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读好书(精选9篇)
引导学生读好书 篇1
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外阅读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及心理品质的成长。而小学中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和个人素质形成的奠基时期。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呢?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可以尝试。
一、好读书,养成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余秋雨先生曾说过:“幼小的心灵是纯净空廊,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喜爱图书,爱护图书。我们现在固然也要追求学生阅读的量,但我们更要着眼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激情,让他们“好读书”,因为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方式投入学习,比怎样学习、学习什么更重要。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亲近母语》,笔者结合《亲近母语》,组织学生举办故事会、古诗词背诵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比成年人具有更强的表现欲,都想在活动中成为“重要的人”,阅读激情空前高涨,无需教师再要求,学生已经自发找了许多童话、寓言故事、古诗词等方面的书籍,主动开始了他们的阅读之旅。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说:“最好的教育应当是着眼于孩子一生发展的教育,应当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教育,应当使师生感受到自由幸福和快乐的教育。”
二、读好书,体现阅读价值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那就是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良莠不齐,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显得尤为重要。好书,以健康的思想引领人,以感人的事迹激励人,以高尚的情操熏陶人,以科学的知识武装人。受年龄、阅历、水平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对于学生来说,课外知识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诸如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动物世界、人物故事,以及科学幻想等,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强烈欲望。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因为学生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不尽相同。中年级学生不仅喜欢故事,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基本进入了阅读文学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六年制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这无疑是要我们注意阅读的广度,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和课本阅读的不足。
三、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要会积累语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中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感悟内容,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1.加强课内外结合,重视阅读迁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地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量变产生质变,学生能力在课外阅读中得到提高,思想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升华。
2.泛读与精读结合,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有泛读和精读两种方法,对于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美作品,需要静下心来细读,体会文章立意构思,揣摩文章谋篇布局,欣赏好词好句,才能把文章的思想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遇到经典名文需要反复诵读,甚至熟读背诵,在孩子心中扎下经典文学之根。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书的过程中,笔者教给了学生批注阅读的方法。也就是在阅读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圈点勾画法、作批注法、写读书笔记等方法边读边做注解。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自觉摘抄一些描写生动的、富于哲理的、幽默诙谐的精美词句,并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不仅是阅读积累的过程,更是欣赏积累、感悟内化的过程。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特别是语文能力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并给学生合理的指导,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课外阅读,促进语文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在引导学生自读上下功夫 篇2
[关键词]调动;体现;课外读物;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学校不可能教给学生一切知识,因此,在教授一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则更为重要,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引导学生自己读懂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智力水平。
怎样“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会自学呢?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有一定量的学法指导,尤其是自学方法的指导。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应有利于学生思想,有利于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教与学本身是一对矛盾,要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与学中,存在着两个积极性,一个是教师教的积极性,一个是学生学的积极性,而学生学的积极性往往被忽视了,我们要正确估价学生的能力,切不可把学生看成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地听老师讲,一跃而变为课堂的主人,要通过自己动脑、人人动手、人人动口读懂文章。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我曾在二年级进行了试验,对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讲读课上,教师讲读,示范,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低年级阅读的中心任务是掌握字、词、句。如果文《画鸡蛋》申“用心”一词的教学,是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运用“上挂下联法”。先让学生找出达·芬奇学画鸡蛋前后不同态度的词,有“不耐烦”、“用心”这两个词。强调这两个词,是为了让学生在感知课文后留下总的印象:达·芬奇开始学画鸡蛋时的态度很不耐烦,后来却变得用心学画。究竟为什么?这个内容就是我们在读课文中要明白弄懂之处。当教到“用心”画这一段落时,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能说明他“用心”画的词语来。
