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多元与复合

2024-07-30

文化的多元与复合(共11篇)

文化的多元与复合 篇1

从文化的层面和品类看, 文化大致可分为四个 (多元) 文化类型:即体现时代群体整合、秩序安定或伦理和睦需要的主导文化;表达知识分子的个性沉思、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高雅文化;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为满足百姓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大众文化;传达民众日常通俗趣味的、带有传承特色和自发性的民间文化。

主导文化体现在教化功能之中。每个时代都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统治群体制定的规范, 以便整合或感化公众。统治群体都会有意识制作这种文本, 并鼓励高雅文人作家来参与这种工作, 再借助行政手段加以传输和推广, 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文学特有的审美感染力去达到教化公众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 外来的和本土的垃圾文化充斥今天的生活, 主导文化和高雅文化已有弱化危险。同时主导文化必须走出赤裸裸的教化境地, 借鉴和吸收其它三种文化的营养才能更好发育成长。

高雅文化或称“精英文化”, 是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一种文本。高雅文化文本常常突破以往惯例, 从现实和民间搜索资源, 创造出新的表达形式。如徐志摩《再别康桥》 (1928)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把状语“轻轻”前置, 先说“走”, 而后说“来”, 并破例重复三次: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正因为这类创新句式以及与“轻轻”和“悄悄”的重复出现, 以及使用与此相和谐的事物如“金柳”、“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软泥”、“柔波”、“水草”等, 让人读来入丝入扣入情入理, 进入审美情境魅力之中。

高雅文化创作与接受主体知识分子, 他们可能不合时宜, 甚至为特定社会所不容, 但他们却呈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文化贡献, 而把批判的锋芒直指黑暗丑陋的现实。

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臧克家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1949) 里这样说:“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着中华民族的灿烂和辉煌, 在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腐朽和没落, 真的需要及时地批判和冷峻地疗治。

大众文化具有与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文本不络光碟和大众传播媒介 (如电影和电视) 成批地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大量受众, 是一个基本特征。但贪图太多往往对公众造成传媒“暴力”。

流行是大众文化文本的必然特征, 但流行的结果就是模式化, 而模式化则又距“老化”或“僵化”不远了。大众文化文本的程序化, 如影视剧本、流行音乐、通俗小说中, 好人与坏人、情人与情敌、由顺境转逆境或相反等故事, 大抵是按固定的套路或类型“打造”的, 无论武打、言情、警匪、伦理等题材, 往往都是按明星的类型化特点“定做”的。

大众文化文本另一个突出之处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它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近年拍摄的《手机》、《非诚勿扰》、《让子弹飞》等, 就是当前大众文化的一个典范实例。它们都围绕葛优等几位名角而编造故事, 打造出类型化系列形象, 满足公众的时尚趣味。

民间文化是指体现民众日常通俗趣味、带有传承特色和自发性的文化文本。民间文化虽然与大众文化在通俗性和娱乐性方面颇为相似, 但却不是像大众文化那样采用大众媒介、按市场行情和流行趣味批量生产营销的, 而是往往与前辈具有传承关系, 从日常生活中自发生长出并带有自娱特点的。普通民众没有太高的文化修养, 关注的并非强烈的忧患意识、独到感觉和实现欲望, 而是日常生活过程及其自娱效果。

民间文化如南朝民歌《三峡谣》:“朝发黄牛, 暮宿黄牛。三朝三暮, 黄牛如故。”说的是早上开船看见黄牛, 晚上停船也看见黄牛, 走了三天三夜, 还是看见黄牛那样自然。所用语词都是日常生活常用的, 上口易记, 生活气息浓郁。

“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 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 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 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 把他的硗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恩格斯:《德国的民间故事书》, 《马克思恩格斯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 第401页) 当主导文化、高雅文化或大众文化面临僵化和衰微之际, 民间文化可能成为一种净化的“活性炭”和强健的“液体钙”, 来为其提供文化营养元素。

实际上, 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这四个层面的文化元素往往呈现多元互渗景观, 即多种文化元素交叉渗透于具体文学艺术版本中, 使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难以分辨清晰。这四个层面之间本身是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的, 每一层面都可能出现高低良莠不等的作品。如果只看到文化层面的分别而看不到这种多元互渗, 就会把问题简单化, 从而无法真正认识文化状况与发展方向。

文化的多元与复合 篇2

【关键词】“新锐电影” 全球化 本土文化 多元文化 身份识别

自20世纪80年代“新电影浪潮”后,台湾电影一路向下,跌入低谷。但近年来,以强调“本土文化”的台湾电影在岛内屡创票房佳绩、掀起了久违的“本土电 影”热,其中2008年《海角七号》赢得了7亿多新台票房币,2010年《艋舺》上映第一周打破台湾十几年周票房纪录。这些“本土电影”在一定程度扭转了 全球化下的台湾电影市场被好莱坞所垄断的现实。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是一个融合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先天地具有充当文化载体的优势。以《海角七号》、《艋舺》为代表的 电影,掀起了台湾“本土电影”的热潮。因这类电影大多为新晋导演作品,故本文将2008年以来的台湾“本土电影”称之为“新锐电影”,与80年代“新电 影”以区分。同时以《海角七号》、《艋舺》为个例,剖析了台湾地区“新锐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的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等文化冲突、融合及台湾社会多 元的文化生态。

一﹑台湾“新锐电影”的“本土叙事”

以《海角七号》、《艋舺》为代表的“新锐电影”对于“本土文化”的建构,是台湾电影面对全球化挑战,不得不选择的应对之策。以下从叙事角度、语言、影视人类学、人种志等角度具体诠释“新锐电影”:

1、平民化叙事视角

“新锐电影”的选材视角继承了“新电影”时期平民化传统。从人本主义出发,以社会底层人物为视角展开叙事。《海角七号》以失意歌手阿嘉和助理友子为主 角,塑造了邮差茂伯、客家人马拉桑、原住民父子等几位富有个性的“小人物”,展现普通台湾生活图景。《艋胛》同样从“蚊子”、“和尚”等五个底层小混混的 视角讲述黑道中利益争夺与斗争。平民化叙事视角,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权威话语权,同时本地人物身份能唤起受众强烈主人意识。

2、艺术性“叙事语言”

电影的语言系统主要分为蒙太奇和长镜头两个部分:蒙太奇是一种故事性叙述手法,可以传达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①而长镜头则主张淡化主观色彩,用全 景、深焦距反映事物最真实的面目。台湾电影一直以文艺片为特色,“新锐电影”自然受其影响,其采用大量大景别镜头,以事物或环境为对象,镜头节奏较缓慢, 构建起一卷艺术般的本土文化生态图。《海角七号》中大量海景、稻香等乡土风光,《艋胛》用长镜头展现了上世纪80年代台湾街道、服饰等生活方式,都是本土 化背景运用。

