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格局

2024-10-15

现代化格局(共8篇)

现代化格局 篇1

在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庄园经济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起来。为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对农业的多样化需求,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新格局,发展现代农业庄园是一种必然选择。

一、现代庄园经济的起源

庄园经济起始于中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封建贵族自给自足的农业庄园逐渐没落。现代庄园经济的发展始于20 世纪中期的欧美国家,现代庄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庄园,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作为一种新兴发展模式成功地改变了美国、荷兰、澳洲等国的农业经济状况,创造出了红酒庄园、花卉庄园等产业经济奇迹。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庄园经济在亚洲蓬勃发展,在日本被称为“都市农业”或“工厂化农业”,而在台湾衍生出了农产品加工与旅游服务,被称为“观光农业”。

20 世纪90 年代现代庄园经济在我国兴起,现代庄园经济把资本、技术、知识、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吸引到农业中来,进行最优配置,从而将传统低效农业改造为现代高效农业,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的根本性改造。近年来出现了农业多功能化,它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成为一个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形态。

二、现代庄园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庄园经济的内涵,但目前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笔者在研究中参照张春香的定义: 庄园经济是指农户、开发商或企业,承包、租赁或购买适度规模的土地,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坚持以科技为支柱,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以自己开发经营或委托代理经营为机制,以土地使用权为投资标的,以股份或土地份额为标准,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农用地产业化开发模式。

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现代庄园经济在我国表现出以下四个特征:1. 在运行上,采用资本加土地模式,通过土地租赁、承包和流转等方式集中一定数量的土地,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中的规模效应和生态特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进行资源优化组合,降低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收益。2.在组织上,内部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以资本、土地、技术等作股本,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采用先进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决策,避免盲目开发。外部采用多种经济合作形式,如企业+ 农户、各种专业合作社等,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市场竞争力。3. 在生产上,采用高效农业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开发,延伸农业产业链,搞好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稳定市场,降低市场风险。4. 在经营上,以市场为导向,确保产品销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树立品牌意识,参与产品认证。通过多渠道信息网络,广泛而快捷地接受各类信息,如资源和环境信息、生产和管理信息、资料和市场信息等。

三、发展现代庄园经济的优势

庄园经济吸收了社会闲散资金,将工商资本、城乡资本与农业资本相融合,农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将资本、管理、科技等要素投入到农业中,实现资源的重新组合和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现代庄园经济是农业综合体,以农业为基础,在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经营的同时,集合了观光休闲、科教拓展、餐饮娱乐、养生度假和商务会议等多种功能,促进了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现代庄园经济,有利于高新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突出品牌效益,扩大产业规模,改善产业结构,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庄园,特别是都市农业,通过造林绿化和种植花卉苗木打造“城市之肺”,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生态体系的平衡。

四、我国现代庄园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 产品和项目定位低,缺乏竞争优势

现代庄园是高层次的农业产业形态,生产的农产品应该是高品质、无污染的优质生态农产品,但目前庄园产品定位普遍偏低,在市场上与普通农产品竞争没有充分发挥出优势。有的庄园虽然定位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但在生产中没有严格按照无公害、无添加剂等农业技术生产标准和规程,最终导致产品无法实现优质优价。一些计划开发休闲、旅游服务项目的庄园,由附近的村民、个体老板盲目自主开发,以水塘、山林等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平房、板房或茅屋为基本设施,提供垂钓、采摘、游玩等项目,简单重复建设,经济效益不明显,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 二) 资源优势发掘不足,发展层次较低

发展庄园经济有助于将当前农村最缺乏的现代管理、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引入农业经济,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增加农业产出和产值。但是,目前庄园经济发展中对资源优势的发掘不足,主要投入集中在种植、养殖等初级环节,即使有一定的加工环节也处于产业链前端,附加值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发展庄园经济应通过独特的原料及加工工艺,形成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使产业链得以向二、三产业延伸。

( 三) 管理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目前,很多庄园管理者的经营理念较为落后,盲目开发,只顾短期利益,缺乏长远规划。管理者对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不重视,导致生产成本高。此外,庄园农业生产与先进科技结合程度较低,导致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难以取得长足发展。因此,现代农业庄园经营者需要培育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 四) 内部监督体制不健全,投资者与开发商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和开发商之间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庄园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投资者一般不参与庄园具体经营活动,无法获知内部事务及财务状况。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体制,信息公布不透明,利益分配不公平,庄园开发商和经营者为谋取私利而暗箱操作,损害了农民、工人和投资者的应得利益,甚至为非法集资套取钱财创造了条件。

五、我国发展现代庄园经济的对策建议

( 一) 强化政府引导和扶持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统筹规划、严格标准、动态管理,保障庄园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庄园经济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庄园布局和任务标准等提出具体要求,突出特色,避免盲目开发、简单复制。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政策要向促进庄园经济发展方面倾斜,提高企业发展庄园经济的积极性。政府要做好发改、农业、林业、交通、金融、质检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在部门联动、项目建设、信息共享和资金整合方面做好统筹协调。

( 二) 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发展

现代庄园符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是建立在产业链延长基础上的集规模化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与集约化发展,一方面要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发挥行业协会和农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将分散的小型农庄联合为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将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庄园经济的发展。

( 三) 全方位提升庄园经营管理水平

一是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提高庄园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庄园管理,建立长效的市场竞争战略。三是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四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融合产品加工、生产体验、特色饮食、休闲观光、物流配送检测服务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孙光堂.左权县发展生态庄园经济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1).

[2]康丕菊.庄园经济:一种新兴产业的分析[J].经济师,2015(8).

[3]罗铭.庄园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12).

[4]孙雪萍.云南省现代庄园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4(19).

[5]李继东,张建武.现代庄园经济的兴起与我国农业的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2000(10).

现代化格局 篇2

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的思考

王卿彧

(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社会学系,22113105)

[内容摘要] “差序格局”一词出自于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它精辟的概括了当时中国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结构,并且反映出中国人的特殊是交际网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乡土中国》于1947年出版距今已时隔66年之久,书中所提到的“差序格局”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依旧存在,并且这种格局在当代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得十分明显,“差序”意识在当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依旧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这种无处不在的“差序格局”对社会的整体运作与发展中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它影响着每个人的价值选择与判断从而决定着每个人的行为交往方式与方向最终影响着社会资源的流向与分配以及社会阶层的流动。

[关键词]

差序格局;人际关系;社会资源;道德;

[正文]

差序格局概述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用简明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和中国社会特有的差序格局:

“西洋的社会就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很清楚不会乱。”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是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1]25-26 费孝通认为差序格局是由于初民社会的农耕文明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而西洋社会中的团体格局的形成则是游牧文明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在差序格局下人们的社会关系结构式错综复杂的,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在一个人的社会互动网中除他之外的每个人都是按照差等次序站在这个网中,从这个人的视角看出去,在这些人并不是相同的,因为在这个网中必定会产生距离的远近,距离的不同必定会影响这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交际选择方向或者方式。差序格局就是社会关系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的差序是由于血缘的亲疏产生的,这就是中国乡土社会的最大特点,即血缘情结。血缘可以维系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或者一个村落,在血缘关系中的嫡系最为人们重视,而远亲也会纳入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一个人在行动中

第 1 页

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的思考

对待近亲与远亲之间的不同方式就是差序的外在表现,也就产生了“自己人”和“外人”的概念。[2]血缘投射下的差序格局造成了人的道德差序,即道德弹性,没有固定的道德准绳,所有的标准都是按照差序格局中的远近亲疏来指定的,这就会产生“私人的道德”,于是“中国传统社会里的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1]38。人们在这种差序思想下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私”的,因为人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社会交往互动,在权衡中人们又以自我为重心,因为人们的自我意识已经远远压倒团体意识。而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并非没有团体,只是在所有人都有着差序思想时,在团体中人们的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是不对等的,于是人们便产生了“公家”的思想,开始懈怠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认为“公家”就是自己的利益攫取地,所以“私”是乡土社会中最大的的毛病。

二 差序格局下的个体行动与社会资源流动

费孝通所提出的“差序格局”并不仅仅只是单纯乡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图示,还是现代中国社会中影响人们行动的重要因素。从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出发,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自然进入了研究者的视域,在这种理解之下,姻亲、利益等不同于差序格局基础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也

