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文化记忆(共4篇)
设计中的文化记忆 篇1
李十三原名李芳桂, 清乾隆十三年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蔺店乡李十三村, 卒于嘉庆十五年, 是著名的碗碗腔皮影戏剧作家。李十三追求科举功名, 19岁考取生员, 39岁乡试中举, 48岁、52岁曾两次进京参加会试未中[1]。他51岁时曾出任陕西省洋县儒学教谕一年, 一直在乡村教书艰难度日。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李十三热爱在关中农村流行、深得百姓喜爱的碗碗腔皮影戏, 毕生致力于戏剧创作, 传世作品被群众称为“十大本”[1]1。1999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文体局将其十本三折剧作结集印刷, 名为《李十三十大本》。后渭南师范学院王相民教授以民国初年本为底本, 参照1963年村民重抄本及1999年印刷本, 整理、校勘、注释, 编成《李芳桂剧作全集》, 三秦出版社2011年出版。
当地群众出于对李芳桂戏剧的热爱, 称其作品为“李十三十大本”, 作者出生地之村名“李十三”遂代替其本名广为传颂。本文从历史承传角度称其作品沿用“李十三十大本”说法。《李十三十大本》有鲜明的文人创作特色, 语言凝练典雅, 剧中人物, 特别是才子佳人的唱词、道白多引经据典, 辞藻华丽, 有浓重的文言风格。但作为以特定区域的乡村百姓为主要传播对象的民间戏剧脚本, 总体风格贴近生活, 用关中方言写成, 剧中人物, 特别是下层人物之对白, 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和民俗特色。
正如语言学家所云:“思想锁定在言辞中。”[2,1]方言不仅是与共同语有一定差异的符号系统, 而且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人们“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3]56, 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和方言区人们遣词造句的思维模式皆隐含地域文化信息。《李十三十大本》呈现了200多年前广袤的关中平原上质朴的农耕民族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和人们的思想感情。本文尝试解读李十三剧作中有典型意义的方言词语, 追寻“锁定”于方言中的民间生活记忆。
一、姚婆
关中方言称继母为姚婆、姚婆子、姚妇、老姚、晚娘。《李十三十大本》中《香莲佩》、《春秋配》、《紫霞宫》都有继母角色。
《香莲佩》中继母张氏心狠手辣, 用残忍手段杀死继子呆迷, 嫁祸继女魏绛霄因“有外人私交”而招致“奸夫”杀死其弟。剧本第三回“拣柴”写其出场:“姚婆张氏上”[4]7。第七回“钉呆迷”写呆迷与继母张氏对话。呆迷:“人家都说娘是个姚婆子, 我只当是窑里烧下的, 今日才知道娘是个肉的。”张氏:“我娃精灵过人, 才晓得娘是个肉的。”呆迷:“我跛子叔说来, 你饥了, 把你娘杀的吃了。姚婆肉, 连驴肉一样。”张氏:“怎么连驴肉一样。”呆迷:“全没一些人气儿。”张氏:“姚婆子, 没人气儿, 连肉也没人吃吗。”呆迷:“他还说, 姚婆子的心肝, 万万吃不得。”张氏:“怎么吃不得。”呆迷:“毒死人哩。”[4]19作者借傻子呆迷之口, 表达世人对恶毒后母的憎恨, 将其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春秋配》“人物”一栏, 将恶毒继母贾氏称“姚旦”[4]58。剧中乳娘曰:“切齿恨姚妇。”“背地里咬紧牙关不放, 恨姚妇果称得狼心虎肠。”[4]乡村小吏乡约称其“老姚”:“说起老姚, 实不能与她追赶。念起姜大哥是个好人, 与老姚追赶追赶。”[4]82
后母又称“晚娘”、“继母”, 皆不含贬义色彩。《春秋配》第三回“拷莲”写贾氏上场云:“女儿们称晚娘。”[4]66第四回“拣柴”中姜秋莲称贾氏为“晚娘”:“在家中受不过晚娘拷打, 随乳娘到郊外来拣柴花。”[4]72第三回“拷莲”中姜秋莲称贾氏为“继母”:“劝乳娘你休把继母毁谤。”[4]69
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渭南地区歌谣集成》收有数篇写恶毒继母虐待继子女的歌谣, “姚婆”被书写为“妖娘”、“妖婆”。《亲娘妖娘不一般》:“妖娘打娃没疼热, 一根铁棍打成三截截。”[5]251《妖婆狠》:“娶下妖婆不爱我, 把我打得去拾柴, 一下拾到日头落。”[5]251在民间文学中继母的确是令人憎恶的角色, 这反映不良继母虐待继子女的现象在民间比较普遍。
