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文化主义

2024-10-03

多元化文化主义(共12篇)

多元化文化主义 篇1

1 文化帝国主义的提出

“文化帝国主义”是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具有良知的文化批判, 是指冷战结束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一种文化输出政策, 全面输出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 以达到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控制的目的。

文化帝国主义作为一种论说和学术理论, 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其基本思想起源于西方社会以法兰可福学派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对战后西方文化的批判理论。对文化帝国主义概念的系统诠释, 则是由美国传播学研究巨擎,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名誉教授赫伯特·席勒 (Herbert Schiller) 于1976年在《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首次阐述的。席勒认为, “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 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 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他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以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 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来实现全球化的文化支配, 且在此过程中, 弱势国是完全被动的, 鲜明地昭示了他对战后西方国家 (特别是美国) 以新的帝国主义形式称霸全球的批判思想。

2 文化帝国主义渗透的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优势的媒体和文化产业, 继续推行文化帝国主义, 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淡化弱势民族的文化, 而资本主义的政治形态、经济制度、文化观念成为全球的唯一标准, 西方价值成为全球的主导。

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有三种方式:

一是在理论层次上推行以西方中心为基础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 宣扬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二战后, 美国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使美国有能力通过经济、技术和军事等援助向全球推广其民主思想和价值观念, 把美国的意识形态及文化价值观念推向全球, 使之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 从思想文化上控制全球。

二是在大众文化层次上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手段, 通过各种文化媒体传播他们的文化, 例如通过电影、电视、广播、书籍、报刊、广告、流行音乐及国际互联网, 对世界各国进行文化渗透, 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文化入超”现象。目前, 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 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 有的占到80%以上。

三是在文化性的物质产品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用品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人们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西方化。战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技术手段所支撑的大众传播媒介和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产品, 使文化日益成为日常的社会消品, 形成美国文化空前的扩张强势, 现在全球每个地方几乎都能感受到美国大众文化的存在, 比如对肯德基的推崇, 对好莱坞影片的迷恋和对美国高科技的崇拜等等。物质产品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逐渐向人们的心理层次渗透, 使得人们的潜在欲望和心理需求受到西方文化的左右, 从而使国家的社会发展失去了正常的社会心理, 对社会各领域形成巨大冲击。

3 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全球化

在21世纪, 世界文化呈现出全球化的局面。文化全球化是指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和互补, 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的局限而走向世界, 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 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文化全球化弥补了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全球化的不足, 使不同民族的交往更为广泛, 沟通更为便利, 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有益于人类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帝国主义不愿意放弃控制他国文化的野心, 于是改变渗透的方式, 使其变得更加隐蔽和多样化, 于是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通过非政府组织进行传播隐蔽性更强, 在传媒业的推动下传播速度更快, 与经济手段的高度结合渗透力更强。

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人们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差异, 求同存异, 相互尊重, 竞争共处, 这也是符合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总趋势的要求。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借全球化中文化交流扩大的机会, 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 对他国进行渗透, 企图同化、消解当地的文化传统, 危及这些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帝国主义在各个层面的渗透使各个民族纷纷寻求应对策略, 希望对美国进行文化反击。法国文化部长雅克·郎向世界提出“抵御帝国侵略”的呼吁, 并于1982年在联合国作题为《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演讲中提出把“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政府间的文化政策。法国学者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反弹理论 (To rebound culture) 。文化反弹理论认为, 如果一种外来的浅层文化深度侵害另一种丰厚的文化, 经历一定的时期, 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文化就会实施反弹, 即人们就会重新认识并认可原有的丰厚文化。“文化反弹”是一种极为深刻的文化理论, 不仅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 而且为最终认识和解决“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指明了方向, 极大地鼓舞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维护和振兴本国文化的信心, 各民族纷纷寻求多元文化的重新建构。

4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

在全球文化的构建问题上存在着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不同观点。

主张一元文化的学者强调文化发展的前提是多样性与统一性之间的平衡, 而某种程度的同一性则有利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以及人类的和睦与进步。文化一元论者否定同一文化有“文化支配”以及相应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说法, 所以很显然, 文化一元论的实质是在世界范围内肯定和推广美国文化。美国文论家詹姆逊 (Fredric Jameson) 认为, 主张同一的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肯定了美国文化。他提醒人们谈到文化全球化时民族主义问题或民族自豪和民族尊严不是唯一面临危险的东西, 人们更应该警惕其中蕴含的另一种倾向。他提出文化和民族与流行或传统文化的形式是一致的, 而这些文化形式似乎正在被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 (电视演出、服装、音乐、电影等等) 逐出并取而代之。

文化多元化强调在重新把握现实的基础上, 各文化形态要面向世界, 将跨文化传播理念作为新的文化思维方式, 以促进人类文化的交往与发展。英国学者M.费舍斯通 (Featherstone) 认为全球文化的相互联系状态的扩展可以被理解为导致全球共同体即“文化持续互动和交流的地区”的出现, 而这种全球文化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在他看来, 日趋全球化的世界文化中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实际上已成为全球化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全球化进程中, 多元文化不仅仅是指文化多样性, 更意味着文化深层次的不同, 以及这些差异性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各个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会导致文化同质化, 多元是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多元文化主义要求我们所有人具有对差异的接受能力、对变革的开放心态、追求平等的激情和在其他人的生疏感面前承认熟悉的自我的能力。多元强调差异性、多样性, 是在与整合 (integration) 、同质化 (assimilation) 等相对的意义上使用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始终站在第三世界的立场, 在对西方传媒与西方舆论的认识和评判中, 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霸权, 以保护民族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结束语

按照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文化帝国主义的侵害和支配的威胁下, 面对竞争激烈、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 加强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 提高中华文化的渗透力, 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 全球文化的多元化推动人类文化的进步, 机遇与挑战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忧患意识去寻找机遇, 去迎接挑战, 在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寻找先进文化, 作为我们的文化建设的资源和素材, 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 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0

[2]黄慧玲.美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霸权之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8.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黎风.广播影视与文化传播[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2

[5]李艳.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 2006.

[6]孟建, 李亦中.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8.

[7]朱永涛.美国价值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多元化文化主义 篇2

王 磊,曾贤贵,王瑞浩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步入价值观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为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应营造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环境,实现环境育人;更新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促进素养提升,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扩展教育渠道,拓展教育范围,创新教育模式。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实现课程教学与环境教学,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验、内化,进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是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社会结构与利益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同时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面临着内容的多样化选择。同时,人们以往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和思维模式同当今世界与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互联网而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原有国家之间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制约被打破,原有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受到前所未有的冲突。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以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对四川高校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实际回收问卷918 份,其中有效问卷 905 份,有效回收率 90.5%。采用SPSS1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重点了解大学生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活动开展的内容、渠道、路径,探讨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并据此进行相应的对策探讨,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一)认知渠道单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把握有待提高

认知渠道单一,在对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调查,26.97% 的学生是通过“电视”,35.2% 是通过“课本”,6.41% 是通过“身边的朋友”5.66% 是通过“报纸”,22.01%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还有 3.75%“没听说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认识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部分组成。但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调查有 74.93%能做出全面而准确的选择,6.26% 表示出对内容的不了解,18.82% 的被调查者只熟悉其中的部分内容,对价值体系缺乏全面完整的认识。同时在对“国家和学校是否有必要大力倡导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查中,70.2%认为“很有必要”,8.64% 认为“没必要”,18.78%“看情况而定”,2.38% 认为“无所谓”。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开展活动的必要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的渠道和路径较单一,整体把握有待提高。

(二)多元需要与教育内容单一之间呈现矛盾,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在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内容”进行排序的调查,依次为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理想信念、诚信意识、团结协作观念、艰苦奋斗精神及心理素质。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 1 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内容呈现出多元的需求。但是在对“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最大的问题”的调查,27.91% 认为“教育途径单一”,20.6% 认为教育形式简单,30.9% 认为“教育内容刻板枯燥”,20.59% 认为“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实践”。同时在对教育效果的调查“您认为目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成功,对您自己有怎样的影响?”“非常成功,影响一生”和“比较成功,有一定的影响”的占 75.41%,“不成功,基本没有影响”占 16.54%,8.05%“表示说不清楚”。同时在对“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校老师的评价”调查显示,“很满意”和“满意”为 62.3%,认为“一般”的为 31.59%,认为“不满意或者很不满意”的占 6.11%。通过了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需求和对目前教育现状和效果进行的评价可以得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的确定,活动的开展一定要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

