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儿童文学

2024-10-01

多元文化儿童文学(精选12篇)

多元文化儿童文学 篇1

直至上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 美国华裔文学逐渐得到了美国主流文化的高度关注, 美国文学界也逐渐开始成人其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 并开始走进美国主流文学史和文学选集中。例如:爱默里·艾略特曾于1988年出版了《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 概述是目前美国文学史上最具权威的文学史书之一, 在书中, 作者设置了专门的章节来论述美国亚裔或华裔文学。再例如:美国最重要的两个文学选集:《希斯美国文学选集》、《诺顿美国文学选集》自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在其中收录美国华裔作品。另外, 很多美国的大学先后成立了“亚美研究中心”, 并相继开设了美国亚裔/华裔文学。我们追溯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历程, 它与多元化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英文中多元文化主义通常用“multiculturalism”来表示, 并不是用“cultural pluralism”来表达。“multiculturalism”在《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的含义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共存, 着重强调的是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的平等地位。“pluralism”在词典中的解释为:在同一社会中不同民族、不同政治信仰、不同宗教的人能够和平共处的原则。可见, 多元文化所尊重的是保留各少数族裔的传统文化的核心, 强调的是在同一社会环境中多种文化的共存。

1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产生与繁荣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曾经掀起以美国黑人为主的“民权运动”, 受民权运动的影响, 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的产生使得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受到了影响, 并掀起了轩然大波, 更使得美国华裔文学得到了发展的新契机。20世纪的70年代, 更多的华裔作家投入了作品的创作。这些作家将双重身份、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创作的源泉, 这些在夹缝中成长的艰苦经历为他们提供了无数思维的火花。他们的作品逐渐吸引了美国读者的眼球, 还有的作品被美国主流文学所接受。在当代的美国华裔作家中, 女性作家在美国文学史上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的华裔男性作家。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产生有着其特定的多元文化语境背景。身在美国的华裔女性作家当自身的族裔文化——东方文化, 与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时, 巧妙地从自身的切身经验出发创作出了极富女性经验、女性意识、女性写作的文学体系, 这种东方文化与西方经典文化的结合, 使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自足的新兴学科, 在美国文学史上开辟出了新的领域。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与其他族裔的女性文学一样, 通过文学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国这一经济超级大国中很多社会问题的思索, 从文学作品中折射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环境下, 华裔女性为当代美国文学注入的多元文化的新元素。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传统历史和悠远的文化, 华文文化经过中国走向世界并在海外形成华裔文学, 是历代华人在海外不断地迁徙、拓展、研究的结果,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海外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著名的华裔女性作家艾迪丝·茂德·伊顿的短篇小说《春香夫人》曾经被称作是美国华裔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开篇之作。例如:华裔文学中的优秀女性作家汤婷婷、谭恩美、任碧莲是20世纪70年代影响力最大的华裔女性作家。汤婷婷的作品《女勇士》就是根据向殖民主义的经典名作《鲁滨逊漂流记》来改写完成的。它的问世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颠覆西方殖民主义的优秀作品。同时, 这部作品的问世出版更是意味着美国华裔文学走向了繁荣时期。谭恩美书写的关于中美母女两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两代人在两种世界观上的严重分歧与某些共识的作品《喜福会》一上市就连续九个月在美国的《纽约时报》蝉联热销冠军。

2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进一步绽放

当代男性华裔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汲取了我国经典文学作品《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作品中男性英雄形象, 塑造出了很多英勇无畏的勇者形象, 改变了传统的美国主流文化作品中对黄皮肤男性低贱无能的形象描述。随着华裔男性作家在塑造华裔男性英雄形象的同时, 华裔女性作家们则以温柔、委婉的声音将中国悠悠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与美国西方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做了全新的展示。她们要么以作品中单身女性的身份出现, 对华人在美国种甘蔗、修建铁路的种种辛酸历程娓娓道来, 要么就是以母女两代人的生命传承来坚定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从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契合。任碧莲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又一个吸引美国读者眼球的华裔女性作家, 她的作品《典型的美国佬》描述了一批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奉献精神的第一代中国移民, 为了在美国更好的生存, 当年他们克服种族差异、不畏艰难的融入到美国文化中, 最后这一代移民终于成为一批“典型的美国佬”。这部作品中中国人成为“典型的美国佬”的艰苦经历折射出东西方文化、中美文化、中美文学的不同与剧烈撞击。

著名的华裔女作家伍慧明在1993年其成名作《骨》 (《Bone》) 中将对族裔身份的认识发展得更加多元化。《骨》中描述的是一个居住在唐人街的华裔家庭的故事, 这个家庭是一个痛苦的、不幸的家庭:作品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叫杜尔西的母亲, 她移民美国后被自己的前夫抛弃, 为了生存她带着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利昂, 并为他生下了二女儿安娜、三女儿尼娜。他的第二个丈夫利昂是一名远洋轮船上的工作人员, 长期的远航使他们夫妻聚少离多。杜尔西带着三个年幼的女儿住在唐人街, 并作车衣工, 以此来赚取微薄的收入维持她与三个女儿的日常生计。在这样拮据的环境下, 引发的各种生活琐事和窘困使三个女儿感到了无比的痛苦和压抑。面对如此的生活压力, 三个女儿选择了不同的方式逃离现实生活:大女儿选择了吸食大麻来麻痹自己的思想和神经, 逃离窘困的生活现实, 从此也走向了堕落;她的二女儿因无法忍受生活的拮据与窘困而选择了自杀;她的三女儿由于自身的条件选择了当空姐。杜尔西的这三个女儿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来逃离她们在唐人街的生活环境, 虽然他们在空间上已经离开了唐人街, 但是她们的母亲杜尔西说:她们的心从未离开过 (heart never travels) 。是啊, 她们虽然已经从身体上、空间上摆脱了唐人街家庭中不堪的生活环境, 但是他们的心里却永远无法摆脱。伍慧明作品中对逃离方式的描写是一种突破, 是对汤婷婷、谭恩美族裔塑造风格的一种延续与变革, 是华裔女性文学的又一次绽放。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中逐渐加大了对“美国化”、“全球化”的描述力度, 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不再是中文名, 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地道的英文名、讲地道的英语的主人公形象, 这些作品中的美国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中国文化背景被逐渐淡化。例如:任碧莲的作品《梦娜在向往之乡》中的主人公说着一口流利的、地道的英语, 汉字只是会讲几个简单的, 同时主人公具有同美国人一样的“想成为什么就成为什么”的美国梦。再例如任碧莲的作品《典型的美国佬》 (《Typical American》) 中对主人公的族裔烙印也逐渐淡化。

3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视角下的中西方文化碰撞

当华裔移民一踏上美国的国土, 中国传统文化就与美国的主流文化产生了碰撞。第一代移民中对美国文化产生了隔膜问题, 对美国文化有着苛刻、偏颇、独断专横的态度。中国的母亲不会让自己的女儿与美国人结婚, 自己不愿意讲英语, 把自己封闭在华人的圈子里, 她们简单的认为只要是说母语就是在抵制西方文化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表现。这种文化的碰撞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华裔人逐渐融入到美国社会而发生了变化。在踏上美国国土之初, 强势的美国主流文化就产生了对中国文化的欺凌与排挤, 特别是那些刚刚离开故土, 在异乡飘零的华裔, 在这样的文化差异中这种排挤被无限放大, 正是这样的文化差异才迫使华裔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质疑, “我是谁”深深影响着第一代、第二代华裔移民心中扎根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华裔女性是一个边缘化的群体, 她们所经历的是更加艰辛、更加困苦的生活。但是, 这也成为华裔女性作家的创作源泉。她们不畏艰辛、不甘沉寂、勇敢的向美国社会发出了呐喊——争取平等与自我。她们的作品中, 出现的人物形象有的是自己的真是写照、有的是前辈的生活经历, 她们通过对族裔矛盾的描写彰显出本族裔的女性形象, 通过这些试图改变在美国白人心中的华裔女性。与华裔男性的创作角度不同, 华裔女性在中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时, 基本都是以其细腻的、独特的语言, 丰富的想象力来进行抒情表达,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这些作品中有辛勤劳作养育子女的母亲、有在异乡渴求平等的女儿, 这些形象很好的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作品中没有出现社会场景的恢弘描述、没有豪言壮语, 只有那一个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与艰苦奋斗。在汤婷婷与谭恩美的作品中有很多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元素, 例如:汤婷婷就在其作品《女勇士》中将蔡琰、花木兰的故事成功的引入其中, 以一种梦境的方式向美国人诉说着一个个坚强的“她”的故事, 但是这些具有中国文化印记元素为了适应美国人的口味也做出了一些调整。这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肯定, 更是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吸纳。

4 结束语

总之,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从多维度的视野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 她们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进行了融合。她们以多元文化语境为切入点, 运用含蓄的叙事手法纠正了西方人眼中被歪曲的、程式化的东方女性形象。经过几代美国华裔女作家的努力, 使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实现了文化的融合, 在保留中国文化精华的同时接受了美国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恩铭.也谈美国多元文化主义[J].国际观察, 2005 (4) .

[2]王建会.性别/种族之解构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 2008 (2) .

[3]赵令霞.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自我”书写——以黄玉雪、汤婷婷、谭恩美为例[J].文教资料, 2009 (25) .

[4]关春梅.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主义文学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2) .

