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点

2024-07-23

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点(共8篇)

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点 篇1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

1.梁启超,又号饮冰室主人,曾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全部著作汇编为《饮冰室合集》。

2.近代学者王国维著有《人间词》及《人间词话》等著作。3.《古文观止》是由清初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一部普及性的古文选本。

4.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于 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和胡适是推动文学革新的两个代表性人物。《新青年》是当时主要的文学期刊。

5.文学研究会 1921 年 1 月成立于北京,它是最早成立的新文学社团之一,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等,成员主要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

6.创造社 1921 年 7 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

7.新月社 1923 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8.1922 年春,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等因在湖畔写诗,并合集《湖畔》,被称为“湖畔诗人”。他们对新诗最大的贡献是爱情诗的创作。广泛的社会批评是鲁迅早期杂文创作的特色。他早期的杂文主要收入《坟》和《热风》中。

9.鲁迅(右图)后期杂文主要反映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政治事件,代表作是《且介亭杂文》三集。

10.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11.《阿 Q 正传》是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作品突出地描绘了阿 Q 的“精神胜利法”。阿 Q 这个人物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

12.《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女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凤凰涅磐》和《女神之再生》。

13.郁达夫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是作者留日时期生活和思想的写照。

14.徐志摩的抒情诗《再别康桥》把他对母校的深情溶进了别离时的形象和想象中。

15.茅盾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16.老舍的作品很有北京味儿。他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17.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他的早期代表作。18.林语堂主要从事小品散文创作。他提倡“闲适文学”。赴美定居后,用英语写作了长篇小说《京华烟云》。

19.戴望舒是三十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雨巷》是他的代表作。20.沈从文最有特色的作品是反映少数民族地区风土民情的小说。中篇小说《边城》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21.曹禺,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22.钱钟书的中篇小说《围城》生动地描写了战时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23.艾青,现代著名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抒发了对抚育他的保姆的深情的追怀。

24.梁实秋的代表作为散文集《雅舍小品》。

25.冰心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散文柔美、清俊,抒情性很强,被当时的读者誉为“冰心体”。

26.冰心影响最大的作品当推散文集《寄小读者》。母爱、童真是作品的主要内容。27.张恨水是通俗社会小说家。他的作品语言精炼,明白晓畅,其代表作《啼笑姻缘》是三十年代销售量最大的长篇小说。

28.张天翼是现代文坛杰出的讽刺作家。他的小说主要描写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和部分知识分子的庸俗虚伪,以及他们矛盾可笑的心理状态。他写的短篇小说《华威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史上的名篇,还被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

29.胡适是现代诗人,著名学者。他是积极推动白话诗的先驱者之一。1917 年发表的他《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30.周作人的散文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风格冲淡平和。代表作有《乌蓬船》。爱情诗人冯至是个很有个性的诗人,鲁讯评价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诗集有《昨日之歌》。31.现代女作家丁玲的代表作有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和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32.闻一多是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美”原则: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他的作品大多表现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诗集《死水》是他的代表作。

33.叶绍钧(圣陶)善于描写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潘先生在难中》是大家熟悉的优秀短篇。34.赵树理是中国农村题材的优秀小说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

35.中国第一部大型新歌剧《白毛女》是中国现代民族新歌田汉与冼星海在一起剧的奠基之作,它继承了民族传统,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歌剧的长处

36.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全部采用陕北民间流传的“信天游”写成,节奏流畅明快,语言在朴素中具有形象美,音乐美。37.丰子恺是一个有独特艺术气质的散文作家。代表作是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38.田汉是中国现代卓越的戏剧家,是“五四”后早期话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名优之死》是其代表作,他是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

39.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作品纯正朴实,篇幅都极短小,有一种朴素的美。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

40.庐隐是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充满了悲哀,某些小说具有自传性质。代表作有《海滨故人》。

41.沙汀 1940 年写了受人称道的讽刺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手法极为精炼和传神,每个人物都写得生动逼真。

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点 篇2

关键词:现代文学史,教学,文学,历史,政治

自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和现代文学史课程都经历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方面,学科的重要性逐渐被削弱甚至被污名化,复旦大学著名中国现代文学学者陈思和先生就曾明确质疑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存在的合法性,他认为: “尽管新文学广泛地吸收了世界文学的营养,具有古典文学所无法企及的新的要素,但从它的实际状况来衡量,充其量也只是如‘先秦’、‘唐宋’、‘明清’等断代文学一样,作为‘20世纪文学’或者‘民国以来文学’这样一门从属于‘中国文学史’类下的学科。而之所以现在要把它抬举到与古典文学相比肩的地位,实在是出于50年代初期革命传统教育的政治需要,因为这门学科本身与半个 多世纪来 的政治斗 争联系在 一起。”[1]本学科的学者尚且如此认为,其他人的看法就更不用提了。作为这一学科的从业人员,笔者就时常听到其他学科的从业者鄙夷地宣称,中国现代文学根本算不上一个学科,这一学科的从业者也都是不学无术的政客。与这种思潮相应,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也逐渐被边缘化,明显的表现之一是课时数大大减少。据北京大学温儒敏先生介绍,在1950 - 1960年代,高校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课时普遍在200课以上,与古代文学不相上下。到1980年代,北京大学中文系从现代分出一个当代教研室,现代与当代是2门课,现代部分减少,当代部分单独出来,加起来也还有200多课时。而到了2000年前后,北京大学现代文学课只剩下72课时,加上当代52课时,共124课时,约等于过去的一半[2]。这种趋势并未停止,据笔者粗略统计,目前各高校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课时普遍在48 - 64之间,加上当代文学史课时的话,则普遍在96 - 128之间。

另一方面,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内部,政治、历史和文学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中,都存在一股将文学与政治、历史完全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文学,轻视甚至排斥政治、历史的潮流。发端于1980年代中期,在1990年代逐渐成为主流的“纯文学”话语可以说正是这一变化的表征。“纯文学”话语的核心特征是一方面从人道主义视角把文学建构为一种超越历史、政治的关于“普遍人性”的书写; 另一方面,从形式主义出发强调文学的本质在于“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新世纪之初,曾经的“纯文学”倡导者李陀、韩少功、蔡翔等先生已经对这种话语展开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反思与批判1。他们都认为,“纯文学”话语在批判和反抗“政治文化”和“商业文化”中,曾发挥了重要的正面作用,但是,到了1990年代,“‘纯文学’这个概念原来所指向,所反对的那些对立物已经不存在了,它不再具有抗议性和批判性。九十年代大多数作家陷入‘纯文学’这样一个固定的观念里,拒绝了解社会,拒绝以文学的方式与社会互动,更不必说以文学的方式参与当前的社会变革”[3]。蔡翔先生更是将对“纯文学”话语的反思上升到“反思现代性”的高度,他认为: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纯文学’这个概念在中国的产生、兴起乃至对整个文学史的控制,都留下了现代性在当代中国的影响痕迹。因此,在今天,对‘纯文学’这个概念的重新辩证,实际上亦暗含了对现代性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新认识。”[4]

不过,正如各门学科普遍存在的状况那样,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也相对滞后于科研,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上述变化———即将文学与政治、历史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文学,忽视政治、历史等———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可能占据着主流位置。例如,2003年,温儒敏先生曾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了《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一文,文章介绍了1980年代以来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的状况。

本科基础课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甚至连课程的名称也改了,把“现代文学史”改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80年代,这门课很注重“史”的勾勒,强调所谓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对文学性质的判定,思潮、论争讲得很多。那时思想观念的灌输远比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更要受到重视。现在则把后者提升到突出的位置。

淡化“史”,突出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 否定思想观念的灌输,重视审美能力的训练; 把课程名称由“现代文学史”改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简言之,也就是重视文学,轻视历史与政治。为什么会发生上述种种变革? 温儒敏先生的解释是: “这可能比较适合低年级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更适合时代的需求。”[5]“时代的需求”具体是什么? 温儒敏先生没有说明,不过这一说法恰恰透露出文学界的“纯文学”话语乃至整个社会的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所发挥的影响。温先生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讲授该课程的课时分配情况: “我在80年代中期讲现代文学史课,大概三分之一的课时讲思潮、论争和文学史知识,三分之一讲流派与各种文体的发展变化,三分之一讲重点作家。现在则变为用二分之一课时讲代表性作家……剩下的课时中又还有一小半讲流派和文体,也还离不开作家作品分析。除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左翼文学思潮和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等内容用几个专门的课时讲述,其他文学史现象和知识大都穿插结合到各个作家作品的讲析中。”[6]

作家作品分析大约占四分之三课时,思潮、论争和文学史只占四分之一课时,通过具体的课时分配,“纯文学”话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得以落实并巩固。温先生非常重视教学和教学研究,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我讲现代文学基础课》、《我怎样讲现代文学基础课》等文章2,大力介绍并推广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史课程改革和他本人讲授现代文学史课程的经验。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国实力最强的中文系,没有之一; 温儒敏先生则是最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学者之一。这些文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所发挥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各高校的现代文学史教学普遍从重视政治、历史转向了重视文学,强调以文学作品为中心,通过细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上文提到过的陈思和先生所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就是一本“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教科书,“突出的是对具体作品的把握和理解,文学史知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时代背景和文学背景都只有在与具体创作发生直接关系的时候才作简单介绍”[7]。后来,他还以“星星”和“天空”为喻体,形象地论述过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关系: “所谓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关系,大约类似于天上的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就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就像夜幕降临,星星闪烁,其实每个星球彼此都隔得很远很远,但是他们之间互相吸引,互相关照,构成天幕下一幅极为壮丽的星空图,这就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文学史……我们要观赏夜空准确地说就是要观赏星月,没有星月的灿烂我们很难设想天空会是什么样子的,它的魅力又何在呢? 我们把重要的人物称为‘星’,把某些专业特殊贡献者称为‘明星’,也是为了表达这样的意思。当我们讨论文学史的时候,就不能不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这样一批类似‘星’的文学名著上。换句话说,离开了文学名著,没有了审美活动,就没有了文学史”[8]。

温儒敏先生和陈思和先生都认为现代文学史教学必须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强调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反对讲授过多的文学史知识和灌输某种政治观念。但他们并不反对现代文学史教学本身,相反,他们都积极参与了现代文学史教科书的编写,温儒敏先生参与编写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陈思和先生则主编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在如何处理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乃至整个文学教育中文学、历史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的态度则更为激烈———他反对编写文学史教科书乃至文学史教学本身。与大多数学者重科研、轻教学不一样,陈平原先生非常重视文学教育,长期致力于文学教育方面的思考与实践,这一点令人深感敬佩。2002年,陈平原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了《“文学”如何“教育”》一文,文章认为当时中国大学“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然产生如下后果: “学生们记下了一大堆关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以及作家风格的论述,至于具体作品,对不起,没时间翻阅,更不要说仔细品味。这么一来,系统修过中国文学史( 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课程) 的文学专业毕业生,极有可能对于‘中国文学’听说过的很多,但真正沉潜把玩的很少,故常识丰富,趣味欠佳。”[9]

此时,陈平原先生认为“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问题主要在于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空疏、概括性的文学史知识,占有了学生仔细品味作品、培养趣味的时间。后来,陈平原先生进一步明确把中国“文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并且将这一体系直接与政治相勾连,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写道: “在我看来,中国的‘文学教育’,主要问题出在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背后确有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及思想道德教育的意味,此处不赘) ,窒息了学生的阅读快感、审美趣味与思维能力。”[10]

正如陈平原先生在上述引文中所声明的那样,他没有具体论述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与国家意识形态及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不过从引文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对“文学史”的批判背后带有明显的“去政治化”的意图。

虽然陈平原先生也认为,没有“文学史”会产生知识破碎,不成体系; 阅读优先,经典第一;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不循常规,误入“歧途”; 讲课时注重个人体悟,随意发挥; 著述时固执己见,罔顾学界共识等等问题,但他还是认为“文学史”的弊大于利,明确主张不要“文学史”[11]。

近年来,陈平原先生在文学教育问题上的思考又有所进展,提出了一套建设性的替代方案,那就是打破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代之以“读本”为中心。他认为,以“读本”为中心,这其实是传统中国文学教育的基本方式。想一想《文选》、《唐诗三百首》、《古文辞类纂》等“选本”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就明白“文学教育”并非一定要以“文学史”为中心[12]。

以“读本”为中心,回归传统的中国文学教育方式,可以说这是要从根本上取消文学史课程,对文学教育进行“去历史化”和“去政治化”,将文学教育建构为相对单一的文学审美教育。

需要声明的是,温儒敏、陈思和与陈平原等三位先生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成就卓著的学者,本文之所以引述他们在现代文学史教学乃至整个文学教育方面的某些观点和实践,不是为了针对他们个人,而是为了论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存在一种片面强调文学审美性,排斥历史、政治等因素的潮流,且这种潮流至今仍处于一种“霸权”( hegemony) 地位。

