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克服紧张论文

2024-10-11

引导学生克服紧张论文(精选9篇)

引导学生克服紧张论文 篇1

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下, 中职学校为生存发展纷纷拓宽招生渠道, 扩大招生面。如今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 上课不注意听讲, 平时厌学贪玩、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与要求, 老师们都抱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不好教了。中职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厌学情绪或倾向, 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的积极性, 成为中职教育教学首要攻破的重点与难点。

厌学是后天所得, 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 产生厌倦情绪, 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以及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对中职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厌学心理普遍存在。不管是优等生, 还是差等生, 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 只是表现程度不同。引导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必须对学生厌学做出全面、深入的心理分析, 进而采取正确的对策。

一、厌学的行为表现

1. 消极对待学习远离学习活动。

由于现代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电脑游戏、娱乐等方面, 使得学生讨厌学习。在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下, 学生勉强学习, 却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因此有的学生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谈到学习就头痛, 听到考试就害怕, 看到作业就心烦。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对于在学习中常伴随着不愉快体验的学生来讲, 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 才能找到快乐。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一般不愿做作业, 不认真听讲, 经常违反课堂纪律, 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 有的干脆弃学出走和辍学。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 常故意抵触。

2. 认为读书无用, 不会学习。

面对社会上的用人不公、分配不公现象, 使很多学生认为学得好不如家里有关系好, 这种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 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干脆不学习。另一方面, 在厌学者当中除极少数外, 大多数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是想学习的, 但由于多年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得学习方法不对头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学习, 往往对着书本不知所措, 坐着发呆, 对学习感到无能为力。

二、形成厌学心理的原因

1. 学习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呆板,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底子薄, 对学习感到乏味, 学习被动, 对学习任务只是穷于应付, 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现在中职学校采用的各科教材, 理论多, 实际操作少, 而且明显滞后。无论怎样精心设计安排, 其趣味性也无法与其他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使学生对学习缺乏新鲜感, 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厌学心理。

2. 意志薄弱、克服困难毅力差, 没有坚持学习的动力。

目前的中职学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庭条件优越, 从小娇生惯养, 说玩比谁都在行, 一谈到学习就注意力不集中, 反应迟钝, 记忆速度慢等等。面对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缺乏持久的动力, 造成厌学心理。

三、克服厌学心理的途径、方法

1. 激发学习兴趣、克服厌学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兴趣一旦被激发, 学生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的注意, 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科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目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 结合课堂教学穿插一些名人奋发读书的故事, 教育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展望社会对人的知识要求,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自觉刻苦学习。克服厌学心理。

2. 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克服厌学心理。

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处于一种枯燥无味的心理状态, 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因此,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采用先进教学手段, 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形象、幽默、逻辑性强、重点突出, 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兴奋起来, 注意力集中。教师还要经常使用幻灯、投影、实验、录音、录象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适当减少笔记和作业负担, 把学生从练习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激发他们的自尊心, 如:学生偶尔答出一道题, 提出一种见解, 教师都应有意识的表扬, 使他们看到希望, 树立信心。

3. 增强信心, 纠正厌学心理。

信心是前进的源泉, 进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学习上, 气可鼓而不可泄, 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机会, 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 厌学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 若教师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 创设情境, 让学生成功,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 增强信心, 克服自卑, 纠正厌学情绪。

4. 加强心理疏导, 克服厌学心理。

厌学本来就是一种心理失衡, 产生厌学现象, 其他心理方面的因素起着相当大的影响, 比如自卑、焦虑、孤僻等, “解铃还需系铃人”, 因此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多与学生谈心聊天, 使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 才是去除厌学心理和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

中职学生厌学不仅仅是个别问题, 应得到广大教师同仁乃至社会的关注。厌学心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产生的, 产生原因也十分复杂, 行为表现多样化。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 给予科学的教育, 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 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引导学生克服紧张论文 篇2

一、紧张心理状态的影响

紧张心理状态不论在生活中还是歌唱中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正常工作,在声乐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种情况:有的学生歌唱欲望非常强烈,他们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但是由于演唱时精神过于紧张,以致平时所掌握的歌唱技巧和方法得不到正常发挥。

声乐心理学表明:声乐艺术是以音乐和语言艺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为了充分表现艺术,除嗓音技巧外,还需要智力的援助。情绪和情感、感觉和知觉、爱好和性格特点,都是属于人的心理现象。声乐也不例外,同样受着心理现象的影响。因此,歌唱时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学习者克服紧张心理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有的学生在考试后回忆到:站在舞台上,双腿不自在地颤抖,感觉全身神经都紧绷着,面部表情僵硬,完全不能正常发挥等等。

二、造成紧张心理的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情绪紧张,致使原来已经形成的熟练动作,不能重新回忆、再现,通常称之为“怯场”。“怯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客观环境和思想压力。这里的环境主要指表演场地的不适应而产生某种心理压力;思想压力主要指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导致紧张、怯场。

三、如何克服演唱中的紧张心理状态

歌唱虽然是由人的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共同参与下的身心整体状态,但所有这些运动都是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控制并将它们协调起来的。

在演唱中,对表演环境的适应主要可以采取多排练歌曲、多熟悉场地。在表演之前,要假想一些可能出现的现场问题,并一一做好记录;同时要能和伴奏配合熟练,注意自己的听觉,不因场所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针对思想压力,首先学生要在学习中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音色,树立正确的训练方向;其次在学习中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心里想着“我要唱”“我能唱好”,那么即使你的嗓音条件不是很好,但与老师的配合却会很协调,学生自己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也会进步很快;再次,要经常主动地去请教优秀的学员,主动地去学习别人是怎样表演的,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与他人的不同,取其精华,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来克服自己的紧张心理。

所有事实均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只有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会对克服演唱中的紧张心理有所帮助。

克服紧张的妙计 篇3

不要试图掩饰你的紧张,你要做的是直截了当

当我们一家迁到新居之后,我女儿开始和住在附近一幢别墅里的小女孩玩耍。一天晚上,我穿著一条褪色的牛仔裤和一件旧T恤去那里接女儿回家。苏珊,女儿朋友的妈妈,打扮得就像一个时髦的模特,邀请我进家。只见硕大的客厅里面摆满了古董和油画,就像一座现代博物馆。

我就站在原地,瞬间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一股紧张之感油然而生。注意到我的不自然,苏珊问我怎么了。我极力想掩饰我的感受,可是事与愿违,我显得更加紧张了。沉默了一小会儿,我直接开口,说出了我的感受:“其实,我只是被这所房子的辉煌惊呆了!”

