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方法

2024-09-18

课堂管理方法(精选12篇)

课堂管理方法 篇1

一、课堂纪律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纪律在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是, 目前, 课堂纪律的管理现状确实令人担忧。

张宝明和张智根据调查认为, 教师在应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时存在严重问题, 表现为: (1) 在言语上, 有些教师不顾事实和学生的心理感受, 常侮辱、讽刺、挖苦、奚落、嘲笑或辱骂学生; (2) 在行为上, 特别是在处理违纪学生或差生时, 表现得简单、粗暴, 甚至攻击、体罚学生。[1]而另一项对学生的调查“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时常采取的方法”则显示, 有10.4%的学生选择“强行制止”, 49%的学生选择“停课说教”, 15%的学生选择“视而不见”, 25.6%的学生选择“课后处理”。[2]显然, 如何理解课堂纪律的涵义, 如何进行分类和归因, 进而确立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课堂纪律的含义

关于纪律的基本含义, 研究者们历来就有“他律”和“自律”之争。

罗素强调“自律”, 反对外在的纪律, 认为那只是对人的压制, 真正有利于人的自由的是内部的纪律。[3]同样, 我国的林天伦在对比中美英三国纪律处分制度时, 提出借鉴国外的“正当程序原则和理性人原则”, “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4]而王雪梅在分析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时, 也指出“建立积极的纪律、在纪律教育中慎用奖励和惩罚”。[5]

而康德首次使用了“他律”这一术语, 认为“他律”是从不依赖于主体意志的外在原因 (如上帝意志、社会法规、先天感觉等) 中引申出道德原则。[6]同样,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强调“严格的纪律并运用适当的惩罚”[7]。国内大多数的研究者也倾向于认为, 纪律是外在的一种约束力, 如刘克、叶平枝、文芳玲、程尚荣、余跃进等。

其实, 早在19世纪, 法国的爱弥尔·涂尔干 (Durkheim) 就提出道德教育是由纪律精神、对社会或群体的依恋以及道德的自主三大要素组成的, 从而提出了“他律”和“自律”的结合问题。[8]我国的苏丹兰 (1997) 也认为, 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纪律是指惩罚;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9]这就把纪律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统一了起来。

与“纪律”一样, “课堂纪律”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大百科全书 (1985) 将其定义为“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行为, 所谓课堂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 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能力, 增强体质, 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10]。而张光宇认为, 课堂纪律是“有序的学习环境”, 其着眼点是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11]

在课堂纪律的教育方面, 王丽琴认为, 可以从“课堂纪律”走向“教学秩序”。据此, 王丽琴认为, 可以把对教学新秩序的评价重点放在课堂的参与度与互动面上, 而非课堂纪律状况。[12]这一观点, 脱离了课堂纪律内涵的束缚, 试图从纪律的目的和有效性来探讨。

综上所述, 在纪律和纪律教育的涵义方面, 研究者们存在不同意见, 在“自律”与“他律”、“内在”和“外在”的角度上有不同看法。当然, 也有不少国内外研究者采取折中主义, 将二者结合起来。不管如何界定, 我们对于课堂纪律的理解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 课堂纪律的制订是为了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第二, 课堂纪律需要一定的外力约束;第三, 课堂纪律需要内在的认同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课堂纪律的分类

对课堂纪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有利于找出违纪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进而根据其成因, 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波里奇根据行为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学校纪律问题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13]我国的张大均、郭成也倾向于按照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他们认为, 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扰乱课堂教学秩序, 具有捣乱性和破坏性, 易于引起重视;而退缩型问题行为主要以消极、服从、依赖的形式表现出来, 对集体和课堂纪律的干扰性不明显。[14]

此外, 波顿将学生的课堂的不良行为分为个体水平和集体水平两类;威克曼把破坏课堂秩序、不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归纳为扰乱性问题行为, 把退缩、神经过敏等方面的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奎伊把问题行为分成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布罗菲等提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属于教师的问题、属于学生的问题和师生共有的问题。[15]

我国有学者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以下六种:一是隐蔽性违纪行为;二是轻度矛盾冲突;三是不遵守作息制度, 如迟到、早退, 随意离开课堂等;四是不服从教师;五是扰乱性行为;六是恶作剧。[16]

由此可见, 中外研究者对于课堂纪律的分类是基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不同影响和不同表现来进行的。这些分类方法, 对于考察违纪行为背后的原因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四、违反课堂纪律的原因

导致课堂违反纪律的原因很复杂, 中外研究者通过调查和访谈, 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马龙和利科特通过对美国肯塔基州2000名教师的调查, 认为学生违反纪律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技能训练 (93%) 、家庭生活贫困 (93%) 、课堂的乏味 (90%) 、高师生比 (87%) 、在维持纪律时缺乏行政支持 (87%) 、规范不清楚 (85%) 、处理捣乱行为时教师的行为缺乏连续性 (79%) 。[13]伊文思在分析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后指出, 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生理因素、物理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13]

孙璐、叶珊等, 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失衡, 情感缺失, 对规则、纪律的“限度检测”, 学生的人格因素等是产生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原因。[17]

可见, 虽然违反课堂纪律的原因错综复杂, 但还是有章可循的。我们可以按照学生个人方面 (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学校方面 (包括教师、教学环境和管理环境等) 、家庭方面 (包括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关系等) 以及社会方面 (包括社会风气和媒体舆论等) 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 找出违纪行为背后的具体原因, 进而形成相应的管理原则, 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五、课堂纪律管理的原则

根据课堂纪律的分类及其成因分析, 课堂纪律管理应遵循预防性、合作性、及时性、最少干预性、适度性和渐进性等原则。

(一) 预防性原则

教师的监控和关注, 能够有效地预防课堂违纪行为的发生。正如库宁 (Kounin) 所指出的:通过“与学生同在”, 监控课堂, 给学生适度挑战,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3]

(二) 合作性原则

魏亚琴认为, 应该建立合作性的纪律管理, 通过师生对话进行民主决策, 进而通过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来实施行为规范。[18]教师个人的孤军作战毕竟影响力有限, 所以应该吸引和调动相关教师、学生、学生干部和家长的参与, 形成协同效应。

(三) 及时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 一旦发现违纪行为, 教师必须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处理, 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 甚至处罚, 不可姑息纵容。据研究发现, 教师采用“不干涉、不指出”的方式, 一般不能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19]

(四) 最少干预性原则

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 更不能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不遵守纪律的行为。马慧认为, 无关紧要的违纪行为可以适度容忍, 必须干预纠正的行为, 则用最简短的干预纠正学生的行为, 尽量避免打断上课过程。[20]

(五) 适度性原则

批评的方式和严厉程度要适度, 一般应把握“严格但不严厉”的原则。不要让学生当众出丑, 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 更不要体罚学生。

(六) 渐进性原则

课堂纪律习惯的养成要通过逐渐的、柔和的、小步勤挪式的教育、管理和感化, 不能期望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要强化连续性, 自始至终, 统一要求。

六、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

关于课堂纪律管理, 常用的矫正方法有行为矫正和认知矫正两种。前者侧重于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行为, 具体方法有奖励、惩罚、负强化等;而后者侧重于心理指导, 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14]

