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期刊管理变革

2024-07-04

现代期刊管理变革(精选4篇)

现代期刊管理变革 篇1

摘要: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期刊管理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通过“知识管理”方法能够对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内涵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探究期刊知识获取、收集以及增长的规律, 创造一个以知识创新为根本目标的图书馆期刊知识管理环境;重视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的网络知识、组织能力、专业发展、协调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研究能力以及技术应变能力, 加强图书馆期刊管理队伍建设;创新图书馆期刊管理模式, 推进图书馆期刊知识的融合;通过现代化手段, 提升图书馆期刊管理的效率性、合理性, 促进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变革。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期刊管理

一、前言

就目前来看, 知识管理是图书情报界与管理学界中, 众多学者共同探讨的热门话题, 它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对于传统学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期刊, 实质上就是一种知识资源载体, 它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出版周期短、覆盖面积广泛等特点, 对于最新科研成果、科学研究动态以及最新情报的反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 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期刊管理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本文主要针对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变革进行深入分析, 探究知识管理对于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影响。

二、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期刊管理概述

图书馆期刊管理中的传统知识检索工具, 如常见问题卡片与目录卡片等, 实质上是一种“知识元”。一些期刊读者对于图书馆期刊管理中仅仅只是对相关载体进行管理的“知识管理”有新的需求;针对图书馆期刊管理组织知识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广大期刊读者对于知识组织者与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组织、应用的检索工具, 应当能够检出知识单元与知识本身, 能够对一系列相关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进行揭示, 提供知识资源, 而且组织知识应当呈现立体网状结构。

知识的增长速度, 主要呈现一种指数增长模式, 各类期刊中含有的知识仅仅依赖于纸质印刷型文献进行传播, 无法有效地与知识增长速度保持一致的状态。通过超文本文献对数据库进行建立, 将各类实际期刊知识资源存储于数据库中, 构成多个知识链, 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 在数据库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资源。建立的数据库中, 基本包含了网络上大部分中文站点中含有的期刊知识资源, 对网络上存在的大量无序化、分散化的相关期刊知识资源进行深入、合理、全面的分析与择取之后, 构成知识链, 并且按照相关的逻辑顺序对知识链进行有效的排列, 然后提供给期刊阅读者。

图书馆期刊的流通程序, 主要包括:访问、验收、下架配套、期刊阅览、编目、分类、装订以及进入过刊库流通等。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时候, 期刊流通程序不仅仅是提供给读者阅览与期刊借还。图书馆中的管理人员, 应当定期对期刊进行清理整架, 了解与掌握读者对期刊的阅览状况、阅读热点、预览倾向以及阅览层次。就目前来看, 电子型期刊会成为信息的主要来源, 电子型期刊具有检索效率高、信息存储量大、预览方便、检索方式多、形式多样化、便于资源共享等一系列优点, 因此读者对于电子型期刊知识资源的重视程度并不低于印刷型期刊;针对这一实际状况, 应当加强电子型期刊的开发与各类网络资源的采集。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 提高期刊知识资源采集、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每一个期刊阅览室中, 都应当安排相应的参考咨询人员, 随时解答读者提出来的问题, 利用隐藏知识将无序显性知识介绍给读者, 使读者能够感觉到参考咨询人员对他们起到的引导作用。参考咨询人员还要将读者们的阅读热点向期刊采访人员进行反馈, 为期刊采访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 还要对图书馆期刊管理中的每一环节进行合理的调整, 提升图书馆期刊知识管理的水平。另外, 参考咨询人员还要引导读者对现有期刊知识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定期的举行读者座谈会、讲座, 了解读者在期刊阅览方面的需求。

现期期刊馆藏目录, 能够有效地揭示期刊知识资源, 引导读者完成检索, 它是读者与期刊之间进行连接的重要途径, 所以应当完善现期期刊馆藏目录中存在的缺陷。就目前来看, 现代化图书馆中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完成检索。但是, 传统资本目录在期刊知识资源检索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类编目, 能够使读者有效地了解某一方面的期刊, 进一步掌握馆藏, 对馆藏进行充分的利用, 按照期刊的名称进行编制, 能够便于读者进行检索。

