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演进

2024-09-22

现代化演进(精选8篇)

现代化演进 篇1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演进与现代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变化分不开, 它反映了企业价值创造内在驱动因素的变化。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货币资本垄断企业产权的时代, 即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时代;第二阶段, 货币资本和管理资本共同拥有企业产权的时代, 仍以货币资本为主, 即一般所说的经理人持股的时代;第三阶段, 货币资本、管理资本、知识资本共同拥有企业产权的时代, 即所谓的知本主义时代, 这个时期企业出资人、经理阶层和知识员工在企业产权持有方面平分秋色, 或者以知识员工持股为主。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演进与现代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变化分不开, 它反映了企业价值创造内在驱动因素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是驱动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短缺, 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都处于短缺状态。社会所需要的, 是把原本分散的人们组织起来, 围绕大机器展开大规模生产。围绕大机器的大规模人群协同, 是当时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而依赖这种途径需要购买大机器、需要建厂房、需要为成百上千的人发工资、提供住宿等, 这些都需要预支大量资本。这个时候, 只有那些愿意放弃货币或资本的眼前使用权, 把之投入到大机器和他人工资上的人才能够组织起企业。所以这个阶段, 可以说资本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没有资本, 就没有现代企业, 也不可能有生产效率的大面积提升。货币资本拥有者因为让渡了货币的眼前使用权, 而且冒着失败损失的风险建立起了现代企业, 所以理所当然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理所当让成为企业利润独占者。美国企业发展史上的摩根时代就是资本时代的代表。

在经理人持股时代, 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中, 除了货币资本之外, 企业的管理阶层, 正在越来越多地起到重要作用。这个时代大致处在后工业时代, 即世界开始从短缺转向过剩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明显特点是, 企业的价值创造不再只是个效率问题, 企业价值创造已经不再像工业化初期那样简单, 一切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样品都已经存在于宫廷或者贵族家庭之中, 企业所需要的只是大规模生产而已, 生产规模越大, 价值就越大。但是, 后工业时代不再是这样, 一切能够大规模生产的都已经大规模生产, 市场上已经供大于求, 客户的需求开始变得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 等等。这个时候, 企业资源要想成功地实现价值转换, 需要企业管理阶层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强烈的客户服务意识、高超的人才管理艺术。这个时期, 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阶层开始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企业产权原始所有者的货币资本出资人意识到这一点, 一些具有远见的资本家开始主动让渡部分自己拥有的企业产权给企业管理阶层, 形成后来人所谓的经理人持股计划。经理人持股计划反映了当时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内在变化, 把货币资本出资人和经理人阶层打造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起到了很好的激励经理人阶层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发展史上造就了大量杰出的明星企业家, 如克莱斯勒的艾克卡、通用电气的韦尔奇等。

在知识员工持股时代, 货币资本所能够整合的有形资源或资产, 已经不再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生产要素, 知识企业进行价值创造更多依赖的不再是一般的机器、厂房、原材料等, 而是企业员工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是由这些知识、经验和技能创造出来的新的产品或服务。这个时候, 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再是货币资本及其整合的有形资源, 而是知识化员工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以及管理阶层所拥有的把知识员工的知识、经验、技能转换成客户价值的能力, 企业的知识化员工和管理阶层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 货币资本退而成为次要因素。现代社会大量出现的软件公司、广告公司、设计事务所、设计院、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明星工作室、研究所等等, 都是这类企业, 在中国最有名的这类企业就是华为。大面积的员工持股是知识型企业产权结构演进的必须, 否则无法体现知识化员工在这类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地位, 势必会伤害知识员工的积极性。只有顺势而为, 主动推进知识员工持股的企业才会获得内在的活力和外在的竞争力, 华为的实践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而国家创立的高科技企业大部分都难以取得所期望的成就, 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产权制度设计不能够反映其价值创造的规律。

企业产权制度是企业最重要的激励机制, 因为产权制度直接决定了企业利润的归属。如果企业的产权制度设计符合企业的价值创造规律, 则能够起到持续激励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动力;相反, 如果产权制度跟不上企业价值创造规律的演变, 其它的人力资源激励措施都只是小修小补小激励, 无法产生真正强大而持续的动力。探索符合自己企业价值创造规律的产权制度, 是企业所有者、管理层以及员工队伍需要深度沟通并达成深度共识的事情, 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大事。

如果企业的产权制度设计符合企业的价值创造规律, 则能够起到持续激励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动力。

现代化演进 篇2

演进还是跨越-论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是马克思晚年研究历史发展,特别是东方社会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对于东方后发国家在探索其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以及由此设想而引导的诸多实践等问题上,一直颇有争议.其主要原因在于将“演进”与“跨越”完全对立起来.本文认为,“演进”与“跨越”并不能抽象地对立起来.在所谓“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上,首先必须弄清楚跨越什么,其次是弄清楚如何跨越.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当前最大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主导来发展生产力,来掌握最先进的生产力.内涵于马克思上述设想中的诸多观点,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 者:徐琴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33刊 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年,卷(期):“”(5)分类号:A81关键词: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之设想 演进与跨越

现代化演进 篇3

关键词:网络广告 市场营销 窄播

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既是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时至今日,网络广告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今天的消费者不论性别、年龄、职业,都会或多或少的接受到网络广告的影响,网络广告的受众群体已经呈现出非常高态势的增长。国外的研究机构曾作出统计,在1997年全球网络广告收人仅为9.06亿美元,而全球广告报告显示2012年网广告收人已达到84亿美元,已经超过有线电视广告收人。

在市场营销的规律中,供求是需求的原动力。无论何种产品采用何种营销模式,几乎一定可以满足“需求决定生产,消费决定营销”的套路。这其中,广告历来扮演着一个启发需求,引导消费的助推器做作用。同样,网络广告的意义亦在于此。但网络广告终归也是广告的一种形式,在市场营销中,它既有者传统广告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点,也同样具备着来自自身模式限制的挑战。归纳起来,可以总结为下述几点:

1、窄播时代背景下网络广告的作用

今天的信息社会状态可以用信息爆炸来形容。每天人们能够接受来自各式各样形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中,有的是当事人所需要的,有的当事人则会视为垃圾信息。传统广告大面积大投入砸向大量的受众群,却只有少数的潜在消费者需要这些广告信息。同样,越来越多的人也在努力追求着信息接受的定制化、似人化。于是,在讯息个人化的窄播传播时代,网络广告能够较好的起到桥梁作用。

1.1、针对性强的网络广告能够满足“直投”的需要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的人往往在网络购物中体现出自己特有的购买行为特点,根据消费者惯用的搜索、访问风格,可以定义出一个超越传统方式的消费目标群。当然,这首先依赖于人们对于网络的接受度和使用程度。根据最新的调查,中国的有线网民数量已经突破了6亿,且每年都以高速在增长;无线网民的数量也已接近了5.5亿,过半数的网民都使用或者准备使用网络购物。淘宝曾经根据技术对网民的购买属性进行了研究,而后根据地域、性别、年龄等特点相不同的受众群投放不同的网络广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2、多媒体技术更多的被应用于网络世界中

