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设计中的文化因素

2024-05-28

动画设计中的文化因素(共11篇)

动画设计中的文化因素 篇1

城市所拥有的文化内涵是极为丰富且复杂的,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 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使得城市中的地域文化能够合理、有效组合, 从而在各元素的协调下达成理想的景观设计效果。本文将从地域文化因素对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入手, 得出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1 地域文化因素对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及相应措施

1.1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打造自然和谐的城市景观

真正宜居的城市环境必须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中蕴含着太多人类社会的文化因素和智慧结晶, 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将城市与自然环境相分离。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 使得城市规划师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 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做到因地制宜。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理念, 使得城市的建设更加人性化, 更加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尊重人类历史发展与历史文明的体现。而自然环境在某些特殊地域也可能成为其文化符号, 如海南三亚、美国夏威夷等热带海滨风光为主的城市, 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是非常必要的。综上所述, 我们要重视地域文化的独特作用, 并融入人与自然和谐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全新理念。

1.2 将地域文化因素渗透到城市景观建设中, 有利于加强群众对文化的重视

地域文化因素的渗透应当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设, 具体的措施可以分为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2大方面, 城市景观的设计主要运用的是硬件设施。如在城市中修建能够起到宣传本地文化、历史、精神等的宣传栏, 建设专门性的博物馆或者纪念馆。城市景观设计的特殊性从本质上就要求它的建设完成在此过程中必须以地域文化为根基, 从中汲取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从出发点来说, 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最终服务于人民。地域文化的渗透, 为居民提供了熟悉、和谐又独特的宜居环境。笔者认为值得关注的是, 应当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起到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太突兀, 与整个城市景观风格不一致。因此,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就应当充分考虑这一点, 达到体现人文关怀与景观协调性和谐一致的层面。

1.3 增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 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

要在城市景观建设的过程中融入地域文化因素, 其原动力之一就是这样可以增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 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打造一个全民参与、全民满意的城市环境。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能够增强居民在城市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而承担起作为城市主人翁应该承担的责任, 如维护公物, 保护环境等, 居民有了幸福感的同时, 还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进一步了解了本地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 也能为其传播与传承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将在这样一个丰满的时代特色背景下发挥得淋漓尽致。

1.4 城市发展对城市景观中的地域文化因素提出了要求

当前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大都市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 毫无特色的城市建设使得城市丢掉了灵魂。一座城市要想全面发展, 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而这特色的根源就是城市的文化性内涵, 有了它, 城市才是具有生机活力的, 才是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因素的渗透, 不仅能够产生强大的经济推动力, 带来招商引资的机会, 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旅游, 提升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市申办国际级的会展, 发展会展经济, 从而为提高整个城市的品质提供可能性。另一方面由文化作为强大支撑而树立起来的城市形象将更加生动而丰满, 城市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都会得到很大提高。这也就从根本上完成了我们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初衷。

2 结语

本文通过论述地域文化因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以期为城市景观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不可否认的是, 城市景观设计是一项非常庞大且复杂的工作, 一个城市经过历史的积淀所形成的地域文化因素早已与城市血脉相容, 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专业的城市景观设计师, 应当充分重视地域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担当起传承当地文化的重任, 同时更要以现代的、多元化的、开放的眼光, 吸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经验技术, 取长补短, 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明, 陈展川.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J].热带农业工程, 2012 (1)

[2] 邱德华.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策略研究——以苏州为例[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2009

[3] 杨婷, 季菲菲, 吉文丽, 王诚吉, 樊俊喜, 唐胜田.地域文化在城市设计中的表达——以吴起城区景观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 (3)

德育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篇2

无论是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的“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其目的都是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应是终身教育,其先于智育,重于法律。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那么怎样才能把传统文化融入道德教育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引入不同的内容。

一、小学阶段诵经典以经典自律

小学阶段应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行为中不正确的地方,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如孩子通过《弟子规》可以检验出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是否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在与兄弟朋友相处时,是否做到了“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在生活的细节中,是否做到了“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在社会交往中是否做到了“凡出言,信为先。见未真。勿轻言……”教师也应在教育学生理解经典的基础上,重视其内在的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学生把经典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与自己的行为相结合,把口中诵读的经典内容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把好的行为内化为一种习惯,实现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此外,诵读经典对成绩的提高也有很大作用,它可以提高识字能力,增强语文的理解能力,文章的阅读能力,及语言的组织能力。

二、初高中阶段诵经典理解人生道义

初高中应以《论语》《朱子家训》《学记》《告子》为主要内容,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做正直的人、仁德的人、有修养的人、有人格魅力的人。当学生遇到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也许不愿求助于父母,不敢求助于老师,不想求助于同学,但他们可以与经典对话,从圣人的话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自觉地把经典运用到生活中,让经典引领他们的行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成人阶段诵经典升华人生意境

已经脱离了学校教育阶段的成人,是把已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自身,运用到家庭,运用到社会的开始。成人应在社会经历中不断丰富、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提炼、升华自身的道德水平。此时,应以《孟子》《道德经》《大学》《中庸》等治世之学为主要内容,以理解为主要形式,以内省为主要目的。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怎样才能不惑?在利与义,善与恶,信与失面前,该如何选择?如果没有道德的底线为约束,没有溶于细胞的文化沉淀,谁能担保不沉沦,不迷失?而当我们面对利与义的选择时,脑中若呈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以及“以不义而得,必以不义失之,未有荀得而能长者也。”那么,我们的选择会倾向于什么呢?在善与恶之间徘徊时,能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来鞭策自己,结果会是怎样呢?在诚与失的取舍中能品味“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人生的境遇也许就会大不相同,尤其是已经做了错误选择而锒铛入狱的人们会感触更深吧。

也许有人会说,进入社会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忙碌,为生活而奔波,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看那些文人笔墨呢?我想说的是,就在这纷繁之间,人才会逐渐丧失自我的道德标准,当文化离你越来越远,你也就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不安并最终迷失自我。所以要留出些许时间,诵读些传统经典,来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来了解一些为人处事的经典哲学,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并提升自我道德素养,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更自信,更优秀。

党的十八大以24字明确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与传统文化的“德”一脉相承,如:国家的价值标准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成员的价值标准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标准就是我们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以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共同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祖国而努力。

注:本文系“小学教师德育专业发展途径的行动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JJB1212021。