期刊知识管理的实施环境,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即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 实质上就是指期刊管理知识、文化以及队伍结构体系等;外部环境, 实质上就是指图书馆期刊知识管理在实施过程中, 图书馆领导应当给予支持, 全体人员都要积极地参与到管理中去。知识管理中, 非常重视人的作用, 将信息作为基础, 将人作为中心, 将创新知识作为总体目标, 通过技术对知识进行分享, 并且将技术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工具。

三、知识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建设

知识管理的核心, 就是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 主要将实现图书馆期刊知识产业的平稳发展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出发点, 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不断地积累内在知识, 以此来达到知识创新的目标。所以, 图书馆期刊管理过程中, 每一位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都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知识推送能力与知识组织能力。

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 应当了解图书馆学知识, 掌握图书馆网络信息分布与馆藏, 能够应用各种现代图书管理工具, 及时、正确地回答读者提出来的问题, 将复杂的期刊知识资源从隐性知识中开发出来, 并且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将加工处理之后的知识精品提供给读者进行阅览, 合理引导读者享用期刊知识资源。只有这样, 才能够不断地改进与创新图书馆期刊知识资源的组织管理工作。

2、协调能力与语言交往能力。

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 至少需要掌握一门外语知识, 尤其是英语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参与重点科研项目。在于大多数国外期刊中, 主要以英语为主, 而且网络上的信息也以英语形式为主, 如果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在外语知识方面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 那么就无法在深层知识挖掘中进行服务, 也无法为读者翻译相关的外国期刊以及引导读者获得外国网上期刊中的信息数据。同时, 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还要具备现代思想观念, 能够正确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挫折, 处理好上级与下属之间的管理, 与同事保持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

3、网络技术应变能力与网络认知能力。

图书馆期刊管理过程中, 各个环节都需利用计算机来完成, 例如:知识源存储、开发、检索、加工以及传输等, 尤其是电子期刊阅览室的管理中, 不能缺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因此, 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 了解各类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与性质, 熟练计算机的操作方式与流程以及计算机技术应变能力。

四、知识管理下, 图书馆期刊的管理模式分析

随着知识信息的大量增加, 期刊知识资源能否得到有效的开发与管理, 直接关系着知识创新与科学研究的总体效率与质量。所以, 图书馆应当根据实际状况, 制定出合理的政策, 充分重视图书馆期刊知识管理, 明确管理任务、目标以及方针, 确定图书馆期刊管理的组织原则与体制, 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图书馆期刊知识管理的开展。

1、知识重组与知识融合。

在知识管理的环境下, 图书馆期刊管理中的知识管理, 初期主要是对知识资源的收集, 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对知识管理系统中的所有有利因素进行充分利用,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对于读者而言十分有用的知识资源, 并且对这些知识资源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提炼出对于读者个人发展或者某一个科研课题发展有价值的内容。同时, 还要不断积累数据库中的知识资源, 对知识资源进行重组与融合, 将期刊知识资源进行编目, 明确内容, 方便查询与检索。

2、知识开发挖掘服务。

在知识管理的环境下, 图书馆期刊知识开发挖掘服务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图书馆期刊资源知识平台与图书馆外部知识网络的构建, 实现图书馆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之间的互动, 最终将图书馆外部知识转化为内部知识;另一种为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不仅能够对期刊知识资源进行控制、收集以及组织, 还能够提炼、筛选以及鉴别期刊传递的知识, 可以发现前沿领域。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通过智能化管理活动, 简化复杂的知识与分散集中化的知识以及使隐性知识呈现显性, 提供读者相关的期刊知识服务, 以促进知识的创新。

3、知识链条与知识单元的形成。

知识单元, 实质上就是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收集的一些对于读者非常有用的知识资源, 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将这些知识资源融入期刊管理中, 将知识资源的分解、开发、传递、鉴别以及共享等一系列事项构成知识链, 然后对知识链进行合理的管理, 使每一个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都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经验以及知识的作用。

五、结语

图书馆期刊管理, 引发了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变革,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深入分析与研究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变革, 对于我国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智霞.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变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4.