刘丽群认为, 教师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类: (1) 强制性方法, 包括命令、监视和惩罚; (2) 温和性方法, 包括回避、暗示和明示; (3) 和解性方法, 包括教师的退让、放松和认同学生的文化。[21]

具体来说, 根据课堂纪律产生的原因和管理课堂纪律的原则,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或个体, 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

(一) 忙碌法

“无事”才会“生非”。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主要出现在学生互相干扰或等待练习时间过长的时候。所以要让学生忙起来, 动手记笔记, 动脑考虑问题, 动嘴回答问题。通过严密课堂的组织, 提高授课和练习的密度, 进而减少违纪行为的发生。同时, 课堂上的收发材料、收发作业等教学环节和各项活动之间的起承转合都要做到无缝对接, 尽量减少学生的等待时间。

(二) 空间法

教师讲课不要局限在讲台上或电脑后, 而要走到学生中间, 从而缩小学生和教师的空间距离;同时, 将上课时喜欢闲聊或做小动作的同学隔开, 增大学生同玩伴之间的空间距离。通过“离老师近些, 离玩伴远些”的办法, 帮助学生靠近学习, 远离违纪。

(三) 契约法

与学生制订契约, 师生 (甚至包括家长) 共同遵守和执行。在新学期伊始, 教师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制订一学期的课堂秩序。比如:迟到几分钟, 罚站几分钟;忘记带作业、笔记、练习本, 平时成绩扣1分;课堂讲话、做小动作、玩手机、大笑不止, 各扣1分;等等。因为规则是大家一起制订的, 接受处罚是违反纪律的自然后果, 其中并不涉及道德评价的问题, 再加上全班同学的舆论压力, 契约的执行和纪律的维护成为一件自然的事情。

(四) 协同法

各科教师要协同一致, 统一要求, 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气氛, 让学生觉得课堂纪律要求是大家都认同的, 而不是某个教师主观的要求或个人的行为, 从而增强纪律要求的公信力。

(五) 兴趣法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业务等方面的素质, 热爱学生, 同时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 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同时课堂要轻松活泼、生动有趣, 吸引学生的兴趣, 授课过程要一张一弛, 减少学生的疲劳感。学生被教师的课堂和人格魅力所吸引, 自然不会违反课堂纪律了。

(六) 关注法

教师要表现出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 事实上有些学生的违纪行为就是为了博取教师的注意。所以, 在每一个授课细节上, 教师都要努力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 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不但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 还要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和家庭情况。

(七) 天性法

对于特殊群体的学生, 例如小学生, 可以顺应他们的活泼好动的天性, 将学习内容和他们的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起来, 让他们在玩玩闹闹、唱唱跳跳、比比练练中, 不知不觉地把学习任务完成。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可以适应他们成人化的要求, 给他们提供发表个人意见的平台, 如多进行演讲、讨论和辩论活动, 同时尊重他们的观点, 和他们平等地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八) 奖励法

俗话说:“罚其十, 不如奖其一。”表扬、鼓励和奖励课堂上积极的行为, 可以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 从而把外在的纪律要求, 转变为学生内在的纪律需求。比如教师可以将表现好的小学生评为“纪律标兵”, 或者在授课的言谈举止中及时对学生积极的课堂行为进行表扬, 从而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

(九) 印象法

学生都非常重视自己在老师眼中的印象。即使是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很重视老师对自己的印象。所以,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不要带厌恶的表情, 不要使自己的情感过于偏激, 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为了维护自己在老师心中的良好印象, 自然会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相反, 如果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非常厌恶, 就可能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甚至会产生可怕的逆反心理。

(十) 尊重法

教师要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无论是对集体还是个体。要尊重和理解学生们的观点, 关注他们的兴趣, 欣赏他们的进步, 接受他们的自我意识, 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责任, 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对他人的尊重, 包括尊重老师的授课工作和其他同学听课学习的自由等。

课堂管理方法 篇2

课堂教学到底“乱”还是不“乱”,其实是一个观念问题。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传统的应试教学的指挥棒下,已经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这个单一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封闭、沉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外在行为是表面的,而学生的注意力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东西。所以,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只要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学习上。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为了数学上的某一概念或某一道题的解法争得面红耳赤;

为了探究一个学习上的问题,同一小组的同学讨论还不够,有的还要离开座位。参加其他学习小组的讨论,在小组的讨论无疑也会发出较大的声音。这从形式上看是“闹”了些,“乱”了一点,但学生能始终围绕着学习活动这个总目标,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在自主、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状态下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伸,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数学课堂管理方法

让学生的参与教学

数学教学本身就具有难度性,原因是数学教师大多以理论性教学内容为主,引导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展开教学引导,这样就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厌倦。数学知识内容的枯燥导致学生教学基础与自律性的基础太差,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思想不强,对实际工作中加入数学应用的意识较差。

浅谈课堂教学管理方法 篇3

一、发现学生的优点。自己很小时候,有了优点,父母都会表扬,而每次惹

祸,也总逃不过父母的眼睛,即使是儿童认为极隐秘的事,也会被发现,这种疑虑持续了很长时间才淡忘。如今也为人父,孩子的一言一行自己也能做出比较准确地判断,又回忆起儿时的那个疑虑,其实原因再简单不过了,我们生活在父母的身边,儿女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一个共同的特点——太熟悉了。熟悉能把握一个人的性格,熟悉能了解一个人的特点。教师面对教育对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条件就是了解学生,只有对学生有了较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实施教育,而我们了解学生主要渠道就是课堂。在实施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在语言上学生,而且要尽可能把身体走近学生,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了解学生。我的每节语文课前几分钟都是学生推荐自己作品、同学互相评价的时间,一次,我发现一个女生在听同学读作文时总在纸上断断续续写,我若无其事地溜达到其身后,看到的是这个学生记录1.2.3.……其内容是听同学作品的优缺点——难怪这个同学评价别人的作品头头是道,原来她有这么一招!我在评价即将结束时说出了这个秘密,随即说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过更无花。”然后又说道:“但老师却希望‘此花开过还有花’。”只要走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仅能发现学生的长处,同时也能为班级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达到双重激励的目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377页)。我们的教育方法,要尽可能多地挖掘身边的教育材料,给学生直接的影响。

二、给分神的学生提醒。”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敬师长”,从

古至今,对老师尊重的警言和教导,在一代又一代众多的学生中潜滋暗长,既提高了教师的人格地位,也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定的威严感。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总会存在个别的现象,好动的学生禁不住几十分钟的静坐、淘气的学生间歇搞一些小动作,即使是再生动的课堂,也免不了个别学生“开小差儿”,连成就文学大师的鲁迅先生也曾在课堂,“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因为“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这样的先生怎能在课堂上提高效率,这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的教育特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责任就是充分利用课堂给学生最大的收获。教师走近学生,在淘气的学生课桌上轻轻点一下,在“开小差儿”学生的肩头轻轻拍打一下,都能及时把学生引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既解决了语言提醒影响他人的弊端,也给淘气的学生最大限度的留足了面子——学生也是有自尊的。有的学生,当老师走到他的身边时,他会不由自主地看看老师,老师微微点头或是微微摇头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引起他神经反应,立刻坐正,很快又参与到学习思考情境中。走近学生,充分利用除语言之外的感官——动作和视觉,对学生中极个别的现象给予提醒,及时转变学生状况,最大程度提高每一个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76页)