[3]嵌入了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中。同样,对1949年前后中国社会中稀缺资源配置的演变以及这种演变对于社会关系模式转型的影响的关注,使得差序格局不仅仅是理解中国传统社

[4] 会的一个基本概念,而且是理解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类型演变的基础。“自我主义”是差序格局的一部分,在一个人行动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引导作用。人们都以自我为重心。以自我为重心的结果就是对利益的过度追求而而置责任于不顾。在整体社会的差序格局下,人们的行动并不是与帕森斯提出的社会行动理论相同的“行动者不能忽视游戏的规则,因为这些规则对他们的行动内容和行为方式都进行了界定,同时所有追求特定目标的行动者都要履行社会标准化期待所要求的职责”[5],原有的社会标准规范并不是个人行动的核心,而个人行动中的手段也并不是个人完全自觉于社会规范下的。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在计划完成自己的某项目标时第一个想到的是依靠自己的社会关系网来走捷径。所以在差序格局下人们的行动的原则就是减少完成的路径长度。“找关系”是差序格局中最明显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社会中的特殊“理性”,而且这种理性并不是因为社会变迁或者发展而出现的,在中国古代就有这种现象。“找关系”可以有效减少个体目标完成的投入而使目标完成时的收益不变,是使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差序格局的每个网线都血缘,可以说血缘是形成差序格局的基础,而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又使血缘之间的网维系的更加紧密以及更加庞大。

差序格局下的社会关系网中的社会资源流动造成了现代中国社会结构。在远近亲疏的等级观念中人们之间交际有着差别,交际中的社会资源的传输的差别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一个人手握较多社会资源时,这个人会将这些资源开始以自我为中心向外传输,而这个传输的路线就是差序格局下的社会关系网络,所以他会先将这些资源传向离他最近的人,因为同理距他的人也会像他一样给他传输很大的社会资源,而且距他最近的人也是他最为信任的人。而距他较远的人则得到的社会资源就会越少,恒量的社会资源在关系网中的散布变多,随着关系网距离的变大,得到的资源就越少。而较远处的人如果想获得较多的社会资源时就必须向这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的中心走进,要获得中心位置人的信任或者的以利益付出为代价,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拉关系”。获得信任的手段包括血缘关系,中国人对血缘关系的重视已是一个深入彻底的社会化的结果了,“血缘情结”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对人们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资源传输的过程中并不是以客观上的人的能力,而是以主观上的关系,这样就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固化,从而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内部世袭和封闭,最终

第 2 页

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的思考

造成了社会整体上的不平等。

以“关系”为先的思想对教育资源的分配有很大影响。距离教育系统控制中心近的人,他的儿女获得的教育资源就会越多,那么他的儿女今后找到好工作的几率就会很大,工作所带来的还有报酬和声望。这样一来他的儿女与他所处的社会阶层相同,就可以为后代提供同样多的教育资源。代代相传的除了人们可以看见的财产,还有无形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

影响“关系”的除了最重要的血缘之外还有金钱。现代社会的差序格局中不仅有着血缘连成的关系网,还有用金钱连成的关系网。人们对金钱欲望膨胀使金钱的作用已经扩展到方方面面。在金钱交换的基础上人们搭建了信任,从而加近了人们交往关系,是各自手中的社会资源更好的相互传输交换。这样以来,社会财富的流通又会聚集在上层之中,就会形成社会的贫富差距。在差序格局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的行动影响着社会资源流动,而随着社会资源的流动又会形成新的差序格局从而社会的结构变成了差序格局。

三 差序格局下的道德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的“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章中对“道德”一词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是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1]31。

费孝通认为,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 所以, 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去理解他们社会的道德体系。宗教的虔诚是支撑行为规范的力量。神是团体的象征, 作为团体的代表———神是无私的, 于是在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就有了权利的概念和宪法的观念。因此, 在团体格局的社会中, 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靠法制的力量[6]。而在差序格局的社会中的道德体系是“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所以产生了现代社会中“骂着腐败心里却想腐败”道德现状。

由于差序格局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网有伸缩性,人们都是根据差序格局中的远近亲疏来行动的。行动中除了受利益目标的制定,还有意识中道德标准的约束。对于道德标准的制定,每个人心中也存在着差序格局。由于“自我主义”的思想,人们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是随时改变的,对道德的解释就是对自身行为的肯定。而对于出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的道德评判,就要根据这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中所占的位置了。评判自己家人时就会向好的地方想,而对于陌生人则不同。在道德评判中,人们并不是先有了一个标准的道德准绳概念再去评判行为是否合适,而是现有了对“位置”的概念,再去制定相对其位置的道德标准然后再去衡量行为是否合适。

在义务与权利方面,人们对于权利的偏重远超于义务。差序格局中人们自己的位置可以随时改变,当为了自己家庭的利益而损害了团体的利益时,从家的角度看是“公”,从团体的角度看是“私”。所以虽然人们说着团体为“公家”,而实际上却把“公”给了自己的“小家”,因为在他从小家的角度看他是“公”的。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中是没有个人对团体的义务的概念的。“孝、悌、忠、信”

第 3 页

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的思考

是中国古代中“仁”的标准,而细细观察其中的每一个的内涵,没有一个是个人对团体的道德标准,“忠”也并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君王,为了自己的事业。

“小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总体发展有影响作用。而在中国现代的家庭中也有差序格局的特色。“孝”是中国家庭最大的伦理特色,而在西方社会的家庭中并没有“孝”这种强烈的道德特色。随着计划生育制度的颁布,中国家庭规模急剧缩小,独生子女使父母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全部贡献给一个孩子,使中国家庭并没有产生向西方家庭的“权利”和“资格”的意识。由于中国家庭中存在长幼差序的权力分布,所以每个人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尊敬长辈是道德传统,而长辈对家庭事务的掌控权力较大,服从便是小辈的道德准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男女不平等的思想至今依旧存在,男女不平等在现今的中国家庭中依旧有所体现,“服从”依旧是家庭道德中对女性的要求。

四 总结

“差序格局”的提出是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贡献之一,也是国外了解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的资料。“差序格局”是中国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于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依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 4 页

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杨中芳.情与义:中国人真是重情的吗.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情感与信任.台北: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2001 [3]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4]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5]鲁思·华莱士、艾莉森·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于光君.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及其发展.社会科学论坛 2006·12(下)

第 5 页

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的思考

刘修安:“宋慈”传人的现代格局 篇3

济南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法医室主任刘修安,从业23年来,一直从事法医现场、法医物证及法医活体损伤的检验鉴定工作。他参与检验鉴定各类案件上千起,在多起杀人事件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案件的侦破拨云驱雾,为庭审的公正保驾护航。

5月19日,本刊记者走进济南刑科所,听刘修安主任讲述一位法医眼中的独特世界。刘主任儒雅谦恭、笑意煦暖,兼具学者之容与医者之悯,自有一番“宋慈”传人的脉息。

让逝者说话

1993年毕业季,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刘修安如愿成为了一名法医。学生时代,他就对法医的工作兴趣浓厚。从业23年来,虽然经常面对肮脏混乱的现场、腐烂变味的肢体,但他一直以科研人员“慎之又慎”的态度,沉迷于医学的探究验证,从蛛丝马迹中,为案件侦破指明方向。

2010年10月12日,济南市徒骇河发现一具呈仰卧状的漂浮男尸。刘修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展开侦查。由于尸体腐败较严重,现场留下的物证较少,又没有目击证人,案件一时陷入了困境。刘修安对尸体进行了细致的解剖,确定了死亡原因、死亡时间、致伤工具,并对作案过程、作案动机、第一现场以及犯罪嫌疑人等进行了刻画。

因为受害者具有严重颅脑损伤,还有交通事故常见的骨盆骨折、双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遂有意见认为是因交通事故致死导致的抛尸案件。但刘修安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他认为:如果是交通事故的话,受害者在站位状态下遭受撞击后,悬空的腘窝内的肌腱、韧带往往会伴有严重撕裂伤,而本案中死者双下肢均未见肌腱、韧带的损伤,分析该损伤应为遭受钝器直接打击形成,进而推断该案性质为仇杀。

