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共12篇)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篇1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巧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 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这些精辟的论断, 深刻地揭示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教学生学会提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将学生提问的培养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 让每一名学生都敢于提问, 乐于提问. 可是, 学生敢问就会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了吗? 我们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并不仅仅是让他们保持天性, 而是让学习者学会科学地提出问题, 也就是要学会有根据地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即在广泛观察、比较事实、现象的基础上, 通过深入对比思考分析, 在发现矛盾, 发现疑点, 发现种种模糊与新奇现象的过程中, 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或者“怎么做”的问题. 这样的提问, 不是仅凭小聪明或“脑筋急转弯”, 而是需要学习, 需要调查研究与观察分析. 所以, 学会提问, 是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形式,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是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设矛盾冲突, 使学生在争论中提问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 而是作为劳动者, 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 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实践找到这些问题答案时, 在他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 产生独立的思考. ”而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创设一种具有矛盾冲突的悬念式情景, 并将其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 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 教师可以根据活动课的套圈活动设计两张统计图表示第一组 (4个) 男生和第二组 (5个) 女生套中的个数, 引导学生说说从统计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继续追问, 你觉得在这次套圈活动中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这时有部分学生认为女生套得准, 因为套得最多的是女生吴燕, 套中了10个. 另外一个理由是男生一共套了28个, 女生一共套了30个. 另一部分学生认为男生套得准一些, 因为套得最少的是女生刘晓娟和沈明芳, 都是4个, 还有一个理由是男生套得最少的个数是6个, 比女生套得最少的个数4要多2个! 在自主探讨中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 而且都有很充分的理由. 此刻, 当矛盾双方各不相让时, 有学生就提出:老师, 我们是不是应该找一个更加公平点的比较方法啊?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高度集中和兴奋的状态中, 他们集思广益, 据理力争, 充分展现了各自的聪明才智, 在各不相让的争辩中形成了认知上的矛盾冲突, 进而非常自然地提出了“寻找新方法”的问题, 成为这节课探索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助推器.
二、引导自主探究, 使学生在冲突中提问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 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 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 引导他们运用旧知自主探究, 以旧引新, 巧妙、适时地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 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状态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 在讲授“面积与面积单位”时, 可以先设计一个独特的比赛:让两名学生分别涂画一个小长方形和整个黑板面, 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涂小长方形比涂整个黑板面容易得多, 很自然地引入到“面积单位”的教学上, 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好奇心.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后, 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物、跟大人手掌比大小等活动, 使学生形成“1平方分米”的数感, 然后让全体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 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向老师求助. 当有的学生还在撅着小屁股卖力地测量的时候, 有几名学生已经跑到老师面前:“老师, 这张纸太小了, 有没有更大一点儿的? ”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教师因势利导:“需要大一点儿的什么? ”从而使学生冲破那种“心欲求而尚未得, 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 思维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在发现、体验、感悟中理解、接受. 正如波利亚认为的那样:“对你自己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只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现实的、有趣的、有用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便会唤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从而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三、放手实践运用, 使学生在困惑中提问
学生在应用所学的综合知识时往往会有新的感触, 或者产生新的联想, 或者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于是困惑也就随之而来, 此刻, 他们就会因困惑而提出问题.
比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后, 要求运用两个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 好多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到底是运用加法交换律还是运用结合律, 或者要两种定律同时运用呢? 在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后,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 并且在探讨中, 学生得出了这样一个共识:不管运用哪种定律, 必须使运算简便.
再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 老师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实例, 好多学生情不自禁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屋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 而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呀? 铁拉门又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而不设计成三角形呢? 等等. 这样的提问不仅能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学习联系起来,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养成自觉善问的好习惯, 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 学习是为了应用, 为了更好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 ”学会提问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是自主学习的有效形式. 我们要从小学起, 给学生空间, 创设机会, 让他们学会提问, 学会求知, 学会创新, 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篇2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总是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思考。须知,教师代替不了学生思维,也代替不了学生发展。因此,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指导学生主动提问,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真正表现自己,创造性地发挥潜能。如果教师冷漠生硬,经常指责学生,课堂气氛就会趋于紧张,学生感到压抑,必然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性思维更是无从产生。而教师亲切自然的鼓励,能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从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会学生学会提问 篇3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纽威尔和西蒙认为:“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人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就构成问题。”简言之,问题是个体未能直接达到目标时所处的情境。而在心理学中的“问题”强调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心理上的努力”;二是要运用新知识(组织新的信息)或重新组合已有知识经验(以新的方式运用已知的信息)。
纵观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是老师在不断地提问,而学生却应者寥寥。这样的问题,只能说它是老师的“问题”,却与学生无关。这样的课堂,当然也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三的复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这些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从提问入手,在备课中认真组织自己整堂课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变成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动手并动脑
如在复习高一“税收及其特征”这一知识时,备课时,按照DISCOVER问题连续体矩阵,我把整个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三类问题:
1.封闭式问题:这类问题是所谓的直问直答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用不大,在教学中我采用得较少,仅对那些需要“识记”的知识使用。如:税收的含义是什么?
