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运用

2024-05-24

现代化运用(精选12篇)

现代化运用 篇1

公文处理是办公室一项基本工作, 是上传下达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它即是一个单位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又是本单位各科室相互传达的重要方式有。如何高效、准确、快速地做好公文处理工作, 提高其质量和效率, 是办公室工作人员所要思考和研究的。本文从公文处理工作的实际出发, 讨论如何采用现代化手段来提高公文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运用Office Word做好文件的登记工作

可以说公文处理工作的基础就是如何做好文件登记工作。登记是公文的初始环节, 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在实践中我发现本单位一直采用人工手写记录公文, 这样常常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首先, 登记公文要花费大量时间。其次, 查找公文不方便。文件少还好, 如果文件数量多, 一个一个查阅就非常麻烦。再次, 手写记录需要记录人有较好的书写功底, 要不然查阅起来常常让人头疼, 不知道记录的到底写的是什么。最后, 就是出现书写错误无法更改, 或者更改起来麻烦。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我运用Office Word重新设计了文件处理卡。并设计了存档文件目录。设计的存档文件目录格式与文件处理卡表格相对应, 这样方便了登记, 只要在文件处理卡上填写完相关信息, 然后复制粘贴到存档文件目录上就可以了。这样事后查找相关文件时, 只要在Word上的编辑查找输入相关文字信息便可轻而易举查到相关文件。

如图:

二、运用扫描机, 科学有效地做好文件的传阅工作

文件传阅是办公室公文处理工作的一项中心环节, 也是为领导、基层提供优质服务的具体体现, 必须做到快捷、便利和准确。接收这项工作之前, 下传文件一直让我感到苦恼。一是, 纸张的浪费。有的文件达到上百页, 如果复印的话必然会造成极大的消耗。二是, 传阅文件不便捷。当遇到主管领导出差或是在外地时, 文件就会被搁置, 无法让上级文件、领导的指示精神, 及时、准确的传递到位, 无法正常的往下运行, 降低了公文处理的时效性。三是, 存档查阅容易造成丢失。当处理文件单位不慎把原文丢失, 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基于以上几点, 本人参考部分企事业的做法, 建议采用扫描机来代替复印机。这样大大降低了纸张的损耗, 大大提高了传阅时间性, 大大避免了文件的丢失率。真正做到了高效、快捷和安全。

三、运用互联网技术, 使公文处理工作紧跟时代脚步

目前,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提高办公作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手段, 在办公室工作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面临新的时代趋势, 公文处理的工作也要不断地推陈出新, 要突破旧有的理念和想法, 真正实现公文处理的现代化。我们所说的推陈出新不是全盘的否定, 而是要在实践工作中, 通过不断摸索、分析、来解决现有的不合理问题, 这是公文处理工作不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设计互联网公文处理系统的功能与构架上, 要本着简单和实用出发, 而又要与传统的纸质公文处理流程相同或相似, 这样既保持了公文处理模式的延续性, 又不会与实际需求之间产生太大的冲突;互联网流程与纸质文件流程的同步化, 可以实现两种处理方式之间的互补, 各取所长、互补不足。

总而言之, 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 如何提高公文处理水平,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加强锻炼。不过在提高现代化的公文处理, 也要做到多动腿、多用脑, 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尽可能地减少失误。

现代化运用 篇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要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质疑议论,主动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手段。学生自己发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出现问题后,上课时间更多的由学生用来小组讨论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有了充分的学习实践,其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都能得到锻炼,独立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机输入,并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把它们排列成序,再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以学生汇报的形式将问题解决。这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主体式教学”,改变了课堂固有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入景动情

现行省编语文教材融语言文字训练与思品教育为一体,通过学习课文,不但提高了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情感。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各种情境,正式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形式之一。小学语文第四册《公鸡的脸红了》一文中,公鸡在它的朋友需要帮助时,很不礼貌地拒绝了;而当它的屋顶被大风刮跑后,邻居们热情地帮助抢修,公鸡想起自己平时的表现,脸红了。为了帮学生体会公鸡的冷漠、以及它得到朋友们的热情帮助后后悔、惭愧的心理,从而领悟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一主题。为此,我播放了一段无声的录像,展示公鸡傲慢待友的故事情节以及风雨交加的晚上,公鸡急得又叫又跳,朋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冒雨为公鸡抢修屋顶的场面,让学生看图想象(公鸡会急得怎样叫;朋友们又会怎样进行安慰;得到帮助后的公鸡会怎样想… …)、并要求给画面配解说词(说说朋友们是怎样齐心协力地帮助公鸡的。)在动人的情节中,学生通过看、想、说、比,入真情于动景,有了观察的兴趣自然也容易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说得生动、比得细致,继之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3.激发兴趣,观察感知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而低年级学生阅历又较浅,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教育技术,使之直观化、具体化。“百闻不如一见”,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观察,引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利用电视录像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小蝌蚪的变化有一个整体了解。然后将录像片中蝌蚪变化的几个阶段的曲型图片制作成教学软件,利用电脑多媒体,将蝌蝌身体变化过程分步展示于一个画面,学生就能如身临其境般在课堂中理解蝌蚪

现代化运用 篇3

愉快教学,我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按照教材所给的步骤来创设任务,换句话说,学生上课时完全可以不依靠教材来完成这些任务。我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实现这一安排。整堂课的任务都没有离开多媒体的辅助,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愉快、轻松地运用所感知的语言完成任务。

