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

2024-09-15

文化创新(共12篇)

文化创新 篇1

创新文化不是一种独立文化形态, 只有将作为一种精神的创新不断融入到文化之中, 形成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才是创新文化的本意。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文化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一度处于世界顶峰, 然而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科技文化的进步, 中国经济和文化地位一落千丈。改革开放以来, 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有机体诞生在了中华大地, 形成了新文化形态。以“仁爱、正义、民主、自由、和谐”精神凝聚人心、推动创新,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先进文化处于主导地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现有文化为基础,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成为真正的文化、政治、经济强国。

一、创新文化与文化创新

1.创新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归根到底就是一种鼓励创新并容许创新失败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 一种有利于创新活动健康、持续开展的文化观念和行为道德规范, 一种给创新者以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一种能够使创新的精神追求和实际行动不断扩大和张扬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一, 它是一种氛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最大限度激励或激发人们创新的文化, 它不仅有利于滋生创新的土壤, 还能够促进这种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扩大, 将之投入于实践之中, 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其重要性。第二, 它是一种科学理念, 可以指导我们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实践。创新就是“求变”, 但盲目的改变并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改造自然之前首先应该思考什么是自然以及自然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要以人类自身为主体自觉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第三, 它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世界中每个国家、族群、民族都有其独特文化, 文化并无优劣之分, 真正的创新文化必然是兼容并包的, 多元文化交流既是两种文化的双赢, 也是世界文化的多赢。一直以来, 中国人都秉持着“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

2.文化创新的内涵。文化通过塑造个人的人格实现人的社会化功能;通过整合目标、规范以及行为来制约团体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其功用更多的体现在整合与导向方面。文化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之中, 先进的文化唯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 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第一, 塑造创新文化建设观念。文化具有流动性, 只有在创新与交流之中才能获得生命。如果一种文化不再与其它种文化相碰撞相交流, 不再创新, 那么它就有可能走向灭亡。如果要评判某种文化是否具有活力和发展的潜力, 最直接的考量因素就是其创新能力。第二, 创造文化创新发展环境。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是文化创新的国际背景, 然而仅仅有此是不够的。文化作为国与国之间交流的“软实力”代表, 虽然属于“软创新”但也需要“硬投入”。国家必须一方面重视加大对文化创新的投入, 同时致力于打造文化原创的发展平台, 并加大文化版权保护力度, 使文化创新和知识产权得到保护和尊重。

二、中华创新文化

一个国家能否被外界认可, 除了需要重视领土的完整性之外, 也不能忽略自身的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的文化传承, 是因以儒家“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体系作为支撑。孔子称“仁者爱人”, “爱人”是“仁”的本性。《论语》中处处谈“仁”, 总而言之, 仁者, 即本着同情心而推己及人, 是发自内心对他人的无限责任。随着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其决定性因素, 这种创新对于科技、教育、文化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只有建设国内创新文化, 才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1.历史的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特点, 第一点可以总结为“生生”, 《易经》言“天地之大德日生, 生生之谓易”, 这是“生生”最早的表述, 强调的是一种生命活动或生存活动的不间断性, 也可以理解为万事万物皆在不断变化之中。第二个特点是“和合”。中国人说“天人合一”, “天”指“天道”, 人仿效于天, “人”指“人道”, 天落实于人。

“生生”与“和合”既统一又对立, 可以在任何大环境下生生不息、和谐统一, 这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因此, 当文化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华创新文化应运而生。

2.全面加强国内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并非意味着有现成的创新文化大厦等着我们去添砖加瓦, 文化本身具有复杂性, 作为一个有机主体, 可以对任何与其联系的事物发生作用及影响。全面加强国内创新文化建设, 需要我们在国内大环境下, 不断将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创新融入到既有的文化之中, 形成一个长效的、有益于创新精神传播的文化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 这种创新的行动为祖国添加了无限生机, 尽管创新精神在这片沃土上已开始滋长, 但也必须承认相较西方发达国家, 国内社会领域的创新意识仍然较为薄弱。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创新意识落后、创新能力欠缺以及创新思维得不到法律保护等问题正是我国缺乏成熟创新文化的主要表现。全面加强国内创新文化建设, 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工程, 它既需要一种统筹规划的整体意识, 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人进行努力。任何个人或者群体都无法真正创造出有生命的文化, 创新文化建设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事, 只有经过大家的反复实践和认识, 才可能形成有代表性的、先进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奋斗目标, 为完成“中国梦”, 文化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

1.文化创新与传承。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 各民族共同努力创造和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这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瑰宝。文化可以凝聚人心, 尤其对一个民族来说, 传递共同的信念与共识是文化最重要的作用。要了解一个民族, 首先要了解它的民族文化。经过多年的融合与交流, 我们已经有能力有精力观察和欣赏来自世界各地优秀而先进的文化, 同时我们也具备了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与胸怀。当然, 我们并没有在眼花缭乱的世界文化中迷失, 我们始终坚信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 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即其独特性。中华文化也是世界独特文化的一部分, 无论你走在世界哪一个角落, 有华人的地方你就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存在。

2.创新文化呼唤中华文化创新。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 全球又迎来了一场新的文化和科技革命, 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在享受丰富多彩物质文化的同时也站在了开拓创新的高峰。对于世界各国来说,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面对着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 谁能够抓住机遇, 谁就赢得了世界话语权, 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先进文化所凝聚起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文化创新 篇2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选项既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的是()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立足于社会实践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本题选C。A、B、D说的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故不选。

【答案】 C 2.《新贵妃醉酒》是以京剧“贵妃醉酒”为蓝本,辅以时尚编曲、配器,由李玉刚反串演唱的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它实现了京剧、流行音乐的巧妙结合,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欢。这启示我们()A.文化创新的目的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解析】 依据材料分析,《新贵妃醉酒》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融合了时代内容,可见C符合题意,A、B表述错误,D不符合材料。

【答案】 C 3.一曲《江南Style》唱遍全球,标志着“韩流”再次吹遍世界。韩剧中普遍流露的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爱等思想的张扬,而这正是我国一些国产剧所忽视的。这启示我们()①优秀的传统礼仪道德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文化产品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体现时代精神 ④文化产品要尽量模仿韩剧的情节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依据知识分析,实现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所以①②③符合要求;④观点错误。

【答案】 A 4.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是黄金,但是,光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如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展翼雄飞,是令人神往的。这主要说明()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B.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C.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 D.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故选D项。A、B两项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题意不符;C项中“完全抛弃”的说法错误,应排除。

【答案】 D 5.文化创新一定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这表明()A.文化创新的过程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 B.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C.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D.世界先进文化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依据题意分析,A符合题意,B、C、D表述均错误,故应排除。

【答案】 A 6.右边漫画说明()

A.中医学不需要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B.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弘扬中医学不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中医学要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获取解读漫画信息的能力,依据知识,联系题意判断,B项正确,A、C、D表述错误。

【答案】 B 7.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自身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要选出同时体现三者联系的选项,只有A符合这一要求。

【解析】 A

8.“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与“闭门造车”是两种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因为()A.前者是历史虚无主义,后者是民族虚无主义 B.前者是民族虚无主义,后者是历史虚无主义 C.两者都割裂了文化发展中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D.一味推崇外来文化与一味拒绝外来文化,都会使文化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 【解析】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是民族虚无主义,“闭门造车”是封闭主义,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都会使文化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都是错误的。故答案选D。A、B、C观点错误,应排除。

【答案】 D 9.依据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所示信息,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2)实现文化创新要处理好哪些关系?克服什么错误倾向?

【解析】 本题以漫画为背景材料,着重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探究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应联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相关知识等,结合题意要求,组织答案。

【答案】(1)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①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③要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2)①实现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②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能力提升] 10.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中西合璧”表明实现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所以C符合题意,A、B不符合材料,D项认识错误。

【答案】 C 11.古诗词“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提倡文学创作要努力学习屈原、宋玉的作品,不要步齐梁诗风一味讲求辞藻华丽的后尘。这说明文化发展要注意()①文化的独立性 ②文化的传承性 ③文化的创新性 ④文化的时代性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分析“清词丽句必为邻”表明了文化的继承性,而“恐与齐梁作后尘”则强调文化的创新性,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要求。

【答案】 C 12.漫画《洗澡》反映了()

A.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B.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文化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D.文化教育中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

【解析】 漫画主要讽刺的是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犯了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错误,答案为D。

【答案】 D 13.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加强,我国的文化也显示出了强大的世界魅力。假如请你写一篇关于我国文化应如何走向世界的文章,你认为下列最有可能在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有()A.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舍弃传统文化 B.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认同外来文化 C.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实力 D.加强交流 借鉴融合 走向文化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是正确的,但舍弃传统文化是错误的,排除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表明了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但笼统地说认同外来文化是不准确的,排除B;D中“走向文化统一”的说法错误。

【答案】 C 14.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 本题以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的成功经验为背景,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依据材料信息,该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启示我们立足实践;刻苦钻研新技术启示我们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启示我们要博采众长,善于借鉴成功经验;攻克技术难关启示我们要弘扬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

创新文化引领攀钢自主创新 篇3

塑魂

——着力彰显创新的价值追求

“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攀钢精神 的基本内核是创新精神、突出表现为艰苦朴素、勤俭自强、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勇挑重担、敬业奉献、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奋斗精神;视昨天为零,与时俱进、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创新意志;干实事、求实效、增实力、创实业、真抓实干、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开拓进取的创新品格。

