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阅读论文

2024-05-28

引导阅读论文(通用12篇)

引导阅读论文 篇1

在阅读课堂上,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境:教师做完初步的引导之后, 让学生开始初读课文。教师总是说:“带着自己的想法,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样的安排, 乍看之下, 好像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认识,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可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学生不会抓住这个自我解读的机会, 发挥主体作用, 而是要么三三两两地自由读, 要么就是齐读, 实际效果并不好。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充分有效的朗读才能疏通文义, 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 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因为总是考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忽略了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和培养读书习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总是自己抢了学生的角色, 占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而不敢说或者说得很少, 学生不懂的地方也不敢多说, 一定要经过小组讨论或者是分组辩论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的时候才勉强说出几句“真经”,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师代生言”的嫌疑。我认为, 这样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 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毫无实效的。

“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这样的做法, 实际上是放任自流、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在还没有进入课文情境的情况下就开始阅读, 只会感到茫然, 这样的读书, 只能是乱读一气, 不知道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 不仅学生不知道, 教师自己也不知道。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呢?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流于热闹, 流于肤浅, 教师难以控制课堂局面———有的学生读得快, 因没有人正确引导, 开始溜号;有的学生读得慢照样无人顾及这样做之后, 学情就更加“参差不齐”, 不但不利于教学, 反而会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教育要面向全体, 课堂教学不能变成一两个优秀学生和教师的表演。这也就是说不能只是一两个尖子生读懂就算完成教学任务, 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能会读。这一要求又对教师提出了新标准, 也就是要从基本的识字、读懂词句开始教学, 这又导致一个悖论, 前面的“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就成了浪费时间了吗?因此可以说,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仅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反而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浪费了学生的课堂和读书时间, 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但现实教学中, 还是存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现象, 为什么呢?有些教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这样做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符合课改的要求。我们在上公开课的时候都是这样上的, 在平常的教学中, 我们也是从认读字词、领读 (范读) 、学生练读、展示读等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教学的。”这些教师的话为我们解释了一个尴尬的现象, 那就是明明知道教学效果不佳还坚持这样做, 究其原因就是受当前公开课“作秀”现象的影响。每当上公开课的时候, 尤其是县级或者是校级的教师, 总是喜欢用一些时髦的方式进行点缀, 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加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摘苹果’巩固识字”。还有就是无原则的表扬, 赏识教育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如果滥用赏识教育, 不但不能起到正面作用, 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不能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但是这些现象还是广泛存在的, 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 这也就是说授课教师追求的不是落实阅读教学的实效, 而是追潮流, 摆花架子, 整个课堂都是热热闹闹的, 刺激了听课者的视觉和听觉, 但是最后一研读却发现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我认为, 造成这样的局面不仅仅是施教者自己的问题, 更多的是制度和指教者 (上级领导) 指导的问题。如果这些听课的领导能够经常到下面听听常态课, 多听听教师的心声, 多问问学生的需求, 就不会为了这些表面的现象而沾沾自喜, 就不会再大张旗鼓地表扬作秀的教师, 不会引导其他人进行效仿了。阅读教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我们只有注重阅读引导, 追求阅读实效, 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一、回归真正的自由朗读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阅读方式就是自由朗读。然而在实践中, 有些教师错误理解了自由阅读, 课堂上缺少真正的自由朗读, 快慢、高低, 参差不齐, 表面上是自由朗读, 其实是一种假象。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地实现深入的、自由的阅读与思考。若要实现真正的“自由朗读”, 必须先引导学生掌握朗读课文的方法, 只有读书方法得当, 才能真正读通、读懂一篇课文, 也才会有个性地理解、自由地朗读。

二、把握新课标理念的真义, 追求阅读教学的实效

曾有一段时间, 教师们为了落实新课标, 都高举“读”字招牌, 一时出现了“百读争艳”的局面。但是, 这并不是真正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 反而更加远离了阅读教学的本质。我认为, 要想真正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抓好阅读教学的实效, 就必须坚持“阅读是本, 理解是本, 体验是本, 感悟是本, 思考是本, 探究是本, 发现是本, 创新是本”。只有真正实现以上的“八本”, 才是真正落实了语文新课标, 回归了阅读的真实, 也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三、加强诵读指导,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入选教材的文章, 大部分是文质兼美的。但是这个美好的感觉不是别人能够代替的,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阅读去品味和领悟, 这才是符合欣赏规律的。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我国古代教学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重视诵读, 从现代教育研究来看, 这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通过朗读, 我们可以将无声的语言转变为有声的语言, 可以全方位地调动人的身体器官参与语言的学习, 这样能使人产生情感共鸣更快一些。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朗读, 感悟作品, 进而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推敲和研究, 能够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如果在朗读的过程中, 再配上合适的语言技巧, 将使语言显得更加生动, 给人以更多的美感享受。因此反复诵读, 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有助于文化的积累, 有助于情感的体验, 有助于审美直觉能力的形成, 有助于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可见, 朗读决不是有口无心的念, 而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是读与思、读与品结合的吟诵。

新课标的改革就是要破旧立新,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这次改革的浪潮中真正地理解新课程, 从而形成正确的教学观, 要勇于唾弃那些虚假形式, 勇于表达和实践自己的真实想法, 扎扎实实地做好我们的工作, 做践行新课改的改革者。

引导阅读论文 篇2

有益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初中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发展能力。这一点,已是不容置疑。但是,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能令人乐观。

不乐观之一:影视歌的冲击。在以声音和图象为媒介的广播影视媒体热热闹闹地占据着时代前台的今天,学生的课余时间,沉迷于追星,迷恋在连续剧中,课外阅读的时间被无情地侵蚀了。

不乐观之二: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由书本阅读改变为网上阅读。网络上更多的是不规范的语言,更多的是快餐式的文化,让学生接触和阅读有文化底蕴的作品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可能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和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下降。

不乐观之三: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一种盲目赶时髦的现象。目前“动漫热”、言情小说的“袖珍书热”,在学生当中广泛流传,而这些读物,往往充斥着幼稚、暴力、色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一任务,就显得更为严峻、更为重要了。