本身网络广告既可以做到实现文字、画面、配乐结合,加以循环式播放的传播方式。这是传统平面媒体难以做到的。爆炸式的互联技术革新使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手段被应用于网络广告之中,上世纪90年代后期第一个在China-byte网络出现的商业性网络广告,是468*80像素的网幅图。而今天,按钮式、互动式、流媒体式、flash式广告已经比比皆是。吸引受众的关注是所有广告的第一个任务,通过不断发展的多媒体技术,网络广告已经体现了传统广告无法企及的优势。

2、网络广告在当今信息传播中的优势

2.1、实时性

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特点,网络广告具有实时性。网络广告的实时性体现在,它的实现过程要比传统广告简单的多,一个新的网络广告策划借助互联网即时就可以实现,省去了传统广告制作,编排的过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2、纵深性和互动性

2.2.1、网络广告具有纵深性。较之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具有庞大的信息容量,不受版面和时段的限制,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现在的网络广告经常采用广告链接局域网的形式,即受众点击一个广告链接就可以进人营销主所要介绍的公司主页或者产品介绍内容页。

2.2.2、网络广告具有互动性。网络广告打破了传统广告点对面,单向的信息传播模式,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与营销主之间进行互动,达到更好的交流和促销效。

2.2.3、不受时问和空问限制、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索性的特点

网络广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营销主在某一国际网站投放广告,无沦消费者身处何处,在什么时间,只要登录这一网站随时都可以看到该条广告信息。同时,消费者还可以借助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关注的广告信息,实现手段非常方便快捷。

3、网络广告所面临的挑战

现在传播学界正在热烈讨论受众的“不知情权”、“不知情权的米兰达表达法则”。其解释就是“不被强迫知悉自己不愿意了解或本不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可见,信息的传播的过度繁荣己经造成了信息的过剩,受众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已经发出了“窒息”的信号。很多网络广告和垃圾广告一样或者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些网络广告本身就是垃圾广告,已经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怎样才能让网络广告从垃圾广告中脱身,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是现代网络广告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强调“不知情权”的今天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加强网络广告投放的针对性。根据“行为定位”得到较为准确的消费人群,选择适合的广告投放形式,做到”精”、”准”、”专”的广告投放。其次,要加强网络媒体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网络工作者的素质,使网络广告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网络广告的健康发展对于营销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决定营销最终的成败。

网络广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于市场营销来说,网络广告的角色成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认清网络广告在市场营销中日益成长的现状,是所有广告工作者和营销主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美】威廉.阿伦斯.当代广告学[M].华夏出版社,1999.

[2]胡屹.策划学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3]涂伟.网络广告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人才观念的演进和现代人才的培养 篇4

关键词:人才观念,演进,现代人才,培养

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对人才的概念有过种种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这些认识反映着人才观念的历史演进。当今时代, 把握这一现象, 可以触摸到时代和社会前行的脉博;研究这种现象反映出的人才观念的变化规律, 对培养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现代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人才观念的现代思考

我国传统的人才观念, 在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其中不乏关于人才教育培养、锻炼成长的规律性认识。从现代意义上思考和研究这一传统, 对于继往开来, 形成有我们民族特色的现代人才培养理念, 进而培养出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 传统的人才观念给今天的人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呢?

1. 要培养意志坚定、志向远大的人才。

历代的教育家无不把有无志向和志向是否正确坚定与远大当作培养人才的基本原则。当年的孔子与学生座谈的核心内容就是志向问题, 后来的人们始终坚持这一育人原则。宋代苏轼说:“古之立大志者, 不唯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明代王守仁说:“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由此可见, 古人所说的志乃是大志向, 是经纬天下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在具体过程上, 儒家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同层次和阶段, 这也为立志成才指出了具体的成长道路。另外, 在古代, 人们早就把有无志向看成是人才道德品质高下的标准。有大志者必为有大德之人。司马迁立志写一本“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历史著作, 在遭遇人生极大不幸之时, 仍矢志不渝, 奋斗不止, 被人们誉为志大、才高、德厚的伟大的史学家和思想家。孙中山立志“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当革命屡遭挫折和失败之时, 仍不屈不挠, 鼎力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前发展, 成为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革命家。这些英才的事迹无不告诉我们, 人才首先必须是有远大志向的人。唯有那些胸怀大志, 并且立志笃实、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人, 才具备人才的基本条件。

2. 要培养好学上进、躬行实践的人才。

一是要勤学、好学, 努力上进。先贤认为, 勤学成才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在众多教育家、思想家的一再倡导和亲身践行下, “学以成才”的思想早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并且逐渐积淀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才能都是通过学习而求得的。荀子说:“知而好问, 然后成才。” (《荀子·效儒》) 诸葛亮说:“人须学也, 非学无以成才。” (《诸葛亮·诫子书》) 宋代陆九渊说:“先古圣贤, 无不由学。” (《陆九渊集卷一》) 明代王守仁说:“人之学为圣也。” (《王文成公全书·卷八》) 荀子作《劝学》, 韩愈作《师说》, 都论述了学习对成才的意义, 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于是,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成了我们民族家喻户晓的格言, 历史留下了悬梁刺股、囊虫映雪、闻鸡起舞、铁杵成针等许多勤苦学习的佳话。二是要躬行实践, 化知识为才能。我们的先人早就懂得勤学的同时还必须勇于实践, 实践方能使人获得真才实学。况且, 有许多知识仅凭学习是很难得到的。他们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比如做诗, 陆游教导说:“如果要学诗, 功夫在诗外。”又如, 古代军事家孙膑, 他在研究前人孙武军事理论的同时, 又亲自参加战争, 用理论指导战争, 创造了马陵之战等辉煌战例。而赵将赵括、蜀将马谡由于轻视实践、不知变通, 留下了纸上谈兵的悲剧教训。所以, 先人得出结论:“自古英雄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强调人才的成长必须把求知与实践结合起来, 一定要经风雨、见世面, 要经受得了艰苦环境的磨炼, 唯此, 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成长为一代杰出人才。

3. 要培养有自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自强不息和创新求变始终是我们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古时期, 我们的先人就意识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所谓“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尚书》) , 所以人也应该不断有新的面貌、新的创造。《周易》指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讲的也是要求人必须不断奋斗, 不断变通, 不断创新。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荀子要求后学者必须做到“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强调的都是对前人的知识既要学习继承, 更要有所丰富, 有所超越;反对的是不分是非, 一味泥古。概括地说, 传统的教育创新理论, 一是提倡质疑和反思;二是主张探索和求新。如徐霞客那样, 通过亲身探索、研究和思考, 在此基础上写出“世间真文字, 大文字, 奇文字”。回顾历史, 正是不断变革和创新, 才使我们民族长期地走在世界的前面, 才出现了“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五百年”的代代英才。

二、现代人才观念和现代人才培养

当今时代, 全世界的有识之士都把人才培养问题放在关乎一切问题的首位。这是因为, 一方面, 世界格局出现了新的调整,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全方位展开, 国际竞争十分激烈, 而竞争的焦点很快集中到国民素质和人才素质方面。另一方面, 在新的时代面前, 传统的或欠发达的社会迅速地向发达社会转变。在这一转换过程中, 人们的人才观念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众多新鲜的人才教育观念、理念和主张层出不穷。仅以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而言, 就有创新学习主流化、目标指归人本化、终身学习社会化等, 集中反映了时代对现代人才培养的挑战和要求。那么, 什么是现代人才观?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看, 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的历史, 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因为, 人才的本质是创造性、进步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他们的知识常常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重要因素。不同时代人才的标准和特点不同, 现代人才的标准和特征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 即人才必须现代化。具体地说, 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思维方式上, 现代人才应具有开放性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思维特征;二是在知识结构上, 现代人才应具有广博完善、兼收并蓄的特点, 以及活化知识的能力;三是在价值尺度上, 现代人才必须摆正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 应具有高科技社会的责任感, 具有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奋斗意识, 具有现代民主法律意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不断变革图强的使命感;四是现代人才在情感意志、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应既有适应时代要求的共性, 又有突出的鲜明个性。因此, 所谓现代人才观, 就是对上述现代人才标准和特征的认识, 要实现人才观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人才标准和特征的这些极其重要的转换和变化。

