,改变教育观念,营造求异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个性化设计:从模式化教学到模块化设计

培育创新型人才,必须坚持个性化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一种模式化倾向——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等,使教育活动凝固成某种标准化模式,压抑和挫伤了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变“模式化教学”为“模块化设计”。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设计“菜单式”教学内容模块;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不同的内容模块,组合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课程的形式方面增加灵活性,减少课堂教学的分量,增加实践性、活动性、操作性、自主性课程和环节,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境。综观世界著名大学,无不在个性化培养上下功夫。哈佛大学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三、适应性训练:从实践教学到适应社会

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升实践教学比重。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向学校反映,大学生到了企业总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其实,大学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缺,大学生上手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差。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也是阻碍创新思维涌现的重要原因。从2006年开始,扬州大学围绕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实训学分。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压缩理论课总学分,增加11学分实践课,实践课文科类达到了25至33学分,理工农医类达到了32至50学分;二是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放到社会第一线去接触生产实践,了解认识社会。

提升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杨瑞龙

第26个教师节前一天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当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老中青10多位教授正在举办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总书记了解到我们正在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分析、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转换等问题展开讨论时,当即表示“我很感兴趣”,并认真听取了教授们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下一步发展趋势的研判,同大家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选择、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教授们的见解的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加强研究,拿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为我们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指明了重要的方向,那就是经济学应直面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我们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作为全国排名第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强调追踪国际前沿,服务现实经济的宗旨,不断探索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途径与方式,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06年创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论坛每年公开发布4次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上、下半年度的报告以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分析与预测为主,向政府提出中短期的政策建议,季度报告分析当前中国经济中的热点、重大问题,侧重于中长期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如今,论坛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预测的准确性使论坛报告越来越具有权威性。论坛所发布的报告被列为人大品牌的“三大发布指数”之一,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对我们发布的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等上级领导部门纷纷要求我们上报研究成果,以供中央领导参考。60余家境内外媒体发布消息,报道我们报告的观点与内容,《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重点专业刊物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还把总报告翻译成英文,向国外的重点大学与研究机构发送;同时“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全程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广泛参与,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宏观经济论坛的举办不仅推出了成果,培养了新人,扩大了影响,而且提升了学科水平,促进了学科发展。

我在与胡总书记交流的过程中简要介绍了人民大学举办宏观经济论坛的目的、过程与效果,当总书记听到我们经常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供我们的宏观分析报告供决策参考时,笑着点头道“好”。总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更是对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者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和鞭策。

我们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大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传统,追踪现代,不断创新,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创建一流的经济学院;另一方面,坚持“以科研推动教学”和“努力为现实经济服务”的发展思路,追踪前沿,直面现实,关注重大问题,培养队伍,整合资源,积极面向国家建设主战场,进一步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一定能实现胡总书记对我们的期待,那就是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

五个方面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 胡铃心

今年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看望慰问师生员工,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胡总书记在考察过程中强调,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源头是教育,关键是高等教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新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创新学是关于创新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创新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学在国外发展迅速,非线性交互式创新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如今,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概念逐渐成型,创新双螺旋结构不断演进,通过用户参与,普通人正由创新结果的受益者转变为创新过程的参与者,使得创新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享受创新的乐趣。创新学还有很多新理论值得我们去探索。高校拥有丰富的创新人才资源,建议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创新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持。

二、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创造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和创造前沿的科技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形成独特见解,并能使用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的教师。他们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始者和新思想的引领者。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更擅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引导,通过兴趣驱动和榜样引领,把同学们逐步带入创新的殿堂。

三、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例如,我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台了配套的政策,对在校内外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给予学分认定;对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给予保送研究生的奖励;同时在各项评优评奖中均给予明确的政策倾斜和加分;对在国家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也给予由校长亲自签发的“通令嘉奖”。我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

四、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

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是创新型学生成长的沃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南航不仅制定了个性化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而且形成了“厚德博学、崇尚创造”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力地支撑和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挑战杯”科技与创业竞赛、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校园头脑奥林匹克”趣味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沙龙、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实践课程等,让所有的在校学生享受到校园科技文化的愉悦,在愉悦的参与中真正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

五、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联动推进

创新和创业有着深刻的内涵联系,通过联动推进创新和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将设计理念由传统的面向性能设计提升为面向价值设计,鼓励不同专业的同学发挥学科特长,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利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创业活动的含金量,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努力开创一片高附加值的“蓝海”,最终形成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

——高教界人士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讲话精神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0-09-1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在第26个教师节前夕,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视察,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天来,全校师生员工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兴奋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师生的深情厚爱,对我校寄予的殷切希望,在师生员工心中卷起巨大波澜。我们既深受鼓舞、深为振奋,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为适应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需要,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60年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对我校教师和学生代表讲话时,两次强调“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寓意深刻,意义重大,充分表明了中央对中国人民大学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的鲜明态度和高度肯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人民大学办得更好,真正无愧于“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所应承载的崇高使命。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高度赞赏并充分肯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等优良传统和校风。这些优良传统和校风塑造了中国人民大学独特的品格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大人为人民的福祉、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考察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理念和精神给予特别的关注,深入询问“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来历与涵义,强调人民大学就应该“为民”、“报国”。这既是对中国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人民性的明确强调。“为民”乃立学之根,“报国”乃治学之本,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努力践行。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重要指示。命名组建6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内涵提高、特色强校、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道路,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希望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使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是相互统一的。“人民满意”反映价值标准,体现价值追求;“世界一流”反映办学实力,体现办学水平。只有“人民满意”,“世界一流”才有意义;而只有把学校办成“世界一流”,也才有高水准的“人民满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的考察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大师、大楼、大气”的办学思路,“真情、真想、真干”的行动纲领,按照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进一步弘扬光荣传统,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创造更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改革创新和锐意进取中努力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

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大学对社会的贡献,最主要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实现的。忽视了人才培养,也就忽视了大学的使命。面对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作为研究型大学,要全面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不是简单地以就业为目标,而是以培育精英、服务社会、引领文化为目标。这种目标要让学生具备一种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大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懂得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长远利益摆在短期利益之上。今天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能力不强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恐怕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事,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具有了社会责任感,才具有创新的动力,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创新型人才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应该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今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在寻找大众化背景下新的精英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把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但有少数的大学其办学目标要根植市场又要高于市场,要尊重市场更要引领市场,他们在提高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识教育,他们注重学生的某一专门知识的获取,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研究为根基。研究型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优势,科学研究不仅是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目前人们只看到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而忽视科学研究的教育价值。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的探索者,需要教师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之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要将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探究者。每个教师、每门课程都应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可以说,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所有本科生在四年内都有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推进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一个共同理念,即加快国际化进程。在今天,我国的经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需求十分强烈。很难想象,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让学生获得跨文化经历是人才培养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厦门大学校旨》开宗明义指出:“本大学之主要目的,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以研究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阐发中国固有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因此,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站在国际学术的前沿,了解与把握科学的最新进展,了解并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培养创新型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重要。以生为本,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只有承认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原则应尽可能地在研究型大学彰显出来。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这是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本质所在。研究型大学应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热爱学习。应尽最大可能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越紧密,则越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越有利于学生成才。今天,研究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张,在一定程度弱化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只要通过努力,我们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这几年,厦门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从而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空间。

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骨干和领导者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封希德

