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格局

2024-10-16

多元文化格局(精选12篇)

多元文化格局 篇1

21世纪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伴随着这种高速发展的即是文化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作为充满朝气、富有活力的一个群体,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接受挑战,首当其冲地受到了这种变化的影响,随之产生的即是大学校园中文化格局的新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内容即是多元文化对于高校文化格局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的共处模式

研究“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当代高校文化格局”,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弄清楚“多元文化”的含义以及多元文化间的共存模式。“多元文化”这一提法近些年来常常被使用,CNKI检索“多元文化”作为关键词的文章近十年就有两千多篇,追根溯源,“多元文化”这一概念的使用最早源于20世纪欧美国家的文化多元主义思想,是随着欧美国家面临的种族主义、价值多样、文化认同等问题而产生的。“多元文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是不同种族、不同价值观基础上的平等的文化,二是多元文化在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下共同发展。

针对当代高校文化格局中的多元文化,学者们观点不一、见解各异,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笔者认为当代高校中的文化格局主要是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青年文化这些文化形式共同组成。五种文化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影响,在不断融合中共同影响着当代高校学生的价值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研究这几种文化,继而去占领价值观教育的新领地,做好思想引领工作。

二、当代高校的多元文化格局

(一)主流文化受到挑战

近年来,主流文化在我国高校频频遇冷,究其原因, 与学生思想特点变化、多元文化渗入校园等客观原因关系密切,但其根源仍然是我们在新的工作形势下没有主动做出调整,没有进行充分的自身建设。所谓主流文化, 即是在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占据支配地位的文化。在我国文化体系中,主流文化体系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体系,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1]。主流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国家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社会的精神水泥,把松散的社会元素凝聚在一起,对于整合社会思想、稳定社会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流文化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在一些关键时刻体现得尤为突出。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在青年大学生中进行主流文化的教育,以主流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对于国家、民族的未来,意义重大。

近年来主流文化在高校中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挑战。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在心理上对主流文化贴了标签,从内心深处排斥主流文化,他们把主流文化与政治文化、政治教化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青春叛逆漠视主流文化,这种认知偏差使得当代大学生忽视了主流文化中的精华,更看不到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方面的卓越效果和重要意义。新时代新形势下形成的关于主流文化中正面积极向上的一面,更加被大学生忽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现象。他们有的把金钱看得过重,期望快速发达、享乐,有的自卑、迷茫,看不到自己的希望在何处,更看不到主流文化可以帮助自己走出迷茫。“他们大多数把羡慕的对象从白手起家的奋斗者变成了所谓的富二代,他们的梦想渐渐地从国家变成了个人”[2]。

(二)精英文化分流转型

高校中的精英文化古已有之,这主要是文化领域中的一种狭义概念,指的是“在一定历史范畴内,由一部分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并被他们所追崇的一种高雅文化”[3]。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的天然聚集地,因此精英文化自然地发源于高校、发展于高校,但随着当前高校文化格局的变化,在其他文化的冲击下,精英文化的权威地位已经不复当年,因此源于高校的精英文化也必将改变于高校、创新于高校。 实践证明我国当代高校精英文化已经出现了分流转型, 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精英文化的地位发生了改变。由最初发展时极为严肃、高雅的文化,逐渐成为了一种孤芳自赏的文化,不再被大众推崇,权威地位明显弱化。其次,精英文化在当代高校中的内容发生了改变。精英文化在最初多产生于基础性、逻辑性、社会性的学科,被精英文化追捧者推崇的也是马克思、孔子等思想家、教育家,然而现在的精英文化多为实用性的学科,比如电气化、机械自动化等,被推崇的偶像也变成了比尔·盖茨、马云等实业家[4]。再次,精英文化在高校中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过去的精英文化是非常高高在上的,追捧精英文化的知识分子往往对世俗文化颇为不屑;现在的精英文化支持者往往在尊崇严肃、高雅的精英文化的同时吸纳世俗文化的某些方面,至少不会排斥世俗文化。另一方面,精英文化的倡导者开始倡导向世俗文化学习,褪去精英文化高高在上的面纱,与广大知识分子一起探讨文化,以一种更能为大众接受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这些形式上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对于长期存在在高校中的精英文化来说,无疑有着一种大势已去的悲哀[5]。

(三)大众文化异军突起

我们现代意义上所谓的大众文化,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是随着西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的一种市民文化。很多学者认为大众文化不是我国的文化,是西方文化传播来的,只能看作跨文化交流的产物。然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大众文化,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本性质相似,即是我国的民间文化。我国传统民间文化有着大众文化包含的所有特点,只是产生的背景有着本质区别,但它们同样被乐于接受,同样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大众文化的特点是:“现代性、商业性、世俗性、标准化、时效性和娱乐性。”[6]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文化格局是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碰撞的文化场所,这两种文化各具特色,被广大学生们接受,然后大众文化改变了这种高校文化格局,大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角色开始影响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他们在学习中不再追求最高,只求自己心安;他们在生活上不再追求艰苦朴素,转而追求自己过得舒服;他们在交友上不再追求君子之交淡如水,转而追求一起消磨时光……大众文化影响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开始追求不同,追求另类。殊不知这种对于“不同”的共同追求才是最世俗、最普通的[7]。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大众文化并不完全是一种负面文化,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其吸引大学生的天然之处。大众文化的亲和性、休闲性、娱乐性与大学生追求的轻松、自由有着天然的契合之处,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懂得正确看待大众文化,善于利用大众文化与大学生的契合点做好思想引领,同时去除掉大众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网络文化方兴未艾

所谓网络文化,即是一种以计算机硬件设备为物质载体、以使用网络的人为主要对象、以网络这种虚拟空间为主要发展领域、以数字化这种基本技术手段、伴随因特网产生发展的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活及思维方式。 网络文化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人类的发展已经起了并将继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被某些学者认为“昭示着一种旧文明的结束和一种新文明的到来”[8]。

2009年,某调研机构对大连市四所高校在校本科生使用网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据结果显示,“80% 的学生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间为1—2个小时左右,大于5个小时的占到了被调查学生的8%;55.5%的学生上网费用约占平均每月生活费的25%,有10%的学生上网费用占到了平均每月生活费的25%以上;67.7%的学生认为上网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9],这是2009年的数据,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将更高于此。面对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文化格局中的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就成为了如何站稳阵地、对学生做好思想工作的一个复杂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思考、总结,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90后”大学生在思想上零距离,在成为他们益友的同时发挥良师的作用。

(五)青年文化长盛不衰

青年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重视的文化。青年时期是在度过了儿童期的朦胧后,开始慢慢开启自我认知的时期,价值观即是在青年时期开始养成的。美国学者帕森斯在《美国社会脉络中的年龄与性别》中对青年文化做出了界定:“青年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一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的青年文化与强调职责、服从与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冲突。青年文化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抱有的期望和约束。”

大学生作为由青年人汇集成的群体,与青年文化的传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大学生属于青年文化,青年文化属于大学生,因此青年文化这种文化形态一直在高校中长盛不衰,只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10]。青年文化对于大学生也是一把双刃剑,这种文化散发出的激情与活力可以激励当代大学生追求理想、不断前进,可以让大学生解放思想,努力去追求个人全面发展,这无疑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很有帮助;但是青年文化中对于自由、解放的过度追求又会造成愤青的存在,他们一旦不懂得正确的宣泄方式即会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难题。青年文化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长盛不衰的力量,在不同的年代以不同的面貌展现, 但本质却从未改变。

三、整合高校多元文化格局的路径

主流文化受到挑战、精英文化分流转型、大众文化异军突起、网络文化方兴未艾、青年文化长盛不衰共同组成了当代高校多元文化格局。不同文化间的冲突、融合必将推动整个高校文化格局的大发展、大繁荣。大学生作为最富有活力的青年群体,对于多元文化的接受和反应都快于其他群体,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进行文化整合,催生新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懂得在精英文化中辨别“真伪”

真正的精英文化是一种极为严谨、科学的文化,它体现着对于真理的不懈追求、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理想性的价值需求,这是世世代代学子对于人类文化和历史进程的研究结晶,推动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进,促使人类文化不断进步。精英文化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均与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相吻合,理应予以维护和保持。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大众市场所表现出的精英文化则赋予了更多的劣质性,例如虚伪、市侩、低俗,历史事实被戏说曲解,许多电视节目为赚取噱头和收视率将原本名著的深刻底蕴扭曲,现如今的学术界也令人担忧。现代意义上的精英文化与根本意义上的精英文化有些格格不入,与主流文化所提倡的本质也是格格不入的,这就需要学生在精英文化中懂得辨别“真伪”。

(二)学会在大众文化中看到“双面”

大众文化在产生的那一刻,就带着天然的“双面性”,既是美的代表,又是丑的体现。大众文化在西方市民社会产生的时候,有其“真”与“善”的一面,源于市民、 贴近市民,这与主流文化中的很多观点都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我们在整合大众文化的时候,要懂得发扬大众文化中美的一面,放弃其丑的一面。大众文化自产生的时候起,就有一定的颠覆性、逐利性,这些负面成分会影响大学生贪图享乐、信仰缺失,从而失去人生追求。因此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时,发挥文化整合中“扬弃”的主动性,对大众文化去粗取精,构建整个高校文化新格局。

