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2024-06-19

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共8篇)

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篇1

第一章、美术课程知识

第一节、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二、课程价值: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加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三、课程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关注文化与生活4注重创新精神

第二节:美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目标

1: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基础设定的 2:具体目标a造型表现学习领域,b设计应用学习领域,c欣赏评述学习领域,d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二、课程的内容及要求(四个学段)

1、第一学段(1-2年级)

2、第二学段(3-4年级)

3、第三学段(5-6年级)

4、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节、美术课程的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坚持面向群体学生的教学观

2、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3、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4、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5、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6、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7、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8、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二、评价建议:

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2、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4、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第四节、美术教材编写建议

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

二、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

三、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四、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第五节、合理选择美术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类型: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开放性、经济性、适度性、简洁性等原则

三、课程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

2、避免“为了用资源而开发资源”

3、坚持资源共享

4、利用各个学科的教育资源

5、学校应当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必要保障

第六节、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

二、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

三、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相关资料

四、拓展校外美术教学资源

五、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

六、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

第二章、教学论

第一节、教学设计

一、概念和作用:

1、概念:是教师在教学实施前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讲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一种决策,是实现教学目标“施工蓝图”的工程。

2、作用: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使教学更具科学性教学效果更趋最优化有利于教学素质的提高

二、教案的概念及撰写要素

1、概念:称作课时计划,指为增加教学的目的性、程序性和周密性而预先准备的文案。

2、基本要素:a课程、课型、年级、授课人

b教学目标: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三个维度),一般用行为动词表述

c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即教学的基本内容,难点是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

d教学方法: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并灵活安排

e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准备和其他准备

f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布置活动、教学小结)

g板书设计

h课后反思

三、美术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控制、激励、中介、测度等功能

2、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

原则:主体性原则(学生),开放性原则(创新),多样性原则,渐进性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三维目标制定的技巧:行为主体+(情景或条件)+行为动词+表现水平或者标准

四、美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重难点区别:难点具有暂时性和相对性,重点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2、重难点联系:重点是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包含了难点,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不一定是重点,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五、美术教学方法

1、概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学习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2、常用方法:a教师主导型:讲授法、只管演示法、呈示法

b师生互动型:对话发、读书指导法、联系法(实践法)、参观教学法

c学生自主型: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六、美术教学过程

1、概念:教学过程也可称为教学步骤,是实施教学的具体安排,是指美术教师常规性的、周期性的和最基本的教学工作内容,是教学在实践流程上的组织形式。4个环节:组织教学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与演示新技能,巩固新知识或新技能,展示、评价与课程结束.2、课堂巩固的方法:提问、联系、竞赛

3、课堂结束方式:回顾式、提问式、告诫式、悬念式、延展式

七、美术教学作业布置

1、美术作业应注意的问题:a作业形式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b作业分层布置,合理照顾美术差异的学生

c作业布置目的明确

2、作业形式:a体验性学习基本技能

b设计美术综合作业

c社会活动与社会角色体验

d结合各种主题式活动(美化班级活动主题,学生的作业可围绕学校的一次艺术节和运动会开展主题式的美术活动)

八、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1、自主学习阶段--------合作探究--------拓展提升阶段--------总结收货

2、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检查复习,传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九、美术课教案撰写要求及范例:见书本P222 第二节、教学实施

一、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

1、室内授课:一般采取集中授课,或分组讨论、集中讨论等不同组织形式进行教学,优点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规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了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劳逸结合保证了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缺点不能照顾学生的差异,不利于扩大视野知识。

2、室外授课

3、参观活动

二、美术教学实施案例分析及运用

问:此案例中运用了哪些学习方式?答: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第三节、美术教学评价

一、概述: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考试与测验)

二、功能与原则

1、功能:导向、诊断、激励、调控、教学等功能

2、原则:科学性、方向性、客观性、整体性、目的性、可行性、评价和指导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等原则

三、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教学评价建议

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2、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四、美术教学评价的方式

课堂教学具体评价方法:*美术学习档案袋评价方法

*相对评价法 *绝对评价法

*自我评价法

*他人评价法

*问卷法 *观察评分法

*查阅文献资料发

*等级计分法

*静态评价法 *动态评价法(问卷法、调查法、观察法、座谈会)

*形成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等级法、评定法)

*定量评价法 *个体内差异法

*分析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

*终结性评价

第四章、美术基础知识

第一节、素描

一、概述: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以线条或者明暗色而来描绘物象的单色画,轮廓和线条

是素描的一般要素。目的是为了认识对象、研究对象然后表现对象。

分类:创作素描与习作素描,中国写意传统素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素描。

二、基本因素:结构、形体、比例、明暗

遵循的基本原则:训练原则、观察与表现原则

表现方法:用线条,用明暗光影,用线面结合

绘画步骤:整体----局部----整体,a经营构图确定轮廓b深入刻画塑造形象c调整统一完美图画

第二节、速写

一、分类:以15分钟为界线点为快写,30分钟左右为慢写。

作用:培养观察能力,绘画概括能力。能为创作收集大量的素材,提高对形象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探索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能使我们迅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熟练地画出人物和各种动物的动势和神态,对创作构图安排和情节内容的组织会有很大的帮助。

主要表现形式:以线为主,线面结合

二、人物速写:分单个人物速写和场景速写,分静态速写和动态速写。

人物动态艺术表现:a概括与取舍b对比夸张(疏密、虚实、长短、曲直、黑白等对比)

第三节:色彩

一: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彩现象与规律: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色彩的对比(无色彩和有色彩)二:色彩冷暖感(心里现象)暖色、冷色、中性色(绿色和紫色)

三原色:红黄蓝,三原色的对此混合可以得到3种间色和6种复色,包括三原色在内形成12种色彩的色相环,计算机RGB色彩表示法,印刷制版CMYK色彩表示法。

第四节、透视与构图

一、透视现象及种类:a平行透视(一点透视)b成交透视(两点透视)c斜角透视(三点透视)d三点透视(动点透视透视法《清明上河图》)e焦点透视《最后的晚餐》

二、构图的基本原理:均衡与对称,变化与统一

三、构图的基本形式:a对称式(金字塔式、旋转式、放射式)b均衡式(对角线、弧线、渐变式、S形构图、L形构图)

第五节、图案

一、种类:a从空间角度划分(平面图案分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几何形图案、立体图案)b基础图案划分(花草、动物、人物、风景)(具象、抽象)

教师需要研究图案设计的三种形式:绘画形式图案、纹样式图案、混合形式图案

二、图案形式美得原理法则

原理:变化、统一

途径与方法:写生与变化,记忆造型,联想造型,想象造型,数理成型,偶然成型 基础图案的素材来源于写生采集,从优秀艺术资料中采集

第六节、构成一、三大构成: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点、线、面,基本构成方法:重复、渐变、特异、打散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第七节、设计基础