苏珊笑了:“不必担心,我认为心理医生能够调节好自己的心情!”我听完放松地笑了。我相信是我的直率使彼此都感到更加放松,所以我们一直聊了半个多小时。

由此可见,极力地去掩饰自己的紧张,还不如开门见山。所以,直率一点,这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只要迈出第一步,紧张就会烟消云散

一位世界体操冠军坦言在大赛前也会紧张,但是他有这么一个诀窍,就是比赛开始后,认真做好第一个动作。

本尼,我的儿子,告诉我三天之后就是法学院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了。“我非常紧张,爸爸,我甚至都不能理解书上的话了,”他告诉我说,“我知道我会不及格的,我看我最好还是放弃吧。”

我告诉本尼,无论多么紧张,他都必须保证手中的笔在两小时的考试时间内不闲着。我告诉他不能因为紧张而无动于衷。

“假如我写不出什么有意义的东西来呢?”本尼问。

“那就随便写,即使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两周之后,本尼回来了,他的考试成绩是A。他说,当他写下第一个答案时,就明白接下来的事会很简单。

没错,就像一份报告的开篇之句,或是游泳时划出的第一划,抑或是那位体操冠军所言的第一个动作一样,一旦你开始了,迈出第一步,你就会发现你做的会比想象中要好很多,那时的紧张根本不能阻挡你的脚步。

巧妙变换焦点,给自己一点缓解

一旦因为紧张使你的大脑一片空白时,你该说些或者做些什么呢?

诀窍就是,使别人成为会话的焦点。

问一些问题,诸如“您对什么什么感兴趣吗”或是“您能给我再详细讲一讲这个吗”?此时,大部分人就会落入你的“圈套”,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洗耳恭听他们的话了。

以我的经验之谈,心理医生会经常这么做。有时候,在给患者诊断时,我发现我没有什么好办法立即解决他们的问题,我需要时间和对病人的了解。但是,患者的追问时常让我陷入紧张的境地。这个时候,我就会使出这招“撒手锏”,让病人多说一些,我只是倾听。这样,我可以缓解一下自己的紧张压力,也可以多了解患者的情况。

如果,我能巧妙地用这招,那你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

把自己的紧张化成一种力量

我受邀去电视台做节目。在一次聊天性质的节目里,主持人安排我和另外一位心理学家之间展开讨论。可就在讨论刚刚开始,我的这位嘉宾搭档就开始拆我的台,说我简直就像一名听众,根本不像一位专家。这种轻蔑让我怒不可遏,但是紧张之感让我在几十秒内无动于衷。台下有观众笑了起来,一瞬间,我决定抛弃“谦恭的学者”给我带来的心理束缚,把精力全部用来与这位专家的较量上,把原来的紧张感全部化作我慷慨陈词的力量。突然间,我感到浑身都充满能量,把那位专家驳得体无完肤。现场的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相信自己,给自己表达的勇气会帮助你克服紧张带来的消极感受。一旦你化紧张为力量,你就能够变得很强。

不要和别人攀比,要接受自己

或许你感到比不上别人是因为他们比你更加自信,更加成功,更加有天赋,更加有魅力。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能和别人做得一样好的秘诀就是接受自己。

当科恩还是一个学生时,与生俱来的小儿麻痹症使他苦不堪言。他没有朋友,因为他根本不想交朋友。他觉得全校的同学都在嘲笑他。科恩把全部的情感都写进了日记。日记本是他所感受到的伤痛、迷惑、孤独和不安全的集合体,也是记录着他梦想的碎片、愤怒和憎恶的点滴。

接着一件糟糕的事发生了。科恩在一次晚饭后,将日记本落在了学校食堂外的衣帽间了。那可是公共场所,也许某个人正在翻看着它,很快就会发现科恩内心中的秘密。

科恩就像遭到电击一样,拖着一条腿,跑了回去。可是日记本已然不在了。

好几周过去了,科恩放弃了寻获日记本的希望。一个月后,科恩把外套挂在了那间衣帽间去吃晚饭。回来的时候,他看见了自己的日记本——那本棕色的、破烂不堪的日记本!他快速地翻看着纸张,一页信纸悄然滑落到科恩的脚下。

科恩捡起它,只见上面写道:“愿上帝保佑你。我的经历和你极其相似,只不过我没有记在日记里。我想说的是,你不必去和爱因斯坦比智商,也不必去和梦露比容貌,更不必去和总统比地位。那样做只会让你失去生活的勇气和动力。尝试着接受自己,你就会被别人所接受!”

科恩把这句话当作人生格言,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现在,科恩和我坦言,说他再也没有被莫名的紧张所困扰,因为他知道自己能和别人做得一样好。拥有了朋友,拥有了家庭,拥有了事业,科恩现在是家喻户晓的名人。

你看,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其实,所有关于消除紧张的秘诀都可以归结为一句已经提过的话:接受自己,紧张就会随风而去。

(图/刘宏 编辑/袁恒雷)

引导学生克服紧张论文 篇4

一、学生的厌学心理主要表现

1.为他人而学。他们内心的一致感受是, 自己根本不想学习, 但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又不得不学, 觉得是为别人而学。

2.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 烦恼、苦闷, 一提到学习就觉得痛苦, 觉得学习是一件毫无乐趣可言的事情。

3.逃避学习。他们试图逃避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情,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愿意花时间写作业、不愿意参加考试, 甚至为躲避学习离家出走、自杀, 等等。

二、学生厌学在行为上的主要表现

1.没有成就感。成就感是一个人坚持某项工作的重要动力所在, 如果屡遭失败, 则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 即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使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差, 无法完成学习的要求, 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 降低学习动机水平。

2.丧失学习兴趣。每个人在自己感兴趣或具有个人意义的领域, 自然会投入时间、努力和精力。兴趣是个性倾向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个人力求接近探究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与倾向。学生对某一课程感兴趣, 则会产生学好这一课程的兴趣动机, 若没有兴趣或兴趣不大, 就需借助外力促其学习。

3.人际关系不良。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 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较差, 不能正常地与同学进行交往。经常与同学产生矛盾, 不能很好地处理, 最后导致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交往, 缺乏同龄伙伴的关心, 从而感到在学校没意思, 因此产生厌学心理。再者有些年龄较小的学生因受到大同学的威胁而又不知该如何处理, 从而对学校生活产生恐惧, 开始逃避上学最终也会产生厌学心理。结交不良朋友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学生在学习期间社会交往群体的好坏非常重要, 一个群体对于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这个群体成员的学习状态。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结交的是一个消极的群体, 那么在这个群体中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感受就会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感觉, 在这种环境中的学生就会产生不爱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的想法。

