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设计是新课程的要求,备课的革命

2024-11-24

现代教学设计是新课程的要求,备课的革命(共4篇)

现代教学设计是新课程的要求,备课的革命 篇1

我为师亦有十几载,可心灵未有过近一、二年来的震撼:看看我们学生的学习,瞧瞧我们老师的教学,再体味我们师生关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身也感到了新的压力和动力。这皆因新的课程标准及其倡导下的先进理念使然。与教、学相关的教师备课也发生了自发性的一些可喜变化。但囿于备课形式、备课要求的滞后和不良制约,相当教学领导观念陈旧及相关检查,我们的备课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传统的备课理念与新课程倡导的先进理念严重脱节和不符。作为长期处于教学一线的政治教师,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一制约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和问题的解决办法。实践告诉我,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用现代教学设计取代传统备课。

一、新课程标准的再回顾。新课程标准和其反映的先进理念,我觉得概括起来讲,就是我们一线教师要把握四点。第一,要树立新的课程观。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而现行的课程与教材又不适应推进素质教育和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新的课程观也就应运而生,它与旧的课程观的最大差别是,旧的课程观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又过于重视学科本位,学科过多又缺乏整合,教学内容难、繁、偏、旧,缺乏与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新的课程观则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和谐并全面的发展。因此,旧、新课程的转变反映了从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变成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进而获得知识、技能,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新课程关注:

1、哪些是要让学生获得的终身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2、从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而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问题;

3、最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要建立新的教材观。旧的教材观是以教师为中心,教科书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和学生都死抠“教科书”。新教材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科书、媒体,都是保证学生学好的环境。教科书已不是知识点的代名词了,网络系统支撑的庞大知识世界及不断的新发现为学生提供了无可限量的知识资源,教科书只不过是诸多媒体中的一个。即过去的“教教科书”转变为“用教科书教”。与此相应的,教材要服从、服务于教学目标,这就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即我们教师要学会编书。另外,除教科书教材,还应包括其他的视听教材、现实教材、电子教材、图书教材等。第三、要建立新的教师观。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改变并不断更新;教师的角色即功能也要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知识的传播者,而应是专家型的教师。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处于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全部知识靠老师传授根本不可能,而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开发,获取知识的渠道更趋多元化。教师无疑应在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如何根据学习的需要处理加工各种信息等方面下工夫。(2)、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要在学生前进的道路上,不断设置更高目标并引导学生前进,还要成为学生健康心理、良好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本身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新,其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新问题,这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所不能解释和应对的,教师必须通过实践逐步予以解决。这样,新课程设置的目的才能达到,教师也才能在教学发展中发展自己。第四、要建立新的学生观。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新课程实施的灵魂就是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挖掘、发展。学生需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师生之间也需开展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对话,达到共同探讨、研究的目的,教师无疑是在起疏导作用。

二、传统的教师备课特点及分析传统的教师备课,是教师所作的课前准备。它一般包括钻研和组织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准备有关教具和设计板书等。备课分为学期(或学年)备课、单元(或课题)备课和课时备课三种。其中的课时备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案,它在上每节课之前预订,是对每节课的设计,是教师讲课的依据,直接关系到课的质量。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班级、学科、课题、教学目的、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还列有教具、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教师备课有如下浅层次的特点:第一,它是教师上课前所作的准备;第二,它包括钻研与组织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和准备教具等一系列环节;第三,传统备课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教案,即备课情况以文字来表达;第四,它的内涵和外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其扩展和发展余地。传统的教师备课,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它是教师上课的课前准备。无疑,其形式——教案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记录着教师的教学轨迹,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这也正是我们学校领导检查老师教案的依据。其用心可谓良苦,但往往问题也就出在这儿。据专家统计,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了其劳动总量的50%,而在这其中,备课又是牵扯他们时间精力最多的一项内容。经我多年的观察也发现,教师的无效劳动大多表现在七个方面:常规项目多,重复工作多,作业批改多,编造材料多,参加会议多,应付检查多,重复培训多。在这“七多”中有“四多”都和教师的教案有关。传统备课的表现形式主要就是教案,在教案上讲究也就多了:对教案的要求是课型齐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具、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时间分配等项目要填写齐全,每节课后要写教后记。最要命的是每个教案要写日期,表示过期作废,年年要从头再来,做重复工作。而领导是“周查月评”。这些材料,做不过来就补,就应付,就抄,就造,教师疲于应付。其危害可想而知。新课程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但不管哪一“观”,都离不开教师埋下头来潜心研究,并不断给自己充电,充实发展自己,否则根本适应不了新课程的要求和新课程实施后带来的日新月异的教学新变化。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老师的负担更重,问题无疑会变得更加严重:哪来的时间可供浪费?处在传统观念和新课程理念夹缝中的教师又该如何备课?问题是谁造成的呢?管理中的因循守旧,不信任教师,将备课理解为写教案固然是一原因;但旧的传统备课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教案”只是浅层次的表面原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放在下面与现代教学设计对比起来讲)。这也就构成了现代教学设计要取代传统备课。