正是基于上述现状,笔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应该重新重视历史、政治等,当然,这种对历史、政治的重新重视不是要从“重文轻史”转向“重史轻文”,更不是要把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拉回“十七年”或“文革”时期的状态,而是要突破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式的思维,辩证地处理文学、历史与政治等因素的关系。然而,如何辩证地处理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文学、历史与政治等因素的关系? 如何有效地“接合”( articulation) 中国现代文学与我们所处的时代? 如何有效地“接合”中国现代文学与讲授者、学习者个人? 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问题,本文只能展开一点初步的、粗浅的思考。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辩证地处理文学、历史与政治等因素的关系,首先意味着在重视作家作品、文学审美的同时,不能回避五四新文学运动、左翼文学思潮和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等历史性、政治性较强的内容。例如,左翼文学思潮,如果在现代文学史教学中,不讲清楚甚至完全不提冯乃超、钱杏邨、郭沫若等人与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不讲清楚甚至完全不提左翼作家与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自由主义作家的论争,就无法让学生从历时的角度理解“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与“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式的五四新文学的区别,也无法从共时的角度建立一种整体性的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文学结构与文学场。其结果是讲授者、学习者都很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受“纯文学”话语控制,即从“普遍人性”或“怎么写”的角度来理解各个时期的、各种性质的文学作品。

其次,辩证地处理文学、历史与政治因素的关系,还意味着在进行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细读时,不能没有历史的、政治的视角。雷蒙德·威廉斯主张: “文学研究如今应该采取一种双重运动的形式———一方面,追溯一切既定作品的物质和历史产生条件,另一方面,追溯我们自己对其做出反应的社会和历史条件。”[13]既定作品产生和此后如何被阐释的条件都包括文学、历史和政治等因素。在现代文学史教学中,对既定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某些所谓自由主义作家的作品( 如沈从文、张爱玲等,他们的作品往往被阐释为超历史、超政治的) ,尤其需要从历史和政治的维度,分析这些作品产生时的历史性和政治性,以及它们在新中国成立后( 1949 - 1976) 和新时期( 1977年至今) 被阐释时的历史性和政治性。

再次,辩证地处理文学、历史与政治等因素的关系,需要建构一种变动性、开放性、反思性的文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不是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纯文学”话语、现代性话语或新自由主义话语等同。对于“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乔纳森·卡勒曾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文学就是一个特定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也就是由文化权威们认定可以算作文学作品的任何文本。”这句话上半句说明文学具有历史性( 与特定社会相关) ,下半句则说明文学具有政治性( 与权威、权力相关) 。乔纳森·卡勒还形象地把文学比喻成杂草: “杂草就是花园的主人不希望长在自己园里的植物。假如你对杂草感到好奇,力图找到‘杂草状态’的本质,于是就去探讨它们的植物本质,去寻找形式上或实际上明显的、使植物成为杂草的特点,那你可就白费力气了。其实,你应该做的是历史的、社会的,或许还有心理方面的研究,看一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会把什么样的植物判定为不受欢迎的植物。”[14]

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说明了文学没有所谓“本质”,而是由历史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等等因素所建构的。正因为如此,任何一种关于文学的观念都不是真理,都需要被质疑与反思。在教学中,我们既要辩证地处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文学、历史与政治的关系,不能把文学史教学简化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 还要把自己对象化,反思并向学生分析自己的观点与方法的历史性、政治性等。对此,黄修己先生曾做过非常精辟的论述: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以自己讲授的历史为“绝对之是”,我们在传授历史知识时,要告诉学生: 你们现在听到的现代文学史,只是特定时空之下我这个特定的人对于这段历史的认识。在过去、未来的另外的时空条件下,或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的另一个人,对这段历史的描画,肯定会与现在的我有所不同。

通过这样的教学,来培养有理性精神的学生: “我们可能帮助学生树立起人类认识是变动不居的观念,任何一种正确的认识都只有相对的合理性。对今天被认为‘过时’的思想,要去分析它出现的原因,考察它在当时有没有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打倒、砸烂、颠覆。对今天被视为非常时髦的思想,也要把它看做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只有相对的合理性。这是我们所需要的理性的历史观,掌握了这样的观点,就有可能不迷信,不盲从,肯于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具体分析问题。我们就是要培养这样有理性精神的学生。”[15]

树立了人类认识变动不居的观念、不迷信、不盲从、独立思考、具体分析问题,这样的品质近乎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最后,辩证地处理文学、历史与政治等因素的关系,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中国现代文学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讲授者、学习者个人有效地“接合”。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一文中,李怡先生认为,19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是青年学子关注的中心,原因在于: “青年学子的真诚的热情来自于他们心目中一个明确的信念: 中国现代文学与他们正在行走、正在思考的人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根本上讲,在这个时候,中国现代文学的存在主要不是作为一种‘学科知识’而是自我人生追求的有意义的组成部分。”而进入1990年代,“众所周知的国家政治的演变挫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也一并挫折了这份热情背后的人生探险的激情”[16]。中国现代文学变成了一种与当下的青年学子的人生问题无关的“专业”,当然也就失去了青年学子们的热情。那么,如果我们开放我们的文学观念,重视强调历史、政治等因素,将文学与历史、政治、社会、人生等相勾连,是否有可能重新“接合”中国现代文学与我们所处时代的关系,重新燃起当下青年学子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热情呢?

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点 篇3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基本范畴;五行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9-0091-01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就提出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殷周时期的《周易》,就有了原始的“阴阳”观念,《易经》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天(乾)、地(坤)、雷(震)、山(艮)、火(离)、水(坎)、泽(兑)、风(巽)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同时,它又以上述八卦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体现了朴素辩证法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在此基础上,中国哲学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至今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我们认为,“五行”是中国哲学历史上以一贯之的基本范畴。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们将对它的起源、涵义以及作用等做一详细的讨论。

1“五行”的起源

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五行”学说起源甚早,《史记•历书》说黄帝“建立五行”。公元前22世纪的禹也说到“五行”。这一范畴在文字上初见于公元前20世纪的《夏书•甘誓》,阐发于公元前12世纪末,箕子对武王所讲的著名的《洪范》这篇文章,又遍见于《左传》、《国语》、《墨子》、《孙子》、《荀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黄帝内经》、《春秋繁露》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近世以来,“五行”被人们解释为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元素(水、火、木、金、土),这其实是一种西方化或泛西方化的解释。

2“五行”的含义

“五行”之“五”,与上古社会的数术观念有关,与原始宗教、巫术、占卜、天文、历算也有关联。这种数术观念追求一种神圣而和谐、天地人相通、世间万物各安其位、完美有序的原则。亦有多于五行的,如《左传》引《夏书》“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亦有少于五行的,如汉有“仁、义、礼、智”“四行”之说。“五行”之“行”,从字源学上来说,许慎《说文》解释为“人之步趋也”,这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活动、一种行为。其实“五行”是相互作用的五种力量、五种能力、五种活动、五种动因,及彼此间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秩序和过程。冯友兰先生说:“我们切不可将它们看作静态的,而应当看作五种动态的互相作用的力。”先民并不把“五行”视作静态的五种原质,反而非常重视这具有水性、火性、木性、金性、土性的五种力量、动势的功能和彼此间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所以“五行”不是本质上独立自存、同一不变的五种实体,起初曾被指代为五种神祗或五种星宿,然而,最常见的是指“五气”和“五德”(即五常,仁义礼智圣)。

3“五行”的作用

我们的祖先所重视的是“五行”的性质、作用,与阴阳、四季、五方、五味、万物生长收藏的关系,及其相互促进(相生)的原理;推衍到王朝的兴替、政治的治乱,则重视数种力量的相互制约(相胜、相克);运用于人的身体,则强调五行的相生相克、协调、平衡,并以此解释生理、病理。五行学说曾被广泛地应用于天文、人事、生理及精神等各方面。“五行”学说的重点不是用来解释世界的构成,而是用来说明世界的生息变化,指出自然、社会、人身的现实存在和未来趋势是由显现或隐态的、性状各异的“动势”、“能量”之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并随着多重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变化。它不是以静态构成论的方式说明宇宙,而是以动态的机体论、关系论和过程论的视域观察世界;它不甚关心世界的原质和规定世界的终极、绝对、永恒不变、无生无灭的本体,而是肯定事物内外力量、功能的多样性、流动性及能量、信息相生相克的网络系统和秩序,转化的契机、过程,并预卜它的前景,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五行相生”、“五行相胜”、“五德终始”诸命题的要旨。董仲舒《春秋繁露》讲“比相生而间相胜”,指出事物生息变化过程受到两种相互制约的力量的作用,即五行中相邻者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间者相胜(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通俗地说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又都具有“我克”(所胜)和“克我”(所不胜)两方面的关系,称之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五行生克制化是正常现象。五行中任何一“行”太过或不及,出现异常现象,都可引起相乘或相侮的变化。乘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相乘是过度的相克,超过了正常制约的程度,其规律同相克,但被克者更加虚弱。相侮即“反克”,又叫反侮,即本来是自己所能克胜的,却反而被它克胜,其规律与相克正好相反。例如,正常时土克水,若土气虚弱,或水邪泛滥,水就反过来侮土。我们这里且不去评论五行学说及其具体运用,但不难看出古代人把自然、社会、人生(包括人身与人心)都看作是连续的、流变的,关注隐伏其间的多重活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

In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s Basic Category It “five lines”

Hao Dongsheng,Wang Xiaoman

Abstract: China the philosophic thinking was ancient times well-established, broad and profound. “Five lines” are in the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by the consistent basic category, this article to its origin, the implication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and so on do one elaborate in detail.

考研中国文学史知识点概述 篇4

考研中国文学史知识点概述

先秦:

1,中国文学源头概况及其特点 2,先秦文学形态特点 3,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4,先秦文学文化背景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5,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6,《山海经》成书年代,分类,资料价值 7,《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8,上古神话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9,中国神话中蕴涵的民族精神 10,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11,如何理解上古神话的隐喻性和象征性的思维特征 12,利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中国神话的特征 13,上古神话是如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散失和演化的 14,谈谈对神话历史化的理解 15,上古神话的文学艺术特色

16,上古神话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及意义

17,中西上古神话文本、内涵、叙述方式、思维特征的异同 18,《诗经》的成书年代、编定方式 19,《诗经》的体制分类及其依据

古代文学知识点

20,《诗经》中诗歌的产生年代

21,《诗经》中哪几篇笙诗,什么是笙诗 22,《诗经》分类的历史论争 23,《诗经》的功用 24,《诗经》的传授

25,举例分析《诗经》中祭祖颂歌和民族史诗的文学成就 26,《诗经》中那几篇一般被认为是周朝史诗 27,《周颂 生民》赏析

28,举例分析《诗经》中农事诗的艺术特色 29,《豳风 七月》赏析

30,举例分析《诗经》中燕飨诗歌的文学特色 31,《小雅 鹿鸣》赏析

32,举例分析《诗经》中怨刺诗歌的文学特色 33,什么是变风、变雅

34,举例分析《诗经》中战争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价值 35,《小雅 采薇》赏析 36,《豳风 东山》赏析

37,《诗经》与西方古代战争诗描写特征的比较 38,举例分析《诗经》中徭役诗的艺术特色 39,《唐风 鸨羽》赏析 40,《卫风 伯兮》赏析

41,举例分析《诗经》中爱情婚姻诗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知识点

42,《邶风 静女》赏析

43,举例分析《诗经》中怨妇诗的艺术特点 44,《卫风 氓》和《邶风 谷风》赏析 45,谈谈对《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46,举例分析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各自特点 47,谈谈《国风》的艺术成就 48,《秦风 蒹葭》赏析 49,《国风》的思想内容

50,《诗经》的语言特色——句式、章法 51,《周南 芣苢》赏析

52,雅颂与国风在语言形式上的异同 53,《诗经》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54,《诗经》历代比较重要的注释版本 55,我国叙事散文的萌芽 56,《尚书》版本的流变

57,《尚书》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58,《春秋》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59,《左传》的成书和内容 60,《左传》的叙事特征 61,《左传》是如何描写战争的 62,《左传》的人物语言描写特点 63,《左传》的思想倾向

古代文学知识点

64,《左传》的文学成就 65,《左传》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66,《国语》的成书及其体制 67,《国语》的文学成就及其历史影响 68,《战国策》的成书及其体制 69,《战国策》中的纵横家思想 70,《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71,《战国策》的散文艺术

72,《战国策》与《左传》文学特征的比较 73,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74,《论语》的艺术特色、语言风格、体制 75,《墨子》的文学特征 76,《孟子》的成书

77,《孟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78,《孟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79,《庄子》的成书 80,《庄子》的文学风格 81,《庄子》寓言的文学特征 82,《庄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83,《庄子》与宋玉辞赋 84,《荀子》的成就

85,《成相》和《赋篇》的文学特色及意义

古代文学知识点

86,《荀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87,《韩非子》的成书

88,《韩非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89,谈谈对“孟文犀利,庄文恣肆,荀文宏富,韩文峻峭”的理解

90,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影响 91,《楚辞》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 92,屈原的生平及作品 93,《楚辞》的由来 94,《离骚》解题

95,《离骚》的内容和文学成就 96,《离骚》的主旨

97,《离骚》是如何塑造主人公的艺术形象的

98,谈谈《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意象以及对后世的影响99,《离骚》的形式与语言 100,《九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01,“千古言秋之祖”