如何在现代人才观的指导下进行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呢?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现代化事业飞速发展, 实践早已告诉我们, 现代化事业急需造就大批优秀的现代化人才。文化是哺育人才的直接的重要的因素, 所以, 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对高等教育来说, 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1. 继承传统, 不割断历史。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人才辈出, 各领风骚, 正是他们让我们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以文明和进步领先于世界。从他们身上, 我们可以继承许多东西, 可以吸收丰富的民族文化营养。当然, 在继承传统的问题上, 我们绝不能拘泥于传统, 不能囿于传统而不能自拔, 正确的态度应是依托传统而又超越传统,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 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从而做到“传统的”与“现代的”在新层面上的不断统一。

2. 把培养经济人才、科技人才作为现代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这是因为, 在当今时代,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性的两大潮流。在这种大气候下, 综合国力竞争被公认为今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为此, 全世界都把提高综合国力当作竞争本世纪战略优势的制高点。也正因为如此, 未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 理所当然地要把振兴经济、发展科技当作基本的国策。在这一国策下, 我们现代人才培养的重点也理所当然是培养高素质的经济与科技人才。如前所述, 现在全球性的知识经济时代业已到来, 知识经济是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经济, 它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中必然占主导地位。专家估计, 信息高速公路全面建成后, 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由20世纪初的5%—20%上升到90%。由此可见, 现代的经济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是何等的迫切与重要。

3. 重视人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化演进 篇5

产业组织理论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 主要研究市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 是微观经济学 (个体经济学) 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 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虽然早在19世纪, 微观经济学已经成型, 但产业组织理论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为人们所公认。1960年, 哈佛大学的乔·贝恩 (Joe.Bain) , 爱德华·梅森 (Edward.Mason) 两名教授用实证研究探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畴, 提出了著名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这一范式认为, 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行为, 企业行为产生市场绩效。虽然这一研究范式合乎常理, 但它的理论依据是不足的, 本质上它仍是经验性的产业研究。“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产生不仅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学术地位, 而且激发了这一理论的第一轮研究热潮。

从以上分析可知, 产业组织理论的缘起实质遵循的是古典经验主义思想。古典经验主义 (Empiricism) 认为, 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 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经验主义认为, 是观察引发了人们对知识的掌握, 也即观察产生知识。根据经验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排斥程度, 经验主义又可分为温和的与激进的。针对理性主义者放弃感性经验的主张, 早期激进的经验主义者声称唯有观察和感觉者是唯一有效的知识源泉;经验主义者认为事实上, 人的感觉经验能够发现和揭示真理 (周晓亮, 2004) [1]。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看, 确实是经验性的研究初步发现和揭示了“产业组织”这个相对的真理。贝恩和梅森正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观察, 发现了企业“结构-行为-绩效”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在这一阶段, 产业组织领域基本没有理论基础, 理性主义在这里几乎找不到可以证实的痕迹。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现代经验主义的方法

产业组织理论诞生后, 其以迅猛的发展证明打破了古典经验主义的思维范式, 很快表现出现代经验主义、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特征。现代经验主义思想核心是逻辑实证主义, 又称为新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它是以经验为根据, 以逻辑为工具, 进行推理, 用概率论与计量方法来修正结论。与古典经验主义完全依赖案例分析或数据挖掘分析的思想不同, 现代经验主义其实更倾向于理性主义, 但是其仍然强调以经验认识为依托, 以量化的分析为基础。然后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学者们在对经验事实进行观察并得出初步感性的结论后, 很快发现他们根据经验事实计量分析而得的结论 (多数是变量间的联系) 只能被解释为相关性或“述性统计”, 而不是因果关系。这是因为变量间存在着复杂的内生性, 在没有理论分析、而且实证数据相当缺乏的环境中, 要找到因果关系 (科学规律) 非常困难。

产业组织理论的经验主义研究者面对这些困境, 开始逐步放弃古典经验主义方法, 转向现代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他们试图寻找更基本的外生变量去说明问题, 也就是说, 变量的选择以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为基础, 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 通过更严密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按照这样的研究范式, 产业组织理论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部分原先不可解释的因果关系通过变量的选择和替代, 以及计量技术的充分运用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产业组织理论的现代经验主义方法体现在了20世纪80年代后的一系列经典文献中。比如, Bresnahan (1987) [2]对美国机动车行业的竞争度的实证研究;Antle和Smith (1986) [3]对经理人激励方式优劣性的实证研究;Stigler和Sherwin (1985) [4]对市场规模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等等。这些实证文献几乎遍及产业组织理论的每一个领域, 它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在于:都试图通过严谨的、先进的实证方法和完善的研究数据, 为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某个问题建立或完善逻辑分析结构。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第二次高潮——经验主义到理性主义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者们很快发现了现代经验主义的局限性。因为基于此研究, 常常因为难以收集到精确计量基本因素与产业关系所必须的基本资料, 而难以得到完善的逻辑分析体系。这时, 博弈论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研究。借助这一工具, 可以在数据缺乏的情形下, 通过数理逻辑演绎给出看起来比较“完美”的问题解决方案。于是, 研究者们这一次彻底偏向了理性主义, 原来先经验后理性的逻辑实证主义倾向了先理性后经验的模式, 并且, 理性主义在这里显然占了上风。

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最早提出“理性命题”到“经验验证”的思想。罗素认为, 语言命题与经验世界之间是表述与被表述的关系。假如语言正确地表述了经验世界, 符合经验事实, 它就是真的, 反之则为假的。康德更是进一步将逻辑范畴必然性看作是科学知识的形式条件, 认为理性主义可以脱离经验主义而存在, 从而形成了更纯粹的理性主义。

产业组织理论在发展了一段时间后, 其发展轨迹逐渐由经验主义走向了理性主义。1970年代以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为代表, 掀起了第二次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早潮。芝加哥学派完全遵循理性主义哲学, 更加重视对“结构——行为——绩效”间关系的理论分析。认为应该从价格理论的基础假定出发, 强调市场的竞争效率, 主要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德姆塞茨、波斯那、麦杰 (Y·McGee) 等。芝加哥的主要理论思想范式是竞争性均衡模型。其关键是提出了在长期均衡中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 配置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技术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 这就意味着产业的产出不管资本是不足还是过剩, 都处于最优规模边界下。在竞争性模型中, 资源配置和技术效率主要源于两个结构性条件——即市场上参与交易的数量和市场允许进入的程度。经过了这一时期的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已成为一门相当理论化的学科, 理论对经验证据的比率高的连产业经济学家自己有时也觉得遗憾。无论经验研究是否能够跟上, 理性主义哲学已经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大行其道, “先天的”理论研究在前 (并且成为主体) , “后天的”经验证实在后已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一大研究特色。