4.学习负担过重。尽管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学业负担仍然过重, 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如何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学习动机是人生来就有的, 是个人在良好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或能力。即使是那些看起来丧失了学习动机的学生, 也可以重新获得这一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帮助学生确立恰当的目标。强调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 而不是显得比他人聪明能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 这在很多教师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 学习中总是有失败者的。持这一观念的教师不妨改变自己的评价方式和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如果按照单一的目标要求, 用传统的考分评价, 则肯定有一部分学生的分数较高, 而另一部分人分数较低。如果给学生制定个人化的目标, 进行纵向评价, 使每个人的参照对象是他自己, 以学生在学习中有没有进步作为评价标尺, 淡化横向的学生之间的比较, 则会让更多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而不是在横向比较中的担心、焦虑和自卑。

2.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归因倾向。归因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进行分析推理, 寻找其产生的原因。归因理论家韦纳指出, 归因是人类动机的主要来源, 归因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四种类型:能力、努力、难度与运气。学生中存在不同的归因倾向, 一些学生倾向于把学业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把学业失败归因于努力和运气。这类学生容易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观念, 认为只要肯努力下工夫就可以学好, 而遭到失败只不过是偶然的事情;另一些学生倾向于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己没有能力, 认为努力也没用, 只好碰运气或靠人帮助。这种归因倾向的学生易形成自卑心理, 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 这种无能感很容易泛化, 往往一门学科的失败就使得这类学生认为自己在所有学科上都是无能的。从这里可以看出, 归因因素中的努力因素对激发学习动机有重要作用。因为努力因素是受意志控制的, 所以我们应当尽量使学生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到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上,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 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班级学习氛围, 教师应真诚地接纳每一个学生。对于那些考试成绩较低的学生, 尤其要呵护他们的自尊心, 并尝试各种方法让这些学生不要认为自己对学习无能为力。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合作而力争进步的气氛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十分有好处。在集体生活里, 培养学生在班级和学校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学校生活的愉快, 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活动机会, 如郊游、运动会、劳动实践等, 培养班级凝聚力和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篇5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生、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 而班主任更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班级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自信心的培养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 而自卑心理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自卑产生的原因

(一) 过度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由于中职学生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 往往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他们特别看重如教师、父母、同伴等给予的评价, 并且很容易把他人的消极评价不由自主地转化为自我否定的评价, 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而失去信心, 产生自卑。别人无心的一句话, 在自卑的学生看来都是对自己的伤害, 甚至产生一些非常消极的想法, 要去教训别人或者自虐。

(二) 过于关注自身缺陷

用自己假想的缺陷, 以点盖面地评价自己, 否定自己。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缺陷, 或显于外, 或隐于内。可是自卑的人总是盯住自己的缺陷不放, 并把它放大。

(三) 父母的影响

有些父母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一味的否定他, 经常指责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特别是有些孩子有些小的缺陷, 父母不但不鼓励他反而在公共场合与外人讨论孩子的问题, 这些都极易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 导致严重的自卑心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很多时候家长是越努力越用心, 孩子却越学习不好, 甚至变成问题儿童的可能性越大。凡是家长努力的程度超过孩子努力的程度, 孩子几乎都会出问题。

(四) 成长环境

出生及生活的地方, 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社会地位高低, 以及成长过程中的重大负面事件, 特别是长期经历挫折而得不到摆脱的个体, 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一个家庭里面, 如果家长跟孩子的关系是很民主的, 他们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 是平等的, 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后各个方面都会很健全, 即使不一定成为卓有成就的人, 但多半不会出现大问题。如果家长跟孩子之间的关系紧张, 相互之间互相敌视、互相不信任, 或者家长与子女之间变成拥有与被拥有、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那么孩子百分之百会出问题。

(五) 学校集体环境因素

人格的基础是自尊、自信。而自尊、自信单凭自己是不能建立起来的, 中职学生都特别敏感而多疑, 他们的自信依靠外部的评价来获得。同学无意的一句话可能会伤害到那些自卑学生的心;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 这些学生都会产生一些想法。

大多数班主任注意到了学生的心理自卑的存在, 但没有采取措施, 努力改善。因为他们认为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家庭造成的, 十多年都是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 要想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让学生改变往往很难, 认为要想改造这种扭曲的心理, 只有换一个家庭环境而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为本”的思想指挥着教师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的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

(六) 文化因素

在西方社会有个性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特立独行, 个人至上, 每个孩子都喜欢在穿着、观念等方面与众不同, 整个社会也很欣赏这种有个性的东西, 这样就形成这样的认识:我是最棒的, 我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文化里就不易形成自卑心理;而在东方社会尤其是在我国, 提倡集体主义, 个人必须跟从集体,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你就是异类, 就是病态, 就会被集体排斥, 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二、中职学生自卑心理的主要表现

(一) 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总是看轻自己, 也就是说对自己评价过低, 这是自卑的实质。有一个学生叫小路, 这个男生平时沉默寡言, 个性较懦弱, 朋友不多, 但热爱劳动, 对老师有礼貌, 他的妈妈管教较严, 平时能基本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但总的说来在班上属于学习成绩不好那一类。因为班里男生很少, 所以女生喜欢开他的玩笑, 有一次, 他理了发, 头发很短, 那些女生就开他的玩笑, 说他像刚从牢房里放出来的。小路当时并没有生气, 他只是微微一笑, 然后马上叫那些女生不要笑了, 说只是理了个发, 有什么好笑的。有个女生当时就说他长得好丑, 可能是针对他的发型, 他就有点生气了。过了一段时间, 班上有个女生说他丑, 说他身上臭, 他觉得受不了, 就想揍她, 可是, 他最终还是克制住了。这位学生小路的内心不够强大, 心胸不够开阔, 归根结底还是对自己缺乏自信, 对自己的外貌缺乏正确评价。

(二) 由于自卑心理存在, 觉得自己“一样差, 样样差”

这个特点是指中职学生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自卑情绪容易影响到自己的其他方面。如一位男同学, 因身材不好产生自卑, 并认为同学看不起他, 使他感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和交往能力均不如别人, 这就是不合理的泛化;具有敏感性和掩饰性。他们倾向于从别人的言行中“寻找、发现”于自己有利的评价;由于担心被别人知道, 对自己的缺陷常常加以掩饰或否认, 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

自卑心理严重的中职学生, 有以下心理缺陷:

(1) 自我形象评价不稳定。常把自己封闭起来, 以掩饰自己的弱点。

(2) 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普遍缺乏竞争意识。

(3) 想象多于现实, 猜疑心重。缺乏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有严重的孤独感。

(4) 对一切事物敏感, 因而很容易遭受挫折。

三、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建立自信

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应该首先明确这样的道理:“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优点, 我们应该坦然地接受学生的优点, 但也不忌讳他们的缺点。这样就能正确地看待他们, 在看到学生不足之处时, 也能看到他们的过人之处。