他的判断,让侦查员迅速调整了侦查方向,将工作重点由排查肇事逃逸车辆调整为排查死者个人关系和矛盾因素。

根据这一工作思路,专案组民警再次到受害者居住地搜查,果然,在其姘妇赵某家的农用三轮车底部和卧室内发现了死者的大量血迹。经缜密侦查,专案组民警很快便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赵某及其姐夫武某。面对确凿的证据,赵某如实供认了犯罪事实。

经查,因为死者张某经常打骂赵某,赵某姐夫武某曾找张某训斥,张某扬言要报复武某。赵某与武某遂密谋杀掉张某。9月29日午后,武某得知张某正在赵某家午睡,即携铁棍前往,进门后即击打张某。张某惊醒后逃跑。武某将张某追打至屋外农用三轮车旁,先后用木棍、铁锨击打其头面及胸背,后用铁丝将张某左小腿固定在三轮车上,又用现场的一把大铁锤击打其躯干、双下肢,后用铁丝缠绕张某颈部及左腕,并固定在三轮车上,最后又用铁棍击打了其面部。晚上,武某先用钳子拧断张某左手腕、左小腿的铁丝,又用棉线绳捆绑其双小腿拖出车库,然后伙同赵某将尸体用三轮车运到大桥上,抛入河中。其作案过程与刘修安当时的推理判断基本一致。

2010年11月,济南某小区曾发生一起火灾,消防灭火后现场一片混乱,居住此处的一名老太太死在火场中,身上有伤口。警方初步勘查现场后发现门锁完好,也没有外人进入的迹象。家属都以为是老人独自在家意外失火,身上的伤口是烧伤或挣扎时碰撞而成,对老太太的死亡没有提出任何怀疑,遂委托入殓师将老太太的伤口进行了缝合处理。按照程序,家属同意了法医对尸体进行常规尸表检验。刘修安到了停尸房一看,这是典型的爆炸伤啊,而且,从受伤部位来看,老人应该是在坐着摆弄什么东西时突然发生了爆炸。很快,案件破获,凶手是死者女儿的朋友。此人以送礼物为名,送给死者女儿一个暗含爆炸装置的盒子,意图致其于死地。不料打开这份特殊礼物的却是独自在家的老人。刘修安的专业让真正的凶手无所逃遁。

很多犯罪分子会在作案后伪造现场,企图掩盖犯罪行为,但在法医的专业背景下,这些掩盖往往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

2014年初,济南某小区一死者的丈夫报案,称自己妻子用电壶烧水时触电身亡。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死者躺在厨房地上,身旁有一个通电的水壶。经过测试,水壶确实漏电。刘修安到达现场后,一看死者手心的电流斑,就认定死者并非死于触电。“从常理上就解释不过去,如果是水壶漏电所致的话,死者抓住水壶的手被电击后,肌肉应该立即收缩,随着死者的倒地,水壶至少不会平稳的放在灶台上。”经过细致的解剖检验,刘修安最后确定死者真正的死因是遭受他人扼颈窒息死亡,双手电流斑系死后遭受电击所致。

刘修安再一次推断成功,死者丈夫迫于压力,主动投案自首。确实如刘修安所言,他是掐死妻子之后,再伪造了妻子电击身亡的现场。但他并不高明的伪造,恰好让刘修安意识到真实的死因并非如此。这位嫌疑人栽在刘修安的手里并不“冤枉”,刘主任在其任副主编的《法医学歌诀》中,恰好负责烧伤、冻死及电击死部分内容,而此书获得的山东省公安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荣誉足以证明其专业地位。多年来,他在专业领域不断进取,发表了多篇(部)论文和专著并获奖。这些积淀,对犯罪分子而言,是另一种形态的武器和震慑。

不仅仅是“全科大夫”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屈伸之机括,于是乎决。”这是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的开篇语,说的是——犯罪事实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认定,对待检验一定要求真务实。这是法医们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据此,刘修安们一直立足于第一现场,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工作状态:随时待命,第一时间赶往第一现场,长期保持“5+2”“白加黑”。

面对腐烂的尸体,一般人不要说亲手触摸,看上一眼都可能呕吐不止。刘修安不仅要忍受刺鼻的恶臭,还需要从头部开始,查清尸体每一寸地方是否有损伤,口腔、鼻腔、肛门……都需要一一查验。伤口的位置、大小、血迹形态都会指向不同的死亡性质。90年代,法医室甚至没有自己的解剖室,不管春夏秋冬,直接在野外干活儿。有一年下大雪,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刘修安连续两个晚上在野外解剖尸体,最后手冻得都拿不出来了。还有一次,因为尸体高度腐烂,他们从现场回来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脸色蜡黄,连续几天都身体不适。但这些辛苦,在刘修安负责的法医室,各位法医们早就视之为平常,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在于专业的精研。

nlc202309082142

在刘修安组建的济南市法医微信群里,法医们正在热议颅脑损伤鉴定的把握原则、额窦前壁粉碎骨折轻伤一、二级如何区分的问题。刘修安在微信群里发言认为,单纯的额窦前壁粉碎骨折,应该定轻伤一级,而不是二级,因为额窦前壁不同于颅骨其他部位,该处骨折虽为粉碎,但不会对脑组织产生压迫,达不到轻伤一级程度。他的发言往往被全市法医们作为“教科书”收藏学习。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讨论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从妇到幼,简直堪称“全科大夫”大全。

今年年初,济南某县发现一个16岁的孩子死在路边的车内。警方勘查现场后发现,车滑到了路边,死者坐在驾驶座上,身上无明显外伤。县里法医检验后,认为死者可能系单方交通事故致颈部挥鞭样损伤死亡。但家属不接受警方的意见,认为车撞得不严重,孩子怎么就死了呢?要求上级法医检验鉴定。刘修安赶到后,充分了解了案情,查看了现场和车辆,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积累对死者死因作出了大胆分析,推断死者很可能死于突发疾病,而不是车祸损伤。

因为尸体已经做过一次解剖,想要弄清死因,还要再一次进行解剖。重复检验要排除第一次解剖对尸体带来的影响,对法医的要求更加严格。解剖中,细心的刘修安发现死者胸腺异常肥大。该年龄段青少年胸腺多低于40g,而死者的胸腺达到了140g。最后,通过组织病理学检验,认为死者系胸腺淋巴体质猝死后车辆失控滑到路边。

经过充分沟通和解释,家属认可了这一鉴定意见。作为家属,他们最想知道的是真正的死因,而刘修安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解除了家属的疑惑。

通常情况下,法医的意见关系到案件的定性,决定着案件的侦查方向。意见稍有差池,侦查方向也就有可能南辕北辙。

刘修安曾遇到过这样一起案件,无法确定是侵财还是杀人,这直接关系到案件的侦查方向。

受害者为女性,夜晚下班后独自骑自行车回家。在楼下的车棚放好车之后,径自走到二楼家门前,正准备开门时遭遇袭击。犯罪分子拿着一把刀突然出现,拉扯中把受害人按在地上,用刀割其颈部,导致颈部严重损伤,因受害人拼命反抗,犯罪分子逃走,没有抢任何财物。

刚开始,大家都倾向于谋杀。但是刘修安总隐隐觉得不太对劲。“如果说犯罪分子的主要目的是杀人的话,拿着刀从受害者背后袭击是最好的选择。”从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看,毫无章法,恰恰暴露了其不成熟。因此,认为罪犯并非以杀人为目的,而是倾向于抢劫,且罪犯很可能为年轻人。随后,案件的侦破证实了他的想法。作案的是某在校学生,其目的确实是抢劫。

现代法医学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吸收了来自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知识。懂法知医,只是现代法医刻画嫌疑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一张CT出来三种结论

凶杀案件的血腥和仇怨往往会让参与者精神高度集中、慎上加慎。而非凶杀案件法医鉴定工作同样是一项复杂工程。

去年刘修安就遇到了一起发生在某县的案件,可谓一波三折。死者为女性,她在早点铺吃完早点,回到家觉得不舒服,遂怀疑早点有问题,于是找到早点铺理论。死者的妹妹也来到早点铺,逼迫早点铺带死者去医院。就在医院输液的时候,死者的家人又跟早点铺吵了起来,争吵过程中,这位女士突然死亡。