现代教学设计是新课程的要求,备课的革命 篇2

工业革命初期, 大批机械化生产的拙劣、粗糙的工业商品出现在市场上, 与原来个体工场传统手工生产出的艺术产品大相径庭, 这种工业制品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冲突恰恰反应了工业振兴和设计危机的矛盾, 在这种生活与生产的巨大变革过程之中, 发生于英国19世纪末的工艺美术运动 (the Arts&Crafts Movement) 首次明确的提出科学、工业和艺术要相结合, 主张国家和政府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和管理市政的设计与工业制品的设计, 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生产始终的思想方法, 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和管理生产的各个环节, 为当时的英国工业振兴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场于1880年至1910年间的设计改良运动的背景是在工业革命之后, 英国拥有了先进的科技与工业化的生产, 强大的海军不断的扩张着大不列颠的领土, 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烧着煤炭的工厂在英伦岛上随处可见, 伦敦已变成著名的雾都, 其他的工业化城市也终日乌云密布、不见天日, 工业化的大生产为了支撑这个日不落帝国的野心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空气的污染、工厂与工人的相对密集、恶劣的生产环境导致肺结核的蔓延、个性化产品在工业化生产中被吞噬。在作家约翰·拉斯金 (John Ruskin) 和诗人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等人的带领下, 艺术家们开始抵抗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的设计水平的下降, 希望重建手工艺的价值, 要求塑造出“艺术家中的工匠”或者“工匠中的艺术家”, 试图通过设计改良运动来改变在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领域的颓势。他们的这一理念引发了世界共鸣, 运动很快从英伦三岛传播到欧洲大陆、美国及日本。自工艺美术运动之后, 人们对产品 (不论是手工的还是机器的产品) 设计与其功能的关系予以特别的重视, 工艺美术运动为设计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极大地推动了工业产品设计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 所以工艺美术运动被视为现代设计的开端。

由于各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历史传统的沿袭以及社会构成特色的千差万别, 工艺美术运动在世界各国传播的过程中被迅速的本土化。比如, 在挪威、芬兰和俄罗斯, 工艺美术运动主要追求工艺技术的革新和对传统美学因素的挖掘;而在德国, 艺术家们却认为英国的同行们过于极端的反工业化, 他们则倾力探索和寻找在工艺、艺术与工业之间的平衡点。在1919年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执笔的、体现“包豪斯”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的“包豪斯宣言”中即可见到工艺美术运动思想的深远影响:“艺术不是一种专门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在本质没有任何区别。