如在教学食品类教学时,首先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看图,猜他们所熟悉的食品,轻松自然地导入到这节课重点食品类的生词的学习。在学习这些生词时,并不是老师机械地讲,学生机械地读,而是通过真实的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去感知这些食品,了解它们的英文含义。通过多次呈现这些图片,学生反复地去讲,从而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生词。在呈显图片的同时,我问“Do you like…?”,学生在回答的同时对本课的语言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次用图片来反复操练”Do you like… ?”“Does he/she like…?”“What do you like…?”“what does he/she like…?”句型。就在这样欢快的节奏中完成了第一个任务。通过游戏掌握重点词汇,感知新的语言,这个任务的完成立足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语言环境真实、自然,改变了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机械听的传统教法。

学生掌握了重点词汇且对重点的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通过问学生“which food do you like? And which food don't you like?”自然过渡到第二项任务---问卷调查。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分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语言来谈论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食品,从而能够牢固地掌握本课重点的语言。各组组长的采访和汇报都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他们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再加上多媒体所播放的轻音乐,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随之而生。

最后一个任务---在餐馆点菜的表演是让学生把所掌握的语言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是思维的扩展,语言的创新,也是对学生所掌握语言的一种简单评价。运用多媒体动画提供两个人在餐馆点菜的真实情境,目的是激励学生去模仿,增加他们的表演欲望。然后给他们时间分组练习,为上台表演做准备。在表演时,让其他同学作裁判,看哪“一组同学表演得最好,这样小组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鼓励他们共同参与。学生会说了,就应该会听,多媒体提供的听力练习就是让他们带着兴趣去听,一切都在愉快中完成,从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这三个任务得到了落实之后,我把本堂课所运用的语言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作简单讲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设计课外作业时,我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一些社会活动,同时把德育目标融入到本课中。因此,我让学生回家去问他们的家庭成员所喜爱和不喜爱的食物,作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目的是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了解他们的亲属,同时提供两个网址,让他们上网查询更多未知的食品,使他们在离开课堂时仍然带着问号。

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通过活动来使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特别是语言交际能力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设计任务和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真实性、趣味性,所提供的语言环境要轻松、自然。本课从导入到最后的布置课外作业,学生至始至终都积极地参与进去,课堂气氛非常活泼。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辅助。因此,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任务型教学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在让学生表演点菜的过程中,语境的真实性不够,学生大多数是把提供的语言材料机械地模仿出来,没有创造性:在时间的分配上也不太合理,导致任务完成过早,部分学生未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语言;对各项任务缺少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导致用课堂用语与学生沟通时出现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课堂气氛;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也有待于提高。总而言之,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这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去探索、实践和反思,以便以后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改进。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勇敢地去创新,大胆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上完一节课时,要对得失进行必要的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我最大的收获就在于此。

现代化运用 篇4

1 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是教学管理的必然趋势

1.1 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性

近年来, 各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以我校为例, 近几年的招生及专业设置情况为:2007年中专招生1 335人, 2011年中职招生1 957人, 招生数量逐年递增;专业数量由2007年的10个增加到现在的16个, 且每年都有新设置的专业。我校从2008年开始与桂林医大等医学院校联办大专业余套读班, 即学生在中专阶段学习的同时学习大专课程, 目前中专学生就读大专率为70%以上, 且就读率逐年增加。学生在校期间中、大专课程套读教学是我校的一个特色, 在给学生就业带来优势的同时, 也增加了教学工作的难度。同时近几年来我校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 办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各种教学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工作越来越繁杂, 在教学管理人员数量相对未变的情况下, 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新的教育管理形势和工作需要。

1.2 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形势下, 要想完成越来越繁杂的教学管理工作, 就必须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加快教学管理技术和手段的革新, 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即运用计算机及其辅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 形成一个现代化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管理模式[1]。

2 目前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现状及影响其效率的因素

2.1 教学管理现状

2.1.1 采用系统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效果显著

大部分教学管理工作已采用了系统管理软件, 有排课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毕业验证系统、实验教学设备管理系统、教学管理控制系统等, 基本将教学管理各项工作纳入计算机系统软件管理中, 实现了现代化管理,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大量数据源的存贮与精确的统计结果, 为监测教学动态与效果及监控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平台, 不仅方便、快速, 而且能减少数据计算统计的失误, 有效提高了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1.2 逐步加大了硬件设施投入

学校重视对教学管理硬件设施的建设, 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购置办公设备, 由于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学校每两年给教学管理人员更换已使用一定期限的计算机, 到2011年实现了各教研室教师两人配备1台计算机, 行政管理人员每人配备1台计算机, 同时还购入了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办公辅助设备。为加快信息传递, 数次增加带宽, 接入光纤, 提高了网络传输速度, 为提高工作效率打下了基础。

2.1.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我校于2007年初建立了南宁市卫校QQ群, 随后又建立了班主任专群、外聘教师管理群等。教师通过QQ群, 可及时接收学校下发的通知和文件, 也可随时下载群共享中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可通过QQ进行工作上的交流, 及时通知和反馈, 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

利用电子邮件收发教学文件。目前教学计划、教案、学生成绩、教师论文、课件等大量的教学文件都通过电子邮件上交, 教学管理人员只需通过电子邮件接收教学文件, 提高了收集教学文件的速度, 使日常教务工作变得条理清晰、简单快捷, 全面提高了办公效率。

通过登录学校网站可进行学生管理信息、教学信息、实训基地信息、招生信息、就业信息等的网上查询, 使教师、学生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 通过畅通的网络化通讯平台, 实现迅速、便捷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2.2 影响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因素

2.2.1 工作方式陈旧, 不愿尝试新的管理手段

某些管理人员教学管理观念较落后, 习惯以手工方式进行信息收集、管理、反馈和交流, 不愿尝试新的工作方式, 甚至有些管理人员不会操作计算机, 仍沿袭落后的管理手段, 不注重信息化综合技能的提高, 工作效率低下。