2.半开放式问题:本堂课,我多采用了这类设问。一方面,在相当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定帮助;另一方面,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足,在设问中还不能过多地使用全开放式问题。
这类设问贯穿了教学的前后,如:
上课开始不久,要求学生:从教材中“税收”的含义中,提炼出税收的“主体”“目的”“依据”“手段”“特点”和“地位”。这是教材中没有讲授的内容知识,对于学生把握税收含义的内涵,探究税收含义与特征相互联系有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深入研究问题的精神。
3.全开放式问题:这类问题对于师生来说,问题、方法以及结论全都是开放和综合的。这个过程从开始到完成,其解释都是开放的,而最终的结论将广泛依赖于问题呈现者和解决者的不同视角、观念、分析和意图而各不相同。这类问题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展现学生的知识面是很有用的。在这一课中,我请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说明:在财政收入的四个形式中,为什么税收才是最主要的形式,它与其他收入形式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作为课后的思考题,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与时间。
二、变换角度提问,不拘泥于常规设问
教材中的已有内容和知识,只是阐释了一方面的内容,这时我就把它拓展为其他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学会从已知知识演绎出未知知识。这也是高考解题的一种技巧和能力。
从不同学科提问,不拘泥于学科的界限,教会学生从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等不同角度去思考同一热点问题或材料。把常见的哲学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去设问,把常见的政治学问题从哲学角度去提问等等。
如:材料显示:某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在当前经济疲软、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激剧下滑,政府应该采取财政、税收等措施来“救市”。而在一份对该市市民的调查报告中却有94.6%的人认为“房价泡沫应该降一降了,反对政府采取措施救市”。
面对这样的材料,一般的设问都会从哲学角度让人去思考“为什么房地产研究中心与市民的观点会截然不同”?但我却让学生从经济学角度去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教会学生对于经济类论述题也要把握好“主体”,学会从材料中找出经济主体,然后再返回教材,找到相应的知识点。推理过程如下:
房地产研究中心→主要站在房地产产业和房地产商的角度思考问题→卖者→房地产企业→企业的目的→盈利→“救市”可以让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不振的情况下,不降价或少降价而增加销售量,从而获利更多→造成救市。
市民→买者→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房价存在“泡沫”,不符合消费者求购商品的价廉物美的标准→救市不能让房价降到人们的心理承受范围→反对救市。
三、要教会学生提问
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中,学生还处在老师“要我听”的阶段,往往还处于《学记》中所说的“不愤”“不悱”状态之中;而学生提出问题表明他们正处于“愤”和“悱”的状态,是老师“启”和“发”的时机,这时学生听老师的解答是“我要听”。可见,提问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
作为老师要为学生提问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要鼓励学生说“不”。要让学生懂得:老师也会出错,课本也不一定对。不要对学生的提问马上作出回答,和学生一起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在影响思路畅通的关键处提问,在思维制高点的疑难处提问,在解决知行结合的聚焦点上提问,在向书本权威挑战的超越点上提问。
在讲解一道材料分析题时,原题的题目是:“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G省政府是如何推动该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在讲解完该题后,我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这则材料,用相同的知识要求,提出不同的问题。于是,学生们纷纷讨论开来,最后一致推举出两个最好的题目:
①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为G省政府发展文化产业推出建议。
②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G省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三个问题的理论要求相同,但由于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在答案的组织上也就不尽相同。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已经发现了在答题时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在分析题目上,解答题目时,都比较顺利。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正是我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学会提问,不仅是教师自己要会提问,把握提问的科学性,更要教会学生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使教学课堂活跃起来,这对于高三的复习课而言,是相当重要也是相当可贵的。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篇4
一、教学留白, 让学生能问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为了有效地控制教学进度,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 而盲目追求教学的周密性与完美性, 将教学安排得满满的, 并没有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与提问时间, 只是一味地灌输, 主体地位的缺失使学生成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学生自然无法提问。因此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适当放慢教学的步伐, 为学生预留充足的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时间, 以使学生心有困惑, 让学生能问、有问。
如在学习 “溶液浓度”时, 首先由教师来做演示实验: 在两个杯子里注入相同的水, 然后放入不等量的盐, 制成浓盐水与稀盐水, 然后拿着两根同样新鲜的胡萝卜, 分别浸入不同的盐水中, 放置相同的时间后取出胡萝卜, 让学生来认真观察。学生发现浸入浓盐水中的胡萝卜蔫了, 而浸入稀盐水中的胡萝卜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结束后, 教师不要急于引出浓度的概念, 而是引导学生由这一实验现象可以想到什么呢? 进而使学生在心中产生困惑, 如何来体验同样水中所放入盐分的不同。这样经过学生的思考, 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 进而与学生一起来总结浓度的概念。当然,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将教师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 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 这样更能让学生在直观操作中加深对实验现象的印象, 再通过教学留白, 进而引导学生将心中的困惑与不解表达出来。实践证明, 教学留白, 为学生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与宽广的空间, 学生可以展开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 这样才能改变以往学生的机械接收, 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不解与困惑, 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并自主地提出问题。
二、创设良好氛围, 让学生敢问
长期以来, 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定位于单向的知识传递, 教师严格地控制着教学, 是教师一人专制的教堂, 在学生眼中教师高高在上, 不容质疑, 学生对教师只有畏惧, 即使学生心有疑问也不敢提问。因此, 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要打破教师的专制, 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将学生带入心理安全与自由的状态之中, 这样才能让学生敢于提问。
1. 营造愉悦氛围。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展开教学, 不能引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的提问只能流于形式, 学生并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只有能够激起学生高昂的热情、饱满的状态, 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 这样才能提出更有见地的看法, 更有深度的问题。为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为学生打造富有魅力的课堂, 让教学更加愉悦, 以激起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与思维的积极性。如在学习 “溶液浓度”时, 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直观而动态地展现用浓硫酸与稀硫酸在纸上写字的实验, 放置一段时间内, 发现用浓硫酸的纸变黑, 而稀硫酸没有反应。借助这个实验来引出液体的不同浓度。这样的教学视听结合、动静结合, 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思考的独立性, 进而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快乐而主动的学习。
2. 营造民主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 与学生在为平等的学习者, 不仅要允许更要鼓励学生的自主提问。为此教师要体现出与学生的平等性, 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 当学生有不同见解与观点时, 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出来, 这样在课堂中才能有更多来自于学生的不同声音, 才能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勇敢而积极地发表不同观点, 提出不同问题。
三、必要指导, 让学生善问
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浮于表面, 并不能深入本质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此时, 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 授之以渔, 让学生学会思维, 学会学习, 让学生善问、会问。因此, 在教学中不能将各知识点孤立开来, 而是从整体着手, 在比较中展开分析与比较,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提问以用旧知来学习新知, 这样的问题是有效的, 这样的探究才是成功的。如关于氢气和氧气制取方法、实验装置、收集方法的比较, 进而得出问题, 从而让学生展开深入的分析与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深刻地掌握H2用非氧化性强酸稀H2SO4 和活泼金属Zn来制取, 属于液体和固体的接触反应, 采用试管+ 隔板或启普发生器等; O2用H2O2+ MnO2催化制取, 可采用H2的制取装置, 如用KMn O4或KClO3+ MnO2加热制取, 就不能采用以上装置。二者都难溶于水, 故而都可以采用排水法; 二者密度不同, 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时, H2要用向下排空气法; O2要用向上排空气法。
总之,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重在增强问题意识,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运用留白艺术让学生能问, 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问, 给予必要指导让学生善问, 以逐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学会提问, 这样才能打开探究的大门。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探究, 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 全程参与探究, 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教学实践, 从引导学生能问、敢问、善问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意识,科学探究
参考文献
[1]高文正.浅议初中化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文理导航, 2014, (02) .
