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程

2024-09-14

现代课程(共12篇)

现代课程 篇1

我首先讲一个看法,教学改革要居于大学综合改革的优先地位。 现在有一个说法叫中心地位,我的说法是优先地位。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该以培养人才为主,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 《高等教育法 》的要求,培养人才是大学工作的中心, 因此培养人才也是大学改革的中心。我们不能以体制机制的改革来代替教育教学的改革。在为人才培养而开展的教学、科研服务活动中,教学是基础,因而要居于优先地位。

教学改革从哪里入手呢? 从课程入手。 为什么要从课程入手?因为课程的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处于中心地位。我指的是现在在大学中普遍实施的是“分科”的 “显性”课程(course),而不是隐性课程。 课程是大学教学的主要实施载体,也是大学“教”与“学”的中心。 比如教师的教学是以“上课”为中心的,学生的学习也是以“上课”为中心的。 所以,课程的改革在教改中应该处于中心地位。

什么是课程? 对于课程这个概念,不同的教育学家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课程是围绕特定内容、依照确定目的之“教学”过程。 我这里想强调的是,这里的 “教学” 包含教和学两个方面。 这样的课程有四个要素,第一是目的,课程要有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要统领内容和方法,要贯穿课程的教与学的全过程,要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 第二是主体。 课程作为教与学的过程是不能没有主体的, 应特别强调的是,课程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课程就是 “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互动过程。 我不赞成“教材即课程”的观点,因为它忽视了人(教师与学生)作为课程活动主体的作用。 第三是内容。 第四是方法。

课程通常是特定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课程体系是不同内容的课程依照一定目的按照一定结构之组合,我们称之为课程体系。在这里我仍然要强调,一个课程体系要有它明确的目的, 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 要有恰当的组成部分,它的主体仍然是教师和学生。

基于上面的这些定义, 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看,什么是现代化课程?

第一,从体系的视角来看,现代化课程是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课程体系高于各个课程。因此, 课程的目的、 内容、 方法都要服从于体系的目的、结构、方法。 课程体系可以被看作是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curriculum)的核心部分。 在这个意义上,课程体系的目的就是培养目标,现代化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有 “现代化”的培养目标。 我想这点非常重要,我们的培养目标要具体到每个课程体系上面,再由课程体系传导到每个课程上面。

什么是现代化的培养目标呢? 我们可以将“现代化”理解为与时俱进的过程。教育总是时代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是适应当代需求的教育。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时代:从生产力的视角来观察这个时代,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从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视角来看,经济建设仍然是当前发展阶段的中心,但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一个以创新为驱动的新阶段;从人类共同挑战的视角来观察这个时代,和平和发展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但是这个发展已经不是传统的工业化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

比如,我们必须看到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第一生产力,这是当今时代的最大特点。 要适应这个特点,我国大学的课程就要改进,比如目前的社会科学或者是文科的教学中缺少科学技术内涵,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改进的问题。又如,我们必须要看到,信息科技改变了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甚至在改变教育的方式,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 再如,我们必须看清科技的融合性发展趋势,我们谈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新能源与信息技术结合的革命,这显然是跨界结合的,于是,现行的分科式教育就要改革。 还有,除了科技革命以外,我们还要看到,这个时代正在向着生态文明时代转型。我们的教育要体现这个转型的要求,这是一个新的文明时代,没有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是谈不上生态文明的。 国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在高等教育中也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的位置,这不是增开一两门课程的事, 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建设, 而是要渗透到每个方面,所以我们要把生态文明渗透到各个课程之中。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 《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这个议程提出了17个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下有169个子目标。 主要涉及经济(prosperity)、社会(people)、 环境、安全、伙伴关系五个方面,可以概括为“5P”原则。 如果我们讲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我们的课程体系里面必须要反映这方面,这是我们跟时代接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综上所述,如何确定课程体系(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是一个需要严肃讨论的问题。 有以下四个问题要讨论:一是,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这个目标传导到每一个具体课程上面。 二是,如何体现当代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它影响经济的新格局、科技的新格局、社会的新格局。这些内容怎么在我们的课程里面体现。 三是,如何适应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它关系到市场的新环境和治理的新环境。 国内现在很多问题的治理都要放到全球治理框架之下来考虑。四是,如何突出生态文明建设,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这是时代的新要求,其中包含许多方面,比如伦理的新要求。

第二,从课程目的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的课程要有现代化的课程目的。 我经常问任课教师,所讲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我发现有两种不足,一个是目的不明确,一个是目的太狭窄。 有的教师只是通过自己课程里面的内容来表达他的课程目的,这样的话,他就没有阐明这个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里面是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课程跟德智体美的关联是什么? 课程的目的一定是多维的,首先要把本课学习目的说清楚,然后是本课目的与课程体系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本课与关联课程的关系。

第三,从课程主体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的课程要有现代化的课程主体关系,即现代化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我讲你记” 不是现代化的师生关系,“我问你答”甚或“你问我答”,我认为都不是真正的现代化课程主体的关系。 “文革”期间出现的“我斗你改”,更是严重扭曲的关系。 “教学相长”不能一般而言,而是要基于内容、方法和贯穿全过程的“教学相长”。 主体关系的建立本身也是一个过程(course),而且应是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过程。如何设计这个转变是课程设计的应有之意。 课程开始往往不是以学为主, 但是在课程接近后期的时候,应该变成以学为主。

第四,从课程内容视角来看,现在我们在谈到课程现代化的时候, 内容更新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话题, 或者是我们最为重视的方面。 这个方面有很多例子, 樊昌信《通信原理》这本教材就是很好的例子。 从80年代第一版到2012年第七版, 大约五六年就更新一版,不断引入新的内容,比如,80年代的时候就引入信息论的理论,90年代初期就引入了网络的理论,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数字调制和数字传输的内容不断丰富。近期我们看到信息论的内容和网络理论的内容又移出去了。 这是因为单独开设了课程,这反映出适应课程体系的需要。 我想强调的是,这本书在内容更新的时候,始终注意加强基础内容。夯实基础, 可能是比更新内容更为重要的方面。像《通信原理》来讲,内容要跟上技术发展恐怕是做不到的。 按照摩尔定律,微电子技术18个月就更新一代,而新一代微电子就促成新一代通信系统,教材要追赶如此迅速的技术发展无异于将自己置于“不胜”之地。 所以,一定要夯实基础。 一个人大学后的发展实力,可能不在于他在大学期间学的多、学的“新”,而在于他学的是不是扎实,是不是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最近,曹志刚老师牵头编写的《通信原理》,采用了原理与案例两大部分的体例,这是兼顾夯实基础和跟踪前沿的有益探索。

最后,我们从方法的视角来看,现在我们都比较注重讲解。 现代化并不是要“废弃”讲解,事实证明卓越的讲解对学生有极好的“吸引”“启迪”和“调动”作用,并被学生所称赞。但讲解绝不能作为唯一的方法, 甚至不能作为时时处处的主导方法。 在方法的层面, 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实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不能满足于“讲得好”。

基于以上的讨论,我认为教学改革不能仅关注内容更新,而是应该更加重视确立适应时代要求和体系定位的课程目标;建立积极互动并向以学为主转变的主体关系;重视打牢基础与发展学习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以教为主”的模式以达成“教学相长”。

