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结构识别

2024-10-15

并列结构识别(精选3篇)

并列结构识别 篇1

并列结构是自然语言歧义的一个潜在来源,对于并列结构的理解直接影响文本的意义。如: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淮河以北大部地区有5级—6级偏北风,BL【江淮、江南及华南北部】有4级—6级偏北风。这里到底指的是江淮、江南及华南的北部,还是华南的北部,影响着整句的意义。本文对1000句文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376句文本包含并列结构,占文本总数的37.6%,显然并列结构在文本中出现的几率很大。由于并列结构在文本中出现的几率大,且并列结构影响着文本的意义,所以并列结构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并列结构识别概述

并列结构[1](coordinate structure),也称联合结构,它由两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组成,并列结构有时也称为联合短语。并列结构里的直接成分通常称为并列语(conjunct),并列语通常用连词、顿号或空的连接形式连接。连接并列语的成分为并列标记。

针对并列结构及其识别,国内外的有关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与研究。Agarwal and Boggess(1992)[2]设计了一个英语并列结构识别算法,对英语篇章进行了并列结构的识别,识别出了81.6%的并列结构。Shimboand Hara(2007)[3]提出一种基于序列标注的方法对并列结构进行识别和消歧。Hogan[4]主要针对NP类型的并列结构进行识别和消歧。Hara et al. (2009)[5]在Shimband Hara(2007)的基础上,采用自底向上的图表分析算法,对并列并列结构进行了识别。Hanamoto et al(2012)[6]结合HPSG句法分析器和并列结构的局部对齐特性对宾州树库中的并列结构进行了识别。Kawaharaand Kurohashi (2007)[7]采用概率统计方法来识别日语中的并列结构,并将其集成在一个依存句法分析器中。

吴云芳[8,9]利用现有的语言资源,从句法、语义两个层面详尽地考察了并列成分之间的约束关系,并对这些约束关系进行了形式化的描述,而后基于知识描述进行了并列结构的自动识别。王东波[10,11,12]详细统计和分析了有标记联合结构的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特征,分别运用规则和统计的方法对并列结构进行自动识别。苗艳军[13,14],分析了宾州中文树库中并列结构的内部和外部的语言学特征,在最大熵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基于错误驱动的规则处理对有标记并列结构进行了自动识别。马清华[15],立足于语言系统的自组织性这一理论基础,对并列结构的句法语义进行较为系统的动态研究。郑略省等[16]针对汉语并列关系的标注方式, 提出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并列关系自动识别方法。昝红英等[17]根据虚词用法知识库中的连词用法,构建了连词结构短语识别规则,实现了基于规则的连词结构短语识别,并将连词用法作为特征采用条件随机场模型实现了基于统计的连词结构短语识别。

2 并列结构识别方法

并列结构分为有标记的并列结构和无标记的并列结构。吴云芳[8]指出,对于有标记的并列结构,处理的关键是确定并列结构的边界;对于无标记的并列结构,处理的关键是辨别同类词连用形式的歧义格式。下面介绍并列结构识别的三种方法:自底向上的图表算法、中心词驱动的并列结构识别、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并列结构识别。

2.1 自底向上的图表算法

自底向上的图表算法是Hara[5]等提出的,解决嵌套的和非嵌套的并列结构的识别。自底向上的图表算法即可以处理非嵌套的也可以处理嵌套的并列结构。该方法包含下面两个步骤:定义并列结构的语法结构;并列结构树分值的选取。

(1)并列结构的语法结构

并列结构的语法结构是为了确保两个或多个并列成分的一致性。对于任何两个并列结构,它们或者是没有重叠的两个独立的并列结构(非嵌套)或者是一个并列结构是另一个并列结构的一个并列成分的内部部分(嵌套)。

并列结构分为完全并列结构(COORD)和部分并列结构(COORD’),主要是为了处理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成分的并列结构。例如,(a,b,c)在句子中有下面三种形式的并列结构树,如图1所示。其中,图1(a)中的内部树(b and c)是部分并列结构,它与前面的并列成分a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并列结构,部分并列结构用COORD’表示。图1(b)是嵌套的并列结构,b andc是完整的并列结构,a与(b and c)有构成一个并列结构,且(b and c)是该并列结构的一个并列成分。图1(c)中不包含并列结构。

