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现代化

2024-05-13

基本现代化(精选12篇)

基本现代化 篇1

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性

所谓现代教育, 就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的,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 能够满足全民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现代教育有如下特征:

1.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

工业社会由于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工人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 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得以形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义务教育最重要的意义是使全社会成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庭状况、财产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 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从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实现了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这种广泛性和平等性的程度, 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包括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和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发展等。实现教育现代化, 首先要建立一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教育体系。

2.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 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巨大变革, 使得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变革的需要。人们必须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所谓终身教育, 俗话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郎格朗所说的“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 后半生用于劳动”的概念, 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教育要为社会每个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所谓教育的全时空性, 是指教育已经不限于学校, 而且来自家庭和社会。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 使得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 (知识) 。因此, 需要全时空的大教育观, 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3.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工业生产要求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要求教育为它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 信息社会尤其如此。因此, 现代教育只有走出象牙之塔, 为经济发展服务, 为社会发展服务, 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同时教育本身也才能得到发展。近些年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第38届教育大会, 就是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题。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 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 合作教育等在各国有了较大的发展。

4.教育的个性性。

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们都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但共性更多地体现社会的要求, 而个性则较多地体现个体的要求。工业社会比起农业封建社会来说, 虽然人身得到了自由和解放, 但他受到社会分工的束缚。而且工业社会强调的是标准化、统一化, 个性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信息社会强调个性化、多样化,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个别学习提供了可能, 为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5.教育的多样性。

教育的个性性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教育的多样性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农业社会的教育目标是很单纯的, 只是传授知识, 教书育人, 培养统治阶级的官吏。工业社会的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统治人才, 而且要培养发展社会生产的科学技术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者。学校要为社会发展服务。信息社会要求学校成为信息的策源地。高等学校不仅要开展科学研究, 创造新的知识和科研成果, 而且要创造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

教育的多样性表现在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学校教育由过去单一的普通教育发展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多种教育;高等教育由单一的长期学术性教育发展到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同时教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框框, 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多种形式并存。教育的多样性还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6.教育的变革性。

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变革。现代工业生产的变革造成社会的不断变革, 与之相适应, 教育也必须不断革新, 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变革的需要。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必将引起教育的革命。它改变了某些过去认为亘古不变的教育原则, 改变了教育内容以文字教材作为唯一的载体, 改变了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有人说, 人类的知识载体由无纸载体变为有纸载体, 今天又在向无纸载体转化。此种说法不太确切, 应该说是向多种载体转化。

7.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

现代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国际现象, 它是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际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 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快捷。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表现在国际间的人员交流、财力支援、信息交换 (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 和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跨国的教育活动和研究活动等方面。

教育国际性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 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及其发展, 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

8.教育的科学性, 即教育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

现代教育不是凭经验, 而是更多地依赖科学的决策, 教育行为的理性加强了。科学决策的失误往往会影响整个教育的发展、甚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到教育的发展战略, 小到课堂教学的改革, 都要在调查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教育的科学性还包含着教育的法制性。法律不等同于科学。但现代社会的法制需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一旦教育规范经过科学论证, 形成法律, 它就具有法律的规定性。现代教育是法制的教育, 教育行为都有国家的立法来规范。这种法制化的教育是高度理性化的。

二、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很广泛, 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错综复杂, 但它们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教育思想是主导, 教育内容是核心, 教育制度、设备、方法、管理是保证。教育的现代化, 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即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使它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包括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师生观等。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如下特征:

1.教育价值的全面性。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历史上曾经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教育万能论, 认为教育可以改变社会的一切;另一种是教育无能论, 认为环境决定一切, 或者遗传决定一切, 教育无能为力。马克思主义认为,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 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而社会环境需要人去改造, 人又是生产力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的创造都需要教育。

教育具有多种功能, 既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又有文化功能。教育既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又具有促进人 (个体) 发展的功能。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为社会服务与为人的发展需要服务是不矛盾的, 全面理解教育的功能, 树立全面的、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才能真正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

2.教育观念的开放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封闭的, 它把教育局限于学校、课堂。现代教育观念是开放的, 教育不仅在学校, 而且在家庭、在社会。它以学校教育为主导,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系起来。传统的教育观念是狭窄的, 把教育局限于青少年时代的正规教育。现代教育观念是广泛的, 教育延续到人的一生, 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 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全时空性。

3.教育观念的民主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教师是权威, 神圣不可侵犯, 即所谓的“师道尊严”。现代教育观念是民主的, 认为师生是平等的, 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帮助学生, 并且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传统的教育观念只重视严格管理和训练, 养成学生死记硬背、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式。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思想品质。

4.教育观念的未来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总是向后看, 留恋于以往的经验。现代教育观念总是向前看, 看到新的情况和发展趋势, 研究新的问题。当然过去的经验是宝贵的, 是创造的基础, 离开过去的经验积累就没有创造。但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新的形势下的创造。传统的教育观念倾向于被动地等待变革, 现代教育观念是主动适应社会变革, 对教育建设具有超前意识。

摘要:现代教育的基本特性及其基本内容, 反映了教育现代化内容的错综复杂性。它们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教育思想是主导, 教育内容是核心, 教育制度、设备、方法、管理是保证。教育的现代化, 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即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使它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但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新的形势下的创造。传统的教育观念倾向于被动地等待变革, 现代教育观念是主动适应社会变革, 对教育建设具有超前意识。

关键词:现代教育,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基本现代化 篇2

一.办学条件

1.学校教育经费纳入县级财政保障范围,财政预算内生均教育费用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300元/年。

2.校园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排水通畅,道路硬化,绿化充分,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18平方米。校舍完好、安全,符合《江苏省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规定的建筑要求,有满足教学活动需要的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劳技实践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及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和少先队队室、卫生保健室等必备的教辅用房,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4.5平方米。有200米及以上环形跑道的操场,生均活动场地不低于4平方米。有国旗杆、墙报栏或画廊,宣传橱窗等文化设施及景点。

3.有符合规格的学生课桌椅和教职工办公设备,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实验、图书等教学设施、设备依据学校规模分别达到苏教备[2006]1号文件《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小学分册)》规定的Ⅱ类及以上标准,并且逐年有新的投入与添置。

4.教育信息化建设及网上资源达标。农村双轨以上完小、乡镇中心小学及城区小学与教育城域网光纤连接,中心小学建有校园网络系统、教学辅助系统和教育管理系统,网络资源丰富,利用率高。在校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可使用计算机数之比达10:1,在校教师数与网络环境下可使用计算机数之比达2:1,授课教室数与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配置之比不低于5:1。

二、队伍建设

5.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领导成员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学历达标,班子团结、务实、廉洁,坚持依法治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能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实施学校管理,校级领导按规定兼课,作风民主,坚持校务公开,在师生中享有较高威望。

6.按编制及新课程计划要求配齐教师,具有英语、科学、体育、艺术及信息技术等专职教师。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合理,均具有小学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人数占70%以上。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45周岁以下教师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具有改革创新精神,能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

7.注重师德建设,教师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爱护学生,不侮辱、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搞有偿家教。

三、素质教育及规范管理

8.坚持免试就近入学,施教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不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进行招生,招生收费行为规范。各年级学生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快慢班和实验班等,每班人数不超过50人。

9.坚持德育为首,德育机构健全。积极贯彻《小学德育纲要》,充分发挥班级及少先队的作用,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健全,有与家庭、社会联系与合作制度,定期开展校外德育活动。

10.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课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无加班加点集体补课行为,无违规举办或联合举办艺校现象,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

12.建立教学“五认真”督查制度,要求明确,定期检查,问题整改及时,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及听课记录等认真规范、次数足、质量高。