胡锦涛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211工程”建设大学,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努力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扎实推进以转换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大学生“领导力提升”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学分学时比例,加强创业教育和实验课程、实务课程和实习基地建设,强化“五位一体”(即实验课程、综合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启动了“经济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初步构建起了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本模式。围绕质量和创新主题,学校大力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推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在本科自主招生和研究生招生面试中,着重考察学生的经济素养、财经潜质和领导者潜质,注重发现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优秀人才。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将以转变课程教学范式和深化培养机制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换步伐。一是转变课堂教学范式。用3至5年时间,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教学范式的深彻转变,改革“以知识为重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加强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协作性,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通识核心课程设置及学生修读方式,加强通识选修课程管理,扩大“挂牌教学”课程门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本科学生一、二课堂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着力建设一批实验课程、最新实务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建设好“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和“双语教学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模式。三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方案,全面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目的,坚持毫不动摇地在海内外引进优秀师资,毫不动摇地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建立健全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制度,着力构筑与高水平财经大学相适应的人才高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是党和国家及时代赋予西南财经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改良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扬州大学校长 郭荣

“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这是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殷切寄语,也是全国高教工作者肩负的崇高使命。

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校努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多种途径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机制,改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一、渐进式培养:从创新意识到创新能力

如果说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社会则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急功近利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学校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阶段,社会是接受“继续教育”的延伸阶段。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意识。大学阶段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孕育学生的创新潜能。经过大学几年的培养后,还需要社会“熔炉”的进一步锤炼,形成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才有可能催生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本科阶段是人生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培养适合自己系统学习方法的过程。在硕、博继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与本科阶段的基础训练有直接关系。我们应当把本科教育放在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来设计,排除创新思维中的障碍,改变教育观念,营造求异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个性化设计:从模式化教学到模块化设计

培育创新型人才,必须坚持个性化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一种模式化倾向——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等,使教育活动凝固成某种标准化模式,压抑和挫伤了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变“模式化教学”为“模块化设计”。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设计“菜单式”教学内容模块;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不同的内容模块,组合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课程的形式方面增加灵活性,减少课堂教学的分量,增加实践性、活动性、操作性、自主性课程和环节,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境。综观世界著名大学,无不在个性化培养上下功夫。哈佛大学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三、适应性训练:从实践教学到适应社会

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升实践教学比重。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向学校反映,大学生到了企业总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其实,大学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缺,大学生上手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差。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也是阻碍创新思维涌现的重要原因。从2006年开始,扬州大学围绕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实训学分。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压缩理论课总学分,增加11学分实践课,实践课文科类达到了25至33学分,理工农医类达到了32至50学分;二是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放到社会第一线去接触生产实践,了解认识社会。

提升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杨瑞龙

第26个教师节前一天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当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老中青10多位教授正在举办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总书记了解到我们正在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分析、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转换等问题展开讨论时,当即表示“我很感兴趣”,并认真听取了教授们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下一步发展趋势的研判,同大家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选择、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教授们的见解的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加强研究,拿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为我们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指明了重要的方向,那就是经济学应直面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我们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作为全国排名第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强调追踪国际前沿,服务现实经济的宗旨,不断探索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途径与方式,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06年创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论坛每年公开发布4次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上、下半年度的报告以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分析与预测为主,向政府提出中短期的政策建议,季度报告分析当前中国经济中的热点、重大问题,侧重于中长期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如今,论坛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预测的准确性使论坛报告越来越具有权威性。论坛所发布的报告被列为人大品牌的“三大发布指数”之一,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对我们发布的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等上级领导部门纷纷要求我们上报研究成果,以供中央领导参考。60余家境内外媒体发布消息,报道我们报告的观点与内容,《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重点专业刊物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还把总报告翻译成英文,向国外的重点大学与研究机构发送;同时“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全程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广泛参与,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宏观经济论坛的举办不仅推出了成果,培养了新人,扩大了影响,而且提升了学科水平,促进了学科发展。

我在与胡总书记交流的过程中简要介绍了人民大学举办宏观经济论坛的目的、过程与效果,当总书记听到我们经常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供我们的宏观分析报告供决策参考时,笑着点头道“好”。总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更是对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者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和鞭策。

我们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大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传统,追踪现代,不断创新,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创建一流的经济学院;另一方面,坚持“以科研推动教学”和“努力为现实经济服务”的发展思路,追踪前沿,直面现实,关注重大问题,培养队伍,整合资源,积极面向国家建设主战场,进一步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一定能实现胡总书记对我们的期待,那就是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

五个方面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 胡铃心

今年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看望慰问师生员工,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胡总书记在考察过程中强调,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源头是教育,关键是高等教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新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创新学是关于创新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创新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学在国外发展迅速,非线性交互式创新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如今,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概念逐渐成型,创新双螺旋结构不断演进,通过用户参与,普通人正由创新结果的受益者转变为创新过程的参与者,使得创新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享受创新的乐趣。创新学还有很多新理论值得我们去探索。高校拥有丰富的创新人才资源,建议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创新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持。

二、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创造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和创造前沿的科技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形成独特见解,并能使用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的教师。他们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始者和新思想的引领者。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更擅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引导,通过兴趣驱动和榜样引领,把同学们逐步带入创新的殿堂。

三、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例如,我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台了配套的政策,对在校内外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给予学分认定;对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给予保送研究生的奖励;同时在各项评优评奖中均给予明确的政策倾斜和加分;对在国家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也给予由校长亲自签发的“通令嘉奖”。我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

四、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

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是创新型学生成长的沃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南航不仅制定了个性化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而且形成了“厚德博学、崇尚创造”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力地支撑和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挑战杯”科技与创业竞赛、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校园头脑奥林匹克”趣味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沙龙、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实践课程等,让所有的在校学生享受到校园科技文化的愉悦,在愉悦的参与中真正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

五、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联动推进

如何招聘“现代”营销人才 篇3

数据革命新纪元已经来到,造就了市场营销核心的变革,新型营销人才应运而生

如今的营销领域已经发生巨变,作为一名市场营销管理者,最新的营销战略已经不需要完全遵守传统的营销理念。当大数据和分析法时代来临,现代的市场营销人才需要拥有多重组合的技能和经验(不仅仅是单一的指标), 所以未来的企业发展,发掘一类新型市场营销人才对于建立分析型企业文化和未来的营销型企业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谁是现代市场营销人才?

无论数据和分析法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如何,对于它们的期望值都应该是一致的。市场和企业不断出现高级的分析和技术职位,这意味着对所有的营销人员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需的技术组合包括了数据管理原则、分析战略,并理解数据质量的作用,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数据在市场规律中的价值。现在的营销人才,需要抛开刻板的报告和指标,精通全面的分析法则,包括最优化、文本设计、情感把握、模型化、视觉化、预测和判断属性等等。

营销人才在数据和分析法相关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方法上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在活动设计、多渠道融合、内容执行、个性化以及数字化市场营销等领域。在工作实践中,营销者最好可以直接问责结果,能够快速反应和调整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也是同时具备创造力和推理能力的人才;在活跃良好的氛围中,充满好奇心、想象力和工作的热情。

如何面试和评估现代营销者

企业在面试和评估应征的市场营销候选人时,可以运用这些技巧进行测试。比如,对方曾经参与的活动、项目,在与数据和分析法相关项目中的重要成就。所以,现在所有的营销人员都应该建立一个营销分析组合,包括项目设计阶段的数据运用,战略制定中运用的分析方法,应用的测试战略以及绩效评估。

在面试中,营销候选人需要清楚的阐明自己在过去的项目中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或者从失败的经验中吸取了哪些教训。企业需要使用在口头和书面两种评估方式衡量候选者的技术和分析“智商”,还有营销知识。建议书面提问以下问题:

当关系到营销计划和投资时,如何做决定?