一.针对特点,建立体系。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有不同的思想认识水平,教师应根据这些,进行不同的安排、指导。我们田林三中就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年级读书内容体系:预备、初一年级,年龄较小,对有情节有故事的读物容易产生兴趣,所以多推荐童话、寓言、神话、历史故事等;初二年级学生生理上、心理上处于转折时期,建议读些小说、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方面的书籍,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健全的人格;初三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推荐一些中外名著的选本,甚至可以结合英语热点,阅读中英文对照本的世界文学名著,从而丰富、深化学科知识,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各年级分别开出阅读书目,包括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这样,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同龄学生不同的文学层次,按必读与选读分层推荐读物。

二.举办讲座,正确指导。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如何区别书的好坏优劣缺乏经验,也不善于加以选择。因此,我们举办了一些专题性的文学讲座。例如预备、初一的唐诗宋词鉴赏讲座,初二的散文专题,初三的小说专题等等,给学生介绍一些经典作品,分析一些经典人物,品味一些经典语句。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通过阅读真正进入健康高雅的艺术境界,弘扬优秀文化。

三.建立舞台,展示成果。预一年级的唐诗宋词吟诵赛,初一的课本剧表演,初二的征文演讲活动,初三的影评书评竞赛,学校还开办了“春雨”文学社,甚至跨学科综合,融语文、政史地的内容与美术创作为一体的“藏书票”活动已是我校的一项特色。我们广泛开展这些形式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就是要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读书中,就是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展示成功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使课外阅读更上一层楼。就不同年级而言,预备、初一年级可以轮流“讲故事、念美文”,举行速读比赛,让每个学生参与、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高年级可以分阶段组织一些专题讨论,让学生进行交流,把写得好的心得体会、专题评论,分期分批地在板报墙报中刊出,也可以组织演讲会。在这些活动中,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是一点点,教师也要加以充分肯定,同时也要中肯地提出不足之处,使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不断发展进步,增加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自觉性,从而形成课外阅读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四.课内课外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篇3

一.在阅读中学会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贵有疑”,善于读书的人总是能读出疑问,且能于无疑处生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作品读懂、读透。深思、慎问、明辨,是读书的要旨。

每当我们读一本好书,也就是在与一个智者进行交流、探讨、学习,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一位学生读了《贝多芬传》后泪如雨下,她在读后感里写道:“如此多的苦难加在贝多芬一个人的身上,多么令人扼腕,令人唏嘘,令人感慨万千。但是贝多芬依然没有绝望,依然没有放弃,他对生命有着无限的渴望,对音乐有着执着的信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难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重重障碍,而是磨炼我们品行和意志的磨刀石。联系到我自己,学习上遇到了一点困难就灰心丧气,就一蹶不振,想想贝多芬,我是多么惭愧啊!”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学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有在深入的思考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才能不断地成长、成熟、成功。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名优秀的导航员。学生在阅读中往往能立足文本,但不能去深入地解读和挖掘,不能去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因而感悟不深,质而不疑,使阅读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从不愿提问到踊跃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上下文探究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经过教师的精心引导,让学生善于把“读”和“思”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思”中找出问题的所在,在“思”中理清问题的脉络,在“思”中加深认识和感悟,以促使学生感悟文本和质疑文本的阅读习惯的形成。

二.在阅读中学会体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的话告诉我们,读书是“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须要投入自己的情感,缺乏情感的阅读不会有所感悟。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漫不经心的“对话”是不会有所收获的。尽管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如果不用心去阅读的话,是不会知道哈姆雷特是谁的,更无所谓“情感体验”。所以,以心换心,投入自己的情感,去理解作者文章的情感,用自己的真心,去领悟文本的内涵,才有真实的“情感体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文学作品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一目标突出了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重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容能够有所领会和感悟。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通过读书,能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增进我们对生活的感知,拓展我们对生活万象的认知领域。

一本好书,往往启迪着人们敞开心扉,用心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的美;从书中体验人生的快乐,从书中感受人间的温情,从书中读懂人生的真谛。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去体验“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名言,因为英雄的肉体可以被毁灭,但是精神和斗志不能被击败;读过了尼采的作品中的名句“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你会逐渐明白,受苦的人,因为要克服困难,所以不但不能悲观,而且要比别人更积极,更坚韧,只有这样才能在苦难中站立起来;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霜冷长河》、《借我一生》,进而了解余秋雨其人其事,进而表达出自己所读之体验和感受,这应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跨时空的体验。所以运用多种方式,去阅读,投入自己的真心去感悟,才能有所“体验”,才能有所“感悟”。

三.在阅读中学会创造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感悟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概括能力,这只从近处说,从长远说是培养创造人才,起码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发明素质,此乃对其终生甚至对国家民族、全人类都会起巨大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学生自主阅读的活动中,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在尊重文本、依据词句、自圆其说的前提下,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从而进入新的审美境界。我在教学苏轼的《定风波》一词时,有的同学认为,词中传达了儒家的“用世”思想。“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些句子都是苏轼内心世界的反映,都是此时此刻作者抗击险恶环境的有效手段;有的同学则认为词中传达了道家的“避世”思想。作者在“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前用“归去”二字,这正是作者大彻大悟之后的真实体现:宦海的升沉进退,声名的荣辱得失,人生的荣辱祸福,对苏轼来说都已经无悲无喜、宠辱偕忘了。“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有点空濛,又有点禅意。有的同学,“莫听”二字何其坚决,“何妨”二字何其洒脱,一个“谁怕”,斩钉截铁,一个“任”字,坚定不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政治上的多灾多难,苏轼毫不退缩,从容淡定,多么刚强!有的同学则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仿佛让我真切地看到了东坡先生在滚滚的乌云之下,在漫天的风雨之中,披着蓑,戴着笠,物我两忘,悠然垂钓于江湖之滨的情景。”本节课,我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多元解读和创意表达,看到了他们在课堂上的争论,学生之间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并且绽放了耀眼的火花。