[2]周祥双.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理科考试研究, 2014, (11) .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篇5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把“传道”摆在首位,可见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传道”即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学有所成。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点,“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如何把“渔”授予学生呢?我们就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的灵魂。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策略、方法,将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我大胆地进行了尝试,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交流学习发现,学生通过读书很快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了我认识到一个聋哑人,他喜爱画鱼,画技高超,画出的鱼就像真的一样等内容)。学到这里,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此时,我便相机引导:“同学们读懂了这么多内容,很不错,但是用心读书的孩子才能读出问题来,你们能吗?”我这样一提,学生就明白的我的意思,马上又拿起书读了起来,很快又提出了:“为什么聋哑人他的画技高土超?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题目是什么意思?题目又说明了什么?〃〃〃 〃〃〃”这些问题不是学生容易解决的,于是,我鼓励学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中,学生很快抓住了文中的重点句,如:“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没说一句话”,“他好像和金鱼已经融为一体了。”,“鱼游到纸上,先游到心里”等。学生从这些重点句子中体会到聋哑青年观察金鱼时入神着迷;画鱼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把金鱼画活了;他作画到了痴迷的境界,物我两忘;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也正是聋哑青年之所以画技高超的原因:专注和勤奋。而且也是他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这样通过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点拨,使学生达到了共识:聋哑青年的专注和勤奋,才练就了高超的画技(把鱼画得栩栩如生)、执著追求的品质,并受到感染。学习了课文后,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说你平时做事情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指导生活。
二、引导学生有计划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来说,有计划的学习要比无计划的学习好得多。有些学生学习毫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到有计划学习的重要性。高尔基曾说过“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首先确定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的保障。目标可分为短期和长期,先制定短期目标,在短时间内可完成的一个小目标,然后再制定长期目标,让自己的学习一步步从小目标走向大目标;其次引导学生恰当地安排多项任务,使学习有序的进行。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不断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和劣势,优势继续发扬,劣势进行克服,长期以往,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会得到培养。
我常常告诉学生,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做到有条不紊、有序有章。学习也是一样,有了计划,我们就会按计划进行学习,就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这样,我们的学习就不会盲目,学习效率就不会低下,学习成绩也会大大提高。例如:我在每学期开学初,针对自己所教的课程特点,在学生拿到课本后,先让学生浏览目录后统观全书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特点,制订一个短期学习目标,等学习两周左右时间后,再让学生制订长期目标,并要求学生们必须按照自己所制订的目标进行学习,经过几年的尝试,我觉得效果很好。
三、把握好以课本和课堂两个中心,提高学习效率。
(一)以教材为中心
于漪老师曾提出“语文教材应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沃土”,这实在是一个精彩的比喻。植物生长需要从土地汲取水分和养料,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语文教材。好的语文教材蕴含知识、思想、情感、审美等丰富的养料,学生学好语文教材,自然可以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果语文教材没有丰富的养料,而是一片贫瘠,学生也难以获得知识和精神的滋养。所以要发挥语文教材的功能,首先要让语文教材成为沃土,然后要让学生植根于语文教材,发挥语文教材的功能。
(二)以课堂为中心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但是要切实做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必须做到:
1.首先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能否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认识,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能走形式,不能刻意追求课堂气氛的火暴热烈。课堂是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场所,一切的发展都应顺其自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真正引领学生探索思考的、牵着学生思绪走的还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问题”要集中体现本节课内容的主体和生成背景,通过引导启发、为学生搭建“思维平台”,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
2.其次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还应该提升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恰当地提升教学的高度,才能促进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思考问题,也就是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从面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做到厚积薄发!3.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时刻以学生为本,因势利导,充分挖掘教材,把探究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语文素养。
4.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但是要依据自己的课堂需要重新整合课件内容,形成新的、能够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适当地使用课件,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须几经岁月,几经春秋。只要坚持下去,天长日久,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便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讲十分重要,它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四、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生生关系,使自主学习更好的实施
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情感、思想、信息的双向交流,教与学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学中的沟通和合作,互动与交往是教学的互动性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角色,而是具有主观能动的人。教学并不是教师将已经掌握了的知识通过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不断交往、建构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广泛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只有参与才能实现主体发展,学生的参与面要达到80%以上。
⑵形式多样。教师或有针对性的恰如其分的提出问题,或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或鼓励学生自己实验探究,或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同时鼓励学生既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要虚心倾听他人意见,反思自己的见解,形成共识,从而较好地实现人际互动、合作学习。
⑶及时反馈。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反馈应包含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式多样如个别交流、组内交流、质疑、倾听、训练等。另外,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使自主学习得以更好进行。人格平等是任何形式的基础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基础;平等的对话、探讨和引导、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平等交往的基础。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和谐、互尊互爱有利于营造一个能激励学生探索的良好气氛,让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敢想、敢说、敢问,也有利于创新教育成为可能和事实。
总之,面对课程改革,作为教师,我们要以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人格魅力、积极饱满的情绪,新颖有趣的方法,公正平等的态度来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领会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学会、会学、乐学,在愉快中反省,在探索中提高。
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曾反复强调:“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摆脱教师。”那就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充分激活学生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实践活动,积累感悟,促其自学自悟、学会学习。
一、激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对学习有了极大的兴趣,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和极高的热情。因此老师要善于营造“乐学”的氛围,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做法:
一、在教每组课文之前注重引导学生领会“导读”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每组教材组成及每组教材的训练项目。
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我这样导入设问:“课文记叙了雨来的哪件事?从哪里看出雨来是个英雄?”这样的开场导语拨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预习,导之以法
1、教给预习方法。这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
预习可分五个步骤,即“看”、“查”“读”、“摘”“想”。“看”就是默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查”就是通过查字词典,掌握生字的读音,生词的解释;“读”就是大声朗读课文,对特别长的课文可选片朗读;“摘”就是把应读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摘抄下来;“想”就是做预习小结,想一想这篇课文的特点、重点、难点、疑点和对自己的启发,要求学生写成笔,以便上课时有所依据。
2、设计预习题目。每课预习,教师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所提的要求即要有共性,又要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有所不同。如预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我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理解其意思,为理解全文打下基础。《将相和》一文预习时,我提出如下问题:课文写了几个故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课文中是怎样交代的?为引导学生弄清故事之间的关系,为理解课文中做好铺垫。