书刊出版设计中文化因素应用研究 篇3

1 书刊的整体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电子时代已经到来,书刊逐渐被电子设备所代替,人们大部分都不愿意去书店买想看的书,而是选择从网上浏览。因此,如何让书刊在众多平庸的书籍中脱颖而出,可以让人驻足赏阅,是出版社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因此书刊设计的个性化,便成为影响书刊销量的重要因素。

1.1 书刊整体设计的内容

书刊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书刊的内文版式设计和外部装帧设计。内文版式设计包括文字的排列,文字样式的选择,图片、表格的排式和主要内容的确定。外部装帧设计包括书刊表面的装饰设计,书刊的美术设计和书刊的形式设计。

1.2 书刊整体设计的要求

首先,要保证设计的整体性,整个书刊的设计要与其他环节紧密结合,做到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且要在整体构思,技术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完美协调配合;其次,整体的设计应具有其独到的艺术性,使其艺术价值得以彰显;再次是书刊的实用价值高低与否,书刊的整体设计必须要考虑到有不同需求的读者对书刊的审美观,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取向;最后要考虑的是书刊的经济性,整体设计不仅要考虑到阅读和欣赏的实用价值,还必须要考虑书刊的可带来的经济效益。如要满足对书刊设计的要求,则对文化因素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2 书刊设计中的文化因素应用

书刊出版对文化因素的正确应用可以起到传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因此在书刊出版设计中必须要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抛弃陈旧的设计理念,不断进行设计上的创新,既不能过分夸张也不可以太过保守,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使读者对书刊的第一印象便十分深刻。设计师们必须通过图形、民族元素、文字设计等许多文化元素与内容的结合来表达整个书刊设计想要表达的理念,这样的书刊可以使读者读时赏心悦目,也会越来越多的去关注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

2.1 图形元素设计的应用

图形在书刊设计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图形元素从古代便被人们应用于书刊设计,并一直沿用至今,它可以用它简洁的形式传达出丰富的内容及其精神。图形元素大体包括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两种。具体图形的应用在书刊设计中十分普遍,一般都是将内容中的中心思想在图形中呈现出来,使图形与文字和谐搭配。在书刊出版设计中,可以运用最传统但也紧跟时代潮流的绘画艺术来表达内容,在古代,绘画便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类书籍,通过不同的描绘方式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绘画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主要画种,都可以在书刊设计中起到使内容多元化的作用。此外,在书刊出版设计中,摄影图片的使用也十分普遍,特别是一些纪实类的书刊,摄影图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具有真实性,可以轻易地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让读者对内容产生信任,展开丰富的想象。而抽象图形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在有特殊需要的书刊才会出现,其体现出的理念往往也是抽象化的,可以提高书刊设计的整体水平。

2.2 融入民族文化传统元素

在进行书刊出版设计的过程中让民族元素与书刊的主题设计相匹配,可以使书刊主题更加鲜明,民族文化传统元素与书刊内容的融合可以使书刊设计更加具有民族特色。比如关于宗教的书刊,莲花就是佛教的一种代表和象征,它还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选择莲花作为宗教书刊的设计载体,再用抽象的手法表现出来,会让书刊的整体设计呈现出神圣的感觉。再比如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有许多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不同的节日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寓意,不同的节日寓意搭配不同的载体,可以使读者很快就置身于书刊想要表达的意境中。我国的古建筑也是传统的民族文化的象征,在描绘我国传统建筑的书刊中将令人赞叹的辉煌建筑设计理念结合进去,使读者领悟到建筑设计的精髓。由此可见,文化因素的巧妙应用可以使书刊设计的内容更加有魅力,情感的表达会更加饱满,对使书刊出版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书刊出版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向读者展示书刊想要对人们传达的理念,因此书刊出版设计首先要注意突出主题,不能模糊主题,也要注意规范,不能过分夸张,然后再根据主题展开一系列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逐渐融入民族元素,将传统民族文化浓郁的韵味展示出来,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传统民族文化的趣味与精髓。

2.3 文字设计的文化魅力

在书刊出版设计中文字是主要内容,精彩的文字的设计可以让读者享受其中,而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文字这种独有的魅力是新时代的电子媒体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在书刊设计的过程中要在文字的字体、大小及其排版方面多花费一番功夫,我国的文字字体文化博大精深,单纯一个汉字就有多种字体,比如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字体,这些字体都具有其独有的文化背景,含义丰富,用不同的字体搭配不同的书刊内容,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涵义,带给读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在书刊设计中文字的创新也可提升整体设计的质量,对文字内容进行创新可以使书刊表达出更多的主题,使书刊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但不会出现重复表达的情况,我国的文字原本就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再加上对其进行的字体排版方面的改造与创新,书刊出版的设计将会更加出彩,整体内容会更加和谐有趣、引人注目。

3 结论

书刊出版设计需要有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魅力,才能在这个媒体时代得以立足。在书刊设计中,我们不能因为注重文化因素而放弃现代元素,如果设计风格失去了现代元素就意味着无法与现代世界接轨;但也不能因为过度追求现代元素而将传统文化因素抛弃,失去了文化因素参与的设计,便失去了其独有的文化魅力,两者完美结合才是最正确的设计方法。对文化因素的有效运用可以使书刊出版设计的韵味大大提升,在书刊出版设计中运用传统的图形元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和文字字体的文化性,再结合原本的设计内容,在其基础上升华和创新,将这些元素深度融合,让我国丰富的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沈珉.晚清至民国的书刊形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2]鲍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黄艳华.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展研究(1843-1949)[D].上海:上海大学,2014.

[4]赵佳.南京国民政府书刊审查法律制度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论人格研究中的文化因素 篇4

论人格研究中的文化因素

现代人格心理学家普遍采用定量的实证研究方法来揭示人格的本质和内涵,但往往忽视了文化的.现象学研究在人格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以人格特质论的研究为主线,探讨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深远影响,并结合跨文化研究论证了人格的“大五因素”模型下的文化与民族差异.

