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设计(共12篇)
文化创新设计 篇1
创新文化不是一种独立文化形态, 只有将作为一种精神的创新不断融入到文化之中, 形成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才是创新文化的本意。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文化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一度处于世界顶峰, 然而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科技文化的进步, 中国经济和文化地位一落千丈。改革开放以来, 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有机体诞生在了中华大地, 形成了新文化形态。以“仁爱、正义、民主、自由、和谐”精神凝聚人心、推动创新,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先进文化处于主导地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现有文化为基础,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成为真正的文化、政治、经济强国。
一、创新文化与文化创新
1.创新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归根到底就是一种鼓励创新并容许创新失败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 一种有利于创新活动健康、持续开展的文化观念和行为道德规范, 一种给创新者以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一种能够使创新的精神追求和实际行动不断扩大和张扬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一, 它是一种氛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最大限度激励或激发人们创新的文化, 它不仅有利于滋生创新的土壤, 还能够促进这种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扩大, 将之投入于实践之中, 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其重要性。第二, 它是一种科学理念, 可以指导我们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实践。创新就是“求变”, 但盲目的改变并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改造自然之前首先应该思考什么是自然以及自然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要以人类自身为主体自觉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第三, 它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世界中每个国家、族群、民族都有其独特文化, 文化并无优劣之分, 真正的创新文化必然是兼容并包的, 多元文化交流既是两种文化的双赢, 也是世界文化的多赢。一直以来, 中国人都秉持着“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
2.文化创新的内涵。文化通过塑造个人的人格实现人的社会化功能;通过整合目标、规范以及行为来制约团体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其功用更多的体现在整合与导向方面。文化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之中, 先进的文化唯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 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第一, 塑造创新文化建设观念。文化具有流动性, 只有在创新与交流之中才能获得生命。如果一种文化不再与其它种文化相碰撞相交流, 不再创新, 那么它就有可能走向灭亡。如果要评判某种文化是否具有活力和发展的潜力, 最直接的考量因素就是其创新能力。第二, 创造文化创新发展环境。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是文化创新的国际背景, 然而仅仅有此是不够的。文化作为国与国之间交流的“软实力”代表, 虽然属于“软创新”但也需要“硬投入”。国家必须一方面重视加大对文化创新的投入, 同时致力于打造文化原创的发展平台, 并加大文化版权保护力度, 使文化创新和知识产权得到保护和尊重。
二、中华创新文化
一个国家能否被外界认可, 除了需要重视领土的完整性之外, 也不能忽略自身的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的文化传承, 是因以儒家“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体系作为支撑。孔子称“仁者爱人”, “爱人”是“仁”的本性。《论语》中处处谈“仁”, 总而言之, 仁者, 即本着同情心而推己及人, 是发自内心对他人的无限责任。随着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其决定性因素, 这种创新对于科技、教育、文化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只有建设国内创新文化, 才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1.历史的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特点, 第一点可以总结为“生生”, 《易经》言“天地之大德日生, 生生之谓易”, 这是“生生”最早的表述, 强调的是一种生命活动或生存活动的不间断性, 也可以理解为万事万物皆在不断变化之中。第二个特点是“和合”。中国人说“天人合一”, “天”指“天道”, 人仿效于天, “人”指“人道”, 天落实于人。
“生生”与“和合”既统一又对立, 可以在任何大环境下生生不息、和谐统一, 这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因此, 当文化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华创新文化应运而生。
2.全面加强国内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并非意味着有现成的创新文化大厦等着我们去添砖加瓦, 文化本身具有复杂性, 作为一个有机主体, 可以对任何与其联系的事物发生作用及影响。全面加强国内创新文化建设, 需要我们在国内大环境下, 不断将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创新融入到既有的文化之中, 形成一个长效的、有益于创新精神传播的文化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 这种创新的行动为祖国添加了无限生机, 尽管创新精神在这片沃土上已开始滋长, 但也必须承认相较西方发达国家, 国内社会领域的创新意识仍然较为薄弱。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创新意识落后、创新能力欠缺以及创新思维得不到法律保护等问题正是我国缺乏成熟创新文化的主要表现。全面加强国内创新文化建设, 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工程, 它既需要一种统筹规划的整体意识, 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人进行努力。任何个人或者群体都无法真正创造出有生命的文化, 创新文化建设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事, 只有经过大家的反复实践和认识, 才可能形成有代表性的、先进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奋斗目标, 为完成“中国梦”, 文化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
1.文化创新与传承。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 各民族共同努力创造和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这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瑰宝。文化可以凝聚人心, 尤其对一个民族来说, 传递共同的信念与共识是文化最重要的作用。要了解一个民族, 首先要了解它的民族文化。经过多年的融合与交流, 我们已经有能力有精力观察和欣赏来自世界各地优秀而先进的文化, 同时我们也具备了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与胸怀。当然, 我们并没有在眼花缭乱的世界文化中迷失, 我们始终坚信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 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即其独特性。中华文化也是世界独特文化的一部分, 无论你走在世界哪一个角落, 有华人的地方你就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存在。
2.创新文化呼唤中华文化创新。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 全球又迎来了一场新的文化和科技革命, 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在享受丰富多彩物质文化的同时也站在了开拓创新的高峰。对于世界各国来说,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面对着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 谁能够抓住机遇, 谁就赢得了世界话语权, 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先进文化所凝聚起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文化创新设计 篇2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化创新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能够举例说明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
教学重、难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
教学手段、方法
多媒体课件、情景讨论法、课堂探究法、分析讲授法
教材分析
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发展的过程,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则在于创新。文化传播与文化继续,无不内在地包含着文化创新的要求。本框主要阐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造的主体和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在逻辑上,是对第三、四课的文化的传播、继承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同时也为下为第三单元打好了基础,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源源流长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更好地高擎中华文化的火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达到发展中华文化的目的,因此本节课在全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结合实际、导入新课
《爸爸去哪儿》开启了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时代,各种真人秀节目开始出现、占据荧屏。以明星老少搭配穷游欧洲为特色的《花儿与少年》,延续亲子热、大秀明星父子私生活的《爸爸回来了》,还有去年开播的《奔跑吧,兄弟》,一经播出,收视率节节走高,带领着全国观众进入火热奔跑季。这种没有脚本、彩排,采用纪实手法的录制方式,让人们耳目一新。然而遗憾的是,很多节目如一阵热风,刮过之后很快就冷却,寿命不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跟风严重、缺乏创新,这是电视剧市场多年不治的顽疾,也是国内综艺节目的通病,急功近利的电视荧屏跟风并不能如愿换来长久的高收视率。
所以,文化要有生命力、要长久,必须创新,那么文化创新源自何处,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学环节二:基础梳理,新知自学
【自主学习】请大家自主看书,完成学案基础梳理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
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2、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4、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什么?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哲学上讲的发展和实践指的是?
【学生回答】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活动。
【教师归纳】非常好,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创新,那么,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一、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板书)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板书)【教师总结】一些影视节目迅速刮起一阵热风之后却销声匿迹,被观众遗忘,就在于一味模仿抄袭,节目本身缺乏创新,节目要想长久地保持高收视率必须创新。所以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板书)教学环节三:结合材料,重点探索
【展示资料】
材料一:莫言作品走向全世界的原因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给莫言作品的评语是: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在作品中融入了年轻时代的个人经历。(小学5年学历、农民、临时工、当兵等)。莫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它们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作品的艺术风格。材料二:莫言不同时期作品简介: 《檀香刑》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
《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红高粱家族》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为背景
《丰乳肥臀》讲述母亲,含辛茹苦、艰难的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 《蛙》以计划生育政策为题材 【学生思考】
1、两段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材料二表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又有什么关系? 【提问、回答】略
【归纳总结】(1)莫言进行文化创作,离不开他的个人经历,离不开家乡的各种文化素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二、文化创新的源泉(板书)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这些作品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状况,分析了不同的社会问题。正是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为莫言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推动了文学创新之路。动力(板书补充)
【继续探究】文学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完当代文学,我们再来回顾感受一下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之美。首先请同学来朗诵一下这两首诗词:
山居秋暝 唐代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诗词俊秀,真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教师提问】请哪位同学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谈一谈当时文化繁荣创新的原因?
【归纳总结】隋唐以来,我国封建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也不断改善和提高,这都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条件。依然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所在。
【过渡】社会实践决定着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有什么作用呢?