3、巧妙设疑。巧妙设疑,一是于文章关键处,抓住牵一发而动全篇的问题发问,使学生向纵深开掘,突破难点,读懂课文。
二、是在课文内容的矛盾处设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
三、领悟规律,促其学会每教学一课,我都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全文,领悟规律在小结根根据教材的特点,结构,抓住重点,指导学生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并能领悟规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去掌握学习的本领。
我仔细了解了本班学生学习的情况,分析了学生不喜欢语文的原因,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后我根据实际制定了一些对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班内的学习风气,能让学生喜欢语文,自主地学习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我认为使学生喜欢语文,应该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最大的奋斗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起始时期,如果能在这个时期在学生心里播下喜欢语文,爱学语文的种子,这将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很容易开出灿烂的花朵,收获丰盛的硕果。所以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学生喜欢语文的。
(一)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备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是表情达意最丰富的一门学科。学生之所以觉得学语文干燥乏味,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语文学科那份浓浓的人文情怀。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须深深地挖掘每一篇课文的人文因素,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条情感交流的桥梁,创设一个学生与作者对话的平台。让学生的独特体会独特见解得到尊重,使学生的个性回答在课堂上迸发出亮丽的光彩。当学生的情感世界被激活了,就很容易体会到语文科的趣味。于是,每一篇课文我都会设定一个情感培训目标,这个目标我是结合课文的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的。务求找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切合点,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二)坚守课堂教学这个主要阵地,努力使每个学生能够享受快乐的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抓好语文课堂教学。而针对我班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等特点,我决定要精心利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作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突破口。于是,我坚持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努力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我的引领下,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去获得知识,尽情地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因为我认为决定课堂气氛好坏的,并不是学生,而是在于老师。课堂气氛不好,反映了老师的课上得不好。因此,我总是想方设法使我的语文课变得更有趣。于是在课堂上我时而像一个资深的导演,策划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时而像一个出色的演员,演译着课文中每一个动人情节,为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时而我又像一位煽情的演讲家,为学生娓娓道来一个个动人故事,使学生产生求知若渴的愿望;时而又是一位机智的引路人,在我的点拔下把学生引向成功的彼岸;时而又像一位虚心的求学者,投出一个个别出心裁的问题,一石击起千层浪……
我还注意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的教态、表神甚至自己的一个眼神我都不敢掉以轻心,都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因为我力求使学生感到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是一种享受,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是一种快乐。记得窦桂梅老师曾经讲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她说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能够做到上每一节课都能像上公开课一样认真对待。我被她那种刻苦认真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也以她的精神时刻告诫自己,要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很快我便发现,在我的精心组织下,我的课堂成了学生快乐的学习园地。在学生的眼睛里经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要用自己精彩的表演、富感染力的朗读、简炼的语言来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令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有所成,找到学习的乐趣。
任何事情都应该讲究方法,“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地摸索。”学生的学习更不例外。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也注意讲究方法。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避免出现好差分化现象,为了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因此,采用了“抓两头,扶中间”的方法。对于成绩优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除了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的文体活动和学科比赛。因为我认为孩子在实践中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能发展自己的特长,学习与能力的发展做到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如我班的李虹同学在我的辅导下参加了大朗镇首届古诗词朗颂比赛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一等奖。获奖的当天,她高兴得流下了泪水。多年来我都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特长,在我的指导下,很多学生都获得了一些人生中的宝贵经验和成绩。看到孩子们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时欢欣的表神,我深深地感觉到作为老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教学技能,还要有一又雪亮的眼睛。
对于在班里学习语文暂时落后的学生,我采取了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辅导的方法。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愿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让他们与优秀勤奋的同学结队,不给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种类型是肯学,但学习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让他们多找规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是有望提高的;第三种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也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学习语文方面的进步,他们才能获得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勇气。他们不再惧怕上语文课,不再惧怕做语文作业,才能真正地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我认为对待后进生,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兴趣,比起任何的事情都重要。多年来,对后进生我都采用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采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对于中间部分的学生,这是一个班内占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而这一个群体的学生似乎很容易被老师遗忘,但我并没有忽略这一个群体,我要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他在老师心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我更注重鼓励这一批同学要自强不息,注重挑战自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取得进步。我通常采用支持鼓励的方式,在课堂上多提问,尽量创设让他们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作业上,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时常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进步中寻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提高教师个人魅力,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学生喜欢学习语文,我认为首先还是要使学生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除了拥有一颗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心之外,我认为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还应该拥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善于在学生面前露一手。针对我班学生害怕写作文的现象,我经常在写作课上与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写好后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同时,找出写作的规律,让学生感到写作并不可怕。为了提高后进生写作的能力,我还坚持对学生面改作文,当面对学生提出修改的建议,为学生指明方向,从而消除了学生写作的恐惧心理。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经常为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在我的声情并茂的范读中,体会了文章语言的音律美和节奏美,领悟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迫切希望模仿老师,透过自己的朗读把他们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从而使他们有了读书的欲望,在不知不觉间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语言习惯时,我也注意发挥老师的榜样作用,经常为他们作示范,使他们相信我这个语文老师的能力,愿意听我的教导。
三、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仅仅是喜欢还不够的,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语文能力,不外乎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我认为在语文能力中更重要的是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语感。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也正在摸索当中,但我认为语感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来培养。听、说、读、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说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感悟能力涉及到人的感觉和悟性,因此,我很注意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同时,我也很注重把历史知识和生活常识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每一篇课文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人生经历,务求使学生能在我的点拔下自己去感悟每一篇文章。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积累好词佳句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我注意用以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读课外书,即学完一篇文章后都要求学生看相应的文的方法。在读课外书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以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同时,我还注重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辩论会、故事会、诗歌朗读比赛、写作比赛、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让他们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我感觉到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的确比以前强了。