一、广告设计元素:标题设计、文字创作、编排设计、图像创意、商标、地址、电话等

二、标志设计的表现方式:具象形式、意象形式、抽象形式

三、包装设计的三大构成要素:外形要素、构图要素、材料要素

四、装潢设计的基本要素:构图、图画、美术字、色彩

美术字审美原则:思想性、可读性、艺术性

美术字写法:打格、布局、定骨架、双勾字形、填色

第八节、民间工艺美术

一:类型: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皮影、彩灯(制作方法:扎骨架、裱糊、镶边)、风筝、面塑、剪纸(分单色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刀法分阴刻与阳刻,饰纹分月牙纹和锯齿纹)、漆器工艺、染织与刺绣(中国四大名绣:苏、粤、蜀、湘)

第五章、美术画种分类

第一节、中国画(以线造型------书法入画------讲究笔墨)

一、艺术特点:a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艺术观

b遵循与客观自然相默契的法则

c“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原则是中国画写意的核心

d中国画巧用比、喻、兴、借等手法

e诗词入画,提倡诗情画意

f中国画技法(书写线条的方法被称为“用笔’,用水墨的方法被称为“用墨”)

二、中国山水画(三远法,散点透视)

a墨法(破墨与积墨)

b色法(色墨重叠法、色墨对比法)c作画步骤:勾线——皴擦——点染——整理收拾——着色

d色彩形式:浅绛山水、青绿山水(小青绿、大青绿、金碧山水)

三、中国花鸟画

a分类:没骨花鸟画、写意花鸟画、工笔花鸟画

b技法:点染法、勾勒法、勾染法、泼墨法(浓破淡、淡破浓、干破湿、湿破干)、没骨法

四、书法

a书体流变:甲骨文-----金文-----先秦墨迹-----小篆-----隶属-----草书-----楷书-行书 b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藏锋 c结构法:独体字、合体字 d书法理论:王羲之《书论》《笔势论》、米芾《海岳名言》 e笔势:包含两个因素一是行笔的走向,二是行笔的蓄势 f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

g隶变特点:解散篆体,该曲为直;偏旁分化;偏旁混同;结构减省;圆转不断的线条变为方折的断笔

第二节、油画

a油画常见技法:透明覆色法、不透明覆色法(多层次着色法)、不透明一次着色法(直接着色法)

b油画特点:艺术审美的直观性;绘画技法对绘画材料和工具的决定性;作品干燥时间较慢,可空性强;与空气隔绝,可保存时间较长;点彩技法;特殊肌理制作

第三节、版画

一、版画分类:a按印刷方式分凸印版画、凹印版画、平印版画、漏印版画

b依据使用色彩多少分单色版画、套色版画

c依据印数多少分独幅版画和多幅版画

二、版种特点:a木刻属于凸版(创作/复制/木面/木口/套色/笔彩/黑白/水印等木刻)

b铜版画属于凹版

c石版画属于平板

d丝漏版画也称丝网版画

e石膏版画

f砖刻版画

g纸版画(剪贴纸版画、刻纸凹印版画、刻纸凸印版画)

第四节、水彩画(特点是“留空”分方法)

一、特征:a画面大多具有通透的视觉感觉

b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

二、作画技巧: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湿画法(分湿的重叠和湿的接色)

第五节、水粉画

一、衔接:湿接、干接、压接

水粉画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粉、灰、脏、花

第六节、其他画种

一、宣传画分为公共宣传画和商业宣传画

二、连环画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时间的发展过程

三、漫画以表现形式分类有单幅漫画、四格漫画、剧情漫画(连环漫画)等不同的形式

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篇2

在“四化”教学模式的指引下, 积极研究美术理论的教学,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形成一套全新的美术理论教学体系。

一、教学目标立足于民族艺术教育的特色, 全面研究艺术

发展的规律, 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或别出心裁的艺术表现, 更好的服务于艺术创作。比如在美国, 某教育机构做了排名和个性化办学特色评价, 耶鲁大学排名第一, 它以注重古典艺术传统著名;芝加哥大学排名第二位, 注重艺术的创造性;洛杉矶加州大学排名第三位, 以抽象的当代艺术为主调。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美国学校在艺术教育中的个性化特色。所以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艺术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的固有模式。艺术教育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有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和具有创造性的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素质。在课堂上, 我提倡学生创造性思维或别出心裁的认识, 非常强调学科交叉、缘远嫁接的优势发展。批评那种追求模仿老师的风格, 批评那种认为老师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的认识, 在学术问题上鼓励向老师“宣战”, 只有在这种教学氛围下, 才能让学生积极质疑老师所讲的内容, 才能够让学生在艺术问题上进行个性化地理解与创造。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其中课程设置是重要的一环。

依据“四化教学”, 理论课应当占总课时量的15% (包括正常教学和讲座报告等) 。目前, 雕塑院设置了十余门理论类课程供学生学习, 包括“史”和“论”两大类。其中“史”一类的课程包括《中外美术史》《中外雕塑史》《民间美术》《雕塑鉴赏》《岩画艺术》《宗教美术》《北方民族美术》等, 这类课程必须要以历史实为基础,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力, 主动质疑权威理论;“论”一类的课程包括《艺术概论》《民俗学》《艺术哲学》《思维创意》等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美术概论》的课程必须要让学生掌握艺术的发生发展创作于艺术接受等方面的知识, 树立正确的艺术观。这里的重点是要让“史”和“论”类的课程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使之融会贯通, 才能互相促进, 提高教学水平。

在课程设置方面, 应当坚持传统和现代并重的原则。现在很多“史”的课程偏重古代部分, 忽视了近现代部分。艺术近百年的发展对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某些领域甚至是颠覆性的, 所以认识现代艺术的思潮, 创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在课程设置上整合课程, 重视现当代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教学, 是非常必要的。

三、课程的准备工作。

教师要作为课程的开发者, 改变教师只是课程从属者, 详细知识的解释者的身份, 使之变成了课程真正的主导, 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 形成了课程的意识, 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平台和依据, 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 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

首先, 要认真研究课程内容, 做到教师要有学问。在统一的大纲指导下, 上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研、产一体化”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自己设计教学内容。目前, 非常欠缺美术理论的专业教师, 在美术理论层面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 这就要求上课的教师加倍的进行课程准备, 使课堂知识点经得住考验和推敲。

其次,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最重要的是从学生角度想, 营造整个课堂和谐自由的气氛。合理的安排一些ppt课件的比赛, 提高课件的水平。另外要因材施教,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四、教学方法要体现出对学习的主体得到充分的尊重, 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室环境文化的布置根据自己的感觉, 让学生可以自由的用轻松习惯的各种姿势投入学习, 活跃的课堂气氛, 愉快的师生交流。教室的墙面可以挂很多学生作品, 风格各异, 个性明显, 鲜活生动, 这些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创作意识。讲课过程中, 以精讲为主、鼓励大量的阅读文献, 并经常组织某个专题的讨论, 撰写艺术报告, 真正提高对艺术的认识。课时分配以精讲50%、阅读文献20%、讨论20%、报告10%。跟学校相关部门加强沟通, 从学校层面整合资源, 改变边角料课时的现状。

五、考核方法对教学的评价, 看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感受和有没有创造性的表现。

我们的美术教育长期以来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注重知识点的积累, 学生都是再按照教师的要求死记硬背, 模仿老师的方法, 这样就忽视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从而忽视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艺术美, 表达他们的想象和真实情感。课堂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把课堂变成同学们的天堂。同时, 要重视艺术教育的创造性, 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创新, 使学生成为最具创造力的艺术人才队伍。在成绩分配上考试—50%, 撰写的读书报告等占40%, 平时表现10%。

