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论

2024-10-22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论(通用12篇)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论 篇1

目前,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以及普通高校某些专业或课程, 学习和运用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论 (以下简称“工作式课程理论”) , 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一理论的实质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学习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知识技能并积累初步的实际工作经验”[1]。

一、工作式课程理论的价值观

工作式课程理论的核心精神之一是它具有一种超越传统课程理论的价值观。正如有学者所说, 这种理论认识到课程开发模式的发展“不只是一种课程组织方式的变革, 而且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更深的课程价值观的变革”[2]。传统学科式课程理论强调的课程价值, 是一种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脱离的, 以整合和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价值系统;工作式课程理论所强调的课程价值, 是一种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 以创新和建构知识为目的的具有丰富层次和多元结构的价值系统。

目前在普通高校仍然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学科式课程理论是西方近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前, 长期主导西方的“技术决定论”价值观的体现, 这种价值观重物不重人, 只看重课程对发展物质技术的作用, 而忽视课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80年代初, 德国劳耐尔教授针对这种现象, 首先在职业教育领域, 提出了“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 认为通过职业教育要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 德国职业教育最先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论”。

同传统的学科式课程理论不同, 工作式课程理论把课程称为“学习领域”。姜大源教授认为:“‘领域’这个词有田野、领域的意思, 但是更有‘场’的意思。场有方向, 有大小, 且具有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 将‘场’这个概念引入, 有助于我们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内涵的理解。”[3] 体现“领域”或“场”特点的“课程”, 一方面, 同现实客观存在的具体的生产、服务、管理等实践活动一样, 具有物质生产活动的特点;另一方面, 它还是一种经过精心选择, 能满足把学生培养为高技能人才需要的学生的学习“场”。这就是说, 它同时具有双重价值:物质生产活动的价值和培养学生的价值, 由此形成了层次丰富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价值系统。首先, 要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其次, 要适应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再次, 要适应完成特定工作过程对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最后, 要适应特定学生状况和教学条件、环境的需要。它是课程所体现的生产活动价值和职业学校育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怎样在课程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课程理论的价值观, 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有一点应引起特别重视, 就是要辩证地看待“基于工作过程”及其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因素的选择。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理论指导开发课程必需选择“典型的工作”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 但是我们要整体、全面、发展地看待这一特点。选择“典型工作”, 首先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从世界范围看,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 各国职业教育仍基本沿用了普通高校传统的学科式课程模式;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社会对人才知识和技能质量需求迅速提升, 这大大促进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强调职业化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特征;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开始转变, 转向重视具有普适性的跨专业适应能力或“关键能力”的培养, 更强调对学生转换职业和终生学习有重要影响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工作式课程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具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多种品格, 以及兼顾专业能力和普适能力发展的优点, 因而受到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我们在借鉴这一理论时要从实际出发, 重视对课程的价值分析, 始终把上述四个基本层次的价值作为一个整体, 并突出课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这将有利于我们站在更高的视点, 把握基于工作过程确定学习领域的标准, 创造性地运用这一课程理论开发和建设新的课程体系。

二、工作式课程理论的主体观

明确课程价值是课程开发的起点, 而要实现其价值, 首先要弄清实现这种价值的主体是谁, 即主要由谁来实现这种价值;主体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这就是主体观问题。传统学科式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就是一种知识技术系统, 教学就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技术, 因此, 掌握知识技术的教师就自然成为学生的主宰者。不仅如此, 教师和学生都成为奉知识技术为神明的奴仆。工作式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具有特定生产、服务、管理等目的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与具有特定培养目标的人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 那么真正的主体就应该是从事这两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这里说的“主体”, 既包括学生, 也包括教师, 还包括参与这两种活动的所有的人。有人会问, 为什么有时又说教师不是主体, 只有学生是主体?对此应从以下两个层次理解:

1.要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理解“人的主体性”。既然工作式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两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 作为主体就只能是从事这些实践活动的人。然而传统学科式课程理论的依据, 即科学主义却不这么看。科学主义认为只有科学知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创造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人, 是受它们支配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知识爆炸导致旧的知识体系瓦解或过时, 因此科学主义的知识至上论遭到怀疑。所以,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批判科学主义教育观是“没有人的教育学” ([德]威廉·狄尔泰) , 只有干瘪瘪的“知识的主体”。但后现代主义又走上另一极端, 他们在无情批判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同时, 又忽视了理性、科学的重要价值, 同样把人与科学知识对立起来。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人才是真正的主体, “人的主体性”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的主体性就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在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发展着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工作式课程理论“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 工作式课程理论所说的课程是指人的特定的某一实践活动。这一过程的主体就是在这一活动中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它不仅包括参与劳动的学生, 也包括教师, 还包括工人师傅、管理人员等。这些人的协调合作, 是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其次, 劳动过程“人的主体性”就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即劳动, 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就是人的主体性体现,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 是完成任何一项实践活动的力量源泉。它主宰着科学知识, 而不是科学知识主宰它。最后, 主体和客体在实践过程是相互转化的。劳动过程客观存在的工具以及知识、技术等客体, 其实都是先前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 即前人通过劳动创造的成果。在特定实践过程, 主体一旦掌握这些客体, 即工具和知识技能, 反过来又使这些本来是客体的事物转化为主体的本质力量, 即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使主体的主体性得到加强。因此, 夸大知识技术的作用, 把它与人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2.要从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理解“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一种比“人的主体性”层次低的“主体性”。这里所说的“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相对于教师和其他参与教育活动的人的作用而言, 它与“人的主体性”有联系, 但其性质不同。如前所述, 工作式课程理论所说的“学习领域”即课程, 实际指两种实践活动, 因此在这类课程中学生自然兼有两重主体性, 首先, 他们是生产性实践活动的参与者, 因此具有一般生产性实践活动 “人的主体性”;其次, 他们又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又具有教学活动“学生的主体性”, 在学生与老师及其参与者的关系中, 学生是起主要和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作为一般生产实践活动的参与者, 从他们与生产活动的工具等物质资料的关系看, 他们也是“主体”, 但在具体教育活动中, 从他们与学生的关系来看, 教师则不是主体, 他们是为学生服务的, 主要起着组织、引导作用, 也有人称之为主导作用。工作式课程理论要求任何课程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由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由学生跟着教师讲授的内容走, 转变为让学生自主选择地学习。总之, 要“让学生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定具体学习目标, 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 并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把学生置于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中, 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4]。