语文教学,语文学习重在课堂,重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语文兴趣的培养我们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必须把从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己任。这一学年,我通过了自己的努力,基本上使班上的大部分同学喜欢学语文,喜欢上语文课。上个学期结束时,我也作了一份不记名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班80%以上的同学已经喜欢语文了。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还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希望能够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播下喜欢语文的种子,同时也希望这颗种子能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
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师的教也处于被动的教的状态。新的课程的改革,使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方方面面对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及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如何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引导学习自主学习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点点滴滴地加以引导:
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传统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从小就接受母语熏陶的影响,许多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没有新鲜感,认为知道的已经很多了。学习的动力不大,他们感到的是被迫学习.因此,导致一节课下来,事倍功半。针对这种情况,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尽量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择一些小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引发学生兴趣,并穿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比赛。通过参与,吸引一部分学生,引发他们参与的意识,唤醒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间接地使学生对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去锻炼
语文教材中,“活动”内容安排的较多,利用书中所给的条件,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搜集材料,让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知识,一方面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过程引发学生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辩论话题,在讲到“《美猴王》”这篇文章时,对论点“美猴王是猴、是人、还是神?”加以辩论,让同学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加工、提炼语言文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学会根据需要,选取材料,进行加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引发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探求。
三、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去安排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一言堂”已远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早已被学生所否定,怎样才能使“一言堂”变为“群言堂”?这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语文知识,一方面与生活非常贴近,学生一知半解,略知一二;另一方面许多理性知识学生不感兴趣,难以理解、领悟,针对这种情况,为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知识的当中,我采用把学生分成小组的分式,对有些语文内容,让他们自己分析、自己安排、自己讲解,从而自己小结、补充,例如,在教学《空城计》,让学生结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进一步体会诸葛亮、司马懿的性格特征,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一步对小说的要素加以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语文知识内容丰富,拓展面宽。单纯地将书面知识,给学生加以罗列,久而久之他们会感到单调、枯燥,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失去兴趣。为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设计问题。例如,在教学《春》这一课中,学生对春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片面的表象认识中,对文章中写景的方法,一知半解,是零散的。如果只停留在分析文章的结构这一教学点上,在教学深度上不免有些欠缺。那么,如何挖掘知识的深度呢?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之所以吸引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美,主要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找答案,给他们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帮他们总结出以下方面的原因:(1)充分运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描写景物。(2)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3)人景结合。(4)动静结合。一方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既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又使他们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
五、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紧,内容多,而中学语文的教学,课外空间的伸缩大。针对课改的新导向,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定的能力,在今天竞争无比激烈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教训过程中也显得无比重要。针对班内有些后进生长期形成的怯懦、无动于衷的情况,为有意识地“刺激”他们久已形成的“麻木”状态,调动他们久已习惯的“封闭”状态,我在进行单元复习时,让学生互相出题,同桌互答,让他们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享受“荣誉感”,互批互改,使学生享受角色转换的喜悦和得到认可的自信,使他们由“能学”逐步过渡到“想学”,进而实现“会学”,直到引导学生达到“坚持学”的目的。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还在于对学生兴趣的引发和明确学生的学习责任。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死记硬背,忽视了对知识活学活用的引导,从而大大阻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学生知识面窄,对有些知识难以理解,同时,课上老师对课堂的调控把握不够,学生活动时间与整个时间把握不够,再加上短时间内由于学生还不能适应这种教学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活动的“度”难以把握,学生短时间内不能集中话题,进入角色,难以在教学中做到“活”而不乱,同时,由于书本材料和学生知识的局限性,需要许多课外的知识加以补充,而多媒体对于教师来说,都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更别提学生在学习中的运用了。这也进一步让人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引导学生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 篇6
一、潜移默化,激起爱问的火花
1.在言谈交往中启发。教师对学生要有“情”,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全体学生,让学生对老师有“可敬又可亲”的感觉,愿意跟老师交往,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或不懂的问题跟老师说。我常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和学生交谈,结合他们的兴趣,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喜羊羊和灰太狼》里到底有哪些羊?哪只羊经常被灰太狼抓住?”“爱迪生是哪国人?他发明了哪些东西?”“昨晚乒乓球赛中男子双打谁赢了?”……无所不谈,无所不问,有我问他们的,也有他们“考”我的。期间,我还时不时地插上一句:“今天学的课文,还有什么地方我们需要讨论一下的呢?”……在这样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问得积极,讨论得也热烈。学生爱提问的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培养了起来。
2.在课堂教学中诱导。要尊重学生,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充满鼓励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无所顾忌,才能思维敏捷,思路畅通。在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一名学生举手提问:“老师,重阳节是几月几日?”话音刚落,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这都不知道?”“今天早上的晨会课上老师不是刚说过吗?”……在同学们的嘲笑声中,我发现本来就很内向的她,此时脸更红,头也垂得更低了,两只小手不停地在胸前摆弄着什么。我想:如果此时的我还不赶快为她做点什么的话,也许这双小手以后将永远也不会再举起来了。于是,我马上走到她身边,用手摸着她的头,对她说:“没关系,老师愿意再说一遍,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并勇于去探索,最后都将不是问题。”虽然这话很轻,但我坚信:班内每个学生都能听得到;虽然这话很短,但它可能因此而挽救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她爱问的火花,同时,也是一次对全班学生的教育。
二、创设情境,扬起敢问的风帆
1.名言故事法。我常利用晨会或班队课,教学生一些名人名言,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给他们讲一些伟人不耻下问的故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记得有一次班队课上,我刚讲完故事,就发现角落里有一只小手欲举却不敢,我马上喊了她的名字。在她提问结束后,我不忘奖励她一句:“提得多好,为什么不举手?你差点失去了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以后继续努力,好吗?”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我相信一定会换来这个小姑娘以后无数次的举手。于是,我趁势告诉大家:“你问,不是因为你笨,而是你要不断攀登。”以此消除他们不正确的“面子观”。
2.同学榜样法。身边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同学的榜样是最有效的。每天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同学中爱提问、敢提问的好榜样早已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至于自己不敢问,只因为还缺少那么一点点勇气。此时,老师应赶紧抓住时机,给这些还在犹犹豫豫的学生以正确的引导。相信老师那亲切的言语,一定会让他们举起那颤巍巍的小手,说出心中早已想说却又不敢说的话。还可让同学互相交流,互相鼓励,以期共同进步。
3.自我评价法。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保持并发扬,更要承认自己的不足,努力改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期不断完善。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做他们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心理,要他们相信:我能提问题,我能提好问题,我肯定行……在此基础上,每个星期进行一次自评活动:自己只和自己比,先不要和他人比;这个星期和上个星期比,看看有没有进步……长期坚持,学生爱提问题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还可在“每周光荣榜”上评出“提问大王”冠、亚、季军。别看这小小的一个奖项,对学生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荣誉,对全班同学更是一个鼓舞啊!