(三)努力在网络文化中识得“千变”

在互联网时代刚刚来临的时候,大家普遍对其感到生疏和恐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其所带来的进步和优势也日益体现,且已经渐渐演变成一种全新的文化方向,在如今高校大学生中已经成为一种新鲜又雄厚的文化力量。 主流文化的传播,网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带来的信息化、速度和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传播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为高校教育和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创建提供全新的手段和方式,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塑造性格,宣扬自我和充分地张扬个性以及娱乐和生活提供全新的方式和渠道。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中所提倡的人人平等、自由以及对于价值理念的不断追求也是主流文化所提倡的,对高校学生塑造科学的价值观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也是千变万化的,有好的信息,也有虚假信息、没落的观念,网络资源良莠不齐,这都需要大学生面对网络文化懂得去伪存真,努力去汲取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养分,消解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因素。

(四)积极在青年文化中正视“矛盾”

青年文化是一种矛盾的文化,这种矛盾也正是其与主流文化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地方。大学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的群体,他们胸怀远大志向,同时抗压能力又极差;他们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对于人生选择有较为客观的认识,但又免不了年轻气盛,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 青年大学生的种种矛盾之处与青年文化的矛盾之处有着天然的契合,这也体现了青年文化中追求真理、倡导有远大理想、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的内涵,这与主流文化一直倡导的理念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也需要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把青年文化的这一面吸收进来,抛弃掉青年文化中冲动、矛盾、不稳定的负面内涵。

摘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青年文化共同组成的多元文化格局是当代高校文化格局的基本构成,五种文化有冲突、有融合,推动和促进了当代高校和谐、繁荣的文化格局。根据多元文化共存模式,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着重从文化整合的角度,把五种文化整合成新的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做好思想引领这一根本工作。因此,研究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当代高校文化格局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文化格局

参考文献

[1]蔡俊生,陈荷清,韩林德.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7.

[2]张建生.浅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层次[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3]王寒松.当代文化冲突与青年文化思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62.

[4]刘大卫,冷庆丰.生活德育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研究[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5][美]克鲁克洪等;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38.

[6]黄焕汉.从价值观视角论意识形态、文化及其关系[J].岭南学刊,2009,(3).

[7]崔华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6).

[8]杨建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属性和建设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l).

[9]张光伦.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北京教育,2007,(6).

[10]王正明.价值观:和谐文化的核心——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及其特征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3).

多元文化格局 篇2

——江干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多元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经验

江干区是杭州5个老城区之一,面积105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4个镇,108个社区、14个村,户籍人口32.8万。说到江干,在社会管理上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市场多,现在还有各类专业市场57家,每天的人流量和物流量都很庞大。二是流动人口多,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就有34万,超过常住人口。三是征地拆迁多。杭州正在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跨越发展,钱江新城、城东新城、地铁一号线、东站枢纽、丁桥新城等一大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都在我区范围并涉及到我区大量的征地拆迁。近年来,我区在城市化推进中立足于主动预防,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推进社会稳定工作从积极应对向有效防范转变、矛盾化解从集中化解向常态化解转变,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确保了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全区的社会稳定。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科学决策,在主动排查预防上下功夫

1、风险评估在前。区委、区政府在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实施和出台之前,对征地拆迁、市场提升改造等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以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部门会诊等形式进行风险评估,全面分析在实施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较好的预防和减少了各类矛盾纠纷和重大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2、超前介入为先。建立了“三层三方”信息研判机制,在区级层 1

面,建立由区信访联席办、区维稳办、区公安分局和事发地构成的信息研判机制;在街镇层面,建立综治信访、派出所、社区(村)联合研判会商机制;在社区村层面,建立社区村负责人和治保主任、社区民警联动协商机制。通过研判会商,矛盾纠纷的规模和性质得到有效控制。

3、群众利益至上。制定了《社区居务公开制度》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健全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积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推行集体合同、工资协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严格落实领导接待日和首问责任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办好“12345”区长公开电话,“12345进社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坚持整体联动,在构建工作格局上出实招

1、基础平台构筑好。依托街道(镇)综治工作中心、司法所和社区(村)综治工作站,采取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滚动推进的方法,全方位、多层面地“拉网式”排查“热点”、“难点”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久调不决的征地拆迁、市场经营管理、企业欠薪等矛盾纠纷和群体性矛盾纠纷。

2、基层网络健全好。高度重视调解组织网络的建设,积极吸收具有群众基础、法律素养的人才加入调解员队伍。目前全区各级调委会共有197家,人民调解员共999人,其中街镇调委会8家,调解员70人,村居调委会118家,调解员667人,企事业调委会69家,调解员257人,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调委会2家,调解员5人。

3、防范预警实施好。坚持预警在先、教育在先、控制在先、调解在先的原则,建立了社区(村)每半月一次、街镇每月一次、全区每季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在经常性排查的同时,还根据矛盾纠纷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时期开展集中排查,确保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2007年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352件,调解成功5350件。

三、坚持创新引路,在多元化解矛盾上创新意

1、警民联调节约资源。长期以来,群众在遇到突发性纠纷后,往往习惯于向110求助。然而,根据有关调解条例,公安机关已经受理的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不得介入。这就导致公安机关大量警力投入到民间纠纷的调解中,而人民调解却没有充分地发挥能量,也使得群众解决纠纷的行政成本大为增加。我区在杭州市率先建立了警民联调中心。自警民联调推行以来,共调处警民联调案件1494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诉前联调减少诉累。2009年,区法院按照区委关于建立“大调解”体系的要求,成立“朱学军法官调解工作室”,工作室至今共办结案件2100余件,调撤率达74%。2010年调解工作室积极尝试在辖区四个街道建设覆盖49个社区的调解服务网络。同时,朱学军受聘杭州电视台“和事佬”栏目,深入纠纷一线参与电视调解,被市民评为杭州市首届“十大金牌和事佬”。

3、民间联调发掘民力。根据市、区推进社区(村)“和事佬”协会工作要求,2009年至今,我区共成立“和事佬”协会108家,“和

事佬”人数达 2096人,累计调解纠纷876起。我区在九堡镇成立了“老娘舅之家”,为人民调解员提供学习交流、疑难会诊、学术探讨、课题调研、听证观摩的平台。目前 “老娘舅之家”已帮助基层调解员解决疑难、重大纠纷25起。

4、专业联调破解难题。在开展“律师进社区”工作中,我区根据各社区经济发展状况、人员构成、地理位臵、法律需求等因素,将现有社区分为老小区型、撤村建居型、新建商品房型三类,派驻不同特长的律师进驻,最大限度地发挥律师特长。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律师值班1750人次,解答法律咨询达2228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2份,化解矛盾纠纷92起,实现了“民有所求,律有所为”的共赢目标。

四、坚持完善制度,在工作机制建设上求长效

1、建立了牵头抓总统揽机制。发挥区委政法委(维稳办)、区信访联席办的牵头抓总、指挥调度的作用,牵头开展了“矛盾纠纷化解月”活动,集中全区力量,区、街镇、村社三个层面的化解率均达到预期目标,彻底化解了因凯旋路征拆进京上访的谢某、范某,因运河综保工程行政强迁进京上访的章某、金某,因东站枢纽工程拆迁进京上访的陈某。

2、建立了综合预警联调机制。在各街道、镇建立150人的维稳信息员队伍、30人的应急处臵队伍、20人的信访维稳劝返队伍,通过开展走村访户、宣传政策法规、排摸不稳定信息、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和预测社情民意动态等活动,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掌握。同时,积极发挥维稳办的预警预告、综合协调作用,加强对基层组织和指挥部执法

组的工作指导和协调,定期召开稳定形势分析会议,研究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处臵工作。

3、建立了应急处臵联动机制。建立了维稳、公安、信访应急联动机制,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引发的不稳定事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臵。在区维稳、信访、公安三家联动的基础上,街镇一级形成综治委、派出所、信访科联动,村社一级形成治保主任、调解员、巡访队员联动。先后妥善处理了文晖铭苑变电站建设、草庄火灾事故、景华中学建造围墙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4、建立了重点专案经营机制。巩固和发展化解不稳定因素的好经验、好办法,正确运用法律,对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采用一人一策、一案一策的方法化解,全力破解矛盾纠纷利益群体的串联现象,先后化解应某某、张某某等多起积案,成功处臵近年来影响较

五、收获与体会

我区坚持多元化理念,注重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采用全新思路,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1、在于抓早抓小,靠前化解。我区坚持条块结合,开展全方位、多层面“拉网式”专项排查。充分发挥街道、镇民情联系机制作用,通过分片走访、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确保不留排查盲点和死角。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遂一分析研判,按突出程度和问题性质分门别类进行化解。我区还主动邀请国家信访局接访司有关负责人到我区下访调研,联合接待征迁信访群体代表,达到了宣传政策、教育群众、畅通渠道的预期效果。

2、在于各级联动,群策群力。近年来,属地镇街和有关部门对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按照“固定领导、固定班子、固定精力”的要求,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抓好不稳定因素的化解工作。维稳办、信访局、公安分局的“三驾马车”作用有效发挥,协同作战的氛围更加浓厚。