2.2.2 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 缺乏工作积极性

教学管理人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学校在招生形势喜人的同时出现工作量与人员比例失衡的问题, 导致教学管理人员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 有的人员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长期高强度、长时间以及繁冗琐碎的工作, 易使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

2.2.3 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大, 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先进管理方法

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十分繁重, 除了日常工作外还有教学改革、业务学习、课题研究等, 此外, 教学管理人员还担负着各级部门各式各样频繁的检查及评估验收材料的准备工作。学校每年都有2~3次评估检查, 这些工作几乎都由各岗位教学管理人员配合完成, 时间紧、任务重, 在完成日常工作之外, 他们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评估及检查工作的材料准备上, 从而无法顾及学习和研究新的工作方法。

2.2.4 采用的管理软件存在缺陷, 软件的适用性较差

在教学管理中, 大部分工作已采用了系统管理软件, 但有些软件存在缺陷, 各个模块不一定都适用于我校实际情况, 使得软件的适用性低, 达不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如我校教学管理双向控制系统某些模块的功能不是很完善, 并不完全适合我校实际情况,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又需更换新的管理软件, 而频繁更换管理软件造成一些文件信息及数据丢失, 且每次更换软件要将大量的数据重新导入, 工作量非常大, 影响了工作效率。

2.2.5 管理硬件不完备

尽管学校已加大了教学管理硬件投入力度, 但某些岗位的硬件设施配置仍相对不足, 例如一些工作量比较大的岗位目前使用的仍是单张送纸的针式打印机, 打印速度较慢, 导致工作效率低。

3 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

3.1 更新观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学管理工作也要不断调整和变化, 教学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树立创新观念, 与时俱进, 不能一味地固守着旧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 应不断学习、探索、加强创新意识, 利用科学的管理知识及方法,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把新的理念引入教学管理工作当中。

3.2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随着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管理能力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教学管理水平与信息化建设的成效[2]。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与工作效率成正比, 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 根据管理人员的岗位特点, 有针对性地加强其信息管理能力的训练, 提高其信息意识和信息化操作能力。给管理人员提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平台和时间, 通过培训、进修、继续教育等渠道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

3.3 克服职业倦怠, 提高工作积极性

职业倦怠的产生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 可从工作和心理方面进行减压。可通过适当减少工作量, 合理分配工作等方式进行调节, 同时减少加班、避免疲劳工作状况。在管理上“以人为本”, 加强上下级沟通, 使教学管理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采取相应的业绩评价量化标准, 给优秀工作人员予以鼓励, 激发其工作热情和信心, 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4 积极开发或引进规范适宜的教学管理软件

充分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和教务管理的特点, 积极开发或引进规范适宜的教学管理软件。在教学管理软件的引进或开发过程中, 教学管理人员要全程参与, 及时发现软件设计缺陷, 并提出意见, 使引进或开发的教学管理软件在结构、功能、使用上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要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探索更高效的工作方式, 就要使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汇入计算机应用技术。一套合适的管理软件可以数倍提高工作效率。我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大部分已采用了系统管理软件, 在继续完善现有的各子系统管理功能的同时, 建议增加以下的教学管理系统。

3.4.1 教材管理软件

教材征订可采用教材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我校年征订教材数量约为13万册、710种, 征订教材的班级平均为61个, 教材种类繁多, 数量大, 给教材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如采用软件管理, 可使教材采购、入库、教师和学生领用处于计算机监控之下, 使订、收、发、存环节合理清晰, 减少大量手工录入及统计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3.4.2 教师档案管理软件

中职学校评估检查工作较多, 教师学历、职称的不断提高, 各种技能、获奖证书的增加, 给师资情况统计工作增加了工作量, 如采用教师人事档案管理软件, 可对人员增加、教师调动、职称提高、证书管理、教师培训、获奖情况等进行快速准确统计;也可以图片的形式将教师档案 (如学历学位证、职称证、教师证、技能证、获奖证书等) 信息扫描入系统, 解决了评估检查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同时便于对教师档案及时更新, 随时掌握最新的师资情况, 也避免了人员变更交接不清的问题。

3.4.3 评估材料可使用电子文档系统管理

每年的评估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材料整理, 若能实现评估材料的系统化管理, 可将各部门的材料定时更新, 以图片或文本的形式存入系统, 系统自动将各评估条目的内容归类。此外, 也可进行无纸化评估, 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提高工作效率。

3.5 加大教学管理现代化建设经费的投入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因此, 学校应加大对教学管理经费的投入力度, 更新教学管理硬件配套设施。

3.6 寻求更快捷、更便利的网络资源

优化校园网, 应用网络实现迅速便捷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通过网站发布信息, 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人员可以从网上获得相关信息, 从而解决通过打电话或亲自到办公室进行了解或咨询的问题, 提高办事效率。学校网站可以开通问答式或交互功能, 如留言板、E-mail等, 建立教师与学生的网上交流平台, 实现网上评教评学。通过校园网的辅助功能, 使教学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管理质量。

总之, 要紧扣中职学校的特点, 深入分析和总结当前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使教学管理工作摆脱落后的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建立完善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体系, 推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吴云鹏, 吴万生, 栾松.加强计算机现代化应用, 提高教务管理质量与效率[J].农业网络信息, 2009 (6) :77-78.