尽管民间普遍将继母视为反面形象, 但也有心底仁厚的继母受到人们的尊敬。如《紫霞宫》中的郑氏是一位善良继母。剧本“人物”栏称其为“正旦”[4]227。第一回“应试”中谷梁栋云:“继母郑氏, 甚是慈良, 视我夫妻, 不啻己出。”[4]271
二、地方、乡约
《李十三十大本》展现的乡村生活舞台上活跃着一些身份卑微、行为猥琐, 处理乡间事务的小人物, 其身份是地方和乡约。
《辞源》:“地方, 旧时称里、甲、地保为地方。”[6]318《辞源》“乡约”下第二义项:“明清时乡中小吏。由知县任命, 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6]1695《李十三十大本》里, 地方、乡约即是《辞源》所云之“乡中小吏”。
《香莲佩》中的乡约诸葛暗唱道:“众人举我当乡约, 谁知乡约甚啰嗦。东庄只为分家事, 请的地方和乡约。兄弟只嫌少, 他哥要得多。争吵打架管不下, 忙了地方和乡约。”[4]25其道白:“本乡约复姓诸葛名暗, 字孔黑, 道号卧蛇先生。众人因我管仲乐毅之才, 屡次举我当乡约。”[4]26以上台词交代了人物身份及工作职责。作者赋予乡约诸葛暗的姓、名、字、道号皆颇有深意, 与中国古代大贤大智的诸葛亮形成对比, 衬托其愚昧与猥琐, 极具讽刺性。
在调解民间纠纷、维护地方治安时乡约和地方是必不可少的人物。面对百姓, 他们代表官府, 面对上司, 是走卒奴才, 甚至会挨打受气。如《香莲佩》中的乡约诸葛暗、地方蒋松报案后尸体遗失, 县令曹也参道:“我限你三天, 若无尸首, 将你的骨拐砸坏。”[4]34诸葛暗自己亦云:“三日以内, 若无尸首, 免不下一顿重板子, 连命也保不住了。”[4]34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 乡约、地方之类的人物已消失在历史深处, 但在世代传承的民间戏剧中它们乃是浓缩了历史与风俗的久不褪色的民俗文化符号。
三、外姓之人
《香莲佩》第四回“赠镯”写侠义豪爽的吕庚娘路遇被继母赶到荒郊捡柴的柔弱女子魏绛霄在亲娘坟前哭诉。吕庚娘劝慰道:“想我们女儿家, 总是外姓之人, 不久出嫁, 自然不受继母之害。”[4]10关中民俗, 重男轻女, 将女儿称为“外姓之人”。女子被母家称“客”, 已嫁女的主家 (剧本中称“主儿”) 是其婆家, 未嫁女的主家是其未来的婆家。故吕庚娘听到魏绛霄尚未受聘, 说:“怎么还没有主儿, 妙妙妙。……我哥哥吕思望, 是个年轻秀才, 尚未娶妻, 你若情愿, 我劝我哥哥央媒议亲, 如何?”[4]10“外姓之人”也说成“外姓人”, 其说法深刻记忆了几千年中国宗法制度下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与民俗。
四、遗、失遗
关中方言, 丢失物品谓之“遗”、“失遗”。《香莲配》第十一回“借尸”写地方蒋松、乡约诸葛暗路遇醉酒在地、身盖芦席的吕思望。诸葛暗:“不知谁的芦席遗到这里了。”蒋松:“一定是我的。”诸葛暗:“你怎么遗到大路上。”[4]26
《香莲配》第十四回“寻尸”写县令曹也参与吕思望仆人折杯对话。折杯:“你没见我大叔么。”曹也参:“你大叔是谁, 怎么得失遗。”……折杯:“未曾开言泪如索, 失遗大叔没下落。圪里角落都寻过, 亲戚各家找不着。……”[4]40
《说文解字·辵部》:“遗, 亡也。”段玉裁注引《广韵》:“失也。”[1]77《汉语大字典》“遗”下所收第一义项为“丢失”, 所引书证为《韩非子·有度》:“齐桓公饮酒醉, 遗其冠, 耻之, 三日不朝。”[8]1753“遗”、“失遗”表示丢失, 是“遗”的古义在关中方言中的遗存。
五、尿水子
《香莲佩》第三回“拣柴”写呆迷和继母张氏的对话:“母亲, 我姐姐哭哩, 眼中那 (当为“哪”, 引者注) 里的水来?”张氏:“尿水子。”呆迷:“怎么不见娘的尿水子呢。”[1]8
关中方言将眼泪鄙夷地称为“尿水子”, 含贬义。张氏将继女魏绛霄因受虐待而伤心垂落的眼泪称为“尿水子”, 足见其对继女内心苦痛的无动于衷和冷漠。