三、工作式课程理论的知识观

工作式课程理论同传统学科式课程理论的另一本质区别是, 它们具有不同的知识观。从教育哲学的发展过程看, 有过四种主流的知识观, 即理性主义知识观、经验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知识观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5]。 传统学科式课程理论所依据的知识观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知识观。理性主义知识观认为, 经过人的理性思考所获得的科学知识, 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才是最可靠、最有价值的;而经验主义知识观认为经过观察、实验等来自感觉经验的知识才是最可靠、最有价值的。这两种知识观都认为知识是外在于人的“普遍的、确定性的、客观的或绝对的知识”, 具有不可动摇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性, 这种知识是不容置疑的终极真理。因此它们一同被称为“权威主义的知识观”。与此相对立的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另外两种针对这种权威主义的知识观。一是建构主义知识观, 它认为知识不是外在于人的, 而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之下, 个体在自身已有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的结果。二是后现代主义知识观, 它对权威主义知识观的批判更彻底、更激烈。它认为知识是非确定性的, 是不断转化和发展的。后现代主义不仅赞同建构主义关于“知识起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活动) ”的观点, 而且认为知识的建构同个人的情感、品德等人文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知识是个体情境性体验的结果。这四种知识观, 各有优点和不足。将它们有机统一起来, 发挥其优点, 克服其缺点, 是当前知识观发展的趋势。

工作式课程理论体现了上述四种知识观的优点。因为这种课程理论将职业工作和人才培养两种社会实践活动融为一体, 强调开设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工作”, 而不只是学习知识, 强调掌握具有综合性的“职业能力”, 而不只是掌握单项技能、技巧。“从其组成元素上看, 职业能力包括相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等成分;按照所涉及的范围, 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1]。这就是说它把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 以及人的知识、能力、素养看成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 离开其中任何一项, 都无法实现特定实践活动或特定工作应该达到的目的。

虽然这种课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现新知识观的最好形式, 但如何运用这种形式实现学生多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建构, 仍然是课程开发过程的难题。其中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设计出一种能更有效地将被打散的学科知识体系及其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整合化, 重新围绕工作过程的不同学习领域或情景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系统结构。这种结构既能满足学生毕业后在特定职业岗位就业的需要, 又能满足他们进入社会后对转换职业、迁移知识、自我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近年来, 我国高职院校开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模式, 为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了极富建设性的方案。这个模式可用两维的“矩阵”来表示:纵向维是从工作过程选择的学习领域, 即课程;横向维是从实际出发选择的各种学习情境。它有以下基本要求:一是要求纵横两维内容的选择与安排要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新手到专家的系统性, 充分体现出与人的成长和发展相一致的逻辑结构。二是纵横两维的内容的选择与安排要体现专业能力与普适性能力的有机统一, 也就是说, 在通过某一学习情境学习某种专业技能时, 要同时要求学生提高某种普适性的能力, 或称“关键能力” (指具有较广泛迁移性的知识和能力) , 并使这种能力具有普适于其他工作的潜在的系统性、结构性。三是根据不同工作性质和特点, 从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方面制定细化的能力指标。这一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论的知识观。在这一模式中我们看到知识不仅具有工具或功利价值, 而且具有生成或发展价值。

目前在运用工作式课程理论开发课程的实践中遇到最困难的问题是:普适性知识和能力如何与专业性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第一, 要从实际出发, 注重求实创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工作过程及其相关知识是丰富多彩的, 不是一种或几种模式所能概括的, 因此必须坚持用实践作为检验其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二, 要在教学的组织方式和方法的设计上狠下工夫。新知识观所说的知识是一种在建构中不断发展演化的知识, 不能停留在对工作过程所需现存知识与能力的选择上, 更重要的是找到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不断构建新的知识的组织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6]赵志群.对《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4) :3-8.

[2]向丽.人、知识、社会的和谐整合——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C].第三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46.

[3]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7) :6-10.

[4]张虹.培养应用型人才, 课程改革是关键——兼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2) :26.

[5]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1.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论 篇2

【摘 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市场营销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研究电力交易规律的科学应运而生。本文着重介绍怎样开展一门电力营销课程,在工作过程方式的引导下如何进行建立相应的模块进行实践的锻炼和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电力营销;工作过程;模块

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传统的电力工业管理和经营体制明显制约着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电力事业的公用性质,国家已采取了比如“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大用户直供”等政策,而相应的职能部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开始向商业化运营转化,并最终将建立规范有序的电力市场,全面引入竞争机制。这一系列的改革,导致了电力市场营销观念的产生和营销活动的展开。

电能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怎么样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开展一系列的营销活动,达到资源的优化资源配置,怎样面对其他能源的竞争,怎样开发电力市场并盈利,需要一门专业的课程去探索,而电力营销是从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出发,针对市场开展的一门课程。本文从电力市场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原理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将该门课程和发电、输配电、售电工作过程结合,找出与市场营销的共性进行该门课程的分析。

一、课程总体结构的建立

虽然电力行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是也应从普通的市场营销角度出发,将相应的电能的生产过程环节渗透到内容的分配和组织中。从图1可以看出,整个电能贯穿着四个方面,但是不同的层次如国家、区域、省级、城乡市场,各企业的营销方式、目标都有所区别,怎样分配好内容,怎样将生产的实践典型事例和理论内容结合在一起,本文采用的是上结合学生去各个环节实习的经验和每个环节的典型工作情景,在讲授普通市场营销方法基础上,抽取典型案例为支持,对整体的电力市场营销结构进行分析。

二、课程模块的确定

根据广泛大众地对电能发配售电过程的了解,从电力的建设市场、发电市场、输配电市场、供电市场、消费者市场出发,根据实际的调研分析和课程的特点将整门课程具体分为3个大的工作情景,如图2所示。而从工作情境中,提炼出如行业人员和相关教师共认的模块,进行讲解和演示及操作,如图3为细分后的模块。在实际中一个情景可以包含有多个模块或者与多个模块相关,例如工作情景1,从发电厂角度出发,可以包含模块1-5,从工作情景2出发,可以包括情景1-10,工作情景3可以包括6-11等,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