三、给胆小的学生鼓励。现在的中学生,虽然较之以前的中学生胆大、不易

管教,但还是存在为数不少的部分学生有畏惧老师的心理,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同在一个空间学习,由于害怕老师,又顾虑自己说错招致学生的嘲笑,总是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是被老师叫起来,想好的语言也不能流利表达,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同样会引起个别学生的笑话,日积月累,胆子越来越小,成了被课堂遗忘的角落。我在和家长的交谈中,不少的家长也谈到这个现象,说自己的孩子胆小,不敢向老师问题,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在我的教学中,曾经有这样一个突出的例子,一个比较高大的男生站起来读课文,不长的一段文字,读起来结结巴巴,好似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不仅如此,还满脸通红,额头渗出了虚汗,凭经验判断,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一个很少站起来说话的学生——胆儿太小。我走到这个学生的身边,轻声说了一句“读得慢一点,你会读好的。”这个学生果然镇静了许多,不仅能明显听出语言连贯的进步,还能感觉到他的声音也比刚才大了。拉近师生距离的最好办法就是走近学生。想了解一个朋友,就要和朋友交往,交往产生亲近,交往产生友情;想了解一个学生,同样要走进学生,学生的生活。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大声说一句“你能行!”不如走到学生身边轻轻告诉他“你能行。”因为你成了他的朋友,是在关键时候给予帮助的朋友。朋友的交往经常是说悄悄话而不是喊叫。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老师轻声鼓励的学生是很多的。

四、 直接解决问题。“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师生地位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基于这个要求,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走近学生,和学生融为一个整体。另外,就教学的目的要求而言,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其能力从而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是求知者,是问题的探究者,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讨论,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问题会五花八门,问题的难易程度也会参差不齐,教师在学生讨论巡视的过程中,对个别学生较简单的问题可以随时解答,对集中的问题或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达到心中有数;就差生来讲,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分析讨论新问题所需铺垫的旧知识进行复习指导,帮助其巩固一下旧知识,关注后进生。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是教学的设计者,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是为了完成预期的目的而进行操作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哪些问题,教学效果如何,需要进行那些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安排等等一系列的情况都学要掌握,这些情况的把握,只有走近学生,参与学生的讨论,才会了解到更加真实、更加准确的资料。

英语课堂教学与管理方法谈 篇4

一、课堂教学方面

(一)在用中学

教授新单词时,注重让学生有意识地使用新单词。比如,教授husband这个词时,问学生:“What is a good husband like?”看到学生犯愁的表情,就进一步启发:“Think about your father.”这时学生的答案就纷纷出来了:”A good husband should love his wife.”“A good husband should wash dishes after supper.”A good husband should make money for the family.”

讲到Offer.让大家猜:offer a cup of tea.是什么意思。由此问学生,家里有客人时,我们还应该做什么。以此让学生用新词造句。

加强写作练习。每单元找一到两篇课文,学完之后让学生进行改写或缩写。例如,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3课,2800 years of sports是一篇介绍奥运历史的师生对话,就很适合改成说明文。这种作业比单纯让学生抄课文效果要好,学生也乐于做。第二天让学生根据作业做report,借此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师生互动

进行听力训练时,结合师生互动,展开专题讨论,既锻炼听力与口语,也不至于让学生太被动、练得太机械。比如下面这道题:17.A Size eight.B.Size nine.C.Size ten.这道题讲得是选衣服型号。做完之后,问学生注意到有些衣服标签上有S、M、L的标注吗?借此又让学生学到一点日常英文知识。对于听力填表题,事先问学生可能的答案是什么,看看谁的猜测更接近一些。

不同于以往,这学期练习册是带着答案给学生发下去的,使他们做完之后就能立刻对正,然后进行回忆思考。不把错误印象留到第二天。第二天解答疑难问题前,先让学生讨论一分钟。这样,学生不至于因为爱面子而不愿提问。这样也可以把一些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内部处理掉。

单元复习或是期中期末复习,让学生跟着录音机通读课文。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加深印象,又可以防止有学生朗读得过慢,跟不上节奏。

多和学生交流,改善教学环节。比如,以前我认为齐读课文可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通过和学生交流,他们告诉我其实他们不愿齐读,因为速度太慢。因此在后来朗读时,加入学生自己读的环节。

二、对学生的监督管理方面

(一)鼓励为主

对于学生,上课给他们展示的舞台,表扬他们的创新,对于他们的作业给予信任。如果出现退步现象,进行书面规劝,或当面提醒。

不同于犯错进行当堂批评或是轻微惩罚,我把对于学生的批评工作放在办公室,而且是以对话讨论的形式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想出办法,以信任的语气鼓励他们改正。

(二)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教师职业不仅是个充满学习思考的工作,也是一个富有情感的工作。我发现,和学生的课间交流让师生很快乐,让老师更了解、喜爱学生,这对维护课堂的纪律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我很乐意和一些同学研究怎么样让瓶子盖在桌子上转得时间更久一些;问问某同学他那件闪闪放光的体恤衫里边有电池,洗的时候会不会漏电;和某同学聊聊贴面膜会不会更招女生喜欢......

当然啦,我也会和学生们讨论一些严肃的话题。比如谈谈面子与吃饭哪个更重要,讲讲“打小报告的朋友还算是朋友吗?”

三、实践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我认真分析,仔细观察,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认真考虑,精心设计,研制方法。效果很好,学生成绩提高快,在学期竞赛中,我班获全校第一名。

摘要:<正>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原则很简单,就是把工作重心放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上,同时改进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一、课堂教学方面(一)在用中学教授新单词时,注重让学生有意识地使用新单词。比如,教授husband这个词时,问学生:“What is a good husband like?”看到学生犯愁的表情,就进一步启发:“Think about your father.”这时学生的答案就纷纷出来了:”A good husband should love his wife.”“A good

谈中小学英语课堂管理方法 篇5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课堂设计也会影响到课堂纪律,老师如果备课不充分,教学方法设计不灵活,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纪律不良行为的发生,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面向全体学生

良好的课堂纪律还跟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程度,取得的成就感直接挂钩。有的学生并不是不想说好英语,而是由于没有练习的机会,久而久之,说的英语就越不伦不类,胆量越来越小,越不敢开口说英语。课堂培养了部分尖子生,成了极少一部分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扼杀了注意里不集中,不爱说话,内向的学生的积极性。也给这部分学生造就了分散注意力,说话,做小动作的机会。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面向全体,着眼基础,缩小差距,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各种操练活动。如学习新单词和新句型时的连锁操练法、两人小组、4人小组操练等,要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开口讲英语的机会。在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活动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层次。比较难的问题让好学生回答,以点带面,起到火车头的示范引导作用,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尖子生。简单的问题让给程度差一点的学生,老师感觉他们能回答出来,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找到成就感,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终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维持长久的英语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2)游戏教学

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应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寓教于乐。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