经当地法医鉴定,这位女士系突发心脏病死亡,这个鉴定结果得到了死者家人的认可。然而,诉讼过程中,围绕其发病时间,双方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心脏病是什么时候发作的?与争吵有多大关系?这直接关系到审判结果。通过审阅组织病理切片,刘修安发现死者确系心脏疾病发作死亡,但其发病时间应在争吵以前,争吵只能作为病情加重的因素,从而为庭审和案件处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除了为逝者说话,法医们更多的工作忙于为生者调解纠纷,厘清责任。济南市每年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约5000起左右,其中争议性较大的“疑难杂症”很自然地来到刘修安的案头。鉴定的结果涉及到罪与非罪、刑期长短、赔偿多少,手托两家的活儿难度自然不小。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事双方往往争执不下,对相关知识的一知半解混杂着各种心理和利益诉求,疙瘩是越结越复杂。而让疙瘩迎刃而解的是刘修安们的专业、公正、平和以及世事洞明。

同样一个脑出血,是伤还是病,用浅显的语言讲清楚,让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信服,考校的不仅是专业素养。

前段时间长清有个病人鼻骨骨折,就轻微伤还是轻伤产生争议。而刘修安发现他的鼻骨骨折有陈旧伤嫌疑。考虑如果是陈旧性骨折,伤者以前以前极有可能做过法医鉴定,他建议长清警方查查相关档案。果然查找到3年前此人因外伤鼻骨骨折,骨折位置、形态与此次骨折完全一致的法医鉴定。看了伤情看世情,几十年下来,他渐趋化境。唯一不变的是,他以一种科研人员独有的严谨态度与探索精神无限逼近真相。

多年以前,一根肋骨还是两根肋骨的鉴定堪称“经典”。

当时两人打架,导致其中一人肋骨骨折。一根肋骨骨折的话就是轻微伤,对方只需承担民事责任;两根肋骨骨折的话就是轻伤,对方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从肋骨结构上来说,不是一个很规则的形态,肋骨骨折在诊断上是有难度的。这位受害者的肋骨骨折就非常难以判定,其中有一根可以认定是骨折,但判断另外一根骨折与否却大费周折。

为了弄清真相,刘修安在省城找了四位专家会诊CT片子,结果四位专家打成了平手,有两位认定一根肋骨骨折,有两位认定两根肋骨骨折。“总要给人家一个交代,草草下结论心里不踏实。”刘修安就拿着CT片子去了北京。他先去了著名的积水潭医院,正赶上CT室主任值班,主任看过片子之后下了两根肋骨骨折的结论,刘修安很高兴,因为这个案子终于有了定论。

回济南的列车时间尚早,刘修安抱着片子琢磨,还有点不踏实,想着来都来了,再找个医院看看吧。于是他又去了301医院。恰巧301医院的一位著名影像专家值班,听刘修安说了这个情况,专家把所有的影像医生请来看片子。过了一会儿,专家回复了刘修安,“看片子的七位专家共出具了三种意见:一种是两根肋骨骨折,另一种是一根肋骨骨折,第三种是第二根肋骨骨折不确定。刘修安一听头就大了,这个开放式的结果如何去做鉴定报告呢?后来,刘修安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把所有看过片子的专家的意见都写到了鉴定报告上。因为其中一根肋骨确定不了骨折,本着“疑罪从无”的原则,只能给受害者定轻微伤。

正是这种严谨与公正,成就了他在业内的口碑和地位。在20多年的工作中,他经手的案件中没有发生一起因对鉴定意见不服而上访的情况,也没有一例鉴定文书出具后被推翻。

宋慈有言:狱情之失,多起于发端之差;定验之误,皆原于历试之浅。而“洗冤泽物”的首要就是“不敢生一毫慢易心”。 刘修安已然得之验之。

现代化格局 篇4

我国的艺术教育比欧洲的艺术高等教育晚了一个多世纪,但我国的艺术教育在之后的发展中呈逐年迅猛上升趋势,直到2013年底,全国共形成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5个专业类,33个本科专业。各大学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308名是艺术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0.77%。2013中国大学艺术学B级以上学校名单: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等,这些艺术院校都是逐步扩建起来的,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力,培养了很多艺术的人才。

我国艺术类院校在20世纪有两个明显的发展时期,一是四五十年代,一个是八九十年代及21世纪初期,到2013年底,开设艺术学专业的大学共484所,并且还有上升的势头,这些大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学科结构与布局分类,以及学科如何多型化发展。其实,早在民国时期的大学艺术的教育方面就具有独特的教育发展模式。民国初年,重视女子的教育被列入法制的议程。1912年7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作为“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中央教育会议,对女性高等教育的问题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程案》经过审查,同年9月28日,教育部颁布《师范教育令》十三条“,女子高等教育”议题正式纳入政府的工作规程,同年《壬子癸卯学制》被颁布出来,该法令使女子在受教育方面使女子在法律上和制度上可以享受同等的高等教育的权利,并且设立专门的女子高等师范及女子大学。而且,民国时期女子教育在清末女子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北洋政府教育部规定女学生的学习科目中,就包括美术、音乐学科。这些艺术学科在当时的女子专科学校中普遍设立,如1919年当时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女子大学、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这些当时的女子专科学校都包含艺术并作为主要的学科,以家政、工艺、美术、音乐作为培养女子的主要内容。这些,对我国现阶段大学艺术教育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现代大学艺术教育的学科分类与布局结构

1.现代大学艺术教育学科分类和布局结构与市场的关系。现代大学艺术教育学科分类和布局结构传达给市场体现出的文化教育价值。艺术教育具有文化传承价值,其表现主要在对人的思想的不断实现、人格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形成。艺术教育的学科分类与布局结构应该与这些结合。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层层的考试制度来选拔人才,精英教育是大学一贯奉行的教育准则,在教学思想、方法与教学管理方面等都形成了完善的配套措施。然而,从学科分类和布局上看,女性教育的侧重,是否在大学教育阶段得以体现,是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如民国时期我国高等家事家政教育被重视,当时有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成立后,北洋政府就开设家事科,再如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和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也设有家政科,主要以家事、缝纫、手工、刺绣、园艺、图画等科目,这为我国现阶段形成艺术教育个性化特点学科门类提供了借鉴。这种注重女性自身条件和素质方面教育在现代大学艺术教育中应该被重视,这对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现出现代大学教育的文化教育价值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2.优化现代大学艺术教育的学科分类与布局结构的策略建议。现代大学艺术教育的学科分类与布局结构的内涵式管理方面,现代大学教育应该在各地区发挥各地自身优势与特点进行学科分类与布局结构的管理。我国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现状,使得在经济发达地区,名校云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寥寥无几,更不用说艺术类院校了。这方面的逐渐改革可以参照1922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成立之初也是逐级升级的,随着而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厚的艺术底蕴,我们应该发展这种优势,在现代大学教育的学科分类与布局结构方面,构建学科内部合理的专业结构,根据各地区的民族特色,各地区的民族地区优势打造学科品牌,学校间建立分类型、分层次,不重复的学科品牌模式,即保证大众化教育,又在此基础上树立独特的学科分类与布局结构,继而培养出不同的精英模式。并结合注重培养女性高等艺术教育的理念,改变原有的培养方式。

现代大学艺术教育的学科分类与布局结构的外延式发展方面,我们要在高校艺术教育办学理念上进行创新,提倡“艺术源于社会”,正因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女性艺术教育的崛起,女性在高等艺术教育的各方面倍受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值得探索,以多培养女性艺术类学生成为有多种实践技能的全能人才,这一做法都是以提高整体艺术文化素质为目标。但是在学科分类与布局结构的安排方面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系或部门,要形成一个专门的部门为艺术实践的专门化进行服务。这就要求要对学科分类和结构布局进一步进行资源配置,不同大学的资源配置策略会有不同。这是现代大学艺术教育内涵式管理与外延式发展所起到的效果,这需要在组织结构与布局方面都有所调整,在市场与政府两个方面共同优化调整。