三、循序渐进,提高善问的水平
1.从教材中寻找。要教会学生善于提问,就是要让他们所提的问题有一定的价值。换言之,就是要让他们提有价值的问题,而不能信手拈来,随口而问。一些一看书就明白、稍一动脑筋就能想到答案的问题最好不要问,不然,会助长学生懒于思考的依赖心理。而教材则是学生寻找价值问题的源泉,教材的内容是丰富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教师愿意做“有心人”,善于去挖掘、开发、引导、利用,里面就会有宝藏的。我班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看了《曹冲称象》后问我:“老师,有没有比曹冲想的更简便的方法?”我一愣,怎么今儿个跟古人“顶撞”起来了?但转念一想,这难道不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吗?于是我趁势鼓励他们:“有!肯定有!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一定会想出比这更简便的方法来。如果我们能够想得出,不就说明我们比曹冲更聪明了吗?”他们一听自己有可能要比曹冲更聪明,这还了得!顿时乐得一蹦三尺高,马上跑回教室,告诉班内其他同学,教室里的气氛也立刻活跃起来: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激烈地讨论着……终于,有一名学生说:“搬石头太重太麻烦,如果把石头换成一个个人,走到船上,然后再称人的重量,不是更简便吗?”……是啊,难道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提问吗?不,这是思索,是发现,是创造!
2.在实践中提高。新大纲中对于学生的质疑分年级提出了要求:低年级以认知生字词为重点进行质疑,中高年级在认知段、篇的基础上进行质疑。当然,这也应联系实际情况,运用时灵活机动。在教学生学会提问时,如果单从理论上告之,怎样的问题应该提,怎样的问题不要提,那是远远不够的。正如教人学游泳,只告诉他头抬到什么位置,手臂怎样划水,脚怎样拍水……而不让他真正地下水试游,这样能学会游泳吗?当然不会!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同样道理,要在提问中学会提问!只有让学生不断地提问,提问,再提问,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点拨,评价,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问题不应提,只有这样,学生的提问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让学生学会提问 篇7
关键词:数学,提问,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数学问题是 (直接或间接) 指向某一特定数学知识, 能够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和思考, 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去“做”, 但又不能马上知道应采取何种方式去做的事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那么,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触及数学问题
1.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 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佳境中, 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 掌握新知。如:数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 我创设了如下情境:“同学们, 今天让你们当小老师来考考我。
大家随便报一个数, 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 你们可以通过笔算核对。”随着学生报出的数, 我都能准确、较快地判断出来, 这时, 学生觉得老师太了不起。“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的?”“想。”“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 好吗?”在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对教材进行调整, 开展教学活动。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 改“铺路架桥”为“创设问题情境”, 从而制造认知冲突, 激发探索欲望, 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 教学“年、月、日”时, 可利用多媒体演示“生日晚会”的情境, 小主人在愉悦的气氛中提出问题:“我真羡慕大家, 每年都可以过生日, 而我已经8岁了, 才过了两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这样的教学, 是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状态, 既激活了思维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2.利用童话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创作或改编出不同的童话故事, 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研究, 使学生能够在童话故事所创设的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花果山的小猴喜欢吃猴王给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3个大小同样的饼, 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 给猴 (1) 1块, 猴 (2) 看到说:“太少了, 我要2块。”猴王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 给他2块。猴 (3) 更贪心, 说:“我要3块。”猴王又拿出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 给他3块。“同学们, 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吗?”不一会儿, 学生都说“同样多”。于是老师反问:“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的要求, 而且又分的公平呢?猴 (4) 要4块, 猴 (5) 要5块, 那么猴王该怎么办呢?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你就知道了。”
3.创设冲突性情境
在教学中我发现, 当新知与学生原有的认识或与自己的想法不相符合时, 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这时认识平衡的打破, 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例如, 在教学“面积单位”时, 学生利用学具 (小方块) 先去摆两个不相等的长方形纸片, 得出结论:小方块数越多, 面积就越大。这时我又出示了两个面积相等, 但方格不一样的长方形纸片 (如图) , 得出:第1个有12个方格, 第2个有6个, 所以第1个面积大, 对吗?开始有的还同意, 但仔细观察后发现面积是一样大的。原因是方格大小不一致, 这时小结:测量面积要用统一的单位——面积单位, 这节课我们来学面积单位。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发现数学问题
1.让学生学会观察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从观察中发现问题, 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感性。如:在学习“正比例关系”时, 观察一个量是怎样随着另一个量变化的呢?在把表填完整后, 再让学生观察后提问:从左往右有什么规律呢?从右往左呢?
2.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
操作是自主探究的一种重要形式。皮亚杰指出:“要认识一个客体, 就必须动之以手。”操作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 它既是知识的源泉, 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通过动手实践,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比如, 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 学生通过小方块去摆, 比较出更合理的方法:摆出只要摆长和宽就可以了, 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再例如, 教学求平均数时,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 水面的高度分别是2厘米、3厘米、5厘米、6厘米。方法一:将水多的杯子中倒一些水到水少的杯子里, 使4个杯子的水面同样高。方法二:将4个杯子里的水全部倒在一个大杯子里, 再把水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 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也相同。
通过这样的主体探索活动, 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 而且使学生探索出求平均数用总数除以总份数的方法。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想象, 激活他们的发散思维, 通过猜想可以使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所谓猜想就是一种根据一定的知识基础对某一问题进行联想和推测的一种思维方式, 如果在教学中, 教师能很好地应用猜想这一思考形式,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提问:“你想一想, 圆锥的面积与哪个图形有关系? (圆柱) 你猜一猜, 两者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猜一样大, 有的猜1/2的关系, 或1/3、1/4。“哪个对呢?”那你们想办法, 利用手中的学具去寻找答案吧。”
三、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数学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已从问题情境中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不同, 探索的方式和思维的策略会不同。因此, 每个学生所发现的问题就会不同, 谁的问题符合问题情境的要求?谁的问题最具有授受内容的代表性?谁的问题便于理解?等等。要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理解问题, 因此让学生在小组内、同桌间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出心中的疑惑是十分必要的。同时, 在合作交流中, 让学生认真倾听对方的思路和想法, 学会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 有所创新。
在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解法不唯一的习题, 让学生从不同思路入手, 探究多种解法, 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24×25, 看似一道简单的计算题, 在教师的“比一比谁的解题方法多”的激励下, 学生思维积极, 结果出现了如下方法:
(1) 24×25=6× (4×25)
(2) 24×25=3× (8×25)
(3) 24×25= (20+4) ×25=20×25+4×25
(4) 24×25=24× (30-5) =24×30-24×5
(5) 24×25=4×6×5×5= (4×5) × (6×5)
(6) 24×25=24× (25×4) ÷4=24×100÷4=2400÷4
每一种方法无不蕴含着创新的元素。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篇8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何采取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质疑提问呢?