现代课程 篇2

营销1012陆迪29

大学两年时间,我们学了两年的现代职业人,从刚开始的厌烦到后来越来越有兴趣,发现它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不光是课程中的内容,更多的是教会了我们怎么择业,怎样面试,以及以后工作中需要掌握的知识,面面俱到,使我们受益良多.其中有几个方面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女士的仪容仪表标准

女士的仪容仪表标准分为这些部分,包括发型发式、面部修饰、商务着装、丝袜及皮鞋的配合,以及携带的必备物品等。有些内容与男士着装标准相同,我们就不再一一介绍了。那么女士在商务活动中,仪容仪表方面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1、女士在发型发式方面需要注意,发型发式应该美观、大方,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选择发卡、发带的时候,它的式样应该庄重大方。

2、女士在从事正式的商务场合的时候,面部修饰应该是以淡妆为主,不应该浓妆艳抹,也不应该不化妆。

3、女士在商务着装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干净整洁。女士在着装的时候需要严格地区分职业套装、晚礼服以及休闲服,它们之间有非常本质的差别。在着正式的商务套装的时候,无领、无袖,或者是领口开得太低,太紧身的衣服应该尽量避免。衣服的款式要尽量合身,以利于活动。养成一个良好的着装习惯。

4、女士在选择丝袜以及皮鞋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细节是:首先,丝袜的长度一定要高于裙子的下摆。在选择皮鞋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鞋跟过高、过细。

5、女士在选择佩戴物品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商务礼仪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女士可以从两方面来体现:一方面是修饰物,另一方面是商务物品。在这两个方面中,修饰物应该尽量避免过于奢华,比如说在戒指、项链的选择上,都要注意这一点。必备物品的携带和男士的携带标准基本相同。

二、办公室礼仪

在办公室进行沟通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礼仪习惯?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对他人,包括你的同事、上级和下级,表现出你对他们的尊重,尊重他人的隐私,尊重他人的习惯。我们应该如何注意办公室礼仪呢?

1、分清哪是公共的区域,哪是个人的空间。

2、工位的整洁。在办公室中要保持你的工位整洁、美观大方,避免陈列过多的私人物品。

3、谈话声音和距离的控制。在和他人进行电话沟通,或者是面对面沟通的时候,你的音量尽量要适当控制,两个人都能够听到就可以了,避免打扰他人工作。哪怕当电话的效果不好时也应该这样。

4、尽量避免在办公区域用餐。有些公司员工中午是在自己的工位上进行就餐的,这不是一个良好的商务习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自己的工位上进餐。实在不能避免的情况下,尽量节省时间,或者就餐完毕之后迅速通风,以保持工作区域的空气流通。

三、会议礼仪

我们以外部会议为例,讲一讲商务礼仪中需要关注的一些细节。我们将会议分成会议前、会议中、会议后。

1、会议前

在会议前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这几方面:

WHEN-时间,你要告诉所有的参会人员,会议开始的时间和要进行多长时间。这样能够让参加会议的人员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

WHERE-地点,是指会议在什么地点进行,要注意会议室的布局是不是适合这个会议的进行。

WHO-人物,以外部客户参加的公司外部会议为例,会议有哪些人物来参加,公司这边谁来出席,是不是已经请到了适合外部的嘉宾来出席这个会议。

WHAT-会议的议题,就是要讨论哪些问题。

OTHERS-会议物品的准备,就是根据这次会议的类型、目的,需要哪些物品。比如纸、笔、笔记本、投影仪等等是不是需要用咖啡、小点心等。

2、会议中

在会议进行当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这几方面:

(1)会议主持人

主持会议要注意 :介绍参会人员、控制会议进程、避免跑题或议而不决、控制会议时间

(2)会议座次的安排

一般情况下,会议座次的安排分成两类:方桌会议和圆桌会议。

一般情况下会议室中是长方形的桌子,包括椭圆形,就是所谓的方桌会议,方桌可以体现主次。

在方桌会议中,特别要注意座次的安排。如果只有一位领导,那么他一般坐在这个长方形的短边的这边,或者是比较靠里的位置。就是说以会议室的门为基准点,在里侧是主宾的位置。如果是由主客双方来参加的会议,一般分两侧来就坐,主人坐在会议桌的右边,而客人坐在会议桌的左边。

还有一种是为了尽量避免这种主次的安排,而以圆形桌为布局,就是圆桌会议。在圆桌会议中,则可以不用拘泥这么多的礼节,主要记住以门作为基准点,比较靠里面的位置是比较主要的座位,就可以了。

3、会议后

在会议完毕之后,我们应该注意以下细节,才能够体现出良好的商务礼仪。主要包括:

·会谈要形成文字结果,哪怕没有文字结果,也要形成阶段性的决议,落实到纸面上,还应该有专人负责相关事物的跟进;

·赠送公司的纪念品;

·参观,如参观公司,或厂房等。

·如果必要,合影留念。

浅探现代科学课程评价 篇3

摘 要:科学课程评价是一种权威性、全能性、互动式的评价,它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不可估量作用,并随着教学时段的发展和需要而分成四种类型,即:基础性评价、开拓性评价、养成性评价和概括评价,这四类评价的目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都各有特点,共同组成科学课程评价系统。

关键词:科学课程教学评价;基础性评价;开拓性评价;养成性评价;概括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22-01

新课程评价最大的特点是改过去那种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即所谓“一张试卷定优劣”)为综合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这种注重过程的评价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而逐步深入,它可以分成:基础性评价、开拓性评价、养成性评价和概括性评价四种类型。

一、基础性评价

基础性评价一般用于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其目的主要在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来确定教学起点。有时也用于教学效果不明显或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用来找出问题症结所在。评价目标应该是多方位的,不止是知道学生知识储备和进行探究活动的能力水平,还要知道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态度:能不能从情感上接受,愿意不愿意积极投入等等。这些不是老师简单的一句:“好不好”就解决问题了的,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并且通过谈话,提问或者设计简单问卷调查等形式很自然的呈现给学生。比如:教学知识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来问学生,了解学生关于这个问题知道多少:学生探究能力水平的了解,一般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过程来获得:而动手实验能力,有时通过让学生认识实验材料,讲一讲它们的用途就会知道。

二、开拓性评价

开拓性评价是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随机评价,在教学中用于考察教学活动设计的价值、可行性以及成功率等课堂及时反馈因素。它主要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具体可以评价他们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观察是否全面,提问是否恰当,测量是否准确,设计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交流是否为双向或多向的;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怎么样,动手能力怎么样,同伴之间交往合作的能力怎么样等等。评价主体不仅是科学教师,还应包括家长、其他教师甚至社会人士,尤其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并将它作为开拓性评价的基础。

开拓性评价是考察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它的操作贯穿整个学期,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长期观察,随时将积极的结果公布,以激励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与家长和其他人员配合,对学生为科学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种努力都尽可能的进行评价,并记录在“学生成长记录袋”内,作为他们科学探究的过程经历。北京版等《科学》新教材在学生评价方面做了很好的设计,文明应该充分加以运用。

三、养成性评价

当一个阶段(或单元)教学结束,或一个中心学习活动完成以后,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检测。对本阶段教学目标进行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