三、文化创新的作用(板书)
教学环节四:合作讨论,突破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事业迅猛发展
【展示数据】1978年经济数据 2014年经济数据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2、这些部分是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
3、总结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得出结论: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得出结论】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板书)
辩证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和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启发再探】当前欧美文化抢滩登陆、日韩文化强势来袭,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受到空前的挤压,每个有文化自觉的人都应当认真思考,我们的民族文化怎样才能突出重围呢?也许我们能从下列材料中获得启发:
【展示图片资料】我国中药萃取技术获重大突破、女子十二乐坊日本演唱会、听“宝”字辈儿艺术家聊相声、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向市民开放参观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50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中医药技术的突破、女子十二乐坊的走红、传统相声的形式创新、电子版的《清明上河图》这对于民族文化的繁荣有何启示? 提问、回答
【总结】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板书)
教学环节五:提炼升华,实现意图
【承上启下】文化创新意义深远,当今时代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现代传媒体系的建设,积极发挥现代传媒的强大传播、沟通功能;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并采用更多的创作形式和手段;不断完善文化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表明我们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那么文化创新,是文化工作者的事情?还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谈到自己所获得的成就时,莫言表示要感谢自己成长的这片土地给了他创作的源泉。对于今后自己的创作方向,莫言称将继续脚踏实地,站在人的角度写作。【思考】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创新中要遵循什么要求?
四、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板书)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工作者应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的文化需求、虚心想人民学习,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精品。
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又能反过来指引和推动社会实践,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因此,在文化创新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发挥作用,尤其是当代文化工作者,更要向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学习,实现文化创新。
作业
有人非常羡慕电影明星,认为只要有机会自己也能成为电影明星。殊不知要想成为电影明星是很不容易的。很多演员为了演好角色,必须要亲自到基层体验生活,找到创作灵感,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喜欢的作品。(1)演员为何到基层体验生活?
(2)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板书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二)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三)文化创新的作用
1、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四)、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1、文化创造的主体
2、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洛阳市高中优质课比赛
参赛课题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培育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 篇3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要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这些重大决策、重要论断都不是随意提出来的,而是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根据,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需求,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提出注重培育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从根本上说,这是塑造自主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是企业基业常青、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也是许多企业发展中的实践经验所告诉我们的。概括地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创新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持续发展的企业的内在需求与本质属性,和谐也是一个追求基业常青的企业所必不可少的内在要求与本质属性。所以,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必然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根本意义的两项重要内容。
在去年的一次座谈会上,我曾讲过,企业文化的定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文化。这个定位是准确的。但从我们研究的视野来说,特别是从企业发展实践的需求来说,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不能搞得太狭窄,应当深化、拓展和延伸。比如,品牌文化、营销文化、服务文化、学习型文化、环境文化、安全文化、资源文化、节能文化等等,这些都很重要。这里所讲的,有些本来就是企业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从我们的研究工作来说,过去可能重视不大够,没有真正深入下去,所以还是应当加以强调。因为企业发展的实践使这些问题凸显出来了,可以说是实践的呼唤!而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应当倾听实践的呼声,尊重实践的权威。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培育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是什么样的关系?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培育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是同一个实践发展的过程,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创新离不开和谐,和谐也离不开创新。说创新离不开和谐,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事实说明,在企业想创新而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没有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创新不成。同样,没有创新,和谐也难,也不能真正实现。六中全会决议讲:“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谐首先要发展,而发展就要创新。过去有句话说:“合则齐美,离则两伤。”对于创新与和谐,也可以说:创新有利于和谐,和谐有利于创新;在和谐中求创新,在创新中促和谐,二者是“齐美”共进。
我们应当确立什么样的企业创新观?
概括地讲,就是确立全面创新观、全员创新观、持续创新观。
全面创新观是说,企业的创新并不是单项创新,并不是仅仅某个方面的创新,而是全面的创新。这种全面的创新观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而且包括文化创新。不讲企业的文化创新,并不是全面的创新观。
全员创新观是说,企业的每个岗位工作都可以创新,而不单单指少数技术专家搞创新。
持续创新观是说,企业创新是没有止境的,是不能停顿的。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全面创新、全员创新、持续创新,体现了创新问题上发展的、全面的辩证观点,而不是停滞的、孤立的、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
当然,创新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是在务实基础上的创新,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创新。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文化创新的现实意义何在?
这至少可以从以下4个层次来说:
1.企业文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停滞凝固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
2.文化具有稳定性,又具有流变性、创新性。在今天提出培育创新文化,或者说注重文化创新,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在深化,企业制度在不断创新,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形态在变化,所谓“企业再造”在不停发展,企业的运作形式也在发展变化。
3.特别是从企业运作的形式来说,正在经历着一场很大的变化。例如,过去常常是单枪匹马式的竞争,现在是协作竞争或者叫合作竞争,叫“竞合”或“合竞”。企业的竞争形态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研究协作竞争、双赢多赢共赢的新思维新文化。再如,过去是什么都由企业自己做,现在讲核心技术自己做,而其它环节搞“外购”、“外包”。这是一种智慧型的运作。企业本身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也要有新的文化观念。还有企业重组后的文化创新问题,已有一些企业从文化层面上作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我们进行企业文化研究当然应当是立足于企业本身的发展变化;而企业本身运作的发展变化又必然要求在企业文化上得到反映。
4.去年12月,适应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发展,海尔集团更改了企业精神与工作作风。新的海尔企业精神为“创造资源,美誉全球”;新的工作作风为“人单合一,速决速胜”。张瑞敏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企业的竞争环境、发展战略、运作模式变了,企业文化的某些内容也要随之而实行创新。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才是真正的辩证法的发展观。
当然,注重企业文化中的文化创新,并不是说在企业文化设计中,今天提一个理念,过几天就要更改。我想不会发生这样的误解。如何处理好企业文化发展中若干基本理念的稳定性与总体上文化创新性的关系,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操作艺术,需要好好把握、具体分析和研究。
关于在企业的和谐文化建设中注重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问题。
如何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同现代企业文化相融合,或者说融为一体,这是我国企业文化研究与建设中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历史性课题。我认为,这个融合关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关系到中华民族走向美好的未来。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具有两个文化根脉:一个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根脉;一个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传统文化根脉。这两个文化根脉,对于缔造、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现代企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极为重要,可以说具有根本意义。这个大课题的研究,如果加以展开,涉及很多方面,我的研究也有个人的局限性,这里只就企业的和谐文化建设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问题,提供点资料、个人的思考与个人的学术性的理论观点。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和谐”,是哲学范畴、伦理概念,也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这里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首先是作为哲学范畴提出来的。
2.古代思想家们十分重视对“和”、“和谐”的研究和倡导。大家常说“和为贵”。“和为贵”是孔子的学生有子讲的。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生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这是《论语·学而》篇的记载。孔子讲的是“和无寡”。到了孟子,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人和”的极端重要性。荀子讲的是“和则一,一则多力”,用现在的语言拿企业来说,就是在企业内部大家和睦相处,意见一致,那力量就会强大,内部有了凝聚力,对外就有了竞争力。《广韵》则讲:“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又有的古书讲:“刚柔得适谓之和。”正因为从“和为贵”出发,从古代先哲们的一系列论述出发,在我们中国的长期社会生活中才形成了“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心平气和”、“家和万事兴”这样一些古训。这些古训,也是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
3.“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但最早提出这个思想观点的是伯阳父(史伯)。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西周末年,伯阳父同郑桓公谈论西周的政局时讲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一个对“和”与“同”的概念作出区别,有了不同的界定。主张“和”不是主张“同”,如果都是“同”,同则不继,则无发展,无前进。
4.由此引申开来,“和”、“和谐”并不是无矛盾、无差别,并不是取消差异,取消多样性。古代圣贤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两句话有很深的哲理。从古代思想家们关于“和”、“和谐”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和谐”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是什么状态、什么境界呢?这是一种有矛盾、有内在运行机理的状态和境界,是一种在承认差别、承认多样性基础上,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一种协调有序、持续前进的状态和境界。如果联系构建和谐企业,或者在企业构建和谐文化,也有一个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最广泛地在企业形成共有价值理念,更好地解决企业中的各种矛盾,在处理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等各种关系中,协调有序地实现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和谐”的状态,应有两层含义,一是协调有序,一是持续发展。
5.在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从“和”又引申出“中和”、“太和”的概念。“中和”的思想出自《中庸》,这就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孔庙大成殿前上方挂的就是“中和位育”四个大字。后来的宋明理学对“中和”有许多论述,如讲“致中和于一身”,“中和,道义由之出。”提到“太和”,在云南大理,常常可以发现过去留下的“太和”二字。是不是从南昭国、大理国时留下的呢?在北京故宫有太和殿,这里的“太和”大概可以解释为高度和谐的意思。当然,在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公平正义,不可能真正实现和谐的。“太和”二字最早可能是《周易》讲“保合太和,乃利贞。”庄子也讲过“太和万物”。顺便说一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和谐”,儒学与道学是一致的。如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传统文化的精髓方面,他们是相通的。这样说不知是否可以?