102,《九章》的内容,九章之名的由来,和《九章》的艺术特色

103,《天问》和《招魂》的艺术特征和体式结构 104,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105,《九辩》中对秋景的描写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古代文学知识点

106,《高唐赋》、《神女赋》的艺术成就 107,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秦汉部分:

108,两汉文学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 109,两汉文学的多元化趋势和总体特征 110,两汉文学与经学的关系 111,两汉文学样式的嬗变 112,两汉文学的一般分期 113,《吕氏春秋》的成书及体例 114,《吕氏春秋》的文学特征

115,李斯散文的文学成就 116,陆贾《新语》 117,贾谊政论散文的成就 118,晁错政论文的成就

119,《淮南子》的成书、体列及艺术成就 120,董仲舒的《贤良对策》 121,刘向的目录学作品

122,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东方朔《答客难》、桓宽《盐铁论》、扬雄《解嘲》、《解难》 123,西汉散文的特点 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展

138,139,140,141,142,143,144,古代文学知识点

贾谊赋的艺术成就 粱园文学群体

枚乘《七发》的艺术成绩及文学史上的地位 《子虚》《上林》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司马相如的抒情小赋 王褒的赋及对后世的影响 司马迁的生平

《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理解 《史记》的思想意义 《史记》的艺术特色 对《史记》“实录”精神的理解

《史记》中物形象特征及对后世的影响 《项羽本纪》中对项羽形象的刻画

《史记》相比较《战国策》、《左传》,有哪些继承和发《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东汉文学的总体特征及政治社会对文学的影响 刘向的散文

扬雄的赋及其对赋的文学观点 《汉书》的文学成就

比较《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述行赋和述志赋 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古代文学知识点

班固的赋和咏史诗 京都赋的作家 东汉抒情赋的兴起 张衡的赋和四愁诗 蔡邕(yong)的赋 赵壹的赋

秦嘉、赵壹和蔡邕的诗 乐府与太乐及其兴废 乐府诗的分类 两汉乐府的艺术成就 乐府诗的思想性 汉乐府的内容 汉乐府的叙事特征 汉乐府体制的嬗变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其地位 《吴越春秋》的艺术特色

《吴越春秋》、《越绝书》及其与吴越文学的关系 《吴越春秋》对后世的影响

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及文学批评主张 《论衡》疾虚妄的写作宗旨 《论衡》的论辩方式

王符的《潜夫论》和仲长统的《昌言》

古代文学知识点

167,东汉碑文

168,马

正始文学的特征及其与建安文学的异同 太康诗风的特征 陆机的文学风格 潘岳的文学风格 张协的文学风格 左思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刘琨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郭璞的游仙诗及其艺术成就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玄言诗概述 东晋的文学世家 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诗的艺术个性 陶诗的艺术渊源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陶诗的内容题材 陶渊明的文赋 南朝乐府民歌概述 北朝乐府民歌概述 《木兰诗》的艺术成就 《西洲曲》的艺术特色 南北朝乐府民歌对后世的影响 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古代文学知识点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鲍照及其七言诗的成就 七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谢脁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大小谢山水诗之比较

永明体的产生过程及文学史上的意义 何逊、阴铿的文学成就

齐梁诗人集团概述(竟陵八友、萧衍、萧绎等)徐庾体

宫体诗的形成及其特点 北朝文学概况

庾信入北后的文学成就、地位及影响 对“庾信是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的理解 魏晋文章发展概况 南朝文章发展概况 齐梁文学新变的特征 南北朝的散文

《水经注》的艺术价值 《洛阳迦蓝记》的文学价值 六朝文人尺牍

小说在六朝时期的发展 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的主要内容

古代文学知识点

231,六朝小说对后世的影响 232,《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233,六朝文学批评的发展 234,《典论论文》的主要文学观点 235,《文赋》的主要文学观点 236,《诗品》的主要文学观点 237,《文心雕龙》的主要文学观点 238,《文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239,隋朝文学概况

唐代文学:

240,唐诗风貌形成的影响因素 241,贞观诗风 242,上官体 243,王绩

244,初唐四杰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245,文章四友及沈宋的文学贡献

246,陈子昂的文学成就、影响及其文学观点 247,《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征

248,分析《春江花月夜》体现出来的时间意识 249,刘希夷和《代悲白头翁》 250,唐诗兴象的创造

古代文学知识点

251,盛唐山水诗的总体特征 252,王维“诗中有画”的理解 253,王维与孟浩然诗风的比较 254,王孟诗派及其成就

255,中国山水诗的起源、创作和艺术风格 256,盛唐边塞诗的总体特征 257,王昌龄七绝的艺术特征 258,高适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259,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260,李颀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261,崔颢、祖咏、王之涣、王湾、张渭等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

262,李白的生平及思想 263,李白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264,李白歌行的艺术特色 265,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 266,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267,李白的地位及影响 268,杜诗被成为“诗史”的理解

269,杜诗的叙事技巧(杜甫叙事诗的艺术成就)270,杜甫律诗的艺术成就 271,杜诗的艺术风格

古代文学知识点

272,对杜诗“备于众体”的理解 273,杜诗的地位及影响 274,如何理解杜甫“诗圣”的地位

275,元结的创作特征、文学观点和他编选的《箧中集》作者的风格

276,顾况作品的成就和他的文学观点 277,刘长卿的五律及其艺术风格

278,韦应物的作品风格,与王孟的异同和继承 279,大历十才子共同的创作风格和倾向 280,卢纶的气概和李益的边塞诗成就、渊源 281,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 282,韩孟诗派的形成及其主张 283,韩愈诗歌的艺术风格 284,对韩愈诗歌“以文入诗”的理解 285,孟郊诗歌的艺术风格 286,李贺诗歌的艺术风格 287,韩孟诗派其他人的创作 288,韩孟诗派对后世的影响 289,刘禹锡诗歌的风格特点 290,柳宗元诗歌的特征 291,张籍的诗歌特征 292,王建诗歌的文学成就 293,294,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古代文学知识点

新乐府运动概况及其时代背景 元稹诗的风格特征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白居易的诗歌成就

《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魅力 元和体

白居易的闲适诗歌及对后世的影响 古文运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 韩愈、柳宗元诗文风格之比较 晚唐古文衰落和骈文复兴的原因 唐传奇的创作情况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与六朝小说之比较

俗讲与讲经文、转变与转文的概念 杜牧怀古咏史诗歌的艺术成就 许浑咏史诗歌的艺术特色 贾岛姚合苦吟诗派的风格特色 对“郊寒岛瘦”的理解

晚唐的闺阁诗、隐士诗及伤时刺事诗

古代文学知识点

315,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的内容 316,对李商隐诗歌多义性的理解 317,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 318,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贡献与影响 319,词的起源

320,花间词人的创作风格 321,南唐词人的艺术风格与贡献 322,《花间集》概况

宋代文学

323,宋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324,宋初的散文和散文改革 325,宋初三体及其艺术风格 326,宋词对五代词的继承和创新 327,柳永词的艺术特征 328,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 329,柳永对后世的影响

330,欧阳修的散文成就及其改革主张

331,欧阳修、梅圣俞、苏舜钦对诗歌革新的贡献和创作成就

332,王安石的散文风格及诗歌风格 333,334,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350,351,352,353,354,古代文学知识点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苏轼的古文成就 苏轼的诗歌艺术成就

苏轼词的艺术风格和对词发展贡献 对苏轼“以诗为词”的理解 苏轼的意义和影响 黄庭坚的诗歌成就 陈师道的诗歌成就 江西诗派在两宋的流变 江西诗派的诗歌主张 黄庭坚词的艺术特征 晁补之词的艺术风格 晏几道词的艺术成就 秦观词的艺术风格和贡献 贺铸词的艺术风格

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及对词发展的贡献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及主张 朱敦儒的词

张元干、叶梦得等南渡词人的整体风格 南宋四名臣及爱国将领的词 陆游的创作道路贺诗歌渊源 陆游诗歌的特点和成就

古代文学知识点

355,陆游对后世的影响 356,杨万里及其“诚斋体”的特征 357,范成大使金诗和田园诗的成就

358,辛弃疾的创作道路和及其对词境的开拓 359,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360,辛派词人的创作

361,姜夔词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362,姜派词人的创作 363,吴文英词的特征 364,南宋散文的成就

365,永嘉四灵的诗歌渊源及其成就 366,江湖诗派的创作 367,南宋理学家的文学主张 368,宋末的爱国诗词 369,辽诗概况 370,元好问的诗歌成就 元代文学

371,元代文学概况

372,元杂剧的体制和南戏的体制区别 373,元散曲的整体风格 374,元代文学的总体审美情趣 375,说话艺术和话本 376,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90,391,392,393,394,395,396,397,古代文学知识点

《西厢记诸宫调》和诸宫调 关汉卿的创作思想和旨趣

《单刀会》、《西蜀孟》的思想艺术特征 关汉卿的喜剧创作特色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窦娥冤》的艺术形象和思想内涵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西厢记》对莺莺故事的创新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特色 《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西厢记》对后世的影响

《西厢记》与《牡丹亭》女主角的比较 白朴《梧桐雨》的艺术特色

白朴《墙头马上》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意义 马致远《汉宫秋》的艺术特色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大都作家群的创作

纪君祥《赵氏孤儿》的现实意义和创作特色 河北、山东、山西作家各自的文学中心及其创作 杂剧的南移与衰落的原因

郑光祖《倩女离魂》等作品的艺术特色 乔吉、宫天挺南方杂剧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知识点

398,南戏的形成和发展

399,高明《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和现实意义 400,《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401,四大南戏的艺术成就

402,元代散曲的兴起、体制风格及相对于诗词的特点 403,元代前期、后期的散曲创作 404,元代诗文——元四大家的创作 405,杨维桢及其铁崖体的特征 明代文学

406,明代文学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各体文学的发展情况 407,《三国志演义》的版本及作者 408,《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涵

409,《三国志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含义 410,《三国》的叙事特色 411,《三国》的战争描写特色 412,《三国》人物描写特色 413,《三国》的语言特色 414,《三国》的影响

415,《水浒传》的成书过程、版本和作者 416,《水浒》的思想内涵 417,《水浒》的语言特色 418,《水浒》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就

古代文学知识点

419,《水浒》的叙事结构 420,《水浒》的影响

421,金圣叹称《水浒》“胜似史记”,从写人叙事两方面着眼,谈谈理解

422,《三国》和《水浒》在人物刻画方面的异同 423,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结构特点的比较 424,《西游记》的版本和作者问题 425,《西游记》的思想内涵

426,《西游记》的叙事、形象塑造和语言特色 427,《西游记》的影响

428,《金瓶梅》的版本、作者问题 429,《金瓶梅》的思想内涵

430,《金瓶梅》的创作动机和人物刻画、叙事结构及语言特色

431,《金瓶梅》的影响

432,章回小说的产生及文体特征 433,明代白话小说的繁荣 434,三言二拍的思想内涵 435,三言二拍的艺术技巧

436,《剪灯新话》等明代的文言小说 437,明初“吴中四杰”的诗歌创作成就 438,宋濂、刘基的散文成就 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古代文学知识点

台阁体的作品及其流行的原因 茶陵派的诗歌主张和实践 八股文的特征

前七子的复古主张和创作实践 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和创作实践 前后七子创作理论的异同 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和影响 唐宋派的创作主张和实践 李贽的文学思想“童心说”及其创作 公安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 竟陵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 晚明小品文的创作特点和影响 复社、几社的创作理论和实践 明代杂剧的创作情况及其特征 徐渭《四声猿》的艺术和思想成就 传奇的渊源、文体及其体制 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四大声腔与昆腔的发展 明代后期的传奇创作高潮 吴江派作家的创作 沈汤之争 临川派作家的创作

古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 篇5

绪 论

【教学目标】

理解“现代文学”这一概念;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性质;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进程的主要历史阶段(历史分期)及中国现代文学在各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格局、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分期与阶段性特征。难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质及其承前启后的独特地位。【教学内容】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过程

从从属于新民主义革命到具备独立的学术品格的建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一般分期

1917—1927年 新文学的生长期

1927—1937年 新文学的发展期

1937—1949年 新文学的调整期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

1.实现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

2.坚持为人生的方向。

3.多样化的风格。

四、本课学习方法

第一编 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1917—1927年)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兴起及其历史背景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近代文学的背景

三、外国文学的逐渐引进

第二节 五四文学革命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开展及其内容

(一)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的文学观念、理论主张

(二)文学革命的创作成绩:鲁迅的小说、胡适的白话诗

(三)外国文艺思潮及作品的译介

1.文艺思潮: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派、印象主

义、心理分析派。

2.作家作品:1918年《新青年》之《易卜生专号》,前后译介了易卜生、屠

格涅夫、龚古尔、王尔德、契诃夫等人的作品。

二、文学革命中的论争1.与林纾的论争,2.与《学衡》派的论争,3.与《甲 寅》派的论争

三、文学革命的意义

(一)在文学观念上,否定文以载道等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社会成为共 识。

(二)在文学内容上,体现民主主义,反帝反封建的主题。

(三)在语言形式上,摒除文言文和僵化的传统文学模式,白话文及多样化的

现代表现手法成为主导。

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和刊物的兴盛

1921年以后,新文学社团及刊物的涌现成为新文学大发展的主要标志。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及新月派、湖畔诗社、浅草——沉钟社、语丝社等。