电力营销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实际过程中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建立或联系相应的实习场地,专业性较强的实习场地如电力相关行业(发电厂、变电站、供配电所等),普通营销场合(如各厂家销售部分安排部分、商城部分等),二是课程的讲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若单一的理论和单一的实践都会让学生觉得知识的空洞无力和实践的过程过于复杂无法掌握,因此建议采用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即将专业内容营销实践、普通营销实践、知识内容的讲解进行综合,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并进行教授。经过具体的实践证明,三者结合,可以减少学生的盲目性和增加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同学们经过实践经验的累积,无论是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专业知识的理解上都有进一步的提高,且相应的动手能力也有所增加。

四、教材的选择

目前,市面上关于电力营销的教材较少,且内容更多的是偏向一般市场营销,教师可以根据经验和案例将电力专业和营销课程进行内容,进行自编教材或仅是将市面上的教材作为参考。

总结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的电力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其市场的企业化经营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经验为支持,怎样更好的开拓出更广泛地市场和做好市场规划需要大量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目前各个学校也开展了相应的营销课程,但怎样更好的结合电力专业,怎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营销知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乔新国 黄健 杨平.电力市场营销基本知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 王婷.电力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论 篇3

关键词:课程体系;项目和工作任务;整合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是高职教育改革要求下的产物,是把课程体系的开发建立在工作系统上,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把教学内容指向于职业的工作任务,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教学。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做到课程学习与岗位工作的“零距离”,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但这项改革进行得相对较晚,比较零星,真正对课程内涵建设进行系统、全面、彻底地改革的不多,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并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教学项目化,强化实践,突出课证融合和双语教学,开发校本教材和教学资源,注重师资建设。

一、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课题组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开展了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社会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电话与邮件相结合的方式,向深圳20多家外贸企业和100多位毕业生发放了问卷。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整理,课题组发现目前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仍以传统学科体系课程为主

调研发现,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设置仍按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设计,不能适应职业工作需要。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用一些实务性课程取代了理论性课程,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直接导致了课程的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方面都很难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过多

目前,各高职院校外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统一,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必然会造成课程间内容的重叠交叉现象。比如,“对于单证的缮制、信用证审核”等内容的讲解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等课程中重复出现。因此,这种不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不利于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严重影响了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3.课程设置太细,缺乏综合性

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按照国贸实务活动的环节分别开设的,其所涉及的谈判、运输、物流、报关、报检、制单等内容的开设,强调了全面、细化、深入,但没有注重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割裂了完成一项具体专业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整体性知识。这样往往会出现学生掌握一大堆理论,学习了一大堆课程,却仍然不能顺利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现象。

4.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有待加强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活动只能在实训室采用模拟软件、课堂中模拟场景来进行,不能接触真实的客户、产品或订单。因此,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难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职业性”的要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设计

1.设计理念

在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依据外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真实项目为课程载体,把专业培养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进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设计,实现教与学、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

2.设计思路

在保证岗位能力要求和后续课程需要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严格规范的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主要流程,并以贸易流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真实的工作性学习任务,以此为教学载体实施教学。

3.课程目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为外贸英语专业最重要的职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以国际贸易合同内容为基础、以合同商订为起点、以合同履行为轴心,是一门具有涉外经济活动特征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本课程理论教学注重创新思维、职业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教学以外贸职业岗位要求为指导,以实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教学做统一”的原则。

三、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实施建议

1.教学项目化

在国际贸易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以仿真的项目和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课程内容遵循国际贸易业务的一般程序,以外贸业务员的具体工作为主线,将课程设计为4个项目:项目一,贸易准备;项目二,合同磋商与订立;项目三,合同履行;项目四,业务善后与争议处理。

2.突出实践环节

教学内容组织采用课堂讲授与校内外实训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每个课程任务完成后,均设计一个业务技能训练,在每个项目完成后,设计一个综合训练。校内实训主要借助贸易软件来仿真模拟,校外实训由实训基地公司的业务员带领学生进行国际贸易各环节的实际业务操作,熟悉业务流程,强化动手能力。具体实训项目为:选择目标客户、函电磋商、签订外贸合同、审核和修改信用证、租船订舱、报检、投保、报关、缮制海运提单和核销单、办理退税等内容。

3.突出双语教学

外贸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工作,工作时经常要用商务英语来处理相关业务。为此,对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单证、函电、合同条款等知识要求采用英语进行教授和模拟练习。随着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学生适应性增强,逐渐扩大教学过程中英文部分所占的比例,探索一种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4.突出课证融合

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考证知识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课证融合,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课程相关内容的选取要尽可能做到与单证员证、报关员证、报检员证、跟单员证等职业资格证考试的相关内容一致,并尽可能在课后练习和模拟测试中使用相关的模拟试题进行演练,做到课证融通、双证并举。

5.开发校本教材及教学资料

目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种类繁多,但在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安排方面过分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弱化实践环节,这不利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和编写教学内容,做到流程化、任务化、项目化;教学资料包括企业实际的业务单证、实际运作案例等。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外贸实务操作能力、教学组织和协调能力、教材的编写能力等。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尤其要加强“双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或到著名的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鼓励教师积极投入科研活动,尤其是从事外贸英语专业的教学教改研究。

四、结 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解构学科课程,重构行动课程,以培养学生工作岗位、职位所需综合语言技能。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对进出口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引领、带动和辐射能力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2] 潘琼,李亚丽,李欢,张之浩.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1,(4).

[3] 乔庆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系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08,(9).