13.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随机听课优课率高。

14.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注重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做到组织健全,目标明确,开展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学校有切合教学实际的主课题及子课题,50%以上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有阶段性成果。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科研论文在县级以上获奖、发表或交流。

15.建立科学的师生综合评价制度,不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晋职的重要依据。严格控制学生考试次数,实行等级记分制,不为班级和学生排名次,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

16.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能基本掌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好“两操”,组织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各单项指标达标率高。

17.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重视学生视力保护,学生近视年新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

18.认真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规定,学籍管理规范,休、转、复学、借读等手续规范齐全,无开除或变相开除学生现象,严格控制流生,小学六年巩固率达99%以上。

19.关注弱势群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接受平等教育。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资助体系健全,施教区内残疾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入学,留守儿童教育措施落实,效果良好。

20.建立健全后勤人员岗位职责及考评制度,坚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两个服务”质量高。学校经费收支手续规范,实行预算、收费、结算公示制度,定期稽核,民主理财。

21.学校财产管理制度健全,帐物相符,有效防止校产流失。建立对校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维修制度,维修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图书、仪器、计算机及音体美器材等分类造册,定期清查、检修、维护,流通率高。

22.校园周边环境无不健康、不安定因素:无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无依傍校墙搭建的建筑物,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无歌舞、电子游戏、网吧等场所,校门前及两侧50米范围内无摆摊设点、堆放杂物等现象。建立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加强人防、技防、设施防建设,设施、器材配备、安装到位,近三年无重大安全、卫生事故。

23.建有档案资料室,专人负责,制度完善,各类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规范,使用率高。

四、办学成果

24.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卫生等行为习惯,毕业率达100%。毕业生综合素质水平高,能胜任初中阶段学习任务,有潜力,后劲足。

25.重视特色建设,在学校管理、校园建设、师资培养、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后勤服务等某一方面初步形成优势。

基本现代化 篇3

现代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据陈萌山介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为全面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经国务院批准,由农业部牵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科技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商务部共同参与,在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农业专家和涉农企业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这一规划,并经国务院审定通过。

陈萌山说,现代农业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主要体现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些内容,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都有明确表述。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贡献率还相差约2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人畜力比重仍接近50%,农业发展依赖水土资源消耗、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变,这说明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必须尽快补齐。”陈萌山表示。

他说,国务院发布第一部指导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的规划,这是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标志着发展现代农业从目标倡导变成了实际举措,现代农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上有了总体部署安排,今后5~10年现代农业发展有了纲领性文件,“十二五”将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建设现代农业要实现27个发展指标

据陈萌山介绍,规划的一大亮点就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明确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提出了今后5~10年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物质装备和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条件较好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格局,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从具体发展水平看,规划从农产品供给、农业结构、物质装备等7个方面提出了27个发展指标,其中包括: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4亿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等内容。到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为此,规划提出了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全局的八项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包括稳定发展粮食和棉油糖生产,积极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

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包括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三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包括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养殖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四是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包括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五是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包括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能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六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

七是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大力推进农业节能减排。

八是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包括加大示范区建设力度,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

全力破解“谁来种田”难题

陈萌山说,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解决“谁来种田”“谁来养猪”的问题,需要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等方面下工夫。

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规划将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十二五”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从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两方面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

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面,规划在重点任务中提出,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

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现代化农业必须要有现代化的农民,规划在重点任务中就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鼓励和支持新一代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在农村或者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的现代化经营。

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方面,规划在保障措施部分就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补贴力度、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做了明确部署,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去年年底,国务院表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其中不乏种粮规模超过1万亩甚至达到五六万亩的农户。现在东南沿海一些村庄,常常是一两户农民种了一个村的地。黑龙江垦区,一个农户种几百亩地。”陈萌山说。

基本现代化 篇4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难题剖析,南通

南通地区区位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 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拥有比较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目标是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把南通建成国家重要的水产品和粮棉油主产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以及中部沿海宜居城市群。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具体指标为6大类21项重点指标, 2012年, 南通实现程度为75.4%, 列全省第5位, 比上年提高8.14个百分点。分析测评各具体指标的目前进展和未来发展, 可以找到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的难点,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解难点的决策依据和改进措施。

1 农业政策与现代化要求契合度不高

国际经验表明, “四化”同步发展就能顺利吃到现代化“馅饼”, 不同步就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当前“四化”不同步发展有其深刻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障碍, 具体而言, 主要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偏差、经济发展方式偏差、城镇建设发展偏差、国民收入分配偏差、财政税收体制偏差和干部政绩考核偏差等六大因素。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 主要是由农业政策目标指向和变动所致。无论从政策科学的角度看, 还是从系统的观点看,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条件下的国家现行农业政策与南通踏上率先现代化新征程的农业走向现代化要求的契合度是相当低的。例如, 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生产扶持政策瞄准的重点是家庭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主的专业生产大户。要保证农户专心种粮, 就必须使农户种粮年收入不低于其机会成本。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条件下, 农民种粮的机会成本是放弃了的外出务工收入, 因此能够使种粮专业户的年收入与其家庭全部劳动力外出打工收入相同时的耕地经营规模是比较适度的经营规模。2010年,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 按规模经营每667㎡粮食生产纯收益500元计算 (不考虑农户自身劳动成本) , 要保证种粮大户家庭收入与城镇居民基本一致, 北方适度规模=3.1 (户均人口) ×19109 (年人均收入) /500=8hm2, 南方适度规模=3.1×19109/500/2 (每年两熟) =4hm2。在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00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000元, 按南通每667㎡种粮纯收益800元计算 (不考虑农户自身劳动成本) , 要保证种粮大户家庭收入与城镇居民基本一致, 其适度规模=3.1×70000/800/2=9.07hm2。这是解决好未来“谁来种粮, 谁来养猪”的关键问题。而规模化、专业化需要一系列土地、金融、保险制度以及公共政策的支撑, 但目前仍面临一系列问题。

2 粮食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不断上升

粮食安全标准线是400㎏/人·年, 2010年中国正好踩在线上, 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安全风险指数显示, 中国被列为“中度风险”国家, 排名96位。中央反复强调“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可城市不产粮, 最终要落实到农村种粮面积和单产上。南通粮食单产从目前的410㎏提到2022年的444㎏绝对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耕地面积减少快 (近10年减少3.4万hm2) 、高效农业效益高 (年亩纯收益5000元以上) 、土地流转须有偿 (亩均1000元以上) 、农业经营要规模 (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80%) 和粮食生产效益低 (每亩收益约800元) 的情况下, 确保南通2030年920万人的粮食安全, 种粮面积必须确保在27.6276万hm2, 占2009年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5.822万hm2的60.2%, 这可是一个大问题, 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压力不断上升。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t,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而据测算, 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 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 化肥有效利用率亦仅有30%, 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属、激素的有机污染和水污染及富营养化。有调查显示, 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已达2000万hm2, 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一项针对30多年来近5000篇中文论文的统计数据表明, 矿山周边、工厂周边、城镇周边、高速路两侧、公园等经济活动和活动密集的区域, 土壤几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并且经济越发达, 污染越严重, 南方比北方严重。由此看来, 南通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的认定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的比重达到90%的食品安全目标, 其难度不言而喻。