游戏满足了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游戏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它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需求。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中,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游戏化,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英语,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记得牢,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乐于参与,自然也乐于学习,不再有多余的精力去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3)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相互协作的互助性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我的教学指导中,小组合作有两种组织形式,第一种组织形式是四人一组的合作学习,第二种组织形式是两人小组的合作学习。

小组的人员应该是相对固定的,不能朝定夕改。当然,也不是说小组人员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了,也允许有合理的调整,但最好是在学期初。小组内发生矛盾和闹意见时,教师要做好协调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让人人都能亲身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在小组中尽可能的尽情玩耍、好奇、活动,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愉快的消化新知,老师轻松的指导学习。课堂活而不乱。(4)竞赛促进教学

浅谈数控车床实习课堂管理的方法 篇6

关键词:数控车床 课堂管理 方法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首先就要管理好自己的课堂。笔者是一名数控车床方面的实习带班教师,专门负责中技生的数控车床实习。目前的中技生,大多部分学习基础及自觉性较差。另外,数控车床的使用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在操作中要求学生要非常小心,只要有一点差错就有可能导致撞坏机床,伤及学生,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得有一点马虎。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好数控车床实习课,确保学生的安全,必须先要管理好数车实习课堂。怎样管理好数车实习课堂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堂管理的概念

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课堂是一个小型社会,集学习生活、情感生活、人格社会化过程、互动竞争生活于一体。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是组织教学。

二、数控车床实习课堂管理方法

参加数控车床实习的学生是需要经过学习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才能进行操作实习的,如数控车床编程基础知识、数车加工工艺知识、数车编程仿真加工等等,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先学习一些相关的安全操作及安全生产知识。虽然这些学生有些课前准备的知识,但在数控车床实习中还是不能独立有秩序地进行数控车床实习,还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课堂管理的方法有哪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数车实习课前、课堂结束时的组织

在每次上实习课之前,最好先让学生集合。集合后可以检查学生的考勤情况、讲解并派发当天的实习任务,提示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安全操作、安全生产知识等等。

在临近课堂结束前,也要让学生集合。集合后可以总结当天实习情况,可以先让学生代表总结,接着教师总结,总结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当天的实习情况,如表扬当天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或批评表现差的学生、简单讲解分析实习任务的加工方法、学生的安全操作问题、实习室的卫生情况、机床的保养情况等等。

2.数控车床实习课堂文明生产及安全操作技术

数控车床实习文明生产、安全注意事项必须贯穿于整个数控车床实习中,一定要让学生熟知。

(1)文明生产。文明生产是企业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设备和工夹量具的使用效果及寿命以及操作工人技能的发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是工厂技术工人的后备力量,教师从开始进行数控车床实习时,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因此,操作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进入数控车床实习室后,应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严格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由浅入深展开学习,不要擅自启动或操作数控车床系统,防止安全事故发生;②操作前,应该仔细检查车床各部分机构是否完好;③操作数控系统时,对各按键及开关的操作不得用力过猛、过大,应轻触慎用;④虽然数控车削加工是自动进行的,但不允许随意离开生产岗位。

(2)安全操作技术。在操作时,学生必须按照课堂规定,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条例,并认真做到以下几点:①刀具装夹要牢固,刀头伸出部位不要过长,刀具下垫片的形状和尺寸应与刀体形状、尺寸一致,垫片应尽可能少而平;②装卸工件时,卡盘扳手应随手取下,不得留放在插孔上,避免开车时飞出,造成伤人及设备事故;③完成对刀后,要认真检查程序(或传真图形)才能加工;④在数控车削过程中,一定要关门操作,防止铁屑、崩刃、工件等飞出;⑤切削时产生的带状切屑、螺旋状的长切屑由于温度高,卷切力强,对操作者危害较大,应尽量改变加工参数、刀具角度等,避免意外发生。在清理切屑时应使用钩子及时清除,严禁用手拉拽。

3.强化数控车床课堂管理规范

在数控车床实习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管理方法的不同以及学生的个性制定相关的纪律,并监督学生的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1)纪律规范。实习也是课堂,所以实习课堂的纪律不能放松。上课时有以下的纪律规范:①进入实习室,衣着要符合安全要求,严禁穿拖鞋、背心入实训室。②在实训室内,学生要按照实习教师指定的位置入座操作,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有问题可以向实习指导教师示意,不得随意私自设置实习内容,如果不听指挥或违规操作而损坏设备者,除了需要赔偿经济损失外,还要停止下阶段的实习。③不得将食物或饮料带入实训室内,要保证室内整洁干净。④实训结束后,做好工量具、刀具的归位工作,要认真填写好设备使用纪录,并按要求搞实训室的卫生及机床的保养工作,班长及每组的组长要负责检查。

(2)操作规范。①工量具的使用与摆放。在开始每一次数控车床实习时,一般都会派发工量具,每台机床派发一套工量具。为了防止搞乱,每种工量具都要有标号,并按领取人的姓名登记在表上。每天在工具使用后,必须检查有没有损坏,如果有损坏要及时报告,并检查能不能及时维修,如果不能维修就要追究相关学生的责任;在没有损坏的情况时,要按要求将工具放到指定的箱子里。在测量工件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在测量完后将量具摆放在床头箱上,如果一不小心掉到正在旋转的机床主轴上就会发生事故,这是极其危险的。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将用完的工具摆放在工具箱里,这些习惯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②机床的操作规范。可以参考安全操作技术。

4.数控车床实习课堂分组教学法

实习过程要进行分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在技能教学中,学生分成数组,每组大概5~8位学生,每台机床可以安排2~3位学生,每组选一个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由他组织本组学生的实习。组长做完之后要帮助其他同学,纠正他们的错误,组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加工方法。在实习中采用分组教学,不但可以增进同学们的互助意识,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分组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技能训练,以分组竞赛比武的形式完成。有了比赛竞争,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他们能在比赛中体会到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也可以根据竞赛的结果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这更加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结

实践证明,采用好的课堂管理方法,是成功上好一堂实习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管理,没有规则,整个课堂将会是一盘散沙,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先在课堂管理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黄丽芬.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广数“GSK980TD”车床数控系统[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芮国优.技能实训课堂管理之我见[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2).

课堂管理方法 篇7

1 中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管理力度不足

在中职教育发展过程中, 实践课程逐渐增多。其中包括校内外实训、校企合作、学生职业实习等多种内容。实践课程的复杂性要求提高管理的效率。但现今阶段, 我国中职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断降低, 学校的开办信心不足, 教师队伍的实力不断降低。这样导致实践条件降低, 实践经费不足, 更何谈管理。学校的管理态度不端正, 学生进入学校后, 就缺乏统一的规范的管理, 教学计划模糊, 教学内容单一且枯燥, 实践中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设备, 且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学, 严重影响了中职教学的发展。

1.2 缺少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

中职教学体系不完善, 在实践教学管理上, 缺乏理论指导。中职要做到标新立异, 将重点放在工学结合上, 围绕这一主题, 快速推进校内生产型的实践。但由于体制和制度的缺少, 这一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尚不能实现, 我国现阶段的多数中职学校招收的都是初中毕业或者未毕业的学生, 大部分基础较差, 学校本着利益第一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管理, 教学模式严重落后于教学需求, 教学管理模式不健全, 在实验、实践设备上均存在缺失。对管理自身而言, 管理手段单一, 系统性不强, 对中职发展不利。