二、现代大学艺术教育的多型发展模式

1.比照国外的艺术教育形成新的现代大学艺术教育的多型发展模式。世界各国的艺术教育特色不同,如德国的设计具有悠久的发展传统,一批设计教育家在乌尔姆市建立了乌尔姆市设计学院,形成德国设计的理性风格,主张设计的理性和功能特点。再如荷兰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现代艺术设计的国家之一,荷兰的设计教育有两所最主要的设计学校,一是阿姆斯特丹的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另一所是德夫特技术学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从国外的艺术教育的优秀成功经验来看,艺术课程要根据地区特点来建立,从而发挥地区特色。艺术要根据市场导向来设计现代大学的艺术课程,有了好的学科布局结构,现代大学艺术教育就要有新式的多型发展模式与之配套,从而形成新的艺术教育体系。

2. 形成新的现代大学艺术教育的多型发展模式的策略建议。联合型艺术教育模式,采用网络化教学模式,建立网络教育平台,通过网络,将各个学校- 学院- 系联合成为立体的学术单元,各个组织与单元间横向联合,这种新的教育模式采用各个高校艺术教育按地区和民族特色建立不同的课程, 学生可以网络上跨学校选择课程。这种形式即高效又灵活,同时具有挑战性,促使高校必须创办有独特、高质量教育理念的课程才能吸引学生。多层次型艺术教育模式。建立多层次的艺术教育模式,需要在高校的教育模式有所转变。 市场化复合教育模式,这一教育层次是指,在艺术教育在市场化的作用下,形成配套的教育模式。高校在招收之前,可以将当年招收的学生在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做一个预估。而且,根据市场需求来改变大学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机动改变是适应市场化需求,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改进教育教学的同时,实现教育的个性化,这是在教育方式的变革和创新,教师在课程设置中的采用不同的课程设置形式和评价标准,这决定市场对学生实际要求的标准,是培养学生向市场化复合型转变的开始。基础的教育教学在教育模式中起着主要的位置,这是在学生对选择各自的课程设置后的通实型教育,即基础的理论教育教学培养,学生通过掌握技能型的应用知识,从中培养专长,为成为适应市场的创新型人才增添内在动力。

在各自的特色学科建设中,要即保护传统,又开拓创新,形成“两手抓”的原则,提倡创造出高品质、独具内涵和时代特征的新型学科形式,利用大学特有的优势将文明传承下去。在开放的教育模式中,知识是一种互通的形式,通过互联网的加入,将知识的传播力量最大化,高校开放式管制的效应分析在这里可以充分体现,这也是符合教育发展模式转变规律的可行性措施。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

格局组织格局创新阶段总结 篇5

基本情况

根据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意见》(中青发【2009】11号)和《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专题会议纪要》(【2009】13号)以及省、市、区各级团组织对街道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提出的操作规范的要求,大通路街道被确定为合肥市唯一一个街道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单位。

一、主要目的

通过开展街道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拓宽基层组织联系青年和整合资源的渠道,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解决基层团组织普遍存在的工作力量不足、缺乏组织活力、联系青年渠道单一等问题,努力探索“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实现路径。

二、主要任务

1、严格按照《意见》和《会议纪要》规定的标准和程序,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

2、加强街道团工委工作力量配备,增配街道团工委编制外副书记。

3、建立街道团工委科学、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构建区域联动 1

工作格局。

4、合理设计街道团工委工作载体和内容, 围绕全团重点工作培育特色工作品牌,发挥街道团工委在城市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人员选配

1、选配规模:街道选配团工委编制外副书记的人数一般为4至5人。

2、选配标准:政治面貌是党员或团员;热爱党,热爱青年工作,自愿义务从事团的工作;能密切联系青年,可以体现某类别青年的代表性;在特定社会领域具有较高威望,能调动一定的社会资源;能够将其本职工作或专业特长与团的工作有机结合,为推进团的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选配程序:各单位可根据实际确定具体环节,但必须经过人选推荐、组织考察和公示、正式聘任等必要的组织程序。在人选推荐环节要坚持组织推荐、民主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选拔过程中可采用适当方式体现竞争性,但不宜简单采用直选方式。

4、结构要求:坚持体制内、外相结合的原则,人员结构上要有利于形成正确导向、整合社会资源、扩大联系青年的渠道,有利于推进重点领域团的建设和团的重点工作项目。非公职人员一般应不少于街道团工委副书记总数的二分之一。

5、任期与考核:编制外的副书记不占街道编制、职数。任期与街道团工委届期同步,任期内因工作调整等原因出缺时应及时增补,2

任期结束后其所任职务自动卸免。街道团工委编制外副书记工作考核由街道党工委联合团区委进行。

四、职责定位

1、明确领导班子的职责分工。根据街道团工委班子成员的特点和专长进行分工,编制外团干部应明确兼职期间的岗位职责,除共性内容外,还应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分别确定个性内容、进行独立分工。

2、探索建立联系青年制度。可根据编制外团干部的个人分工和各自所熟悉的领域,分片、定点联系相关领域,充分发挥协调、沟通、联络等方面的作用,拓宽对区域内青年群体的联系渠道。要加强与体制外组织和青年能人的沟通、联络,扩大对体制外青年及流动青年的有效联系和覆盖。

3、要将编制外团干部本职工作和专业特长与团的工作有机结合。可通过开展联建共建活动,争取包括编制外团干部所在单位在内的辖区各类社会资源支持。要充分发挥编制外团干部在青年群体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他们在街道辖区团的工作中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五、机制保障

在街道党工委和上级团组织领导下,切实加强团工委机制建设。

1、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可探索实行2周或1个月一次,专、兼职团干共同参与的定期工作例会制度,保证编制外团干部能够有效参与街道团工委的决策和重要工作。同时要探索不定期的沟通交 3

流制度,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形成稳定的议事机制和协作机制。

2、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对编制外团干部要注重个性化、差别化的培训,既要统筹兼顾团内业务培训与相关学科知识支撑的关系,又要侧重他们在联系青年和开展工作中所需要的沟通交流技巧、组织活动、青年权益维护、志愿服务精神培养等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角色,使他们成为受青年普遍欢迎的带头人。

3、探索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要强化编制外干部对团组织的归属感,激发和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热情。对具有公务员和参公人员身份的兼职团干部,特别优秀且符合专职团干部任职条件的,可列入下届团工委专职书记、副书记后备人选;对非公领域的兼职团干部,可以在团内荣誉称号评选表彰中给予重点考虑,特别优秀的可推荐他们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要积极为编制外团干部搭建舞台、创造条件、优化环境,使他们在各自的职业领域、专业领域能够更好地发挥潜能、展现才华、取得成就、实现价值。编制外副书记不享有行政级别和相应的经济待遇,要努力探索保障其政治待遇的方式,有条件的可以为编制外团干部提供一定的工作补贴和办公条件。

4、建立区域联动机制。要在充分掌握街道区域内共青团工作实际基础上,探索建立区域内街道共青团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研究和解决青年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使区域共青团工作切实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六、推进步骤

分三个阶段推进。

1、准备阶段(2009年11月初—12月初)

主要工作是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试点工作操作程序。

2、实施阶段(2009年12月初—2010年3月初)

主要工作是调整街道团工委领导班子,增配街道团工委副书记;建立街道团工委工作运行机制;设计街道团工委工作内容。街道团工委领导班子调整工作要在2010年1月10日前完成。

3、总结阶段(2010年3月初—3月底)

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撰写试点工作总报告,形成试点成果。

七、工作要求

1、坚持试点原则。试点推进要严格按照团中央书记处专题会议纪要所规定的试点工作11条原则进行,稳妥有序推进。人员选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和“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在坚持党工委领导的同时,上级团委积极参与、发挥协管作用。由街道政工科、团工委联合组成考核小组,负责选配工作的组织实施。

2、明确工作职责。街道政工科和团工委要直接参与协调、指导、操作等具体工作。

3、沟通工作动态。街道团工委要积极与上级团组织加强沟通、协调和汇报。

近期所做工作

自大通路街道被确定为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单位以来,街道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按照创新试点工作操作规范要求,结合大通路街道实际,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1、街道党工委李东平书记与2009年12月12日专门作出批示:由分管领导牵头做好试点工作,拟定方案,抓紧做好团工委领导班子人选推荐工作,保证试点工作扎实开展。

2、街道成立了相关工作机构,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拟订了大通路街道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3、在广泛动员和走访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推荐、民主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从两新组织、中学团干、社区工作者等青年群体中提出预备名单共6名,报街道党工委和团区委审查同意后,作为建议人选名单。