第二章 鲁 迅

第一节 生平、思想与创作概况

1.生平与思想发展:两次绝望及民主主义、进化论、启蒙主义思想的形成;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发展。

2.创作概况:小说、散文、杂文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一、主题内容

《呐喊》与《彷徨》的主题内容可分为四大块:

1.揭露封建宗法制度的吃人本质,以《狂人日记》、《孔乙己》为例。

2.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提出了国民性改造的主题,以《药》、《阿Q正传》为例。

3.真切地反映旧时代农民的悲惨命运及其精神上的弱点,以《**》、《故乡》为例。

《祝福》对底层妇女的描写具有其独特的意义,揭露的是封建礼教吃人的悲剧。

4.探索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以《孔乙己》《在酒楼上》《伤逝》为例。

二、成就与艺术特色

《呐喊》和《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主题内容,而且创造了新颖的艺术形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实现了小说形式向现代的转型。

1.鲁迅的取材和写法,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体式,以现实主义方法为主,实现了对传统写法自觉、大胆的突破。

2、“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

3.故事情节的弱化与灵魂揭示的强化。

4.直叙的散记体结构和深化主题的结尾。

5.点睛白描的艺术表现手法。第三节 《阿Q正传》

1.阿Q形象的多重意义。

2.阿Q的精神胜利法。

3.艺术上的成就。

第四节 《野草》 和《朝花夕拾》

1.《野草》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2.《野草》艺术上的创新性。

3.《朝花夕拾》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五节 鲁迅杂文

1.鲁迅杂文创作概况。

2.鲁迅杂文文体特色及比拟造形的方法。

第三章 第一个十年的小说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及其小说创作

一、文学研究会成立概况

二、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

1.关于“问题小说”;

2.冰心、庐隐、许地山、王统照的问题小说;

3.关于“乡土小说”;

4.乡土小说的两大类:田园小说和悯农小说,废名和王鲁彦、许钦文、台静农、彭家煌、黎锦明、蹇先艾等。

三、叶绍钧的创作

1.创作概况;

2.短篇小说和长篇《倪焕之》 第二节 创造社及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一、创造社及自叙传小说的兴起

1.创造社的成立及概况 2.自叙传小说的兴起 3.浪漫抒情小说的艺术特点 4.创造社其他小说家的创作:

二、郁达夫及其小说

1.生平和创作

2.《沉沦》时期的小说特点

3.《春风沉醉的晚上》及后期创作的变异

第四章

郭沫若

第一节 郭沫若及与《女神》

1.生平与创作概况

2.《女神》的内容与艺术特色:泛神论、自我形象、浪漫主义;

3.其它诗集:《星空》《前矛》《瓶》《恢复》。第二节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与《屈原》

1、历史剧观念与创作概况

2、《屈原》的成就和艺术特色

第五章 第一个十年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初期白话诗

1.概况

2.胡适的《尝试集》

3.其他白话诗人: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沈尹默、周作人。第二节 小诗运动

1.小诗的发生;来源与特色;

2.冰心的《繁星》《春水》

3.宗白华的《流云集》 第三节 湖畔诗社的爱情诗

1.概况及艺术特色;

2.汪静之的《伊底眼》《蕙的风》等。第四节 李金发与象征诗派

1.早期象征诗派;

2.李金发及其《微雨》《食客与凶年》。第五节 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诗派

一、新月诗派

1.发展概况

2.格律化新诗的美学原则及意义

二、闻一多

1.生平与“三美”为核心的新格律诗理论。

2.《红烛》:浓烈的爱国情思;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3.《死水》:爱国主义的变化与发展;新格律特征;客观抒情。

三、徐志摩

1.生平与创作:“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

2.清新轻柔的《志摩的诗》,艺术圆熟的《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再别康桥》的情感与艺术形式;

3.艺术成就与贡献

第六章 第一个十年的散文

第一节 概述与《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 第二节 周作人、朱自清、冰心的现代散文创作

一、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小品散文

二、以冰心、朱自清为代表的抒情散文

与周作人同为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朱自清、冰心,在五四时期的美文创作中,以“漂亮”、“缜密”见长。

第七章 初期话剧创作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田汉

(一)《咖啡店之一夜》与《获虎之夜》

(二)《名优之死》

第三节 “独幕剧圣手”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和《压迫》

第二编 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

(1928—1937年)

第八章 左翼文学运动及文艺思想论争(1学时)

第一节 第二个十年的文学格局

一、30年代文艺运动的基本线索

二、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与特点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

二、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三、“左联”的成立 第三节 不同文学思潮的较量

这一时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文艺思想相对立的局面 左翼阵营与与“新月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的论战

第九章 左翼小说创作概况 第一节 “革命的浪漫蒂克”倾向

1.蒋光慈和他的《少年漂泊者》《咆哮了的土地》,华汉和他的《地泉》三部曲、洪灵菲的《流亡》等。

2.早期革命小说的特点与缺限:浪漫主义的抒情气质和“革命的浪漫蒂克”并存;写“群像”与人物公式化、概念化交织。第二节 丁玲、柔石等其他左翼作家的小说创作

一、丁玲早期短篇集《在黑暗中》《自杀日记》,多写富于叛逆精神而又苦闷彷徨的知识女性。成名作《沙菲女士的日记》创造了带点病态反抗色彩的时代女性沙菲的典型。中期左翼小说:《韦护》、《一九三0年春在上海》的浪漫谛克倾向;《水》、《田家冲》、《母亲》的转向现实主义。

二、柔石的小说创作概述;《二月》评析:苦闷矛盾的知识分子形象;抒情的技巧;《为奴隶的母亲》评析:对封建制度与文化的控诉。

三、叶紫的小说《丰收》,表现丰收成灾的主题,显示了强烈的阶级意识,突出了性格的单面性,减少了叙事语言的暗示性

四、张天翼的小说多写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及小知识分子的庸俗虚伪,如《包氏父子》、《华威先生》。地主官僚的恶德恶行,如《砥柱》、《清明时节》。特点是讽刺的风格,漫画、速写式的笔法。

五、沙汀的代表作有长篇《淘金记》和短篇《在其香居茶馆里》,人物主要是一些反面的土著形象,包括豪绅地主、地方官吏、袍哥大爷。擅长在富有地方色彩的小环境中表现人物,用个性化的语言突出人物的个性。

六、艾芜有《南行记》,代表作《山峡中》描写被抛出正常生活轨道的野性男女的生存挣扎,表现锈蚀的灵魂中闪现的人性美。抒情、写景、叙事糅为一体的现代抒情小说范例。

七、吴组缃的早期小说偏于心理分析,多写青春爱情、家庭等内容。其中《录竹山房》是最有诗意之作。《黄昏》《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从一种牵拉、连带关系中对全幅乡村破产图作一种总体的形象呈示。第三节 萧红、萧军与东北作家群

一、东北作家群概述;

二、萧军作品简介:概况和《八月的乡村》;

三、萧红生平及创作简况及代表作:《生死场》写东北农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日寇侵入后的苦难与反抗。《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不幸愚昧的生活,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小城三月》评析:美 丽而忧郁的“抒情诗”。散文化小说特点:感伤的抒情格调;重文化风俗、自然景物描写,不重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散文化结构。

第十章 茅 盾

第一节 生平、文艺思想与创作成就

一、生平及文艺思想

二、创作道路概述 第二节 《子夜》

一、题材与主题: 以民族资本家与买办金融资本家的矛盾冲突为主线,再现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面貌,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性质。

二、人物形象 吴荪甫是民族资本家的典型。精明、果敢、有抱负,过分自负。赵伯韬是金融买办资本家的典型。阴险、狡诈、腐朽。冯云卿是走向灭亡路上的封建地主形象。工头屠维岳是是吴荪甫形象的补充。

三、艺术成就

(一)结构宏大而缜密。多线条并行发展,多重矛盾交错展示。

(二)心理分析为主的人物描写。

(三)象征、隐喻性的环境描写。第三节 短篇代表作

一、《林家铺子》的主题是《子夜》的补充与延展。

二、《春蚕》和“农村三部曲”:丰收成灾及农民的逐渐觉醒。

三、艺术成就:截取生活横断面,运用典型情节和细节推进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刻画。

第四节 茅盾的文艺批评与散文创作

一、中国现代批评的开创者之一

从1917年到1926年,他用各种笔名写了文艺批评260余篇。1925年前主要是表现为“表现人生指导人生”,1928年到1935年是带着带着左翼作家的激进主义色彩,注重对文学现象的阶级分析,形成了社会—历史批评。茅盾的文学批评主要以时代性为其基本特点,主要是马列主义的综合批评,历史唯物主义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批评观。

二、革命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三、系列作家论:《鲁迅论》、《冰心论》、《徐志摩论》等

四、散文创作 茅盾的抒情散文创作数量惊人:在《茅盾全集》中占有7卷之多,高达228万余字,包括报告文学、抒情散文、速写杂文等多样品种,质量上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十一章 老 舍

第一节 老舍生平与创作道路

一、简介老舍生平及其创作总体风貌

二、梳理创作基本轨迹与线索

1.早期代表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

2.《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

3.中短篇代表作《月牙儿》、《黑白李》、《老字号》《断魂枪》

4.城市贫民命运悲剧经典:《骆驼祥子》

5.民族史诗巨篇:《四世同堂》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表现与批判

一、守旧落后的老派市民:以《离婚》中的张大哥、《二马》中的老马先生为代表,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熟与因袭守旧的国民性的深刻联系;以《老字号》与《断魂枪》为例,现代社会中不可逆转的人事变迁与价值转向提出深刻质疑。

二、漫画化的新派市民:如《离婚》中的张天真和马克同,《四世同堂》中的老二祁瑞丰等;以《黑白李》为代表,表现新旧对比。

三、城市贫民群体,以《月牙儿》、《骆驼祥子》为例 第三节 城市贫民命运悲剧的经典:《骆驼祥子》

一、情节结构:这部小说直接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贫民的苦难生活,一个破产农民来到城市谋生,他如何被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的行列,以及在这一人生历程中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故事始终围绕“买车”展开祥子命运的三起三落。

二、城市贫民典型性的深刻发掘

1.市民性格的多重性发掘。从贫困中发掘的城市贫民的生存意志;小生产者的保守和个人主义

2.精神毁灭的悲剧命运

三、文化批判的独特视角。伦理——文化的批判视角,是老舍表现和批判市民社会的立足点,不同于其他现代写作的独特性也在于此。他表现的是老北京 城市文化制约下的人伦关系和世态人情,关注特定文化中传统与现代的复杂矛盾和人性冲突。

1.与精神启蒙立场的差异

2.与阶级分析的距离

3.文化决定论的局限 第四节 老舍的幽默艺术

一、幽默是体现在老舍各体文学创作中的稳定风格

二、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

三、喜剧性与悲剧性的相互渗透

四、老舍、钱钟书、赵树理之幽默的简单比较

第十二章 巴 金

第一节 巴金的生平与思想

一、文学活动概述:巴金在共和国成立前的文学活动可分为前后两期,即从20世纪20年代登上文坛到抗日战争爆发是前期,从抗日战争爆发到共和国成立是后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写了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文革”后,巴金写有随笔集《随想录》。

二、无政府主义思想。巴金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一,“五四”时期。其二,20年代中后期。其三,40年代及其以后。第二节 《家》及其文学成就

一、《家》的写作动因。

二、《家》的内容及人物。《家》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庭的典型形态。高老太爷是高公馆里至高无上的封建“君主”。高觉新高老太爷的长孙,是一个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鸣凤出身穷苦人家,她幼年丧母,被父亲卖到了高家,最后不惜以死抗争,投井而死。

三、《家》的文学成就。《家》是一部中国旧日大家族溃败的历史,它描写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生活。《家》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和批判精神,包括对专制制度的否定。《家》表现出一种热烈悲郁的抒情风格。第三节 《憩园》和《寒夜》

一、《憩园》描述的是一个旧公馆“憩园”的前后两代主人的故事。《憩园》的主题。《憩园》中的杨梦痴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二、《寒夜》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说写作上的最高艺术成就,尤其是在心理描写上达到极高的境界。

第十三章 沈从文

第一节 边城湘西的歌者

一、生平及创作概况

二、总体文学风格与艺术特色 第二节 田园牧歌的诗美之境

一、创作中的核心概念:生命与自然

二、《边城》主要内容简介

三、《长河》主要内容简介 第三节 “乡下人”眼中的都市

沈从文的小说整体用生存与生命的对立、历史与想像的对立、现实与幻想的对立重构了它眼中的乡村和都市,构成其城乡叙述对照。

一、以《绅士的太太》、《八骏图》等为例,表现对都市人虚伪的尖锐讥讽和调侃。

二、以《虎雏》、《都市一妇人》、《如蕤》等为例,讲述主人公逃离都市的故事,同时开始转向探寻都市生命重造的可能性。第四节 以文学构筑的生命乌托邦

一、“生存”与“生命”的对立

二、乡土生命的自然形态

三、都市生存的物化形态

京派的生命理想从乡村中国产生,强调生命的本真存在,这成为是“重造民族品德”的文化理想的必由之路。

第十四章 京派小说与海派小说(2学时)