攀钢历届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对攀钢改革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旗帜鲜明地指出,“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共同构成攀钢核心竞争力”;明确要求,“各子(分)公司、厂矿单位领导必须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创新,不抓管理是失职,不抓创新是不称职”;始终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攀钢改革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不断提高攀钢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企业共生英雄的创新行为对全体员工的示范导向作用。从1996年开始,攀钢坚持每三年进行一次“攀钢英杰”的评选,每次评选6~10人。攀钢英杰是攀钢各条战线勇于创新的典型和模范,是攀钢精神的人格化代表、攀钢价值理念的“代言人”。英杰产生后,随之开展的“英杰讲、讲英杰”主题系列活动,在全公司掀起了学习宣传攀钢英杰的热潮。2003年以来,攀钢先后树立和大力宣传了“技改闯将”孙善武、钒钛专家陈厚生、钒氮合金主研人孙朝晖等一大批时代楷模,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广大职工崇尚创新、参与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充分挖掘和广泛宣传反映创新价值理念的典型故事,让创新理念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可亲可信。1995年,攀钢编撰了《国魂托起的钢城》,系统阐述了攀枝花开发建设的艰苦历程和攀钢精神的孕育过程,突出了创新精神在攀钢的体现;1997年和2005年,在攀钢二期和三期工程结束之际,攀钢编辑出版了《裂谷丰碑》和《梦想在裂谷中腾飞》,热情讴歌了攀钢人在工程建设中践行创新理念的动人故事;2003年,攀钢开展了征集攀钢人故事和攀钢人格言活动,出版发行了《攀钢人故事》;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攀钢连续三年编撰出版了《攀钢文化台历》,让攀钢职工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强化对创新理念的认知和认同,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攀钢全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

强基

——大力构筑创新体制和机制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攀钢注重将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努力实现创新精神和创新理念的固化于制,并渗透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用制度体现创新理念、用制度强化创新意识、用制度规范创新行为。

建立独具攀钢特色的创新模式。攀钢按照资源配置系统优化的原则,整合资源配置,理顺管理关系,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公司级科技攻关队、厂矿技术工作队三个层次抓创新的模式。其中,技术中心负责研究公司重大战略问题,密切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重点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科技攻关队负责应用研究,重点抓科技成果转化和现场服务指导;厂矿技术工作队主要为本单位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提供服务,实施“短、平、快”项目,快速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通过三级抓创新模式,把企业中长远战略发展规划与短期重点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各个层次、各类人才的特点和作用,为创新搭建了较好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攀钢的自主创新,增强了攀钢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攀钢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从制度上充分保证创新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实现了创新效益最大化。首先,保证经费投入的支持力度和投入效果,坚持做到每年对自主研发费用的投入不低于上年度销售收入的1%。一方面积极研究利用国家鼓励技术开发投入所给予的财政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加强与国际、国内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争取国家基金、政府项目及其他政策支持,同时积极寻求其它引资渠道,推动了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做到开发一批、储备一批、推广一批。其次,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引进并完善实验室条件和中间试验手段,建成了连铸模拟试验、高炉还原过程模拟试验、钛白研究等20余个实验室,与长虹共同组建了产品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整合兼并重组企业科技力量,设立攀钢技术中心分部等等,从整体提升了攀钢的持续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优势。

利用各方面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和水平。攀钢始终以开放合作的心态推动和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相结合,解决攀钢重大综合性生产技术难题,实现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首先,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钢铁研究总院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展联合攻关,在新型钒钛钢种、钒功能材料和氯化法钛白等相关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其次,加快关键技术引进步伐,解决钒钛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推动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化人

——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

攀钢始终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吸引、培养、使用和激励,坚持做到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事业生活中关爱人才,极大地激发了人才的创新潜力,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富于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创新能力、适应攀钢建设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截至2005年底,攀钢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7 767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专家22人、省级专家15人、市级专家63人。

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攀钢坚持以提高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为核心,把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作为人才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坚持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不断壮大了攀钢创新型人才队伍。攀钢出台带薪脱产学习等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广大职工参与继续教育的制度和政策,鼓励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倡职工“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坚持每年选送一批优秀人才进入国内知名院校深造,加快知识更新速度,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攀钢二期、三期工程引进国外装备和技术的过程中,攀钢坚持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外企业实地学习,组织自己的专家与外国专家一道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坚持不懈地抓好人才和智力引进。针对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吸引人才难度较大的现状,攀钢积极调整人才工作思路,坚持人才引进与智力引進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灵活的政策,吸引企业紧缺的各类人才为攀钢所用。第一,建立多种形式的引人渠道,千方百计地改善引进人才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展示和发挥才能的空间和舞台。2006年,攀钢引进了全国重点高校重点专业的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400余名。第二,建立灵活多样的引智渠道。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利用技术咨询、短期工作、课题合作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人才和智力为攀钢工作。第三,采取在大城市建立攀钢技术中心分部、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办所等多种途径,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第四,设立了攀钢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博士进行专项技术研究,吸纳企业急需的和关键技术应用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到攀钢工作,为攀钢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奉献聪明才智。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首先,坚持把为人才提供事业平台放在第一位,建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近年来,攀钢实行了重大项目对内对外招投标和项目负责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拔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实行择优上岗。其次,改进和完善分配办法,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加大对有突出贡献员工的奖励力度,对在关键、核心工艺技术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在2005年攀钢科技大会上,公司对钒氮合金项目给予的奖励达到80万元,给予个人的一次性最高奖励达到10万元。从1997年起,攀钢每三年进行一次技术带头人、青年拔尖人才和技能拔尖人才的评选,2006年表彰技术带头人146名,每人每月享受1 000元津贴;青年拔尖人才440人,每人每月享受600元津贴;技能拔尖人才453人,每人每月享受600元津贴。再次,实施形式多样的社会价值激励。坚持对贡献突出的各类人才授予攀钢英杰和攀钢标兵等荣誉称号,推荐各类优秀人才成为全国、省、市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国家、部省级劳动模范等,给予优秀人才突出的社会地位和各种荣誉。

创牌

——强力打造攀钢品牌

长期以来,攀鋼高度重视全员创新思维与创新行为的激励、培育和引导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了全体员工参与创新、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创新合力,结出了自主创新的累累硕果。

持续技术创新奠定了攀钢国内钢轨领先地位

攀钢开发的PD3、PG4钢轨在我国重载铁路干线上运行,综合性能超过日本、法国生产的世界名牌钢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线余热热处理钢轨技术全球独创,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成功运行的生产线;主要铺设攀钢钢轨的中国第一条时速200公里准高速铁路秦皇岛—沈阳于2001年通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高速钢轨的历史。2005年,攀钢在国内率先开发出时速350公里的100米长尺高速钢轨已发往海南、陕西试用试铺,效果良好。铁道部领导认为:攀钢是国内目前唯一真正能生产高速铁路钢轨的企业;2006年7月,青藏铁路顺利通车,攀钢钢轨占总供货量的70%,进一步树立了攀钢钢轨的品牌形象。目前,攀钢能按世界上最先进的标准生产各种钢轨,国内钢轨主要技术标准均由攀钢负责起草,攀钢重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三分之一,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我国铁路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依靠自主创新,攀钢成为世界实力最强的产钒企业

攀钢充分利用钒钛共生矿资源,在国外严密封锁的条件下,历经雾化提钒、转炉提钒、钒氧化物及钒合金的自主开发,钒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攀钢钒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0%。尤其是钒氮合金的研发成功,打破了美国人20多年全球独家垄断,而且在技术上超过美国公司。2005年美国战略矿物公司总裁的高级技术顾问来到攀钢,面对现实,终于不得不承认“攀钢的技术更先进”,“中国人了不起”。目前,攀钢自主开发的提钒及钒产品技术被国际同行公认为世界领先,俄罗斯、新西兰等国外企业纷纷要求转让技术。最近,攀钢已和新西兰钢铁公司达成协议,为该公司改进提钒工艺提供技术支持。中国钒产业已成为我国目前为数不多主要依靠自主创新、从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依靠组合创新,攀钢已成为中国钛产业的领军企业

经过十几年持续努力,攀钢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从选铁尾矿中选出钛精矿,并不断突破国际上细粒级选矿的禁区,扩大利用规模,2005年钛精矿年产量已达25.5万吨,大大缓解了国内钛资源短缺的瓶颈;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长期被少数跨国公司封锁垄断,攀钢打破垄断,掌握了氯化法钛白核心技术——氧化器技术,为我国建设大型氯化法钛白生产线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引进关键技术并消化、吸收和开展自主创新,独创出专用型高档造纸钛白、化纤钛白的常压水解技术;掌握了纳米钛白制备和应用技术,钛资源利用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依靠自主创新,攀钢取得了明显的科研技术优势

自建成投产以来,攀钢获科技进步奖项目数居行业内各企业之首,共取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2 291项,其中部、省级成果232项,厅、市级成果226项。共有1 42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奖励,其中,“钒氮合金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等4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新技术”、“转炉提钒工艺的开发与优化”等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申请专利495项,获专利权301项,其中获美国专利3项。