(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主动性不够,教育载体、手段和方法有待整合与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从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来看,“学习积极并能做到认真听讲并记笔记”的占46.7%,能“坚持听课完成任务,听到感兴趣的话题集中注意力,但偶尔开小差”的占 33.3%。“不太感兴趣,上课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或者其他”的占 20%。从“现有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来看,有 15.8% 认为“内容死板,理论脱离现实”,29.5% 认为“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灌输式教学难以引起学习兴趣”,24% 认为“师资有点薄弱,教学缺乏互动与吸引力”,20.7% 认为“班级人数太多”,10% 认为“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与实际不相符合,缺乏说服力”。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来看,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您所在的学校常常通过哪些途径进行?”进行调查时,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占 23.7%,认为是“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占 28.8%,校园文化活动教育30.6%,校园网络宣传教育 13.4%,其他的占 3.5%。同时,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的效果如何?”的调查中,认为效果好的占 64.73%,“一般”的占 28.42%,认为“效果不理想”的占 6.85%。同时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来看,认为方法较单一,形式缺乏灵活性的占 20.6%,认为“常常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占 44.5%,认为“常常采用说教,学生左耳进,右耳出”的占 29.3%,认为“经常对教育方式和手段创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效果明显”的占 5.6%。对于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的调查,认为应以“大学生为本”,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大学生的成长需要的占 18.6%,认为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开展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的占 27.51%,认为教学内容上应不断创新的占27.8%。认为应让教师角色的定位取决于多元化的社会现实要求占 26%。

二、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探讨

(一)营造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环境,实现环境育人调动校园内的行政管理者、工作人员、教师、服务人员和学生等各种群体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校园内开展班级、学院、学校多层面的学习教育活动 ;举行学习,竞赛,座谈,交流多样性的实践活动 ;注重发挥学校、社会、家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与公益活动,参与社会调查,校外的实习活动,主题实践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社会所需,明确自我所缺,从而促进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知行合一,同时,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所肩负的责任,激发责任意识,从内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二)更新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促进素养提升,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多元化的时代特点,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生为本”,教学中应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现实需要,将教学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判断,同时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实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时,教育者应更新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传统的教育内容以教材为本,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接受规律,然而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发挥大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作用,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参与。教育内容的确定和优化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别是思想困惑、现实难题,引导教育对象自我甄别,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调动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辨别力、判断力、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用事例引导,启发学生理解,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同时,教育者在教育目标方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地位。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力量是依靠教师群体,教师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和践行应该一致,教学中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发挥表率和榜样示范作用,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接受、内化和自觉践行。

(三)扩展教育渠道,拓展教育范围,创新教育模式

面对当前大学生多元价值观的现状,您认为下列相应对策可行性调查中,认为应在“在尊重包容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认为“加强人文精神熏陶,创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占 19.55%,认为“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进网络进社团进公寓”为 16.12%,认为应“探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互渗透的途径”的占 13.81%,认为“师生之间构建体现民主自由的价值商谈机制”的占 12.35%,认为需要积极构建“两化”教育模式,即 :实践化教育模式与生活化新模式的占 11.87%,认为应完善评价奖惩机制和管理监控机制,通过制度管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占 26.3%。因此,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应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改变传统单一的“线性”塑造的价值观教育新模式,在教育的全过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反映爱国主义、创新精神、民族精神以及道德品质的内容。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自我道德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育渠道方面,多方位拓展,在教育、管理、服务、环境等方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积极搭建以实践为核心,以一、二课堂为依托,强化学生的行为选择的教育新模式。优化教育载体,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空间,从多渠道多途径来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传统传媒手段报纸、电视、广播等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并立足于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的实际,创新网络展现形式和内容,建立“红色网站”,开发多维互动沟通软件,使学生价值观的信息识别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多元化文化主义 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英语文化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一般的高校往往把大学英语教学与四六级考试等连接在一起,使得英语学习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而且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不高,大学英语在这样的指导下已经变得不利于学生的高素质发展。事实上,大学英语的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研究和应用需求息息相关,基于这一点,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 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多元文化主义倾向

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强调多文化的接触中文化之间的共存与和平共处的意识形态。其特点是尊重并欣赏多元文化当中的差异和不同,同时对不同的文化抱有包容的心态,从而与持有不同文化观点的民族和平共处。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被接受的程度最为广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在文化上的观点也应该秉持多元文化主义,更好地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从而使得自身能够更好发展。中国几千年来发展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只有不断吸收世界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并不断发展,才能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保持并突出属于自身的特色。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了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学习效率,所以有一部分教师认识到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语言和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学习英文就要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反过来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英文兴趣的提高。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正在向文化教学的方向偏移,但是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英语实践应用的能力不强则是目前英语学习的主要问题之一。

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化倾向是指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当中注重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多元文化培养教学,目前四六级考试的新题型翻译也在表明了这个倾向。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以双语的思维看待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并尝试用英语对这些差异进行认识和表述。要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技术求得自身发展,更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瑰丽与神奇。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出发,能够更好地树立文化平等与文化交流的观念,从而更加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节奏。

二、在多元文化主义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探索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和文化传播以及普及的过程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对于这一英语教学改革方向,很多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目前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太高,不利于母语文化的发展。事实上,大学阶段是学生利用英语最多的阶段,不管是文科、理科还是工科都需要大量的英文资料作为支持。和之前的教育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英语几乎是必备的,所以不存在重要性过高的问题。针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改革,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推动英语课堂的高效率教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大学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英语课堂教学要由传统的教师学生之间的灌输模式转变为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前提下对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尝试性的表达和描述。课堂教学不能以课本和试题为中心,而应该从实际出发,以身边的文化现象为话题引导学生更加大胆地使用英语。创新型的英语教学之中应该更加侧重于学生在口语表达以及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

2.加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多文化的认识。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视角下,不同的语言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不同,还有着在文化方面对同一门学科的不同认识。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不同的思想才能明白自己学习的专业在未来到底有怎样的应用前景,以全球化的视角对待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国学生而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放在平等交流的位置,正确对待多文化,并以语言学习的形式尽可能多地接触文化的相关内容。

三、结语

多元文化主义不仅是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思想准备,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具备的观念,在多元文化主义下的英语学习应该更加注重英语学习的文化性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性。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改革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强课堂教学中关于英语应用部分所占有的比重,并且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双语教学,以促进英语在大学生当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小龙.多元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3.

[2]杨艳.多元文化主义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16-117.

[3]任冰.试析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171-173.

[4]唐姗姗.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3:356.

浅谈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主义 篇4

关键词: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政治协商

一提到“多元”,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世界是由无数的个人、群体、组织、社会、国家组成的,每个人的思想各异,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一种东西是普世间都赞同的,出现多元化也就可想而知。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有的国家就是一元文化,但能肯定,它们只是表面上的一元,本质上都是多元的。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弄清楚多元文化是不同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前者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描述,而后者是一种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它不但要承认不同文化的存在,而且还要承认它们和谐共存,承认差异并平等的对待它们。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表现

多元文化主义在一些具有较长的移民历史的国家比较普遍,譬如美国,它应该是典型的多元文化的国家。美国存在着三个体型面貌不同,而且几乎可以说相互敌对的种族。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命运虽把他们集合在同一块土地上,但未能把他们混合起来形成为一个整体,他们各自按照本身的条件向前发展。虽然说美国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的社会,但是在美国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亚文化群体从来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被白人的主流文化承认过。

针对多元文化主义的问题,欧洲出现过许多可怕的溅血事件。挪威首都奥斯陆,伤痛仍在撕裂一个崇尚和平、安宁的民族,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难,76人罹难,爆炸声、枪声和着血色,在一个夏天明媚的阳光下,将这个北欧国家推入情感与信仰的寒极。民族冲突是近年来欧洲多元文化困境最明显的体现。一方面少数族裔认为受到政治和社会歧视,不断制造极端事件和街头政治事端,另一方面主流族群认为外来人口太多,对国家本色和社会经济造成威胁。奥斯陆的暴力屠杀事件,以极端的方式成为射向多元文化主义的一颗凶残的子弹而它应和的,是近年来不断抬头的极右思潮。

二、中国的多元文化主义

社会政治权威与文化权威的一体化是自古以来的特点,在古代是圣王一体,是皇统与儒教的一体,在当代则是出现了伟大的领袖,这种一体化就使权威绝对化。但是这种政治权威、道德权威、文化权威的一体化在战乱时期或在拨乱反正时期有它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它只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是必要的。但如果我们把这种一体化的权威变成一种固定的长期的制度,那么社会将会失去自身活动的空间和生长组织的能力,这样权威的错误也将无休止的蔓延下去,这将会对国家的未来造成很大的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但这里一定不要把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混淆。我认为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各民族的文化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

三、正确看待多元文化主义

我们应该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并尽量与他们和平共处,但是要我们使文化之间平等的互相对待,自认为是不现实的。每个国家的已存在的不同文化都是追根溯源的,是不可涂抹更改的,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灌输了自己族群的一种文化观念,即使在以后成长的日子中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文化的短处,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会坚守自己最初的意念。好像不同文化之间天生就是处于对抗状态,每种文化都想得到别的文化的赞同。这种力量是大的可怕的。这种力量就好比人们所信仰的宗教一样,这让我想到了印度的各个宗教之间的残忍的对决,想到了人们对其他宗教信仰者的残忍暴行,让他们喝汽油,然后再活活把他们烧死,小孩子更是不放过。就好像印度人对牛的尊崇,如果你试图尝试在他们面前亵渎在他们看来的圣牛,那你的下场将是惨不忍睹的,你的命在他们眼里跟牛根本没有可比性。我们还可以从好多例子中看到文化信仰的力量,如果你想让印度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和平共处,互相平等友好地对待,我想那种场景是不会出现的,但他们确实同时存在着。