(2)并列结构树分值的选取

自底向上的图表算法能够有效的获取由一个句子产生的分值最高的并列结构树。并列结构树的分值取所有节点的加和,并且每个节点的分值的计算都是独立的。这里只将COORD和COORD’两种类型的节点设为非空值。并列结构节点的得分是通过捕捉连词下方的序列对的对称性获得的。

2.2 中心词驱动的并列结构识别

中心词驱动的并列结构识别算法是由吴云芳[8]提出的,该算法分为下述3个步骤:

(1)利用边界特征词划定并列结构的大致范围。

(2)对于名词性的右中心结构(如图2所示),并列标记之前第一个词语被认定为前并列成分中心词,根据一系列相似性原则,在并列标记后搜索与前中心词相似度最大的词语作为后并列成分中心词,后并列成分由此确定;对于动词性的左中心结构(如图3所示),算法类似只是方向相反。

(3)根据并列成分结构平衡与相似的原则,在并列结构前端搜索与后并列成分平衡性和相似性最大的词串作为前并列成分。

步骤1中提到的边界特征词是指大多位于并列结构外部而不位于并列结构的内部的词语,如果位于并列结构内部, 该词一般情况下只与其自身形成的并列结构。吴云芳将并列结构的边界特征词分为3类。前边界特征词、前边界特征词类、后边界特征词。其中,前边界特征词主要有:来自、受到、得到、有利于、包括、具有、涉及、是、作为、如、诸如、例如、来等;前边界特征词类主要是连词(C)和介词(P);后边界特征词主要有:等、等等、都、分别、均、共同、也、之间、来、联合等。

2.3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并列结构的识别

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统计机器学习模型有很多种,如:最大熵、隐马尔科夫、条件随机场等。条件随机场作为一个无向图模型在序列标注问题上比隐马尔科夫模型、最大熵模型等有向图模型识别的效果好[18]。王东波[11,19]运用条件随机场识别有标记的联合结构。条件随机场模型是Lafferty[20]在最大熵和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用于标注和切分的序列化标注模型。基于条件随机场(Crf)的并列结构识别的系统流程图,如图4所示。

3 结束语

并列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且并列结构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列结构各并列成分的相似性除了结构平行性之外,还有中心语相似的特性。并列结构能得到很好的识别,许多自然语言处理的其它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是,目前并列结构的识别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对已有的并列结构识别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作了相应介绍,希望能对并列结构研究的学者给予帮助。

并列结构识别 篇2

——并列式论证结构应用示范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主要有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并列式四种。其中的并列式论证结构是指,在论证过程中,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

并列式论证是高考作文中一种常见的结构模式,它的特点是形式上结构清晰,角度多样,层次分明,给人以井然有序之感。且能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对中心论点进行阐述,增强文章的立体感,丰富文章的内涵。

就结构而言,任何一篇议论文都是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的,本论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体是文章运用论据对论点展开论证的重要部分,怎样对论点展开论证,或者说采用什么方式展开论证,须根据表达需要来决定。本文就并列式论证结构的应用谈点看法,或许对大家有所启迪或帮助。

【应用范例】1

感恩父母,让亲情如蜜如怡(分论点一)。不管你身处何方,不管你是喜是怒,父母的心都始终伴随着你。感恩父母,已成为亘古不变的真理。孟佩杰,一个二十岁的姑娘,却撑起了养母的整个天空。即使养母仅仅照顾了自己三年,但感恩的心驱使她用一辈子来偿还。她和母亲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古有沉香劈山救母,今有彭斯割肝救母。彭斯毅然赶回国内将自己60%的肝移植给母亲。虽然忍受了疼痛,但他的作为却让亲情愈加浓厚。感恩父母,让亲情如蜜如怡。

感恩社会,让生活充满生机(分论点二)。社会如水我如鱼。离开了社会,人何以生存?感恩社会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内心的呼唤之声。雷锋虽然已经不存在,但他服务社会的精神却绵延不终。郭明义,他是当代的活雷锋。他捐款捐物,甚至捐出自己六万多毫升血。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弱小,但自己的善行却可以带给无数人希望。他默默奉献,只为让社会更加美好与和谐。他觉得,服务社会是自己的责任。他知道,服务社会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与丰富。感恩社会,让生活充满生机。

