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现代化

2024-07-27

期刊现代化(精选11篇)

期刊现代化 篇1

近代以来, 随着中国大门的洞开及西学东渐, 报刊作为传播西方文明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利器, 为先进的中国人所了解, 并把其作为实现政治理想的犀利武器。此时期, 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成为开办报刊的中坚力量, 他们在国内的20多个省市、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创办各种类型的报刊达120种, 其中文艺期刊50余种 (1) 。主要包括《新小说》、《新新小说》、《新小说丛》、《二十世纪大舞台》、《南社》等。文艺期刊不仅贡献了大量的小说作品, 初步形成了晚清小说理论的框架 (2) , 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办刊特色, 奠定了中国现代文艺期刊的基础。近代文艺期刊的办刊理念和办刊策略值得我们借鉴。

向全社会征稿, 扩大稿源

古代出版商人通常受制于主流文化, 他们不会想到组织稿源, 更不会去关心市场。但是到了近代, 这样一种状况却发生了改变。文艺期刊的编辑们不仅积极组织稿源, 而且关心市场的需求。小说史上能够代表晚清文学成就的小说作品, 几乎都发表在文艺期刊上, 这同文艺期刊的积极组织稿源是分不开的。文艺期刊的编辑们极尽搜罗之能, 使得许多优秀作品得以发表和传播。《新小说》、《小说林》等文艺期刊一般都印有“征文启”、“募集小说”等征文启事, 向海内外广泛征求译著、小说、戏曲、杂论及歌谣等文艺作品。如《国学萃编》杂志第一期积极征求名家遗稿:“今荷诸同志赞助, 此编幸获成立。除选刻时贤来稿外, 每期留一二卷传刊名家遗稿。如无副本或寄本社录副, 原稿珍缴, 决不敢失或自觅抄胥副录, 由本社酌送抄费, 唯需先录一二卷寄京由本社同人鉴定。果堪传世, 并可先将抄费寄上。若系寻常文字, 不必代刊, 专集亦必立时登复。”文艺期刊的编辑们更加关心市场, 对于受到欢迎的小说题材, 给予优惠, 积极组稿。同时, 广泛发动海内外人士创作和收集小说。如刊于《瀛寰琐纪》第一卷的小说《程勿卿寻亲记》有一则蘅梦庵主的跋:“此余戚朱子钦驾部旧作也, 驾部邃于学, 于古文辞尤所致力。迨遭寇乱间, 由海道入闽……此壬戌在章门时所作也。检旧箧得之, 因录出以识一斑也。”可见该小说的发表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波折。

采取策略, 激励作者的创作

据记载, 吴趼人“先是湘乡曾慕陶侍郎饫耳君名, 疏荐君经济, 辟应特科, 知交咸就君称幸。君夷然不屑曰:‘与物亡竞, 将焉用是?吾生有涯, 故舍之以图自适。’遂不就征。” (3) 吴趼人不就功名, “不治经生家言”, 潜心于小说创作。李伯元也曾拒绝曾侍郎的推荐:“自是肆力于小说, 而以开智谲谏为宗旨。” (4) 在文艺期刊出现以后, 出现了像吴趼人、李伯元等这样的职业撰稿人, 他们专心于小说创作, 甚而放弃了传统文人为官为宦的追求。这一方面与文艺期刊为文艺作品的发表和传播提供了更大更自主的平台, 逐渐成为一些知识分子谋生与安心的一种出路有关;另一方面, 也与文艺期刊编辑们的激励作用密不可分。

首先是明确的稿酬制度。中国古代没有稿酬制度, 也没有稿酬观念。中国古代文人的出版行为一般是自费的, 自己拿钱出书, 极少可能把印出的书拿到市场上去出售。这种“文不言利”的状况在近代发生了改变。1906年11月, 《月月小说》创刊, 在第二号上刊出了《月月小说征文启》:“如有佳作小说, 愿交本社刊行者, 本社当报以相当之酬劳。……如有科学、理想、哲理、教育、家庭、政治、奇情诸小说, 若有佳本寄交本社者, 一经入选, 润资从丰。”创刊于1907年的《小说林》在第一期明确标出了稿酬数额:凡小说入选者, “甲等每千字五元, 乙等每千字三元, 丙等每千字二元”。此外, 近代著名的文艺期刊, 如《小说月报》、《小说时报》、《中华小说界》、《礼拜六》、《小说丛报》等均明确表示付稿酬。

写稿计酬, 一方面为废除科举制度后的仕子们寻找到了新的出路。一批文人在仕途拥塞而谋生艰难之时, 发现能够通过创作赚取稿费, 解决生存之计, 而进入创作。如连梦青因中俄密约事牵连逃至上海, “以横遭灾祸, 资装尽失, 实无力生活于上海。且性又孤介, 不愿受人资助。时商务印书馆刊行小说杂志, 名《绣像小说》, 连经人介绍, 售稿与之, 每千字酬五元。连乃开始其笔墨生涯, 作一小说名《邻女语》” (5) 。由此可见, 连梦青是迫于生计, 才开始“笔墨生涯”的。其他如李伯元、吴趼人、梁启超、包笑天、罗孝高等, 或为生计、或为“浇胸中之块垒”、或为改良群治, 先后开始转向文学创作。另一方面使文艺期刊拥有了一批稳定的作者群所提供的丰富稿源, 不仅给期刊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而且促进了期刊特色的形成。有了明确的稿酬制度, 文人的生活有了保证, 进而可以借文艺这种形式“立言”, 因此, 大大激发了文人们的创作热情。文人的创作增加了期刊的发行量, 文艺期刊可以通过刊发广告等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进而促进其本身的发展。不同特点的作家围绕着不同的期刊聚集, 他们大量的有着共同倾向的创作, 形成了文艺期刊的特色。

其次, 密切作者与期刊的关系, 激励作者的创作。文艺期刊不仅向海内外征稿, 广泛征求名稿、遗稿, 使得尘封已久的作品得以发表。而且, 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 采取各种策略, 不断激励作者的创作。如采取优稿优酬的方法, 激励文人的创作。由于期刊登载的传奇和小说颇受欢迎, 征稿时就特别提出优惠;稿件分出甲乙丙等各个等级, 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稿酬。或是采用连载的方式, 督促文人完成创作。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绪言》中介绍了吴趼人法律小说《剖心记》的创作情况:“既念欲俟全书卒业, 始公诸世, 恐更阅数年, 杀青无日, 不如限以报章, 用自鞭策, 得寸得尺, 聊胜于无。” (6) 晚清小说家的高产和清前一生一文的情况比较, 文艺期刊的激励作用是明显的。或是与作者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文艺期刊的主编要么与作者本来就是相交已久的朋友, 或者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或者因创作而交结成为伙伴。如《绣像小说》的主编李伯元, 与《绣像小说》的主要作者吴趼人、刘鹗、连梦青、欧阳巨源等关系都非同一般。文艺期刊的主编大多亲身参加创作, 以自己的创作实绩来吸引作者, 起到了吹箫引凤的作用。如《绣像小说》的主编李伯元就创作并发表了《官场现形记》、《活地狱》等小说, 他的这种“谴责小说”的创作实绩, 对作者的创作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坚持办刊宗旨, 突出刊物特色