6.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和谐”的论述,除上面提到的外,比如《尚书》中讲“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讲的是“万邦”而不是一邦。《周礼》中也讲到“以和邦国”。当然,当时的人论述这些问题,都有那时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需要具体分析、科学分析。还有社会理想方面有关“和谐”的大量论述,也很值得认真分析研究。西方文化、西方哲学中有关和谐的思想,也是重要的研究资料,值得一提。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是把“和谐”作为哲学范畴加以研究的。他提出“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在这位西方古代哲学家看来,美即和谐,和谐即美,和谐具备了美学价值。著名的苏格拉底还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理念。一位法国学者写的一本书,书名就叫《和谐经济论》,这里出现了“和谐经济”的概念。
7.罗列上述文献,无非想说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的传统美德是底蕴深厚的,这些都已经传承到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言行举止中。六中全会的决议讲:“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在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如何有效地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用和谐的思维观察事物、处理矛盾,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的。在企业构建和谐文化,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底蕴体现在企业价值理念的表达和行为习惯、行为规范中,体现在文化整合、提升的操作实践中,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实施推行中,这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并不是搞点概念游戏就可以的,而是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8.介绍两个典型案例。一个是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静水深流”的企业文化,这是中电国际李小琳总经理提出来的。这个“静水深流”的企业文化有着很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根脉,是一种人本文化、责任文化、诚信文化、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可以称得上深邃厚重、情智交辉。静水深流,给人以联想和启迪,有着很高的文化品位。
另一个是中国兵器工业北方重工集团的以“和”为基石的接力文化。他们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总结了企业成败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和合文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融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企业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我看这是现代企业精神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两个范例。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精神理念相融合这样一个研究课题,十几年来就一直存在我的心中。我深知这个课题对于形成企业文化的中国特色与中国化所具有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希望和大家一起为此作出努力。
文化的传承与文化创新 篇4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注:“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本专题考点在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①本专题考点高考命题频率高、涉及面广;命题多依托新情境、新材料, 注重对主干知识和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性考查, 考查单一考点 (知识) 、直观性知识的试题正在减少;命题能力立意明显提高, 试题难度也逐渐由中等转向偏难, 注重培养考生的参与意识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和创新是本专题备考复习的重点。复习时不仅要明确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掌握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 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 而且还要注重结合申遗、中外文化交流、网络文化、重大纪念日 (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 、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国家文化政策等文化事件以及传统节假日、地方 (民族) 特色文化等活动, 有目的有意识地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考点指津】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考点拓展:
文化遗产≠世界遗产。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②并非各国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定程序, 以名录的方式确立, 并给予保护的。③研究文化遗产与研究世界遗产的作用不完全一致。研究文化遗产可以明确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 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确立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2.文化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1) 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 是通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 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因此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考点拓展: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 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 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 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 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必然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充满生机和活力。
(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 要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平相处,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拓展: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方面来说的, 包括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等方面的表现。②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方面说的。③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4.文化传播的途径
(1) 文化交流的过程, 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 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5.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 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 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文化传播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 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 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②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③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6.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
①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 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②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态度要求。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 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睦相处, 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 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 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7.传统文化的特点
(1) 传统文化及其继承性。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其继承性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 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考点拓展:
误区: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但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因此,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说法不正确。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后的、腐朽的东西, 必须“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考点拓展:
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
①传统文化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②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 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 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 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则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 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③面对传统文化, 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而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考点拓展:
误区:对待传统文化, 首先是继承, 其次是发展。
分析: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的, 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因此, “对待传统文化, 首先是继承, 其次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
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 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决定因素)
(2) 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要因素)
(3) 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 催生社会变革, 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重要因素)
(4)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
①文化发展的过程即文化传承, 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两个方面。②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 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 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③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文化继承, 都能促进文化的发展;都需要辩证分析其精华与糟粕;教育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 文化发展的实质, 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2)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 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 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以适应新情况, 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 社会实践的发展,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点拓展:
误区: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们就不可能作出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文化也不可能创新和发展。因此, 文化创作者进行文化创新, 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要有灵感, 但归根结底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
12.文化创新的意义
(1)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的作用, 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 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拓展:
误区:各种新生的文化现象都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分析:文化创新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与现实需求相结合, 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产品。某些新生的文化现象, 如电脑算命, 实质上是愚昧落后的旧文化在当今的新的表现形式, 不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13.文化创新的途径
(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实现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
考点拓展:
文化创新中继承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 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 否则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体现时代精神,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 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1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对于文化创新而言, 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文化创新过程中, 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考点拓展:
(1) 误区: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拒绝外来文化。
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创新, 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 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 对于外来文化, 我们不能一味地拒绝和排斥, 我们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 全面理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 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②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即文化传承。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而文化发展的实质, 就在于文化创新。④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 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高考回眸】
1. (2011·海南政治卷·14) “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 人们都要拜祭“公祖”, 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 人们移风易俗, 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 建设和谐文化, 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 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 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的韵味, 故①②入选。③说法错误, 民俗节日不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答案为A。
2. (2011·山东文综卷·20) “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 体现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故①入选。②说法错误,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意味着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 故③入选。④说法错误,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答案为B。
3. (2011·浙江文综卷·31)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 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 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 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解析:A说法错误,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说法不妥, 一定的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不是决定因素;C说法不妥, 不同文化背景下, 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有可能相同, 也有可能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竖大拇指”、“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 故选D。
4. (2011·北京文综卷·24)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 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 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 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 颠倒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二者的关系;②说法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 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没有文化的继承,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故③④入选。答案为D。