感恩祖国,让国家繁荣昌盛(分论点三)。祖国是人民的依据,热爱祖国才能使自己生存更加安稳,才能使我们的祖**亲迈向繁荣。钱学森,两弹之父,科学泰斗,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冒着生命的危险,艰难的踏上回国的征程。几十年的新老,他谱写了一曲感恩祖国的动人篇章。原子弹、氢弹、导弹——相继诞生。看着祖国这条东方巨龙迅速腾飞,他们内心无比激动。如果没有钱学森,中国的国防实力怎能如此强大?天宫一号何以遨游太空?腾飞的巨龙何以傲视苍穹。感恩祖国,让国家繁荣昌盛。

(高考满分作文《感恩生命之花》的本论部分)

技法揭秘:

根据船主与漆工这一作文材料主旨,作者拟定了“感恩生命之花”的标题,并沿着“感恩谁”“为什么要感恩”的思路谋篇构思,展开论证。文章用三个“感恩……让……”这种结构相同的语句作为每段的起始句,分列出三个并列的自然段,接着对三个分论点逐一展开论证,将“感恩谁”“为什么要感恩”的道理论述得极为深刻、透彻,具有激励人的情感魅力和说服人的逻辑力量。文章用三个分论点回答了“感恩谁”的问题,又从三个方面阐明了“为什么要感恩”的道理。三个分论点单独成段,清晰、醒目,形式美。论证中,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笔法娴熟也很新颖。

【应用范例】2 我爱这个时代,因为我的根在这里(分论点一)。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电视、电脑、洗衣机,习惯了和好友在电话上的闲聊或讨论,习惯了家门口的菜市场,习惯了人满为患的公交车。更多的,已经融入血液,成为深深的依恋。我无法想象,我该怎样与古人谈论维生素或是微积分,也不知如何才能使他们接受自由乃天赋人权。我也无法想象,未来的世界究竟会怎样发达,又会怎样问题重重?我接受了这时代的滋养与教诲,注定了我对这时代无尽的依恋。

我爱这时代,因为这时代充满美与机遇(分论点二)。虽然,这时代里有着像药家鑫杀人、小悦悦遭遇冷漠路人、动车事故、食品安全屡出问题等危机,但这时代里也有“最美妈妈”、“最美大妈”、“最美老外”等等真善美的典型。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投身社会公益,从争当志愿者到支教助学到为环保人权奔走呼吁,他们的身上彰显了品格精神之美,也让人看到,我们的舞台正在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追求梦想的自由。当我看到“菜花甜妈”站在舞台上羞涩而自信地唱出《送你葱》,当我看到18岁少年已经在华为基因中从事喜欢的研究,我知道,这个时代如此美好,这个时代梦想更近,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机遇无穷!

我爱这个时代,因为建设它的责任已来到我们的肩上(分论点三)。我们从降生之时起,就承载了家庭的期望、祖国的期望。我们也无数次构想过自己的事业,遥望过自己的理想。只有我们能继承父辈的事业,只有我们能为后辈的幸福奠定基石。这份光荣的使命让我们怎能不心潮澎湃,心怀自豪!这个时代,既是我责任所在,也是我心之所在。

(高考满分作文《我爱这时代》的本论部分)

技法揭秘:

根据所供材料——孙中山的一句话,作者拟定了“我爱这时代”的标题,侧重从“这时代”为什么值得“我爱”的思路来构思立意,着重阐述我为什么爱这时代的道理和缘由。文章的主体部分设置三个并列的段落,且每一段都采用结构相同的“我爱这个时代,因为……”的句式,运用演绎法,从三个方面对“我”之所以“爱这时代”进行论证,使“我的根在这里”、“ 这时代充满美与机遇”、“建设它的责任已来到我们的肩上”的理由显得更加充分,更有说服力。文章思路清晰,论点突出,道理充分,说服力强。且布局匀称,形式美观,也是这篇满分作文的一个亮点。