方言作为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是“汉民族各类型的文学艺术和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9]144。人们已习惯从历史文献追寻民族传统, 但历史文献并不是民族传统流传的“唯一形式”, “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形式”, 因为从根本上说, “文化传统是经世世代代的社会生活实践传承下来的”[10]7。民间鲜活生动的口语方言千百年来作为人们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因此无论是民间文化之整体, 还是人们的思想情绪, 都会在方言中留下深刻印记。今天方言已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急剧变化、萎缩和消亡的过程之中”, “我们不仅面临这种在特定地域的人民中世代相传的交际和思维工具的永远丧失”, 而且面临“以这种特定交际工具和思维方式为载体”的民间文化的彻底消亡[11]1, 因此我们应该对方言所负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十三史料研究室编.高泽、王禾、辛景生执笔.李十三评传[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
[2]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人类基本生存状况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卷首语[M].商务印书馆, 2005.
[3]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4]李芳桂.李十三十大本[M].渭南市临渭区文体局内部印刷.陕渭新出批 (1999年) 字第6号, 2000.
[5]辛景生主编.渭南地区歌谣集成[M].三秦出版社, 1989.
[6]辞源修订组, 商务印书馆.辞源 (修订本) (1-4合订本) [Z].商务印书馆, 1989.
[7][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成都古籍书店, 1981.
[8]李格非主编.汉语大字典 (简编本) [Z].四川辞书出版社, 湖北辞书出版社, 2000.
[9]吴璇.汉语方言与地方民俗文化的多样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1) .
[10]常思敏.传统与现实生活[J].哲学研究, 1995 (2) .
[11]曹志耘.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C].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萃·方言卷.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4.
设计中的文化记忆 篇2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社区;文化记忆;集体记忆;文化记忆景观;植入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成了拆迁居民,离开农村、住进新建小区,告别了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过上了集中居住的城市生活。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总要环节,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能够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提升农民的自身素质,完成从农民变市民、村民变居民的身份转变。实践证明,这种身份的转变过程将会产生诸多问题:例如村民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无法找到归属感和家园感。追根究底,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在社区文化重建中村民过去的集体记忆没有得到尊重和保护。集体记忆的载体有哪些形式?在社区建设汇总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再现?
1 文化记忆景观与集体记忆
在文化范畴内,最先值得留意的是景观意识。[1]文化记忆景观是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概念,在这里我们需要搞清楚两个主要问题:1)什么是文化记忆?2)什么是文化记忆景观?