郭沫若曾说过,“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在“实事求是”的阅读中“异想天开”地去创造,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在用心读书中追求个性解读,在个性解读中追求阅读创意,让书的海洋滋润学生的创造之心,让创造之心为书的海洋带来永不停息的动力。

综上,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考、体验和创造等能力的培养。这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的观点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师的引领下让我们的学生多读一些好书,多做一些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阅读引导 培养阅读能力 篇4

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引读

阅读教学重在读, 以读代讲, 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默读、轻声读、朗读等各种形式来理解、内化课文语言, 把握主要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学习写作方法,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真正达到“以读代讲”的作用, 不是指一般的泛泛而读, 要靠教师科学合理的引读。比较有效的引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朗读引读法。

所谓朗读引读, 就是教师进行朗读示范和点拨, 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语言,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运用好朗读引读法, 易于吸引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设疑引读法。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教师恰当地设疑引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而且能够打开学生思路的窗口, 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

3. 联想引读法。

联想是由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的心理活动。联想引读就是合理利用课文中的联想因素, 引导学生在联想中读书, 在读书中联想。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联想, 可在事前先联想, 也可在读后再联想, 并借助生活经验将课文内容转变成现实生活, 让学生身临其境, 读出真情实感。

二、教师应引导学生熟读深思

读, 需要指导, 但是“读无定法”,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 采取不同的读法, 因文而异, 因段而异。指导学生熟读深思, 是学生读书的最好方法。只有使“读”与“思”结合好, 才能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密切地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种口读心思的指导, 首先要做到激发思考的兴趣, 指引思考的路子。好问是学生的一个心理特征, 好问的学生爱动脑筋, 思维敏捷。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心理特征, 引导学生向自己提出各种问题。而对于学生在阅读中常常出现不会想, 不知朝哪方面想等现象, 教师应在教学中起到“导向”的作用, 给学生引出一条思考的路子。因而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以问促读, 熟读深思。既让学生明确读书旨意, 又能加深理解, 更好地吸收。

其次, 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通过例文, 使学生理解、掌握多种阅读方法, 并引导他们运用阅读方法去分析文章。在阅读中, 还要训练学生做到目视、口读、心思、手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终生受益。

三、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阅读教学中, 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在多读多思中增强参与意识, 体现主体地位。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读中质疑、读中释疑、读中悟法、举一反三。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读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给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然后举一反三, 独立阅读。

其次, 要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陶冶、感染。要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形象创造的过程, 进入角色, 主动地感受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情怀。要让学生在读中体验, 需要教师具体指导, 使学生有目的、有步骤的去读。

如何引导名著阅读浅说 篇5

湖北省仙桃市第四中学 王荣 经典名著是优秀的文学积淀,是优质的精神食粮,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的携带者。一部著作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必有其特殊价值。名著中的审美意义,价值判断均可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作用。中学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使中学生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对于语文课程来说,除了学好书本知识,还应该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国家教育部门为此也指定了不少中学生的必读名著篇目,并规定了学生的阅读总量。但大多数初中生都不能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有的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可效果极差。学生不能真正深入作品内部,名著阅读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使学生从厌学到乐学,从课内到课外,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

一.让学生明确名著阅读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7——9年级阅读”部分明确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在教名著阅读时,仅靠传统文本阅读方式,易使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低效状态,在各类考试中阅读能力大大降低,这种传统阅读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利用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与能力,它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多媒体容量大等特点,它提供的外部刺激:图像,图片,声音,文字,动画等是丰富多彩的,抓住初中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阅读名著,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三.以活动推动名著阅读

开展读写大赛活动。结合名著阅读开展读写大赛,也是推动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为考查学生读写的综合素质,倡导经典阅读,引导体验生活,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和写作能力进行基本考查。学生必须读完全部名著才能完成试题。比赛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赛为开卷,以班级为单位,在开展诵背,读书等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每班选出五到八名学生进入决赛。决赛为闭卷,两个年级集中起来现场竞答。由学校抽教师统一阅卷,选出两名学生参加市级比赛。随着每年一次的读写大赛的不断开展,学生对名著阅读也越来越重视了。

四.创设条件,促进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名著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名著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就设在教室一角,课余时间可以随时的借还,十分的方便。也可以采用流动图书箱的方式,由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保证学生阅读名著的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的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允许学生在早读时间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名著;还可以每周划出一,二节正课,有计划的开展名著阅读和指导工作。

五.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

为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如学到《荷叶母亲》引导学生读《繁星春水》;学到《范进中举》引导学生读《儒林外史》;学到《杨修之死》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学到《香菱学诗》引导学生读《红楼梦》,这样,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阅读教学重在引导 篇6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认真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内容,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其实是多方面的。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正是在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由表面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中,逐步提高了思维水平。

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和语言特色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课文《凡卡》,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旨在表现凡卡离开家乡到莫斯科当学徒的悲惨遭遇,以此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小说的内容是通过“凡卡写信”这一线索贯穿的,凡卡写信,既是小说的内容情节,也是小说的形式。而正是这一形式的运用,才使小说的内容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天地:在信里,凡卡可以直接倾诉自己的遭遇,表达急切想回家的心情;在信外,凡卡可以尽情地回忆以往在家里的美好日子。就这样,信里、信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又安排了凡卡由于写的信封地址不详,只能在梦中实现愿望的结尾。这样不仅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而且更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匠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文章的表现形式外,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比如,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