指标和分析法之间有哪些区别?

在你过去的营销工作中,哪种分析法是收益最大的?

请解释一下“市场营销数据”。

科技在市场营销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市场营销为企业带来哪些价值?

市场营销中的数据和分析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你以往的市场营销工作中,你运用过哪些先进的分析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变革,现代营销人才更需要像建筑师、工程师或是科学家那样去思考。设计、测试、诊断、分析和调整这些步骤都应该成为现代营销环境中每天都要完成的工作。这种变化已经体现在市场营销的各类职位的名词中:资深建筑师、数据科学家、网站工程师、网管、市场营销专家、市场营销分析经历和消费者体验经历。现在的营销人才能够管理顾客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件事情,包括对话和关系,并且能够运用数据和分析法,完全了解个性化、不断改善与顾客的关系。

现代化人才 篇4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现代性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近日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它提出了下一个十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 目标明确指出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依靠人才强国。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廉价而吃苦耐劳的劳动力大军是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他们一度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是, 在步入知识文明的今天, 他们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中国要想实现国家现代化, 首先就要实现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现代性人才的培养。那么, 什么是人的现代性, 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一、人的现代性理论的产生及其内涵

二战结束以后, 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在完成民族独立后, 纷纷将国家发展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这一时期, 以帕森斯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在分析和总结了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和经验的基础上指出, 所谓现代化就是指人类社会经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变迁的过程, 对于仍处于传统社会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只要全面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产品、制度、文化乃至价值观念, 就可以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片面的认为, 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和国家GDP的高速增长, 而这种增长却是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却沦为了“物”的附庸, 失去了尊严, 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面对这些问题, 人们开始反思, 现代化作为一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应该不仅“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等经济与社会的变革, 而且包括政治民主化、教育大众化等政治与文化变迁过程, 还包括人类思想与行为的所有领域变革, 特别是人们观念的深刻变革, 是人类社会的整体变迁”[1], 于是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现代化中的“人”, 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所说, “一个国家引进作为现代化标志的科学技术、制度结构和管理方法等并不困难, 但是如果这个国家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先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 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 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 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2]

那么, 什么是人的现代性呢?从根本上说, 人的现代性就是指个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认知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一套基本素质, 体现着人的现代化水平。其特征包括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科学意识、效益意识等, 而这些特征也正是每一个身处现代化国家中的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

二、注重人才培养在“人的现代性”建设中的必要性

自19世纪中期起, 无数有识之士纷纷走上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探索之路, 但基本都是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制度等单纯效仿, 而没有考虑到实际的中国国情, 这种探索注定是要失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 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一条新的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但是由于建国初期不了解人才的重要性而造成的对人才的轻视。改革开放后, 随着党和政府对国家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性探索的不断深入, 作为认识和反思的一个重要对象“人”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 现阶段的中国为什么如此重视人才培养呢?

(一) 高素质人才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政府组织形式和制度, 但是倘若由那些传统的人去执行, 那么无论多么先进的科技、管理方法和制度都不能发挥作用, 现代化的技术和制度的正确运用要取决于运用这些技术和制度的人是否具有现代性。因此, 提高国民素质, 实现“人”的现代化才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得以实现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

(二) 高素质人才是坚持城乡统筹、实现二元结构转型的有力推手。

统筹城乡发展过程的基本行为主体和主要载体是人民, 这就意味着人的现代化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保障和发展动力, 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 解决社会矛盾, 消除城乡差别,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创新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气, 需要对传统观念和利益分配格局提出挑战, 因此, 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具备高素质的现代化领导者以及现代化的人民的推动。

(三) 高素质人才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核心力量。

未来的国力竞争是人才实力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以开发人力资源和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为中心, 人们不再以拥用土地和钱财的多少来评论财富, 而是以知识的多少、智力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大小来论贫富。知识化的生产方式使得产业结构日趋智能化, 那些科技含量低、缺少核心技术的产业势必会被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所取代。中国要想改变“世界加工厂”的被动地位, 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就要转变传统的产业模式, 而转变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具备拥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现代化建设中的现代性人才素质培养

基于以上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 我们在今后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 领导干部要在各项工作中贯彻“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作为领导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领导干部, 在人的现代化建设方面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持有什么样的人才观, 将直接关系到人的现代化以及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好坏。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领导者们应把人视为各项事业的主体, 实现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核心的发展战略,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发现、使用和培育好人才。

(二) 文化建设要落实到人的建设上来。

文化既是一种思维方式, 又是一种价值观。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人的素质, 离开了提高人的素质的文化建设就会流于行式。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 既要注重引进西方的先进文化, 同时更要加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建设。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摒弃, 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重信守义、中正宽厚的道德品质以及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对于人的现代性的培养, 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三) 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

人的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 我们的学校教育要通过倡“德”、学“法”、习“技”、修“文”全方位的教学来达到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 以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实现。

(四) 坚持以人为本, 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

中国在很多资源上都是净进口国, 比如石油、铁矿石等, 但在更有价值的资产项———人力资本上, 我们却是净出口国。近期出现的移民潮, 更是以技术移民为主, 这些高技术人才带走的不仅仅是财富, 还有他们的智慧和经验, 而这些恰是创富中国最需要的资源。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体面工作的高技术人才选择离开故土, 移民他国呢?我想这恐怕与付出和回报的不平等性以及缺乏社会应有的认同与尊重是分不开的。要改变这一状况, 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是必要的手段之一。这种激励机制应包括物质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两部分, 一方面要提高高技术人员的收入比重, 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意见和个人利益,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风气, 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以及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我们既要做到发现人才, 启用人才, 更要留住每一个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鹏森.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

人才测评――现代科学的“魔镜” 篇5

作为美国加州技术管理咨询公司Quest的首席执行官, Tim Burke在过去十年间常常遇到甄别人才的麻烦,尽管决定雇佣时每个人似乎都胜任,后来却发现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称职,有时还因此导致 烦。

虽然很早以前就听说个性测试这回事,Tim Burke对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工具的说法颇为怀疑。一年前,他终于决定试试个性测试,帮助他鉴别求职者是否具备岗位所需的特质。从那以后,Quest公司的人职匹配程度果真明显提高了。现在,他在考虑现有员工的职位变动时也会使用个性测试。开始,一些应聘者和员工并不愿配合,但现在,很多人认为测评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自己,希望Quest公司为其家属进行这种测试。

虽然究竟多少美国企业会对应聘者进行个性测试?虽然并无确切统计数据,但一些测评专家表示,约40%的企业正在这样做,而且比例还在上升中。当经济紧张,企业尤需精干可靠的员工时,人才测评就更具价值。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如Quest公司,以人才测评获取从书面材料和面试中不能捕捉到的信息,在新员工招聘选拔、人力资源诊断、高层关键岗位晋升、薪酬体系设计与实施、培训需求分析等方面得到直接帮助。

现代科学的“魔镜”

一份询问人们在各种情势下如何反应的问卷真的能测量出人的特质,告诉我们这些人最适合做什么吗?