在这一时期, 产业组织理论着力于建立一个统一的、能够普遍解释“结构——行为——绩效”关系的理性思维框架。产业组织理论的理性主义范式也逐渐产生了诸多争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争议。这也是产业组织理论中最有争论的领域之一, 大量的分析表明如果仅仅将产业中的企业作为“厂商”是不够的, 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权威机制及企业决策的“有限理性”都不能满足“最大化”行为的假定。但新产业组织理论仍然保持着单个人的“理性”假定, 在此基础上, 对企业组织和企业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扩展。由于经济人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怀疑就动摇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现代理性主义哲学根基。二是研究范畴的争议。原本产业组织理论集中于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的研究, 但后来逐渐扩充到不完全信息、不确定信息与政府干预等相关领域, “结构——行为——绩效”的研究框架日益模糊。由于这些争议的出现, 一个完美的逻辑体系看起来离产业组织理论渐行渐远, 现代理性主义研究范式也开始出现后现代特征。

四、产业组织研究的现状:后现代特征及其意义

随着研究的深入,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假设与研究边界日益不确定。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泰勒尔指出, 产业组织理论虽然始于厂商结构与行为研究, 但内容远较企业经营战略丰富, 要给产业组织理论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信息、不确定理论、政府干预、博弈论、动态分析、演化经济学等内容逐渐进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畴。能够解释产业组织领域的大一统理论不仅没有出现, 反而看起来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200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产业组织中的机制设计理论研究学者说明产业组织理论的精细的、基于不确定性与不完全信息的分析方法已牢牢占立了一席之地。

由此可见, 就目前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而言, 已经进入了根据存在的各领域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扩展原有研究领域, 而不是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固有逻辑去包括其他相关研究成果的阶段。由此而使得这一阶段的产业组织理论日益呈现出解构主义、不确定性和内生性等后现代主义特征。我们知道, 现代主义是寻求永恒真理, 而后现代主义是对是否存在这些永恒真理持高度怀疑态度;现代主义是寻求知识的明确表征, 而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改变着”。后现代主义的规定特性就是对现代主义规定特性的排斥, 并代之以:一是信仰多元化;二是全方位的审视技术所带来的结果;三是审视发展是否总是必然的, “技术发展”可能根本就不是发展。根据我们处于信息技术时代的知识状况, 后现代主义是以存在论代替现代主义的认识论, 用模拟取代现实。

(一) 解构主义。

首先我们探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解构主义现象。我们知道, 产业组织理论原本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市场运行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解释。这意味着市场的作用与企业行为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任务。政府和其他组织的作用, 在一些经典文献中要么不予考虑, 要么就外生处理 (如Gilbert and Vives, 1986[5];Grossman , 1981;[6]等) 。但目前政治经济机制已日益成为一个基础性的研究对象 (如Acemoglu等, 2008[7]) ;而且环境因素等一些原本不属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对象的内容现在看来却无法忽视, 比如Manne and Richels (2004) [8]就详细考察了企业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影响。因而, 从研究对象我们可以看到解构主义在产业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二) 不确定性。

在研究方法上, 完美信息博弈、非合作博弈等易于得到明确解析的推理方法已经不再占据主流地位。由于更多的现实问题面临的是不完美信息下的合作博弈, 像随机博弈、开环博弈等方法已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大量采用。与现实结合的、多种复杂研究方法的引入带来大量无解析解的情况出现;原有确定性较强的研究结果逐渐变得不确定。越来越多虽然更符合现实但却又结论更不确定的研究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兴起。比如, Long (1992) [9]用开环随机博弈分析了国际污染物的合作治理问题, Barrett (2001) [10]用随机博弈分析了跨国销售的合作问题, 等等。这些研究不仅将不确定性的结果包含到了模型中, 而且还拓展了各种多重均衡的状况。不确定性结论虽然丰富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结果, 但却进一步模糊了产业经济学的理性主义。

(三) 内生性问题。

产业经济学的理性主义强调逻辑体系的严谨性, 往往通过抽象的数理模型推导出某个变量是另一个变量的成因或结果。比如, Grossman and Shapiro (1986) [11]构造了严谨的理论模型, 证明了企业合作进行创新, 对实现产业进步有重要的影响, 可以加快创新进程。但泰勒尔 (1998) [12]指出, 反过来看, 创新进程的情况也会影响企业进步。因而, 企业合作和产业进步、创新进程间就存在很强的内生性。如何解决这种内生性问题, 是产业组织理论不断探讨的前沿。要论证可能存在的内生性, 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借助计量工具, 把内生性分离出来。另外, 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统计数据日益完善, 实证研究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如此一来, 实证研究又再次成为产业经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理性主义的主导地位被大大动摇了。

中国由于各项经济制度正处于转轨过程中, 产业组织理论的后现代特征更为明显。比如,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动态博弈分析系统因为是在西方金融制度环境下建立起来的, 远远不能适应中国金融市场的需要, 而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又很难独立建设起完善的金融制度变迁下的动态分析系统。其中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 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有许多条 (趋于无穷) , 经济学家们根本不可能为每条路径都及时建立起动态分析系统。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 一方面, 到底还有多少规律性的东西存在是令人怀疑的, 因而解构性、不确定性特征也更为明显;另一方面, 电子计算技术的进步为经济学家们建立更复杂的动态分析系统无疑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帮助, 并使得内生性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解决。在转型经济的中国, 产业组织理论计量与理论分析系统正日趋精细, 但仍远称不上完善。产业组织理论在这里呈现出更明显的研究范畴模糊、研究结论不精确与不确定的特征。

回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 1960年代贝恩等人的研究可以说宣告了一个研究范式 (古典经验主义范式) 的诞生, 1970年代德勒克特 (Director) 与斯蒂格勒 (Stigler) 的研究则是另一个新范式 (现代理性主义范式) 的出现。一个结构上完整的、强大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似乎已然完成。然而, 现实的冲击又使得理想状态的产业组织理论不得不退步, 结构化转向解构化, 确定性转向不确定性, 一以贯之的逻辑推导方式转为复杂的内生性问题研究,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俨然是一个后现代的产业组织理论。

五、结语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已经历了长达40余年的历史。其发展历程表明, 其基于现代经验主义与现代理性主义的标准化研究范式已被打破。产业组织理论日益呈现出不确定的、解构的、内生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特征。我们认为, 产业组织理论遵循的是典型的从“分”到“合”, 从“合”而“分”的发展路径, 大一统理论的实现在这里既看不到可能性, 也看不到必要性。整个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可归结为下图1所示。作为人类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产业组织理论从开始出现至今, 都在不断地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汲取着养分, 发展出新的成果。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产业组织理论与其他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的融合和交流更为频繁和密切, 这既导致产业组织理论体现出日益明显的后现代特征, 但更重要的是, 这些融合和交流——领域理论体系继续向前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使其继续以激动人心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认为, 虽然形式上看, 产业组织理论似乎日益支离, 但从本质上, 上述这种后现代特征正是我们对产业组织理论各部分进行更深入认识的必由阶段, 只有经历了这一阶段, 人类才能更好地把握产业组织理论的整体特征和运行规律。

参考文献

[1].周晓亮.西方哲学史学术版: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英国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第4卷