1894年~1911年, 是我国近代文艺期刊的重点发展期, 出版文艺期刊达50余种。但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展起来的文艺期刊并不是千孔一面的, 有着各自独特的办刊宗旨, 并形成了刊物鲜明的特色, 即使是刊发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的期刊, 由于其侧重点的不同, 也具有不同的特色。以《新小说》和《小说林》为例:

《新小说》杂志的办刊宗旨可以以梁启超的“改良群治”和“新民”说为代表, 强调文学的社会政治作用。围绕这一办刊宗旨, 《新小说》聚集了一批晚清颇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 如梁启超、康有为、陈独秀、松岑、狄保贤、罗普、曼殊、浴血生、狭人、定一等, 刊载了许多启迪民智、反映时局及现实生活的小说作品, 如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形成了“启民救世”的特色。

摩西在《小说林·发刊词》中明确说:“小说者, 文学之倾向于美的方面之一种也。”围绕这一办刊宗旨, 在《小说林》聚集了一批文学创作者及翻译家, 如曾朴、徐念慈、摩西、卓呆、紫涯、铁汉、天笑生、陈鸿璧、黄翠凝、陈信芳等人, 刊载内容以翻译小说为主, 也有部分文学评论, 此外还有杂剧、笔记等。刊载的作品虽然也间接地反映了现实, 如曾朴创作的小说《孽海花》、《碧血幕》等, 但更强调小说的独立性, 重视其审美。该刊的小说理论栏目《小说小语》, 总结了当时的小说创作状况, 在承认小说可以反映现实、具有改良社会的作用的同时, 特别强调了小说的艺术性, 主动运用西方美学思想进行小说研究。这个观点在当时“启民救世”的小说浪潮中, 更清楚地认识到小说的本质, 具有一定的价值。

从此可以看出, 虽然《新小说》和《小说林》都属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文艺期刊, 但是由于办刊宗旨的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特色, 《新小说》更加强调小说的启蒙作用, 强调文艺作品的社会政治作用, 而《小说林》虽然也认同小说的社会性, 但更加强调小说的独立性及审美价值。

注释

1[1]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2[2]李九华:《晚清文艺期刊与作家群的会集》, 《宁夏社会科学》, 2003 (6) 。

3[3]李葭荣:《我佛山人传》, 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4[4]吴趼人:《李伯元传》, 《月月小说》, 第1年第3号, 1906年版。

5[5]刘德裕、朱奚、刘德平、刘鹗:《老残游记》资料,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6[6]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 陈平原、夏晓红,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期刊现代化 篇2

现代营销杂志 全文上中国期刊网

《现代营销》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吉林省期刊协会,学术指导: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国内统一刊号:CN 22-1256/F,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2994,邮发代号:12―142,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知网),省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创新研发、人力资源、财务天地、法律法规、经济前沿、资本运作、经营与管理、市场调研、国外经济、理论研究、科教研究、现象研究、行业经济、国际商务、工程技术、教育园地、人文天下、政策与法规、企业文化、改革与创新、商业科学、经验交流、经济纵横、工作研究、电子商务、社科论坛、实践与探索等。常年欢迎教、管、研人员赐稿。

地址: 长春市普阳街1688号长融大厦B座 邮政编码: 130061

期刊现代化 篇3

【关键词】民国时期;期刊封面;女性形象;现代美学

【作者单位】刘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

有人曾说:民国时期的中国女性形象不仅代表了一种精神,更代表了一种视觉影响。民国时期,西方国家的摄影艺术、化妆品、衣帽服饰等纷纷传入中国,民国女性开始追求时尚,学习化妆、穿旗袍,她们中不少人接受了西方新思想成为新女性。这些新女性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与此同时,民国期刊的封面开始打造细腻的女性形象,在展现东方女子独特魅力的同时,催生了不少经典期刊。

一、商业期刊中的女性形象

民国时期创立了很多期刊,以反映妇女生活为主的期刊更是琳琅满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妇女杂志》《近代妇女》《良友》《银星》等。1920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良友》画报和《银河》月刊,不仅内容丰富、制作精良,封面设计更是非常独特。《良友》画报曾经刊登过著名影星黄柳霜与陆小曼的照片。1926年,《良友》画报大胆推出封面女郎,包括郑苹如、胡蝶、谈瑛等。这一时期,民国期刊里的女性形象发生变化,从保守到开放,从单一到丰富,女性的独特魅力得到释放。随着战争的来临,期刊刊登的女性形象逐渐从影视明星转变为战地上的白衣天使。白衣天使的形象不仅丰富了期刊内容,扩大了期刊号召力,还展现了时代风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当然,很多期刊之所以刊登女性形象照片,其目的在于提高销量。1930年,《生活周刊》刊登了一位身着旗袍的中国女子手持味精的画报,毫无疑问,这是一则推销广告。由此可见, 这一时期期刊里女性形象的本质逐渐发生变化,开始朝商业化方向转变。当然,并不是所有期刊都如此,很多民国期刊还是以宣传知识阶层或演艺界知名女性为主,如《北洋画报》曾经刊登陆小曼、唐瑛、阮玲玉等人的画像,《申报月刊》曾经刊登林德音、陈浩明等人的照片。

民国期刊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载体,在反映女性生活的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女性追求个性与自由的态度。通过对民国时期商业期刊中女性形象的解读,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个时代的人们对物质欲望与思想境界的追求。

二、以《小说月报》为例解析民国期刊中的女性形象

民国时期,50%以上的期刊封面是绘画。摄影艺术传入中国后,绘画类型的期刊封面才逐渐被取代。

民国期刊中比较出名的《小说月报》,其封面设计较为单一,陈之佛加盟之后,面貌才焕然一新。陈之佛创作的《小说月报》封面共12期,每一期均以女性形象为主,人物背景多为自然山水和植物花卉。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社会文化思潮的变革中,妇女成了最接近自然的角色。将女性形象融入杂志,寄予了陈之佛的美好愿望。他结合《小说月报》的定位与内容,创作封面画;画中的女性形象或嬉闹,或舞蹈,或站立,尽可能地展现女性的青春活力。