文化记忆是由德国学者简·阿斯曼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一个区域的社会群体共同拥有的过去,需要文字、仪式、纪念碑等文化形式作为主要媒体,并通过背诵、实践、庆典等机构化的交流进行维持。一个区域的社会群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按照哈布瓦赫的观点,“大约有三到四代人的生命长度,其特征是其有限的范围,以及口头的传统,它的非正规性,它的建立在群体成员之间日常交流之上的那种性质。”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是有区别的,集体记忆是文化记忆的组成部分,时间长度不及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景观的形成是建立在集体记忆场所之上的,景观是由若干场所构成的。一个记忆场所往往包含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物质形态,另一部分是故事,两者缺一不可。记忆场所不仅见证变迁中的集体记忆,还可以持续性地叙事与传播,维系与促进地域文化认同感的建构。[2]这种地域文化的认同也是地方感的认同,透过集体记忆是建构地方感的重要方式。科瑞斯威尔认为地方与记忆似乎无可避免地纠结在一起,指出“纪念物、博物馆、特定建筑物的保存、匾额、碑铭,以及将整个都市邻里指定为‘史迹地区’,都是将记忆安置于地方的例子。地方的物质性,意味了记忆并非听任心理过程的反复无常,而是铭记于地景中,成为公共记忆”。城市中历史文化景观充盈着城市的记忆,塑造着地方感。[3]
由此可见,文化记忆景观的形成具有地方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也应该强调地域文化的认同。这种地方感的认同在相当一部分群体里面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对自己原有的生活场地有着深刻的记忆、留恋和自豪,在设计实践中对于这一类型的集体记忆我们是要重点对待和研究的。
2 文化记忆景观植入社区环境的方式
为什么要将文化记忆景观植入到新的农村社区?在我国因为各个区域的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各不相同,经济较落后地区受资金制约,政府提供的文化资源较少,大部分农村社区文化硬件缺失严重,基本的设施建设难以到位,甚至没有公共办公场所。一些经济情况稍好的社区,文化建设所必需的各类文化场所流于形式化、牌子化,一间房子挂了好几块不同功能的牌子,没有发挥文化场所应有的作用。农村社区文化硬件上的匮乏,导致广大农民无法获取文化资源,也无法通过社区文化去了解社会、学习知识、增长知识,也无法培养广大农民的主体性意识。[4]
国外关于文化记忆的再现方式比较多样,值得借鉴,比如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的彼得·冯·门施从多媒体艺术角度总结了一系列“寻找集体记忆与归属”的策略。例如阿姆斯特丹的情感城市互动地图通过若干主题将特定的记忆场所与关联的故事整合起来,让市民分享集体记忆……这些灵活的策略为居民提供重现“集体记忆”、强化文化认同的渠道。[2]
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笔者经常会面对各种不同社区情况,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注重将地方文化特色与社区建设相结合,注重“一社一品”的打造,努力使社区不仅成为居民办事活动的场所,而且成为休闲娱乐、沟通交流的地方。以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社区为例,这个成立于2005年12月的大型社区下辖三个居民小区,2500余户动迁农民,建有幼儿园、小学、社区服务中心、農贸市场和6条商业街道,生活氛围浓郁,是典型的“城乡一体化样板社区”。社区所营造的“园林式、花园式”的景观环境,正是村民自发的文化记忆景观的植入。在新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植入是一种有机的设计手段,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合适的设计形态。千灯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般若寺、秦峰塔、石板街、顾炎武构成了千灯的记忆符号,这些记忆符号形成了记忆景观。这些记忆景观不可能照搬到新的社区建设,但是决策者的观点和态度直接左右社区的建设风格。炎武社区的命名就是对地方名人的最好怀念和推崇,这个是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决定的;社区居民需要一个亭子来“歇歇脚”的建议被管理者采纳,是自下而上的亲民政策显现。之所以炎武社区的居民需要一个亭子,也是居民对千灯镇街头的“牡丹亭”的记忆产生的潜意识。
3 结语
在农村社区文化重建中,文化记忆景观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场地记忆,也大大丰富了新社区的文化生活;即实现了管理层“一社一品”的工作思路,又满足了居民的心理慰藉,为实现“幸福社区”提供了物质保障。文化记忆景观在农村社区文化重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今后的理论和实践中对其的研究必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中国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陆邵明.拯救记忆场所,建构文化认同[N].人民日报,2012.
[3] TimCresswell(美).地方——记忆、想像与认同[M].徐苔玲,王志弘,译.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
[4] 张波.农村社区文化的缺失与重建[J].群文天地,2011.
