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多元文化(精选10篇)
理解多元文化 篇1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影响
早在1986年, 中央民族大学的陈永龄教授就提出了“跨界民族”的概念, 但迄今为止, 学界对“跨界民族”的内涵仍未达成一致意见。跨界民族的界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缘政治和人文环境, 这一地区的跨界民族应该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原生态民族, 其本来所拥有的相对集中的传统聚居地被现代政治疆界分割而居于毗邻国家的民族。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族属于典型的跨界民族, 他们处于新疆的边缘地带, 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 与这三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是典型的同源跨界关系”[1]。
当前, “一带一路”战略迅速推进,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必将进一步走出封闭, 在向西推进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新疆的跨界民族由于与周边国家的同源民族有着地缘、人缘和文缘方面的优势,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中发挥着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跨界民族的大学生, 作为该民族的精英群体, 视野开阔, 知识面广, 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生力军, 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响应者。但是, “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新疆跨界民族也有负面影响。因为跨界民族跨国界而居, 而哈萨克族、吉尔吉斯 (柯尔克孜) 族和塔吉克族在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占据主体地位, 他们在本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政治认同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错位”。“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必将进一步加大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与周边国家同源民族的文化交流, 周边国家较为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也会进一步影响他们。当然, 新疆跨界民族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不能过分担忧“一带一路”战略对其国家认同的消极影响, 但这并不意味着认同问题不存在。事实上, 有一部分跨界民族大学生在不正确的舆论导向下, 还存在“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看法, 有些新疆籍的哈萨克族 (包括大学生) 很向往哈萨克斯坦, 而移往邻国后, 实际情况令其失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民族分裂分子利用跨界民族, 误导认同问题, 使新疆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处于“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状态。
二、“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必要性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旨在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理解”, 从而化解各种矛盾, 增进社会和谐。二战以后, 许多西方国家由于大量移民涌入, 使得国内的文化群体更加多元化, 他们为此曾采取过“同化”政策, 但都以失败告终。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总结“同化论”的教训, 逐步探索出一条促进不同文化群体和谐相处的路径, 即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各种多元文化主义思潮陆续传入我国, 并进行了本土化的艰难历程。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新疆跨界民族的双语教育, 旨在通过语言文化的沟通, 来促进不同民族群体的相互理解, 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时, “三个离不开”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离不开) 和“四个认同” (即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的教育, 在新疆一直是常抓不懈。但是, 由于新疆跨界民族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 本民族又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 其开放心态和公民意识还远远不适应“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要求。所以, 我们还要重视对跨界民族这个群体特别是大学生这一生力军进行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使他们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将“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2]的理念内化到他们高尚的公民人格中去, 促使他们以“和而不同”的心态来积极同国内外各民族进行交流。
三、“一带一路”视域下强化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在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中有效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当然需要有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 虽然新疆特别是边境地带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局势, 但我国的民族政策为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这个前提下, 需要对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 强化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
“公民身份是指个人同国家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 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3]就目前而言, 应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 培育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意识, 使这些年轻的文化群体切身感受到“中国公民”的尊严, 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温暖。同时, 还要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法制教育。权利不可能脱离法律而独立存在, 因为权利“是已载入法律而且供所有公民行使的普遍的权利”[4]。新疆跨界民族的大学生, 当然也要遵守我国的宪法和法律, 这样他们的权利才有保障。
(二) 加强“大国学”教育, 在双语教育中强化文化要素。季羡林先生曾经指出:“‘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 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5]不仅汉文版的“四书五经”是“国学”, 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等民族的英雄史诗也称得上是“国学”。通过这种“大国学”的教育, 可以使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 使他们体验到本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独特一景的自豪感, 从而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精神动力。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 对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而言, 语言不只是一种交际工具, 它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凸显。目前, 有些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的大学生认为, 中小学阶段的双语教育片面关注了“语言翻译”,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因此,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 必须增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理念, 将现代文化要素深入到双语教育的实践中去, 这也有利于开拓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现代思维。
(三) 以儒学和伊斯兰两大文化体系中的和谐思想为视角, 开拓国际视野。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伊斯兰文化对新疆的几个典型跨界民族影响深远, 这两种文化中都有着丰富而深邃的和谐理念。比如, 儒家文化中特别强调“忠”与“恕”, 前者主要强调一个人要对他人负责, 忠诚于他人, 主张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这与我们今天强调的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意识高度契合;后者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理念一致, 其内涵与西方社会普遍推崇的道德“黄金律”有深度的相通之处。伊斯兰文化也特别强调对人要宽容, 穆罕默德就强调:“你自己所讨厌的, 不要施与别人;你自己所喜欢的, 施及于他人。”[6]伊斯兰文化在“一带一路”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加强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 发现两者的相通之处, 有利于开拓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摘要:在“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 非常有必要加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以强化他们的国家认同。为此, 必须强化公民意识, 改善双语教育, 开拓国际视野。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界民族,理解教育
参考文献
[1]安晓平, 高汝东.公民意识视角下新疆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培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2]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 2003, 3
[3]不列颠百科全书编委会.不列颠百科全书 (国际中文版, 第4卷)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236
理解多元文化 篇2
论翻译中文本理解与阐释的多元化
哲学阐释学中关于文本理解与解释的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与逻辑上的契机.翻译是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译者首先是作为原文本的读者,先有译者自身对原文本的理解、阐释,才有译本的诞生.本文从理解的历史性,原作者与理解者视域融合的必要性,以及理解者对文本空白填空的合法性等三方面,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予以理论展开,分析不同译者对同一原著的不同理解,论证阐释多元化的合理性.