作 者:张丽华 卜畏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刊 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7(2)分类号:B848关键词:人格 特质论 文化

变革中的文化因素与制度制约 篇5

经济学家樊纲在其新书《制度改变中国》一书,深入探讨中国市场经济的制度变革,涉及到国家职能、企业制度、文化意识等方方面面,用典型案例来说明制度变迁对国家的影响,给读者展示了一条清晰的思维线条。

比如,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中华文化传统?作者从制度层面做出了深度剖析。

中国文化传统比较重视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非正式制度的安排,这有利于在一些情况下节省短期交易成本,但从长期看,不利于形成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制度结构,不利于实现现代社会生产与市场关系需要的经济体制。

20世纪中叶,一批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史,又使人们重新审视中国文化传统中所包含的现代化潜力。有人把东亚高速增长区域称为“亚洲伦理工业区”,认为由于儒家文化比西方社会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较之西方文化更适合现代化的要求。但从文化伦理的深层次看并非如此简单,樊纲提出了关于理性化的行为理性和功能理性,前者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制约,从而决定人们的行为,这也可以形成规则和约束;而后者是经过多方利益集团的反复谈判、争议,甚至斗争中形成的成文的行为约束,体现在一定的法律程序之中,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在社会机构的保证下得到执行或强制执行,不会因情况差异而变化。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似乎更加注重“人治”,法律、规章都可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改变。这些的确是我们在历史和现实中都不难看到的现象。但是转换一下视角,从中国文化五千多年历史都能够存活下来,这必然有着内在多重适应性,人们注意到中国人的保守传统,文化越是古老,与新的生存环境反差越大,保守性就越明显,但中国文化在数千年所表现出的顽强生存力,正是在保守传统的大罩中所孕育的顽强的存活能力——灵活性。不追求形式上的正规化,也可以形成一种不求形式,只重内容的实用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就可以较高的灵活性去应对环境多变的复杂情况。

中国30多年改革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这种“重内容不重形式”的文化基础,人们在改革中首先在事实上采取了与正式规则相冲突的行为,改变了事实上的行为约束,创造出各种新的经济关系,使改革红利得以充分发挥。灵活性在改革中层出不穷,推动了改革,催生了新制度。比如,农村集体经济的形式没有变,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事实上出现了农户经济;正式的市场不允许,私下的“灰市”却发展起来了。多少改革以不争论,先试验;不理论,看效果的形式推进着,使中国文化的灵活性在改革中的效应发挥到极致。

中华民族是要永远向前发展的,在充分的发挥民族精神之同时,我们对人类世界发展中的优秀文化同样可以接纳吸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的经济,需要有一系列强制人与人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制度以及法律,“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了执政者将把国家推向法治化轨道的坚定信念。

“以律均清浊,以法定治乱”,唯有此,中华民族才会在这场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中,推进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的改革。

《制度改变中国: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

作者:樊纲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42.3元

《论个体主义: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意识形态》

作者:[法]路易·迪蒙

出版:译林出版社

定价:30元

现代意识形态以全体社会从属于代表道义、独立和主权的个人为表征。这种意识形态将西方社会与其他社会区分开来,后者坚持以全体社会为价值主体,并倡导个人从属于社会。

《广岛》

作者:[美]约翰·赫西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38元

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赫西应邀调查广岛原子弹爆炸,用清晰、冷静而克制的文字,记录了六个普通人的平常经历和他们四十年的人生轨迹,折射出“被爆者”一代的创伤记忆。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作者:劉育钢

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价:32元

从青帮小头目到中央特科首脑人物,再到投靠国民党,顾顺章身后留下了一串串谜团。

《死亡百科全书》

作者:[南]丹尼洛·契斯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39元

“我”在图书馆找到了记录1789年以来所有普通人的传记的百科全书,这时“我”才获知了去世的父亲的全部真相。

《扯平》

作者:[美]伍迪·艾伦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28元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篇6

一、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 更确切地说, 是文化转换。文化的共性使转换成为可能, 文化的个性决定转换不可能完美。文化的个性形成文化差异的鸿沟, 译者的使命就是架设跨越鸿沟的桥梁。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文化的差异, 而在心理文化中, 对语言文化转换最具阻力的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 对比研究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是翻译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总的来说, 中英思维方式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

1. 中国人注重伦理 (ethics) , 英美人注重认知 (cognition) 。中国人的伦理精神重视“群己合一”, 突出“群体”的人格, 倡导集体主义, 较轻视个体的人格;而英美人注重个体的人格, 倡导个人主义。

2. 中国人重整体 (integrity) 、偏重综合性 (synthetic) 思维, 英美人重个体 (individuality) 、偏重分析性 (analytic) 思维。

3. 中国人重直觉 (intuition) , 英美人重实证 (evidence) 。直觉思维强调感性认识、灵感和顿悟, 理解语言时往往突出“意”, 力图领会“言外之意”, 不太重视对语言的科学分析。而英美人的思维传统一向重视理性知识, 重视分析, 主张通过对大量实证的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所以, 英语的语言分析十分系统、全面。不分析汉语句子的语法关系, 我们还可以理解句子的意义;若不分析英语句子的语法关系, 特别是长句中错综复杂的关系, 我们是不可能清楚、正确地理解英语句子的意义的。

4.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figurative thinking) , 英美人重逻辑思维 (logical thinking) 。[3]

二、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绵延数千年的华夏文化与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语译成英语时, 不但文化的载体改变了, 文化的读者环境也不复存在。这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形:译入语没有相应的词语来承载源语中的文化因素, 形成词语空缺。其次, 译文受众缺乏理解原文所需要的汉文化背景知识, 或者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译文, 造成误解。翻译时, 我们应对原文文字中的文化含义有敏锐的察觉、准确的把握, 对原文蕴含的文化背景在译文中进行适当的补充, 对在异族文化中容易误解的概念进行必要的澄清, 帮助译文读者跨越文化障碍。

1. 概念意义与文化意义完全相同

这类词语属于可以‘直译’的词句, 原文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形象与寓意同时传达到译文当中。例如:丢脸—to lose face, face losing;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花钱如流水—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笑柄—a laughing stock;一只耳朵听, 一只耳朵冒—to go in at one ear and out at the other.

2. 概念意义对应, 文化意义空缺

原文的词语在译入语里有概念意义的对应词, 但没有原文的文化意义, 常见于比喻性词语。

例 (1) “胸有成竹”译成英文“He has long and fully-grown bamboo in his bosom”, 就丧失了比喻意义。这时词语的概念意义仅仅是手段, 比喻意义才是目的。所以要进行意译“He has long and a well thought out plan in his mind”或者借用英语的喻体。

例 (2) 老王和我算是柳家大院最“文明”的人了。“文明”是三孙子 (老舍《柳家大院》) 。Old Wang and I are considered the gentle folk in the compound.Gentility be hanged!本例中的“三孙子”是中国的尊卑文化所产生的骂人词语, 如直译为“third grandson”, 肯定不会为长幼观念淡漠的英美人所领悟, 故而改译成具有西方特色的咒骂语。

3. 概念意义相同, 语用意义不同

例 (3) 一见面是寒暄, 寒暄之后说我“胖了”, 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鲁迅《祝福》) 。When we met, after exchanging a few polite remarks he said I was fatter, and after saying that immediatelystartedaviolentattackonthe revolutionaries.中国读者对于“说我胖了”容易理解, 这是中国人重逢时的寒暄语之一。英美人士不明其中缘由, 且忌讳肥胖, 很容易误以为是一种规劝和告诫。因此应增添解释性词语。改译为如下:After exchanging a few polite remarks when we met, he observed that I looked“fat”, and having made that complimentary remark he launched a violent attack on the revolutionaries.