3、本土文化的再现

历史上,台湾地区不断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浸渗,在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文化中呈现了台湾传统与现代、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颇具特色的文化特征。“新锐电 影”采取“弱化历史问题、全景展现多元文化之现状”的态度,重新拾起遗失的文化结晶。《海角七号》中胡琴、原住民“琉璃珠”,《艋胛》中祭拜“祖师爷”、丧葬仪式、“台客文化”等的再现都彰显着浓郁的台湾传统民俗特征。这些源自地方本土特色的生活片段,迎合了当地观众的审美标准。

电影作为“一种涉及许多文化方面的整体”,是现代人将思考、行动符码化的结果。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新锐电影”结合当下台湾社会语境,根据时代所需,选择当下社会现实问题、价值观、文化观等审美方式建构电影,达到“写实”目的。

二﹑全球化的冲击与“本土文化”的回归

一般认为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文化转型②。由于西方文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全球化下,西方文明自然地居于优势地位,蔓延于 世界各地。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文化的差异性日趋缩小,文化同质性越来越明显,各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都把维护自身的存在看作神圣的职责。

首先,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冲击无处不在。可以说,现在任何国家、地区都脱离不了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对本土化的冲击无法避免。现代电影工业本身就 是全球化的产物。《海角七号》中好莱坞式爱情轻喜剧套路,流行元素,一波三折的剧情等;《艋胛》以青春与黑道为主题,斗殴、打杀人等场景更增添电影的噱 头。西方商业化叙事模式无疑充分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内容上,台湾已是全球化的本土。《海角七号》中恒春小镇中各国模特、海滨酒店等体现了工业化已影响到最 边缘的乡村。《艋胛》中“枪是下等人用的武器”的争论,体现了工业化中的台湾传统社会面临的全球化的挑战,80年代的台北街道、服装、电子娱乐等都体现了 现代工业对于传统台湾社会的改变。

其次,“本土文化”的回归是应对全球化的“文化自觉”。随着人们对全球化认识的深入,不少人开始反思全球化带来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局限性,人们日益 怀念乡村、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开始得到重视。《海角七号》展现的“乡土台湾”的全景图,《艋胛》追忆台湾上世纪80年代的社区文化,都恰恰暗合了台湾全球 化背景下对本地文化的回顾和怀念。

三、本土化的全球化:多元文化共存与融合

全球化发端于西方并不等同于“西方化”,企图以同质化的模式建构全球化是错误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具有统一性③。全球化必须以多元文化为前提,全球文化的多 元化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全球化本身是各种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存在的过程④,面对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台湾地区本土自然处在弱势地位。但本 土文化的非中心化也非全然的劣势,相反会显示出全球化时代弱势文化生存的可能性。

1、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与融合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篇3

关键词:教育;多元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33-01

一、多元文化的概念界定

多元文化主义一词的出现始于八十年代的美国,1988年春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一场课程改革成为了后来被学者们称为“文化革命”的开端,这场改革迅速波及整个教育界,学术界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和争论。到九十年代,由于争论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义及相关的争论称为“文化战争”。对于多元文化定义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

日本异文化教育学学会会长、九州大学的江渊一公认为所谓的“多元文化教育”是在多民族国家中对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民族背景的青少年特别是对少数民族与移民等处境较差的社会集团的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在尊重他们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英国的多元教育理论家詹姆斯·林奇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在多民族的社会中为满足各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体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其目的是帮助所有不同文化的民族群体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积极和谐地生活。

因此,综合起来看,多元文化中的文化含义是指区域、社会、集团、群体和阶层中的成员所创造、掌握、运用和共享而又作为社会性遗产代代承袭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方式。它具有超越性,是超生物、超个体、超民族的社会化、理性化的群体文明的产物。

二、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一)多元文化促进了教育思维方式的变革。

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教育具有不同的文化知识,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因此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进行思维的革新,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要求我们变革陈旧的思维方式,培育新的思维方式。多元的思维方式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变量思考问题,从时间、空间,从大千世界,不断变换思维视角,从矛盾的复杂性中认识事物。

教育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就能做到的,因为教育改革涉及到教师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深层变革。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教学技能和模式层面的转变而不转变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那么带给我们的就是一个封闭、僵化的课堂。一味的压抑课堂,不仅教学难以进步,而且教师的创造智慧很难被激发,教师的生命发展也会被窒息。

(二)多元文化促进了教育民主的发展。

教育民主化有三层含义,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是强调教育权利平等,即所有的受教育者,不论其种族、民族、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都应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

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平等的教学氛围是师生民主化的体现。多元文化思潮的到来也让我国传统教育弊端渐露端倪,从以前学生的绝对服从到师生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虽然在处理制度缺陷和改变社会结构上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课程资源、公平享受教师资源,制定适合少数民族文化的教科书,政策帮助来实现教育公平。

(三)多元文化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多元化的教育给我国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以前我国以传统中国式教材为中心到现在逐渐融合其他文化的教材,从而产生一种新的东西,自改革开放来,我国努力接受国外的先进文化和制度,我们既要坚持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尤其要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敢于接纳新思想新文化。

(四)多元文化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往往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们的百家争鸣时期,孔子,老子等学者为了宣传自己政治学说,都曾周游走于各诸国,他们的思想甚至主导了中国大半个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的一个繁荣时期,先后产生了但丁、莎士比亚等思想巨人,文艺复兴同时也是知识由于印刷和在艺术,诗歌,建筑等领域新技术的应用而导致的知识爆炸。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指导和推动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上都作出了开拓性的历史贡献。鸦片战争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人就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批判继承马克思思想理论下,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充分表明,多元文化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创新型人才往往产生于一定的多元化。

(五)利于提倡个性化教育。

从教育公平角度看,学生文化背景差异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多元文化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从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角度,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教育中应该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应努力引导孩子这方面的发展。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实现德智体全面的发展,努力适应社会发展。这种理念体现在课程上就是要通过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来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他们创造平等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曹霞.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3

[2]汤勇.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

[3]孙婷婷.多元文化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D].武汉大学.2009年

[4]李永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新理念》,《江西教育科研》2001 年第 8 期。

[5]方丹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李华.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让增强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J].沙洲职业工学院.

[7]何燕楠,张景书.浅析多元文化背景中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文化的多元与复合 篇4

关键词:多元文化视野,当代声乐教育,复合型声乐人才

现阶段, 就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情况来讲, 我国的音乐学院存在严重复制国外音乐训练的情况, 虽然获得了一些国内外的奖项, 然而同样存在很多不足。因此,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演唱技巧、方法、声乐风格等方面进行训练, 从而使国内外感受到我国的声乐艺术的魅力。

一、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当代声乐教育

声乐, 是音乐表演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典范, 演唱人员应结合声乐作品的风格、时代背景进行表演。目前, 下面将对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进行具体分析。

(一) 声乐教学的分析。声音教育主要通过一对一或是一对二的方式进行授课, 以提高学生声乐方面的技能和演唱方法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 充分挖掘学生的声音特色, 并遵从其个体发展,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训练。与此同时, 可通过分阶段、互换学生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打破唱法教学的界限, 如民族唱法比较擅长的学生, 可向美声特长的老师学习;美声发挥较好的学生, 也可向民间戏曲老师学习, 进而实现优势互补的教学效果, 也达到节约教学资源的目的。