1.3 教师观念落后, 制约了教学改革

随着高校的扩招, 中职的被认可程度不断降低。无论是社会, 还是学生自身, 都对中职产生了怀疑。对中职发展而言, 这无疑是消极的。经过多年的发展, 中职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有信心, 同时, 多数中职教师是该校毕业的优秀学生, 中职教师观念落后, 对学生管理缺乏必要的方法, 甚至放任自流, 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专业知识不扎实, 无法满足工作的基本需求。另外, 教师对于教学改革的认识不深, 不能积极推进中职的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效果十分低下, 教学内容单调、重复, 影响了中职的发展。

2 探析如何加强中职实践教学管理

2.1 树立科学的中职教育理念

对中职教育而言, 首要问题就是改变其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理念是推进中职教学改革的基础, 只有在教师认识到中职教育的现状, 并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 才能确保中职的发展。教师要做到创新能力强,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更要关注如何实现教学管理过程。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通过必要的引导和感化来梳理学生的就业观, 使其主动进行练习,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解放思想是我们对中职教育的要求, 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才能确保中职教学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在教学过程中, 还要建立持续发展的理念, 树立公平竞争的体制。各中职院校管理应相互学习, 讨论, 致力于制定一套真正适合中职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

2.2 构建中职实践教学的管理机构

对于中职而言, 提高学生的素质还需要从结构清晰的教学管理机构入手。中职多年来的发展中, 忽视教学管理, 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 教学气氛不佳。对中职发展而言, 只有明确中职的教学特点, 并且建立实践管理体系, 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才能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中职与高职和高校不同, 接收的学生在素质上、基础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因此要建立其优势, 就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尤其是培养一线的操作人才。我国各个行业的专业操作人才均存在缺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可建立学校、院系和专业之间的层次性的结构体系, 可以教务管理为基础, 以教学委员会为具体的管理对象, 充分利用中职现有的资源实现实践教学以及对教学的评价。对中职实践而言, 要始终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 致力于形成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致力于建立实训基地, 从实际上确保学生的专业能力, 确保中职的优势体现。另外, 中职还应加强对管理的重视, 增加对教师管理、课堂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投入, 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的来完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构建。最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要具有综合性,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如某些学生的管理能力强, 可以在确保实践的前提下, 给予其适当的管理任务, 为其日后工作打好基础。总之, 中职学校应在教务管理的基础上, 保证管理的整体性与完善性, 明确管理任务, 确保管理和教学过程的执行, 并且在中职内部形成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教学体系, 提高教学效率。

2.3 构建独立的中职教学管理体系

中职教学管理推动构建, 不仅需要独立的理论体系, 还要求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实践体系。中职教育独立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具体思路为:制定与学校发展相符的教学目标, 并且根据目标制定总体教学计划和阶段性的教学计划。结合中职自身的教学管理评价标准对其实现过程进行评价和鉴定, 在教学中体现出实践的重要性;根据已经制定的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 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 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 以便于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根据教学的实施情况和学生的反映情况来确保实践, 时刻保持教学创新。总之, 只有保持每个环节的实施, 才能最终推进我国中职院校的课程课堂教学管理。

2.4 应用现代化的管理软件

随着网络多媒体的发展, 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过程, 都应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 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通过网络的使用, 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 从而使管理方法更人性化。信息技术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的教务网站, 形成并建立中职独特的品牌。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来推进中职的教学管理, 使中职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总之, 在中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中, 要以开放的眼光, 创新的方式, 注重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通过实验室的信息网络建立来加强实验管理。实现文件的共享, 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最终确保我国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3 结语

实践已经证明了中职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如何建立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是其思考的主要方向。一方面, 我们要关注中职教学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差别, 在课程和方法的选择上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基础。一方面, 从职业能力的提高出发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总之, 中职教育的教学管理十分重要, 促进其发展就要从根本上入手, 对其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贺美珍, 郭睿.浅谈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6 (8) :95-96.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篇8

河南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成立于2006年, 专业较新, 学校在人才引进与培养、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的资金投入等方面均给以倾斜, 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自2008年开设以来, 经过4年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已经建设成为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内容包括绪论、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三部分, 共17章62节, 根据大纲要求设置32学时, 其中课堂教学28学时, 实验课4学时[1], 内容多, 学时少, 常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信息容量大、技术性及综合性强、实践环节要求高等的状况[2]。

综上可知, 要使学生能够全面了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交通控制配时的理论、方法和步骤, 向学生传授更多、更新的知识,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唯一解决途径。

二、新型教学方法在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中的运用

(一) 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交通管理部分的重点在于交通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法规、原则等知识点的理解, 以及掌握交通管理设施的科学配置, 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交通管理涉及的一些基本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设施设置的方式方法, 如步行管理、停车管理、交叉口位置的设置、道路标志标线的设置等, 并灵活运用在实际交通方案设计与优化中。这部分的一大显著特点是理论知识难度不大, 但技术性及综合性较强, 且对实践环节要求很高, 因此, 学生易于从表面上掌握, 往往出现“眼高手低”, 到实际运用时不知所措的局面。

因此, 此部分的授课不易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摸索总结出自学与启发引导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既能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 又能保证教学内容较大信息容量下的教学进度。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 采用简单易懂部分设疑引导学生自学, 重点难点部分启发引导配合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学。比如道路指示牌和标志牌的高度和宽度设置不同, 通过先向学生设疑, 提出“为什么”,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 最后教师加以总结, 引出一些概念和一般设计原则, 并补充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加强理解。后面在讲解控制配时时也可采用此授课方式, 让学生走向讲台给大家讲解配时过程, 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对知识的理解。

(二) 案例教学法

2012年即将过去, 首都北京的治堵指导意见实行了将近两年, 效果有目共睹, 并不明显。相对于首都的“首堵”现象, 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城市之一的香港, 却能很好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症”。课堂上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 介绍香港的人口、车辆与交通概况, 道路设置、规划、公共交通运行状况, 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的经验等。

香港总人口约700万,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20人,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 市区人口密度平均高达每平方公里21000人。在香港注册的61万辆车辆当中, 有64%是私人载客汽车, 而每公里道路有约276辆车辆行走。据统计, 香港每天共有1100万人次使用各种交通工具来往各处, 其中89%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为了避免人车混流和减少车辆相向运行造成的不便, 香港多年来大力修建各种有利分流的基础设施, 目前已建成了12条主要的行车隧道 (包括三条海底隧道) 、1000多条行车天桥和桥梁、6000多条行人天桥和400条行人隧道, 使人车分流、减少了车辆无隔离相向对驶, 既保障了行人的安全, 也加快了车辆的行驶速度[3]。

香港解决交通问题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管理。香港的大部分路口只能直行和左行 (其行车方位与内地相反) , 主要交叉路口严格进行交通灯管制。自行车在香港虽法律并未禁止其在路上行驶, 但因没有专用车道, 除了极个别上门送货者使用外, 几乎见不到有人在街上骑自行车。行人过马路则必须按照信号穿越斑马线。香港的马路边不允许随便停放车辆, 一旦发现惩罚很重。这些就保证了香港的车辆能够高速行驶, 道路和路口的通过率很高。