(一) 班主任应更新观念——“以班级学生为主体”

教育是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而重要阶段, 职业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重视技能训练, 同时发展心灵的平衡力量, 重视精神整体, 培养健全人格, 以求人生未来发展的金钥匙,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建立新的人才观, 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对部分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 应提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目标, 摈弃“唯分数论”。

(二)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宰相肚里能撑船”,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是班主任要有宽容、关怀的态度。如果缺乏对学生的宽容, 心与心难以沟通, 师生难合作和交流。班主任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学生, 包括他的优点、缺点。关心学生, 不只是教师和蔼可亲地面对学生, 而是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与评价学生, 经常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适时地进行表扬, 具体有效地帮助和教育他们。

(三) 正确认识自卑的利与弊, 提高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 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 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学生的自卑心理通常由某一方面引起, 逐步扩展到其它方面, 最终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了“此不如人, 彼亦不及人”的消极观念。因而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紧要之处是唤起学生自信心。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 善于体谅人, 不会与人争名夺利, 安分随和, 善于思考, 做事谨慎, 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 并且乐于与他们相处。一般来说, 中职学生往往对自己能做成功的事感兴趣。据此, 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长处, 为其创造施展才能的条件, 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功, 并及时给予鼓励。多次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们会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同样, 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 进而在其他方面也对自己有信心。

(四) 教会学生使用积极地自我暗示法——自我鼓励

学生应时常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 一定会的。”“大家都能做, 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也是人吗?”这种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 进行自助的方法。消极的自我暗示导致消极的行为, 而积极的暗示则带来积极的行动。每个人的智力相差都不是太大,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 就应不断地暗示自己, 别人能做的我也一定能做好。成功了, 自信心得到加强;失败了, 我们也不应气馁, 不妨告诉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 办法总比困难多。”

(五) 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提高自我评价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 (Andrew Carnegie) 说:“与人相处, 就如同在泥里挖金子, 你很明确, 你挖的是金子, 不是泥。如果我只是发现合作者身上的缺点, 那么我会一无所获, 甚至被气死。相反, 我知道每个人都有积极地一面, 这是我要发现的, 也许它像金子埋在土里很深一样, 但只要努力, 就一定会发现的。”自卑的人往往注重接受别人对他的不好评价, 而不愿接受别人的好评价。在与他人比较时, 也多半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越比越泄气, 自然产生自卑感。其实,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因此, 有自卑心理的人,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 提高自我评价, 要经常回忆自己的长处和自己经过努力做成功了的事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 肯定成绩, 以此激发自己的自信心, 不要因为由于自己某些缺点的存在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不能因为一次失败而以偏概全, 认为自己什么都干不了。

(六) 教会学生自我信任, 做真实的自己

卡耐基说:“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个独特的事物, 你应该为这一点而庆幸, 应该尽量利用大自然赋予你的一切。”自信心是过去获得很多成功经验的结晶。有自信心的学生比没有自信心的学生所定的抱负水平更符合实际;自信学生喜欢较困难的作业, 其抱负水平也高, 因而易受到失败的危险, 但是他们不会气馁。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 经不起挫折打击。一旦遭受挫折, 就很容易意志消沉, 产生自卑感。因此, 凡事应不怀奢望, 要善于自我满足, 知足常乐, 无论生活、工作或学习, 目标都不要定得过高, 这样, 就容易达到目标, 展现纯真的本质、真实的自我, 减少挫折的发生。

罗杰斯 (Carl Ransom Rogers) 说:“只要你能够坦然地说, ‘我是这样的人’本身就够好了。”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教师, 要想让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走出自卑, 我们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作为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 让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介入, 帮助学生走出自卑。最主要的还是转变个体对自身的评价, 让学生保持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发挥自身潜能, 选择自己的目标, 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黎阳, [美]卡耐基.健康心理/卡耐基中国读本[M].曾华编译,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4.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3]彭聃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引导学生克服紧张论文 篇6

现在的中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常用的方式,而且对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要求越来越高,阅读量大速度快,考试时题量大时间短。目前,在阅读理解方面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

1)做阅读理解题时,许多学生手握文曲星或手拿一本词典,一碰到生词就查,见一个解决一个,文章的意思是容易懂了,但这样的习惯不好,一浪费了大量时间;二不利于考试。因为在考试时既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学生查,也不准学生许携带词典查阅。

2)在英语考试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在做阅读理解题时一遇到较难文章就糊了,或者在做第一篇时感到难度较大就发懵,下面的题就都做砸了。问学生怎么会这样呢?学生往往会皱着眉头这样回答:看不懂,生词太多。

3)在英语考试过后,老师让学生分析试卷,经常会了解到这样的分析:考试时间太短,做不完题。究其原因,学生往往会告诉老师,某篇文章生词太多,耽误了太长时间。

确实,英语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而言,生词是一只大大的拦路虎。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呢?笔者看法是这样的:

1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中遇到生词是正常的,不要就此产生害怕心理。这个生词不见得会影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我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以多种方法推知词义,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还应告诉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不必太担心它会影响你对文章的理解,继续往下读,让自己的思路跟着文章的情节、脉络,人物情感的发展走,让自己暂时忘记那些字符本身的意义,而着眼于其承载的内容。也许根据上下文你就能理解它的意思;也许等你读完你就会发现无须知道它的确切含义,文章的意思你已明白,能准确答题了。而在平时的阅读中,除非遇到一个反复出现的生词,且这个词影响到你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才有必要查一下词义。假如一篇文章对学生而言生词过多,不查词典就读不懂那篇文章的话,只能说明那篇文章不适合他,另选一篇就行了。

2 改变阅读方式

阅读时遇到生词较多的文章怎么办?这时,解阅读题是用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的方法,还是两者并用,抑或以哪种为主,哪种为辅?我们建议学生改变阅读方式,不是从上到下先读文章再做题而是从下到上干脆先读题再有目的的去读文章。细节题就直接查找和它有关的部分读,主旨题就读前后段及每段主题句等方法。或者读了题之后再读文章,到这个时候,许多学生已对文章意思作者意图有大概的理解,已有了很强的推词、猜词能力。例如:Some resident in Beijing have towear white cotton masks to keep from getting the 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

"I wonder whether it's really necessary…as many experts have said people don't need to put them on in their daily lives."Said Wang Shuo, a 21-year-old university student.

To stop the spread of it, medical stations will be set up along main railway, road, and water links near cities, government sources said Monday.Similar step has been taken at airports to be on the look out for victims of the deadly disease.