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就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怎么会“吮吸”、又怎么会“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都是人的情感和行为啊!但是学生一旦知道作者在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就会更加形象地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也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雨中的杨梅树是那样的美好和可爱。可见,学生如果理解了语言的形式,就会对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许多作品,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情感。精选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大多是感情色彩浓重的文章,既表达了作者健康向上、美好高尚的情感,又表达了作者对丑恶、虚假、病态、庸俗情感的批判。阅读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中,在对各种美好情感的赞扬和对丑恶情感的批判中,提升对美丑、善恶的分辨能力,形成爱美扬善、嫉丑憎恶的态度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如课文《翠鸟》的最后一段话:“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啊!’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这本是一段充满情感的文字,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很容易将理解的重点放在翠鸟住处的特点上,大讲翠鸟的生活习性,这就有悖作者的初衷了。其实,这段文字处处都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由想逮到打消念头再到远观希望多停留一会儿,无不体现着其对翠鸟的喜爱。“打消想法”是对“真想”的无奈与失望,“远观”和“希望”又是对失望与无奈的补偿,一个“情”字贯穿这段文字的始终。显然,如果忽视了这段文字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就有可能在理解上出现偏差。

四、引导学生重视语感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调节,引发和调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也融入到课文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在《老树的故事》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老树,老树,告诉我吧,告诉我,所有的故事和童话。”在此,教师不妨指导学生充满感情地反复朗读,体会人与树、人与小鸟、老树与小鸟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情形,使孩子们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不是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认真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才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总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以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要善于引导、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发展,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篇7

一、学生阅读的意义与现实困境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应“多读书、读好书”,埋下头,屏息凝神,伴随偶尔翻动书页的美妙之音,读与思齐头并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很有必要将学生的阅读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加以调查研究,以便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加以引导、矫正,以帮助学生重新回到那一片阅读的蔚蓝天空,在清脆的翻书声中,重拾阅读带来的收获与喜悦。

古语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就是“活水”的源头,就是智慧的源泉。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书的大量充斥和以娱乐趣味取胜的快餐类书籍的大量涌现,给学生课外阅读带来了极大挑战,“网络阅读”成为无法避免并十分流行的一种阅读方式,“浅阅读时代”早已到来,并给学生带来深刻影响,连小学生也无可避免。

阅读方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课外阅读的意义,阅读在重新构建中失去了它应有的吸引力。甚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的学生家长在给孩子引导阅读或讲故事时,也习惯用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这给学生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学生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学科的。”在此,“把心灵献给孩子们”的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科学,笔者更多将此理解为一种实用的生活方式,一种辅以人成长并发展的科学态度。那么,此种爱好更多地需要从阅读中获得,并转化为人自身的内在,以及可以与生活与世界打交道的能力,这是他们成长和生活的“火种”。

二、如何让学生成为读书“低头族”

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课外阅读,理所当然地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但如何引导学生走上从“我读”到“我会读”的道路呢?只有正确选择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通过阅读扩大视野,才能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学生在阅读中借鉴。

1.有出有入,课堂教学唤醒阅读兴趣。南宋学者陈善曾提出“出入阅读法”。陈善之读书法在于“有出有入,出入得当”。“入”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所论述的进入情境,“进入”就是从直观感受到深刻领悟的理解过程。当阅读者被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情节故事所吸引时,他们会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不由自主与作者以及作者塑造的人物共命运、同呼吸;“出”就是走出文章,在“入”的基础上对文章再创造——分析、评价或接受。对后者而言,首先更注重“入”,通过故事、情境带领他们感同身受。

2.语言传情,引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兴趣是走进阅读的“敲门砖”。我国的教育曾经历了“由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过渡,现在已经完成了这种过渡,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和体现,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情感的力量,教给学生“钓鱼”的本领,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三步阅读法,帮助学生练好基本功。读书方法本来因人而异,但有些基本功是相同的。基本功练不好,其他的一切方法都将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而基本功的锻造,需要从小学时期就开始引导。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创造的“三步阅读法”便是其中之一。

引导阅读论文 篇8

一、还原阅读教学的定义和价值

(一 ) 还 原 阅读 是一 种 逆 向 写 作 过 程 的 阅读 教 学方 式

不论哪种阅读, 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都是一种逆向还原写作过程的阅读。阅读心理学家根据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 对整个阅读过程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分析后认为:阅读理解的还原模式大致可以分三类: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和相互作用的, 这些模式反映了不同的阅读观和侧重点。自下而上的模式假设信息处理过程始于信息的最小单位, 即阅读从字词的解码开始一直到获取意义。自上而下的模式力主阅读是追求意义, 是读者已有知识配合篇章信息的过程, 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猜测文章继之而来的文字或意义。

(二 ) 还 原 阅读 是 着 重 过 程 引 导 的 阅读 教 学 策 略 。

从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来看, 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还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教师提供一些阅读“支架”, 通过“抛锚”进行课堂组织控制, 在学生凭借经验进行阅读“评注”的基础上, 教师“随机进入”。因此, 还原是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本质, 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阅读教学策略。

二、还原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阅读是对写作的还原。读者阅读时要同时运用自上而下与自下 而上的策 略 , 用自上而 下过程先 激活“智略 ”去预测及推想 (阅读的目的与期望会影响对阅读材料的选择) , 当读者注视文字时, 就开展自下而上的过程, 这时就要激活合适的智能去配应输入的信息。为了方便叙述, 这里把两者分开来讲。

(一 ) 从语 境 到 语 义 — ——“自 上 而 下 ”的 还 原

语境, 顾名思义, 语言的环境, 既包括语言因素, 如书面语言的上下文, 又包括非语言因素, 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合、时代, 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语境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场所和舞台背景, 不同的语境规定了活动的不同类型和方式, 所以语境对话语的语义和形式的组合及语体风格等, 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 阅读教学必须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 即根据语境还原语句的意思。

1.感知社会文化语境

社会文化语境指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即文本言语所表达的一定的社会、时代、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的体验。利用社会文化语境的解释功能, 能强化学生对课文的解读, 探究文本的深意。

笔者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 让学生先欣赏一段“刘三姐”视频, 顺势介绍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在云南人民的生活中, 民歌占了重要的地位, 几乎渗透了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授课之中, 出示《湘西民族的艺术》里的一句话, 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在分析语段中出示《云南的歌会》原标题《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中的一段话 :“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 不免近于卖呆, 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此时此刻, 我们读到的歌会就不只是一场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 更是一曲生命的颂歌, 一个“活”字让我们读出的是作者在歌声覆盖下的对那原生态的生命的赞美。