多元文化儿童文学 篇2

儿童成长的阳光雨露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多一批优秀的学生

墩坊学校

2014年9月

多元化评价,儿童成长的阳光雨露

墩坊学校

评价是指挥棒,能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评价是催化剂,是激发学生不断前进的内驱力;评价更是尺子,能衡量学生活动的参与度和效度。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行之有效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多元评价,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是实行新课程改革下,儿童成长的阳光雨露。

为此,我校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细则与制度。学生评价方式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是终结性评价的依据,学生评价结果表现为特色卡、综合素质评价册、等级、学校荣誉,学生评价的最高表现形式为“十佳少年”、“五好学生”、“学习标兵”、“特长少年”、“学星少年”等荣誉。

依托小组合作评价和特色卡评价在全校开展“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争当各类标兵,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分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第二阶段:自我完善阶段;第三阶段:推荐审查阶段;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第五阶段:事迹宣讲阶段。贯穿整个学年,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推荐,学校审查等手段促进学生完善自我,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领域中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和奋斗方向,从而形成一种人人争先、奋发向上 的育人氛围。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各年级各类标兵楷模评选细则》、《墩坊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以班为单位划分小组,修订班级小组评价细则。

不仅让每位教师明确,同时也让学生心中有方向。

1、学校领导利用校会宣读各类标兵楷模评选细则;

2、上年度的各类标兵楷模代表以班组队,由班主任带队各年级交叉宣讲,事迹报告、交流经验。

3、在此基础上,各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全班学生学习各类标兵楷模评选细则,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情况确定努力的方向。

第二阶段:自我完善阶段(过程性评价实施阶段)

各年级根据年级特点制定小组捆绑式评价细则、特色卡发放原则及小组得(扣)分细则等。各班课任教师要根据各班细则评价学生,随堂发放特色卡,随堂记录学生在本课堂的表现情况(加分)。

各代课教师根据《小组得(扣)分细则》随堂加(扣)分,课后各组长要及时将组员的分数记录在小组得分记录表和黑板上的评分表中,要求一个星期一小结,一个月一总结。得分与扣分的原因都要有依据。同时每天值日的同学还要从纪律、卫生、文明礼貌、道德品质等方面监督学生的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好人好事及不良行为都记录在记录本上,当日公布并根据要求加(扣)相应的分数。组员的得分累计为小组得分。每项得分都很透明与公开,每个组员随时都能看到自己小组和别的小组的得分情况,受每位同学的监督。通

过这一形式的奖励评价来激发了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分数每节课都在变化,竞争每节课都在进行。

根据学生的表现,只要学生有亮点,就发相应的“特色卡”。上课发言很积极,发张“积极发言卡”;值日很认真,发张“工作认真卡”;考试进步了,发张“学习进步卡”„„

签发特色卡,由各课任老师及班主任进行,卡的背面要有教师签名、发卡时间方可生效。

建立“每周之星”“每周优秀小组”评价制度。每周利用班会时间各小组自评、互评,汇总得卡情况、得分情况,并记录在小组记录本上,同时选出每周优胜小组。让学生知晓自己小组的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和其他组的差距,找到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在每周一评的基础上,每月一小结。每月第一周总结评价上月学生综合表现情况,填写《墩坊学校学生评价手册》。自我评价的时间为两天。在自我评价后,利用班会时间以小组为单位互评。一方面总结小组得分、失分情况,另一方面人人对小组内其他成员提出建议、努力方向。评价委员会意见在班主任征求课任意见后对每个学生提出建议要求。表现好的学生写清下阶段努力方向,要有具体的指导办法。在道德品质、学习、纪律、卫生等某一方面有问题的学生,采取在卡片后备注保证书的方式,评语暂时不填,到下月评价时根据学生表现情况再填。表现良好可让其收回保证书,教师对其重新定位。这一环节可以促进师生对话沟通。班主任每月至少有一次与学生谈心交流的机会,变过去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为润物无声的谈话方式,走通了心

与心之间的桥梁,解决了问题。

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由学校组织进行表彰面,表彰面达到一半以上。

每学期末各班抽出一天时间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依据《墩坊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从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几方面评价。对每位学生一学期的表现量化,评出等级,并在班内公示。评价结果要装入档案袋,作为毕业综合素质评价依据。

第三阶段:推荐审查阶段(终结性评价阶段)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即每年的4—5月份,学校成立由教导处、政教处、班主任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依据过程性记录情况,分年级根据各年级评分细则,评审“十佳少年”(全校选拔十个各方面都特别优秀的学生)、“五好少年”(指在道德品质、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能力(在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电脑创新等等大赛中积极参与并获得校级以上奖励的)五方面优秀的学生、“学习标兵”(各科均衡,至少有一个特长)“学星少年”(思想过关、学习优秀而其他不达要求的)、“品优少年”(学习进步幅度大、对班级贡献大、有典型事迹的)、“特长少年”(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信息、劳动卫生先进个人)。“优秀班干部”(每班一名,具有班级管理能力,能帮助老师完成班级管理任务,学习优秀,团结同学,思想品德优秀,得到全班认可的学生。)这一环节先由班级根据个人的得分总数+特色卡的个数+第一学

期的期末成绩=最后的个人得分,然后公布名单,全班学生再根据名单投票表决选拔各类楷模,然后提交到学校评审委员会。学校评审委员会结合各处室记录情况审查后公示一周。在此期间,如有反馈意见,一方面调查落实,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手段使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认识到自身问题并写保证递交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表决通过,或降格处理或取消资格。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5—6月份)

1、班级评审委员会对各类标兵楷模赋予富有个性的颁奖词;

2、学校召开隆重的颁奖表彰大会;

3、学校一方面做成版面张贴在楼厅中,各类楷模的照片下是每类学生的富有个性的颁奖词。另一方面制成精美相框送给学生作留念,同时反馈给家长,分享喜悦。

版面在期末考试前做好张贴,通过及时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逐步形成了学“星”学“佳”、追“星”追“佳”,互学互帮、勤学知礼、文明向上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良好校风。

第五阶段:事迹宣讲阶段

学校组织“十佳少年”、“五好少年”、“优秀班干部”组成报告团,宣讲各类楷模的典型事迹。本次报告会与开学时的经验交流相衔接,成为一个循环体系。

期末考试结束后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再次对学生量化,评出等级,并在班内公示。评价结果要装入档案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依据。

多种评价方式的选择,充分发挥了不同评价方式的优势,同时还兼顾了学生的差异。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我们把学生放置在一个宽松、和谐、积极的环境中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微笑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希望和鼓励中汲取成功的动力,在快乐的评价中得到全面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感受到成功和被关注的快乐。

总之,《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记录着学生人生道路上一段美好时光,记录内容丰富多彩,精彩瞬间生动有趣,语言描述充满师生情和亲情,将每册保留起来,待孩子们长大后,再翻开阅读,一定会引起一段美好回忆。我们每一位教师,在用手册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怀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无限的爱,去评、去写、去填,让多元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阳光雨露,滋润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多一批优秀的学生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引子:曾经有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四十九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那只信封上。

我们感谢这位母亲,她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对孩子,应该多给他们一点关怀和鼓励。也给我们教师一个启示,教师的一句赞美、一

个微笑,甚至是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能改变学生的一天,甚至一生的心情!因此我校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共同制定了一套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目标

通过实施新的评价方法,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全面 和谐的发展。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通过特色卡给予关照和偏爱,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无论哪一个学生作出成绩,都予以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促使其不断进步。

2、自主性原则。

要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功能,使评价客观、全面,既得到同学、教师、家长和社会等的认同,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3、综合性原则。评价的内容,既要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的评价。在学习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特

色卡”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些目的而设计的,从体现能力的“优秀作品卡”到注重过程的“精彩发言卡”,“创新思路卡”以及培养正确情感态度评价观的“文明礼貌卡”和“积极合作卡”,基本涵盖了课程目标,突出了评价的主体性,综合性、形成性,并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4、平等性原则

首先,“特色卡”中的十六项内容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从客观上肯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特色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计内容宽而广,承认学生的差异。这样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一点长处,就有得卡的机会,而不必考虑学生是否是“优生”,是否是“班干部”,是否上节课已经得过卡,也就是说“特色卡面前人人平等“,从而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促进全面发展。

5、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时效性非常强,评价越及时,激励作用越大,这就要求评价的操作必须简单易行。课堂上学生妙语连珠的发言、灵感火花的碰撞、精美作业的展览、创新思维的表述,亦或课外文明的表现,老师签字后就可以发给表现优秀的学生了。学生整理好放入自己的成长袋,每月一统计,每学期一评比,这样的操作简单易行。

6、激励性原则。评价的行为要以鼓励性为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树立学习、做人的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评价内容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思想品德”、“知

识能力和学科成绩“、”卫生习惯”、“劳动技能水平”、“个性发展”等五个维度,各维度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又分为内容要素、等级评定等。

四、评价实施过程

(一)过程性评价

1、特色卡简介

我校在认真学习新课改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新观念。设计和使用了以下十六种特色卡,并在每张卡片上,印制了各种激励性名言、俗语。这些卡中有体现道德品质的“文明礼貌卡”、“热爱集体卡”,上面分别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最有力量”; 有体现公民素养的“遵守纪律卡” “工作认真卡”,上面分别有“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努力把事情做完,用心把事情做好 ”;有体现学生能力的“优秀作业卡”、“创新思路卡”、“精彩发言卡”或“成绩优秀卡”、“学习进步卡”、“比赛优胜卡”,上面分别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你真了不起!”,“你用你的努力,证明了你是最棒的!”,“每天前进一小步,迈向成功一大步”,“ 经历风雨,方见彩虹。”;有体现交流与合作的”积极合作卡”、”积极发言卡”,上面有“我们手拉手,共筑心中梦想”,“ 你是敢于尝试的勇士,好极了!”;有体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比赛优胜卡”、“特长展示卡”、“优秀作品卡”,上面分别有“经历风雨,方见彩虹。”,“ 我们每个人都是金子。”,“用你的创造赢得属于你的精彩人生!”。

有体现小组合作的“优秀小组卡”上面有“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这些卡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个体差异,并关注了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特色卡的操作使用

特色卡是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设计的,符合学生实际,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改变了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让学生把学习变成,主体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和发展提升的过程。

首先,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优良表现适时发放相关特色卡,进行激励表扬。凡是在课堂上或活动中思维活跃,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可获得“积极发言卡”,若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独到见解且表述准确、语言流畅,就发给“精彩发言卡”。

如:在一堂题为《天游峰的扫路人》的语文课上,天游峰上有九百级台阶,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望而止步,但这位扫路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来,再一级一级扫下去,却轻松地说,不累。引发大家的议论,有几位同学分析的有条有理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老师也感到出乎意料,他们不仅语文正确,流利而且分析得很透彻,课后他们每人就可以得一张“精彩发言卡”。

其次,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随时随地发现学生的亮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如:对课内外作业书写认真,准确率高的发给“优秀作业卡”,在班级组织的各种书画作品,小发明,小制作,征文,手抄报等展览中,获奖的学生发给“优秀作品卡”;在各项比赛中,在各科组织的课堂测试中或学校组织的大型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发给“成绩优秀卡”;对所有在学习上勤奋努力,不同层次地取得进步的学生,发给“学习进步卡”;对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发给“比赛优胜卡”;无论是课堂上的小组活动,还是课外活动中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及扶贫帮困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发给“积极合作卡”; 如在音、体、美等艺术类及各种学科竞赛中能够大胆地展现自我,在某一方面能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即发给“特长展示卡”;学生思路独辟蹊径与众不同,有创意就发给”创新思路卡”。

如:在一堂题为《优美的校园》美术课上,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拓展。这是一堂室外写生课,要求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校园建筑,并利用已学过的透视、比例、构图等方面的绘画知识对建筑物进行写生练习。由于在室外上课,学生情绪高涨,在作画过程中,教师不断在各组巡视辅导,与学生交流。遇到有困难的学生,就鼓励他放松情绪、放开思维、展开想象。三十分钟的写生很快结束了,从收起来的作业看,许多同学不仅做到了认真观察、细心描绘,而且有好几张作业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将原有的建筑作了改动与添加,使画面更加美观,从中也折射出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激发,老师表扬了这几位同学,号召大家学习他们,热爱校园、美化校园的好思想和敢于表现自我的设计思维,并发给他“创新思路卡”。