[2]管桦.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的变革[J].沧桑, 2009.1.

[3]汪洪生.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的期刊管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0.2.

[4]周恕.图书馆期刊管理的思考[J].才智, 2013.28.

[5]阮士芳, 张军堂, 时建峰.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探讨[J].科技信息, 2013.10.

[6]方敏.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 2013.20.

现代期刊管理变革 篇2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期刊的现代化管理

期刊管理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如何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管理、开发、利用好图书馆的期刊文献,已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新时期期刊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期刊管理工作的新对策.

作 者:孙春花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11刊 名:丝绸之路英文刊名:SILK ROAD年,卷(期):“”(12)分类号:G259.22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期刊资源信息化 图书馆建设

现代期刊管理变革 篇3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一家以搜集整理人文社科类学术文献为使命的出版机构,书报中心1958年创立,迄今为止已经有57年历史。国家期刊总数量9877种,我们作为独立的出版机构,拥有独立刊号的出版物是最多的,有148种,主要面对人文社科领域,同时一部分是原创期刊。这样一个期刊结构决定我们在数字出版来临的时代,特别是数字出版对学术出版造成足够影响和冲击的当下,这个挑战更加鲜明。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思考、尝试和探索。

对这个问题思考的核心,是我们要从产品价值导向,向用户价值导向转移,来探索学术期刊刊网融合变革的模式。刊和网是并存的,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的使命是做出一本内容厚重、印刷精美、文字风格喜闻乐见的期刊。在用户价值导向下,因为有了互联网、大数据和数字技术,交易的过程和对读者需求的过程链条拉长,从一个单一的线条,变成一个平台的推送,所以在这个时代,用户价值导向对于我们传统的学术期刊来讲,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

满足用户多层次的需求为价值导向

用户价值导向,简要来说就是满足用户多层次的需求为价值导向。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的便捷、传播形式和载体的多样化,给我们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带来海量垃圾,不是所有信息都是用户需求的,更不是提供的信息就是适合的。用户价值导向就要对信息进行甄别、重组,把无序状态下的信息,转化成真正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跟用户之间真正建立起基于数字平台的互动关系。

IT行业有一句话,要创造客户,要为客户创造价值。真正的数字出版要为读者和作者提供、创造使他意识到这种需求。提供产品信息,开放他的潜在需求,满足他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的价值取向,这是用户价值取向的一个概念。把这个概念和需求渗透到我们期刊、团队、平台的发展战略,平台定位。只有从生产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组织架构模式这几个方面同时实施从产品向用户的价值导向的转换,才能真正推动传统的学术期刊转变为现代技术的数字出版机构。

产品价值导向和用户价值导向的一个区别在于,产品价值导向是以完善的产品为目标,购买产品为成功的标志,交易完成,把书卖给你皆大欢喜。用户价值导向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掌握多维度的推送,注重体验实现,用户购买产品仅仅只是开始,买了刊物看到其中的文章,读者看到跟这篇文章相关的内容是什么,这个作者对这个观点的看法,这个领域其他学者怎么看,这篇文章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反响价值是什么,这是后续的。这些内容和他的承载力远远超过文章本身的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掌握了,推送给读者,同时又反馈给作者,这样一个链条完成之后以基础信息题为核心的链条才能形成,这就是用户价值导向,他的服务周期应该说可以是无限延伸,如果一直往下推送,真正跟作者、读者建立起互动关系,把研究的过程用立体的形态在数据平台上呈现出来的时候,这个过程可以无限进行下去。

刊网融合当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第一,刊网融合发展理念。在理念的建立上,一定要清楚刊和网的差异在哪里,刊是刊、网是网,刊网不一样。刊中有网,网中有刊,才能真正达到刊网融合。简单地在自己内部成立数字出版机构,一些人建一个网站发一个微博,建一个官方微信,只是一个内容的载体迁移,不是真正建立数字出版的网络。