有了这些社会文化语境知识的补充,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才是充分而有效的。所以, 阅读时有时需要加深对类似社会文化语境等因素的体验, 以便准确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言外之意。

2.理解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语境是指语言单位在组合结构中受制于前后成分的情境或地位, 包括上下文句及说话时的前言后语。脱离了特定的上下文语境, 就很难判断某个词、某句话的优劣得失。阅读教学需要从上下文出发, 从整体到部分, 将小的语言单位放在大的语言单位中, 结合大的语言单位来理解, 从而准确把握语句的含义。

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 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师:背影是一个很普通的形象, 于每个同学而言都很熟悉, 可多少类似的作品形象都成了我们视野中的匆匆过客, 雁过无痕了, 唯有朱自清的“背影”至今传唱不衰, 文中“背影”一词出现了四次, 其中哪一处写得最详细, 作者对此有何感受? (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 。

生:这时候我看见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走到铁道边, 努力攀爬月台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

师:那么你认为这个背影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有意识地结合上下文语境感受这不同寻常的“背影”, 从而达到由字面逆向含义的目的)

生:那是感人至深的父爱。

生:那是令人潸然泪下的父爱。

生:那是浓浓的父子情。

师:这些用来概括父爱的形容词, 你是从文中哪些细节的描写知道的?

生:因为这个“背影”放置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之下———惨淡的家境、祖母的过世、父子的离别之时……

学生学会根据特定的语义场解词释句, 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便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含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醒学生言必有据, 通过反复阅读提升, 就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联系上下文、依托上下文分析文本的良好习惯, 从而准确把握文章内涵。

3.激 活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是指读者的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阅读认知理论”中提到, 利用作者的创作认知语境,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知人论世的态度, 激活学生的认知背景,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 从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言语的含义。

笔者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 有意识地在文题后面设了一处横线, 让学生读完全文后将横线填写完整。学生通过品读文字, 深刻感受到了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尽管写得深沉, 含而不露, 但学生还是悟出了言外之意, 补出了类似与“我已经长大了”的句子。那是因为小英子一路走过的童年, 也是学生们一步步感受到的童年, 因为年纪相仿, 因为同样有一颗细腻的心, 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用一颗心去碰撞一颗心, 用文中父亲对英子殷切的叮嘱去激活学生的内心, 好的文字, 流淌出来的, 是借别人的故事来低述自己的心声。

在阅读过程中, 我们只有深入体验到特定语境下的这些特定的形象特点, 才能深入体验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在授课的最后, 用父亲最后叮嘱的那段录音再次唤起学生的认知, 这便达到了意识上的强化, 让他们能更准确把握文本的含义和文中人物的情感。

(二) 从语义到用意———“自下而上”的还原

如果“自上而下”阅读的意义在于阅读的准确性把握, 那么“自下而上”的阅读则是帮助学生解决作品“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 从而完成文本由语义到用意的还原, 其意义在于阅读的深刻性挖掘。

1.还原作品的语义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隐藏在文本的语言中, 作家善于利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进行语言变形, 化腐朽为神奇。文学作品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决定了语言的“言外之意”、“意外之象”, 这时候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透过现象看本质, 还原作品的语义, 分析人物的个性和深层的感情, 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 充分挖掘出文章的主旨, 感悟文章的无穷的意蕴。所以我们要善于动用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字面, 还原作品的语义, 深刻体会作品内涵。

笔者在教学《孔乙己》时, 抓住文中的“半”字, 引导学生由字面还原它的语义。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半”字, 发现课文中对孔乙己的刻画出现了七次“半”字, 姓名取之于“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说话满嘴“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站着喝酒而穿长衫”, 两种主顾的身份各一半;苦读半辈子, 结果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替人抄书时, “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好喝懒做, 半途而废;被丁举人打了大半夜, “打折了腿”, 本来“高大”的孔乙己“坐着用这手慢慢走”, 以至小伙计平看了去, 竟“全没有人”, 孔乙己成了“半个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半”字的语义:孔乙己肉体的一半已死了, 而灵魂的一半还继续留在人世间受人嘲弄, 受人侮蔑, 孔乙己的生活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孔乙己就这样在“半”字人生中匆匆谢幕 , “半”字含义的背后正是孔乙己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边缘化“半”字人生的写照。

鲁迅作品的深刻就在于此, 以一个人的“半”字人生, 写尽了一个社会的满目悲凉, 上世纪中国冷漠麻木的病态社会和炎凉世态令人寒彻心骨。

2.还原作品的文义

文章的寓意往往通过意象、隐喻、象征、描写等手法, 借助艺术形象表现出来, 所以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 只有通过文字将寓意还原, 才能达到深刻挖掘文本主旨的目的。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笔记体散文 , 全篇营造了月夜静谧的意境, 看不到一般人被贬官的挫折、苦痛和郁闷只看到夜晚游历时的快乐、闲适和豁达。此文看似单纯写景表现作者的“闲”, 实则是寓意深远。如何使学生把握文意? 就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作者心境去还原, 就会发现“闲人”, 在这里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 而是饱含了复杂的意味。表面上作者自嘲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 闲来无事才来赏月的, 实际上, 月色处处都有, 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够欣赏它。作者在此表达的意思是微妙而复杂的, 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趋炎附势, 奔走钻营, 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 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一个“闲”字寓意的还原, 是作者那潜藏在暗处的安闲自适豁达乐观心境的体现。

3.还原写作的用意

原始意图是文本作者在作品中对现实生活所作的最初审美体现, 是文章的主旨, 是文学教育需要解读的“源头”和“根本”。了解作家创作过程, 引入作者后来的相关看法, 恰当地运用知人论世, 这些都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原始意图。

《猫》是郑振铎发表于1925年的作品 , 是郑振铎作品集《家庭的故事》的首篇。文中叙写了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 第一只猫病死, 第二只猫被外人掠夺, 第三只猫被冤屈而死。与之对应的是“自此, 我家好久不养猫”, 而课文却还有“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一句话, 这是为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还原作品的用意。究其内心, “自此, 我家好久不养猫”的含义是因为曾经拥有的“新鲜与快乐”无端失落而下定决心不想再品尝失去美好事物的痛楚;而“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的含义则是因为全家人误解、冤苦、害死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在心中留下负罪感, 觉得永远愧对这种生灵。如果说“好久”表达了“我”因为守护不住生命内心而十分痛心与惋惜的话, 那么后者的“永不”则抒发了决然毅然的情绪, 内心的痛悔之意完全被递进, 被深化了。

作品语义、作品本意及作者写作用意的还原,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追本溯源, 探幽发微, 在学生综合把握文本的基础上, 有利于达到深入挖掘文章主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金保.遵循阅读规律, 提升阅读效率.语文教学通讯, 2007 (3) .