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反映了现代国家所面对的现实,其中,它必然要继续维护一直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同时又必须照顾到少数人族群的地位和权利。在承认差异存在的同时,也会看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依赖。也就是说,差异所表现的既是异质性,也是相互依赖。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文化的共存使得人们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会使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会促进一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能通过和谐的交流与发展解决许多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同民族长期一起生活会使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自然会在内心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它们已经粘合到一起了,即使是相互对立也要永远生活在一片土地上,涵化是各民族间的趋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间的趋同。多元文化主义者希望通过民主政治的舞台,使不同民族的成员实现讨论协商和相互理解。但不同民族之间的协商不仅仅是“话语政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益的问题。而一谈到自己文化的利益,不同文化之间就变得自私了,根本不会为了与其他文化融合而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说,多元文化主义提到的承认不同族群地位上的平等只是形式上的问题,实质上,由于经济利益上的悬殊以及文化和政治影响上的悬殊,不可能不导致那些弱小族群的不满、甚至是反抗。

所有的国家都不能妄想去建立某种文化的独尊地位,这一定是非常危险的。就好像世界上存在的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一样,我们如果想要去使他们之间相互融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信奉三种文化的人民都是虔诚的信徒,他们信仰的文化已经成为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磐石。但我们也更不能准备在三种文化中搏斗,最终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完全可以转换一下思维,从三种不同的文化中吸收精神资源,找到一个合适的包涵点,使得三种文化和平共生。

四、结语

多元文化并不只是一种观念,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更多地把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了抵制、甚至是批判的对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多元文化敞开自己的胸襟,如果缺少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情怀,那注定是要吃不少苦头的。在实行多元文化主义的国家,它们的政策和政治思想中存在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和想法,有值得借鉴之处,但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也就有很大的区别,决定了各个国家在采取具体的民族政策和政治的整合上也应当具有各自的特色,应尽量让各国的多元文化都绽放出应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J].吉林大学,2015.

[2]周少青.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J].民族研究,2012,01.

[3]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02.

[4]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J].史林,2006,05.

关于文化多元化的演讲 篇5

Respect Cultural Diversity

It can’t be deni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cultures, however, culture of complementary and communication is a kind of tendency.After all, there is not a perfect world.How can it have happened that each cultures and values exists here? We will always find enough of the reasons and excuses.On the other hand, of course, each cultures and values have their own shortnesses.In my opinion, culture is everything about human, and also the precious wealth that was accumulat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Besides, it’s certain that different plac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This situation is influenced by economics and politics maybe another thing else.I believe, we have heard that German are serious and silence, British are reserve and proud, and French are romantic.It’s just the typical character of them.On the whole, in Europe and America, people are independent and like creating, moreover, they also have th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spirit of adventure.By the way, I’d like to talk about Japan.We have to admire that Japanese behave well on individual politeness and self improvement.And they have the ability of self control.Now, let me introduce Chinese culture generally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During several thousands years, small-peasant economy developed, which formed feudal culture, thus, Chinese people emphasize peace and patience, and they pay no attention to freedom and personality.Today,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rich the poor in china.So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in culture is different.Generally speaking, Chinese are in short of autonomy and creativity.They like working together but being lack of team spirit.And many foreigners say that Chinese people are always concerned about face-saving.Then, let’s compare Chinese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Chinese think that relationship is more important than feelings , and human feelings beyond principles, but this situation is complete different in other countries.For example, in northern Europe, it is very definitely that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 and there are rarely bully points.Actually it is the standard social model cause this definite value orientation.Under the influence of developed industry and business, western countries emphasize fair, freedom, democracy, science and independence.They are brave to pursue what they like and compete with others.Today, face of globalization, more and more national cultures have the meaning of the world, and cultures have the tendency of convergence.Thus,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diversity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or all of us.If cultures tend to be centralized, as a result, the culture of human will not flourish.We should know cultures are special and colorful,.Only respect and protect cultural diversity can we have a good future.

多元化文化主义 篇6

关键词:多元文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路径

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不仅面临着教育系统本身的挑战,而且青少年自身也面临着心理的多重选择和冲击。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复杂,形势严峻,给青少年自身的价值选择带来极大困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要想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就必须树立科学教育理念、优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内容、拓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路径。

一、树立科学教育理念

第一,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理念。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也就是既坚持主导文化又兼顾其他多元文化,使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并存,两者相互补充来共同服务于青少年的认同教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来教育指导青少年。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核心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猎奇心理、他们的求知欲望都非常强烈,仅仅只用主导文化来引导他们,难以满足他们的多层次需求,在尊重青少年个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用多元文化来开阔他们的思维、满足他们的多层次、多方面需求。

第二,积极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也就是既坚持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也坚持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遵循教育学中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采取自主选择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以承认和认可青少年自己选择为基础,以帮助青少年分析并引导为手段,使得青少年可以自己发现丰富的多层面的社会,进而自己选择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一定要结合青少年自身感官的反应和社会实情进行教育,而不是一味的硬式教育。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设立网站讨论等方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价值观的讨论中来,真切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多种观点的交流中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各种价值的利弊取舍。

二、优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内容

第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首要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青少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逐渐增强,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情况、新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帮助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显得尤为紧迫和关键。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入青少年头脑,在学习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在学习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帮助青少年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坚持共同理想的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帮助青少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在目标。在共同理想教育中,应引导青少年明确自身的价值追求,将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在共同理想的实现中实现个人理想。强化青少年在行动选择中承担起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自觉地把为国家作贡献、为他人送温暖、为家庭谋幸福作为人生的追求,在奉献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第三,提高道德素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素养是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目标。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巩固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一种价值标准又是一种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切实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使大学生正确的看待荣誉与耻辱,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明确地认识,对真善美、假恶丑有清醒地辨别,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

三、拓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路径

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学校是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一致的,抓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就抓住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首要问题。同时,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注重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使青少年在良好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

多元化文化主义 篇7

一、文化多元化概述

文化多元化是当今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实, 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结果。文化多元化是指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中, 在对本民族或者本国家优秀文化作出继承的基础上, 与其他民族或者国家的优秀文化兼容并形成以本民族或者本国家的本土文化为主, 外来文化为辅的社会文化结构的过程。在文化多元化中, 具有多元共存、和而不同、融合创新、长期稳定的特点, 其实质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 在保持文化平衡以及增强文化自身生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元化文化中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平等的, 它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能够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 但是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难免会有一些糟粕文化的深入, 同时当多元化文化发展对本土文化形成较大冲击时, 也会使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思维防治和价值观发生本质的变化, 所以在文化多元化倾向中, 青少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会面临着很大的影响与挑战, 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文化多元化发展并对加强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策略作出探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背负的重要的历史使命, 同时也是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以及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二、文化多元化倾向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

(一)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 西方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

西化政策以及分化政策一直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和平演变政策, 而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具有的隐蔽性进一步加强, 并且其强度也在进一步加大。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较量和斗争依然是长期的、复杂的, 有时甚至是尖锐的, 西方国家加紧向全世界传播他们的价值观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将长期地面临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而令人担忧的是, 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存在政治态度冷漠和认知行为偏移的问题。政治态度冷漠主要体现在我国许多青年大学生出于社会、国家或者个人的原因不愿主动地参与政治活动, 并以一种消极的行为态度来表现自身的政治倾向, 而在思想上则表现为缺乏历史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风险精神淡薄, 而在西方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渗透的过程中, 青年大学生对政治的这份漠然又可能会转化为观望、悲观甚至怀疑的态度, 从而导致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动摇甚至被抛弃。青年大学生的认知行为偏移即是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或者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与自身的行为不符, 许多学生对国家的时事和发展采取积极的态度, 在肯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价值的基础上却表现出了摇摆性和功利。青年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冷漠以及认知行为的偏移使其在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过程中首当其冲, 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渐淡薄, 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糟粕思想, 同时也给高校信仰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 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我国主流社会信仰的冲击。