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注意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 (相对评价) 提供学生与课程标准比较 (绝对评价) 与自己的过去比较 (个体内差异评价) 强调客观证明和评价学生,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除考试成绩外,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重视学生其它潜能与特质的发展, 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探究与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观念以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突出过程性评价, 重视学生学习与认识的过程, 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开展形成性评价通过即时、动态、灵活的评价方案, 全面了解学生对艺术的认识情况。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新时代里, 艺术是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的, 艺术教育的内容和理念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大美术理念的出现, 艺术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变化。从技能训练和美学原理为内容的艺术教育是过去特定时代的标准, 不是永远不变的。现代艺术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个, 更新理念, 重新定位艺术教育的理念与功能, 使之更有利于适应“学、研、产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

摘要: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 深入研究国家教育委员会有关人才培养的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关于人才培养的精神, 努力使当代高等艺术教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研、产一体化”高等民族艺术教育办学模式, 形成了“一院”“二中心”“三系”若干“研究所和艺术工作室”的架构体系, 以“四化教学”——即:理论化教学, 技能化教学, 课题化教学, 实践化教学——为主线, 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

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美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审美能力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初中美术课堂更加受到重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美术课堂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也更加喜欢美术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美术课在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对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了研究。

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特点出发,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理论。

1.初中美术课教学目标

新课标强调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要求美术课体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的目标,并使学生在绘画中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美术教育还应当重视学生对文化传承的参与,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

2.美术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

初中美术新课标体现了新时期的教育理念。首先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于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色彩和线条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其次,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使学生情感得到抒发,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和验证教学理论

1.渗透美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美术欣赏方面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发现教材中美术作品的独特之处,并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不同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以此提高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如,在讲授《色彩的感染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朝阳、夕阳的色彩,春天的树叶和秋天的树叶颜色的差别,蓝天白云和雾霾中的天空,让学生通过生活中最直观的色彩的鲜明对比感受并说出哪种颜色对自己的感染力最大。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学习美术不但能让学生感受美,产生愉快的审美体验,还能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如,在学习读书、爱书的情节这一单元时,学生能够感受到书香,还能在书林漫步中欣赏到古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特色,学生看到了古人用的竹简也产生了在上面写毛笔字的欲望,甚至喜欢上了写毛笔字,从而陶冶了情操,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华。美术的学习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单纯美好的精神境界中自由畅游。

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具有形象性,但也具有抽象性,当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画一幅“自己印象中的世界”时,美术便是抽象的。学生要先在头脑中构思要画哪几方面的内容来反映世界,然后思考用怎样的色彩、线条等表现事物的特点,还要设计怎样构图。对于这个主题,有的学生画的是繁华的街市,有的学生画的是宁静的田园,有的学生画的是晴天绿水,有的学生画的是雾霾、浓烟、干涸的河流。学生都带着独特的眼光看世界,并在建立对世界的印象时掺杂了自身的情感态度和生活体验,因此每个学生绘制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学习不单单是欣赏和创造,还是对文化的传承。当学习诗书画印时,学生能够了解画印是什么,为什么要为诗书配上画印,哪些诗书才会有画印。通过学习美术,学生还认识了什么是藏书票、藏书印。此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根据单元主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资源,如《太行丰碑》《寒江独钓图》《柳牛图》等,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不同国画作品的文化背景,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可塑性强,教师要通过美术课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鼓励学生创新,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并明确教学目标,将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娜.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罗才泉.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10).

[3]王晓婧.初中美术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研究[D].温州大学,2011.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答题 篇4

一.名词解释:

1大众艺术

大众艺术是以尽量得到最多群众接受与欣赏为主旨的舞蹈、文学、音乐、戏剧或其他艺术形式。20世纪的大众艺术通常依赖印刷、摄影、唱片、录音带、电影、广播、电视等再现技术,并以都市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各社会的大量集中人口为对象,具有风格变化快、内容多形式,并且不断从贵族艺术、民间艺术、外来艺术汲取营养,在歌曲与歌词、广播、电视、小说、舞蹈及其他许多流行的文娱活动、物件、潮流、风尚等方面利用现代技术的特点。2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3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4学生自我评价

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期望,品德,发展状况,学习行为与结果及个性特征进行判断与评估,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5人文价值

人文即人性文化,“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人文价值即只尊重人性为本的价值理念。

二.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关键。(ˇ)

(正确)学目标的确定是成功开展教学的先决条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目标制定这个教学环节。2兴趣是当今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ˇ)(正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让学生对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成了当今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所谓情趣性行为是指行为的目的与行为的过程基本上同一,或者说过程不被子目的过分约束,这种行为给人的是轻松、愉悦和舒适。就本性而言,人一般都喜欢情趣性行为。但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在很多情况下又不得不进行一些意志性行为。因为人毕竟是有意识、有追求、有有意志的生物。毫无疑问,美术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意志性的行为。但是,美术在基本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它更多地要依靠情趣性行为才能够得以实现。富有趣味和情趣、充满美感体验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手段。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去引导,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潜能就能得到较好的开发。在这次新制订的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设中,就要求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上述的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引发了学生学习激情的好例子。

3美术的审美娱乐价值,主要是通过艺术创作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

(错误)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艺术作品之所以特别受人欢迎,在于它能给人以精神上享受,通过欣赏艺术是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美感。另外,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身心放松,从而以更为充沛的精神去投入新的工作.

4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ˇ)

(正确)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5大众艺术是以尽量得到最多群众接受与欣赏为主旨的舞蹈、文学、音乐、戏剧或其他艺术形式。(ˇ)(正确)大众艺术是以尽量得到最多群众接受与欣赏为主旨的舞蹈、文学、音乐、戏剧或其他艺术形式。20世纪的大众艺术通常依赖印刷、摄影、唱片、录音带、电影、广播、电视等再现技术,并以都市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各社会的大量集中人口为对象,具有风格变化快、内容多形式,并且不断从贵族艺术、民间艺术、外来艺术汲取营养,在歌曲与歌词、广播、电视、小说、舞蹈及其他许多流行的文娱活动、物件、潮流、风尚等方面利用现代技术的特点。

三.简答题

1课外美术课程资源有哪些

一提到美术课,很多人想到了素描、颜料、色彩,这仅仅是美术学习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术资源是十分重要的,1例如饭店、宾馆为了装饰,都有书法和绘画作品,如名人绘画挂历、油画风景挂画,○2与他人积极交流,共享美学资源 ○3充分利用网略资源,丰富资源广度与深度 ○“美”学的研究本来就是一个宽广无限延伸的话题,仅仅依赖于课程教学和课本的内容,给学生对美学的认知带来局限,不容易拓宽学生的视野及对美学的认知与理解,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及审美情趣。

2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自主评价,可以让学生对问题的结论有新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思辩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反思意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评价活动是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开辟评价机会,鼓励学生学习自主评价;通过自主评价,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再次尝试的欲望。要让学生正确参与评价,促进评价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评价方法的指导,使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评价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四.论述 1美国视觉艺术教育下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哪些启迪,并举例说明。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包括影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造型手法多种多样;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既包括两维的平面绘画作品和三维的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视觉艺术等视觉艺术形式。