答案是肯定的。

心理学家在大量的实例筛选中,发现智商水平、情商素质及能力结构与人的成就机会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人的特质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一定方式表示出来,可以被我们捕捉到。有100多年历史的测量统计理论已经比较成熟,能对一些特质进行量化描述,

这就是人才测评的主要依据。

1956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利用人才测评技术(当时称为“管理发展研究项目”),对几百名初级管理人员进行了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封存起来,8年以后,将当时的情况与这8年里的实际升迁情况进行核对。结果证明,在被提升到中级管理职位的人员中,80%的评选鉴定是正确的;在未被提升的人中,有90%的人员早就预测到了。

资料表明,施乐公司曾对500名销售人员和经理进行测试,花费了34万美元,而实际增加的经济效益是490万美元;美国AT&T公司投资3.3亿美元咨询费,重要工作之一是人才测评,综合效益是15%,避免了5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测评技术的发展

近几年,测评技术不断发展,大大突破了传统的纸笔考试方式,情景模拟、人机测评、专家面谈、投射测评、背景调查等新形式开始被各类人才测评机构所采用。测评技术主要发展为两个类别:

一是标准化心理测验。通过测验来了解人的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素质,其特点是深入了解人本身的特质,具有较好的普遍性和通用性,比单一访谈的信息更客观。同时,心理测验可进行大规模的团体测验,效率高,费用较低。

二是评价中心技术。包括文件筐测验、小组讨论、工作模拟及结构化面谈等。评价终究以工作分析为前提,以对工作情境的模拟为核心思想,针对具体的工作岗位,通过规范的程序设计、测验和评价过程,考察与工作岗位直接相关的人员因素。

相对于心理测验而言,评价中心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针对性。

测评手段的运用

(1)人才的招揽

在现有的人事招聘方法中,大致分为传统招聘面谈、参考以往工作经验、推(自)荐、测验、人才素质测评等方法,其信度与效度各有不同,从有关人事管理学会4月的统计结果看来,大致呈以下比例:

现代公司的新型管理人才 篇6

在百慕大岛还没有失去主要支撑手段之前,帮助它振兴奄奄一息的旅游业,对于来自世界各地以传统的指挥系统来尝试完成这项工作的行业团体、工会和岛外投资者来说,既复杂,又紧迫。但是,一帮来自波士顿监测集团的年轻顾问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作的绝大部分。那么,监测集团是如何这么快地取得成果的呢?

监测集团称,它正是依靠一种新型的管理人员——首席知识官(缩写为CKO)才赢得了这场胜利的。就监测集团而言,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创办了许多新的机构,包括一个专门向各国提供关于增强竞争力建议的分支机构。IBM公司的高级知识权威劳伦斯·普鲁萨克说:“这是一种观察人们知道什么或者需要知道什么、如何应用知识、如何出售知识的一种办法。未来的公司若得不到这个信息就会垮台。”

在会议委员会最近对158家大型多国公司200名管理人员进行的调查中,80%的人说,他们的工作中有知识管理,而且许多人已经选定了首席知识官,或者“知识管理”顾问。马萨诸塞州的国际数据公司说,顾问们去年总共吸引了18亿美元的知识管理服务。该公司预言,到2003年,这个数额应该达到80亿美元,还不包括在其他电子商务软件中的知识程序。

但是,知识管理者们面临着一个难题:大型的、复杂的知识项目需要协作,有时整个一个行业将依靠协作。而这些具有“伟大思想”的个人,又不倾向于协同工作,也不愿意共同分享知识专长。知识管理人员必须打破这种僵局。庆幸的是,目前已有解决以上难题的技术出现,如加利福尼亚州的默契知识系统公司推出了一种名叫知识邮件的程序。它能分析雇员们发送的每一封电子邮件,推断每一个人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专长水平并将它编成个人概况,发送电子邮件者可以对这份个人概况进行修改。然后,同事们可以询问这个系统,以找出这个机构中谁有本领来解决特殊问题。当网络上的某个人要求请一位专家时,这个系统可以推荐另一个人,但必须在它得到那个人的允许之后。

在知识经济中,留住最好的和最明亮的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从公司内部得不到知识专长,那么,机灵的公司就会花钱出去购买。为了最近的购并,思科系统公司在每一个工程技术雇员身上花费了50万至好几百万美元。与此同时,微软公司将雇用300名专职负责物色人才的人员,这些人将仔细阅看美国主修计算机科学的所有大学本科生的档案,同其中的大约2.5万人进行面谈,然后向其中最好的500人作出愿意与他们签约的表示。

现代化人才 篇7

1 深化体育事业改革对现代化体育人才的需求

深化体育事业改革既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组成部分,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同时又是社会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阿力克斯·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所言:“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他们并不是现代化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3]。体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破除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相关因素,实现体育现代化建设,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人才与体育事业改革互为目的和手段,现代化体育人才是体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1)现代化体育人才是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建设的基本保障。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时期。“全面小康社会”是确定新世纪我国体育发展水平、速度、规模以及改革体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的基本点和出发点[4]。这一时期,体育事业面临着各种新形势和新任务。

体育事业建设必须对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目标、总进程的要求,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健康体魄的人才资源。一方面,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体育健身、体育保健、体育休闲行业的现代化体育人才是满足居民对体育生活需求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体育事业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大量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现代化体育人才去参与、引导城镇化过程中的体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同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提倡人的全面发展是民主社会的重要内容,满足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对体育的具 体需求是建 设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 建设必不 可少的部分,需要大量的具有特殊岗位技能的现代化体育人才去满足特殊人群对体育的需求。可以看出,从满足“强身健体”的本体需求到应答人们对体育文化的多元诉求,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对现代化的体育人才的迫切需求。

人才资源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最可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第一资源。[5]但与以往时期不同的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能力结构、素质和类型层次都提出了新的多样化的需求。传统人才保守、狭隘的思维意识和传统守旧的技术方法与理念均难以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必须以现代化人才为依托才能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2)现代化体育人才是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要求的重要人才资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既难以适应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往粗旷式发展方式也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十八大提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指导方针。体育产业作为一种阳光产业和新兴产业,是集体育产品生产制造业、体育用品销售业、体育设施业和体育服务业为一体的综合业域[6]。具有“核心产品的非实物性、消费的普遍性、较强的行业整合性和广泛的社会效益等基本特征”[7]。体育产业中的健身与保健行业以及竞技与表演行业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需求,又能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体育器材、用品等相关制造行业的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带动性强。体育策划、设计、媒介与营销等产业领域既能提高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水平,其产业附加值也高。体育产业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关注对象。所以在深化体育改革的重要时期,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8],从顶层设计上给予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

多年来我国体育发展以政府集管理、投入、运作于一身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与现代 体育社会化、市场化 、产业化的发展 方式相背离。体育事业改革面临着思想保守、政策落后、制度缺失、利权纷争等多方面的阻碍。体育产业要发展,首先,应“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充分调动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次,发展体育产业其落脚点始终要归宿到以现代化体育人才为依托,重点落实“人才强体、科教兴体”[9]战略,做好体育科技、体育教育工作,培养现代化体育人才。

(3)现代化体育人才是适应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要求的重要依托。

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跨越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超越制度、文化的障碍,而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和趋势[10]。全球化是生产力发 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现实,而不是一种选择,任何国家、行业和领域都难以置身全球化视野之外。