西方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可以说是反马克思信仰对我国主流社会影响的冲击, 同时青年大学生还面临着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对自身信仰的冲击。随着文化多元化倾向的日益明显, 人们的信仰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态势, 而不同信仰之间的争夺也日益激烈和紧张, 在东西方价值观和文化的激荡与碰撞中, 不同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中共存。而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与接收能力, 对于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观, 大学生也乐于去进行了解和接受。从社会发展角度看, 一个社会中能够包纳众多不同的价值观共同存在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但是在这些众多不同的价值观中, 一些低俗的信仰盛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当今社会中, 现代迷信、封建迷信仍旧客观存在, 同时对一些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的崇拜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十分明显, 而社会竞争的加剧也让大学生觉得金钱和权利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大。在这些由多元化文化倾向引发的多元化价值观与多元化信仰中, 虽然马克思主义信仰依旧是我国社会中的主导信仰并且始终是国家与党提倡的信仰,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地位已经在多元化信仰的冲击中逐渐弱化。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信仰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所以如果马克思主义信仰不能争取到大学生的认同与信任, 就会被非马克思主义信仰所取代, 所以针对青年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三、加强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策略

在加强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中, 首先高校要具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充分重视。高校领导要在认识到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的基础上以积极、客观的态度对待文化多元化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所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通过提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视来开展对大学生信仰塑造工作的引导;其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宣传要避免出现“大”、“空”的现象, 而应当贴近学生生活, 使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魅力与价值, 从而自觉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此过程中, 高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和网站建设来充分发挥出网络阵地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媒体如广播、学报、宣传栏等对优秀人物事迹作出宣传以逐步渗透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等;再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力量, 对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进行建设是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优势的保证, 在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 不仅要通过培训和深造来促进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 同时要重视教师自身信仰的考察和引导, 从而让教师起到榜样的作用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要:文化多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中的客观现实与必然趋势, 在增强文化自身的生命力以及保持世界文化的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同时文化多元化又对我国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使青年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文化多元化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文化多元化倾向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的影响, 同时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塑造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史海生.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 2007

[2].李巍.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多元化文化主义 篇8

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文化”, 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 即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 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1]文化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形象, 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系统、智力资源与人文环境。它的性质与品位, 直接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境界。本文所涉及的文化指的是狭义文化, 即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一、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超越和选择

文化, 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然而由于各个国家生存的环境不同, 各自发展阶段的差别, 人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悠岁月长河里, 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体系, 其人文性、包容性、和平性十分突出, 具备积极、健康、进取、平和、宽容的内涵, 以家庭的和谐、人际的友善、民生的幸福、吏治的清明、社会的稳定, 国家的富足、天下的和平为宗旨, 追求自然、美好、和谐, 反对武力, 反对功利, 是道德之学, 修养之学。中华文化的主流是经世致用、积极进取、报效国家、回报社会。但以孔儒学为主导的中华文化缺乏创新、崇尚忠心、专制保守、缺乏平等。

西方文化是西欧、北美人民长期历史活动的产物。属于一种扩张性文化。强调人的自私本能、个人本位、自由至上、利己原则。高度发达的物质境界, 太快的物质发展速度, 缺少人类精神的制约, 使西方物质文化的败相显露。贩毒、色情、恐怖、霸权、同性恋、嬉皮士等, 这些丑恶现象不仅泛滥, 而且过分的商业意识导致黑色文化的产生和泛滥, 是西方文化发展的悲剧。我们也应一分为二地看到西方文化所倡导的民主、博爱、自由、人权、平等等理念有一定进步性。另外, 西方文化在经济强势的推动下, 文化霸权威胁着我国文化的安全。

我们的态度是中华文化要与西方文化融合。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偏精神的, 那么西方文化相对就是偏物质的。两者并不在本质上排斥。一是要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 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要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辩证分析。既不能彻底否定, 也不能全面复兴, 只能是对优秀传统实现弘扬超越。二是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 实现对西方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 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例如:目前我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500多所孔子学院。这种方式, 不仅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 更是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窗口。实现对西方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 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这样才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

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辨别和整合

大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相对晚出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形态, 它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以城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并通过现代媒体广泛传播的文化形式, 包括现代小品、通俗文学、影视娱乐、卡通作品、流行歌曲、摇滚乐、时尚街舞、时装表演、选美活动、现代广告等异常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它在当代中国的产生和崛起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大众化回归和多元化进程, 并且作为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例如:小沈阳热的兴起, 就反映了中国人对文化的多方位需求。大众文化还产生了良好的“文化”大众的主体效应, 塑造了大众新的生活与人格, 促进了大众素质的发展。但大众文化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

精英文化即知识分子文化, 它代表着社会的文化精神、良知和水平, 具有高雅、理性、使命感和理想化等特征。西方社会评论家列维斯认为, 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 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现代以来, 我国出现过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文化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 其后也出现过以政治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 现在初见端倪的则当是经济精英主导的精英文化。

我们的态度是大众文化要与精英文化整合。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不少人有这样一种看法, 即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 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无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有多少差别和不同, 不可否认的是, 二者并不存在绝对的、明确的界限, 二者之间不断的相互转化。在先进文化建设中, 要避免由于将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低层次的文化”、“娱乐文化”或“消费文化”划等号。大众文化的现实性、通俗性与精英文化的理想性、高雅性之间是有差别和矛盾的, 但同时又是相互依存与衬托、相互辅成与转化的。大众文化需要精英文化的思想指导、学术喂养与智力支持;同时, 精英文化也需要大众文化提供思想资料、刺激动力和应用市场。两者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一种相互渗透与改造的矛盾, 两者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一种相互矫正与补充的冲突, 这种矛盾与冲突的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借鉴、认同、融会和共同提高, 而决不是相互瓦解、否定与毁灭。提升大众文化有赖于精英文化全方位、高密度、长时期地渗透、改造和同化作用。主要内容与要求是广大知识分子首先应当通过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重建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 重塑现代民族魂。这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追求和构建

什么是先进文化?现在一些人的理解有误区。一是认为先进文化就是通过现代手段传播的文化, 把先进文化视作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只看到了文化的传播形式和手段, 而忽视了文化的内容、目的和发展方向。二是把先进文化看成现代人精神消费的一部分。这些人感到最先进的文化, 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最容易接受的东西, 社会上最流行、易流传的东西。实质上这些需要是层次低、思想境界不高的表现。三是认为中国文化不如西方先进, 缺乏民族自信心。这些人认为, 现在中国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 我国许多科学技术上的精英都是留学归国人员, 一些先进的核心技术我们不掌握等。以此认为中国文化不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我们认为“先进文化”就是科学的、健康的、向上的, 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 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 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动力。其同先进社会生产力一起, 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 核心是和谐。中国先进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 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文化。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2) 中国的先进文化体现的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构架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要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 全国各族人民要刻苦学习, 努力钻研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术,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从而推进整个民族素质的进步。另外, 要大力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 打造一大批文化精品,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3) 中国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我们对民族的传统文化, 采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 使民族优秀文化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所以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出有鲜明的中国气派, 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才是中国未来文化正确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忠武.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J].山东大学学报, 2000 (1)

多元化文化主义 篇9

一、共存共荣:多元文化主义的幻象

(一) 少数族群权利的声张———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

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兴起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民权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尊重和认可文化差异, 让少数族群能够享受与主流群体同等的权利;同时, 鉴于少数族群的弱势地位, 强调应对少数群体的权利给予特别保护;最终实现少数族群与主流群体在多元文化下的共存共荣。

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于对普遍主义的自由主义政治的批评, 体现了女性主义、黑人政治、后现代思潮以及批判理论的影响, 本身不是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 而且也因学术视角及政治立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流派。例如, 以威尔·金里卡 (Will Kymlica) 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以玛丽恩·杨 (Marine Young) 和詹姆斯·塔利 (James Tully) 为代表的激进的多元文化主义;以亚瑟·施莱辛格 (Arthur M.Schlesinger) 等为代表的保守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以查尔斯·泰勒 (Charles Taylor) ) 和迈克尔·沃尔泽 (Michael Walzer) 为代表的社群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1]但是, 不同流派的多元文化主义有共同的逻辑起点———文化差异, 也诉求共同的现实目标———文化平等;它们都描绘出一幅相同的幻象, 即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尊重和认可少数族群对所属群体的文化认同, 因此达到多元文化共存共荣。各种流派之间的差异在于通过什么途径达到这一目标。[2]

(二) 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整合模式

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兴起之前, 主要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整合政策是同化少数族群, 典型如美国的“大熔炉”。同化论认为, 为了融入社会, 少数族群成员应该放弃原有的文化认同而融入主流社会, 接受所在国主流群体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多元文化主义是在批评同化论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 因各国国情的不同, 多元文化主义在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形式。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以及荷兰, 这些国家的族群结构以及少数族群的来源都有差异, 本国主流群体对文化多样性的观念也大不相同, 因此整合模式也不一致。但各国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都是基于这一共识:在反对同化论的基础上, 倡导尊重少数族群保持其特有文化认同的权利, 提倡对“差异”的尊重和补偿。

(三) 多元文化主义的扩张及其问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 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所含涉的对象不仅包括移民或有色种族, 而且还包括了不同阶级、女性、同性恋、残疾人等各种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高举“多元文化主义”的旗帜, 要求主流群体尊重和认可基于群体的“文化”差异, 获得与主流群体成员平等的权利和待遇。台湾学者张建成称此现象为多元文化主义的“巨伞论”。