月份牌也是当时体现女性美的重要载体。月份牌作为一种商业广告画,在描绘时重点展示女性发型、服饰及姿态,将民国女性婀娜多姿的形象描画得淋漓尽致。期刊封面与月份牌有明显的区别。月份牌多以写实类女性画像为主,利用女性胴体的美感吸引消费者眼球,具有通俗美术的特点。期刊封面多以典雅女性形象为主,将艺术的格调与品位捍卫到底。

陈之佛在绘制封面画的时候,将中国美学与日本艺术进行整合,并将西方现代艺术的美学理念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比如,在图案设计中,陈之佛将女性形象与团花的背景组合,以多重色彩勾勒再填色,这种设计具有西方艺术的现代装饰主义风格。在1927年第6期的封面画中,陈之佛采用西方彩色玻璃镶嵌画法,展现了一个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女性形象。这幅封面画色彩比较鲜明,线条勾勒圆润和谐,丰富而不凌乱(见图1)。在同年的第12期,陈之佛创作的《小说月报》封面则是以印度与中东地区的女性形象为主,其创作的主旨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见图2)。

除此之外,陈之佛为《小说月报》创作的封面还有半裸或全裸的女性形象,这是因为他曾受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思想的影响,借鉴了古希腊以人体为中心的美学设计。陈之佛采用西洋画写实的描绘笔法,并通过期刊封面进行再设计,将这种采用描绘笔法的作品与具有现代审美气息的设计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风格强烈的期刊封面。图3是一幅跪坐式的女性人体画,其线条和色彩借鉴了日本绘画的构图、色彩技巧,在加入字体设计后,形成了具有东方气质的民国期刊封面。

民国期刊封面的女性形象代表了一种现代美学形态,女性形象自民国被出版商重视之后,发展到今天,逐渐成了期刊的重要图像资源。从美学角度来看,民国期刊封面女性形象是中国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

三、民国期刊封面女性形象的现代美学传播

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过渡时期,封建思想与先进观念的融合,造就了民国时期的文化潮流。民国期刊作为一种传媒,能够为人们传播信息、宣扬文化。民国期刊封面女性形象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展现在人们面前,是时代的标志。从美学角度分析,民国期刊封面女性形象彰显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倾向。民国期刊刊登的女性照片或画像,有从私塾走出去的教育家,有知名作家,也有影视红星,她们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长。这些融合了西方思想观念的新女性形象,正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

《小说月报》的期刊封面,尤其是陈之佛负责的这12期封面,很好地融和了当时东西方的美学理念,可谓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其一,《小说月报》封面的女性形象,融合西方绘画艺术美学理念绘制,线条自然,画面和谐,部分作品能够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结合。其二,《小说月报》封面画对女性的容貌和姿态进行了艺术化处理,这种融合东西方美学理念的设计与众不同。其三,《小说月报》封面半裸或全裸的女性形象,结合封面文字设计,彰显一种独具东方魅力的气质。《小说月报》通过封面设计,促成了民国时期东西方美学的交融和传播。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民国期刊在发展过程中传播了全新的美学理念。从民国到今天,期刊封面的女性形象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她们彰显的个体意识变得更加强烈,这是现代美学传播的一个开端。

民国期刊的封面女性形象作为文化和时代的印记,是人们心中无法忘怀的经典。无论是受到西方美学理念的影响,还是坚持东方美学理念,民国期刊封面的女性形象已经成为当时女性独立与自主的重要标志。民国时期,众多期刊以新颖、独特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民国期刊封面女性形象纷纷出现,形成一种时尚消费与文化元素符号。通过对民国期刊封面女性形象的探析,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人们对新生活、新女性美的向往与追求,可以了解当时的美学传播状况,为现代美学传播提供借鉴。

[1]李笑梅,民国书籍的封面设计艺术初探[J]. 出版广角,2015(5).

[2]索米娅. 民国时期期刊插图艺术研究[D]. 北京印刷学院,2013.

[3]吴杨. 消费主义语境下的中国封面女郎研究[D]. 重庆工商大学,2011.

[4]黄继刚. 从“新女性”到“封面女郎”——由女性期刊封面看现代性话语之嬗变[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5]陈瑛. 试析女性形象在期刊封面的应用——以《中国妇女》封面为例[J]. 新闻知识,2013(11).

[6]崔瀚文. 改革开放以来的杂志封面女性形象分析——以《中国妇女》和《瑞丽》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4(7).

科技期刊的运营现状与现代化发行 篇4

科技期刊论文的字数不多, 但涵盖的信息非常广泛, 且内容都能够体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 成为很多科技工作者收集资料、了解行业动态的重要途径。

1我国科技期刊运营模式现状

1.1出版方式现状

1.1.1现代出版科技技术利用率不高

目前, 我国的科技期刊从约稿、审稿到出版都仍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耗时长, 延长了出版时间, 增加了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 还不能及时报道新的科技成果。

1.1.2科技期刊出版方式单一, 缺乏特色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 要求科技期刊的更新速度加快, 但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方式仍旧采用传统的印刷方式, 即使大部分学术期刊已经加入到综合实力强的数字化期刊中, 但是仅仅依靠外界的力量实现自身的网络化并不现实。不仅会浪费很多时间, 而且集约批量出版的方式还会使期刊丧失自身特色, 逐渐埋没在千篇一律的期刊大海中。

1.2运营模式现状

1.2.1新闻出版系统在思想观念、创新意识、体制机制、行政管理能力以及队伍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突出问题

我国的期刊仍旧没有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阴影, 特别是出版单位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资源行政化配置造成出版资源过于分散, 结构趋同和地区封锁, 出版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十分突出。目前, 我国国内的部分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虽然形式上发生了变化, 逐渐脱离事业单位编制, 但是内部管理方法仍旧沿用传统方式进行, 导致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 工作效率低下。 从国际形式来看, 我国科技期刊的运营模式落后, 没有掌握市场的主体地位, 规模化、现代化程度都不高, 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仍旧存在许多瓶颈。因此, 国内科技期刊工作人员必须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深化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 总结经验, 正视期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探索新的运营方式, 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现代化。

1.2.2科技期刊没有建立起各自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平台

我国大多数期刊的数字化都是借助知网、万方这样的综合资源平台实现, 没有自己的网站。投稿作者无法通过网站进行投稿、修改, 期刊管理人员也无法通过网站进行组稿、审稿等工作, 如果采用传统的书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既延长了工作时间, 而且效率也得不到保障, 同时, 减缓了科技期刊知识的更新速度。

1.2.3缺乏策划、营销观念, 宣传方式单一

目前, 我国科技期刊的管理人员仍旧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业务拓展, 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市场推广。我国仅有一小部分的科技期刊以电子期刊形式发行, 很多期刊即使有了自己网站, 但利用率较低, 没有发挥其最大作用, 无法为出版商、编辑、作者、读者提供便利, 导致读者对期刊的真实想法得不到反馈。