作 者:裘姬新 Qiu Jixin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2刊 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年,卷(期):200830(6)分类号:H059关键词:文本理解 阐释学 理解的历史性 视域融合 阐释的多元化
理解多元文化 篇3
2007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国际部组成调研组,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以此为依据开设了四大类共计25门校本课程,其中绝大部分都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每周两课时,涉及1-6年级,我们在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开发了11本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1.补充原有教材的不足
国际部有来自全世界60多个国家的700多名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中国学生相比,他们对汉语、对中国文化有着特殊的渴求,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国际部教材建设必须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多元化、特色化、国际化,以适应世界各国儿童及家长的学习需求。
2.减轻学生的压力
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编写,语言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内容上更具趣味性和开放性,不但能够让学生轻松理解,而且能扩大学生视野,快乐学习。
3.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校本教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
教师根据自己对学校、学生的了解,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和适合外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在实践中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的过程。
学生发展需求调查
为了更贴近学生实际,我们首先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国际部五年级5个班共104名学生进行课程内容需求调查,根据外籍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围绕着“学什么、怎么学,学了以后怎么评价”来设计问卷,并且让家长协助填写,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了访谈,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国际部学生及家长的课程内容需求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1.趣味性强、可动手操作的课程内容(如制作模型、舞蹈)。
2.能了解和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如剪纸、象形文字、京剧),这些内容明显有异于学生所来自国度的文化。
3.能教会学生如何与他国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课程内容(如汉语、文明礼仪)。
4.能到户外或校外进行参观、调查、游玩的社会实践性课程内容。
5.能培养学生的艺术、体育特长,发展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爱好的课程内容。
6.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培养生活技能的课程内容。
7.能有助于学习主干课程的一些拓展性学科内容。
校本教材的开发目标
1.从语言类、学科拓展类、中国传统文化类、社会实践活动类四个方面开发出10本以上的校本教材。
2.开发符合外籍学生认知规律的,实用性、趣味性强,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
3.争取部分优秀的校本教材能公开出版,进行推广。
校本教材的开发流程及现状
为了有效达成目标,国际部成立了校本教材开发小组,按照“学生需求评估与分析——编写讲义,课堂实践——总结提炼形成教材——试用教材,听取各方反馈——修改完善”的思路进行开发。在形成、试用教材和修改完善阶段都有专家引领,国际部专门召开了研讨会,邀请了大学教授、市区各级教研员进行指导,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邀请专家全程跟踪指导。各学科专人负责,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目前国际部开发的校本教材有四大类:语言类、学科拓展类、中国传统文化类、综合实践活动类共11本,其中《芳草汉语》第一二册已经由商务印书馆公开出版,《零起点汉语口语》一套三本已在国际部汉语零起点班试用,也正在积极筹划出版。
校本教材的三大特色
1.体现对本土文化和多元文化的重视与尊重
为了促进世界各国儿童的文化理解和尊重,校本教材本着 “融中西文化,汇其精粹”的思路,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至喜爱。
比如:美术《送福到家》一课,设计了中外文化的对比。简洁的文字,精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西文化中蝙蝠的不同寓意;《窗》一课由甲骨文的窗字展开联想,古朴典雅的中式窗与华贵艳丽的欧式窗并列,让学生感受风格迥异的建筑美;数学《奇妙的数字》追溯古代计数系统的差异,从我国古书《易经》的记载延伸到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壁画,再到日本琉球群岛的渔民生活,向学生展示人类共同的智慧。
2.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动手做一个可爱的皮影,与同学一起表演功夫熊猫片段;画一个葫芦面具,赋予它喜怒哀乐;用十五巧板拼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作;用一张纸加一个甜甜圈就让这张纸像飞机一样飞起来,这些听着都让人兴奋的活动都是我们校本教材的内容。
这样有趣的设计还有很多,用数板的形式报灯名儿,并且认识京剧中的行头;用小动物造型活灵活现地展示范字的结构特点,如用尾巴翘翘、气定神闲的小狐狸表示重心偏左,而翘着脚尖、前仰后合的小狮子则表示重心偏右。(如下图)
3.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国际部校本教材来源于教学实践,又运用于教学实践,“教师好用、学生乐学,他人能看”是我们追求的风格,也是最大的特点。
美术组借鉴国外教材编写的经验,从课堂实际出发,整理出自己独特的框架,打破了人美版美术教材一课两页的传统模式,而是以每课四页的形式进行编写。并将每课内容分为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做到有目标、有实施、有特色。突出体现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知识介绍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生活运用,让学生轻松地感受美;艺术实践以最直接的步骤图的方式清晰展现教学的重要过程,即使在没有教师教学的条件下,读者也可以自学,让学生清楚地学习美;展示园地不仅展示学生的原创作品,并且让学生用涂染五角星、写评语等有趣的形式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快乐的领悟美;主题拓展给学生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知识的好奇心,让学生努力地追求美。
校本教材的使用反馈情况
对于这套校本教材,教师们认为教材操作起来简单,让教学省时省力;学生们认为教材学有所用,生动有趣。专家们也是赞誉有加。
北京市对外交流中心谷天刚主任认为:“这是一套比较系统、制作精美的少儿零起点对外汉语口语教材。”
北京戏曲学院曹宝荣教授认为:“《京剧》从简单的认识行当到了解行当,最后能够演唱部分唱腔儿。从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另外教材内容丰富,适合小学生学习。”
美术特级教师荣景生认为:“美术教材突出显示了实用性,制作精美,技法清楚。”
朝阳区数学教研员孙家芳老师认为:“《趣味数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有效拓展学科知识。”
理解多元文化 篇4
6月2 8日~2 9日,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两百余名校长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围绕着数字化进程中的中小学教育创新与发展变革、数字校园整体规划与平台建设、新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等热点话题展开多层面讨论, 在厘清思路的同时建言献策、形成共识。
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核心
长期以来, 一些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只有硬件标准, 没有软件标准, 这样导致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各自为政, 徒增教师负担。另者, 学校内信息交流不畅, 信息交流方式传统静止, 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种种较普遍现象让参加此次论坛的辽宁长春市教育局吴龙山老师带着问题而来: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追求何在?