养成性评价重在考察阶段学习成果,对不同形式的成果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手段。对实物形式的成果,比如学生制作或模型,可以先分组评选,再上台讲解,给出等级评价;而那些种植或饲养的实物成果,则要结合观察记录和观察报告一起进行,这类评价最好以小组成果的形式出现,在小组内部参与和贡献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以扩大参与面。

对核心科学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可以采取传统的简单卷面考察查,但试题要灵活多样,重在考察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要避免那些记忆性试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写不出的地方可以画图作答。

能力的考核比较复杂,既有探究过程能力,如发现问题、解释问题能力,针对问题进行假设能力,设计、计划实验研究能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总结概括形成概念能力等等,又有动手能力,如实验操作技能、制作工艺、此外,还有社会实践能力,如语言表达、合作交往能力、利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等。这诸多能力的考查,只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课标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采取实际考核和卷面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

四、概括性评价

概括性评价是对学生一个学期学习水平的评价,也是学期评价的总结。它必须包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反映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三个部分:

1、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具体是指学生对待科学学习的兴趣态度,对科学事业和科学家的认识情感,以及对与科学有关一切行为、活动、成果等的价值判断,这些很难通过卷面考查来确定,但却影响学生的一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的主要隐性指标。这类指标的评价应以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表现为主,主要依据发展性评价即学生成长记录袋中所记录的内容、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的成果。

2、科学探究能力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包括他们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和在整个科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进行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制定可操作的实行计划,动手动脑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出结论时所表现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和与人交往,说服的能力等等。这类评价也要以平时的考查记录为主,可以在期末设计统一的现场能力测试,如果操作有难度,也可以对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的学生免试,然后对另一些学生采取针对性测试。

现代课程 篇4

前现代范式是自古希腊文明开始并得以发展完善的,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来体现前现代秩序便是“道德品质是一种中庸,居于两种恶性之间,一种是过多,一种是过少。之所以如此是德性指向中部”。从这位古希腊文明杰出代表的话里我们可以窥探出前现代的含义———它强调一种平衡、均匀、完美,这一点恰好和儒家思想不谋而合。虽然工业化发展迅速,让现代文明得以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我们本身的思想根源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充斥着现代文明和号召推进后现代文明的今天,前现代思想仍然有它的一席之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存在着一种迷茫和混乱,在自身文化并没有被很好地继承和消化的前提下,过于猛烈推进效率至上的现代主义课程观,抹去了人文主义的厚重感。而在后现代文明尚未明确,甚至还和现行的素质教育有所冲突时,现代主义教育观受到来自前现代和后现代双方的冲击,它们都有合理性,也都存在不合理性,所以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后现代课程思想与现代课程的对立与融合

1. 后现代主义

从思维方式的变革来看,“后现代主义”主要指一种发散性、多维化、逆向性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线性思维方式不同,它更强调不确定性、不连续性、质疑性,去否定性和去中心化。如果拥有信念,那么拥有的信念应以怀疑性而非确定性为基础。无论做什么,在作出行动前甚至在做行动时都要怀疑做的可能是错误。存在并非都是合理的,万物也不具备确定性。一切都建立在怀疑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随时可能被推翻而从头再来。绝对的正确也是不存在的,现代主义者强调的普遍性、确定性、准确性、正确性,在后现代领域中都是无法被感知的。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只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下做的特殊决定。我们希望它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会一直正确下去,只能说在当时当地是合理的,而未来的一切却无法预知。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主义来说,与其说是冲击,不如说是恐惧。如果说一切都不再确定,一切都无法预知,也不存在绝对性的真理,那么我们之前建立起的所谓的理性世界随时都将会推翻。

2. 后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想而来,它不同于现代教育观强调着科学实证主义、理性主义、线性因果这样的思维模式,教育目的也是试图追求一种具有确定性的量化结果。后现代教育观不认为目的能够以具体的、量化的结果表示,它认为“目的只能以一般的,甚至是‘模糊’的词汇来描绘”。通过后现代教育家的著作,可以看出他们的表达形式、内容和现代主义教育家大相径庭,很多后现代教育家以诗歌、童话、隐喻等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因为这类文体不同于议论或叙述,它们是开放式的,具有启发性的,只有通过此类形式才能让教育目的保持下去,而逻辑性、精确性话语是封闭的、呆滞的,不具有生命力的。因此,以此为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后现代课程中就应该具备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去中心化等。只有这样的课程观才能符合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思想,在此课程观培养出的学生才能真正适应未来那种不确定的世界。

3. 对立与融合:合理与不合理的交融

在多尔的《课程愿景》一书中,不乏将现代主义称作幽灵的说法。泰勒模式、斯金纳程序、布卢姆目标在后现代者眼里都是幽灵,因为它们是理性主义与精确性的产物。后现代主义者视察目前的教育系统之后,认为这些幽灵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遍布在整个教育系统之中。像实验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以及各种分支的教育学正在逐渐蚕食真正的教育,将教育划分为一块一块,使其“支离破碎”。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把控着目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方向。现代主义的教育生怕一旦放松了控制的弦,整个教育体系就会崩塌,尤其是在课程领域,丝毫不敢掺杂除现代主义外的思想。客观来看,现代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另一方面,在教育目的上,现代主义很容易忽视真正的内在目的,也就是儿童自身的发展需要。多尔也认为现代主义思想的运作以确定性、封闭性和非转变性的框架为前提。因此,尽管现代主义在大机器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却无法有效地处理人的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在追求极致的精确性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却没有跳出来看看这样做是否正确。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指导不能够为人类的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因此与后现代思想的相遇将成为改变目前教育现状的契机。

后现代教育的观点是对现代教育存在问题的正视与抨击,后现代教育针对目前教育过于工具理性化,一切教育任务、教育过程的背后都有功利性目的,且课程分科过细可能会导致学生不会自我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概念和知识,整体意识不强,缺乏逻辑推理与思辨精神。但是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一味地鼓吹后现代主义理论,其不良结果也显而易见。

首先,后现代课程理论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这样无形中就是反对学科的存在,要求消解学科之间的界限直至完全融合。他们认为现有学科教材体系已经很难容纳无限膨胀的知识,如果仍是延续以往科学知识的分科体系,将只能学到片面的、碎片化的知识,而无法整合起来。认识到知识的爆炸性从而改革课程的出发点是好的,这一想法敏锐地把握了目前信息社会的发展动向,也是未来的趋势,但是以此为依据要求取消学科甚至不同类别知识的边界是需要商榷的。

其次,后现代教育强调过程,不允许预设价值和目标的存在。这一点是尤其需要注意的,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不允许教育目的明确化、确定化是很难推行的。现代教育的确存在在教育目的设置方面忽略了“人”,也就是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状况,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要求彻底抛弃预设价值观。这样很容易导致教育的失控,也就是教育的无效化。

由于现代主义教育发展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它的理念在不断地扩充和巩固,并广为传播和接受。因此,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而后现代教育观在此时跳出来也是时势使然。当然由于它本身不如现代主义教育观成熟,它的局限也更为明显。如除了上述,还有认同不确定性的知识观消解了一切真理,这很容易滑向虚无主义并导致最终信仰的缺失等。所以说,不是学科的划分就是错误的,而是要思考如何设置学科或者分配学科的比例最为恰当是关键;不是要讨论教育无目的是对是错,教育重在过程不要结果这样的说法也是因时因地而对错不同的。在现代主义教育势头正劲,而后现代主义教育也言之有理的情况下,坚持‘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都会有片面性,因此,以自身的教育状况采纳不同教育观才是明智之选。