第三,每周班会时间举行评选活动,由个人申请,小组讨论,班级投票表决发放“文明礼貌卡”、“热爱集体卡”、“遵守纪律卡”。

如:每天班内值日生都会从纪律、卫生、文明礼貌、道德品质等方面监督学生,对于违规(表扬)的同学都有记录,每周根据这一记录写出侯选人名单并通过班会讨论,将“文明礼貌卡”、“热爱集体卡”、“遵守纪律卡”发放。

签发特色卡,由各课任老师及班主任进行,卡的背面要有教师签名、主要事迹及发卡时间方可生效。特色卡每月一小结,汇总在学生 13

评价记录手册中,并有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共同提高。每学期末,班主任可根据得卡情况评出等级,对达优的学生学校授予“希望之星”荣誉称号,对单项卡数最多同学以“xxx之最”进行表扬奖励,并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档案,同时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总之,“特色卡”在学生过程性评价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加强了小组间的交流合作,培养了学生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它集科学性、教育性、可行性、民主性、发展性为一体。

学生评价记录手册的内容包括十六种特色卡的汇总、学生自我评价、学业成绩评定和小组评议共四项。每月填写一次,属过程性评价。

1、特色卡汇总

特色卡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校内外表现作出的一种评价,涵盖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方面。每月一次汇总时,各小组成员相互验证特色卡后,由小组长在表上相应卡后填出张数,并统计出综合张数。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主要由学生自己填写在成长过程中的得失,主要内容要从以下方几个方面进行填写。如在某一项活动中得到表扬奖励,哪些方面表现优秀、突出,有什么违记的现象,都要真实、客观的将其记录下来。如有过失将要提出以后的希望、争取在下一阶段做好,在这个过程中有教师、同学、家长的开放性参与、监督。

3、学业成绩评定

智力素质的发展,也要作为评价的一项来进行,所以每学期的成 14

绩将占30%计入最后个人的总得分中。

4、小组评议

小组评议一栏,由各班成立的班级评价小组填写。评价小组成员由各班带课教师2-3名和五名学生代表组成。填写内容分为定性评价的评语和定量评价的等级。评价小组应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等到方法给每个学生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终结性评价

家校联系评价卡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卡是终结性评价,每学期一次。

1、家校联系评价卡,是反应家长的评价信息,由家长来填写。这是家校联系共同教育督促学生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期末,学生家长根据表上的分项内容,在相应的等级栏内打对勾,并进行综合评价,将学生在家的表现反馈给学校,便于学校更进一步管理与教育。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卡

由各班组成的班级评价小组,根据每月一次填写的学生成长记录卡内容,在学期末进行总结,并评出等级。评价各方面内容中各要素的等级,可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较差)四级。对各要素的等级综合评定后,作为六大方面的总体等级,给学生以最终评价。每学期每班总体评价,获A级的学生数不超过本班人数的35%。

三、评价的管理制度

1、成立学校评价委员会 组 长:由校长担任 副组长:由校教导主任担任 成 员:由各班班主任担任

2、建立公示制度

学生在期末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班级公布,班主任可设立“希望之星”、“特优学生”等荣誉,在校会上公布,接受学生的咨询。

3、建立举报和申诉制度

学生、教师、家长对评价过程中,可能危害评价结果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可向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出举报或申诉。

4、建立奖励制度

每学期,学校要对各班评选出的各方面的优秀学生与组织,评价优秀的班级进行奖励。

⑴、希望之星:每学期对班内特色卡总数最多的前五名学生,进行奖励,获“希望之星”称号,并在学期总结大会上公布。⑵、特色卡之最:班内各项特色卡数量最多的学生将以“XXX之最”命名奖励。

⑶、“特优生”和“学习进步奖”。对学业成绩优秀的和进步幅度大的学生,将颁布“特优生”荣誉证和“学习进步奖”。⑷、最佳评价班级:由学校对各班组织填写评价的情况进行评估,对能及时、公正、客观、认真地进行评价的班级,给予“最佳评价班级”荣誉。

5、建立评价档案制度

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档案资料,学校要及时建档,妥善保存,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真实。作为小学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

这一系列评价制度的实施,象春雨润物,看似无声,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改变着校园的面貌。一张张看似简单的卡片,却起到了不平凡的作用。特别是“特色卡”的推行,由表及里,内外 16

多元传媒与当下文学“裂聚变” 篇3

【关键词】多元传媒 文学裂变 文学聚变 文学前景

传媒不仅仅是文学的传播工具,它还是影响文学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文学活动也是传播活动,它也遵循关于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文学活动其实就是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之间的互动从传播的角度看就是信息在传播和运动。传媒是文学传播活动发生的必备条件,传媒的变化往往影响着文学的发展和变化,不仅改变着文学传播的方式,还引起文学活动作家、作品、读者等要素的变化。

这是一个多元传媒并存的时代,因为新媒体大量诞生,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空前挤压,纸媒上的文学传播也就日渐衰落,曾经的一篇文学作品引起“洛阳纸贵”的现象似乎不再可能了。这又是一个电子传媒强势统治的时代,影视、网络和手机等电子传媒成为传媒中的王者,纸媒为王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文学期刊的衰败景象充分证明了纸质媒体的式微,纸媒文学日渐边缘化,但与此同时,影视文学、网络文学和手机文学日渐繁荣。

其实,正是在传媒的作用下,当下文学正在发生着种种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两种趋向的变化。一是从单一到多元的“裂”变:文学传播样式和传媒一起在多元化,文学意味随着传媒的播撒在蔓延,“作家”这一曾经神圣的称呼被拉下神坛,裂变为N种叫法。二是从分散到聚合的“聚”变:在强势传媒革命性的作用下,文学诸要素都向强势传媒聚合,作家爱上“触电”和“触网”;作品从包装到语言都热衷于图像化;读者不爱审美爱上娱乐;文学批评中的学院批评渐渐失去影响力,新闻记者等媒体人担纲的传媒文学批评无比热闹……。

“裂”与“聚”的对立统一

“裂”与“聚”首先是对立的。在多元传媒时代,某种文学形式一方面想固守其所依附的传媒阵地,聚合在它的周围;另一方面,它又受到其它传媒特点的深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其“裂”变。这种坚守与被“裂”变的矛盾就是“裂”与“聚”之对立性的体现。这尤以传统的纸媒文学为代表,一方面,纸媒是传统的强势传媒,它把文学聚合于它的麾下,文学依托于纸媒便生长出适应于纸媒的某些特点:作家立言以传世的创作初衷,作品文本的高度审美性,文本传播的线性特征,读者接受的虚静观照。纸媒文学就一直坚守着这些特征统治着漫长的文学历史时期,而当纸媒蜕变为弱势传媒后,其它传媒的优势尤其是强势传媒的强势必然影响到纸媒文学。纸媒文学的大一统被分割成适应多元传媒的各类文学样式,纸媒文学的特点和意味也被分化和裂变。如作家的创作初衷由单纯趋向于复杂,作品的审美性让位于娱乐性,作品的传播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读者的接受由有距离的虚静观照变为趋零距离的文化消费等。这一“裂”与“聚”的对立投射在我们一些人的内心就表现为:许多人在心理上还坚守着纸媒文学的传统性状不肯舍弃和变通,无法适应传统文学的“裂”变,便对当下文学的现状感到失望,认为文学在走向衰落甚至消亡。

“裂”与“聚”的对立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弱势文学与强势文学的对立。在多元传媒时代,文学被不同的传媒“裂”变为众多文学样式,但由于传媒本身的强弱区分,所以“裂”变后的文学样式也就有相应的强弱区分。比如广播文学相对于影视文学和网络文学来说是弱势文学,如果其不追求新变,其生存空间可能就会急剧萎缩。但我们看到,今天的广播文学借鉴了影视文学和网络文学的一些优点,如注重纪实题材,注重用音效营造影视效果,注重手机短信的及时互动交流,注重相应网站和网络论坛的建设以扩大广播文学的传播范围等等。广播文学的这种改革和新变,使其守住甚至拓展了其弱势的生存空间。

“裂”与“聚”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传媒既是传者又是受者,首先作为受者接受信息,然后作为传者传播信息①。在传播学意义上,大众传媒是一个辐射体,它以点对面的形式把信息传给大众;在社会学意义上,大众传媒则是聚合体,它把不同方面的文化权力集中在自己身上②。传媒的传者身份使它成为“辐射体”,这是文学“裂”变的诱因,在异质的多元传媒的多路径传播和辐射下,文学自然会发生分裂和变异。传媒的受者身份使其成为“聚合体”,这是文学“聚”变的诱因,正是由于文学对传媒的天生依赖性,使传媒能够作为受者接受和聚合文学信息、知识、指令、吁求,并使之凝聚于强势传媒的技术逻辑之下,由传媒霸权促成强势文学样式的形成。而传者与受者是统一和同步的,传者和受者互相包孕,互相促动,互为因果,这就导致文学“裂”变与“聚”变的类似关系。

“裂”与“聚”的统一还体现为文学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传承与革新的统一。文学起源于人的需要,又因人的需要而发展;在人的需要这一前提下,文学一方面自律,需要保持其传统特色满足人对之的传统要求,一方面他律,因受到其它因素的剧烈影响不得不发生改变;一方面要传承以适应人的心理惯性,另一方面又要革新适应人的新的需求;一方面文学要坚定地据守最后一片传统阵地,另一方面文学又要勇敢地开辟出新的疆土。正是在“裂”与“聚”的分合变化中,文学做到了自律与他律、传承与革新的统一,而就因为有了这种统一,文学才一直在发展,而不是被取代和消亡。

“裂”“聚”剧变与文学前景

“裂”与“聚”便是当下文学剧变的内涵,它们同时发生,共同制造了当前文学的万千景象,当下的各种文学现象大都可由此视角找到说明。“裂”与“聚”又是文学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无论是过去的文学,还是今天的文学,抑或未来的文学,都会因为传媒这一关键要素的改变,发生程度不同的“裂”变与“聚”变,从而完成文学艺术的接力和文学薪火的传承。当然,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传媒“大爆炸”的时代,传媒的种类和数量几乎超过以往所有时代的总和,传媒的覆盖范围和渗透深度也超越了以前的任何时代,所以这个时代文学因传媒多元化而发生的“裂”变与“聚”变的程度也就比以前的任何时候都要剧烈。着眼于文学与传媒互动的历史,立足于文学的当下剧变,我们似乎可以鸟瞰到文学未来发展的几条线索。