学生举出“许许多多”、“一张又一张”。这样的答案只能说明学生从数量上有所认识,我就接着启发他们联系前面第二段老师要求达·芬奇要训练好眼力和绘画技巧的内容,找出体现达·芬奇接受老师意见之后用心画的词语。这下,学生很快发现了“形状不同”这个至关要紧的词语。因为鸡蛋形状虽然每个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非常相似,差别十分细微,要能看出它们的差异需要很好的眼力。达·芬奇之所以后来能画出不同形状的鸡蛋,说明他接受了老师的帮助,努力训练眼力和绘画技巧才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样推敲,学生不但理解了词义,而且掌握了揣摩词语的方法。
二、讲读课上,还可以试探性地进行“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读书方法。在进行课文教学中,通过“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再通过“放”让学生运用知识、训练技能。如课文《狐狸和乌鸦》重点部分(狐狸骗取乌鸦嘴里那片肉的经过)教学,我采用摘句法,抓能表现寓意的关键句来挖掘寓意的分法。教学这篇课文,难在如何引导他们认识狐狸对乌鸦所讲的话好听顺耳,但却都不是真心实意,甚至最后一次还说出奉承话。“奉承”该怎么突破?首先,示范性地讲清最后一次狐狸说的话(奉承话有两句)中的第一句内容。让学生说说乌鸦黑乎乎、麻雀羽毛上有花纹的特点,麻雀与乌鸦外表相比的结果是乌鸦丑,麻雀美;认识狐狸的话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合;理解狐狸这么说的目的就是让乌鸦惊喜到得意志形,张开嘴巴笑后失掉嘴里的肉;明白这类的话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讨好人家,这叫作奉承。然后请学生按照学习第一句奉承话的方法自己去分析理解第二句奉承话,弄懂了“明明鸟鸦嗓子不好,声音‘哇哇’叫难听极了,狐狸却硬要说乌鸦嗓子真好,叫声像歌声一样动听,大家都爱听”的原因,是要吃到烏鸦叼着的肉,就得让它再次得意忘形,张嘴高唱。使嘴里的肉迅速落地。狐狸真是个狡猾的坏东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很好地发挥,既读懂了句子意思,理解内容,明白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是它自己听信奉承话,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能听奉承话。
三、自读课上,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自我策动、自我受理”。自修课,要求学生自己读全篇课文,一般运用联系法,即运用前面学到的读书方法和本领(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前后文的照应及对比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在书中找答案解决问题等等方法),把课文读懂,读有所得。《看企鹅》课文,是本学用第一次出现的自读课文。本课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接近儿童生活实际,还附有插图。读书时,借助拼音,边读书边观察图画,学生不难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小光正看得起劲,为什么突然脸红了?以往都是老师提的问题或课后现成的问题给学生去思考,而这一课他们自己能发现、提出有关书中很重要的问题。围绕问题,从书中找答案,划出与问题有关的词句,并展开讨论。课堂上还安排他们重点细读第三段有关企鹅吃食的情景,让两个同学分别上台摆出小光想象企鹅吃食的情景以及企鹅实际吃食的情景。学生个个兴趣高昂,都想争着上台摆一摆,这样一摆弄,检测出他们自读的理解程度,说明为什么要这么摆的原因,是因为扣紧书上的“抢、拥、一定”和“有秩序”的词语意思。甚至还课外设制一个情景,如果还有一只小企鹅在大家排队吃食时,它才来到,这时你们想它站在哪里呢?为什么?学生自觉说出这只企鹅虽然小,但是也会有秩序地排着队去等吃食,不会挤到前面去的。通过自读课的学习,他们不仅理解了课文,还明白了上自读课,要自己不断反复、努力去读懂文章,可以边读边想边划(重要的字词句)边摆等。只有这样做,自己才会读懂课文或者看懂课外读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看似可怕的自读课的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具备了本年龄阶段所应达到的自学能力,而且现在的课堂也改变了面貌,上课专心听讲的人也渐渐增多了。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适合他们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的自学方法和能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积极,学有所得,甚至受益终身,教师工作更加艰辛,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引导学生自读上狠下功夫。
引导学生读好书 篇3
那么,当今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如何? 课外阅读中存在哪些问题? 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呢?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情况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在我校“读书节”期间,我对六年级6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和家长、相关教师进行了座谈。下面是这次问卷调查的内容和结果。
1.你每天自觉读课外书吗 ?
每天读21.8%;经常读36%;偶尔读,42.2%。
2.你对课外阅读有兴趣吗 ?
自愿读28.5%;家长、老师要求读41%;说不清,30.5%。
3.你课外阅读哪类书籍 ?
文学名著31.8%;科学幻想24%;漫画36%;其他8.2%。
4.你家的藏书有多少 ?
100以上9.3%;50—100册53.5%;50册以下37.2%。
5.你认为课外阅读对你有帮助吗 ?
帮助很大20.6%;帮助不大23.5%;影响考试成绩27.4%;说不清28.5%。
6.语文阅读课上课情况如何 ?
有指导39%;没指导31%;挪作他用30%。
通过对学生问卷与学生、家长、教师座谈的梳理、反思,分析问题及原因如下:
1.学生对外阅读的兴趣不浓
学生每天读书、经常读书的比例低;偶尔读书的占近一半比例; 自愿读书的比例低, 只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才读书。在和学生的座谈中发现,学生的课余时间基本用在看动画片、上网玩游戏上。音像、网络等大众传媒对纸质书籍产生巨大冲击,势必削弱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进而弱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2.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适合读物不多
学生课外阅读主要以科幻、漫画等题材的书籍为主,少了对经典名著的阅读;课外阅读书籍的粗糙肤浅、家庭阅读书籍的匮乏,已经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最大障碍。通过座谈得知,家长很少主动带孩子去书店购书,即使孩子要求去,购买的也大都是练习册和参考书。仅凭个人兴趣和单一目的进行阅读的做法,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深度。
3.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
