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地区(共12篇)
新疆南疆地区 篇1
1 南疆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
1.1 农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按照稳粮调棉兴果促畜的结构调整方针和南疆主要围绕发展特色林果业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的要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持棉花生产优势。突出发展特色林果业,以红枣、核桃为主的优势特色林果面积迅速扩大,加强标准化优质果园建设和优质果品生产。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
1.2 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得到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起色,农村二、三产业得到稳步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发展活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扶持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完善。
2 南疆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1 南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较低,投入(融资)能力严重不足,农民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全疆平均水平
2.2 农业结构总体优化不够
种植业中粮棉占据主导地位,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小,没有形成规模;林果面积扩大,但农户庭院式传统经营占比高,许多优势产品结构雷同,果品总体质量不高。果粮、果棉间作生产面积扩大,给粮食生产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畜禽养殖鲜有规模,多以传统养殖为主,现代畜牧业孕育程度低,还未成为南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3 结构调整受人口、资源、生态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
2.3.1 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率高,人均占有农业资源少,人地矛盾突出,对土地依赖程度高。
自然资源环境条件恶劣,水资源严重缺乏,土地盐碱化、沙化程度高,适于耕作的面积较少,耕地面积难以扩大,农业结构调整的空间较小。
2.3.2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转移就业难、工资性收入低(把农民收入构成在此作全面分析)。
2.3.3 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结构调整面临“双重挤压”。
棉花价格大幅波动,林果产量快速增长可能带来的市场销售困难等问题,影响农民增收。
2.3.4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孕育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够,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开拓、社会化服务等带动能力不足。
2.3.5 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低,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的能力不足。(包含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都比较落后)
3 推动南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构建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平台,引领打造全产业链
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强势龙头企业群体,积极引进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提高转化率、增值率,抓紧制定出台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行动计划。
3.2 加快构建南疆高标准农业生产开发平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突出抓好优势产品产业区和产业带建设,调整优化粮棉区域布局。进一步提升基地建设水平,推进农牧林结合,实现大农业良性互动。大力发展一批以县为单位的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培育新的产业发展亮点。
3.3 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平台,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抓紧规划建设南疆地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继续深化农产品市场开拓,提升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继续在南疆地区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提高标准化加工水平和包装品牌,力推一批原字号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业,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线上线下有效对接的营销新模式。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促进南疆农业深度融入区外市场。
参考文献
[1]马惠兰.新疆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刘英杰.新疆农业现代化建设观察与思考[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新疆南疆地区 篇2
南疆夜行
凌晨,在车上。 窗外月光很美。朋友拍了夜色的照片,另一朋友发了朋友圈。想,我是有多久没有抬头看过月亮了呢。 经常会有朋友给我发消息,说今晚月亮真圆,真亮。我回或者过几天才回。那时候忙,人是另一种状态。 之前的文段是在从库尔勒到阿什米的路段上写的。因为和旅伴吹牛逼,耽搁下了。现在是凌晨两点半,还在路上。刚过托克逊。 新疆的高速路弯道多,有一段路还是泥石路。 服务区也是随便在路边拓展出去一片,可以停车,并无服务的人员。安检特别多,引擎盖、后备箱,都会打开检查。随行人员要用身份证去刷卡通过。 回想之前有一段,我们在一个服务区停车休息。月光很美,有云,有风,冷,周围是沙丘,世界荒凉寂静,我们面对空旷的世界,心生敬畏。 这次出来是临时起意。酒桌上,半醉间,说定了,就来了。看起来随意,其实是有因果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现在也不想去想了。 我这个傻逼,一肚子不合时宜,矛盾纠结,居然又被自己的歪理邪说化解开了,说洒脱自在也行,说稀奇古怪亦可,总之是有些别扭的。 跑出来,就是想把别扭的,捋顺了。 现在车窗外,星垂平野阔。
现在接近凌晨四点。到酒店,准备休息。
新疆南疆地区 篇3
[关键词]南疆地区;矿产资源;现状;勘查;发展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矿产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亚造山带中段,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多、质量好,极具开发潜力。南疆地区的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受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南疆地区的勘查工作相对滞后,主要矿产的查明程度低,已勘查的金属矿产以预查、普查为主,勘查深度多为500米以浅,找矿潜力巨大,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深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实现有色金属和重要非金属矿产的找矿突破,尽快获得能源矿产的新的储备资源,勘查工作已刻不容缓。
1.南疆地区矿产资源基本情况以及勘查现状
1.1南疆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南疆地区地处天山南路,喀喇昆仑山北缘,地理格局是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围绕着塔里木盆地,地质历史演化是古板块与周边板块长期张裂闭合、俯冲碰撞形成的中间塔里木克拉通与周边的造山带镶嵌,是全球著名的古亚洲成矿带和特提斯成矿带的组成部分,横跨古亚洲、秦祁昆、特提斯三个成矿域,因此,南疆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现象多样、成矿条件优越,其中阿克苏地区已发现矿种数量79种:克州已发现矿种数量63种:喀什地区已发现矿种数量69种:和田地区已发现矿种数量60多种:巴州已发现矿种数量74种,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1.2南疆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虽然南疆地区的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已查明的矿种数量也十分可观,但是南疆地区的地质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工作环境恶劣,地质勘查工作进程缓慢,矿产资源的详细情况不明,近些年来南疆各地州的地质勘查工作略有提升,中小比例尺的基础调查基岩区基本全部完成,但是1:5万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只在重点矿区及其周边开展过少量的工作,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仍然任重;虽然新疆358项目实施以来南疆地区的矿产勘查成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矿产勘查程度仍然落后于全疆其他地区,远远不能够满足矿业发展的需要,仍需继续努力。
2.南疆矿产勘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基础性地质工作程度低
据南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专项建议方案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底,南疆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面积约11.60万平方千米,占南疆总面积(80.2万平方千米)的14.5%;累计完成1:20万区调25.62万平方千米,占南疆总面积的31.9%:已完成或正在开展实施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41.70万平方千米,占南疆总面积的52.0%。由此可见南疆基础地质调查程度较低,基础地质工作薄弱。
2.2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投入少
南疆地区的矿产勘查工作不如人意在很大程度上与资金投入不足有直接的关系,中央财政投入也多为公益性的地质调查工作,对于矿产勘查的投入相对较少。358项目在2010年对新疆全疆的总投入为119417.74万元,南疆地区的总投入为45741.42万元,占全疆总比的38.3%:到了2014年,358项目对全疆的总投入为683200.00万元,增长了5.7倍,南疆地区的总投入为53932万元,却只增长了1.1倍,南疆投入占全疆总比例的7.89%,反而下降了4倍。南疆的矿产勘查投入在全疆总比中所占份额很少,虽然全疆的总投入在不断增加,可是对南疆来说没有太大变化,投入甚至更低。
2.3主要矿产查明程度低
新疆矿产勘查总体程度不高,南疆地质勘查工作更为滞后,主要矿产查明程度较低,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新增速度低于消耗速度,重要矿产探明保有资源储量占预测资源量的比例小。
2.4南疆自然地理条件严重制约地质勘查工作
南疆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沙漠化程度大,水资源严重短缺,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南疆地区降水量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0-100毫米,为新疆平均降水量的50%;天然植物稀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风、沙、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矿产勘查区域多为高山区,环境艰苦,基础设施落后,勘查投入费用多,这些都给勘查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
2.5南疆地区矿产勘查工作重视度不够
南疆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安定等综合因素,矿产勘查工作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南疆基础设施落后,矿产资源勘查成本高,矿业企业对于南疆的地质勘查工作积极性也不高:另外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对矿产勘查的投入。
3.加强南疆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对策