通过案例中对交通管理知识的成功综合运用,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的客观需求, 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管理中各项设施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研讨式实践教学

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 组织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现场观测和实地调研, 结合调研和分析, 开设与课程讲授内容相配套的设计课程, 尤其是把认识实习、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充分联系起来,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知识应用能力。

公共交通优先除了公交车以外, 在我国的中小城市还是以自行车居多, 自行车优先通行管理成为公共交通优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课程理论内容和实习环节的关系, 预先安排学生在交通管理与控制开课之前到部分大城市如深圳、广州等地进行认识实习, 让学生获得交通管理的感性认识。然后,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针对优先交通管理一章, 有意引导学生联系实习见闻, 分析优先交通管理的相关知识内容, 并在随后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中, 安排学生根据自行车的特点以及自己周边环境的路网形态等, 模仿深圳、广州等实习地点的做法设计自行车专用道, 并鼓励学生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思维, 提出缓解路面辅路机非混合严重的多种解决方案, 集体讨论每种方案的可行性、优缺点及存在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 并最终确定最优方案。

这种教学方法的探索, 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 效果良好, 也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四) 案例剖析式教学法

交通控制部分是以信号交叉口的配时方案设计为核心内容。该部分内容的理论性较强, 教学难点较多,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学生通常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后仍然难以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若照本宣科式地讲解课程内容, 学生多数会感到枯燥、乏味, 学习积极性易受挫伤, 也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造成讲授过的内容, 学生在毕业论文 (设计) 中面对相关问题时仍会感到手足无措, 不知如何处理。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在课堂上讲解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案时, 选择了学生较为熟悉的本市塔南路—和平街交叉口作为典型剖析案例, 尝试采用典型案例剖析式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地把理论知识点化解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 教学效果反映较好。

塔南路为焦作市主干路, 双向四车道, 和平街为主要商业街, 双向两车道, 塔南路—和平街交叉口车流量和人流量都较大, 高峰时段经常拥堵, 交叉口的服务水平较低, 笔者曾指导部分学生对该交叉口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期的交通流量和信号配时状况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此处南北向道路的信号控制为三相位的信号控制, 此交叉口信号周期为145s;东西向信号控制为单一相位的信号控制, 信号周期为128s。根据交叉口配时理论分析, 认为该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周期过长 (配时周期一般不超过120秒) , 造成路口对车辆造成的延误增大, 经过对此处高峰期各个方向的交通流量进行分析计算后, 建议信号配时周期及各个相位的绿灯显示时间为:信号配时周期为120秒, 南北直行绿灯为60秒, 南北左转为20秒, 东西直行为25秒, 东西方向的左转为15秒。同时发现, 高峰期塔南路上左转弯车辆很多, 目前的三相位配时方案不能满足通行要求, 建议采用专用左转相位的四相位信号控制方案。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 学生既理解了信号交叉口的配时方案合理设计的重要性, 又掌握了具体的知识点和设计方法, 反映教学效果较好。

(五) 借助专业仿真软件进行教学

交叉口管理是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而交叉口改善设计更是交通组织优化中的重点及难点。但过去在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环节中, 学生普遍反映较难掌握相位、绿灯间隔时间及绿时差等知识点。而VISSIM是款微观仿真软件, 可以对很多细节的交叉口改善措施进行演示, 如增加进口道车道数, 优化周期长度, 改善相位控制方案及交叉口内其他渠化措施等, 借助VISSIM软件完成交叉口信号控制的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交叉口是城市路网中的赌点, 车辆在交叉口处的通行效率决定着整个路网的通行效率。但是, 由于我国城市交通机非混行的现状, 拥堵交叉口的改善设计一直是交通工程领域的重点及难点[4]。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体会交叉口改善的设计思路和要点, 首先以大量的交叉口改善设计案例做教学素材, 然后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人民路和塔南路交叉口作为典型的交叉口改善实例, 提出延宽进口道和进行左转渠化方案, 提高交叉口高峰时期的通行能力, 最后, 利用VISSIM进行交叉口改善设计的效果演示, 让学生们形象地了解各类通行条件及交通量状况下交叉口改善设计的方法,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融入课堂, 通过引领学生到实践中根据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进行该课程的课堂讲授, 不仅给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带来了变革, 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原本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变得生动、深刻, 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兵, 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2]吴兵, 李林波, 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0) .

[3]苏剑, 杜丽群等.香港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及其对内地城市的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 (8) .

课堂管理方法 篇9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大课堂,管理方法

高校大课堂学生众多,宽敞的阶梯教室里,坐满了很多专业的学生,各个专业的学生学风不同,性格迥异。而高校课堂层叠于象牙塔之中,协同一个个先进的实验室,与丰富的大学食宿元素一起形成了令人无比向往的大学影像。而高校课堂作为高校教师传道授业、与学生集体进行交流的场所而成为人们历来关注的重点。为了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使知识在文明、自由的氛围里面传播,并维系教育的先进性,研究新形势下高校课堂的管理方法势在必行。

1 新形势下高校大课堂管理的必要性

没有浓厚学习气氛的课堂的大学不能称之为大学,课堂终究是将知识醍醐灌顶给学生的有效保障,是将人们的精神和身体从拖沓的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的有效手段,是让人们保持着兴奋和自律的状态,对知识进行有规律的学习的最好场所。始终站在讲台上,又能保持自我更新和进步的教师是令人尊敬和学习的。

时代在前进,如今互联网知识快捷广阔,大学海纳百川不止是口号和个别现象。网络学习资源丰沛,慕课[1]也刚刚兴起。优秀、先进教师的课堂却仍然人满为患,成为众多群体获取灵感、探听时代强音、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这说明承载先进、文明、自由、平等、自律的课堂仍然是人们的必然选择。这公有体制的、仍带有传统意义的、却承载与时俱进先进知识文明的优秀课堂,能滋养着如此众多的心灵,犹如不会干涸的源头活水,引领着人们向新时代前进。

优秀的课堂、优秀的高校教师,要他们挑起先进文明传承[2]下去的重担,秉承自由、开放的大学课堂是不会赶走任何一个想学习知识的人的,哪怕是围墙之外的向学之人,也该是受到大师欢迎的[3]。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新形势下高校大课堂的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2 实施措施

大学课堂之初是因为高校教学资源紧张,而千百人以下的大课堂,也该是受了十多年小班固定位置教育的学子们享受的成人待遇之一。但是,大课堂情况如此复杂的今天,如何做才能把课堂保护好?通过几年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有以下一些方法。