2006年6月,攀钢作为为数不多的中央企业之一,被中宣部确定为自主创新的典型单位,接受了中央媒体的集中采访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2006年7月,攀钢跻身于全国首批10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行列。

文化的传承与文化创新 篇4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注:“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本专题考点在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①本专题考点高考命题频率高、涉及面广;命题多依托新情境、新材料, 注重对主干知识和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性考查, 考查单一考点 (知识) 、直观性知识的试题正在减少;命题能力立意明显提高, 试题难度也逐渐由中等转向偏难, 注重培养考生的参与意识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和创新是本专题备考复习的重点。复习时不仅要明确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掌握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 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 而且还要注重结合申遗、中外文化交流、网络文化、重大纪念日 (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 、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国家文化政策等文化事件以及传统节假日、地方 (民族) 特色文化等活动, 有目的有意识地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考点指津】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考点拓展:

文化遗产≠世界遗产。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②并非各国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定程序, 以名录的方式确立, 并给予保护的。③研究文化遗产与研究世界遗产的作用不完全一致。研究文化遗产可以明确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 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确立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2.文化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1) 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 是通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 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因此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考点拓展: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 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 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 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 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必然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充满生机和活力。

(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 要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平相处,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拓展: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方面来说的, 包括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等方面的表现。②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方面说的。③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4.文化传播的途径

(1) 文化交流的过程, 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 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5.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 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 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文化传播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 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 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②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③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6.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

①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 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②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态度要求。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 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睦相处, 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 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 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7.传统文化的特点

(1) 传统文化及其继承性。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其继承性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 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考点拓展:

误区: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但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因此,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说法不正确。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后的、腐朽的东西, 必须“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考点拓展:

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

①传统文化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②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 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 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 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则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 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③面对传统文化, 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而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考点拓展:

误区:对待传统文化, 首先是继承, 其次是发展。

分析: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的, 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因此, “对待传统文化, 首先是继承, 其次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

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 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决定因素)

(2) 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要因素)

(3) 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 催生社会变革, 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重要因素)

(4)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

①文化发展的过程即文化传承, 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两个方面。②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 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 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③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文化继承, 都能促进文化的发展;都需要辩证分析其精华与糟粕;教育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 文化发展的实质, 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2)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 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 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以适应新情况, 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 社会实践的发展,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点拓展:

误区: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们就不可能作出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文化也不可能创新和发展。因此, 文化创作者进行文化创新, 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要有灵感, 但归根结底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

12.文化创新的意义

(1)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的作用, 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 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拓展:

误区:各种新生的文化现象都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分析:文化创新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与现实需求相结合, 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产品。某些新生的文化现象, 如电脑算命, 实质上是愚昧落后的旧文化在当今的新的表现形式, 不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13.文化创新的途径

(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实现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

考点拓展:

文化创新中继承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 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 否则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体现时代精神,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 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1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对于文化创新而言, 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文化创新过程中, 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考点拓展:

(1) 误区: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拒绝外来文化。

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创新, 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 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 对于外来文化, 我们不能一味地拒绝和排斥, 我们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 全面理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 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②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即文化传承。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而文化发展的实质, 就在于文化创新。④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 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高考回眸】

1. (2011·海南政治卷·14) “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 人们都要拜祭“公祖”, 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 人们移风易俗, 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 建设和谐文化, 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 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 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的韵味, 故①②入选。③说法错误, 民俗节日不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答案为A。

2. (2011·山东文综卷·20) “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 体现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故①入选。②说法错误,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意味着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 故③入选。④说法错误,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答案为B。

3. (2011·浙江文综卷·31)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 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 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 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解析:A说法错误,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说法不妥, 一定的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不是决定因素;C说法不妥, 不同文化背景下, 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有可能相同, 也有可能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竖大拇指”、“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 故选D。

4. (2011·北京文综卷·24)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 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 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 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 颠倒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二者的关系;②说法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 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没有文化的继承,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故③④入选。答案为D。

5. (2011·天津文综卷·5) 最近, 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 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 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析:材料突出了传统美德在当代对人们行为选择的影响, 故C入选。A“完全”说法错误, 传统道德准则应顺应时代不断发展, 而不能说其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说法错误, 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变化发展的。D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显示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6. (2011·安徽文综卷·8)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 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形成了茶文化, 体现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故②③入选。①与题意无关;④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为B。

7. (2011·广东文综卷·30) 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 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 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 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 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 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 不切合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了“深圳精神”, 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故①③入选。②强调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 不符合题意。④“不切合主题”说法错误。答案为B。

8. (2011·北京文综卷·25) 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 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 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 可以分析出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故选B。题干没有体现民族文化的竞争、保持民族文化特色, A、D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

9. (2011·浙江文综卷·40)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 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 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 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 摘取了多个奖项, 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结合材料, 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等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时, 首先, 要注意设问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界定;其次, 要能够准确把握材料的三个层次, 即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再次, 围绕材料的三个层次组织答案。

答案: (1) 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 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 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创新设计】

1.在传统节日中,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 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庆祝。这说明

A.庆祝民族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举办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 使意大利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大红灯笼高高悬挂, 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 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 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戏曲、木偶、皮影等, 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回答2~3题。

2.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的举办, 有利于

①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缩小甚至消除中意两国文化的差异 ③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 实现文化创新 ④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大红灯笼高高悬挂, 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鲜明的时代性 D.明显的优越性

4.“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 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 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 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1年9月5日晚, 以“固根”、“壮魂”、“圆梦”为主旨的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在日本东京首演, 1800人的剧院座无虚席, 演员在观众的叫好声中一次次返场。“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赴日演出是

A.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B.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6.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 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 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是因为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7.漫画《月饼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

A.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

B.文化的交融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漠视

C.传统习俗的传承需要重视教育和引导

D.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面临巨大冲击

2011年6月21日至22日, “2011中国·濮阳精品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行。此次精品杂技艺术节突出高水准、国际化、娱乐性和创新性, 展示了极品杂技的惊险奇幻和顶级魔术的精妙绝伦。回答8~9题。

8.河南省濮阳市华东区东北庄村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 当地有悠久的杂技历史, 群众基础非常广泛。“锄头叉把当道具, 房前屋后练杂技”, 这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化是一定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9.有“中国杂技之乡”之称的东北庄村杂技兴起于元末明初, 东北庄村人在“玩把戏”的过程中, 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艺人的长处加以创新, 使“把戏”的内容日益丰富,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杂技艺术。东北庄村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

A.文化发展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过程

10.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 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 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1年4月27日至5月27日, 以“浪漫春天里的艺术节”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69个艺术团体、近2000名艺术家相继登上北京舞台, 共同呈献集音乐、舞蹈、戏剧、广场联欢、展览于一体的艺术盛宴。据介绍, 11年来, “相约北京”迎来了一批大师级人物, 如捷杰耶夫、多明戈、韦伯、罗兰·佩蒂、莱斯利·霍华德等, 同时也引进过费城交响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等团体和《天鹅湖》、音乐剧《猫》、《大河之舞》等经典作品。

(1) 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 说明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的意义。

(2) 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 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面对中外文化交流。

12.素有“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 起源于夏商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经过漫长的演进, 其到宋代才真正成为成熟的民间歌舞艺术。1951年新中国治淮期间, 著名艺人冯国佩用花鼓灯向治淮模范表示祝贺, 其精彩表演让中央歌舞团的舞蹈专家惊叹不已。此后, 花鼓灯走进中南海, 走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然而, 到21世纪初, 花鼓灯的民间传承几近消亡。为了重振花鼓灯艺术, 近年来, 安徽蚌埠冯嘴子村投资建成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 大力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 举办花鼓灯歌舞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加强交流切磋, 终使花鼓灯又“花”开怒放。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 简要概述社会实践在花鼓灯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提示:B错误,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C错误,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D错误,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C 提示:②说法错误,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种文化差异应当尊重和保持, 而不应当缩小甚至消除。

3.B 提示:“大红灯笼”“茶室茶亭”是中华文化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具体表现, 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C 提示:材料主要讲的是文化的多样性, ①②④符合题意要求。③强调文化传播, 与材料无关。

5.C 提示:A错误, 文化演出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B错误,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6.C 提示:A错误, 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B“促进作用”说法错误,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腐朽的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D说法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7.C 提示:漫画中的小孩在中秋节将月饼作为垫脚石去拿巧克力, 启示我们要加强对传承传统习俗的教育和引导, C正确。A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D说法不符合实际。

8.B 提示:濮阳杂技广泛的群众基础, 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文化创作中的作用。

9.A 提示:B、C不符合题意。D错误, 文化创新既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10.C 提示: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群众实践, 博采众长, 以我为主, 故②与题意不符合。

11. (1) ①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 有利于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 增强我国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②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 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 外国优秀文化不断传入中国, 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 面对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12.①社会实践促进了花鼓灯艺术的产生和成熟。花鼓灯源自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 并在社会实践中日趋成熟。②社会实践是花鼓灯艺术传播的动力。正是治淮的实践才让国人知晓了花鼓灯艺术, 并使花鼓灯艺术走向世界。③社会实践推动了花鼓灯艺术的创新、繁荣和发展。正是在社会实践中, 人们通过建立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形式的创新, 推动了这一民间艺术的重振和繁荣。

鼓励文化创新打造民族强势文化 篇5

鼓励文化创新打造民族强势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类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四百年前就对欧洲乃至人类近代文明产生过巨大作用的.中国文化,在近二百年间却经历极大的反复,以空前激烈的程度与西方文化发生了冲突和对抗.