(二) 钢琴艺术教学的分析。钢琴教学, 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环节, 教师可于弹奏的过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 进而确保其能够将声乐教学活动有效地完成, 如纠正发音、音准等, 加强学生艺术方面的修养。

(三) 正音教学的分析。正音教学主要可分为:意大利语、德语、法语, 以及汉语, 语音方面的学习需采取朗诵、绕口令等方式进行训练, 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一些国内外的良好歌唱方法、语音的发音等, 矫正学生于歌唱中的咬字问题和发音不准的情况。

(四) 歌剧重唱教学和舞蹈表演教学的分析。歌剧重唱教学为声乐专业的必修课, 学生通常会通过重唱教学, 感受到重唱艺术所带来的快乐, 同时还可以修身养性, 加强自身的舞台表现力、团队协作力。而舞蹈教学的训练, 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并加强学生舞台的表演能力, 培养学生舞蹈表演时候的信心。

(五) 合唱教学和戏曲曲艺教学的分析。合唱训练是培养学生对艺术规律的理解以及多声部演唱的习惯, 同时可将强其发声方面的技巧和团队协作力。戏曲曲艺方面的教学, 一般在高年级开展, 需实行分组教学, 使学生了解各地戏曲唱腔的特征确保学生能够演唱不同戏剧的剧种, 并掌握戏曲表演的规律。

(六) 音乐剧表演教学的分析。现当今, 音乐剧表演逐渐转化为最具活力的娱乐产业和文化产业。其主要由于音乐剧在题材方面、表演的方式、演唱的形式上均存在多元化特点。所以, 教学中必需要进行这一门艺术表演的教学, 其能够促使声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艺术实践、音乐会

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 能够确保学生对舞台更加熟悉。同时, 为学生营造表演的机会, 可实行不同演唱风格的音乐会、社会实践活动, 进而确保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完善。教师应于教学活动中, 更灵活的通过有效的方法, 促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表演的技巧。而表演并不只是仅靠技术, 同时还应该营造自己的风格、文化、演唱的方法等, 进而实现打破唱法的界限效果, 有效的培养具有复合型的声乐方面的人才。此外, 还能够拓宽学生学习方面的视野、艺术方面的涉猎面, 在声乐教学活动中, 将传统声乐教学的思维模式转化, 树立适宜的教学考核形式, 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日后的音乐教育活动。保障学生的唱法, 能够不拘一格, 了解并掌握更多不同类型的演唱风格。十四届青歌赛张立萍教授发表质疑:为什么那么多的美声唱法均来源于国外的选手和作品?为什么国外很少的选手演唱我国的作品?茉莉花唱响的时候, 有谁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重要, 因此, 我们需为我国的三百多种戏曲和曲艺而感到骄傲, 并将这些特色发扬光大, 建构我国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

三、总结

多元文化声乐中的当代声乐教育, 对于学生的演唱风格、技巧、方法均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学过程打破唱法界限, 鼓励学生多接触一些国外不同风格的声乐, 进而促进我国声乐事业的良好发展, 让更多的国家和人们感受到中国声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艳.浅议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土洋声乐文化演变[J].通俗歌曲, 2014 (09) .

[2]宋委.声乐人才的培养与声乐教学艺术——评《声乐教学艺术论》[J].中国教育学刊, 2015.

文化的多元与复合 篇5

[关键词]文化 多元文化 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 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王勇华(1965- ),女,陕西西安人,咸阳师范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从事高师声乐教学及音乐文化研究。(陕西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26-02

“多元文化”观点是20世纪初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首先提出的,这一观点的提出即刻在西方人文学科涌动起一股“多元文化”思潮,其影响已涉及文化、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多元文化及多元音乐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新观点。将音乐教育置于所处文化背景考察,用文化的思维去研究当代音乐,阐释音乐教育、音乐现象及音乐行为的文化内涵,了解世界音乐教育多元发展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作用,重树音乐教育的民族文化观,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与多元文化

文化历来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之别,绝对的文化一元论是不存在的。关于文化是一元化的观点,是西方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这种观点来自“文化一源说”,认为全世界的文化都是从一个点往外扩散的,而这个点当然在西方。“文化一源说是跟欧洲中心主义相伴随而出现的”①。随着西方社会发展及种族矛盾的日益突出和激化,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清楚地认识到传统西方文化的局限和弊端,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开始认识到他们所承载的西方文化,不过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一枝,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既无法吃掉也无法取代,明智的办法是采取文化认同的态度。于是,多元文化的概念才开始从含混模糊走向清晰明确。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文化既有一元的属性也有多元的属性,都有其合理性。“当一个民族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并按其发展轨迹,通过劳动使其主体意识可观物化为一些具体对象并创造出物质及精神财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其文明程度,这时可以说文化是一元的;而对于不同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有些是相同或相近地,而更多的是不同的时候,毫无疑问,这时的文化必然是多元的。因而可以说,不同民族的存在,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也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②

二、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作为音乐文化大家庭中的音乐教育,从它产生起就伴随着音乐文化,以文化的特性、文化的身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规律存在的。音乐文化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音乐文化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与一切音乐活动相关联,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事物;狭义的音乐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音乐观念和音乐活动行为,一般指广义音乐文化中的精神层面。“音乐教育”概念同样有广义与狭义的解释:“广义的音乐教育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行为,它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广义的音乐教育自音乐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狭义的音乐教育则是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行为,一般指学校音乐教育,也包括现在的家庭音乐教育和有组织的社会音乐教育。”③可以看出,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有盘根错节的联系,尽管如此,音乐文化又不等同于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唯一条件。教育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传承、传播和发展文化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广义与狭义的)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尤其是学校教育,它是传播文化的基地和专门场所,以其自身的一套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一种文化形态一旦进入教育系统,就会以教育自身的规律将其整理、归纳、重组并将其系统化和体系化,最终形成教材并通过授课的形式而实施。可见,若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必然采取上述途径,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三、多元文化与多元音乐教育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文化历来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之别,但绝对的文化一元论是不存在的。不同民族的存在,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因此,我们说社会是由多元文化构成的。在文化的百花园里,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美,都有它存在的权利,因为它反映了不同人的需要。音乐文化属于文化的一种形态,既然文化是多元的,那么音乐必然也是多元的。如果音乐文化是多元的,那么从根本上讲音乐教育也应是多元的。在知识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人类学的“跨文化生存”和“再阐释”概念的提出,使我们走出了单一文化认识的限制,为解决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带来契机。跨文化的和全球的视野促成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层挖掘和再认识,而身份的全球化成为个人在视野和知识上走向世界全球化的条件。不同文化之间的互为逾越、互相交流已成为当代文化交流的主流。④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同化主义音乐教育理论已退居次要地位,西方音乐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裂变,多元文化主义和世界音乐教育已经提上了音乐教育的议事日程。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今天,音乐既被作为一种文化的普遍现象来看待,又被看成是一种普遍的语言来实现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正如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所主张的那样,那种视西方音乐优于其他民族音乐的思想是过时的狭隘陈旧的观点,多元化的世界民族音乐自然成为音乐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