3.1强化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是矿产勘查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全面部署基础调查,提高整体研究水平。以天山、昆仑一阿尔金两大成矿带为主,以7个找矿远景区和15个重要Ⅳ级成矿带为重点,部署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整体提高南疆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和整体研究水平,为矿产勘查评价部署提供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另外南疆各个成矿带、找矿远景区内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不均衡,要加快制定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调查、遥感调查等的的工作部署。
3.2重点加强能源矿产勘查
煤炭是制约南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要加快南疆煤炭资源的勘查突破,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为重点突破口,提高库拜、轮台阳霞煤田、和田地区布雅、杜瓦矿区等重点煤产区的勘查程度,以重点煤产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加大深部和外围的找矿力度。
3.3提升非能源固体矿产勘查广度
以南疆地区铁锰、铜镍、铅锌、金、钾盐、稀有、宝玉石为重点,兼顾锑汞、钨锡,萤石、硫、磷、蛭石、石灰岩、盐类等其它矿产,做到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全面开展主要非能源固体矿产勘查评价。主攻具有形成大超大型规模的矿床类型,兼顾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矿产。以成矿区带和重要区为主线,按照整装勘查区及矿集区(矿床)重要勘查区(成矿远景区)、一般勘查区(成矿区带)三个层次进行部署。
3.4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科技是找矿突破的关键:加强重大基础地质理论与科学研究,重点围绕天山、西昆仑山这两个重要成矿带内的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和主要找矿远景区为工作中心,同时兼顾南疆其他找矿远景区、大型矿集区、重要成矿带基础地质与成矿理论研究,为南疆地区实现找矿突破提供科技支撑:开展金属矿地震、干旱荒漠及高寒山区的特殊景观勘查技术方法组合、航空瞬变电磁法的引进与勘查、重要成矿带深部综合地球物理剖面测量、隐伏矿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研究等关键技术突破集成与应用示范:大力推进基础保障建设与创新,根据南疆地区成矿地质作用的特点,大力推动岩浆作用与成矿实验室成为部级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其在地质背景、岩浆作用、成矿作用以及资源潜力評价方面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支持典型矿床野外科学观测基地和科学研究平台的建设,发展、完善成矿理论,指导区域找矿突破。
3.5加快构建信息化体系
受客观地域因素的影响,南疆地勘行业信息相对闭塞,信息化手段落后,信息流转、沟通不畅,因此要加快构建南疆地区的信息化体系,加强地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及时获取矿产勘查的最新动态,对推进勘查工作进步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总结
新疆南疆地区 篇4
一、南疆地区少数民族法治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南疆是由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克州、巴州等五地州组成,其中还包括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到5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内陆盆地。南疆总人口约占新疆总人口的46%,其中维吾尔族人口约占南疆总人口的61%。根据《新疆年鉴2011》中对2010年新疆国民经济的有关统计资料来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排名中,南疆各地州市仅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进入前10名,各县级市仅有库尔勒和阿克苏市进入前十位,各县中南疆入围的3个县均属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县级市中排名最高的库尔勒市和排名最低的和田市相差13.8倍,各县中排名最高的鄯善县和排名最低的墨玉县相差22.3倍。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序的结果看,新疆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差异悬殊,但是南疆三地州的经济普遍落后于其他地区。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整体教育水平比较低这种现状是由于南疆经济落后且少数民族群众居住较分散而导致的。新疆南疆这种相对比较贫穷落后封闭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历结构上来说,2013年库尔勒市的法律工作人员有421人,汉族261人,占到法律工作人员总数62%;维吾尔族152人,约占法律工作人员总数总量的36%;其他少数民族8人,占法律工作人员总数2%。而大学及以上学历216人,占法律工作人员总数51%;大专学历197人,占法律工作人员总数46%;中专学历8人,占法律工作人员总数3%。
二、南疆基层少数民族法治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总量不足且整体素质不高。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政策的响应下,一大批知识青年涌入新疆等地,使得新疆地区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中央提出了“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仅包括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同时也包括了少数民族法治队伍。但是也必须要意识到,关于新疆少数民族法治队伍的人才仍然还是相当匮乏,尤其是表现在基层。根据调查发现,一方面由于基层少数民族经济能力不足而导致教育缺乏,另一方面基层少数民族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虽然近几年也开展了一些送法下乡的活动,但是南疆部分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的人员仍不能满足现有形势的需要。由于南疆是以农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多基层少数民族并未受到良好的教育,知识层次不高,具有高级职称的法律工作人员更是微乎其微。
2.法治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职称结构不合理。在少数民族中,高法律素质的人才存在很突出的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的问题。有中高级职称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倾向从事于教育与医疗卫生领域以及国家的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而对于从事基层法律事务的人数很少。因而南疆基层少数民族中高级人才存在相对少且分布不合理的现状。二是行业结构不合理。在基层少数民族人才总量中,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存在于从事教育、医疗卫生、党政机关,其中很小的比例是农业、工程和法律事务。就库尔勒而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工业行业及旅游事业也蓬勃兴起,而在这些行业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引起一些纠纷和矛盾,这也呼唤着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特长的高素质人才的加盟。
3.少数民族基层干部自身法律意识不强。新疆还有很多地方的少数民族公民由于各种经济、文化、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原因,没有从传统观念里走出来,基本上还没有法律意识这个概念,从而也形成了新疆基层少数民族法治队伍建设的障碍。一个地区的法治化建设程度的深浅也与这个地区的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有关。我们了解到,在库尔勒的小县城及乡村中,一些少数民族的干部几乎不具备法律意识,他们对其干部事物的处理大多来自于一些风俗、宗教观念或者是习惯,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的支撑,而且很多基层少数民族干部自身也不重视法律的强制作用。在最近的一些新闻报道中,在基层存在很多干部贪污受贿的现象,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抱有“山高皇帝远”的思想,并没有把法律制裁的权威置于心中。
三、加强南疆基层少数民族法治队伍建设的对策
1.建立合理的培养选拔机制。基层少数民族是促进南疆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培养选拔基层少数民族干部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及使用需要制定专门性的政策措施及专项工作规划。这些年来,新疆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的工资收入比一些内地发达地区要低得多,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关注民生问题,不断改善少数民族人员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干部不愿意留,留不下来的难题。一方面通过提高员工工资待遇,使其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基层建设事业中去;另一方面,对于自然环境给他们的工作生活所引起的不便,需要各级政府尽快改善工作条件,使少数民族干部更好的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建设新疆的法治队伍,充分调动本地基层少数民族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为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作出必不可少的贡献。
2.改善少数民族专业法律人才队伍的结构。内地高校支援新疆计划,是新疆培养少数民族法律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渠道和途径。为做好南疆地区未来基层少数民族法治人才的储备量,建议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扩大内地高校在新疆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数量以及适度调整专业;第二,内地学校应积极宣传和引导学生服务边疆的思想,对某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可以进行基层工作定向培养;第三,国家应对新疆到内地上大学的贫困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学费减免等特殊政策,帮助他们实现受教育的梦想。利用疆内的高校资源,建立面对南疆各地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的人才定向培养机制,提高南疆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3.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交流力度。培养选拔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至关重要。一方面,对现有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其自身的行为,提高基层法治队伍整体法律素质,是法治队伍建设的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全面开展“行为规范”为基础的法治教育,强化南疆基层少数民族法律事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依法办事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在基层少数民族干部中开展“复合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提升基层法律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通过开展一些培训课、讲座、论坛会的形式不断的提升基层干部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仅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少数民族的村民,而且也约束了自身行为,努力实现法治队伍的建设。建立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培训锻炼机制,充分利用高等院校、行政机关、各级党校等阵地,对少数民族干部人才进行思想政治培训。可借鉴援建省市少数民族干部在南疆基层体验生活、磨练意志的同时,传授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成为南疆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学习的榜样。通过加大内地援疆省市对南疆基层少数民族人才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援疆省市支援新疆的重要渠道和途径。
新疆南疆地区 篇5
从发展规律上认识新疆南疆三地州的畜牧业发展阶段,既要有促进发展的积极态度,又要有客观评价现有水平的意识,农、林、牧各业发展规模和模式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畜牧业,适度规划发展的.步骤和速度以及发展模式的定位.