“我们现在搞教育信息化, 有一个很大的责任和目标是提升孩子的信息素养, 提升他们在现阶段或者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中央电教馆副馆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晓芜在挖掘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意义时, 认为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影响一定是社会关系的变
/阮滢
化, 而不仅仅是效益的变化。在王馆长看来, 教育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 现代化教育最终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人。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推动力量的教育信息化, 同样要遵循发展人的价值目标。
“今天的教育和教师不生活在未来, 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这是人大附中西山分校舒大军校长的一句名言。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将这句话予以放大, 具体指出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的人不能凭空而论。“我们生存在现代社会, 人的认知方式正在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量越来越大的社会里生存, 我们的认知方式正在从‘个体认知’变成‘分布式认知’”, 余教授如是说。他认为, 培养现代化的人, 就要造就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这不仅包括人头脑发生的认知, 还涉及人和技术工具之间通过交互完成的过程。
数字校园的行动智慧:从特色、内涵、可持续发展入手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 从基层管理层面来看, 中小学校长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是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人物。在教育前沿摸爬滚打的校长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不乏真知灼见, 对数字校园的创新实践更是充满了行动智慧。
本届论坛上, 一些受邀的中小学校长或现身说法, 介绍本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 或妙语连珠, 触发对于信息化环境下提升校长管理效能的独特感悟。
北京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田昆升立足于学生二十年后面对的社会现实, 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在培养学生规格的问题上提出了“文武双修, 笃实日新”的培养理念。那么, 数字校园如何帮助学生找到最优学习方法, 如何实现教学的现代化, 如何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呢?田校长抓住了教育主战场——课堂, 围绕着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效果去探讨数字校园建设的问题。丰师附小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完成国家的课程任务, 采用结构式的学习, 为学生进入第二层面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摄取式学习, 采取小组式, 按照个性发展、自由结合的模式。学生通过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基础知识之上的拓展学习。第三个层面是个性化学习, 完全是人机交互式、个性化的, 按照个人的发展思维路径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进行学习。
推进教育信息化, 学校要重在提升内涵, 而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样也体现了教育信息化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追求。“表面上看起来, 学校由各个教研组、各个处室组成完整的画面, 但教师之间的合作貌合神离, 内部处于不合作的状态, 封闭的交流方式导致教师的知识陈旧, 观念狭窄,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静止的信息交流方式, 就需要创建不受空间、内容、人员限制的网络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内部系统, 可以促使学校形成双轨教研制度, 实现教研组织创新, 促进教师群体间信息的交流。”北京七中校长王文利谈到学校通过数字校园平台改革传统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可谓煞费苦心——建立网络教师成长记录袋, 记录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同行的评价, 以及教学、德育等部门对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效果的评估, 使教师全方位、多角度认识自己工作的实效, 不断调整自我、改变自我。
可持续发展是数字校园的必由之路。数字校园的建设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建设的过程和提升的过程, 这个过程永远没有终点。江苏扬州中学信息中心主任倪震祥对数字校园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 健全数字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有积累机制和创新机制。积累机制是指数字校园在数量上的发展, 软、硬件设备的投资, 以及稳步积累的数字校园资源。学校积累机制的形成依赖于学校决策者的积累动机, 这种动机又来源于学校决策者对数字校园长远发展所做出的考虑。创新机制, 一是创新的具体内容, 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二是数字校园创新机制的构造应着重考虑信息化精英的培育、区域化的推进和创新实力的开拓。
数字校园难点突破:放开手脚, 摆脱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定势
数字校园如何与学校日常的精细化管理相融?教师数据在人事、科研、教学等系统中重复录入, 怎么办?数字校园的建设会不会给学校网管人员带来额外的工作负担?如何让教师不至成为技术的“奴隶”、不会为技术所累?如何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参与度, 特别是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何保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和最终决策、确保信息化建设中必要的投资力度……受制于传统教育管理思想束缚的种种现实让校长们纠结。更有校长戏谑:“数字化时代就像一场博弈, 各个厂家、各种技术产品纷至沓来, 校长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但不知该如何选择。”
数字校园平台的“虚拟”环境与人文校园的“现实”环境“两张皮”, 始终被众多校长视做在实践层面推进数字校园的最大绊脚石。“如何让数字校园的应用真正地为教师‘减负’, 而不是‘增负’”, 现场微博上的一条留言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共鸣。北京通州潞河中学校长徐华呼吁, 将技术的应用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管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 在这个基础上, 上升成一种理念, 将数字校园建设化有形于无形之中。基于这种“无痕应用”的观念, 有代表随即指出, 建立数字校园时不妨考虑免费应用的培训在先, 个性化应用建设在后;让教师先解决身边的问题, 而不是等数字校园建成后再做培训应用。另有代表也“支招”:对学校内部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梳理, 找准切入点, 需要一个 (功能模块) 就建设一个, 建好一个就用好一个、成功一个。
理解多元文化 篇5
从加拿大民族构成,看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