二、前现代课程与现代课程的矛盾与冲突

1. 前现代文化教育观

前现代文化于我们而言就是传统文化,前现代教育就是人文主义为主的教育观,它充斥着融合的氛围。古人喜用“是……也是……也是……”的句式来表达观点,这是一种对多种属性认同的全局式的观点,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特征。反观西方,古希腊时期则注重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观:真、善、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而它们三者也是不可分的。从这些思想可以看出,前现代的教育理念重视整体性、均衡性、对称性,并且求知、求真、求美。古人学术思想的表达往往采用“隐喻”“叙述”“例示”等方式,而不是思辨“分析”“推理”“归纳”等,因此前现代的教育思想是不具备系统的、明确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的知识状况和古人所持的学术思想是浑然一体的。前现代思想目前来看并没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大,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2. 前现代课程教育的缺失

我们经历了前现代,处于现代,又开始受后现代影响。尽管历史久远,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遗忘前现代的文化观和教育观。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历史环境影响,我国没有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而如果连仅存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消亡,我们国家的前途是令人堪忧的。因为一个抛弃自己文化放弃自己根源的人是没有办法立足于世界的。

我们现行的教育基本上是民国时期确定下来的科目再加以丰富,纯科学科目基本都在,与我们本身文化息息相关的目前只剩下语文一科。我们并不缺资源,但是这一方面的教育却越来越差,应该说在一开始没有把这个点作为关注点。毕竟千年的封建社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已经太多太多,所以在一开始教育得以呼吸外来的新鲜空气时就潜意识地将传统暂时搁置一边甚至是持抵触怨愤的态度。而到了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把学校也变得像工厂一样生产学生。数学、物理、化学,这样学之有用且见效迅速的学科地位越来越重,最经典的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传统文学这样的人文主义学科底蕴深厚,且学习起来费时费力,在短期内只能作积累之用的知识就有被淘汰的趋势。更可怕的,因为环境的影响,国学方面的大师越来越少了。由于传统文化在目前课程体系中的缺失,不少专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尽最大的可能让文化在教育活动中传递下去,所以目前的课程现状就是前现代与后现代共同影响的现代课程的变革。

3. 如何看待前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的矛盾

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的矛盾简单说就是传统和现代的矛盾。因为很多经典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也同样具有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如果想让具有正能量的传统文化嵌入现代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行的,二者之间不存在根本性质的对立。所以想要二者兼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实践取向和生活取向,一定要让它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一种形式或者仪式的概念。前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虽有明显差别却又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看上去前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所有思想的融会贯通,一个字“合”,而现代教育正好和它相反,是“分”,但是它们之间的作用却是相互渗透的。前现代文化教育追求真善美,力求平和之美的目的是去除现代教育中浮躁和寡薄之气所需要的。只有处于低层次的教育观才会不自觉地将二者分开,要想真正地做好教育,不仅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对立,更要调和矛盾,毕竟根源性的东西是不能被抛弃的。

总而言之,我们要理性辩证地看待前现代教育和后现代教育观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尝试构建三种观念和平共处的局面,这当然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愿景。现代教育的现状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不要固执地认为某种趋势或观念一定会永存,现代教育已亡论、后现代教育式微论这些观点都是过分看重了某种教育观。教育现状在发展,教育现状自然也会改变,教育终究会向它本该前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文明.后现代教育观与素质教育的契合与背离[J].当代教育科学,2010(8).

[2]王玲,周小虎.后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3]姚文放.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J].西方哲学研究,2011(4).

[4]刘复兴.后现代教育思维的特征与启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实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篇5

【1】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

摘要:

为使学生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学习效率,进一步优化该课程的教学,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ASP动态网页开发技术和ACCESS数据库,设计并开发了功能较为完善的多媒体网上教学系统,实现了用户登录、网络教程、测试题库及在线留言等功能。

系统经测试,运行效果稳定,操作方便、快捷,其功能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交流和学习,为用户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提供了可视化的、易于实现的操作平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杜威课程观的现代解读 篇6

关键词:杜威;课程论;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3-0048-02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是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依据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心理观和社会观,对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颇有特色的课程观,对20世纪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我国现在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儿童、知识和社会相统一的课程设计观

在课程设计中,杜威注重儿童、知识和社会的统一。以儿童为中心是杜威课程论的基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杜威课程论的整个体系就是以人道主义的儿童观为伦理原则来构建和展开的。他认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在他的课程论体系中,“本能和冲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他强调。“本能和冲动”是一切行为之源,“为一切教育提供素材并指出起点”。可见,他的课程论建立的基础和发展的主线是以儿童为中心。

为了便于构建适合儿童需要的课程,杜威提出了儿童的四种本能及其相应的兴趣。包括:社交的本能——谈话或交际方面的兴趣;制造的本能——制造或建造方面的兴趣;艺术的本能——艺术表现方面的兴趣;探究的本能——探索或发现东西方面的兴趣。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根据儿童的自然秉赋,通过适当的课程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为此,他格外重视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力求把学校建成学生自由发展的场所。在杜威学校(Dewey School)杜威就设计了一套以儿童活动作为中心的课程教材,这一课程由与各种作业活动相平行的理智活动所组成。分为历史或社会研究、自然科学、思想交流三个方面。

儿童并不是杜威进行课程设计的唯一出发点和依据,在1902年出版的《儿童与课程》一书中,杜威就对教育中儿童与课程对立的两种课程设计观,即“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进行了批判,揭示了课程设计中儿童与课程的内在统一性以及教材编制中逻辑经验与心理经验的内在统一性。在杜威看来,“学科中心论”注重系统组织的教材。脱离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儿童中心论”则仅仅停留在儿童的兴趣和能力的自发性方面,排斥了儿童的心智训练。他认为,从儿童的现在经验发展到被我们称为科学的有组织的经验是一个持续改造的过程。由此可见,杜威所的课程观既使课程与儿童充满活力的经验相联系,又和当代科学发展所提供的知识相联系。

此外,杜威还论述了知识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学科知识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的进步又依赖于学科知识。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杜威提出了要在儿童、知识与社会内在统一的基础上来设计课程。杜威对课程设计的研究,采用了发展的眼光、过程的观点,揭示了儿童、知识与社会三方面内在的辨证统一关系,消除了“学科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对立,提出了要在儿童、知识和社会内在统一的基础上去设计课程的主张。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很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借鉴。

二、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态观

杜威提出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态观。活动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活动”二字。它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主张就儿童所需要的知识和感兴趣的问题,采取活动作业的方式,组合成单元进行教学。为了便于人们准确理解活动课程的主旨,杜威对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进行了对比并指明了根本分歧:“训练”、“指导和控制”是学科课程的口号,“兴趣”、“自由和主动性”是活动课程的口号。前者的观点是逻辑的,后者的观点是心理的;前者强调教师要有充分的训练和学识。后者则强调教师必须对儿童富有同情心并关心儿童的天赋的本能的知识。