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中最活跃和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独特形式。尽管传承音乐文化可能有多种形式,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有意识、有目的的音乐教育活动,传授的是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经验、技能,它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系统知识。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了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途径,其优势在于它向人们传递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些内容构成了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核,使后人对前人所创造的音乐文化具有高度适应性,因而保存了音乐文化传统的系统性,保证了具有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不同音乐文化得以在延续和传承中保持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因此,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得以再生与繁衍不可或缺的工具,成为社会为音乐文化的传递和发展所提供的手段。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保存和维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音乐文化来实现的。音乐教育所选择和整理的音乐文化要素,即音乐教育中的传授内容,亦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最重要、最可信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和精神内涵,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因此,音乐教育所具有的传承功能,使音乐文化得到继承和再生,音乐教育本身也成为音乐文化存在的本身。

音乐教育本身就是音乐文化的传承,但传承必须要有意识和行为来保证。如果没有音乐文化主体意识的判断和确认,没有文化体验的自觉行为意识,传承也将无从谈起。音乐文化的传承指“特定文化主体特定心理体验在特定社会行为及其符号系统作用下的延续与累积。”⑤在多元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面对造成文化变异或演变的两种因素,即文化主体在文化体验过程中的认同意识因素和客观的环境变化因素。在音乐文化传承中,文化主体的意识是核心,文化“认同”的结果,从根本上不能脱离文化主体特质的文化属性。从民族文化学和民族音乐学的观点看,任何文化包括音乐文化首先是属于民族的。如同一个人一样,任何人都属于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无不在其身上打上文化的烙印,这种烙印就是一个人的“文化身份证”。传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既是文化主体以深层的文化体验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深层之意识、行为、形态的探索过程。音乐教育一是要挖掘保护和培养传统音乐文化形态与行为,二是确立和体悟传统音乐文化之主体意识,这样才能构成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整体运作过程。

四、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文化传承

回顾近百年来的中国音乐发展历史,我们最大的缺失就是失去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丢掉了自己的伟大传统,从而导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自我失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至今未取得应有的地位,不能不归结于此。究其原因在于我们从来没有把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传承、传播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明确强调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应占据的主体地位,把确立音乐文化主体意识作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结果加以强调。其次,提倡并关注“文化中的传承”,以及“传承中的文化”,使传承者不仅能准确地掌握音乐的本体,体悟其生成的文化背景以及该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同时又能使传承者重视对该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发掘、阐释和传授,使他们时刻关注该音乐中的文化,着力于该音乐的文化根基、文化渊源、文化位置、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审美心理的挖掘、理解和表现。第三,要重视音乐文化行为体验的培养。音乐文化的主体意识往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行为体验后才能准确感受和把握,文化行为体验是对文化传统意识、观念、行为方式把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因为行为层面往往是文化意识反映的直接表现,音乐教育必须依照文化行为的事项,使受教育者以自身的行为体验感受文化意识的特殊存在。

当前,寻求本土文化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被提到了作为本土文化资源的高度而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突尼斯、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再次验证,尊重本民族音乐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发展意义尤为深远。明天不属于不能保护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因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丧失,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灭亡。而一个民族没有了音乐文化的根底,所谓“发展”“振兴”则只能是一句空话。面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潮流,作为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音乐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来说,无疑要以全球化的音乐文化视野高屋建瓴地审视这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吸取一切外来音乐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潮流同步的音乐教育体系。通过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使之能够进入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取得它所应当占有的地位,这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之必须,同时也符合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潮流。

教育与文化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对文化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教育既是文化的主体,更是一种传播文化的客体,在学校教育中更是一种递传文化的手段和形式。因此,我们应不断挖掘音乐教育的功能,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让以中国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

[注释]

①②庞扑.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44,149.

③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43.

④管建华.全球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定位[J].中国音乐,2002(2):17.

浅谈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主义 篇6

关键词: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政治协商

一提到“多元”,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世界是由无数的个人、群体、组织、社会、国家组成的,每个人的思想各异,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一种东西是普世间都赞同的,出现多元化也就可想而知。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有的国家就是一元文化,但能肯定,它们只是表面上的一元,本质上都是多元的。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弄清楚多元文化是不同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前者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描述,而后者是一种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它不但要承认不同文化的存在,而且还要承认它们和谐共存,承认差异并平等的对待它们。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表现

多元文化主义在一些具有较长的移民历史的国家比较普遍,譬如美国,它应该是典型的多元文化的国家。美国存在着三个体型面貌不同,而且几乎可以说相互敌对的种族。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命运虽把他们集合在同一块土地上,但未能把他们混合起来形成为一个整体,他们各自按照本身的条件向前发展。虽然说美国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的社会,但是在美国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亚文化群体从来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被白人的主流文化承认过。

针对多元文化主义的问题,欧洲出现过许多可怕的溅血事件。挪威首都奥斯陆,伤痛仍在撕裂一个崇尚和平、安宁的民族,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难,76人罹难,爆炸声、枪声和着血色,在一个夏天明媚的阳光下,将这个北欧国家推入情感与信仰的寒极。民族冲突是近年来欧洲多元文化困境最明显的体现。一方面少数族裔认为受到政治和社会歧视,不断制造极端事件和街头政治事端,另一方面主流族群认为外来人口太多,对国家本色和社会经济造成威胁。奥斯陆的暴力屠杀事件,以极端的方式成为射向多元文化主义的一颗凶残的子弹而它应和的,是近年来不断抬头的极右思潮。

二、中国的多元文化主义

社会政治权威与文化权威的一体化是自古以来的特点,在古代是圣王一体,是皇统与儒教的一体,在当代则是出现了伟大的领袖,这种一体化就使权威绝对化。但是这种政治权威、道德权威、文化权威的一体化在战乱时期或在拨乱反正时期有它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它只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是必要的。但如果我们把这种一体化的权威变成一种固定的长期的制度,那么社会将会失去自身活动的空间和生长组织的能力,这样权威的错误也将无休止的蔓延下去,这将会对国家的未来造成很大的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但这里一定不要把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混淆。我认为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各民族的文化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

三、正确看待多元文化主义

我们应该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并尽量与他们和平共处,但是要我们使文化之间平等的互相对待,自认为是不现实的。每个国家的已存在的不同文化都是追根溯源的,是不可涂抹更改的,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灌输了自己族群的一种文化观念,即使在以后成长的日子中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文化的短处,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会坚守自己最初的意念。好像不同文化之间天生就是处于对抗状态,每种文化都想得到别的文化的赞同。这种力量是大的可怕的。这种力量就好比人们所信仰的宗教一样,这让我想到了印度的各个宗教之间的残忍的对决,想到了人们对其他宗教信仰者的残忍暴行,让他们喝汽油,然后再活活把他们烧死,小孩子更是不放过。就好像印度人对牛的尊崇,如果你试图尝试在他们面前亵渎在他们看来的圣牛,那你的下场将是惨不忍睹的,你的命在他们眼里跟牛根本没有可比性。我们还可以从好多例子中看到文化信仰的力量,如果你想让印度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和平共处,互相平等友好地对待,我想那种场景是不会出现的,但他们确实同时存在着。