[4] 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篇4

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 是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线, 按照知识本身的内存逻辑结构或认知规律而设立的, 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体系, 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析形成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学习领域及行动领域, 以学生为中心予以实施的新型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 按工作过程中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统一, 实施过程中以“工学结合”为中心, 其实质是使学生从传统的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企业实际工作的过程。这一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紧密贴近实际业务的要求, 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适应职业工作岗位的需要, 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前提

(一) 实地调研

任何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开发都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要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而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 要按照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 服务于企业的要求, 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教师通过企业实地调研、到企业顶岗工作等方式, 了解本专业对应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 明确职业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及所需的职业能力, 据此确认专业培养目标, 构建课程体系,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这一过程明确了证券投资专业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掌握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知识, 能够正确办理证券经纪业务, 能够进行证券产品营销, 具备较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的方向主要是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 主要的工作岗位是证券柜面业务岗位及证券营销岗位。工作岗位需要的主要职业能力包括证券柜面业务服务能力、证券产品营销能力;证券投资产品分析能力等, 据此设立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及《证券营销》。《证券营销》课程就是为满足证券营销职业能力的需要而设置的, 是证券营销工作岗位所必需的。

(二) 校企合作

证券营销工作是证券公司很重要的职业岗位, 这一职业岗位需要员工具备何种职业能力, 整体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有哪些, 只有证券公司最具发言权。进行课程开发时, 就需要教师要深入企业, 与企业该岗位业务骨干密切接触, 吸收企业该岗位的业务骨干一起参与。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来设计教学内容, 只有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才能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这样才能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发出来的课程才是符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需要的, 才是切实有效的。可见,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离不开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前提, 也是核心。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过程

(一) 进行课程定位

课程开发前先要进行课程的定位, 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所处的的位置及课程培养目标。《证券营销》课程是证券投资专业的核心课,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证券产品营销能力, 满足证券营销工作岗位的需要, 能够完成企业交给的工作任务。

(二) 明确工作任务

在进行深入细致的企业调研的基础上, 与企业业务骨干一起, 对职业岗位及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这是课程开发的第二步。通过调查得出, 证券公司证券营销岗位职责主要有:通过一般营销、银行驻点销售等形式进行证券产品的推广销售;其核心的工作内容及任务就是销售证券产品。

(三) 分析工作任务

对职业工作任务及过程进行分析, 分析总结出学生完成特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 进行任务分析, 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 归纳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 归纳出《证券营销》课程的主要行动领域是证券一般营销、银行驻点营销、团队营销。

(四) 确定课程内容

依据行动领域分析结果, 对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归纳,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确定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遵循职业成长规律,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对象, 进行递增培养。通过对证券营销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 《证券营销》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营销礼仪、客户管理、营销技巧、银行驻点营销、团队营销。

(五) 进行教学整体设计

明确课程内容后, 就需要进行教学整体的设计, 整体设计要以职业工作岗位和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 由简单到复杂, 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体现工学结合。按照这一要求, 根据《证券营销》课程的主要内容, 首先, 分解设计出具体的教学项目 (见表) 。

其次, 每个教学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易于操作的工作任务, 学生通过完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来完成教学项目。工作任务在设计时要遵循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与岗位需要一致, 可操作性强。同时, 制定任务考核评价的标准, 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加以考核, 兼顾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每个任务的考核成绩加总形成每个项目的考核成绩, 项目的考核成绩最终形成课程的考核成绩, 这种以过程考核方法确定课程最终成绩的做法可以克服传统考试的缺点。

再次, 编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纲领性教学文件, 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 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

(六) 组织实施

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方案内容应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科学设计工作任务, 教、学、做结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 课程实施中要多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工作场景模拟等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 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证券营销》课程在实施时, 主要是以任务驱动为前提, 把每个教学项目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易于操作的子任务, 由教师下达任务, 提出具体要求, 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共同完成每一个任务。为完成任务, 他们就需要明确任务、制定计划、予以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进一步评估, 这样的过程实现学生自我控制、自我学习的过程, 当然这一环节必须在教师的引领与监控下进行。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是一种全新和先进的教学模式, 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 按工作过程中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整合。这种教学模式, 是以学生为中心, 工学结合。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操作, 提高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由于与业务岗位衔接紧密, 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学生的角色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 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促进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工作, 课程的设置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专业课程的开发, 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有利于更好的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论 篇5

建设基于用药护理工作过程的药物应用课程

护理专业的药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明显的学科性特点,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对照护理岗位中用药护理的实际需要,必须重构课程的能力体系,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组织进行改革,为开发“用药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药物应用课程奠定基础.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HUA COLLEGE OF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Y年,卷(期):9(5)分类号:G718.5关键词:用药护理 工作过程 药物应用 课程框架

基于工作过程高职课程标准的开发 篇6

关键词:高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标准开发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的质量标准,为教学主客体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评价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对于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良性发展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1]。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院校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近年来,通过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特点,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因此,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还没有国家统一的系统的规范的课程标准。各学院都制定有各自的课程标准,但大多课程标准违背了以就业为导向和工学结合的原则,过分注重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造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不利于开展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制定课程标准的流程不规范,不科学。

我院经过多年的示范性专业建设,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为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手段改革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收获了大批改革成果,形成了示范性较强的突出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我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的开发过程,旨在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建立提供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

一、基于工作过程高职课程标准的开发流程

(一)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课程建设团队

为大力推进专业建设,使课程建设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进行专业和课程建设之初有必要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是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指导和咨询机构,协助制定和审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师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专业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专业指导委员会是由来自行业、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学院领导、系部领导、专业带头人组成。

为了更好的落实课程改革方案,推进课程建设实践,还应成立专门的课程建设团队。课程建设团队是负责课程开发,完成重构或改造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标准、教学项目、开发课程教材及相应的课程教学资源的工作。课程建设团队由专业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教师等组成。

(二)开展专业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

开展专业调研,是课程建设的依据。课程建设团队应该对企业一线、毕业生、行业管理部门以及政府职业技能鉴定部门进行调研,调研具体内容包括:1、行业人才需求、学生岗位调研;2、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具体的工作内容、流程以及工艺要求调研;3、工作岗位职业技术资格要求、职业道德要求调研;4、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现状调研等。通过分析确定专业技术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工作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以及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三)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的课程体系改革,是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突出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的前提。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过去学科型课程模式只是单纯学习知识,专业与工作任务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的课程体系,则强调要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体,让学生在典型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的课程体系的基本方法是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召开行业企业专家访谈会,以头脑风暴形式对专业职业能力和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框架,描述职业能力要求,对原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

(四)校政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与行业对接,融入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所以高职课程标准应该由企业、政府和学校一同开发和建设。通过企业调研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确定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根据教学条件选取教学案例和实施方案。从而突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職业岗位技能的培养,突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二、基于工作过程高职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高职课程标准的内容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模式。我院结合示范专业建设要求,将课程标准的内容设置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实施建议等项目。具体内容制定如下:

(一)前言

前言主要描述课程性质、适用范围、主要功能、前后联系的课程以及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及课时安排说明。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主要明确归纳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课程目标一般列3-4条,可以是递进式,如基本操作要求、问题处理、沟通与合作等等,也可以是并列式。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和要求是课程标准中最为关键的地方,要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内容与要求。其中课程内容包含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课程要求包含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编写过程中尤其注意整个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相关性。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描述上也力求详细与准确。技能及其学习要求采取“能做…”的形式进行描述,知识及其学习要求则采取“描述…”、“了解…”和“识记…”的形式进行描述,“描述”指学生能熟练识记知识点,“了解”指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及其关系,“识记”是指上课新教的东西:如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方法程序。

nlc202309011909

(四)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的编写包括对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条件、课程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1、教材的选用

教材应充分体现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材结构。教材在内容上应与行业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教材中要注重实践内容的可操作性,强调在操作中理解与应用理论。

2、教学方法

(1)范例式教学模式:精心选择并组织专业领域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案例学习中体验未来职业要求和行业发展需要;

(2)合作学习模式:以小组活动为载体,为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提供机会;

(3)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以典型的工作项目和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知识与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4)做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条件,强调学生在具有真实工作情境的实训室和企业中学习和实践,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操作技能。融“教、学、做”为一体

3、教学条件

(1)建立理实一体教室

优化后的专业核心课程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注重任务驱动、工学结合。因此为了确保“教、学、做”一体化实施,课堂应与车间应相融合,建立理实一体的教室,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课堂教学与车间实训的完美融合。

(2)建立专业实训基地

建设以生产与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拟与实操相结合、学校训练与行业评估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为特色的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性的实训基地。

4、课程资源

(1)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库(教学图片、企业生产工具图片、企业生产对象图片、企业生产场景图片等)、视频库(课程教学录像、生产现场录像等)、动画库(工作原理、工作过程、2D动画、3D仿真动画等)、习题库、工业案例、推进书目等;

(2)网络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在线课程学习、答疑、测试。

(3)实训项目资源:典型实训课程案例、生产仿真软件、虚拟实训项目等。

5、教学评价

(1)评价方法多元化:根据教学模块的特点,选择使用观察法、测试法、情景模拟法等;

(2)评价主体多元化: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学员自评、学员互评等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评价工具个性化: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多样化的评价工具,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價工具,以求真实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职教论坛,2011(14).

[2]韩利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研究[J].职教论坛,2011(11).

[3]楼美云,刘鲁平,张雁平,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4]丁容仪,张恩祥,靳包平,林中忖,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

[基金项目] 2013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建设子项目:“《船舶管路装配与设计》核心课程建设” 课题编号:03-2013-HXKC-02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课程设计构想 篇7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以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 而不是具体分析那些“点状”、缺乏有机联系的知识和技能。将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企业生产过程分析、个人发展目标与教学设计结合起来进行整体化的分析, 找出具有职业特征的典型工作任务, 构建“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完整”的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课程设计

会计课程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会计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展开, 通过岗位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定位。按照岗位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 确定项目教学, 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三个“一体化”。同时建立开放式、过程化、标准化的课程评价, 提升教学质量。

(一) 通过岗位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定位

会计课程以往都是按照会计要素的内容来进行授课, 理论性很强, 虽然配套有实训课程, 理论与实践并没有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造成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的割裂。通过行业调研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能够确定会计课程应该达到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 (1) 能够对经济业务做出正确职业判断; (2) 能够准确资金收付并进行资金清查; (3) 能够填制及审核会计凭证; (4) 能够正确登记账簿、查找并更正错账; (5) 能够熟练开展资产清查; (6) 能够编制会计报表。

在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 使学生熟悉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 明确各个会计岗位的职责, 掌握会计工作的具体方法, 并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确定课程内容

(1) 企业会计岗位一般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一个客观分析与主观设计相结合的过程, 分析和描述工作过程是确定学习情境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础。从企业实际情况看, 会计岗位工作具有非常明确清晰的流程, 都是建账、填制及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及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 会计核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同工作流程下, 按照岗位工作内容的不同不断进行职业判断并做出账务处理的过程。

(2) 课程内容设计。根据会计工作过程来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直接对应会计岗位需求, 将会计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 根据工作项目确定教学项目, 在各个教学项目中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 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组织教学内容, 确立了以下7个学习情境, 根据各情境内容, 共设计29个任务单元。

学习情境一:科学建账, 包括 (1) 企业基本情况及一般经济业务活动分析; (2) 科学设置会计科目; (3) 合理建立会计账簿体系等3个任务单元。

学习情境二:复式记账, 包括 (1) 借贷记账法原理; (2)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 (3) 供产销业务核算; (4)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等4个任务单元。

学习情境三:填审凭证, 包括 (1) 搜集整理原始凭证; (2) 填制原始凭证; (3) 填制记账凭证; (4) 审核凭证; (5)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等5个任务单元。

学习情境四:登记账簿, 主要包括 (1) 登记现金日记账; (2) 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3) 登记明细账; (4) 登记总账; (5) 结账; (6) 对账; (7) 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等7个任务单元。

学习情境五:财产清查, 包括 (1) 现金清查; (2) 存货盘存; (3) 银行存款清查; (4) 其他财产物资的盘存方法等4个任务单元。

学习情境六:成本计算, 包括 (1) 原材料收入、发出和结存; (2) 生产成本的归集、分配和计算 (3) 销售业务核算 (4) 财务成果的核算等4个任务单元。

学习情境七:编制报表, 包括 (1) 编制资产负债表; (2) 编制利润表等2个任务单元。

三、按工作过程的六步法进行课程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每个教学情境中, 教师仿照实际工作过程, 结合相应的任务为学生分发教学任务单, 然后分小组让学生按照任务单的要求进行“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 在此期间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现在以“搜集整理原始凭证”这一任务为例, 各阶段的教学组织为:

(1) 资讯阶段。教师首先进行理论知识准备, 对于原始凭证的意义、要素及审核要点进行讲解。其次进行实训现场的准备, 包括典型案例、在线体验及原始凭证实物的准备。

(2) 决策阶段。学生进行原始凭证搜集、设计、整理、分类并粘贴, 并确定对应的收付转记账凭证。

(3) 计划阶段。依据课程特点学生单人或分组讨论, 制订工作计划: (1) 选择某商业企业一个月的日常经济活动; (2) 原始凭证及原始凭证粘贴纸; (3) 收付转记账凭证若干; (4) 其他工具器具。