[2]亓成功.关于阅读教学“起点”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 2007 (3) .

[3]孙建平.有效阅读, 本色语文的价值追.语文教学通讯, 2007 (2) .

[4]王传霖.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意义探索.中国校外教育, 2007 (2) .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家》 篇9

一、社会力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 它们无形中形成了很多力的对抗。如何协调这些力的不均衡, 是人生存必须面对的问题。处理好生活中的力学, 人生活就会舒服适应;而相反试着去冲破这张制度的大网, 往往要付出很大的牺牲。

《家》中有很多力的对抗, 主要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关系, 特别是反映了一个旧式家族如何走向衰落的过程。高氏家族有着庞大的支脉, 关系很复杂, 所以力的关系也很复杂。较力的对象很多, 也就注定会有很多冲突。有些力的抗衡是明显的, 有些则是隐藏的, 让人捉摸不透的, 需要去仔细分析的。但是大体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 横向主要是指家族中同辈人之间力的较量;而纵向则主要是指不同辈分之间的抗衡。高家主要的力量对抗方式是纵向的, 特别是旧式家族中不合理的一些制度对年轻一辈的戕害, 当然后世的年轻人也在不断地思考反省, 并试着去抗衡旧式家长制。

社会中力的对抗是一种永恒, 不仅《家》中有所体现, 我们当今社会也是很有代表性的, 我们现今社会在制度方面同样存在很大的缺陷, 也有很多青年去不断试图改变社会不良的部分, 但这个转变要付出很多鲜血或者智慧, 而《家》只是社会上一个很小的缩影, 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 视野要宽阔一些。

二、性格符号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把书中每个人物的性格作为一个符号去理解, 体会他们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反应, 了解他们的行为, 人物的鉴赏会变得鲜活有力。

《家》中人物十分丰富, 每个人的行为不尽然相同。有些人物的性格很鲜明, 有些人则十分稳重, 还有一些人则是随波逐流等等。这些人物的性格都是人性的反映, 有些人在生活的浪涛中丧失了基本的人性, 变得如狼似虎, 经常会出现“吃人”现象, 如书中的高老太爷, 他是一个旧式家长, 他的性格十分执拗, 他认为自己就是家族中的神, 一切都要听从他的安排, 所以才酿成了一系列的悲剧, 鸣凤因为他的安排投湖自杀了, 婉儿很小就成为了冯老太爷的姨太太, 觉民差一点就失去自己的幸福。其他家长有时也是很荒唐的, 如造成觉新与梅表妹的悲剧的则是钱姨太与高氏的矛盾;陈姨太的迷信, 让瑞珏处于不佳的生育环境而死去, 这些都是家长制与愚俗的弊端。

性格的不同, 往往导致人物关系发生重要的变化, 人会为了社会上的位置、事业、功利等关系, 做出一些有悖于人性的矛盾选择。环境不同对于人的性格也有重要的影响, 旧式家族制中培养出来的年轻人, 往往家族观念十分浓厚, 他们不会过多地怨恨家长给他们带来的戕害, 而且也注意与兄弟姊妹维系好关系, 这个典型是觉新。

正是这些不同的人物性格符号, 展现了社会的万千变化, 《家》中的人物性格符号还是有些局限的, 所以我们研究每个人的性格, 离不开大的社会背景;当然不同人物的性格, 也造就了他们在社会中的不同表现。

三、行文美学

行文的美学原理造就了文学家不同的写作思路, 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文学风格。在阅读的过程中, 这些美学原理也是我们鉴赏的重点, 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这些原理, 他们的文章会更加出色。

一部文学作品, 要想能够流传久远, 必须能够给人的思想带来震撼, 而这样的文学作品多数是悲剧。悲剧能够让我们看到社会的黑暗, 能够看到人性深处的缺憾, 体验人在特殊环境中付出的巨大代价, 我们的心灵也会受到启发与感染。

典型性也是《家》的一个重要美学特点, 高家是那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家族中的“叛徒”们也是符合那个时代的发展需求的, 因为随着新学的发展, 觉新三兄弟以及琴都接受了一部分新文化, 还有梅表妹, 她曾经自己说过, 自己在旧式家族中受到了他们的戕害, 所以对于新文化中关于家庭这一部分深有感触, 当然长辈中也不乏克明这样的留学生;陈姨太则是传统迷信的典型代表, 尽管高老太爷看似是家族的最高统治者, 其实陈姨太往往是其背后推波助澜的推手, 她经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建议, 如高老太爷生病的时候, 她先是祭拜天地, 后来又请来巫师进行捉鬼, 又提出要瑞珏到城外去生育, 给高老太爷修假坟等, 这些迷信尽管很多人骨子里是不信的, 但他们唯唯诺诺, 任由人摆布, 其实他们相对于陈姨太更加可悲。