虽然杜威强调教学要以活动课程为中心,但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学科课程。而是认为在教学中要做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他认为:第一,学科课程也是学校课程的一种形式。杜威对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有较为辩证的理解,他对直接经验的重视是众所周知的,但他同时也提出。个人直接经验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个人应该利用别人的经验以弥补自己直接经验的不足。第二。学科课程必须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在学校的实践中。往往是以简化的科学知识的形式引导学生入门。这样做就必然会把一些科学和经验隔离开来。学生虽然学会了一些表示知识的符号,但并没有掌握它们的真实意义。最好的教学是让学生牢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而活动课程是最好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地、扎实地掌握知识的方式。第三,学生年龄不同,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各占的比例也不同。杜威认为,在小学教育中,由于直接经验的背景更加重要,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他强调学生游戏和工作,但在高年级。便逐渐增加学科课程的分量。

目前,我国没有把教学认识、教学发展作为一个有结构、能动的过程来加以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实践性活动在学生认识发展中的作用。学科活动化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为基础,激发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活动促发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使思维活动处于主动的活跃状态。同时,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科与活动的整体性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活动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学生自己去组织,去实验,去探求。在实践中学习。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活动课程不仅是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活动课程不能在学校体系中仅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或延伸,处于从属位置,而应该获得与学科课程同样重要的地位。

因此,我们要切实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对活动课程的开设,要认识到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硬件、软件建设,培训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制定活动课程的内容。完善教学的经验,实现多样化教学。增设活动课程的设备,使学生有效地参加活动课程。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从做中学”的课程实施观

《现代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篇7

1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现代分离技术与传统分离技术不同, 传统的分离技术如离心、沉降、精馏、结晶等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已有讲授, 因此内容安排上首先要避免重复, 应预先了解相关专业学生化工原理的教学内容, 对于没有学过的应用广泛的传统分离技术比如离子交换分离法等也应该适当加以补充。《现代分离技术》课程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 尤其是随着生物、材料等学科的发展和各学科的交叉融合, 各种新型分离技术层出不穷, 并且现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受到课时的限制, 很难将这些内容都讲授给学生, 必须加以取舍, 有选择的讲授。为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必要的。现已出版的分离技术书籍很多, 但是多为介绍单一或少数几种分离技术的著作, 尤以讨论化工分离过程的居多。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多种分离技术[1], 可以作为主要参考教材。但是, 由于教材本身的滞后性, 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完全代表分离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2]。因此, 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就业形势, 为学生适当补充新内容。针对特定的分离技术, 参考相关的专著可以更为全面的把握重点, 是较好的途径。另外, 查阅相关领域的科研论文也是扩充知识面, 了解最新科研动态的方法之一。

在授课内容的设置上, 应做到信息量大, 同时重点突出。不能每种分离技术都一视同仁, 这样只能是泛泛而谈,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把握不住重点,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求甚解。应该结合专业特点, 选择几种和专业及就业密切相关的分离技术讲深讲透, 从基本原理、发展背景、工艺过程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讲授, 让学生系统地理解并掌握所讲内容。另外, 结合本校教师的科研方向及设备条件, 重点介绍涉及到的分离技术, 学生可以去相关实验室进一步学习, 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科学研究与工业化应用并重

长期以来, 高校本科学生一直游离于科学研究之外, 使得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应用中, 缺少综合思维能力。因此, 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比如针对一种分离技术, 讲完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后, 引导学生分析该过程的影响因素, 用于分离时从哪些方面着手去优化工艺条件, 对学生科研思维的锻炼很有帮助。《现代分离技术》课程中所涉及内容的多为正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的新型分离技术, 很多尚未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对于这部分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其工业化应用的前景、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目前在分离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内容, 尤其是本课程课本上涉及较少的分离技术,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 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查阅文献, 了解该技术在国内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

来的发展方向,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分离技术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生产。对于已经工业应用的分离技术如分子蒸馏、反渗透、电渗析等, 应注重对工艺过程的分析和评价, 并对学生加强工程概念的培养。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是面向企业, 而技术要适应国情和具体企业的情况。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技术与经济联系在一起, 对工艺过程的分析和评价不能忽略经济因素, 提升学生的经济意识。比如在脱盐方法的选择上, 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各有利弊, 应从经济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3,4]。此外, 还应引导学生懂得分离过程的复杂性, 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细致的分析, 这样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水平的提高。

3 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

任何分离技术都是为了实际应用, 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需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课程安排上, 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要齐头并进。在实验设置上, 要加强实验可操作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内容要难易适度, 课题内容不能太大, 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易出实验结果。实验课题选择时要根据课堂讲授的重点内容, 以此为依据设计多种分离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 达到传授知识, 提高操作技能的目的。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三相分离技术分离油和蛋白的实验, 对分离到的油和蛋白又分别进行后续处理, 整个过程涉及到固体浸取、溶剂萃取、盐析、膜分离、离子交换等多种分离技术, 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重要的难以操作的或没条件进行单组实验的分离技术, 比如分子蒸馏, 应组织演示实验, 给学生以直观的感性的认识, 加深理解和消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经过几年的实践, 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明玉.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杨德广.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胡小玲, 管萍.化学分离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现代课程 篇8

一、我国《现代设计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基本是于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 因此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经验得失就显得尤为必要;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 在政治、道德上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趋敏感的今天, 设计史对鉴别事物, 以及在地理广阔和历史背景下设计文化价值的形成和持续提供了独特的视角。[1]

但是我国的设计史课堂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我国的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技法、轻理论”的严重弊病。二是在设计史教学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自身发展的特点来进行阶段性划分。例如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等现代设计变革的划分就非常混乱。三是因为对于当前世界设计的新进展缺乏关注和研究, 导致设计史教学中纯粹谈故纸堆, 忘记了历史之用在于以古鉴今。四是轻视讲解纯艺术、政治、经济等因素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例如纳粹政府的标准化运动使现代主义设计在德国纳粹时期仍然在生产和消费领域继续发展, 尤其在很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关键生产部门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二、《现代设计史》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现代设计史教学问题的普遍存在, 导致有些从设计院校毕业的学生, 甚至连“功能主义”、“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后现代设计”、“新现代主义设计”这些名词都搞不清楚。

现代设计史教学问题的普遍存在, 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设计史是一门新兴学科。设计史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 方从属于美术史、建筑史等传统人文学科的范畴中独立出来。1936年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的《现代设计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是西方设计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是西方设计史学科发轫的重要标志。20世纪60年代设计史专业进入英美高校教育层面, 英美等国的大学率先成立了设计史专业, 并组织起以“设计史学会”为代表的专业研究组织, 这标志着设计史学科地位的全面确立。虽然近几十年来, 世界各地设计史的研究成果蔚为大观, 但是我国设计理论研究依然非常薄弱, 远远落后于国外。[2]

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切实把握现代主义设计在现代设计史中的核心地位。这导致现存的有关现代设计史的教材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信息不准确, 过多从美术史、建筑史中借鉴, 生搬硬套, 没有真正体现设计学科的自身特点, 加上时效性不足, 和研究方法较少发掘社会背景, 从而使设计史教学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此外我国实用主义盛行, 设计理论受到轻视。孰不知, 人类活动区域的历史性研究与单个从业者的技能和认知的发展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尤其是“史学提供一种特有的训练, 让人们从一些看似枯燥艰涩的史料开始, 逐渐去领会一种学术的境界, 去掌握一种求真的技能, 去积累一种贯通今古的智慧, 去培养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怀。那理性和良知的训练, 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3]