(4) 实施阶段。学生动手操作;根据业务发生时间填制收付转记账凭证;将原始凭证附于记账凭证后并整理、存放;月末装订会计凭证;归档保管会计凭证。教师监控学生的操作并及时答疑;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 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共性问题统一讲解;教师提供相应案例学生再操作;教师系统总结本次课知识点。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论 篇8

1.企业用人要求发生变化。

随着我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发展战略的需要, 要求技能人才不仅具备能用技术解决生产或服务上的专业问题, 还应具备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综合职业能力。

2.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诉求。

随着90后毕业生逐渐进入就业市场, 他们提出的“对口就业、优质就业、终生就业”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要实现这一愿望, 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较高职业能力。

3.学校核心竞争力发展的需要。

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与评价, 这就势必要求学校对自身的教学质量进行反思, 并且要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场地建设等方面加以改进。

二、主要目标

1.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路径, 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课程体系;2.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使学生能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3.教师由原来教材的执行者转向课程开发的建设者, 教师能力得以提升;4.推广应用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三、实施过程

(一) 顶层设计

1. 总体框架。

结合背景分析, 在课改目标的引领下, 经过论证, 我校教师对课程开发进行了顶层设计。

2. 结构框架。

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 构建工学结合课程新体系。课程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设计,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结构模块分为文化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工学结合学习领域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和拓展课程等五大类课程模块。每个模块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渗透。

(二) 课程开发流程

1. 开发路径。

(1) 市场调研, 明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岗位群; (2) 根据职业岗位分析, 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 基于职业岗位/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4)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 确定行动领域, 并向学习领域转换; (5) 设计学习领域课程; (6) 确定课程体系结构; (7) 编制课程教学计划; (8) 开发课程标准。

2. 开发课程标准。

首先明确课程目标, 再确定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中, 以典型任务为载体, 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情境, 通过对各学习情境的描述, 规范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将课程内容以完整的项目或任务为载体, 完成课程的实施;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察和评价来完成对课程的考核。

3. 构建课程体系。

学校以四个重点专业为载体, 通过课程开发实践, 最终形成四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这些课程体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是学校建设和教学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技能人才的重要依据。

(三)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以四个专业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为样例, 将教师分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专多能教师、一线教师四级, 并明确每个等级所应胜任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其提出的职业能力要求。

(四) 教学资源开发

教师以数字化校园为平台, 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教学资源。“虚拟工厂”实训仿真软件、“发动机拆装仿真实训室”、“驾驶模拟实训室”, 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实操性, 解决了高端生产设备进入课堂的难题, 增强学生自信心。

(五) 评价体系创新

学校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线的能力评价体系改革为突破口, 编制实施了《单项技能过关考核标准》和《技能教学实训目标管理评价办法》, 在期中、期末依据实习项目教学方案, 进行质量抽测和分析。同时, 还将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的评价作为考核标准之一, 以此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四、条件保障

1.领导重视。

校长组织、参与、引领课程改革, 校领导的积极参与, 对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质量监控也起到关键作用, 特别是政策支持, 经费支持才能使课改得以高效进行。

2.组织保障。

成立课程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有关培训、制定统一的开发技术路径;制定统一的文本格式标准;制定课改工作的计划;指导、验收、评估课改工作成果等。

3.资金支持。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作, 涉及人员多, 时间长, 保证经费投入是支撑这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示范校专项建设资金确保了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4.专家指导。

课程指导专家在整个课改过程中, 起到引导、培训的作用, 课改容易出现偏差, 甚至出现失败, 因此, 需要定期与专家交流, 获得指导, 及时调整方向, 便改革始终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5.制度保证。

建设阶段性评审和汇报制度。一是对教学文本质量监控;二是对教学实施现场的质量监控;三是对教学实施效果的采集和反馈, 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企业座谈会等方式, 采集教学实施效果, 制定改进措施, 反馈改进效果。

6.校企合作。

与企业共同成立课程建设小组, 对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各个部分, 即课程、教学、师资、场地、评价、管理持续改进。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1.校企共建, 课程体系实现创新。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带领下,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构建“阶梯式能力递进”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专业构建“项目导向、课岗一体”课程体系,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构建“一条主线、三个层面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四个重点专业与企业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实现了职业岗位能力、专业技能训练与素质培养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使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有机融合。

2.学生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在近三年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 有10人次在国家级大赛获奖、104人次在省级大赛获奖。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达到100%, 初次就业率98.5%, 学生深受用工单位欢迎。

3.教师能力得以提升。

学校新增专业带头人8名, 骨干教师26名。开发省精品课程7门, 开发校本教材29本, 出版教材12门, 学校目前承担11项省级“十二五”重点、重大课题, 完成了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3个、省“十一五”规划课题1个, 市课题34个, 在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18篇, 取得省科研成果42项。

4.实施成果推广应用。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论 篇9

21世纪机械制造业大量需求既懂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培养任务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来承担。然而,多年的培养结果表明:由高职毕业的数控专业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制造业对数控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鉴于此,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1]。课程及其教学模式改革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2]。

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教改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近年来,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学习领域”课程建设方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迅速成为我国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模式实施的理论指南[3]。

1 基于工作过程《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开发

课程改革借鉴了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开展“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教学,根据课程学习要求,以8个学习情境为载体,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六阶段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将过去由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向教师为指导、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转变。

1.1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就是在课程教学设计时,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析,把复杂工作系统的劳动组织关系、工作内容、设备和工具、从业者应具备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等要素结构化的过程[4]。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不是指向学科,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5]。图一简述了《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学习领域开发步骤。

1.2 学习领域设计

本文针对《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课程设计,整个学习领域共分八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定位在培养数控机床操作工。在数控加工生产单位,数控机床操作员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数控进行操作并完成对零件的加工等。本课程每个学习情境设计都是以一个典型加工任务为背景来设计的,所谓典型指的是有代表性:有的是工厂常见加工任务,有的是综合性零件。要完成数控机床的操作与零件编程加工,需要掌握较多的知识与技能,还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获得。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学习任务单要求,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2)学习情境的设计是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完成的。