这所1919年成立于德国魏玛市的“现代设计的摇篮”, 是“公立包豪斯学校” (Staatliches Bauhaus) 的简称, 在其存在的短短14年间, 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在这所设计学院里, 设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并提出了三个基本设计的理论观点:1.艺术与技术的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了向现实主义, 通过理性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与浪漫主义, 特别是对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豪斯的设计理念相对于工艺美术运动最大的不同和进步在于:它并不敌视机械化生产, 而是试图在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之间建立一种广泛的、有意义的联系, 这既是当时工业时代的要求, 也是机械化生产生存的必须方法。包豪斯深刻理解工业化机械生产模式带来的变革, 认为设计已不再是原先个体手工作坊的独立行为, 而是一种集合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紧密合作的、结合大工业生产方式的集体工作方式。在为期三年半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首先要接受半年的基础课程训练, 之后的三年必须进入各种工作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科学的、技术的完成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等方面的理解。

包豪斯第一次把设计教育的重心从“创作外型”转移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 设计也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 走向了为生活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理念体系, 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 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 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遗憾的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包豪斯被迫于1933永久关闭。

工业革命除了间接性导致现代设计的产生之外, 19世纪末内燃机的发明与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 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为"石油时代"和"汽车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20世纪中业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推动了人工合成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塑料产品就是这个时期中最具有时代性与典型性的工业制品。

丹麦著名工业设计师维尔纳·潘顿 (Verner Panton) 通过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化纤等新材料的试验研究, 在1959年实验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用塑料一次模压成型的S形单体悬臂椅——闻名全球的“潘顿椅”, 它也是人类史上首件一体成形的塑料家具, 是现代家具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直到1968年, 潘顿与美国米勒公司的合作才找到了强化聚酯材质, 使这个线条优美、色彩艳丽、坚硬轻巧的美人椅才得以量产。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 (Victor Papanek) 就出版了一部引起极大争议的著作《为真实世界而设计》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 书中他毫不客气的指出设计已经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 “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工业设计过度商业化的极端表现, 巴巴纳克对20世纪80年代末的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 潮流产生了直接影响。绿色设计虽然至今仍处于萌芽阶段, 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积极的设计新趋向, 它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造成生态平衡破坏、合理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新能源, 绿色设计与人性化设计的思想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主题, 21世纪的设计师们必须重新思考“设计”在社会中职责与作用, 让我们的生活重新回归至合理消费、道德经济的良性循环。

摘要:工业革命被视为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分水岭, 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辉煌的财富创造时期, 工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和必备工具, 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深远的历史飞跃。工业革命之前, 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基本由手工业者独立完成, 随着工业化大机器批量生产模式的要求与变革, 设计成为独立的环节前后协调并组织着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现代设计作为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 深入在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各方各面, 彻底改变了人类近三百年来的生活。本文沿着工业革命以来各历史阶段的社会变迁对设计思潮的影响, 阐述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工业革命,现代设计,工艺美术运动,包豪斯,能源危机,绿色设计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 (英) 约翰·伯格著, 戴行钺译.观看之道[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5 (01) .

教师备课观念转变是新教材的要求 篇3

一、“挖掘生活常识”代替“挖掘教材”

物理学的课程内容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的教学形式决定了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是由师生的互动活动中产生的,学生来源于社会的不同家庭,对于同一知识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在学习中会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因而,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备课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基本点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素材,让学生从常见的生活现象走进物理课堂。

二、“开发教材”代替“挖掘教材”

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为蓝图,以指定的教科书为依据,教师遵照大纲和教科书所罗列的内容进行教学。而新的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决定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是教学的底线。使用教科书的理念不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去教。因而教科书的内容只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点,而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需要教师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水平及当地各方面的情况去开发。

三、“搜索信息”代替“搜索习题”

传统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导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环境,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是师生的唯一目标,因而教师要用大量的时间去“搜索习题”,利用习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效果,在这样的教学中培养了大量的“习题高手”和“高分低能学生”,使我们的教育走进了误区。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当今因特网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人们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时代。学生们必然会接触大量的新知识,引导他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稚化”自己,探知学生想法和情感

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成容纳知识的容器,普遍流行“填鸭式”教学,上课前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掌握的如何,很少关注学生的想法和情感,经常以成人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上课时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强加给学生,泯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人本化”,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他们在学习时会用想象去发现问题,会以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建立学习动机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学生是新课程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故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时,要“稚化”自己,把自己当作学生,用一颗“童心”去设想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