2科技期刊出版现代化分析

2.1编辑工作现代化

科技期刊实现出版现代化需要从编辑工作现代化入手, 科技期刊的出版包含很多内容和环节, 这些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编辑工作是科技期刊出版发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 编辑工作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就是计算机技术贯穿编辑工作的全过程。这样既能够提高稿件内容的准确性, 缩短编辑时间,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避免传统的誊抄方式出现的错误, 还能够实现即打、即排、即校。同时, 为了减少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越来越多的排版软件和查重软件被相继开发,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编辑的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为了提高稿件的科技含量, 一般的杂志都会有自己的查重系统, 这些系统的应用避免了抄袭现象。

编辑和审稿人是文稿质量的把关人。审稿人是稿件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了进一步提高稿件的质量, 可以利用计算机及时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和学术动向, 对稿件进行核对和校正, 并提出专业性的意见。利用计算机进行审稿和校对可以提高稿件审核的客观性, 避免稿件的审核受到编辑人员自身水平的限制而出现审稿随意性的现象。一般期刊都有自己的论文格式, 利用计算机对众多稿件进行处理不仅能够提高稿件审核的准确性, 还能够减轻编辑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稿件编辑利用一般的文字处理软件对稿件进行规范化处理能够缩短稿件的出版周期, 使最新科技信息能够被更多的人熟知和利用。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方正等以及制图软件Photoshop等对文字进行加工修改, 不仅可以使稿件的版面更加清晰简洁, 也易于被读者接受。

2.2管理工作现代化

2.2.1稿件管理

(1) 来稿管理:来稿应当日下载存储, 给稿件编号, 然后将相应资料和数据输入来稿管理库, 记录的内容包括稿件信息、作者信息、送审情况、送修情况和费用记录等5大部分。 (2) 稿件处理:实现稿件处理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的支持必不可少, 责任编辑应该与稿件的作者保持联系与互动, 记录稿件的各个处理阶段的详细情况, 以方便编辑及时掌握稿件的处理情况。

2.2.2审稿专家管理

为了提高稿件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一般期刊都会根据期刊的种类、学科类别等条件选择一部分专家进行审稿。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期刊类别将对应审稿专家的资料进行汇总, 通过电话、邮件或者其他通讯方式与他们联系。

2.2.3出版发行情况管理

刊物的出版发行资料对期刊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更好的管理, 需要管理人员及时记录刊物的定价、订阅资料等, 并进行核对和修改。

2.2.4数据统计和管理

编辑部应收集下列基本数据:每年收稿数、退稿数、刊出稿数、存稿数、组稿数、刊出稿获各级成果奖的数量、基金项目数、 作者分布地区数、内外稿数、作者学历及职称情况、出刊期数, 以及编辑、校对和印制错误数等。

2.2.5稿费及其他费用管理

稿费和其他费用管理包括稿费、审稿费、办刊经费的登记, 各种费用标准的设置, 及对各项收入支出进行统计、显示、列表与打印。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也势必促使科技期刊走向现代化之路。科技期刊的现代化主要包括编辑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等。文章分析了科技期刊的运营现状, 提出了科技期刊的现代化发行, 希望能够为科技期刊的良好运行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科技期刊,运营现状,现代化发行

参考文献

[1]刘芳.论科技期刊中稿件的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10) .

[2]周青.因特网在实现科技期刊出版现代化中的作用初探[J].编辑学报, 2000 (3) .

期刊现代化 篇5

Modern Urban Research

主办: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

周期:月刊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 1009-6000

CN:32-1612/TU

邮发代号: 82-275

复合影响因子: 1.307

综合影响因子: 0.621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现代城市研究

曾用刊名:南京城市研究;城市研究(与太原办事处《城市研究》不属同一刊物)

创刊时间:1986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现代城市研究》杂志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86年,本刊为月刊,主编:叶菊华。国内统一刊号:CN32-1612/TU,国际刊号:ISSN1009-6000。

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追求学术性、前沿性和前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新动态,刊载有创见的现代城市研究成果、述评、实例分析、文摘等。深受高校、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的广大读者的好评。本刊内容充实、版式清新、装饰精美。

《现代城市研究》杂志期刊栏目

主要栏目有: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特色,城市设计,城市建设与管理,城市经济,房地产,城市交通,城市生态。

学术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期刊之家网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付润色建议)---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

1、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期刊之家唯一投稿信箱:qikanbox@126.com;

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

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

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

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

《现代城市研究》杂志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8-12为“生活更美好”而设计城市

13-18近代殖民风貌中心区空间形态对比研究

19-23基于GIS平台的历史建筑价值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南京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24-29+41当代南京现代建筑形态传承和创新初探

从湖南期刊看2008年期刊市场 篇6

生存业态

众所周知,期刊分为两类:消费类期刊和专业类期刊。由于专业类期刊存在强烈的特殊性,目前,走市场化路线的均为消费型期刊。徐升国先生曾根据我国消费型期刊的趋势与现状,将其分为七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以一个类别为主体——大众文化类期刊、娱乐休闲类期刊、财经类期刊、生活服务类期刊、时政类期刊、细分市场类期刊和国际化期刊。以笔者所属的湖南期刊业来看,基本上都处于第二阶段,即娱乐休闲类期刊。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娱乐休闲类期刊就成为了市场化期刊的主体,但此阶段方兴未艾,大有可为,从未来发展看,时尚、休闲、娱乐期刊仍将是期刊行业的大热门,且仍将是搏杀的主战场。这点从2008年美国期刊市场就可以得到印证——时尚、休闲、娱乐期刊依然为新创期刊的大热。

第一阶段中,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大众文化类期刊占据主导地位,在一片荒芜的期刊市场取得了迅速而巨大的成功,《读者》、《知音》等杂志以这一阶段代表期刊的姿态出现。在这一阶段中,受到市场认可的畅销期刊,主要以故事和心灵鸡汤般的情感消费为主打内容,以巨大的发行量支撑,形成了一种以发行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模式。然而,湖南市场化期刊目前主要以娱乐休闲类期刊为主导,就2008年的经验来看,妄图效仿第一阶段,以故事取胜的刊物均停滞不前。即便像《华声》较之2007年有明显进步,在发行、内容制作上均上了一个台阶,但也只是很小的进步而已,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使自己摆脱焦虑,依然在逆风而行,步履缓幔。实际上,第二阶段杂志的共性是,观念(或称为姿态)制胜,在这点上,以“优秀城市生活读品”示人的《晨报周刊》,在2008年就成功打下了属于自己的坚实阵地,给湖南本地读者培养起了一种长效阅读习惯。虽然因体制原因,目前《晨报周刊》在财务上尚无法独立结算,但依其发展速度,相信在2009年里,一定可以获得更长足的进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处于第二阶段的湖南期刊,不应再充当说书人和催情丸。随着投入门槛增高,市场培育期延长,低端纸张和简单印刷日渐式微,发行取利的模式渐行渐远。所以,妄图以发行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支撑整个刊物的运作思路,在2008年已宣告陈腐过时。而那些追求品质,从业者趋于高端化甚至精英化的刊物,抱紧如下战略一一零售与订阅双管齐下,在很多时候甚至以零售为主、订户为辅;旨在培养读者阅读习惯,为未来开辟出一个长效稳固的读者市场;吸引时尚奢侈品、汽车、通讯、地产广告投放……只要能顺利度过创刊的青涩期,成功从相对于读者的“陌生性”发展为“高粘性”,均可以在未来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简单地说,就是老话儿——目光放长远,挣未来的钱。