3 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标任重道远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目标值在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和新修订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分别是3.8万元和3.2万元, 而且收入达标比例必须大于50%。2012年南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3231元, 2022年要达到前面的目标值每年必须递增11.1%。可影响其达标存在“贫富差距大”一只狼、“自然和市场风险”两道坎、“增收门路、劳动技能和社会保障”三只虎等制约因素。如2011年全市14.56万城乡低保和5.5万重残救助对象75%在农村, 即使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从每月297元提高到2022年的700元, 可届时占农村人口5.6%的上述对象就将农民人均纯收入拉低936元, 缩小农村居民内部贫富差距仍然是一个难解的“结”;“自然和市场风险”两道坎, 如2013年仅H7N9事件爆发后的3月底~5月中旬, 全国家禽产业损失已逾400亿元, 按2012年南通禽肉和禽蛋产量占全国的1.2%和1.6%推算, 南通家禽产业损失也逾5.6亿元, 农村人均损失180元, 一些养殖大户亏损严重, 血本无归, 数年盈利毁于一旦。广大农民最关心的“增收门路、劳动技能和社会保障”三大问题, 在实际上也是横亘在农民增加收入达标比例必须大于50%的严重障碍。

4 农业科技进步和公共服务整体疲软

农业科技进步应侧重于节约劳动力和土地, 其结果是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高。南通农业机械化发展势头良好, 2012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77%, 比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 按此发展态势, 2016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可望达到85%的目标值。但在推行土地节约型方面不尽人意, 无论是在良种选育推广, 还是化肥农药使用都缺乏科学管理。如农业科研投资不到科研总经费的1%, 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2%, 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2%;化肥使用效率仅达30%, 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严重;农技推广和公共服务因改革而现“网破、线断、人散”局面和“脱钩”、“断奶”困境;目前农业服务需求有个性化、全程化和综合性等三个重要转变。这就是需要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 而且其需求由单纯的生产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扩展, 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和试用、市场信息、地理标志、质量检测、产品营销服务等综合性服务需求, 但现有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主要是针对传统家庭经营户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还是靠“大喇叭灌输、大呼隆培训、大挂图宣传”, 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个性化、全程化和综合性服务。另外, 目前农业科技应主攻种源农业、生物农业和设施农业, 但其供给整体疲软的状况, 将大大影响农业现代化推进。

5 农业人才和现代农民培育任务艰巨

农业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南通三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目标表明, 它需要的人才必须有强烈的现代意识, 具备现代的生态农业科技与管理前沿的综合知识、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它包括政府规划、农林、水产等部门负责现代农业策划与推动其发展的规划设计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建设与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和创建与发展农业企业产业化经营的创业人才和科技人才以及受过中等教育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生产人才和营销人才。可以往的农科教都是以农区农业为重点进行的, 对海洋农业和都市农业都有所忽略, 故这两方面人才缺口较大;农业现代化还涉及宏观决策、产业规划、项目规划、经营管理、产品调整与策划、市场定位、技术指导等各方面人才培育问题;持专业证书者农业劳动力要从2010年的4.37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11.97万人, 每年至少要近万人获证, 培训任务十分艰巨;发达国家农民收入在社会上处于中等水平, 我国传统农民是身份、现代农民是职业, 如何使现代农民收入不断接近或超过相应群体是解决未来农业谁经营的关键问题。

6 农户经营分散难形成适度规模经营

传统家庭承包经营户正在从商品生产者逐渐衰退为生计型小农, 但仍然长期存在, 即使南通城镇化率达到现代化指标的75%, 南通市域人口发展到920万人, 非农就业达到90%, 仍然还有230万人居住在农村, 50.6万左右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因此传统家庭承包经营主体还将长期存在, 伴随着他们的生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收入偏低问题也将长期存在, 更重要的是这些分散经营的生计型农户将制约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农业要走上专业化规模经营的现代化道路, 耕地向少数家庭农场集中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要促使耕地向少数家庭农场集中, 前提是更多农民家庭完全离开土地, 彻底迁移到城镇。全市要使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0%, 就需要79.28万农户 (年均9.9万户) 迁移到城镇落户, 并将其承包地转让给专业化农户。这就是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逻辑, 也是“四化”同步发展的最大难点。这既要降低农民进城落户的门槛和解除其宅基地利益的担忧, 又要有鼓励承包地转让的政策来推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7 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亟待提高

从发展趋势看, 家庭专业生产大户 (主要是家庭农场和家庭养殖场) 将是南通商品粮和大宗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专业合作社将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企业将主要在农业产前投入、产中服务、产后收储、加工和流通领域以及规模化养殖和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发挥主体作用并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竞争力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以说,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 龙头企业起的是带动作用, 专业经营农场起的是骨干作用, 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的是基础作用。南通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要从201年的1.988上升到2018年的2.5, 销售收入六年要翻一番, 每年递增13.3%有一定难度;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重要从2010年的30.59%迅速提高到2018年的80%以上, 有大量创新性和常规性工作要做。

8 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装备有待提升

改造中低产田, 建设高标准农田, 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涉及水、土、肥、路多项措施的综合工程, 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投入少、投资分散、项目配套差, 要从2010年的39.75%提高到60%, 需改造中低产田9.28万hm2, 要投入资金亿元左右。高效设施农业 (渔业) 面积要从10.1%提高到21.2% (26%) , 投资总额高达1500亿元左右, 按设施农业补贴政策约需财政补贴14.88亿元。专业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由于经营规模扩大, 需要平整土地、修筑水渠、兴修道路、较大的晒场等。但由于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回收期长, 有些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因此普遍投入不足。另外, 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由于申请不到建设用地, 购买的农机具只能露天堆放, 储藏粮食的仓库和储备农资的库房紧缺;由于收割的粮食数量大, 需集中晾晒, 缺少烘干机和晒场也成为他们的一块心病。因此, 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装备有待提升。在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时, 要协调推进经济作物、林果业、养殖业的机械化, 着力加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生产急需、节能减排的农机研发推广, 继续推广跨区作业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钱克明, 彭延军.关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 2013, (6) .

[2]黄鹤群.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目标的思考[J].南通论坛, 2013, (1) .

[3]徐志华.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类型模式及理论探索[J].城市建设, 2010, (2) .

基本现代化 篇5

——中国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一、背景与目的

党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提出“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和奋斗目标。为了更好地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部组织专题研究工作组,开展集中研究、协同创新,力图设计一套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相应的推进机制,作为推动今后八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抓手。

建立教育现代化评价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以新的思路、机制和方法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套指标体系的功能初步考虑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监测评价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对今后8年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进步程度、目标达成度逐年进行科学的监测和评价,总结成绩与经验,发现诊断问题,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教育发展模式。

二是进行国际比较确定我国教育发展国际定位。以定量指标为主将我国教育发展与不同类型国家进行比较,确定我国教育发展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定位及其变化,借鉴国际经验,分析我国教育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开放和交流合作。

三是监测评价各地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指导各地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促进各地明确目标、完善政策、改革创新,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快调整教育结构,推动教育协调发展,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研究工作进展

在长期跟踪研究的基础上,从1月20日起,按照教育部党组的要求,专题组集中开展研究,目前在三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一是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理论与实践成果。教育现代化一直以来是教育界、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广泛关注和重点研究的问题,专题组对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和大学等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整理,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和部分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统计、评价、监测的指标体系和相关研究报告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已经出台的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作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多个维度对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发展特征、指标体系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和总结,形成了研究工作的基础。

二是明确了制定指标体系的八项原则。即引领发展的导向性原则、指标选择的指向性原则、突出重点的精简性原则、定量为主的客观性原则、国际坐标中的可比性原则、方法标准的科学性原则、关注实践的可行性原则、时间路径的阶段性原则。其中,导向性原则是要立足国家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紧密结合全国及各地区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科学确定未来不同阶段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引领教育工作全局,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改革发展氛围;可行性原则是要使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更好地贴近教育发展实际,关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将指标体系转化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和举措;阶段性原则是根据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科学确定初步、基本和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推进路径,为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勾勒出重点任务、目标达成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是形成了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专题组对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与相关研究机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研讨,形成了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提出的若干核心指标,集中反映了教育普及水平、教育公平与均衡、教育质量与效率、教育结构、教育条件与保障、教育服务与贡献、国际化和信息化等方面内容,努力体现现代化的理念、国际化的视野、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改革发展的新趋势。