很多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不大, 或者说不清楚,甚至有的同学认为课外阅读影响了自己的成绩。相当一部分家长也持此观点,因此不支持学生看课外书。可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只重视读书对学生智力的支持,忽视了课外阅读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作用,使课外阅读被打入“冷宫”,让学生与读书为乐“绝缘”。这是学生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4.教师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
调查表明:很多情况下,学生的阅读课被挪作他用;即使是在阅读课上,有些老师也是放任自流,对学生如何阅读、怎样积累、如何运用等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家长对阅读方法更是知之甚少。因此,让老师走出应试的“怪圈”,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才能真正发挥课外阅读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心志上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
1.着力培养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首先,教师和家长要起表率作用。老师与学生一起遨游书海,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读书氛围, 从而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其次,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开展每周故事会、心中佳作推荐、一日新闻发布、一分钟演讲等活动,在学校举办“读书节”、开展“读书之星”评选活动,通过活动把学生引入书籍世界,同时把在课外阅读中了解的知识、见解、体会、方法跟大家交流分享,让学生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和共鸣,学生自然会愉快地读,快乐地读。
2.恰当选择阅读内容
“不知道阅读什么”,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和家长。因此推荐阅读书目这一任务, 责无旁贷地应落到教师的肩上。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书目时,要注重思想性、时代性、趣味性与可读性。我的做法是:首先配合教材推荐相关书目。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适时让学生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学完《鲁滨孙漂流记》梗概后,让学生阅读小说全文,赏析精彩情节并写心得体会。其次结合学校活动介绍阅读书籍。比如根据学校开展的“学雷锋”活动,我就向学生介绍《雷锋日记》;国庆节期间,我就向学生推荐阅读图文版的《上下五千年》,并组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征文。再次是根据“时代热”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当今不时会刮起一阵“时代风”,形成一股“时代热”,教师对此最好的方法是适应时代,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适合书目。比如一段时间,“漫画口袋书”曾风靡一时,其中鱼龙混杂,我就特意挑选《成长路上,我们与法同行》漫画口袋书让学生阅读,学生普遍反映既好看又实用,一举两得。
3.自觉养成阅读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养成以下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首先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教师要和家长密切联系,每天抽出校内校外的“边角料”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日久天长,使之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其次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要稳得住心 ,耐得住寂寞 ,自己要做阅读的主人,用心灵体味阅读愉悦,享受探求知识的快乐。再次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有质疑精神,有自己读书独到见解,不要一知半解,更不能不懂装懂,拾人牙慧。唯有如此,才会获益多多。
4.教给正确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两种方法最简单易操作:一种是略读与精读。为了快速获取某方面的知识,可以先检索相关书目,快速阅读,获取自己所需信息。精读是在阅读过程中, 对与自己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章节, 细致读、思考读、研究读,并在文章精要处勾画圈点。一种是做读书笔记。可以摘录鲜活词语、优美段落、名言警句、历史典故等为己所用;亦可根据所读内容,思考玩味,抓住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点谈感受。无论哪种方法,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都要遵循三个结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外阅读与听说读写相结合,课外阅读与各种活动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读有所得。
摘要:作者通过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及和部分学生、家长、相关教师的座谈,反思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加强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着力培养阅读兴趣,恰当选择阅读内容,自觉养成阅读习惯,教给正确阅读方法。
如何引导小学生初读课文 篇4
关键词:小学生;初读课文;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79-01
一、初读课文的涵义
学习一篇新课文 就是让学生简单掌握生字的音、义和读通句子。主要目的是先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掌握课文大意。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阅读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自己溶入作品,与作者同呼吸,这样来启迪学生阅读时的灵性、悟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很好地去完成初步阅读的任务。
二、小学生初读课文存在的问题
(一)要求不明。
很多老师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应有初读环节,初读充分,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深一层次的学习。但是,初读怎么读?应该采用哪种方式,用什么目标引导学生读?却一直模糊不清。在要求学生初读时,常以一句“自己把课文读一遍”作为读书目标布置,既没有读书要求体现,也没有初读目标。如此笼统、简单,没有导向的初读要求,自然难有理想效果。
(二)目标太多。
目标过多。“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读时要圈出生字,划出词语,标出段落号,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相信这样的初读目标与要求老师们并不陌生。不错,这些要求都是我们在第一课时需要一一落实的,但在初读环节,一鼓作气式的提出这么多目标要求,别说学生不能很有条理地完成,就是记住这些要求都困难,更不用说有效初读了。
(三)起点不清。
课堂教学中的初读环节,是基于学生的已有学习起点的,是为学生深入学习服务的。但很多初读环节的设计往往缺乏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面对文本,学生已有哪些知识,哪些经验,做了哪些学习准备,具备哪些相关学习能力等等问题,教师往往不去思考,这就使得初读不能准确基于学情,不能切合学生需要,使初读环节落入非高即低的怪圈。
(四)形式不多。