Government offices have been asked to give more support to hospitals,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anyone else kept in dealing with this.

In order to stop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pharmacies in Beijing have been developing their own traditional Chinese ways to increase immunity.On Friday, the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ordered all travel agencies to halt tour group trips to Singapore, Malaysia and Thailand, which were put to the list of areas infected with SARS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owever, the ban doesn't appear to apply to individual or business travelers, a tourism official said.

() 1."them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refers to_______.

A.some residents B.white cotton masks.

C.SARS D.medical stations.

() 2.What does"similar step"mean?

A.setting up medical stations B.looking out for victims

C.wearing white cotton masks D.developing traditional Chinese ways

() 3.How many measures taken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A.3.B.5.C.7.D.8.

() 4.What's the meaning of"halt"in the sixth paragraph?

A.order.B.apply.C.stop.D.reduce.

这篇文章来自于《初三英语新评价》中,对初中学生而言有许多生词,遇到这样的阅读题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应这样,先读题再到文中查找有关信息。学生读题时就可知道这篇文章谈到了SARS, 方法等事情,再读第一、二段查到them,即可知它是指white cotton masks,从而答出正确答案B来;读第三段即可答出第二题的答案A来;从读第一遍来看,学生可以根据理解和防治SARS的常识先答出第四题;然后再回头读第二遍,整理之后应可答出第三题答案。

3 培养学生推断生词词义的能力

在阅读中要善于根据上下文,推断某些生词的意义,有哪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呢?

1)根据构词法来推断词义

掌握一定的构词知识会有助于我们的阅读。尤其是转化法、合成法、派生法、常见的前缀、后缀、词根等,记住这些方法和词素的意义,便可扩大词汇量,变生词为熟词。

例如:We have received an invitation to join the party.句中的invitation是生词,通过其动词invite, 以及-ation名词后缀,学生可以推知其为“邀请”这个意义的名词。

2)根据上下文的对比关系来推断词义

有时在文章中可能会同时出现某一生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对比关系来猜测词义。例如:I

it is true, we say"Yes", if it is false, we say"No".根据两组相对的词Yes与No、true与false,就能推知false是“错的”的意思。

3)根据文中解释推断词义

有时候,文中对生词给出了注解或说明,在阅读中应善于捕捉这一信息。例如:Teenagers, whose ages are from eleven to nineteen, like playing and watching football.从定语从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已经解释了teenagers的意思,就是十几岁的年轻人即青少年之意。

4)根据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断词义

He is so kind that he often helps the poor.本句中的kind是

生词,但根据对结果状语从句的理解可推知,kind即为“好心的”之意。

5)根据常识推断词义

例如:A mobile phone (手机) is a small radio.A radio sends a person's voice over a long way to another radio.通过对手机的了解,学生能猜出voice的意思为“声音”.

6)根据对英美文化及历史背景的了解猜测词义

如果学生对英美节日有所了解,那么涉及到英美节日的文章,他们读起来就可以猜到很多词义了。例如:In springman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celebrate (庆祝) Easter.The festival is a celebration of spring and it is also a religious holiday.It is the time for Easter bunnies and egg hunts, and of course for eating lots of delicious foods.如果学生对复活节有所了解的话,那么他们就不难推出religious的意思,这个节日不仅是庆祝春天的来临,也是一个宗教庆祝活动。

4 引导学生区分二类生词

1)不重要词。课本上一会、二会的生词,意思不大记得或只记得其一、二种意思;曾见过面但不大记得的生词。在阅读时对这类词的意思虽不够清晰,但如果不影响答题,那么就不必理会。

2) 重要词。即阅读中对文章意思有关键影响的生词。通过阅读文章和题目了解大意之后, 对答题有相当影响的生词, 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去推断猜测其意思。这时学生可以利用上述的方法去进行推测。使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阅读速度。例如:A man was travelling abroad in a small red car.One day he left the car and went shopping.When he came back, its roof was badly damaged.Some boys told him that an elephant had damaged it.The man did not believe them, but they took him to a circus which was near there.The owner of the elephant said, "Iam very sorry!My elephant has a big, round red chair.He thought that your car was his chair, and he sat on it!"

Then he gave the man a letter, in which he said that he was sorry and that he would pay for all the damage.

When the man got back to his own country, the customs officers wouldnot believe his story.They said, "You sold your new car while you were abroad and bought this old one!"

It was only when the man showed them the letter from the circus man that believed him.

Multiple choice

() 1.A man was travelling abroad_______.

A.in a big bus B.in a green jeep C.in a red car D.in a red taxi

() 2.The car was damaged because________.

A.there was a traffic accident B.the circus man broke it

C.it rushed into a shop D.the elephant sat on it

() 3.The circus man said that_______.

A.he would pay for part of the damage B.he would pay for all of the damage C.e wouldn't pay for the damage D.he would buy a new car

() 4.When the man got back to his country, the customs officers______.

A.would check his new car B.only checked his car

C.searched him D.wouldn't believe what he had said,

笔者让一位初三学生做。他先读文章, 发现这些生词:abroad, roof, damaged, damaged, circus, pay, damage, customs, officers, abroad, circus.其中abroad, damage, circus重复了好几次。再让他做题, 发现做第一道题无须需弄懂abroad这个词的含义;做第二道题又遇到damage这个词, 通过几次遇到时的前后文的理解, 他已基本明白它的意义;做第二道题又遇到circus这个词, 不必了解它的具体意义他已完成答题了;做第二道题又遇到customs officers, 通过读文章读题他已做好题了, 问他为什么, 他说这里customs officers, 应该是句子的主语, 可能是某种人吧。从他做题的过程来看, 他的生词中有许多是不重要词, 如:abroad, roof, circus, customs, officers;只有是重要词, 需要仔细推测, 如:damaged, pay.

总而言之,学生应扩大视野,增强心理素质,利用多种推词方式,多种阅读方式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障碍,答好答对题。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探讨[EB/OL].http://www.24en.com/school/junior/2006-01-05/2854.html.