而对于视觉艺术这种形式,美国的视觉艺术通过几百年的时间适应与改革,现在已经开始引领世界潮流,尤其是美国的电影艺术更是独霸全球,这一切都要归于美国视觉艺术的教育发达。

后现代课程观是指运用宏观综合的视野,描绘了后现代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蓝图,以寻求取代现代性的单向独白式权威教育。

回顾美国艺术教育范式,在近代发展的轨迹,20世纪40至60年代是罗恩菲德的“儿童——艺术家”理念的全盛期,七八十年代则是拨乱反正,回归艺术科本身知识的“学科本位”与“教师中心”主体课程,90年代中后期,标志着从现代主义过渡到后现代主义理想,重现社会反思,文化批判与深度建构,即如何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的“视觉文化课程”的形成。

因此,从三点总结美国的视觉艺术教育下的后现代观给予我们的启迪:(1)图形话语是一种流行与全球且无需翻译的语言;

(2)需要通过必要的学习才能获得获得阅读“等同深奥”的视觉读写能力;

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篇5

一、我国古代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

二、我国近代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政府普遍重视美术(艺术)教育

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扩展

1.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2.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 3.美术课程结构的多样性

第三节 美术新课程的改革创新

一、新的课程改革理念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二、新的课程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目标 3.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目标

三、新的课程教学内容

四、新的教学方法

五、新的教学评价

第二章 美术课程论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基础

第一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含义及性质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含义

1.美术课程的含义 2.美术教学的含义

二、美术课程的性质

1.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2.美术课程的工具性

3.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第二节 美术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一、理论界对课程教学论研究对象的探讨情况

1.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教学的规律

2.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各种教学变量或教学要素 3.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活动

二、美术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1.需要具体研究的三个方面 2.需要认真解决的五个问题

第三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

一、美术课程教学论与哲学的关系

1.哲学是美术课程教学最根本的基础

2.哲学中关于认识的来源和知识的性质的观点,影响课程教学的设计和教学方法

3.认识论中有关知识的价值、分类等问题,对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美术课程教学论与心理学的关系

1.行为主义对美术课程教学论的影响 2.认知学派对美术课程教学论的影响

3.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美术课程教学论的影响

三、美术课程教学论与社会学的关系

1.学校美术课程教学与社会政治、经济有着生生不息的关系

2.学校美术课程教学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影响

3.“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思想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的”

第三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一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及功能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

二、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组织功能 3.激励功能 4.评价功能

第二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趋向

1.伦理政治的价值取向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3.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4.学科本位的价值取向

二、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形式取向

1.普遍性目标取向 2.行为性目标取向 3.生成性目标取向 4.表现性目标取向

第三节 美术新课程教学的目标维度

一、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二、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涵义

1.知识与技能的获取 2.过程与方法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

三、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目标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目标的比较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目标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目标的变化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阶段目标 3.高中美术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

第四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第一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内容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含义

1.课程与教学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 2.课程与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3.课程与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

二、美术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2.课程与教学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 3.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综合化 4.课程内容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

三、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内容

1.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与教学内容 2.高中阶段美术课程与教学内容

第二节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美术课程资源的涵义

二、美术课程资源的内容

1.校内课程资源 2.校外课程资源 3.教师资源

4.网络和信息化课程资源

第三节 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一、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涵义及意义

1.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2.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意义

二、我国现代的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2.个别化教学(个别辅导)3.现场教学

三、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1.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班级授课制 2.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3.现代个别化教学制 4.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五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过程 第一节 美术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概念

二、美术教学过程的功能

1.教学功能 2.发展功能

3.教育功能 4.审美功能

三、美术教学过程的本质

1.美术教学过程是教师的 “教”与学生的 “学”的统一 2.美术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3.美术教学过程是知识掌握与认识过程的统一

第二节 美术新课程与学习方法的变革

一、学习方式的含义

二、学习方式改革的重大意义

1.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 2.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3.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迫切需要

三、构建现代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探究学习

第三节 美术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追求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1.树立 “学习中心论”思想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 2.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标 3.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4.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第六章 美术教学模式与方法

第一节 美术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整体性 2.操作性 3.简约性 4.开放性 5.优效性

三、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1.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2.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四、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

1.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 2.合作教学模式 3.研究性教学模式 4.体验性教学模式 5.最优化教学模式

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古代社会关于教学模式的探索

1.孔 子 2.苏格拉底

二、近现代国内外主要的教学模式

1.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

2.赫尔巴特四个阶段教学模式 3.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 4.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 5.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 6.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模式 7.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 8.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 9.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0.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 11.奥苏贝尔 “先行者”教学模式 12.萨奇曼探究训练教学模式

13.兰本达 “探究———研讨”教学模式 14.阿莫纳什维利合作教学模式 15.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

三、新时期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1.自学辅导类教学模式 2.目标类教学模式 3.创造类教学模式 4.情境类教学模式 5.技能类教学模式

四、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

1.由单一性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展

2.由归纳型向演绎型再到归纳、演绎型并举的教学模式发展

3.由单维为主向整体构建教学模式的转变 4.由单项目标向全人发展的目标发展 5.由传统手段向现代技术手段发展

一、美术教学方法的概念

1.教学方法的含义 2.教学方法的特征

① 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 ② 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 ③ 教学方法具有互动性 ④ 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

二、美术教学方法的类型

1.教师主导型(提示型)教学方法 2.师生互动型(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 3.学生自我活动型(自主型)教学方法

三、美术教学方法的选择

1.选择教学方法要符合课程与教学目标和任务 2.选择教学方法要适合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3.选择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和特点 4.选择教学方法要适应教师自身的素质

第七章 美术教学原则与策略

第一节 美术教学原则

一、美术教学原则的概述

1.美术教学原则的含义 2.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 ① 教学实践的经验 ② 教育教学目的 ③ 教学过程的规律 ④ 现代科学理论基础

二、美术教学原则 1.素质教育与审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2.“双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3.视觉思维训练与培养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4.直观教学与启发性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5.精讲善练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6.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7.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8.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美术教学策略的含义与特征

一、美术教学策略的涵义

二、美术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特征 2.操作性特征 3.指向性特征 4.灵活多样性特征

第三节 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问题探究教学策略

二、合作教学策略

三、认知教学策略

四、情感优化策略

第八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一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含义

第一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含义

二、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鉴定功能 2.导向规范功能 3.激励促进功能

第二节 美术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一、我国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二、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目标和建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 “课程评价”目标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 “评价建议” 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 “评价建议”

第三节 美术学生与教师的评价

一、美术学生的评价

1.学生评价的目的意义 2.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指标 3.学生评价的方式方法

第九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中的教师 第一节 美术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教师角色的概述

1.教师角色的含义 2.教师角色的特征

二、教师角色的转换

1.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

3.由课程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学习研究者

第二节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师素质

一、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1.新的教学观 2.新的学生观 3.新的教材观 4.新的学习观