现代化运用 篇5

上海市青浦区庆华小学蔡云丽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校左丽华

进入21世纪,“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杠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它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细微方面。就教育而言,它有着其它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雏鹰奖章活动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多种应用技能和广泛兴趣爱好。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一项工作。雏鹰奖章活动已经纳入了学校素质教育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争章活动的质量,我们尝试着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争章活动中。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争章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我们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计算机具有常规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效果。使抽象的不可见的概念、定理变得直观、具体。使常规教学中不能或不易实现的现象得以实现,使平面图形变立体甚至可移动。在视觉听觉激烈的冲击下,很快输入大脑,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让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的境界,调动起争章的积极性。

1.优化导入ˉˉ引发学生争章的乐趣

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辅导员老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心理因素,设计出引起学生好奇心与产生兴趣的争章导入情景。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星星火炬章》这节课伊始,通过一阵美妙的音乐,城堡大门缓缓开启,展现出本节课训练要求:如何系戴和保管红领巾、如何正确行队礼、如何答回队的呼号、如何写入队申请等。画面上出现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旋,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问、愿意学、喜欢听。随着画面的不断变化,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给予学生生动的情景提示,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发展为认知兴趣。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参与”的角色。就如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样。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浓厚的争章活动氛围中。

2.强化过程--愉快争章学本领

争章活动中如果采用学生喜问乐见的动画形式进行教学,学生有兴致、而且易接受,对章目的理解也能加深。如《表演章》训练课要求学生学会演唱与创造性表演的技能。上课伊始,教师借助于CAI,创设一幅美妙的童话情景,把热闹活泼的场景生动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兴趣盎然,认真地看着画面,争先恐后地要将自己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在极感兴趣的动态画面中学习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争章的热情,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3.有效反馈--调节学生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老师一般都会采用即时反馈这一教学手段,而运用计算机这一综合媒体进行反馈,更能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歌舞章》争章训练课中,要求学生表演自编舞蹈动作,学生表演得精彩,屏幕上就会跑来一只小孔雀,亲切地说道“表演得真精彩!真棒!”倘若表演得还不到位,小孔雀就会遗憾的说:“加油啊!还要努力!”CAI的鼓励性评价,既有效地创设了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又面向了全体学生,他们能根据屏幕显示的点评,及时改进自己的弱点,强化优点。又如在《礼仪章》考核课上,采用过五关游戏形式进行考核,第一关把各地名称与各地礼仪秩序打乱混淆起来,队员们通过点击鼠标,选取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错了,画面上出现一个“×”,假如答案正确媒体就会播出一小段音乐提示你继续过关,五关都通过了也就获得了礼仪章。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队员们的积极性,争章的劲头就更足了。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1.灵活方便快捷掌握好教学重点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一般教学常规所无法实现的`。它集多种教育手段为一身,易于操作不烦琐、不累赘,能够把教学过程诠释的简洁明了,更能体现出自主、自动的少先队活动原则;而且又能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交互作用。如《安全章》启动课以往我们总是通过图片、照片等教具来给同学们讲解安全过马路的知识,低年级学生看了图片能理解一部分,但这种理解常常是一知半解。如过马路看红绿灯,因为图片只能提供静止的情景,学生难以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手段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静止的画面做成动态,用动画的形式告诉学生如何过马路是安全的,违反交通法规会产生什么后果,通过动画形式来例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过马路的重要性,他们学得开心,记得牢固。

又如《手工章》训练课中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制作模型,教师把指导过程制作成CAI,利用CAI,将模型制作过程动态清晰放大地演示出来。学生就会明白制作过程,CAI还能将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由动态--静态进行展现。会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较好掌握本课的重点。科学家曾做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语言信息和形象信息在大脑中记忆的比例是1:1000。因此,具体形象的CAI不但能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语言,还能加强记忆,发展思维。让学生沉浸在多媒体所营造的轻松富有时代气息的氛围中,这样的学习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2.引导训练途径解决教学难点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解决争章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如在《小观察章》训练课中要求学生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主要特点,在实践中,不管哪一个季节争小观察章,都只能观察到一个季节的景物。多媒体能展现四季的动物、植物、人物着装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四季,然后请他们用鼠标进行选择,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用鼠标拖曳到大画面上来展现四季的景色。这样一来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又如《信息章》在训练课中要求学生能够制作信息卡,制作信息卡有一定难度,有信息才可以发布,许多同学都通过上网这个快捷方式来收集最新信息,在网上查资料、看新闻、拓宽了视野,增加了信息量也解决了制作过程中的难题。

高年级有一枚《家政章》要求学生学会看“三表”,即水表、电表、煤气表,其中水表最难掌握了,它有七个刻盘,每一个刻盘上的度数都不同,老师指着画面讲,学生不一定都听得懂,假如拿实物来演示,不能同时出示七个刻盘,而且座位远的同学也看不清,多媒体运用能够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画面上可以同时容纳七个刻盘每一个刻盘上的指针还可以旋转,老师用鼠标点击就可以清清楚楚说明刻盘间的关系。这样化难为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点也就不难了。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争章活动实效

1.为创新营造自由的空间

创新精神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通过计算机来辅助争章活动不但使学生学会技能,增长才干,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创新与实践的能力。为他们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培养创造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如《游戏章》要求学生自己能够创造一种游戏方法,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效果提示举例,画面上出现几种简单的物品,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物品进行创编游戏。许多同学经过观察思考,进行了创造,如利用废弃瓶罐,动手制作了可乐罐保龄球、废可乐瓶装水举重器、废塑料杯装米成了乐器沙球等,《口语章》中要求学生根据情景自编英语对话。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效果激发起学生创造的欲望。他们可以在一段所给情景中互相协作,以小组为单位创造出好几种对话方式,而且,加入了富有童趣的动作,两个人、四个人或好几个人配合着表演,往往就能一气呵成,然后是不断的调试,不断的修改,直到成功。这种过程,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体会到了自己动手动脑创造成果时的喜悦。