三、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下一步工作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完善《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初步框架,充分听取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意见,并邀请国内外相关权威研究机构,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等,协同攻关,着重解决指标体系设计中的难点、焦点问题,完成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

二是开展教育现代化指标试测工作。采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组织教育、统计、人口等方面的专家,运用“六普”等方面的数据,对全国及各省人口和学龄人口进行分析预测。并利用现有教育等方面数据对教育现代化指标进行综合试测,确定教育现代化各项指标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

基本现代化 篇6

一是进一步改进完善学校教育制度,打通上下衔接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路径。

致力于给各类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成长成才路径,开展3年高职与2年本科、3年中职与4年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建立“知识+技能”春季招生考试制度,并连续两年翻番增加本科计划,今年达到1万人。完善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自主招生试点院校达到42所。建立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录取规模达到7.5万人。将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战略重点,推动本科院校分专业、分培养方向向职业教育转型,在全省遴选200个本科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形成对口贯通培养能力。推动各市建立职普统一的高中阶段招生平台,开展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开发100个涵盖主要专业群的教学标准,建立应用型本科与中职、高职相衔接的课程体系,让孩子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实行“双证书”制度,将试点扩大到所有中职合格学校,推进高职教育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试点。

二是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不断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活力。

建立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动配足配齐专业教师。建立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允许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总额的20%不纳入实名制管理,由学校自主聘用专业兼职教师,财政参照副教授平均薪酬水平确定经费拨付标准。改革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制度,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由学校公开自主招聘教师,将专业工作经历和职业资格作为基本条件,允许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业人才参加招聘,合格的待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再转为正式教师。建立健全省级师资培训制度和专业教师评价标准,将教学实绩、技能水平、技术研发成果等作为职称评聘重要依据。推动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

三是完善职业教育财税保障和支持制度,奠定改革发展基础。

基本现代化 篇7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概念, 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 以及这种发展过程的结果。现代化是以创新为动力, 以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为标志, 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进步和提升的过程。现代化在内容上随着不断创新而日新月异, 在不同的时代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最开明的政治、最具活力的制度。现代化有三层含义:是长期性的过程;是多元性的目标, 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及人类自身;是动态性的进步 (创新是进步的动力) 。

一个地区的现代化, 如一个省或部分市县的现代化, 属于区域现代化的范畴。区域现代化, 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或行政区域内率先实现现代化。区域有两种:一种是跨国性的地缘概念, 如环太平洋地区、东亚地区;另一种是一国 (特别是大国) 内部的地缘概念, 如我国的长三角、苏南地区等。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现代化是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西方工业化国家, 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以经济现代化为动力、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这种狭义的现代化, 更现实、更容易实现。

那么, 什么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呢?站在中国的角度看, 是现代化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状况,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三个阶段;站在世界的角度看, 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赶超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目标和追求, 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 明确为2050年前后;标准, 明确为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不是指世界国家个数的中位数发展水平, 而是指世界发展水平的中上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世界性、地域性、阶段性等特征。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参照系。一般将世界银行所列的“中上收入”国家水平作为中等发达国家。根据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动态性, 可把2000~2001年度世界银行公布的中上等收入国家 (地区) 人均GDP的中位数约20000美元作为基本指标来加以衡量、界定。

从全面小康走向基本现代化, 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进步和提升的开始, 方向更加明确, 目标更加宏大, 任务更加艰巨。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从内涵上看是关联的, 从本质上看是统一的, 从发展上看是一致的, 相互依存、循序渐进、有机统一。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容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容大体上包括六部分。

1. 经济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在整个现代化体系中占据核心和基础地位。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中心, 也是统帅一切的核心, 只有经济才具有归根结底的意义, 因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 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现代化曾被看做工业化的同义语。从经济观点看, 现代化就是用新技术来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提高人均产出。由于导致经济现代化的直接动力是各种创新层出不穷的工业革命和科技浪潮, 因此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2. 社会现代化

公平、安全、和谐、稳定是社会现代化的四大目标。在现代社会中, 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互动化是现代社会的四大标志。

导致社会现代化的直接动力是社会现代化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表现为, 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化加快, 失地农民和失业工人增加, 初等义务教育发展, 生活方式快捷化, 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提高等;第二次浪潮表现为, 城市化仍在进行及郊区化已经开始, 家庭的保障功能被日益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取代, 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 普及中等教育, 生活环境和质量被更加关注, 新闻媒介对每个人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第三次浪潮表现为, 社会生活信息化, 社会结构知识化, 社会活动创新化, 普及高等教育, 居住结构动态平衡化, 社会生活绿色化。

社会现代化有三个基本动力:社会推力 (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等) 、社会拉力 (文化变迁、全球化等) 、社会压力 (人口、环境变化等) 。社会现代化有三种方式:一是对传统社会一部分的继承和发展, 如科技知识和社会公德;二是社会的一部分转折, 如城市化和郊区化;三是社会创新, 如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

3. 文化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 就是遵循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同时广泛融合西方文明、科学思维方法,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华新文化。

文化现代化也是文化创新 (知识创新、思想创新等) 的过程。文化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 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重塑, 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创新和更新。文化创新在更加广阔的意义上, 成为当今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泉。文化创新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更是实现代表先进文化的行动。文化现代化是对人的知识的现代化, 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境遇的现代化, 是人的理想价值意义系统不断更新和重建的过程。

4. 生态现代化

生态现代化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人的行为模式、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生态现代化要求环境友好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要求生态机制和模式合理地转变。在这个过程中, 观念的变化是关键, 地域性生态创新是重点。由于政府、企业、社会、环境保护组织都面临着生态革命的冲击, 各方既要改变别人, 也要改变自己, 因此全民合作和民主参与, 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生态现代化的一般要求是:改善自然环境、提高生态效率, 实现结构生态化、制度生态化和观念生态化。具体说, 观念上要形成非物化、绿色化、民主协商、环境公平、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意识;制度上要形成“先形成者优势”;经济上要使物质循环利用, 使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脱钩;社会上要建立生态农村、生态城市和绿色家园;政治上要扩大参与面, 发挥公民的社会作用, 逐步做到决策分散化。

5. 政治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既是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整个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支撑。它是指由传统政治转化为现代政治, 即高度民主政治的社会变迁过程, 或者说是综合性的政治民主化过程, 即各项量化的民主指标实现的过程。

我国要实现政治现代化, 必须从实际出发, 循序渐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别国的政治文明。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

6. 人的现代化

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和动力, 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根本因素, 没有人的现代化, 一个社会就很难完成现代化过程。人的现代化要求人要具有现代的观念、人格、思维、生活和行为方式。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 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 而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增长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 抓住了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本质。政府要逐步增加对各项社会事业、生态资源、环境建设的投入, 特别是加大对社会管理、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要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 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发达地区发展的新认识、新概括, 它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共同构成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现代化区域发展战略。

所谓“有条件”的“条件”是什么呢?就是有率先全面达到小康的现实基础。应明确的是, 全面达到小康仅仅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这意味着即使按指标体系测评达到了全面小康水平, 也不等于就完全有条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不是空洞的口号, 而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后呼应的战略定位, 是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奏, 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不是盲目提出的发展目标, 其现实基础是经济环境、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现状的国内比较优势, 是自然环境、经济区位、人文科技传统的内在优势和世界性的全球化、信息化所提供的外在机遇的综合体现。

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所要达到的目标是, 兼顾各地区的经济特点而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 这个“率先”是全面的率先,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使经济全面发展、民主全面健全、科教全面进步、文化全面繁荣、社会全面和谐、人民生活全面富裕。