一、创设环境、情境, 使学生敢问、乐问
我们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 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往往都提不出问题,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胆量小, 要面子, 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会招致其他同学的嘲笑或老师的挖苦讽刺, 不敢提问;二是学生学习习惯未养成, 根本就不能发现问题, 提不出问题。前者是心理因素所致, 后者是能力因素所致。
对于第一种情况, 教师首先应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思考, 敢想、敢说、敢问。应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胆量, 多让学生发言、表现, 善于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克服胆怯心理, 从而树立自信心。
对于第二种情况, 教师要注意总结提问题的方法、规律, 适时点拨、引导, 以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古人云“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设置疑问, 创设问题情境, 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启发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使学生既深刻领会和掌握了历史知识, 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变教学方法, 使学生善问
随着学生提问积极性的提高, 他们敢问、爱问, 但个别学生在提问时, 不加思考地乱问, “为提问而提问”, 造成问题的质量不高。因此, 要进一步训练学生善问, 而且要有所创新地问。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活动中, 竭力改变那种教师不停讲, 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 而是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提问。例如:讲到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 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不少学生通过思考, 提出下列问题:如果没有“天京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 太平天国运动会成功吗?如果光绪皇帝手中有实权或袁世凯早死几年,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能保住吗?
作为教师, 不要认为学生提的问题总是幼稚、可笑, 其实我们有理由相信, 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在他们不断发问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 许多著名大科学家、大思想家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证。另一方面, 师生共同解疑释惑的过程, 又是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断得到训练的过程, 也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 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过程。
三、开拓学生视野, 教师做好问的示范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教材观点的基础上, 还要尽可能地将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其他观点和史学研究的新动态提供给学生, 并在此基础上大胆设疑, 以便引起学生的思索、争议, 引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从而提出他们的新观点、新见解。如在讲必修一“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课时, 课后有一道习题:关于“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几种说法 (略) , 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我先布置学生查阅、准备资料, 然后再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虽然作为高一的学生, 他们的发言有些略显幼稚, 但通过他们的讨论, 我看到了学生的成长。又如在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 我专门花了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关于对孝文帝的评价”这个问题, 学生根据他们查找的资料积极发言, 我也向他们介绍自己的一些看法, 尽管学生不能圆满地解决问题, 但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能极大地启发学生, 开拓其视野。
但是我们在引导并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 (1) 提问要适度。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水平。避免设问过简、过难或过偏。 (2) 提问要系列化、多层次。教师应设置有内在联系, 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系统, 使学生的思路在教师启发诱导下不断深入, 由此及彼, 才能从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吃透教材。 (3) 注意启发学生质疑。教师不仅要自己提出问题, 还要引导学生自己质疑。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篇9
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气氛中,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 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 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 处于“心求通而不得, 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 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 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把握提问的明确指向, 引导学生准确回答
提问的问题应当具体、明确, 学生听后能找到思维的方向和目标, 从而使学生快速地组织思维, 顺利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教学“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一课, 在推导关系式这部分, 要求学生观察“ (1) 90-30=60, (2) 90-60=30, (3) 30+60=90”, 并比较它们的异同时, 如果这样问:“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显然不够明确, 学生不知道怎样比较:以谁为标准?谁和谁比?比什么?我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是这样设计提问的: (1) 第一个算式中有哪三个数? (2) 第二个算式中与第一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区别? (3) 第三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 第二个算式与第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 (5) 怎样求被减数、减数?……这样不断递进提问,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就能有条理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重视提问的启发引导,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能引导学生多方面地进行思考, 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把问题引向纵深, 并最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提问不能基于简单的判断, 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要具有思考价值。通过巧妙的问题, 指引思维的方向, 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中受到启迪。例如, 教学正、反比例的对比练习时, 我出示例7的表1、表2并设计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 (1) 在表1中, 你发现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 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3) 你以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4) 同样在表2中你发现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5) 你发现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6) 你认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7) 在表1和表2中, 你能发现正、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通过一系列的提问, 揭示题意, 找出重点, 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使学生在思考理解的过程中, 既学习了知识, 又掌握了矛盾转化的方法。
四、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 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课堂提问的难度应适中, 不宜过难, 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 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 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 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 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 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 由浅入深, 相互联系, 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 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
另外教师在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时, 还应具有机敏的应变能力, 对于课堂中出现的“意外”, 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前预设, 不断调控教学程序, 灵活恰当地进行追问, 使问题问得明白, 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地参与数学学习。
总之,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 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 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 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 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 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 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
关键词:设计,课堂提问,引导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黄爱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多种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提问 篇10
一、问题怎么形成
初读课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向课文问一问为什么,向自己问一问为什么,这是提问的基础。如《小松鼠找花生果》一文中,小松鼠为什么找不到花生果,而蚯蚓却能找到?还有哪些植物的果实也藏在地底下?一篇课文中,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提出许多“为什么”,有的深入阅读后就能自己解决;还有一些是学生知识经验中的空白,而学生也将带着这些“为什么”,在阅读过程中活跃思维。
二、问题怎么提出
1.将读懂的地方变成问题
形成质疑能力并非一日之功,但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形成提问意识、产生提问兴趣,学生就会渐渐产生这样的变化:要我提问—我要提问—我会提问。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将读懂的地方变成问题,考考班上的小伙伴。尽管这样提问的方式属于“明知故问”,问题也不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真实问题,但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提问方式,让大多数学生有问题可提,降低了提问的难度。学生在提问环节中产生了提问的兴趣,就会养成提问意识,不再惧怕提问,树立提问的信心。同时,教师也可借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就不懂的地方请教大家