诚然, 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要求得到主流群体的尊重和认可、声张自身权利的诉求应当得到拥护。但是, 这样的诉求以“文化”为名, 却“没有认识到‘文化之外’的社会机制、经济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3]而实际上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是由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所致。此外, 每一种文化群体中成员的文化认同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 比如作为弱势群体的白人女性同时是主流群体成员, 而强调群体权利的多元文化主义无法应对这样的内部多样性。因此, 文化群体成员身份的合理认同就成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的死结。

二、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主义在教育领域的衍生

(一) 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假设

多元文化教育是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教育领域的衍生, 不过其基本理念超越了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儿童学会容忍和尊重差异, 进而促进社会平等。如同多元文化主义一样,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也因为关注重点不同而存在差异, 如克里斯汀·贝内特 (Christine Bennett) 在《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流派》一文中, 将多元文化教育分为课程改革、社会公平、多元文化能力和公平教育四大流派。[4]

这些不同流派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基于下述假设: (1) 当前课程反映的是主流群体的文化, 少数族群文化被压制, 另外, 儿童的学习风格也因文化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异, 这种文化差异却没有反映到学校教育中, 成为造成少数族群儿童学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2) 少数族群文化不受尊重, 少数族群儿童的文化认同不被学校教育所认可, 因而造成少数族群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3) 少数族群的历史贡献没有反映到课程内容中, 因此少数族群儿童没有从教育中获得自我价值和自尊; (4) 教育机会公平、参与公平和学业成就公平是社会变革的必要条件。

(二) 多元文化教育的主体内容

基于以上假设, 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者提出了各种教育改革方案。其先驱詹姆斯·班克斯 (James Banks) 从学生发展和社会正义两个角度建构多元文化教育目标, 在此领域具有代表性。班克斯所建构的多元文化教育目标包括:[5] (1) 增加来自弱势族群学生的教育机会; (2) 重新建构学校教育目标, 以使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实质行动, 让学生拥有公平学习的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改变学校教育的主要假设、观念和结构; (3) 培养所有学生 (包括主流文化学生) 的多元文化态度、知识和技能, 对国家、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4) 培养学生跨文化的知识与信念, 以跨越国家界限。班克斯的多元文化课程建构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同, 也成为很多国家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基本取向。班克斯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局限, 如注重对教育的改造, 强调发展跨文化的知识与信念等, 至今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从多元共存到公民整合:多元文化主义的衰退

(一) 转向公民整合与增强国家凝聚力:多元文化主义作为政策取向的衰退

所谓多元文化主义的衰退, 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 民族国家认同再次成为少数族群特别是移民整合政策的焦点, 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政策取向受到了批评或质疑, 渐次退出官方政策文本。直到最近, 仍有很多学者和政治家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失败的。

荷兰一直被看作是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典范———是唯一全额资助少数族群以“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实施教育的国家。荷兰允许在公立学校中建立少数族群班级, 也允许各族群建立自己的初等和中等学校。但从美国“911”事件以后, 荷兰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受到质疑, 荷兰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发生了急速转向。[6]更让人诧异的是, 澳大利亚作为最早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国家之一, 国内的右翼政治势力自20世纪90年代一直在强调国家认同, 呼吁在社会各领域剔除少数族群的认同, 进而将多元文化整合为澳大利亚白人移民传统的认同, 这种政治倾向特别以来自亚洲的移民为重点。[7]进入21世纪后, 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也因恐怖事件的增多而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

进入新世纪后, 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受到了方方面面的批评, 作为政府政策取向的多元文化主义开始在批判声中渐渐消退。2008年是欧盟的“跨文化对话年” (Intercultural Dialogue Year) , 欧洲委员会颁布的《跨文化对话白皮书:平等尊重友好相处》 (White Paper on Intercultural Dialogue:Living Together As Equals in Dignity) 在倡导跨文化主义的同时, 也宣告了多元文化主义在欧洲的失败。白皮书指出:“……虽然有着良好的初衷, 但是现在一般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导致了社会分离和群体之间的误解, 同时也对少数族群中的个人权利造成了损害, 对女性权利的损害尤甚, 因为多元文化主义仅仅将个体看作是单个的集体行动者。当前社会的文化多样性是确定无疑的事实, 然而经过反复讨论, 咨询委员会成员大都感到多元文化主义不再是一个适合的政策取向。”[8]

在国家层面上, 2010年, 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 (Angela Merkel) 宣布“多元文化主义已经失败了, 完全失败了”;在2011年2月4日至5日召开的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 英国首相大卫·卡梅隆 (David Kameron) 也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失败了”, [9]并呼吁寻求新的整合政策;随后, 在2011年2月10日,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宣布了法国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失败;紧接着在2月14日, 荷兰副首相马克西姆-费尔巴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已在荷兰失败。不言而喻, 各国政府首脑接连宣布多元文化主义的失败, 一方面反映了欧洲移民国家反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右倾化政治氛围和倾向, 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在所谓“老欧洲”国家, 特别是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国的公众对移民整合现状的失望。

(二) 文化本质主义及族群分离的肇因:多元文化主义理论面临的批评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衰退不仅表现在政策取向上, 在理论上的多元文化主义在近20多年来也受到广泛的质疑。在本世纪初, 克里斯蒂安·乔普克 (Christian Joppke) 就指出, 多元文化主义衰退的原因与自由主义者对其批评相关:[10]首先, 多元文化主义的政策缺乏公众的支持;其次, 这些政策本身有其固有的缺陷, 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层面将移民及其子女隔离在边缘;再次, 发达国家的自由主义重新抬头, 认为普遍自由主义权利是保护少数族群的基点。多元文化主义所面临的批评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 静态、本质主义的文化观。多元文化主义立场的基本前提是每个族群都有其成员所共享的、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独特文化, 作为这个群体的成员必有固定不变的群体文化认同, 应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由于这种文化观与19世纪的人类学鼻祖爱德华·泰勒 (Edward Burnett Tylor) 的文化定义相近, 因而一直受到批评。并且更为糟糕的是, 由于多元文化主义过份强调少数族群作为一个整体, 往往导致另一种形式的“我族中心主义”, 即主张某一特定少数族群文化优于其他族群的知识和生活方式, 因此陷入对本族文化的孤芳自赏之中而难以自拔。如美国激进的多元文化主义论者在反对“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中心”的时候却倡导“黑人中心”, 对黑人的历史竟远溯及古埃及, 没有顾及非洲大陆黑人文化的内部差异以及古埃及文明的断裂。事实上, 在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 早就摈弃了这种本质主义的文化观———个体并不必然被嵌入所在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 也不必然保持对该群体文化认同。

(2) 人为地构筑了族群之间的边界, 导致了社会分化和族群分离。批评者认为, 多元文化主义本质化的文化观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人为地构筑了边界, 忽视了日常生活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互以及随着交互而产生的文化生成和文化变迁。如前所述, 乔普克等学者也指出了多元文化主义因其僵化的族群边界观念而遭受广泛批评。很多学者也指出, 多元文化主义所提倡的“欣赏”差异或提升文化意识并没有让所有的文化得到平等地宽容或尊重。

(3) 忽视个体的文化权利。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视野中, 少数群体的权利和个体的权利通常是统一的, 既会相互促进, 又会相互冲突。威尔·金里卡对此作了内部限制和外部保护的区分。在此基础上, 鲁德·库普曼斯 (Ruud Koopmans) 对移民的权利也作了两种区分:移民作为个体的权利保护和作为群体成员的权利保护。对于前者, 国别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多年来的政策促进了个体权利平等, 特别是在荷兰、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因此, 作为个体的移民在这些国家能够和本土公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对于后者, 在对入籍的文化条件、宗教活动、公共机构中的文化权利、劳动力市场平等和政治代表权利等五个指标做了对比研究后表明, 群体权利保护所造成的族群隔离远甚于其权利的获得。[11]

四、从群体间文化差异到个体间跨文化交互:多元文化主义衰退的教育意义

多元文化主义的衰退在理论上基于反对本质主义文化观念, 在实践上则在于倡导国家的凝聚力, 此种变化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如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教育政策中就出现了多元文化主义的衰退迹象———在官方政策中“多元文化”一词开始消失。而最早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加拿大, 甚至有学者直接宣告了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的死亡。[13]概括而言, 多元文化主义衰退的教育意义有如下几点:

(1) 文化多样性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整合少数族群, 更在于培养适应文化多样性社会的公民。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和人口流动的普遍性, 同质的族群或民族文化已不复存在, 文化异质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多元文化教育试图通过在教育中纳入某些族群的历史及其贡献而实现对差异的认可, 让学生形成文化认同, 实属人为构筑文化边界。毋庸置疑, 多元文化教育所强调的多元文化平等仍具有其意义, 但必须摈弃其文化本质主义倾向, 在课程中应倡导容纳所有族群的历史贡献, 且其目标在于文化多样性的正常呈现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而非仅仅针对某一少数族群的儿童。