例 (4) 毛主席问陈妻“你们俩感情好不好?”陈妻答:“好”。主席听了感到非常高兴。Then Chairman Mao talked with Chen’s wife.He was pleased to know that they had a happy home life.在中国文化中, 长辈或上司询问如年龄、婚姻、家庭等个人问题, 是一种关心的表示。在西方, 这类问题被认为属于个人隐私。因此译者化直接为间接, 化具体为模糊, 既巧妙表达了原文的含义, 又避免了可能产生的直译与译文读者的文化冲突。[4]

4. 文化语境的摄入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也是文化的载体。由于语言和文化的这种难分难解的关系, 人们使用语言时总是必须参照特定的文化。马林诺夫斯基 (Malinowski) 指出, 言语行为不仅总是发生在特定的“语境” (context of situation) , 而且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 即指语言使用者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

例 (5) “亚洲四小龙”, 其英文是the Four Little Dragons of Asia。在我国古代传说中, 龙是降雨和惩治妖魔鬼怪的神奇动物, 是吉祥和力挽狂澜的象征。很多汉语成语与“龙”有关, 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等, 而且多为褒义词。但西方人对“龙”的联想和看法与中国人完全不同。“龙” (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是贬义词, 是邪恶的象征, 所以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把亚洲经济的四个强国说成“四个小魔鬼”。翻译时应用tiger (虎) 来替代dragon (龙) , 因为在他们眼里tiger (虎) 是朝气蓬勃、努力奋斗、充满希望的象征。

再比如:例 (6) An old dog like him never barks in vain.Whenever he barks, he always has some wise counsel worth listening to.像他这样的老狗是从不乱叫的, 一叫他总有高见值得一听。[5]狗在英、汉两个民族的心理中具有完全相反的形象, 因而狗的形象在英、汉两种文化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英民族传统心理中, 狗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形象, 虽然间或含有贬义, 但多用作褒义, 上面例篇中的old dog即相当于汉语的“老手”或“行家”。而在汉民族传统的心理中, 狗是一种卑鄙恶劣的东西, 具有反面寓意的丑陋形象。遗憾的是, 译文忽视了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 现试译为“像他这样的老手是从不乱开口的, 一开口他总有高见值得一听。”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翻译不仅是语际的翻译, 其实更是文化的翻译。本文通过讲述语言和文化、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来具体分析中国人和英美人在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 从而进一步阐明了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语言,翻译,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德鸿, 等.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3]戴炜栋.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王治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

动画设计中的文化因素 篇7

关键词:中西文化,跨文化交际,商务活动

现今中国已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 不同层次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也是愈发频繁。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 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在语言表达及风俗习惯上也有明显的区别, 容易受到本族文化的思维的影响来表达思想, 造成异质文化之间的碰撞, 交际双方容易产生误会甚至是冲突, 直接导致商务交际的失败。因此, 重视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文化因素, 深入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 跨越文化差异带来的隐性贸易壁垒, 是跨文化商务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一、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影响

文化因素是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 当今跨文化商务交流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交际双方或者多方对彼此的文化惯例缺乏了解, 有的甚至忽视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结果增加商务交流难度, 影响其顺利进行, 甚至不欢而散。文化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务沟通和商务谈判两个方面。

(一) 文化差异影响商务沟通。

文化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双方属于不同的文化圈, 有着各自不同的沟通方式。交际双方容易根据自己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对方的沟通方式。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中国人喜欢含蓄表达, 多用客套话, 是中国人理所当然的礼貌方式。而西方人更喜欢直截了当, 开门见山表达自己的观点。西方人的直接坦率往往被中国人认为是不礼貌甚至是粗鲁的表现;而西方人视中国人习惯的迂回表达方式为缺乏诚意。误会的产生容易导致深入沟通时障碍的产生, 甚至交际陷入僵局。

(二) 文化差异影响商务谈判的风格及谈判的方式。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进行的最多的活动就是商务谈判。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交际双方谈判时呈现出不同的谈判风格和谈判方式。谈判风格和方式是否一致成为影响谈判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因素之一。谈判风格是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 表现为其行为、举止和控制进程的方法、手段。中西谈判时表现出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中国是典型的东方型风格, 西方以英美为典型代表的西方型谈判风格。中国商人较保守、注重身份地位, 讲求礼仪。在谈判过程中, 习惯先讲原则再谈细则, 很在意在谈判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中国商人讲求形式和面子相比, 西方商人更注重实际利益, 在谈判中西方商人往往避谈原则重谈细则。谈判时, 直截了当, 单刀直入, 不讲人情, 在他们眼里, 生意和友谊是截然分开的。

二、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造成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的原因有很多, 如地理环境、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等。其中, 影响最大的是以下三个原因:

(一)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理解中西商务文化差异的关键。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的核心, 形成了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人以群体为本位, 强调个人对群体、对社会的依存和依赖, 并以群体和社会的团结稳定及整体和谐为最高目的和最高价值。因此, 在商务交际中, 中国商人强调与对方和谐相处, 表达含蓄, 避免冲突。与此相反, 西方个人主义情节严重。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 即天人相分, 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直接表明个人主义的重要性。所以西方以个人为本位, 认为个人是最高的目的因而具有最高的价值。个人的尊严、自主性、隐私权都应得到绝对的尊重与保护, 个人的自我发展是人的真正目标, 每个人都能根据他自己的本性, 为了自己的利益来努力发展他自己。