作 者:王锡波 杨奎花 WANG Xi-bo YANG Kui-hua 作者单位:王锡波,WANG Xi-bo(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杨奎花,YANG Kui-hua(新疆畜牧科学院信息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南疆地区 篇6
内容摘要:新疆南疆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因地处偏僻、经济落后而缺乏英语学习环境。文章介绍了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和南疆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并总结了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语音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南疆高校 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语音
1.学习语音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大体系,而语音排在首位,这是因为语言先是有声的,其次才能有形(张克勤,2002)。人类从婴儿时期开始咿呀学语到掌握自己的母语也是遵循着语言先有声后有形的规律,首先学会的是有声的语言,然后才是书面的语言。这一规律同样可应用到二语或是外语学习当中,掌握扎实的语音知识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
人们使用语言用来表达思想、传达意义,语音是其传递意思的外在形式。如果语音传递有误,则表达的意思也会产生误差。声音语言相比文字语言,没有固定的形式,发音短暂、并且易消失,这就要求人们在学说一种语言的时候,一定要准确的把握它的语音,只有这样才可以学会、学好一门语言。
在英语学习中,语音学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假设一个学生的语音知识没有学好,那么他就不会诵读单词、课文。不会诵读,就会导致记忆单词困难,单词基础没打好,怎么样去学语法,阅读文章,写文章?不会诵读,就表明别人说的也一样听不懂,听力自然不好。不会诵读,肯定不敢开口讲话。听不懂、不会讲,如何与人交际?由此可以得出,语音学习是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的基础。若英语学习者英语的最基本技能都掌握不了,势必不能学习其他更高层次的语言知识。因此,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语音教学。
2.新疆南疆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环境
新疆以天山为界分为两部分,天山以南的区域被称为南疆。南疆共有两所本科高校,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大学。本文主要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阿拉尔市,距首府乌鲁木齐1000公里,成立于2004年。由于阿拉尔市建市较晚,经济发展起步也相对较晚。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上许多国家以及我国大多数省份的高校均意识到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南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局限、经济落后、城市发展缓慢、信息闭塞等因素影响,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这里社会各界的充分的认识。这里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英语水平并未被作为人才引进考核的指标之一。大环境的不重视,就业市场无需求,这些无疑给大学英语教师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地处偏远给南疆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带来的极大的挑战。语言环境及语言实践对语言学习来说十分重要。在阿拉尔市,几乎见不到外国人的身影;每年到塔里木大学任教的外教屈指可数。因此,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在真实语言环境中去实践语言、体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缺少实践环境与机会,英语专业教师仅凭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书本内容教授学生,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的高度十分有限。尽管出身于英语专业,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候的英语语音语调十分糟糕,在找工作时毫无优势而言。
3.南疆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发音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教授《英语语音语调》这门课程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发音中存在以下问题:
3.1 /w/与/v/
/w/与/v/的发音错误是英语专业学生中最常见的问题。/w/是半元音,发音时舌后部要向软腭抬起,双唇呈圆形,双唇贴近门牙;/v/是摩擦音,发音时上齿轻碰下唇,气流由唇齿间的间隙中通过,摩擦成音,声带振动(杜思民、邓靓靓、张素云,2013)。学生在发/w/音时,大都出现咬唇现象,把/w/的音统统发成了/v/。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发/w/音时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在新疆汉语方言中,人们常常把/w/的音发成咬唇音,随后又迁移到英语发音中。
3.2 /ai/与/au/
/ai/与/au/同属于合口双元音。发/ai/音时,由/a/滑到/i/,舌尖抵住下齿,舌位很低,舌前隆起,用扁唇或中常唇形,牙床开合度宽;发/au/音时,有/a/滑到/u/,滑动时,把双唇逐渐收圆,舌后部随之稍稍抬起(杜思云等,2013)。这类双元音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双元音的第一音非常响亮;二是发双元音时,口腔内部的舌位变化及其重要;三是唇形相对其他发音较大。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发这类双元音时,通常未能将嘴唇完全张开,第一个元音也不够响亮,第一个元音滑向第二个元音时不知舌位如何变化。
3.3 /θ/与/s/
/θ/与/s/属于摩擦音。发/θ/音时,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略微伸出,气流从舌尖与上齿间泄出,摩擦成音;发/s/音时,舌端上抬靠近齿龈,上下齿并拢,气流从舌端和齿龈间泄出,摩擦成因(杜思云等,2013)。这两个音素在发音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舌尖是否放在上下齿之间。英语专业的学生通常未能掌握/θ/的发音技巧,见到该音时统统发成了/s/。这个现象不仅在南疆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发音中常见,也在其他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非英语专业学生中都十分常见,可见在语音教学中,英语教师应仔细向学生讲解这一组发音的区别和正确的发音方式并要求学生多加练习。
3.4意群停顿与语调
朗读或者在说英语时,常常会有或长或短的停顿,这些停顿不是随心所欲的。停顿主要是要根据句中的意群进行。意群是指句子中按意思和结构划分出的各个成分,朗读同一意群中的单词短语语速稍快,以保证语义的完成,意群与意群中稍作停顿,这样可以避免一口气读完或是歧义的产生(杜思云等,2013)。语调是指声调高低的变化,是英语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杜思云等,2013)。语调包含升调、降调、以及升降调的组合使用。使用语调可以帮助人们表达喜悦、忧伤、惊奇、愤怒等不同的情感。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停顿和语调的人通常在说英语时,声音抑扬顿挫,十分优美、自然。
南疆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朗读句子或段落时,通常不知如何停顿,一口气从头到尾读完,或是随意停顿,将句子的意思完全打乱,或者有的学生出现一个一个单词往外蹦的现象。同时,他们也不能熟练掌握英语语调的规则,朗读时没有声音的起伏变化,仿佛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仅仅只是“读”,更谈不上优美。如果用毫无感情的语调与本族语者交流,这种交流也无法长时间维持;假设英语教师上课时用毫无起伏变化的语调,不仅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可能使学生昏昏欲睡。
4.教学启示
4.1在语音课堂中引入英语影视作品
在上文中已经强调了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由于南疆高校客观环境的限制,英语教师应积极利用身边可获取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主观环境。在语音课程中,英语教师可引入英语影视作品,为学生创造英语环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中,又能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环境中,练习口语及听力。在语音课堂中引入英语影视作品可谓是一箭多雕。但英语教师需注意,让学生观看影片并不仅仅只是看故事情节或者泛听,而是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本族语者的发音口型及各种语调变化并反复去模仿。影片观看完毕后,可要求学生在课后模仿电影中情节进行表演或者配音。
4.2针对学生发音弱点重点讲解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
好的英语发音需要学习者通过不断揣摩和练习。教师既以了解了学生发音的问题及弱点,就需要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讲解重难点音素的发音规则,可选用对比的方法,将发音容易混淆的音素放在一起讲解,指出区别之处,这样学生便一目了然。古人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讲解完发音规则后,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并不时检测学生的对这些音素的掌握情况。
4.3重视学生课后背诵段落或文章
背诵一般被认为是属于机械性学习,效果不大。其实不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背诵段落或文章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却很有帮助。学习英语的本质就是在模仿本族语者说话,背诵其实就是模仿。在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段落有几方面的好处。一是背诵段落的过程中无形就在增加学习者的词汇量,将词汇和句型储存在大脑中,在用的时候方便学生提取;二是在学生在背会之前必定经过了反复的阅读,是一种实践过程;三、学生在给教师背诵时,教师可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发音问题进行一一指导,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英语语音。
4.4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英语课程的教授对任课英语教师的语音要求较高。不仅南疆高校的学生缺少英语环境,英语教师也同样面临同样的问题。语言是需要不断的练习。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缺乏英语口语练习,英语教师的口语同样也会退化。因此,英语教师需要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可通过外出学习、培训、练习口语、观看英语影视片等不断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努力使自己的语音语调接近本族语者。只有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过硬,才能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5.结束语
文章介绍了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和南疆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大环境,并总结了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语音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英语语音学习在英语其他技能学习的基石,因此英语课程中需重视语音教学。在缺少客观条件下,英语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英语语音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思民、邓靓靓、张素云.英语语音教程[M].第二版.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13,9:19-195.