三、以现代主义设计为主线构筑《现代设计史》课程体系

设计史的教学必须按照设计自身发展的特点来进行阶段性划分, 在此基础上把介绍设计史基础知识与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呈现设计发展脉络与揭示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等影响设计的作用因素相结合, 史论结合、寓评于述, 从设计发展脉络的条分缕析及其因果关系的阐述中体现具有一定概括性并密切联系历史实际的理论认识。

从设计本体发展的角度出发, 这需要在现代设计史教学中不仅要分析世界各主要地区设计的基本特点与发展历程, 还应揭示对整个世界设计发生影响的力量或运动。无疑, 20世纪设计的核心是现代主义设计, 它对该世纪的各种设计和艺术都具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

20世纪初期, 现代主义设计在德意志制造联盟、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等各种设计改革思潮和艺术变革的推动下, 在欧洲建筑领域发展起来, 30年代中期以后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与美国丰裕的市场相结合, 在战后造成空前的国际现代主义设计高潮, 四五十年代以后则完全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形态, 70年代接近终结。通过这场运动, 设计第一次成为为工业化批量生产服务、为大众服务的活动。[4]现代主义设计从功能和结构出发追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创立了工业化时代现代设计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标志着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现代设计真正结束了旧有装饰形态存在的历史。[5]

而以现代主义设计为主线构筑《现代设计史》课程体系, 则可以更为清晰地划分现代设计史的演变阶段, 即1、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 2、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3、新艺术运动, 4、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5、早期的现代主义设计, 6、包豪斯, 7、美国现代设计的兴起, 8、二战后各国的现代设计, 9、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化设计。这些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如图所示。

具体而言, 工业革命引发了设计的根本性变革, 暴露了欧洲设计领域里技艺分离、复古风与装饰风盲目盛行, 尤其是机械产品的设计滥用手工艺的装饰手法, 形式与内部结构、机械化生产不相适应等设计危机。针对这些危机, 欧洲开始掀起了探索新时代条件下设计发展新道路的运动。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首先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新艺术运动重新以自然主义的风格一开设计新鲜气息的先河, 装饰艺术运动则设法把豪华的、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 这三者都是侧重现代设计形式的艺术装饰的形态探索。

早期的现代主义设计脱离传统的观念、风格和技术手法, 适应工业化时代特色, 着力解决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计问题与社会问题, 因而具有民主主义和理想化色彩, 其发展到高潮的集中体现就是融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于一体的包豪斯。美国现代设计的兴起是建立在本土商业性设计的基础之上, 吸收并发展了欧洲的设计思想, 美国的设计追随市场, 工业设计迅速发展, 20世纪30年代流线型设计广泛地流行。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与美国的市场相结合, 现代主义设计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 二战后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国际现代主义设计, 并逐渐出现了本土化特色, 如德国的理性设计、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设计等。

20世纪60年代进入了后工业社会, 现代主义设计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逐渐走向衰退, 设计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形形色色的设计风格和流派此起彼伏, 既有对现代主义设计的修正, 如新现代主义设计;亦有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反叛, 如波普风格、解构主义设计等。另外, 在后工业社会背景下, 人们重新思考设计与环境、设计与人、设计与技术等的关系, 直接导致了绿色设计、通用设计等新的设计风潮。

四、《现代设计史》教学方法的探索

《现代设计史》课程的授课, 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地把握现代设计风格的演变, 方便地讲解纯艺术、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具体的现代设计作品的综合影响, 从而摆脱了传统教学中文字讲解与图片分析的分离状况。此外还可以辅助下列形式提高以现代主义设计为主线构筑《现代设计史》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比如辅助讲座、专题讨论等形式, 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引导性学习;或者是学生根据专业实践方案的重点, 适宜地获取直接的历史经验并就地展开讨论。

总结

综上所述, 以现代主义设计为主线构筑《现代设计史》课程体系, 可以从设计本体的角度清晰地把握现代设计发展的规律。此外, 在教学中如何重点深入地剖析西方政治、艺术、经济等因素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变动社会中的设计演变, 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2007年9月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 (QAA) 学科基准声明之“艺术史、建筑史和设计史” (HAAD) 草案咨询。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P11.

[3]刘洪彩.《现代设计史》[M],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8.

[4]Jonathan M.Woodham.Twentieth-Century Design[M], Oxford:Oxford Press.1997.P96.

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初探 篇9

一、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的重要性

普通物理学是大学学习前一个阶段的主要知识之一, 同时也是其他学科或为本学科后续课程服务的基础。因此, 既要重视物理学本身内在的逻辑性和整体的系统性, 也要重视与其他学科技术衔接的协调性以及现代科技和物理前沿发展的协同性。毋庸置疑, 普通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物理学前沿接口的问题, 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解决好。这已经成为普通物理学教育发展的障碍, 从这个意义上讲, 普通物理学的现代化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二、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所涉及的内容

1.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近几年的分析表明, 对课程现代化的改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运用现代的观点, 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经典物理的内容, 也就是用现代的观点对经典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审视, 或修正或补充, 或重新评价或引深发挥, 挖掘新意。例如, 在讲解力的概念时, 介绍四种基本的自然力;在讲解守恒定律时, 插入对称性理论;在讲授热学时, 补充信息熵, 耗散结构的内容;在讲授狭义相对论时加进广义相对论等。 (2) 另辟蹊径, 介绍现代物理科学的新发展。教学某些章节之后, 可配置一些阅读参考材料;或开设第二课堂, 组织专题讲座或报告会, 介绍科技前沿的热点题目;或开设选修课, 讲解近代物理内容;还可以通过习题和例题渗进现代科技新成就等。上述举措不但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建设, 开阔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的热情, 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 教学体系的现代化。

教学体系的现代化应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角度出发。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正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也由分析方法向系统方法转移。长期使用分析方法, 容易产生孤立的静止的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性与局限性。系统方法是把科学研究对象当做一个系统来处理, 即把研究对象看成是若干相关联的部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分析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层次方向。如在教学中将光学与振动和波动一起讲, 狭义相对论在力学后面讲, 改变以往将物理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几部分的模式, 在组织好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大胆地将物理学新成果、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有机地结合到经典课程内容里。如热学部分加强熵的内容, 介绍在信息科学及其他学科中的应用;磁学部分介绍磁镜原理、磁流体发电等;光学部分介绍光全息等。要把经典部分和现代部分、现代物理内容与经典物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 教师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与探索。

3. 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要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目前的学时就显得紧张。因此,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 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重在加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求充分运用教学媒体和其他工具以增强教学效果, 如幻灯、投影、录像、CAI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物理课既深入又生动, 而且信息量大, 有力地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改革所面临的困难

普通物理课程的现代化面临二个矛盾:一是课程现代化与学时的矛盾;二是如何进行现代化。

先谈课程现代化与学时的矛盾。就程守诛、江之永先生合编的普通物理教材来说, 从1961年第一版到1979年第二版, 一直到1982年的修订本, 很明显, 是在不断地对原来的经典内容进行改革, 并充实了近代物理的内容。如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激光技术等。教材内容不断增加, 而学时不可能增加, 甚至可能减少 (因为新的学科, 如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开设) 。这就是课程现代化与学时的矛盾。再谈如何进行现代化的问题。现在的普通物理一般分为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两部分, 近代物理的理论基础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众所周知,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仅包含大量的数学知识, 而且还非常抽象。怎样避开高深、枯燥的数学, 用形象化的图画来表示抽象的东西, 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普通物理的风格来讲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普通物理课程中, 对当前物理学中最前沿的热点作适当的介绍固然是课程现代化的一个方案, 但如何用普通物理的风格对前沿物理学热点作适当的介绍仍是摆在教师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总之, 普通物理现代化是一项重要而艰难的任务。通过几年的实践, 普通物理现代化取得了成果, 但也存在矛盾。这说明普通物理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 绝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积累经验, 互相交流, 去弊存利, 把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改革逐步推向前进。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把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 以及在把普通物理课程现代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会取得哪些成效等问题。

关键词:普通物理,现代化,内容体系,方法手段

参考文献

[1]赵凯华.普通物理现代化问题[J].大学物理, 1992, 11, (9) :6.