5. (2011·天津文综卷·5) 最近, 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 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 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析:材料突出了传统美德在当代对人们行为选择的影响, 故C入选。A“完全”说法错误, 传统道德准则应顺应时代不断发展, 而不能说其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说法错误, 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变化发展的。D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显示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6. (2011·安徽文综卷·8)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 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形成了茶文化, 体现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故②③入选。①与题意无关;④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为B。
7. (2011·广东文综卷·30) 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 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 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 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 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 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 不切合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了“深圳精神”, 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故①③入选。②强调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 不符合题意。④“不切合主题”说法错误。答案为B。
8. (2011·北京文综卷·25) 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 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 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 可以分析出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故选B。题干没有体现民族文化的竞争、保持民族文化特色, A、D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
9. (2011·浙江文综卷·40)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 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 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 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 摘取了多个奖项, 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结合材料, 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等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时, 首先, 要注意设问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界定;其次, 要能够准确把握材料的三个层次, 即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再次, 围绕材料的三个层次组织答案。
答案: (1) 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 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 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创新设计】
1.在传统节日中,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 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庆祝。这说明
A.庆祝民族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举办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 使意大利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大红灯笼高高悬挂, 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 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 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戏曲、木偶、皮影等, 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回答2~3题。
2.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的举办, 有利于
①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缩小甚至消除中意两国文化的差异 ③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 实现文化创新 ④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大红灯笼高高悬挂, 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鲜明的时代性 D.明显的优越性
4.“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 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 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 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1年9月5日晚, 以“固根”、“壮魂”、“圆梦”为主旨的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在日本东京首演, 1800人的剧院座无虚席, 演员在观众的叫好声中一次次返场。“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赴日演出是
A.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B.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6.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 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 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是因为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7.漫画《月饼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
A.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
B.文化的交融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漠视
C.传统习俗的传承需要重视教育和引导
D.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面临巨大冲击
2011年6月21日至22日, “2011中国·濮阳精品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行。此次精品杂技艺术节突出高水准、国际化、娱乐性和创新性, 展示了极品杂技的惊险奇幻和顶级魔术的精妙绝伦。回答8~9题。
8.河南省濮阳市华东区东北庄村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 当地有悠久的杂技历史, 群众基础非常广泛。“锄头叉把当道具, 房前屋后练杂技”, 这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化是一定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9.有“中国杂技之乡”之称的东北庄村杂技兴起于元末明初, 东北庄村人在“玩把戏”的过程中, 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艺人的长处加以创新, 使“把戏”的内容日益丰富,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杂技艺术。东北庄村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
A.文化发展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过程
10.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 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 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1年4月27日至5月27日, 以“浪漫春天里的艺术节”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69个艺术团体、近2000名艺术家相继登上北京舞台, 共同呈献集音乐、舞蹈、戏剧、广场联欢、展览于一体的艺术盛宴。据介绍, 11年来, “相约北京”迎来了一批大师级人物, 如捷杰耶夫、多明戈、韦伯、罗兰·佩蒂、莱斯利·霍华德等, 同时也引进过费城交响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等团体和《天鹅湖》、音乐剧《猫》、《大河之舞》等经典作品。
(1) 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 说明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的意义。
(2) 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 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面对中外文化交流。
12.素有“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 起源于夏商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经过漫长的演进, 其到宋代才真正成为成熟的民间歌舞艺术。1951年新中国治淮期间, 著名艺人冯国佩用花鼓灯向治淮模范表示祝贺, 其精彩表演让中央歌舞团的舞蹈专家惊叹不已。此后, 花鼓灯走进中南海, 走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然而, 到21世纪初, 花鼓灯的民间传承几近消亡。为了重振花鼓灯艺术, 近年来, 安徽蚌埠冯嘴子村投资建成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 大力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 举办花鼓灯歌舞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加强交流切磋, 终使花鼓灯又“花”开怒放。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 简要概述社会实践在花鼓灯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提示:B错误,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C错误,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D错误,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C 提示:②说法错误,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种文化差异应当尊重和保持, 而不应当缩小甚至消除。
3.B 提示:“大红灯笼”“茶室茶亭”是中华文化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具体表现, 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C 提示:材料主要讲的是文化的多样性, ①②④符合题意要求。③强调文化传播, 与材料无关。
5.C 提示:A错误, 文化演出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B错误,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6.C 提示:A错误, 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B“促进作用”说法错误,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腐朽的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D说法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7.C 提示:漫画中的小孩在中秋节将月饼作为垫脚石去拿巧克力, 启示我们要加强对传承传统习俗的教育和引导, C正确。A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D说法不符合实际。
8.B 提示:濮阳杂技广泛的群众基础, 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文化创作中的作用。
9.A 提示:B、C不符合题意。D错误, 文化创新既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10.C 提示: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群众实践, 博采众长, 以我为主, 故②与题意不符合。
11. (1) ①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 有利于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 增强我国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②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 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 外国优秀文化不断传入中国, 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 面对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12.①社会实践促进了花鼓灯艺术的产生和成熟。花鼓灯源自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 并在社会实践中日趋成熟。②社会实践是花鼓灯艺术传播的动力。正是治淮的实践才让国人知晓了花鼓灯艺术, 并使花鼓灯艺术走向世界。③社会实践推动了花鼓灯艺术的创新、繁荣和发展。正是在社会实践中, 人们通过建立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形式的创新, 推动了这一民间艺术的重振和繁荣。
创新文化体制 推进县域文化发展 篇5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地区综合竞实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贯穿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就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运行机制,推进全县文化繁荣和发展,谈一下认识和体会。
一、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纽带。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一要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推进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向各乡镇和各基层党委(党组)延伸,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二要深入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增强爱国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做现代文明公民”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在全县唱响改革创新的时代旋律。三是打牢学校德育基地建设,加强中小学生爱国意识和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四是积极推进机关和企事业等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一批机关、事企业单位、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着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切实消除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死角”和“盲区”。五是大力弘扬以“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爱国创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培育“**精神”,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创业创新创优良好风尚。
二、统筹城乡,构建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格局
构建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格局,既要充分发挥城市的导向、辐射作用,带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又要因地制宜,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大力开展村屯文化建设,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文化发展氛围。一是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在全县以休闲广场、老街基公园、图书馆、民俗馆、革命纪念馆、社区活动室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及村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场所为阵地,以传统节假日、重大纪念日等为依托,广泛组织开展具有群众基础的各类特色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二要发挥地方特色,弘扬**优秀文化,认真抓好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大胆创新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举办“激情之夏”主题文化活动和**春晚为契机,广泛开展优秀文艺节目选拔活动,进一步发掘和弘扬**优秀文化。三是以城带乡,推进城乡文化联动。在搞好经常性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导向、辐射作用,以各类文艺团体为依托, 充分利用农闲、集市和传统节日,举办城乡群众共同参与的歌咏、戏曲、秧歌、灯会、鼓乐、健身游艺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实现城乡文艺队伍同台献艺。
三、挖掘资源,构筑文化发展的新优势
深入研究**800年历史文化,挖掘各类特色优秀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构筑全县文化发展的新优势,进一步加快**由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转变,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一是依托自然风光、生态农业、红色经典、神话传说、宗教民 俗等资源,加快对青马湖、萨日湖和龙江工委等特色旅游景点的开发,打造农庄体验、湿地生态、红色经典、宗教文化等旅游项目,把旅游文化打造成成**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抢抓全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战略机遇,充分发掘**独特的文化艺术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青马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拓展青马湖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树立**文化品牌。三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实现无形的文化资源有形化,既往的文化资源现实化,分散的文化资源聚集化,空泛的文化资源凝练化,将历史传说、文化典故和神话故事等整合成为高品位的特色文化,增加文化含量。四是加强人才资源的培养和挖掘,发挥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和非职业文艺骨干的作用,组建民间艺术团,展现民间艺术,带动群众自娱自乐,扩大群众参与面;以社区为依托,组建艺术团,组织开展大型广场文艺和各社区的小型文艺活动;以中小学各类艺术兴趣小组为依托,组建学生艺术团,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青少年儿童的文艺生活;以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为依托,组建老干部艺术团,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四、创新机制,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文化事业管理,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服务 优良的运行机制,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结构战略调整的支撑点、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一是整合组建**新闻传媒集团,大力发展新闻传媒、电影院线、出版发行等文化产业,推进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进一步加大媒体舆论宣传力度。二是建设青马湖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广告策划、文化展览、资讯传播、创意农庄等业态,叫响青马湖文化品牌。三是大力发展民办民营文化,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投资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将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四是建立文化作品创作协会和文化发展基金,广泛征集精品文化,鼓励文化创作,为文化创作者体提供载体和平台,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创作和生产一批面向基层、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