【应用范例】3

伸出手,描绘一个奉献的春天。(分论点一)花开无声,却把大地装扮得生机勃勃,明艳美丽;叶落无痕,却把土壤滋润得蓄势待发,肥沃油亮。奉献犹如满地新发的嫩芽,犹如冬季橘色的阳光,令人神怡,让人心暖。你伸出双手,不顾断骨的疼痛,一咬牙,接住了高空坠落的小宝宝,你是当之无愧的“最美妈妈”;你伸出双手,将猜疑与诡计抛在脑后,扶起了在地上呻吟的老人,你是令人欣慰的“最美少女”;你伸出双手,将寒冷甩开,将黑夜踩在脚底,为旅客送去热粥汤水,你是受人尊敬的“紫荆女侠”……一双双伸出的手,正耕耘着一个洒满微笑的开始。

摊开手,铺就一个想象的夏天。(分论点二)“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让想像插上翅膀的诗仙,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神采飞扬的好诗。正是这天马行空的想象,才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山青水秀,充满着画意诗情。人若是骏马,想象便是辽阔的草原,任其驰聘。试想想,想象的协奏曲若不奏响,哪里会有动听的音乐扣你心弦?想象的瀑布若未倾泻,哪里会有《星夜》《向日葵》让我们的灵魂震撼?想象的云朵若未漂浮,哪里会有深刻生动的影视让历史再现。著名导演卡梅隆说,是想象给了他神奇的力量,这就是《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吧。这摊开的手,正耕耘着一个奇幻绚丽的过程。

张大手,投入一个创造的冬天。(分论点三)

创造如同雪莲,生长于人迹罕至的山巅,要想一睹它的芳容,你得坚定你的信念,无畏那凛冽的寒风,抓牢那孤独的绳索,一鼓作气向上爬。“宝剑锋从磨励,梅花香自苦寒来。”古语告诉我们,不经历一番刻骨的磨砺,创造之香味永远不会袭来。你看诺贝尔,扎根在实验室如痴如狂,血迹斑斑的双手依旧用力张开,揭开了炸药的神秘面纱;你看屠呦呦,苦熬几十年,错过多少春花秋月,终于研制出症疾的克星。这一双双张大的手哟,或已皲裂,或已长满血泡,但正是它们耕耘着一激动人心的高潮!

(高考满分作文《捧起五彩人生》的本论部分)

技法揭秘:

根据所提供的图文的内涵和主旨,该考生拟定了《捧起五彩人生》这一作文标题。根据题意,作者围绕怎样“捧起五彩人生”,怎样的人生才是“五彩人生”的思路来构思谋篇,确定立意,构想出三个句式相同而侧重点绝不相同的三个并列的分论点:伸出手,描绘一个奉献的春天;摊开手,铺就一个想象的夏天;张大手,投入一个创造的冬天。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怎样“捧起五彩人生”的道理,给人一种要奉献、要想象、要创造的激情冲动,觉得自己必须“伸出手”、“摊开手”、“张大手”,从而成就自己的五彩人生。

【特色点评】

上述三篇满分作文具有以下突出特色:

1.均采用并列式论证。每篇文章都用分解出来的几个分论点,对各自的中心论点进行论证,从各个方面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

2.段首句即为分论点。三篇文章的几个分论点均以内容概括,形式整齐的语句作为段首句,列举出各段的分论点,进而展开全面论证。

3.论证各有不同思路。三篇文章虽都有三个分论点,但论证的思路趋向或侧重点却各不相同。《感恩生命之花》重在阐述“会怎样”;《我爱这时代》重在阐释“为什么”;《 捧起五彩人生》重在阐明“怎么样”。

【温馨提示】

采用并列式论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2.一般来说,几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本无前后之分,但在写作时须将重要的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后面,使顺序更加合理。还要注意分论点之间不要出现交叉、包含等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

3.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并列式论证的各段落一定要是角度统一的几个对象,大类层次一定要鲜明,小类一定要互补,从不同侧面反映同一问题。

4.要注意与层进式论证的区分。层进式论证是注重不断延伸拓展,逐层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它既可以表现在结构层次上,也可表现在思想内容上。

并列结构识别 篇3

在生成语法中最早研究并列结构的是Chomsky的作品《句法结构》 (1957) , 在该书中, Chomsky对并列结构作了简单的讨论, 并提出了并列结构的基本要求:1.并列的每个项目都必须是独立的“句法成分 (constituents) ”;2.所有的并列成分都必须是相同的类型 (the same type) 。沙科特 (Schachter) 提出了并列体必须是同一句法类型和同一个语义功能的并列成分条件限制。