[2]张克勤.英语语音学习策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
新疆南疆地区 篇7
关键词:绿洲经济,发展,和田地区
一、绿洲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一) 绿洲经济的内涵
古时文人用“绿洲”一词来描绘出当时西域的自然风貌, “洲”在《辞海》中注释为“水中陆地”, 即岛之意, 那么“绿洲”则是绿色的岛屿, 用它来表述“茫茫大漠与戈壁中有绿色岛屿分布”这一自然景观, 可谓十分的生动、简明、准确[1]。近年来, 许多学者都从景观生态、地理学等角度给来诠释“绿洲”一词,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层含义[1]: (1) 绿洲是以干旱区为大背景而存在 (干燥度不小于3.5的地区为干旱区) ; (2) 形成了与周围环境成鲜明对比的隐域性植被群落, 有着高于其周围环境的第一性生产力; (3) 水是绿洲形成和维持的根本要素。
新疆社会科学院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甲金这样解释[2]:所谓绿洲, 泛泛地说, 就是指干旱荒漠地区有绿色覆盖的土地。如果把这一概念的外延再缩小一些, 就是指通过灌溉发展农牧业生产活动的地方。因此说, 绿洲是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产物, 它是干旱生态中的一个自然综合体, 也是干旱地区的经济综合体。他还进一步阐述说, 在探索新疆经济形成发展问题时, 抓住了绿洲生态特点, 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因为:绿洲生态是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 它是在干旱荒漠地区水、土、光、热资源相互协调的地方形成的。水是绿洲生态最基本的因素。从摄像到地面的观察说明, 凡是河流通过的地方, 基本上是绿洲的所在。水是绿洲的命脉。由于水的滋润, 每一块绿洲都包含着多少不等的耕地、森林、草地和与之相适应的动植物群落。绿洲经济的基础部门是灌溉农业。绿洲经济系统就是在绿洲生态系统提供的可以利用的物质条件下, 人类所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
人们利用荒漠生态系统的屏障, 又在这种荒漠生态系统的包围中改造局部地区, 成为自己生活和生产的绿洲。所以绿洲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绿洲就是绿化, 是人制胜沙的唯一手段。沙化与绿洲, 是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下的一对矛盾, 是人与自然的斗争[3]。
(二) 绿洲经济的特点
1. 由内向型、封闭性向外向型、开放性发展的转轨阶段。
长期以来, 由于自然环境的封闭性, 和田绿洲经济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物质生产活动和生活都是在和田不同的绿洲内部进行的, 以农业为主, 兼营一些畜牧业, 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和世界联系很薄弱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的整体。在每一块绿洲上, 农民种植着多种多样自己生活上所必须的作物:一小片棉花, 一小片瓜菜, 各种主粮包谷、高粱、小麦……一些为烧柴用的枣、杨、柳甚至还有一些为自己榨油用的菜籽……由于交换不发达, 集市上还保留着相当多的以物易物的现象”[4]。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 和田传统的绿洲经济封闭性的格局被打破, 自愿也好被迫也罢, 不得不向外向型、开放性发展。据2010年6月30日至7月8日, 从我们调研组的所见所闻来看, 和田地区正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林果业 (如核桃、红枣) , 努力朝着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的程度还比较低, 还处于起步阶段。
2. 由一元型、单一性向多元化、多样性发展的转变阶段。
绿洲农业是属于平原地区类型[2]。平原地区有利于发展机耕, 有利于大面积地进行农作物布局, 建立专业性生产基地。但是它缺少山区的垂直自然带变化, 不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不利于建立“立体农业”和发展多种加工工业。所以, 绿洲经济的单一性, 主要表现在生产部门的单一性。长期以来, 和田地区的绿洲经济主要是一元经济即绿洲农业, 农民不仅生产着粮食和畜产品, 而且还兼制生活用品及生产工具, 手工业只是农业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几乎没有现代工业。时代在变, 和田绿洲经济在变。
从和田地区最近两年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来看, 绿洲经济的发展思路仍然以抓农业经济发展为主导思想, 把粮食生产放在主导地位, 同时抓好红柳大芸等经济作物, 发展特色林果业, 重视手工业发展, 但是和田的其他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非常薄弱甚至是空白。
如2009年, 和田地区在往年的基础上继续抓以“两个加速、一个突破”为重点的七项增收措施的落实[5]:粮食生产,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林果业 (林果业是和田最具优势的一个产业, 也是农民增收最主要的一个产业) , 特色种植业 (特色种植业是主导产业的一个补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在种植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 找到了一条符合和田实际的发展模式, 即:小布局, 大产业, 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全地区1 300多个行政村, 每个村都能见缝插针地搞一块特色种植) , 畜牧业 (近年来, 和田地区确立了重点发展小畜, 稳步发展大畜, 加快发展家特禽养殖的工作思路) , 红柳大芸, 设施农业 (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努力, 实现亩均效益达到万元以上) , 手工羊毛地毯 (和田地委程书记就地毯业的发展提出了四项措施, 一是要提高品质, 二是要创建品牌, 三是要开拓市场, 四是要创新管理) 。
3. 由分散性、独立性向联系性、网络化转化。
在广袤的干旱地区, 绿洲是被沙漠戈壁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小块, 片片绿叶, 散布在茫茫的沙海之中[6]:南疆的绿洲, 大致沿塔里木盆地、呈点状弧形散布在主要河流的两半。绿洲分布具有分散性。有的绿洲的面积甚至小到仅百十亩、数十亩地。和田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 其中山地占33.3%, 沙漠戈壁占63%, 绿洲仅占3.7%, 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多块。和田地区:墨玉、和田、洛浦三县, 是聚落在一个大的绿洲之上;于田、策勒两县, 分别由一大一小的绿洲组成;民丰一个县包括了四个绿洲 (县城在一块大一点的绿洲上, 另外还包括三块互不连接的小绿洲) 。而皮山县, 全县分布在50多个小绿洲之上 (有的绿洲面积甚至小到仅百十亩、数十亩地) 。如此分散的条条块块, 自然形成生产规模上的参差悬殊。一些大的绿洲, 往往是地 (州) 县的所在地, 既是这一地区的行政中心, 又是这一地区的经济中心;而一些小的绿洲, 也可能仅仅是一个自然村、一个小生产点。因此, 绿洲的经济活动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必然受到绿洲范围大小的制约。一个个分散的绿洲又是一个个独立的经济单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通讯的发展, 绿洲经济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被打破, 绿洲经济与外界的联系性增强, 和田各个绿洲之间以及和田绿洲与中国其他地区乃至世界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
二、绿洲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条件
(一)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西汉中央政府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起, 新疆便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在西汉至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两千年中, 由于新疆地处边陲, 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加上自然条件比较恶劣, 绿洲分布比较分散, 因此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曾经为新疆绿洲带来发展机遇只有两次:一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在沿途兴起了一批批绿洲城镇, 二是清乾隆皇帝鼓励并组织大批移民在新疆绿洲进行大规模屯田, 使新疆绿洲农业的整体水平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50年代与20世纪60年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号召下, 国家对新疆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开发, 绿洲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工业从无到有, 已经形成了大农业的雏形;为改革开放以来绿洲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1995年新疆人均GDP已由建国初期远低于全国平均的水平发展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并成为西部唯一一个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自20世纪90年代初,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新疆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末, 中国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 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的是, 不仅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西部社会经济建设, 同时更注重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也就是说这是一次更立足于西部自身长远利益的发展战略, 通过它引导西部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中央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社会基础设施、文化科技教育、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优势基础产业等领域进行投入, 这无疑为当前新疆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2010年5月17日至19日, 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 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之后, 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 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新疆的建设和发展, 19个省市已按照中央的要求启动了新一轮援疆工作, 新疆已迎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重大机遇。随着新疆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和西部大开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和田绿洲经济的封闭性受到了市场的冲击, 必须向开放性发展;和田绿洲经济的单一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需要向多元型、多样性转变;随着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绿洲原有的分散性特点也将被打破, 联系性增强。
(二) 社会政治大局保持基本稳定[7]