作 者:陈颖  作者单位: 刊 名:青年文学家 英文刊名:THE YOUTH WRITERS 年,卷(期): “”(3) 分类号:G0 关键词: 

文化创新 篇6

一、企业创新环境建设的思路

(一)企业创新的环境建设定位

创新的环境建设应是个人发展空间、团队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其中,个人发展是前提,激励为关键和重点,约束是保障。

以理念、文化、制度建设为核心,从激发个人主动创新(授人以欲、内在动力)和督促个人被动创新(约束,外在激励)两方面建设创新软环境,即更加平等、开放、容错、尊重个人的文化,注重创新型团队领导的培养,建立基层创新孵化机制,通过完善实施工具、流程和机制,将创新内化为组织成员自主自发的行动,形成深度且系统的创新能力。

(二) 企业创新环境的营造

1.营造平等、开放、容错、尊重个人的内部文化氛围,弱化依靠权威的指令式管理,建立和完善民主(事前平等讨论,不同意见、上下级意见平等表达)集中(决策后执行坚决)制。

2.自动自发,授人以欲,热爱比责任更重要。让团队中员工充满理想,团队的愿景、使命、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良好结合,帮助员工建立自己的职业追求(理想),使职业追求成为个人创新的内在动力、核心动力。

3.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岗位适配;从被动地由伯乐相马,到自由淘汰环境下的主动自我发展,从被迫而为到自愿而为。

4.建立对员工创新的推动机制,使创新通过基层提出、专家甄选、公司支持、效果评估的过程,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对基层创新活动的向上鼓励机制。

5.企业对创新有纠错、容错机制,企业领导要特别容忍失败,鼓励、保护员工创新动力。

二、企业创新环境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一)营造平等、开放、容错、尊重个人的内部文化氛围

1.平等的文化与管理。在许多公司中,很少能产生创意的想法,原因就是公司文化的阻挡,这种公司文化切断了创新的“氧气”,不鼓励改变并且要求绝对的服从。这些都应该从两方面加以改善。

一是组织的重视和支持。当前的大部分企业在内部体制上,压力传递比较重视和到位,员工被动工作,但员工缺乏理想缺乏主动工作创新的意愿,员工内在的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建立创新民主制,加大企业民主程度,企业民主才有活力。允许新想法来自于公司的任何一个员工,在一个新想法的萌芽阶段,管理层要做的是扶持。二是建立弹性管理机制,支持员工自主,接受员工和观点,认同员工的感受,并为其提供相关信息以及多样选择,同时尽量减少对员工施加压力和提出要求。

2.挑战权威,树立批判意识。将创新嵌入核心流程,重要制度举行听证会。要让更多不同的声音参与到公司的制度中来,参与到绘制公司未来的流程中来,特别要关注和给予新进员工、年轻员工和工作地点远离公司总部的员工挑战权威的机会。

(二)授人以欲,让员工自动自发创新,热爱比责任更重要

让团队中员工充满理想和野心,团队的愿景、使命、目标成为员工的共识和追求,培养有理想的员工(有理想=有爱好+有目标),让理想成为个人创新的内在自发的动力、核心的动力。

一是在面上建立一个平台鼓励普遍性创新,把组织内部深度的、广泛合作的创新能力变成一种日常的现实。拨出专项预算支持创新,激发公司人员的创新欲望,根据给公司增加收入或削减成本的多少,作为创新者获得奖励的基础。二是在点上组建多功能创新团队,聚焦形成突破性创新,确保公司重点创新项目的解决。

(三)建立人与任务匹配机制

1. 岗得其人,人适其岗。建立内部人才市场,打破僵硬的分配制度,鼓励人力资源合理地自由流向。层级结构使管理者掌控大量资源,也可使工作表现上变得简单而有序,但实际上不利于员工特长的发挥。企业中每一个员工若能从事吻合其个性和志趣的适当角色,让员工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必可随时触发其创造力,对个体来说工作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对企业来说,能从员工发挥的创造力中受益。同时,培养员工的爱好与工作一致,或培养员工将工作变成爱好,快乐地工作,更有利于创新。

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计划,了解员工愿意将时间、热情和注意力放在哪里,打算怎样发展。公司在机构调整、岗位竞聘之时,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条件成熟的员工从事他们擅长的工作,使员工的创意在公司有用武之地。

2. 岗位适配,才能爱岗敬业。对于内部动机、创意自我效能感、工作激情较高的员工,安排在需要创造力的岗位上;而对一些工作严谨、认真负责但缺乏创新的员工,安排从事成熟业务或简单重复的工作,做到人的作用最大化,人才能在舞台上尽心表演,创新才会无限。

3. 匠无弃材,知人善任。正如有句话说: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是有用的,知人善任,才能更好发挥员工所长,启发员工有担当,有创新。

给予员工重新选择岗位和再培训的机会,帮助员工找到更为擅长的工作,使其能够发挥特长。针对员工的不足,予以更多关心、培训支持和管理支持。

(四)建立对基层创新的推动机制

创新意味着冒险,不正确的创新浪费了企业的资源,有价值的创新也有可能被企业浪费掉。如果不想浪费创新,避免过早扼杀有前景的机会,帮助识别最有可能带来收入增长的可行想法,公司应该搭建一个孵化器,创造良好的空间,滋养创新的茁壮成长。

设立创意自由市场。以网络为平台,使员工看到组织内所有正在进行的创新项目,可以自愿参与其中任何一个项目,也可以“用脚投票”,公司不强制他们参与创新项目,员工在创意自由市场里可自由发挥,提出想法,参与创新。以创意积分为效标,内部员工或外部客户、合作伙伴每提交一次创意就获取相应的积分,可兑换成物质奖励;公司可每年召开创新成果颁奖晚会,给最佳创意颁奖,以示公司对创新的高度重视,也向员工传达创新是公司的头等大事这样一个清晰的信号。

(五)建立企业对创新的纠错、容错机制

创新是一项风险作业,是对原有知识和方法的扬弃,公司应鼓励员工勇于冒险和创新,增加员工去打破常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心理安全感,也应给予创意最终失败的人与成功的人同样的成就感和荣耀感。

公司可每年设立“创新节”,像奥斯卡一样,让这一天成为创新者的工作得到认可的节日,无论创新成功或失败,均得以走过红地毯,讲述创新故事,赢得同样的尊重。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也会与创新失败的员工共进晚餐,面对面地沟通交流,给予精神鼓励和信心支持,激励员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敢为人先、标新立异,使人人有所创新,人人有所贡献。

对那些勇于创新但能力尚需提高的员工,也应给予更多创新培训的机会,培训合格的,学费予以报销,帮助其成长进步。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应服从于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做好本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营造创新机制,有步骤按计划地推进具体工作。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用科学的体系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使工作绩效得到提升、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顺利。

加快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创新 篇7

提高贯彻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 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 到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制定完整的“文化强国战略”, 再到十八大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全面部署, 充分体现了党对文化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 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党的十八大赋予文化人新的使命, 揭开新的文化征程, 为文化工作指明方向。局党委引领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 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学习任务。

近年来, 河东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实现河东的定位, 既要加快建设经济强区, 又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区。当前, 河东文化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设备能力建设落后、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影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局党委认真贯彻区第十次党代会决策部署,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紧密联系河东文化工作实际, 不断增强在困境中抢抓机遇的能力, 增强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的能力, 增强巩固优势扩大优势的能力, 以履行政府职能为主线, 以提高文化强区为主攻方向, 创作文化精品力作, 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努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 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为加快实现河东的定位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创新工作举措, 打造文化精品

按照市委、区委的要求, 局党委确立了“把握动静两条主线, 实现群文工作两个提升, 文化产业两个创新, 文化旅游发展两个跨越, 文化市场管理两个完善, 全面确保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 紧紧围绕主题主线, 全面推动文化强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文化建设在河东区的功能定位, 认真研究和分析我们的优势和不足, 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新举措。

(一) 突出特色, 群众文化工作有新提升

一是巩固活动品牌特色。河东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造就了河东百姓对文化艺术的情有独钟。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盛, 社区文化艺术节、家庭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为方兴未艾的群众文化事业提供了载体。按照区委的要求,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上, 一要注重活动的质量、水平、内涵及群众的满意度与参与度;二要注重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效益、知名度和影响力。从演出场次、演出质量、媒体关注度和群众参与人数上, 都体现市场化运作逐步成熟, 真正实现政府买单、文化惠民这一公益性宗旨。社区文化艺术节从筹备到闭幕历时6个月, 相继推出大型比赛、大型综合类文艺演出、社区文艺骨干才艺秀、社区电影展播……活动遍布10多个大型广场、80多个社区, 演出时间跨度长达300个小时, 参与群众超过15万人。在区财政紧张情况下, 2013年进一步探寻了“政府主导、企业搭台、百姓唱戏”的新模式, 举办了天津市第七届暨河东区第九届家庭文化艺术节活动, 在举办精彩纷呈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惠民文化活动中, 为企业积攒人气, 推广品牌, 互利共赢。