(二) 对待权势距离的态度差异。

权利距离的态度是指地位低的人们对于权利分配不平等的状况的接受程度, 是比较愿意接受, 还是不愿意接受。中国是属于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 西方文化是属于平行的社会结构。因此, 中国人看重社会身份、地位, 讲求礼仪, 在商务活动中也不例外, 注重团队成员的职位、级别, 尊重高层, 尊重权威。就连最后的决议也往往是集体讨论, 领导决定。而西方人主张自由平等, 在商务活动中强调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工作具体到每个人, 这些责任承担者甚至可以制定必要的决策和拥有完成必要任务的权力。

(三) 交往观念的差异。

对中国人而言, 商务交往不单单是双方业务的来往, 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商务交往中, 中国商人重视交往双方感情的培养。他们认为商务交往在于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因此, 双方合作之前, 中国商人会通过一些社交活动加深与对方的感情, 直到彼此建立相互信任、增进相互了解之后才进入主题。对西方商人而言, 商务交往的目的就在于经济利益而非感情。他们力图将友谊与生意分开。所以在交往中, 西方商人往往直奔主题, 被中国人误以为是冷漠, 没有人情味。

三、中西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文化策略

(一) 尊重和包容是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所必需的。

在跨文化商务交往中, 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就是对对方的尊重, 也是认同对方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不用自身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别人, 不能用自己的文化作为衡量他人文化的标准。出现矛盾时可站在合作对象的立场上进行考量, 在不影响切身利益的前提下, 尽可能给予对方帮助。

(二) 商务人员应具备自觉的跨文化意识, 努力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商务交际远远难于同一文化商务交流, 因此要求从事跨文化商务的人员不仅在知识结构、语言表达能力、谈判策略及技巧的实际运用能力等方面具备更高的水准, 而且要求各参与方在尊重各自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具有娴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从而协调好参与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从事跨文化商务活动的人员来说特别重要。商务人员可以通过阅读、参加培训机构、进行模拟训练、多向不同文化的人学习等多种途径, 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三) 做好商务沟通的准备工作。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开始之前, 深入了解、认真研究对方的民族文化, 找出本民族文化与对方文化之间的异同, 充分意识到双方的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沟通障碍, 考虑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以此为基础认真做好商务交际的前期准备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降低沟通障碍的风险, 便于后期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跨文化商务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商务交际, 其基本内容包括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商务契约等。文化在商务活动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了解文化差异存在的原因及对跨文化商务交际造成影响的根本目的在于商务人员应该具有自觉的跨文化意识, 积极主动适应对方文化, 减少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稳定因素, 根据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等制定和修正自己的处事风格, 更好地进行商务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LarryASamovar.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M].Newyork:WadsworthLishingCompany, 2004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 .李健, 李旸.商务沟通[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

歌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篇8

文学语言本身固有的音调就是歌曲旋律的一个依据。歌词语言的自然腔调也是从人民的口语中来的。平仄相对, 构成律诗的抑扬, 歌词虽然不必严格恪守, 但要继承这个传统, 使歌词的音调起伏和所要表达的情绪相吻合, 即腔调和情绪相吻合。就这一点, 歌词语言和诗歌艺术是相通的。音乐家通常用于谱曲的歌词或诗都是格律诗, 因而译者在翻译歌词时, 也要把词译成同样押韵的, 使其有抑扬顿挫之感, 更好地体现原作的意蕴。

例如, Yesterday的译词

Yesterday, all my troubles seemed away so far away

昨日, 所偶烦恼似乎离我很远

Now, it looks as though they’re here to stay

如今, 烦恼似与我相见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哦, 我只愿相信昨天

Suddenly, I’m not half the man I used to be

突然间, 我发现我已今非昔比

There is a shadow hanging over me

阴影盘旋, 挥之不去

Oh, yesterday come suddenly

哦, 突然将昨日记起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到, 原作中出现了两个韵脚, 而译文也分别使用了不同的韵辙, 即言前辙 (远-见-天) 和一七辙 (比去起) 。这样处理译配过来的歌词不仅更为贴合原文, 传达了外语诗歌的美学效果, 同时也符合中国人的听觉习惯。总之, 歌词的翻译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译者既要遵循用韵的规则, 又要注意汉语的声调平仄, 虽然现代汉语歌词创作对平仄的要求并不严格, 但是还应尽量使译文词句平仄交替让调和谐。

再例如美国电影歌曲《白雪公主》的译词如下:

歌儿, 随着轻风飞扬。歌儿, 只为你唱。心儿, 甜蜜的跳荡。坚贞而热烈, 地久天长。爱情, 它使我神往。爱情, 来我心房。上面这首歌词译配者显然在译词中遵循了诗词押韵的规则, 在每句结尾都押了江阳辙这样唱起来琅琅上口使歌词充满了音韵美感。

二、词汇因素

1、词义引申

Michael Boton在一首歌中唱到:“Said I love you, but I lie d”, “lie”的本意是欺骗、撒谎, 在此绝非该意, Boton不是在诉说这样的“爱情”。体会一下歌者的意思应当是:想说爱你, 却没能勇敢清楚的表达。译为“辞不达意”较为妥当。Joe Cocker的一首歌, 名字是《Out o the Blue》, 有两句歌词是:“Ou of the blueOut of this love for you”英语中的blue代表忧伤, “Out o the blue”应翻译为“忘却忧伤”。翻译有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对词义进行引申, 如果不能看到词语的引申意义就会使译文生硬, 甚至令人费解。

2、一词多义

英语词语常有多个意思, 翻译时应当选取哪个意思有时并不明了。例如Michael Jackson的《Jam》, “jam”有“困境”的意思。再看歌曲中一段歌词:“Nation to nationAll the worldMust come togetherFace the problemsThat we seeThen maybe somehow we can work it outI asked my neighborFor a favorShe said laterWhat has come ofAll the people”, “problems”容易使人想到困境, 如果照此翻译, 则《Jam》似乎就是一首意义消极的歌。但看来Michael并不想给人这样的感觉。在该片的MTV中, 许多不同肤色的人都在玩着篮球, 气氛热烈。再从上下文仔细分析, Michael想表达的是:全世界的人们通过篮球交流, 团结在一起, 去解决共同的问题。“jam”在英语中也表示“灌篮”, 在这里应取此意, 译为《灌篮》。