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反映了现代国家所面对的现实,其中,它必然要继续维护一直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同时又必须照顾到少数人族群的地位和权利。在承认差异存在的同时,也会看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依赖。也就是说,差异所表现的既是异质性,也是相互依赖。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文化的共存使得人们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会使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会促进一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能通过和谐的交流与发展解决许多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同民族长期一起生活会使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自然会在内心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它们已经粘合到一起了,即使是相互对立也要永远生活在一片土地上,涵化是各民族间的趋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间的趋同。多元文化主义者希望通过民主政治的舞台,使不同民族的成员实现讨论协商和相互理解。但不同民族之间的协商不仅仅是“话语政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益的问题。而一谈到自己文化的利益,不同文化之间就变得自私了,根本不会为了与其他文化融合而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说,多元文化主义提到的承认不同族群地位上的平等只是形式上的问题,实质上,由于经济利益上的悬殊以及文化和政治影响上的悬殊,不可能不导致那些弱小族群的不满、甚至是反抗。

所有的国家都不能妄想去建立某种文化的独尊地位,这一定是非常危险的。就好像世界上存在的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一样,我们如果想要去使他们之间相互融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信奉三种文化的人民都是虔诚的信徒,他们信仰的文化已经成为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磐石。但我们也更不能准备在三种文化中搏斗,最终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完全可以转换一下思维,从三种不同的文化中吸收精神资源,找到一个合适的包涵点,使得三种文化和平共生。

四、结语

多元文化并不只是一种观念,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更多地把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了抵制、甚至是批判的对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多元文化敞开自己的胸襟,如果缺少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情怀,那注定是要吃不少苦头的。在实行多元文化主义的国家,它们的政策和政治思想中存在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和想法,有值得借鉴之处,但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也就有很大的区别,决定了各个国家在采取具体的民族政策和政治的整合上也应当具有各自的特色,应尽量让各国的多元文化都绽放出应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J].吉林大学,2015.

[2]周少青.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J].民族研究,2012,01.

[3]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02.

[4]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J].史林,2006,05.

文化的多元与复合 篇7

一、美国社会的宗教宽容

宗教宽容是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洛克提出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宗教是建立在宽容基础之上的, 人实现自由、幸福、和谐生活的途径就是通过宗教宽容。由此看出, 洛克的宗教宽容理念坚持的仁爱和博爱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宽容元素, 法律能约束人们的世俗行为, 但不能约束人们的宗教信仰。

一方面, 洛克的宗教宽容理念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革命, 主要表现在他宗教宽容理念中强调的政教分离。洛克的宗教宽容理念被美国革命“国父”们——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借鉴。杰斐逊在著名的《宗教自由法案》中详细论述宗教自由思想。而杰斐逊的《宗教自由法案》对《人权法案》的制定和通过有着深刻的影响。麦迪逊在其基础上, 还将政教分离真正带进了美国宪法——《人权法案》。这最终使得美国社会里信奉不同宗教的族群裔体能够自由地信奉自己的教派和保持自身的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 洛克的宗教宽容拯救了基督教的宽容思想。早期的神学思想家们一直在极力维护着基督教传统的信条, 牺牲的被称作“异端邪说”的其他宗教不计其数, 这段黑暗的统治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才看到曙光。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深深地影响着16世纪的西欧宗教改革, 在这个时期孕育发展的宗教宽容理论经过改革的打磨, 最终在17世纪发展成熟。宗教宽容使基督教成功地从中世纪的神学禁锢中摆脱出来, 做到了从不宽容到宽容的改变, 化身新教。然而解脱出来的新教却又重演历史悲剧, 迫使清教徒们离开英国, 去异乡土地建立能够真正自由信仰的世界。当一批清教徒踏上北美土地时, 一个全新的新教社会开始在北美建立。历史和经历让他们深刻铭记住博爱, 博爱放宽而言即是宽容, 从此, 新教的这一价值理念推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促进了美利坚民族文化的形成, 直至今日, 一直占据着美国文化的核心地位。

如今, 笃信不同宗教派别的人在美国这个共同社会里生存着。作为移民, 异地他乡, 他们依旧自由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也互相尊重着其他的宗教信仰者, 这派和乐的景象离不开美国的宗教宽容, 正如鱼离不开水一样。

二、美国的文化多元

美国国土面积和民族的构成体现了美国独特的成长, 它独立时的面积仅为94万平方公里, 可是到了19世纪末国土面积已经超过90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由最初的240万达到了8000多万, 其中多半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以及他们的后代。美国在这一基础上成长, 美国的社会也在这一基础上形成, 一种有特色的美国文化亦在这一基础上壮大。而“有特色的美国文化”就主要表现为美国的文化多元。

众所周知, 美国是世界上的移民大国。大批移民的涌入, 给美国带去的不仅是人口的增加, 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加速, 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中扎根融合, 将自身的民族文化带进美国社会, 久而久之, 美国形成了五彩纷呈的多元文化。夸张地说, 美国如同一个缩小版的地球, 因为遍布全球的文化符号在美国都能找寻到存在的痕迹。在美国的各个领域里, 多元的文化深深渗透。以美国的教育为例, 它提倡因材施教和多元文化教学, 对特殊的、文化上有差异的学生进行特殊教学, 用相关的文化材料、用学生的母语来授课, 并鼓励那些非英语的学生保持其母语, 学校的全部课程会在吸收单个民族和社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同时, 纵观美国电影, 文化多元也被鲜明地体现出来:很多美国大片都常以美国崇尚的个人奋斗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为主线, 融进中国的功夫与民乐元素, 法国的浪漫与激情元素等等。除此之外, 音乐、服装、语言、文学等等, 都能折射出美国的文化多元。俗话说:“想要灭其国, 预先灭其文化。”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美国这片热土上, 本土的文化与外来的移民文化共同繁荣, 熠熠生辉, 所开创的文化多元局面为美国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全球化下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关系

美国的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 美国宗教宽容理念为美国的文化多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宗教宽容理念的存在与实行减少了宗教冲突的产生。因为很多宗教冲突产生的缘由恰恰是民族信仰层面上的唯我独尊、唯我正统, 他们忽略了文化层面求同存异、重叠共识的可能性, 忽视了为文化赋予人的包容性, 拒绝宽容而选择用强制和暴力来解决信仰层面的分歧。宗教宽容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诸如巴以冲突、卢旺达屠杀等悲剧发生在美国这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这为美国的社会营造了和谐的环境, 为美国文化多元的形成创设了良好的温床, 也为文化多元的长久发展做了强有力的保障。

简单地说, 面对美国的文化多元性的原因, 我们可以一步步追问——最初是美国有各种各样的移民, 而美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移民?正是因为这些出于政治, 或出于宗教迫害, 或出于经济所迫, 或出于机会泛滥等等原因移民美国的移民者们深知, 信仰支撑着一个国家, 美国宗教宽容的影响已经无形中影响了它的政治, 政治宽容孕育了民主的社会, 而良好的社会也培养了一批懂得宽容的民众。在美国的社会里, 信仰不同, 文化不同的移民们不会显得格格不入, 甚至还会受到欢迎, 他们能在美国找到安全感, 归属感和自由感。宗教宽容让一个国家的灵魂到每个民众的灵魂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懂得宽容, 学会宽容。而宽容的力量不容小觑, 可以改变个人, 改变世界。