形式不多是说面对不同文体、不同学段、不同学情,初读形式都是一个模式: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这种没有根据文本特点、学段特点、学情起点等设计的初读,因呆板而低效。长此以往,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初读兴趣,而且起不到初读应有的作用。
初读课文是学习一篇文章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独立体验文章的阶段,是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部分词语,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己提出问题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不能作为形式走过场,必须给足学生的时间,认真落实,没有三至五遍的认真阅读,学生是不可能对文章有较好的整体把握的,理解水平低的学生更是如此了。
三、提高初读课文实效的方法
(一)明确初读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
声音到底多轻恰当呢?自己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轻声朗读?得益于一次去听音乐公开课,音乐教师要求学生轻声地唱,那声音特别美。问及为什么要这么规定的时候,音乐老师说:“轻声唱,是在用气息发声,是科学的发声;扯着嗓子吼,嗓子容易沙哑。”受此启发,学生齐读课文、自由朗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轻声地读,而单独一个人起来发言的时候,要求学生声音响亮。
2.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边读一边用○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这条要求的背后包含这样一些东西。(1)圈的过程是实际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过程。“圈出来以后多读几遍”指向更明确,学生能集中精力识字。(2)把字音读准确,也就是要注意:边音、鼻音,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韵音、后鼻韵音。
3.明确规定读书时间。
明确规定读书时间,时间的长短根据阅读材料的长短来确定。这样规定比规定读几遍效果好一些,否则,学生追求地是读书的速度而不是效果。
(二)关注目标。
初读环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通课文。而所谓的读通课文,就是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也是学生在初读环节中应达到的要求。只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才有深入学习的可能。读通课文,也包括对课文的生字词语、多音字、冷僻字的正确认读,并能初步感知其大致含义。读通课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需要教师作出细致到位的指导与引领;对中高年段来说,则应包含对课文大意的把握。
(三)关注起点,进行适当初读。
初读形式单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将学生当作零起点来看待。而真正零起点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或是极少的。
关注学生的预习能力,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与经验积累,是有效初读的前提。中高年段学生一般都已养成预习的习惯,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比如把字音读准的任务,学生在预习中基本可以达成,教师在初读中就不必再“把课文读正确”当作主要任务来做。再比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的初读要求,在低段可能是合理的,但到了中高段就显得多余。不会读的字该怎么办,经过第一年的学习之后,学生都已掌握这一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并不需要教师一次次地提示。
(四)给足时间,把握适当初读。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学生学习的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在一节课中最佳的时间应是课堂的前二十分钟。教师如果在初读环节上时间安排过短,可能是蜻蜓点水,难获应有效果。同样,如果初读环节时间过长,就显得沉闷拖沓,消磨了学生对文本保持应有的新鲜感,影响初读学习效果与进一步学习文本的兴趣。
初读时间安排既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充分的读书感受,又能在紧凑而到位的操作中,趁热打铁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始终保持兴趣盎然的状态,把学习活动引向更深。
如何引导农村学生读名著 篇5
一.“逼”导法
向学生推荐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必须读或应该读的中外名著, 强调读名著的种种好处, 并硬性规定每人每两周必须读1本名著, 写一篇读后感, 老师每两周一检查, 一评比。并讲清学期末开展读名著交流活动, 每人都要发言。这样一来学生争先恐后掀起了读名著热。
二.实“教”法
好多学生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原因是不会读书, 所以我常常采用多种办法教他们读书。最常用的是四种:
1. 品味性的精读法。
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要求学生静心细读, 体会立意构思, 揣摩布局谋篇, 欣赏好词佳句。就像人吃东西那样, 经过细嚼慢咽, 然后再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 甚至熟读成诵。
2. 圈点式的阅读法。
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如用“。。。。。。”“?”符号分别表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
3. 作点评的阅读法。
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其谴词造句的精妙, 也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 还可以指正原文的不到之处等。文字不须太多, 能表达自己看法即可。
4. 整理笔记的阅读法。
一是摘录笔记, 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二是写心得体会, 也就是读后感, 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课外阅读的笔记不统一格式, 让学生自主确定读书笔记的项目。一是书的内容本身具不确定性, 二是学生个体有差异性, 对读物的感受有差异, 所谓“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避免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使笔记流于形式。
三.“诱”导法
遇到有逆反心理的同学, 还得尝试“诱惑”法吸引他们去读书。我常用的方法有两招:
1.开展课前5分钟名著赏析活动。先由老师带头读或说一段, 然后启发学生自己鉴赏, 最后老师总结归纳。比如, 先欣赏《水浒传》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繁笔描写, 再诱惑学生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中的简笔描写, 使学生对名著作者产生崇拜心理, 接着读下去也就成了可能。
2.在对课本进行拓展延伸的时候, 有意的在课堂上讲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名著内容或精彩片段, 在学生听得入神时突然打住, 说是时间关系暂时不说了, 下次分解, 若你们着急, 先抽时间读一下过过眼瘾。也许有些学生兴趣大发, 课后立马找此书读之。
四.“夸”引法
这是大家常常忽视的一个环节, 但恰恰又很重要。无论学生读书有没有进步, 或进步与否, 老师都要学会夸, 而且要夸得热情, 夸得诚恳, 要让学生心里热乎乎的, 甚至热血沸腾。他的心都热了, 还用担心他们不拼命去读书么?这就是大拇指教学的甜味。
总之, 开卷必有益。对学生读名著问题, 我的原则是, 无论“逼”“教”, 还是“诱”“夸”, 只要能见奇效就成。