二是坚持“种”文化特色。坚持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下工夫, 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下沉到基层,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12个街道实现了全覆盖。在街道、社区、军营相继建立了28个图书分馆, 2013年为落实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 全年计划建设15个社区惠民图书吧, 延伸公益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全区12个街道文艺骨干业务培训, 继续深入基层, 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指导, 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 提升社区精神文明程度。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 群众文化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全区已成立30余个文艺团体, 社团组织十分活跃, 涌现出大批文艺骨干, 文化活动覆盖全区。今年, 还要发挥好文化引领作用, 配合做好创建全市首个残疾人文化示范区的相关工作。结合河东区的旧楼区改造创建河东区首个文化社区。

三是挖掘河东文化潜能。区文联经过几年的工作积累, 凝聚河东文化特色颇见成效, 10个协会活动精彩纷呈。2012年围绕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组织各个文艺协会开展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弘扬天津精神联墨展”、“社区民间艺术展”、文艺座谈会等多项活动, 编辑发行了《直沽艺韵》天津河东区美术作品集, 在天津爱乐之家建立了河东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家之家”、河东区音乐家协会“音乐艺术实践创作基地”。文艺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直沽文化》刊物越办越火, 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创作作品硕果累累, 在全市乃至全国展赛中成绩优异。充分将发挥区文联各个文艺协会作用, 深入社区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多样的培训和讲座。

(二) 创新思路, 全面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升级

河东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立足服务河东经济发展, 在抓特色、抓服务、抓资源上下工夫, 先后开辟了天津音乐街、开心麻花演艺市场等项目。音乐街运作3年来, 成立天津凤鸣昆仑音乐街管理有限公司, 独立事业法人文化企业。在尝试市场化运作中体现企业化管理, 街区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为进一步引进有市场、有活力的文化产业新项目, 积极开展调研, 确立了河东区中山门影剧院提升改造工程项目。该项目为社区百姓提供便捷贴心的购物、休闲、娱乐一站式服务, 中山门影剧院的改造提升正是大力推动文化与市场对接、文化与资本融合的新路子。为进一步激活河东区演出市场, 将引入茶馆文化等新的演艺项目, 为市民提供多元化文化休闲服务。借助中山门影剧院提升改造的成功经验, 继续整合资源, 完成大直沽影院整体提升改造工作。在天津市首届欢乐家庭冰雪文化旅游节圆满闭幕后, 与盛世佳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一步合作, 计划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开展特色活动, 培育文化旅游产业。

(三) 依法行政, 全面强化文化审批、执法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提高执法者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在文化审批中体现“工作十到位”, 打造了“诚信、透明、公开、廉洁、高效”的管理工作品牌, 连续多年被评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优秀窗口。对区内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有计划地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工作, 提升业主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意识。文化执法工作在行业评比中, 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 天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考评第一名的好成绩。

定措施谋发展, 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按照中央和市委、区委的部署, 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局党委在不断学习、吸收、提炼的基础上, 采取集中培训、举办讲座等方法推进落实。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 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 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了充分调动年轻干部队伍活力, 在选拔基层科级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中, 实行“双推一述”, 增加打分项目, 把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以分数衡量、排序, 领导评分占40%比重, 群众打分占60%比重, 全面考核干部的综合实力。

三是加强廉政建设, 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局党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坚持基层单位年度审计制度, 坚持“三重一大”制度, 在大文化企业、文化执法对象和政协委员中聘请20位勤政廉政监督员, 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新 篇8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环境,建设,创新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EB/OL].[2006-06-15].http://cnlture.people.com.cn/GB/27296/4475153.html.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的发言, 2006.

[2]Peter Hall.Phoenix Giant[M].Publishing House:Cities in civilization, 1998.

[3]李成丽.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 2009 (17) .

[4]曹诗图.鲁莉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世界地理研究, 2009 (4) .

论创新文化 篇9

作为时代主题之一的创新,不仅具有外在的驱动力量,而且具有内在的文化气质。创新文化概念的提出,表明了创新具有外在物质性驱动力量和内在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元素的创新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本文试图对创新文化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做出自己的看法。主要包括三个问题:(1)如何理解创新文化;(2)创新文化的特征;(3)研究创新文化的意义。

1 如何理解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属于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何为文化?一般地,文化包括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形而下的文化是具体的可见的,如制度、行为、物化物等,形而上的文化主要指向无形的内在观念如价值观、精神、理念等。形而下的具体内容中往往要渗透着形而上的观念、精神等,形而上的内在理念、价值观往往通过具体的行为或物化物表现出现,所以,形而下和形而上是文化的两个层面,二者不可分割[1]。形而上为内容,形而下为形式,或者说形而上为体,形而下为用。故不管文化有多少种解释,不外乎是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面的范畴变化。

如果把文化看作一条贯穿人类始终的链条,那么,在这条链条上,既有历史积淀的内容,又有现实与历史相结合中的传承与发展,还有指向未来的探索与实践。就是说,文化以历史为基础,以现实为立足点,以未来为指向,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或动力是多样的,而创新则是文化链条上最活跃的动量,是文化发展和人类前进的重要动力所在。如果把这个动量作为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对象或一个剖面,即为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的基础或土壤是已有文化的历史积淀。创新不是凭空而生,创新的土壤离不开文化的历史积淀。历史的积淀既可以是静态的或者说是死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或者是活的。是生是死,从根本上取决能否对其进行挖掘再整理,能否把历史的元素放到现实的动态系统中,能否把历史的积淀焕发出现实的价值。可以说,既有文化的历史积淀是生还是死,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现实能否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如果对传统的文化积淀进行了激活,即是做到了文化的创新,如果做不到或还没有能力做到,也不能离开历史土壤,一旦离开这些历史积淀的复合土壤,创新文化将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创新文化的特性是创造。创新的活力在于其一直处于动态的创造中。创造既是传承的结果,更是发展的要求。创新文化总是指向创造性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没有创造性的活动,创新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和价值所在。创造性,是促使创新成为一种文化的极重要因素。创造性,也使得创新文化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创新文化正是在不断的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形态,与永无止境的探索实践直接关联。

创新文化的动力是现实的需求。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创新认识来自创新实践的需求。当今世界,竞争是普遍而深远的,应对竞争的最好战略或许就是不断创新。对此,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不断对现实需求的追求和满足,是创新文化不断发展的源泉;是创新文化具有活力的根源,是创新文化具有无止境探索精神的根本所在。

创新文化的实质是使创新成为驱动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文化力量。创新之所以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甚至企业、个人追求的目标,根本在于创新结果对各个创新主体在激烈竞争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创新成果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保障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旺和企业的生存。为此,胡锦涛在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就指出: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因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是保证一个社会发展充满活力的动力所在。所以,创新成果的驱动性力量就使得创新文化成为文化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子系统,成为整个社会追求的目标所在。

创新文化具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面,形而下的层面大都是社会、企业一直在追求的能够推动社会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性力量,如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等,或者是科技的创新,产品的创新等。形而上的层面往往是隐而不显的创新的价值观、理念、精神等,它往往对形而下的创新实践起先导作用。即创新价值观、理念、精神等是具体的创新制度、创新科技的灵魂,如果没有了创新理念、创新价值观的指导,创新的驱动力量是难以达到的。创新文化的两个层面既相互有别,又相互联系、无法分割。

总的来说,创新文化是由多种因素(要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文化系统,是文化大系统中最有活力的一个子系统,是能不断进行创造的开放性的文化形式,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物质和精神驱动力。

2 创新文化的特征

对于创新文化的特征,可以从创新文化的内涵中得以拓展,具体而言,可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进行概括,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创新文化大体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宽容性等特征。

2.1 创新文化的探索性

人类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历史,创新文化就是人类在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中形成的。人类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无尽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如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不管这些知识本身有多大的差异,其共同的特性都是人类探索的结果,而探索精神也是各种知识、各门学科共同具有的。波普尔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人类为何要不断探索做了一些概括,他说:“人之所以成为科学家,并不是由于他占有知识、驳不倒的真理,而是由于他对真理的持续的、不顾一切的批判的探索[2]。”探索实践既是对人类好奇心的满足,又是创新的起点。历史已经证明,各种各样的创新成果往往是探索实践的结果,如果没有探索,就没今天的人类社会,就没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更谈不上人类生产生活的根本性改变。因此,探索性是创新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创新文化的创造性

造性是创新文化的根本特性。创造是产生出之前没有的事物。创造活动与人类的实践直接相关,人类实践是无止境的,创造性活动也是无止境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总会创造出新的观念、新的事物。这些新观念、新事物既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因,也是推动文化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动因。因此,创造性是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对创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导向和牵引作用。

创新与创造紧密关联,创新包括在创造之中,创造虽然包括创造出的新事物,但没有对“新”做特别的强调,而创新偏重创造成果中的新事物,即创造出的新事物,新观点,新方法等才是创新。可以说,创新是创造,但指向了创造中的前进性力量。创新文化的创造性特性反应了创造新事物、新观点、新方法对人类社会特别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3 创新文化的宽容性

创新活动既可能是开辟新的领域,也可能是对原有领域的完善或精确化,但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创新活动的结果并不一定就是目标的实现。因为创新是一个过程,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创新的过程性决定了创新必然潜在地包含着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创新具有巨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又具有巨大的风险性[3]。”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决定了创新成果的不确定性,就是说创新结果很可能是无结果的成果。基于此,创新主体内在地要求社会和公众对创新主体和创新成果具有宽容的精神和态度,既要宽容结果的失败,也要宽容主体的大胆猜测和冒险气概。