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评价标准, 不仅要看经济指标, 还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应合理使用资源,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率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是应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二是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 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与竞争, 拓展发展空间。三是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经济的内在联系, 探索发展模式, 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 增强创新优势;通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现代化道路。

基本现代化 篇8

关键词:院校教育,现代化,基本途径

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比, 院校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系统。院校教育在培养社会需求人才、促进生产力发展、维护和稳固政治经济以及在满足人们自身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较之其他教育形态更有效率。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院校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 它不仅改革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更主要的是引发了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用什么样的理念指导院校现代化建设, 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信息化环境, 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保障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都是院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院校教育现代化既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工程, 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1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现代化

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机制, 使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现代化社会发展服务。从院校职能看,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务就是人才培养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比社会现代化更复杂、更难界定的问题。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所研究中心提出“现代化人”的素质分析模型, 认为“现代化人”的素质特征是:愿意接受新事物, 思想上倾向于更新和变化;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较强;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较强;普遍的信任感;对周围人较多的信任;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的原则;对新式教育感兴趣;比较尊重他人。 (杨九俊.挑战与对策—基础教育改革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29) 培养现代化的人才, 需要从三个层面认识和实施。一是在理念层面, 要确立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二是在办学定位层面, 要依据社会需求和院校实际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三是在制度层面, 要有一整套保证培养目标高质量实现的机制与法规。只有把握了这一核心要素, 才有可能实现院校教育的现代化。

2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办学理念的现代化

办学理念左右着办学行为。院校教育现代化首要的是办学理念的现代化。院校教育现代化理念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用现代的理念解读好两个关系。

2.1 解读好院校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2.1.1 从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看, 教育正从边缘走向中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在工业化初期约58%归功于较高的小学入学率, 约35%归功于有形投资, 中学入学率的作用居于第三位。据国外经济学家分析, 在传统工业中, 小学水平的熟练工人占66%, 中学水平的占4~8%, 只有1%~2%的受过大学教育。而在现代工业中, 中学水平的占60%, 受过大学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占到20%~40%。教育和科研对经济的贡献率在农业经济时代不足10%, 在工业经济时代占到40%以上, 知识经济时代将达到80%以上, 教育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杨九俊.挑战与对策—基础教育改革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20-21) 因此, 院校教育的现代化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2.1.2 从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看, 社会需求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

社会需求是院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院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 院校教育在思想上必须确立适应社会需求的理念。首先要树立主动适应的理念, 主动分析并预测社会需求, 以社会需求来确定院校教育的改革目标与内容。其次要树立长效适应的理念。院校教育适应社会需求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因此, 在院校教育发展路径的规划中, 既要从观念上适应, 更要从结构体制等方面适应, 立足长远、深化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2.2 解读好院校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在院校中, 这个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这里涉及两个观念性问题。一个是教学观。现代教学观认为, 教学过程是师生乃至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交流的过程,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 而且是创造知识、交流感情、塑造人格的过程。另一个是教师观。与传统教师观不同, 新教师观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与引导。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学生的主体性正逐步得到张扬, 主体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这种重视还是浅层次的, 还没有真正把这种理念融化到心灵里面。衡量院校教育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个重要的尺度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否充分地享有能动的、独立的、发展和创造的机会。

清晰把握好了上述两种关系, 树立全新的现代化的观念, 才可能在实践中促进院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3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内容与传递方式的现代化

实现院校教育的现代化, 必须构建现代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和实现传递方式的现代化。

3.1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教学内容现代化的实质就是按照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选择教学内容, 以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才。

面向现代社会, 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着眼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新型人才确定教学内容;其次教学内容的改革朝着多元化、信息化、综合化和弹性化的方向迈进;三是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智力发展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继承学习与创新发展并重。因此,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院校教育现代化的有利支撑。

3.2 教学内容传递方式的现代化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使教育传递效果得以极大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听、触、嗅等多种感官接受教育信息, 信息接收的效率大为提高。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使教学资源变的空前丰富、信息传递方式变得更为便捷, 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得更为突出。因此,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设备等硬件环境以及提升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是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4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现代化

院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中, 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是整个体系建设的关键, 是决定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 是衡量一所院校水平的标志之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宏观层面上要创造一个利于师资队伍成长的机制环境, 在微观层面上则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使之具备开展现代化教学的能力。综合当前教育领域对教师的需求, 现代院校中的教师应该达到五个标准:

4.1 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师德

列宁曾经说过“在任何学校里, 最重要的课程是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这里所说的教学人员是一个大的概念, 但教师则是其中的主体。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热爱本职、勤于进取、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追求完美、勇于创新。

4.2 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行为的客观判断与期望。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能力, 而且也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就会产生育人的高成就欲望, 对自己的学生就会充满信心, 相信并期盼着学生的进步, 对自己就会充满自信, 这种信念和信心是教师工作最重要的内源性动力。

4.3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 能去伪存真把握事物的本质;思维的灵活性, 能够依据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思维的独创性, 能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而系统的迁移, 形成新颖的组合分析。此外, 还包括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敏感性等内容。教师具备了上述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 并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4.4 教师要具有独特的教学魅力

教学既是科学, 又是艺术。在科学层面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科知识透彻的理解与感悟;在艺术层面的最高境界则是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风格是人们道德、气质、才情、学识所铸就的独特个体的外在表现, 是教师独特魅力之所在。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情感智能, 对外能够体谅、理解他人的情感, 对内能够认识、把握、调控自我情感。

4.5 教师要具有现代化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化校园环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传递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熟练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关注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并应用于教学。

教师只有达到了这些标准, 具备了现代化教学要求的基本素质, 适应现代化院校改革的发展趋势, 才有可能成为推动院校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

5 实现院校教育现代化的保障是院校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院校管理是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保障, 推进院校教育现代化, 必须大力推进院校管理现代化, 院校管理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教育管理科学化

教育管理现代化必然要求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化, 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教育管理科学化是指教育管理者遵循教育、管理规律, 以现代教育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克服主观性和盲目性, 使教育规划、决策、督导评价等各项管理活动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规律, 使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效益化。教育管理科学化包括管理技术的科学化和管理方法的科学化。随着教育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发展, 教育管理科学化不仅成为一种可能, 也成为一种必然。

5.2 教育管理民主化

民主化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显著特征, 民主管理不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方法, 还是一种管理理念。教育管理民主化作为一种管理理念, 主张被教育规划和管理决策影响的人, 都应进入到管理决策过程中, 一方面使参与者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 另一方面保证教育管理的计划与策略的正确性。就院校而言, 真正确立以教师和学生需要为主的教育管理目标, 才能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此外, 教育管理民主化还包括教育管理者民主意识的增强以及民主管理机制的建立。

5.3 教育管理法制化

从秩序上看, 现代化就是法制化。教育管理法制化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教育管理法制化, 其实质就是用国家立法来规范各项教育管理活动, 依法行政, 依法办学, 依法管理, 依法执教。教育管理法制化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 教育管理者要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 促使依法治教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次, 政府通过有关部门制定完备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条例, 保证教育中的各项管理活动都有法可依;第三, 建立完善的执法监督、检查、仲裁机制, 实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4 教育管理专业化

专业化是针对教育管理者而言的。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化是指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 具备专业意识和专业素质的过程。只有教育管理者的水平日趋专业化, 才可能有效避免盲目、草率、随意的管理行为。

5.5 教育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化最基本的特征, 也是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管理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包括教育管理组织的网络化、教育管理技术的智能化以及教育管理手段的数字化等各个方面, 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推动了院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在实践中, 真正把握了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实质, 通过科学谋划、把握正确发展方向、设计合理的方案、选取切实可行的途径, 才可能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九俊.挑战与对策—基础教育改革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2]丁勇.试论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中国科技创新[J], 2010 (4) , 198~199