首先,随着新的传媒不断诞生,文学的裂聚变化将持续进行。随着电子设备和网络嵌入到各种各样的日常物件当中,大量的新媒体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这必将为文学传播创造出新的通道,新的文学样式随之出现。在这众多传媒中,也必将出现新的强势媒体,文学也必将附着在新的强势媒体之上,继续影响着人类生活。而随着媒体的多元化和泛化,文学意味和文学性会如柳絮一般,落满我们生活着的大地。

其次,随着传媒互动性的增强,文学的民主性和民间性将得到加强。随着网络和互动影视媒体的发展,传媒所营造的公共领域空间越来越大,文学活动中作者和读者要素之间的界限会日渐模糊,作家称号的神圣性将大打折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人人都参与写作”慢慢成为互动媒体时代的现实。

第三,网络等强势传媒具备超文本非线性传播特征,这会使文学在裂聚变化中由单一的语言艺术慢慢走向多媒体的综合艺术,纸质期刊文学的生存空间将减少到让人不敢相信的程度,许多文学期刊将死在无情的市场之中,将破产在读者的冷落之中。但日渐式微的纸媒线性文学文本将做出自适性的改革,它们会借助强势传媒的技术翅膀飞向超文本非线性传播的时空。多媒体时代,文学也被多媒体化,似乎要回到文学诞生之时,但这不是倒退,今日的多媒体已完全虚拟化,充满技术理性。文学的内核仍然是语言艺术,但文学的语言在多媒体时代会借助传媒的旗舰远航,会依凭传媒的翅膀腾飞。今日某些学者和作家一味坚守“文学是语言艺术”的信条不知变通,甚至认为只有纸媒上的文学作品才是文学,这是不明智的。固守这样的观念只会迎来文学的衰落消亡。可以预期,在传媒的技术文化逻辑影响下,文学的影视化、网络化将更趋频繁,文学单一的语言文本将更多地让位于影视文本和网络文本,文学被动的线性文本将更多地转化为互动的非线性超文本。③

最后,由于多元传媒的播洒和辐射,文学的泛化将愈演愈烈,泛文学文本会大量产生,纯文学与俗文学的界限慢慢消融,文学越来越成为文化意义上的文学。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新闻、广告、解说词、主持人串词、博客、短信、标语、条幅、BBS帖子等大量的不是传统文学又具备文学性的泛文学文本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文学性,文学和文化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这种情景颇类似于先秦时期。在这一时期,文学与政治、历史、诸子哲学杂糅在一起,与纵横家的演说甚至人们的日常交往交融在一起,同一文本往往具备多种文体特征和功用性质,这时“文学观念没有独立,文学与非文学界限模糊,没有专门的文学创作主体或者说创作者,没有自觉的文学创作意识以及审美追求,文学因素、文学价值与哲学、历史等其他因素相混合,形成一种泛文学化的文化状态”。④当然,广义文学时代的重现决不是历史的倒退,它是文学新的发展,是文学某些传统的回归。笔者还想强调,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不可阻挡的文学泛化潮流中,虽然受到空前挤压和冲击,但它仍会保持一定的生存空间,作为文学的原始标本和营养源泉而存在,它能为文学边界的界定提供一定的标准,能为泛文学文本提供写作营养,它会继续凝聚小众范围的读者目光。□

【本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电子传媒对当下文学生态的解构与建构》科研成果之一,编号为200911LX395。】

参考文献

①②颜纯钧,《大众传媒与公众身份的建构》[J].《现代传播》,2004(5):24、26

③张经武,《传媒与文学的未来》[N].《中国文化报》,2007.1.11

④李建中、孙宗美,《技术理性时代的“泛文学化”回归》[J].《襄樊学院学报》,2003(6):50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

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比较文学 篇4

1、文化的多元性

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其自身的历史发展、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在这些条件的长时间共同作用和积累沉淀下,形成了各个国家和民族个性鲜明的独特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体现着该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在进行民族间的对话与交流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也进行着交流和碰撞,最终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2、文化的平等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全部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集中表现, 除此之外还包含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艺术审美等多种因素。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信息交流和经济合作越来越频繁,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加快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些特色鲜明的文化通过相互间的不断摩擦、碰撞、交流,实现了自身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不断完善自我,使多元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文化之间因为特殊的历史条件或地理因素等而不同,但是不同种类的文化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文化是对特定民族的反映,在当下国际交流合作的大环境下,只有顺应发展潮流,在文化交流中做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能够将优秀的文化发展经验为我所用,最终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二、多元文化对比较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打破了国别限制和空间交流障碍,在这种形式下,比较文学的比较、鉴别、 交流和融合也会随着文化的跨区域发展实现自身的突破。除此之外,多元文化在交流和学习过程中,对于比较文学实现平等的比较与交流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在信息交流落后的时代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多元文化的发展, 对于比较文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比较文学的未来也会随着多元文化交流的深入不断发展。

多元文化是文化多样化、文化融合化、文化世界化的总称,多元文化在推动比较文学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比较文学的理论研究实现了突破,不仅在文学的研究范围上实现了进一步的深化,对于比较文学的研究内容也赋予了新的内涵。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比较文学的比较和研究工作不可能像以往传统,局限于一种文化的研究之中,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元化。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比较文学的发展趋势

1、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

针对目前的多元文化发展趋势,有相当一部分比较文学者,以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为切入点进行文学问题的考证工作,甚至有的学者把文学研究的关键放在了文化领域进行研究。从多元文化发展的大环境看,比较文学的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向比较文化的研究方向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单纯的多元文化对比较文学的促进作用,更主要的是为了实现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例如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的创新时,如果把重点放在对原有作品的翻译和文字加工上,很难实现对原作品内容的突破,只有将作品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相结合,将社会文化与文学作品联合起来,才能够将原有的内容进行创新。比较文学归根到底,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研究工作,只不过由于比较文学的工作范畴空间跨度较大,所以对于丰富和深化多元文化的发展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只有将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两种进行有机的统一,才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实现比较文学的更好发展。

2、同源研究与异质研究相结合

在我们的传统认识里,对于文学的比较工作就是对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工作,因为东西方历史发展条件、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不同,导致文化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而在比较文学中,文化间的差异越大,其研究价值也就越高,也更能体现不同文化观念间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认识。像欧洲间各国家所存在的文化差异,属于同源同质比较, 由于各国文化间的差异较小,其研究工作和研究效果相对不明显,因此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可以笼统的将欧洲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但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属于异源异质的比较, 存在很大的比较价值。在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时,应遵循“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原则,对于文化间的差异要做到深入分析和了解,找出形成差异的历史原因;对于相类似的文化, 也要判断是否仅仅是外表相同、实质差异。

3、自身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

文学和文化的产生,是对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历程的浓缩和凝练,可以不依靠外来文化的交流而独自完成。但是在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大环境下,民族文化和文学要想实现自身的突破,获得更高成就的发展,就需要走出原来的圈子,实现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比较文学研究范围的增加,将自身研究与外部研究进行完美结合,从文学作品内容到其包含的思想内涵,从结构层面分析到审美机制的研究, 从单方面的细致分析到综合的宏观对比,比较文学实现了从独立到联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层次变化和深度发展。

结语:

多元文化儿童文学 篇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语文课程评价的建议,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突显学校的办学主体地位,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评价目的: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持续性发展。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从多方面考察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评价方法

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实施。形成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包括听、说、读、写、写作、积累六个方面。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学期考评。

四、评价时间

学完一个单元就评价一次。

五、评价人员

老师、家长、学生。

六、评价形式

多元文化儿童文学 篇6

关键词:《新格拉布街》 乔治·吉辛 多元融合

引言

乔治·吉辛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重要的写实主义作家,他一生的曲折经历颇多,他的童年与书为伴,直到他父亲离世,他才进入欧文斯学院就读,从小养成的爱好读书的好习惯,让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好。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他18岁时为了帮助一个妓女过上体面的生活而去学校宿舍进行偷窃而被抓获,这一刻成了他人生巨大的转折点。这件事情导致他在文學创作道路上走得异常艰辛,甚至在他有生之年都无法被肯定与接受,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对文学创作的热情,给后人留下很多文学作品。虽然吉辛生前没有被列入名作家之流,但却不影响他小说作品的深度。

一、乔治·吉辛的生平简介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打破了人们对“神”的信仰,宗教大厦开始坍塌,与此同时,实用主义大行其道,所有的宗教经典都必须接受实用主义的检验,这些观念的产生使资本家不再有精神上的顾忌忧虑,从而使劳动者所受的压迫加重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也为现实主义形式的创作埋下了伏笔,引起一部分作家开始利用文学作品来批判当时盛行的拜金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有狄更斯、萨克雷等,直到维多利亚时代的后期,一位号称是专写贫民窟的小说家——乔治·吉辛出现,他的早期作品通常都是以描写城市贫困为主题,但在后来的创作中他把注意力转到中产阶级,他的小说是一幅幅社会画卷,向读者呈现了一幕幕凄凉的社会生活,深刻揭露了社会的不公。[1]后来他去了美国,在美国待了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为了维持生活,吉辛在一所中学教书,并开始写一些短篇故事,以此来换取一些稿费。1877年,他回到英国,依旧居住在贫民窟里,依靠做临时家教来勉强糊口,同时他依然会进行一些作品创作。1879年,吉辛与妓女也就是当年他救过的尼尔完婚,但可惜的是妻子尼尔在婚后依旧不能改掉恶习,最后导致两者开始分居。尽管感情生活出现不顺,吉辛却一直没有放弃对小说创作的热爱,在这个期间,吉辛更加专注地致力于小说的创作,直到90年代,他的创作才开始出现新的契机,陆续发表了《生于流放中》和《新格拉布街》等作品。令人遗憾的是,在贫穷与疾病的双重打击下,吉辛还是没能逃过此劫,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1903年12月28日,他在法国病逝。

吉辛一生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却依然致力于小说的创作,评论家将他的这些小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表在八十年代,如《黎明中的工人》等,在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大部分是以描写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为主,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强烈关注;第二个阶段发表在1890-1895年间,这一时期作者已经将目光放在了中产阶级上,剖析了中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代表作有《新格拉布街》和《生于流放中》;第三阶段是从吉辛去世的1895年说起,作品有《伊夫的赎金》《混乱》等。吉辛这一生基本上都是在贫穷与愤恨中度过的,每一个阶段的创作都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尽管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得到世人的尊重,但他在小说创作上的天赋是有目共睹的。[2]好在在他逝世多年后,他的小说开始被广泛传阅,读者们开始对这样一位作家产生好奇,到底是怎样的经历让他创作出如此真实深刻的作品。当读者对他进行了解后,会发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就算在贫穷与苦难的双重打击下,他的创作热情也丝毫不曾被撼动。