二、并列结构生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关于并列结构的基础生成问题, 语言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所有的并列都是句子并列, 其它的并列是句子通过省略等派生而来的, 此观点的代表文献有:Aoun.Benmamoun&Sportiche (1994) , Johannessen (1996&1998)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有的并列结构都是短语结构的并列, 代表文献有:Munn (1993&1999) 。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太极端, 应该把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考虑, 才能更好地解决并列结构的问题。

三、句子并列现象

汉语里绝大多数的并列都可以看成是句子并列而后进行句法缩减的结果。例如:

对嫌犯和服刑人员也要讲人权。 (介词宾语的并列)

根据司富珍 (2009) 的研究方案, 这一句话表面上是由两个介词宾语“嫌犯”和“服刑人员”的并列, 而实际上这句话是由下面两个句子并列的结果:a.对嫌犯也要讲人权。b.对服刑人员也要讲人权。这两个句子经过提取公因式、合并同类项等一系列数理运算之后, 得出了这个句子。下面简单演示一下:

[PP对嫌犯]×[VP也要讲人权]+[PP对服刑人员]×[VP也要讲人权]

= ([PP对嫌犯]+[PP对服刑人员]) ×[VP也要讲人权] (提取公因式[VP也要讲人权])

= ([PP对×[COP嫌犯+服刑人员]]) ×[VP也要讲人权] (提取公因式“对”)

=对嫌犯和服刑人员也要讲人权。 (用自然语言的“和”代替数学语言符号“+”)

上面的例子说明了, 很多表面形式各异的并列结构实质上都是句子并列之后经过一定的数学运算得到的。这一方案也能解决研究中的许多难题, 例如并列项为不同类型的并列结构问题。如:

John is stupid and a lier.

这句话很多人认为是违反了Chomsky的并列条件:所有并列向都必须是相同的类型 (the same type) , 其实, 这句话是有两个CP并列的结果。John is stupid.John is a lier.所以, 并不违反并列条件。

四、短语的并列

首先, 我们看下面一个例子:

我想找一个秘书兼保姆。[我想找一个秘书]+[我想找一个保姆]。

[我×[想要×[找×[一个秘书]]]]+[我×[想要×[找×[一个保姆]]]]

=我× ([想要×[找×[一个秘书]]]) +[想要×[找×[一个保姆]]] (提取公因式“我”)

=我×想要× ([找×[一个秘书]]) +[找×[一个保姆]] (提取公因式“想要”)

= 我×想要×找 ( [ 一个秘书] + [ 一个保姆] ) ( 提取公因式“找”)

那么问题来了, 上面的 (“一个秘书”+“一个保姆”是两个人) 而 (“一个保姆兼一个秘书”是一个人) , 所以两者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这一种是名词短语直接并列, 并不经过句子运算。

叶雅琴 (2013) 对汉语的并列结构的动词类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 并将它们与英语等语言中的相应现象做了对比, 认为谓语动词或形容词的语义类型可能会对一个并列结构是句子并列还是短语并列产生约束。例如:如果谓语位置上的短语成分是类似于“相像”、“感情融洽”、“打架”、“争吵”等要求主语是复数性成分相配时, 一般会是名词直接并列而成。如:

小明和小李关系很好。

John and Mary are similar.

上面两句都不能通过两个句子合并得到。而只能是将主语位置上两个名词短语直接并列之后再与谓语进行搭配。

谓语中心语位置上的动词性成分还可能限制宾语的并列生成类型。有一些动词如“撮合”、“挑拨”、“离间”、“缓和”等, 其宾语或相应的副词位置上的介词宾语只能是直接并列, 而不会是在句子并列基础上缩减而来。例如:

红娘在极力撮合赵小五和李英英。

他明显在离间小明和小李。

通过上面的讨论, 我们知道有例子并列结构, 一种是句子并列, 一种是短语并列。应该把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考虑, 才能更好地接并列结构的问题。

五、并列结构的限制条件

我们先看下面两个例子:

a.Some boys walk and talk.

b.Some boys walk and some boys talk.