二、高尚的师德与艺德

1.品行高尚 2.爱岗敬业 3.教书育人 4.艺德健康

三、丰富的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美术理论知识 2.美术技能知识 3.人文知识

4.教育、心理学知识

四、较强的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

1.教育教学能力 2.科学研究能力

五、文明的仪表风度

1.仪表风范 2.举止姿态 3.性格情绪

第三节 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三、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思考

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篇6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1.()是教师教学的对象 A.课本 B.学生 C.家长 D.多媒体 正确答案:

2.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伪自然主义期、青春危机期、()七个阶段。A.成熟期 B.迷茫期 C.青春期 D.幼年期 正确答案:

3.示范的主要目的是()A.行为的的展示和模仿

B.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C.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D.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正确答案:

4.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①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④良好的意志品质,并大胆想象。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5.()把视觉文化的艺术课程形象地比作城市的交通运输平面图。A.阿瑟●弗兰 B.帕梅拉●泰勒 C.史蒂文●卡尔彭特 D.罗恩菲德 正确答案:

6.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

A.学习成绩 教学内容 B.学习时间 教学手段 C.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

D.学习效果 教学工作过程 正确答案:

7.下列组织形式中不是教材的组织方法是()? A.逻辑式组织 B.心理式组织 C.折衷式组织 D.中心式组织 正确答案:

8.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A.亚里士多德 B.阿尔伯蒂 C.丢勒

D.夸美纽斯 正确答案:

9.教案的作用是:()促进周密的思考;获得备忘的效果;记录教学的过程;引导反思与改进;与他人更好地交流。A.明确教学的目标 B.引导学生的学习C.督促教师的授课技能 D.提示教学流程 正确答案:

10.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为基础的,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A.劳动 B.知识 C.能力 D.技术 正确答案:

11.备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是:人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A.劳动能力 B.生活态度 C.意志品质 D.道德修养 正确答案:

12.在中国古代艺匠进行的实用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A.提升素质、陶冶性情 B.重视娱乐遣兴、抒情展意 C.实用型的工艺人才 D.强调品位的提升 正确答案:

13.备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是:人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A.劳动能力 B.生活态度 C.意志品质 D.精神追求 正确答案:

14.以下()课程能使学生获得最一般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 A.音乐课程 B.体育课程 C.美术课程 D.英语课程 正确答案:

15.1924年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第一次在《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 》一书中首先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A.贝拉●巴拉兹

B.尼古拉斯●梅尔左夫 C.弗里德曼 D.米尔佐夫 正确答案:

16.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也正是“ ”语境下美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A.视觉文化 B.写意表现 C.具象造型 D.抽象造型 正确答案:

17.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文字和()两大类 A.图像 B.画笔 C.视频 D.画纸 正确答案:

18.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要求不包括()A.教学计划要严谨 B.整节课都要经新课 C.掌控课堂

D.教学效益最大化 正确答案:

19.教案有一些基本的要素,它通常包括:课题;年级;授课人;()A.课时 B.学生 C.多媒体 D.老师 正确答案:

20.美术教育具有()的特点

A.“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B.净化心灵 C.陶冶情操 D.提高修养 正确答案:

21.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文字和()两大类。A.图像 B.画笔 C.视频 D.画纸 正确答案:

22.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是实现新课改的()。A.重要内容、必要条件;B.核心、关键; C.重点、任务;

D.基本内容、基础。正确答案:

23.新课程倡导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 要求建立()的教师评价体系? A.发展性的 B.持续性的 C.稳定性的 D.专业性的 正确答案:

24.教案编制需要把握如下要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了解教学情景;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或其他);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或制作PPT演示文稿)。A.了解学生个性 B.确定教学目标 C.分析难点、重点 D.掌握授课时间 正确答案:

25.教案的作用是:()促进周密的思考;获得备忘的效果;记录教学的过程;引导反思与改进;与他人更好地交流。A.明确教学的目标 B.引导学生的学习C.督促教师的授课技能 D.清楚教学流程 正确答案:

26.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更新观念 B.转变方式 C.调整结构 D.重建制度 正确答案:

27.清政府于1904年1月颁布()确立了图画手工课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中

A.“癸卯学制” B.洋务运动 C.教会教育

D.“新学”教育 正确答案:

28.创造过程由构想和()两个阶段构成 A.实施 B.计划 C.场所 D.说明 正确答案:

29.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也正是“()”语境下美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A.视觉文化 B.写意表现 C.具象造型 D.抽象造型 正确答案:

30.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是实现新课改的()A.重要内容、必要条件 B.核心、关键 C.重点、任务

D.基本内容、基础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1.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大致从两个方向展开()A.是以审美为目的的,上层社会或文化人的博雅教育 B.是以休闲为目的,大众化的绘画教育

C.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下层社会或艺匠的美术教育 D.是以娱乐为目的,消费性的工匠教育 正确答案:

2.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三个阶段的要求 A.透 # 熟悉 B.化 C.理解 正确答案:

3.美术教学评价的内涵提到,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教师()A.强调学习成绩,让“差生”感到羞愧 B.提高学生尊严、保护学生隐私 C.学生相互欣赏、教师时刻提供帮助 D.对学生欣赏和帮助 正确答案:

4.当今的少年儿童在服饰消费方面存在这盲目追逐时尚,过分讲求品牌的炫耀性消费误区,这主要体现在()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A.广告图片宣传 B.商品质量 C.消费观念 D.价值观 正确答案:

5.课堂仪式包括?()和()两种 A.上课仪式 B.问好仪式 C.下课仪式 D.敬礼仪式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前者是建议性的,而后者是指导性的。()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美术教材包括文字材料和视听材料,美术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美术的审美娱乐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艺术创作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讨论的方法适应性比较窄,一般课堂不予适用。()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脑力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它体现的是,人类对周围事物观察的敏锐和创造意识的不断增长。()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1.导入可分为()两类。A.举例导入、直接导入 B.直接导入、间接导入 C.故事导入、情景导入 D.试错导入、观摩导入 正确答案:

2.()把视觉文化的艺术课程形象地比作城市的交通运输平面图。A.阿瑟●弗兰 B.帕梅拉●泰勒 C.史蒂文●卡尔彭特 D.罗恩菲德 正确答案:

3.教案编制需要把握如下要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了解教学情景;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或其他);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或制作PPT演示文稿)。A.了解学生个性 B.确定教学目标 C.分析难点、重点 D.掌握授课时间 正确答案:

4.美术教育具有()的特点 A.“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B.净化心灵 C.陶冶情操 D.修身养性 正确答案:

5.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文字和()两大类

A.图像 B.画笔 C.视频 D.画纸 正确答案:

6.审美教育的价值有:(),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 B.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 C.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 D.促进社会的自然价值 正确答案:

7.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更新观念 B.转变方式 C.调整结构 D.重建制度 正确答案:

8.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是实现新课改的()A.重要内容、必要条件 B.核心、关键 C.重点、任务

D.基本内容、基础 正确答案:

9.清政府于1904年1月颁布()确立了图画手工课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中 A.“癸卯学制” B.洋务运动 C.教会教育

D.“新学”教育 正确答案:

10.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结尾的时候说:“好的,同学们,我们这节水彩课就讲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一幅关于水果的水彩画,下节课对大家的作品进行点评”。这种类型的结尾属于()

A.总结性结尾 B.交代性结尾 C.启发性结尾 D.悬念性结尾 正确答案:

11.下列选项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一项是 A.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 C.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D.教师要学会自我评价、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正确答案:

12.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A.亚里士多德 B.阿尔伯蒂 C.丢勒

D.夸美纽斯 正确答案:

13.教师讲课要求使用规范语言。“规范语言”是指()A.普通话 B.方言 C.幽默语言 D.专业语言 正确答案:

14.美术课程标准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 A.要求 B.目标 C.主旨 D.内容 正确答案:

15.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伪自然主义期、青春危机期、()七个阶段。A.成熟期 B.迷茫期 C.青春期 D.幼年期 正确答案:

16.评价的功能不包括()? A.导引功能 B.导向功能 C.刺激功能 D.鉴定功能 正确答案:

17.美术教师可以向民间艺人学习()A.纺织 B.铸造 C.舞蹈 D.蜡染 正确答案:

18.美术教育具有()的特点 A.“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B.净化心灵 C.陶冶情操 D.提高修养

正确答案:

19.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是实现新课改的()。A.重要内容、必要条件;B.核心、关键; C.重点、任务;

D.基本内容、基础。正确答案:

20.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伪自然主义期、青春危机期、()七个阶段。A.成熟期 B.迷茫期 C.青春期 D.懵懂期 正确答案:

21.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规定,教学目标可分为三部分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重点与难点 C.学生与教材 D.内容与环境 正确答案:

22.下列组织形式中不是教材的组织方法是()? A.逻辑式组织 B.心理式组织 C.折衷式组织 D.中心式组织 正确答案:

23.审美教育的价值有:(),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 B.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 C.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

D.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价值 正确答案:

24.导入可分为?()两类 A.举例导入、直接导入 B.直接导入、间接导入 C.故事导入、情景导入 D.试错导入、观摩导入 正确答案:

25.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结尾的时候说:“好的,同学们,我们这节水彩课就讲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一幅关于水果的水彩画,下节课对大家的作品进行点评”。这种类型的结尾属于()

A.总结性结尾 B.交代性结尾

C.启发性结尾 D.悬念性结尾 正确答案:

26.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论述中最准确的是()

A.美术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认识到“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B.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建立 C.美术课程的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

D.现代课程评价,已从动态评价转向静态,关注点从教学过程的分析和评价转到教 正确答案:

27.示范的主要目的是()A.行为的的展示和模仿

B.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C.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D.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正确答案:

28.在中国古代艺匠进行的实用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A.提升素质、陶冶性情 B.重视娱乐遣兴、抒情展意 C.实用型的工艺人才 D.强调品位的提升 正确答案:

29.创造价值体系包括:形成创造意识、提供多维模式、()A.提供发展空间 B.实施创造计划 C.提供创造的技能 D.实施发展计划 正确答案:

30.教案的作用是:()促进周密的思考;获得备忘的效果;记录教学的过程;引导反思与改进;与他人更好地交流。A.明确教学的目标 B.引导学生的学习C.督促教师的授课技能 D.清楚教学流程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1.长期以来美术鉴赏教育要解决的正是如何使学生获得“()”与“()”作品的能力。A.创作 B.临摹 C.分析 D.理解 正确答案:

2.社会之所以如此丰富,正是由于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差异,这种差异是指()A.有人是慷慨的、有人是吝啬的 B.有人是豪爽的,有人是苟且的 C.有人是善良的,有人是残暴的 D.有人是勤勉的,有人是懒惰的 正确答案:

3.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三个阶段的要求 A.透 # 熟悉 B.化 C.理解 正确答案:

4.教案编制需要把握如下要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或其他);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或制作PPT演示文稿)。A.了解教学情景 B.确定教学目标 C.分析难点、重点 D.掌握授课时间 正确答案:

5.在上层社会或文化人中,进行的博雅美术教育,主要的教学或学习方法是()A.注重学习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B.临摹、观察、记忆和写生相结合 C.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师徒式 D.技艺特色十分浓郁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1.美术的审美娱乐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艺术创作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前者是建议性的,而后者是指导性的。()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国家标准》的实验稿,力求体现素质教育。()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新中国成立后,高中一直没有美术课,国家教委于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至此。普通高中才有了美术课。()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1.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A.亚里士多德 B.阿尔伯蒂 C.丢勒

D.夸美纽斯 正确答案:

2.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更新观念 B.转变方式 C.调整结构 D.重建制度

正确答案:

3.人类思维的两大形式是直觉和()A.情感 B.理性 C.想象 D.思维 正确答案:

4.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也正是“()”语境下美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A.视觉文化 B.写意表现 C.具象造型 D.抽象造型 正确答案:

5.导入可分为()两类。A.举例导入、直接导入 B.直接导入、间接导入 C.故事导入、情景导入 D.试错导入、观摩导入 正确答案:

6.教案编制需要把握如下要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了解教学情景;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或其他);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或制作PPT演示文稿)。A.了解学生个性 B.确定教学目标 C.分析难点、重点 D.掌握授课时间 正确答案:

7.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是实现新课改的()A.重要内容、必要条件 B.核心、关键 C.重点、任务

D.基本内容、基础 正确答案:

8.创造价值体系包括:形成创造意识、提供多维模式、()A.提供发展空间 B.实施创造计划 C.提供创造的技能 D.实施发展计划 正确答案:

9.课外美术教育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及其理念,以培养“()”为目标,以()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艺术教学的新型育人途径的探究型的美术教育。A.情、人性 B.人、个性 C.人性、人 D.人性、个性

正确答案:

10.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文字和()两大类。A.图像 B.画笔 C.视频 D.画纸 正确答案:

11.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更新观念 B.转变方式 C.调整结构 D.重建制度 正确答案:

12.“学高为师”不包括。()A.知识面 B.业务精炼 C.教学能力

D.语言表达能力 正确答案:

13.示范的主要目的是()A.行为的的展示和模仿

B.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C.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D.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正确答案:

14.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伪自然主义期、青春危机期、()七个阶段。A.成熟期 B.迷茫期 C.青春期 D.幼年期 正确答案:

15.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要求不包括()A.教学计划要严谨 B.整节课都要经新课 C.掌控课堂

D.教学效益最大化 正确答案:

16.1924年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第一次在《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 》一书中首先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A.贝拉●巴拉兹

B.尼古拉斯●梅尔左夫 C.弗里德曼 D.米尔佐夫

正确答案:

17.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也正是“ ”语境下美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A.视觉文化 B.写意表现 C.具象造型 D.抽象造型 正确答案:

18.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①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④良好的意志品质,并大胆想象。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19.审美教育的价值有:(),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 B.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 C.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 D.促进社会的自然价值 正确答案:

20.1925年,德国大建筑家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设立了“()” 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快速发展,讲究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以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A.英国伦敦 B.工艺美术联盟 C.万国博览会

D.公立包豪斯学校 正确答案:

21.1924年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第一次在《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 》一书中首先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A.贝拉﹒巴拉兹