二、《新格拉布街》的现实主义与意象

《新格拉布街》被后人称为“表现穷苦作家生活的最佳之作”,这部小说的创作继承了现实主义创作形式。[3]该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说家不能生存于商业气息浓厚的文坛上,最后郁郁而终的故事。这部作品当中的现代主义描写手法是随处可见的,同时也具备象征性,在小说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在这部小说当中,吉辛利用象征手法,一方面增强了作品内涵的表现力,同时也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从结构上来看,象征手法的应用达到了穿针引线的效果,在小说中吉辛把图书馆称作“大圆屋顶”的这种说法是对图书馆整体外形的客观描述,而这种意象的运用让读者对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风格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客观的了解和认识。人们来往穿梭于建筑中,就如同在一张大的蜘蛛网里活动,吉辛对意象的运用描述给我们较为完整地还原了他所处的那个时期图书馆的所有面貌,而不只是一个具体的形象。与此同时,作者还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时代意义。现实社会的禁锢就如同这张“蛛网”一样,束缚着人们,使人们成为金钱的奴隶,那个时期的知识分子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选择对社会妥协、对自己的道德观背叛,要么选择蜗居于住宅里恪守自己的艺术原则底线,创作不被商业市场所肯定认同的“真正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的另一个意象是“列车”,在小说里反复出现过四次,两个人物对列车所持的不同态度与两种人对工业技术与文明带来的商业价值观的不同意见相呼应。人物贾斯帕以一种迎接的热情拥抱改变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而人物雷尔登却对这一事物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列车带给那些利欲熏心的人成功,却把死亡抛向了志行高洁的人,作品中强烈的反差给读者大众们留下了细致深刻的印象,其反讽意味较为浓厚。其实吉辛之所以多次在作品中运用“列车”这个意象,从时代背景看,铁路的问世犹如新旧时代的分水岭,列车意象在主人公命运安排上以及情节处理上构成一条主线,从故事的层面叙述了时代变化下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使社会现实更真切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三、《新格拉布街》对自然主义艺术的融合

随着法国“七月革命”的大爆发,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新制度的确立使得人们摆脱了封建的束缚,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更新对于现实主义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征服自然的信心不断增强,开始去寻找社会矛盾的根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他们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全面真实地展示现实生活的本质,从现实主义思想特征方面来看,现实主义作家通常用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来揭露社会的黑暗性。因此,我们可以说现实主义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批典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形象比较贴近生活。

四、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

自然科学作为一种初具现代意识的文学创作倾向,是法国作家提倡的“实验小说”。在法国,理性主义倾向于现实主义并逐渐转变为冷漠静观的现实主义,此后现实主义中派生出自然主义,而自然主义文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反映现实的道路,两者有重叠之处。当然,自然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流派必定有其鲜明的特征,从艺术特点看,自然主义者排斥一切虚构与幻想,他们主张按照生活本质去反映现实社会,提倡绝对的真实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对于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理解,或者干脆将两者混为一谈,错误地认为现实主义就是自然主义,或者是刻意去提升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尽管二者在表现方式上有多元性,但它们依然具有理论上的共通性,其实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自然主义,都对艺术的真实性极力追求,力求让小说真实反映现实世界,把生活的真实面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此来反映人与人之间自私虚伪的关系,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4]

结语

乔治·吉辛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童年孤苦,尽管在学习上勤奋刻苦,但由于偷窃导致他被人们歧视,直到他长大成人后依然深受鄙夷,他的创作才华得不到肯定,学者与读者都因为童年污点而忽视他的才华。他一生贫苦,直至死后,他的作品才被人们重视起来,漸渐获得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样一段痛苦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在小说创作中犀利的笔锋。苦难给予了他不幸,却也给予了他幸福,他的苦难在于生活的贫穷、感情的不顺;他的幸福在于小说创作的契机,在于对社会时局深刻的认识。作者的经历对于作品的创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若不是亲身经历,他又怎么能够诠释出带有如此现实性的作品。他的小说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色彩,深刻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混乱局面,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立体的世界。随着当代文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深化,要求我们从事物不断变化的角度对此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我们会逐渐发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为了使文学思维发展得更加广阔,必须从方方面面重新解读散落于岁月河流里的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1]陈晓兰.文学与市场——乔治·吉辛的城市观念与文化想象[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2]应璎.在憎恶与同情之间——论乔治·吉辛的贫民小说[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3]花琦.从《波斯人信札》到“格拉布街文人”[J].芒种,2014(16).

多元文化儿童文学 篇7

对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三岁至九岁是一生中的黄金时期[1],人在此时记忆力好,信息吸收能力强。然而,此时的人的抽象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尚在架构中,而抽象的文字教学内容完全用成人的方式表述给该年龄段的儿童又不合适,因此,为了把握住这稍纵即逝的黄金年龄段,为将民族文化传承通过最直观的识字教学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身为一名与少年儿童相接触的教师,在本专业汉语言文字对孩子们的传授中,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在结合儿童心智做出授课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后,本人在借鉴先人创设象形文字的思维方式,结合该阶段儿童以图像记忆思维方式为主的特点,将以甲骨文为主的象形文字带入儿童识字教学当中,运用演示教学、推理联想、情景模拟、游戏比赛等儿童喜闻乐见的互动形式,将儿童识字教学的精髓真正灌输进孩子的心田,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变被动为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为解决传统儿童识字教学领域晦涩枯燥的旧有模式带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且在运用传统文化的教授过程中,对于儿童国学启蒙方面的提升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运用甲骨文对儿童识字教学与普及教育的探索中,在以祖国文化宝库的精髓融入创新语言文字的教法中,本人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激发兴趣,发挥想象,在知识与趣味中降低儿童的识字准入门槛

(一)充分运用甲骨文“因形赋义”的特点

我们知道,甲骨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因形赋义”。在对儿童识字教育的探索中,本人利用这一特点,将甲骨文象形、会意与低年龄段儿童以图像记忆思维方式为主的特点相结合,针对该年龄段孩子好奇心强、对新颖事物兴奋点高的特点,通过课件导入甲骨文的图画、实物等,使儿童注意力集中,变无意识记忆为有意识记忆,变枯燥乏味的识记为形象的识记,收到了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以甲骨文开启儿童对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的吸纳之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激发出了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降低了识记的难度,增强了学习汉字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训练性。

(二)分类入手,条理分明

甲骨文在识字教学中的导入切忌盲目,如此会让儿童今后的语言文字学习陷入混乱。本人在以降低汉字学习难度、增加趣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的探索中,分类入手,按照《说文解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2]六类着手进行归类,将更适合于低龄儿童接受的象形和形声字作为教授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将深奥的抽象文字先行归类,然后通过故事、文字、甲骨文与现行汉字演变对照图解等方式加以讲解,让孩子们对于字义的理解更加透彻。例如在形声字的教学上,本人会积极从儿童这一阶段的兴趣点导入,从分别分析文字的形旁和声旁入手,让孩子们明确形旁多表意,声旁多表音的模式,分清形和声,如此简单拆分,晦涩枯燥的问题迎刃而解,识字教学在兴趣的诱导中变得简单明了,切实做到让儿童在充分理解的情况下进行记忆,而不是不加分析地死记硬背,生发了积极的课堂效果。

(三)部首导入,对照分析

我们在识字教学中不难发现,儿童对于汉字的识记错误往往出现在对偏旁部首的掌握上。儿童写错字,不是因为部首写错,就是部首旁边的字多一笔或少一笔,这种情况是因为儿童对部首意思的理解不够清晰准确。本人在识字教学中,从部首入手,通过加部首、减部首和换部首学习汉字,将甲骨文造字的原理融入课堂教学中,因为归根结底,汉字的部首也是从单个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如果儿童对部首有所理解,整个汉字就记住一半了。在教学中,本人会为孩子们阐述每一个部首的演变过程,常用或经常出错的个别部首,本人会在教学中追根溯源,对照分析,集中讲解,重点突破,在此过程中将容易引起儿童逃避情绪的问题“强化”解决,彻底化解儿童识记障碍的瓶颈,如此会让儿童对于字义的理解更加准确深刻。

二拓展思维方式,激发抽象思维技巧,全面提升儿童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一)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掌握识字的技巧

针对低龄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本人会经常将游戏环节融入到课堂当中,在趣味性练习中增加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比如引导孩子模拟古人的造字思路,让孩子们根据引导创设他们心目中的象形文字,并进行书写。此类游戏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时在欢乐的气氛中培养起了儿童的横向思考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知道,处于识字黄金年龄段的儿童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新颖的形式有着浓厚的探索欲望,本人针对孩子们的这一天性,通过视频、图像、实物、道具模型及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相关物件,在由不同角度激发孩子们游戏心理的过程中,将汉字教学的无意识识记转化为了有主动意识的自觉行为,将晦涩乏味的平面教学活动演变成了立体丰富、影音同步的多媒体游戏教学,收获了绝佳的效果,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获得的收获,往往超乎教师及家长的预料,儿童识字教学环节甲骨文游戏活动的引入,收获到了非比寻常的积极效果。

(二)拓宽思路,在联想中提升文字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对儿童的识字教学中,有些文字的构字部件比较复杂,运用单一的形式不易于孩子很好地接纳理解,此时,联想教学就成为课堂上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猜测当时的人是怎样造这个字的,不但能够更好地理解字义,还能掌握笔画较多的汉字的偏旁部首。让孩子们充分想象部首和汉字的意思,然后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样还能锻炼到孩子分析、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看到这个字就会想到汉字背后的故事,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锻炼到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复杂的文字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牢记于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辅之以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形式,创设情境,使甲骨文与实际事物形象、有机地互相关联,尽量让汉字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积极地参与到表演情境、假象情境、互动情境当中,在激发深刻记忆的同时有效提高识字教学及普及教育的效果。

(三)多角度介入,在探究书写思维中掌握识字要领

在对儿童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围绕儿童识字要领,如利用书法研究策略分析造字原理,从其它渠道增进儿童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我们知道古人造字之初是取天地日月自然之物,天高地低,日月均在天上,所以汉字在田字格中也要如此,跟土地有关的偏下,跟天空有关的偏上,这样的字看起来才合乎汉字的书写规则。[3]依此类推,通过类似这种书法思维的不同形式,有助于推动识字教学更好地满足儿童心智成长之需。

三深入发掘,融会贯通,运用甲骨文多元化提升儿童的综合文化素养

(一)追根溯源,明确识字教学的根本要义

身为教师,我们应该明晰识字教学的根本要义,应该在教学中明确语言文字只是我们认识世界、开启探索未知领域的工具,应该时刻牢记在教学中对孩子心智开发的职责与使命,不应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文字教学范畴中。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是为了在其过程中能加强对祖国文化的了解与吸收。通过识字与写字教学,实现思维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领域全方位的开发,使学习汉字的过程成为孩子自主的文化积累、审美体验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