课上大声点名依然是首选。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是被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互动方式。目前形势下,最有效的办法是每次上课课前点名。但是这样管理,问题却也很多:1)出现了学生有意的互相替答到;2)被雇请来的学生替未出勤者答到;3)蹭课大军临时起哄,替未及时出勤学生答到;4)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人员可以随便出入课堂,无法管理。这样的课堂秩序,很容易令教师受挫,严重影响课堂的顺利开展。在此种情况下,教师通常采取:1)从课代表处获得第一手准确出勤数据。但维护课堂秩序能力有限。2)教师易出于管理需要,进行慷慨陈词,劝解学生向学,珍惜学习环境,保证课堂纪律。3)有的教师不依靠控制学生出勤来管理学生,而是依靠流畅的讲课、厉声呵斥、课下与学生搞好关系等手段。单靠单方面的流畅快速讲课,教师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另外长时间的忽视学生的反应,学生也最终会反映为极端行为,包括资质较好的学生放弃学习、考试和直接的冲突,班级大部分学生整体罢课等[4]。长久的不规范管理,对课堂的忽视,对利益的重视,将引发更深层次和更严重的社会冲突。尊师重教还是优秀课堂维继下去的首选,也是社会繁荣稳定的标准。

教师可以使用自备的实时监控设备,以加强课堂的实时监管。当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配合,在课前将干扰课堂的移动通讯设备收集起来。不过,在一名教师的摄像头前,课堂里面还是留下了文明,赶走了可耻的流氓行为[5]。

为了有效的防止乱答到、替课和蹭课的事情再发生,指纹扫描仪[6]等实时识别身份的先进仪器被使用。先进设备的使用确实省略了人工考勤的麻烦。不过,即便都准备好了,使用指纹扫描仪等,还是有一些问题:当学生集体在上课铃声即将响起时赶到课堂时,指纹扫描仪等设备无法迅速的一一识别成百人,这会耽误上课的。另外,只识指纹不识人,在感情上与学生的沟通减少。再有,在小班实验环节,使用指纹扫描仪,虽然时间充沛,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其他班的同学混进教室扰乱课堂。

最原始的办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给学生在书桌上贴学号了,使得大课堂里面的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位置落座。实践下来,这样做的优点是最有效的。1)学生都明确有自己的位置,可以按号入座,课堂变得整齐,缺课的学生变得一目了然,教师也节约了点名的时间。2)学生被要求有规律的按号就座,不允许私自串座,有效的保证了课堂的质量和速度3)能够对学生进行一目了然的管理,学生的行为也能得到准确的监管,教师和课堂尊严得以维护。也有益于正常学生自发的有效维护自己的课堂。4)由于每次座号老师课前贴出,替课和蹭课的人无法混入课堂,即便进入了,也由于不清楚自己的位置而被轻易识别出来。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按号就座,教师每次课前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准备和粘贴座号,所以,教师每次课要花费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正所谓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大学课堂的有效管理离不开大学这个大环境。所以大学教师和大学的管理者们应该共同努力,完成神圣象牙塔的管理。青年学生是这个社会非常宝贵的有生力量,他们是这个社会大厦的接班人。将他们都培养成有用之才,是家庭、大学和社会的共同期盼。

3 总结

学习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选择,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保证教书育人的质量,需要大学教师开放思想,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使得课堂知识的安排先进、合理,又要采用先进的课堂管理手段加以辅佐[7]。经过多年实践,多种教学管理措施各有利弊,建议将上述的措施叠加并灵活交替使用。将各种管理措施的优点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哈格德,王保华,何欣蕾.慕课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05

[2]Hu Yanju,Shen Ye.Talkabout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s Influenceon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J].ASSHM2015.2015.12

[3]梁工.圣经百科辞典:图文版[M].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06

[4]钟佳红.大学公共课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研究——以甘肃省X大学公共英语课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4.05

[5]陈敏,张瑾.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与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5

[6]董云吉,魏勇,张永慧.指纹考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2014.08

课堂管理方法 篇10

一教学内容设计

1. 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教材为依据, 围绕管理的七大职能分别设计相应的学习主题,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 不再采用单一的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法等, 而是以“模拟企业”为载体, 集多种教学方法于一身, 融于7个与管理职能相对应的主题项目中。这样不但使多种教学方法得到综合运用, 还使各个看似独立的管理职能通过“模拟企业”这个纽带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体会各个职能之间的关系及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2. 主要内容

内容有: (1) 成立模拟企业:选定一家企业作为模拟企业对象, 对该企业现状进行调查, 撰写调查报告。 (2) 模拟企业组织建设:绘制企业组织结构图, 并对该图进行说明和评价。 (3) 制定模拟企业计划:制定企业活动的年度计划。 (4) 模拟应用控制程序和方法:各企业根据其他企业设计的与控制相关的场景, 提出应对方法和措施。 (5) 模拟总公司经理竞选:通过各企业经理竞聘总公司经理, 总结出领导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6) 模拟应用协调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各企业根据其他企业设计的与协调沟通相关的场景, 应用协调沟通方法和技巧。 (7) 制定模拟企业员工激励相关制度:根据各企业情况, 制定员工激励相关制度。

二教学活动实施

1. 课前准备

第一, 教师任务。在开展模拟企业专题活动之前, 教师先讲解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管理学基础理论和知识, 使学生初步掌握该专题活动所需的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次课的学习主题和任务。教师需对所涉及的任务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若各小组相互设计模拟场景, 设计出的场景需在下次课前2天提交给教师审阅、修改, 保证设计出的模拟场景能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

第二, 学生任务。专题活动开始前, 先根据班级人数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由各组推选组长1名模拟公司经理, 并将小组成员名单报给教师。然后,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 召开小组会议, 对工作内容进行讨论、分析, 将专题活动任务细化, 并进行任务分配。确保人人参与、各尽其能。最后, 要将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制作成PPT, 情景模拟的则进行表演排练, 在下次课进行展示。

2. 课堂开展

第一, 教师任务。在课堂上, 教师既是观众, 又是主持人, 但决不能当裁判。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交流时的真知灼见加以鼓励和引导, 使得讨论不断深入, 让学生在思考和争论中获得启迪和知识水平的提升。待所有同学发言结束后, 教师再就本次专题活动进行总体点评。主要概述本专题的学习重点、难点;点评学生的表现, 并指出其闪光点予以表扬和肯定, 并就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指正, 帮助学生强化学习内容。

第二, 学生任务。每个小组派1名代表上台阐述或表演, 需配合PPT或道具。展示或表演结束后, 接受台下同学的提问和建议。小组长还需向教师提供本次专题活动小组成员任务分配表。

3. 课后评价

专题活动实施后, 采用与之配套的考评方式, 不但使学生能够获得公正的评价, 同时让学生对整个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 使其有所收获和感悟。

每次专题活动结束后, 教师对本次活动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书面评价和打分并留存, 作为期末总评时的参考依据。学期末, 当所有专题活动结束时, 由各小组长对本组所有专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并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各成员的总体表现情况进行书面评价并打分。各小组成员也对自己和组长的总体表现进行书面评价和打分。以教师、组长、组员三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最后的考评成绩。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 如何以模拟企业为载体, 通过不同的主题活动学习应用管理职能的教学方法, 创新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

关键词:模拟企业,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文新跃.讨论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 (2) :145~146

课堂管理方法 篇11

[关键词]英语;课堂管理

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求知欲低下,学习动力不足,能力薄弱,学习的自觉性稳定性也较差,甚至厌学。给学校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教师利用各种有效技能、技巧影响问题行为,目的是迅速制止课堂不良言行,维护课堂秩序,保障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外界知识的输入首先以学习者有意识的注意力为先决条件。教师有必要在进入教室后,借助身体语言等示意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即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平定学生亢奋的情绪,把注意力转移到相关的学习内容上。