摘要:当今教育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书。”这事说说容易, 真要落实下去, 就难了。尤其对农村学生难度就更大了, 本文根据多年教学经验, 谈谈如何引导农村学生阅读名著。
语文课如何引导学生“读” 篇6
一、质疑理解, 让学生想读
一般课堂阅读教学结构中都是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个环节, 初读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文章给你的最初感觉。研读环节主要是探究、思考、理解, 养成深入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读、思、悟、用, 其板书设计可以是抓突破口, 也可以是质疑解疑的过程。如:教学《春天在哪里》一文, 初读后让学生质疑, :都谁去找春天啦?春天在它们眼里是怎样的呢?他们找到春天了吗?通过讨论,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 进行体会并读好这些语言, 而从中悟出春天到底在哪里, 知道春天在绿色的草丛中, 在美丽的鲜花里, 在快乐的小河里, 在茂密的树叶里。通过读让学生知道青蛙、白兔、蜜蜂、小鸟它们说得都很正确。它们都注意观察春天的美好, 而且进一步体现出小公鸡对春天的向往, 和它在找春天时的快乐。品读的主要功能是在于品赏、感悟、入情入境, 获得情感的熏陶。通过品读句子, 就能悟出文章包含的内蕴。创读环节, 指学生在有了对课文独有的理解后, 能通过自己的读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表达出来。
二、传授方法, 教学生会读
读的指导方法主要有跟踪指导、情境诱导、推进式引导等, “读的有感情”首先要对课文有理解, 有感悟, 有感受, 然后愿意表达自己的心声、自我体验。在教学中抓住值得品味、诵读的语言, 让学生充分地读, 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文中关于雨后荷花的描写。“大雨过后, 阳光照得满湖通红, 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了, 粉红的花瓣上清水滴滴, 在碧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我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认为特别美的句子, 让学生反复朗读, 想象当时的情景, 然后在句子旁边贴上图像, 让学生看、听老师朗读, 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 听录音, 用头脑去“看”这幅图。这样经过几番读、听、想, 学生渐入佳境, 置身荷花争艳的湖边, 为这炫目的美而沉醉。这样, 不仅对文中这几句话有了真切的理解, 而且受到美的熏陶。
三、恰当评价, 促学生多读
以往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在评价他人朗读时总是非常机械单调的几句:“有感情”、“读出重音”等等, 缺乏的是在聆听他人朗读后自我内心真实感受的正确抒发, 或者是在听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理解后的深一层次的表达, 所以课堂朗读导向意识非常重要。朗读评价形式有师评、生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基本策略 篇7
所以, 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学生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积累语文素养, 生成语文能力。古人讲“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就是这个道理, “破”就是懂, 读懂了文章, 写作能力自然就形成了。“一门三父子, 峨眉共比高”中的苏洵, 他的散文篇篇沉郁雄健, 其中《六国论》更是历来为人称道, 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他的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确切地说, 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读”出来的。早年的苏洵, 书未读“破”, 或者说是自以为读破了, 写了不少自以为还不错的文章, 也编成集子, 拿给朋友们看, 结果被朋友们否定掉了, 于是他把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 重新日夜苦读《史记》《战国策》等名家经典, 数年后感觉到真正读懂了名家名篇, 才拿起笔来, 写成了赫赫有名的《嘉佑集》。今天, 我们读《六国论》, 感受到的是苏洵那“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伟大的人文精神, 其艺术成就之高就不必说了。我们不知道苏洵的老师是不是一位掌握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先进的教学技术的名师, 但是我们知道苏洵日夜苦读名家经典的事实是千真万确的, 而且是读懂了的。
苏洵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些21世纪的语文教师, 教学生读懂课文是第一要务。学生没读懂课文, 只玩一些花拳绣腿, 课堂上热热闹闹, 下课后学生空空如也, 这样的教学不可能收到实效。有些语文课以热闹的唱歌跳舞或五彩缤纷的课件演示代替对课文的潜心研读, 走马观花, 浅尝辄止。正如洪镇涛老先生说的那样:“语文课不姓语, 那是耕自己的地, 种别人的菜。”幸亏只是在表演课上这样教, 如果平时的课也这么进行, 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可能提高, 语文能力不可能形成。
要教学生读懂课文, 当然教师要读懂课文。有专家认为, 潜心文本, 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提高教学技术, 实现教学精细化的前提。教师要做到“三读”——把课文读准, 读熟, 读懂。又说:“教师在接触一篇课文时, 要反复诵读, 读得琅琅上口, 读得准确无误, 读懂文章内容, 加上体验、感悟, 潜心会文读出感情, 形成自己对课文独到的认识。”还建议语文老师钻研教材“首先要抛开这些辅导教材, 自读自悟, 有了真切感悟, 再借助资料, 增删修补, 取其精华, 吸收创新。”名家经典是常读常新, 而教学方法也会有所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就能做到深入浅出。否则, 教学流程就滞涩, 教师表述就不畅, 学生听起来如云里雾里, 哪还谈得上语文能力的生成。
1 教学生读懂文本
文本的语言文字符号是作者思想的物质存在形式, 一个一个的文字和符号在作者的组合下形成了文本, 传递着作者的观点主张, 表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就是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讲的“文以载道”。“文”离开了“道”, “文”就没有意义;“道”不借助“文”就无法表述和传递。当然, “文”不仅仅指语言文字, 还指文章文学以及艺术首法和风格。孔子曰:“文之不采, 流之不远也。”足见艺术手法的重要。所以, 读文本, 教文本, 就是体现语文课的工具性。教师读一篇课文, 要反复诵读, 读准字音, 读出作者的意图和感情。有的美文与其让学生盲目的幼稚的讨论, 不如指导学生熟读成诵的收获大。巴金先生讲, 他在青少年时背诵的200多篇文章, 是他成为作家的重要的条件。鲁迅先生何尝不是这样, 在三味书屋里, 那摇头晃脑诵读“金叵罗, 千杯未醉荷……”的寿镜吾老先生对他的影响是多么深刻!鲁迅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就是在“三味书屋”中积累起来的。
教文本, 教课文文字的音、形、义, 词、句、语、修、逻, 教作者的谋篇布局的艺术风格, 是必不可少的, 决不可丢弃。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又说:“教是为了不教。”这例子的作用在哪里?就在文本的工具性里, 就在字、词、句、段、语、修、逻里, 就在谋篇布局的艺术风格里。语文教师不教这些教什么?真正的语文教师在没有领导和权威们观看的日常课堂里, 就在这么教, 不这么教, 学生怎么能学到扎实的语文知识, 培养出实用的语文本领。
2 读懂语文中的世界