2.为辅导员老师减负

充分运用计算机所带来的便利与优越性可以资源共享,在争章活动中做到减负增效,利用奖章与多媒体手段的结合开发好学习软件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进取心、陶冶情操、进而达到使学生学做人、增知识、长才干的目的。辅导员平时要增意识,注重还得学会集思广益,多渠道收集教学素材,可以把素材库中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料利用起来加以改造、编写成适合奖章课堂教学的课件,如文字、图画、音乐等都可整理成自己的课件。在此基础上,兄弟学校之间就能进行课件交流了,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减负增效。

3.便于学生自主参与

由于多媒体具有可视性、多效性、重复使用的特点,所以它能够充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他们个性、激发他们学习各项技能的热情。使争章活动高质高效。

如《科技章》训练课时他们能通过课内、课外各种渠道积极收集有关的科技资料进行发布、考核课时能用鼠标进行操作,介绍科技方面的知识。又如《说话章》,多媒体通过图象、声音、动画等手段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观,引起学生的兴趣,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展示的画面编故事。生动的画面给了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与兴趣,调动了他们创作愿望,语言表达能力也因此而提高。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自主、自动的能力就得以施展。

现代化运用 篇6

摘要:阐述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数学教学

1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生活中的“事物美”体验“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现代青少年对事物的美的感受得更细腻、更深刻。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投其所好”,不失时机地把生活中的“事物美”与数学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欣赏数学美,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培养起持久的兴趣。例如在讲“比”一节时,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包括维纳斯、体育明星、舞蹈演员和古建筑、国旗在内的一些精美图片,告诉他们这些图片之所以美,就是因为他们的形体的比都符合了“黄金比”原理,最美、最巧妙的比。于是,我适时向同学们介绍了“比”的概念,以及“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告诉同学们有关“黄金比”的知识到初中继续学习,这样教学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美”。多媒体从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场,从而创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产生强烈探究欲望,对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从情境创设中教学数学的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概念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难免有一些枯燥难懂的概念。多媒体教学手段可提供形象丰富的资料,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远为近,可以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能够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感知事物,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获得灵气,并在抽象概念和鲜明的表象之间建立双向联系,丰富学生思维内容,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中愉快掌握知识,学习就会感到情趣盎然,难点不难,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制作一只会“飞”的彩蝶,这只司空见惯的花蝴蝶刚一“飞”上屏幕,就会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在进一步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并能举出许多轴对称的实例,接着通过屏幕上的轴对称三角形的演出,引导学生顺利地找出对称点和对称轴,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并拓展了知识结构,创造起良好的问题情境,进而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比较顺利地由感性向理性飞跃。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达到和谐与统一,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强化学生的投入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以最简捷有效的方式获取新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包括基本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则可以省去教师在课堂板书作图上所花去的大量时间,缓解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长正方体的认识”一节的教学时,利用动画把长方体的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以及12条棱分三组,每一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的比较过程模拟出来,化虚为实,变难为易,提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变化规律,从而成功地突破了这一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4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扬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让学生有一种创新意识,必须为他们提供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机会,学生才有创新的可能,例如在讲“梯形面积计算”一节时,利用计算机把数学变成一个实验学科,将数学实验引入课堂。在进行梯形公式的推导时,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积极展开思维活动,全班共得出了许多种不同的推导方法,每推出一种,教师就用课件演示,同学们看到他们推导的公式被教师用课件证实肯定,品尝到了探索研究的乐趣,被激活的学生思维产生了强烈的创造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化运用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模式,课件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 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范围也在日益增加。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 应用和推广多媒体技术,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但是, 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 能否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技术用得恰到好处, 也是一门不可多得的学问, 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 改变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必将呈现出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计算机多媒体是一种把超文体、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 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它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的特点, 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 提高信息传播效率。采用这种教学手段, 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 微观事物宏观化, 复杂事物简约化, 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 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拓展思维, 培养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概念阶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名词概念等, 仅凭老师的讲解往往难以达到很好地效果, 手段的单调, 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把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到教学中, 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手段结合在一起, 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 使枯燥、不易理解的概念、材料变得直观、具体, 富有感染力,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 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点凸显, 加深理解

学习的过程就是对未知世界探寻的过程。学习的这一特点, 决定了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理解、掌握、巩固的难度, 也给教学双方带来很大困难。但计算机多媒体凭借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综合一体化的教学手段, 使其产生直观、生动、形象、即时等声像效应。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往昔情境、神游历史殿堂、展望未来世界、洞悉星空宇宙, 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 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

3.化繁为简, 加大容量

计算机多媒体所展示的图像、音响以及所营造的课堂氛围使人身临其境, 它不仅可以再现过去, 还可以缩短时空距离, 加大信息容量。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 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 而且可以把学生观察的事物化虚为实, 化繁为简, 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 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二、当前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夸大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这是因为很多教师和学校认为多媒体教学方式用得越多教学效果一定越好。的确, 对那些过于抽象的或者具有危险性的或反复操作的可行性较差以及实际操作成本较高的内容,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效果很好, 比如爆破的实验或者军事操作训练等。但是, 对于某些课程, 比如计算机编程, 数学公式推导则更适宜用传统的讲授和板书方式, 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如果仅仅依靠课件, 很多教学内容学生很难理解透彻, 印象也不深刻, 所以, 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万能的, 在某些学科的某些章节中也许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是把所有的课程整齐划一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 我们的传统教学方式还是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的。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它不会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它只是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