二、课程教学过程中设置情景

英语课程学习中有较多对话内容可以设置情景辅助学习,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思维和兴趣。在引入新课时,辅以积极的情绪,精彩的语言表达,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

三、循序渐进,启发思维

英语学习对中职学生来说往往显得复杂难懂,因此教学的安排应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展开,这样学生才有信心学习。

四、致力于有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课堂秩序的维持以及课堂气氛的营造等。有效的课堂管理是促进师生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支持与保证,同时也是反映教师水平的标志。

(一)课堂秩序的建立

任课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注重课堂秩序的建立,向学生讲清楚课堂教学规则,以及期末总评成绩评定规则。一旦出现违规行为,要立即制止,并提醒违规者注意有关的规定。实践证明:在相当程度上,刚开始几周的课堂纪律决定了整个学年的纪律和成绩。因为这是课堂秩序建立的关键阶段,任课教师只要坚持规则,秩序一旦建立,就能产生建设性的效果。

(二)课堂奖励与惩罚

奖励是教师控制课堂秩序的重要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奖励要注意一下几点:建立一套课堂明确的奖励办法。比如:强调将学科成绩考评放一定比例在平时课堂学习过程中;凡课堂遵纪守规表现积极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考评分;回答提问好的还可获得奖励加分等。强化精神鼓励,教师的鼓励和赞扬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惩罚与奖励是相对的概念,是用不愉快的事件或刺激来抑制或消除个体不适当的行为发生。例如:学生上课随便讲话,教师的批评可以抑制这种违纪行为的发生。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对违反规则的学生可以用冷处理、扣考评分、不点名批评、中止授课、点名提问等方式加以制止或提醒。

(三)教师中止授课的策略

教师在课堂上如遇到有学生扰乱课堂纪律等行为问题时,进行适当的中止授课行为是有必要的,以表明教师维持与控制课堂秩序的原则。但若耗费大量的时间批评教育,也会干扰课堂教学的正常进程。实际上这些都有可能失去教师自身的威信,使学生产生惧怕与隔阂,师生关系变得冷淡,甚至是紧张,这将大大妨碍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中止授课要考虑以下策略:中止授课行为应明确、坚持,而不是粗暴的或带威胁的;教师应避免采取生硬的,不冷静的中止授课行为。

五、采用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如能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多种形式开展,往往能够吸引学生参与,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其潜能。教师可以以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以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等。

[参考文献]

[1]金林祥.教育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宝臣.课堂教学艺术[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课堂管理方法 篇12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1 引言

专业英语既是一门语言课程也是一门专业课程,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着重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与专业知识联系紧密。学生需要通过提高专业英语能力来更好地阅读英文资料,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让自己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交流。

2 物流管理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2.1 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很难规范和一致

首先,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如包装、装卸搬运、配送、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库存控制、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等。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相关知识的英语教学显然很难实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授课内容,选择学生掌握不好的方面作为重点。

其次,物流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必然要求学生能够在专业范围内,比较熟练的使用英语阅读国外最新的相关专业知识、收发英文函电以及文件资料和口语交流等。同样,要想在有限学时内完成所有教学目标也是非常困难的,也需要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进行选择和取舍。

最后,学生基础英语能力的差异性也使得教师无法进行一致性教学。例如,我校的本科招生计划分为二表招生和三表招生两档,这样,相同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就有明显的差距,教学方法和内容很难统一。

2.2 教学方式简单枯燥

多数教师在进行专业英语授课时仍然习惯沿用传统基础英语的教学方式,例如阅读课文、教师讲解等等,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不能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和学习普通英语没什么区别,逐渐失去兴趣,进而忽视了对专业英语的学习。

2.3 教学内容忽视口语交流

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多的是理论教学,而专业英语侧重的应该是如何把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为实际物流管理业务服务。现在的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对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锻炼很少,很难让学生在这方面得到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口语交流能力就成为了最大的障碍。

3 问卷调查及分析

从表1和表2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对于单词、词组和复杂从句等基础语法知识,二表学生的需求明显低于三表学生。这说明二表学生的英语基础好于三表学生。

第二,二表学生和三表学生对于阅读、翻译和听说等三个方面的能力需求是最高的。一是说明阅读和翻译是学生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最普遍应用的英语能力,学生比较重视;二是说明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对物流领域专业术语表达方式的训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于听力和口语能力,两个班级都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选择了需要增加训练,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与工作要求的差距最大,也是专业英语教学最容易忽视的方面,这方面是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重点。

第三,在教学的技术手段方面,学生对多媒体视频教学兴趣明显,选择的比例分别达到67%和82%。说明学生对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持支持的态度。

第四,学生对教材的选择有明确的要求,就是与实际紧密相关,应用性强的教材。

第五,对于增加课堂互动、个人演讲和小组工作报告等形式的训练,并没有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同,只有二表班级的学生对个人演讲这种形式反映不错。

4 改进物流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建议

4.1 针对学生英语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从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测试,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这样的测试,从学生的薄弱环节入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如果存在二表、三表和专升本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更加的细致和深入,因材施教。

4.2 适当增加听力和口语能力的训练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问题就是注重学习语法而忽视了把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和应用,重视书面表达,忽视口语表达。这些学习弊端和习惯同样影响着专业英语的学习,而专业英语学习的重点正是如何在实际的物流业务工作中使用英语,拓展业务范围,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

为了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能力,需要在课堂教学内容中侧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但是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一蹴而就。比如,在选好学习材料后,先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跟读;然后由学生互相扮演角色练习;最后再由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逐渐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配合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4.3 使用多媒体视频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课堂已经是应用非常普遍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对于教师来说不存在使用上的困难,主要是对于教学资料的选择和使用。专门应用于物流管理专业英语学习的视频和音频很难找到,这是制约提高口语和听力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建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到国外物流公司的网站寻找相关视频,虽然比较麻烦,而且能够使用的视频不多,但是这样的资料在语音、情境方面实用性更强,最受学生欢迎,效果也最好;二是在商务英语资料中提取出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场景,例如机场、车站、港口、仓库、海关等等,这样的视频和音频相对比较容易获得。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反应非常好,也获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4.4 认真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资料,对学生的作用不言而喻。学生对教材的要求很明确,就是教材内容与实际紧密相关,这也是教材本身应该达到的要求。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物流英语教材都是根据国外的物流文章改编组织形成的,缺乏系统性;而原版教材又与我国的物流发展现状有明显的差别,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教材问题在物流英语教学中一直很难解决。对此,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教材,原版教材能够保证英语语言的质量,但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教师最好通过平时的教学积累,逐渐组织符合本校学生实际需求的自编教材。

4.5 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在调查的三种教学方法中,并没有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同,主要是学生受到已形成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影响比较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个人演讲这种在国外课堂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还是有很好的效果的,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对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进行表述,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5 结束语

专业英语和基础课、专业课都有一些不同,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一成不变的组织教学,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把握国内外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桂娟.物流专业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J].物流教学,2008(8):140-141.

[2]郭冬芬,王丙同,高磊,王艳丽.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92.

上一篇:古代的家训下一篇:多元文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