五、强化监管,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态势
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热情 篇6
充分认识创新文化的重要价值
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我们要充分认识创新文化的重要价值,充分认识创新文化的培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创新文化是引领创新实践的先导。世界科技革命的发生和科技中心的转移,都与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社会文化状态密切关联。没有14世纪前后的欧洲文化复兴,就没有此后欧洲科学技术的繁荣。17、18世纪英国宽松的宗教文化背景以及重视知识的培根精神,为牛顿、瓦特等的发现、发明提供了合适的气候、土壤,从而使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学中心。19世纪,德国重视教育与研究结合、理性思维与实践交融,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从而使科学中心、技术研究中心从英伦三岛转回了欧洲大陆。20世纪的美国则以移民社会开放、多元、冒险、包容的文化特征吸引了大批创新精英,从而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成为当代的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历史一再证明,伟大的创新实践需要繁盛的创新文化为铺垫、做先导,缺乏崇尚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就不可能吸引、留住富有创新激情的人才,也不可能成就创新事业。
第二,创新文化是焕发创新活力的源泉。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最高体现。创新实践本质上是人的各种高级能力有机协调、综合运用的过程,是对创新现象及所涉社会因素进行科学解读、组合、集成的过程。任何一个创新主体只有经受创新文化的熏染,才能进发强烈的创新激情,才能具备科学理念、科学精神,才能在攻坚克难中坚定不移地追寻创新目标。创新文化是生发创新冲动的温床,是激发创新实践的助推器。是焕发创新活力的源头活水。
第三,创新文化是构建创新体系的纽带。创新实践是一种多要素聚合、多领域参与的系统工程,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等不同环节,涉及企业、研发机构、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多种社会组织。科学高效的创新体系必然是各要素间无缝联接、高效运行的创新网络。而实现创新系统内诸多要素间密切融合、良性互动的纽带就是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深嵌于创新体系要素之内,流转于创新体系运转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功能和凝聚、催生作用,是创新体系的灵魂与和谐运行的润滑剂、发动机。
科学把握创新文化的内涵
创新往往表现为科技现象、经济现象、军事现象等,但在深层次上和根本上还是文化现象,并都可归因于文化问题。创新文化就是那些能够使创新活动变得更容易、更成功、更快捷的各种有效的手段、途径、方式、方法,是与创新实践相关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一切文化形态,是人们在创新实践中形成的观念、制度、方法、氛同、价值及心理等的总和,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主体创新文化,主要指创新主体自身必备的文化特质及其创新活动所具备的价值观、道德观等文化因素,这是创新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内容;二是制度创新文化,主要指有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政策等文化因素,这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三是环境创新文化,主要指有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各种社会环境、氛围、服务平台等因素,这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创新文化除了具有一切文化共性之外,还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质,主要表现为:
1、创新文化是张扬个性的文化。重视个性是创新文化的内核,张扬个性是创新文化的基本要求。创新文化尊重人性,尊重人的自由表达,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它承认个性差异,尊重偏才、奇才,肯定标新立异的思想言行,反对从众。创新文化倡导个性解放,期待不俗的个性成就不凡的创造,认为所有的创新都是个性化的劳动,创新实践就是张扬个性的过程,创新成果就是创造者个性的具体呈现。
2、创新文化是勇于探索的文化。创新是勇敢者的专利、探索者的乐园。创新文化鼓励冒尖,不惧风险,始终高扬英勇无畏、敢为人先、甘冒风险的大旗,为大勇之士摇旗呐喊,为大义之举擂鼓助威。创新文化的发展融汇了无数创新精英冒险、探索、开拓的历程,无数伟大的创新实践推动人类不断开辟新天地、步入新境界、赢得新发展,也滋养和丰富了创新文化,并雄辩地证明了创新文化的巨大价值。
3、创新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开放包容是创新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没有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襟怀,就无法开阔新视野、学到新知识、跟踪新成就,创新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善于在开放中学习借鉴各种新思潮、新技术、新模式,以海纳百川、包容有度的胸怀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才能拓展自身创新的思路、掌握创新的知识、借鉴创新的方法,才能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超越。
4、创新文化是竞争合作的文化。竞争是创新文化的不变追求,合作是创新文化的永恒主题。创新文化既鼓励在公平环境下展开竞争,也提倡尊重对手、善于合作。在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在竞争中是否给力、在合作中能否借力已经成为成功与否的关键。单打独斗的做法没出路、你死我活的想法已过时,只有扬长避短、合作共赢才是生存与发展的制胜之道。
5、创新文化是求真务实的文化。求真务实是创新文化的落脚点。创新需要异想天开,但终须回归现实、注重实效;创新可以天马行空,但必须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创新的本质在于追求真理、探求事实,如果违背规律、抛弃真相,创新就会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创新文化不仅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还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它敢于自我否定、藐视权威、追求真理。
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创新是一种状态、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创新文化的培育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不断探寻求索的过程、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我们要把培育创新文化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首要环节,多方推动、多层建构,多元完善,使创新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影响更加广泛、作用更加明显。
1、强化政府的创新自觉。政府作为创新文化培育的主导力量,要高度重视创新文化培育,不断强化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意识。要切实发挥好规划者、组织者和服务者的重要作用,科学制定创新文化发展战略和具体实施路径。要建立创新人才培育体制和激励机制,积极推动重大创新项目实施,大力扶持重点创新企业发展。要协调各方创新要素,整合社会创新资源,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引导创新发展。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的建设上,特别是要确立教育先行战略,从教育理念变革和教育体系改革抓起,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方法。
2、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要把建设创新型企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推广应用。培育自主品牌,整合人才、资金、技术,形成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创造和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努力打造更多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建设“创新求异、宽容失败、适当竞争”的企业文化,着力营造留住人才、释放才能、适合人才发展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土壤。
3、激发人才的创新智慧。要以“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思想指导人才工作,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改善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制度,实现不拘一格地识才选才,各类人才各显其能、各尽其用。根据每个人才的特点,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岗位,让人才有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空间。给予创新创业者关爱与支持,为其创造良好环境,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让人才自由创新,并且做到“以价值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财富”。
4、凝聚社会的创新认同。创新产生于适宜的文化氛围里,成长于公众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中。要大力培育“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培育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创新”成为人们的共识。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把创新化为全民的共同行动。
加快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创新 篇7
提高贯彻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 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 到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制定完整的“文化强国战略”, 再到十八大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全面部署, 充分体现了党对文化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 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党的十八大赋予文化人新的使命, 揭开新的文化征程, 为文化工作指明方向。局党委引领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 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学习任务。
近年来, 河东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实现河东的定位, 既要加快建设经济强区, 又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区。当前, 河东文化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设备能力建设落后、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影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局党委认真贯彻区第十次党代会决策部署,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紧密联系河东文化工作实际, 不断增强在困境中抢抓机遇的能力, 增强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的能力, 增强巩固优势扩大优势的能力, 以履行政府职能为主线, 以提高文化强区为主攻方向, 创作文化精品力作, 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努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 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为加快实现河东的定位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创新工作举措, 打造文化精品
按照市委、区委的要求, 局党委确立了“把握动静两条主线, 实现群文工作两个提升, 文化产业两个创新, 文化旅游发展两个跨越, 文化市场管理两个完善, 全面确保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 紧紧围绕主题主线, 全面推动文化强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文化建设在河东区的功能定位, 认真研究和分析我们的优势和不足, 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新举措。
(一) 突出特色, 群众文化工作有新提升
一是巩固活动品牌特色。河东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造就了河东百姓对文化艺术的情有独钟。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盛, 社区文化艺术节、家庭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为方兴未艾的群众文化事业提供了载体。按照区委的要求,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上, 一要注重活动的质量、水平、内涵及群众的满意度与参与度;二要注重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效益、知名度和影响力。从演出场次、演出质量、媒体关注度和群众参与人数上, 都体现市场化运作逐步成熟, 真正实现政府买单、文化惠民这一公益性宗旨。社区文化艺术节从筹备到闭幕历时6个月, 相继推出大型比赛、大型综合类文艺演出、社区文艺骨干才艺秀、社区电影展播……活动遍布10多个大型广场、80多个社区, 演出时间跨度长达300个小时, 参与群众超过15万人。在区财政紧张情况下, 2013年进一步探寻了“政府主导、企业搭台、百姓唱戏”的新模式, 举办了天津市第七届暨河东区第九届家庭文化艺术节活动, 在举办精彩纷呈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惠民文化活动中, 为企业积攒人气, 推广品牌, 互利共赢。
二是坚持“种”文化特色。坚持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下工夫, 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下沉到基层,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12个街道实现了全覆盖。在街道、社区、军营相继建立了28个图书分馆, 2013年为落实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 全年计划建设15个社区惠民图书吧, 延伸公益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全区12个街道文艺骨干业务培训, 继续深入基层, 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指导, 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 提升社区精神文明程度。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 群众文化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全区已成立30余个文艺团体, 社团组织十分活跃, 涌现出大批文艺骨干, 文化活动覆盖全区。今年, 还要发挥好文化引领作用, 配合做好创建全市首个残疾人文化示范区的相关工作。结合河东区的旧楼区改造创建河东区首个文化社区。
三是挖掘河东文化潜能。区文联经过几年的工作积累, 凝聚河东文化特色颇见成效, 10个协会活动精彩纷呈。2012年围绕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组织各个文艺协会开展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弘扬天津精神联墨展”、“社区民间艺术展”、文艺座谈会等多项活动, 编辑发行了《直沽艺韵》天津河东区美术作品集, 在天津爱乐之家建立了河东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家之家”、河东区音乐家协会“音乐艺术实践创作基地”。文艺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直沽文化》刊物越办越火, 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创作作品硕果累累, 在全市乃至全国展赛中成绩优异。充分将发挥区文联各个文艺协会作用, 深入社区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多样的培训和讲座。
(二) 创新思路, 全面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升级
河东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立足服务河东经济发展, 在抓特色、抓服务、抓资源上下工夫, 先后开辟了天津音乐街、开心麻花演艺市场等项目。音乐街运作3年来, 成立天津凤鸣昆仑音乐街管理有限公司, 独立事业法人文化企业。在尝试市场化运作中体现企业化管理, 街区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为进一步引进有市场、有活力的文化产业新项目, 积极开展调研, 确立了河东区中山门影剧院提升改造工程项目。该项目为社区百姓提供便捷贴心的购物、休闲、娱乐一站式服务, 中山门影剧院的改造提升正是大力推动文化与市场对接、文化与资本融合的新路子。为进一步激活河东区演出市场, 将引入茶馆文化等新的演艺项目, 为市民提供多元化文化休闲服务。借助中山门影剧院提升改造的成功经验, 继续整合资源, 完成大直沽影院整体提升改造工作。在天津市首届欢乐家庭冰雪文化旅游节圆满闭幕后, 与盛世佳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一步合作, 计划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开展特色活动, 培育文化旅游产业。
(三) 依法行政, 全面强化文化审批、执法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提高执法者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在文化审批中体现“工作十到位”, 打造了“诚信、透明、公开、廉洁、高效”的管理工作品牌, 连续多年被评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优秀窗口。对区内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有计划地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工作, 提升业主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意识。文化执法工作在行业评比中, 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 天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考评第一名的好成绩。
定措施谋发展, 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按照中央和市委、区委的部署, 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局党委在不断学习、吸收、提炼的基础上, 采取集中培训、举办讲座等方法推进落实。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 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 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了充分调动年轻干部队伍活力, 在选拔基层科级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中, 实行“双推一述”, 增加打分项目, 把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以分数衡量、排序, 领导评分占40%比重, 群众打分占60%比重, 全面考核干部的综合实力。
三是加强廉政建设, 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局党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坚持基层单位年度审计制度, 坚持“三重一大”制度, 在大文化企业、文化执法对象和政协委员中聘请20位勤政廉政监督员, 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新 篇8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环境,建设,创新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EB/OL].[2006-06-15].http://cnlture.people.com.cn/GB/27296/4475153.html.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的发言, 2006.
[2]Peter Hall.Phoenix Giant[M].Publishing House:Cities in civilization, 1998.
[3]李成丽.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 2009 (17) .
[4]曹诗图.鲁莉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世界地理研究, 2009 (4) .