以加拿大民族的`构成为出发点,探讨了加拿大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加拿大多元文化所具有的特色,以及加拿大政府对多元文化的扶持、教育,得出多元文化的倡导、发展和教育,对加拿大各民族文化本身的发展和加拿大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作 者:宫丽 GONG Li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刊 名:中州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ONGZHOU UNIVERSITY年,卷(期):200522(1)分类号:G04关键词:加拿大 民族构成 多元文化
浅谈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主义 篇6
关键词: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政治协商
一提到“多元”,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世界是由无数的个人、群体、组织、社会、国家组成的,每个人的思想各异,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一种东西是普世间都赞同的,出现多元化也就可想而知。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有的国家就是一元文化,但能肯定,它们只是表面上的一元,本质上都是多元的。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弄清楚多元文化是不同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前者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描述,而后者是一种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它不但要承认不同文化的存在,而且还要承认它们和谐共存,承认差异并平等的对待它们。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表现
多元文化主义在一些具有较长的移民历史的国家比较普遍,譬如美国,它应该是典型的多元文化的国家。美国存在着三个体型面貌不同,而且几乎可以说相互敌对的种族。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命运虽把他们集合在同一块土地上,但未能把他们混合起来形成为一个整体,他们各自按照本身的条件向前发展。虽然说美国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的社会,但是在美国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亚文化群体从来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被白人的主流文化承认过。
针对多元文化主义的问题,欧洲出现过许多可怕的溅血事件。挪威首都奥斯陆,伤痛仍在撕裂一个崇尚和平、安宁的民族,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难,76人罹难,爆炸声、枪声和着血色,在一个夏天明媚的阳光下,将这个北欧国家推入情感与信仰的寒极。民族冲突是近年来欧洲多元文化困境最明显的体现。一方面少数族裔认为受到政治和社会歧视,不断制造极端事件和街头政治事端,另一方面主流族群认为外来人口太多,对国家本色和社会经济造成威胁。奥斯陆的暴力屠杀事件,以极端的方式成为射向多元文化主义的一颗凶残的子弹而它应和的,是近年来不断抬头的极右思潮。
二、中国的多元文化主义
社会政治权威与文化权威的一体化是自古以来的特点,在古代是圣王一体,是皇统与儒教的一体,在当代则是出现了伟大的领袖,这种一体化就使权威绝对化。但是这种政治权威、道德权威、文化权威的一体化在战乱时期或在拨乱反正时期有它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它只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是必要的。但如果我们把这种一体化的权威变成一种固定的长期的制度,那么社会将会失去自身活动的空间和生长组织的能力,这样权威的错误也将无休止的蔓延下去,这将会对国家的未来造成很大的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但这里一定不要把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混淆。我认为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各民族的文化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
三、正确看待多元文化主义
我们应该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并尽量与他们和平共处,但是要我们使文化之间平等的互相对待,自认为是不现实的。每个国家的已存在的不同文化都是追根溯源的,是不可涂抹更改的,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灌输了自己族群的一种文化观念,即使在以后成长的日子中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文化的短处,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会坚守自己最初的意念。好像不同文化之间天生就是处于对抗状态,每种文化都想得到别的文化的赞同。这种力量是大的可怕的。这种力量就好比人们所信仰的宗教一样,这让我想到了印度的各个宗教之间的残忍的对决,想到了人们对其他宗教信仰者的残忍暴行,让他们喝汽油,然后再活活把他们烧死,小孩子更是不放过。就好像印度人对牛的尊崇,如果你试图尝试在他们面前亵渎在他们看来的圣牛,那你的下场将是惨不忍睹的,你的命在他们眼里跟牛根本没有可比性。我们还可以从好多例子中看到文化信仰的力量,如果你想让印度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和平共处,互相平等友好地对待,我想那种场景是不会出现的,但他们确实同时存在着。
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反映了现代国家所面对的现实,其中,它必然要继续维护一直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同时又必须照顾到少数人族群的地位和权利。在承认差异存在的同时,也会看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依赖。也就是说,差异所表现的既是异质性,也是相互依赖。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文化的共存使得人们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会使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会促进一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能通过和谐的交流与发展解决许多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同民族长期一起生活会使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自然会在内心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它们已经粘合到一起了,即使是相互对立也要永远生活在一片土地上,涵化是各民族间的趋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间的趋同。多元文化主义者希望通过民主政治的舞台,使不同民族的成员实现讨论协商和相互理解。但不同民族之间的协商不仅仅是“话语政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益的问题。而一谈到自己文化的利益,不同文化之间就变得自私了,根本不会为了与其他文化融合而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说,多元文化主义提到的承认不同族群地位上的平等只是形式上的问题,实质上,由于经济利益上的悬殊以及文化和政治影响上的悬殊,不可能不导致那些弱小族群的不满、甚至是反抗。
所有的国家都不能妄想去建立某种文化的独尊地位,这一定是非常危险的。就好像世界上存在的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一样,我们如果想要去使他们之间相互融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信奉三种文化的人民都是虔诚的信徒,他们信仰的文化已经成为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磐石。但我们也更不能准备在三种文化中搏斗,最终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完全可以转换一下思维,从三种不同的文化中吸收精神资源,找到一个合适的包涵点,使得三种文化和平共生。