[2]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略谈比赛紧张情绪的克服 篇7

关键词:紧张,比赛

紧张对比赛有益呢?还是有害呢?这一点目前争论不一。需要每个射手带着实际情况对比赛中反映的紧张情绪给予一定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摸清规律。充分认识它的实质。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下面略谈我的一点想法供同志们参考, 不正确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比赛, 因形式和各种气势给人造成一种特殊的感觉既紧张现象, 这种紧张现象是每个射手普遍存在的, 当然紧张情绪也反映不一样, 有的射手大一点, 有的射手小一点, 有的射手比赛时自如些, 有的射手比赛时就不自如, 尤其是一次全国性比赛, 部分射手竞赛后对动作感到概念很清, 心里明确自己是怎样做动作, 怎样完成每发或每组子弹的, 总结时条理性也较强, 而部分射手却感到这场比赛似做梦一样迷迷糊糊, 思想上感到很乱, 自己也说不出为什么?情绪紧张加之不能正确对待, 往往不能自然的做自己应该做的动作, 如扣不动扳机, 枪的晃动增大, 没有规律, 有时击发上不果断等异常现象, 特别是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的射手, 听到裁判员下达“放”的口令时心里就很不自然, 好象怀里揣兔子一样很不平静, 甚至有的射手感到力量比平时大或感到没劲, 有的感到疲倦, 个别射手脸色也有所变化, 这些现象都说明射手的情绪是处于紧张状态, 如对这种现象处理不妥, 就会直接影响比赛成绩。

对于紧张, 我们应该承认它, 这对于解决它是有益的, 那么紧张情绪在射击中有没有好处呢?它的产生过程是怎样呢?部分射手往往不加分析就把紧张看作一件坏事, 凡未打好都归于紧张造成, 我认为这种认识带有一定偏见, 为了初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来看一看造成这种情绪的原因。

凡在考核比赛前, 射手大都考虑成绩的好坏, 成绩的好坏影响其它问题, 都是现实问题, 不叫反映出来是不可能的, 根据人们习惯反映和心理表现, 常常会有这样感觉;如果自己感到能打好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 如果自己感到打不好就会引起否定情绪, 因为情绪是人行动是否获得成功的信号, 它的影响调节各方面起巨大作用, 这样体内的运动器官和植物性机能发生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性变化, 如情绪激昂不能平静, 脉搏加快和血压升高, 呼吸变化, 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现象, 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赛前状态”。那么这种“赛前状态”是什么原因呢?对于比赛有没有好处呢?我认为它是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正常生理反映, 有助于人体在比赛时发挥更大的工作能力,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绪, 则过去, 现在和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这段指示我理解只要对具有一定肯定情绪态度的那些目标就会引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紧张也是这种情绪的反映, 随着比赛的到来, 紧张情绪也就随着增长, 当这种时刻过去紧张情绪也就随着解除, 紧张情绪通常和比赛的积极状态, 赛前的准备, 注意力的集中, 脑力的积极性提高等相互联系的, 如果处理好就能把这种紧张情绪变为动力, 对比赛有着一定促进作用, 但也因另一方面, 由于考虑个人得失多少, 不能正确对待胜负或因缺乏比赛经验, 事先准备不足, 心情急噪, 吃不好饭, 睡不好觉, 甚至于有些还产生失眠等过分紧张情绪, 使动作不协调和运用动作感到费劲, 很大程度上造成体力和精力的消耗, 产生对参加比赛没有信心或劲头不足, 比赛时兴奋不起来, 有时个别队员不愿意参加比赛, 就形成了一个射手在必要时刻不能动员自己精力的那种更为广阔能力的作用, 如不很好的克服, 必然会影响运动技术的正常发挥, 良好成绩的获取也是一句空话。我想用常见的一个场面来补充说明一下, 例如我们在看节目时, 一个有经验的演员就能在紧张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高难度动作, 紧张情绪并没有妨碍演员技巧发挥, 反而使演技达到平时或超过平时的水。但在一些新演员或舞台经验少的演员, 在表演一些关键技巧时却会出现失场现象。演员这些情况和射手比赛时出现的反映大致是一样。这是因过分紧张而产生抑制原因。

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情绪好与坏是当时环境所引起的。如思想上不能正确认识当时情况, 不适应当时的环境, 情绪波动就会不一样。射手们在比赛时都有各自不同感觉, 但有一个感觉是较一致的 (常常是能发挥自己水平时) 那就在思想和内感中抛掉环境和一切不利因素, 调动自身情绪向有利于发挥自己水平的方向集中, 这样不但不觉紧张反而得到精力的高度集中, 动作更加协调一致, 越打越敢打, 越要越敢要, 进入了能控制和运用技能的一种自我境地。从外表行姿动作看, 动作程序规律, 动作节奏稳健, 击发果断, 思想表情从容, 镇定, 沉着。使旁观者对射手有一个很深的印象“这名射手胸中有数”。而射手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一直延长到比赛结束。这种状态出现说明情绪也是脑的机能。在情绪的生理机制中占显著地位是皮下神经过程, 人的情绪中起主导作用是大脑皮层。由于大脑皮层对皮下神经过程有调节的作用, 它能抑制皮下活动。而皮层的调节作用使人有可能不为当时产生的每一种情况所左右, 在必要时可以减弱情绪的强度, 遵照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动。反之, 如果大脑皮层对皮下的抑制作用减弱, 我们就会看到射手失利时, 演员失败时所发生那样, 情绪就以猛烈的形势表现出来, 不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大脑皮层是人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的器官。所以我们说情绪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个人努力, 这里起重要作用是认识到自己情绪变化可能引起某些举动以及这些举动所带来的结果。情绪波动大小对技术发挥, 好成绩的取得是有直接影响的。只有认识这一点才有助于克服紧张情绪, 才能发挥自己的技能。

当我们初步认识和了解紧张情绪起源以及对发挥技术水平的关系后, 再来研究一下怎样较好地控制自己紧张情绪。

浅谈怎样克服歌唱中的紧张心理 篇8

一、歌唱心理紧张的成因

(一) 演唱者的基本功不扎实

众知, 对于一个演唱者而言, 优美的嗓音自然是唱好歌曲的前提条件, 但科学的发声方法才是歌唱者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经过多年教学和舞台演出经验的总结, 如果一个歌唱者没有扎实的基本功, 那么他在歌唱的时候肯定会出现诸如高音上不去、低音唱不响、跑调、冒泡和节奏不准等现象, 这就是由于平时对歌唱基本功练习不够造成的。所以, 声乐教师应把发声训练放在声乐训练的首要位置, 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声音进行雕琢, 让学生具有漂亮、统一的音色和广阔的音域, 最终为完美地表达声乐作品服务。虽然歌唱的基本功训练如此受老师们的重视, 但大多数学生在技术上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为演唱者上台演唱时的紧张心理埋下了伏笔。