2.3 学习情境设计(见表一)

2.4 实例说明(以学习情境二任务3为例)

任务3是简单轴套类零件的仿真加工编程与操作。

2.4.1 任务导入

给定零件图和参考加工程序,试用仿真软件完成程序调整、零件加工和测量。

2.4.2 信息

(1)FANUC系统哪个系列适用于数控车床。

(2)如何设置毛胚尺寸,以及设置装夹方式。

(3)如何选择刀具。

(4)普通数控车床选刀和车床加工中心选刀的操作异同。

(5)刀偏的输入。

(6)回零操作和工件坐标系的设定。

(7)程序输入的方法有几种,如何进行操作。

(8)程序输入中机床报警,如何找到出错行,如何判断程序出错原因。

(9)如何完成对刀操作。

(10)切换显示平面的是哪个键,如何进行操作。

(11)单行加工和循环加工的操作。

(12)加工完成后工件的测量用哪个键,如何进行操作。

(13)给定加工程序无法加工出合格零件,如何进行调整操作。

2.4.3 计划

仿真加工前将仿真加工的操作步骤记录填入表二中。

2.4.4 实施与检查

依照操作步骤进行工件的仿真加工,加工完成后测量工件的加工精度,并截图保存。

2.4.5 展示

将工件图进行展示,并描述加工程序的内容及加工操作的方法。

2.4.6 评价

综合以上工作过程,对各小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

2.4.7 总结

在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仿真加工操作能否完全代替实际机床加工操作?为什么?

2.4.8 课后思考

系统那些系列可以使用,进行加工操作与FANUC系统有什么区别?

2.5 考核方式

课程总成绩可参考各班实际水平将各个学习情境成绩加权处理。

3 结束语

通过积极推行实现做中学、学中练,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方法转变,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改革,实现职业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炜.高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改革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24(2):67-68.

[2]曹庆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152-153.

[3]李勤道.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课程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3):1-6.

[4]刘志宏.基于工作过程构建高职《果蔬贮运保鲜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探讨与实跋工[J].新疆捉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1-24.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论 篇10

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它将打破学科体系, 凸显行动体系, 并充分引入行业、企业元素, 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谓工作过程, 是指企业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工作程序, 是企业根据员工已有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工艺装备情况, 为完成特定产品的生产或服务而制定的过程控制文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非常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性知识即经验的重要地位, 同时强调学科体系知识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建构获得而非灌输, 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但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不可能直接按照工作过程来设置, 必须进行更深入分析, 完成每个工作程序的行动情境设计, 形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的行动领域, 并经过教学加工, 才能成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的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四个环节。具体来说, 工作任务分析即根据专业对应的岗位 (群) 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形成典型工作任务表;行动领域归纳即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 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表;学习领域转换即根据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情境设计即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 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 每门课程可分为多个单元 (模块) 。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药炮制技术》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药炮制技术》课程开发思路及实施如下: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行动领域的导出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是一项具体的专门工作, 应该包含完整的过程, 即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价等步骤, 表现出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对中药、中药炮制技术等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能力进行深入分析, 对于从业者来说, 其典型工作过程是:药物从产地采收后及时进行产地加工, 或将原药材收购后, 对药材做净选加工、润制切片, 再根据药材的本身性质和临床用药的特殊要求, 选择合理的炮制方法炮制并判断炮制品的质量。中药炮制技术涉及多种工作过程, 每个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其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见表1。

学习领域的构建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 是指向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的主题单元, 它以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技能训练为明线, 以知识为暗线, 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等构成。在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上, 对中药炮制技术具体工作任务进行重组和系统化, 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情境描述。同时, 要根据学校教师能力、实践条件,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媒介完成学习领域的构建 (见表2) 。

教学情境的设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 需要营造合理的学习情境, 在进入实际工作前对应学习领域进行教学实施设计, 其核心是如何在教学中模拟实际工作的真实要素。它不仅要从实际工作问题或情境出发, 利用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或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欲望, 而且还要让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或规范来解决问题。教学情境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条件、教师执教能力和专长设计教学实施方案。《中药炮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境设计如下:情境1:对药材进行净选技术加工;情境2:应用切制技术进行药材切制;情境3:应用炒制技术进行手工、机械炒制药材;情境4:应用炙制技术炮制药材;情境5:应用煅制技术炮制药材;情境6:应用蒸、煮、燀技术炮制药材;情境7:应用其他炮制技术 (如发酵、发芽等) 进行生产;情境8:对不同的药材炮制品饮片包装与储藏。下面以中药净制技术为例说明教学情境设计 (见表3) :

学习领域:中药炮制技术 (学时:80学时)

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有如下思考和建议:

充分融入行业、企业元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建立在对职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分析之上的, 与企业的真实实务深度融合。学习情境离不开工学结合, 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因此, 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教学应充分融入行业、企业元素, 做到教中有厂、厂中有教。

加强实践环节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 引进企业生产线, 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 建设“教、学、做”合一的实践基地。

恰当处理高与职的关系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是高职教育课程观的核心内容, 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不能走向弱化理论知识教学的极端。因此, 不能片面强调高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忽略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来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 把单一的岗位操作技能等同于全面职业能力, 忽视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加强配套教材编撰学科体系下, 教师大多惯用统一教材, 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材融合了某一工作过程的知识, 虽然知识总量没有变化, 但知识的组织发生了重大改变, 这样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不足和学生难以适应的问题, 因此, 迫切需要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与课程教学配套的高质量教材。

注重教师素质提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不但要对某一工作过程实践和理论知识非常熟悉, 而且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 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孙慧平, 余丽萍, 柯春松, 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7, (36) .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理论 篇11

工作过程中职会计课程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司、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使会计服务市场不断扩大,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培养大量具有扎实理论基础、懂得会计实务且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会计人员,为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留下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但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显然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我国会计教育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通过广泛走访企业,向企业调查了解会计各相关岗位工作的任务及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与企业共同制定出基于会计实际工作过程的中职会计基础课程内容。

一、课程定位

《会计基础》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财经商贸类其它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会计实际工作过程集会计基本知识和会计基本实际操作技能于一身而建设的专业入门课程,是根据会计工作各岗位的共性需求、会计工作整体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它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岗前训练课程。