4、经街道主要领导同意和团区委批复后,于2010年1月7日下午,召开了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暨共青团大通路街道三届二次会议。团市委副书记许汉生、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东平、团区委副书记陆杨等出席会议,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张勇主持会议。37名团员青年代表参加会议,对建议人选提交大会酝酿讨论并通过后作为候选人名单进行选举。竞选采取竞职演讲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分两次进行,先从6名候选人中差额增选5名团工委委员,后等额增选团工委副书记。经过精彩激烈的竞职演讲,张国平、梁宁宁、杨亮、顾湘萍、宋玉霜成功当选,组成了平均年龄只有26岁 6 的街道团工委副书记班子。会上,团区委副书记陆杨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和新当选的团干表示祝贺,并对下一步试点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意见。最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东平指出,进行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需要,是共青团作用发挥、团员青年成长的需要。并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按要求整合辖区资源;二要带领团员青年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树形象;三要以活动为抓手,不断增强团组织活力。

下一步工作打算

1、在强化配置团工委领导班子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试点工作。

2、团工委领导班子要熟悉基本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设计工作内容,建立团工委工作运行机制、定期培训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区域联动机制等。

3、加强各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争取编制外副书记所在单位在内的辖区各类社会资源支持和协作共建,拓宽基层团组织联系青年和整合资源的渠道,共同协商、解决青年最关心、最突出的现实问题,切实组织好、引导好、服务好广大团员青年。

4、积极与上级团组织加强沟通和联系,随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5、结合2010年街道团工委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各项活动。

现代化格局 篇6

关键词:现代流通;东北亚格局;国家战略

一、 东北亚战略格局现状

东北亚指亚洲东北部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韩国、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幅员辽阔。受制于历史、文化、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原因,东北亚各国政治格局复杂,但同时经济活动频繁,呈现出明显的"政冷经热"现象。为进一步扩大我国在东北亚地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国必须立足现状,制定包括政治、经济、区域合作等多方面统一的国家战略,以最大限度的谋求国家利益。

1. 东北亚地区是大国战略利益交汇点,受地缘政治影响,东北亚政治实力失衡,政治关系错综复杂,中国需建立更能发挥自身影响力的东北亚政治新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环境基础和重要因素,也是国家战略研究的首要方面。东北亚政治环境复杂,这与历史、文化、各国现有政治体制和外部力量干预均有较大关系。从历史来看,中、俄、日在东北亚地区影响力较强,朝鲜半岛成为大国扩张与收缩的均衡地区。二战后,受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和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东北亚政治格局呈分裂状态。冷战结束后,东北亚政治形势缓和,但美、日、俄、中在此地区仍有较强的利益诉求,东北亚成为国际权力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目前朝鲜核问题,日韩、日俄领土问题成为影响东北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

东北亚政治格局的混乱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主导性国家的缺失,东北亚大国众多,但没有一个国家具有绝对的政治实力,大国寻找与自己政治立场相似的合作伙伴作为自己国际政治斗争的桥头堡和争取其他利益的重要砝码;二是稳定、完善的多边政治合作体制尚未建立,区域内缺少各国一致认可的、规范各国政治行为的制度与机制,现有的多边对话制度也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基于此,我国若想在东北亚谋求更大的战略收益,必须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建立多边政治互信机制与合作体系,力争建成我国主导的东北亚政治新格局,为我国经济利益寻求更广泛的拓展空间和更稳定的社会环境。

2. 东北亚各国经济联系紧密,产业结构互补性强,经贸互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应坚持以开放促发展,深化同东北亚各国全面的经济联系。

东北亚是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21世纪的头十年里,东北亚地区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保持了较高速经济增长,中俄韩实际GDP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5%,4.9%和4.2%。截止2010年,中国、日本、俄罗斯、韩国GDP分别达到3.9万亿美元、4.6万亿美元、9千亿美元和1万亿美元,东北亚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区域市场。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系统,东北亚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1998年到2008年间,东北亚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3.27倍,其中区域内贸易增长了4.56倍,外部贸易增长了3倍,区域内贸易扩张速度远超过外部贸易,2011年,日本、韩国成为中国仅次于欧盟、美国和东盟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也已成为日本、韩国和俄罗斯远东联邦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东北亚各国产业结构互补,未来经济联系将会进一步加强。俄罗斯、蒙古能源丰富,但经济结构单一,特别是轻工业发展落后,中日韩工业较为发达,但资源相对匮乏,与俄蒙形成鲜明的国际分工,同时,中国是日韩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中国可以凭借优质低廉的劳动力、完善的配套能力吸引日韩外商直接投资。尽管东北亚各国贸易方式、发展水平各异,但立足于比较优势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能够统一在一个互利共赢、协调有序的框架内,中国作为东北亚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核心经济体,应通过不断深化开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培育更强的国家竞争力。

3.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现已形成一些制度性框架,但正受到美国为主的国家利益集团的挑战,我国应主动应对变局,积极谋划由我国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新局面。

立足于东北亚紧密的经济联系,东北亚各国通过努力搭建了一些制度性框架,以更好的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框架进行:①全球性的WTO框架,继俄罗斯加入WTO后,除朝鲜外,东北亚各国均已成为WTO成员国,遵循非歧视、公平和透明贸易原则,各国可以更加自由平等的进行经贸合作;②东亚地区“10+3”合作框架,这一框架通过将东盟与中日韩的市场进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东北亚的经济合作;③大图们江区域开发框架,199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筹备建立的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主要包括中、俄、朝、韩、蒙五国,合作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共建、工业园区共建等多方面,现已取得了较大进展;④金融领域的《清迈协议》,主要包括各国双边的货币互换,目前已建成2 400亿美元的共同储备基金,这一协议对未来东北亚金融合作影响深远。

2011年以来,美国不断发出“重返亚洲”的声音,在经贸领域,美国加速推进与日本、韩国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此举旨在全面介入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阻止东北亚乃至整个东亚形成统一的贸易集团,重塑并主导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维护美国在东北亚乃至东亚的战略利益。美国主导的TPP谈判通过将我国阻止在协议之外,达到对我国经济战略封锁的目的,对此我国要有清醒认识,我国应在现有框架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广泛合作,进而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发挥主导作用,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

4. 东北亚各国重视区域合作对本国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均提出了与各自发展相适应的东北亚国家战略或国家规划,我国应在客观基础和现有战略的基础上,顶层设计我国在东北亚地区长远发展的国家战略。

随着东北亚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国家经济利益正在改变既有政治格局,新一轮的变革和调整已经启动,东北亚各国认识到区域合作对于本国发展的重要性,为更好的应对未来,谋求长远收益,各国纷纷制定国家层面的东北亚战略(如表1所示)。

我国也较为重视在东北亚地区的发展,推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滨海新区、长吉图先导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带等多个国家战略,以通过加快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开发开放,形成我国对东北亚各国开放的前沿基地,并希望以经济互动带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合作,获取重要的国家利益。目前我国针对东北亚的战略主要表现为以上几个国家级规划的形式,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国家战略体系,未来我国应立足于国际国内实际情况和发展大趋势,统筹设计我国在东北亚地区长远发展的国家战略。

二、 现代流通与我国东北亚战略

国家战略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和综合体系,是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由于一项国家战略涉及领域众多,包含内容繁杂,因此国家战略的实施必须要有明确的抓手和清晰的思路,现代流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先导性力量,能够成为建立我国东北亚国家战略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流通是运动着的具有交换价值的物质在流动中寻找通畅的通路并得以实现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物质运动和流动变化过程的总和,现代流通则是流通发展的高级阶段,更为强调蕴含在商品中的智能和技术的含量的提升,流通范围更大,流通方式更多样,流通手段更现代。现代流通已经不仅体现为微观企业的一个资源配置过程,更是一个整合众多产业、面向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宏观概念,对国家的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流通对国民经济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现代流通业通过对上下游产业广范围、深层次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现代流通与一国在国际市场的资源汇聚力与吸纳力密切相关,通过使产品、资金、信息、人力等在一国内外畅通流动,加速国内外资源整合,提升整体经济的开放程度;现代流通能够反映一国的市场成熟度和国家竞争力,具有控制市场、决定生产的强大控制力,并能通过充分发挥媒介和平台作用,培育新的产业集群,创新生产方式;现代流通业也能畅通国内外教育、文化等交流渠道,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正因为现代流通业在一国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些学者提出应将现代流通业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认为现代流通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运行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东北亚地区,更应把现代流通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物流、金流、人流、信息流渠道的畅通,发展双边贸易、金融合作,人员交往、信息对接,跨区域合理分配要素、整合经济资源,实现东北亚各国共荣发展,同时以经济合作为纽带,加大政治、文化等多方位交流,这是保证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流通具有重要的抓手作用,是东北亚各国多种形式合作的基础和出发点,我国应主导东北亚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通过兴建基础设施、培育流通主体、控制流通渠道等多措并举,实现我国的战略布局,发挥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向着建设东北亚一体化的方向迈进,这应是我国长远的东北亚国家战略。