据和田地区有关部门领导介绍的情况和有关资料可以看出, 和田地区一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为维护社会稳定做了大量工作。和田地区对“三股势力”、“四种分子”采取的是严打高压态势, 特别是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 和田地区迅速成立了应急处突指挥机构, 启动各级防暴应急预案, 党政军兵紧密团结, 齐心协力, 严防敌对势力的各种破坏活动。深入开展对群众面对面宣传教育, 抽调万名机关干部组建工作队深入基层逐户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的政治鉴别力和思想免疫力。对“7·5”事件分流回的人员进行甄别审查和教育转化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制造“针刺”案件的犯罪分子。加强对爱国宗教人士队伍的教育和管理, 大力开展第三轮爱国宗教人士“三爱”教育培训, 2009年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爱国宗教人士1 485人。制定了《和田地区爱国宗教人士带培塔力甫暂行规定》、《和田地区宗教教职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和田地区宗教教职人员任免暂行规定》。非法宗教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零散朝觐活动实现了“零控制”。进行集中整治和治安乱点整顿治理, 共抽调1 760名干部深入107个重点片区、370名干部深入78个治安乱点开展工作。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已创建平安乡镇 (街办) 86个、平安县1个。化解各类信访积案213件, 涉及1 912人, 特别是一批疑难信访积案得到妥善化解, 国庆期间未发生进京上访事件。
从2009年末程振山书记在中共和田地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全面实现“富民强区固边”战略新目标而努力奋斗》中所列举的一些数据及所做的工作可以看出, 和田地区始终是把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 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做了大量工作, 和田的社会政治大局基本保持稳定, 为和田绿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政治环境。因为没有社会稳定, 一切都无从谈起, 发展绿洲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三) 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7]
和田地区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落实国务院32号文件及《南疆三地州建设项目专项规划》的有利时机, 争取到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项目753个, 总投资17.36亿元, 到位中央新增投资10.56亿元。2009年初确定的106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喀什—和田铁路完成铺轨前的基础工作, 和田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和连接市区的玫瑰大道正在加紧建设。315国道叶城—墨玉段高等级公路和于田—民丰段二级公路改造进展顺利。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于9月正式通过国家水利部验收。波波娜水电站发电引水洞已全线贯通, 预计明年5月底前三台装机总容量为15万千瓦的机组将陆续安装完毕, 并投入运行。克里雅河吉音水利枢纽工程10月16日正式奠基开工。玉龙喀什河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争取2011年开工建设。18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地下水开发成效显著, 新打机井237眼, 累计达到2 212眼。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供给水平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利用力度不断加大, 城市天然气入户累计达到27 700户, 农村天然气入户工程开始启动。完成农村沼气入户26 115户、累计达到55 000户。对口援助项目进展顺利, 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按照“两化、三配套”的要求, 改扩建农贸市场9个, 使和田农民长期以来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建设规划年”活动取得实效, 城乡重要建 (构) 筑物防震减灾工作顺利推进。塔河流域和田河生态治理工程、天然林、荒漠植被保护、平原绿化等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得
(1) 和田地区旅游局2010年提供。到加强。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水利、民生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为和田绿洲经济的提供了基本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四) 资源条件 (1)
和田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田的核桃产量占新疆总产量的70%, 年产核桃11 414吨。杏树种植面积44万亩, 石榴10.67万亩, 葡萄16.94万亩, 果品加工潜力大。还有玫瑰花、大芸、管花肉苁蓉等可以带来很好效益的经济作物。和田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616.94亿立方米, 煤炭储量2亿吨, 还有目前已发现的稀有矿脉如锂辉石矿脉, 和田地区现有矿产46种 (产出地168处) 。和田地区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 位于策勒县的一座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南北朝时期、占地2平方米的、业界普遍认为该寺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小的佛寺。著名的尼雅遗址是古精绝国故地, 被中外考古学家称为“东方的庞贝”。目前, 和田地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6处, 位居自治区前列。其中,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6处, 未定级28处。和田地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6.4%。加之, 和田地处偏远, 相对封闭, 使和田少数民族服饰、餐饮、语言等民族风俗在其民族中保持着最原生态, 和田是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最为浓郁的地区。和田境内有号称“万山之祖”的巍巍昆仑山;有被江泽民同志誉为“天下奇观”的千里葡萄长廊;被誉为人间仙果的生长一千多年的无花果王、核桃王以及梧桐王;有地貌奇特、景色宜人的红白山、龙湖、鱼湖以及蕴藏和田籽玉的玉龙喀什河。和田“老三宝”和田玉石、和田地毯、和田丝绸;如今和田“新三宝”维吾尔药、肉苁蓉、阿胶。由于和田地理气候条件独特, 光热资源丰富, 还盛产水果, 不仅品种多、品质好, 而且无污染, 均为上乘“绿色食品”, 如皮亚曼大甜石榴、和田薄皮核桃、和田玉枣等都享誉全国。和田丰富的资源条件为绿洲经济的发展储蓄了力量, 为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三、绿洲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生态环境脆弱, 土地沙化问题严重
绿洲经济是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发展的,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威胁和田地区绿洲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就是生态环境脆弱, 总体上水资源短缺, 干旱缺水, 风沙大, 沙化问题严重。和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和田人民真辛苦, 每天要吃半斤土, 白天吃不够, 晚上接着补。”
十多年前和田地区的沙化情况[8]:以民丰、策勒、皮山最为严重。民丰县尼雅公社西边的“幸福”、“光明”、“高潮”三个大队, 从1966年到现在 (1983年) , 被沙埋了4 200亩地, 有270户社员搬到于田、且末去了。在这三个大队的农田里, 有一条长18公里、宽12公里、高20米~30米的巨大沙陇, 是在十五年内形成的。策勒、皮山同样存在着沙漠侵吞农田的问题。
现在的情况, 和田地区经过防沙固沙治理, 程度有所好转, 但干旱缺水, 土地沙化的问题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如皮山县: (1) 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降水稀少, 蒸发量大, 空气干燥, 年平均气温11.8℃, 年平均降水量39.8毫米, 年平均蒸发量2 412.9毫米, 是降水量的60倍, 年均沙尘天气在240天以上。皮山境内5条河流均发源于喀喇昆仑山, 系冰川融雪补偿型河流, 年地表水径流量7.5亿立方米, 地下水储量2.5亿立方米, 年内分布不均, 开发利用率低, 总体上水资源短缺, 干旱缺水是制约皮山县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民丰县境内,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个地方 (尼雅乡托皮村) , 处于风口位置, 十年前曾是农田, 现在已经变成了沙漠。2010年民丰县自筹资金投入100多万元引进节水滴灌技术造林, 选择耐干旱、固沙荒漠树种胡杨、红柳、梭梭、等, 完成了720亩防沙治沙项目。我们调研组去实地参观调查, 看到的治沙场景很是壮观。但防沙治沙一项长期系统工程, 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二) 稳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当前和田影响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 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 反分裂斗争和维护稳定的任务仍很艰巨。和田地区存在“四多”区情: (2) 少数民族人口多 (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6.4%, 其他民族占0.2%, 汉族占3.4%) , 信教群众多 (和田地区总人口191万, 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约130万) 、宗教活动场所多 (现有清真寺4 339座) , 宗教教职人员多 (宗教教职人员5 148名) 。
(三)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 许多民生问题有待解决
和田地区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 但是还比较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仍很薄弱, 优势产业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农村一些地方条件很差, 基础设施非常薄弱, 现在仍有一些村无水无电无公路。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 农民的科技种田意识、商品意识比较淡薄。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 工业发展基础薄弱,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人口快速增长与耕地相对减少的矛盾突出, 整体脱贫任务还很艰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滞后, 涉及民生的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些群众特别是城镇下岗职工和困难家庭生活还很困难, 就业再就业仍然面临比较大的压力。这些都是制约绿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 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和田虽然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但是由于自然地理原因及各种社会因素, 和田地区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还没有形成产业化。水利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 地表水资源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旅游业还未发展起来, 更谈不上形成规模。和田虽有玉石之乡的美称, 但并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 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小。和田地区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上, 还没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开发出来的多半是原材料, 而与生产出来的现有原材料资源相关的加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
四、小结
新疆南疆绿洲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为:南疆地区要仅仅抓住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重大机遇, 充分利用国家和内地兄弟省市开展新一轮援疆工作之后的资金支持, 利用输血机制建造南疆地区自己的造血机能和机制, 以农为本积极发展高效立体农业, 发展特色林果业, 有的放矢发展工业, 加强旅游业;加快中小城市发展;始终贯穿以水资源为核心的的自然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与技术,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袁榴艳.新疆绿洲发生发展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届硕士毕业生毕业学位论文, 2003.