第一节 京派小说

一、生命世界的守望者:代表作家及创作概况简述;京派小说艺术特色概论;

二、“乡下人”的身份体认和审美眼光:

a.京派的“乡下人”身份的文化内涵b.城乡叙述对照的形成:城乡叙述对照体由此形成,和谐自然的是乡土,冲突矛盾的是都市。正是出于对都市客观非 自然、反生命本质的警醒,出于对都市现实的深刻怀疑,京派叙事表达出乡土生命的真实性。

三、田园牧歌化的抒情小说,其诗性表现: a.人物性格及其生命体验消除内部对立 b.充分把握“心灵的悲剧” c.浓郁的抒情风格

第二节 海派小说

一、流派的现代主义特征及其与日本新感觉派的关系;新感觉派代表作家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生平与创作简介

二、“感觉”叙述的文学特征

新感觉派用“感觉”特殊性质,使人们从另一种视角重新来审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外部环境。

三、“感觉”叙述的文学意义

四、颓废观与文学形象 a.颓废的故事形态 b.颓废的文学形象展现

五、心理剖析的现代诠释。以施蛰存的现代心理分析小说为例: a.《梅雨之夕》:现代都市人的多重心理与潜意识剖示

b.《将军的头》:以心理分析的手法重新演绎古代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

第十五章 第二个十年的新诗

第一节 殷夫与“红色鼓动之诗”

一、早期诗作《孩儿塔》:多歌唱爱情和自我的孤寂,向往光明,渴求反抗斗争。诗风忧郁感伤。

二、后期诗作:歌唱工人阶级及其革命斗争,如《血字》;歌唱自我同旧阶级的决裂,如《别了,哥哥》。诗风激昂刚捷,明快有力,节奏铿锵,被称为“红色鼓动诗”。第二节 中国诗歌会的创作

一、特点与贡献:坚持诗歌反映现实,推动长篇叙事诗的写作,探索新诗大众化、歌谣化的途径。

二、缺点:对诗歌艺术规律重视不够,一些作品显得粗糙,诗性不足。第三节 臧克家的诗作

一、生平与创作概述

二、前期代表作《老马》、《难民》、《罪恶的黑手》,以格律形式反映社会现实,重视字句的锤炼,意象丰富、含蓄。被称为“苦吟诗人”。

三、四十年代的政治讽刺诗《宝贝儿》。第四节 现代派诗歌

一、概述:形成于三十年代初,鼎盛于1936年前后。艺术表现以象征主义方法为中心,融化西方象征派、意象派和中国古典诗词的营养。重要的诗人有戴望舒、汉园三诗人、废名等。抗战爆发后,大部分诗人转向描写社会现实。

二、戴望舒的创作

1.生平与创作概述

2.《雨巷》:“为新诗的音节开了新纪元”。

3.《我用残损的手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在民族苦难中抒写个人的不幸,诗风豪迈。写实与象征结合,形式是半格律的自由体。

三、卞之琳、何其芳、废名等的诗歌

1.卞之琳的诗,内容多写下层社会生活,探索人生哲理,表现爱情。技巧与形式上,融汇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戏剧性场境”,化合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暗示;重意象创造而省略联络;重格律探索,如《酸梅汤》、《断章》。

2.何其芳的诗:前期是对忧郁缠绵的爱情、梦、美的追求。用象征手法,文字华丽。如《预言》、《爱情》。抗战时期歌唱群众、青春、自我的变化。热情明朗,乐观向上,如《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生活是多么宽广》。

3.废名的诗:抒写了自己在现代都市的寂寞感,对现代人存在价值、意义进行了质疑,渴望超凡脱俗,向往传统生活,在入世与出世间挣扎。朱光潜曾指出:“废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禅与道人风味,他的诗有一深玄的背景,难懂的是这背景”,如《街头》《灯》《掐花》《镜》等。

第十六章 曹禺与第二个十年的戏剧

第一节 第二个十年的戏剧

一、概述

戏剧创作在本时期臻于成熟,曹禺的《雷雨》、《日出》可视为我国现代话剧剧本成熟的标志。除曹禺外,本时期还涌现出了夏衍、李健吾、宋之的、陈白尘等新人,把话剧创作与演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 1.五大剧社: 南国社、复旦剧社、上海戏剧协社、辛酉剧社、摩登剧社。2.“无产阶级戏剧” 3.“红色戏剧” 4.国防戏剧

5.三大戏剧运动代表人物 6.农民戏剧实验

三、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建吾的创作 1.剧场戏剧的确立 2.主要戏剧场作

夏衍 《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洪深 《农村三部曲》、《走私》、《飞将军》、《女人女人》等。李健吾的剧作

第二节 曹禺生平及创作概况

生平与创作,西方现代戏剧的影响,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第三节 说不尽的《雷雨》

《雷雨》四幕剧,表现两个家庭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纠葛,由八个人组成不同的社会关系;(亲子、血缘、性爱、阶级)构成的网;三条主要情节线索

戏剧通过特定的家庭关系、人物的社会因素,由暴露大家庭罪恶转向社会罪恶,更重要的是展示家庭悲剧、社会悲剧的同时,写出了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命运悲剧和精神悲剧;人对命运的抗争和不可主宰这种悖论式的生存困境。

一、中国现代戏剧结构的创造

通过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两个场景(周家、鲁家)集中展开两个家庭的复杂的历史现实矛盾和纠葛。用其特殊的“回顾方法”将过去与现在情节交织,把“过去的悲剧”由“现在的悲剧”的发展而逐步引出。

二、诗化现实主义的创作特征

1.人物形象的浓烈情感性:如蘩漪的“最雷雨”的性格。

2.注重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第四节 《日出》及《原野》

一、《日出》:“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

二、《原野》:人存在的本源性困境探求

第五节 《北京人》和《家》

一、《北京人》:封建家族与士大夫文化的挽歌

二、《家》:不同于巴金小说的戏剧再创造

剧本以觉新、瑞珏、梅表姐、鸣凤为主角,着重写旧礼教对青春和爱情的摧残。剧本具有浓郁的诗情戏剧。

第十七章 第二个十年的散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各类散文创作

一、林语堂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30年代提倡“幽默”文学,以文白夹杂的“语录体”,庄谐并出地谈性灵,说自我,话闲适。

二、“鲁迅风”杂文

鲁迅的杂文影响和启发了一批作者,形成了“鲁迅风”杂文作者群。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散文

第三编 新文学的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第十八章 “抗战”与40年代的文学运动

第一节 战争时空下的文学格局和文学进程

抗战文学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特点。

一、阶段性:

a.抗战初期(1937年7月—1938年10月)

b.抗战中期(1938年10月—1944年9月)

c.抗战后期及内战三年(1944年9月—1949年9月)

二、区域性:

a、“孤岛”文学的概况

b、沦陷区文学的概况

c、大后方文学的概况

第二节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解放区的文艺运动

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背景及《讲话》的内容、意义和缺失。

二、解放区文艺运动概况和小说、诗歌、戏剧创作的成就。第三节 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一、关于抗战文艺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

二、对战国策派的批判

三、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

四、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的论争

五、胡风的文艺理论

胡风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主观战斗精神”,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三大支柱(三个主要观点):

1、“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

2、“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

3、“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

第十九章 赵树理

第一节 赵树理的文学道路及其意义

一、生平与创作概况

二、“文摊“文学家与“赵树理方向” 第二节 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点

一、题材与“问题小说”模式

二、对于农民形象的成功塑造

三、通俗化、大众化、民族化 第三节 代表作品介绍

短篇《小二黑结婚》、《传家宝》、《邪不压正》,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

第二十章 解放区作家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短篇小说的成就

一、孙犁的诗化小说

1、概述:抒情化、散文化、诗化

2、《荷花淀》

二、康濯和孔厥的短篇小说

三、解放区军事题材短篇小说

四、知识分子题材短篇小说 第二节 长篇小说创作

一、丁玲40年代的创作

1、风格的转变

2、《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周立波与《暴风骤雨》

1、生平及创作简介

2、《暴风骤雨》

三、反映工农业生产建设活动的长篇小说 《高干大》、《种谷记》和《原动力》等

四、《新儿女英雄传》等“新英雄传奇”

第二十一章 国统区与“孤岛”、沦陷区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国统区的小说创作

一、抗战几个阶段国统区小说创作的变迁

1.初期偏重纪实性的小说“报告文学化”现象 2.稍后,作家对战争中民族精神的新变化进行了表现

3.随着抗战的持续和深入,作家的视线由光明转向黑暗,小说创作中的暴露讽刺之风大盛,如张天翼、沙汀、艾芜等人的作品。

二、国统区重要作家及作品介绍

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等暴露讽刺作品 “七月派”小说作家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 第二节 “孤岛”和沦陷区文学创作概述 第三节 张爱玲和她的《传奇》

一、张爱玲生平与创作概况

二、张爱玲笔下“传奇”世界的艺术特色

三、雅俗结合、兼取中西、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钱钟书和他的《围城》

一、钱钟书生平及著述简介

二、《围城》的人物与主题

三、《围城》的风格

《围城》是一部讽刺小说。《围城》是一部幽默小说。《围城》是一部“学人小说”。第五节 张恨水与通俗小说的发展

一、生平与创作概况

二、张恨水小说的“言情”

三、张恨水对通俗小说的改造与发展

第二十二章 第三个十年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艾青

一、艾青的创作历程及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1.生平及创作概况

2.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二、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

1.雪与雾

2.土地和旷野

3.黎明和太阳

4.生与死

三、艾青诗歌的主导性精神意识

1.反叛意识

2.苦难意识

3.平民意识

4.战争意识

四、艾青的诗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 第二节 “七月派”的诗

一、创作概述

1.讴歌抗战,呼唤解放。

2.抨击丑恶,揭露黑暗。

3.赞美革命人民。

4.赞美自然,赞美光明。

二、绿原、鲁藜、阿垅的诗 第三节 “九叶派”的诗

一、创作概述

二、追求“平衡美”和“新诗戏剧化”

三、穆旦的诗歌创作成就 第四节 田间的诗

田间的诗歌创作与《给战斗者》 第五节 冯至的诗

一、《昨日之歌》所收作品写于1921年至1926,以歌吟友谊和爱情最为动人,尤其是爱情诗篇别具一格,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的哲思。其中长篇叙事诗《吹箫人的故事》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二、《北游及其他》收入诗人1926-1929年创作的诗歌。第一辑以爱、相思为主题,第二辑是诗人孤独中“无归去”时的“自咏诗”,第三辑是诗人“公开的爱情历程中的产物”,其中感伤情绪淡薄了,思量成分加重了,开始向哲理诗人转变。

三、《十四行集》,写于1941年,共27首,1942年结集出版。表现了冯至的强烈的死亡意识,向死而生的存在观,表现了他个体存在者的孤独、选择与承担意识,在艺术上代表了中国十四行诗的最高成就。第六节 政治讽刺诗

1.概述

2.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 第七节 解放区的诗歌创作

一、平民、大众化倾向

二、群众性诗歌运动勃兴

三、民歌体长篇叙事取得成就

第二十三章 第三个十年的戏剧

第一节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一、抗战初期:向“广场戏剧”倾斜

二、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新歌剧

三、40年代末:**中的广场活报剧 第二节 “剧场戏剧”的兴起与繁荣

一、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

二、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

第二十四章 第三个十年散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 考点归纳 篇6

名词解释

文学研究会: 1921年 1 月北京成立。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和郑振铎等 12 人。

文学研究会宣称要“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创作上强调写实主义,人们习惯将其创作称为 “ 人生派 ” 或 “ 为人生 ” 的文学。新月社:它于 1923 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它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团体,文学上表现个性,反对功利性,以人性为基本,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

他们中间有闻一多、徐志摩、梁秋实等人。他们倡导新格律诗,闻一多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对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加以肯定。

湖畔诗社: 1922年 3 月成立于杭州,中间有员为冯雪峰、应修人、潘谟华、汪静之等人。

他们的作品以爱情诗闻名,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

语丝社: 《语丝》周刊创办于1924 年 11 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幽默泼辣的 “ 语丝文体 ” 而获 “ 语丝派 ” 称号。他们致力于社会批判文学,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感受美的生活。

鲁迅被称为语丝社主将,成员还有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等人。

创造社: 1921年 7 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田寿昌等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初期主张 “ 为艺术而艺术 ” , 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 “ 内心的要求 ”,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伤感主义和浪漫主义。其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

《故事新编》: 鲁迅以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 篇作品。这些作品的语言秉承鲁迅先生的一贯文风,幽默风趣,婉而多讽。它们多用神话与楚辞典故,营造了古今叠印、虚实相生的浪漫主义意象,情感极为浓烈充沛,想象奇特丰富。问题小说: 典型的“ 五四 ” 启蒙时代平民文学的产物,不是流派而是一种题材是一种创作风尚热潮。