同时, 一定程度上, 美国的宗教宽容是延生出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不同民族, 不同人种围绕这个核心而推进文化多元。因为美国在文化宽容的原则下兼收并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 而文化宽容是从宗教宽容演变而成的, 换言之, 文化宽容的中心是宗教宽容。美国有60%的人都信仰宗教, 其中信仰基督教的人居多。博爱作为基督教的思想, 是一种坚定的信仰, 博爱主张无差等, 博爱众生, 教导大众尊重他人, 爱护他人, 宽以待人。泛泛来说, 博爱是宽容的缩写, 它意味着的就是包容一切。这样的观念主导着美国的宗教社会, 美国以这样的宗教宽容理念去对待包容其他与之不同的宗教, 让移民者们可以自由地信奉自己的宗教, 这使得其他宗教派别在美国的发展存有一席之地。宗教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如一棵大树一般优先扎根在美国大地上, 而其他的文化内容也就随之如叶如花般生长繁荣起来。

另一方面, 宗教宽容的理念产生于文化多元的背景之下, 是文化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宗教是文化这个大概念之下的一个分支, 各个文化之间间都会存在着相似点和不同的, 由此, 面对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繁杂的各个文化, 我们是将其消灭, 还是让其共存。这就要求我们去寻求对待它们的最好方式——宽容。我们选择让这些各不一样的文化共存, 宽容地对待, 均给它们彼此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当洛克看到一神论下, 那些非正统的宗教遭到排斥, 那些异教徒们惨遭驱逐或杀害时, 当布鲁诺被烧死, 十字军东征, 中世纪西方哲学的黑暗与沉寂, 是由于基督教思想上的不宽容所造成时。似乎他已经意识到对待宗教也应该如对待文化那般选择宽容的方式。他想如果宗教不主张宽容, 那么“与个人意志对立的强制只能是取得表面的顺从, 不可能解决思想问题。”被强行改变宗教信仰的教徒也只能算是光有躯体没有灵魂的“皮囊”而已。灵魂与信仰密不可分, 宗教作为信仰的工具更应具有宽容性, 只有这样, 宗教才能在文化中长存。

透过美国宗教文化与文化多元的视角, 我们探寻到了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关系:宗教宽容是延生出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是文化多元发展的基础, 而宗教宽容也是文化多元的必然结果。

而全球化这个大背景, 它为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平台。全球化的实际进程和发展方向决定着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的实际进程和发展方向。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 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保守文化和开放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相互交织, 相互作用, 加速形成多元的文化, 也将在社会树立起多种宗教信仰观,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宗教宽容的理念之下,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与追求, 我们有权信教, 有权不信教, 可以自由地选择信什么教。所以, 全球化为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的结合创造了契机, 这也使得我们在文化观和宗教观上都可以成为不同的价值主体, 从而使社会上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这也反过来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

四、结束语

全球化时代, 我们面对冲突与和谐、机遇和挑战、开放与保守并存。也许我们自身并不信教, 但我们深知世界上有不计其数的人们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的关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与体会、感悟和重视, 因为在当今世界, 仍然还有很多的人在用不平等的宗教的眼观来审视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突。美国是对待宗教宽容和多元文化关系的好的典范, 值得学习。我们期待看到有一天, 法国的穆斯林女生不会再因戴着面纱和头巾进教室而受到学校的违规处罚;巴以地区的人民可以远离战火, 自由往来等。这也让我们最终明白, 宽容是使二者存在关系的关键点, 没有宽容, 历史也许会被改写, 世界又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宽容无可或缺, 宽容也无处不在, 对待宗教, 我们要宽容;对待文化, 我们要宽容;对待人类周遭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事物, 我们也要学会宽容。

摘要:我们对于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 陌生且熟悉。因为我们虽尚未完全弄懂它们的真正内涵, 但我们已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生活。全球化下, 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就以美国为例, 宗教宽容为其的文化多元作出了巨大贡献。宗教宽容驱动着美国文化朝着多元的方向大步迈进。我们以美国的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小, 来窥全球化下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关系之大。

关键词:宗教宽容,文化多元,关系,美国

参考文献

[1]徐新.西方文化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56, 383.

[2][英]洛克.论宗教宽容[M].吴云贵, 译.商务印书馆, 1996.

文化的多元与复合 篇8

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文化”, 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 即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 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1]文化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形象, 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系统、智力资源与人文环境。它的性质与品位, 直接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境界。本文所涉及的文化指的是狭义文化, 即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一、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超越和选择

文化, 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然而由于各个国家生存的环境不同, 各自发展阶段的差别, 人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悠岁月长河里, 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体系, 其人文性、包容性、和平性十分突出, 具备积极、健康、进取、平和、宽容的内涵, 以家庭的和谐、人际的友善、民生的幸福、吏治的清明、社会的稳定, 国家的富足、天下的和平为宗旨, 追求自然、美好、和谐, 反对武力, 反对功利, 是道德之学, 修养之学。中华文化的主流是经世致用、积极进取、报效国家、回报社会。但以孔儒学为主导的中华文化缺乏创新、崇尚忠心、专制保守、缺乏平等。

西方文化是西欧、北美人民长期历史活动的产物。属于一种扩张性文化。强调人的自私本能、个人本位、自由至上、利己原则。高度发达的物质境界, 太快的物质发展速度, 缺少人类精神的制约, 使西方物质文化的败相显露。贩毒、色情、恐怖、霸权、同性恋、嬉皮士等, 这些丑恶现象不仅泛滥, 而且过分的商业意识导致黑色文化的产生和泛滥, 是西方文化发展的悲剧。我们也应一分为二地看到西方文化所倡导的民主、博爱、自由、人权、平等等理念有一定进步性。另外, 西方文化在经济强势的推动下, 文化霸权威胁着我国文化的安全。

我们的态度是中华文化要与西方文化融合。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偏精神的, 那么西方文化相对就是偏物质的。两者并不在本质上排斥。一是要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 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要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辩证分析。既不能彻底否定, 也不能全面复兴, 只能是对优秀传统实现弘扬超越。二是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 实现对西方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 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例如:目前我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500多所孔子学院。这种方式, 不仅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 更是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窗口。实现对西方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 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这样才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

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辨别和整合

大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相对晚出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形态, 它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以城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并通过现代媒体广泛传播的文化形式, 包括现代小品、通俗文学、影视娱乐、卡通作品、流行歌曲、摇滚乐、时尚街舞、时装表演、选美活动、现代广告等异常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它在当代中国的产生和崛起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大众化回归和多元化进程, 并且作为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例如:小沈阳热的兴起, 就反映了中国人对文化的多方位需求。大众文化还产生了良好的“文化”大众的主体效应, 塑造了大众新的生活与人格, 促进了大众素质的发展。但大众文化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