宽容性是创新文化探索性和创造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宽容的文化环境是促进创新活动的温床,是推动创新文化不断发展的必要氛围;是外在因素对内在因素的一种支持态度,是促进内在因素走向成功的助推器。宽容的文化环境是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创新主体能够不断坚持探索、不断创造的必然要求。

作为形而上层面的创新文化,偏重了创新文化的价值观、理念、精神等内在气质,但创新文化概念本身的提出,是源于创新文化在形而下层面的重要意义,而且,形而上的创新文化总会表现为形而下的物化物。在形而下层面,创新文化主要有以下特征:应用性、目的性、竞争性。

(1)创新文化的应用性。

人类不断地进行创新,既是好奇心的结果,更是受现实生产、生活的需要甚至是政治、军事强烈需要的结果。因为创新的成果被应用到实际中能产生驱动力,或者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性发展、生活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或者是使一个国家在世界性的政治地位、军事地位立于不败等等。创新成果之所以能有如此的功效和成就,根源就在于其有实用性特点。

由于创新的动力来自实践的需要,实践,不管是制度层面还是应用层面,都具有直接现实性,这就要求创新成果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创新成果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无形中凸显了创新文化的应用性特征。

(2)创新文化的目的性。

创新的动力一般地来自现实的需求,创新的目的指向现实的需求或是对现实需求的导向。如果从来源看,创新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但这种功利性与文化形成过程的自然性或无功利性并不矛盾。因为文化的形成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历史积淀,不需要人为的干涉,人也无法干涉它的形成。创新文化的目的性强调了创新的动因或来源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活动,虽带有明显的目的性,但只能影响并不能左右形成创新文化形成过程的自然性。或者说,文化的自然性是就生成状态而言,创新文化的目的性是就动力来源而言。

一定目的的实现,可能会需要各种各样的手段。就创新而言,手段是多样的,所以,创新文化就内容而言,既包括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再整理,也包括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既以当下为立足点,还指向未来的新知识或新技术。创新手段的多样性既保证了创新成果的不断实现,又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动态发展。

(3)创新文化的竞争性。

文化是无形的,但文化却能导致民族与世界的重大变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创新文化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状态下,不仅能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屹立在世界的舞台,而且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创新优势,创造出新的财富和文明。

由于创新成果的竞争性和创新本身的驱动力,使得创新成果在推广和传播过程中与经济利益紧密联系,结果导致以创新为核心形成的创新文化具有竞争性和先进性。文化本身无优劣,但文化本身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别,创新文化的竞争性一方面推动了文化向先进性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文化创新的竞争压力。

同时,“现代社会,世界范围的物质产品消费愈益同质化,科技创新传播愈益共享化,而文化的独特性使得文化对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塑造作用愈益重要[4]。”创新的竞争性使得保持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特色成为必要,创新文化的本土化和地域化反过来又加剧了创新文化的竞争性。

3 创新文化的意义

从文化论或文化学的高度研究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有助于超越功利主义的创新观,树立科学的创新观。

所谓功利主义的创新观,就是从功利主义的观点理解创新,把创新仅仅理解为“工具”和“功利”,把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也限定在“工具”和“功利”的意义和价值。

确实,功利主义的创新观对于创新的工具性和功利性的强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方面,让创新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经济和社会对创新的不断需要,也将是创新最现实、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然而,创新除了工具性和功利性之外,还具有与其他文化相类似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征,即创新的文化性和精神性。工具性和功利性是创新的外在特征,创新的文化性和精神性是创新的内在特征,它更多地触及创新的深层或核心。因此,对于创新的理解,不仅要理解其形而下的根源、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还要更好地理解其形而上的根源、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这样,才可能使创新之源长青。

第二,有助于科学地理解自主创新的深刻内涵。

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是对原有创新战略的升级,虽然二者只是两个字的区别,但自主创新凸显了创新对中国发展的紧迫性。自主创新要求创新要立足中国实际,只有立足中国实际才能显示中国实力,希望借西方强国的科技来发展中国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因为自主创新“是一种依赖自我贡献而不是借助外力的方式所实现的‘创新’”[5],它要求创新主体具有核心竞争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主体很容易在国际大环境变动的情况下飘摇不定。对这两个要求的实现,仅仅从外在的层面或者是形而下的层面来理解创新是不够的,需要深入到形而上的内在的层面来理解。就是说,对自主创新的理解不能仅限于其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范畴,自主创新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范畴,是一种通过对“自我”的再认识后达到对“自我”应该承担责任的认识,是对“自我”的一种激励和鞭策,目的是使创新具有永恒性和无尽的探索性。正是在这层意义上,创新文化才达到了文化驱动力的意义——倡导创新、推动创新、引导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第三,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古已有之。但“我国创新文化的构建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才逐步引起重视的。1998年,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痛感当时某些文化氛围不利于创新,首次明确提出创新文化的概念[6]。”创新需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创新实践充满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性直接相关。任何的创新,都需要创新主体的胆识和勇气;但是,具有胆识和勇气的创新实践并不一定就会有创新成果。因此,要促进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入进行,创新成果的不断产出,需要有与创新实践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环境。

进行创新需要的的社会文化环境大体包括大众对创新的基本态度、对创新风险的理解和宽容,以及社会对创新实践所提供的各种支持和服务等。因为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冒险的探索行为,具有风险性,如果社会大众对创新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曲折没有一个基本的认可态度、对创新风险带来的失败没有基本的宽容态度,社会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人们就会放慢甚至停滞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结果是影响了创新的实践活动和创新成果的出现。此外,创新活动往往和新的发明创造、新的科学发现紧密相联。不管是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还是科学上的探索发现,都是既需要时间又需要财力,那种在短期内就要出成果的思想和做法是不符合创新要求的,社会应该对相关的创新活动给予各种支持和鼓励。

第四,创新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推动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当今世界的多极化,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和国家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创新文化自然地承担着为一个民族和国家开拓创造力的重要重任,即创新文化引领创新实践,用创新实践推动我国的经济创造力、政治创造力、文化创造力等,使我国不仅在经济实力上、而且在文化软实力上都具有主动权。

“在一定意义上,谁占据了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7]。”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期。文化的强国来自强国文化的强大,文化的强大与文化创新的活力直接关联。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虽有差异,但创新文化作为文化大系统中最有活力的一个子系统,不仅对推动创新实践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又是推动我国在整个世界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重要文化和经济保障。

参考文献

[1]孟建伟.论科学文化[J].中国科学基金,2006(2):89-92

[2]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金吾伦.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5(2):10-11

[4]颜晓峰,常培育.文化的力量[EB/OL].http://www.si-noss.net/2011/1201/38155.html

[5]张超中,等.创新文化与中国文化创新[J].中国软科学,2010(10):63-66

[6]叶育登,等.试论创新文化及其主导范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3):87-93

文化传承与创新 篇10

1. (2012·山东文综卷·23)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 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 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1) 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2) 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3) 文化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4)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1) (2) (3)

B. (2) (3) (4)

C. (1) (2) (4)

D. (1) (3) (4)

解析:“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 这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的作用, 故 (2) 不符合题意。排除法是解答本题最快捷的方法。答案为D。

2. (2012·北京文综卷·25)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 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1) 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2) 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3) 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4) 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特质 (包括精神追求、精神文明等) 的统一, 从本质上说城市环境属于物质范畴, 故 (3) 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是错误的, 可排除B、D。雕塑是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 作为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 (城市环境) 的反映和产物, 故雕塑风格依赖城市环境, (1) 错误, A可排除。答案为C。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快捷的方法, 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学会并熟练运用。

3.[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 (1) ]阅读材料, 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 龙脑一钱, 纸卷做拈, 烧烟熏鼻, 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 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 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 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 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 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 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 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 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解析:材料中的“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 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及“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 开发了新产品”, 体现的是中医药创新 (文化创新) 问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 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 体现的是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 问题;“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体现的是现代传媒的作用。

根据材料的上述信息, 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有: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的传承, 文化创新,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把《文化生活》的知识与材料信息有机结合, 就可组织出答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在组织答案的方式上, 北京卷、全国卷多要求知识与材料信息的有机融合, 而不能生搬硬套理论, 因此, 答案不是知识的简单复述和再现。这是与地方卷特别是山东卷的重大区别, 这一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切记并做好针对性训练!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 开发新产品, 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 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4.[2012·北京文综卷·38 (4) ]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解析:“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这种类型的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是: (1) 提出正确态度是什么, (2) 阐明持这样态度的理由。

设问的有效信息包括:“《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正确态度”。

材料中给出的“上述挑战”是“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性问题, 所以, “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也就是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这样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尊重文化不是要将某种文化“束之高阁”, 而是要“兼收并蓄”, 实现文化的融合。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挑战, 实质上是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 这是解释应有的正确态度的原因的思维角度。据此可以组织起这样的答案:“文化对经济有重要的反作用, 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尊重, 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吸收、借鉴、融合,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无法在东道国顺利地开展经济活动”。因为试题分数的限制, 参考答案对这一点没有作出要求。