[2]刘甲金.新疆自然地理与民族经济文化的形成[G]//贾合甫.米尔扎汗, 魏萼.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研究 (第一章)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7:8.
[3]陈华.沙化与绿洲[J].新疆社会科学, 1983, (5) .
[4]南疆农村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79:110-111.
[5]彭振华.在地区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 2010-02-01.
[6]刘甲金.新疆绿洲经济特点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 1986, (5) .
[7]程振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全面实现“富民强区固边”战略新目标而努力奋斗——在中共和田地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R], 2009-12-26.
新疆南疆地区 篇8
目前和田地区至少有62%以上小麦种植采用的是果树与小麦间种模式, 据相关调查数据可知:果树下小麦总分蘖为每667m254.39万蘖, 穗数为每667m237.63万穗;穗粒数为30.69粒, 千粒重达32.45g;果树下种植小麦每667m2产量在302kg。与大田小麦产量相比, 果树下小麦每667m2产量低于前者108kg。和田地区的果树树种主要为核桃树、杏树及枣树等, 其中核桃树间作小麦的面积最大, 达到61.7%, 余者杏树与枣树间作面积相当, 分别为16.2%和15.8%。小麦品种为和田地区的主栽品种新冬20及冀审石4185。
2 果树下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
根据实践可知, 果树下间作小麦每667 m2产量仅为302kg, 相比大田每667 m2产量410kg, 每667 m2存在108kg的差异。因此, 要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果树下小麦稳产、高产。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肥地力, 合理施肥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用肥效益:果树下麦田如果长期使用单一的化肥, 会导致土壤板结, 且土壤中的养分比例失调, 对小麦的生长十分不利。因此要加大有机肥料的播施, 种植、翻压绿肥, 才能促进地力的提高, 满足小麦在不同长生阶段的养分需求, 促进小麦优质、高产。通常优质农家肥是首选。
要提高施肥的合理性。根据近期对南疆土壤的普查结果可知, 麦田土壤有效氮平均值仅为55.2mg/kg, 而有效磷为10.1mg/kg, 有效钾则为151mg/kg, 由此可见, 麦田土壤缺氮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效磷已有所改善, 有效钾仍然相对比较丰富。所以在小麦栽培过程中, 播施肥料要遵循“增加氮肥量、控制磷肥量、不施钾”肥的原则, 提高施肥的合理性, 改善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果树下间作小麦的施肥量如下:每667m2施播2t有机肥料, 在此基础上, 再施入纯氮23.4kg, 或尿素50.8kg, 纯磷7.3kg, 或磷酸二铵15.5kg。小麦全生育期, 把60%氮肥、全部磷肥及钾肥当作基础进行1次深施, 余下的40%氮肥可以小麦拔节期作为追肥结合灌头水进行施用。如果上述有机肥、化肥等底肥充足, 可省去早春追施返青肥的程序。
2.2 合理选择播种时期, 提高播种质量
可适当选择时机晚播, 有利于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近年来南疆地区气候呈逐渐变暖的发展趋势, 如果小麦过早播种, 非常容易形成旺苗;且相关试验研究结果可知, 播种期推迟可以促进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增加, 当然晚也要有限度, 并非越晚越好, 故小麦的播种时机控制十分重要, 建议在适期内适当晚播。新疆南疆地区果树下小麦间作最佳播种期在9月中旬~10月上旬;当然, 局部气候如果存在差异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具体要根据当地积温变化情况做出合理调整。
合理调整播量, 尽量密植。由于果树下间作小麦受果树生长的影响, 无法像大田那样密植, 因此更要以精细整地为基础, 提高小麦播种质量。采用果树下间作小麦的种植模式, 必须根据不同的林果品种选择种植模式, 常见的包括4套2、6套2和9套2等几种, 合理的间作模式可以提高小麦在单位面积中的比例, 适当增加密度以保证小麦基本苗。播种时要求深浅一致, 尽量保证播行笔直, 不得存在漏播、重播的现象, 以保证小麦基本苗足, 生长整齐, 促进群体与个体的协调发育。
2.3 科学管理
根据小麦不同的生长时期, 要采取对应的科学管理措施, 实现合理促控的管理目标。
苗期主要任务是促根增蘖, 培育壮苗。根据种植地区的地力水平及品种类型来确定壮苗标准。和田地区的主要小麦品种为新冬20, 壮苗标准如下:主茎叶龄6片, 单株分蘖5个, 单株次生根10条, 单株干物重1g。
返青拔节期的管理要遵循“因苗制宜、分类管理”的原则, 所谓因苗制宜, 即以保证壮苗为基础, 合理运筹肥水, 对麦苗两极分化的现象进行调控, 促进弱苗的生长, 适当控制旺苗的长势, 争取后期小麦实现秆壮、穗足、粒多、不倒的管理目标。返青期注意控水控肥, 要遵循“前氮后移、前水后用”的原则进行春季水肥促控, 可对春蘖滋生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直至拔节期开始两极分化时, 再进行浇水、追肥。针对一些生长比较瘦弱的麦田, 可在返青期追施尿素;而旺苗麦田则返青期要采取镇压、化控等措施, 不得施肥浇水。如果麦田杂草严重, 可在返青期至起身期采用化学除草的方法, 即喷施二甲四氯或百草敌。
抽穗至成熟期要进行科学浇灌, 其主要作用是起到促进小麦孕穗及灌浆的作用。小麦在4月中旬浇灌拔节水, 过后2周为保证小穗分化正常, 要及时浇灌孕穗水;小麦开花后2周, 再及时浇灌浆水, 可以起到抵御干旱、高温、延长小麦根系及功能叶片寿命的作用, 此时浇灌浆水有利于养分向籽粒中输送, 促进小麦灌浆, 增加粒重。
3 适时收获, 合理储藏
新疆南疆地区 篇9
一、小贷促农增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 数据来源及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文数据源于2014年7月至8月进行的“农户小额贷款增收效果调查问卷”的调查。调查采取经验分层和非严格随机抽样的方法, 按照新疆南疆三地州人口分布、地理位置等具有代表性的原则, 选取4个贫困县, 即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县和疏附县2个县, 克州的乌恰县, 和田地区的墨玉县, 以每个县抽取3个乡, 每个乡抽取2个村, 每个村随机抽取15户, 共计发放360份问卷, 收回了351份, 剔除无效问卷12份, 最终得到339份有效农户小额贷款增收效果调查问卷。回收问卷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 问卷基本有效。
2. 小贷促农增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农户贷款额度偏少且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自从推行农户小额贷款以来, 关于此项贷款金额的上下限到底多少最合适尚无定论。目前此项贷款金额一般在1 000~10 000元之间, 最高可达20000元。在调查中发现, 单笔贷款金额以千计算, 有85.94%的农户贷款额不超过5万元, 仅1.56%的农户的贷款额度为10~20万元, 但由于高效经济作物、大棚种植业、新兴农业技术的应用, 使得农户对贷款额度的需求越来越高, 现有的小额零散的贷款金额已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其次, 农业生产 (尤其是种植业) 的周期一般在1年以上, 有的农业生产周期长达2~3年, 但目前大多小额贷款的期限为1年左右, 据调查数据显示, 有62.5%的农户的贷款期限是1年, 31.25%的农户的贷款期限是半年, 仅有6.25%的农户的贷款期限是2年, 且农户的贷款额度集中在5万元以下, 贷款期限为1年的居多, 但实际上贷款额度与期限应成正相关, 所以两者并不匹配。
(2) 办理小额贷款存在困难且金融机构种类少。在小额贷款发放前, 贷款人员会对贷款对象进行审核, 主要是对其自身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进行评估, 用于小额贷款还款的经济保证。但是对于比较贫困的农户来说, 其自身资产价值较少, 不能达到发放小额贷款的条件, 并且贷款程序十分复杂, 这些因素严重挫伤了农户的贷款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使农户产生对小额贷款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新疆南疆三地州的小额贷款的办理主要是以农村信用为主, 也有农行、邮储、地区商业银行, 但是这些金融机构的小贷发放力度都是微乎其微。新疆南疆三地州的农村金融市场明显缺乏竞争力, 且小额贷款成本高、额度小、操作琐碎, 盈利空间小, 而商业银行的目标是追求更高的利润, 这样其在农村的扶贫力度就非常有限且逐年降低。随着农业银行以及其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逐步撤并, 农村金融机构更趋单一, 无法形成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必然会限制新疆南疆地区小贷的发展。
(3) 农户对小贷认识不足且积极性不高。在新疆南疆三地州, 小额贷款并没有得到广大农户的正确认识, 且农户对小额贷款的认识十分欠缺, 相当一部分贫困农户在利用小额贷款促进增收方面, 缺乏技术和项目支持, 且相关金融机构无法完全监督农户的小额贷款资金用途, 也无法确认小额贷款使用不当、挪作他用的情况, 这些都会影响到小额贷款的使用效率。对于新疆南疆三地州的农户来说, 由于居住地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 使得扩大再生产难以开展, 农户不能获得有效的创收和就业机会, 如果小额贷款使用的不当, 必然会降低了其促农增收的效用。据调查数据, 仅2%的农户对小额贷款很了解, 有40%的农户对小额贷款比较了解, 有55%的农户对小额贷款仅仅是有点了解, 还有3%的农户对小额贷款不了解。农户对小额贷款的认识不足势必会影响其办理小额贷款的积极性, 从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户是否会选择小额贷款情况中, 有86.37%的农户仍然会选择小额贷款, 说明小额贷款在新疆南疆三地州仍是农户选择的主要贷款方式。但是有13.28%的农户选择不贷款, 同时有2.34%的农户选择别的贷款方式, 说明小额贷款还有许多亟待改善之处。
二、相关对策及建议
1. 加大对南疆三地州三农的支持力度, 扩大小贷规模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共同参与, 来扩大小额贷款规模。按照产业周期、性质和特点, 适当加大贷款投入量、扩大发放范围。对于缺乏支农资金的农村地区, 以银行为主要代表的各类金融机构要多措并举加大贷款支农的力度, 切实解决民族贫困农村地区资金匮乏的问题, 确保对农户扩大再生产的支持。此外, 还应尽量满足农户的个性化需求, 进一步支持农户做大做强农业生产。
2. 因地因时制宜, 促进小贷期限同农作物生产周期相匹配
在新疆南疆三地州, 小额贷款的额度与期限同农作物生产周期不匹配性极大地限制了小贷期限促农增收的成效的实现, 因此, 为了加大其增收作用, 可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 注意加大小贷额度的投入并使其与生产期限相适应, 使小贷更好地为农户谋福利。
3. 增大宣传力度, 深化农户对小额信贷的认识
南疆三地州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信息技术不发达, 故应加大小额农贷相关知识概念的宣传普及力度, 加深广大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业务范围、贷款程序的理解, 还要让农户了解小额贷款的优点和益处, 并适当采取一些优惠措施, 鼓励农民进行小额贷款。
4. 加强小额贷款的体系建设, 合理引导农户正确使用小额贷款
坚持惠普性的金融理念, 在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的进程中, 尽快开放南疆三地州农村金融市场, 形成一个有效竞争的农村小额信贷供给市场, 进而有效提高小额信贷供给服务质量, 逐步扩大小额信贷供给覆盖面, 降低农户办理贷款的难度, 积极发挥农户贷款联保机制的作用, 以经济合作社、专业产业化组织等方式将农户联结起来, 使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此外, 还要积极引导农户在小额贷款使用过程中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方式, 以便更好地促进小额信贷促农增收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罗红云, 熊菲.新疆南疆三地州贫困与反贫困策略研究——基于三地州210户农户的调查[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5 (1) .
[2]何文彬.新疆农村小额信贷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7) .
[3]康馨方, 郭晖.新疆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分析[J].商, 2013 (4) .