文化创新设计 篇9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 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机构汇聚, 文化企业众多, 文化人才荟萃。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之际, 北京应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 打造全国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文化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新兴文化业态的领航者。北京市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曾在讲话中表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
一、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下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 在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也有了较大提升。北京市文资办主任周茂非在报告中提到:2011年, 北京文化创意总收入突破9000亿, 实现增加值已达到1989.9亿元, 占GDP的12.2%。在北京市的服务业当中,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产业的第二大产业。然而, 从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需求来看, 北京市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的优势行业还面临着转型升级, 特别是需要提高文化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同时, 像设计创意、动漫网游、数字新媒体等新型的业态总体规模也偏小。这就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步伐, 以先进科技为支撑促进文化产业的顺利转型。北京科技资源最丰富、科研能力最强、科研人才最集中、科研成果最丰硕, 具有明显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优势。其中, 各级科研机构213所, 两院院士人数在全国的比例为36%, 各类高校北京有80余家, 申请专利、授权总量都居全国省市前列, 特别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已经达到了5.8%, 这个数字已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充分利用北京优势, 促进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新形势下北京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 北京着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以数字出版引领未来阅读方式的变革, 用创意驱动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 构建文化创新战略, 提升文化影响力。同时, 科学创新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复兴、文化的跨界融合等提供了新路径。具体来说, 这些年北京十分注重研发与文化的密切结合,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徐徐展开的画卷, 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 再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独家数字内容供应商, 这些重大科技项目是北京文化创新与科技团队的完美体现。
“十一五”期间, 北京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 比上年增加近200亿元, 占全市GDP比重的12.3%。2011年,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突破9000亿元, 实现增加值1938.6亿元, 现价增速14.2%。”[1]具体来说, 在出版领域, 具有零污染、低成本的纳米绿色制版技术研发获得重大突破, 纳米绿色制版技术已在怀柔产业化、报刊等领域应用。在数字电视发展上, 率先攻克了交互式多媒体服务软硬件系统和基于有线线缆回传的双向机顶盒。此外, 喷墨数字印刷技术、三网融合关键技术、文物保护监测技术等一大批项目, 展现着北京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繁荣景象。
“十二五”时期, 北京将全面推进“双轮驱动”战略, 力促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2012年5月, 在第八届文博会上, 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市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为核心, 联合石景山区石景山园、东城区雍和园、西城区德胜园共同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12年1月至8月, 示范基地所在的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超过2200亿元, 占整个北京的42.8%。
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成以来,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 坚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开放交流原则, 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努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按照规划, “到2015年, 示范基地力争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100亿元, 年均增速15%。”[3]2020年, 基地将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4000亿元, 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7000家以上, 力争在20年内将北京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中心城市。
二、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主要特点与不足
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不断改变着文化的业态。一方面, 文化和科技互相驱动, 促进产业升级驱动经济发展。文化因素提升科技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 技术手段变革改变了文化内容制造与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另一方面, 科技与文化融合带来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一) 主要特点
目前, 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知识产权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新业态的核心;二是中关村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三是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四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1. 知识产权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新业态的核心
文化产业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以数字化技术为主, 即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创新产品形态, 掌握关键专利技术, 以内容为制胜的根本。例如, 北京市中关村石景山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 主要得益于一批文化创意企业以及其技术创新和版权内容为主的运营模式。2012年石景山区的文化创意企业实现收入超过240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将近20%。
2. 中关村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
2009年3月以来, 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关村国家示范园区, 并相继出台“1+6”系列先行先试政策, 推荐人才特区建设和服务业综合改革等系列创新试点工作, 并取得显著效果。使得中关村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促进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2011年, 示范区文化创意企业6201家, 总收入4600亿元, 示范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4.4%。2012年上半年, 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延续良好发展势头, 总收入、利润、实缴税费和出口总额等指标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
3. 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对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而言, 融合高新技术, 已经成为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为12%, 居全国第一 (详见表1) 。2011年,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约1989.9亿元, 同比增长14.2%,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2%;全年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达到9012.2亿元, 增速超过21.1%。2012年仅前8个月, 北京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收入达5203.5亿元, 同比增长12.9%。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的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 一些由科技直接推动的高端的文化业态, 比如动漫网游、数字出版等, 这些新兴业态代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已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 (2003-2011) .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ndsj/
4.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由单纯注重研发走向产学研结合这是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呈现出的重要特点。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以及市场需求的强力带动下, 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并已经转换成为许多地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推动自身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而主管部门的引导、地方政府与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也使得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层次与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由单纯注重研发走向产学研结合。比如, 《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文化演出网络化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两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研发团队, 就整合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国家图书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广州大剧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相关产、学、研机构的研究力量, 针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 展开协同攻关, 并在第一时间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在2011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和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申报中, 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 他们联合相关的科技研究机构, 组成产学研结合的团队, 以联合申报的方式承担了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初步形成。
2011年初, 中央歌剧院就与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共同成立了数字化舞台工程联合实验室, 承担了文化部“数字化舞美科技应用研究”项目, 2012年中央歌剧院又承担了国家科技提升计划项目《模块化舞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研究实现高新技术和文化艺术完美结合, 突破学科、领域、行业的壁垒, 充分利用国防现代化的技术优势, 融合军用高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内容, 从智能创意、虚拟世界、高效实时交互等技术体系入手, 整合、提升传统人工操作、人力生产的文化产业发展能力。将数字化高新技术在舞美领域大胆运用, 并加快与大企业的全面合作, 构建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为核心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是中央歌剧院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 不足之处
当前, 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 科技对文化发展支撑不够, 仍需建立和完善支撑、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体系
特别是在文化产品的创作力、表现力、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还有待进一步借助科技的引领和支撑, 实现整体提升。科技与文化融合意识有待加强, 融合深度和广度有所欠缺。目前, 文化创意与科技成果结合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丰富,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空间更为广阔。文化与科技融合也必须化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结合点。同时,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方式应当更加丰富多元, 要有基础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面, 更要有文化创意促进技术研发的一面。
2.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不完善、驱动力不足
目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策机制都存在问题。
(1) 就市场层面而言,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在当前文化与科技融合条件下, 亟需构建适合自身要求的自主创新市场激励机制和体系;发挥政府主导功能,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的动力机制;综合现有的自主创新具体模式, 在文化内容、文化传达、文化演化等领域, 从技术层面分类培育和形成多元化的自主创新模式。
(2) 就政策层面而言, 形成文化与科技融合自主创新发展的有效激励, 需要加强具体政策措施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为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提供动态、多元的政策体系, 不断完善和优化政策供给体系, 实施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战略。建立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机制, 需要在以下方面给予足够的注意:有效结合自主创新生产力与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的疏通和引导作用;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平台建设;针对重大创新领域提供专有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文化创新人才队伍的政策激励。
(3) 就体制层面而言, 文化系统和科技系统长期以来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文化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体系对文化不精通, 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互不往来。因此, 需要在体制改革上做足文章, 打破两个系统长期分隔的局面, 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 要实施柔性人才政策, 以智力服务为核心, 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 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打破体制性障碍。
3.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效率不高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效率低下的状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致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创意”, 文化科技难融合。用现代科技传承文化, 技术在其中并非最重要的因素, 传承正确与否才是关键。而传承文化这座摩天大厦的地基则是创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文化产业的经济魔方。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创意则是中间的媒介。创意为媒的根本是人才, 而人才的匮乏成为了直接的制约因素。
(2) “少资金”, 自发对接有难度。除了缺少创意, 资金不足也成为了令不少文化企业头疼的难题。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前门文化有限公司, 设计的所有产品都带有浓厚的前门地域文化符号, 目前开发了40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商品。由于缺少资金, 企业的研发投入小, 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 反而影响到市场。
(3) 科技环境存在不足。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尚待挖掘, 科技应用仍显不足。以动漫行业为例, 由于电脑绘图技术、渲染技术等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 国内应用水平不高, 使得我国动漫行业活动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 即使有好的创意, 但无法通过先进科技手段成为优质的可视化产品, 故无法与DISNEY等国外力量竞争。2009年全国原创电视动画片, 北京市为9357分钟, 杭州市为27409分钟,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应用明显不足。
(4) 创意产业人才不足, 人才结构失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急需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 一批兼具创意与技术背景、实现创意内容产业化的高级经理人。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例, 2009年, 我国仅影视动画和影视特效人才缺口就达15万人。2010年以来, 平均每月的动漫招聘岗位约1000个, 这其中, “动漫美工、程序开发”相关岗位占到85%。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优势资源应该向企业流动, 而现在的优秀毕业生都去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了。如何形成优势资源的企业化流动机制也值得我们思考。[5]
(5) 品牌意识缺乏,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待增强。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难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就北京影视行业而言, 规模较小, 目前仅有歌华等少数具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 还没有形成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传媒集团。
三、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双轮驱动战略核心与具体措施
为了适应当前北京文化发展形势, 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需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和文化的融合, 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这“符合首都作为国家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 是对过去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化和拓展。”[6]
(一) 战略核心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核心在于多层面、全方位实现北京科技与文化的协同创新与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一方面, 科技对文化有着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在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对文化制度变迁的驱动作用;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实践对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文化价值观的演变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 文化对科技的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引领下科技形态的演变;在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制约下科技制度及科学管理的完善;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驱动下科技文化的繁荣与渗透。
北京科技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不是简单的科技加文化, 而是通过科技来实现支撑文化和生产力发展, 通过文化的创新发展来引领科技的进步和应用, 将科技创新渗透于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和环节, 文化创新致力于探索发展精神动力和提升软实力, 从而形成了双向互动、协同创新的过程。
(二) 具体措施
北京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需要在战略和实践两个层面具体落实。
1. 从战略层面, 要加强顶层设计, 着重打造4个平台
把文化与科技融合与协同创新作为首都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整体战略, 着重打造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4个平台。
(1) 科技文化创新项目研发平台。以中关村海淀园等科技园为龙头, 联合科技共同成立研发公关团队, 对当前文化企业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科技难题进行研发。抓好重大项目, 紧紧围绕文化需求, 加大数字电视、数字出版、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攻关, 推动科技成果运用。
(2) 科技文化创新企业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成立北京市文资办, 统筹协调全市文化资源整合、重大项目投资等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放大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 吸引社会资本的全面加入, 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 科技文化创新产品交易和中介平台。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各要素的优化配制, 培育和发展面向社会从事文化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文化科技中介服务, 让科技与文化创新成果快速进入市场的同时有效降低文化科技创新风险。
(4) 科技文化创新知识产权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加强文化科技融合的知识产权管理、创新、保护和运用。凡进入北京市场的文化与科技的制度创新产品, 一定要事先确立知识产权, 唯有如此, 才能切实保护科技与文化创新的智力成果, 为二者的融合和可持续创新提供保障。
2. 从实践层面, 加强成果转化应用, 着力打造4 大体系
要加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着力打造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新与发展的4大体系。
(1) 文化科技资源整合体系。通过建立多层面、立体的网状联系, 促进文化与科技全方位交融, 通过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制作、包装、传播及成果应用催生出全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产品,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 如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出版、数字广告等。
(2) 文化科技成果应用体系。北京将继续坚持研发与转化并重的宗旨, 加强文化科技成果的中介服务, 完善交易市场, 为成果转化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支撑, 将先进成果应用到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新兴业态、保护文化名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 不断提高技术成果应用和转化。
(3) 文化科技融合的承载体系。近年来北京市重点实施高清数字电视交换推广工程、数字文化社区、云计算和云服务平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 北京将充分利用首都在区位、文化、科技和资本方面的优势, 着力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支持文化科技园与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推进一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科技含量高的重大文化科技项目, 实现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项目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4) 文化科技融合的支撑体系。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建立和完善都市合作机制, 整合各方力量, 推动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政策上要完善认定标准, 在项目、用地、资金等方面先行先试。在人才培养上建好人才发展平台, 引进和培养文化科技领军人才, 把首都建成文化、科技的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1]蔡灵, 沈哲彦.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M].中投顾问, 2012.