设计中的文化记忆 篇3
目前, 网络课程的应用已经成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过程中辅助学习者学习的有效工具, 它为学习者呈现完整的学习过程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资源。网络课程以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信息量的可扩展性等特点, 使网络学习更广泛地被关注。但在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中, 由于缺乏教师的及时有效地指导, 学习者学习效率不高、导致学习兴趣下降的现象频繁出现。针对这一现象, 网络课程的合理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应用记忆原理设计网络课程, 旨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那么, 其中有哪些原理能够应用于网络课程的设计中是本文要进行探究的问题。
二、记忆原理与网络课程设计结合的实际意义
(一) 揭示记忆在有效学习中的重要性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观点讲, 也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 是智慧活动的主要内容, 是决定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心理条件。[4]就学生的学习而言,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它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有了记忆, 他们才能记住所要学习的内容, 记忆对于学习的有效进行具有决定性作用, 是学习效果优劣的关键所在。
(二) 利用网络课程, 促进记忆
在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记忆与之是密不可分的。通过有效地记忆, 可以促进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那么实现有效记忆的途径, 就是利用记忆的某些原理来完成学习过程。通过将记忆原理应用于网络课程的设计, 学习者将网络课程作为学习平台的过程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记忆, 提高学习效率, 也就是说, 应用记忆原理对网络课程进行设计, 起到了促进学习者记忆和提高网络课程利用率的双重作用。
三、记忆原理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 优化材料性质, 可以增强记忆效果
1. 原理概述
在学习内容编排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记忆的效果, 必须注意优化学习材料的性质。其一, 我们可以利用便于记忆的材料来辅助记忆难记的材料。图像较之语词容易记忆, 也就是说, 学习者对于图像的记忆能力高于抽象的文字。[5]在编制学习材料的时候, 可以在讲述语词时配以相关的图像, 通过学习者对图像的联想来帮助对语词的记忆。其二, 当同一材料以不同的颜色、大小、形式呈现时, 会对记忆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由于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学习者的视觉感受力与注意力有不同的影响。视觉接受与注意是记忆必须经历的活动过程, 因而不同的表现形式也间接对记忆有着影响。
2. 原理的应用
根据上述原理, 在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 为了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应选择恰当的方法呈现学习材料。具体应用方案如下:
(1) 添加图像, 辅助理解学习材料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 对于那些内容繁多、难以记忆的学习材料, 设计者可以在文字旁边添加图像, 对文字内容加以概括描绘。这种方法可以辅助学习者理解学习材料, 加快学习过程中的记忆速度。
案例1
(1) 科目:教学系统设计
(2) 内容: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3) 实现方法:由于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这部分内容较为繁多, 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如果在大篇幅文字旁边附上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图, 学习者就可以一边对照图一边看材料进行学习, 这样在记住模型图的同时, 也就记住了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脚本如图1所示。
(2) 将重点内容以不同颜色、大小、形式呈现, 可以加速学习者的记忆
根据上述观点, 在课程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 对于那些需要学习者重点记忆的内容, 应设置与其他内容有区别的字体颜色及大小。因为色彩的运用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内容的感受与接收, 从而进一步也影响到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第二, 虽然使用对比色色彩组合会比同色系色彩组合更易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但容易引起视觉疲劳, 让他们产生厌烦感, 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而不利于对表现材料的记忆。“我们可以采用明暗色调的差异来表现主体与背景, 例如:用白底黑字、白底红字、白底蓝字等组合都比较容易阅读。相反, 像绿底红字、红底蓝字、蓝底橙字等组合由于明暗色调相近, 且色彩对比较强, 阅读起来会产生强烈的视觉跳跃感, 不利于对表现材料的学习记忆。”[7]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 在网络课程字体颜色和大小的设计上, 可以采用白底绿字、字体大小为10号字的设计方案。如果有特别需要学习者注意的地方, 可以将字体加深, 字号改为12号字。一方面, 白底绿字比较便于学习者阅读, 不会产生视觉疲劳;另一方面, 绿色象征着欣欣向荣, 激励学习者的不断努力。
第三, 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对记忆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本的呈现在一般情况下一行字数最好不要超过35个字, 如文字多而长时最好采用分段、块状、滚动、移动的方式呈现文本。若是以快速序列视觉呈现方式, 则应考虑窗口和面积的大小, 每行字数应在7±2的范围之内, 随面积的增大, 阅读速度、记忆效率会随之下降。