第二,互联网思维尚未确立。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尽管在概念定义上有这样那样的区分,但基本的大概意思我们都是明白的。互联网思维既不要对其视若无睹,同时也不要把这个问题说得太过,互联网思维建立是不是意味着传统出版、纸质媒体这些耳熟能详的东西通通消失。简单地说,我们读惯中文的人,特别是读学术杂志的人,还是追求一册在手满口留香的阅读愉悦感,还是需要纸媒。而碎片化的阅读、浏览式的阅读则需要互联网。他们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前两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讲互联网跟电影的关系,电影跟互联网的娱乐传播也有类似的,曾有观点认为,互联网数字技术或者说电子技术发展会导致银幕将会消失,但事实上并没有消失。最早网络传播平台开始的时候,全中国只有2000块银幕,2014年底全中国变成24000块银幕,同时我们知道网络视频广泛程度比那个时候多得多,他们之间并没有产生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纸质阅读上更是这样,过分强调互联网思维带给我们危机,要么不懂互联网思维,要么不懂传统纸质出版的精髓所在,互联网思维非常重要,但互联网思维不是期刊产业的冬天。

第三,技术上的固步自封。所谓的互联网技术优势不在我们这边,而是在技术掌握的人手上,如果自己做很有可能按照自己的传统思维建技术平台,建出来的技术平台既不像真正的技术平台,也会跟传统的出版模式有所脱节,两者都靠不上。

第四,忽略内容建设的重要性。以为技术才是根本,忽略内容才是至关重要的。

第五,管理体制落后。应该说传统出版体制和模式跟所谓的数字出版模式是两个不同的范式,只有真正地把这两个不同的模式按照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把短板互相弥补起来,才能融合发展。互联网数字出版的体制跟传统出版不是一个先进和一个落后的问题,而是不同优势和面对不同市场形态的问题。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做出的探索

首先,确立用户价值导向,实行不同机制出版主体的一体化运作是实现社会化转型和相互融合的必然成果。我们的做法一是强化传统的出版平台,比如说书报资料中心学术品牌积累了半个多世纪,在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这方面不去削弱,不要求转型,不要求在自己的阵地上巩固、发展、坚守,把自己的学术品牌做精做深做得更加厚重,而是把这种厚重的内容迁移到数字出版平台上,从而达到目的;二是建设新媒体平台,就是人大数据科技公司,这家公司完全是数字化出版,跟原来的书报资料中心没有任何的瓜葛。把这两个平台按照不同的工作对象、范围和市场主体分别建立,内容上实行互通,运作上完全分离,实现真正的内容和数字平台的一体化运作。这样才能把传统的出版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两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因为公司面对市场变化要快一些,公司的人员架构完全是技术人才,内容完全由书报中心提供,书报资料中心还是我们传统的纸质出版,书媒公司做数字出版机构建立刊网融合的数字出版平台。

第二,服务于读者和阅读研究的全过程。在这个平台上,读者申请项目、参加会议、建立组群,还可以发布自己的成果,包括学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也都可以呈现,这方面的服务传统纸质媒体根本做不到。

第三,深度挖掘分析数据,满足用户需求。给用户提供数据定制服务,给个人用户、机构用户包括读者在内,对哪个问题感兴趣,需要哪个方面的数据服务,在这个平台上完全可以提供。

第四,学术体系要有学术评价,学术平台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术评价。学术资源的整合,知识网络的连接,挖掘技术的价值,得出预测性的判断。建立复合型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把以同行评议为主的内容评价和以数据统计分析的数据判断两者结合起来。现在的数据评价体系,有的过分偏重于所谓的内容评价,就是我们过去定性的引进国际上的评价,有的过分看中数量分析,比如说被引用次数等影响因子,这样的评价分析出来的结果跟实际在学术研究和学术整体评价的过程中有时候是一致,但很多时候分离性很强,没有真实地反映出学术研究的状态,拿被引率去搜,谁被引率最高,肯定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被引率最高。我们想把这两者比较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有较好的科学性和直观性。

以上是我们做的新媒体,一方面我们把现有资源迁移到数字平台,另一方面以平台为起点进行延伸和扩张,形成几个不同的完整链条。通过几个链条的服务,实现了用户价值导向,实时内容推送。公司化的运营体制,但运作要一体化,从内容上几个方面要统一起来,确定一主两翼的架构。