余响也是让《家》变得扑朔迷离的一个重要美学手法, 它让作品有很多想象的空间。《家》客观地呈现了旧式家族的弊端, 以及人物性格的缺陷, 作者没有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与手段告诉大家, 所以小说中很多情节都没有彻底展现, 如觉新后来的生活, 觉民与琴之间的爱情, 觉慧闯大上海的结果如何, 这些都是让我们为之着迷的。我们试想觉新或许一直唯唯诺诺到终老, 成为了另一个高老太爷, 或者是有所觉悟, 但又无法摆脱旧家族的束缚, 而成为了子女受害的诱因, 最终他可能会因精神压抑而自杀;觉民和琴的爱情不会一帆风顺, 高家的家长依然会不折不挠地阻止他们结合在一起, 而觉民和琴可能采取更加强硬的对抗;觉慧可能在上海获得更多的新知, 进而积极参与政治, 成为一个职业政治家, 或者只是在上海谋生的一员。

当然作品中还有很多美学思想, 我们只是选了一些重要的, 它们有助于同学们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希望同学们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渗透这些思想, 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有声有色, 丰富多彩, 感人身心。

摘要: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家》呢?我们可以从社会力学、性格符号、行文美学三个角度着手。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社会阶段的一些现实, 这些事实依然具有现实效用, 值得学生去深入思考;书中的人物有其自身的性格特点, 我们应鼓励学生体会人物的性格符号作用, 明白人物的行为与性格之间的关系;最后是从行文的美学角度出发, 让同学们享受悲剧、典型性还有余响等艺术带来的震撼效果。

引导阅读论文 篇10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写于1934年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也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但阅读小说的是初中生,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十五六岁孩子而言,要把握主题,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来阅读这篇小说呢?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初读:厘清脉络,复述情节

所谓复述,就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内容叙述出来,它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常用的一种方法。

课前,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本文,提示学生注意理清脉络,掌握故事的来龙去脉。在整体通读一遍的基础上,鼓励小组讨论概括,整个故事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下来,达到初读的目的。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复述时经常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缺乏创造性的复述能力。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 引导学生改变人称,创造性地复述

本课的主要人物是翠翠、爷爷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以这几个人物的口吻来复述。复述过程中要学习本文对人物的刻画方法,学习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增强故事的可读性,提高复述的质量,借此启迪学生的心智。当然,变换了角度的复述难度增大,在复述时,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指导与点拨。

2. 引导学生补充情节,创造性地复述

课文中有很多情节是空白的,教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扩充空白情节。很多内容课文并没有描述,学生当然可以对这些情节进行合理设想。

引导学生创造性表达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不要让学生单纯地复述,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

二、再读:把握故事的环境与人物性格

环境是人物生存发展、情节变化的背景,每个小说都有其独特的环境,而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和环境描写又是密不可分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文学就是要描写“环境怎样影响人”。因此,注意环境描写对人物性格的衬托作用,是阅读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再读文本时,让学生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课文中这样的句子有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画面,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与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例如文中对山水的描写:“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在这里,沈先生以极其细腻的笔墨,充分地展示了湿润透明的湘西美景,而翠翠,正是这个典型的环境下典型性格的代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样的纯净的环境中生存的人,自然会“重义轻利,守信自约”,翠翠这个名字也是来自于这样的环境,所以说是一个“近身的名字”。她是大自然的女儿,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是把她放在一个自然的天地中去写的。在小说的开端,作者写道:“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她的身边,除了相依为命的爷爷,能与她作伴的就只有那只渡船、那条黄狗、那座白塔和周围的山水了,而就是这样的一种环境,造就了翠翠内向、纯洁、沉静、害羞和富于幻想的独特性格。

人物,离不开她所生长的环境,离开了环境,人物就失去了生活的土壤。所以,在复述情节与把握环境描写的基础上,天真活泼、充满灵气又善良可爱的翠翠;淳朴忠厚的爷爷;明事明理、正直耐劳的天保大老、傩送二老兄弟便一个个跃然纸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形象天然朴素,来得自然,让人只有慨叹的份!

三、深读:寻找悲剧的原因

本书讲述了一个优美而有些感伤的故事,那么教师一定要追问学生:这个故事为什么会有着凄凉的结局呢?每个人都那么善良单纯,每个人都视名誉如黄金,每个人都在自然的怀抱中以真诚待人,那么,为什么他们之间也会产生悲剧呢?

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次阅读文本,互动质疑,寻找答案。很快就会有同学发现沈从文先生的一句话:“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找到了这句话,就要找出文本中到底有哪些“不凑巧”,找这些“不凑巧”过程,是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关键。

例如,第一个端午节,翠翠见到了傩送,从而心上有了牵挂,但第二个端午节,偏偏不凑巧,傩送不在家,天保见到了翠翠,起了爱慕之情。第三个端午节,翠翠再去顺顺家,不凑巧竟然半路里杀出个王乡绅的大小姐,要与翠翠争傩送,翠翠的心乱了。傩送过小溪要摆渡时,翠翠可以有和傩送交流的机会,但她太害羞,竟然跑了,这个不凑巧为以后的悲剧又加上了一层铺垫。

找到这些“不凑巧”,好像对文本的探寻可以画上完满的句号了,但我们可以继续刺激学生思维的深度:这些产生悲剧的不凑巧也是作者故意这么设计的,那沈从文为什么不能设计成凑巧,设计成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为什么一定要设计成悲剧呢?

问题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一部《边城》的问题了,而是要不得不“知人论世”,深入了解沈从文先生本身了。

四、扩展阅读,了解沈从文及其美学理想

扩展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拓展与提升,教师可利用学生放假回家的时间布置任务,从网上摘抄关于沈从文的生平及评论,为我们的阅读提供广度与深度。

返校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补充,组内形成统一书面总结。

在班内,共同讨论沈从文的经历,找出其作品与现实的关系,通过探讨,不难发现,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社会十分动荡和黑暗的时代,作者通过《边城》的描写,表示对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希望有一个宁静、美好的世外桃源出现。“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爱’字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说明。”小说中他努力塑造了一个个纯美的人物形象,尽最大力量去充分体现他所追求和热爱着的人情美与人性美,以对抗现实中的残酷与丑恶。他的作品是他理想的化身,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不可化解的,他最终还得面对现实。而现实,不论在都市还是乡村,他所见到的都是由于近代文明所造成的道德沦丧,人性泯灭。这些,使得《边城》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悲剧美。