定位之痒

定位的首要问题,是姿态。

笔者从未在心里认同过娱乐休闲类期刊就要“俗到极致”这一说法。如何滿足读者的内容需求,以怎样的姿态示人,成为2008年办刊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消费型期刊来说,针对读者内容需求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假如一份娱乐休闲类期刊坚持“俗到极致”的方针,认为不加取合地取悦俗众文化就能获得广泛的读者群,那么我想,这样的杂志,只会变得文本单一、姿态一样、为搞而搞、为闹而闹,甚至几近下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终将会产生阅读疲劳甚至排拒心理,难以对这份杂志产生应有的认可,至于尊重,就更谈不上了。

以《华声》为例,在2008上半年,秉承着“一切都可以恶搞”、“每篇文章都要可乐可笑”、“标题尽可能骇人听闻”、“每个版面都跳出惹眼,视觉冲击强烈”、“对玩味心态坚决割合”等激进的观点,以一种狂暴的形式出现,结果导致如下后果——市场:反馈欠佳;读者:杂志不能轻松阅读,视觉感太累,文风单一,无法形成期待感;广告商不认可:过于流俗,影响品牌形象。

造成这种激进思路的原因,恰恰正是对于“俗众”定位的极端理解。

在意识到这一严峻问题之后,《华声》在2008年中期进行了一系列改版活动,针对以下四点进行加强,全面纠正主导思路一姿态先行,用事实说话,骨子中透出一种威重;富有智慧气息的软幽默;隐隐约约的书卷气;相对兼容并包。

于是,在下半年,《华声》走出了困局,开始步入正途。

此外,在定位方面,如何取长补短,曲径通幽,也是办刊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晨报周刊》为例,在2008年有近两个版的美食内容,主要是介绍长沙本地名不见经传或口耳相传的店家的特色菜肴。然而,湖南本地有线电视台中,至少有三个台有类似的带状专门节目,在电视节目活色生鲜、每日更新的美食资讯冲击下,这两个版的时效性和精彩程度被电视媒体活活比了下去。于是,《晨报周刊》也做出了调整,在2009年将这部分内容缩减至一个版内,且不再以详细介绍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简洁干脆的短讯——几十字,告诉读者哪里有什么吃的,去吃就是了。

办刊的过程正是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转变自我的过程,只要办刊者能够及时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转危为安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强。

混乱战局

先亏本,不计投入,以期获得长期利益;谨慎行事,做有价有效发行,抓住可见的短期利益——这是个矛盾的问题。

一份期刊,是通过华丽的包装、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追求较高的广告价值;还是专心做好内容,提高读者粘合度,从而吸引广告投放商关注呢?——这也是个问题。

从目前来看,有较好的包装、较强的宣传,是吸引广告客户投放的重要手段,因为广告客户品牌价值获益能够以直观有效的形式立即表现出来。但是,从读者市场的角度分析,很多杂志读者群并不庞大,通过发行收入根本无力自保,一旦不计成本地投入,以高姿态得到广告客户的认可,就将内容制作放在了一边(因为读者市场的支撑在此时并不能决定其生死),从追求长期利益转变为一种放弃读者的病态短期效应,先挣看得到的钱。如此一来,

一些期刊就走入了这样一种怪圈——大规模投入,轰炸式宣传,高姿态示人,以谋取长期利益的方式做着追逐短期利益的事,但又忽视了短期利益中最重要的一环即读者市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广告客户发现你的发行疲软,不再投放后,你的期刊就很快面临生死问题。

许多期刊意识到了以上的危机,于是展开了残酷且混乱的战局。

报刊亭的街头争夺战,有无数的前辈已经阐述过多次,笔者在这里就不赘言。除去街头争夺战外,机场的期刊核心广告位与杂志专卖架,公车站和人行道旁的灯箱广告,高速公路、大桥以及写字楼上的广告牌,咖啡馆、茶座甚至出租车上的免费赠阅……这些抛开了传统终端——报刊亭,针对第三方的争夺,对现今的刊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各家刊物在这些阵地上的争夺和手段,严格说来,属于内部营销机密,在这里就不便详述了。

谋时谋世

其实,因为种种可以理解的原因,如成本回收周期、运作压力、盈利何时实现等,一份刊物的决策人和执行者,或多或少都有一种焦虑感,有时甚至是一种难以遏制的焦灼。

在这种心态的驱驰和逼迫下,人的动作常常会发生变形,呈现出一种张皇失措感,因而会匪夷所思地矫枉过正,甚至于左右手互搏,导致自己面目全非。

原有的理念被肢解,各种纷乱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胡乱杂陈,在这种情形下,办刊者的判断极易失准,会脚步踉跄。这一年来,笔者本人的行为举止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稍加探究,则会发现,它们大多出于下意识,而并非蓄意为之。

可惜的是,人在焦灼状态下,很难看清自己。

对于2009年的憧憬,我想应该是在传统期刊与网络的深度结合上——2008年的一系列事件都说明,网络的力量已经庞大到无法估计的地步,网络化给期刊带来了无限的挑战与机会。就笔者所知,基本上有能力的杂志社,都开始试水网刊,一些时尚、财经、体育、时政類期刊都推出了网络版专志。其实,传统媒体不应该惧怕网络,网络有网络运作的规则,其盈利模式和推广模式与传统媒体相比,差异性非常大。所以一份期刊做成网络版,只是一个形态上的变化,并不会对它的根源和本质产生影响。对于办刊者来说,如何应对网络的海量资讯需求,才是真正需要深思的。也许,传统期刊与巨无霸型的门户网站合作,携手达到双赢,才是在网络时代到来的今天,持续创造新价值的惟一道路。

最后,把在2008年间搏杀出来的一些“结论型”建议放在这里,与诸位同业者共享——

娱乐休闲类期刊,无论表现姿态如何亲切可人,但它的骨骼一定要是令人尊重的。“普天之下皆可一搞”,是一种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泼皮无赖牛二的做法,是为人所不齿的。