文本中的世界, 就是作者的观点、主张、思想情感, 也就是刘熙载讲的“道”, 就是所谓的人文精神。其实我们语文教师一天也没有放弃人文精神的教学, 过去我们归纳中心思想主题思想, 今天不作为一个专门的课堂节点来处理, 但我们不可能不讨论课文的中心和主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许多名家写文章不是专门为学生的, 书本中的名家名篇都不是专门为学生写的。先生专门为学生写的文章几乎没有, 即使有, 但也绝不是经典。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数不胜数。名家们在文本中阐述的观点和主张,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实实在在的, 具有客观性, 所以称为“世界”。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但文本的思想感情的共性是主要的, 差异性不是主流。所以解读文本的思想感情, 学生就能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
朱自清写《背影》是因为出于对父亲的感激, 出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孝道, 出于自己对父亲的愧疚。在《背影》里, 朱自清先生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三, 其一, 表达父亲的慈爱, 对子女的关爱, 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表现;其二, 表达对父亲的感激愧疚, 所谓“父母之恩比天高”;其三, 向读者表示他朱自清就是一个孝子, 一个有孝心的传统文人。尽管朱自清在当时是最前卫的学者教授, 接受了西方的思想文化, 但他骨子里是中华民族的魂, 《背影》里的一切的一切都为这三点服务, 这三点是《背影》的魂, 是《背影》的世界, 谁也不可否认。当学生讨论发言时, 说出“朱自清的父亲不守交通规则”时, 教师应从情感方面加以引导。教师也应思考位学生为什么读不出以上三点?为什么就只读出了“不守交通规则”?这位学生的情感态度有没有问题?我们语文老师真的要听王安石“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也”的建议。
3 读懂课文作者
要想真正读懂文本, 必须做到“知人论事”。那就需要读懂作者, 把握作者的生平, 一贯的世界观即人文精神以及当时写作的背景。教鲁迅的《孔乙己》不了解新文化运动, 不了解文学革命, 不了解反封建的时代主流和与反封建教育密切相关的白话文运动, 行不行?肯定不行。鲁迅为什么创作《孔乙己》?用鲁迅的话说:“是听主将的命令。”主将的命令是什么?就是反对封建教育, 反对使用文言文, 提倡使用白话文。鲁迅的初衷是想告诉我们:封建教育害人哪, 文言文害人哪。好端端的一个孔乙己, 就是因为接受了封建教育, 就是因为读的是文言文, 才会有这么悲惨的下场。这种观点在“五四”时代没有错, 因为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也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至于我们今天怎样理解孔乙己的形象, 怎样解读《孔乙己》的意义, 那有时代的差异。今天的学生要解读《孔乙己》, 不了解时代背景怎么行?不仅仅是《孔乙己》, 许多名家经典都一样。所以, 时代背景必须了解, 课堂里应该有这样的节点, 更何况有些时代背景和作者的逸闻趣事,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 读懂读者
课文的读者, 一是教师自己, 二是学生。教师这个读者不需要教, 需要自己感悟。只有教师结合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经验读出了对课文的独特感悟才算读懂自己这个读者, 才能教学生读懂自己这个读者。教师自己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主张, 是否赞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与教师本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 也与时代特征有关。教师与朱自清、鲁迅有时代差异, 学生与之差异更大, 学生与教师也有时代差异, 即所谓的“代沟”。
名家经典的作者都是为人高尚的君子, 而我们教师和学生毕竟是普通人。教师对作者情感价值观的认同直接影响学生, 即潜移默化。所以教师必须“身正为范”。“512”大地震中生出的臭名昭著的教师怪胎范美忠, 人称“范跑跑”, 他会认同朱自清在《背影》里表达的感激父母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吗?不会, 因为他是一个极端自私而且以非为是、自以为是且厚颜无耻的人。他的思想就是潘多拉的盒子, 一旦打开, 任其传播, 人类就有灾难, 中毒的人多了, 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读懂读者——学生, 是彰显语文人文性的重要一环。教《孔乙己》一不小心, 学生会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以往我们将《孔乙己》的悲剧根源, 往往归结于封建教育的冷酷。其实, 在孔乙己那个时代, 任何人都只能接受封建教育, 因为没有其他教育存在。丁举人为什么要打折孔乙己的腿?为什么不打折别人的腿?孔乙己为什么要去偷?为什么生存不下去了?答案是“好喝懒做”四个字。真是当头棒喝呀!这才是孔乙己悲剧的根源。孔乙己周围的短衣帮们对他冷漠, 缺乏同情心, 真正的根源应该是人类的劣根性“好喝懒做”!我们教学生读《孔乙己》, 读不到这里, 那才是人文教育的悲哀, 让学生对“好喝懒做”产生恐怖感, 那才是人文教育的成功。
引导学生读好书 篇8
1.把握学生心理,引导学生重视读教材
教辅是教学辅助材料,教材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用书,众多老师在选择教辅时都有过这样的困惑: 每一种教辅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有许多缺点,哪一种都可以用但其实哪一种都不好用。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因为教辅为迎合不同省市的读者,内容多,知识繁琐陈旧,有许多考试说明所不要求的内容,让学生读起来不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知识该掌握。此时是教师引导学生重视教材的时候。
1.1面批作业时引导学生从心底重视教材。
面批作业是很有效的一种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特别是当学生某次考试结束后,如果问学生有没有读教材,学生的回答往往就是肯定的,即有读。但当老师要求学生指出试卷中做错的某一题的某一选项或某一空在教材的哪里时学生往往不知道, 这时教师再告知学生这个知识点是出在哪一本书的哪一页的第几行。最好还要当着学生的面翻到相应教材的那一页,用手指着相应知识点问他是不是这个时,学生才知道教材其实读得还不够,才会知道读教材的重要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用这种方法,效果是非常好的。这是因为此方法抓住了学生以为读了书的心理,告知学生其实你还没读到位,读得不够细。让学生从思想上进行转变,继而重视读教材,最终达到有效读教材的目的。
1.2分析命题者笔下的高考试题,引导学生细读教材。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高考试题是如何命制的? 首先命题者要寻找命题素材,命题素材的寻找主要有两种方式:从教材内容中选择命题素材和从生命科学的专业文献中选择命题素材。这里主要讲述从教材内容中选择命题素材,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地细读教材,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
例1.2014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试题第1题。
命题意图: 内容考查———细胞膜 结构和功 能 ; 能力考查———理解能力。
选择人教版生物必修一(下同)P41“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编制A选项: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选择P12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编制B选项: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选择P70侧边档“相关信息:除水、氧、二氧化碳外,甘油、乙醇、苯等物质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编制C选项: 甘油是极性分子, 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选择P42“图3-2中文字说明: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编制D选项: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例2.2014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试题第29题。