五、重读经典,综合剖析

我们已经深入地把握了文本自身,又比较深刻地了解了沈从文及其写作中的一般规律。那么,再回到《边城》,《边城》中沈从文就是极力塑造一种美,一种人性的纯美,这种美,不是高不可攀的,不是华丽的,不是高雅的,不是雕琢的;美在率性真诚,美在坦荡自然,美在自由自在,美在一切自然古朴而又充满活力的生命力之中。《边城》的悲剧设计,其实就是沈从文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和对残酷现实的不满的矛盾反应,这个矛盾是无法化解的,所以悲剧也是无法避免的。

另外,可以阅读《从文自传》《湘行散记》《三三》《萧萧》《长河》等名篇,对沈从文的创作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的引导,从《边城》出发,全面了解体味小说三要素后,再到作者自身经历、理想等诸多因素的探讨,最后再回到《边城》文本的拓展理解,学生们对沈从文和《边城》都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学生们的理解力也有了一个量的提升。

谁来引导儿童阅读 篇11

在出版行业,政府主管部门与出版人也正在积极应对常态化发展新形势。而少儿出版作为我国出版业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的门类,再一次受到关注。少儿出版受关注不只是因为发展潜力大,更重要的是,少儿出版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一代人的精神生活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正因如此,近几年,政府主管部门从政策层面强化了行业的专业性引导,加大了对少儿出版物市场的整治力度,并对出版社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少儿图书进行曝光与处罚。2014年年底,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了全国少儿出版工作会议,重点研究部署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儿出版、促进少儿出版繁荣发展的举措。在主抓内容生产方向的同时,也加大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力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除了在“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全民阅读活动中,把少儿读物列为了重点,更是在2014年启动了“百社千校书香童年”活动,并大力推动儿童基础阅读工程。

而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引导作用的出版人,更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在这方面,少儿出版人的道德感和使命感要更强。正如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在采访中所说,现在阅读环境是越来越好,有好的环境一定要把好的读物配备进去,所以我们出版人的责任就是以专业的态度、职业的良心和素养,对我们出版的每一本书都认真对待,绝不辜负读者的信任。

引导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 篇12

一.让学生带着语文的眼光阅读

1、品味读物的语言特点

面对读物, 首先感知的是一个个字词, 一句句话。如果我们仅仅感知文字带给我们的内容、思想, 这只是泛读。我想, 在阅读时, 如果我们带着赏析的眼光去感受文字, 则会给我们在阅读时带来另一种乐趣。赏析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个好的字、词;可以是一个描写生动的句子;可以是一段富有哲理性的话;可以是一句节奏感很强的话……面对这些点, 我们在阅读时可以稍作停留, 品一品, 玩味一下。这对我们平时的遣词造句是大有好处的。

2、感受读物的结构顺序

在阅读时, 我们大多数人只是随着作者的思路“一路向下走”, 而不大去考虑文脉或作者的思路。如果在读文章时或读完一篇小文章后, 对所读过的内容, 围绕其结构或顺序思考一下, 就会发现作者的行文是有内在规律的, 而这恰恰是我们在写作时所需要的。如今, 许多学生在讲话或写作文时, 思绪较乱, 往往是缺少这方面熏陶的原因。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 行文的结构、顺序, 其实就是那么几种方式, 如果我们经常带着这样的眼光去阅读, 会无形中使我们的写作更有条理。

3、把握读物承载的信息

如果说写作的核心能力是描写的能力, 阅读的核心能力, 则是概括能力。我们平时在阅读时, 往往只求对读物所写的内容作一个大致的了解。当然, 泛读也就够了, 但如果我们在阅读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这必然能快速地提高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在阅读时, 我们可以对读物中事、理、情、景经常练习用一些关键的词句加以概括, 如用笔在原文中做一些圈点勾画, 或适当地做一些旁注。

4、体悟读物带给自己心灵的感受

读书对我们的影响是立体式的, 作为学生, 应该广泛地阅读。中国的书籍浩如烟海, 我们可以从那些优秀的经典作品中吸取养分。但事实上, 我们不能穷尽所有的读物, 也没有必要。读书, 除了可以使我们扩大知识面外, 更主要的是引发我们思考。阅读, 应是用我们的体验同作者思想碰撞的过程。因此, 我们在阅读时, 要结合自己的体验, 不断地同作者进行交流。对于作者的观点, 我们可以认同, 也可以怀疑。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 通过调整、思辨、完善, 从而生发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或认知。

如此引导学生读, 有点等同于“精读”。面对读物, 我们并不要求学生都这样按以下几方面去做, 我想, 只要在阅读中, 有这样一种意识, 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将是大有裨益的。

二.不同文体阅读策略

1、写人叙事文章的阅读

此类文章往往通过对事情的记叙来说明一个道理或塑造一些人的形象。在阅读时, 我们不仅要把握好记叙文的六要素, 还要搞清楚人物的主次关系。同时, 围绕人物, 我们要关注语言、动作、神态、外貌、语言、细节等描写。

2、说明文的阅读

说明文可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 我们阅读时要用说明文的一套术语来解读。一般我们从五个方面理解, 即说明对象特点、说明方法 (要弄清每种说明方法的特点、作用) 、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主要是平实、生动两类) 。

3、议论文的阅读

阅读议论文, 首先要明白一些基本的概念, 如什么是论题?什么是论点 (分论点) ?论据、论证方法有哪几种?论证的思路一般怎样? (多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 其次, 在阅读时, 要分清哪些是观点句, 哪些是支撑阐述句?哪些是论据叙述, 哪些是分析阐发句?

4、其它文体的阅读

文体的分类有“三分法”和“四分法”。还有些文体如新闻, 我们可从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切入;戏剧, 我们可以抓住矛盾冲突来分析;诗歌, 可以抓住意象、隐喻等进行赏析。

上一篇:软弱破碎岩层下一篇:动画设计中的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