[2]石丹.2012中国文化产业30人高端峰会举行[N].朝阳报, 2012-9-24.
[3]李苑, 韩业庭.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N].光明日报, 2012-5-21.
[4]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队.北京统计年鉴 (2003-2011) [EB/OL].[2013-2-1.[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ndsj/.
[5]王一鸣.201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盘点及调整策略[J].中国市场, 2012, (50) .
浅谈文化衫设计的文化现象 篇10
一、文化衫的起源
文化衫来自于美国的T恤, 所以在介绍文化衫之前, 应先了解下T恤的起源。
T恤实为"T-shirt"的音译名。在20世纪初叶它是欧美干重体力活的工人穿用的内衣。到1930年, 虽然仍为内衣但人们已经开始试着把它穿在外面, 这就是"水手衫"。随后1951年《欲望号街车》公映, 白兰度的白色T恤形象变得举国同名, 柔软体贴的T恤把男性从呆板单调的传统上流品位的着装中解放出来, 促成了T恤风潮的国际性蔓延, T恤与牛仔裤、皮夹克共同塑造了一种叛逆英雄的形象。之后T恤慢慢开始被男性采纳为日常装, 它的舒适、卫生也逐渐得到人们称许。
二、文化衫在我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T恤由美国传入我国, 在最开始的两三年的里, 虽然人们身着的前胸后背印着各种图案、文字、口号的各式T恤。但这个时期文化衫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并不为人们自觉地认知。有的人只是将T恤作为一种具有穿着功能的服饰而已。
上世纪80年代, 面对商品经济的冲击, 一些青年顿感思想迷惘, 心态浮躁, 玩世不恭, 这就可从文化衫的“文化”中得到注脚, 如:“我是流氓我怕谁”“别惹我, 烦着呢”“没劲”“真累”等。
90年代中后期, 市场经济不断深化, 文化衫被精明的商家看中成为他们宣传产品的阵地, 于是富于广告色彩的文化衫广为流行:诸如“一机在手, 漫游神州”、“××银行, 与你共创辉煌”等广告文化衫铺天盖地。但也有“风雨同舟, 情暖人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之类的公益宣传。
21世纪至今, 文化开始更大规模涌现, 从“别人设计什么我们穿什么”的被动态势逐渐转变为“自己要穿什么就设计什么”的主动局面。其最大的体现就是文化衫的DIY, 即将买来的T恤印上自行设计的图案或字句借以体现自身的个性和世界观;另外而且还出现了情侣衫、亲子装等多元的形态。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设计工作者注意到T恤的魅力, 力图把中国人的现代与传统融合起来造就独特的中国T恤文化。
三、现代文化衫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1. 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
源远流长深厚积淀的中华文化, 如:京戏脸谱、12生肖、中国武术等印上T恤外国游客同样爱不释“身”, 如曾经流行一时的“忍”字文化衫, 就体现着中日两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在最近我国举办的两届盛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 设计了系列性的奥运衫和世博衫, 销售火爆。
2. 商业文化
广告衫在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广告媒体。其成本低、不受场地限制的特点深受广告客户的欢迎, 同样也受大众喜爱。
3. 时尚文化
一切时尚都会或多或少的反映到文化衫上:流行乐坛、青春偶像、文体明星、宠物卡通等都是最受花季少年们宠爱的主题。
4. 时事政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政治开放程度也体现在了T恤即文化衫上, 即给以最大的创作空间和宽容。在美国, 人们可以在T恤上对政治人物、公众人物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态, 也可以对某一政治事件提出不同的看法, 这没有一定的政治宽松环境是做不到的。在民主程度越来越高的中国, 如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时政题材文化衫, 如汶川地震时举国流行的I LOVE CHINA文化衫、还有总理两会经典智慧语录系列文化衫、两会十大雷提案文化衫等。
5. 个性标语
新世纪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 年轻人热衷于求新、求异, 喜欢“扮酷”, 追求“刺激”, 于是就把个性与另类的语言醒目直接地放到文化衫上, 尤其是80后和90后更把文化衫作为一个情绪宣泄的阵地, 从这些简单直接而又个性标语上面可以看到年轻人不同于以往时代人们的大胆、直率、幽默的个性。 (如图1)
6. Diy创意设计
今近年来文化衫更为热闹, 很多年轻人不仅是在穿文化衫更是在玩文化衫, 这是一种潮流和趋势。借助电脑图形设计和简单的丝网印刷工艺, 个人、小作坊都可以自己设计并Diy印制T恤, 这使得T恤设计制作变得更为普及, 也涌现出了各种主题的、设计感十足的创意T恤, 不但个性鲜明, 也不乏深层意义, 反映出年轻人的睿智与幽默 (如图2) 。
7. 网络流行与恶搞系列
作为80后与90后两代年轻人专利的“网语文化衫”和“恶搞文化衫”, 来源于他们熟悉且以作为主力的网络阵地, 是从网络向着文化衫的阵地的转移, 其典型特征为自信、角度独特、尖锐、幽默、群体性等, 如“打酱油”、“醉驾”、“躲猫猫”等。虽然这些作品很多不为70年代前的人们所理解, 但这也是他们寻找自我快乐的方式。
不管怎样, 一拨接一拨的青年成长起来, 对文化衫的热情却未消淡过, 文化衫上印花的创意性一点也不比往昔逊色。无论何时, 文化衫仍是人们, 尤其是青年人表达其愿望和诉求的工具之一, 它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多棱镜, 突出反映了青年流行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我们应该从青年文化理论的高度对“文化衫”现象进行研究, 作出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焦润明.从“文化衫”现象探究青年流行文化的发展.青年研究, 1992年第4期
创新文化比创新技术更重要 篇11
我们由衷地向屠呦呦表示祝贺。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贺信中说的那样,这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但是,我们也应该正视,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十分巨大。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46年至今,在科学类诺贝尔奖的442位获奖者中,美国科学家有232人,比例高达52.5%,居世界第一。
尽管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已是老生常谈,但创新的主题,在中国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新旧动能艰难转换的当口,显得尤为重要。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十三五”不仅是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更是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节点。
事实上,明眼人都知道,要实现这些目标,核心问题是实施创新驱动。但将创新落实到行动中,远比文件以及口头所说的“创新”要困难得多。
创新,为什么总是知易行难?