(二)在积淀中提升,在传承中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本人在对儿童的语言文字教授中,不以单纯的“识文断字”为标准,每每在教学中,通过甲骨文的引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提升儿童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亲近感与认同感,通过热爱我们的语言文字,进而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促使孩子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积淀文化底蕴,从小树立高品位的文化追求。在单纯的识字教学基础上升华引导学生了解语言文字是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载体。在教学中我们都该有同感,对每一个甲骨文的讲解,其实就是对每一段历史的一次精彩演绎……

在将甲骨文积极引入儿童识字及普及教育的教学中,我们在明显见证到各项积极效果产生的同时,也应避免一个多发性问题的出现,那就是授课内容的本末倒置。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了甲骨文在课堂上的工具性属性,将甲骨文的教学上升为教育教学环节的核心,忽视或延误了对儿童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甲骨文的引入最终演化成了甲骨文的教授。

我们在对儿童的教学中,应该在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带动的同时,控制好度,不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本末倒置,延误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的确会有这样的困惑:在甲骨文的引入上,引申太多会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掌控稍有松弛就会出现上述本末倒置的情况;而蜻蜓点水又的确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无助于儿童对文字的理解与吸收。所以,关于甲骨文在识字教学及普及教育中的运用,分寸的拿捏才是真正考验我们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和课堂掌控能力的一把标尺,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需要努力强化、完善的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技能。

以上,就是本人在儿童识字教学中,运用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甲骨文知识,将识字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在不断探索中升华总结出的对于语言文字的教学方法,以及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明传承的些许心得与体会。通过上述列举之事例,在切实感受到儿童在此种教学方法下快速提升识学能力的同时,也让本人在其中愈加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徐进.关键期造就天才的最佳时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多元文化儿童文学 篇8

长期以来,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一直过于强调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导致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思想单一。在面对外国文学作品时,政治倾向性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揭露批判资本主义,为政治思想教育服务,这就导致对作品的理解单一化、肤浅化甚至庸俗化。在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思想与习惯的作用下,本来个性活泼、求知欲旺盛的学生被束缚住了头脑,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失去了原本鲜活的思想。

此外,教师们对于要精讲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处理往往避重就轻,常常是把课后列出的几个思考题做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再依据教学辅助资料稍作总结便做罢。至于自读篇目,教师更是让学生自行阅读,再做些参考资料草草收场。这样便造成教学内容的严重缺失,导致教师不愿钻研教材,学生不愿动脑思考。

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让师生打破与外国文学作品间的隔阂,构建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对话建立了一种相互敞开、相互依存的关系,对话是生命的相互烛照,是存在的相互趋近,是自我与他人共同‘在场’的相互审视和相互认证”[1]。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与外国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及作者好好地“对话”,定会逐渐消除与外国文学作品间的隔阂,从而喜爱外国文学作品。

一、在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与外国文学作品对话

大多数学生认为外国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形式应有别于中国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他们希望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灵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师不要照本宣科。而实际上,外国文学作品本身的特点正有助于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与创新。

首先,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这就为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形象的教学资源。如1958年公映的美国影片《老人与海》就非常忠于原著,其中理查德·阿曼达饰演的桑地亚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课本《老人与海》是节选,又属于自读课文就将这部电影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看,到课本选文部分时将演员对白设成无声,让学生来念台词,专业演员在荧幕上表演,学生们根据自己对桑地亚哥这一形象的认识和荧幕中演员的动作为其配音(包括画外音)。这种形式让学生大呼“过瘾”,领会到这样看似单一的形象和场景背后所隐含的人物坚强的意志,也领悟到“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一名言的内涵。笔者介绍海明威的创作特点“冰山原则”。

同样,在讲授课本节选的《哈姆莱特》时,笔者搜集了一批BBC制作的《莎士比亚名著动画》,结合名著导读部分推荐的莎士比亚戏剧一起讲授,加深了学生对莎士比亚作品的了解。这种以电影促教学、结合文本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比较适用、收效也比较明显的一种形式。

其次,编排课本剧是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形式的另一亮点。如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因为学生对别里科夫很有兴趣,认为他的代表性的动作和性格特点很适合舞台剧表演,便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以别里科夫为主角的舞台剧。学生们在演出及观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别里科夫的认识,挖掘出了他身上具有代表性的人性弱点,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确实可以让学生们融入到外国文学作品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中,参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活动,在参与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

另外,也可以利用一定的课外时间开展外国诗歌朗诵会、外国文学作品讲座、外国文学作品读后感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情,进而丰富他们的文学底蕴,提高文学修养。

二、在比较教学中与外国文学作品对话

因为高中学生对外国文学这一领域比较陌生,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与作品的隔阂、疏离感。教师应尽力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中找到与陌生领域的共同点,以旧知带动新知,以熟悉接近陌生,打破隔阂,拉近距离,在比较中逐步进入外国文学作品的领域,提高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著名的演讲词时,笔者将其与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进行了比较。虽然都是在公开场合的演说,都具有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但是蔡元培先生的演讲明显柔和了许多,而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则是激情澎湃。通过比较,学生们发现蔡元培先生是晚清的一名进士,后因清王朝腐败弃官离职,留学德法,是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教育家,对于北大年轻的学子而言,又是一名长者,这样的身份使得他的演说不同于一般的政治家排山倒海式的风格。而正当壮年的马丁·路德·金作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在面对25万黑人群众的盛大集会时,他的情感自然和蔡元培先生不同,所以在演讲中他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典型的比喻、排比等,以鼓舞听众的情绪,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讲授《哈姆莱特》时,当学生为作品悲惨的结局所震撼时,笔者顺势提问《窦娥冤》是什么样的结局呢?《窦娥冤》是一个冤案得以平反的大团圆的结局。中外悲剧为何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这一问题提出后,笔者又引导学生们查阅了其他一些中西方悲剧题材作品,如《俄狄浦斯王》、《赵氏孤儿》。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中国文化中以儒道释三家为重,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和佛教中的“轮回”的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化对大毁灭的拒绝,“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大团圆的结局是“中国制造”,具有中国特色。而西方悲剧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古希腊的人本精神和自由观念在戏剧中便化为人与命运的冲突,三大悲剧家的作品奠定了悲剧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的效果的界定,更是强化了西方悲剧所独具的“怜悯、恐惧”的审美效果。

这种比较教学法,不是非此即彼,不是要在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中争个高下,而是通过比较来建立一个“对话”平台,让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视域,让学生的眼界更加宽广,思维更加多元。学生们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远比单纯的灌输来得直接深刻,而且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师也需要“对话”原典,提高文学素养

毋庸讳言,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都是来自教学参考书和自己在大学学习时的一点印象。另据笔者在校内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果不是个人爱好,语文教师一般不会也不可能主动阅读外国作品,更不用说较难读的外国文学理论的书籍。连教师都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又怎么能期待他去喜欢教授外国文学课,去启发学生理解外国文学作品呢?

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做为语文教师,应该什么样的书都要读一读,“我始终觉得,对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读书;一个人的心灵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读的书的结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从根本上说就是他的读书境界”。[2]且语文教师的思想境界对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级教师程翔说:“语文教学的现代化,核心是教师的现代化;而教师现代化的核心,就是教学思想的现代化;教学思想的现代化,核心就是‘人本思想’。”[3]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篇目虽然不多,但其中每一篇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语文教师不能“只动嘴,不下水”,也需要“对话”原典,多读书,读文艺理论的书,读外国文学原著,培养深厚的外国文学知识素养,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多样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影响学生。这样教师才能在面对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品背景资料,提供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提供专业鉴赏的思路,让学生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获得艺术共鸣,真正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审美因素的丰厚性与多元性。

外国文学作品中蕴涵了不同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有着创新的思维方式,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宇宙的未来》这些理论性较强的作品都值得我们好好阅读,深入探究。只有教师具有了对文学形式的敏锐感知,才能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

做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一个独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外国文学作品在拓展高中生文学和文化视野、吸纳地域文化、提高综合语文素养方面都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广大语文教师都能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创新,将“对话”作为主要手段,不断提高外国文学素养,相信高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一定会大放异彩。

摘要: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作者认为“对话”是一种解决之道:在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与外国文学作品对话;在比较教学中与外国文学作品对话;教师也需要“对话”原典,提高文学素养。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高中语文教学,外国文学作品,对话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1.

[2]王崧舟.诗意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9.

法国文学课程多元教学策略 篇9

无论是在本科生的教学中,还是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不应只有语言知识信息,更要充满百科信息和智慧火花。教外语不单纯是目的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是要与中西文化知识和社会背景等紧密结合。外语教育不应只注重培养学生较高的语言技能及较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更应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和适应多元文化的人文精神。作为法语专业的一名教师,我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从法国文学课程讲授这个角度,谈谈对外国文学多元教学策略的看法。

一、主题思想的创新性诠释

文学作品主题的诠释,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提高文化认识水平,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但是在分析作品的主题时,如果教师不坚持启发诱导,始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分析的樊篱,就会造成一种认识尺度的求同取向,漠视学生在阅读思维上的个性差异,忽略作品的丰富意蕴。

“接受理论”代表人物伊塞尔和姚斯提出了“读者中心说”,认为作品和读者是互渗互动的关系,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关系,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作品的意义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 (2) 不同读者对作品主题所作出的可成立的解读,都应被认可。而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以作者和某类特殊的读者———文学大师和批评大家———的人为规范作为指导进行教学的方式,容易将作品的主题固化,并把学生的思维拘囿于其中,这对学生的独特个性与创新思维的发展都极为不利。在揭示作品主题的过程中,我们提倡以多元的解读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复杂意义,这不仅可以表现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而且会以较强的新颖性和异常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表明反传统、反权威的独到性见解,进行多元的主题解读。学生通过对人物性格的表面的零散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准确地理解人物形象所蕴涵的社会意义。比如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法国20世纪作家圣-艾修伯里风靡全球的小说《小王子》的时候,提醒他们这是一部给成人看的童话寓言故事书,领悟此书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同学首先以逆向思维点出了小王子的困惑和忧伤,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奈。小王子先后游历了六个星球,他不明白人们为何都在追求权利、虚荣、利益、僵化的知识,而这正是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的普遍的心灵通病。有的学生透过小王子的孩童式眼光,透视出大人们的空虚、盲目和愚妄。有的同学则从小王子对玫瑰的态度上看到了爱与慈悲的重要。当小王子来到地球后,一只邂逅的狐狸帮他解决了那朵娇气的小玫瑰给他带来的爱的困惑。虽然别的星球上存在着不计其数的玫瑰,但只有小王子的玫瑰是他花费时间、亲手栽培呵护起来的,这朵玫瑰对他而言才是最珍贵、独一无二的。以此大家推广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某种关系建立的同时,我们本身就应该为这个关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来。