全球化给 一个国家 和地区带 来了世界 先进的生 产技术和 经验,使人民充分享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全球化也会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乃至社会文化发展带来强烈的冲击,使该区域成为先进文化的附庸。全球化的形成与资本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扩张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11]所以全球化中包含着资源掠夺、制度渗透以及文化浸染的非文明过程,使其演变成一场“劫贫济富”的扫荡运动。面对全球一体化所带来机遇与挑战,我国发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强音,提出了“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的开放态度。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大量的现代化人才去对接和学习全球优秀的体育文化成果,也需要大量的具有现代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现代化人才去参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

在体育领域,很久以前人们便以奥利匹克运动会这一神圣仪式为载体进行“全球化”的技艺切磋。今天随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现代化媒介以及各种信息传播方式的推波助澜,体育全球一体化 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国之间体育资源、信息、人才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各种竞争暗流涌动,包括人才资源在内的一切优秀资源要素将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达的地区聚集,各国对于现代化体育人才求贤若渴。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的指导方针,深刻的反映了人才对于我国体育事业以及其他各项事业改革的重要意义。

2 现代化体育人才的意识构建

人的现代性就是指个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认知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一套基本素质,体现着人的现代化水平其特征包括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科学意识、效益意识等,而这些特征也正是每一个身处现代化国家中的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

(1)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12]。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现代化人才必须清醒的认识自身在体育事业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必须具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二是他们必须清楚自身应具备的能力,清楚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且坚决相信自己具有胜任体育事业改革的能力。三是必须清楚自身在历史特殊时期的重要价值,在体育事业改革中以豪迈的热情和十足的信心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前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体育事业的建设者如果没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我们的改革就会无功而返、半途而废。退缩推诿、患得患失、前瞻后顾都不是现代化人才的素质体现,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体育事业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改革创新体育事业发展方式”,从而达到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发展的目的。现代化体育人才应该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惧权威,敢于摆脱传统制度的束缚,大胆地结合国外优秀的体育成果以及当下中国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发展方式。个人没有创新意识,就会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失去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国家和民族而言,没有创新意识,就会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被先进文化侵蚀和同化。“创新求变”的改革精神是实现现代化体育人才个人发展与体育事业改革的最基本的精神动力。

(3)科学意识。体育事业改革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 科学原则,“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实践当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从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出发,坚决禁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奢侈浪费现象。“务实致用”是当今社会所追求的文化品格,也是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高尚品格。现代化体育人才应该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态度 ,形成深刻的职业 认同感,应以现代化的 科学思维在一种平等、开放、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处理、维护与受众对象的关系,在实践当中应建立强烈的服务意识、自身维权意识,以及法律保护意识。这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工作理念和态度是现代化体育人才素质的发展方向,更是体育事业改革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效益意识。随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许多领域将逐步形成更加开放、自主的工作环境。政治体制改革不仅使原来的许多组织和团体失去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级别,失去了“皇粮”供养的优越性,而且自由竞争的工作方式砸烂了原来的铁饭碗、铁交椅,使人们丧失了固定的收入、级别和前程。一切均取决于个人和团体适应社会和市场供求关系的程度,取决于效益。现代社会,没有强烈的效益意识,就不可能在竞争中赢得胜利,而且“竞争越激烈、越深刻,经济效益原则就表现得越突出、越充分”[13]。与传统人才相比,现代化体育人才应该摒弃服从依赖的思想,形成独立自主的价值取向,养成思维活跃、做事干练的处事风格,在行动上不纠缠、不折腾、不懈怠,把尽快、尽好、尽善作为处理一切事物的根本点与立足点。

3 结语

现代化人才 篇8

教学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口腔医学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又有不同于高等学校的地方, 主要体现在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基础理论适度够用的前提下, 着重于实际运用。在口腔医学职业教育教学中, 近半数的是实践课, 即使是理论教学其应用色彩也十分强烈。因而, 熟悉一线, 掌握并注重技术的应用成为口腔医学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显著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应是理论或技术的“应用型”教师。无论是教授技术基础理论课还是教授技术专业理论课, 着眼点都是“应用”。他们具有较强的将理论阐释浅白化通俗化的能力、较强的应用理论解决实际技术的能力、较强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教育能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各类人才, 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实现。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人的发展。正是在此意义上, 可以说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

二、国内目前口腔医学教育的基本状况

(一) 当前市场需求口腔医学

以前由于受“牙病不是病”错误思想指导, 加上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 我国国人的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水平, 整体偏差, 口腔医疗保健任务相当艰巨。而我国职业牙医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国有专业口腔、三资牙科或综合医院口腔科;毕业生存在追求高学历、大城市、大医院的心理。盲目发展对高层次口腔专门人才的培养等, 均干扰了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分配, 更不利于医患比例的调整, 会加重口腔医疗的“贫富两极分化”。现在知识经济要求口腔医学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断更新且呈综合化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周期缩短, 职校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上的单一、狭窄现象, 加强课程综合化, 适应现代的社会。

(二) 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缺乏

与国外医学教育相比, 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不利于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国外牙科医师的培养一般要经历普通理工大学课程教育、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教育及牙科专业教育三个阶段, 毕业的牙科医师具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和专业技能。我国现行口腔医学教育体系与理工科大学脱离,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 不适应经济走形。

三、有益的尝试

增加选修课。特别是口腔医学职业学校, 过去选修课较少, 有些学校甚至没有, 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所需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职校应增加选修课, 且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他们对知识技术的自主选择权利, 摆脱他们的被动客体地位。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知识, 使其素质全面提高。同时按“精、新”原则, 在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比重, 将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核心、重点和一般内容三类。核心内容必须讲清讲透, 学生必须掌握;重点内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进行讲授, 学生应该熟悉;一般内容主要通过自习加辅导的形式完成, 学生达到了解程度。采取老师与学生双向教学组织形式, 采取启发性课堂教学, 使教学富有启发性、思考性,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思考、创新能力, 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改进教学法

采取综合实验教学法和多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 通过使用模型、教具、录像、实物、多媒体课件等手段, 引导学生多操作、多练习,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设计综合化实验, 首先学习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 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基本理论掌握操作技能, 再完成一个实验讲义上规定的示范型综合实验。口腔医学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型人才。为此, 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较高的技能水平, 并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法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缩小职业教育与实践的差距,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现代化人才 篇9

一、现代企业人才观的共同点

现代企业的人才观各具特色。微软选拔人才特别注重人品、智慧、团队精神、激情。IBM用人标准有三点:必胜的决心、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团队精神。诺基亚考察人才分为硬件和软件系统两方面, 所谓硬件系统包括专业水平、业务水平和技术背景, 软件系统包括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性等。摩托罗拉强调远见卓识、创造力、行动力、果断、道德。我国电子百强第一名的联想集团公司总裁柳传志在谈到人才时, 认为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应具备三个条件:做人要正;胸有大志, 有极强的进取心;有才能。通用电气海鹰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在谈到选拔人才时认为, 除了看学生的学业是否优秀外, 还要看学生是否拥有“speed" (讲速度) 、simplify (管理作风简洁化) 和self-canfidente (自信) 的“3s”素质, 此外综合考核的部分还包括是否有远见、诚信及团队精神等。综观现代企业的人才观, 虽然各有千秋, 但归纳起来,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专业素质强, 即人才必须有真“才”

“才”是知识、能力的综合。知识的理想组合方式应该是纵向有系统、横向有层次。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创新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应该是“T”字型, 而非“-”字型或“︱”字型。“-”字型知识结构虽然知识面宽, 但缺少对专业独到精深的见解;“︱”字型知识结构只强调专业知识而忽视了知识面的宽度, 容易发生知识结构的“木桶效应”, 而“T”字型知识结构强调的则是博专相济、相辅相成。企业要求的人才即“T”型人才, 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 而且需要有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综合知识。