(2) 有关族群文化的教育削弱, 公民教育得以加强。反映在课程内容上, 对于某一特定族群文化的表征削减, 同时增加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相关内容的呈现, 以此让儿童形成多元文化社会的观念, 即尊重和容忍差异。但这种差异一定是建立在个体文化背景的基础上, 而不是基于群体文化的差异。有关国家认同的表征, 如该国的历史、语言以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内容有所增加。如在澳大利亚, 研究人员正尝试在英语、数学、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艺术、语言、医疗和保健教育以及技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 以跨文化主义为基本取向构建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14]

(3) 跨文化能力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的培养成为文化多样性教育的核心内容。跨文化能力是指个体在跨文化情境中实现有效、恰切的交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及态度和价值观。跨文化能力是一个缺乏明确界定的概念, 相关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给出不同的定义、建构不同的基本内容。[15]因而, 跨文化能力在学校教育领域也缺乏广泛认可的界定。最近, 欧盟颁布的文件《通过学校教育培养跨文化能力》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hrough Education) , 从态度、知识、技能和行动四个方面对跨文化能力的内容进行了描述。[16]概言之, 跨文化能力是当今文化多样性社会中的必备能力。如前文所言, 虽然詹姆斯·班克斯论及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中没有明确提出跨文化能力, 但其“培养学生跨文化知识”的观点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培养跨文化能力的设想。

五、结论

毫无疑问, 多元文化主义不仅在反对族群歧视、为弱势群体争取平等待遇等方面功不可没, 而且在批评西方白人文化霸权时所揭露的诸多问题, 在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同时, 使人们逐渐接受了文化相对主义观念。因此, 多元文化主义在西方各国盛行很多年, 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政府少数族群整合政策的主要取向。

虽然多元文化主义的坚强捍卫者如威尔·金里卡、纳萨尔·米尔 (Nasar Meer) 和塔里克·莫多德 (Tariq Modood) 等在为这一思想竭力辩护, 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加入辩护阵营, [17]但是多元文化主义存在固有的理论缺陷, 既导致在理论上陷入困境, 也必然在实践中遭致摒弃。这是因为, 限于文化政治的多元文化主义虽然以“文化”为旗帜, 却没有注意到其他学科, 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进展——“文化”不再被看作是一种某一群体所必定共享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群体成员也不会必然形成本群体的文化认同, 且文化之间不存在边界, 特别是在当今交通和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 文化时时处于相互交流和渗透之中。此外, 多元文化主义所谋求的消除歧视、尊重差异是基于群体文化, 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要反对的偏见、歧视和刻板印象正是基于群体的、类型化的简单认识。“二战”以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明确地阐述了群体刻板印象正是歧视产生的根源。因此, 在强调族群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谋求获得对差异的认可和尊重, 无疑是缘木求鱼。

多元化文化主义 篇10

关键词:多元文化,先进文化,路径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的,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健康向上的, 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文明。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过程, 是随着人类社会和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在当前多元环境下, 我们的先进文化建设尤其应该吸收整合多种文化元素、各类文化精华来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的需要。

一、先进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的关系分析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体系是为了实现社会新的发展目标, 满足新的发展需求, 从社会多元文化环境中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了, 先进文化必然和其他文化在碰撞、交流、批判、吸收、融合等诸多过程中, 表现出竞争、继承、主导等多种关系特点。

(一) 先进文化与西方国际文化之间关系的主要特点:实力的竞争

“文化成为了一个舞台, 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 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的领地, 他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 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 相互角逐”[1]。中国最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自然直接处于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面, 作为其主要的文化斗争舞台的对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 凭借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推行文化霸权, 试图对我国文化进行同化、解构, 冲击、削弱主流意识形态, 建立西方标准的、单一的世界文化格局。先进文化的提出, 就是要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之处, 将其消化整合到中国文化之中, 增强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提升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 在日益剧烈的中西方文化竞争中, 牢牢把握住自己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二) 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主要特点:批判地继承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建设的中国先进文化既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今需要, 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内容, 它直接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应自觉地在这五千年的宝贵文化土壤里汲取营养, 并对其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性变革, 真正做到剔除糟粕, 继承精华, 创新发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极为重要的任务。因此, 我们应该全面审视、认真分析中国传统文化, 在批判中继承,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先进文化的建设, 使其体现新进性、彰显民族性、符合时代性。

二、先进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文化软实力竞争力不强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发展模式吸引力、机制规则的控制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由此可见,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客观地说, 当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能力不强。例如, 据海关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 2010年, 虽然我国核心文化产业进出口总额143.9亿美元, 出口电影票房收入35亿元人民币, 但输出引进比仍高达1∶3。因此, 如何通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来有力彰显民族个性, 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精华, 全面促进面向当前面向未来的文化创作与创新, 系统阐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应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

(二) 对多元文化的吸收整合不强

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 是现阶段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的,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出的国家文化战略。因而先进文化建设理论不应停留在纲领式的顶层理论设计, 而应该积极在多元文化环境里汲取营养, 加强整合多元文化, 以不断发展和丰富的态势满足更多群众的文化需求, 这正是现阶段先进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社会不同的文化能更直接、更具体、更灵活的反映不同社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旨趣。在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只有积极整合多元文化精华, 先进文化才能满足广泛的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 其主导力和整合力才能强大有力。

(三) 调动群众文化自觉性不强

先进文化不能是仅限于理论范围的构建和思想领域的自娱自乐。只有在先进文化建设中, 关注到与实践对接中的价值传导, 在具体生活实践中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才能调到好大家的文化自觉性, 才能凸显文化生产力在政治、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先进文化建设中, 大多以文件传达、集中学习、官媒强化宣传等方式, 过多强调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教化作用, 而忽略了与物质实践的对接, 与人民群众的对接。这样就会出现: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宣传不够;促进人民群众实现住房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现实利益的力度不大;文化创新缺乏活力;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快, 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对其应在经济发展的贡献期望值差距明显。

三、当前先进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选择

(一)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凸显先进文化的民族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中也愈显示其独特的魅力。诸如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和“穷且益坚, 不堕青云之志”的坚韧品格;体现勤奋务实精神的“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和“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古训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必须大力予以弘扬。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不仅仅是因为先进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 是先进文化的不竭源泉与动力, 同时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在当前多元文化时代保持自身独特性, 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 同西方文化霸权相竞争的坚强后盾。

(二)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价值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都先后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号召, 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指出:“一个不属于任何文明的、缺少一个文化核心的国家, 不可能作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社会而长期存在”。[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统一, 内涵丰富, 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性特质和导向功能。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不同的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 假如放任各种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就会动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因此, 必须旗帜鲜明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才能不断强化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就要求我们, 把尊重差异, 兼容并包作为引领的前提, 对于政治方向问题要“立场坚定, 旗帜鲜明”, 坚持以理服人;对于学术问题, 坚持“双百方针”、民主讨论、平等交流。同时, 把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想因素与现实内容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 既引领民众又服务民众, 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 明确经济发展与先进文化建设的关系, 突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长久以来, 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 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视当然无可厚非, 但是倘若一味地只注重经济总量的扩大而忽视了社会发展相关的其他因素, 则必然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至今, 过度强调经济发展水平, 甚至追求带血的GDP, 而忽视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不仅使得文化的发展得不到重视, 人们精神匮乏, 信仰迷茫, 也直接间接地助长了社会上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事实上, 经济发展的最终沉淀是文化, 文化得不到发展, 经济实力再强大也不过是没有根基的水上浮萍, 不仅无法持久, 而且极易被摧毁或占领。2006年, 针对“中国威胁论”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中国做了一番考察之后说:“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 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 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4]此话令人深思, 发人深省。也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先进文化建设应当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居于更为优先和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美]安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585.

[3][美]塞缪尔.亨廷顿, 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P353-354.