命题意图:内容考查———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能力考查———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选择内容:P116表格:“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 ,在室温下 解离”、“用药 液使组织中 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P115实验原理中“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及P54的黑体字: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编制试题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大 蒜根尖细 胞有丝分 裂的实验 中 ,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龙胆紫溶液属于______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着色。
(2)用光学显 微镜观察 细胞 ,可以看到 细胞核。 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_______。
通过不同高考题的分析, 不断指出高考题目与答案的来源,让学生认识到高考试题是这样从教材中出来了,这样再引导学生细读教材,学生就会认识到细读教材的意义,才能更自主地进行学习,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2.如 何 有 效阅读教材
教学相长,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为了“不教”。学会学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能力是教不出来的,但可以通过教师的诱导、指引,以一定的方式和形式加以培养。
2.1精 读 《考 试 说 明 》。
《考试说明》、《普通高中 生物课程 标准》和《福 建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生物)》这三个文件是福建高考自主命题时的指导性文件,是高考试题的命题依据,因此,要让学生认真而又主动地研读这三个文件。2016年福建高考用的是新课标全国I卷,特别是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学生才能知道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才能对知识点有“度”的把握,才能知道什么知识应当学到什么程度,复习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做到有的放矢。
2.2标 注 概念 的 内 涵 与 外 延 ,引导 学 生精 读教 材 。
教师通过研究近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生物高考常常是主干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从改卷的情况看学生往往表现概念混淆、术语错误等。因此在精读教材时要特别注重主干知识的复习,特别是主干知识中概念的精读。笔者让学生用红笔标注概念的内涵,用其他色的笔标注概念的外延。如图所示:
这种方法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读教材, 而且因为学生在经过新课的学习后利用不同方法读教材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读书。在厘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同时, 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概念进行理解与辨析,从而掌握生物学术语。最后才能用生物学生术语进行答题。
2.3构 建 知识网络引导 学 生有 效 阅读教 材 。
细读教材精读概念后还要让学生构建概念图和知识网络,这样学生才能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这也是换一种方法读教材。刚开始我们学校(三级达标校)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构建知识网络,老师就先展示并解释一些简单的知识网络图让学生参考,而后给学生提供概念,让学生把概念连成概念图或知识网络。如以蛋白质为主题词加上基因表达、受体、抗体、酶结构蛋白、血红蛋白、元素组成、基本单位、DNA、RNA、结构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信息传递、免疫、催化、物质运输、分泌蛋白及鉴定实验等构建概念图:
学生通过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 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 教师此时只是提供主题词如酶、光合作用、细胞分裂、主动运输、内环境、种群、基因表达载体等。教师还要时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过,读书不要只图快,要用脑子想用心记。也就是说学生在读教材时每读完一段,就要想想这段内容有什么要点,并用心把重要内容记住。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在画出知识网络后, 在班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该知识网络所含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记住知识,而且能锻炼表达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当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通过教学生读教材、用教材,建构生物高考所必需的知识。
摘要:在生物高考复习过程中,学生只使用教辅而不重视教材的读,通过面批作业和从命题者角度分析高考试题而引导学生重视读教材,学生重视读教材才能夯实基础,从而提高应用课本知识(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的能力。读教材主要是读《考试说明》精读概念和构建知识网络,研读当年的《考试说明》以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通过标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达到精读概念的目的,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形成生物学知识体系。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词 篇9
一、积累一定的古诗词知识, 作为读懂古诗词的储备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是最集中精练的文学样式。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 文化快餐成为学生手中的宠儿, 网络游戏让他们痴迷, 要想把学生拉回到那久远年代里, 走进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实属不易。由于古典诗词距离现在年代久远, 学生对古典诗词有一种疏离感, 甚至望而生畏, 因此教师必须先让学生的头脑中有一定的古诗词的知识储备。
首先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在各个朝代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富有特色的题材及主题。如: (1) 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2) 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3) 唐诗题材则丰富多彩。初唐时期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 柔靡纤弱, 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改变了这种风气, 他们的诗歌主题更多的是希望建功立业。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 成就显著的诗人很多, 诗歌题材当然也更丰富, 有反映边塞生活、描绘山水田园的, 也有反映羁旅之苦、思乡怀人的。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 这时期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主流。晚唐时期则由于战乱频繁, 生灵涂炭, 诗歌感伤气氛浓厚。 (4)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诗注重义理, 南宋诗注重抒发爱国情怀。