(二) 利用思维导图“组块”知识结构, 增大记忆容量
⒈原理概述
为了提高记忆的效果, 必须学会组织要学习的材料。所谓组织要学习的材料, 就是有意识地把许多零散的学习材料纳入到一定的系统之中, 从而扩大记忆材料的单位或“记忆单位”, 也就是将学习材料“组块”。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 即这样组成的单位。[1]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以信息论中所说的比特为单位的, 而是以组块为单位的。短时记忆容量即为7±2组块。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 由几个字母组成的一个字词仍是一个组块。几个字词组成的一个词组也是一个组块。组块可以帮助调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 加工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 改善记忆效果。
思维导图在提高学习绩效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它能够把散乱的信息组成信息块, 增大其记忆容量。利用思维导图“组块”学习材料, 也就是将学习材料结构化。组块的容量越大, 能够记忆的内容就越多。
⒉原理的应用
在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 把资源归类、编制提纲或系统化, 就是组织或构成“记忆单位”, 即所谓组块的手段, 能够很明显地提高记忆效果, 这一切思维导图是能够做到的。它的使用可以贯穿于整个网络课程中, 思维导图通过一些关键词、图形和连线等, 可以把一章或一节的知识, 甚至某一本书、一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压缩”, 由此形成由关键信息及其信息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一张图, 这样在剔除了冗余拖沓的内容之后, 保留了关键内容。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加速资料的积累, 极大减轻了记忆的负担, 而且依据信息之间有联系的分类可以使资料的存储、管理和应用更加系统、规范, 从而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 使学习者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设计者可以在每门网络课程中绘制一张树状的思维导图, 把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 次级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 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并且末端开放。”[8]这就形成了这门课程的一个整体框架图。但这又不仅仅是一个框架图, 每个分支上的关键词要设置为热区域, 可以进一步查看其具体的涵义, 这样, 框架图变成了一个查询工具。
思维导图的应用, 使知识结构在学习者的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全局化的概念, 便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结构的整体把握, 加深记忆。下面以教学评价概述为例, 说明思维导图在“组块”学习内容结构上的作用。
案例2
⑴科目:教学系统设计
⑵内容:教学评价概述
⑶实现方法:利用Mind Manager软件绘制有关教学评价的思维导图, 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对教学评价概述所包括的内容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结构框架, 便于他们对内容的系统化记忆。脚本如图2所示。
(三) 明确学习目标, 有助于记忆
⒈原理概述
根据记忆对目的任务的依存关系原理, 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习者的记忆。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 记忆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 则记忆的效果就越突出。[4]因此, 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提出明确的记忆目的是进行有效记忆的关键。
⒉原理的应用
遵循上述原理, 为了提高记忆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 要给学习者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网络课程设计中, 主要将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定位于网络课程的学习中。
一般对于访问网络课程的学习者而言, 大多数都是在进行没有指导者的自主学习活动, 面对这样的材料, 为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就必须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记忆过程, 而达到这些要求的前提就是提出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 才能将注意集中于识记。网络课程的设计者对于课程中学习目标的制定, 要尤为给予重视。在每一章、节、单元的开始, 应该列出本章、节、单元的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和难点, 使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之前就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的。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 可以促进记忆, 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这一点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是尤为重要的, 因为学习者通常是进行独立学习, 缺乏额外的指导和提示, 明确的学习目标会减少很多无谓的时间和智力浪费, 会比没有学习目标的盲目学习, 学习效果要显著得多。以《教学系统设计》中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为例, 说明明确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案例3