2. 品德素质高

“德才兼备”当然是企业最理想的人选。随着现代企业发展日新月异, 竞争越来越激烈, 现代企业均摒弃了过去那种以才代德或以德代才的认识, 企业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能创造性地干好本职工作, 同时能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现代企业文化中, “德”与“才”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具有统一性。“德”是指人格素质方面的要求, 从相关调查来看, 企业对人才的选择, 人格仍然是第一位的。从政治思想方面看,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是企业员工的最基本素质;从社会公德的角度分析, 懂得文明礼貌、有爱心、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和他人、注重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德意识乃是当代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职业道德来思考,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也是企业员工的基本品质;家庭美德也越来越成为对当代企业员工的要求, 赡养老人、教育子女、夫妻和睦、邻里关系和谐, 也是衡量员工素质的重要内容。一个品行不正的人即使有较高的智商, 企业也是不欢迎的, 因为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原则和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

3. 较高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也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因此, 现在的企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 必然地把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并以此进行人才的筛选。创新精神在本质上就是科学精神,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高体现, 表现为对新思想、新变革的追求, 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并且对于风险和失败能够给予宽容和鼓励, 从而实现对新事物的不断追求。创新才能一般是指拥有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它要求人们在思维方法上要善于打破常规, 突破陈旧模式的束缚, 寻找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东西的突破口。企业所渴求的人才是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才, 要胸有大志, 能够不断地学习、总结与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4. 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 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的。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体, 人与人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大家, 靠集体的力量。微软公司在美国以特殊的团队精神著称。像WIN-DOWS2000这样的产品的研发, 有超过3000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 写出了5000万行代码。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 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因此, 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对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十分注重。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过去的“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 发展到现在的“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这种模式迫使高校必须对人才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反思。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 易接受新鲜事物, 但缺乏经验, 重感性冲动, 轻理性思考, 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 结合现代企业的人才观,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改革人才培养目标, 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品德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等。

1. 高校应高度重视提高大学生品德素质

教育的目的在于净化人的心灵, 培养人的美德, 达到真正的高尚境界。作为现代教育, 如果不把德育放在首位, 培养出的学生只会做事, 不会做人, 没有高尚的道德素质, 学生再有能力, 我们的教育也是彻底的失败。

品德素质的含义很广, 它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 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才能, 但是有了知识和才能之后干好事还是坏事, 这并不取决于知识和才能本身, 而取决于思想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因此, 品德素质对成才起着保证和定向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主阵地的高等学校, 应把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放在首位, 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把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克服工作中“一手硬, 一手软”的现象。

2.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从创造知识的角度引导着变化的潮流, 而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 却滞后于社会变化对人才的需求, 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高等教育, 根据社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 应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 形成了一种狭隘的专业对口观念, 大学教育过分专门化, 专业面狭窄, 知识面不宽, 毕业生学科综合能力差, 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往往需要在实践中巩固、领会和理解所学过的知识, 在求知的道路上呈现出迂回前行的状态。因此, 高校应调整专业设置, 在大学专业培养上向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方向转轨, 加大了专业调整的力度。在纵向上应加深专业教育的深度, 由以专业理论和知识的积累为中心转向既注重积累又注重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两个中心;在知识积累上更注重“学习”本身的学习, 不仅授学生以“鱼”, 而且授之以“渔”, 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进而增强对社会的适应力。在横向上, 拓展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 把相关学科、新兴学科、传统文化和艺术素养纳入教育体系, 以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 加深思想底蕴, 以迎接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2) 应从封闭的教学转向开放的教学。高校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 但学校长期以来未能把学生与社会密切地联系起来教育。大学生朝气蓬勃、充满幻想地走入大学, 一入校却被禁锢在一个系、一个专业内, 使他们处处生活在一个整体被动的环境之中, 好奇的心理、强烈的求知欲未能得到满足, 久而久之, 消极的求知观就会日益形成。因此, 高校应在可能的情况下, 加速学科的交叉渗透, 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 逐步打破以系为单位培养学生的束缚, 减少必修课, 增加综合知识类选修课, 拓宽专业口径, 向真正的学分制过渡。整体教学改革的目标, 可以用“新、宽、精、活”四个字来概括。这四个字, 既是目标, 又是方法, 同时也是过程。具体来讲, 教材内容要新, 有新知识, 反映新的学科趋势;基础知识内容一定要宽、厚;从过去的课程多、课时多转变为门类少、课时少、门类精, 只有课时减下来, 教材薄下来, 才能达到精的要求, 使学生有更多自主权, 从而达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接轨, 以社会为市场, 满足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差异性是普遍的, 绝对的, 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 要面向全体学生, 惟一的办法是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 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3.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能力素质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就是要重点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

一要培养大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人类历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 每一个文明进步时期都充满了科学技术的创新, 反之, 墨守成规都会导致落后甚至灭亡。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要大力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 鼓励当代大学生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 容纳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 启发并支持学生敢于怀疑, 在学术上允许“百花齐放”, 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创造型人才辈出的局面。我们的教育必须首先打破传统的保守观念, 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学习, 敢于创新, 敢为天下先。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 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才能使我国在21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要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大学阶段学会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会受益终身。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将来并不一定能用得上, 但只要学会思维和学习方法, 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很快适应并做出成绩。例如几乎所有大学都开高等数学这门课, 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未必用得上, 但关键通过学习这门课培养了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 学会了数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这才是学习它的真正目的。

三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现代社会的经济一体化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才能经受市场经济的竞争。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企业管理, 靠过去那种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 没有集体的力量干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因此, 21世纪的人才也必须具有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能够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才能团结他人, 经受市场经济的竞争。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活跃第二课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和社会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

总之, 高校必须结束传统教育模式, 适应时代要求, 根据现代企业的人才观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 通过全面的素质教育, 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静芳:从现代企业的人才观看高校的素质教育[J].成人教育, 2005, (3)

[2]江学军 于洪良:试论现代企业的人才观[J].人才开发, 2004 (3)

[3]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 1999~06~15

[4]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试论现代企业人才选用 篇10

一、现代企业人才选用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给企业人才选用工作, 提供了多种有利因素,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专断性:

企业实行责任承包后, 有的经营者把一级对一级负责单纯地理解为对自己负责, 错误地认为我是承包者, 企业就是我的, 以至主观行事, 在选用人才时, 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按自己的印象选人。这种“专断性”不仅影响领导层内部的团结, 伤害其他成员的积极性, 而且也会使人才选拔工作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

2. 单一性:

个别企业经营者不能正确处理“用人一技之长”与坚持德才兼备选拔人才的辩证关系, 在选拔人才时, 往往只看“才”的一面, 而忽视“德”的一面;有的甚至把善于摆弄不正当手段的人也看成怪才, 给予推荐使用。这些做法与我们党倡导的选拔人才的原则是不相符的。

3. 盲目性:

有的企业经营者认为, 愿意挑担子的人就是人才, 不经过全面考虑, 只凭当事人一时的勇气来选拔人才, 这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它既不符合识人、选人、用人的原则, 又容易出现错误, 只能给那些根本不具备领导才能而官欲膨胀者过“官瘾”提供机会, 最终吃亏的是企业。