四、结语
多元文化并不只是一种观念,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更多地把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了抵制、甚至是批判的对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多元文化敞开自己的胸襟,如果缺少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情怀,那注定是要吃不少苦头的。在实行多元文化主义的国家,它们的政策和政治思想中存在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和想法,有值得借鉴之处,但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也就有很大的区别,决定了各个国家在采取具体的民族政策和政治的整合上也应当具有各自的特色,应尽量让各国的多元文化都绽放出应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J].吉林大学,2015.
[2]周少青.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J].民族研究,2012,01.
[3]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02.
[4]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J].史林,2006,05.
理解多元文化 篇7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地域音乐文化,促进德州区域音乐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提升德州城市品牌形象,我们对1950年至2013年德州区域文化及多元音乐文化演出场次及演出现状展开调查,并分析整理,目的是为了拯救、弘扬、发展以“德”为脉的德州区域音乐文化,让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同时汲取世界各民族多元音乐文化营养,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音乐态势,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德州城市发展建设及人类共同的文明进步,提高城市音乐文化品位,让全社会尽享幸福德州。
二、关于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了解、认同和重视程度
2009年3月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了“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民族音乐研究暨首届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筹备会”,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一些目前学界常见且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何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该领域有哪些研究课题”等。会议确定:“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提法很好,在中国传统的音乐研究中,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我们在此方面的基础研究理论甚少。
2011年11月以德州学院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岳月为代表的课题研究组的“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课题被德州市社科院批准立项研究。
2012年6月以后课题组先后发表了《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一——德州“运河船工号子”与〈伏尔加船夫曲〉比较研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二——德州木板大鼓与美国乡村音乐生存、发展比较研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三——德州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暨多元音乐文化共同发展》等多篇课题研究论文,充分论证了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在德州区域内的发生、发展及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探求区域音乐文化的特质,不是为了满足所谓区域音乐文化特性的一般化解释,而是希望能够追寻到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社会、人文相关的精神实质。这是一种多元音乐文化的认同与表达,是多种音乐历史记忆与叙事,是多元音乐直观方法论的研究。
经调查,随着德州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同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及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乡土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民间音乐艺术品正濒临消亡,一些民间音乐艺术的创作主体正在边缘化、老龄化。民间音乐不能堂皇地登上大雅之堂,只能在街头巷尾互相传唱。与此同时,西方钢琴音乐、歌剧等,也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欣赏。但大部分人们认为应该与西方文化“接轨”,对西方音乐文化不能完全摒弃。
三、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演出场次及演出现状
首先看一勾勾的演出现状:
(一)解放后,德州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地方戏曲,1950年组织了第一个“一勾勾”剧团。
(二)1955 年该团代表临邑县参加了山东省业余戏曲汇演,演出剧目《东秦》。
(三)1956 年临邑县兴隆乡四音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西秦》并获展览演出纪念奖。
(四)1957 年该团在济南市“振成舞台”演出,引起文化部及宣传部的重视。
(五)1959 年 10 月临邑县一勾勾专业剧团成立。演出剧目有《西秦》《梁山伯与祝英台》。
(六)1962年该团演出了大量新剧目,如《胡林抢亲》《王小赶脚》《拾玉镯》《三进士》《女驸马》等古装戏,现代戏《迎春花》《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前沿人家》《社长和女儿》等十几个大中小型剧目,其中《红梅》参加了省汇演,《巧遇》在潍坊演出15天,场场爆满。
(七)1971 年,临邑县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解散。
(八)80 年代末,临邑、禹城、齐河一带农村,仍有业余剧团演出。
(九)2001年秋天,被冷落了30年的“一勾勾”戏曲唱腔,在中央电视台来临邑采风活动组录制的《文化与生活》第七频道播出。
(十)2005 年 8 月至 2006 年 3 月,“一勾勾”剧种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一)2006年5月,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成立,重新排演《王小赶脚》并多次演出。
(十二)2007年2月,参加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比赛,获银奖。
(十三)2008年在德州市春晚演出《逛济南》博得了观众的掌声。
(十四)2011年10月28日德州学院音乐系邀请一勾勾传承人邝书云、徐冬青、徐心贵三位老艺人举办地方戏曲讲座。2011年11月31日晚,一勾勾《王小赶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演出。
(十五)2011年11月16日,一勾勾《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等十六部现代剧目,在临邑文化广场演出,同时该县十五所中小学开设了一勾勾教授课程。