3、在于创新办法,细致工作。坚持把能化解的化解、暂且难以化解的缓解、一时难以缓解的想方设法予以稳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对一些久调不解的矛盾纠纷,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会商化解方案。对一些历史积累、负面影响不大的个性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经济补偿、救助的方式实现了息诉罢访。

积极构建多元化监督新格局 篇3

一是用心提高诉讼监督案件办理质量,提升监督效果。狠抓建议提请抗诉、提请抗诉和建议再审等核心业务,牢固树立抗诉与息诉并行,数量、质量与效果并重的理念,坚持“和解优先,调抗结合”原则,健全完善“检调对接”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二是大力开展调解、审判程序和执行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深入落实修改后民诉法,大力开展对调解、审判程序和执行的监督工作。调查发现县法院在当事人徐某不知情的情况下,主持调解,解除了徐某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两份商品房买卖协议,涉案金额达276万元。该调解严重违背了自愿原则,属虚假调解,该院遂发出检察建议,县法院再审改判,撤销原民事调解书,确认徐某购房协议有效,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成功办理民事调解监督案件3件,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案件3件,执行监督案件23件。

三是积极开展诉讼违法调查和虚假诉讼监督,拓宽业务渠道。坚持把诉讼违法调查和虚假诉讼监督作为民行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备案审查、程序节点核查、调查核实等措施,稳步、规范、协调开展工作。在一起申诉案件中,当事人许某为逃避欠款,伪造证据虚构债务进行虚假诉讼,严重损害了高某的合法债权。通过调阅法院原审诉讼卷宗、询问涉案当事人、约谈原审法官等途径,固定了徐某虚假诉讼和原审法官违规行为的证据,经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原审判决得以改判,原主审法官孙某被免除庭长职务。

论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篇4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的教育现状

目前,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教学工作中的一项显著特点是:民族性特点在课程教学中不突出,主要表现在:

1. 传统民族音乐理论的重视不足

实行民族声乐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民族音乐文化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继承、传播的重要手段,丰富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形式与内容。现今的物质生活,让更多的学生关注于流行风尚和书本知识的学习,生活实践学习少之又少,民族文化就更少涉猎了,学校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好的弥补了这一不足。现有学校中普遍设置《视唱》《乐理》《和声》《练耳》《曲式》《中国传统乐理》与《民族音乐理论》较少出现;《钢琴》这一基础性技能课程已设置,但相应的器乐课却未有涉猎;语言类教学较为注重国外语言声乐的学习,国内各地区方言的规律、特点却少有教授。而且,在已设置的《戏曲》课程中,包含京剧为主题的演唱内容,却限制了学习时间,缩小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扩展面。

2. 世界民族音乐理论的重视不足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使人们更多的关注世界性的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尤为重要。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深受欧洲“Belcanto”唱法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西方美声作为科学唱法标准的声乐教学观念。我国民族众多,文化内容丰富,这种声乐教学方式不能较好地体现出民族性、个性化特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也就不能更确切的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文化素质特点。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的教育措施

1. 转变教育理念

民族声乐的教学实践课程应该依据教学内容特点,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以培养多演唱风格、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各方面整体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所谓转变教育理念,即是对音乐文化的价值理念能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从西方文化一元性逐步迈向多元化的文化价值理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加强中国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族演唱风格的相关理论研究,从梅兰芳等著名艺术家们吸取他们的演唱精髓,逐步从传统的演唱经验发展为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使民族音乐文化的民族性更加鲜明和丰满。同时,针对多元化的民族演唱方法,应该遵循平等的价值理念,尊重各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特色,

2. 改革课程设置

21世纪初我国教育部颁发的《艺术课程标准》中规定,要求广大师生从单一的吸收西方优秀演唱方法的局限中走出来,更加多的体味我国自身独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当然,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在教育教学课程中的不断强化,遵从现当代文化多元性、世界性的时代特点,以有别于外来声乐艺术的声乐教育形式为根本出发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课程编排,强化师资队伍,吸收更多的全面型人才;遵循“系统性、实践性”的课程设置原则,是学生们更好地把我多种形式的演唱风格和技巧,丰富演唱情感、增长实践经验。

3. 丰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设置,是以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的,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模式的多样性。传统教学中的师生间的一对一授课的固定性,决定了其教育方法的片面性,声乐艺术理论知识面较窄,学习面较为单一。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这一弊端,以小组合作、一对一强化、大堂公开课穿插进行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适应了现阶段学生资源扩大的现实需求,节省了教学资源,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丰富了每一位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了学生间的竞争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整体水平。

4. 增强师资力量

全面的、综合性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实现。为了适应这一目标,民族声乐教师必须具备多项素质要求。一是具备正确的艺术教育理念,对多元化的文化教育思想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度和经验性,摆脱传统观念中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的片面化。二是具备较为准确的理解力和表现技能,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体会人民群众真实的感情生活,创作出更有表现力的作品。

三、结语

多元的文化格局背景下,追求声乐艺术的民族特色,是民族声乐教育体制不断创新教育模式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脚点,针对声乐文化教育现状中存在的较为显著的传统民族音乐理论的重视不足、世界民族音乐理论的重视不足两点,提供了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强化的方面,即转变教育理念、改革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模式、增强师资力量,通过这些方面的加强,希望对后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提供一定的助益。

参考文献

[1]令狐青.高校民族声乐教育对多元文化的吸收及其自身演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

[2]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民族声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4(2).

[3]石尧尧.我国原创民族歌剧对高等民族声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J].艺术研究,2015(1).

多元文化格局 篇5

助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中央、省、市、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有关精神,根据《云岩区城市基础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和《云岩区“十大党建项目”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助推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推进XX辖区区域化党建工作进程,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社区“服务、管理、凝聚、维稳”功能,为建设“幸福云岩”打牢基础,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这一中心任务,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为动力,构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多元集约利用模式为基础,政社协同管理体系为架构的“一核多元协同”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助推社会管理创新,使党组织、党员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在区域化党建平台上找到着力点,形成合力,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二、目标要求

在当前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通过理顺关系,健全机制,筑牢社区党委核心地位;通过科学划分,共享资源,构建多元集约利用模式;通过合理配置,共筑共 建,搭建政社协同管理体系,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各项工作。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作为区域化党建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真正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惠。

(二)社区领导,辖区联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科学管理、规划引领、政策指导、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领导和监督作用,健全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形成推进构建“一核多元协同”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的整体合力。

(三)深化自治,共筑共建。健全完善社区居民自治体系,逐步拓展自治范围,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共筑共建、共建共享。

四、实施内容

(一)理顺关系,健全机制,筑牢社区党委核心地位

1、理顺关系,增强社区各类党组织归属感

(1)进一步明确“一委一会一中心”(社区党委、社区居民议事会、社区服务中心)组织构架。明确社区党委直接接受区委领导,社区服务中心直接接受区政府领导,同时接受区职能部门的指导;社区党委和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统 筹区域内党务、政务工作。接受区委、区政府每年对社区党委、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的考核。社区居民议事会按照“三制两委五规”(选举制、席位制、常设制;社区事务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事务监督评估委员会;议事规程、报告规程、表决规程、评估规程、例会规程)的模式健全相关制度和机构。

(2)理顺社区各类党组织关系。将居委会书记代表、辖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及辖区内“两代表一委员”等列进党委班子,并通过党建联系会议等机制,进一步打破区域内不同类型党组织之间的壁垒,形成社区党务共商、事务共管的工作格局。

2、健全机制,确保社区党委工作有效运转

(1)完善社区党委运行机制。社区党委实行党代会年会制,定期召开社区党代会或党员大会,社区党委向大会报告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研究决定下一阶段主要工作任务及其他需要社区党代会决策的重大事项。实行分工负责制,社区党委委员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并根据党委决定,牵头落实相关工作任务。实行工作例会制,定期召开党委会议,研究、讨论、决定社区党建及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等重大事项;及时通报各党委委员分头负责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研究提出推进办法。实行工作情况通报制,对党委会决定的重大事项,定期向区委汇报进展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向辖区党员群众通报,接受群众监督。实行“十联”工作机制,发挥社区党委协调、沟通、整合作用,调动社区 各种资源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实现党员教育联管、思想工作联做、普法教育联抓、社区治安联防、社区环境联治、公共设施联造、弱势群体联帮、社区文化联办、社区文明联建、和谐社区联创。

(2)建立社区自治参与机制。注重提高社区党委做群众工作的水平,提升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的能力,实行“三会一评”(群众意见收集会、议题讨论会、社区党委议事决策会和述职述评)制度,通过“社区居民提议、社区党委决策、社区服务中心执行、成效接受群众评议”的方式,组织驻区单位、居委会、工作站、社区内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机构,以及群众有序参与社区管理服务。

(3)建立“双向”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党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双向”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及时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加大对社会中有影响力群众的教育培养力度,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4)建立健全基层党务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坚持科学导向、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分类指导,透明公开、动态管理的考核原则,以党组织、党员、党务工作者为对象,以基层党务考核评价信息系统为载体,明确、细化、量化考评项目、考评指标、考评标准与考评方法,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

(5)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按照“思想政治 要建强、干部队伍要建强、工作作风要建强”的工作要求,引导各类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创先争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深化实施云岩区“十大党建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发展。适时开展评先表彰活动,对富有成效、深受党员群众欢迎的基层党组织给予表彰奖励。积极培育并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示范效应。