2.过于追求课件的形式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制作课件也一样应该把教学内容的科学准确展现作为前提。可是很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让课件夺人眼球上, 反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本身的地位, 为此占用了大量备课时间, 在课件中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干、毫无用处的声音或者动画, 这样只能使学生产生反感或者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内容以外的部分, 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教师本身负担。应用多媒体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而不是让学生为教师的制作技术喝彩。

三、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1.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为理念

实践证明, 传统教学模式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模式。但有一定的缺陷, 多媒体教学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必须运用多媒体。有的教师片面地把运用多媒体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 不管课堂教学是否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手段, 一味追求多媒体的效果,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效果反而不佳。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 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 只有使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 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的效率,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配合教材优化课件内容

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上, 一方面, 要考虑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 另一方面, 在形式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大量教学实践证明, 不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么先进, 如何超前, 也不能忽视教材在众多载体中的主体地位。课件设计必须研究教材, 课件展示必须为教学服务。只有把充实的教学内容与完善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创造个性化学习环境的目的。

3.配合板书合理安排屏幕显示

在强调多媒体教学的同时, 传统的课堂教学板书是不能抛弃的, 必要的板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的板书能充分协调师生互动, 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启迪保持一致, 深化教学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 使一节课的知识体系更加条理化、系统化。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达到和谐统一, 追求最佳效果, 始终应成为我们使用多媒体的原则。

四、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而且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当今扩大教育规模, 提高教学质量的环境下, 教育现代化, 除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设施现代化外, 还必须有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作基础, 作为教育工作者, 要恰当运用这一现代教学模式, 努力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 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么家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5.

[2]杨绍文, 叶良明, 靳勇诚.关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思考[J].成宁学院学报, 2003, (6) .

现代化运用 篇8

1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介绍

1.1 虚拟实验技术的应用

虚拟实验技术的开发就是希望能够全部或部分代替真实的实验, 仿真度越高越好。如《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我们就可以开发网上机械设计基础陈列室、虚拟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视频齿轮加工、运用edrawing插件虚拟减速器拆装等虚拟实验。在学校经费有限的情况下, 虚拟实验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快地更新实验内容, 为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环境。例如我们在教学生学习数控车、铣加工时, 首先让学生在仿真软件进行虚拟练习。这样既解决了机床设备不足的问题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真实的认识, 为上机操作打下良好基础。

1.2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 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课本内容以文字和二维图像为主, 学生容易感觉枯燥乏味, 而在课堂中加入多媒体课件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目前,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工具主要有Powerpoint和Authorware。在多媒体课件中不仅有文字和图像, 还可以插入声音、视频、动画等, 而这些对学生的吸引力大, 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机械设计》这门课程时, 有些机械结构可以通过让学生参观工厂实物或教具而了解, 但是受实物内部结构的限制, 不可能一一拆分, 所能有些我们只能看到外面, 看不到里面, 这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它的内部结构生动展示出来, 变难为易, 变静为动,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科学的认识。但是, 如果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 只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内容搬到课件, 没有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新的东西, 体现不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那就自然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还有如果把所有的课程都用多媒体来上, 那也是没有必要的。合理地、正确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1.3 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学手段

网络信息技术给高职的开放式教学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和交互性有效平台和工具。开放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学能突破教学环境的时空限制,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2]。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 教师要用有限的时间把课程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 有时候就讲得比较仓促, 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网络来解决。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设课程网站, 除了放上电子教案外, 还可以列出参考资料、习题、实训项目等。现在在网络上已经有很多的精品课程网站,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 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来进行学习。同时在网站上还可以链接一些和课程有关的网站, 如中国机械网、中国模具网、CAD技术应用网站和一些专业论坛。

2 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的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了几百年, 其课堂教学在某些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过程机械, 枯燥乏味,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差甚远, 因此现代化教学手段应运而生。但是如何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实现提高教学效果呢?

2.1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以学生为中心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优势,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 教师通常站在电脑前, 视线在电脑和大屏幕之间切换, 忙着操作多媒体课件, 传统教学中的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变少, 从而对学生的课堂反应不能很好地把握, 不能及时地转化教学思路。因此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时, 要及时从学生的面部表情了解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留有适当的时间, 给学生思考或提问, 在讲解难点或重点时, 采取个别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和讲解, 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课堂主体作用。

2.2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直接相关, 一门课程从头到底不可能只选用一种教学手段, 有的教师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 所有的课都用多媒体来上, 这显然是不符合教学要求的。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 运用传统的黑板板书通常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而对一些应用性较强如机械制图中的模型结构等, 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一般了解的, 不做掌握要求的内容, 教师可以把它放在校园网上, 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学习, 这样可以把课堂上的时间节省下来放在教学难点或重点上, 加深了学生对难点或重点的理解。

2.3 适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 由于减少了上课板书的时间, 从而使得课程的信息量陡然变多, 讲课的速度也变得快很多, 这样学生需要接受的知识点也多了很多, 但同时, 学生失去了与教师板书同步记笔记的时间, 往往在听课和记笔记之间徘徊, 这样不但课没有听好, 笔记记不好, 思维也跟不上教师上课的节奏, 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从而出现疲劳, 思想不集中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做到张弛有度, 课堂气氛相对轻松, 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 现代化教学手段运行的保障措施

3.1 贯彻现代化的教学思想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一种教学方法, 而不是现代化教学本身。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从思想上能够认识到现代化教学, 才能使现代化教学手段真正发挥作用, 做到形式与内容不脱节。同时还要与时俱进, 由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改变以及知识的更新, 必须及时调整教学手段。

3.2 硬件建设

充足的多媒体教室和专用机房, 教师专用机房和工作室的建立, 速度快、容量大的校园网系统, 虚拟实验技术开发软件的购置等, 这些都为有效保障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行提供了硬件保证。

3.3 软件建设

组织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 对教师开发的虚拟实验技术或者多媒体课件进行评比, 对作品优秀的进行表彰。同时学院还可以配有专项研究经费, 用来支持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它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网络等于一体, 可以生动有效地阐述或表达课程内容, 但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方面, 不可能取代教学过程中的全部环节, 只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才能使现代化教学手段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付淼鑫.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5, (3) :6-7.