[3]邱祖发.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问题研究.学识论坛[J], 2005 (6) , 175~177

[4]胡卫, 唐晓杰等著.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5]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1版

[6]黄济, 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

[7]王园.高校现代化教育管理方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2007 (1) , 102~104

[8]郑海英, 郑雅良.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路径探析.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2010 (4) 175~178

基本现代化 篇9

1 得分情况

1.1 六大类指标得分

从监测的六大类指标看:农业产出效益得分14.3 分, 与其20 分的满分差距5.7 分;农业科技进步得分14.85 分, 与其满分20 分差距5.15 分;农业产业经营得分11.81 分, 与其满分14 分差距2.19分;农业设施装备得分21.01 分, 与其满分25 分差距3.99 分;农业生态环境得分13.17 分, 与其满分15 分差距1.83 分;农业支持保障得分5.62 分, 与其满分6 分差距0.38 分。差距最大的是农业产出效益, 差5.7 分;其次是农业科技进步, 差5.15 分;这两类指标是我市要重点关注和抓落实提高的。

1.2 22 项小类指标得分

在22 项小类指标中, 拿满分的指标有2 项:粮食每667 m2产量得5 分, 林木覆盖率得5 分, 都已完成目标值的100%。

目标完成程度在90%以上不足100%的指标有5 项, 分别是: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 (满分5 分) 得4.85 分、高效设施渔业面积比例 (满分1.20 分) 得1.15 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满分4 分) 得3.82分、农业保险覆盖面 (满分6 分) 得5.62 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满分5 分) 得4.55 分。

目标完成程度在80%~90%的指标有7 项, 分别是:渔业三品占比 (满分1.20 分) 得1.08 分、农业机械化水平 (满分5 分) 得4.47 分、乡镇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 (满分5 分) 得4.45 分、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满分4 分) 得3.46 分、单位农用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满分7 分) 得5.99 分、农户参加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 (满分5 分) 得4.26 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比例 (满分5 分) 得4.09 分。

目标完成程度在60%~80%的指标有5 项, 分别是: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例 (满分4.80 分) 得3.88分、农业信息化覆盖率 (满分5 分) 得3.78 分、高标准农田比例 (满分5 分) 得3.67 分、农业三品占比 (满分4.80 分) 得2.51 分、粮食收储现代化水平 (满分4 分) 得2.51 分。

目标完成程度在50%~60%的没有, 50%以下的指标有3 项, 分别是:农民人均收入 (满分6 分) 得2.90 分, 完成目标值的48.4%;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 (满分5 分) 得2.07 分, 完成目标值的41.4%;农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 (满分2 分) 得0.41 分, 完成目标值的20.5%。

2 全省13 市得分及排位情况

镇江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得分排名第五, 列常州之后、南通之前, 与得分最高的苏州差4.6分, 与排我市前一位的常州差3 分, 后面的追兵南通与我市的分差为2.6 分。各省辖市得分及位次详见表2 所示。

镇江市农业现代化得分提升4.7 分, 提升分值列全省第四位。泰州市、盐城市、扬州市提升分值列第一、二、三位。

3 我市四个辖市 (区) 得分位次变化不大

全省67 个县市区农业基本现代化监测排名中, 镇江所辖市 (区) :丹阳市 (81.31 分) 处于第一区间 (得分前22 位) ;扬中市 (79.21 分) 、丹徒区 (78.36分) 、句容市 (77.38 分) 处于第二区间 (得分23~45位) 。

与2013 年相比, 得分提高最快的是句容市, 得分比2013 年增加3.06 分;其次是丹阳市, 得分比2013 年增加2.74 分;扬中市得分比2013 年增加1.89 分, 丹徒区得分比2013 年增加1.48 分。全省2014 年得分比2013 年得分增加4.2 分, 辖市区得分提高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 镇江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指标

4.1 优势指标

4.1.1 农业设施装备投入力度加大推进农业现代化, 基础设施是重要保障。2014 年我市加大投入, 统筹规划, 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 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4 年我市农业设施装备指标得分比2013 年提高最多, 为24.8%。其中, 指标“粮食收储现代化水平”得分比2013 年提高30.47%。

4.1.2 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2014 年镇江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08 家, 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0 家、市级121 家、县 (区) 级153 家, 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612.11 亿元、净利润36.82 亿元, 比2013 年分别增长11.39 %和12.35%, 促进和带动了食用油、调味品、木制品、面粉、稻米等产业链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小镇江大加工”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014 年我市农业产业经营指标得分比2013 年提高12.6%。其中指标“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得分比2013 年提高41.41%。

4.2 不足指标

4.2.1 农业产出效益相对较低, 农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亟待提高2014 年我市农业产出效益指标目标完成率为71.5%。全市达标人口10.3%, 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但辖市 (区) 发展不平衡, 比例最低的丹徒区仅为8.7%, 最高的扬中市为15.5%。

4.2.2 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一般,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重道远2014 年我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目标完成率为58.94%, 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64.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为27.84%, 虽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但辖市 (区) 发展不均衡, 最低的句容市为25.9%, 最高的丹徒区为25.9%。

基本现代化 篇10

对于现代的小学教育, 学生已开始不满足于“知识=书本+粉笔+嘴巴”的教学模式。随着小学生心理发展、生理发展期的提前, 现代科学环境的影响, 活动范围和方式的不断拓广, 他们对知识、对信息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而计算机教学的引入正好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趋势, 它将外界与学校、活动与课堂、书本与信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将“知识=书本+粉笔+嘴巴”更新成为“知识=书本+电教+嘴巴”, 满足了小学教育乃至于现代教育的要求。

一、计算机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文化深度和广度、教学能力, 同时也可以弥补教师知识和教学方法不足的欠缺

知识文化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 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 就必须紧跟知识文化发展的脚步, 努力将自己变成不断有清水涌出的甘泉。另外, 小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 各方面发展的不成熟, 教师就必须寻找更简洁、生动、具体、形象的讲解方法和知识资料。这也决定了小学教师查找资料的复杂性。环境的限制、活动空间的约束, 书本传达信息已远远不能赶上时代发展要求, 教师知识的更新不得不借助更先进的传播媒体———计算机来完成, 因而, 计算机教学就必然充当起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增强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教育角色。这是时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使计算机教学占据了教育方式的阵地, 赋予了它担当教育发展方向的重任。其次, 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引入和推广, “快乐教学”理念的提出,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 而小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是他们现阶段获取知识的方式, 对于活动教学, 游戏教学的要求则更强烈, 教师在教学、育人的方法上则必然要不断的改进, 教师在教法上的差异、缺点, 则更多地依赖于计算机教学互动式、启发式、游戏式的功能来弥补。计算机教学近年来的发展, 其先进性的不断体现, 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最有力、最快捷的手段, 并且也已成为教师能力考核、教学比武、职称评定、教研科研的一项必备内容, 因而, 教学本身的要求也使计算机教学的作用不断增强, 成为了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计算机教学可以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 增强小学教学中形象化成分, 顺应小学生心理思维的发展规律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 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大, 教材的不断更新, 许多新事物、新知识的不断涌现, 作为面对着心灵幼稚、思维能力低下、抽象认识发展缓慢这一特殊群体的小学教师来说, 已很难通过简单的介绍、片面的几句话来让学生在内心世界形成完整的认识。即使是教师自己, 也很难仅仅凭借自己的所知来弄清楚问题的关键, 很难在很短的时间、较小的校园范围内找到合适的答案。而计算机能够全面满足教学需要, 解决这一问题, 它通过网上传输获取教学中的所需资料, 有力地弥补了教学器材数量与质量的不足, 提供了丰富的教辅工具, 并且运用各种动画、图解、音乐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系统全面的传输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 小学生这一不成熟的群体, 获取知识的绝对途径则完全依赖于教师课堂的传播, 他们心理和思维的发展所要求的形象性资料, 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估计和全部满足的。而计算机教学则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灵活性、多样性, 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的选择, 能把书本上简单或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深刻、形象, 很好的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快而抽象思维发展缓慢的心理特点进行信息的多元化处理, 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计算机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 创造最佳知识传输效果