尽可能以现存事实、背后事实和可能事实说话,让读者尊重并达成共识。莫须有的东西相当于“狼来了”,只能欺一时,不能成一世。

所有的栏目乃至稿件都以一种面孔或姿态示人,会让人生厌。

应该掌握读者阅读过程中的求知欲、阅读兴趣和向上心理。

期刊业已被证明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业,现阶段及以后更不是。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是投机者的做法。

如何做到“大树之下,百草丰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正常的判断常常来源于对尽可能多的最新事实的掌握,而不是用过往经验来衡定。

就期刊业而言,最新的知识远比十年前的经验更有用。

投其所好,更多的是营造一个好心情,但未必可以打遣一个事业。

听到风未必就是风,听到雨未心就是雨。

简论现代期刊的品牌塑造路径 篇7

品牌期刊的内容应追求独特性

准确的市场定位。媒体内容的独特性首先是由媒体名称所框定的。媒体名称及长期在读者心中形成的对媒体名称下的该期刊的印象、评价等即是媒体自己的品牌形象。媒体内容的独特性除了商标 (一般为期刊名称) 限定之外, 一般还有民族限定、地域限定、学科限定等, 如今由于期刊种类繁多、市场细分, 独特性可能还有年龄限定、性别限定等的要求。紧抓品牌独特的“限定”性, 做足品牌之“特”, 是期刊内容独特性的要求。概言之, 准确、清晰的市场定位是对品牌的最基本的要求。审视期刊生存的当下环境, 对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进行进一步的考量, 对同类市场进行细分, 找准市场需求的热点及热点中的盲点, 进行细分定位, 才能决定期刊内容之“特”。

内容的独特性。内容的独特性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原创性”。“原创”有两层意思:1.以个性色彩体现对信息的集体判断如来自采编人员的“记者点评”、“编辑部时评”等;2.约请作者提供优秀原创作品, 并在发表时打出“本刊专稿”、“原创首发”加以强化。

从一定意义上说, 网络时代亦即媒体内容同质化时代, 媒体 (尤其是声像媒体) 发布信息的时间差已经以秒为计算单位。内容同质化要求媒体从过去以“卖信息”为主到现在以“卖观点”为主。创建期刊品牌品格, 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新媒体时代期刊的重要追求。即便是对同一事件的描述, 也是具有独特视角、独特风格、独特表现形式的描述, 贴着自家品牌的标签, 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即“用思想的脊梁, 挺起信息的腰板” (1) 。选刊的原创性则主要表现在体现编辑思想、编辑理念的对期刊内容的编排、栏目的设置以及点评等创造性劳动中。

鲜明的个性特色是期刊内容独特性的最高境界。给期刊以情感, 给期刊以生命, 使期刊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品格, 是期刊追求独特性的最高境界。具有这种个性特色的期刊如《三联生活周刊》 (把目标瞄准新型知识分子并倡导文化性与新闻性并重) 、《南风窗》 (注重对时政的独家解读) 、《小小说选刊》 (立足“平民”艺术、倡导“大众”文化) 等, 即便只抽出期刊的几个页码去阅读, 也能猜出其品牌来。品牌个性特色有难以模仿的特点, 追求“独此一家, 别无分店”和“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的高度。

品牌期刊的内容应具有权威性

树立期刊内容“高度”意识。网络使当前社会成为一个“信息国际化”时代, “高度”意识首先要求期刊内容具有国际化视野, 即在全球化背景下考察所发表的信息和观点的新颖性和深刻性。对内容的“高度”有两种解读:一是媒体人的高度。媒体人的高度是指所发表的言论是代表期刊社团体的声音而非个人的声音, 它应是成熟的、系统的、规范的,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创造性。二是行业高度。行业高度是指行业内部的最高水准, 这样的内容才具有学术价值。在科技期刊品牌的塑造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行业高度。

树立期刊内容“诚信”意识。期刊内容的“诚信”意识要求期刊内容拒绝欺骗, 捍卫真实;摒弃学术腐败, 保持学术纯洁。新媒体时代假新闻具有传染性更强、“专业性”更强、软性假新闻越来越多的特征。 (2) 在编辑工作中, 媒体人应树立高度的诚信意识, 独立思考, 辩证思维, 审慎对待一切稿件。优秀的编辑人才、成熟的作者队伍建设、严格的稿件三审制度及评刊制度、奖惩制度等是维护期刊稿件内容独特性和权威性的有效保证。

品牌期刊的内容应具有延续性

品牌期刊的内容定位一旦确立, 并在长期经营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就不能轻易改变。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品牌期刊还要注重期刊内容的延续性, 不断培养新读者群体。知名传媒研究专家陆小华曾指出:“从技术层面上讲, 历史悠久的主流媒体增强自身影响力的关键之一, 是降低目标受众的平均年龄, 获得更多年轻受众。” (3) 媒体影响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即品牌实力。追求期刊内容的延续性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扩容策略。1.相对扩容。增加适合低龄读者的栏目或文章。培养“老”读者接受新扩容部分的知识并继续成为稳定读者, 吸引低龄读者加入期刊的阅读队伍中来并逐渐成为稳定读者。2.绝对扩容。有两种情形:一为厚度增加 (增加栏目、扩大容量) 或种类增加 (市场细分性扩容。可以增加出版频率, 也可以创办子刊等) 。二为引入新媒介扩容策略:增加新媒介产品如普通光盘、互动光盘、电子期刊、期刊网页等, 并积极促成媒介融合, 建立数字化多媒体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优化配置, 可以节省资源, 扩大收益, 而且有利于吸引、培养新读者, 是保证期刊延续性的有力武器。

人才战略。培养、引进具有新观念、新思维、懂得多媒体操作及经营的新型“全媒体”编辑人才, 吸引、培养新作者尤其是低龄作者, 促进期刊编辑队伍及内容品格的新陈代谢, 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品牌期刊的内容应具有普适性

这里所谓的“普适性”是指针对读者群的普适性。著名传播学者吴飞就曾强调媒介品牌塑造中应注重与读者的关系:“媒介品牌并不是完全受媒介主导的, 要看消费者怎么看。品牌是活在消费者的情感和认知当中的。” (4) 这“关系”表现在内容上即普适性。追求期刊内容普适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追求主流价值导向。陆小华在其《激活传媒:传媒竞争力发掘与执行策略》一书中说:“一张报纸发展到一定阶段, 一定要认同主流价值观, 否则就长不大。” (5) 主流价值观即大众价值取向。期刊追求分众传播, 市场分得比报纸更细、更注重“小众”, 这些“小众”的主流价值取向即是期刊应该追求的主流价值观。