二、现代企业人才选用工作的新要求

人才是企业最活跃的因素和最宝贵的财富,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选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坚持正确的选人标准。

首先要坚持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这是我党选用干部的重要准则;其次要坚持全面发展的选才标准, 有德无才会误事, 有才无德会坏事。

2. 破除论资排辈的观念。

论资排辈是按照人的资历、年龄来挑选人才的一种方式, 事实证明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当今, 如何改进人才选拔标准, 不拘一格精选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人才, 是与我国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3. 不唯文凭, 注重才能。

文凭是表明一个人具有一定学历、知识结构达到一定层次的凭证。但人的实际能力, 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单纯依靠书本知识是搞不好管理工作的。因此企业在选用人才时, 要以能力、才干为主, 不能不看文凭, 也不能只看文凭。

4. 知人善任, 广开用人之道。

我们身边的确有不少人才, 但由于缺少展示自己的机遇埋没了。新形势下, 我们要逐步摒弃计划经济条件下人才选用的标准, 打破行业、地区界限, 扩大眼界, 走向市场, 多方面、多渠道去发现、选拔人才, 积极倡导各类人才抢抓机遇、展示自我、建功立业, 大胆使用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通过广开渠道, 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三、新形势下企业挖掘、培养和选用人才的途径和发展方向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企业的各个层次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必须以市场为目标, 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挖掘和选用工作, 积极探索新型用工机制, 盘活人才资源, 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动力。

一是要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保持适度的淘汰率, 形成面向市场的良性竞争循环。首先要严把人才引进关, 采用登报招聘、到有关高等院校直接洽谈等方式, 加快人才引进的力度, 控制新进员工的数量, 确保新进人员的素质。其次, 要通过竞争上岗, 建立新型的用工机制, 实施末位淘汰制。近几年来, 上海石化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 共录用本科以上学历人员280人, 其中博士生7名、硕士生25名, 提高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坚持通过考试、考核, 实行末位淘汰制, 公开、公平、公正地解除或终止那些不合格人员的劳动合同, 把合同到期人员的不续签率控制在4%左右, 保证了企业减员分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机制, 保持适度的流动率。坚持组织推荐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组合的用人方式, 使干部聘用逐步由“伯乐相马”变为“赛场选马”, 把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作为企业选拔、任用各类干部的主要方式;按照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原则, 建立到龄退二线、考评不合格免职、辞职等制度, 逐步完善“能下”的正常渠道, 打破干部“终身制”界限。通过内部招聘形式, 促进人员的内部合理流动, 从而为部分离岗职工经培训后重返岗位创造了条件。

三是建立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建设人才梯队, 形成人才和技术优势。引入竞争机制, 给年轻技术干部加任务、压担子, 激励他们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发挥中青年科技骨干的“传、帮、带”作用, 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年轻技术人员, 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水平。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采取共同开发新项目、进行技改攻关、请进来指导、派出去深造等办法, 加速培养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 提高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研发能力, 逐步形成人才优势和拳头技术, 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生产、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建立人才激励开发政策, 健全和完善优秀人才的考评和使用办法, 对优秀人才实行奖励, 真正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政策落到实处,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新形势下, 科技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谁能占领科技的最高点, 谁就能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的主动权。但市场和科技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可以预见, 现代企业人才选用争夺战将愈演愈烈。企业只有深刻认识并不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在开发人才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建设人才梯队, 形成人才优势, 借助良好的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最大潜能,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春霞:论企业的人才管理战略[J].人力资源.2008.3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篇11

关键词: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审计专业

2015年下半年,教育部公布了100多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各院校各相关专业也在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探索之前,必须首先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学徒制”三个字并不新鲜,“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传统师徒制的写照。历史上,师徒制保障了传统工艺技艺的薪火相传,是手工业时代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20世纪50年代,被视为学徒制在中国消亡的分水岭。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大机器生产使职业院校代替师徒制,职业院校在我国也蓬勃发展。然而,替代学徒制的学校教育则也存在弊端,知识技能仅靠学校教育难以满足。于是现代师徒制诞生,在吸纳传统模式优点基础上,以全新的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在这些国家工业腾飞的道路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也在2014年发布文件《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导“现代学徒制”试点。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把传统师徒制和现代职业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其特点主要有四:一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二是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教学,三是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四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本文以审计专业为例,简单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职业院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

各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方面已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订单班”、顶岗实习等方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代学徒制”下,企业在招生招工和人才培养方面也拥有了话语权。但是对于审计专业来说,必须结合实际。审计、会计等专业和培养制造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专业不同,单一企业对学生(学徒)的需求数量不是大批量的,很难实现“入校即入厂”。因此必须在校企合作和双主体育人的其他方面进行探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二、调整教学模式,探索企业深度参与方式

现代学徒制有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老师、师傅两个导师,学生如何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实现学习的转换和衔接,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为此,各专业都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在教学模式和学习进度等方面都进行探索,审计专业可以借鉴其他专业的经验进行选择。下表是一些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

审计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一个又一个项目构成的,一个项目的完成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事务所工作也有忙季和淡季,因此,学习进度和教学模式可以借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3+3”模式。但在具体执行中,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应分别选择忙季和淡季,忙季更好地锻炼学生技能,淡季更有利于学习技能。

三、校企互动,遴选优秀师资

“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实施,关键是师资的保障。各院校普遍的做法是:一是将企业业务骨干列入学校企业师傅教学资源库,制定相应考核制度,强化企业师傅、教师、学徒之间的交流沟通;二是从学校内部遴选专业娴熟的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审计专业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可以选择以前年度本校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师资资源库”。

四、多方探索实践模式

(1)优化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课程,推进“双证融通”。会计审计行业和职业有被社会普遍接受的职业资格标准,所以企业和学校的合作能在科学设置课程,推进“双证融通”方面有很好的效果。(2)通过社团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各院校都有种类丰富的学生社团,极大的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同时也可聘请企业的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技能培养进行指导,为学生介绍企业文化、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企业新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和热爱,体验工作过程,获得工作经验,提升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

现代化人才 篇12

一、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资源现状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的交通枢纽,也是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杭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创新发展思路,深化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连续1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06年杭州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3440.9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51871元,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全国大中城市第八。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杭州城市竞争力在内地城市中排名第五位;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连续三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一位。杭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杭州人才的重要贡献。2007年杭州提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品牌,既为杭州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现代化进程中杭州人才资源现状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是实现杭州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

1. 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

据统计,2000年底杭州人才总量达47.38万人(含省部属在杭单位),截至2005年底,全市人才总量已达857767人,其中市及市以下单位724523人,比2000年底增长了102%。非公领域成为人才队伍重要的增长点,非公领域人才420642人,占人才总量的58%。杭州拥有各类人才总量在长三角地区排行第三。

2. 人才的结构分布更趋合理,素质明显提高。

杭州人才队伍的产业分布结构中,第一产业人才队伍基本稳定,第二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旅游、通讯、金融、贸易等行业,人才队伍发展速度较快。人才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也显著提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0%增长到2005年的35%,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也由2000年的3.6%增长到2005年的5.3%。预计到2010年,杭州将成为长三角南翼人才高地和全省人才培养集聚中心,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将达到80%以上。

3. 人才的年龄结构明显改善,年轻、富有创新能力的中青年高级人才比重增长。

近年来,杭州人才的年龄结构已有明显改善。2000年杭州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年龄构成整体偏高,40岁以下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的比重较小。如,高级技术人才年龄在40岁以下的只占12%,截至2005年底,高级技术人才年龄在31~40岁的占33%。年轻、富有创新能力的中青年高级人才比重不断增长,这是杭州人才年龄结构的一大优势。