新疆南疆地区 篇10
“双语”的目标是能让两种语言达到互通, 双语教育的目的是大力培育少数名族能够民汉互通的专业技术人才。20 世纪30 年代起至80 年代, 在少数名族学校中开设了汉语课程, 在汉族学校中根据周边环境分别开设了维语、哈萨克语、蒙语等课程。新中国成立后, 法律规定汉语为少数名族中等学校的必修课;20 世纪90 年代初在一些较发达地区学校开设了双语授课实验班, 即采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汉语用汉语授课。21 世纪初, 自治区在几年中陆续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标志着新疆自治区开始大力发展双语教育。 2011 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 规划中提到:我区双语教育是指在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过程中, 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 这一观点一辈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可。可见, 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实际上只走过了短短十几年的历程, 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和瓶颈, 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才能健康的发展下去, 尤其是偏远少数名族地区。
2 新疆师范大学实习支教对南疆少数名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育支援现状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双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迅速缓解边远贫困地区合格“双语”和汉语教师紧缺的矛盾, 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新疆师范大学自2006 年我校开展第一批实习支教工作以来, 先后派出十几批共计11000 余名学生前往南北疆, 尤其是和田、沙雅等偏远地区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习支教。目前, 新疆师范大学在保证向南疆和田地区和田县、策勒县、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库车市、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等地的实习支教学生选派支援的同时, 也跟吐鲁番市、乌鲁木齐县、塔城地区塔城市、和丰县等县市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10 年的探索中, 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 极大缓解了南疆农村双语教师短缺问题
实习支教学生进入农村学校后, 一方面缓解了南疆农村双语教师短缺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为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提供了外出学习的机会。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 农村的校舍及基础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已纷纷建立完毕, 基本结束了无教室、无桌椅板凳的时代, 但日显突出的问题便成了师资短缺的问题, 和田县、沙雅县等部分农村学校专职教师每周20-30 节课的工作量早已不堪重负, 更有“包班制”的现象存在, 我校在经过调研了解后, 着重对口支援这些地区, 实习支教学生进入这些学校后, 给本来发展起来举步维艰的双语教育增添了活力, 更能让学校腾出手来培训固定的师资队伍, 从而根本改善其双语教学的质量, 同时也为我校培养双语教师提供了实践平台。
2.2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
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对口支援地区后, 我校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并树立了典型的新疆师范大学实习支教模式——沙雅模式。这标志着新疆师范大学大学从单一派遣学生支援农村教育, 变革为同时承担了农村师资力量培训的任务。只有提高了农村固定师资力量的教学水平, 才能真正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如今沙雅模式已发展成为新疆师范大学实习支教的标志性模式, 陆续在和田地区、吐鲁番地区推广开来。
2.3 实习支教助力特岗教师政策
实习支教配合着新疆“特岗教师”考取政策, 增加了学生向地、州、县级学校的就业意图, 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提高了就业率。经历了实习支教的学生, 克服了心中对地、州、县级学校狭隘的偏见, 乐意接受特岗教师工作初期在偏远地区工作的现状, 同时配合自治区教育厅对有实习支教经历的毕业生考取特岗教师加5 分的政策, 推动了毕业生毕业后前往基层学校工作的浪潮。
3 “访惠聚”工作对受援地区的双语教育的影响
“访惠聚”工作是2014 年自治区党委开展的为期三年的20 万干部分三批下基层住村工作一年的活动, 将干部精准的安排在最基层的村级单位, 帮助所在村发展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
笔者有幸成为新疆师范大学2015 年第二批“访惠聚”工作组的成员, 前往南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住村一年。这是新疆师范大学区别于实习支教的另外一种对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 我校作为教育部门, 着力于对所在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做出援助。
3.1 充分利用了学校及社会资源改善了受援地区中小学硬件设施
2015 年, 学校投入了30 余万元为所在乡中心小学建立了计算机室及图书阅览室, 同时赠送了学生多年来积累的精品课程视频及图书资料, 让现代化教学设备及优秀的双语课程进入到农村的课堂中。
3.2 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中小学生
工作组为所在村的中小学生开设课后辅导班、汉语辅导班及计算机辅导班, 让学生在放学后还能得到专业的辅导, 进过一年的努力, 坚持学习的学生学习成绩、汉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3 针对广大群众的教育
工作组为更广大的群众开展各类宣传讲座、科技培训、文化活动, 利用这些教育形式, 传承优良传统,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传递正能量,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对冲宗教极端思想。为所住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逐步提高群众素质和能力。
“ 访惠聚”工作是学校在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对南疆农村精准的对口支援, 不光能够准却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南疆农村的教育问题, 同时是对各个领域综合发展的助推。
4 新疆师范大学支援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双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反思
4.1 逐步固定受援地区, 让实习支教工作从量的提升到质的改善
自2006 年以来, 实习支教规模越来越大, 至2010 年学校所有师范类学生均参加实习支教, 以实习支教代替了传统的教育实习, 学校每学期均要派出实习支教学生800-1000 人, 数量的增长导致学校需要不断的开发和协调新的受援地区, 这就导致实习支教管理者要对接跟多的部门, 分配更多的学生, 使实习支教管理工作粗糙、机械化。个别支教地区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实践后, 发现实习效果不明显, 支教工作也由于种种失误受阻, 例如将汉族学生分配到了汉语水平很差的地区, 导致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也打击了实习支教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回头来看, 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在付出一定代价后, 我们总结了经验, 挑选并固定了部分受援地区, 如沙雅、和田、吐鲁番、乌鲁木齐县等, 并精确的建立了受援学校黑白名单, 将理想学校放入白名单, 将不适合实习支教的学校放入黑名单, 既要保证我校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受援学校能够运行顶岗支教的模式, 让实习支教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而非简单的劳动力补充, 从而保证实习支教工作和农村双语教学能够健康的发展。
4.2 改革实习支教学生选派模式, 缓解专业不对口问题
由于实习支教人数的增加, 管理者人手不足, 为了便于管理, 往往将同一班级或统一专业的学生分配到同一地区支教, 或者文科学院、理科学院分别在同一学期支教, 又或者同一专业的平行班级被分配在一个学期实习支教, 这些原因导致了学生前往受援地区后, 出现了普遍专业不对口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 实习支教中专业不对口的学生占60% 以上。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 也是学校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时期, 为了缓解专业不对口问题, 要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划化好学生生课程安排方式, 制定好支教生选派方案, 将文理科分开, 将同一专业的平行班分开, 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前往支教。同时, 优化学生支教点分配方法, 建立小组分配法, 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 同时与受援地区管理部门协商, 接纳支教生必须接纳一个小组, 形成新的选派模式, 从而解决支教学生专业不对口问题。
4.3 改变与地方职能部门合作与沟通方式, 增强地方智能部门管理协调作用
经过这些年对实习支教工作的探索, 发现地方职能部门对实习支教工作的效果好坏及意义大小起重要作用。首先, 教育厅应从文件及教育宣传两种方式让地方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到实习支教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双语教育的紧迫性, 将实习支教的优秀模式及其意义宣传入心, 使其放远眼光, 不能只追求有多少劳动力的补充, 要追求让顶岗支教模式运转起来。其次, 与地方职能部门共同开发教师轮转培训项目, 提高被顶岗的教师培训的质量与效率, 让地方教育事业切实得到优惠和好处。
4.4 实习支教政策与特岗教师政策更加紧密结合起来, 使农村双语教育发展可持续
现阶段实习支教政策与特岗教师政策的关联更多体现在有支教经历的毕业生考特岗教师加5 分。还可充分开发出很多的可能性, 开放更多的绿色通道, 让有意前往支教地点当特岗教师的毕业生更加准确和便利的进入学校工作。在随机走访调研中发现, 有意前往支教点当特岗教师的毕业生大有人在, 但是由于无此类绿色通道让这批学生愿望未能达成。调查发现, 能在基层学校表现优秀的教师能力固然重要, 但前往和愿意留守的意图往往比能力和成绩更加重要, 如能将实习支教政策和特岗教师政策更好的关联在一起, 形成一个学校和毕业生双边达成一至的就业意图后, 就能优先录用的政策也会助力农村双语教育的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在自治区大力发展双语教育的大背景下, 新疆师范大学的实习支教工作及“访惠聚”独树一帜, 在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的同时, 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发展不息, 改革不息, 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教训, 不断创新, 思考着种种可能性并不断创新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指向新疆双语教育的光明前景, 新疆师范大学承担了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为新疆双语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摘要:新疆的双语教育, 重点在南疆难点在农村。在国家大力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时代背景下, 自治区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工作, 新疆师范大学作为新疆唯一一所重点师范类院校, 在新疆教育厅的政策指引及统筹安排下, 对南疆少数名族地区的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起到了表率作用。具体措施有:自2006年以来的实习支教, 和之后经过改革的顶岗实习支教, 以及2014年开展的“访惠聚”工作。这些措施即支援了南疆少数名族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双语教育, 又锻炼了在校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为了使这种理想的双赢局面更好的发展下去, 新疆师范大学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 改革管理及教学模式, 探索各种问题的突破口, 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及支援农村的模式。
新疆南疆地区 篇11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疆策勒县;发展状况;问题;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也就是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种政府组织扶持、农民互助共济的大病统筹基金制度。
一、策勒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情况现状
策勒县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策勒县辖 7乡 1镇,2015年策勒县总人口16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总共31858人,农村低保户25954人,城镇低保户5904人。农业人口达131,578人,目前为止自愿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达127,336人,参保率达96.78 %。2014年全县1月至12月合作医疗总支出31,482,196.64元,门诊44570人,门诊统筹支出897,509.42元,平均补偿费用19.01元。住院17817人,住院统筹支出13,428,863.00元,平均补偿费用721.70元。转院人数9717人,合作医疗转院支出15,624,282.47元,平均补偿费用1561.44元。受益人次117,901人。”由以上数据可知策勒县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解决,广大参合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获益。