[2].Bresnahan, Timothy F.Competition and Collusion in the Ameri-can Automobile Industry:The1955Price War[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87, 35 (4) :457~82

[3].Antle, R, and A.Smith.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of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rporate Executiv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6, 24:1~39

[4].Stigler, George J and Sherwin, Robert A.The Extent of the Mar-ke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5, 28 (3) :555~85

[5].Gilbert, Richard and Vives, Xavier.Entry Deterrence and the Free Rider Problem[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6, vol.53 (1) :71~83

[6].Grossman, Gene M.The Theory of Domestic Content Protection and Content Preferenc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1, vol.96 (4) :583~603

[7].Acemoglu, Daron, Michael, Golosov and Aleh, Tsyvinski.Politi-cal Economy of Mechanisms[J].Econometrica, Econometric Soci-ety, 2008, 76 (3) :619~641

[8].Manne A, R.Richels.US rejection of the Kyoto Protocol:the impact on compliance costs and CO2emissions[J].Energy Poli-cy, 2004, 32, 447~454

[9].Long, NV.Pollution control:A differential game approach[J].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1992, 37, 283~296

[10].Barrett, Scott.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sale[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1, 45, 1835~1850

[11].Gene M.Grossman and Carl Shapiro.Optimal Dynamic R&D Programs[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The RAND Corpora-tion, 1986, vol.17 (4) :581~593

现代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学演进研究 篇6

关键词:会计学,经济环境,演进

会计, 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会计学, 在会计作为一个简单的行为受到关注和研究以后而产生。换言之, 在会计学已经发展到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时, 这门社会科学才正式得到大家的认可进而得以发展。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 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早已不再局限于原始的基础会计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各种科学文明的不断涌现, 会计学已经与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样,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会计学的发展除了受到相关学科的发展演进影响以外, 更受到整个社会发展的速度进程、经济实力、科技革命等方方面面的影响, 因此, 我们应当以发展的观点来审视会计学这门学科的理性发展。

一、国际化趋势:会计学的国际发展及其理性应对

经济全球化, 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我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组织之一, 受全球化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在这种国际环境下, 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避免并且我们应该积极应对的重要问题。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 他带来的冲击和带来的积极意义各自参半。如何抓住机遇顺利实现我国在世界经济结构里的稳步前进, 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会计学作为世界商务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也必须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把握契机来加强学科内部的深化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 使我国得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在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而作为世界经济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工具, 会计学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制定通用的规则和语言, 实现全球商务的无障碍沟通。因此,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经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在认清国际化的大背景下, 我们更应该立足于国内, 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国际化道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 一直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 国家宏观调控为辅导的经济政策, 因此, 与资本主义市场相比, 我们在重视市场经济的同时, 也没有放松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这种在社会转型期必须经历的特殊现状, 也对我国会计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趋势, 也同样不能失去自己的特色。在与世界上先进的会计学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接轨时, 我们应该在尊重自身国情的基础上, 有选择性地学习, 吸收有利于我国会计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 结合我国的自身特色来促进我国会计学的国际化发展。这是会计学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 也是我国在国际化潮流中应当作出的必要选择。

二、信息化趋势:会计学的现代化发展及其体现

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信息革命的重要产物, 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改变。信息资源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传播, 对传统的信息资源传播方式带来了极大地改变, 这种新型传播方式的出现, 也是会计学的发展比在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迅速。会计学的现代化发展,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会计工作者的办公设备上面。对于会计工作者而言, 当前的信息化设备不仅能完成原始的数据录入、数据存储、数据计算等简单的功能要求, 更是能够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自动筛选、自动成图, 使会计的相关结果更直观的表现出来。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者所需要的时间周期, 提高了工作效率。会计学的现代化发展, 另一方面体现在会计学的理论知识现代化上, 包括会计理论、会计观念、会计思想、会计意识等理论范畴的现代化。会计学作为一个社会学科形成以来, 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会计技巧、会计实际工作的进步, 忽视了会计学的相关理论对会计学发展进步的重要影响。在会计学迅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的会计学理念已经不足以支持会计学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必须在意识领域里有更多的创新, 以此来推进会计学全方位的真正进步。

三、多样性趋势:会计学科的具体化与细分化

在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新型产业出现并发展壮大, 在市场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会计学, 也因此被运用到各个不同的行业中, 在新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下, 扩大会计领域的同时, 也细化了会计学内容。最重要的表现在会计学研究对象的细化, 传统的会计学注重的是简单的会计活动, 如公司企业的账目活动等。会计学科细化以后, 研究对象呈现出了多样性。例如针对资产管理的《无形资产会计》, 针对企业破产重整程序的《破产会计》, 针对证券基金期货的《期货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等。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它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 经济环境的开放性和经济模式的多样化, 也就必然带来会计学的不断具体化、细分化发展。

四、融合性趋势:会计交叉理论与会计交叉学科

社会的不断发展, 也必然带来社会学的不断吸收与融合。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 也不可避免的接受着其他学科的入侵和影响。在会计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始终存在着各种会计交叉理论和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 只是在不同时期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 在新时期, 会计学的发展趋缓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发展。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之下, 各学科的交叉影响与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自然学科的先进技术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更优越的物质条件, 同时各社会科学的不断演进, 理论知识的不断丰富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博的理论支持。这种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会计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 与自然科学地融合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表现为与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融合。计算机科学已经成为无论是会计学的理论工作者抑或是实际操作者所必须学习并接受的一门自然科学, 由此便产生了适合于特定人群的《计算机会计学》。其次, 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相互融合。会计学不仅与社会学科以外的科学相互融合, 在内部, 也在相互影响。例如会计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哲学、伦理学相融合, 形成了《会计伦理学》、《会计哲学》。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科学也在不断进步, 人类社会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 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早已不再新鲜。作为生存在社会环境之下的会计学, 自然也是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对于会计学与其他学的交叉融合,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绝不是简单学科的重复叠加, 而是在吸收各自精华基础上的深度融合发展。

结语: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也必定会带来会计学的不断演进发展。会计学作为与国家的各项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科, 我们在接受外来挑战的同时, 也应该勇于抓住机遇, 不断吸收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经验, 实现会计学横向的扩张和纵向的深入, 以此来实现我国会计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企业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方正生.企业会计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3]美国卡尔.沃伦 (Carl S.W arren) 等.会计学 (第20版) [M].上海:中信出版社, 2003.