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 其高效、快速的信息传递功效, 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 在相同的课堂45分钟, 采用计算机教学能够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在小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生幼稚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寻求丰富的感官刺激, 计算机教学正好能够源源不断地传递他们对知识需求, 满足其求知欲。另外, 计算机教学还能够简化教学步骤, 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 (1) 可以简化教师烦琐的书写过程, 以演示稿、幻灯片代替黑板板书内容, 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2) 克服了教学空间的限制, 完成了以前在教室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 使教学从教室走向了校外, 从有限空间走向无限空间, 拓展了教学范围。 (3) 克服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 计算机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 始终围绕学生这一活动主体, 采用师生交互式的对话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值得我们认识的是, 计算机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动画式的三维效果, 能够完成教师光靠双手所不能完成的动作演示效果, 特别在小学社会课的教学中, 其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小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心理对动的事物的认识远远比对静的事物的认识深刻, 对多颜色的事物的认识比单一颜色的事物认识深刻, 对图像事物的认识比文字知识的认识深刻, 对具象事物的认识比抽象事物的认识深刻。而计算机教学的三维效果正是起到了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静态的事物动态化, 文字性的知识图像化, 单一的事物多彩化的作用, 适合小学生心理的发展, 增强了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刻性和长久性, 因此, 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中学或其他阶段的教学表现得更明显、更直接。

随着计算机教学深入课堂, 它已开始逐步取代传统教育方式的地位, 其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被广大教师所认同, 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飞跃, 是任何时期都不能相比的。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计算机教学必将成为课堂教育的主宰, 成为推动现代教育巨大的动力和武器。

基本现代化 篇11

摘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现代营房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军队建设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促进我国现代化部队建设和军事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的将我国现代化军事事业和军事训练发展推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有助于提升广大官兵的思想、文化等综合素质水平。下面本文就针对现代营房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加以简要分析和探讨,更好的推动我国现代化军队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现代营房建设;三个基本原则;探讨

在我国现代化军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方针政策,严格保证按照党的发展路线进行建设工作的开展,现代化营房建设是部队和军事训练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那么在部队训练、日常生活等方面都需要不断的完善营房建设,提出营房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军事优先,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坚持这一方针政策,确保营房建设不断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更好的推动我国现代营房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1.现代化营房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須始终坚持军事优先原则

现代营房是现代化部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载体,这些和部队开展的日常训练工作等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部队军事训练的良好开展,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化军事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将其推向一个全新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境界,通过开展基础工作,能够提升官兵的基本素质,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军事训练和军事操作等方面的工作开展和建设,对于增强我军的威慑和实战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实现现代化部队的良好发展和建设,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水平,确保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下,能够打赢这场信息战,能够有效的实现历史使命的顺利完成,一步一步朝着计划和目标不断向前努力和奋进,这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在现代化营房建设过程中,也需要有侧重点的开展建设工作,比如在营房建设过程中,需要始终遵循军事优先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规划营房建设项目种类,做好项目进步的安排和控制,尤其是对于各项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一定要做好详细且具体的经费核算,保证每一分钱都有价值,在营房部署工作方面,需要充分的结合当前的现代网络及,充分的考虑到信息化背景下部队人员、装备等大规模集结的需要,这样能够灵活的调整军队集结规模和行动路线,对于营房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网络和道路方面的建设,确保一些骨干道路和军港码头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局域路网,实现部队机动车的良好运行。

2.现代营房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当前我国开展任何工作,完成任何事业的建设过程中,都必须要严格遵守和坚持的基本原则,这是我国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建设的基本依靠。那么在现代营房建设过程中,也必须要始终坚持这样的官兵主体地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想确保军事事业的顺利发展,确保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就必须要始终坚持以广大官兵以基本出发点,以满足广大官兵的基本需要为发展基础建设的基本保障基础和落脚点,这样才能够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够充分发挥广大官兵的劳动积极性,实现我国军事事业的进一步提升。那么在开展现代营房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将防止污染的设施和主体工程进行同步设计和同步规划,需要在完成建设的过程中,确保不会对环境对造成污染,要做到合规的工程建设,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才不会对社会发展建设带来其他不良反应。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新型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发展,在工程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运用环保和节能材料开展工作完成,充分的利用现代新型节能和减排技术等,比如营房供水处理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治污减排技术等,同时在能源利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样也注重可持续发展,选择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能源,不断的开发新能源,比如当前利用的太阳能、地热等新型能源,使得营房建设做到低碳、环保、节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和高效率利用,确保实现对环境的良好保护,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

在营房建设过程中,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军营特色等有效的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现代化艺术和古代文化艺术特色的新型的发展结构,比如在部队建设过程中,采用营房雕塑、壁画等将我国传统壁画雕塑文化和现代化的一些雕刻和绘画技术相结合,一方面能够体现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了美感,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的利用现代操作技术,将古代艺术文化的美感进一步提升,这样既能够在营房建设过程中,营造一个文化气氛,又能够通过一些壁画形象来树立战斗精神。在营房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学习型军营等方面的建设,营房建设的目标不只是为了战斗做准备,同时也需要注重提升我国军队的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那么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这些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利用,实现军事和文化的有效协调合作,使得广大官兵能够获得满足感,工作开心,生活顺心,有效的提升了部队的综合战斗实力和凝聚力,实现了现代营房建设以人为本的基础建设原则指导工作开展的目标。

3.现代营房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体现信息主导原则

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开展任何工作的过程中都必须始终坚持并且矢志不渝利用的现代化技术,信息主导、系统集成等,能够充分的将一些高科技产品、高新技术、先进的设备等充分的运用到现代营房的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在营房建设时,需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现代营房建设的需要,确保营房建设和完成以后,都能够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网络化等,确保其工作开展过程中实现无纸化操作,人员管理实现全面自动化,这样能够很好的将这些管理要素融合到营房建设过程中。在基础设施完成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利用一些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工具等进行自动操作和管理,比如一些图形图像的处理技术等,尤其是网络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集成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同时对于整个营房内部和外部的局域网络都需要做好相应的控制和管理,大量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其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效性和完整性,保证在各个方面的工作开展过程中,都能够实现自动化管理操作,做好物流供应系统的控制,确保各项基础设施都能够良好的运行,一旦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的加以解决,形成了一个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的营房,不断的向着资源消耗透明度高、基础设施建设高效控制管理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现代营房建设对于提高我国军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新世纪发展背景下的军事力量,因此在现代营房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开展基础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我国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肖均辉.现代营房建设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J].现代理论建设研究(电子版).

[2]申海龙.军队现代营房建设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探索·理念,2011,11(01):70-71.