(二) 气质类型方面的原因

据《论气质类型与歌唱》一文提到: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由于每种气质的性格和心理的差异, 导致了在演唱的过程当中的不同的心理紧张感。如:胆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人很热情、爽朗、精力旺盛, 但是易冲动, 脾气暴躁, 属于外向型。这种类型的歌唱者能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演出中去, 而且很容易适应环境, 演唱时的心理紧张程度不高, 是比较适合歌唱的类型。多血质这种类型的歌唱者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很快, 工作效率高。他们适应能力强, 对自己的事业既有高度灵活性又怀着浓厚的兴趣, 是天生的演员。黏液质这种类型的人安静、沉稳、坚强, 他们的神经过程均衡, 表现为灵活性较差, 反应比较迟钝。他们一般能较好地控制冲动, 善于忍耐, 属于内向型性格。在演唱时表现为不积极、兴奋, 不大适合做演员。抑郁质这种类型多数呆板、羞涩, 不能经受太大的精神紧张。很情绪化, 他们的情感体验很丰富, 但容易受挫。他们会因一点小事而心理紧张。所以演唱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对症下药, 找到适合自己的克服紧张心理的方法。

(三) 生理方面的原因

歌唱是全身心的协调运动, 身体健康状况无疑会影响到歌唱技能的发挥和歌唱的心理变化。人的嗓音器官很娇嫩, 任何病理、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 如上呼吸道感染、身体过于疲劳、焦虑、心情不好等都可能使发声器官的物质发生改变, 从而导致声音的变化, 演唱者的感觉就会完全不同于往常, 这些改变也会造成演唱者的心理紧张。

(四) 对象和环境方面的原因

由于歌唱者平时的学习和练习都是在琴房这么一个极其狭小的空间, 所以歌唱者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紧张的, 因为在这个空间里面我能很清楚的听到自己的声音。可是演唱者从琴房走向舞台, 由于舞台的环境和平时的琴房环境有很大的差别,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空间变大了。空间的扩大会使人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 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怀疑自己在大空间里驾驭声音的能力, 这种怀疑一定会导致歌唱心理紧张。另外, 由于演出的场所会有大量的听众, 人多拥挤, 温度上升, 温度的变化有可能造成演唱者生理上的不适, 从而导致心理变化。还有舞台灯光的强烈的刺激以及舞台音响对耳朵的巨大震动, 都会使演员的生理产生种种不适, 最终导致心理紧张, 使演出归于失败。

二、克服歌唱紧张心理的方法

(一) 要具备稳定的发声技巧和驾驭歌曲的能力

歌唱是一种综合艺术, 要求演唱者有着稳定扎实的发声技能, 而扎实的基本功离不开长期的用心练习, 因为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增强发声肌肉群的力量, 我们才会在演唱各种类型的歌曲时游刃有余。有了基本功做基础, 那么我们在选择演唱的曲目也是同样的不可小视。俗话说, “要量体裁衣”, 这在我们选择演唱曲目时同样适用。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曲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自己所能演唱的作品风格、音域范围。如果对于演唱的歌曲音域不合适, 可反复试验, 定出切合自己最佳音域的调, 使之在演唱时, 无论高音、低音唱起来都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如果更改调后还是力不从心, 就应当机立断, 改换歌曲。

有了前面的准备, 我们还应该在歌曲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伴奏、歌词和乐谱等方面花大力气, 一定要做到一丝不苟、千锤百炼, 歌词要背得纯熟, 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程度, 这样就不必担心错词、忘词。在演唱之前, 还要进行必要的公开练习, 平时可请同学、同行、同事、老师听自己练习演唱, 这种公开练习会减少视听、考试、演出、比赛时的紧张程度。每当上场前, 一定要静过一遍。无论歌曲生熟, 还是歌者紧张与否, 在上台演唱之前, 集中注意力, 像实际演唱一样, 小声地静过一遍, 这也会减少紧张。

(二) 自信心是决定演出成败的重要因素

自信心是指不断的超越自己, 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 你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演唱者要想在舞台上很好地把歌曲演唱好, 一定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克服紧张的情绪。歌者在演唱之前,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正常发挥, 不知道自己能否自如地演唱, 不知道能否把高音唱得圆润悦耳等等, 全然不知, 一点把握也没有, 这些”未知”正说明了歌唱者没有成功的自信心。自信心和技术对于演唱同等重要, 自信心越大, 心理就越放松, 演唱水平就会发挥得越好;反之就肯定会导致演出的失败。因此, 演唱者必须要有获升的欲望, 在演唱时想到“我是最好的”。

(三) 要养成积极歌唱的习惯

在演出前的一天晚上或唱前准备活动时, 想象曾经或即将成功的印象, 并要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想象中, 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越来越多的获胜或成功的喜悦上。如获胜和成功的总体感觉、兴奋感觉、放松意念、竞技能力等等。做集中注意力练习, 坚守镇静的意念。去想象出声时你那轻捷而潇洒的步子, 你那大方而热情的面容, 去想象在舞台上与主持人的交流, 笑容可掬地向伴奏致意, 去想象演唱时你那优美的歌声, 那歌曲的形象和情感……。演唱前这一小时, 尽量避免会友、交谈、兴奋等, 要牢记自己的目标, 把注意力和意志集中到演唱的过程中去。做些扩胸运动、伸展运动, 到舞台上走一走、站一站、练一练, 再到台下观众席去走一走。准备自己的服装, 与自己交谈:”我准备好了”, ”一切都不会有问题”, ”我一定能唱好”。这样, 能达到一种自我心理的调整, 稳定紧张情绪。

(四) 演出过程应做到歌中有你

对于歌唱者来说, 如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歌唱当中去, 他就不可能把歌唱好, 顶多你就是一个唱歌匠。所以, 我们在歌唱的时候必须集中注意力, 要善于观察观众对自己的反映, 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一切对象, 而是有选择、有方向的指向特定的个体。例如演唱者在演唱时, 其注意只能指向演唱内容, 而不能指向剧场里、考场里、比赛场里别的一切对象。如果演唱者的注意力指向评委、观众和其他别的对象, 那么, 注意就不能再指向演唱内容了。这样岂不是本末倒置?所以, 演唱者在演唱时, 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要摆脱自我, 超越自我;要置身于歌曲的情境中, 把注意集中在情感上, 始终坚持叙述、诉说的意念。这样就会抑制种种杂念, 排除紧张的心理。

综上所述, 为了有效地克服歌唱中的紧张心理, 只有认真进行多方面的探究分析, 查找自己紧张心理形成的原因, 既要从声乐基础着手, 更要从心理学方面去剖析, 对症下药, 从而提高演唱水平, 带给自己和他人更多美妙的歌声。

摘要:声乐是以人体为乐器, 以人的嗓音为音源, 由人自身唱出的音乐, 即人声的音乐。心理学是关于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现象是脑的机能, 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歌唱心理研究,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作用体现, 其目的是获得更加优美的声音、更加精彩的演唱效果。从心理方面研究克服歌唱中的紧张心理既可能, 更可行。