从结论上来讲,传统的学术期刊要打破自己固有的顾虑和禁忌,要有所创新,建立用户导向为核心,把学术期刊内容进行精细化运营和数据分析,最大限度发挥学术期刊的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真正的刊网融合发展。我们希望用智慧、科技、文化的力量打造中国最具活力和成长性人文社科专业的期刊出版社。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

高校图书馆变革期刊管理模式研究 篇4

一、期刊资源及其使用情况

1.图书馆近三年采购期刊资源情况。我馆2011年、2012年、2013年购买的纸本期刊种数分别为1298、1219、1142,每年购买数据库9种。纸本期刊购买种数以6%左右比例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随着全文期刊数据库以及其他电子资源的开发, 读者逐渐了解并熟练使用网络资源,纸本期刊利用率逐渐下降,加上期刊不断涨价而经费有限,纸本期刊种数呈下滑趋势。全文期刊数据库个数虽没有改变,但是根据师生推荐以及数据库使用分析,库的内容不断在改变和丰富。

2.近一年报刊阅览区读者喜爱阅读期刊情况。为了解读者利用纸本期刊情况,我馆从2013年4月开始,每月根据报刊阅览区读者阅读期刊情况,推出读者喜爱阅读的(阅读量大的)10种中文期刊, 截至到2014年3月,10期100种读者喜爱阅读中文期刊情况如下:社科类期刊比较受读者欢迎,占100种的67%,交通运输、计算机技术和建筑科学等自科类期刊也较受读者青睐。相对于时事、科普、 文摘、体育类等刊物,学术类期刊阅读量较少,馆藏N类(自然科学总论)、O类(数理科学和化学)、Q类(生物科学)、S类(农业科学)等刊很少读者问津。令据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一项现刊利用率调查分析显示,社会科学类B、C9、D、F、G8、H、J类的利用率最大,为80%以上;自然科学类中,除N49、TP、TS、TU类利用率较大外,其他刊物利用率很低,有的甚至年年处于休眠状态。一般说来高校图书馆期刊文献利用率只有30%-40%,外文期刊利用率更低为15%-20%。

3.近三年我校用户使用CNKI中国知网期刊资源情况。CNKI中国知网是我馆引进较早、为师生用户使用较好的一个数据库,本文以此库为例分析我馆数据库期刊资源使用情况。2011年我校用户使用CNKI期刊资源总次数为1165万,以后逐年大幅度上升,2012年、 2013年分别比上年增长41.6%和136.3%。如果以4万左右师生计算,2013年平均每人使用CNKI期刊资源次数为900多次。

二、目前期刊管理模式分析

我馆外文期刊、数据库由文献资源建设部购买,中文期刊实行由文献阅览部采购、验收、上架、下架送装订一条龙管理。纸本期刊统一放在报刊阅览区,提供室内开放阅览,不外借。

1.购买期刊“藏”与“用”的矛盾。图书馆购买期刊的指导思想是以辅助教学科研为主,重点考虑学校办学特色、重点学科、所设专业、期刊长期保存等因素,但是,馆藏的有助教学和科研的期刊,却往往不是读者喜爱看的刊物,阅读量少,有些自然科类学术期刊上架后基本是原样下架,无人翻动。

2.来报刊区的读者大多是非研究型读者。在2013年4月报刊区读者随机调查中显示,到报刊区的读者70%以上是本科生,有25%是硕士以上研究生,这些读者很少看学术型刊物。特别是每年10月至寒假,到阅览区的读者大多都是准备过级考试、研究生考试等各类考试的学生,学习型的读者对专业期刊不感兴趣,认为刊载的文章枯燥、难懂,阅览的期刊集中在非学术型的刊物上。

3.读者阅读习惯在改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各种电子终端的应用,大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正悄然转变,读“库”的人渐多,读 “刊”的人渐少,特别是年轻人群体,很少再翻动纸质刊物,科研人员更是依赖数据库电子资源,使用期刊不再限制于图书馆内,可以随时上网浏览和下载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资源广泛,省时、便捷、高效。