(十六)2012年8月18日临邑县戏剧家协会成立,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地方戏一勾勾。
(十七)2012年春节前夕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排演了《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在德州地方春晚上演出。
(十八)2012年12月23日在平原县十三个乡镇活跃着544个草根剧团,自编自演。
再看德州木板大鼓的演出现状:
(一)德州木板大鼓最早发源于鲁西北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清朝光绪年间形成木板大鼓雏形在各地演出。
(二)1956年木板大鼓第三代传人王长志在第一届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获一等奖。
(三)1957年木板大鼓第四代传人张振武在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获三等奖,并获山东省曲艺家称号。
(四)1964年长篇鼓词《林海雪原》演出,深受欢迎。
(五)1984年在地域曲艺调演中,木板大鼓《锄奸记》获演出二等奖。
(六)2008年4月19日,《德州日报》以一篇《不让绝活成绝唱》报道了夏津木板大鼓在黄河故道的表演现场,同时在电视台连续播出,引起强烈反响。
(七)2008年12月25日,德州夏津木板大鼓第五代传人张书坤在当地表演,观众掌声雷动,叫好声一片。
(八)2012年1月17日,在德州第一届网络春晚上,民间艺人魏凤珍演出《赞德州》大鼓说唱,深受欢迎。
(九)2012年2月29日,德州日报报道了德州鲁西北木板大鼓传承人70岁民间艺人张连功于茶余饭后走街串巷,骑着自行车转遍方圆几十里的乡村、集市,演唱木板大鼓,深受欢迎。
(十)2012年5月28日,在禹城梁家镇农家院里,鲁西北木板大鼓的传承人张连功演出《龙腾虎跃喜迎春》。
(十一)2012年9月11日,德州平原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大鼓协会,民间艺人延续传统艺术形式,“日出荷锄躬耕,日落吹拉弹唱”。
(十二)2013年7月6日,德州曲艺家协会、德州青少年宫联合在希森欢乐岛举行消夏曲艺晚会,表演了西河大鼓《将相和》。
最让人担忧的是德州运河船工号子:
运河号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传承人武城县的梁永和已年过八旬,京杭大运河上洪亮的“闯滩号”如今早已不复存在,梁永和成了这运河上的最后的纤夫,无人继承成为这个“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最大的阻碍。
(一)1964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以德州区域运河船工号子改编的“唱秧歌”受专家好评并在电台播出。
(二)1965年随着运河水源的不足和轮拖的替代,没有了船工行业,船工号子随之湮迹。
(三)2011年9月27日,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团来德州调研运河文化遗产的研发与利用情况,研讨运河文化的发展现状。
(四)2012年6月25日,武城县文化部门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面临消亡的运河船工号子进行了音像资料建制等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五)2013年7月4日,“运河情”六省市音乐作品研讨会在德州市召开,作曲家将以运河为载体进行创作,德州市征集作品100余首。
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演出现状:
(一)2007年7月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岳月在德州学院音乐系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
(二)2008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于宏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三)2009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武凌于德州学院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四)2009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任陆、岳月“双钢琴演奏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
(五)2010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任陆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德州电视台同时作了直播采访。
(六)2013年德州大剧院投入使用。
(七)2013年5月30日,“德之声”合唱团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专场音乐会,演出17首曲目,有男生合唱、女生合唱、混声合唱等。
四、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及多元音乐文化对德州发展的影响
以上调查情况反映出,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在德州的演出场次远远不能满足德州市、县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目前德州市没有区域音乐文化专业创作队伍,地方传统剧目濒临消亡,没有专业的演员队伍,没有资金支持。另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德州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一勾勾”“木板大鼓”“运河号子”等区域音乐文化。
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各个不同国家地域、民族赖以生存的音乐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成为人类相互了解的共同基础。音乐文化是既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体质特征,又能直接感受与交流的世界文化现象。因此,“弘扬民族区域音乐文化,理解多元音乐文化”,实现区域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结构比较、功能转换、良性互动、相互融合、有机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建设幸福德州是2011年德州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提升文化凝聚力,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德州生态旅游事业,是建设幸福德州的重要工程。区域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德州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体现,它会使德州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德州,从而使德州走向世界。它注入了时代内涵,塑造了德州特色的新时期城市精神,具有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
摘要:本文分析了1950年至2013年德州区域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演出的状况,以期为德州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进而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
多元文化汇桑巴 篇8
关于桑巴的源起,目前尚无定论,但大多数人笃信,它是Zambo一词的谐音转换,而后者的意思,是黑种男人与巴西女人生的孩子。依据词源我们不难推
桑巴,至少是非洲与巴西两种文化的混血儿。
文、图/欧建平编辑/涓涓
最令人癫狂的舞种
桑巴舞起源于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是由狂热的乡村摇摆桑巴圆舞演化而来,但追根寻源,它却是由19世纪30年代进城的黑人传入都市舞厅的。其绳辫步的舞步型(Plait figures)中包含了许多早期的黑人舞蹈,以及伦杜(Lundu)等巴西民族的身体滚转与摇摆动作、狂欢节特有的舞步等等。此后,里约热内卢的上流社会曾模仿欧洲人的跳舞方式,让男女舞者持抱而舞,并称这种跳舞:与式为“新潮桑巴”。