(二)科学划分,资源共享,构建多元集约利用模式

1、科学划分,设置多元化党建网格

(1)多维网状设置党组织。按照便于管理、便于集中、便于活动开展的原则,以地域为单位,结合各区域实际设置党建网格责任区,依托“责任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功能型党小组等党建资源,开展区域内党建、文化、维稳、公共服务及综合治理联动等工作,实现“一网多功能”,建立起社区党委——党建网格责任区——责任区内党组织的“网格式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

(2)多形式组建党建队伍。以社区党建网格责任区为平台,组建“党员责任区长”队伍,专门负责区域内的党员联系管理、纠纷调解、群众服务等事务;按照楼群、地域、人数为网格,以居民集中活动点为单位,组建“党员居民小组长”队伍,协助“党员责任区长”抓好环境治理、维稳排查、信访调解等工作;以楼宇和功能区为单位,组建“党员楼栋长”队伍,由各楼栋内热心社区工作的党员担任,负责向“党员居民小组长”定期汇报本楼 栋内的群众的工作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2、共享资源,搭建多元化党建平台

(1)进一步加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两级党员服务中心(站),实现党员服务中心(站)全覆盖。不断拓展党员服务中心(站)功能,使之成为组织活动策划、党员教育培训、党员志愿者服务、流动党员管理、党员交心谈心、党内互帮互助的重要阵地,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综合性平台。

(2)设立社区党代表工作室。依托党员服务中心(站),以“社区党代表工作室”、“居委会党代表工作室”、“流动党代表工作室”、“网上党代表工作室”等形式,实现工作室在辖区的有效覆盖。充分利用党代表工作室平台,建立党组织班子成员分片联系的“三联系”制度,进家入户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掌握民诉,实现“党员群众有呼声、党代表有反映、党组织有行动”的良性互动。

(3)探索建立多形式的阵地平台。搭建“一家四站”(社区党员共建之家、直管党员活动站、驻区党员联络站、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工作站)实地工作平台,抓好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和服务。探索建立社情民意数字化管理系统、党代表博客等网络工作平台,提高社情民意收集、转办、反馈的效率。加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社区、居委会终端站点的建设和管理,按照“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地施教”、“因需施教”的原则,大力组织开展辖区内党员经常性教育和各类教学培训及 学用结合工作,切实推进远程教育“以用为本”。推广“党组织议事厅”、“党员议事会”等做法,定期组织辖区内党员围绕党建和区域建设建言献策,拓宽民主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

(三)合理配置,共筑共建,搭建政社协同管理体系

1、合理配置,建立现代公共治理结构

(1)建立健全群团组织体系。以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新型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侨联、老年协会、计生协会等群团组织体系,按照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的要求,实现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健康协调发展。引导群团组织按照社区党建要求,围绕社区党委、服务中心的中心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发动各方群众,取得广泛支持与配合。

(2)加快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采取登记管理和备案管理相结合得办法,降低社会组织成立门槛,确保“十二五”期末每个社区拥有5个以上社会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加快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步伐,建立以区相关职能部门抓组建、社区党委抓管理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双重管理”格局,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全面实现“组织化、全覆盖”工作目标。同时,根据不同社会组织的特点,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范围及内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确保社会组织发展和政社合作的正确方向。

2、共筑共建,发挥公共参与建设作用(1)发挥闭会期间党代表的作用。社区党代表要围绕社区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社区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调研、征集建议、提案等活动,为促进社区发展建言献策。组织开展列席会议、听证咨询、视察、评议、询问、质询等活动,发挥社区党代表在加强社区党内监督方面的作用。组织开展社区党代表接待、走访群众活动,努力把社区党代表培育成为“民意代表”和群众领袖。

(2)发挥在职党(团)员作用。在开展“四帮四促”、“百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在职党(团)员下社区活动”,实行在职党(团)员在社区登记备案制度,每季度至少参加1次社区活动。组织党(团)员与所指派社区群众“结对子”,开展经常性的服务群众活动。在职党(团)员应随时向所在党(团)组织反映社情民意,发挥社区与机关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3)发挥党外人士作用。探索建立“社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活动室”,为党外人士提供服务,活跃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基层组织生活,构建和谐政党关系;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人才荟萃、资源丰富、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他们积极围绕社区建设与管理,献计献策。

(4)发挥党(团)员志愿者作用。引导、鼓励党(团)员到工作或生活所在社区注册为志愿者,组织开展“党(团)员服务先锋行”、“三进三服务”(帮贫助困进家门、文化活动进家门、平安和谐进家门、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双岗双责”(“8 小时内敬业岗”和“8小时外奉献岗”)、“投身志愿行动,争当服务先锋”等活动,为党(团)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供平台。党(团)员志愿者由党员服务中心统筹管理,并为其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5)发挥退休老党员余热。充分调动退休老党员积极性,发挥他们理论水平高、政策把握能力强、威望高、责任感强、经验足、时间安排灵活等优势,引导鼓励他们参与区域党建、互助式养老服务等工作;选聘退休老党员、老同志参与党员服务中心、党代表工作室等阵地平台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策划。

(6)发挥驻区单位作用。建立辖区党委、社区服务中心、驻区单位联系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资源共享、共建事项。社区与驻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利用驻区单位现有设施和资源,向辖区群众开放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场所,逐步建立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协调、规范有序的区域共筑共建体系。

五、工作要求

(一)落实领导责任。社区筹建工作组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意义,把“一核多元协同”区域化党建工作作为下一步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社区党建工作总体布局,落实社区党委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推动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加强业务指导,积极支持和参与社 区党的建设,加大对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力度,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信息、教育、阵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实行分类指导。结合新型社区实际,加快社区党委的建设步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党组织管理范围,灵活掌握适用工作机制等。针对辖区不同类型单位党组织和不同党员群体,在组织生活的内容、形式和时间上,应有所区别。在推进党组织隶属关系调整和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中,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做好思想工作,抓好衔接。

(三)加大宣传力度。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区域内党的建设情况、做法与成效,营造全社会普遍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对实践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宣传推广。

XX街道党工委

多元文化格局 篇6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问题;发展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背景

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发表了其在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的著名论文《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其主要论点可概括为:一、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后被陈连开先生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二、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但它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三、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層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二、目前在“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问题

1.民族隔阂。民族隔阂是民族之间互相猜忌、互不信任、互相戒备的心理感情及其在言语行动上的表现。民族隔阂是在长期存在着阶级剥削制度和民族压迫的情况下形成的,它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具体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由于我国自解放以来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加上历任领导人不断强调民族和谐交往的重要性,所以在我国,民族隔阂是没有存在的制度与阶级基础的。但在历史因素的制约下,民族隔阂问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具体表现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猜忌,不信任彼此,缺少必要的心理深层次的交流等。

2.民族矛盾。民族矛盾就是一个民族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的国家由于消灭了剥削压迫制度,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所以民族矛盾的物质基础就不存在了,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虽然在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况下,还存在着一定的民族矛盾问题,比如说新疆问题,但它不属于民族对抗性矛盾,其性质属于一般性人民内部矛盾,我们不能将之扩大化。我国现存的民族矛盾问题,其实是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不成熟问题的具体化,纵观各国历史上存在的民族矛盾问题,无非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各民族利益诉求之间的张力问题,我们应该在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立场上看待这一问题。

3.民族冲突。民族冲突是民族问题当中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民族之间仇视、冲突、流血事件、屠杀、甚至战争。在当代,最典型的就是巴以冲突、阿拉伯世界中的民族冲突。民族间冲突的根源在于各民族之间存在不平等,造成民族间不平等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国家的民族凭借自身的优势力量去侵犯另一个国家的民族,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来满足本民族的利益;另一种是多民族国家内部存在的民族不平等,一国中的主体大民族在资源占有,身份地位,以及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在我国,自从建国伊始,我国就实行了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重点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度发展

1.加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一般来说,民族问题的出现时由于民族认同强,而国家认同弱而造成的,加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就是强化国家的感念,弱化狭隘的民族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概念,弱化本民族的概念。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度发展,必须要强化国家认同,即我们属于共同的民族:中华民族。这方面国家应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加强政策落实和教育普及。进一步加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灌输,构建一个巩固的一体化的中华民族,将“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落实到行动上。从而在政治这一维度上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做大、做实、做强。

2.进一步促进经济利益分配公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族问题的存在,或者“多元一体”格局不完善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各民族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我们应该促进经济利益分配更加公平。首先,国家应该对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收入转移支付,切实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意图落实到实处。其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制度,政策等工具,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建设,市场制度完善,给予必要的扶持力度。最后,应积极推动中东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交流,商品流通,人员流动,将少数民族同胞导向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就业。

3.保护和尊重民族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它在内部成员之间起到了纽带作用,在和谐稳定发展中,起到凝聚的作用。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的存在,更要保护和尊重民族文化,同时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建设。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做到各美其美,美而不同,美美与共。让多民族文化汇集融合,为中华文明的深化传播添砖加瓦。

四、结语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格局,虽然还是存在一些民族问题,包括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但我国不存在民族冲突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和谐稳定繁荣发展,我们应把“多元一体”格局进一步深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崛起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孙秋云.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2:58-63.

[2]赵旭东. 一体多元的族群关系论要——基于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想的再思考[J]. 社会科学,2012,04:51-62.