这两个结构的并列关系稍微复杂一些, (1) 当b中的两个“some boys”的语义指称对象相同, 我们就可以运用数学中的提取公因式, 合并同类项的数理运算得到a句; (2) 如果b中的两个“some boys” 的语义指称对象不相同, 它们只是表面的语音形式相同, 并不是真正的公因式, 因此无法通过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来进行操作, 所以结果只能说“some boys walk and some boys talk”, 而不能缩减为a句。还有, 提取的公因式必须是一个独立的“成分” (constituents) , 例如:

a.他买了一辆自行车。

b.他买了一辆汽车。

上面这两句话中的公因式是“他买了”, 而不是“他买了一辆”, 因为前者是一个独立的成分, 而后者不是。所以, 上面两句话的并列结果是:

他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一辆汽车。

*他买了一辆自行车和汽车。

还有这句话中的公共项 (公因式) 是“他买了”, 而关于它的语义指称对象是否相同, 如果公因式里的“他”指的是同一个对象的话, 上面两句话就可以并列成“他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一辆汽车”。如果公因式里的“他” 指的不是同一个对象的话, 上面那两句话就不能并列。所以我们在考虑并列问题时, 还要看具体语境, 看是不是真正的公因式, 还是只是形式相同, 而语义指称对象不同。

如果把上面那两句话换成:

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我买了一辆汽车。

这两句话可以并列成下面这句话:

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一辆汽车。

因为这两句话中的公因式“我买了”中的“我”的语义指称对象明确, 就是说话者, 没有指称不明确的现象。

通过上面的分析, 笔者认为并列结构中提取公因式是有限制条件的, 笔者试图从数理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我们假设两句话的公共项 (公因式) 的语义指称对象分别为集合A和集合A’:

(1) 若A A’= 时, 此时的公因式只是表面语音形式相同, 不是真正的公因式, 且两者的语义指称对象不同, 所以不能通过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来进行操做。

(2) 若A A’=A/A’时, 此时两句话中的公共项是公因式, 且有相同的语义指称对象, 所以可以通过提取公因式、合并同类项等数理运算进行。

总结一下, 并列需要两个限制条件: (1) 所并列的公共项必须是一个独立的成分 (constituents) ; (2) 两句话的公共项必须有相同的语义指称对象。

六、关于并列结构的中心语问题

我们知道并列结构由并列体和连接词两部分组成, 关于并列结构的中心语到底是并列体还是连接词呢?

兹维科 (Zwicky) 和哈得逊 (Hudson) 提出了关于连词作中心语的六项指标: (1) 语义论元还是功能符; (2) 一致关系的决定语; (3) 形态句法的焦点; (4) 次范畴体; (5) 它所在的短语分布对等性; (6) 必须性。斯文呢斯 (Svenonius) 有补充了三条标准:唯一性, 中心语元素和序的决定语。

兹维科 (Zwicky) 对中心语作了如下的描述: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区别归根于语义。在X和Y中, 若X是中心语, Y是修饰语, 则大略地讲, X+Y描写的是X。

若X是功能词, 则X就是语义功能符。在PP中, DP是论元, 因而介词是中心语。这就说明下面的这个短语描写的是一种位置而不是一种床。

a.in the bed

兹维科 (Zwicky) 强调的是语义功能符而不是语义论元。Hudson认为语义功能符是能否作中心语的最重要的特征。

根据X-bar理论, 中心语的语法特征和语类特性决定最大映射的语法特征和语类特性。NP, VP, AP分别是中心语N, V, A的最大映射, 最大映射的语法特征由中心语决定。

Johannessen (1998) 认为中心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一个词类投射成最大词类, 连接词是并列结构的中心语。而且连接词是并列结构的功能中心语而不是词汇中心语。Johannessen认为并列结构是一个并列短语 (Co P) , 连接词是并列短语的中心语, 并列体分别是其限定语 (specifier) 和补语 (complement) 。

七、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知道并列结构有句子并列和短语并列, 连接词是并列结构的中心语, 并列体分别是并列结构的Specifier和Complement.当然, 连接词能独立投射做中心语, 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撑。还有, 并列结构是有限制条件的, 只有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才能并列。

参考文献

[1]Schachter, P.Constraintson Coordination[J].Language, 1997, 53 (1) 86-103.

[2]司富珍.并列结构生成的数理基础[J].现代中国语研究 (日本) , 2009.

[3]刘丹青, 唐正大.名词性短语的类型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4]李艳惠.短语结构和语类标记:“的”是中心语?[J].当代语言学, 2008 (2) .

上一篇:石膏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下一篇:现代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