现代化运用 篇9

一、善于发掘教材中形象的内容, 引发学生兴趣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里面蕴含着大量的形象性素材, 能把这些素材转化成图片, 并运用音乐加以渲染, 就能激发学生朗诵和阅读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例如, 在高一语文第一单元中的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都是意象运用的成功典范。对它们思想感情的理解, 离不开对诗中意象的分析。意象是客观事物在人心灵中的投影, 是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诗歌的情感表达一般都要借助意象。我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意象, 如“明月”、“杨柳”、“秋风”、“斜阳”等, 其内涵早已超越客观事物本身, 而在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中沉淀了强烈的主观感情。读者在作品中一看到这些词语, 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 掀起心中情感的波澜。利用多媒体再现这些意象的画面, 教师加以点拨, 就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使他们更加了解我国诗歌意象蕴含的意义。

二、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设计问题,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生会碰到许多难点,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 再现教学内容的全貌, 从而激发兴趣、启发思维,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教学《祝福》一课时, 可以先播放电影《祥林嫂》结局片断, 这样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诱发情感, 创设氛围, 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随后便这样展开教学。

(一) 提问:

这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为什么?又是谁剥夺了她的“春天”?接着, 与学生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 平等地走近鲁迅, 走进《祝福》。

(二) 检查预习。

落实教学目标一, 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

(三) 表演擂台。

根据教学重点, 我设计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表演精彩片断, 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能置身那种情境之中, 体会到当时人物的心情。

(四) 自由论坛。

(每两组负责一个问题)

1.为什么说祥林嫂是最好的女人又是最苦的女人?

根据教学重点与目标, 我设计了这一问题, 意在引导学生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分析祥林嫂的性格特点, 从而认识到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她身上既有共性 (勤劳、善良、质朴) , 又有着自己的个性 (顽强、倔强) 。祥林嫂守寡不成 (遭劫被卖) ——守家不成 (丧夫失子) ——守命不成 (赎身行乞) , 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2.比较祥林嫂与如今下岗女工的命运的异同。

根据教学难点, 我设计了这个问题, 意在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祥林嫂与如今下岗女工都遇到了人生的险滩:前者丧夫失子, 后者下岗;也同样为改变命运作了抗争。祥林嫂的抗争是“逃—撞—捐—问”, 她的这种抗争是带有封建和迷信色彩的, 在当时, 像她这样的女人是注定要被封建伦理制度排挤甚至吞噬的。如今下岗女工想再上岗就容易多了, 只要积极参加再就业学习、培训就有机会找到工作, 登上展示个人价值的舞台。更何况社会也会向她们伸出友爱之手。这是与不同的社会制度分不开的。

(五) 影片点评。

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祥林嫂》的“砍门槛”的情节, 让学生谈一谈对电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门槛不被承认后砍门槛的情节的看法, 分析这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再次突出教学重点。

三、尽可能展示学生所得, 做到少讲多练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 因此使用时要注意适度和适量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及时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表扬或者帮助他们改正学习中的错误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 在作文教学中就可以展示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 肯定他们在写作上的优点, 帮助他们认清写作中存在的误区。同时,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平台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清晰看到, 可以改变教师读作文, 学生听完就忘了的缺点。

现代化运用 篇10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含义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服务教学的一种方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 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特点:它能通过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 以直观的物象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达到自主获取知识的目的。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演示, 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汲取知识。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助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创设学习情境

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 如果能充分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把教学内容中的相关图像、文字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激发其求知欲,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讲“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 不是直截了当地讲方法, 而是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用多媒体演示一面圆镜子被摔碎的情境, 然后只出示边缘的一块碎片, 让学生根据边缘碎片来制造出一个和镜子一模一样的镜子, 并且让学生用纸片替代镜子, 自己动手, 小组探索, 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思考, 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寓教于乐。

(二)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

巴甫洛夫说过:“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有多种器官参加, 可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 尤其是一些数学概念更是如此, 我们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使之具体化、条理化, 使学生容易理解, 便于掌握。例如在讲授“黄金分割比”时, 我先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美的建筑物、美的人物让学生欣赏, 然后品析美的原因, 从而引出数学上的美的标准。在进行“平行线”的教学时, 我先将生活中的一些有平行关系的物体运用多媒体展现出来, 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平行概念, 再用直线代替图形中互相平行的部分, 并运用多媒体的演示, 让学生明白平行的两条直线永远都不可能相交的概念。这样就把简单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为形象的图形, 既便于学生理解又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 还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枯燥的数学计算趣味化

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 但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差, 加上计算速度又慢, 无形中让计算变成了一件很枯燥的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介入, 改变了这种现状。如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 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一方面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 刺激学生注意, 寻找条件与条件, 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借助课件整理、摘录相对应的条件与问题, 创设按题意制作的活动场景, 绘制线段图, 化抽象为具体, 帮助学生审题, 理解题意, 启迪思维。例如在教授“运用轴对称图形找运算关系”时, 我先出示了大量的对称图形并配以舒缓的音乐:故宫、北京天安门、玉湖公园内的建筑物………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让学生充分感受美、鉴赏美, 在认识到建筑物中蕴含的对称美的同时找到了相应的运算关系式, 进而准确计算, 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索中解决了实际问题。