策勒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不仅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惠民利民政策,几年来在改善民生条件、促进生活和谐、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极大地缓解了广大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顾虑,使广大农牧民得到了实惠。策勒县从2005年7月1日起,被列为自治区级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县,2006年1月日被列入国家级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县。自2007年策勒县起开展“门诊统筹+住院统籌”的补偿模式。全县补偿资金逐年增加,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社会各界反响良好,实现了农民、政府、医院三方面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策勒县卫生系统共有公立性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7个(县人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维吾尔医院、卫生监督所、地方病防治办公室、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办公室),乡镇卫生院8所;私立医疗机构21所(其中一级医疗机构5所,诊所16所)。
二、策勒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普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广大农民获益匪浅。但是,由于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至今仍有少部分农民还不清楚参加合作医疗的权利和义务,心存疑虑,怕参加合作医疗真正的实惠,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完善和履行的复杂性留下很多问题。
(一)医疗机构监管力度不够,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
由于有关部门的监督不到位,有的定点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出现药品使用不合理、不规范、开大处方、超额出院带院、住院期间肆意让参合者做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造成合作医疗基金的流失。策勒县卫生局和有关部门只局限于对地级及地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并不能全面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二)部分群众对新农合认识不到位,所以参合比率不高
目前策勒县农民的参保率是96.78%,仍有3.22%的人口未参加。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农村健康投资观念、共济观念以及风险观念淡漠;同时存在对“新农合”的优越性和对该政策稳定性的怀疑。客观上,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卫生要求,“新农合”提供的保障程度低,补偿过程手续繁琐。另外,农民的文化素质、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都对参合意愿有很大影响。
(三)农民不愿意去上级医院检查治疗
第一,上级医院的报销比例低。如乡级90%,县级70%,地区级60%,自治区级45%。除此之外,来回交通费较贵,农民经济能力较弱,所以重病的农民也没办法去上级医院检查医疗。
第二,语言上的沟通存在障碍。在策勒县农村98%以上农民基本上不懂汉语,反而上级医院的绝大部分是汉族,他们到县级以上的医院就诊治疗有很大的语言障碍,经常出现沟通不顺而引起的错误诊断,所以农民害怕去上级医院看病,甚至有些农民因语言障碍放弃就医。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施行以来,尽管切实解决了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同时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尽早加以解决,以便更好地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作用。
(一)加强“新农合”宣传力度
一是区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工具,加强“新农合”的宣传,正确引导广大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改变他们缴费自己没有看病就吃亏的想法,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二是县乡一级政府可以以村为单位举行定期的宣传,组织干部家访等形式的活动,加强宣传力度,在宣传过程中加强对“新农合”具体报销项目,自费药品项目等农民关注的问题进行宣传解答;乡镇宣传栏贴出这方面的相关材料,让农民了解报销范围,增强对“新农合”各项具体制度的了解,提高农民的参合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积极配合“新农合”的开展工作。
(二)提高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网络化管理水平
目前,新疆各试点县(市)普遍存在管理和报销手段原始落后,农民对因此产生的结报不方便、工作透明度低、手续烦等多有怨言。因此,逐步建立“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经办机构建设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解决“新农合”管理中不规范、资金运作的透明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问题的必由之路。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既可避免人工审核报销的弊端,确保数据准确,方便农民结报,减少农民往返奔波之苦,取信于民,有可实效、全面、准确地提供信息,便于决策者随时调整制度及改善运行机制。
(三)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力度
一是监督对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使之合理诊断、合理治疗、合理用药、防止住院病人不合理上升。二是建立医疗服务质量巡回检查制度,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质量进行评估评价,并将评估结果予以通报,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要组织专家定期抽查定点医院的医疗方案是否合理,防止小病大治,从源头上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合理使用。四是监督用药是否合理,药价的确定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购药渠道是否合法,从而保证参合群众的用药安全和减少不合理的经济负担。(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解:
① 策勒县新农合工作2014全年终总结汇报;2014.12.20
参考文献:
[1]邬美娣.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江西大学学报,2012,(12)
[2]策勒县人民政府信息网www.xjcl.gov.cn 2014.4.28
[3]策勒县“新农合”工作2014全年终总结汇报;2009.4.28
新疆南疆地区 篇12
1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南疆地区是我国目前红枣生产栽培的最佳生态区域之一,由于常年降雨量在30mm-60mm左右,年光照时间长,而且早晚温差大等诸多天然优势决定了该地区成为我国的一个红枣生产最优区域。据统计,目前全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9家,其中林果类企业42家。经初步统计目前新疆红枣加工企业有42家,这些企业大多数是以筛选、分级、烘干、精细包装的粗加工为主,也有一些企业具有了一定规模,在精深加工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2南疆地区红枣规模化种植存在的问题
2.1红枣品种单一难以满足种植需要
以种植时间较长、种植规模较大的阿克苏地区为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该地区以种植河南灰枣、山西骏枣为主,其种植面积达到总种植面积的95%以上。虽然种植的面积很大,但是由于长时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部分地区的土壤肥力下降,红枣的品质也难以得到有效地保证,直接导致了这一地区的红枣产品难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影响了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2.2现有的红枣种植技术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作为一种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红枣不仅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而且在产品深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也需要很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先进的现代种植技术在红枣种植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推广,红枣的品质很多都保持在前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水平上,甚至在有些地区红枣的品质出现了退化,直接影响了红枣规模化种植的推广。
2.3栽培管理相对粗放、施肥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管理
目前,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枣农没有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粗放管理,修剪整形不当,不能按照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不重视花期管理,导致产量低、质量差。同时,新枣园从规划、选址、品种选择、栽植、管理都没有做到科学建园的系统管理,即使栽植了新品种也达不到高效益。在发展过程中,农民只重视间作物的当年收益,缺乏对不同年龄枣树的水肥、树体(整形修剪技术)管理,直接导致枣树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下降,开花少、单位产量减少。
3加快南疆红枣规模化种植的建议
3.1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全力增强科技支撑力度
提高红枣种植技术的科技含量、推进科技应用力度是促进红枣规模化种植的必然路径。立足新疆地区实际,编制红枣种植技术推广方案,使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乡级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建设为切入点,充实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加强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力度。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农广校等传播平台,把农技课堂开到田间地头,构建连接农技专业人员、农村土专家、农业生产大户的农技推广应用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2延伸红枣产业链条,实现“一条龙”生产
畅通红枣市场信息的传递,改善提高红枣市场服务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立符合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实际的技术、经营、金融、资本等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生产、交易效率,真正是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得实惠。加强红枣型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力度,扶持、建强红枣加工龙头企业,坚持“民有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扶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红枣产业化经营当中,实现社会资本在农业生产当中的优化配置。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农业生产带头人,打造一支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队伍。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做好农业转移人口的转移安置工作,把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变为享有平等社会权利的“城镇居民”,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3筛选改良适合地区种植和市场需要的红枣品种
枣树优良品种多元化品种是枣树丰产的基础,各地州在红枣发展中,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气候特点,切实开展调查研究,在选优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不同地区发展的红枣品种。应选择适于当地发展的2~3个优良品种,防止品种单一引起不良的市场效应和可能的病虫害发生,最大限度发挥良种的生产潜力,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在品种结构上,应打破干鲜兼制品种一统天下的格局,对交通方便、具有保鲜措施的地区,积极建立制干、鲜食、兼用、蜜枣和观赏品种协调发展,早、中、晚熟品种有机搭配的布局。各地区考虑建立优良品种引进推广示范园,要不断筛选经济效益高、市场对路的品种。
3.4建立健全市场引导管理机制
结合新疆地区的特点,政府部门要发挥好产业引导和产业支持力度,维护好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红枣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金香,王艳,杨海菊.沧州市红枣产业的发展对策[J].河北林业,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