[3]沈萌. 民国以来宪法文本中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思想”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3.

多元文化格局 篇7

一、理论症结

长期以来, 师德认知理论与师德建设实践不相匹配, 究其原因, 乃是师德认知理论没有全面反映师德实践的主、客体全貌。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反映论。师德认知理论即师德认识论, 应该也必须遵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反映论。它是按照实践认识论原理, 在师德建设实践基础上建构的认知理论。而长期以来, 师德认知理论脱离师德建设实践的主客体结构, 形成了一条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和一个单极认知思维定势, 成为制约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一大理论症结。

1. 学界流行的师德问题认知“三步走”路线

翻开有关师德问题的专著、论文、教材等, 不难发现, 这些成果均把师德建设的对象瞄准了一线任课教师, 把师德问题的始作俑者定位于一线任课教师身上, 并大致按照一条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 采用单极思维方法, 建构自己的师德建设理论。这种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和单极思维大致如下。

第一步是列举出一大堆师德失范的种种表现, 如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与价值观扭曲、物欲膨胀、以教谋私、以分谋私;敬业精神缺乏, 不备课、不学习, 学术浮躁, 急功近利, 学术造假;言行举止不文明、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示范作用欠缺;上课自由散漫、体罚学生、侮辱学生, 等等。

第二步就是找出造成师德失范的原因, 诸如市场经济导致教师极端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抬头, 价值观发生偏颇;我国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大量外来腐朽观念侵蚀了教师的灵魂, 使部分教师的价值观扭曲、功利主义加重, 看重物质上的索取, 背离了“为人师表”的价值取向;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监管措施不到位, 管理力度不够;师德监督乏力、评价机制不健全。

第三步就是依据上述师德失范表现和缘由, 提出应对策略或者拿出针对一线教师师德的一篮子整改措施。如强化师德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 使师德建设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强师德教育, 强化师德自律;落实有关师德规章制度, 维持对师德失范的高压态势, 使师德他律刚性化;加强师德监督力度, 健全师德评估体系, 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督导机构, 随时查找师德问题;不定期组织学生评教, 以开展“人民战争”的方式, 将教师的一言一行纳入广大学生的监督视野, 把人民教师置于“天罗地网”似的监控之中。

上述就是学界比较流行的师德问题认知的“三步走”路线, 即师德下滑表现——成因——对策。这是典型的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 它的片面性和单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在师德问题的成因上, 把教学一线教师看作是导致师德下滑的“元凶”, 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师德问题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履行责任与义务而造成的师德失范。另一方面, 在应对策略上治标不治本。由于对成因的片面理解, 消除这些成因的措施与对策当然也是片面的。现实也表明, 只面对教师一方, 而忽视师德问题的更深层次根源的揭示, 无法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师德问题的应对措施。

2. 对师德认知单极思维的哲学分析

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违反了马克思创建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 师德实践主、客体认知的片面性。

无论是师德实践, 还是师德建设实践, 都具有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师德实践的主体是教师, 师德实践的客体主要是学生, 也包括社会各界人士;师德建设的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领导与学生, 甚至还包括社会各界, 他们都负有建设师德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师德的好坏, 固然与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有关, 但是, 也与学生的学德、领导的官德、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密切关联。师德实践是师德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行为过程, 而非教师单方面的行为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凡是实践活动, 均有自己的主体和客体。实践结果由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相互作用而促成, 并非实践主体单独一方所致。师德建设也是一项实践活动, 师德建设实践的效果如何, 不单独取决于教师一方, 而是取决于师德实践的相关各方的共同作用。而学界一直流行的师德考查方法, 并未将师德相关的各方都考虑在内, 只是把眼睛盯在一线教师身上。治理师德下滑, 就是单独治理教师, 不包括对“教育管理者”的官德治理。“管理者”来领导实施师德建设与师德培育, 他们具有师德建设的决策权和师德评价的解释权, 而他们也是师德培育的重要对象。师德与师德建设的实践结果, 由管理者、学生、社会公民与教师共同相互作用而形成, 怎么可以把师德治理的对象搞一边倒, 片面对准一线教师呢?

第二, 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道德观, 导致师德认知上的偏差。

一谈到道德下滑, 人们就不由自主地将这种下滑的根源归之于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它导致人们见利忘义、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这是一种经验主义的直观独断论, 是形而上学绝对静止观点的翻版。马克思主义向来反对超时空道德论, 认为道德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道德, 也不存在一种一劳永逸的道德。在封建社会, 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由其决定的道德观念必定是男尊女卑、家国不分的封建皇权至上论、等级秩序观、家族宗法礼教, 等等。在封建社会的家庭中, 男家长具有至上权威, 因为全家老小全靠他种地打粮维持生存。一个家族是一个小家, 整个天下就是由这些小家组成的一个“大家” (国家) , 这个“大家”的家长就是封建皇帝。因此, 包括君主制、家长制、等级制等意识形态, 因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均具有进步意义。与此相应的师德观念, “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等, 也是当时生产力状况的产物, 我们现代人能说这些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在当时是错误的吗?同样, 今天我们实行市场经济, 也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因而由市场经济内生出的道德理念, 也具有进步性。市场经济就是平等交易、自由买卖, 因此自由、平等就是最合理、最正义、最大的道德。自由、平等、竞争、物质索求, 都是市场经济内生出来的正当道德取向, 树立这些市场观念都是道德的。既然如此, 能说我们的人民教师有物质诉求是错误的吗?既然我们实行市场经济,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教师的正当物质诉求有何不道德?即便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有引起道德滑坡的可能, 但是人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 来看待当今社会道德和师德滑坡现象。当今的公民道德滑坡和师德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总体爬坡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表面看是道德滑坡, 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总体过程中的道德爬坡。人们不能只看到眼下表面的道德滑坡, 而看不到道德总体上的爬坡。道德滑坡是道德爬坡总过程中的阵痛, 不代表当今道德发展的主流。同样, 师德也是如此。这就是道德、师德发展的辩证法。不懂得这一辩证法, 就不能正确看待当下的师德问题和师德建设;不懂得这一辩证法, 就把教师的正当物质诉求看作是师德下滑, 把教师看作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超人乃至“神”, 而不是把教师当做“感性的人”“现实中的个人”[1]来对待;不懂得这一辩证法, 就会把师德建设引向偏离社会现实的歧途, 导致师德培育畸形化。

第三, 师德认知理论的偏差还体现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在师德认知论中的缺失, 以及对待多元道德的片面性。

道德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与社会存在的不完全同步性, 因此, 道德、师德也同样有这两个特点。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漫长的国家, 有着2 000多年的封建传统道德脉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有些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道德思想, 如孝德、诚信等应该积极继承, 而有的道德观念则需要抛弃。但是有些腐朽没落的道德流毒却遗留了下来, 甚至正在死灰复燃。考查师德必须充分重视当今多元道德文化并存的现状, 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它们对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影响, 把握好它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应发挥作用的限度。比如, 强调师道尊严可有利于抵制学生辱师现象的发生, 强调市场平等、贯彻师生民主平等, 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但是, 过分强调师生平等, 并完全与市场平等混同, 则会淡化“尊师重教”, 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我国封建等级制度与等级伦理思想, 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 使得中国下层劳动人民, 当然也包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 长期受到人格尊严上的压抑。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行, 一下子唤醒了国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意识, 往往会产生对这些旧道德观念矫枉过正的现象。新的道德观念在冲垮“师徒如父子”等旧师生等级观念的同时, 也重创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所以, 正确对待多元道德, 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极端化, 对于师德认识理论的合理建构, 意义不可小视。

新时期师德认知所违反的上述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原理, 正是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培育陷入误区的理论症结。

二、现实症结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文化价值结构的多元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依然存在着如下多种文化价值:封建官文化价值、等级文化价值、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极端个人主义文化价值, 这些文化价值形态在当今并存[2], 都对师德认知与师德建设产生影响。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情况:管理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 依靠自己手中掌握的教育教学资源 (比如课时、教学岗位、职称评定、工资晋级、专业培训、学历进修、评优选模, 等等) 的优势, 顺势掌握起了师德建设的领导权、解释权、评价权, 将自己凌驾于教师之上。一线教师只好依附于人人称呼的“领导”或者管理者。在这种情势下, 一线教师如何保持自己的高尚道德?这必然导致部分教师势利眼、落井下石现象的发生。教师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制的实施, 在某些学校导致的现实后果是教育内部阶层的分化:一方是官文化群体, 一方是教师亚文化群体;一方是“资本家老板”, 另一方是这些“老板”雇用的“工人” (一线任课教师) 。“老板”高高在上, 不断强化官文化价值和竞争文化价值, 挑起教师之间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和矛盾加剧, 而“老板”趁机从中渔利, 充当他们矛盾的天然裁判, 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和权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作用下的竞争, 嬗变为一种新的竞争文化价值, 被“老板们”看中, 在教育界越来越发挥着一种极其特殊的作用。个别教师为了维持自己在单位部门里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 昧着良心, 不择手段, 讨好“老板”, 而老实人只能充当最好捏的“软柿子”, 在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长此以往, 就出现了“老板”无“官德”、“工人”无师德的局面。

在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内部, 职务级别严格、上级聘用下级, 虽有民主成分参与, 但由于官文化价值与官僚主义思想的残存影响, 形成了下级依附上级、一线教师永远是最底层下级的局面, 可谓封建等级文化价值有了新的变种。初级阶段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形成了一种多元并存、相互交织、互相嫁接、独特的文化价值生态。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与相互作用,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 也是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 而这正是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培育中的现实症结所在。

新时期, 师德实践与师德建设理论, 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 人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新形势下师德问题所发生的新动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尤其要看清, 新形势下多元文化价值格局的存在现实及其对师德建设和师德培育的影响与挑战;看清师德认知理论中存在的单极思维定势、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的师德反映论。唯如此, 才能提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目标、新策略, 引导我国的师德建设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6.