三、 我国东北亚战略格局的路径设计

我国东北亚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应本着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制定清晰合理的发展路线,力争建立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新型战略格局。我国可以将现代流通作为经略东北亚的突破口,即以搭建对接的基础设施平台为基础,重点发挥物流产业的先导作用,带动现代流通产业整体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构筑我国辐射东北亚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同时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兼顾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合作,形成繁荣稳定、互利共荣的良好局面,以流通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可以成为我国经略东北亚的重要思路。

第一阶段:在现有合作框架内,大力兴建各国对接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前提,受制于多种因素,东北亚各国基础设施对接工作进展缓慢,如朝蒙基础设施等级较低,中俄铁路轨距不同从而难以对接等,影响了东北亚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效率,但目前已建立起一些制度性框架推动基础设施合作的进行。我国可通过对外投资、多国合资或建立联合开发银行等形式兴建跨境公路、跨境铁路;加强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现有重要机场建设,开辟辐射东北亚各国的航空线路,力争建成几个区域枢纽机场;积极参与朝俄港口建设,特别要继续参与朝鲜港口建设,为东北地区谋求新的战略出海口;加大与俄蒙能源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力度,建设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流通渠道。我国应在现阶段通过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打开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局面,为后续深化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重点发展区域物流产业。在已建成较为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以物流带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物流是现代流通体系中较为基础的一部分,我国应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东北亚跨国物流主体建设,培育有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强的物流集团;积极打通我国新的物流通道,特别是要深化与朝鲜罗津港等港口的合作,通过实施"借港出海"和无水港策略,深化我国东北腹地与周边各国的联动发展;建设培育一批新的国际物流中心、转运中心、分拨中心,形成辐射东北亚、集疏运体系完善、布局合理的物流节点网络;继续扩大我国保税物流系统建设,完善出口监管库、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多层级的保税物流体系;创新物流方式,突破现有单纯的跨境公路、铁路物流,考虑发展空港物流、跨境配送物流、专业行业物流等先进物流形式。

第三阶段:以物流为基础,带动现代流通业各环节整体发展。物流环节是现代流通业其他环节的基础,资金流、人流、信息流伴随物流而生,未来我国可考虑在多边协商的基础上,鼓励跨国投资,相互降低金融壁垒,促进资金跨国流通畅通无阻,充分发挥我国的资金优势;大力促进人员进出关便利化,制定人才吸引的优惠政策,扩大人员交流;鼓励与东北亚各国在国家信息网络、公共信息平台、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等多层级信息体系对接,降低信息交易成本。

第四阶段:以现代流通为基础,构建完备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一阶段在东北亚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建立的基础上,逐步发挥流通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关联性功能,以资金的流通和汇聚带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将北京、天津等金融基础较好的城市培育成东北亚金融枢纽城市;以信息的流通和汇聚带动我国咨询、保险、科技服务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人力的流通和汇聚带动我国旅游业、教育、文化等产业发展,提升我国软实力。同时借助吸引的资金、信息和人力资本大力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着重提升经济效益和质量,进一步推动现有工农业技术改造与优化,谋求发展新兴产业,力争构建包括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以此来发挥我国在东北亚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第五阶段: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环保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合作。经济合作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政治文化交流是经济合作的保证,同时经济合作对政治文化交流具有反作用,在这一阶段,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该走入向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更高阶段,如建立东北亚区域自由贸易区等。但同时东北亚区域合作也应该突破经济领域,向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合作发展,在政治上建立多边互信机制,以协商手段解决各国利益分配问题;在教育文化上,求同存异,实现包容式发展;在环保上,可以在清洁能源开发、排放权交易、循环经济、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新挑战,我国必须主动应对变局,积极谋求并参与建构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新型东北亚战略格局。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我国参与的东北亚战略格局重构包含内容丰富,千头万绪,必须找到合理的切入点,现代流通由于其所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关联性的特点,可以成为我国落实东北亚战略的突破口,通过吸引要素汇聚,扶持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带动各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合作,循序渐进的谋求我国在东北亚的战略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高铁生.充分发挥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中国流通经济,2011,(11):21-23.

2.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问题前沿报告,2012-03-25.

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Factbook 2011- 2012: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tatistics.

4. 联合国统计司.联合国国民账户汇总数据库(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

5. 富景筠.从区域内贸易视角透视东北亚经济合作机制.东北亚论坛,2011,(4):71-78.

6. 陈文玲.现代流通与国家竞争力.中国流通经济,2007,(4):15-18.

作者简介:梅冠群,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博士生。

现代化格局 篇7

2015年5月15日, “2015中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发展论坛”在南通召开。在新形势下, 论坛以“新常态、新引擎、新格局”为主题, 结合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自贸区的加速扩容和经验推广, 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的大背景, 聚焦大宗商品现代流通行业当前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和时代更迭、产业更新所带来的行业发展新机遇。与会嘉宾畅所欲言, 积极探索创新驱动、高效协同、合作共赢的我国大宗商品现代流通业健康发展之路。

现代化格局 篇8

一、调查设计

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山西省内48 所高职和448所中职院校(不含技工学校)。随机抽取11 个地市的职业院校为样本,为保证抽取样本院校的代表性,课题组设计了调查提纲、调查表格、调查工具7 余种(份),采取问卷、走访、访谈等形式,从多个层面考察职教现状以及体系存在的问题,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本研究查阅了CNKI数据库中有关职教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资料文献,了解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抽样调查法:按照该省11 个地市的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职教人才需求状况,以及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就业情况、毕业生企业评价等内容进行分析。访谈调查法: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实地采访,掌握来自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思路。将山西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放在山西综改试验区建设背景下探讨,研究过程中首先考量山西职教的规模与经济总量的适应性问题,选取近5 年的GDP与在校生规模进行比较。选取职教院校的区域分布、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等指标分析山西职教对经济的有效供给,找出职教发展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在职教布局和调整中构建山西现代职教体系。

二、结果分析

数据来源:《山西省统计年鉴》,《山西省教育统计公报》

在校生规模和国民生产总值是初步分析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两个基本指标。我们选取山西省2010-2014年职教在校生规模和GDP数据来进行两者的相关性分析。

数据来源:《山西省统计年鉴》

由图1 看出,五年的全省GDP总值、人均GDP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职教规模却呈现波浪型下降趋势。中职在校生2012 年比上年减少了6.6 万人;2014 年比上年也减少了4.7 万人。高职在校生规模虽减少缓慢,但总趋势也在下降,2014 年比上年减少了5.37 万人。也就是说,山西职教规模与全省GDP增长并未呈现线性正相关。

二、山西职教对全省DGP贡献率的有效供给分析

职业教育对GDP的贡献率除了规模以外,结构和质量对GDP的有效供给更为重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山西省职业教育已形成了一个以高职为龙头、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院校分属于教育、人社等部门甚至企业集团、地方政府等多头和层级管理,造成学校数量多、规模小、空间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交叉重复、教育资源分散低效,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有效供给出现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需求错位

数据来源: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山西省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整理

根据产业就业互动理论,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使劳动力结构出现一系列变化。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取决于资本、设备、人力资源在产业结构变动中的有效配置和变动频率。产业结构的变化实质是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山西综改试验区建设本质上是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和高附加值化、技术密集化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与之紧密相关的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天然气、环保等应用型专业和与现代服务业关联度高的金融、保险、旅游等专业需求旺盛。课题组选取2005-2014年高职毕业生在三次产业中占比进行分析。