运用“高半拍”理论。“高半拍”理论即刊物内容与读者欣赏水平之间有“半拍”的距离。那一点高度正好够读者不费力地仰视, 正好与读者的欣赏水平合拍。此外, 可以以期刊特有的便利设置不同的栏目, 比如针对较低程度读者的类似“课堂”之类的循序渐进的栏目, 针对较高程度读者的类似“探索之页”之类的专栏, 吸引不同程度的读者成为期刊的忠诚读者。

读者调查。读者需要什么样的读物?读者调查是一个便捷的、直接的方式。采用纸质答卷或网上答卷的方式, 收集读者对期刊的各种反馈信息。从经销商那里收集读者、书报亭老板对期刊的要求, 也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市场的渠道。陆小华曾提出“反馈优先”观点, 认为这是“适应市场竞争的流程运作方式”。 (6)

此外, 期刊的形象塑造也是期刊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 读者见到期刊, 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形态、装帧设计, 然后才是内容。有极端者甚至认为, 形式即内容。选择适合期刊内容的形象风格, 有助于期刊内容深入人心, 有助于唤起读者心中的期待, 有助于期刊品牌的升华。导入国际上流行的形象识别系统 (CIS) , 形成品牌期刊独特的装帧设计风格, 是期刊品牌塑造必不可少的环节。

结语

期刊品牌是期刊生命力的象征。打造期刊品牌应从内容独特性、权威性、延续性、普适性等方面着手, 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与统一。采取人才战略、扩容策略, 树立主流价值导向观念, 尊重读者、“反馈优先”, 积极促成媒介融合, 方能使期刊品牌长盛不衰。

摘要:在21世纪, 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 必须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本文从期刊内容的独特性、权威性、延续性、普适性等四个方面探讨期刊品牌塑造途径, 旨在给期刊人以某种启迪。

关键词:期刊品牌,独特性,权威性,延续性,普适性

注释

1 (3) (5) (6) 陆小华:《激活传媒:传媒竞争力发掘与执行策略》, 中信出版社, 2004年版, 第67页, 第7页, 第359页, 第73页。

2 吴飞主编:《传媒批判力》,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40~41页。

期刊现代化 篇8

《现代农业》自1976年创刊以来, 30年来锐意进取, 与时俱进。在几代编辑人的努力下, 从一本32开本、铅印的小册子, 发展成为今天这本图文并茂、印制精美、集可读性与实用性于一体, 发行辐射全国30个省市的期刊。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1. 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

《现代农业》创刊之初 (创刊时刊名为《农业科学实验》) , 就确定了“以宣传党的农业政策、普及农牧林业科学技术, 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办刊宗旨。这个宗旨使我刊有了准确的市场定位, 多年来人员更替, 但始终是以这个宗旨为指导方针编辑出版刊物。

2. 宣传党的农业政策是我刊的第一要务

根据我刊的办刊宗旨, 我刊一直把宣传党的农业农村政策当作第一要务。从“土地承包责任制”到“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农民合作社法》等法规都在我刊大力宣传。使农牧民朋友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使农牧民朋友对国家政策法规心里有数, 做起事来有法可依, 明明白白。

3. 以“服务三农”为中心任务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 农业刊物在经济效益的创造上并不占什么优势, 所以我刊主要重心就放到了为“三农三牧”服务的社会效益上来。多年来我刊密切注意农业新技术、新情况的动态。及时组织农牧业专家撰写稿件。使农牧民读者得到了无数实实在在的技术。例如:有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根据小麦的不同生育阶段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总结当地的实际生产经验, 提出了一套增产方法在《现代农业》发表, 这就是模式化栽培的雏形。我刊编辑部立即认识到推广模式化栽培对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马上组织有关专家撰写了一系列模式化栽培的文章, 对全区乃至全国的模式化栽培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 模式化栽培技术已在全国广泛的推广开来。据不完全统计, 仅内蒙古自治区推广面积就达到2000多万亩, 每年增产5亿千克, 增收2000多万元。

4. 开拓创新, 创造两个文明双丰收

近年来, 期刊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农业期刊, 各家期刊社都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刊这两年来在抓好社会效益的同时, 努力探索增收的渠道。这几年来农牧业龙头企快速发展, 我刊主动联系我区的各大农牧业龙头企业, 与区内“蒙牛”“金鹿”“东达蒙古王”“通辽大华”“呱呱叫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一方面为我区的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宣传做了很大贡献, 另一方面也使我刊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在“现代”两个字上做文章, 提升我刊的品牌效应

1.“现代农业”就是创新农业

为了体现“现代农业”, 我刊尤其注重刊载内容的创新上, 农业战线上的新技术、新论点、新方法、新情况, 都是我们刊载的首选内容。我刊2006年2期与内蒙古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农技专家约的系列稿件“自治区农作物五项核心技术”就是2006年我区的重点农业推广技术, 为保证全区粮食总产达到330亿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刊载后受到了读者和有关专家的广泛好评, 对区外各省的农业技术推广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刊每期连载的“全国农作物审定新品种”和“自治区农作物审定新品种”, 为我区及区外的农民读者购买良种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2. 农业需要最贴近农村实际的实用技术

我刊的办刊宗旨之一就是普及农牧林业的科学技术, 我刊一直遵循这个办刊宗旨, 把每期刊物80%~90%的版面用来刊登实用的农牧业科学技术。我刊按农时安排实用技术, 农闲时间登载良种介绍、春耕时节安排大量的大田农作物栽培技术、夏季安排果菜类技术、冬季刊载大棚等设施农业技术, 全年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强调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农业科技不像其他行业的科学技术, 它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而且出成果是非常缓慢和不易的。例如袁隆平院士的超级稻研制了许多年, 试验了许多年才推广开来。推广以后就会在很长时间内发挥巨大的效益。我刊作为科学普及刊物, 针对农业科技的这个特点, 用80%以上的版面篇幅刊载多年来我国已经很成熟并已推广开来的农业技术, 有比例的在“科研动态”栏目中上一小部分正在试验示范的良种介绍和实用技术。有效的保证了我刊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4. 积极发挥刊物的导向作用

作为一个农业期刊, 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挥刊物的导向作用, 我刊开辟了“三农论坛”栏目, 请我区的农业专家和农业部门的领导撰写一些指导性的和前瞻性的文章, 使农牧民对农业的新动向有及时的了解。今年以来我刊还开辟了“博士硕士论坛”栏目, 邀约一些高校的师生为我刊撰写一些有学术价值的稿件, 在本行业、本学科领域多了一个研讨的阵地, 使刊物内容多了一些变化、多了一些清新, 也成为我刊一个新的亮点。今年我刊紧密关注新农村建设, 新开辟"新农村视点"栏目, 集中宣传报道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好典型、好经验, 充分发挥了农业期刊的导向作用。