⑴科目:教学系统设计
⑵内容: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⑶实现方法:第一章的内容比较多, 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有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加以指导, 有侧重点地进行学习, 这样能够促进对重点内容的记忆, 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根据这一章的内容, 可以这样提出学习目标。脚本如图3所示。
(四) 及时复习可以强化记忆
⒈原理概述
在一定范围内扩大短时记忆的过渡要靠对记忆材料的重复识记;材料储存要从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也要靠重复识记, 即复习。[1]下面以艾宾浩斯的保持曲线 (也称遗忘曲线) 来说明复习的重要性。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的特点是:在学习之后, 立即会迅速下降, 而当间隔时间延长时, 就逐渐变得平缓了。这条曲线揭示了遗忘发展的一个特点, 即在识记后短时间内遗忘较多, 在过了较长时间间隔后, 记忆保持的份量少了, 遗忘发展的速度也就慢了, 可以用“先快后慢”这句话来概括遗忘发展的这一特点。遗忘总是在所难免的, 克服遗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复习。所以, 复习中要充分运用遗忘规律, 在新学得的知识尚未遗忘时就开始复习, 使新知识在大脑中的痕迹得到加深, 建立起牢固的神经联系, 提高记忆效率。
⒉原理的应用
要遵循及时复习可以强化记忆这则原理, 在适当的学习进度里安排复习内容。例如:可以在新的课程开始之前, 根据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前后联系, 适当地复习一些上次课的内容。这样, 既巩固了之前所学的知识, 又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奠定了基础。其次, 在本次课程学习结束之后, 安排一些针对性强的练习, 学习者可以根据练习成绩的优劣, 再次对学习内容进行查漏补缺, 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下面以《教学系统设计》这门课中的一部分内容为例说明原理的应用。
案例4
(1) 科目:教学系统设计
(2) 内容:第三章第一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3) 实现方法:可以根据学习需要, 点击相应的链接, 呈现复习内容。脚本如图5所示。
另外, 复习中要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相互影响, 注意材料的序列位置效应。要防止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 对学习内容的中间部分要加强复习。
四、结束语
本文就如何依据记忆原理来设计网络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探究。综上所述, 记忆原理的应用, 对网络课程设计有着重大意义。网络课程承载着辅助学习者学习的任务, 因此提高学习者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的课程才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设计网络课程时, 我们应该从记忆原理这个重要方面加以考虑, 完善网络课程,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美]格里格, 津巴多著, 王垒, 王等.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2]加涅等著.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张得广.记忆心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7.
[5]王, 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6]燕国材.学习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8.
[7]张宗伟.CAI课件中的记忆强化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 1999, (12) :39-41.
[8]张豪锋, 王娟, 王龙.运用思维导图, 提高学习绩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 (12) :13-15.
[9]张筱兰.论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中的心理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 1999, (07) :37-39.
大众文化记忆:口述档案 篇4
一、口述档案的存在价值
口述档案概念起源于二战后, 一些专业机构和学术机构为社会保存某一方面或某一时期的记忆而进行口述史和口头传说的调查工作, 调查工作的结果即被称之为“活历史”或“口述证据”、“口述资料”。由于口述资料与档案在本质上的相似性, 档案机构很自然地介入其中并将这些口述资料称为口述档案。
1848年, 由新闻工作者转行的历史学者亚伦·芮文斯 (Allen Nevins) ,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第一座现代口述历史档案馆, 用以记录保存美国生活中有意义的私人回忆资料。此后, 口述档案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但是部分档案学者认为, 口述形成的结果不能成为档案, 口述档案只是国家一些历史较短的国家 (如新加坡、美国等) 的权宜之策。笔者认为, 口述档案大多是对濒于失传或已经失传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补救。我国不但需要口述档案, 而且应当尽快建立起口述档案工作, 以还原一个非官方独占的、大众化的、完整的历史, 使人类发展的记忆趋于完整与丰富。可以说, 对我国而言, 口述档案有着极其重要的存在价值。
二、口述档案的形成过程
1. 制订工作计划。
计划性是口述档案工作有别于其他类别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各级档案部门必须在充分了解馆藏和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订出可行的专题计划。这一计划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制订计划时, 可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 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制定, 并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到本地区的特色问题。对于受访者的候选名单, 应该根据年龄、重要性、适合的授访时间、地点等不同的具体情况, 加以区分。