多元化文化主义 篇11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探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原理课要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宗旨,探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一项重要课题。这既是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美国的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最先将“模式”一词引入到教学领域,并加以综合研究。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教学模式可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体系和学习程序。结构体系是从宏观视角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功能;学习程序则是从微观视角阐释教学模式的程序性与实践性。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教学模式”这一概念与理论。以“讲一听一读一记一练”为结构的传授式是典型的古代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记忆知识、运用知识,缺少思考与深化理论知识的空间。到了17世纪,夸美纽斯首次提出以“感知一记忆一理解一判断”为程序结构的教学模式。19世纪,赫尔巴特提出教师选择相关的材料,以适当的程序提示学生,形成相应教学语境。莱因提出“预备一提示一联合一总结一应用”的五阶段教学模式。在19世纪2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强调张扬个性思想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挑战,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来“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模式“创设情境一确定问题一占有资料一提出假设一检验假设”,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单一化的倾向,开辟了现代教学模式的新路径。总之,无论是古代传授式模式,还是17世纪夸美纽斯模式,都有一个共性: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片面强调灌输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钳制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人文精神。原理课的教学模式亟待吸取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丰富教学模式的形式,加以创新,与时俱进。

对此,布卢姆认为,教学中应当达到的全部目标分为三个领域:由知识的掌握、理解及智力发展诸目标组成的认知领域;由兴趣、价值观与正确的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诸目标组成的情感领域;由各种技能和运动技能诸目标组成的动作技能领域。他提出认知的前提能力、情意的前提特性、教学的质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三个变量。许多学生之所以未取得好成绩,其原因是未能得到因材施教的教学帮助并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理念是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论渊源。多元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特殊的教学思维模式与教学实践活动。与传统单一化教学模式不同,多元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全面、全新的认知方式与实践方法,对于原理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相关问题进行客观而多方位的认知与理解,概括与提升。多元化教学模式从认知的前提能力、情意的前提特性、教学的质三个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加强原理课教学准备、教学情感、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等容易忽视的教学环节,强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际效果。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原则

多元化教学模式立足于客观、全面地整合书本知识与现实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新教学路径求得真知。其基本原则表现为:

(一)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教学主体(教师)对现有相关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和整合,在对所讲述的课程进行全面思考与设计后,积极地传授。在客观的基础上采用异于旧模式的新方法。另一方面,要求教学主体在思考与探索中既要灵活地使用教学传授、概念解析、范例教学、互动教学等方法,又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一个有机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体系,具有教学的内在逻辑性、趣味性、整体性的特色。

(二)互补性原则

多元化教学模式从基本概念解析到抽象规律归纳,包含基本原理、观点、方法,既体现了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又融合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优势。既能丰富、全面、具体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规律、问题,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中的“点”与“面”的有机结合,彰显多元教学模式优势互补的特色。

(三)实践性原则

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中,无论是讲授式、范例式,还是概念式,最终要落实于互动的环节。一方面,教学中运用实事求是法、辩证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法,认真仔细地讲解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反对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用科学的态度、实践的精神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自觉辨别和抵制不良思潮与文化的侵蚀,传递正能量,增强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奉献力量。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原理”课教学模式的综合性、互补性、实践性原则决定原理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构建最具代表性与实用性的四种教学模式。endprint

(一)教学传授法

教学传授法源于赫尔巴特,后由前苏联凯洛夫等改造的四段教学法,在我国广为流行,被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广泛采用。这种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指导地位,强调教师教学单向传递功能。教师遵循“复习一激发兴趣一讲新课一练习一总结”的规律,辅助以课本、黑板、粉笔、视频、PPT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迁移课本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现实问题。

(二)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模式常用于讲解“原理”课的原理性、规律性的知识,遵循个体从个性到共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通过对范例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能够在从个性到共性、从具体到抽象、从认识到实践的认知中掌握原理课学习中带有的普遍性的规律、原理。同时将所掌握的规律原理作用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迁移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原理课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三)概念解析法

源自于布鲁纳、古德诺和奥斯汀的思维研究的概念解析法,从心理学的视角,强调概念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知识重组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简介概念属性一引入案例一学生总结一引申其他案例一概述概念一实践运用”的步骤。课前教师全面细致地准备教学所需要的大量的正反案例素材,以便利于全面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属、种、差别等。模式效果:强化学生“归纳一演绎”的思维能力,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培养学生严谨逻辑推理能力与概括综合能力。

(四)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是采用“学生自学一启发引入一互动研讨一理论总结一强化练习”基本步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动,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模式程序:学生先独立学习新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适时点拨。学生交流讨论、概括和总结教学,辅以相关练习。模式效果:这种模式利于小班教学,利于层次相近的学生共同学习、研讨,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利于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培养互帮互助的精神。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在人数多的班级运用,否则会收效甚微。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趣味性、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以上四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各有利弊,可以相互搭配使用,取长补短,促进教学相长。

四、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现代价值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传递多元化文化时代的正能量

学生正确道德观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自我修身和道德提升基础之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单一化,过于单调的形式,不利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修身塑德、深入学习和开展实践。对此,多元化教学以新颖的教学形式另辟蹊径,促进学生从宏观上理解规律、原理,从微观上理解概念、范畴,促进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来学习、研究思想政治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凝聚正能量。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

教师应“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并重视“主体教育理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有利于革除灌输式教学模式缺乏人文精神的弊端。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利于学生全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精髓,理论联系实际

该模式有利于学生精准把握教学内容的精髓,有利于学生遵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特殊至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的广度与深度。

(四)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影响力,利于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元化文化主义 篇12

印第安人, 即美洲大陆上除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土著居民, 是有着悠久独特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近些年来, 多元文化主义兴起, 印第安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一样, 从过去的文化边缘开始为更多人所熟知直至理解, 他们多喊着先进与民主的口号为自己争取权利:弱势群体应当受到公平对待。然而这条寻找自我认同的道路注定是曲折的, 捍卫主流文化的保守派认为这会摧毁美国国民性的一致认同感, 过度照顾弱势群体就变成对其他群体的不平等。由于身处文化环境的不同, 如果没能进行好好沟通, 主流社会与边缘社会之间自然就会发生文化碰撞。就印第安人教育而言, 多元文化倡导下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的变化能否保证教学质量和公正?倾向弱势群体的“肯定性行动”对印第安人自决力量是利是弊?如果没有感悟“他者”时的“了解、移情、共情”, 仅仅出于“同情心”的做法真的被印第安人由衷地接受?这些问题都提供了从边缘人群的角度去审视美国文化的思路。也就是说, 换种立场去理解印第安人的历史, 听听他们的内心, 看看他们的经历, 尊重他们自己记录的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 它不单是知识本身, 还能完善人格, 使我们拥有足够的智慧去理解过去与现在, 认识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关系。那么关注印第安人教育就不仅是对这个弱势群体的关怀, 更是我们跟世界关系的思考。

二、二战后印第安人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地位

追溯印第安人最初的生活环境:部落多而散, 说着各自的语言, 彼此交流甚少, 都无法称其有“印第安文化”, 姑且可视作不自觉的“多样化”生活。当欧洲移民带着他们的文化进入北美大陆时, 印第安人的共性才无意鲜明起来, 这种族群认同感是在和异文化碰触时因为有了区别感才强化的, 随之而来的还有看待彼此时的不理解、偏见, 甚至敌意。二战后, 传统的以“熔炉”来实现各民族“美国化”的政策不断受到质疑, 民族文化差异不仅没有消除, 反而和后来的种族冲突一起, 滋长着美国白人社会的种族主义, 贫富差距扩大, 多元与一体的冲突屡屡发生。这种背景下, 又加之历史原因, 印第安人始终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 城市化水平不高, 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要远低于美国社会的平均水平, 失业率高, 总体收入水平自然也低, 拿工薪的大多也属中低收入。究其原因, 土地和自治权的冲突始终是他们生活方式转型困难的壁垒, 传统农牧生活被摧毁, 又一时难以发展起现代工商业, 这些无时不困扰着印第安人, “我们是谁?”回荡在一代代印第安人的内心深处。

跟美国其他少数族群的不同在于印第安人世代过着群居生活, 发展了与之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独特文化、道德标准和处事规范, 他们重视人在自然界中的天然状态、灵性和宗教信念, 那么如果一味用近现代以来的社会价值观去看待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理就难免有失偏颇。纵观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态度, 如果总想以隔离、同化的方式让其强行融入主流文化, 自然会遭到印第安人的抵制, 所以文化征服终以失败结束。从二战后尤其是60年代民权运动和辅助弱势群体的“肯定性行动”能够明显看出美国政府有意调整过去的印第安人政策, 开始适当归还其自决权。而近些年来, 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 政府更是明确表示要尊重土著人发出的声音, 他们在反省过去的错误作为。然而反对声不绝于耳:这些举措仍然是变相的“同化”。即使如今印第安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断得以呼吁与重视, 不同文化价值观导致的冲突始终难以避免。

三、多元文化主义教育

有别于强调不同文化共存的“文化多样性”, 多元文化主义进一步指出, 在承认文化差异的同时还要平等对待。“新学术, 也就是由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后解构主义批评家等提出的多元文化主义, 它对以欧洲文化为核心的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就在于认为所有文化都是平等的, 不存在任何一种文化能够超越其他价值观念”, 这种标榜“社会正义”的意识形态, 在种族、社区文化、学校教育、道德价值观中泛起浪潮。纪念早期北美开拓者和当地印第安人相识的“感恩节”就被多元文化主义者指责是殖民者对印第安人掠夺开始的象征, 是白人为自己美化的措辞。