从广义上,是思想性、针对性强的小说;从狭义上,指在“ 为人生 ” 的文学思潮指导下,风靡于知识分子中探究人生之类的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 ” 的主题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许地山、庐隐等

乡土文学: 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 乡土文学 ”。

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 为人生 ” 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

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小诗:一种即兴式的短诗,表现刹那间的情绪和感触,寄寓人生的哲理和思想,并执着于意境的追求,引起读者,联想,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

五四后,失意青年抒发哲理情怀。较著名的有冰心的的“ 春水体 ” 或 “ 繁星体 ”,宗白华的 “ 流云体 ”

简答题与论述题

1、新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区别。

答:第一点, 从观念上,否定了代圣贤立言,游戏消遣的传统文学观,以文学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精神。

第二点,从内容上,表现民主、人道主义思想,表现时代个性解放精神。

第三点,从语言形式上以白话代替文言,吸收国外文学的手法和形式。创造一种既具世界性,又具民族性的新文学形式。

鲁迅

《狂人日记》

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1918 年 5 月发表在《新青年》,它标志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 “ 狂人 ” 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人物形象与小说意义: 狂人是个是个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的艺术形象,其现实性不在于它是一个写得真实传神的“ 迫害妄想 ” 症患者,而在作品集中描写了他在迫害妄想中时时表露出的强迫观念,让人们透过病态,推导出一个反传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如何因传统势力的迫害而致狂的,《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狂人的形象具有“ 狂 ” 与 “ 不狂 ” 的两重性。狂人的 “ 狂 ”,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 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 “ 不狂 ”,则在于他 “ 超前 ” 的思想认 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 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 “ 疯子 ” 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 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

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 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然而,鲁迅对于狂人的命运和前途却并不乐观,因此,在作品的“ 文言小序 ” 中预感到了他的结局: “ 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阿Q 正传》

人物形象: 它是一个贫苦落后的流浪雇农, 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不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好面子,恃强凌弱,欺软怕硬,游手好闲,而其麻木健忘是精神胜利法的核心。

形象意义 :落后民族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安于粉饰落后民族和被奴役的盲目自安自我欺骗的民族精神病态,赤裸裸的剖析和揭露民族劣根性。阿Q 是一个符号,一面镜子,一面警钟,他或许象征了人类的困境,生活的困扰,阿 Q 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阶段、集团或是民族,是人类某种普遍性的象征,有超越时间性、超越阶段性和超越国界线性。

小说意义: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小说采用了悲喜交融的表现手法。作品引起人们的阵阵笑声,但同时又是一出写得异常沉重的悲剧,寓庄于谐,亦庄亦谐,在笑声里隐含着深沉的忧郁与哀痛。

3.用“ 传记 ” 式结构,塑造了一个圆满的典型形象。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 “ 间离效果 ” 在小说中同时并存

4.注重细节的刻画,画龙点睛。《伤逝》

小说意义: 鲁迅先生惟一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作者将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放置到“ 五四 ” 退潮后依然浓重的封建黑暗背景中,透过他们的悲剧命运寓示人们要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引领青年去寻求 “ 新的生路 ”,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艺术特色: 小说采取“ 手记 ” 的方式小说采取 “ 手记 ” 的方式 , 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与精湛的白描技法。首先,在叙述中抒情 , 其次,也通过议论直抒胸臆再次,作者也借助景物描写抒情。

爱情悲剧原因: 失去职业后,生计成了问题,这使他们的爱情生活蒙上了阴影。加上结婚后,子君以为追求的目标达到了,便日渐沉浸在小家庭琐碎的生活中,不再去上进了,变成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甚至有些庸俗的家庭主妇,甘愿做靠丈夫养活的附属品。实际上,子君尚未得到真正的自由就停止了追求。软弱而自私的涓生在感受到婚后生活的平庸和生活的压迫时,只想着“ 救出自己 ”,并自欺欺人地把抛弃子君作为自己 “ 向着新的生活跨出去 ” 的第一步,结果是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并未真的跨入新的生活,整日在悔恨与悲哀中消磨着生命。

叶圣陶

叶圣陶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冷静观察,客观地描写,是他的小说特有的风格。他的短篇小说大多具有结构严谨、布局讲究、结尾含蓄等特点。

《潘先生在难中》通过一个小学校长 潘 先生在逃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揭示了封建军阀的罪恶,同时也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自私、苟且、偷安的思想弱点,塑造了 潘 先生这一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的形象。

作品截取了潘先生在逃难中的三个片断来写人物。

第一个片断,写的是战争要来时,潘先生带领儿女逃离小镇,奔往上海的情形。

第二个片断,写潘先生独自回到小镇的情形。

第三个片断,先写潘先生听到正安失守的消息后,仓惶逃入洋人的“ 红房子 ” 里避难,后写战事停止后,潘先生为欢迎杜统帅而写颂辞。许地山

《春桃》

标志着许地山走出了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春桃》发表于1934 年,以饱满感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在命运恶浪的播弄面前稳健地驾驶着人生之舟的强者 —— 春桃。

当兵匪战祸使春桃的生活中同时出现了两个男人时,这位朴实坚强地位卑微的劳动妇女作出自己勇敢的,令人吃惊的决定。她和两个男人开起了“ 三人公司 ”,以自己的的意志支配自己的命运,表现了劳动者在生活的重要下相濡以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准则。

春桃的性格正是在苦难命运的反衬下显得熠熠生辉,高洁华美,是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难得的富有现代气息与魅力的下层女性形象之一。春桃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不仅显示了比敏明、高洁、惜官、玉官等人高得多的道德审美价值,更显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真正了解。

《缀网劳蛛》

1922年发表。童养媳尚洁逃离婆家后与长孙可望结为夫妻,后遭遗弃,到马来半岛独自为生。长孙知错,将尚洁接回,自己则去槟榔屿赎罪。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异域情调。

《缀网劳蛛》里的尚洁,得失随缘,不求闻达,一切都任其自然,“ 表面看来是逆来顺受的弱者,实际上却是达天知命的强者 ”,她的这种人生态度井 没有导向对现实人生的否定,却进一步强化了人物生存的意志,是有积极意义的。“ 缀网劳蛛 ” 包含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独到的隐喻,人生如 “ 网 ”,这个 “ 网 ” 对人的制约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紧相交织。许地山把对人生的思考探究推到了皙学的、形而上的境界。可见,他真实的意图是从教义里 “ 抽取一片 ”,放进一 个他自认为合理的人生观,而并没有把小说化为形象的宗教教义。

冰心

1921年发表的《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 “ 药方 ”—— 这就是 “ 爱 ” 的哲学。“ 爱、童心、自然是她的 „ 爱的哲学 ‟ 之鼎的三足。”

然而过分夸大“ 爱 ” 的作用,沉湎于美丽而不免空洞的幻想,并不是一个理想的 “ 药方 ”。其问题小说的倾向性由侧重对人物心理的关注到后面重视现实小说的思想艺术基调。冰心的问题小说围绕着“ 爱的哲学 ” 经历了发展变化的阶段,从追寻宣扬,最后信疑参半,这是冰心小说独特的旋律。

郁达夫

小说特点: 一是有强烈的自叙传主观色彩。二是,忧郁,伤感的余零者的自我形象。三是感伤忧郁的时代病的展示。四是大胆的“ 性 ” 描写。五是,抒情性,以情绪,以心境结构小说,散文化,诗化的语言风格。

《沉沦》: 自叙传抒情小说的潮流之始。《沉沦》中的主人公“ 他 ” 是一个日本留学生,因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封建专制,曾被学校开除,因而为社会所不容。

他以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渴望着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爱情,但受到“ 弱国子民 ” 的身份的拖累,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虚,成为了 “ 忧郁症 ” 的患者。在彷徨失措中,在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绝望中投海自杀。

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联,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疾呼:“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小说强烈的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渴望祖国富强的心声。

胡适

《尝试集》: 胡适等创立自由体的白话诗(亦即新诗),主要是突破古典诗歌的形式限制,故重在“ 诗体大解放 ”,《尝试集》 —— 第一部白话诗集,取意 “ 自古成功在尝试 ” 问世以来引起文学界、理论界的广泛争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尝试集》仅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说,的确不能算是一部经典的诗集。但是,换一个角度,即文学史的意义上看,它又是进入现代文学不可不谈的一部“ 经典 ”。作品或诅咒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和旧礼教的虚伪,或表现个性解放和积极进取精神,或歌颂劳工神圣。他的《尝试集》充满了矛盾, 显示出了从传统诗词中脱胎 , 蜕变 , 逐渐寻找 , 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虽然内容上依然存在着浓郁的古诗风,但为新旧诗架起了桥梁。

徐志摩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是人生一大转折点,他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艺术趣味,人生理想,政治理想。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云游》共四集。

散文集有:《落叶》 《巴黎的鳞爪》 《自剖》 《秋》共四集

小说集:仅《轮盘》

戏剧: 仅《卞昆冈》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诗歌特点: 1.抒写灵性。2.追求艺术已意境美。3.格律美。4.飘逸柔美的诗风

新格律诗: 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但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新格律诗派提出了“ 理性节制情感 ” 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新格律诗讲究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闻一多

《 死水》

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他创作的诗集主要有《红烛》、《死水》两部。这两部诗集虽然是闻一多思想和艺术风格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但它们共同贯穿着一条爱国主义红线。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闻一多是最早提倡和实践新格律诗的诗人。这首诗也是实践其新格律诗主张的范例。首先,从音节上看,该诗具有音节的和谐美,这主要表现在诗的节奏上。

其次,这首诗的建筑美也是显而易见的。所谓诗的建筑美,是指诗行与诗节的排列均齐而言。这首诗共五节,每节均四句,每句九字,做到了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再次,这首诗也具有较强的绘画美。这主要表现为诗的词藻美上。诗人在描写死水时,特别注意选取那些易于引起人们视觉联想的词藻,以加强诗句的绘画美感。

李金发

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其主要作品有:《弃妇》, 描写人生与命运的悲哀。《有感》,描写死亡与梦幻的境界。《夜之歌》,歌唱爱情的欢乐与失恋的苦痛。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 “ 观念联络的奇特 ”。

①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

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比喻,表现微妙的情境。

③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

④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 1925 年至 1927 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郭沫若

《女神》: 这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有很大影响,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歌成就之一。集中有影响的作品,包括《凤凰涅磐》、《天狗》、《晨安》、《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

《女神》表现了冲破封建束缚、扫荡旧世界的五四时代精神,创造了新型的艺术抒情形象,对新诗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诗中强烈而鲜明地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对祖国的眷恋和新生的渴望溢于言表。

诗中还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这一方面受到国外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帮助作者构铸了一个鲜明的“ 抒情主人公 ” 的形象。也受到泛神论思想的影响。诗中还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天狗》: 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探析 篇7

书籍封面又称“书衣”、“书皮”、“书面”, 是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籍“封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封面是指除内文外的书籍外部整体, 包括封面、封底、书脊、勒口各个部分, 是对书籍包封 (又称护封) 的总称。而狭义的封面只是特指书籍外面、书皮前面的部分, 不包括封底、书脊、勒口。本文所指的“封面”, 属于狭义的封面范畴。

书籍作为文字的载体, 实际是通过纸质等媒介, 将文化纳入到书本之中, 并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多维一体地将书中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一本书, 遵循的是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视觉流程, 封面因此成为书籍内容展示的第一个窗口, 承载了以一方平面空间向读者展示书籍信息内容的重要功能作用,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中的重要环节。

文学书籍主要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种类。此类书籍区别于画册图集等类型的图书, 是主要以语言文字为工具, 描述一定的社会生活以及内心情感的文字艺术。与图像可直观展示的特点不同, 这类书籍具有一定抽象性, 需要通过阅读将文字提炼转化为书中所指的特定场景以及情感内容。例如:诗歌中有所谓的意境;戏剧小说中有发展的故事情节;散文杂文表达一定的内心情感, 这些层次丰富的内容是通过内文中的文字描述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文字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文学书籍中, 封面设计就因其属性特点, 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

二、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

1. 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源起

明清以来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采用的是线装形式, 多是黄色、蓝色封皮上配以注以书名的签条。这样的封面设计朴素大方, 但仅凭签条文字变化区别书籍的封面设计在突出书本主题、引导读者阅读等方面稍显不足。自清末以来, 随着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 中国的书籍装帧观念也发生了转换, 在传统线装书的基础上吸收欧洲的书籍样式, 逐渐产生了中国现代书籍的基本形态, 书籍的封面设计由此正式形成。

自“五四运动”以来, 中国的书籍装帧逐渐开始结合本土文化的同时吸收外来特色, 形成了新的设计特点。这期间, 封面设计也经历了从最初模仿西方的初级阶段逐渐发展走向成熟的历程。与中国文化息息相的文学书籍更是在其装帧设计过程中吸引了大量作家、画家以及书籍装帧者参与设计制作。如鲁迅、沈从文、巴金、艾青等作家都曾参与到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中;而画家丁聪、丰子恺、黄胄, 装帧家陶元庆、司徒乔、钱君匋等都是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代表人物。设计者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修养等整体素质的保证, 使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出现了无论是在创作手法还是形式内容上都精良的封面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成为中国书籍装帧发展史的有力见证之一。