我国现代城市管理基本理念探讨 篇12

城市管理是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为目标, 以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 对城市运行系统作出的综合性协调、规划、控制和建设活动。城市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协调、强化城市功能, 保证城市发展计划的实施, 促进城市社会与人类的健康发展。城市的综合性决定了城市管理的开放性, 只有开放性的城市管理才能增强城市的功能。

我国现代城市管理的显著特征在于城市管理的主体系统已经向多元化发展, 形成以城市的权威 (力) 系统为主角、其他非权威 (力) 系统和社会组织、市民积极参与的局面。从管理体系的组成分析, 一般可以认为城市管理主体系统由两大系统构成, 即城市权威 (力) 系统和城市非权威 (力) 系统。前者包括了党组织、行政体系、司法系统等在城市的组织体系, 而后者包括了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社区、企业、公民个体等。

2 现代城市管理基本理念

2.1 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管理是一种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从人的需求出发, 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 是城市设计、建设的主体, 也是城市管理的主体。到2006年末, 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5.8%, 农村下降到43%。可以说, 农村居民一半以上、城镇居民大半的钱用于生存之外的发展需要, 这需要政府和社会要不断增加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供给, 因此, 现代人的需要是当代城市管理的目的。

2.2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念

城市管理既要追求管理的科学性, 又要体现人性化。在城市管理系统中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的管理氛围, 从而达到有效管理与有序管理的目的。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管理模式要求科学中有人性, 人性中讲理性。城市管理中的科学性要求城市管理必须规范、有序, 遵循严谨的管理制度。城市管理中的人性观则要求在具体的管理行为上, 还需要一种温暖的人文理性, 体现出行为上的公正、平等、关爱、援助, 展现友善, 尊重管理对象的尊严、价值、个性等等。

2.3 系统的理念

系统的观念要求在城市管理实践中, 可以将城市视为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和能源流动为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运用系统的理论, 研究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复合系统与人、自然、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 各子系统与组成要素之间、关键要素与次要要素之间, 以及城市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综合地考察对象, 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以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有序性为原则, 建立起能够对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环境条件做全面的、综合的规划管理。

3 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

3.1 城市的社会管理

城市的社会管理主要是指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管理。为了使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在一个有序的、良好的社会环境里, 城市政府必须对城市社会秩序进行有效的组织, 力求实现整体、动态、综合的控制和调节, 其管理内容包括:人口自身管理、社会秩序与治安管理、生活服务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

3.2 城市的经济管理

内容包括:一是对城市区域产业进行宏观规划与管理, 统筹制定城市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把区域发展规划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衔接, 引导城市产业合理发展;二是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合理调节, 包括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就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等的调整, 这是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一个战略要点;三是实现国民经济管理和发展的条块结合, 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促进城市间、产业间的联合配套, 加快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3.3 城市的生态管理

城市生态管理内容主要指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 包含人-人和谐, 人-自然和谐以及自然和谐三方面内容。建立“以人为本, 以环境为中心”的城市生态发展观, 以塑造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清新宜人的人居环境为目标, 力求城市的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 达到动态平衡, 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具备良好的净化功能和自组织、自调节机制,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得到充分地实施。

3.4 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的范围很广, 具体可细分为7个方面:能源生产和供应设施;城市供水、排水、照明、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航空、铁路、汽车运输等对外交通设施, 城市道路、城市客货运和城市交通管理等市内交通设施;邮电通讯设施;环卫、环保、园林、绿化等城市环境设施;防火、防洪、防震等城市防灾设施;城市战备设施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需求的提高, 城市基础设施内容将不断增加。

4 城市管理的方法

依法治市。以法规为基础的“刚性手段”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性, 迫切要求城市管理的科学性, 要求城市管理主体依据城市的客观实际和发展需要, 依据相应的法规, 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有效地行政组织体系, 辅以司法体系的有力支持, 对城市的构成要素和活动主体进行控制和调节, 以必要的“刚性手段”和措施保证城市管理的有序进行。

“柔性化”管理。刚性与柔性相结合是城市管理发展的一个趋势。城市管理的柔性化在两个层面上体现。第一层面上的特征是在城市管理中强调文化管理的作用, 通过城市精神的培育、城市文化的建设, 发挥文化的作用, 实现城市建设与管理中行政效率的提高与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之间的良性循环, 兼顾管理主体能力与市民素质的良性互动。第二层面的特征是从以人、财、物等“硬件”为重点的管理向软件管理转变, 知识管理、学习管理、创新管理等软性管理逐步成为城市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

5 城市管理手段

综合性的手段。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管理手段的综合性。我国的的城市管理经历了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 从单一的行政手段到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的过程, 从属性上则自然性的手段过渡了到数字化的手段。而且, 数字化己成为现代社会城市管理手段的必然趋势。

数字化的城市管理。“数字城市”是用数字化 (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 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 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数字城市”在城市管理中的主要优势包括:动态、快速、高精度、规范地得到和存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成果信息 (包括空间的和属性的) ;快速、高精度地进行城市管理信息的查询检索和统计, 方便用户获取各类精确信息;有效进行城市信息的空间分析, 支持城市管理工作的深化;快速、高精度地更新城市定位信息, 保证城市管理工作中信息的现实性。

6 城市管理改革的主要途径

6.1 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

政企分开: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 对政府权力进行剥离, 使政府对城市建设、运营、维护相关企业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到间接管理为主, 由行政手段管理为主转变到以经济、法律手段管理为主, 积极扶持城市建设的相关企业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实现运营模式的转变;政事分开:市政管理部门如环卫、园林、道路养护等要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变, 逐步将现存的事业单位性质改变为企业性质, 政府管理部门与这些行业公司建立新的工作关系, 以经济契约形式实行委托管理作业, 并由管理部门按合同规定对公司的业务工作实行专业检查、监督和考核;建管分开:理顺建设和管理的关系, 形成建设与管理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倾向。

6.2 建立分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

遵循分级管理、管事和管人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市政府对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领导作用, 强化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宏观调控、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的功能。以此为前提, 进一步明确市、区、街道之间的城市管理任务, 合理划分三级事权, 按照“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改革思路, 逐步把城市管理的事权下放给城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强化属地管理功能, 进一步明确区和街道的职能和职责, 并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限, 在机构设置上逐级明确, 在管理人员、经费等方面逐级给予落实, 并加强监督指导。

6.3 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依法治市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要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机制。通过常设的渠道、形式多样的方式和制度性的措施, 提升市民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 广泛吸引人民参与城市管理, 并使城市管理的活动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透明开放地进行。

加强立法、执法和司法, 实现依法治市。以法规体系为指导, 用立法的形式把管理要素确定下来, 用法规来调整、理顺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各方面的关系, 建立专业执法和综合执法相结合的执法体系, 构建城建监察机构与司法机构密切协作的城市管理执法机制, 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 确保对执法的投入, 强化对执法绩效的评估和监督。

6.4 推进城市管理社区化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必须使社区具备获得资源、整合资源、实现目标和维持管理模式的能力, 才能实现基层城市管理功能的基本需求, 维持管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在对社区居民及社区组织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通过居民群众、社区社会经济组织和社区市民团体的共同参与、自我决策及自我管理, 将有效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增强社区的自我组织能力, 形成社区自我运行的社会体系, 实现社区由下到上的发展道路, 使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的管理单元带动城市整体的发展进步。

6.5 向现代企业学习

在城市管理中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工具, 已成为国内外很多城市的共识。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社会经济变化, 城市政府可以积极借鉴学习向现代企业学习包括私营部门的一些成功做法, 努力改进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把服务对象对政府部门及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好坏的评价, 作为评定政府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力求用越来越少的资源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 努力构建服务型的城市管理, 促使城市管理的质量不断提高。

7 结束语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07年的45%。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由此带来的居住问题、就业问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深刻转变, 导致在城市中社会需求的急剧增长, 这种需求突出表现在对城市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巨大需求。因此, 加强城市管理的基础性研究与实践工作, 科学地管理好城市, 建立和谐、可持续的城市秩序已成为当今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

[2]严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3]姜杰, 彭展, 夏宁.城市管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朱奚红.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D].苏州大学, 2005.

[5]朱铁臻.现代城镇管理的原则和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探讨, 2005, (01) :5-9.

上一篇:生产安排下一篇:主角与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