多元一体格局与民族区域自治 篇8

(一) “多元”和“一体”的关系。

一些学者认为“多元”与“一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多元”是个性, “一体”是共性。林耀华认为, 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构成格局的最为有力的工具和钥匙是“多元一体”这一核心概念。“认识到多元一体, 或说多元中的统一, 统一中的多元, 这一对矛盾确实主导着中华民族的现实格局和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连绵不断的发展, 终于形成今日这样的统一国家;这样一种汉族和少数民族插花分布、交错杂居而又相对聚居的分布格局;这样的一套建立在互补共生的基础之上, 由多种经济文化类型构成的完整的体系。凡此种种, 甚至包括我国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都无不与‘多元一体’这个特征密切相关。”也有学者认为各个民族都是多元一体的。“多元”是指民族来源是多元的, 文化、习俗、语言、宗教等方面也呈现多元的特点;“一体”是不管来源如何, 经济、文化、习俗、语言宗教等方面有何差异, 都认同为一个民族。如果是这样, 中华民族的“多元”是指当代中国的56个兄弟民族, 但中华民族还没有形成为一个民族, 不能称为一体。

对于学者的不同意见, 费孝通先生进行了回应, 他指出:“民族也是有发展的, 有量变, 有质变, 中国各民族是客观的存在, 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整体认同意识也是客观存在, 用‘多元’与‘一体’来概括, 这是名与实的辩证关系, 不能离开这个哲学基础。中华民族已有长期发展的历史, 今后还会既有各民族的繁荣发展, 又有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 同和异还会长期存在, 不是说‘同’就完全一样, 说‘异’就大家分开。各民族的差异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是辩证的统一关系。”

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的大讨论, 学术界在如何理解“多元”与“一体”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即“‘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在起源、形成、发展等方面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 相互补充, 相互依存, 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种一体性, 集中表现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表现为共同关心与争取祖国的完全统一与繁荣富强, 大陆上各民族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所以, 中华民族的‘一体’, 是指各兄弟民族的‘多元’中包含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而不是其中某个民族同化其他民族, 更不是汉化, 或者马上实行‘民族融合’”。

(二) “多元一体格局”的新发展。

1997年, 费孝通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其一, 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 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 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 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 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可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多元一体格局中, 56个民族是基层, 中华民族是高层。其二,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 由于其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 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成了中华民族, 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其三, 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 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 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 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 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 是差异的一致, 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 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费老的这个新阐述, 丰富和发展了他1988年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进一步突出了该理论的特点。 2000年周建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自己对“多元”和“一体”的看法, 他认为“多元和一体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 始终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多元是以一体为前提的, 是国家和民族统一条件下的多元;一体是以多元为载体的, 抹杀了多元, 否定了多元的存在, 不尊重和保护多元的利益, 就会危及一体的完整。” 进入21世纪后, 学界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从更加广阔的范围进行讨论, 这会为该理论注入新的思想, 分歧与共识都将促进该理论体系日臻完善。

(三) “多元一体格局”的意义。

在当今学术界, 学者们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认为该理论“是在确认各民族平等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上对现实民族关系的判断, 对研究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同时“提出并通过论证而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在中华民族构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从而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提供了一件有力的认识工具和理解全局的钥匙”。同时, “多元一体格局论”对研究我国民族关系, 对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制定和完善, 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多元一体格局”在民族区域自治中的体现

回顾历史, 中国共产党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就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 并在一些根据地进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后, 1954年全国人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改革开放后, 1984年, 党和国家在总结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宪法里的基本制度具体化为《民族区域自治法》, 同时一些相关的民族自治地区也建立了各自的民族自治方面的法律。进入21世纪后, 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修定和完善了这一法律。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保证。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 实行区域自治。采用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解决民族问题, 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 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

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 统一是自治的前提,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一体”。同时, 民族区域自治坚持从各民族、各区域的特殊情况出发, 依据特殊情况处理特殊问题, 极大地照顾了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上与其他地区的差异, 从而使他们既能保留民族特色, 又能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这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提供了条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 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道路, 稳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架构, 充分显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首先是基于一体的制度设计。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发展看, 国家层面的政治整合是基于多重统一性和国家的整体性而展开:“多重统一性体现在方方面面, 主要有国家主权的统一性、领土的统一性、法律与制度的统一性;经济生活方式与规则的统一性;核心价值的统一性等。国家整合正是借助这些统一性获得实现的, 反过来, 国家整合就是要保障这些统一性的巩固与发展, 从而使国家保持内在的统一、完整和有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体性主要通过国家的统一性体现出来, 是统一在一个政治体系中。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创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是新中国在调整国家一体与民族多元二者关系必然的制度选择。这一制度注重了各民族群体在权利意志和权利秩序上的互动, 尊重各少数民族群体的权利和利益, 从而得到了各少数民族群体对这项制度的极大支持与尊重, 实现了国家一体与民族多元的良性互动。

同时, 民族区域自治也是基于多元的制度设计。民族区域自治的多元性在于它以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以民族成分、区域界线、行政地位、经济发展为要素, 在民族区域自治的级别和类型上是多元的, 有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旗) 三级。这一制度的民族属性要求在民族地区以法律手段合理保障各民族的特殊合理利益及其法律传统的特色, 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存在基础和追求目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化了国家政治制度的功能, 使得少数民族的多元性的法律制度体系, 更加规范化, 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 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 各基本法调整民族关系的条款和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相并存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宪法中, 明确的规定了各民族平等, 平等的享有各项权利保护。同时, 又有相关的法律制度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特殊的保护, 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民族区域自治独特的自治机关设计以及所拥有的自主权, 都充分体现了“多元”的理念, 在国家一体中保有特色的多元部分。

三、结语

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

随着“多元一体格局”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我国的政治格局也会随之相应变化, 同时也会为如何解决民族问题, 促进多民族共同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开辟新的视角, 为增强民族凝聚力, 维护国家统一作出巨大贡献, 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加速社会繁荣进步。

参考文献

[1].林耀华.认识中华民族结构全局的钥匙[A].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2].陈连开.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及其多元一体[A].载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3].陈连开.民族研究新发展的良好开端——1990年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纪闻与体会[J].西北民族研究, 1990

[4].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 1997:10

[5].周建新.关于“中华民族”称谓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 2000

[6].戴毅.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

[7].付春.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多元并存——音乐传播的新格局 篇9

音乐是一条河, 这条河载着歌舞乐的交响巨轮跨过时空从远古走来, 至今源远流长从未间断, 靠的是什么?答案十分肯定, 那就是一代代人对音乐的传承。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古老的乐器编钟、古琴仍在鸣响着盛世遗音, 原生态歌舞至今仍活跃在璀璨的舞台上, 这穿越千年时空的奇迹使我们足以感到传播所产生的威力。

传播是一个外来词, 大意为“共同分享”。指有与他人共享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引用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戈德在《传播的定义》一书中的话“传播就是使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独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1]由此可看出“传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 任何地方, 只要有文化、艺术, 包括音乐, 就一定会感受到传播的力量。

本文只就音乐传播的类型、途径, 及其影响做一些探讨, 关于音乐传播的价值观, 音乐传播的倾向性和音乐传播的失衡现象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二、音乐传播的发展脉络和类型

1. 口头语言传播

口头语言传播, 是人类文化发展和传承中最早的传播媒介形式。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口头语言传播仍在发挥着极大地作用。回顾中国音乐几千年的历史进程, 口头语言传播始终以“口传心授”、“口耳相传”的原始方式, 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 将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延续至今。如流传千年的藏族说唱史诗《格萨尔王传》、彝族的《阿诗玛》;被看成是中国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福建《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古琴”、“中国京剧”等, 都是语言 (口语) 传播的结晶。

口头语言传播的最大特征就是“口耳相传”, 尽管它比较原始, 与现代传播方式相比传播面较窄, 但由于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交互性、生动性、情感性和灵活性等优点一直被人们所接受和采用。比如古琴弹奏与打谱, 民间说唱和戏曲的演唱, 民间乐器的演奏等历来都是靠“口传心授”来传承的。还比如民歌的传播主要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的, 如南方少数民族的“对歌”、“三月三歌会”、“跳月”、“歌圩”;西北地区的“花儿会”, 土家族的《哭嫁歌》等。这种传播形式由于是面对面的直接进行, 不需要通过其它媒介的介入, 使传播过程带有较大的感性色彩, 传授双方既可以有所选择, 又可以对传播的结果做到及时反馈, 信息共享, 体现了传播的直接性和灵活性特点。