三、语法因素

英语句法灵活多样。以定语为例, 词、短语、从句都可作定语, 有的前置, 有的后置。又如, 为使句子简洁或避免重复, 句子成分常有省略或指代词变化。在英语歌曲中由于音律及配合旋律的需要和口语的特点, 形式就更为灵活, 需要仔细辨识。Celine Dion演唱的电影《Titanic》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的头三句歌词是“Every night in my dreamsI see you, I feel youThat is how I know you go on”, 被译为“夜夜在我梦中见到你, 感觉你我的心仍为你悸动”。前两句是说Rose和Jack相处的每个夜晚都在Rose梦中, 是把第一句理解为:“Every night is in my dreams”的省略。但从下文的“That is how I know you go on”, “Far across the distanceAnd spaces between usYou have come to show you go on”, 特别是“Once more you open the doorAnd you are here in my heart”来看, Rose显然是在说:Jack穿越时空, 来到Rose的梦中, 推开门, 就在这儿, 在“我的”心中。所以“in my dreams”是作“Every night”的后置定语, 翻译时应将其前置。这三句建议翻译为:“在我梦中的每个夜里见到你, 感觉你所以我知道你未曾远离”。

四、语篇因素

形式对歌曲内容的表达有着重要影响, 好的歌曲内容要通过优美的形式来体现, 才会更容易流传开来。因此, 译者应尽可能依据原文的形态特征, 通过相应的形式在译文中将其保留。排比是歌词中常见的一种比例结构方式, 这种结构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 结构相同或相似以及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形成强烈的节奏感。排比在歌词中的运用也是鉴于这种作用。

例如:For Baby (我愿伴你雨中行) 的译词如下:

I’ll walk in the rain by your side,

我愿陪伴你雨中行I’ll cling to the warmth of your hand,

我愿手挽手走一程I’ll do anything to help you understand,

我愿做一切让你能理解我I’ll love you more than anybody can

我将爱你超过任何人

三个“I’ll…”句式在这一段中整齐排列在一起, 语气强烈。满足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译文中的三个“我愿”毫不逊色地再现了原作的这一美感既加强了语势, 又呈现出连贯的形势。了解歌词翻译的各种要求、难点以及因素并不是翻译的最终目标,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它们融入到翻译的实践中去, 将它们用于实处。

摘要:本文笔者分析了歌词翻译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文化因素, 并对这些相关歌词翻译的各种要求、难点以及因素进行了探讨。

简析对外汉语中的文化因素 篇9

关键词:文化因素,对外汉语,重要性,实施策略

一、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中的重要性

传播中国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的神圣使命。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也为文化提供了传播的途径, 同时文化又是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文化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情况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语言起着沟通、交际的作用, 而交际要依托于一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必然有其特有的文化氛围, 所以对于文化因素的注入, 有利于学习者深入地了解汉语, 从而提高汉语交际能力。吕必松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指出:“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语言, 就必须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因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因素。”可见, 文化因素对汉语的理解和使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是对其进行语言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文化因素的作用。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是否运用得当, 直接影响了学习者汉语的习得情况, 也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情况, 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外汉语中文化因素的渗透与实施。

二、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中的实施策略

1. 文化因素实施方法的多样性

来华留学生以及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学生学习水平不同, 学习目的不同, 学习性质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文化渗透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其相应的汉语学习水平设计文化因素渗入的内容。通常文化渗入有两种实施方法, 一种是在语言课程中, 适时增加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 这样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以及非汉语专业的学习者, 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对相应的汉语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种是专门设置汉语文化背景课程, 这样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及汉语专业的学习者, 这样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系统的了解中国文化, 通过文化因素的注入, 促进了文化的深入传播,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水平文化因素的渗透, 这样才能使文化与语言的学习相辅相成。

2. 文化因素实施对象的多样性

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来自不同的国家, 学习目的不同, 宗教信仰不同, 思维方式、价值观、文化背景等等也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文化渗透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汉语教师在进行文化渗透时要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 对于汉文化圈的学生, 比较容易理解中国的文化, 而对于欧美国家的学生文化差异较大, 很容易产生跨文化交际的冲突, 很难理解中国文化, 这时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适时进行不同国家地区文化差异的对比, 尽快消除学生思想上的障碍。除此之外, 教师在渗透中国文化因素时, 也要尊重不同国家学生的文化, 有意识的去了解学生的文化和习俗, 理解学生的文化习惯, 引导学生入乡随俗, 理解中国文化, 但是不能强求学生接受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在处理学生文化冲突时, 要表现出文化的包容性。

3. 文化因素实施实现方式的多样性

(1) 利用多媒体。可以利用PPT课件编制课程提纲、定义和基本内容, 其中可以插入图片、图表、地图、书法等丰富的内容, 这样的方式简单明了。除此之外还可以播放电影, 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了教师常用的辅助教学方式, 电影作为“第七种艺术”反映了真实的生活方式, 展现社会本身的文化, 现实生活的内涵, 是学生学习的现实的教材。优秀的电影题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语言表达水平, 还可以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国的社会状况、风土民情、生活习惯等等。

(2) 专题文化讲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一系列专题文化讲座, 通过明晰的叙述, 借助解释、分析、对比等各种手段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从日常生活中学生常遇到的文化冲突出发, 帮助学生说明冲突产生的原因, 对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 让学生更愿意融入中国文化的氛围, 提高其交际表达能力。

(3) 文化实践。课堂教学有其局限性, 而现实生活又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交际平台, 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实践, 走进生动真实的现实生活, 让学生切身体会中国的风土民情, 自主的去了解、观察、研究,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文化实践的范围很广, 包括文化参观、文化表演、文艺公演等多种方式。

文化参观可以是实地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展览会、超市等等, 也可以进行实地的访问和调查, 教师在学生出发前, 要明确文化参观的目的、要求、路线等, 并简要介绍一下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 由于文化参观获得的知识是直接感知的, 在参观完后, 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并做总结讲解。除了文化参观也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文化访问和旅游的活动;文化表演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互动交际式的文化实践方式。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 根据教师的要求, 自行编排表演内容, 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同时也对特定情境下的中国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了文化因素的渗透;文艺公演是学生自主组织使用中国语言文化内容的实践方式, 包括演唱中国歌曲、表演小品、相声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实践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汉语交际水平, 也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这种被直接感知的文化, 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三、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渗透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汉语言和文化传播并重

文化因素的注入无疑对对外汉语教学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对外汉语教师要树立汉语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并重的理念, 不单单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 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文化, 让学生知其然的同时更知其所以然, 将语言知识运用于现实交际中, 最终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但是我们教师在重视将文化因素引入对外汉语教学时, 我们也应注意把握好主次轻重, 不要喧宾夺主“把语言课讲成文化课”, 适当的介绍文化背景, 同时也不要夸大文化因素的作用, 教师在介绍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用中立的态度比较中外的文化, 更好地服务于汉语学习者对汉语的理解和掌握。