关键词:克服,歌唱紧张,心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2) 那查连科著《歌唱艺术》,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年

(3) 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年

(4) 戋仁康著《音乐的内容和形式》,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年

引导学生克服紧张论文 篇9

一、熟练地掌握各种钢琴弹奏技巧是解决紧张的基础

钢琴演奏, 技巧是基础。钢琴演奏的技巧很多, 需要演奏者从开始学琴就刻苦练习。熟练掌握各种弹奏技巧。最基本的是放松, 从开始就放松地进行弹奏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 很多人因为身体不放松, 稍紧张就会出现“吃音”、身体僵硬等情况, 以至于无法演奏下去。其次, 要熟练掌握各种演奏技巧, 如各种触键技巧、踏板、双音、和弦的弹奏、各大小调音阶、琶音、八度等的熟练掌握, 只有掌握了这各种弹奏技巧, 才能在钢琴的海洋中任意驰骋。

二、熟悉所演奏的曲目是解决紧张的关键

演奏钢琴, 首先要熟悉所演奏的乐曲,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综合素质对乐曲进行二度创作, 使其“活”起来, 区别于其他演奏者的演奏。

1、良好的练琴习惯

良好的练琴习惯是提高钢琴演奏的技巧的关键, 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练琴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也有不同的生理特征, 所以练琴习惯也会大有不同, 但是良好的练琴习惯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首先, 要认真读谱, 包括所有出现在乐谱上的符号, 即:节奏、节拍、休止、表情术语、拍号、调号、指法、踏板、速度、情绪等标记, 要弄清楚是什么意思, 并按照其要求进行弹奏。其次要学会慢练, 特别是才开始练习的时候和对存在技术难点的片断, 应采用“慢练”的手法, 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慢练尤如“放大镜”, 使演奏者能谨慎地注意演奏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它也是快速弹奏的基础, 放慢速度练习时, 可以让弹奏者有时间去看音符、标记, 也有时间去想触键等, 可以照顾到乐曲的方方面面。争取把乐曲想要表达的东西全部都能表现出来。第三要养成边弹边唱的习惯, 这个习惯看似多此一举, 但是能让演奏者更快地进行识谱。

2、准确的感情表达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 而不同时期, 不同作曲家, 甚至是同意作曲家的不同创作时期都有其不同的情感表达, 演奏者在熟悉乐曲的同时要调动全身的感官去体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他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是说, 演奏者在开始练习乐曲的时候就要进行加入情感进行弹奏了。在钢琴的演奏中, 可能会出现漏音、错音的现象, 但是, 只要情感的表达准确适当, 也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演奏。所以, 在弹奏乐曲的同时, 要查阅相关资料, 全方位地了解作曲家所处的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 作曲家自己的音乐风格及创作意图。并通过乐曲加以表达出来。

3、速度的把控

在开始练习的时候为了全面掌握乐曲需要慢练, 逐渐熟练后要按照乐谱所标的速度进行练习, 最后, 要超过所标的速度进行练习。因为在表演中, 人都会比平时紧张, 比如平时心跳的速度是每分钟80次, 上台后我们的心跳速度会变成每分钟100次, 我们的肌肉也会跟着心跳加速反应, 造成演奏速度的加速。所以在台上演奏时, 恰当的演奏速度应该是自我感觉比平时稍慢些, 不会因为技术上的负担而导致自己出现紧张和僵硬的状态。这样做不仅仅是规避了技术上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为演奏者充分表达音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使演奏者有足够的时间把每个音符都交代清楚, 充分展现音乐当中的每个细节, 表达出作品的跌宕起伏和抑扬顿挫。

三、演奏中的临场应变是解决紧张的核心

就算我们认真做了准备, 但在台上意外的忘谱或是技术失误也是很难预料到的, 这就需要我们有丰富的临场应变能力。

1、不应在演奏过程中过于理性地回忆乐谱中的内容。因为这

种刻意的回忆会阻碍演奏者的情感表达, 加剧紧张情绪, 反而史容易导致忘谱。

2、在重要的结构转折处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3、出现意外的忘谱或是技术失误, 一定要尽全力让演奏继续

下去, 因为一旦停顿下来, 在这种极度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中, 瞬间的记忆真空很可能导致演奏彻底中断。

4、边弹边唱, 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 一边弹奏乐曲, 一边小

声跟着哼唱, 这样就能是演奏者调动更多的感官参加到演奏中, 就会排出环境的影响, 进而能全心全意演奏钢琴。

四、培养自信是解决紧张的途径

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紧张的心理, 更多的是因为自己没有自信造成的。自信也不是以来就有的, 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培养。

1、增加舞台实践与演奏经验

无论是经验缺乏的初出茅庐者, 还是经验丰富的钢琴演奏大师, 在上场的时候都会因为演奏环境的陌生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感。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要通过不断的上台表演是自己主动适应这种环境。我们都有这种经验, 在陌生的场合多出现几次, 我们的举止行为就会变得合乎自然。经过不断的演奏实践, 生疏感减少, 亲切感增多, 每次演奏水平逐步提高时, 信心也会逐步增强。所以, 要重视每次表演的机会, 不论这种表演人有多少, 在哪里进行, 我们都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做最坏的打算, 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这样在上大舞台的时候就不会紧张了。

2、选择适合自己的乐曲进行表演

很多演奏者为了向观众展现自己的演奏技巧, 选择了一下“大”曲子进行表演, 这些曲子的技术难度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 在平时勉强能弹奏出来, 但是, 在表演的时候一紧张就出现很多问题, 这样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反而会打击演奏者的自信心。所以不同的演奏者要对自己的演奏水平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选择曲目一定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 在技术上扬长避短, 不可有太大的性格差异, 切记不可好高骛远。

3、多进行交流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钢琴演奏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要跟不同的人进行交流, 特别是老一辈钢琴演奏家, 他们在钢琴演奏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跟他们交流会使你少走弯路, 如果有幸得到他们的指导对钢琴演奏更是难得的树立自信的好机会。

我们知道心理的素质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要坚持长期磨练自己的耐力、意志力、受挫力以及个性化的创新能力。要大胆参与到各类观摩、演出和实践中去, 多增加艺术实践的机会, 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去体会过程与心得, 并不断地进行总结与交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比较自我感受来调整感觉, 以便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而准确的评价, 从而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守义, 邱曼君.通俗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2]吕景云.艺术心理学新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3]任筱敏.论音乐心智技能在钢琴学习中的作用[J].交响, 1998 (1) .

上一篇:组织问题下一篇:仔猪球虫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