[4]冯淑萍.简明会计辞典[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现代化演进 篇7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一种,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 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文字历史悠久, 字体呈方块造型而富有变化。从历史上看, 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 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以及印刷朮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即经过简化的汉字的漫长发展历程。汉字在古代的文献中就有“结绳而治”, “刻木为契”等记载。它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埃及圣书字, 古代苏美尔文字, 原始埃兰文字等, 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字, 都是经过从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但不同的是, 当那些古老文字从演变中停止使用而逐渐丧失生命力时, 只有汉字没有停止使用并不断发展, 成为世界上唯一有着日渐严密体系的表意文字。今天, 人类社会已进入工商业突飞猛进的时代, 产品的竞争, 生活的美化, 已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传导思想感情的媒体之一—汉字,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跃居为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汉字的设计价值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鉴证, 以其独特的形式记载和传承中华文化, 是中华民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造字原理及表词方法, 使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文化塑造功能。汉字本身就是美的构成图形, 具有高度的艺术造型价值。在汉字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不同的字体演变同样可以说是一种字体设计过程, 它在人们的设计思维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巩固。时代赋予我们崭新的形式美, 所以我们对民族文字的形式美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 这种变化同时也来自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的汉字应出现更多的字体设计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 使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信息载体更充分的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去, 这也是汉字与汉字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关系。

随着现代视觉设计的广泛运用及发展, 汉字作为三大视觉要素 (包括图形、文字、色彩) 之一,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虽然微小, 却凝聚着无穷的智慧和能量, 并已经成为一种集语言、传播、市场、心理、符号、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一体, 包容性极广的文化现象。汉字在现代设计中所体现的速效性、可视性、可读性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与认同。它不仅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 还是一种有效的设计元素。现代汉字设计常常以直线和几何图形为构成元素, 对其进行处理, 以创造出富有现代气息和视觉冲击力的字体。受现代美术思潮及其形式风格的影响, 汉字字体设计越来越强调点、线、面、形、色和质感等视觉要素的综合运用。同时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也拓宽了汉字设计的表现领域, 强化了字体的信息传达效力。以汉字作为主体的设计, 通过对它的本性潜能的视觉化开掘, 并以各种手法加以处理, 在当今发达的信息社会中是一种极富表情的设计形式。由此可见, 汉字作为汉字字体设计的基本元素发挥着主要作用, 在设计者的思维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 用途变的更加广泛。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 设计者应该利用已有汉字的不同字体作为基本设计元素, 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创作更多的汉字字体设计作品来满足我国企业的民族文化需要, 这样的行为方式可以比喻成经济与文化的桥梁。

三、汉字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应用表现

1、形象化的视觉设计应用

汉字字体形象化设计, 就是根据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在字体的适当位置加入合适的图形, 从而形象地将文字氛围表现出来。汉字的形象设计是现代汉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象形说起, 汉字本身就是形象、象形的图形, “象形”字占汉字的绝大多数, 它是对具体事物具象形态的概括、归纳, 同时装入人们更多的情感和想象, 象形设计体现视觉的形象美化, 主要针对汉字的形进行变化, 将象的笔画、部首、外形等因素进行处理出最佳的视觉表现变化。从设计思维上来讲, 象形构形的汉字, 一种是直接的绘形象物, 呈现一种独立的图像。如:中国银行标志。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 明确的表达了中国的银行的概念。另一种是借助相关物象结合, 表现物象, 表达相关物体。如:2008北京奥运会标志, 设计中“京”字的造型经过艺术处理, 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欢呼着迎接胜利的人形。它集中国特有的文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 以印章的形式设计, 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由上述可见, 形象字体, 既是文字, 也是图形, 它既易于识别, 还能通过形象传达文字的含义和概念, 比其他字体更具有象征性。

2、意象化的视觉设计应用

文字表意的创意设计, 即文字的意向化设计, 就是根据字意, 将文字或文字组合巧妙变化, 利用文字自身的元素改变, 将文字所代表的含义夸张地表现出来, 意向化地诠释出文字的内容。汉字的自身特点赋予了它“可意象性”。汉字的意象设计, 也可称为意象变化字体图形。意象化的汉字赋予文字以字面外的强烈意念, 通过丰富的联想别出心裁的展示文字内容。所变化出的意象文字超脱了具体的“形似”, 而是提炼出了抽象的“意”。意向字体能体现字体意义的多样性及创作设计意向的多变性, 采用象征、比喻、夸张、渲染等多种意向设计方法, 让字体呈现丰富的面貌。如:中国的“福到了”, 就是通过倒置“福”字生动的表现福到了的含义。

3、趣味化的视觉设计应用

趣味性实质上就是艺术性, 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创意和艺术加工后的表现形式, 它能够生动地、幽默地揭示出作品的主题和内涵。任何设计风潮从来都不会缺乏趣味的设计元素和形式, 幽默有趣的设计总是充满生命力。它是人们健康的、富有人情味的心理需求, 能营造轻松愉快的视觉氛围, 减轻沉郁烦闷的心理状况, 并使人在愉悦之中深刻领悟到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就像卓别林所说, “由于有了幽默, 使我们不至于被生活的邪恶所吞没。”在字体设计也不例外, 除了以功能性为主的设计, 还有大量的字体设计体现了设计创意的乐趣。趣味创意字体是将轻松活泼的幽默感、生动可爱的表情形象 (图形或字符) 引入到字体设计中来。这种设计超越了文字的传达局限, 它展现了想象的、视觉的、语言的说服力。

结语

综上所述, 汉字字体文化曾经是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最璀璨的一支, 并且在今天的数字社会时代, 汉字字体文化及设计价值更不容忽视。产业创造力以及生产力在迷失的市场中步履艰难, 曾经延续数千年的历史光辉黯然不复。审视严酷的现实, 如何重构汉字字体的设计价值成了今天字体发展道路上首要的议题。汉字字体的设计这门基础课程在视觉设计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不仅仅要思考汉字字体设计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更要充分研究汉字字体设计与现代视觉设计融合应用的重要性, 以及展开对汉字字体设计怎样融入到民族文化这样一个大文化背景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芳, 张大鲁.《字体设计与表现》.中国纺织出版社

[2].李中扬.《文字设计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

[3].毛溪.《字体设计与编排》.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4].柳林, 汤晓颖, 李国庆.《文字创意设计》.武汉大学出版社

[5].余秉楠.《字体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

现代化演进 篇8

关键词:否定之否定,中国教师教育思想,演进,逻辑

在跨越三个世纪、逾百余年的探索中, 中国教师教育以不同模式的实践, 诠释了教育界致力于构建符合国情的教师教育的心路历程。百余年来, 教师教育思想经历了“定向封闭式” (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 、“非定向开放式” (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末) 、“封闭定向式”的回归 (20世纪30年代末到新中国成立前) 、“定向封闭式”的“中国特色”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 、中国式“教师教育” (20世纪末至今) 等阶段。若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来审视和分析这一演进历程, 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教师教育的演进遵循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体现出发展的继承性 (“扬弃”) 与开创性相结合的特征, 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者螺旋式上升的演进轨迹。中国教师教育思想的每一次转向, 主观上都是为了更好地匹配和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 是基于对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关系的判断之上的转向。思想的转变中, 前后相连的两种思想实际上是以“扬弃”的方式产生联系的———即相邻的两种思想是前后相承的, 后来者往往以“扬弃”的方式承袭前者的科学合理因素, 并极力摒弃不科学以及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因素;而相隔的阶段往往在不同基础上“重现”, 呈现出类似“复归”的特征:在更高、更丰富基础上的复归。鉴于上述判断, 可以认为近现代中国教师教育思想演进历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是一部在探索中不断创新的思想变迁史。

一、否定之否定:中国教师教育思想的演进路径

百余年的教师教育思想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和转向:清末学习日本, 并在其基础上以“中体西用”之精神内核充实之, 形成封闭教师教育思想;民国中期学习美国, 形成“高师改大”和“师中合并”为特征的开放教师教育思想;民国中后期, 主流教师教育思想开始回复, 形成以“师范学院”为代表的封闭教师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后, “以俄为师”形成“专业学府”为特征的封闭教师教育思想;“文革”后, 逐步开放, 并渐进式地形成以“教师教育”思想为基础的开放式教师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一直指导着当前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教师教育。总的来看, 不同教师教育理念体系在“扬弃”中丰富和发展, 在吸取外来优秀思想、理念的基础上, 不断对既有的思想进行科学的、历史的“否定”, 通过“否定”不断确立自己的理念体系, 并在“否定之否定中”得到发展。