2. 中国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艺术特色

2.1注重文字设计

封面上的文字主要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内容, 是组成封面的重要信息元素。注重封面文字设计, 通过字体变化、文字排列组合等方法使文字达到衍生信息、解读书本内容的作用, 是中国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一个特点, 同时, 传统书法的使用, 也使这类书籍封面呈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通过对封面上的文字加入创意的符号化、视觉化的设计, 使文字具有了点、线、面等造型元素的变化, 在文字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抒情、状物等特点之上又增加了标识、审美、情感意义等新内容。以文字为封面设计主体元素的手法是将文字赋予了形式意味的新内容, 承载了信息符号、装饰纹样等功能。

如郭沫若先生设计的《少年时代》一书, 就是以文字为封面设计主要元素的作品。书籍在素白封面上题书名、作者名, 并附一枚红印, 此外并未有其他的更多的视觉元素陈列其中, 但利用书法之中已有字型变化、字体大小、疏密布局等对比, 加上红色印章所增加的色彩对比, 使整个封面简单之中富有层次感, 主体突出, 带有秀雅的文学意味。以书法为封面设计主体的设计手法, 因其易于表达一定的学术气息以及凸显文化内涵等特点, 广为文学书籍封面设计采用。

又如1929年现代书局出版的《南国周刊》一书, 通过对书名的字体设计, 使“南国周刊”几个字呈现出了图案化的特点:文字排列高低起伏、字号大小变化产生节奏韵律感, 笔画粗细、方圆结合产生点、线、面对比效果, 文字在传达书面信息的同时成为封面之上的点缀装饰图案。将文字图形化、艺术化, 以文字装饰文本封面紧扣文学作品以文叙事的属性特点, 注重封面文字的可读性以及对文字形态的艺术性达到吸引读者注意力、传播书籍信息的作用, 达到字“形”表书“意”的效果。

2.2简练概括的色彩搭配

用色单纯、概括不超过四色是这时期文化书籍封面设计的另一个特色。受中国传统绘画影响, 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也追求精练写意的艺术效果, 因此表现出注重画面留白讲求“气韵生动”的艺术特色。文学类封面设计通过不多的色彩, 营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视觉效果;此外灵活运用“色度”、“色量”的对比, 注重封面中的黑、白、灰色调搭配, 通过简洁的色彩搭配设计出的视觉层次丰富、视觉形象突出的封面作品, 封面设计的色彩与文字内容紧密结合, 烘托出书籍中耐人寻味的内涵意义。

由闻一多先生设计的徐志摩诗集《猛虎集》的封面就是简练色彩营造深远意义的代表作品。此书封面仅用黑、黄两色勾勒出一张写意虎皮, 主题简单明确, 设计简洁含蓄却又变化丰富紧扣书本内容, 用有限的视觉语言引发无限的思索。话剧《赛金花》的封面设计, 以厚重的黑色描绘气势汹汹的大炮、以及历史久远的城门, 以淡雅的浅蓝色烘托出古城内波澜不惊的世界, 色彩深浅产生的强烈对比增加了封面的视觉冲击, 而两种各有所指的色彩也突出了作品的戏剧性, 与书本内容、作品属性紧密吻合。

2.3以图解意地引导读者

根据书本内容提炼、概括出能够表达文字内容、书本主题意义的图形元素, 并通过运用这些元素的封面设计引导读者对全书内容进行总括全文的形象解读。文学类书籍依其自身属性特点, 有表达情感以及再现具体场的要求, 而以图解意的设计方式可以直观地展示书内所写场景或是展示书本内容, 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读者阅读兴趣最终起到填补文字表象不足、引导读者阅读书本的作用。

例如《红日》一书的封面设计, 以版画场景再现了书中故事背景, 具体的场景画面引导读者在正式阅读以前已经对故事内容有所想象, 以封面说明书本内容的方式简单且一目了然。又如小说《黄昏》的封面设计, 根据书中的情节线索, 封面再现了黄昏时分灯火初放的故事场景, 画面中出现的景物人物或虚或实易于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引导读者阅读。

三、小结

近年来, 随着书籍装帧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各种新兴材料的设计使用, 使书籍装帧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好的书籍装帧始终是体现一定功能要求、展现一定审美情趣的作品这一要求始终未变。

作为书籍装帧中的重要环节——书籍封面设计, 其中的设计手法以及艺术形式是值得我们去总结归纳的, 对于时下出现的书籍装帧一味地追求材料奢华高档等问题, 我们更应该总结在一页平面之上所产生的精彩的封面设计取得的成功经验, 探索书籍装帧中真正提升审美价值的设计方式。

参考文献

[1]姜德明.书衣百影:中国现代书籍装帧选:1906-194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2]邓中和.书籍装帧.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3]成朝晖.汉字设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4

理性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 篇8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理性;理性话语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3—0101—05

“理性”是阐释和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极为常用的词汇,其使用频率之高、使用范围之广,已经是一个无需指证的事实。在中国现代文学视阈内,不论是说到启蒙主义思潮,还是论及古典主义倾向,似乎都无法避开这一个重要的概念。“理性”这一有着奇特命运的哲学概念“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说,它或隐或显,或远或近地关涉着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切重要问题。在近年来人们反复讨论或争辩的激进与保守、传统与现代、新旧、古今、中西、现代性等话题中,在民主、科学、人民、革命、人性等现代文学的关键词背后,“理性”无疑是一个潜伏得更深的尚需深究的“枢纽”。不仅如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围绕着“理性”一词所展开的相关理论表述与创作实践,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有迹可循、延绵不断的话语体系——“理性话语”。而现代中国的这一个核心话语的构建历程,不仅凸现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品格和价值取向,而且也有效地、结构性地规约着其生产动力、运作机制以及主题追求。

早在1904年,王国维就写有《释理》一文,引进了“理性”的概念并对之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解释。他从词源学的角度出发,提出“理”可以有广义的“理由”和狭义的“理性”两重含义。文章运用了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的观点来解释它们:“‘理’之意义,以理由而言,为吾人知识之普遍之形式;以理性而言,则为吾人构造概念及定概念之间之关系之作用,而知力之一种也。故‘理’之为物,但有主观的意义,而无客观意义。易言以明之,即但有心理学上之意义,而无形而上学上之意义也。”王国维从“理”的客观的假定和主观的性质来进行解析,认为“理”是“主观上之物”,拒绝“理”具有客观法则的可能性。在王国维看来,理性只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认识能力,且与“伦理学之所谓善”无关:“理性者,不过吾人知力之作用,以造概念,以定概念之关系,除为行为之手段外,毫无关于伦理匕之价值。”“至叔本华出,始严立悟性与理性之区别。彼于充足理由之论文中,证明直观中已有悟性之作用存。吾人有悟性之作用,斯有直观之世界,有理性之作用而始有概念之世界。”可见,在理性观上,王国维与重直观而贬理性的叔本华哲学美学思想颇多吻合。

叔本华认为只有从直观而不是从理性出发,才能够认识到作为世界本体的意志的本质。对此,王国维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中曾有介绍:“至叔氏哲学全体之特质,亦有可言者。其最重要者,叔氏之出发点在直观(即知觉),而不在概念是也。……彼之美学、伦理学中,亦重直观的知识,而谓于此二学中,概念的知识无效也。”在叔本华看来,审美作为一种认识方式所具有的最基本的规定性是对理念的纯粹直观。传统的理性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特征就是把理性置于感性之上,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而感性认识只能把握事物的现象。叔本华则贬低理性,认为“直观总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和最后根据”。他说,审美“突然把我们从欲求的无尽之流中托出来,在认识甩掉了为意志服务的枷锁时,在注意力不再集中于欲求的动机,而是离开事物对意志的关系而把握事物时,所以也即是不关利害,没有主观性,纯粹客观地观察事物”。叔本华肯定直观把握真理的能力所带来的后果之一,就在于把西方哲学中崇科学而贬艺术的主导倾向颠倒过来,为艺术地位的提升创造了前提条件。而王国维对文学的独立性的提倡、对艺术上的功利主义观念的批判也因此而顺理成章。王国维坚决反对功利主义,在中国率先旗帜鲜明地倡导建立现代知识制度上的与科学、道德等分治的“纯文学”观念,可以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

由王国维开启的关于“理性”的言说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是隐在的,影响却十分深远,不过直到今天似乎还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注意。之后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启蒙运动则急切地倡言理性,且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历史后果。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第一篇文章中说道:“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主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想像者何?既超脱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空构造,有假定而无实证,不可以人间已有之灵智,明其理由道其法则者也。”“(科学法则)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又说:“神秘宗教,诉之理性,决其立言之不诚。”翻检《新青年》杂志可以看到,在汪叔潜、李亦民、刘叔雅、高语罕等人的文章中同样有“理性”一词的运用。陈独秀以理性的名义,极力推崇科学精神,在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这里的“理性”不是先于一切经验、揭示了事物的绝对本质的‘天赋观念’的总和,它已经与神性划清了界线,按照卡西勒的说法,它就是一种引导人们去发现真理、建立真理和确定真理的独创性的理智力量。它与“科学”、“实证”、“实利”等概念相联系,又可以看作一种经验知识,成为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和愚昧盲从等思想意识的强大武器。在现代中国的语境里,进化论的广泛传播、实证主义的巨大影响、新旧问题的论争和文学革命的发生,都参与了现代中国理性话语的建构,或者说,都是这种话语建构的具体组成元素。李大钊早就发现传统的“附属型”、“家畜型”人格的病根不仅在于“惰性太深,奴性太深”,尤为重要的是“总是不肯用自己的理性,维持自己的生存”。鲁迅也提倡理性,在1908年的《破恶声论》里,他就援引黑格尔的观点,主张“以科学为宗教”,别立“理性之神祠,以奉19世纪三位一体之真者”。他曾意味深长地告诫人们:“更进一步而希望于点火的青年的。是对于群众,在引起他们的公愤之余,还须设法注入深沉的勇气,当鼓舞他们的感情的时候,还须竭力启发明白的理性;而且还得偏重于勇气和理性,从此继续地训练许多年。这声音,自然断乎不及大叫宣战杀贼的大而闳,但我以为却是更紧要而更艰难伟大的工作。”在鲁迅看来。强大清醒的理性无疑比怨激之情更为重要,煽动国民的激情是不可取的。傅斯年要求文学要有“逻辑”、“思想”,也是用“理性”这个词语来表述的。他认为理想的白话文应是“逻辑的、哲学的、美术的”,好的文学应“能引人感情,启人理性”。

当西方世界大呼“理性破产”、“科学破产”,并由此而导

致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盛行并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理论基础之时,中国的“五四”先驱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大力倡导理性精神。启蒙者以科学、实证、批判、改造社会为内涵的“理性”话语,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回应了社会现实生存的需要。因而具有无可比拟的衍生扩展的能力。由胡适首倡的白话文运动是这一理性话语在文学领域的最初实践。继而从问题小说到现实主义思潮再到左翼文学,“理性”观念以义无返顾的姿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踏步穿行,在其影响下形成了一股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潮流。人们普遍认为,五四时期,启蒙者用理性的眼光去观察一切问题,评判一切现象,衡量一切价值,在文学创作中就必然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主题追求。基于国民性对启蒙理想的严重阻害,启蒙作家用有力的笔触“撕去假面”,“攻打病根”,揭出国民的愚昧、保守、迷信、麻木、苟且、孱弱等痼疾,“活画出一个个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如果说以鲁迅的《呐喊》、《彷徨》为代表的小说创作是启蒙叙事的典型文本,那么,到茅盾那里,理性话语则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冷静的解剖分析、文学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等构成元素。受到以科学为主要内涵的理性观念的影响,茅盾先是提倡文学为人生,再进一步指出要把人生照真实的原样写出来,更要注意到科学的精确性,再到后来则怀抱用小说证明对现实社会阶级状况的判断的雄心,写成了他的代表作《子夜》。不过应该看到,这里所说的科学、理性,主要与对文学产生了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相联系,它本身在本质上是外于文学的。