2. 文字媒介传播

文字的发明相对于口头语言是一种文化上的进步, 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字不仅可以记录下语言的信息, 作为语言的固化形态, 而且还能够做到永久保存。随着文字媒介的产生和应用, 使音乐的传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障碍。从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中, 我们知道了远古时期人们的音乐概况;从擂鼓堆出土的编钟铭文中, 我们了解了春秋时期音乐的律制和音乐的地位, 以及诸侯用乐制度。正是由于文字的媒介传播, 使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和了解到音乐历史的发展状况, 学到先进的乐律、乐论典籍。在传统音乐的文字媒介传播中, 主要是乐谱的传播。

乐谱是由文字符号和音乐符号共同构成的, 中国传统记谱法就运用了文字谱来记录音乐的符号, 如公尺谱、减字谱、律吕谱、宫商谱和锣鼓经等;而在乐器演奏中的记谱则采用了指法谱, 如古琴、琵琶谱等。另外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出现了了图形谱和实物谱等。

现在以乐谱为媒介的传播方式正呈现出强劲的势头, 简谱、五线谱、六线谱记录的音乐作品每年都以数以万计的品种和数量在世界各地传播。特别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高度发展, 音乐以教材的方式已经进入一批批、一代代学生的手中, 社会音乐教育上的各类音乐培训、考级 (声乐、器乐) 等都指定了专门的乐谱版本, 可以说乐谱传播已成为推动音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 广播电视与音像制品传播

广播、电视与音像制品的传播完全是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的产物, 广播是借助无线电波传递声音, 除具有时间性外, 广播可以超越空间, 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递。

电视同样也是借助电子技术传输声音和图像的, 它既可以做到远距离传递, 同时可以视听结合, 满足了多层次人群的需要, 使人类的视听觉感官系统得到扩展和延伸。电视还有另一个特点是所播出的节目可以通过录像带保存, 多次反复播出, 因此电视具有可保存、传播范围广, 传播距离远的特点, 比起语言、文字、乐谱的传播更有优势。电视在音乐传播上的优势已经被人们认同, 从1 9 8 2年至2 0 0 8年连续举办的十三届《全国青歌赛》和七届《南宁民歌节》, 以及《中国艺术节》和《春节联欢晚会》、《欢乐中国行》、《同一首歌》等节目中, 明显感到电视媒介的传播已经影响并主导着观众的审美趣味。

音像制品的产生历史虽然不太长, 但传播的能量之大、速度之快为2 0世纪8 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大陆音乐吹来了阵阵春风, 其势头至今仍旧强劲。成立于2 0 0 1年6月的《女子十二乐坊》就是很好的例证, 在义晓编著的《他们为何大红大紫——新世纪中国流行音乐侦探》一书曾摘自2 0 0 4《年中国文化报》的一篇题为《秣马厉兵、音箱输出一派忙》的文章中报道:

中国女子现代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近一段时间炙手可热, 其演奏专辑《自由》在日本创下销量奇迹, 据说至今唱片销量已接近2 0 0万张, ……[2]在本书中还报道说由于受女子十二乐坊演奏中国民族乐器的影响, 中国二胡在日本已由原来三万多元一把卖到了五万多元一把, 且还要登记排队订货。另一个典型事例便是2 0 0 4年中国流行歌坛杀出的一批黑马—刀郎, 仅唱片《2 0 0 2年的第一场雪》为主打歌的正版销量就高达二百七十万到三百万张之间, 创下了中国内地流行歌手唱片销量的最高记录。[3]那么我们自问以下, 音像制品为什么会如此受到大众的欢迎, 其传播为何如此之快, 覆盖面几乎包括所有人群。回答是音像制品在传播中不像广播电视传播那样受播出时间限制, 其作品可以永久保存收藏, 购买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对其进行选择, 既可反复聆听也可与他人交换分享。这些优势在音乐的传播中为人们的消费者或者作为娱乐带来了个性化的需求。单从这一点来说, 是其它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

4. 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是在互联网、数字广播、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 它突破了时空限制, 以其自身的即时性、交互性、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等优点掀起了一场颠覆性的媒体革命, 成为当前最受大众欢迎的传播形式。

网络作为一种新资源, 在实现了由传统媒体单向传播转变为网络化多项传播的同时, 极大地拓展了音乐的空间, 提供了更多信息和机会, 让人们享有更充分的自主权和参与权。[4]也就是说音乐的网络传播不受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时空影响, 也不受虚拟空间因素的阻碍, 极大地达到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传播效率。那么, 现实中的网络音乐传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自雪村最早将《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歌曲上传到互联网迅速流行以后, 网络歌曲便成为了互联网上的一支劲旅, 一发不可收拾。据2 0 0 4年1 1月7日中国音像商务网统计, 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的每日点击率为十八万五千五百人次, “雅虎中国”网站的数据显示该曲上榜六十四天的总搜索量为一千零一十三万四千五百人次。[5]随着网络歌曲的迅速走红, 一大批网络歌手如雪村、杨臣刚、庞龙、香香等名字也红遍了大街小巷。同时由于网络音乐的传播, 也带动了一批产业的崛起, 如出现了M P 3播放器的生产、不断开发的手机音乐播放功能, 手机和电话铃声的制作与下载等, 可以说, 只要有电脑、手机和M P 3就有网络音乐在传播。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 正在使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革, 借用一位评论家的话说, 网络传播, 包括网络音乐的传播如同席卷而来的风暴。

三、音乐传播的现实语境

音乐传播由传统的口语传播、文字、乐谱传播到近年来的广播、电视、音响制品传播, 再到当下的网络传播, 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 但一种传播方式并没有被另一种传播方式所取代, 而且还形成了多元并存的互补局面, 这一点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任何一种事物都存在着正负两面性, 其区别只是正负各自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 音乐传播也是这样。比如说, 传统的口头传播尽管具有直接性、可交流性, 情感性、共享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但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表现在:其一, 空间范围较小, 受众面窄;其二, 由于传播人本身的素质条件, 以及口语“稍纵即逝”的特点使传播存在误差, 形成不同版本;其三, 这种传播方式还由于传播人的生老病死原因造成音乐类别失传现象。

文字和乐谱虽然能够做到永久保存, 但其传播由于缺乏真实的情景, 靠的是演奏、演唱者对作品的再现和复原, 所以其传播并不能完全反映作品的真实信息。

广播电视传播尽管延伸了传播空间, 扩展了受众面, 但要受接受信息的设备和播出时间的限制, 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以央视《音乐频道》为例, 尽管该频道每天都在播出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 但国内许多地县一级的电视台并没有进行转播, 所以该频道的节目并不能辐射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 这也是电视音乐传播的软肋。

音像制品虽然有许多优点, 如不受时间限制, 便于永久保存, 但由于是单方面接受, 传授双方不能产生交流, 缺乏互动性, 也不能算是尽善尽美。

和以上几类相比, 网络音乐传播可能略占优势, 因为网络媒体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比如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观看音乐音视频, 也可以发表意见, 参与讨论, 同时也可以激昂自己的演唱、演奏在网上发布, 让更多人欣赏。尽管如此, 网络音乐传播的不足也也显而易见, 第一, 网络音乐传播也需要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部分贫困地区, 偏远山区和缺电地区的人们任然无法参与进来;第二, 网络传播的互动是一种“虚拟的面对面”交流, 并不能达到现实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心灵沟通那种口语传播的效果。另一值得注意的是网络音乐传播的同时, 很可能会出现某种音乐文化的泛滥, 一种音乐文化被另一种音乐文化所侵蚀、淹没的现象, 当然这些现象也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成为音乐社会学家目前正在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 音乐传播方式中传统与现代并存已成为一种自然现象, 他们之间并没有互相取代, 也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 而是你中有我、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弥补, 形成一种特有的多元并存关系, 共同承担着各自赋予的音乐传播使命。无论社会怎样发展, 技术如何发达, 他们只会是越来结合的越紧密, 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这就是当前音乐传播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转引自王凌雨, 朱群.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媒介研究[J].中国音乐.2008. (4) :256-263.

[2]义晓.他们为何大红大紫—新世纪中国流行音乐侦探[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5.6:54.

[3]义晓.他们为何大红大紫—新世纪中国流行音乐侦探[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5.6:83.

[4]黎彦.网络传播与音乐行为方式的现代性[J].中国音乐2008. (2) :159-162.