4.集中放在一个阅览区的期刊受众面小、利用率低。相对于图书馆4万多平米的面积,600平方米左右的报刊阅览区所接待的读者非常有限,而且读者可以自带学习用品进入阅览区,一个座位一人占用半天或一天,不利于读者流动,能够到报刊区阅览期刊的读者受限,而且期刊不外借,期刊受众面小。

5.期刊采购与图书采购分离,不利于资源科学配置。中文期刊与外文期刊、图书、数据库采购分属不同部门,虽然在采购和使用管理上有沟通交流,但是在经费紧张、对资源配置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资源分散采购不利于图书馆整体文献资源配置和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

三、高校图书馆变革期刊管理模式的思考

1.变革文献管理观念,重新确立“馆藏”概念。社会发展无极限, 社会文明成果经过长期的积累,任何图书馆都无法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承载海量的实体文献资源,传统的收藏于图书馆内的文献为馆藏的藏书观念已不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藏书”概念必须随社会发展而被重新界定。现代图书馆的藏书概念认为“:藏书不仅包括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还应包括一切可以通过馆际互借和现代信息技术从馆外获取的文献和信息。”高校图书馆人应重新确立馆藏概念“,馆藏”不仅限于实物,还有虚拟资源,实体文献不必与虚拟资源重复建设。期刊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源,也有纸本与数字等多种载体形式,笔者认为,只要是通过图书馆的收集、采购、传递、共享而提供给读者的期刊资源,都应视为图书馆的馆藏,单个高校图书馆要尽量减少同种期刊以纸本、电子、数据库等多种载体形式重复订购,一定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也要尽量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而减少期刊资源的重复建设。

2.变革期刊采购模式,与图书、数据库等资源采购由“分”变“合”。期刊与图书是两种互补的资源,纸本时期期刊与图书曾不分伯仲,高校图书馆购置的期刊种类繁多,进而形成期刊“一条龙”的单管模式,与图书分散采购。随着期刊数字化的快速开发与利用,纸本期刊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期刊则由点缀发展上升占据主导地位,各大学图书馆都逐渐加大数据库购进力度,但是数据库的采购基本都是由期刊部之外的部门负责,期刊、数据库等资源的购置呈分散状态。目前,除学术期刊数据库,非学术期刊也开始研发数据库,已在一定范围内投入使用,随着期刊数据库的深入研发,纸本期刊的功能逐渐弱化,在文献购置经费一定的条件下,纸本期刊与数据库的购买需要调整比例、避免重复。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要提升,其资源配置比例需要发生改变,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变革期刊采购模式,将所有类型文献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采集、加工,进入书、刊、库等所有文献资源集成合并建设阶段。

3.变革期刊管理方法,以“藏”为主变为以“用”为主。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就是满足用户需求,其所提供的资源与服务能够为用户所用,能够为用户价值的实现真正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图书馆的发展应从以文献为中心转为以服务为中心,衡量图书馆的“馆藏”是否有价值,要看它是否能为读者所用。具体到期刊资源上,高校图书馆购买期刊的准则应该是学校师生“需要”什么,而不再是图书馆应该“收藏”什么。数据库、电子刊、原文传递、资源共享、开放获取等方式能够满足科研和教学所需的条件下,图书馆应不再采购高价、低利用率的纸本学术型期刊,将有限的期刊经费用于购买读者推荐喜爱阅览的刊物,以帮助读者学习、放松、开阔视野和自我修养,也将图书馆从应该收藏的期刊购进后无人阅览的尴尬境遇中解放出来。同时, 为了扩大纸本期刊受众面、提高期刊利用率,期刊不能再局限于一个独立的阅览室展示,可以在图书馆多区摆放,非常受读者欢迎的期刊可以多订复本。当纸本期刊以非学术型为主时,收藏价值已降低,只有一些必须要长期保存的刊物可以合订成册收藏,其他的可以不再装订,每册期刊经系统验收后分配财产号,进行流通外借,让期刊 “动”起来,借阅册数和期限可以比图书少、短。图书馆接受的赠刊也可以分配财产号作为馆藏进行流通。图书馆定期做好期刊使用情况统计,跟踪期刊使用评价,分析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并进行合理调整。

上一篇:怎么看下一篇:现象与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