学生可以将阅读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提问时可采用这样的句式:“我想请教大家,为什么小松鼠找不到花生果,而蚯蚓却能找到呢?”这是学生真正不明白的地方,是“不知而问”,是在深入阅读并进一步思考后产生的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困难,使教师的指导更加有的放矢。只要我们坚持在课堂中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就会越来越高。
三、从哪些角度提问
让学生爱问,不等于漫无边际地随意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应与课文有关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提问。
1. 文章的内容
这是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如《小松鼠找花生果》中,课文主要讲了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如果学生能顺着这样的思路进行思考并提问,他们就会从文章整体入手,把握文章梗概,锻炼概括能力。与此同时,了解内容也为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内涵、感受遣词造句、掌握写作方法奠定了基础。
2.文章的内涵
这是指课文重点词句的含义。例如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笔者有意识地针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经过深入的阅读与思考,有学生提出:“古诗中说‘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作者为什么反过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讨论时,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各自的生活经验,感受到儿童的活力及冰心奶奶对少年儿童的喜爱。深入体会文字内涵,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必经之路。
3.文章的延伸
这是指与文章有一定关系的其他问题。如教学《狼和小羊》一文,学生提出:课文写到“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就结束了,故事怎么好像没有写完呢?这个问题由课文引发,同时超越了文章内容和文字内涵,属于拓展性问题。课堂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并提出看似异想天开、不合常理的问题,其实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并提高学生在阅读中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篇11
关键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190-01
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达到教学不需要教的境界,其关键和有效途径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的一个要项,如何引导学生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第一,让学生具备进入学习的必要条件。除了诱导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还需关心学生自身的物质准备,乃至饮食、睡眠、玩儿乐活动的正常秩序,使学生能自觉地投入学习。
第二,让学生熟悉宏观的学习过程。基本要求如,掌握课前预习技能,保证听课效率,一丝不苟地完成每次作业,适时复习功课,及时纠错,克服马虎潦草的坏习惯,不断扩大阅读量,提倡边学边思考,加强“常规”知识的记忆,正确理解概念判断,勤于辨析知识,精确运用知识等等。这些都是贯穿于各科各项内容活动的每个环节的意义,并持之以恒的遵守环节要求,一些程序趋于自动化后,学生养成习惯,领悟到全程学习要领,也就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
第三,让学生掌握微观的学习技巧。我们都知道:只有把学法指导落到实处,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因此,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让学生正确认识教学中各个环节的作用,认识到上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这样学习才会有效果,学生认识提高了,学习方法明确了,兴趣增强了,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另外,教学中经常渗透学法,展示学法。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科学地使用大脑,更是最佳的学习策略。
例如,教给学生快速的阅读方法:一是扩大视觉覆盖面,二是减少发音动作,三是加速思维运转。除此,要丰富生活经验,拓广知识面,增加其识字量和阅读量。一般来说,学习的专心程度与年龄和个人状态有关。为此,学生必须通过各种不同的作业要求,视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家庭作业时间和作业顺序。根据学习效率曲线,先做容易的书面作业,一定程度上作为热身阶段,接着交替进行其他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必要时就增加短时休息,这样效果更好些。
第四,转变教学观念。旧式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包揽一切,只教给学生应试知识和应试技巧,忽略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接受你,并进而接受你传授的学习方法 。 其次,还要克服定式心理,树立发展观念,也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潜能,同时对他们提出合理的学习目标及要求,肯定多于否定,赞扬多于批评,学生的自学兴趣就产生了。
第五,培养优良的学习品质。学习既要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又要符合自身的认知规律,对于后者,学生情况往往千差万别,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如,设法增强学生的专注能力,有时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促进和培养。其方法有:通过各种游戏练习集中注意一个物体(球、棋子等)或者瞄准一个伙伴、对手;有意识地感受日常事情(呼吸、嗅气味等);有目的地观察和回忆日常事物(一只鞋、一件玩具等)逐步扩大视野;有意识地倾听(车声、音乐);通过扮“盲人”的方法,触摸熟悉的或不熟悉的物品;有意或随意遐想等。总之,当精神有压力时,可以做一些放松动作和平静的活动,以便获得解脱。
第六,培养情感。兴趣、情感、意志等,虽说是非智力因素,但在认知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欲望,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极为重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启发、引导和培养,使之乐观向上。在愉快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学会学习的愉悦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引导性要强,使学生能动地调节自我,监控能力,主动发展。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毅力,使其克服困难,处处留心积累知识;要增强自信心,多实施“成功”教育;要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使其将某一方面的学习优势转化为优势的学习。老实认真、勤奋刻苦、谦虚谨慎,这些普遍经验虽是老生常谈,但却非常重要。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本身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而用之。”这充分说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现在和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下功夫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慎思习惯,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实现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学的需要,是建立现代素质教学模式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作为认识对象,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学生学习,遵循热爱学生,启发思维,因材施教,认真备好“教法、学法”学习就能积极主动,会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黄胜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05)
[2] 李东升.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学会学习[J].辽宁教育,2004(03)
引导学生学会“对话” 篇12
一、在旁批注解中对话。
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 对课文语言文字、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的感知, 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 与作者或书中人物进行对话沟通。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指导学生做课文批注实现自己与作者及文本的对话, 强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爱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 对话时充分体现阅读自主权。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本空白, 指导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经验、想象来填补空白。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或进行自我反思, 就可有感而发, 有得而写, 向作者发问, 向教师同学解说, 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 满足个体学习的需求。
教师不要刻意寻求“统一答案”“标准答案”, 要为学生个性化阅读创设空间, 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 允许有不同的结论, 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这种结论, 甚至允许暂不作结论, 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探究性的问号, 将问题延伸到课外, 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求答案。
二、在交流探讨中对话。
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新课程确定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合作是在交流中形成, 也是在交流中结束, 交流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交流从人数来看, 小到合作小组, 大到全班乃至全校学生。交流从对象来看, 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 也可以是学生与作者之间, 还可以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进行的活动。“一种理解就是一个视界。利用同学之间不同的视界互相启发、补充, 拓宽自己的视界。”这种对话, 就体现出交流的多维度、多向度, 体现出语文的开放包容性, 更符合语文学习的需要。交流探讨不仅是检验学生与作者、文本、编者等多人的对话形式, 更是对学生认识的一种概括和提升。在课堂上, 应该充满着交流的机会与空间,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 表达自己的观点, 抒发自己的情感, 调整自己的思路,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
三、在朗读背诵中对话。
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之一。“诵读是表现文本之声, 是诵读者语感与文本言语之声的碰撞、交流、融合, 是诵读者与文本言语的对话。”朱熹在《读书之要》中就非常强调诵读的作用, 主张“书须成诵”。“朗读是一种对文本创造性的感知过程, 它既是对文本意义的一种建构、内化, 同时也使文本的言语积淀为读者语感过程。”巢宗祺先生在对《语文课程标准》作解读时说过:诵读不仅记住了优秀的语言材料, 在头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 而且, 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学生不断地与作者对话交流, 从而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
四、在抄写默写中对话。
与朗读和背诵紧密相连的是抄写和默写。前者要求的是“烂熟于口”, 后者要求的是“烂熟于笔”, 最终都为“烂熟于心”。在抄写和默写中, 学生往往执著于原有的语感图式, 从自己的“前理解”出发来操作言语对象, 容易犯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毛病。而通过对比原文和自己的文字, 正是修正语感图式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