创新,是对传统的叛逆,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是跳出庐山之外的思路,是超越自我、超越常规的导引。说到底,创新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思想碰撞、智慧对接的过程。
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对接,取决于创新人才的聚集与吸引;人才的聚集与吸引又取决于一个宽容社会的构建;宽容的社会,又取决于政策的开放。
东西方历史经验表明,不论是民族还是企业,思想上越谦逊、政策上越开放,就越能吸引更多创新人才,自身也越强大;反之,思想上自大,或政策上封闭,排斥外来文化,自身也会萎缩。
无论是中国唐代的贞观之治,还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或是苹果公司“非同凡想”的奇思妙想,以及谷歌公司“20%的创新时间”(员工可利用20%的工作时间做自己工作以外的事情),都表明创新必须根植于宽容、开放的文化。
宽容、开放的文化,恰是中国一些地方及企业的短板。有些地方政府为保政绩“不作为、乱作为”;有些企业提拔领导只讲资历不看能力;有些创投引导基金怕担风险只投稳定项目不投起步企业……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历时八年,访问了近百位革命性产品和服务的发明者后发现一个现象,凡是杰出公司不仅宽容失败,更认为在创新程序中,失败是无法避免的,是其事业浑然天成的一部分。
宽容失败,也应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必须要有的文化氛围。
日前,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部分省(区、市)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要用合理的“容错机制”和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创业创新者的活力不断涌现。
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要实施创新驱动,既需要有像屠呦呦这样的技术创新者,更需要有能吸引创新者聚集的创新文化。(支点杂志2015年11月刊)
文化创新设计 篇12
在近三十年来的中国设计发展历程中,人们对设计的认知主要是基于社会经济的视角,设计常被视为一种经营资源,一种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促销策略,并被有效地组织到经济发展过程之中。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使中国设计成为奥运盛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北京奥运从筹划到召开的全过程,并以展示与传播奥运理念和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形象深入人心。可以说,中国设计通过奥运会这一平台彰显了设计在经济领域之外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并通过一系列具有闪亮视觉形象的设计作品,以最吸引人的方式践行着奥运会所倡导的文化传播理念。
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承现象。作为全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盛会,作为在体育范畴之外又广泛影响着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重大社会文化活动,奥运会也是一个文化的盛会,它不仅推广与传递着奥林匹克运动体系自身包含的体育文化观念,还充分展现着主办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透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看到,中国设计举起了“文化”这面大旗,将传播奥运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奉为设计创作的圭皋,将与奥运和中国相关的各种文化资源、文化信息在“2008北京”这一时空中进行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自觉担负起了对内的文化宣扬与对外的文化沟通。这种对文化资源、文化信息进行传播的意识与能力就是设计的文化传播力。
在北京奥运的时空环境中,设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是以大众传播为途径,通过形状、色彩、材质等成为传播文化信息的载体,所以不论是奥运会的宗旨与目标,还是主办国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精神风貌,都得以通过设计这一公共产品向世界传播。而在此传播过程中,设计表现出了独特的沟通力、整合力和表现力。
一、设计以其文化沟通力传递着奥运文化的全球性共识
奥林匹克运动最初源自于古希腊,是西方竞技运动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在当代,随着西方文明的全球性传播进程,它已演变为一种世界语言,具有了全球性文化传播的特性。奥林匹克运动使世界各国的人们能在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事件,既促成了国际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增进了国内不同文化类型的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这意味着奥运文化的传播是需要开放性思维和全球性理念的。
当代设计恰恰极具开放的全球性思维与沟通精神。纵观整个现代设计发展史,思维的开放性始终贯穿其中,是推动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全球化打破了各国文化之间的隔离,使世界因文化的多元性而努力达成理性共识时,最具时代精神的设计更是将全球意识纳入自身的开放思维体系之中,形成了全球共享的设计理念。开放、共享的意识会促进良好的沟通力,开放性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沟通形式,标准化的设计更具有世界通用语言的信息交流功能。同时,设计还善于将文化信息功能物质化和造型象征化,这有助于唤起公众乃至全人类的共同需要、欲望、兴趣、感情和生活体验,从而促成人们在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鉴赏力等方面的沟通。奥运文化通过设计向世界传播时,能依托各种具有形象感知力的奥运设计作品,增长人们在共享这些公共产品时的平等意识,使全球范围内围绕奥运这一主题而进行的广泛密切的社会交流成为可能。
作为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媒介之一的奥运设计作品是包含着大量文化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将承载、表现与传播北京奥运文化集于一身。从平面设计中以“中国印”图形转化成打太极拳人的动态形象的奥运标志设计,到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整体造型前后错落有致的奥运颁奖台设计,再到建筑设计中抽象化地再现了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鸟巢形态的国家体育场,都以生动形象、简练流畅的艺术形式承载着百年奥运的历史风云,传送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并将“参与、竞争、公正、和平、奋斗”的奥运精神本质予以集中展现;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也是以节能代表作太阳能遮阳亭、膜结构技术、方型建筑形态及摹仿水泡组合的全新结构形式等充分展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北京奥运理念……北京奥运设计从平面到立体,从具象到抽象,形成了包括标志、海报、产品、景观等在内的奥运设计系统,建立了一整套奥运文化的设计传播体系,力求通过律动的艺术设计审美形式与世界沟通,向世界传播。
二、设计以其文化整合力展现了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的交融
奥运设计必然要为传播主办国的文化服务,所以,在北京奥运中,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结合起来,就成为奥运设计的首先课题。由于设计文化价值的高低与影响力的大小相应地取决于其对多元复杂信息的综合与创造能力,也取决于其对信息的清晰性与有序性的表达能力,为更好地承担起奥运文化的传播使命,奥运设计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提炼和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来融合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
北京奥运设计的文化整合首先表现为将中国文化元素“嵌入”奥运文化,奥林匹克精神以独特的中国风格被予以表现传达。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符号化提炼与运用是北京奥运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论是北京奥运会徽“舞动的北京”中“中国印”的表现手法,还是奥运会奖牌“金镶玉”中中国古代龙纹玉璧的设计运用,抑或是奥运“祥云”火炬纸卷轴的创意造型,都是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之间的完美统一。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多元文化信息通过设计的流变、转接与重组和谐相融于奥运设计物品的方寸之间,并使两者既具有了形式方面的协调,也实现了内容方面的统一。北京奥运设计始终贯穿着中国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这条主线,奥林匹克精神因独特的中国设计的文化诠释而更显韵味,而中国文化的深厚与丰富也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得以生动展现和广泛传播。设计使两者相得益彰。
北京奥运设计的文化整合还表现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文明相结合来传播奥运理念。中国设计一面将目光投向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一面又将目光投向崭新的现代文明,特别注重将传统的文化符号与现代的科技成果实现新整合。如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纸文化与卷轴艺术形式,而在工艺方面使用的是先进的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与火炬外形制作材料又都采用了符合现代生态文明要求的环保材料;再如“水立方”的方形结构设计折射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方”的思维理念——寓意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一定规则界定后具有的稳定感,而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水立方”又将现代科技视为设计建设奥运场馆必由之路,攻克了钢结构关键技术、ETFE膜结构装配系统关键技术、室内环境卫生系统关键技术等科研难题,集中体现了现代科技文明成果。因此,民族性和时代性是北京奥运设计人文内涵的主旋律,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精神与当代文明成果之间的和谐互动。
三、设计以其文化表现力塑造与传播着中国的国家形象
设计常被视为一个国家的面孔,透过设计作品,人们可以了解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各国的历史文化观念、审美意识、价值取向、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民众意愿等文化要素。北京奥运中的设计就是中国情感的文化载体,一件件富含中国文化意蕴的奥运设计物品通过大量的传播与流通,成为具体反映中国国家形象的有形文化符号,为扩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形成国际认同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民众对一个国家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北京奥运设计充分利用了奥运会使主办国获得极大全球关注度的“焦点效应”,通过形、材、色的丰富表现,以相对于其他传播媒介来说较容易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审美方式,努力塑造与提升着中国的国家形象,不仅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质和独特民族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面向未来的理想与追求。
北京奥运设计中使用的图形都力求表现中国博大精深、和谐奋进的文化形象与精神风貌。寓意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是北京奥运设计的核心图形,其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有着极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在奥运设计中,又被用来表达中国追求世界和平、渴望美好未来的国家主张。而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以鱼、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燕子为原型,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圣火、大地及天空的联系,将中国对世界人民的盛情与祝福,对友谊和平的热切渴望、对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心愿都一一传递向五洲四海。
此次设计中运用的色彩也极具中国文化特色。浓重热烈的“中国红”、明净素雅“青花瓷”、自然葱郁的“国槐绿”以及内敛含蓄的“玉脂白”等颜色都是中国文化的色彩表征。这些色彩的丰富性与指向性能唤起世界各国民众的情感性审美体验,并将中国特有的审美趣味呈现给世界。
北京奥运设计中的材质更是精心选用了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典型事物。奥运火炬中的“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传递着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奥运奖牌上的“玉”具有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常被作为“德”的文化比照,荣耀的金与高贵的玉的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获奖证书采用的“帛”更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表达了中国“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理念。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