2. 文化因素的渗入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实用性原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交际需要设置文化因素的引入,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学以致用, 在交际中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其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 学习阶段不同, 对文化需求也不尽相同, 所以教师教学的重点也应该有层次的进行, 在文化设计上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渐进过程,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文化知识, 而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再次要遵循适度性原则,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包罗万象, 教师不可能向学生介绍全部的文化内容, 要明确我们加入文化因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交际中能够学以致用, 提高其交际水平;最后要遵循趣味性原则, 语言学习本身有一定的枯燥性,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渗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以及课堂活动,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社会实践, 在体会了中国文化底蕴的同时也提高了汉语的表达能力。

3. 对汉语教师的要求

首先作为一名汉语教师肩负着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崇高使命, 所以自身要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的研究, 对教学涉及的各方面的文化都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在组织文化教学、文化活动时游刃有余;其次教师还要对外国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中通过文化对比, 让学生减少交际障碍, 同时教师除了是汉语知识的教授者以外, 更是学生交流沟通的对象, 在学生遇到文化冲突时, 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外文化的对比向学生解释;最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中立地对待各国不同的文化, 同时也要热爱中国的文化, 以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忱来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

如前所述, 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在实际交际中是不应该忽略的因素, 我们汉语教师要高度重视文化因素的注入, 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同时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J].文化学刊, 2007 (6) .

[2]韦静.世界汉语热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 (4) .

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篇10

传统的外语教学,强调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以词汇为语言的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形式、以语言为传播媒介,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语言教学系统。这一系列的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孤立地讲授语言知识已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而引发的交际需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风土人情、自然地理等各方面人类所具有的特征。因此,要实现民族间语言的交际,除掌握一定的词汇,语言知识和必要的语音外,还必须重视语言的文化内涵。

什么是文化?英国语言学家J.C Catford指出“Meaning is a property of a language”(意义是一种语言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意义(meaning)就代表了文化。任何语言都是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它们各自代表了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正如前苏联语言学家Juri.Lotman所说的:“No language can exist unless it is stepped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d no culture can exist which does not have at its corner the structure of natural Language”,语言以文化为灵魂,文化也以语言为依托。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构成了交际工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各民族在语言中表现的文化首先是相通的。人类相同的思维规律决定了这一点。反映到交际中,它也是交际能够进行的基础。如初次见面时,英语一般要说:“I’m glad to meet you”或者“I’m pleased to meet you”,汉语中也有:“幸会;幸会”之说;英语中分手时说:“See you again”或者“see you tomorrow”,汉语中分手时说“再见”。再如下面的例子: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Barking dogs don’t bite.(狂犬不咬人。),Give him an inch and he’ll take a mile.(得寸进尺。),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Once bitten twice shy.(吃一堑长一智。),两种文化何其相似。

现代生成转换语法理论深刻揭示了不同语言之间能够进行交流的原因,那就是语言之间深层结构上存在着语义的共同之处。但是语言并非直接表达语义的。各语言在表面结构上的表现各异,粗略观之,如雾里看花。这就势必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理解障碍。(如中国人见面时常用的见面语:“哪儿去?”)在课本中也有“Where are you going?” “I am going to”……的专练句型,但对英美人士一定得慎用。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这种问话是干涉别人的私事,是忌讳的。对待表扬,中国人往往有谦虚的美德。如英美人夸奖你:Your English is quite good.你如果回答:No, I don’t speak it well.他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你认为我是一个判断力低下的人吗?”其实,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只须说声“Thank you.”便可。传闻李鸿章出使外国时,接待的官员夸他的夫人很漂亮,李大人谦虚的说了声:“哪里,哪里”。可翻译硬是把它译成:“Where? Where?”,对方很困惑,只好硬着头皮说:“Everywhere, everywhere.”。假如一个美国人说:This is really a nice blouse.他所期望的回答往往是:I’m glad you like it.而中国人通常会说出买这件衬衫的地方或价格等。

看到“to pull one’s leg”我们就很有可能在头脑中形成“拖后腿”这一概念。但是它的意思是“开玩笑”(to play jokes on somebody)。而汉语的拖后腿在英语里应该是“to hold back”或者是“to prevent somebody from doing something”。再如“They live a cat-and-dog life”我们就会联想到汉语中关于动物生活的成语,便轻易地理解成“他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其实,他们不一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不过常吵嘴而已。汉语中的“过着牛马般的生活”,英语应该是“lead a dog’s life”。这种只从语言的表层结构理解而忽略了语言深层结构的涵义,是犯了见树不见林的错误。

我们也许可以把“to pull one’s leg”和“to live a cat-and-dog life”所体现的深层涵义称为“超语言信息”。其中隐藏着丰富的文化意味。例如有这么一句英语:They were too strong to be opposed head on. To do that was to tilt at windhills.其中windhill(风车)为欧洲常见的事,中国人少有所见。但“tilt at windhills”已超出了向风车冲刺的意思。其中蕴含着堂吉诃德挥长矛,驱羸驴冲向风车的形象,真可谓文化味十足。

英语中这种超语言现象在汉语中也比比皆是。同样的“龙”(dragon),英汉两个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印象。“龙”在汉语中是个褒义的词。人们把皇帝说成是“真龙天子”,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都愿意“望子成龙”。可是在英语所代表的文化中,dragon的形象并不怎么样,那是在传说中替 魔鬼看守财宝的怪物,长有三个脑袋,嘴里会喷火,the old dragon就指魔鬼本人,西方人绝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dragon。同样,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梅竹能使中国人神往,大海、城堡也常使英国人神往,其中承载的文化信息也只有深谙该民族文化的人才能心领神会。

用英语进行交际,不能只靠语言的上下文,还要靠语境,要靠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理解的重要前提。