1.“冲突”与“调和”相伴———教师教育思想的“扬弃”历程

中国教师教育思想是在“冲突”中实现转换的, 但数次思想的“冲突”的结果都保留着明显的“调和”印记。清末在全面输入日本教师教育理念体系和制度的基础上, 在旅日官员、学者以及留日归国学者的推动下, 经过“中体西用”的改造, 封闭式教师教育理念体系逐步建立, 并在其后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但这一状态未能持续多久, 裹挟着美国教育思想的新文化运动袭来, 伴随着杜威、国联中国教育观察团的来华以及规模庞大的留美归国学生不遗余力的宣传, 加上部分有着赴美学习经历的政客的支持, 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全面席卷中国教育界, 并迅速发酵。其后, 以“高师改大”和“师中合并”为主要特征的“美式”教师教育思想以革命的方式对“仿日”教师教育理念产生剧烈冲击。反观当时的基础教育, 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是难以落地的, 而其得以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美国模式的倡导者抓住了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矛盾的一点:教师质量的不足———这恰恰是当时教育发展中最明显而非最大的弊端, 显然戳中了当时教育的要害 (当然, 教师教育建立初期, 与基础教育的矛盾中, 师资供需的矛盾的“质”和“量”的两个方面都较突出。相对而言, “量”的矛盾更为突出) 。极力推崇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教育管理人员未曾预料到, 在教师教育的“美国模式”建立之后不久, 其击倒“独立派”的武器恰恰成为导致自己消解的利器———教师供求关系的矛盾。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几次教师教育理念冲撞中, 最为厉害的是师范学院体制诞生前后的论争, 但师范学院思想恰恰是最为薄弱的。沿着“师范学院制度”为代表的独立办学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专业学府”的教师教育办学思想旋即走上历史舞台, 并展现出极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当然,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教育革命”下的中国教育界, 也曾对苏俄教育思想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但随着60年代“文革”的到来, 这一趋势逐渐被消解。直到20世纪末, 中国教师教育思想基本上都以“封闭式”和“专业”办学思想为主, 即便是“教师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 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然, 在当前的教师教育推进过程中, 面对“师范院校”这一较为庞大的实体的存在, 还有关于教师教育是应该完全开放还是对现有的教师教育体制改善的两种取向的争论。总体来看, 中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变迁中, 思想的交锋一般都比较激烈, “冲突”成为思想转换的主要特征之一。

“调和”是中国教师教育思想演进中的另外一个特色。由于时代背景尤其是整个教育发展的状态等原因, 决定了中国教师教育理念的“冲撞”的结果只能是“妥协”:思想的冲撞往往最终在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带着大量的调和因素, 并非彻底地否定, 进而引发政策和实践层面的改弦更张。学习日本形成的教师教育理念, 强调独立办学, 在实践中一以贯之地实施:除了最早的教师教育归属与京师大学堂以外 (可以认定为中国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肇始) , 其他中等和高等教师教育皆为独立办学。学习美国形成的教师教育理念远远没有学习日本形成的教师教育理念功力深厚, 也没有其根深蒂固。因此, 即使在政府倡导、学界力推的情形下, 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对教师教育进行一次大换血。在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影响下的中国教师教育显然是一个理念调和的产物, 在政策层面只是将教师挪了一个地方:由独立变成大学 (中学) 一院系 (门类) ———客观上导致了教师教育的萎缩、取消了公费制度等, 其他方面与清末、民初学日形成的教师教育基本相同。而师范学院理念则更让人深思, 从思想冲撞到师范学院体制确立, 教育思想界和教育当局历经反复, 最后留下了一个妥协的产物。而其思想中, 也对美国模式中强调“质量”的因素更为倚重, 从“师范学院”的制度设计就可以发现这一特点:从课程设置、教育实习以及检核制度等方面, 无一不体现了对教师“质”的重视———恰恰是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与学习日本时期的教师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相似, 新中国成立之后, “以俄为师”下的教师教育思想也经历了从大规模“复制”到渐次“调和”的过程。当然, 由于这一思想的辐射面基本上覆盖了整个教育体系, 并经由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乃至教育科研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并相对根深蒂固, 即便是在“教师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 也未能消除这一影响。甚至当下的教师教育思想仍然可以认为是国外教师教育思想和“以俄为师”时期教师教育思想“调和”的结果。中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发展史, 实际上就是一部教师思想碰撞与妥协、融合的历史。

2. 从肯定到否定:外力推动下新旧思想的更替

中国教师教育思想演进历程中, 外力多次表现出了异常强大的作用。毋庸置疑, 外来的教师教育思想以及经验等, 对中国快速推进教师教育, 减少无谓的尝试并少走弯路, 都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每次外来思想或者理念的输入, 都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这样一种特点:急功近利, 企图对当时的教育作以根本性的改变或提振。因此, 它对所处时代的教师教育思想, 却往往是主动地全盘否认。外来思想或者文化得以进入一个有着强大文化传统的国度, 基本上都以武力作为重要开拓手段。“甲午战争”的失败, 使得强势的中国传统文化风光不再, 清廷统治者中思想先进的官员开始推动朝廷思考学习国外的问题。清末向日以求, 以梁启超、张之洞等一批先进士绅和思想家赴日取经, 并企图将日本的教师教育思想原汁原味无一遗漏地传入中国, 甚至不惜将日本教育家引进中国。即便如此, 清政府还是对输入的日本教师教育思想进行了“中体西用”的改造———无可置疑的是, 这是一场“温和”的改造, 从而使现代教师教育更容易在封建帝国得以顺利落地。因此, 无论是培养目标的设定还是整个教育体制的设计, 甚至在教师教育的定位, 都体现出明显的封建化色彩。正是这一“否定”的元素, 才得以形成清末具有中国封建特色的教师教育思想, 并逐步统一认识, 得以深化。相比之后的教师教育理念, 清末的教师教育自生性和外来性相结合的特征更为明显, 教育界的理解更为深刻, 接受程度更高。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新文化运动”, 是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得以传入中国的重要背景和推手。随着杜威、克伯屈等人来华讲学, 在教育界、政界的留美归国学者 (学生) 推动下, 美国教师教育思想成为一时的风尚, 在较为彻底的对传统文化的反动的大潮下, 对清末以来的教师教育的否定是必然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 没有否定就没有前进, 美国的教师教育思想代表了当时的追求教师水平提升的思潮, 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教师教育思想。实际上, 清末至民初, 鉴于教师培养的急需, 大量快速师范生进入教师队伍, 与清末作为新式学堂师资补充的老生寒儒混杂在一起, 导致教师整体素质相对难以尽如人意。教师素质方面的不足, 是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得以在中国“落地”的重要原因。而1931年秋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对中国教育的考察得出的结论, 及其前后倡导的完全取消教师教育声音相关却将“落地”未久的美国教师教育思想推到了极为尴尬的境地———触发了一直处于低烈度争论的“独立派”和“合并派” (消解派) 之争。这一思想的冲突的结果, 是日本式教师教育思想的卷土重来———“师范学院”思想的确立。学习美国初步形成且未来得及完全站得住脚的教师教育思想, 在反复的思想冲撞中, 居于下风, 进而在多个层面被“否定”。建国后, 中苏政治关系的日益紧密, 是“以俄为师”重建教师教育的重要背景和前提。苏俄教育家来华直接带来了苏联教师教育的思想和实践经验, 他们参与政策制定并全面介入教师教育实践。苏俄教师教育思想以压倒性优势, 在政治的推波助澜下, 全方位地席卷整个教育思想界。对于教育界、政府等层面来说, 这一思想是对革命前的教师教育思想的全面再造, 是一种彻底意义上的“否定”。甚至可以认为, 同样是封闭式教师教育思想, “以俄为师”背景下形成的教师教育思想, 与师范学院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甚至只是对日本模式下的教师教育思想的重复, 创新之处较少。后者是完全意义上的全新的封闭式教师教育思想, 无论在培养目标的设定还是对整体的设想上都与前者不同。世纪之交, “教师教育”由多种渠道传入中国, 并引发了教师教育思想的改变, 甚至引发了思想上的混乱, 在教师教育体制的“非此即彼” (开放还是封闭) 的争论之间, 大量的师范院校何去何从成了争论的焦点。虽然近年来, 这一争论逐渐调和, 将目标集中在“中国化”教师教育思想和体制建设上, 但职前教育体制如何转型, 教师教育的配置制度如何完善, 仍然是教师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传入, 教师在职教育如何实现创新和转型, 也考验着教师教育界。今后教师教育的发展, 实际上就是在对“以俄为师”形成的教师教育思想和体制进行的“否定”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思想和体制的问题。