透视作者的创作背景是欣赏人类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关键和核心所在。例如在教学小仲马作品《茶花女》时,善于在课前搜集素材的学生发现作家是个杜撰故事的高手,他本人和他在小说中的形象阿尔芒有天壤之别,因为沈大力教授在《法兰西文品》中曾经揭露了现实中的小仲马对交际花玛格丽特始乱终弃的事实,作家最终利用美化的爱情故事为自己赢得了财富和名誉。这一反差无疑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同学们对作品现实讽喻意义的领悟,不再关注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是洞察到在一个肮脏、虚伪、残忍的资本主义时代里,烟花女子令人同情的凄惨遭遇。

文学鉴赏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自身的体悟经验,人物鉴赏也因之具有极强的个性特征,不应用统一的范式界定学生的理解。如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父亲有一个非常无赖的弟弟,他挥霍了自己和兄弟继承的家产,令人痛恨,但他本身在落魄后遭到亲人的嫌弃,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唯利是图、自私冷漠的人际关系。又如《项链》中的马蒂尔德虽然爱慕虚荣,但是某些同学认为她置备舞会的行头是理所应当的,这也是社交生活的一部分,后来她含辛茹苦,终还清债务,闪耀着坚强的人性之光。我们反对模式化、单一化和绝对化的人物鉴赏,也不赞成对文学人物进行任意的曲解,而是鼓励学生基于较为充分的理由,表明独到新颖的见解,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意识。

二、虚构叙事的跨文化艺术解读

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 (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培养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是外语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跨文化教育,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培养世界意识。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文化艺术等国情知识,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具有跨文化比较能力。我启发学生在阅读经典作品时,要从东西文化的对照角度审视各叙述要素,理清东方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和西方的基督人文思想的异同。在这个理念引导下,一些同学尝试作了一些比较文化的研究,例如在“中法饮食文化的对比”教学中,学生就从道家的理念出发,揭示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冷热均衡、阴阳调理方面的特色。

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跨艺术的角度领悟小说场景的美学意义。人类的艺术丰富多彩,其中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电影、建筑、工艺等。学生可从“互文性”的概念出发,从跨艺术的角度领悟语言文学。例如,作家可以把音乐的主导动机化为一种小说技巧,用来暗示一再出现的人物或场景主题,营造出一种循环往复的气氛,或者构筑整部作品的结构框架,形成复调的叙述。如法国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在斯旺家那边》开端部分范德伊奏鸣曲中的小乐句,就是把音乐动机作为小说主题构成因素的最佳例证。斯旺结识了交际花埃尔特,在韦杜兰夫人的沙龙中,听到钢琴家在演奏作曲家范德伊的奏鸣曲,在旋律的展开过程中,有一个小乐句浮现出来,在他心中引起了特殊的快感,竟使他对埃尔特的感情起了变化。每当普鲁斯特感到他有必要重新渲染斯旺和埃尔特热恋之中的气氛时,他就一再使用这个乐曲片断,读者就会联想到两人之间的爱情。

文学与绘画的交汇贯穿人类的历史。例如17世纪的洛克文学借鉴了艺术的风格,表现为主题自由奔放,修辞夸张,词藻华丽,结构富于空间感和动态感。20世纪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艺术为文学体裁提供了形式的灵感,尤其是阿波里奈尔的图形诗显示了文字与视觉符号相遇后的创造性爆发力。艺术使文学语言符号更具感性和灵性。小说家马尔罗在《人类的状况》中巧妙地运用线条、色彩、光线等元素缔造了一个艺术化的象征性空间,表达了现代社会人类境遇的主题。例如,他受到了西班牙画家戈雅 (4) “黑白美学”的影响,黑色和灰白色在他的小说里是最普遍的颜色,经常被用来渲染死亡的气氛和夜晚的神秘。正如罗兰·巴特所言,文学创作包含着某种“图像修辞”,跨艺术符码的解读开启了人们感觉上的沟通和转换。

同样,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因为两者都是综合性的艺术:电影综合了摄影、音乐、戏剧、舞蹈,小说以文字的形式将光线、画面、音响背景熔于一炉。关于这些艺术的互通,教师可向学生灌输一些电影叙事学的理论,以及文学叙事学理论(如格雷马斯有关叙述结构的理论、热奈特的叙述话语理论等)。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教师要启发学生总结电影与文学共通的叙述机制和模式,例如:镜头剪接,画面叠印,场景特写等美学手法,同时要求学生选取某些文学阅读片段进行实例分析,初步掌握电影叙事分析的手法。例如:法国新小说家克洛德·西蒙非常善于把分散的画面和镜头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独特的片断、场面和影像,从而发挥连贯、呼应、悬念、暗示、联想等作用,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文本修辞的多层次剖析

外语教师在训练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时,要重点加强阅读方法与技巧的指导,让学生逐渐过渡到“主动阅读—自主发展”的阶段,如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文本修辞方面的多层次剖析,而学生则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去分析文学语言的特性。

(一)音乐性。

这是文学语言的语音层面。文学作品语言的音乐性,即指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特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词汇类别总结(古语、外来词、新生词或同义素词组等)重点句型(名词句、动词句、形容词句等)与篇章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的分析,把握作品的行文特色。

(二)形象性。

这是文学语言的语义层面。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够使读者感知到作品描绘的艺术形象,即唤起读者的想象,在头脑中构造艺术形象的特征,即形象性。教师可引导学生提炼作品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作品对事物的刻画特色,例如福楼拜在他的作品中对人物特征的描写非常生动,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在心理;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运用视觉、味觉、听觉等感官维度缔造了通感性强的诗歌。

(三)含蓄性。

这是文学语言的蕴含层面,即它的深层意义。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以“有限”表现“无限”,能够给读者留下充分品味和思索的广阔空间。例如法国立体派诗歌中语言的省略与跳跃所造成的文本空缺,正是显示作品丰富内涵的所在,是解读者用自己的思维对于文本缺省之处的补充过程,也是确定文本意义的过程。

(四)情感性。

这是作者在叙述客观事物时流露出的主观倾向。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应当是一个塑造自我的过程,所以外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兴趣,要求学生参透语言的情感内涵,可适当进行微观的文学创作,让他们以作文方式去描写一个故事片段或者刻画某个人物,文字要体现出浓郁的感情色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撰写经典作品的读后感,深化学生对整个文本的理性认识。

综合以上所述,外语多元教学和创新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它意味着教师要运用多重思维的教学策略,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特质。外语教师在文学课教学中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活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善于质疑,富于幻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教师还要在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内容的处理中大胆改革,尤其是注意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进行自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多元教育原则还表现在外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因素和智力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使他们全面发展。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组织好课内外的各种活动和指导学生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为他们选材、解疑,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领悟语言规律。教师交给学生的应当是打开金库的钥匙,即应授人以渔,而且信息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应该着眼于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文化价值观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祈之萍.英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青海教育, 2004, (1) :53.

[2]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56.

浅谈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主义 篇10

关键词: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政治协商

一提到“多元”,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世界是由无数的个人、群体、组织、社会、国家组成的,每个人的思想各异,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一种东西是普世间都赞同的,出现多元化也就可想而知。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有的国家就是一元文化,但能肯定,它们只是表面上的一元,本质上都是多元的。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弄清楚多元文化是不同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前者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描述,而后者是一种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它不但要承认不同文化的存在,而且还要承认它们和谐共存,承认差异并平等的对待它们。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表现

多元文化主义在一些具有较长的移民历史的国家比较普遍,譬如美国,它应该是典型的多元文化的国家。美国存在着三个体型面貌不同,而且几乎可以说相互敌对的种族。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命运虽把他们集合在同一块土地上,但未能把他们混合起来形成为一个整体,他们各自按照本身的条件向前发展。虽然说美国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的社会,但是在美国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亚文化群体从来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被白人的主流文化承认过。

针对多元文化主义的问题,欧洲出现过许多可怕的溅血事件。挪威首都奥斯陆,伤痛仍在撕裂一个崇尚和平、安宁的民族,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难,76人罹难,爆炸声、枪声和着血色,在一个夏天明媚的阳光下,将这个北欧国家推入情感与信仰的寒极。民族冲突是近年来欧洲多元文化困境最明显的体现。一方面少数族裔认为受到政治和社会歧视,不断制造极端事件和街头政治事端,另一方面主流族群认为外来人口太多,对国家本色和社会经济造成威胁。奥斯陆的暴力屠杀事件,以极端的方式成为射向多元文化主义的一颗凶残的子弹而它应和的,是近年来不断抬头的极右思潮。

二、中国的多元文化主义

社会政治权威与文化权威的一体化是自古以来的特点,在古代是圣王一体,是皇统与儒教的一体,在当代则是出现了伟大的领袖,这种一体化就使权威绝对化。但是这种政治权威、道德权威、文化权威的一体化在战乱时期或在拨乱反正时期有它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它只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是必要的。但如果我们把这种一体化的权威变成一种固定的长期的制度,那么社会将会失去自身活动的空间和生长组织的能力,这样权威的错误也将无休止的蔓延下去,这将会对国家的未来造成很大的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但这里一定不要把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混淆。我认为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各民族的文化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

三、正确看待多元文化主义

我们应该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并尽量与他们和平共处,但是要我们使文化之间平等的互相对待,自认为是不现实的。每个国家的已存在的不同文化都是追根溯源的,是不可涂抹更改的,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灌输了自己族群的一种文化观念,即使在以后成长的日子中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文化的短处,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会坚守自己最初的意念。好像不同文化之间天生就是处于对抗状态,每种文化都想得到别的文化的赞同。这种力量是大的可怕的。这种力量就好比人们所信仰的宗教一样,这让我想到了印度的各个宗教之间的残忍的对决,想到了人们对其他宗教信仰者的残忍暴行,让他们喝汽油,然后再活活把他们烧死,小孩子更是不放过。就好像印度人对牛的尊崇,如果你试图尝试在他们面前亵渎在他们看来的圣牛,那你的下场将是惨不忍睹的,你的命在他们眼里跟牛根本没有可比性。我们还可以从好多例子中看到文化信仰的力量,如果你想让印度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和平共处,互相平等友好地对待,我想那种场景是不会出现的,但他们确实同时存在着。

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反映了现代国家所面对的现实,其中,它必然要继续维护一直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同时又必须照顾到少数人族群的地位和权利。在承认差异存在的同时,也会看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依赖。也就是说,差异所表现的既是异质性,也是相互依赖。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文化的共存使得人们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会使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会促进一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能通过和谐的交流与发展解决许多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同民族长期一起生活会使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自然会在内心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它们已经粘合到一起了,即使是相互对立也要永远生活在一片土地上,涵化是各民族间的趋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间的趋同。多元文化主义者希望通过民主政治的舞台,使不同民族的成员实现讨论协商和相互理解。但不同民族之间的协商不仅仅是“话语政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益的问题。而一谈到自己文化的利益,不同文化之间就变得自私了,根本不会为了与其他文化融合而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说,多元文化主义提到的承认不同族群地位上的平等只是形式上的问题,实质上,由于经济利益上的悬殊以及文化和政治影响上的悬殊,不可能不导致那些弱小族群的不满、甚至是反抗。

所有的国家都不能妄想去建立某种文化的独尊地位,这一定是非常危险的。就好像世界上存在的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一样,我们如果想要去使他们之间相互融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信奉三种文化的人民都是虔诚的信徒,他们信仰的文化已经成为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磐石。但我们也更不能准备在三种文化中搏斗,最终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完全可以转换一下思维,从三种不同的文化中吸收精神资源,找到一个合适的包涵点,使得三种文化和平共生。

四、结语

多元文化并不只是一种观念,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更多地把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了抵制、甚至是批判的对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多元文化敞开自己的胸襟,如果缺少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情怀,那注定是要吃不少苦头的。在实行多元文化主义的国家,它们的政策和政治思想中存在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和想法,有值得借鉴之处,但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也就有很大的区别,决定了各个国家在采取具体的民族政策和政治的整合上也应当具有各自的特色,应尽量让各国的多元文化都绽放出应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J].吉林大学,2015.