掌握语言中的文化知识,更要加强文化背景的学习。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历史进程,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赋予了不同文化的风格和传统。这种风格和传统隐含在英语的词汇中。例如:fat一词为英美人忌讳。说人fat(肥嘟嘟)会招致不快,说到fat 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东西。而中国人说某东西是块肥肉或者某差使是个肥缺,言下之意却是不可多得或者求之不得的事物。所以在交际中涉及到某个发胖的人,总是委婉地说成stout(强壮的)或plump(丰满的)。与词汇相比英语中有大量的词汇、成语和典故更体现了文化氛围。有人说:学习英语的人不了解“圣经”和莎士比亚就无从认识英语语言。这话虽有点偏激,却指出了“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的文化因素对英语语言的深远影响。离开了它们,许多典故就无法理解。例如:“There is a bit of the old Adam in us all,” said Smith.如何理解这里的“The old Adam”?根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Idioms上的理解,这一短语是指“圣经”中的人类始祖亚当违背上帝旨意的行为,源出自人类自私罪恶的本性。“圣经”不属于汉语语言固有的文化,因而一般读者见到上面的句子会不知所云。即便了解其意,在理解时也无法把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兼顾。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克服词汇困难可以凭借查字典,而要逾越文化障碍只能依赖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当字词都认识却还无法领会文中之意,文化背景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谈武术教育中的文化因素 篇11

武术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有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根深蒂固的传习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武功和武术失传灭绝,传统的武术教授方式也已转变为学校教学模式。在武术教育实践中,不能简单地把体育教育作为单纯的体育竞技项目,既要注重保持传统武术技能的精髓,更要注重博大精深武术文化的弘扬,把武术文化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体育教育实践中。下面谈几点文化因素在武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武术历史对武术教育的深度促进

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武术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武术历史的发展,是人民在军事和劳动活动中的智慧结晶,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特点,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但在实际的武术教育活动中,对于武术历史的教学比较薄弱,导致很多学生对武术历史的学习也不重视。学习武术历史,能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更好地理解武术文化,正确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把握武术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学习武术历史,可以使人不短见短视,在利益面前不会迷失自己。面对眼前枯燥乏味的训练不会动摇,能在漫长艰苦的训练中坚定信念。

纵观中国武术历史,多少武林豪杰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兴亡牺牲了生命,有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等民族英雄忧国忧民、舍身保家可歌可泣的故事,激励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习武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学习武术历史,可以修心养性,自强不息,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素养,树立远大的理想、奋发向上,使武术训练目标不盲目,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和要求。中国武术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浩瀚的武术古典古籍,为发掘传统的武术绝学,发扬光大传统武术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学习和研究这些丰厚的历史沉淀,可以更好理解和掌握武术理论,使从前口耳相传的武术传承方式不再成为优良传统灭失的根源。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武术,对正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2 武术武德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

道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要求,立德才能立身。中国武术发展的过程中,对习武者武德标准有过很多的叙述。《左传》曰:“德,国家之基也。”并明确提出“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禁止暴力、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儒家思想推崇的武德主要包含“仁、义、礼、信、勇”。武德传统起于炎黄时代,梁启超高度赞扬黄帝“以武德贻我子孙”。武德是习武者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习武者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我国武术界历来对习武者个人道德的要求非常严苛。可想“德”对个人,对国家是何其重要。(下转第112页)武德的培养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武德在武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崇德尚武,修身养性”是今天我们提倡的最基本的武德原则,是习武者应该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习武者要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其个人行为要符合社会生活的道德准则,在体育活动中符合公共体育道德精神。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习武者的武德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现代武术教育活动中的武德培养,既要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价值,做好优良传统的武德学习,又要结合新时期对武德注入新的内涵,创新能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今天,很多传统的武德内容已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哪些个人英雄主义、逞好汉、盲目地讲求“哥们义气”,带有封建色彩的师徒关系等行为,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某些人的思想之中。因此,必须首先加强对个人道德品质的提高,遵章守纪,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追求“德技并重”的武德,是习武者在武术事业上高尚武德的反映,是从武者敬业精神的表现。如果没有精湛的技艺和渊博的知识,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只有武技没有武德,只会成为一个不容于社会的人。只有把武德教育贯穿于技术教学的始终,才能培养出有着高尚武德,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用之才。

中华武术讲求“以武会友,以德服人”的精神境界,“仁”作为武德文化思想体系,充分体现爱民、爱国武德的核心价值,而把“精忠报国”与捍卫民族危亡和人民福祉相统一,重承诺,守诚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中国传统武术中这些优秀的武德文化,正是我们现在大力倡导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结合武术技艺教育,培养学生们对人对已的良好行为规范,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身体素质,在武术的学习和传授中逐渐成长为“德技并重”的武术人,并为发扬灿烂武术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3 武术语言是武术传承的重要手段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媒介,武术的传授也离不开语言,武术语言也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武术领域内形成的约定俗成信息符号系统。语言作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武术语言在武术教育中同样起着它独有的作用,武术专业术语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如处云里雾里,甚至武术专业学生也有时难一窥其真谛。因此,在武术教育活动中,重视专业术语内涵的文化价值及知识,重视武术语言文化的创造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武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武术教育中的示范与讲解,突出“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配合,是让学生快速理解武术动作和深入领会掌握技术要领的主要手段,是帮助学生通过身体实践,建立运动表象和形象概念的基本途径。武术的教学既要有身体动作的示范,更少不了语言的讲解。语言的表达要精炼,通俗易懂,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及时传达教授者的意图。由于武术特有的技术特点,特别是竞技武术项目,往往要求传授者和学习者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交流,在教授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逐步养成授者与学者之间的默契,这样才能确保在体育比赛中选手能最快最好地领会教练的战术布暑。

中国武术作为我国文化瑰宝,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推崇,也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许多外国朋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师各门派学习中国功夫,成为传播友谊、增进健康的使者。这也对武术教育的语言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与时俱进地利用新的语言元素,创新武术语言,通过通俗的口语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拉近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让它成为我们与世界沟通更顺畅的桥梁,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并改变和影响全世界的人们走向幸福生活。

4 结论

中华武术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武术文化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人们用此保家卫国、强身健体,而今发展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更是肩负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武术和文化息息相关、融会贯通。文化使武术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使武术内涵更博大精深;武术使文化内容更丰富多彩,武术更是文化交流传播的又一途径。因此,武术教育中对文化因素的传授和学习,是新时期对一名合格运动员的基本要求,是用武学品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摘要:中华文化、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当今世界体育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保持中华武术的生命力,让它永葆青春,单纯简单的武术体育教育模式已远远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必须把武术文化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体育教育实践中,充分运用武术历史、武术武德和武术语言的文化因素,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并传播至世界的每个角落。

关键词:中华武术,文化,教育,继承,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山西:山西科技出版社,2012.

[2]李龙.武术教育中的文化因素剖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5):124-125.

[3]王联斌.中华传统武德发展史略[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引导阅读论文下一篇:思想品德导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