其次让学生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如按诗歌题材分类, 有送别诗、怀古诗、边塞诗、思乡诗、闺怨诗、借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等。送别诗主要表达亲人、友人、情人间的离愁别绪。怀古诗的主题或通过叙写昔盛今衰来借古讽 (或伤) 今, 或怀古伤己, 表达壮志难酬之情。边塞诗有表达渴望建立军功的, 有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豪情的, 还有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从而表达厌战情绪的。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咏物言志诗则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 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 或寄寓美好的愿望, 或包涵生活的哲理, 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景物, 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理想, 以及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认识。
再次让学生积累常见诗歌意象的寓意。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寓意。如“柳”与“留”谐音, 古人在送别之时, 往往折柳相送,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长亭”“短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因此寓指依依惜别之情;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等等。所以在学生学习古诗词之前, 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常见意象的寓意, 让学生先积累和掌握它们, 而后才能更好地揣摩意象在具体情境中的准确含义, 体悟诗词的意境。否则, 一切都成无稽之谈。
二、引导学生养成解读诗歌题目的习惯
古人云:“题者, 额也;目者, 眼也。”古典诗词的题目其实涵盖了很多方面的信息, 如在结构上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或者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 或者交代写作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目的, 或者指出吟咏的对象, 这些都是合情合理地读懂古诗词的金钥匙, 忽视不得。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养成反复推敲题目的好习惯。如标题《除夜》, 这就告诉读者作者写此诗于除夕之夜, 而除夕之夜是团圆之夜, 故本诗可能是抒羁旅之人思乡怀人之情。
三、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
要读懂一首诗, 就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 即知人论世,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如盛唐大诗人杜甫, 后人称他的诗歌为“诗史”, 他所写的诗歌反映的主题无不与他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漫游, 对前途充满希望, 表现出的诗风是慷慨激昂的;三十五岁至四十四岁, 困居长安, 应试落第, 经历世态炎凉, 写出了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四十五岁至四十八岁, 遭遇安史之乱, 他用诗歌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充分地反映出这一时期百姓的疾苦生活;四十八岁至五十八岁, 杜甫在西南漂泊, 大多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虽然自己的生活是那么的不幸, 但忧国忧民之心仍然不减, 同时还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
四、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解读诗歌的时代背景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政治、生活背景, 如北朝的征战尚武, 南朝的艳情, 唐代的建功立业, 南宋的爱国, 宋明的示义, 等等。作品下面的注释往往给读者暗示这一信息, 而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往往又与这个时代的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阅读古诗词时千万不能忽视它。
五、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浸透了诗人主观体验的物象, 是构成古代诗歌的基本元件, 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就一篇诗歌而言, 意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 它们蕴含着特别的情趣和趣味, 因此透过它们的外表, 看到注入其中的意念和感情, 才算是真正读懂了古诗词。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诗歌用了十个意象来组合成一幅画面, 通过对这十个意象的寓意的解读, 我们感受到了悲凄苍凉的意境, 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令人肝肠寸断的思乡情怀。
六、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创作思路的规律, 明确情景关系
在浩瀚的古诗词海洋里, 我们发现, 大多数诗词都是通过写景抒发感情的, 诗人多是通过写所见所闻来抒写所感所想。这些诗词或先写景后抒情, 或全诗都写景, 但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这些古诗词的思路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规律, 所以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掌握这一规律, 从而较好地把握诗词表现的主题或思想感情。
一般情和景的关系有以下四种:
1. 乐景衬喜情。例如杜甫的《绝句二首》 (其一)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诗中表现的是作者暂居成都草堂时愉悦闲适的心境, 全诗都是描绘美丽的初春景象。这里, 美好景物和愉悦情感是和谐统一的。
2. 哀景衬哀情。
凄凉之景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 这种情况非常多。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开头句:“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还有他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都写送别时特定的环境———萧瑟肃杀的秋景, 渲染出悲凉的氛围, 烘托人物的凄苦心情。
3. 乐景衬哀情。
古人云:“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前两句是写美好的春景, 可后两句的情又是伤感的怀乡之情。前面所写的美景是为反衬后面的伤感情怀服务的。
4. 哀景衬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