针对我校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一线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会计基础》课程定位在为中小型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会计人才奠定基础,是会计电算化专业行动领域中核算行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培养会计基本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后续专业课程《会计核算与报告》《成本会计》《出纳实务》《纳税实务》《财务软件应用》《会计综合实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我们是按照理论够用、实用及技能过硬的原则来确定课程目标,通过《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从事会计岗位工作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中建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期末业务处理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等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操作流程、应遵循的基本会计规范和基本操作方法,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与监督能力,能够独立手工处理一个业务简单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各项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提交最终的会计产品,使其具备基本的会计上岗能力,具有优良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操、协作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会计课程和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会计工作岗位,以会计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以项目教学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路径,融“教学做”和“课证、课训双融合”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根据就业导向和中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通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访谈校友和一线会计人员,对会计岗位与能力进行调查,对“会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序化会计核算与监督能力的构成,以会计岗位工作所需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会计基础》课程定位和目标。在行业企业专家和职教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根据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作业流程,对会计核算工作所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分析和选择,确定工作项目和任务,选取工作与学习内容。课程内容设计上把会计机构设置、会计工作岗位认知、会计相关管理制度、会计账务处理基础放在首位,根据会计工作的具体作业流程设计了4个教学项目,通过教学过程分析与设计,将《会计基础》课程相应设计出四个学习情景,即“‘建账——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财务报告’的编制。每个项目内容都按会计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设计,如建账项目,在学生能够识别账簿的种类、格式的基础上,按‘购买所需的会计账簿——启用会计账簿——开设账户——登记期初余额’的过程和内容设计”。在此基础上,经过课程建设团队与会计领域相关专家论证确定课程标准,并依此编写符合中职特色的教材,最后进行课程的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资料积累,反馈实施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和修订,不断完善《会计基础》课程建设工作。

四、课程内容与实施要求及建议

《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按“建立会计账簿”“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装订凭证以及档案保管”4个循序渐进的环节,设计4个学习情境、18个能力训练任务,具体安排如下表:

以项目一为例,各能力训练项目名称、任务、拟实现的能力目标、相关支撑知识、载体选择、教学媒介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活动课程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表:

五、考核方案

考核标准说明:

(1)成绩考核实行百分制,计分方法采用扣分法。

(2)除上述考核參考标准表以外,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直接判为不及格:明显具有造假痕迹者;有明显抄袭他人行为者。

六、教材资料

在教学中,本课程使用校企共同开发的符合中职学校实际,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会计基础》校本教材、教学案例、配套习题及学生综合实训教材,制作了教学多媒体课件。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对《会计基础》课程的要求,配合《会计基础》教材建设内容,建设《会计基础》试题库,并实现教考分离。另外,我们还进行了《会计基础》网络课程的建设。

七、教师配备

为实现本学习情境教学目标,专职教师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有一线实践经历的教师亦可。一线实践经历及双师素质型教师应占到80%以上。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勇于进行教学改革,善于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驾驭课堂教学,教学中注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运用,树立注重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能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实践有一定的方法。兼职教师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职称,实践经验丰富,在教学中能起到指导学生实践的作用。师生比例应控制在115左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2]于立辉,刘天飞,黄生龙.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专业建设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专业课程改革 篇12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点:

1、专业定位准确, 能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方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的课程体系, 是通过充分的调研, 明确了专业岗位的种类, 通过分解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 确定了工作过程要求的职业能力群及能力要素, 以实际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要素为依据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发展方向, 符合高职以就业导向的办学方向, 毕业生能实现"零距离"上岗, 因而专业定位准确。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一种课程方案。它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的、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 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的课程体系对于克服传统学校本位学习的僵化、无趣、与现实相脱离等弊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促进工作诀窍、默会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 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4、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是以社会分工形成的职业需求为价值取向的教育。但是, 教育的特殊性并不能代替教育的普遍性, 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仍然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当前, 在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视和对高职教育价值进一步认同的同时, 也出现了过度的功利主义倾向和社会工具主义倾向对高职教育造成的片面认识, 过度强调高职教育就是为就业服务, 忽视了它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生成的过程中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作用。

二、课程改革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专家研讨会议的召开, 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以网络运营为主体的专业人才。掌握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网站建设、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设计与部署等专业核心技能;具备综合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在各行业信息化建设中从事网络项目设计、实施与维护以及在Web平台进行程序设计、网站开发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生的就业岗位群如下表所示:

在上述岗位群的基础上, 将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可以确定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实践技能培养如下:

(1) 基本操作技能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能够进行计算机网络化办公并对相应的办公设备进行维护;掌握基本程序设计语言能够进行网络化程序的编写和基本网站的设计。

(2) 综合能力是: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及网络设备的调试知识, 能够构件中小型的网络;能够独立完成中小型网站的开发和维护。

(3) 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综合运行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大型网络项目的开发和网络项目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三、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 在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 对相关职业和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分解过程是和行业专家共同完成, 充分尊重行业专家的意见, 以工作对象为逻辑主线进行。以下是本专业中核典型的工作任务和相关课程:

工作任务一:计算机硬件维护与软件安装

典型工作任务分解:规范地拆装计算机及其配件、正确地进行COMS设置、分区管理、安装计算机外设、计算机故障检测及排除、计算机及其配件选购、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防病毒软件、管理磁盘、管理活动目录、管理应用服务。

对应的专业课程:计算机组装与调试技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Linux系统操作与管理、服务器管理项目实训

工作项目二:网站规划与设计

典型工作任务分解:网站需求分析、网站的总体设计、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前台网页制作工具的应用、图形图像的处理、动画效果制作、前台和后台接口的设计、网站发布。

对应的专业课程:HTML&XML技术、网页设计与美工基础、Coredraw技术、网络数据库、C#语言、动态Web技术、网站综合开发。

工作任务三:中小型网络系统运营

典型工作任务分解:调研沟通、需求分析、项目招标书的撰写、网络设备的采购、系统综合布线的实施、网络设备的调试与管理、网络系统的运行

对应的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综合布线、路由与交换技术、系统集成实训。

通过以工作过程为核心的专业课程改革, 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更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涵.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对教师的新要求[J].教育与职业, 2007 (5) .

上一篇: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下一篇:建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