(四)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静止的几何图形动态化

“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普遍较差, 很难找到解题途径, 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 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态化, 动静结合, 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例如, 在教授“组合图形面积”时, 我事先设计一组图片, 通过电脑演示, 用平移、割补、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动画方法分散难点找到突破口, 让学生形象理解, 找到简便方法。同时辅以加线法、平移法、旋转法等, 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使教与学充满生机, 使学生学得主动,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因此, 在教授“角的概念”一课时, 我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 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 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 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 另一条边移动, 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 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的显示, 可以使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 化静为动, 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总之, 教师应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创设最佳氛围的教学情境, 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 让枯燥的数学计算趣味化, 使静止的几何图形动态化, 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以最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作为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学科,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下,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意识, 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手段,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淑霞.初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 .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9.5.

现代化运用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技术;阅读教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要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阅读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追求所在。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特殊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新颖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初中语文阅读的许多内容并不能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仅仅依靠篇章的文字和教师的叙述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心理需要和教学内容特点,尊重学生求新、求变的价值取向,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形象逼真、富有动感的环境和片段还原文本情节的形成发展过程,并通过由此创设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素材的感官反射性,使学生在轻松和愉悦中能动地展开阅读活动。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引领互动讨论,深化学生阅读认知

《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过程”的教学主张。为了践行新课程精神,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灵活多变的优势,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引领互动讨论,启发学生就多媒体手段设置的系列阅读问题展开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阅读交流中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深化阅读认知。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我们在学生预读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动画跳跃的形式递进推出:首先分析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其次,探讨文内描述的“以前上课时,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而今天为什么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最后针对小弗朗士原先觉得课本那么讨厌,现在都好像是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等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对这种问题推出方式兴奋不已,纷纷踊跃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充分的交流、辨析中促进了阅读认知的深化。

三、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某单元设计了“读一本名著”的主题,选择了吴承恩《西游记》中四个学生最喜欢的故事。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整体的理解与把握,提高阅读量与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我特别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首先提供了三个网址让学生上网浏览阅读,并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讲述一个《西游记》中的故事;②你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些人物;③评说一个你喜欢的人物。上课时,学生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在网上进行了广泛阅读,有些同学觉得这些资料还不够,带了《西游记》的书以及他们从别的渠道收集到的有关介绍《西游记》的资料进行阅读。大家兴致很高,边读边评。然后通过自己所喜欢的人物自由结合成小组,再回到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把精彩的语段和句子摘录下来并加以理解,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制作了一组图文并茂、有动画效果和声音效果的演示文稿,还出了一份介绍《西游记》的专刊。

在这次拓展阅读的课例中,有的同学说:“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语文一点儿也不累,一点儿也不枯燥,反而很有趣,我喜欢网络学习。”有的同学说:“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了解了许多有关《西游记》的知识,真是受益非浅。”也有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能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四、引导学生品词品句,突破难点延伸扩展

初中生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知识,教师用几句教学语言很难表达清楚。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利用电教媒体,就能大大减少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掌握本领。解决疑难问题后就不难读出应有的心情和语气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对比,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于是我要达到的目的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实现了,此课的重、难点也就较轻松地突破了。最后重放多媒体设计画面时,学生就能很好地说出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并能清楚地复述出司马光救人的经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言练习,将知识实行延伸、扩展以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可以较平时运用普通教法更省时、省力,更直观,易掌握。如教学生用“……像……”的句式说话,可以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在图像上出示若干本体,再以提示方式出示相应的喻体。可以让学生很快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生动形象的句子自会脱口而出。

在课后练习中,运用多媒体电脑可以展示更多学生感兴趣的习题和课文补充材料。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的教学软件,可以把习题的形式变得更活泼、新颖,把习题的内容扩展得更广、更深,这也是课文知识内容的补充。

总之,阅读是语文之根,是学习之母,是现代 化学习生活所必备的生存手段,是可持续发展 的学习能力,是提高人的整体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培养现代人的奠基工程。教师要合理引导,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利用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去读,去思考,积极主动、自由自在地遨游在阅读活动中。

现代化运用 篇12

比如在讲《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知识点时, 播放电视记录片, 让学生欣赏草原美景的空旷、沙漠戈壁的荒凉、草原沙漠化的加剧、牧区经济的腾飞、牧民的抱怨与无奈的画面, 再让学生聆听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天堂》等, 最后再结合画面的内容, 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的伟大。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 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具体来讲从以下几方面说起: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 变“厌学”为“愿学”, 变被动为主动, 创造性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集光、声、色、像为一体,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 并能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需求, 起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多媒体可以变抽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形象的直观的知识, 加深知识理解

思品课的基础知识比较抽象, 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多媒体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等融为一体, 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利于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变抽象为具体, 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三、突破重点难点, 提高课堂效果

在思品课中, 有很多重点难点问题是教师难以凭口舌解释清楚的, 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优点, 借助多媒体处理信息, 适度选择, 精心选择, 合理解释和演示, 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说清楚, 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

四、增强时代气息和可信度

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记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政治课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信息总量, 反映时代脉搏, 丰富教学内容, 而且用事实说话, 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 从而大大提高政治课教育的可信度。

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 思维通常与问题联系在一起。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 当学生会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 他的思维就发动起来了。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 诱发学生思考问题, 以达到启迪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

上一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下一篇:控股股东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