参考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 博采众长, 取长补短, 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2012·广东文综卷·37 (2)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 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 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 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 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 文化要“走出去”, 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 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 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解析:首先, 解读设问信息:“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 (这是调动知识的范围) , “谈谈对……的认识” (这种试题的解答思路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中国文化要‘走出去’ (是对外文化交流) , 更应‘走进去’ (是对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 即融合当地文化, 能够为其他文化接纳和欣赏) ”。

材料给出的有效信息是: (1) 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 但还存在较多问题。 (2) 正反两方面的案例, 特别是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这个案例。从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走进去”的角度上说, 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两点启示:要推动文化创新, 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创新必须借鉴、融合当地文化 (这是“走进去”的真正内涵, 也是“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 。不解决这两个问题 (两点启示) , 中国的文化产品就不能被接受, 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这里也在告诉我们“走出去”“走进去”的意义: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提高文化软实力, 提升综合国力。

在这样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上, 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整合这些有效信息, 用《文化生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比较准确的答案。参考答案中的 (1) (2) 属于“为什么” (其中 (2) 中包含“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 , (3) (4) 是解决“怎么样”或“怎么办”的问题。

参考答案: (1) 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提高文化软实力, 提升综合国力。 (2) 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 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 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 (3) 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文化创新意识, 提高文化创作能力, 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 (4) 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所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考情分析】

1.从近三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的整体情况看, 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有遍地开花的特点, 近三年高考试卷涉及了本专题的每一个考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甚至“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这些一向被认为“偏冷”的考点, 出现在2012年的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非选择题中 (第39题) 。从这个角度说, 对本专题的考点复习时首先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全面、系统。

2.本专题的考点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四个,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就这四大考点而言, 近三年的高考考查还是有所侧重的, 重点主要集中在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这些考点上。山东省教学内容的调整中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框题删除后,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个考点在山东卷中没有出现过。从这个角度说, 对本专题的知识点的复习可以根据各地命题的特点有所侧重, 不必平均用力。

3.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尤其是对重要知识点的考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知识点的考查综合化, 换句话说, 就是考生解答高考试题往往需要使用知识体系而不是单一的考点知识。如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9题第1问。二是对单一知识点考查的深化。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4问, 参考答案中“跨越文化差异, 博采众长, 取长补短, 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是对尊重文化多样性内涵, 特别是对“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一内容的深化理解。因此, 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要深化理解。

【考点精讲】

基于对近三年高考考情的分析和对考点的理解, 我们把本专题考点整合为如下四个:

1.文化的多样性

(1) 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 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 (载体) :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1) 民族节日, 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2) 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 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1) 正确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 原因:第一,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第二,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 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第三,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 含义:文化是民族的, 是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 是说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文化是民族的。同时,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决定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文化是世界的。

考点拓展:

(1)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国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性、独特性, 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 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 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 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3) 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讲的。所谓文化多样性, 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 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而文化多元化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多元化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文化传播

(1)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1) 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 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 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3)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 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被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 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1) 区别。

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传播途径 (方式) 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 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 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途径 (方式) 。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例如电视和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 是文化传播手段, 而不是文化传播途径 (方式) 。

(2) 联系。

文化传播途径 (方式) 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 人的精神活动总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所以文化传播途径 (方式) 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 文化传播手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 (方式) 。如报纸、杂志、书籍属于文化传播手段, 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 (方式) ;电视、互联网属于文化传播手段, 但利用电视、互联网发布信息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 (方式) ;手机是文化传播手段, 而利用手机传递短信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 (方式) 。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 文化的继承。

(1) 文化继承的对象: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传统习俗 (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的继承、传统建筑 (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一,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第二,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 文化继承的正确方法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

辩证分析 (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批判继承, 即“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 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古为今用。

(2) 文化的发展。

(1) 文化发展的实质, 就在于文化创新。

(2)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 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 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二, 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 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 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也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三,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 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 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特别说明:山东省的教学内容调整中删除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部分内容, 山东的考生可根据实际加以取舍。

考点拓展: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个理论的根本意义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最根本的是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为此必须深化改革,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次, 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思想解放, 促进教育发展。

4.文化创新

(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 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 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 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以适应新情况, 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 社会实践的发展,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 文化创新的意义。

(1)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 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 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 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 文化创新的途径。

(1) 立足于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这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3)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取长补短”, 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 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4)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文化创新, 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新题速递】

1.2012年6月,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十七大以来,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单个的项目性保护逐步走向系统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 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假如请你为文化遗产保护制订宣传标语, 你觉得可以做出的选择是

(1) 保护文化遗产, 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2) 保护文化遗产, 我们仍需努力 (3) 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4) 保护文化遗产, 我们已经有了完备的制度体系

A. (1) (2) (3)

B. (1) (2) (4)

C. (2) (3) (4)

D. (1) (3) (4)

2.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 也可能成为散布谣言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 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 “谣言= (事件的) 重要性× (事件的) 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 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1) 大众应避免盲从, 要有理性判断 (2) 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 防止消息扩散 (3) 个人应尽快传播, 自由行使权利 (4) 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 使谣言止于公开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3.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 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的词汇, “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 要充满自信, 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 2011年随香港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 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1) 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 (2)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3)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 (4)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1) (2) B. (2) (3) C. (1) (4) D. (3) (4)

4.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倡议:减少一点谋术文化, 增加一点大爱文化;减少一些民粹文化, 增加一些理性文化;减少一点复古文化, 增加一点创新文化。文化做这样的“减加法”, 有助于

(1) 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 (2) 改造腐朽文化 (3) 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变迁 (4) 改变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状态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5.“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 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 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1) 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2) 认为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任何差异都不能改变 (3)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 认同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A. (1) (4) B. (2) (3) C. (2) (4) D. (3) (4)

6.近年来, 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 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1) 大众传媒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2)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3) 现代媒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4) 文化通过创新能更好地掌握群众

A. (1) (2) B. (2) (3) C. (2) (4) D. (1) (3)

7.2012年8月23日 (农历七月初七) 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熊建的文章《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阅读文章节选, 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节选一: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

牛女传说浓缩了中国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全部理想, 因而备受欢迎。从中可以看出, 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有四大因素:责任、忠贞、含蓄、隽永。

由牛郎织女组成的家庭, 相信一定是稳固的。因为他们二人都不会把爱情和婚姻当儿戏, 这跟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是一致的, 在当前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与世界主流价值观也是一致的。西方社会经过一度的“去家庭化”, 拨乱反正之后也在向“重责任、固家庭”的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1) 结合节选一, 谈一谈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节选二: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 但却一直处于“自悲”之中。

即便外国文学大师, 也看不明白我们的爱情。虽然七夕节提供了破译中国人爱情密码的绝佳蓝本, 但是很少有西方人愿意花费心思和精力来搞清楚。如果说牛郎织女故事缺乏足够的情节, 那么, 中国爱情最经典的表述———《红楼梦》则提供了更多、更充实的爱情故事, 但这对西方人来说更加难以理解。

第一位发表红学论文的西方人——德国人郭实腊 (1803年~1851年) 更不靠谱, 他甚至以为贾宝玉是女孩, 说书中的小姐们“喜鹊般谈论着无聊之事……毫无顾忌地发表对奢侈品的个人看法”。

文化是软实力, 伴随硬实力的盈缩而变化。18世纪, 西方社会还对中国充满敬意, 在后来的交锋中, 中国的文化传统伴随国家地位跌入谷底。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全球化中也赢得了尊重。1000年前, 中国俯视世界;100年前, 中国仰视世界;今天, 中国平视世界。

但中国崛起之快, 许多人还不适应, 往往用老黄历看待中国, 也因此对中国的进步抱有偏见。我们坚信, 那种陈旧过时的中国观迟早会改变, 那种随意误读、解构中国爱情悲剧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2) 结合节选二, 说明怎样才能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

8.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 作为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重点活动之一, 第27届德国石荷州音乐节中国主题系列活动7月14日晚在德国北部城市基尔拉开帷幕。石荷州音乐节, 是德国也是欧洲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音乐盛会之一。并非音乐节“传统项目”的京剧, 今年首次进入音乐节的舞台就光芒四射, “东方戏剧”《野猪林》在德国著名的塔利亚剧场演出, 征服了这里口味挑剔的观众, 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对此, 《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分析指出:这些年, 京剧一直在“走出去”, 但大多动静寥寥。综观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在国外演出的巨大反响, 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迪:京剧“走出去”必须依靠品牌剧目, 张扬传统特色, 体现中国精神;剧目必须融合人类情感, 讲述现代视野的动人故事, 适合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习惯;同时, 要有优秀的演员, 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以及良好的演出平台和专业的市场运作。

结合《野猪林》演出成功给我们的“启迪”, 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京剧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答案:

1.A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只是“已初步形成”, 故 (4) 错。

2.B重要事件不一定是负面的事件, 故 (2) “防止消息扩散”的观点不正确。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个人对事件的了解不一定正确、完整, 况且事件的性质也不确定, 故 (3) “个人应尽快传播”的观点不科学。

3.B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 故 (1) 错。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故 (4) 错。

4.A对待腐朽文化应该是剔除而不是改造, 故 (2) 错误。文化的多元化不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参考本文“考点拓展”部分) , 也不是我国文化的现状, 故 (4) 错。

5.D世界文化的统一性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文化的共性和相互依存性, 显然 (1) 不符合题意。从整体上说, 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 但这不等于任何具体的差异都不可改变, 因为在文化的交流中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 故 (2) 错误。