[2]周少青.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J].民族研究,2012,01.

[3]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02.

[4]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J].史林,2006,05.

绘本教育如何促进儿童多元化发展 篇11

1.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很自然地会就画面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同伴进行讨论。而且在倾听的过程中,有了丰富的体验,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们就能更流利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记得和孩子们讲《每一次》这个绘本故事,都会深深地感动,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自己也曾将这个故事讲给不同的孩子听,和不同的孩子讲,同样地感动。小熊和妈妈每天都无忧无虑玩最喜爱的捉迷藏游戏,从春天玩到秋天。有一天,小熊独自悄悄跑远了,任凭它怎样的呼喊,都听不到妈妈的回答。就在它最孤单、害怕、恐惧、无助甚至绝望的时候,却听到了妈妈熟悉的声音。整个绘本图文并茂,传递了深深的母子依恋之情,更表达了无论小熊躲到哪里,每一次妈妈都能把小熊找到的坚定心声。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

2.陶冶幼儿艺术情操

绘本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目前绘本中的图画部分,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展示着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及艺术追求。这些制作精良的大师级的绘本,用笔精致,图画精美,构图配色高明,无形中让孩子感染美学,也会刺激孩子的丰富想象力,进而拥有创造力。绘本对儿童的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

二、绘本阅读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是幼儿进入绘本阅读的钥匙,通过观察,认识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观察,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通过观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环境,把握故事情节及发展线索;通过观察,发现隐匿在画面中的细节和难以用语言述说的精彩纷呈的世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而绘本阅读正是培养观察力的重要途径。

绘本原本就是要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图画的意义和表达这些意义的语言上去。阅读绘本的乐趣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发现图画信息的有意义元素,他们不是纯粹提供一种感官上的乐趣,而是有助于儿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图画书成为有别于其他形式的视觉艺术。当看到了《妈妈摘的葡萄》的题目后,一名幼儿立刻指着那只小狐狸说:“是它,就是它,小狐狸渴了,狐狸

妈妈给它摘葡萄了!”因此绘本阅读有助于提高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持续性、观察的细致性、观察的概括性。

三、绘本阅读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绘本阅读有利于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社会化情感发展。绘本阅读的重要价值还体现在它能带给幼儿积极的快乐的情绪体验,娱乐幼儿的身心。每当孩子阅读时,他会移情于故事中的主人公,情绪随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波动。这对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发展幼儿的社会化情感是非常宝贵的。而且阅读本身就能带给幼儿莫大的快乐, 我们从孩子看图画书时脸上兴奋的表情,从孩子嘴里发出的各种配合画面的“音响效果”就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快乐。正是由于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幼儿才会不厌其烦地要求老师给他讲同一个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感情不断得到升华。记得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每当孩子沉浸在图画世界中,当他一次又一次地翻阅让他着迷的是大兔子对小兔子的爱有多深,孩子们在图画书阅读中总能拥有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这种快乐体验为他们将来的人格发展播下了自信和希望。

四、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绘本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它结合了美术中的色彩、线条、构图及文学中的词汇、语句、结构等巧妙构思形成的外在形式美,同时又有作品内容所呈现出的内在意蕴美,正像某名人所描述的一样“在图画书中,被称之为语言艺术家的诗人和作家,绞尽脑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选择语言,用语言出色地表现出形象化的故事世界,那是语言的最高世界,同时还有图画。图画也是画家精心绘制的美的世界,而且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以文学艺术和美术的完美结合而形成的图画书自然会激发幼儿的“美感”,给幼儿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满足。

陶醉在图画书世界中的幼儿,表现出极高的审美潜质:他们能体会作品中的崇高、优美、悲伤,更能欣赏作品中的幽默、滑稽。幼儿还能区分外在形式美与内在心灵美的不同,懂得内在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花格子大象艾玛》中,大象艾玛把所有的象涂成了满身花格子,跟他自己一样,现在一下子他们全变成了艾玛,谁也不知道哪一只是真的艾玛。幼儿看到这里总会哈哈大笑,他们这样去感受美、欣赏美,并且以自己的形式创造美。他们会表演他们喜爱的故事作品,像《逃家小兔》。同时孩子也会画出自己对美的感受。一名叫陆柯雨的小女孩子听了《妈妈摘的葡萄》,被狐狸妈妈所感动,自己也创作了一幅妈妈的作品。

文学理论的多元化视角 篇12

如果非要给这个包罗万象的整体取个类型, 那就是卡勒所称的理论, 它已经成为专指那些对表面看来属于其他领域的思考提出挑战, 并为其重新定向的作品的词。简单说来, “被称为理论的作品的影响超出它们自己原来的领域。”这种思想摆脱了文学研究的狭窄巷道, 它不再是文学研究的方法, 而是一系列没有界限的、评说天下万物的各种著作, 批评家可以将自己的思想伸向文学领域之外的各种著作, 因为这些著作在语言、思想、文化和历史各方面所做的分析都为文本和文化问题提供了更新更有说服力的解释。理论的种类似包括人类学、艺术史、电影研究、语言学、哲学、政治理论、心理分析、科学研究、社会和思想史, 以及社会学等各方面的著作, 它们之所以成为“理论”是因为它们提出的观点或论证对那些并不从事该学科研究的人具有启发作用并且提供借鉴。

理论研究的多样化关照, 为我们理论研究打开了许多大门, 它们互相独立, 又互相联系, 汲取精华我们不在被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 在文学理论研究领域, 我们如果也本着这么一个多元化的视角去窥探文学内在的规律, 毕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一部文学作品, 我们可以探讨他的修辞意义, 也可以探讨它的社会生活, 甚至于它的文化价值, 或者多种视角齐头并进, 揭示作品的“本体”意义。也正是研究手法的多样性, 赋予了文学经典长久的艺术魅力, 在长久的历史长河中, 文学经典独特的艺术价值才会源远流长, 被不断开掘, 正如西方的一句俗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利特”, 一个文本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解读, 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再次也为文学经典的形成和传播奠定基础。可以看出, 多元视角下的文学理论, 是一个富有生机, 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类型”, 这种关照, 对于文学乃至其他学科的发展我相信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给20世纪人文学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在西方文学批评领域, 语言学则是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导向, 出现了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的形式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是关注文学文本语言结构形式的批评方式, 它们对19世纪以来的社会学批评和实证主义批评等方法提出质疑, 将文学批评研究的重点由内容转到形式, 由外部研究转到内部研究。形式主义批评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新批评再到结构主义批评, 都是在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关注诗歌的语言结构形式。

从俄国形式主义的以语言形式为绝对的本体, 发展到新批评的诗歌语言技巧理论、语境论的系统论, 最后是结构主义超越文本的文学传统系统论以及为有“文学能力”的读者所掌握的文学阐释程式, 因此, 在这么一个文学理论流派发展的历程中, 我们都能看到语言学在这个流派中的地位和影响, 每一次语言学本身的变革, 都会为这个流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经典, 本身的艺术价值不用言说, 可在长久的历史河流中, 在不同的名家眼里, 为什么会有说“不尽的红楼梦”, 那么不同人眼中的《后楼梦》又是个什么样子呢?在美学家眼中, 作为一部诗化小说, 《红楼梦》处处充满了诗意。曹雪芹以其深厚的诗学功底, 对《红楼梦》的每一处叙述, 都进行了诗的熔铸, 从而使每一个场面, 均焕发出一种诗的光彩, 令人长久沉醉。我们看一个对联,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袭人是酒香”, 这是秦氏房中壁上所挂;“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此为太虚幻境门上所书;“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此乃薄命司门所书。还有宝玉很不喜欢的那幅“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这类对联, 基本超越了它的悬挂之所, 而将意绪指向一种更广大的空间中了。它提领我们进入某种更为阔大的境界之中, 在暇思中畅想, 这正是作者追求的美学价值。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文学理论的多元视角, 不仅对文学流派的建立和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并且对文本分析, 文学内在价值的挖掘都有很深的影响, 树立多元的视角, 有利于自己以后的理论学习, 那么在这么一个多元的时代, 我们该如把握理论, 如何在文学理论的这个天地间去勘测文学内部的规律?人之所以为人, 恐怕最主要的是具有理性, 具有创造性, 由此我们的社会才得以进步, 那么在文学理论领域, 我们也必须具有这样的精神, 敢于批判, 敢于怀疑, 对于那些被认为是具有“真理”性的理论, 我们要以审视性的眼光看待它, 一方面以理论为指导, 另一方面, 在文学本体基础上怀疑理论, 只有这样, 才能和理论共同进步, 得出自己的“思想”。正如最后卡勒的定义:理论具有反射性, 是思维的思维, 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同时, 理论本身具有传递性, 我们掌握了某方面的理论, 我们完全可以拓宽思路, 充分联系相关理论, 建立一种类型化概念, 为我们的研究开辟新的路子, 我们不仅要明白什么是理论, 同时我们也要将这种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运用到新的领域中去。再次, 学习理论, 不能被理论的神秘性所吓倒, 正如卡勒所说的那样:一个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推测:他不能一望即知;在诸多因素中, 它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而且要证实或推翻它都不是件容易事。因此, 我们必须具有怀疑精神, 推陈出新。

文学理论的多元视角也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各种学科的日益更新及发展, 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 意识形态间的互相交流, 每一种学科要想取得更好发展, 就必须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 汲取精华, 在各种学科的交流下取得自身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蒙.王蒙话说<红楼梦>[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5.

上一篇:银行利率市场化下一篇:高新区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