从表2数据看出,2005-2014十年间该省三次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第一产业除2008年为4.3%外,其余年份都保持在5.8%的水平;二产除2014年低于50%外,其余年份都在57%的水平波动。从2011年开始二产比重开始下降,由2011年的59.2%下降到2014年的49.790%,降低9.5个百分点,三产上升9.1个百分点,而该省高职毕业生进入二三产的占比并不同步。

1.专业种类主要集中在二产。表3 看出,全省48 所高职院校开设的926 个专业,覆盖教育部专业目录19 个专业大类317种专业。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种类占5%左右、面向第二产业专业种类占50%左右、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种类占44%左右。高职专业分布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呈“231”型,而毕业生就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为“321”型,专业种类设置滞后市场人才需求。

2. 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该省自综改试验区建设以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职业院校的规模结构矛盾、专业结构矛盾、能力结构矛盾凸显出来。调查发现,目前该省高职人才培养总量与经济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基本平衡,但各类专业技术岗位与求职人数比例均大于1 的情况,“空岗”与“待岗”同时并存;技师、高级技师、工程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也分别为1.76、1.88、1.52,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影响了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专业设置的学术划分对专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障碍;综合素质培养滞后造成了岗位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缺陷;专业设置分散、教育过程缺乏针对性造成人才培养不具备行业特色。加上高职院校适应市场步伐缓慢,人才培养缺乏总体规划和需求预测,造成毕业生过剩与短缺并存。

3. 专业设置的集中度较低。专业集中度一定程度反映学校的专业特色情况。课题组用同一专业布点数比与专业招生比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后者大于前者专业集中度高。根据表4 全省48 所高职院校虽然近50%的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40%的学校开设酒店管理、35%的学校开设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近30%的学校开设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但没有一个专业招生比超过专业布点比的专业。共性专业少难以形成专业集群,实习实训链条拉长造成资源浪费、形不成专业特色。调查还发现,2014 年在校生较为集中的专业为护理、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等;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为行政执行、固体矿床露天开采技术、畜牧兽医、网络安全监察等,不仅专业集中度低而且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较差。

数据来源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二)职业院校地域分布不合理,造成毕业生外溢

1.空间分布不合理。该省现有职业院校496所,平均每个地市45.09个,各地市分布情况分布平衡(表5)。最少的朔州市17所,最多的太原市113所;52.08%的高职和19.6%的中职院校都集中在太原市,而太原市仅占山西省产业集聚区数量的14.3%,而且煤焦化产业主要分布在晋城、大同、阳泉、吕梁;钢铁、铸造产业主要分布在运城、临汾、晋城;农产品生产加工主要分布在运城、长治等。

2.与各地市人口不匹配。一般从理论上讲,地区人口数量与拥有职业教育资源应成正比。从表5看,职业院校占比较高的地市主要分布在太原、运城、忻州、临汾。太原占全省人口11.78%拥有22.33%职业院校,超出平均数几乎一倍;吕梁占全省人口的10.45%却只有5.53%的职业院校,几乎只及平均数的一半。职业院校高出人口比例的只有太原、忻州。地区分布不均衡。课题组使用SPSS软件选取2014 年常住人口进行各地市每万人拥有高职、中职学校数的相关性分析(见表6)。

数据来源:根据《山西省统计年鉴》及相关资料整理

表6 可以看出,R=0.638,P>0.05,每万人所拥有的中职、高职学校数与人均GDP并非存在显著相关。吕梁市最为典型,人均GDP山西倒数第二位,职业院校倒数第四位;可以说,山西省职教地域分布极不均衡,严重影响GDP的贡献率。正是这种不均衡导致区域职教毕业生外溢。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方面看,山西职教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并不代表山西职教与山西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差;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职业院校地域分布不均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是影响职教对经济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对山西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作用,围绕山西转型发展,打破“条块分割”,优化职教类型结构、地域分布结构、专业设置结构,合理配置职教资源,提升教育质量是山西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总体方向。

(二)建议

根据前述,在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围绕“经济转型”构建山西现代职业体系意义重大。

1.搭建体系框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包括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及其举办者、行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在内的多元主体构成的有机整体。体系构建总体原则是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校企互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建议政府成立专门机构,通过地方性立法,规范各主体职能,组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培训等要素机构,通过现有职教资源整合、构建具有适应性、开放性、衔接性、融通性的现代“大职教”体系。

(1)横向渗透,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的管道。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横向层面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融通的管道问题。职教发展除了纵向上升受阻是制度性障碍以外,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渗透机制,解决职教、普教类型差别。操作路径是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互认互通、相互衔接体系,搭建成才“立交桥”,为学生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条件。

(2)纵向惯通,延伸职教等级,构建中、高、本、硕完整的职教体系。职教体系内部的中职与高职的衔接,高职向应用型本科的上升“管道”问题一直是山西省职业教育悬而未决的问题。创建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系,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招生考试、教师培训、评价方式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互认互接。打通中高职通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管道”问题,建议以专业为单位而不以学校为单位,政府根据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和区域产业结构需求,启动4 年高职本科教育甚至高职研究生教育试点。

(3)拓展职教功能,将职业教育融入到终生教育体系。任何脱离市场,自我封闭的办学体系都将逐渐失去市场而被淘汰。现代性和开放性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性解决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灵活反应问题,建议体系内的各级各类职教机构能够在服务面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层次、规格等方面随经济结构的调整随时做出反应。只要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需要,能够打破学制、学历、时间、地点的限制,不论年龄、身份、学习时间长短都可以随时进入各类职业院校(特别是公办学校)进行技术学习和技能培训,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开放职教体系。

2.实践实现路径。

(1)重新布局全省职教发展格局。根据“一核一带四片”和地市产业结构特点,合理进行职业学校及专业结构的布局调整是构建山西现代职教体系面临的重要任务。职教布局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山西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就是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建设现代化煤炭能源产业,建设煤电气一体化产业体系,打造文化旅游强省,实现经济由单一资源化主导型产业向新型、多元、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山西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格局为“一核一带四片”即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大运城镇发展轴带为主干,晋北、晋南、晋东南、晋西四个经济片区为主体,组织区域城镇与产业布局,形成经济发展网络格局。按照太原都市核心圈的发展思路和定位,建议省属高职院校进行合并,在校生规模由校均4000 人提高到8000-10000 人左右,院校数量合并为15 所左右,分别面向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能源产业、消费品工业、现代金融、保险服务等产业等。市属中职学校以县(区)职教中心为基础,根据区县产业特点进行重组,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的承接和布局。“一带四片”区的产业集聚区都可根据主导产业的需求,重新组建甚至增设一些新的职业院校。当然,学校空间布局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时间,但更需要政府的决策和适时的引导。

(2)转变职教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大转向质量提高。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山西省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二次转型,从扩张数量转向提高质量。过去十几年山西省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是追求规模扩大、数量扩张。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要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建议政府给学校“松绑”,改变现状、改革体制,再不要让学校按照政府指令去办学,把办学的自主权交给学校,给学校注入活力,让学校办出特色。

(3)调整学校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山西综改试验区建设将以“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为主题,产业形态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经济发展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高科技环保型生态工业体系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基地建设,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等将使山西省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为“三、二、一”结构。建议政府将专业设置的权力交给学校,并且对经济发展急需的现代服务类专业、高新技术专业、生态农科类专业、资源环境类、清洁能源类等紧缺人才专业进行前瞻性规划和保护性开发。通过奖励性资助,优先录取、设立政府奖、助学金制度等政策,调动学校办学和学生报考的积极性。开发一个新职业专业群可带动一个新产业的发展。

(4)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让学校、企业成为办学主体。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关键之举。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树立全省职教“一盘棋”的思想,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设立山西省职业教育统筹局将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的职教管理职能整合。建议用好中央赋予山西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启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试点改革,让企业资本介入,推动公办职业院校的“管办评”分离,确立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双主体”地位,解决职业院校脱离企业、脱离市场的问题。

摘要:文章通过山西职教规模、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制约职教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提高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通过分析全省职业教育类型、学校分布、人才培养能力与综改试验区建设人才需求状况,提出该省职教发展和现代职教体系建立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综改区建设,山西

参考文献

[1]李斌.论产业结构的特征与人才培养的战略.中国科技论坛,2005(6)

上一篇:并列结构识别下一篇:改性凹凸棒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