[2]陈玉玲.普通物理课程与“现代化”教学之探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5, 43.

现代课程 篇10

将从2017年开始逐步启用的新课程将“核心素养”分为六大内容:一是具有明确的自身定位和自信,得以自主生活的“自我管理素养”;二是正确处理和运用各领域知识信息,从而合理解决问题的“知识信息处理素养”;三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融合多种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经验,创造新知的“创造性思维素养”;四是以对人的同情、理解及文化感受能力为基础,发现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审美感性素养”;五是在各种情形下有效表达自己想法和情绪并尊重和倾听他人想法的“沟通素养”;六是具有作为地区、国家、世界共同体成员所应具备的价值和态度,积极参与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素养”。

“核心素养”体系的终端就是韩国奉行多年的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四大特征之人:确立自我认同感,主动开拓前途和生活的“自主之人”;懂得多角度思考,勇于挑战自我,不断创建新知的“创意之人”;在理解文化素养和多元价值的基础上,共享并发展人类文化的“有教养之人”;具有共同体意识,争当民主市民,懂得关爱的“共生之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此次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均衡培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的基础素养,加大选修课程设置力度,使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未来愿景选择接受不同的教育;二是改革学习内容和结构,适当缩减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三是设计多样化的学生参与型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验学习乐趣;四是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学生得以省察自己的学习,利用评价结果提高教育和学习质量;五是加强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之间的一贯性;六是在“特色高中”和职业高等教育机构积极应用国家从业能力标准,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基础素养和职务能力。

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篇11

关键词:现代设计方法多媒体工程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c)-0000-00

1 引言

《现代设计方法》是工科学校机械专业及近机类专业重要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它融汇了当今机械设计技术的精华,与各相关学科紧密联系。现代设计方法主要研究设计方法学的基础理论以及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动态设计、有限元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工程遗传算法等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是扩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

课程的特点是设计方法种类多、复杂抽象、理论性强,涉及数学建模、数值分析、模拟仿真等多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工程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同时该课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研究的内容直接面向工程中的优化设计问题,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讲授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外,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由于学分制的实施,现代设计方法教学时数较少,只有2个学分,32个课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既掌握基本理论又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2 教学方法探讨

2.1 课程内容体系的合理安排

现代设计方法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融会新的科学理论和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而形成的,是以设计产品为目标的一个知识群体的总称。目前新兴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设计方法学、优化设计、并行设计、模块化设计、绿色设计、模糊设计、可靠性设计、相似设计、摩擦学设计、动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法等。

通过分析目前新兴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其主要理论分成两大类:一是概念性强的内容,如设计方法学、创新设计、并行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主要涉及设计理念、创新思维、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二是理论性强的内容,如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法、动态设计、遗传算法等,主要涉及算法基本原理、算法的计算机实现等。

现代设计方法的核心是优化设计,各种不同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从本质上讲都是优化设计思想的具体实现方法。由于课程教学大纲计划的授课学时是有限的,因此必须结合当前机械设计的实际需求对课堂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接触到较多的实用知识。围绕机械专业目前的工程设计实际,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方法学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机械产品设计的一般进程、设计规律、设计思维、工作方法、设计工具等;部分机械工程中常用的优化设计理论,主要包括优化设计、机械动态设计、有限元法、可靠性设计、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在各部分内容讲授过程中,以优化思想为主线,注意结合工程实例时刻提及该方法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使学生既学习了基本理论又能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工程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结合

课程中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又较为抽象,同时对于课程的整体理解又具有重要作用,此时宜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例如优化设计的内容,既是学生学习古典优化方法时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建立优化设计思想的重要基础,是需要重点讲解的一部分内容。在由工程实例引入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后,求解该数学模型就需要用到古典典优化理论,这时需要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可以利用板书教学内容停留时间长,逻辑推理清楚、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的优点,提高此部分内容的课堂教学效果。其它如可靠性设计及有限元法等相关的部分内容也适宜部分采用板书教学的方式。

对于课程中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部分内容宜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有利于发挥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且可以对大量实际应用进行动画显示等优点。例如,在讲述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分析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来显示工程结构采用进行网格剖分后的结构离散模型和加载求解后的结构应力云图,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分析的步骤和求解特点。在讲述遗传算法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来显示随着遗传算法的进行,每一代群体的平均适应度及最优个体的适应度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遗传算法中群体的进化过程。

2.3 工程案例教学法

现代设计方法中的部分设计方法,理论性较强且难度大,如优化设计、有限元法、机械动态设计等。在课堂讲授时,如不结合工程案例,则易使教学过程单调枯燥,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讲授过程中需要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法,将合适的工程实例引入教学,由于工程案例引出相关理论内容,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讲述优化设计中的约束优化时,以学生在学习机械设计课程时所做的减速器课程设计为例,当时的设计思路是:先依据传统设计经验确定好关键设计参数,然后依据减速器的工作条件和强度要求进行校核,以确定已选定的设计参数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则再修改设计参数,重新进行校核,最后确定一个满足工作条件和强度要求的设计方案,整个设计过程并未考虑最终得到的减速器设计方案是否是满足工作条件和强度要求的重量最轻、造价最省的设计方案。那么,如何来确定满足工作条件和强度要求的重量最轻的设计方案?在提出此问题后,引导学生依据优化设计的思路进行求解:先确定减速器体积的表达式,以此作为目标函数,并选择表达式中的关键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以工作条件和强度要求作为约束条件,将实际的减速器设计问题转化为在满足约束条件下对目标函数求最优解的优化数学模型,求解此数学模型,即可以确定满足工作条件和强度要求的最优的减速器设计方案。通过这个实例,学生既了解了如何将实际工程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又激发了学生求解此数学模型的兴趣。然后,在此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解如何来求解这一约束优化的问题,即向学生讲解约束优化问题的一般求解方法。