19世纪初的欧洲文坛上,随着理性之霾愈来愈浓,曾出现过一种作为反拨力量而出现的浪漫主义思潮。这一派的作家把理性视为套在文学脖子上的沉重枷锁,认为理性阻碍了感情的自由发展,他们要求解除理性的束缚,解放情感,回归自然,并倡导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人的主观感受。类似的情形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演。创造社对新文学初期文学理性化的倾向深为不满,他们提出了反对“哲理”、“理智”的主张。郁达夫认为“天才的作品,都是abnormal,eccentric,甚至有unreasonable的地方,以常人的眼光来看,终究是不能理解的”。成仿吾在《诗之防御战》中就认为文学是直诉于人的感情,而“不是刺激我们的理智的创造”;把“文艺的玩赏”看作是“感情与感情的融洽”,而“不是理智与理智的折冲”;文学的目的,并不是一种“理智的报告”,而是对于一种心或物的现象之情感的传达。成仿吾强调文学始终是以情感为生命的,特别是对诗歌而言,情感便是它的始终。“理智是我们的不忠的奴仆,至少对于诗歌是这般”,成仿吾说,“他是不可过于信任的,如果我们过于信任他,我们所筑成的效果,就难免不为他所打坏。而最可恶的叛徒,便是浅薄的理论(reasoning)”,“一切因果的理论与分析的说明是打坏诗之效果的”。他指出,“象吃了智慧之果,人类便堕落了一般,中了理智的毒,诗歌便也要堕落了”,所以,“我们要发挥感情的效果,要严防理智的叛逆”。在这篇文章中,成仿吾举出胡适《尝试集》中的《他》、《我的儿子》、《乐观》等诗作,批评它们为“鄙陋的噪音”,认为“把哲理夹入诗中,已经是不对的;而以哲理诗为目的去做,便更不对了”。这种对当时出现的许多文学作品较为普遍的说理、议论倾向的反思,显然包含了与新文学初期启蒙者不一样的理性观。创造社曾极力推崇个性,主张艺术的主观性,留下了很多“喊叫”自身苦闷的作品,用沈从文的话来说,他们是“缺少理智,不用理智”的。有意思的是,创造社后来的文学主张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这一转变仍然可以通过其对“理性”的态度的变化加以把握。到了1926年,同是创造社成员的穆木天反过来明确地提倡写实,提倡“理性的艺术”。他说:“写实不是一种随随便便的东西;写实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是一种真挚的态度。必在自我意识最强的时候,必在哲学思索最深的时候,才会有写实文学的发生。写实文学是静者的产物,是理性的艺术。”郁达夫还曾专门作了一篇《文学上的智的价值》,强调文学必须合乎理性。“人是理性的动物,所以一受外界刺激,除只有反射作用发生的诸刺激外,总须起内心的作用。”文学所具有的智的价值,就是读者在阅读之后,“心里所感到的一种目的意识,能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和扩大起来的那一种文学上的效用。”“不合逻辑的文学,终于不是伟大的文学;尤其是小说与戏剧的两种,是非要合乎理性不可的。”创造社作家文学观念的前后变化,可以在与“理性”观念的“互文”的喻说关系中获得理解,这个变化过程也说明,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始终摆脱不了理性话语的纠缠。

在文化倾向与《新青年》明显相异的《东方杂志》上。也高高飘扬着理性的大旗。杜亚泉的许多篇章中,理性是一个反复出现核心词汇。他说:“今日吾国之社会中,亟亟焉为生存欲所迫,皇皇焉为竞争心所驱,几有不可终日之势。物欲昌炽,理性梏亡,中华民国之国家,行将变为动物之薮泽矣。”“吾国道德思想,虽与希腊为近,然理性之本出于天,理性之用致乎人,体天意以施诸人事,修人事以合乎天意,其戒谨恐惧之心,与修身事帝之念,则又与希伯来思想若合符节。”“至科学上之学说,如竞争论、意志论等,虽备有证据,各成系统,但皆理性中之一端,而非其全体,当视之与诸子百家相等,不可奉为信条”。

他曾抓住蒋梦麟“以感情与意志为思想原动力”的说法,批驳蒋“是将人类的理性,为情欲的奴隶”。杜亚泉不仅坚韧地强调理性,而且将人们通常认为最具理性精神的启蒙者判为丧失理性。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值得探究的现象。他发表于《东方杂志》第十一卷第二号的《理性的势力》认为“欲望理性,初为同源,继为对待”,理性与武力不相容,经济势力也能消灭理性,推而论之,理性又易陷于迷误,“因时而屡有变迁”。他呼唤和平中正的理性,希望理性能战胜欲望。《东方杂志》所推崇的理性包含着对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深深忧惧。认为科学并不等于理性,从而形成了与启蒙理性相颉颃的另一个思想文化维度。与之论调相近的还有稍晚的学衡派。《学衡》通过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介绍,广泛涉及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理性观念,并谋求西方理性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韵沟通。《学衡》杂志所载的文章中,“理性”和与之含义相近或等同的“理智”同样是十分打眼的重要词语。吴宓的《白璧德论欧亚两洲文化》中,“理智”一词出现了79次之多,缪凤林的《希腊之精神》中,则计有49次用到“理性”。吴宓为胡先辅的《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说》所加的按语说:“然以物质之律施之人事,则理智不讲,道德全失,私欲横流,将成率兽食人之局。”“白璧德先生之说……以理智为本,重事实,明经验,此其所以可贵。”在许多文章中,是否合乎“理性”,是评判事物的最重要的标准。刘伯明说:“共和国民,不惟负责而具有贡献之精神,亦须能屏除私见,而惟理性之是从。”并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夫所谓理性者,

非仅凭空思考,不顾事实,此抽象之理性,非余之所谓理性也。”《学衡》第21期载有吴芳吉的《再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文章说:“即不然,必为激刺之作,亦当本于理性,不可徒肆感情。”“故吾人以为无论文之属于激刺,属于安静,要不可不本与感情,复不可不纳于理性。”

杜亚泉强调理性,多在社会文化的角度展开论说,和文学还保持着较远的距离,学衡派所主张的理性,则是与其文学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衡派没有留下很多文学作品,但其对于文学的思考是深刻的,其推扬的文学观对后来的理论和创作均有长远的影响。学衡派受新人文主义的熏染,倡导文学的理性精神,强调文学的道德意义,注重“和谐”、“节制”,但又并不排斥感情。吴宓毕生追求“真情”与“至理”的统一,在文学观上,对安诺德的“诗专重理智思想而不及情感”的说法不以为然。他在《文学与人生》一文中说:“古学派(一译古典派)之伦理的主张,乃一各种性行元素之调和融洽……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之上品,如荷马之诗,苏封克里之悲剧,以及桓吉尔(Virgil)之诗,其描写感情想象非不强烈,岂仅专重理性者。……后来之新古学派及伪古学派,特重一偏之理性,致由浪漫派之反动,专务提倡感情及想象。写实派继浪漫派而兴,复趋他一端,专主以冷静之头脑,观察社会人生之实况,详加描写,不参己见,其所重者乃为科学之理性。”显然,吴宓称欧洲古典主义为“新古学派”和“伪古学派”,因为它“特重一偏之理性”,所以对之持批判的态度;而写实派强调科学理性,也容易走向缺乏感情及想象的另一种偏枯。他强调诗与文“各该表示思想及情感,兼有其二,不废其一”。这样,学衡派以和谐为旨归的重视“理性”的文学观就明显地与惟理主义观念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理论分野。

新月派作家也将理性作为其理论和创作的重要标尺。《新月》创刊号刊载了徐志摩的《汤麦士哈代》,文章指出,肇始于卢梭言行的现代“自我解放”与“自我意识”,从《忏悔录》到法国革命,从法国革命到浪漫运动,从浪漫运动到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尼采到哈代,延续了170年。在这一百多年间“我们看到人类冲动性的情感,脱离了理性的挟制,火焰似的进窜着”。在徐志摩看来,理性的缺席使得现代主义美学思潮走向了自我否定,冲动性的情感最终只能带来混乱与绝望。同一期杂志还载有徐志摩的《白郎宁夫人的情诗》,其中说:“爱是不能没有的,但不能太热了。情感不能不受理性的相当节制与调剂。”《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中的《敬告读者》,旗帜鲜明地倡导理性精神,把理性当作办刊的宗旨和努力的方向:“我们都喜欢稳健的合乎理性的学说”。新月派的首席理论家梁实秋曾问学于白璧德门下,和吴宓、陈寅恪、汤用彤、胡先辅等《学衡》作者的文化观念相近,但梁实秋更专注于文学本身,他的文学主张是紧紧围绕“理性”而展开的,譬如《中国现代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就有22次用到“理性”一词。他说:“头是理性的机关,里面藏着智慧;心是情感的机关,里面包着热血。”真实的自我,不在感觉的境界里面,“而在理性的生活里”。所以要表现自我,就不能专靠感觉境界内的一些印象而必须“经过理性活动的步骤”。他反对过分推崇情感,不赞成把情感直接当成文学本身,认为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总是与理性不可分离的,所以,对文学上泛滥的情感应当予以节制。在《文学的纪律》一文中,他解释说,“所谓节制的力量,就是以理性(Reason)驾驭情感,以理性节制想象”,“情感不是一定该被诅咒的,伟大的文学者所该致力的是怎样把情感放在理性的缰绳之下。文学的效用不在激发读者的热狂,而在引起读者的情绪之后,予以和平的宁静的沉思的一种舒适的感觉”。又说,“伟大的文学的力量,不藏在情感里面,而是藏在制裁情感的理性里面”,“在理性指导下的人生是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在这种状态下所表现出的人性亦是最标准的;在这标准之下所创作出来的文学才是有永久价值的文学”。梁实秋提倡理性节制情感,借用朱自清评价闻一多《死水》的话来说,就是“靠理智的控制比情感的驱遣多些”。新月派的以理性的名义,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动了阻击,这种努力试图将中国现代文学从浪漫的热血提升到理性的清明,其中深蕴着艺术规律的真谛。它尽量避免赤裸裸的抒情,使得理性和节制成为自己醒目的流派标记,新月派文学也因为理性节制的美学风貌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抹不去的风景。

周作人常提倡理性,这种理性就是“明净的观照”。他说:“感情是野蛮人所有,理性则是文明的产物,人类往往易动感情。不受理性的统辖,……此亦可谓蛮性遗留之一发现也。”他跟陈独秀一样,把爱国主义认作一种非理性的情感的东西,因此他郑重宣布,要“保持理性的清明”,不“裹到群众运动的涡卷里去”,表现出对“群众专制”的倾向的担忧(《谈虎集·关于儿童的书》)。在《看云集·中年》中他说道:“以后便可以应用经验与理性去观察人情物理,即使在市街战斗或示威运动的队伍里少了一个人,实在也有益无损,因为后起的青年自然会去补充。”周作人在艺术上也是极其强调理性的,他对“上海气”的批评就高高举起了这根醒目的标杆:“上海滩本来是一片洋人的殖民地;那里的(姑且说)文化是买办流氓与妓女的文化,压根儿没有一点理性与风致。”后来接着周作人批评海派的沈从文也很重视“理性”,而且更多地在文学评论文字中直接使用这个词。他在论及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时,认为其《灰色的人生》、《毒药》、《自旗》等作品“并不是完全无疵的好诗”,而另有一个《无题》,则“由苦闷,昏瞀,回复了清明的理性”。他认为周作人“充满人情温暖的爱,理性明莹虚廓,如秋天,如秋水,于事不隔”,表现出对文学理性精神的充分肯定。李长之则把理性看作文学批评的价值归宿:“批评史是一部代表人类理性的自觉的而为理性的自由抗战、奋斗的历史。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批评是武器,换言之,就是人类理性的尊严之自卫。”“伟大批评家的精神,在于不盲从。他何以不盲从?这是学识帮助他,勇气支持他,并且那为真理,为理性,为正义的种种责任主宰他,逼迫他。”

京派提倡理性与情感的谐调,其理性并不排斥情感,而是针对当时文坛上情胜于理的普遍状况,针对情感过分外露的感伤主义倾向,要求“和谐”与“恰当”,其着眼点在于“艺术的完整”。他们所要求的,是对赤裸裸的情感宣泄的适当“节制”,是“一个艺术家所需要的平静的心境”。沈从文说:“许多较年青的朋友,写作时全不能节度自己的牢骚,失败是很自然的。那么办,容易从写作上得到一种感情排泄的痛快(恰恰同你这样廿二岁的青年,接近一个女孩子时能够得到精力排泄的痛快一样),成功之在自己这一面,作品与读者对面时,却失败了。”照沈从文看来,好的作家就应当“希望他的作品能令读者理性更深湛一些,情感更丰富一些,作人更合理一些”。“文学作品是给人看的,把文学从轻浮猥

亵习气里救出,给它一种新的限制,使它向康健一方面走去,是为必需的情形。”作为京派的重要批评家,李长之对当时文坛的滥情局面也颇为不满,他特别推崇鲁迅在从容、节制的心态下创作的小说,认为鲁迅那种冷冷的,漠不关心的,从容的笔,却是传达了他那最热烈,最愤慨,最激昂,而同情心到了极点的感情。他在评价郭沫若的小说时认为郭有热情,有好的诗境,但没有结构好的小说。进而指出,感情太容易流露的人,是不能写出好小说的。京派的其他人士朱光潜、萧乾、李健吾、废名、叶公超、常风等,他们也提倡理性,反对文学中过分的“热情”。从容高蹈的京派作家力图超越急功近利的政治化和商业化的文学选择,疏远于国家意识形态,他们强调文学的独立性,注重形式和技巧,专注于“纯正”的文学趣味,默默地建造自己的“希腊小庙”。他们的创作浸润着冷眼看人生的“秋水”一般的智慧,呈现出和谐、节制和恰当的美学风貌。

上一篇:计划与总结管理制度下一篇:女装店铺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