就多元文化教育而言, 1968年通过的双语教育法案在实践过程中就备受争议, 认为它会造成文化与语言的种族隔离, 不利于少数族裔融入主流社会, 新保守主义 (neoconservatism) 更是担心这种教育方式会摧毁美利坚民族的凝聚力, 他们极力维护着西方价值观的优越性, 推崇精英文化教育。围绕“肯定性行动”的争议更是显示了多元文化教育所产生的社会反响。它提倡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资金的投入, 提供更多教育机会和福利措施。政策实施后,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少数族裔在各领域的比例, 弱势群体学生可以因为“优先照顾”进入大学, 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然而, 作为特定历史状态下的阶段性措施, 也不免被怀疑是为稳定社会才实行的, 这种大幅放宽少数族裔入学标准进而导致整体标准的下降, 被认为是另一种“不公平”。直接反对的声音甚至认为这种按族裔来贴标签, 一刀切的做法无疑是更强调了少数族裔的弱者身份。正如奥康纳大法官在克罗森公司案中所言:“以种族分类为基础的优待, 仿佛是一种恩惠, 有可能给受惠者带来耻辱感, 加深他们的自卑, 并导致种族敌视”, 并且还会滋长不思进取, 懒散成性的消极结果。据1992年《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广播公司的民意调查显示, 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肯定性行动”已完成历史使命, 美国政府也无需再特别照顾少数族裔。

四、多元文化主义下的印第安人教育

1、印第安人教育回顾

远在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之前, 印第安人就以口授历史、讲故事、举行仪式、学习狩猎技术的“教育”形式代代适应着当时的生存环境并传承民族文化。虽教育总体水平不高, 但以玛雅人、阿斯特克人为代表的古印第安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医药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贡献却不可小觑。

“在有文字可考前, 美洲大陆已衍生出特定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结构。不应当为了美化欧洲人入侵西半球所带来的变化, 而去过分揣测土著人所面临的困窘以及他们社会的落后。……当两种文化遭遇时, 土著人和欧洲人都经历和面临了各种各样的改变”。白人想要通过教育的文化影响来重塑土著下一代。他们先是在部落教授英语, 统一语言, 变革土著社会习俗, 传授“先进”的生产技能, 培育“美国人”意识, 尤其从土著精英入手……19世纪50年代的形式还很平和, 进展也较慢, 教育能否有进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落和家长的配合程度。内战后, 非部落化教育强势发展起来, 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外主义的兴起以及一战期间同化意识的深化, 对印第安人横暴专断的同化运动开始如火如荼地在儿童教育和部分成人教育中展开。无论是书本教学和职业训练, 还是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措施都全面服从着同化目标, 印第安人逐渐丢失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语言, 部落成员之间渐生疏离感, 甚至还导致家庭破裂, 社会恶习不断滋生。可是另一方面, 印第安人缺少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 学校和社会没能顺利链接上, 文化转化后又不为其提供适应新环境的机会, 所以到最后, 大部分受过教育的印第安人成为两种文化之间的边缘人与夹缝者, 既融不进现代社会, 又无法取得部落认可, 只能迫不得已被排挤在保留地经济和社会结构之外, 可谓是无处安身, 再社会化过程非常痛苦。可见这种同化教育本身就充满着矛盾和局限性。

其实, 美国政府的利益对这种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887年通过的《道斯法案》 (Dawes Act) 就废除了原保留地内实行的部落土地所有制, 转而把土地分成小块分配给印第安人个人或家庭, 这种土地私有化的分配能够促使印第安人独立自强。这样白人也可以买“多余保留地”从中获取利益, 并把“好的工作习惯”传授给印第安人。与这种土地政策相适应的非保留地寄宿制学校也逐渐建立起来。但1928年《梅里安报告》 (MeriamReform) 就随即揭露了寄宿制学校恶劣的办学状况。随后终止同化运动之声四处响起, 1934年美国出台印第安新政, 号召政府援助印第安人生活的改善, 这些可视作政府的反省和改变。自此到二战期间, 教育政策就在强硬的同化与自主决定之间振荡, 但即使是40、50年代兴起的跨族群教育改革也没能从根本上触动那时仍占主流的同化观点。直到60、70年代, 民权运动和“肯定性行动”影响下, 多元文化主义慢慢成为处理种族问题的惯用提法, 政府才逐步扩大印第安人的部落自治权, “1966年联邦在纳瓦霍保留地建立拉夫罗克示范学校, 以合同形式交给部落管理, 开展由印第安人社区控制教育的实验。两年后建成的纳瓦霍社区学院, 是第一所由印第安人自己管理的学院”。那时尼克松总统也倡导文化多元主义, 呼吁尊重种族及其文化的平等。随后少数族裔从高等教育着手积极为自己争取更多权利, 即教育自决兴起。

2、二战后印第安人教育之争议与困境

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 印第安人数量自二战后有大幅增长。美国里根和布什政府都鼓励土著学生就读公立学校, 1952年时有52960名土著学生, 1971年就达到了103885人, 可是公立学校所推崇的竞争意识、个人主义与土著彼此合作的人际关系相对立, 印第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很容易陷入不同价值观的碰触, 反而找不到归属感, 内心的自卑就有可能被再次强化。教职工方面, 土著裔教授和学术精英较少, 学校领导层更是缺乏土著人的参与, 心声无法有效表达。这些种种境遇都让大多数印第安人患有严重的身份危机感和孤独感,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还明显缺失民族使命感, 甚至有些现代青年开始追求教育的利己价值, 比起部分优秀先辈, 他们大多缺乏理想主义。即使是1975年《教育资助法案》颁布后, 土著人拥有了更多的自我管理权, 但仍有人质疑这是政府在试图培养一批用殖民者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土著教育家。

3、困境挑战下的改进举措

“个体能够接受和理解其文化群体积极和消极的特性, 个体对其文化群体的自豪感, 并非基于其对外部群体的憎恨和恐惧, 这种文化自豪感是真实的, 而非做作的”, 要培养印第安人的这种自我认可, 教育当是重中之重。“没有一个群体和利益阶层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社会, 哪怕再小的群体也可以通过呼吁和反馈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政府在这些利益群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扮演着调节者和仲裁者的角色”。政府应当创建更具包容性的公民文化, 印第安人更应该主动去担待, 而不是一味“被给予”。好比多多参与学校高层决策, 在资金方面尽量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已经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比如美国印第安教育协会 (National Indian Education Association) 更是团结族裔力量的很好渠道。

在教育领域, 教职工的种族构成怎样?如果只向教师提供多元文化教材, 却不培训多视角看待社会文化的教育观, 恐怕情况也不会有实质改变。不妨把提高印第安学生的学业成绩当作教学成就的主要考评之一。还可以用多样文化、族群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过去狭隘教学内容所隐含的文化偏见。另外, 印第安学生的学校经历恰恰反映了他们的社会境况, 比如家里的经济条件, 那么不妨把解决办法置于改善印第安人整体社会环境之下。只有当不同文化的族群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时才更有利于和解的实现。

五、结语

托克威尔认为社会习俗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要大过法律, 比如新闻的选择性报道, 一定程度上会操纵公众舆论, 但反过来这种偏好又受制于公众的兴趣。印第安人与“他者”在舆论习俗上其实也存有权力制衡, 在处理冲突时, 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 都有意无意用了视觉权力, 注视的一方与被注视的一方在某种程度上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只有打破这种观念上的不平等才能解决好接下来的一系列问题。现如今印第安人权利虽得到越来越多的承认, 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仍未摆脱变相同化的命数。一方面印第安人要求自治权, 却又无法实现经济自给而不得不依赖联邦政府, 主流社会与印第安人社会之间的矛盾也会伴随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长期存在下去。

尽管困境重重, 但也不是无计可施。政府可以首先肯定印第安文化在历史上对丰富美国文化的价值, 逐渐引导主流社会学会包容异文化, 再作为资源提供者为其营造开放积极的社会环境, 让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 尊重多元的生活方式。如果有必要印第安人也愿意, 政府可以在现代性方面给予他们经济、技术、资金方面的支持, 但真正的主体最好是印第安人自身。因为努力不是单向的, 印第安人同样要有所改变才行, 如果他们能坦然正视自己, 大方与异文化接触, 依靠自己发奋图强, 那么就可以自信地与多数群体平等竞争。当然, 没有法律的认可, 仅仅企图从文化平等来实现社会地位平等的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社会是无法起实质作用的, 这一点从美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跟宪政的关系可窥见一斑。

参考文献

[1]Time, July 8, 1991, p.12. (收藏于Time, Vol.138 No.1-15, 1991, 四川大学文理图书馆) .

[2]Wayne J.Urban and Jennings L.Wagoner, Jr, 合著.美国教育, 一部历史档案 (第三版) [M].周晟, 谢爱磊, 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6.

[3]李剑鸣.文化的边疆: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142.

[4]JamesA·Banks, 著.文化多样性与教育 (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 [M].荀渊, 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32.

[5][美]Michael Parenti, 著.少数人的民主[M].张萌,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27.

上一篇:纳米复合刀具材料下一篇:水管单位财务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