3. 否定之否定:教师教育思想的升华

中国教师教育思想并非“钟摆式”演进, 而是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 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状态。不同阶段教师教育思想类似“复归”运动, 只是形式上的“回复”, 并非实质上的“复归”———而是在更高意义和层面的复归。

中国教师教育思想可以分为两种倾向:强调封闭式“专门”结构实施职前培养的教师教育思想和强调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思想, 无论哪一种都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历程将科学地预示中国未来教师教育发展的走向。从封闭式教师教育思想发展历程来看, 清末民初的封闭式教师教育思想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 对中国最初的现代意义上的教师教育进行了设计和规划, 并形成了以“中体西用”为内核的教师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在数年发展中, 逐渐走向中国化。但美国教师教育思想袭来之后, 日本模式的教师教育思想很快式微。但其很快在20世纪30年代中卷土重来, 并在建国后得到升华。与前述思想不同的是, 这一复归是一个时期较长的过程, 及至“师范学院”思想为代表的师范独立思想的出现, 封闭式教师教育思想以“复归”的方式粉墨登场, 将学习日本时期形成的教师教育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一复归进一步升华为新中国建立后的“以俄为师”下的教师教育思想。较师范学院思想为代表的师范独立思想, “以俄为师”背景下形成的教师教育思想则更为先进, 与学习日本形成的教师教育思想类似的是, 这一封闭式教师教育思想在中国教师教育史上, 影响深远。“以俄为师”的教师教育思想, 是在苏俄的全面帮助下形成的, 与学习日本形成的教师教育思想相比, 其进步性在于:以“专业学府”思想指导, 注重对职前教育结构的设计;注重对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等全面考虑和设计;注重将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的全面对接;为强调专门性和独立性, 将教育科学研究提升到较高层面。按照这一发展规律, 未来是否会出现新一波的封闭式、独立式的教师教育, 在更高层面实现教师的专门培养, 尚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 教育史的发展与社会史一样, 有其发展规律。类似地, 未来的教师教育是否会再次走向封闭———更高层面的封闭式发展, 尚不能以当前的开放式趋势来下定论。

20世纪20年代, 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在中国“落地”, 并以“寓师范于大学”的“高师改大”和“师中合并”为主要特征, 当然, 由于当时教师教育思想尚未成熟和系统化, 尤其在开放式教师教育的保障体系以及在职教育等方面, 未能形成系统设想, 加之教育整体环境与美式教师教育思想不相匹配。因此, 这一思想注定很难全面实现。21世纪之初教师教育的思想席卷中国时, 学习美国形成的教师教育思想在更高的层面、在崭新的理论支持下, 实现了“复归”。当然, 这一复归是完全意义上崭新的思想的形成。二者的相同点是:强调教师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强调教师质的全面提升。但二者的基本指导思想却不尽相同。后者的先进之处在于:基于终身学习的理论下对职前、在职的一体化设想, 注重全面设计, 强调教师专业发展, 强调教师素质结构的全面优化, 将在职的连续性学习作为主要抓手, 以教师资格认定等作为教师质量的重要保证。相比较封闭式教师教育思想的“复归”, 开放式教师教育思想的“复归”更能体现出否定之否定的意味。从美国模式下的教师教育思想到当前的中国式教师教育思想, 完全是一次高水平的飞跃。

二、教师教育思想演进的背后动因

1. 政治动因:不可忽视的外力

中国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向往往是与政治思想和体制的转向同步的。政治的转向往往决定或者影响了教师教育思想的来源, 决定了教师教育思想的输入方式。政治的频繁变化导致教师教育思想以及政策的酝酿形成过程短, 稳定性和连续性差。因此, 很多思想来不及完整解读和消化就转化为政策进而落地, 很多未来得及展示全貌就被“囫囵吞枣”式的推向实践。这些思想在未经试点和调适的情形下就投入实践, 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这一冒险需要以牺牲实践的资源、效果作为代价。但政治风向标则往往是在这一冒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发生转变, 因而导致了“夹生饭”现象的出现。政治作为外力的推动作用, 对教师教育思想影响至深, 从思想的生长特性以及教师教育的特质来看, 政治这一外力制约或者阻碍了中国教师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

2. 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的矛盾:被忽视的内因

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的矛盾, 是推动教师教育思想和体制发展的根本矛盾。这一矛盾体系中存在两对矛盾:量的矛盾及质的矛盾, 二者分别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谁主谁次因社会背景的不同而不同, 主次矛盾也往往发生着位置的转换。作为内部矛盾, 只有在不可调和的时候, 才会发生“革命”性的斗争并引发其中一方的更替。但是非常有趣的是, 我国教师教育思想以及体制革新往往并非在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发生的, 而往往是在外来思想的推动下革新的, 这就往往造成一种错觉———外力推动了教师教育的演进, 从而使得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因被忽视。

3. 文化与心态:教师教育思想演进中的“人文”的因素

我国的教师教育思想的前三次学习转向和体制的构建都发生在时代急速转换之际。时代转换中, 文化招致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 文化的自卑感和自我否定逐渐上升, 同时伴随着时代转换与社会重构, 思想界的心态更容易浮躁, 急于见成效的心态占据主导。同时, 在文化的自我防御的情形下, 外来的思想往往被作为“术”来对待, 工具性特征较为明显。在这一文化视角下, 对工具的成效的追求就变得更为急切。

参考文献

[1]多贺秋五郎.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 (清末编、民国编上) [M].京都:日本学术振兴会, 1973.

[2]多贺秋五郎.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 (民国编中) [M].京都:日本学术振兴会, 1974.

[3]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C].上海:开明书店, 1934.

[4]民国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C].台北:商务印书馆, 1948.

[5]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

[6]霍益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7]栗洪武.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困境中的研究型大学下一篇:智能配用电通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