三、高标准、严要求抓好《现代农业》的编辑出版环节

1. 抓好选题出精品

因为期刊具有提前性, 每年的10月份, 我刊的总编辑亲自根据调研、读者反馈 (我刊常年开设读者反馈表, 与读者、作者保持密切联系) 、农业战线上专家、领导的意见, 充分论证研究, 确定第二年的全年的报道大纲、表现形式、报道任务, 做到年有重点, 期有中心。并及时把任务分解到所有编辑人员, 使编辑人员心中有数, 提前组织稿件, 有的放矢。每年确定的报道任务由于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工作及时。2006年我刊确定的“良种”“作物栽培”“特色农业”“畜禽养殖”等几个主要选题都按预定方案完成了报道任务。

2. 像绣花一样做好编校工作

在编校流程中, 我刊严格按照三审制的要求, 实行责任编辑负责制和主题编辑负责制, 作者的来稿责任编辑在3个月内给与答复, 保证了稿件的时效性。在每期的编排上, 主题编辑保证每期的主题稿件内容精而全。在有限的版面中为读者提供最多最好的内容。在校对环节中我刊实行责任编辑一校, 二校、三校交叉校对, 编辑部主任统校, 总编总把关, 另外还聘请有校对经验的和农牧业专家外校把关。这些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我刊的差错率, 使我刊的差错率控制在了万分之二以下。

3. 特殊的文字加工

农业期刊的稿件加工就像农民种地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 文学期刊的稿件就是错了几个字, 文法不好一点也影响不大。但农业期刊可是不行, 一个玉米品种的行距弄错了几厘米那就要影响收成。我刊的稿件加工不仅要注意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文字精练。最重要的就是准确性, 正可谓是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为此许多稿件编辑人员往往要和作者反复商榷, 很多稿件要请有关专家审阅把关。我刊的读者对象很多是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农牧民, 为了使刊物更贴近读者, 内容更通俗易懂, 编辑同志们在文字处理上还要力求简洁、通俗、易懂, 使农牧民读者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一用就灵。

4. 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的《现代农业》

2005年起, 《现代农业》的开本改成了国际大16开, 采用亚光腹膜, 印制考究。封面采用一贯的风格, 每期配以不同的精美图片, 在众多的期刊中一眼就能认出是《现代农业》。在内文的版式设计上, 我刊既考虑了内容的信息容量, 又考虑到便于读者的阅读, 在文章中插入了部分应题图片, 在标题字体的使用上力求富于变化, 使版面清新活跃, 和谐美观。

5. 按期按时出版, 准时把期刊送到读者手中

期刊的要求就是按期按时出版。我刊数年来, 每期准时出版, 没有出现过一次误期现象。为了防止误期, 我刊总是打提前量, 提前5天下稿, 准时交稿、校稿 (不因休息日而延期) , 提前3天印刷 (以防止印刷环节出现停电、机器损坏等原因而误期) 。

期刊现代化 篇9

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工作会议2月10日在武汉召开, 会上通报表彰了湖北省优秀期刊。《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榜上有名, 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北省期刊协会举办的湖北省优秀期刊奖评选, 是为了总结经验, 表彰先进, 扎实推进期刊业的繁荣与发展, 自2014年5月启动, 至当年11月22日结束, 评选活动经过申报、推荐初评、质量抽查、评委会评审及在《湖北日报》公示等阶段。《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是中国商办工业杂志社主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 是中国知网首批优先数字出版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来源期刊, 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方针、政策, 探讨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领域及相关自然科学领域的新理论与新观念, 反映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科学研究成果。杂志主要栏目有产业经济、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与采购、国际商贸、品牌战略、电子商务、劳动经济、财经管理、职业教育、商法研究、工业与工程技术等。《现代商贸工业》杂志近年来在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和主管单位领导与关怀下, 坚持转制改革, 提升学术水平, 实现质量兴刊。《现代商贸工业》杂志2012年被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为首批新闻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试点;2013年4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出版报》刊登了题为《现代商贸工业》:转企改制后的“减肥痩身”的文章, 报道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改革发展、质量兴刊的成绩和做法;2014年6月20日人民网刊发了题为《现代商贸工业》杂志再次荣登国内数字阅读前100期刊排行榜的文章, 报道了《现代商贸工业》杂志数字化建设和新媒体运用取得的成效。《现代商贸工业》杂志目前已通过杂志社官方网站http://www.xdsmgy.cn�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龙源国际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维普) 等网络平台开通了数字阅读网站, 读者作者可以使用电脑、手机阅读每期电子杂志。欢迎读者作者通过编辑部投稿邮箱xdsmgy@vip.163.com投稿和推荐优秀文章。

期刊现代化 篇10

我刊影响: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资料库收藏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检索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藏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最近几年, 我刊仅在中国知网的全球访问量就达数百万次, 全球范围内下载量达几十万次, 名列同类期刊前茅。

我刊对部分栏目进行了调整, 主要栏目设置及相关刊登内容如下:通信与信息技术:军事通信, 无线通信, 通信设备, 信息安全, 测控技术, 数控技术, 自动化技术, 工控技术, 汽车电子, 智能交通, 新型显示技术, 电子技术等。

计算机与电子器件:

集成电路:集成微系统、集成电路设计、设计验证与测试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 嵌入式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技术、总线与网络、图像分析、科学计算与信息处理等。

新型元器件:元器件与应用、传感器技术、虚拟仪器与应用、光电子器件、新型储能器件等。

电源技术:电源设计、控制与测试、电能质量、新能源技术 (包括太阳能、风能、新型化学能源等) 、 最新资讯等。

投稿邮箱:xddz@xddz.com.cn

newfile88@163.com

期刊现代化 篇11

主要栏目有:军事通信, 无线通信, 通信设备, 信息安全, 测控技术, 数控技术, 自动化技术, 工控技术, 汽车电子, 智能交通, 新型显示技术, 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 人工智能与仿真, 软件技术, 总线与网络, 图形图像处理, 科学计算及信息处理, 航空航天技术, 元器件与应用, 光电子器件与测试, 新型功率器件, 电子测量与仪器, 集成电路设计, 新能源&电源, 控制与驱动, 电能质量。

刊登的领域:

《现代电子技术》 (半月刊) 以电子技术为主体, 探讨和报道信息产业及电子行业中新技术, 新器件, 新应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电子技术发展动态及产品市场信息;为企业的新产品, 新技术, 新成果在产业及行业内的推广架起一座金桥。

投稿要求:

来稿务必论点明确, 文字精练, 数据可靠, 每篇论文 (含图、表) 一般不超过 6 000 字, 必须包括 (按顺序) :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齐全) 、关键词 (4~8 个)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简称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英文信息 (题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 、正文、参考文献 (不少于 6个) 。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 (一般不超过 6 幅) 。插图务必清晰, 请用计算机软件 (Word 或 Visio ) 绘图 (矢量图或高点阵图) 。

上一篇:土壤残留下一篇:全数字直流调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