2. 开展访谈工作。
首先要做好周密的准备, 即对每一位受访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研究, 拟出访谈大纲, 确定访谈内容和法律协议书, 准备好各种录音和录影器材, 以便在访谈时抓住重点并有序地开展工作,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访谈工作的盲目性。其次, 对于重点的访谈内容或受访者, 要视情况的需要分段进行访谈, 每次限于一个主题, 这样可使访谈的内容集中而不零乱。第三, 对于口述资料的文字撰写, 一是应尽量保持受访者对某一当事人或事件认识的基本态度, 保持其口语风格, 只有当文章组织不清、文理欠通或字句讹错、非改不可时, 才加以改写, 改后再经受访者认可, 以便最大限度地保存回忆人口述之真;二是当受访人叙述错误时, 要以及时纠正其背景知识错误, 以注释纠正其记忆错误。受访人在回忆当年的经历时, 往往会涉及当时社会的大环境, 囿于史实的局限或认识的错误, 其叙述往往不够准确。对此可根据已为史学界认可的历史事实, 采取“直接代劳”的方法, 进行修改;三是通过注释表达采访者的观点。
3. 告知受访者的权利。
将口述档案工作的一般目的和程序, 以及所致力的该特定计划的目标和预期用途告知受访者, 并明确双方的权益, 如使用限制、著作权、优先使用权及该记录预期的处置方式和各类传播利用方式等。
三、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基本步骤
1. 树立责任意识。
口述档案作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 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音乐、信仰等) 已经失传, 或者濒临灭亡, 若不及时补救, 形成口述档案资料, 我们的民族文化就会遭受无可挽回的损失。例如被列为中国档案文化遗产的湖南江永“女书”, 目前识其文者已寥寥无几, 若不及时建立“女书口述档案”和相应的“女书”文字、汉语言文字翻译档案, 日后定会失传。
2. 确定工作方针。
口述档案工作要贯彻国务院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总方针的前提下, 对口述档案的建立与采集作出具体计划安排。开展口述档案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 全面了解和掌握口述档案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建立口述档案名录体系。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制订本地区口述档案发掘工作规划, 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
3. 明确口述档案采集范围。
口述档案从其属性上讲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它的采集范围包括:本地口头传说。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即民间文学 (口述文学) , 指在民众中长期口耳相传的神话、史诗、叙事诗、故事、歌谣、说唱等;本地重要活动、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形成的口述资料, 或因史料不全、记载失缺, 对当事人的采访记录;本地传统表演艺术。包括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杂技等各种民间艺术和传统表现形式;本地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包括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民俗生活、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传统仪式和礼俗, 民间体育和竞技, 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本地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包括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有关自然界、宇宙和社会知识;本地传统手工艺技能。包括器械制作、民居建筑、陶瓷、织染、金属、造纸、印刷、酿造、木作、饮食等传统手工技艺;少数民族文字、方言等的特种文字的发音及文字;与上述表现形式有关的文化。包括按照民间传统习惯固定时间和场所举行的传统的、综合性的民间文化活动。
4. 积极开展采集和制作工作。
口述档案是档案馆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开展口述档案的采集和制作工作中应该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地方特色为重点。要以反映地方历史、革命斗争史、民族文化、民间艺术、人文掌故、轶事遗闻为工作重点之一;二是以印证历史为重点;三是以补充史料为重点。加强口述档案的收集, 有利于提高档案馆藏档案的质量。开展口述档案工作是填补历史空白和弥补档案断层, 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的有效措施。
5. 组建专业队伍。
档案馆要成立专门的内设机构, 配备专人进行口述档案的采集。由于口述档案工作的特殊性, 整理“口述档案”需要通过访谈的形式, 并涉及访谈中的录音技术要求以及访谈后的记录整理补充等, 为此, 要求采集员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及文字工作能力, 且熟悉当地历史。
参考文献
[1].魏瑚.我国口述档案建档现状及思考.浙江档案, 2006.9
[2].黄项飞.口述档案:一个亟待拓展的领域.档案与建设, 1997.8
【设计中的文化记忆】推荐阅读:
酒店设计中的地域文化05-13
动画设计中的文化因素05-28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07-13
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主题09-22
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06-27
展示设计中的文化性08-18
企业文化理念设计(企业文化,理念,设计)08-03
文化广场设计05-09
多元文化设计11-09
设计与文化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