4. 人才的智力引进工作成效显著,人才队伍稳定发展。

截至2005年底,杭州已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60796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11385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7400人、留学人员来杭州创业工作的2400人,创办企业210家;引进并实施国外技术和管理专家项目358项,聘请德、法、美等十几个国家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484人次。杭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其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人才队伍稳定发展。

总之,透过对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资源现状的分析,折射出杭州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主要在于其牢牢把握了“坚持以优化人才环境为保证,努力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这一党和国家人才政策的精神实质。

二、杭州人才软环境建设的基本经验

1. 人才的领导管理机制步入正轨。

杭州市委、市政府明确强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于做好人才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此不断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逐步建立了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一是健全了人才政策的决策咨询制度。杭州对有关人才方面的重大决策,基本上通过必要的形式,听取有关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人才工作的目标一致、政策统一。二是强化了人事制度改革。杭州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固定用工与灵活用工相结合的人才选拔、任用新机制,不断促进了“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三是深化了职称改革。杭州政府各级组织坚持做到评聘分开,强化和完善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改革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评价机制;加强了各类职称考试和对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的管理工作等。

2. 人才的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如,在“八五”期间,编制了《1996—2010年杭州市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九五”规划》等;在“九五”期间,制定了《杭州市引进出国留学人员若干意见》、《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在杭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若干意见的通知》等;进入新世纪,人才的政策性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又先后制定了《杭州市人事局关于做好新世纪“131”培养人选考核工作的通知》、《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杭州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等。仅“十五”期间,杭州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人才政策60余项。这些政策措施涵盖了人才工作的各个主要环节,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杭州人才软环境建设不断趋于规范和有序,走上了有目标、有计划和协调发展的轨道。

3. 人才的法制建设逐见成效。

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政策与法律的有机统一。一是不断加快了人才工作的立法步伐。杭州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人才工作经验,修订完善了地方性人才法规,基本形成了与国家法律相配套、体现杭州地方特色的人才法规体系。如,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法规方面,制定了《关于实施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新世纪“131”人才培养和考核办法》等,使这些政策上升至立法高度;在完善人才使用政策法规方面,建立了以个人能力及工作实绩为依据的人才录用、晋升、淘汰、奖惩等法规体系。二是有效实施了人事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目前,杭州人事系统已实施了4个五年人事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提高了人事工作者的法律素质和人事工作的法制化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了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推进了人事工作的依法治理,这为顺利实施杭州人才强市战略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4. 人才的培养工程形式多样。

杭州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人才教育培训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和开发人才的培养性工程。如,近年来杭州已实施新世纪人才工程“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151”培养人选、“125”培训计划等,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一是普遍性。不论是机关工作人员还是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都参加了公务员的培训教育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使全市各类人才接受继续教育的覆盖面达到50%以上。二是层次性。对于党政领导干部,分批次赴美国攻读MBA硕士学位、赴香港实习培训和赴美、德等国进行短期考察等;对于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至2005年已连续举办了3期企业高级总裁研修班,有近160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参加学习。三是互动性。一方面,根据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邀请国外专家和学者来杭州进行技术开发、举办科学讲座等;另一方面,有计划地把各类业务技术骨干送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竞争实力。以2004年为例,杭州引进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88名,完成引进项目67项,派出21个团组、400名业务技术骨干赴国外培训等。

5. 人才的一体化合作起势良好。

自2003年沪苏浙三省市人事部门共同发表《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以来,三方经过交流沟通,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并开始实施了合作项目,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真正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这对杭州人才软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资源共享。主要利用上海丰富的师资资源,建立了杭州教学基地和紧缺性人才培训中心。如,与上海合作的经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和首批高级经营师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培训班,仅2004年就举办了3期,参加培训的有100余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平台共建。多次组团赴上海、宁波等参加人才招聘会,引进杭州市高层次、紧缺性人才。三是证书互认。根据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合作协议,紧缺性人才培训获得的资格证书,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无锡、苏州六大城市之间可以互认。其中,职业经理人和高级经营师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但能够通行全国,而且已经得到国际上96个国家的认可。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起势良好,促进了杭州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

三、杭州人才软环境建设的展望思路

1. 真正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科学的、新型的人才观。

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新的人才观标准,即“人人都能成才”,这是人才软环境建设的新的人才观指导思想,也是确保杭州人才新局面出现的重要保证。一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应始终以“党管人才”的原则引领人才软环境建设的工作新理念。“党管人才”原则揭示了“官本位”思想的弊端,变“官本位”为“能力本位”,对人才的“管”应着眼于宏观调控、统筹规划,要纠正由市场竞争所带来的政府过多干预人才工作的不合理现象。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战略新思想真正根植于全社会,这就要求杭州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和社会公众等都能充分认识人才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充分发挥人才的“主人翁”意识。杭州人才自身自觉意识的萌发和自我贡献力量的投入,对于推进杭州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健全人才相关政策,推进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健全人才相关政策,优化人才的政策环境,需要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政府部门应及时完善和制定出符合杭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政策。其中,在制定人才的相关政策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决策机制,注重吸收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如,可以由杭州市委、市政府牵头,组成由市直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各高等院校等参加的“杭州市人才委员会”,负责协调杭州全市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相关政策,使人才政策在出台前经过充分地酝酿和论证,确保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台后通过政府网站、媒体等渠道,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推广,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同时,杭州市委、市政府还要积极听取和搜集各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对人才政策实施的反馈意见,促进人才政策的透明化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3. 实现人才管理体制“三大转变”,追求人才效益的最大化。

人才管理体制的创新将直接推动人才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在此,杭州人才管理体制应着力实现“三大转变”。一是改革人事制度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实现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向“规范化”转变。当前,杭州已经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方面作出了较大努力,但仍需要逐步推进其进一步走向科学化、权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二是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实现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向“市场化”转变。对此,杭州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重实绩、重贡献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快人才的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三是改进人才的安全信任工作,实现人才保障机制不断向“法制化”和“诚信化”转变。这就要求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杭州人才安全信息档案库,注重发挥现有人才存量资源的作用。

4. 加强人才的柔性流动,继续融入长三角及世界区域性人才开发的一体化。

杭州人才软环境建设与周边的区域环境,甚至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进一步拓宽人才软环境建设的视野。杭州应不断加强人才的柔性流动,将人才以“长租短借”等灵活方式与周边的上海、宁波等城市共享使用。在引进人才时,不仅要注重引进和培养工科短线人才,同样要注重培养文科短线人才特别是市场营销、旅游开发、国际贸易、商务咨询、国际法、注册评估师等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十分宝贵的专业人才。此外,杭州在继续融入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扩大人才开发的国际范围,使杭州人才软环境建设的相关政策实施逐步纳入国际化运作轨道,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项目,强化留学人才、科技项目与企事业单位需求项目的有效对接机制,鼓励中高级人才以访问学者等身份与国外科研、教学机构和著名企业合作,加强对外学术与项目的交流等。总之,杭州人才软环境建设只有立足于全球化的大环境,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人才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杭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angzhou.gov.cn/main/xxbs/T155019.shtml.2007-02-08.

[2]杭州亮出城市品牌——生活品质之城[N].杭州日报,2007-01-09.

上一篇:智能卡安全系统的实现下一篇:体验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