B.尼古拉斯﹒梅尔左夫 C.弗里德曼 D.米尔佐夫 正确答案:

22.美术课程能让学生直接接触物质环境,这是因为美术课程学习的对象是()A.符号 B.概念 C.公式 D.形象 正确答案:

23.以下()课程能使学生获得最一般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

A.音乐课程 B.体育课程 C.美术课程 D.英语课程 正确答案:

24.备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是:人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A.劳动能力 B.生活态度 C.意志品质 D.精神追求 正确答案:

25.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伪自然主义期、青春危机期、()七个阶段。A.成熟期 B.迷茫期 C.青春期 D.懵懂期 正确答案:

26.教案有一些基本的要素,它通常包括:课题;年级;授课人;()A.课时 B.学生 C.多媒体 D.老师 正确答案:

27.教案的作用是:()促进周密的思考;获得备忘的效果;记录教学的过程;引导反思与改进;与他人更好地交流。A.明确教学的目标 B.引导学生的学习C.督促教师的授课技能 D.提示教学流程 正确答案:

28.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文字和()两大类 A.图像 B.画笔 C.视频 D.画纸 正确答案:

29.()把视觉文化的艺术课程形象地比作城市的交通运输平面图。A.阿瑟●弗兰 B.帕梅拉●泰勒 C.史蒂文●卡尔彭特 D.罗恩菲德 正确答案:

30.以下()课程能使学生获得最一般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

A.音乐课程 B.体育课程 C.美术课程 D.英语课程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1.美术教学评价的内涵提到,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教师()A.强调学习成绩,让“差生”感到羞愧 B.提高学生尊严、保护学生隐私 C.学生相互欣赏、教师时刻提供帮助 D.对学生欣赏和帮助 正确答案:

2.当今的少年儿童在服饰消费方面存在这盲目追逐时尚,过分讲求品牌的炫耀性消费误区,这主要体现在()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A.广告图片宣传 B.商品质量 C.消费观念 D.价值观 正确答案:

3.教案编制需要把握如下要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或其他);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或制作PPT演示文稿)。A.了解教学情景 B.确定教学目标 C.分析难点、重点 D.掌握授课时间 正确答案:

4.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大致从两个方向展开()A.是以审美为目的的,上层社会或文化人的博雅教育 B.是以休闲为目的,大众化的绘画教育

C.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下层社会或艺匠的美术教育 D.是以娱乐为目的,消费性的工匠教育 正确答案:

5.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三个阶段的要求 A.透 # 熟悉 B.化

C.理解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1.米尔顿●弗里德曼生于纽约市一个工人阶级的犹太人家庭,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凭借在“消费理论分析、货币史和货币理论研究领域中的成就”和“对经济稳定政策的错综复杂性的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美术教材包括文字材料和视听材料,美术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于,教师要始终坚持不懈的去学习,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和技巧,厚积而薄发,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高尚的师德才能建立和发展。()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美术的审美娱乐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艺术创作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脑力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它体现的是,人类对周围事物观察的敏锐和创造意识的不断增长。()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1.美术教育具有()的特点 A.“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B.净化心灵 C.陶冶情操 D.提高修养 正确答案:

2.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结尾的时候说:“好的,同学们,我们这节水彩课就讲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一幅关于水果的水彩画,下节课对大家的作品进行点评”。这种类型的结尾属于()

A.总结性结尾 B.交代性结尾 C.启发性结尾 D.悬念性结尾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篇7

在《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钱初熹先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集中体现在,他不仅高屋建瓴地对美术教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性概括,更在编写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关于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发展改革的重要思考。钱初熹突破性地对美术课程改革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予以深入剖析,在他看来,美术教学近年来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与发展,然而从多元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依然存在着两大问题。首先是教学理念问题,钱初熹指出,当前我国的美术教学在观念和方法上都呈现出较为浓厚的西化色彩,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影响依然有待加强。我国的美术教学开始时间比较晚,尤其是我国许多高校的美术教学理念都是建立在西方的美术教学理念之上的,更有甚者直接照搬西方的教学理念,这种状况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美术教学才开始和国外进行交流,尽管如此,发展至今我国的美术教育理念与方式依旧存留着西方教育的影子。近年来,我国开始频繁地进行美术教育改革,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教育方式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但是这一点依旧不容忽视。此外,社会文化价值评价体系当中,美术教学的侧重点更多也集中于技能教学而非熏陶,这就很容易使得美术教学流于形式,而不能很好地起到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是我国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问题。《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中明确指出,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调整。很明显,现今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大纲已经略显陈旧,数次的修改与调整也没有改变这种陈旧落后的状况,实际上这是缺乏对传统突破的表现。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说,现代美术教学和音乐教学相似,都是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少量选修课程组成,而且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划分较为清晰,但是内部结构却十分混乱,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都过分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过多地追求高品质实际上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正所谓“高处不胜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传授的知识不接地气,学生自然缺少学习的兴趣,同时,许多课程内容都严重脱离实际,这也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指出,上述两大问题是当前许多中国高校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很容易被人忽视,因此也应当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引起重视。

基于多元文化传播的视角,钱初熹尝试针对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两大问题给出自己的回答。针对美术教学理念落后这一问题,作者强调实现美术教学在观念上的多元化发展,应采用多元文化的视角与观念来审视美术教育的教学理念问题。多元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思想理念,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加深多元文化思想的渗透,尤其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更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多元文化的发展氛围,领悟文化发展的内涵,而这些活动的基础则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突破。只有突破了传统思想观念,全新的教育方式才能够得以迅速发展。书中提及,对于现代美术教学而言,绝不仅仅是单纯简单的教学活动,美术教学更是一种教学理念与文化的相互结合,社会文化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而美术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现代文化发展多元化的特点十分显著,《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也提到,必须重视美术教学在传统文化、民族教育、文化精神等方面造成的重要影响,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迅速发展并且得到提高。如果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首先要从高校美术教师的角度出发,对美术教师进行思想的革新,应当明确的是,思想观念的改革要比任何形式的改革都有重要意义,教学观念的改革需要对教师进行完整全面的教育,对于当前美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进行分析,使其与世界文化之间达到一种相对平衡,对于我国教育改革而言,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要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任何一种学科的教学改革,都需要教师起到关键的带头作用,而美术教学改革也不例外,教师在此过程当中不仅要保证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以及美术知识的传授,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伦理、道德观念的灌输,需要明白教书背后深刻的育人问题,无论是美术的学科性质、课程性质,甚至是理论知识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要积极突破自身文化的限制,不断开阔视野,增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只有如此,才能对学生起到更为优秀的引导作用,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事实上,教学改革不仅是学生单方面的提升,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将得到一定的提升。

而针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认为,课程的设置也是美术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对于我国许多高校而言,美术教育的课程分类大致相同,大多更加重视一些基础知识的培养,公共课程死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而少量选修课程不仅课程时间短,内容也与其他课程关联甚少,这样的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美术教学的发展。当然,在美术教学改革观念的引导之下,许多地方进行了课程的革新,并且也收到了相对较好的效果。《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一书认为,这些高校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全新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学生的智力、素质以及动手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抵触的态度,而是以愉悦的姿态进行接纳。应该说,做到如此,对于我国美术教育改革而言,便是一种极大的突破。钱初熹指出,美术文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在显著培养学生自身对于美术文化敏感性的基础上,更为重视美术本身的文化内涵。有鉴于此,高校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时,应当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寻求教学方法上的革新与进一步突破,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实现当前我国美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在多元文化视角下,学习庞大的西方美术文化资源,但不能屏蔽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美术文化,真正实现美术文化的理论体系构建。