五、备“导法”代替备“教法”

课堂学习方式的更新是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学生的学习是创新性的学习,是探究式的学习。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创新、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职责的变化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互动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和创造性的活动,确保上课时能正确引导学生走进课堂;确保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实践;指导学生分析和交流形成自己新知。

总之,新的命题理念必将促进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教学的不同环节进行教学行为的转变。

(作者单位 河南省固始二中)

现代教学设计是新课程的要求,备课的革命 篇4

课程内容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无论什么样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都要通过课程内容来实现。课程内容对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把课程内容的调整作为重要的方面,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中明确提出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使高中的课程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课程目标由以往的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变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 课程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课程设置了八个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 整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内容, 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选修课的比例大量增加, 实行学分制。因此, 新课程要求评价的理念、方法和过程都要进行变革, 以适应课程体系的整体要求。

新课程评价体系立足于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即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而高中阶段学生评价的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中的一大难题, 因为它关系到了人才的选拔, 关系到了社会及公众对教育的认同, 因而要想实现高中阶段评价理念的转向,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发展性评价制度, 把传统的观念与做法彻底地改变过来。发展性学生评价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评价的多元化, 包括评价内容及标准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结果的多元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换角色, 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也需要将教学的研究重心下移到学校。由此可见,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既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 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保障。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方法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的一种活动。它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 有利于教师及学生的专业发展。

新课程特别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历史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应面向全体学生。而教学中要真正实现学生发展, 即面向全体学生, 又注重个体差异, 就必须在课前对支持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础情况 (即本文所论述的学情) 做充分的了解与分析, 这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条件。本文结合我校一年多的新课程改革实践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就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做一论述, 以引起共鸣。

一、目前历史教学中“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

1. 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不全面。

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很多, 如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等。我们不是说每一节课都要从各个方面去分析学生, 但在教学设计时, 要结合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分析本科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的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的这些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而对于这一点作为年轻教师则做得不够细致, 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 比较侧重于对学生普遍的、共性的分析, 而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视。

事实上, 学生懂得学习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 不同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学习兴趣、态度可能千差万别。例如有些同学思考问题细致而有的粗糙;有些学生学习积极而有的经常回避那些需要用脑的问题, 思维上有惰性;有些学生注意力集中, 而有的容易分散;有的善于机械记忆不善于逻辑思维等。这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历史学科内容学习过程中的特殊要求。

3. 侧重于从学生对历史学科本身的学习基础的分析, 而缺乏对学生其他学科中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与分析。

4. 学情分析泛泛而谈, 且大都来自于教师的主观臆断, 缺乏

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以至于很多学情分析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 反映出教师在学情分析过程中的不足可以概括为不全面、不具体、不客观。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正确的学情分析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

二、如何进行正确的学情分析和实践

1. 提高对学情分析必要性的认识。

学情分析有何作用?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把握和操作教学过程。好多教师教学也很卖力, 但就是不出成绩,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学情分析, 忽略了对学生短板的分析。作为一个老师不是一味的教,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思路和学习的方法, 明白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个不知道自己问题所在的学生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同样, 一个不知道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的老师也绝对不是个优秀的老师。

2. 要掌握学情分析的途径。

怎样做学情分析?就某一个阶段而言, 先对学生做全面的分析, 找出哪几个学科存在短板, 在此基础上对短板的学科做具体的分析。就某一门学科而言, 某个阶段的知识点是固定的,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做知识点的框架分析, 看看某个学生在某个学科里到底掌握了哪些, 没有掌握的是哪些, 在此基础上找到没有掌握的原因。而后老师帮助学生制订出弥补这些缺陷的方案, 用严格的约束机制让学生把握。这样经过一个阶段之后学生就必然会弥补上这些缺陷的, 这样整体成绩就会大幅度提升, 成长的步子就会迈得更快些。

上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新课标教材培训总结下一篇:春景的优美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