6.C现代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故 (3) 错误。大众传媒的宣传只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还是自身经营的改善, 故 (1) 错。

7. (1) (1)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从七夕节的世代流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2)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牛女传说浓缩的“全部理想”“备受欢迎”, 及其现实意义说明了这一点。 (3)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西方世界“重责任、固家庭”的回归, 与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一致, 说明东西方文化有一致性。 (4) 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2) 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的实质是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1) 吸收借鉴外国文化, 推进中华文化创新, 用世界可以接受的形式,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2) 加强对外教育交流, 培育更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3)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依赖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 (其他答案, 符合试题要求, 言之有理即可)

8. (1) 正确对待传统京剧文化, 既要继承优秀传统, 张扬传统特色, 又要注入时代精神, 讲述现代视野的动人故事。 (2)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既要继承传统, 体现中国精神, 又要吸收、借鉴和融合世界文化, 融合人类情感, 适合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习惯。 (3) 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京剧作品既要有正确的价值追求, 又要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 (4)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京剧作品的创新和对外宣传离不开优秀的演员。 (5) 京剧更好地“走出去”, 不仅需要有作品的创新, 更要有传播途径的创新, 要有良好的演出平台和专业的市场运作。 (其他答案, 符合试题要求, 言之有理即可)

文化创新 篇11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由知识要素驱动的新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的特征,“变”是成为知识经济中惟一不变的原则,企业固守不变或等待被动的变化或变得不够快都可能被市场淘汰。只有进行全面创新,企业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正进入体制变革的时代,其深刻程度的普遍性不亚于产业革命所带来的体制变革。在这种变革中,能生存下来的是那些有创新精神,并乐于接受技术、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公司;是那些不断进行创新、汇聚了一批创新型人才、其有超强创新能力的公司。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和文化创新,但在所有创新内容中,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与企业文化的创新作用则愈显重要。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各国企业都逐渐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力,也就是企业文化力。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激励力,加强企业的约束力,提升企业的导向力,增加企业的纽带力和辐射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创新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企业文化创新正在由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转变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决定性作用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创新是创新理念形成的基础

企业理念是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认可和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使企业领导和员工形成统一、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创造和谐、公正、平等的发展环境,必须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因为创新的关键在于人,在于每位员工共同认可并接受之后,就会像“黏合剂”一样,把全体员工团结在创新理念之下,调动企业内部有益于创新的各种力量,从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它所包含的创新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等内容,均寄托了企业全体员工的理想、希望和要求以及他们的命运和前途。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对创新理念及创新行为产生了认同感,就会积极参与企业的创新活动,调动自己的创新潜能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推动力。企业的创新,一是要靠有形的、物质的、经济的手段,二是要靠教育无形的精神推动。只有两个轮子同时转,两种燃料一起烧,双轨并行,两轮驱动,才能使企业乘上新世纪发展的快速列车。一台计算机的硬件不管怎么先进,也只有安装了合适的软件才能高效运作,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软件”。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生产力。生产力包括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生产工具等要素。企业文化建设的对象是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正所谓“成事在人,败事也在人”。企业文化着力解决的就是一个效率问题。一大批掌握先进思想、现代科技的人与先进设备的有机结合,这就形成了生产力。一个企业,如果有一大批用先进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人,企业的创新能力将大大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将显著提高。

三、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现代企业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环境,尤其是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管理上如何科学地发挥人才作用,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企业文化创新对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吸引住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上海德力西集团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突破传统的用人观念,广泛吸纳四面八方的人才;并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驰骋舞台,企业的用人原则是:特长志愿结合,专业岗位衔接,能力职务互动,绩效待遇一致;同时企业建立了人才激励机制,任人不唯亲,只唯贤,不讲情,只讲能,形成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竞争机制,造就了一支能力强、作风硬、素质高的开创性人才队伍。没有“以人为本”的这种企业理念的指导,企业是难以呈现出这样一种充满无限活力的局面。

四、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形成企业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

企业文化对每个员工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当然,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以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为主导的硬约束,而是一种内在的软约束。这种软约束来自于企业创新的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一旦一个企业的群体意识、内部舆论、风气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具有创新的特质,就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群众化的群体心理和动力,使员工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理念共鸣,进而自我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开展创新工作。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创新,不仅与企业的“制度管理”构成为一个互补的整体,而且独创了一种管理意境,融合了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内容,同时,它以一种柔性管理的文化形态,在冷冰冰的物质结构之外,构筑了一种文化需求和氛围,以适应人性、人情和人的自身价值提升的要求。

五、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开展创新合作

企业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凭个人或单个企业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构建创新网络,开展创新合作,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主导模式。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竞争者的合作,携手建立战略联盟,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失为新时代竞争的明智之举。而相同的文化和语言,或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渊源,可以克服创新思想交流的障碍,加速创新知识的传递及效能,沟通市场、企业、科研机构等的交流与联系,在企业创新发展中起到其他方式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市场也日益趋向一体化。因此,谋求合作,将竞争与合作统一起来,便成为当今市场竞争的新思维。

六、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创新 篇12

一、弘扬广西精神, 提振广西文化自信

广西历史悠久, 文化多元, 物产丰饶。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和睦相处, 合作交融、团结互助, 形成了一种和谐安宁的生存状态与生态环境;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 为维护祖国的安全和边疆的稳定, 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独特的奉献, 磨炼出了开放包容的内在素质, 并始终如一地以创新争先的作风与劲头, 推动着广西的进步与繁荣。广西人民在八桂大地上, 创造了稻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学术文化、艺术文化以及以广西精神为标志的精神文化。八桂子弟侬志高、瓦氏夫人、袁崇焕、陈宏谋、冯子材、刘永福、韦拔群、李宗仁、李济深、梁漱溟、王力、李宁等杰出人物, 是广西精神的重要创造者和代表性人物。千百年来, 广西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 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伟大的贡献, 其业绩和精神, 辉映山川, 永载史册。

广西精神, 是广西文化的精髓, 是广西人民的形象标志。弘扬广西精神, 让我们回顾自身发展的历史, 感悟广西人民的内在美德与强悍能力, 惊叹先辈光辉业绩之伟大, 从而强化了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提振起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激发了我们奋发上进, 传承荣光, 开拓新世纪伟大事业的豪情, 增添了强大的动力。

二、弘扬广西精神, 提升广西文化创新力

弘扬广西精神, 深入开展学习践行广西精神活动, 对于提升广西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 强化文化软实力, 意义重大。其中, 通过弘扬广西精神, 提升广西文化创新力是推动广西跨越发展的关键一环。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提出, 要“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段论述充分说明, 激发文化创新力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文化创新力基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生, 文化创新需要先进文化理论引导, 文化创新与人才的聚集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密切相关, 文化创新的成果造福于全体人民大众。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是提升文化创新力的基础;贯彻科学发展观、弘扬广西精神是激活文化创新力的动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加快推进文化改革, 扶植创意产业, 壮大文化产业, 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 是激活文化创新力的举措;增强广西文化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和文化产业实力, 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是激活文化创新力的目标。

三、推动广西文化创新的主要着力点

以弘扬广西精神为动力, 推动广西文化创新的主要着力点有以下一些:

一是大力推进文学艺术精品生产展示广西文化高度和文化新形象。文艺精品代表文化高度, 展示文化形象。广西在文艺精品的创造上取得许多成就, 在标注广西文化高度、展示广西文化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如以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八桂大歌》、《妈勒访天边》、《大儒还乡》、《天上恋曲》、《碧海丝路》为代表的舞台艺术成就;以作家东西、鬼子等为代表的广西作家连续两届获得鲁迅文学奖为标志的文学成就;以广西电影集团的《冰雪同行》、《碧罗雪山》等影片为标志的电影艺术成就;以漓江画派为代表的美术创新艺术成就;以接力出版社文艺精品图书连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综合实力为标志的出版成就;以《印象·刘三姐》创造的大型实景演艺成就, 等等。这些文艺精品与文化艺术成就, 包含深邃的文化内涵, 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实践已经证明, 大力推进文艺精品生产, 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广西在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进程中, 应该进一步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扶持原创性作品, 提倡艺术创新, 着力打造一批代表广西形象、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杂技、广播、影视、动漫等文化艺术精品, 展示广西文化新高度、新形象。

二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焕发民族思维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的重要工具, 是人生的导向, 是事业发展的根基。文化研究和社会实践表明, 文化软实力中最重要的是思想力、创造力。思想强则文化强。哲学社会科学在其间发挥重要作用。文化创新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作支撑, 社会实践中的文化创新也得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升华, 才能成为稳定的强大的文化力。一个缺乏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引导的民族, 是没有生机、没有希望的民族。广西要实现跨越发展, 必须不断强化文化创新力, 强化思维创新。通过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焕发民族创新力, 充分发挥其作为党委政府和社会发展的思想库作用, 使其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全社会提供智力支撑。

三是创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壮大广西文化实力。在数字化、信息化新形势下, “文化+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亮点。文化产业领域的新兴业态正在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部分。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必须借助科技之力创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要大力发展数字内容、网络文化、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新兴业态的文化产业主要指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 推动文化产业升级。通过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 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总量的提升, 壮大广西文化实力。

上一篇:X线表现下一篇:传统与现代图书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