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 篇8

所谓理性,一般仅被理解为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既然人人都有理性能力,那么每个具体人的理性能力就会存在差异,一部分人可能比另一部分人的理性能力更强。理性能力强的人,因被视为社会的精英可能得到更多的机会,相反,理性能力弱的人,则可能会处于社会的底层。为了使具体的人更具有理性能力,于是,学校成了培养和提高人的理性能力的场所,社会也因此给教师、家长和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规律是美与和谐教学所必须遵循的。教育学揭示出德智体美的统一规律,这为美与和谐教学思想的全面发挥提供了科学依据。美与和谐教学思想的价值,就在于它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总的目的要通过具体的教育内容来实现。教育学中关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对美与和谐教学思想的实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人们为了能知道一个儿童未来的智能(指以语言和数理逻辑为代表的理性能力)发展,一直期盼着有一种科学而准确的方法来用于进行测验。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心理学家阿尔弗莱德·比奈于1900年发明了智力测验或智商测验的方法。其目的就在于告诉家长,他们的孩子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是出人头地,还是平庸无为。这种测验的结果,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智商(IQ)。这种智商测验的方法,不需语言表达和主观性的评分,具有定量化的特征,被认为改变了以往依赖直觉评估人的天资的做法。推广者甚至宣称,这种测验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被测试者只要具有表达yes、no(肯定或否定)的能力,就能在4~5分钟内测出其智商。而且,这种测试还依据测试者的反应速度,决定智商的高低。

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完全不同意以语言和数理逻辑为代表的单一的智能观。他认同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观和教育观。他对单一智能观的批评,可以说是釜底抽薪,从根本上动摇大多数学校统一课程赖以存在的基础。在加德纳看来,所谓智能并不单纯是语言与数理逻辑能力,而是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对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应该是有价值的。依据这样的观念,他将人的智能分成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的智能。他认为,教育或者学校的宗旨不在于仅仅发展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而在于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每个学生发现并形成适合其智能特征的理想职业或业余爱好。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我们不仅关注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还要关心其他智能的发展。

在加德纳看来,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存在由于遗传基因等自然原因导致的一些对特定对象的原生的模仿能力,如有的人对分辨音高或三度空间具有天生的优势。然而这种优势还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状态,在以后的发展中他要学习通过符号系统来表达,如语言智能需要通过句子、故事表达,音乐智能需要通过唱歌表达,空间智能需要通过绘画表达,身体运动智能则需要通过姿势和舞蹈表达等。在地图、字母、乐谱等。这些符号系统可以称为第二级符号系统,并取代第一级符号系统作为一些特殊智能的表征。但对第二级符号系统的学习,一般是通过接受正规的教育进行的。最后,智能的发展还应该通过理想职业和业余爱好来加以体现。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美术课程的引领

加德纳的思想对我们建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结构体系提供了一个具有比较意义的思维框架。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因而也包括学科本体与教育功能两个方面。具体而言,美术教育应该延续和发展美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以及通过美术学习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发生良性变化,形成他们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充分而健康地发展。加德纳赞同的是从小就根据学生的智能特质实施以个人为主的教育,而反对统一的学校教育,对这种观点我们可能不完全赞同。其实,学习统一的课程本身并不能成为学校应该受到指责的理由,问题是统一课程学到什么程度,学校在实施统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给予学生的宽容度和个性发挥的空间有多大。

这里的确涉及一个对人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关系问题。关注人的统一性或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的教育观、学校观和方法论。过去的教育往往是用一种统一观来塑造学生,而新的教育观则非常强调差异性。我以为,绝对的统一观或绝对的差异观可能都不妥当,不同的教育观可能在两方面折衷,或偏重于统一、或偏重于差异。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何种程度上开始统一,何种程度上开始显示差异。统一的课程学习应该到什么时候呢?什么时候开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特征和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我们的人生现实看,统一的课程学习其实在初中就可以完成了,进入高中以后完全可以进入选择性的学习。

对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结构思路,笔者是比较赞成的。基础教育阶段应该以学习统一课程为主,形成公民的普通知识,更高阶段强调选择性的课程,发展学生的智能特质、职业倾向和业余爱好。学生到了更高阶段应是在“全面”的基础上有侧重地进行“片面”发展。但这里有两个方面要注意,其一,在统一性的课程中,要尽可能给予学生一定的个性发挥的空间,以减小统一课程带来的压力。这一点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已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其二,在基础教育阶段还要降低统一性课程的程度。从目前的情况看,初级阶段很多课程的所谓选择性还是不够,还是显得有些保守,因为有的课程,尤其是所谓主课仍在继续强调统一课程,留给学生选择的空间仍然太小。美术课程只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环,因此它必须受制于整体的课程体系,只有在整体的课程体系确定以后,我们才能思考美术课程的具体问题。

三、对美术课程的结构性思考和改革分析

在生活美术教育中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的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这次美术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使我们的观念得以转变,从而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多地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组织课程内容,淡化学科中心,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努力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效果给我们最深的感受就是,学生在经历九年的学习之后,大多数学生并未掌握,更未形成能力。这就使我们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反省。美术学科教学的内容,是从“美术”那里选择其基础构建呢?还是以美术为本源从中汲取素材加以全新编制“教育美术”的内容呢?答案应是后者。新的美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美术鉴赏”等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这一系列内容之间均为平等的关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如果我们将以前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比作“走马观花”的话,那么,现代美术课程相对来说,则应该是“下马观花”。当然学生不是所有的花都需要下马观之,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花下马而观。现代美术课程应是一个由博返约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相对集中的过程。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思路呢?其理由是:美术课程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学生可以专注几个内容的学习,由义务教育阶段的“博而杂”变成相对的“专而精”,从而有可能形成某种技能的相对熟练,以取得终身受用的效果。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主动选择的内容往往会认真地学习。泛泛的学习,蜻蜓点水般地掠过学习内容,很难产生持久的尤其是终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往往是建立在对美术活动较深入的学习之上的。

总之,美术教育由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构成,在不同的美术教育中两者的构成关系并不相同。学科本体与教育功能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学科本体就不会有学科教育,更不会有所谓教育功能。反过来说,只局限于学科本体,该学科就不配作为学科教育而跻身于学校的课程表中。因此,无论是单纯注重美术本体或者单纯将美术课程当作获取教育功能的工具的思想和方法都是不妥的。其实,注重学科本体并不是一件坏事,更不要认为注重学科本体就是落后的教育观念,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学科本体,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何乐而不为呢?关键是所接触的美术本体的程度一定要与学生的兴趣、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相联系。

参考文献

[1] 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4] 朱葵菊.中国传统哲学.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

[5] 吾淳.中国思维形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上一篇:跟随不是战略,跟随更不安全下一篇:咖啡店的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