打印机市场酝酿多元化格局 篇10

随着以LED为代表的绿色科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了解与重视, 以OKI为首的LED技术阵营与以HP为首的激光技术阵营之争也开始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这种“双雄争锋”结果也预示着打印机市场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

目前, 全球面临严峻的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 中国的形势也相当严峻。在这种形势下, 节能、环保被各国政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以LED为代表的绿色科技在降低成本、环保节能方面成效十分显著, 因此, 世界各国几乎一致认为, LED开发应用必将引起新的科技革命。

L E D又称发光二极管, 是一种能够将电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LED光源具有低压电源、耗能少、适用性强、稳定性高、响应时间短、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虽然价格稍微偏高, 但一直被认为将不可避免地替代其他类型光源。作为新型绿色科技, L E D光源不仅应用于照明显示系统, 还应用于成像系统。从L E D技术出现以后, 各家打印机厂商都开始积极采取措施, 通过技术、材料和工艺改进, 进一步降低应用污染。而从用户端看, 越来越多的用户对办公环境的健康、安全性日趋重视, 对于以L E D为代表的环保打印技术和产品日趋青睐, 这正是L E D给页式打印机产业带来的核心价值。

房地产投融资格局已现多元化 篇11

多元化融资局面离不开房地产开发企业整体资金渠道的改善,其中,直接融资这几年增加比较快,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房地产信托。统计数据可见,今年第一季度房地产信托环比增长达到12%,可以预计,今后信托在整个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里的比重会越来越高。

第二是人民币房地产私募基金这几年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在发行数量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北京这些地方增长特别快。

与此同时,私募基金投资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这些基金都规避拿地环节,而现在,从前期拿地到后期持有型物业投资,乃至全产业链都有地产基金介入。

第三是海外融资。一些大的品牌企业到海外低成本拿钱,一些中小企业到海外IPO、融资。去年前9个月,海外融资一共才400亿元,而去年第4季度就有200亿元,今年第1季度就达到了300亿元,可见其增长速度之快。

除此之外,企业间通过兼并融资、股权整合实现融资、扩大资产的案例,在这一两年也越来越多。

民间投资同样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现在的民间投资也在发生一些新变化:

首先,由于限购、限贷政策,投资住宅的纯投资性需求已经大为减少。根据世联地产报告,去年世联在全国一共卖了57万套房子,在这些客户里,完全是为了投资而买房的客户占14%,而同样的统计口径,2010年是47%。这说明现在80%以上的交易都是首次置业、改善置业等自主需求,真正为了炒房而进行的投资比例大幅减少,也就是说民间资本进行的房地产投资比例锐减。

其次,原来的一些民间资本是买住宅,现在却转投到了其它方向。大致的情况是,50%左右的资金投到了比如能源、高新农业、科技等领域;剩下的50%资金还留在房地产,但投资已经出现分化,一是买商业地产,二是买证券化产品,三是到海外买房。

值得注意的是,和实物买房相比,这几年证券化投资趋势非常明显。比如买信托、投私募,还有通过银行的理财进行投资。

也就是5、6年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与之前有很大不同,这也预示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由初期的比较粗放、雏形的产业逐步走向成熟,最终将形成一个多元化格局。

多元文化格局 篇12

一、以市场为导向, 制定农村金融主体退出与准入法律制度, 并优化各主体间的内在结构

为了解决农村金融主体之间的内在结构矛盾, 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 制定比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主体准入与退出的法律制度, 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 进一步协调各主体间内部结构使其形成竞争、有序、健康的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1.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农村金融主体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

在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 可以如下步骤进行操作:一是认真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调研分析, 依据“优胜劣汰”的市场原则, 使那些严重资不抵债的农村金融主体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同时在市场需要的地方新建一批。由此提高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和农村金融的效率。二是还应配套规定储户存款保险制度和农村金融主体破产法律制度。前者为保障金融机构破产后储户的利益, 进而维护农村安定团结的问题;后者用以解决破产后谁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承担多少法律责任的问题, 即以法律形式明确真正的责任主体, 防止农村金融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相互推诿责任, 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高效率发展。

2. 构建内部协调、良性竞争的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中发 (2005) 1号) 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06) 1号) 文件, 均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 大力培育小额贷款组织, 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 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和扶持力度, 有效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务充分性的要求。在保有目前农村金融主体结构种类的前提下, 明确各主体分工, 优化其内部结构。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农业银行, 扭转其近年来出现的“离农”倾向。二是逐步调整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范围, 使其从农村吸收的储蓄资金真正做到取之于农, 用之于农。三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和社区基金, 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四是深化农信社产权改革。五是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金融服务领域。六是积极引导规范农村民间金融主体, 使其不断的发展壮大。要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入手, 在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准备金率和资金充足率及实行风险责任自负的情况下, 引导和鼓励民间的小额信贷银行、合作银行、私人银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 使其合法化、公开化和规范化, 并纳入到农村金融体系中加以监管, 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 同时建立相配套的市场退出机制。

二、深化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

1. 央行和银监部门要切实发挥在控制利率风险上的基础调控作用。

一是建立风险防范预案。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分析研究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和利率工具操作的经验, 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农村利率市场化可能出现的风险, 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预案, 使利率杠杆作用得到真正发挥, 并确保利率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建立信息监测分析系统。金融监管部门须对金融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 并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监管对象的整体数据, 进而对数据迅速地加以分析和处理, 做出有充分依据的监管决策, 确保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行。三是建立诱导机制。金融监管部门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激励农村金融机构从事有效的金融供给, 引导农村金融机构转变经营机制, 确立以“三农”生产经营的合理资金需求为目标的经营方向, 寻找既能够将利率改革带来的增量资金用于支持“三农”发展, 又能够防范利率风险的信贷方式, 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

2.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风险责任,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推进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根本的要素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自身。农村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从而明析产权、明确风险责任, 使利率改革建立在市场化制度的基础之上。农村金融机构还要建立扁平型的经营管理模式, 使经营和管理紧密结合, 减少管理层级, 提升经营水平, 实现业务处理的标准化、批量化, 使经营管理机构能随时应对市场情况的变化做出迅速决策。同时还要建立较完整的农村市场资源信息库, 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农村金融机构的数据分析研究系统, 进一步保障农村市场业务的实施。

3. 确立完善的资金定价体系。

要建立完善的资金定价体系, 实现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利率形成机制。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内部“利率定价统一性”。一是要按业务品种、部门、网点进行成本核算, 并根据客户的信用风险、综合收益、筹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建立综合的测算体系, 以灵活制定合理价位, 并将成本核算的结果用于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 使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根据利率变化而进行理性的经济活动, 防止出现不计成本吸收存款、不顾收益让大量高成本资金闲置的现象, 培育农村金融机构独立承担风险的能力。二是建立动态的利率风险衡量体系。要根据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总额、结构、期限变动, 以及社会平均利润率变化和利率调整可能引起的利率风险, 建立动态的利率风险衡量体系, 及时调整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 并对存款、贷款利率水平和利差最低水平做出限制, 将利率风险控制在事先规定的限度内。三是建立健全定价程序的分级授权机制, 规定不同产品、不同价格、不同管理人员的不同授权, 以控制因利率浮动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四是自主根据市场需要推出不同风险收益水平的金融产品, 能够充分体现风险收益水平, 形成不同风险收益组合的利率体系。

4. 创造良好的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外部环境。

一是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部门对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支持和配合, 做好对社会各界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 使社会各界理性地看待农村利率改革, 消除改革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法制建设, 尽快完善有关法规, 促进农村利率风险管理规范有序。三是建立财政贴息和担保制度。由于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低, 要设立一定的财政贴息和担保制度, 对一些农村企业和农户给予贴息或担保, 用财政手段来弥补市场利率均等原则对农村经济主体的影响。

三、建立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

当前, 能够对农业的发展起到直接帮助的是农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是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 它承担着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业务的政策性贷款、专项贷款, 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的无偿性拨款和有偿贷款。但由于财政拨款有限且常常不到位, 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严重不足。农村信用社实际上也是按商业化的营利性原则进行经营, 因此与农业银行一样, 不可能很好地履行政策性职能。

由于市场选择以及政策不到位的原因, 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主观上缺乏支持农业发展的意愿, 在客观上缺乏支持农业发展的措施, 农业发展缺少应有的资金支持。在此情况下, 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弥补市场行为的失灵, 大力发展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通过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介入, 在金融机构和贷款人之间筑起一道防火墙, 提高农业贷款人的信用, 分担金融机构的风险, 促进农业现代化所需的资金融通。另外, 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本身具有资金放大的功能, 可以以有限的财政资助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农业政策性担保制度可以有效的促进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信用制度形成。“信用作为本质的、发达的生产关系, 也只有以资本主义或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流通中才会历史的出现”。信用产生之后, 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的发展。信用要真正发挥作用, 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可以促使人们养成诚信的习惯, 同时也可以将城市金融机构中已经得到普遍运用的信用评级制度推广到农村。

在具体制度的设立上, 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是单独设立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 专门对农业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融通进行担保;二是依托现有政策性担保机构, 增加农业担保业务;三是调整我国政策性担保体系, 整合现有政策性担保资源, 成立统一的政策性担保机构, 开展各种政策性担保业务。相比较而言, 我国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设立的方式在发展方向上应选择第三种方式。目前我国政策性担保业务包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住房置业担保、下岗失业人员小额信贷担保、农业担保等, 这些担保业务隶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 除造成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弊病外, 还造成大部分政策性担保机构规模小, 管理成本高、自身信用不足等缺陷。如果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也单独设立, 不可避免地会同样出现上述缺点, 故应该调整我国政策性担保体系, 分级成立统一的担保机构。

摘要:文章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完善政策法律措施。包括调整各农村金融主体的业务范围, 加大其“支农”力度, 加强相互之间的内部协调能力;完善对农村金融主体的监督体系, 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善担保机制, 培育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 改善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 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主体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 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主体格局, 促进中国农村乃至整个金融机构的深化改革。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主体,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法律措施

参考文献

[1].徐诺金.论我国金融生态若干问题.http://ifb.cass.cn/show_news.aspid=3990

[2].徐滇庆.制度创新与农村金融改革[J].武汉金融, 2004 (9)

上一篇:废旧轮胎炼油下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