精英文化即知识分子文化, 它代表着社会的文化精神、良知和水平, 具有高雅、理性、使命感和理想化等特征。西方社会评论家列维斯认为, 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 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现代以来, 我国出现过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文化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 其后也出现过以政治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 现在初见端倪的则当是经济精英主导的精英文化。

我们的态度是大众文化要与精英文化整合。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不少人有这样一种看法, 即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 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无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有多少差别和不同, 不可否认的是, 二者并不存在绝对的、明确的界限, 二者之间不断的相互转化。在先进文化建设中, 要避免由于将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低层次的文化”、“娱乐文化”或“消费文化”划等号。大众文化的现实性、通俗性与精英文化的理想性、高雅性之间是有差别和矛盾的, 但同时又是相互依存与衬托、相互辅成与转化的。大众文化需要精英文化的思想指导、学术喂养与智力支持;同时, 精英文化也需要大众文化提供思想资料、刺激动力和应用市场。两者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一种相互渗透与改造的矛盾, 两者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一种相互矫正与补充的冲突, 这种矛盾与冲突的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借鉴、认同、融会和共同提高, 而决不是相互瓦解、否定与毁灭。提升大众文化有赖于精英文化全方位、高密度、长时期地渗透、改造和同化作用。主要内容与要求是广大知识分子首先应当通过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重建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 重塑现代民族魂。这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追求和构建

什么是先进文化?现在一些人的理解有误区。一是认为先进文化就是通过现代手段传播的文化, 把先进文化视作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只看到了文化的传播形式和手段, 而忽视了文化的内容、目的和发展方向。二是把先进文化看成现代人精神消费的一部分。这些人感到最先进的文化, 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最容易接受的东西, 社会上最流行、易流传的东西。实质上这些需要是层次低、思想境界不高的表现。三是认为中国文化不如西方先进, 缺乏民族自信心。这些人认为, 现在中国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 我国许多科学技术上的精英都是留学归国人员, 一些先进的核心技术我们不掌握等。以此认为中国文化不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我们认为“先进文化”就是科学的、健康的、向上的, 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 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 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动力。其同先进社会生产力一起, 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 核心是和谐。中国先进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 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文化。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2) 中国的先进文化体现的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构架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要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 全国各族人民要刻苦学习, 努力钻研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术,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从而推进整个民族素质的进步。另外, 要大力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 打造一大批文化精品,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3) 中国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我们对民族的传统文化, 采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 使民族优秀文化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所以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出有鲜明的中国气派, 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才是中国未来文化正确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忠武.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J].山东大学学报, 2000 (1)

多元文化的兴起与课程的改革 篇9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受民族运动和女权运动的影响, 现代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元文化主义认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虽然在价值观和信念等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 但各具其价值。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竞争, 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融, 都成为我们所不能回避的现实文化问题。

二、实行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 一元文化是霸权文化

我国现在所执行的课程文化体系是以主流的文化价值观、社会习俗、个人行为等为中心来设置的。这种一元的课程没有体现出少数族群的文化价值, 是一种课程上的文化霸权主义。这对于主流族群以外的学生而言, 会使他们产生疏离感和自卑感, 形成家庭文化与社区文化、学校文化间的断层。正如我国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指出的那样:“人们首先要认识自身的文化, 理解多元文化, 才有条件在多元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与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 共同建立一个大家认可的基本秩序。”

(二) 一元文化是男权文化

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 更多的人认为现行课程是一种男权课程, 这种课程把男性当做社会、文化、经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主要载体而忽略女性的地位和价值, 是典型的男权主义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理念的不断进步, 女性的地位和价值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受到肯定, 但是这种性别角色的歧视仍然还存在。

三、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 课程内容要体现多元化

1. 开设多元文化选修课。

将一些与认识、了解多元文化社会有关的内容作为选修课, 促使学生去思考、探究社会中的不同文化。从而建构更加多样化、更加个性化的新课程体系。

2. 在现有学科课程中逐渐增加多元文化的相关内容。

进行教学时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即既贴近教学内容, 又蕴含着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例如, 在进行地理知识的教授时, 既要传授基本的地理知识, 同时将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其中, 通过多元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以“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环境道德、环境伦理和环境价值观。

(二) 重视开发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作为正规课程的补充, 充分尊重和照顾到了少数族群的文化、价值观。要解决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问题就应该考虑到各民族的文化环境。因此, 地方课程的开发在多元文化课程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三) 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

教师作为新课改实施的主要推行者, 也应该具有一种民族情怀和更为开放的教学理念。能够理解、接受多元民族的态度和价值, 在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学生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展开教学, 从而满足不同人对不同知识的需求。另外, 教师之间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教师之间只有多多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更好地面对学生多样性、课程综合性等问题, 以便更好地推进多元课程的实施和发展。

四、多元文化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发意义

多元文化的深入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它既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 也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在尊重和理解不同学生和文化的基础上,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 进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的改变。

(一) 基础教育课程要从单一转为多元

众所周知, 我国现行文化主要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 随着民族之间交流和融合, 多元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现行的文化课程体系, 同时也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要求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情感, 并为其提供在多元文化中选择本民族文化的权力和机会, 从而实现课程文化的多元化。

(二) 基础教育课程要从国内转为全球

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越来越密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应该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在认同多元文化的基础上, 实现课程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使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的文化视野看待世界, 养成开放的胸怀以及多元的问题解决能力。

多元文化主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并且给课程设置带来了新的考验。那么, 在一元与多元的“天平”上该如何更为有效和合理地放置课程这个“砝码”?这才是我们要努力追寻的目标与方向。

摘要: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逐渐深入人心, 多元文化课程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对我国来讲, 在开发多元文化课程时要考虑内容设置、地方课程以及教师素养等一系列问题, 从而保证课程改革尽可能地体现多元主义。

关键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小红.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和价值[J].宁波大学学报, 2003年, 第06期.

[2]李晶.浅谈多元文化主义政策[J].前沿, 1999年, 第03期.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

多元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 篇10

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作为学生提高音乐认知、培养情操的课程内容,需要音乐教师本身加强对自我工作的重視与认可。同时,借助于对多元文化的介绍与表现来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此来让教学活动获得学生的喜爱。虽然,教学元素的多样化会增加音乐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难度,但是这也能为学生的视野开拓带来新的感知体验。并且,融合多元化的音乐可以更好地让音乐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二者的相互影响,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音乐教学课堂与教学活动,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多元文化的定义

在一般情况下,多元文化指的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所存在的有着不同特征与表现形式的优秀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新型文化存在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运用与介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对音乐内容的更好理解与感知,将能够帮助学生体会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与文化素养。

二、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目前尚未能实现全面普及,依旧存在着一些学校因教学能力有限,无法做到对专业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 专业教师的缺乏

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这也就导致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面临着缺乏专业教师的困境,使得一些学校音乐教师本身的专业化水平与认知程度未能达到教学要求,教学活动仅仅是对音乐内容的简单表现,也就无法为学生提供多元文化教学。