到了19世纪末,桑巴的群舞形式中开始融入玛希谢(Maxixe)这种情绪癫狂的巴西民间舞,其融切分音古巴民间舞哈巴涅拉、欧洲民间舞波尔卡于一体的特征曾使它流行于美国和欧洲的舞厅,并在1921年进入巴黎后,开始风靡世界,而玛希谢至今还是桑巴舞中的一种舞步。
1917年,桑巴发展成为一种男女对舞的形式。这种舞蹈一开始便受到里约热内卢民众的喜爱,每年狂欢节期间更会应运而生出大批的桑巴舞学校,向成千上万的盛装青年男女传授如何在桑巴的音乐中翩翩起舞,并最终使得这种舞蹈成为巴西的国舞。
1928年,法国人保罗·波彻出版了一本包括桑巴舞在内的跳舞入门书;五年后的1933年,美国百老汇与好莱坞最灿烂的舞蹈名星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1899—1987)与金格尔·罗杰斯(Ginger Rogers,1911—1995)在歌舞片《飞向里约》(Flying down to Rio)中表演了卡里奥卡桑巴,不仅将这种优美动人的巴西舞蹈引进了美国,而且极大地促成了它的风靡世界。又过了五个年头,也就是1938年,纽约的舞蹈教师协会中有人表演了它,由此促成了它在美国舞厅中的流行。紧随其后,1939年在纽约世博会的巴西馆中,桑巴舞曲迷倒了大批的美国观众;此后,巴西的作曲家阿番·巴罗索写了一支名叫《巴西》的桑巴舞曲,并为好莱坞歌舞片《巴西》作了曲,让桑巴舞曲创作成为音乐界的热门话题;许多类似“蒂托·普恩托”(Tito Puento)的乐队脱颖而出,令各国听众和观众对拉丁舞曲如痴如醉;好莱坞影星卡门·米兰达(Carmen Miranda,1909—1955)在《里约之夜》(That Night in Rio)等多部歌舞片中活力四射的表演,连同她的水果头饰、高跟皮鞋、过人精力、对生活的渴望,令桑巴舞征服了更多民众;而英国舞蹈家瓦尔特·莱尔德(Walter Laird)则与他的舞伴洛兰(Lorraine)—道,为桑巴舞的新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一切,均促使桑巴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开始进入、并在大战结束后风靡了欧美舞厅。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桑巴舞还曾因玛格丽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的驾轻就熟而在英国名声更旺.而它与爵士舞结合后衍化出的“波萨诺瓦”(Bossa nova)则曾于20世纪60年代初短暂地流行。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桑巴舞的动作越变越难,节奏越跳越快,在欧美舞厅逐渐失宠。不过,到了1956年,经过规范化和标准化之后的桑巴舞,开始活跃在各大国际比赛的赛场上,并迅速成为最能让各国选手和观众癫狂的舞种之一。
巴西的文化名片
桑巴舞是巴西的民族符号,它完美地融合了葡萄牙人温馨浪漫的歌曲、非洲人一泻千里的节奏和印第安人快速进行的祭祀仪式,既体现出巴西多元的文化特征,又显现出巴西人非凡的融会贯通能力——他们从这种由非洲传至巴西的节奏入手,居然能够逐渐地把黑奴们低沉的祈祷节拍与压抑的舞蹈律动转化成当地狂欢节的核心,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名片!
跳桑巴舞时,舞者的心情通常是欢快的,双膝如弹簧般地上下“颤悠”,这种桑巴舞最具特色的动律,据说来自对南美椰树随风摇曳的模仿;而感情奔放、悠然自得,则是热带民族典型的性格特征。桑巴舞最招人喜欢的地方就是它那永不衰竭的激情、纵情欢乐的街舞,还有舞者身上那些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的行头。
进入舞厅之后,桑巴舞原来在民间那种大幅度行进的特征有所减弱,并开始产生以下鲜明而有趣的两大特征:上下起伏的动作虽然比较柔和,但却抑扬顿挫;平面的钟摆动作在两膝的轻快屈伸中持续不断,身体与脚步的运动方向背道而驰(即左脚向前,身体向右后转;右脚向前,身体向左后转……如此反复下去),重心通过在前脚掌与全脚掌间的转换,在后仰于前行舞步与前倾于后行舞步间交替,而胯部则在整个身体的移动过程中,于半拍子上积极主动、引带全身、快刀斩乱麻且风火轮一般地左旋右转。
桑巴的音乐总是大调音阶的,给人和谐圆满的听觉享受。它的拍型记作2/4(或4/4),随后则发展成了切分音型,即在两拍子中完成三步,动作口诀是“长快、短快、慢”(long quick,short quick,slow);但即使在这个司空见惯的2/4拍型内,拍子的分配也是精细入微的:第一拍被一分为二,但绝不是平均分配,比如男生如果左脚的上步用了1拍的3/4时间,那么,右脚就必须用剩余的1/4拍时间尽快并步,由此构成桑巴舞特有的节奏特征。而要在一拍内用闪电般的速度完成身体重心的转换,关键要用胯部使劲。
桑巴舞在巴西历来有乡村与都市之分: 乡村桑巴总是切分音型的,速度更快,活力更大;相比之下,都市桑巴的节奏则会少一些变化。由于多民族杂居,以及不同舞种间的相互影响,桑巴舞中很自然地融合了拉丁舞中的探戈、伦巴,甚至还有标准舞中的狐步。有专家认为,它还是连接那些典雅舞厅舞与美国吉特巴格舞(又称水手舞)的桥梁。
桑巴的速度也相当多变,通常在每分钟45-65小节之间,而进入国标舞之后,它的速度则限定在每分钟56小节之上。
狂欢节上决高下
巴西狂欢节始于每年的2月17日,桑巴舞作为国舞的地位在这个节日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在首都里约热内卢,桑巴舞大赛通常从狂欢节第二天开始。每个桑巴舞学校会有自己的桑巴迷。比赛时,每个学校的表演者都要分成几十个方队,其中包括2名旗手、2-3名歌手、数百名鼓手、数千名舞者, 以及多辆彩车。评委们会根据鼓手、歌手、舞者的表现和协调与否、行进的节奏恰当与否,以及主题、 服饰、彩车、领舞和旗手等9项标准,给每个参赛的舞校打分,然后计算出各自的总手。
据统计,目前里约热内卢共有桑巴舞学校50多家,它们因为各自的比赛成绩高低被分成三个级别, 其中负责教授高水平学生的一级舞校有14家,负责教授中等水平舞者的二级舞校有28家,其余的则是三级舞校,负责教授初学者。按照比赛规则,每年一级舞校中的最后两名会被降级为二级,而二级舞校中的前两名则会晋升为一级,以此鼓励同行间的良性竞争;同时,一级中的前四名还要同二级中的前两名一起参加决赛,决出当年桑巴舞大赛的冠军队。
Tips桑巴妙招
黑池职业拉丁舞亚军里卡尔多·科齐亚/尤丽娅·扎戈里琴科(Riccardo Cocchi&Yulia Zagoruychenko):
要跳好桑巴,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动作的自由,是动力的转换,比如说,快慢速度之间的转换、软硬质感之间的转换等。
舞伴双方合作时,舒服或者不舒服,完全取决于两人的和谐与否。这种和谐的感觉,在双人连续旋转着涮大腰时尤其重要,但这里的关键则在于,每个动作的瞬间,都要做到控制自如!
此外,在即兴发挥时.还需要清楚地意识到,舞者会受到空间、观众、各自穿着打扮、音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参赛者对以上因素不能掉以轻心。
3荷兰舞蹈前辈鲁德·维尔梅吉(Ruud Vermeij)
他在《拉丁舞的思想、感觉与动作》(LATIN:Thinking,Sensing and Doing in Latin American Dancing)一书中,从身体、动作、空间、韵律、动态五个方面,提出了跳好桑巴舞的原则。
关于身体:跳好桑巴舞的关键在于躯干的灵活性.而腰部则需要将躯干的上部分与下部分(即骨盆)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允许它们独立运动。这种运动通常发自骨盆这个身体的“重”心,而躯干的上半部分则是身体的“轻”心。躯干的灵活性关系到桑巴舞的动态属性,双臂仅在平衡整个跃动的身体时发挥作用,因而应该保持从属的地位,不应给予过分的强调。
关于动作:不断重复的只有扭转这个动作,并且伴随着收缩与伸展,弯曲与舒展。在其背后,是重量的转换与移动支撑着舞蹈的完成。
关于空间:基本的舞步型会穿行于空间之中,它所强调的不是移动的动作,而是锯齿般的地面图形,以便为桑巴舞提供它特有的那种炫耀属性。一面移动或原地舞动,一面在空间中左旋右转,是这种舞蹈反复出现的空间结构。有时候,如果我们注重的是“右滚转”的形成过程,其动作就会显得拘谨;而如果我们注重的是这个过程的动态,即它的重量与时间,那么,其动作就很可能会保持它自身的活力。
关于节奏:它产生于“发力”与“挤压”在舞句中的交替,即发力性和挤压性舞句的交替。而在滚转步上,上身源源不断的舞句与脚下抑扬顿挫的舞句同步完成, 是完全可能的。
关于用力:屈从于地心引力是必要的,并且要用某种重心的沉重感表现出来。 这种沉重感还需要伴随着在时间上“突如其来”的动作、在空间上“灵活机动”的质感, 以及在流畅度上的“无拘无束”。建议舞者尝试一下“侧点步”,即在音乐的第二拍上, 开始于一个发力动作,并结束于一个挤压动作。给这个发力动作某种沉重、突然, 灵活和自由的属性,并给这个挤压动作某种强悍、突然、直接和起伏的属性。
布莱恩·沃森/卡门(Bryan Watson&Carmen):
沃森:(示范桑巴)跳桑巴,腿脚和胯部的动作,速度要像闪电一样。
沃森与卡门:(再次示范桑巴)在跳拉丁舞时,能量的转换非常重要。
卡门:(示范桑巴)能量的转换,实际上,是将能量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之上加以转换、传递、流动,而这种转换无须用嘴,只要用身体,你们就能一目了然了!