2.4 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填鸭式教育,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主动进行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述可靠性设计的内容时,笔者在这里举了一个起重机钢丝绳可靠性的例子,通过设计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可靠性的内容。假定起重机钢丝绳工作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小于钢丝绳所用材料的许用应力,按传统的强度设计原则,此时钢丝绳的强度是安全的,而实际上起重机钢丝绳的可靠度是否是100%即钢丝绳是否绝对安全?很明显,学生也知道钢丝绳并不是绝对安全,那安全的概率是多少?假定钢丝绳所受荷载和钢丝绳材料的许用应力均是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通过向学生介绍应力-强度干涉理论,让学生自己去推导钢丝绳的可靠度。通过对这个实例的思考和分析,学生体会到机械工程中的物理量都是随机变量,初步建立了可靠性设计的概念,了解了传统的安全系数设计与可靠性设计的区别与联系,同时也掌握了可靠性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教学实践表明,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乐于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学去一步步解决实际问题,他们的自学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2.5 MATLAB软件及ANSYS软件应用于课堂教学

现代设计方法作为一门与工程应用联系紧密的课程,各种设计方法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于实际解决问题时所用的计算机软件工具也必须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工程中广泛应用的MATLAB软件及ANSYS软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

例如,在讲述遗传算法时,针对工程实际问题,在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后,除可以采用一般的计算机语言如C语言或MATLAB来编制遗传算法优化程序进行求解之外,还可采用MATLAB软件的gaot遗传算法优化工具箱,设置运行参数,输入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从而得到问题的最优解。

在讲述有限元法的内容时,除讲述有限元法基本理论外,还向学生介绍了工程中常用的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对一些典型结构分析实例的学习,学生熟悉了利用ANSYS软件进行结构分析的求解过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過这些辅助软件的应用,学生既学习了基本理论,又掌握了利用软件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6 增加实践环节改进

在课程基本内容讲授完后,向学生布置大作业,这些作业都是面向工程应用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去解决。例如,在课程学习基本完成之后,向部分学生布置了一道对减速器进行优化设计的大作业,让学生自己选用合适的优化方法,对其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所设计的减速器进行优化设计。部分同学采用了古典优化算法,自己采用MATLAB语言来编制优化设计程序;部分同学采用了有限元法建立了减速器的结构分析模型并进行了优化设计;部分同学采用了遗传算法并编制了优化程序。通过这些动手项目的训练,学生除了能够有效复习巩固所学内容之外,还能够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锻炼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人才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3 结语

现代设计方法作为一门课时较少且有较大难度的重要专业课,对于任课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既能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又能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提出了挑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上选取以机械优化设计思想为主的知识单元,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工程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表明,这些措施明显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松年,佟杰新,卢秀春.现代设计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现代设计方法》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8(10):226-227.

[3]《现代设计方法》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5):100-101.

现代英语课程分层次教学策略应用 篇12

一、现代英语分层次教学概述

(一) 分层次教学的含义

所谓的现代英语分层次教学, 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 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英语学习的目的, 在符合现代英语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对学生实行分层次英语教学, 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 并且制定分层次的考核体系, 促使各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 真正有效的学习英语, 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较好的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有效的完成英语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时对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颠覆,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转变教师角色, 将课堂还给学生, 体现现代英语教学以学生为本, 以学定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 制定具体的分层次教学内容, 使英语教学面向每个学生、每个方面。

一般在分层次教学中, 流动式的教学模式较为普遍。所谓的流动性教学是指学生的学籍保留在原来专业、原来班级的基础上, 在英语课程设置上, 将所有同年经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重新评测, 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重新分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随着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和自己的学习兴趣随机调动所在层组, 使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环境。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分层次流动式教学的宗旨是:科学评测学生的英语水平, 正确认识学生英语能力的差异性, 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促使学生能够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中获得英语水平的提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在完成英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逐层提高。

(二) 现代英语分层次教学的优势

1.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和难易程度不同, 使得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 不仅可以提高英语基础好的学生的能力, 而且鼓励了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得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 有效解决了学习上的困难。

2.通过分层次教学, 可以提高学校英语教学的针对性,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学生各取所需, 使得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实施分层教学, 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过去的英语教学, 往往不同兼顾英语基础好和差的学生, 教学内容的制定也偏向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能力的提升, 这导致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 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信心, 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实施分层次教学之后, 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制定针对性较强, 这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听得懂教师所讲内容, 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 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息, 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同时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1)

4.进行英语分层次教学, 可以帮助学校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改变了传统的只重视基础好的学生的做法, 转而进行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促进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 分层次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英语分层的原则与依据存在问题。

在进行学生分层的过程中, 不能做到公平公正。一般来说, 学校分层依靠的是学生升学考试的英语成绩, 这就存在一些学生由于发挥失常导致英语成绩不佳, 所分层次不适合其自身英语学习要求的问题。如何避免这一情况, 可以尝试入学后再组织一次英语考试, 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再一次的全面评测, 确保分层的准确性。

2. 教学安排上存在问题。

在实行分层教学之后, 因为全校同级的学生要进行统一的授课, 在教学课程安排上存在很大的时间问题, 往往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同, 协调这些专业的课程安排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 英语同步授课造成学校原有的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相互听课也减少, 不利于教师的学习提高。而且每位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 很难做到针对不同专业进行授课的要求。因此, 在课程、课程和师资安排上, 分层次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学校管理层进行集体磋商解决。

二、现代英语分层次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案

根据现代英语教学的实际要求, 制定分层次教学的内容, 努力提高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效果, 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其英语能力。

(一) 制定科学的层次分组办法, 保证分组的正确性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 不能简单的根据学生的入学考试英语成绩, 应该组织一次全校的新生进行一次英语能力测试, 试题采用相当于PETS二级的难度, 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再一次的考核, 然后结合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 进行综合考虑, 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二) 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A层次的学生代表的是英语尖子生, 这一层次的人数控制在10%左右。因此, 在对A层次的学生的挑选时, 要择优录取, 重点进行培养, 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建议他们参加较高级别的英语等级考试和各种英语竞赛, 提高英语能力。大部分的学生被定为B层次, 在这一层次的学生教学中, 重点是对他们英语较弱环节的查漏补缺, 一般教学目标是通过两年的学习能够顺利的通过A层级的考试。而对于英语基础能力较差的C层级学生,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制定以及教材的选取时都与前两个层级的学生不同, 主要的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 注重提升他们的英语基础能力, 够用为度, 因材施教, 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且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 教材的选择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材选择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 推荐A、B两个层次的学生使用《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对于A层次的学生, 教师应该进行精讲、细讲。对于B层级的学生, 教师授课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对C层级的学生, 推荐使用普通的英语基础教学教材, 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 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活化, 提高教课的趣味性。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例如传统的朗诵教学和利用多媒体设备的现代教学相结合, 对学生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

(四) 定期进行测试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测试时, 也应该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和考核标准。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成绩的波动, 对A、B、C三个层次学生进行动态调整, 这样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积极好学, 刻苦钻研, 不断提高。

(五)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强化听说训练

在教师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尝试性的改革。例如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同时, 分层次教学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 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布置以及课外辅导进行分层, 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积极的开展第二课堂, 促使学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不断推进, 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然而,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用英语人才的培养要求, 分层次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善英语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规范教师的行为。因此, 应该对学生的分层标准进行科学的制定,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以及教材选择进行差别化管理, 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英语教学改革也在摸索中前进。全球化的推动, 加大了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因此, 本文分析了首先介绍了分层次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分层教学策略的具体内容规划。

关键词:英语分层次教学,优势,问题,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董虹凌.对英语分层教学的再思考[J].文教资料, 2005, (5) .

上一篇:新一代大学生下一篇:网络道德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