(二) 教学认识的不足

一些学校没有正确认识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价值,将其作为学生兴趣爱好的补充,而不是当作主要课堂教学内容,也就使得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无从实现。这既是传统教学活动所固有的弊端,也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音乐教学活动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三) 教学设备的缺乏

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音乐设备的运用,但是因部分学校经济能力不足,导致音乐设备的购置成为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难题。同时,教育部门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未能做到与时俱进所带来的教学条件滞后状态,使得教学设备的缺乏严重影响到了音乐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多元文化渗透与表现

(一) 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的多元化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既能感受到传统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也能接受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一方面,可以欣赏古典音乐的典雅,另一方面,也能懂得流行音乐的特征。同时,注重于学生对不同乐器的了解来丰富教学活动的开展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在满足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注重于对教学实际内容的认识,发挥出教学活动的引导价值,提高课堂活动的开展合理性。

(二) 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教学活动的开展还需做到对教学目标的多样化设计,借助多样化教学目标的影响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使得教学活动能够更为丰富。同时,准备更为多元化的教学类型来帮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促使学生能够在理解乐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能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立学习目标来参与学习活动,实现音乐教学的自主化开展。

(三)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因学生的差异化特征存在,不同的学生也应当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适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不同类型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发挥出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积极影响力。

(四) 教学资源的多元化

教学资源包括了:音乐教师、教材内容以及教学设备等教学活动的开展所需,教学资源的多元化需要围绕着这些需求来实现。通过对教师资源的多元化选择,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来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更为专业的指导。另外,教材的选择应当做到全面与难度适中,以此来引导更多的学生可以借助于教材内容来提高音乐认知水平。再者,教学设备的多元化,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因此,学校与相关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而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多元化发展应当加强对我国传统音乐资源的运用,针对音乐内容的特殊性与多元化特征来对教学课堂进行优化设计,使得多元化的思想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更大价值。让学生可以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展示自我认知,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这既是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责任,也是每一个人的教育责任,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一个更好、更多元化的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进而提高素质教育的开展价值。

文化的多元与复合 篇11

一、新疆绿洲文化的特质

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所呈现出的特征, 核心价值取向就是在和谐与包容基础上保持特色本土 (土著) 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 不仅在新疆的社会变迁和历史演变中实现了西域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而且也创造出西域绿洲稳定与和谐的文化氛围与环境。”[1]

1.相对的封闭性和绝对的开放性。

新疆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成, 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首先, 封闭性是所有传统农耕文化的共性。传统农耕文化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为基础, 分散的小农经济和重复性的农业生产活动。其次, 文化生态环境则使得绿洲文化的封闭性更加突出, 相对孤立的文化生态环境为绿洲诸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地理条件。新疆绿洲农耕文化位于亚洲腹地、中西文化交流的要冲, 东联中华文明, 西近波斯、印度、阿拉伯文明等。

2.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兼容共生的和谐性。

之所以东西方文化、农耕和游牧及屯垦文化、多种宗教可以互容、共存, 源于新疆绿洲文化巨大的包容性和兼容共生的和谐性。从总体历史进程及最终文化状态看, 和谐性是新疆绿洲文化特色的根本表征和深层肌理。新疆绿洲文化的包容性使其能在不断吸收外来异质文化精髓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 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予以接纳、吸收, 并使多种文化因子和谐地出现在以自己文化为主体的新生文化系统中。“新疆文化从总体上讲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汇聚。绿洲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与屯垦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地域文化。”[2]

3.富有特色的民族性和土著性。

新疆绿洲农耕文化在其长期的文化积累过程中, 经历了一系列来自异族的、异国的、异文明的文化冲击乃至文化强制。有来自天山以北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也有来自中国南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涤荡;中原文化对这里更产生了巨大影响。西来的印度、阿拉伯、波斯、古罗马等文化又都从丝绸之路西域诸国传入中原, 并构成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疆的绿洲农耕文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并把异域、异族文化纷纷融入自身的文化中, 形成了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新疆本土化的绿洲文化。当代新疆绿洲文化正以其多彩的民族特色、多姿的民风民俗彰显着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及鲜明的民族土著性, 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4.多元文化并存, 族际文化共享。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 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 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 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这恰是新疆绿洲文化的真实写照。无数类似文化互渗、联接、交融的过程发生在新疆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生成过程的始终, 造就了新疆绿洲各民族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 成了新疆各少数民族盘根错节的文化共享。

二、新时期新疆绿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思路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的辉煌历史, 而且为中华民族在当今的伟大复兴确立了集体认同的基石。悠久的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在新疆要深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深入宣传新疆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 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强化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有了文化归属的共同性, 不同的族群或群体才能相互认同, 从而使族群与这种整体的国家形式的共同体相嵌合。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为了保持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首位, 至少不能让族群认同强于国家认同。”[3]“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但是既然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平等成员, 所有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共同性大于差异性, 通过构造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的重建, 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叠内容, 甚至使这两种认同完全一致, 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认同。”[4]国家认同仍然是一个国家国民最基本的认同, 为了保持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我们在全球化的时代更应加强国家认同。应该注意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平衡, 必须增大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文化交叠成分, 不宜过分强化民族的或族群的认同, 不能使族群认同的文化成分超过国家认同的文化成分。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 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 也是国家认同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核心要素, 文化认同是连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纽带和桥梁。

2.保护和弘扬优秀的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 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其文化, 其实也就等于丧失了自我。因此要切实保护和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新疆各少数民族独特而多姿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各民族在自身发展和亲和大自然、适应大自然中创造出来的, 是新疆文化中的瑰宝, 必须积极加以继承和弘扬。进行文化创新, 必须大力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魅力, 但是对其中的糟粕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改革更新传统文化中一切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念。尤其要保护各民族的各类有形和无形的优秀传统文化, 对濒于失传的各民族优秀文化实行抢救政策。

3.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长期以来, 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 其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威胁。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 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 坚持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正面宣传和教育引导,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要充分揭露和批驳“三股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 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 解决民族团结的深层次问题。同时, 要切实加强对思想文化、宣传舆论阵地的领导和管理, 坚决堵住民族分裂思想传播的渠道和途径, 抵御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思想渗透, 切实维护民族地区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4.弘扬中华文化,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对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 维护祖国统一,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提升国家软实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边疆各民族的迫切需要, 应当成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工作的主题。要弘扬中华文化, 培育各民族共享的“复合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整体意识, 反对狭隘民族主义, 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 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国内诸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迁徙融汇, 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 文明认同始终如一, 其根本原因是国家统一的理念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中华文化蕴涵着国家统一意识的传统,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基本依据, 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文化内核。

摘要:新疆绿洲民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轨迹, 多种文化的并存、交融与互补是显著特色。其传承与创新发展同强化“四个认同”、保护各民族的各类有形和无形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多元文化整合理念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标是一致的。

关键词:多元文化整合,新疆绿洲文化,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春霞.论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0, (3) :59-64.

[2]王栓乾.走向21世纪的新疆:文化卷[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9.

[3]贺萍.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流变述略[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5 (1) :21-25.

上一篇:教师着装下一篇: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