剖析理解企业文化 篇9
创造与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不少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只有建立自己健康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保持企业长盛不衰。尤其是那些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辉煌,但运作效率、经济效益和发展规划难以恒定保持的企业,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显得更为迫切。因此,有必要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企业文化的内涵等做认真探讨。鉴于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文化进行简单的剖析和理解。
1 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科学,它是美国学者20世纪70年代末在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遭遇到日本企业迅猛发展的冲击,总结日美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所创立的一门新学说。
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特殊存在的样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企业文化具体表现为企业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等表现出来,它是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2 企业文化的形成
企业文化没有公式可套用,它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积累,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规范习俗的积淀。企业文化在形成之初,没有带着文化的目的,它是企业领导者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设计、制订、执行和推广的能代表公司共同利益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这些方式和方法也必须经历排斥、斗争、沟通、提炼、完善、浓缩、强化等一系列过程。这是一个从简单、试行到深化、成熟的演变过程。
从理论上看,企业文化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深入探讨其规律,企业文化贵在合理科学,难在持之以恒。从海尔的“OEC管理法”与“星级服务”和华为的“不让雷锋、焦裕禄吃亏”,到美国IBM的“必须尊重每个人”,都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小事”,但他们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实践,同时加以深化扩展,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3 企业文化融入思想与行为的“原理”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面临着国内、国外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国内一些企业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但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的文化工作就是喊几条响亮的口号,或者提炼一些高深的企业理念、信条。很多企业以为将体现文化的口号贴在墙上,企业就真正拥有了企业文化,事实上,除非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否则企业文化都只会停留在口号阶段。
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行为体现。要想将文化扎根在企业,就必须将其融入思想和行为,即先找一个切入点,经过不断强化和坚持,扩散到每个部门中及每项功能中。一家公司如果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就应先找到一个切入点,如要让餐厅干净,地面就要先干净,洗手间更要先干净;洗手间要先干净,就要从第一个小便斗、第一个抽水马桶开始。只要能找准切入点,就能“四两拨千斤”。
4 企业文化与产业特性
我们在谈企业文化时,往往疏忽了文化分为外层的周边文化与内层的核心文化。许多企业只看到了文化的外层,却很少注意它的内层。
周边文化又叫一般文化,位于文化的外层。企业讲的服务、竞争、诚信、人本等都是周边文化。换句话说,凡是体现行业的一般要求,不具有企业个性特征的文化,叫做“一般文化”,也就是大家都在讲的文化。
核心文化又叫主力文化,是特定的。这种特定的文化,一定要与企业自身的产品和行业特性直接联系,它能充分体现企业的特殊性。例如广告公司的员工一定要有创意,没有创意的人设计不出好的广告,也拍不出好的广告片,所以创意应当是广告公司的核心文化。
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现实状况、历史环境、产品风格不尽相同,甚至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企业文化必须是从自身特有的产业或产品的实际中概括提炼而来,它既体现企业文化的共性,又体现企业鲜明的个性特点,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体现企业自身的魅力。
5 企业文化的核心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领导人所展示的文化,是企业领导人的哲学态度、价值观、做事风格以及个人喜好的最佳体现。领导人的哲学态度影响着一个企业的文化。
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
领导人重视什么,部属就会注意什么;领导人不重视什么,部属就对什么无所谓,这种观念就叫做领导人的哲学态度,也叫做领导人的价值观。领导人的思想、价值观会影响整个企业的观念和价值观,领导班子的价值观或想法对企业文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从企业领导人的“领导人文化”抓起。
6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科学而执着的精神,盲目、刻意、断章取义地去追求,只能事与愿违。只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价值所在,全身心地打造它,才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充满生机,持续发展。
摘要:简要分析了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形成,指出企业文化应涵盖外层的周边文化与内层的核心文化。提出要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从企业“领导人文化”抓起,只有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强化,企业文化才能最终融入员工的思想与行为。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理解多元文化 篇10
(一) 打造学校文化
当前, 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也是新时期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学校变革、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一个主要任务。能够引导、规范、激励全体师生的学校文化, 能够融入学校全体师生血液的学校文化, 绝不是外在于或强加给师生的学校文化, 而是内化于师生心灵、外显于师生行为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有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沉淀、不断创新的过程, 它原本就是基于学校传统的创造、不断传承的过程和成果, 因而师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创造的主体, 也是学校文化受惠和享用的主体。在这样一个建设、创造、受惠和享用的过程中, 就形成了师生精神成长的家园。学校文化建设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学校文化建设既要从细微处入手, 精心策划, 又要从大局出发, 高屋建瓴;细微之处要体现大局意识, 大局观念也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只有这样, 学校文化建设才能明确根本方向, 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同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力量。教师文化就是老师置身其中、一同营造、共同发展的文化, 就是一个学校中多数教师所追求的价值取向、认同的教育理念、秉持的职业操守、遵守的行为方式。
(二) 打造教师文化
良好的教师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能培养和激发全体教师的集体精神, 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 积极影响学生文化, 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促进学校的优质发展。传统的教师文化是封闭狭隘的, 教师需要进一步开放自己, 即在学校中进一步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动和合作文化, 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 共同分享经验, 提高教学质量。同样,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学校要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才能保证教师发展的健康、持久。学校要成为教师发展的场所, 应当为教师获得可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支撑。学校要引导教师在反思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 在教学相长中发展自己, 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在学习理论中丰富自己, 在投身教学研究中端正自己, 从而不断实现教师自身价值。
在建设老师文化的过程中, 不能操之过急, 需要校长引领, 有意识地塑造, 需要全员参与, 共同创造, 更需要时间的积淀, 因为教师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
(三) 打造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 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汇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是班风、班训等熏陶出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 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同样, 班级文化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 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构成了一个班级文化的主体标识, 而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是每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家”, 它与学生学习成长息息相关, 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础。营造一个民主、和谐, 充满着生气和活动的班集体, 不仅能让学生在班级中获得知识, 更能让学生在班级中增长智慧、收获友谊, 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 让班级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
(四) 打造课堂文化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核所在, 因而许多人认为, 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 课堂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自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以来, 课堂经过几百年运转和锤炼, 在不同时代背景、民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长期积淀形成了打上时代、地域烙印的课堂文化。
文化流淌于课堂之中, 隐含于师生之间, 是滋养课堂的重要成分, 对课堂教学面貌和实效产生着根深蒂固的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在“应试教育”文化的长期浸淫下, 传统课堂逐渐形成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的逻辑结构, 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单向授课为主, 老师往往成为课堂的权威中心, 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这种人际关系不平等、缺少对话机制、形式刻板单调的课堂文化营造出的学习氛围沉闷、压抑, 学生学得被动, 老师教得费力, 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
课堂必须还给学生, 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才是课堂文化的主角, 老师应该作为学习引导者, 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学习场”, 课堂文化待发生根本性的革命。今天我们需要构建平等民主的新课堂文化。平等民主应该是新课堂文化的核心。信息时代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多样化, 这种情况必然引发传统师生关系的变革和教师角色的转型。老师要彻底改变原有的权威式、灌输式角色特征, 摒弃独霸文化, 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地交流。
今天我们需要构建互动对话的新课程课堂文化。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 是一种信息互动。新课堂呼唤着广泛的对话和合作, 互动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而是将进一步拓展为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未开发的宝贵人力资源。今天我们需要构建自主探究新课堂文化。我们必须树立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以往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转变,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