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共12篇)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篇1
教师之自主创新包含着一个不可回避的意义:有意识地开展教学活动,并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这条道路,基于新课程实践,教学应致力于构建气氛活跃的课堂,达到教与学的双向愉悦。其中,从阅读到会阅读,承担着重要任务,这也是体现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从“我会读”等新课标任务来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理念的变化。而阅读的基本功需要从小学时期就加以锻造,所以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引导他们逐步走向阅读胜景。
一、学生阅读的意义与现实困境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应“多读书、读好书”,埋下头,屏息凝神,伴随偶尔翻动书页的美妙之音,读与思齐头并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很有必要将学生的阅读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加以调查研究,以便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加以引导、矫正,以帮助学生重新回到那一片阅读的蔚蓝天空,在清脆的翻书声中,重拾阅读带来的收获与喜悦。
古语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就是“活水”的源头,就是智慧的源泉。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书的大量充斥和以娱乐趣味取胜的快餐类书籍的大量涌现,给学生课外阅读带来了极大挑战,“网络阅读”成为无法避免并十分流行的一种阅读方式,“浅阅读时代”早已到来,并给学生带来深刻影响,连小学生也无可避免。
阅读方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课外阅读的意义,阅读在重新构建中失去了它应有的吸引力。甚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的学生家长在给孩子引导阅读或讲故事时,也习惯用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这给学生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学生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学科的。”在此,“把心灵献给孩子们”的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科学,笔者更多将此理解为一种实用的生活方式,一种辅以人成长并发展的科学态度。那么,此种爱好更多地需要从阅读中获得,并转化为人自身的内在,以及可以与生活与世界打交道的能力,这是他们成长和生活的“火种”。
二、如何让学生成为读书“低头族”
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课外阅读,理所当然地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但如何引导学生走上从“我读”到“我会读”的道路呢?只有正确选择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通过阅读扩大视野,才能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学生在阅读中借鉴。
1.有出有入,课堂教学唤醒阅读兴趣。南宋学者陈善曾提出“出入阅读法”。陈善之读书法在于“有出有入,出入得当”。“入”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所论述的进入情境,“进入”就是从直观感受到深刻领悟的理解过程。当阅读者被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情节故事所吸引时,他们会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不由自主与作者以及作者塑造的人物共命运、同呼吸;“出”就是走出文章,在“入”的基础上对文章再创造——分析、评价或接受。对后者而言,首先更注重“入”,通过故事、情境带领他们感同身受。
2.语言传情,引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兴趣是走进阅读的“敲门砖”。我国的教育曾经历了“由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过渡,现在已经完成了这种过渡,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和体现,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情感的力量,教给学生“钓鱼”的本领,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三步阅读法,帮助学生练好基本功。读书方法本来因人而异,但有些基本功是相同的。基本功练不好,其他的一切方法都将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而基本功的锻造,需要从小学时期就开始引导。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创造的“三步阅读法”便是其中之一。
总之,阅读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促使学生各项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基本功。引导学生阅读,并实现“我会读”是教师面临的新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内心充盈期许,并将期许与信任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促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地投入阅读及语文学习活动中,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愉悦,不断积蓄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乐于读书,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乐于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篇2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质疑太重要了。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
一、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
10月,我应邀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观摩会”上讲《落花生》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说:“读书最可贵的是能发现问题。下面请大家拿出笔来,默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待会儿提出来我们一起学习。”
学生纷纷拿起笔读起课文来,我习惯地在学生中巡视。奇怪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只是拿着笔做样子,根本没有在书上画任何记号。
5分钟之后,我说:“现在请你们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们都茫然地望着我,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心里不禁感到悲哀:这个班的学生平时根本没有提问的习惯。都读了5年书了,学生竟然不会提一个问题。
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笑着对学生们说:“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呀?有就提出来。我最喜欢勇敢的同学。谁第一个举手?” 我充满期望地看着大家。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仍然不敢举手。这时,一位男学生非常小心地举起了小手。我立即请他起来发言。
“老师,‘茅亭’是什么意思?”他轻声地问。
“你是班上最勇敢、最聪明的同学,你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了不起,请大家掌声鼓励!”我把这位学生大大地表扬了一番。我看到其他同学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目光,心里窃喜:榜样的作用有效了,坚冰打破了。
“老师,‘新花生’是什么意思?”第二位同学站起来提问了,我又鼓励了一番。
“老师,‘开辟’是什么意思?”第三位同学问。
学生具有思维定势和从众心理,他们都停留在就词语提问的水平。这时,我又及时启发道:“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呢?”
一会儿,一位女生说:“‘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我不懂。”
“你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立即把学生提的这句话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在全体学生面前,“我想,就这句话我们起码可以提三个问题,你们动脑筋想想看,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提出来。”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在这句话上,一个个都动起小脑筋来。突然一个男孩举起了手:“那天晚上为什么天色不好呢?”他的问题引得大家全笑了起来。
“老师,在我们家里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吃饭是经常的事,为什么这家父亲‘很难得’呢?”
“真聪明,他联系自己家的生活实际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我马上鼓励了一番。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呢?”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出来了。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要用上‘也’呢?”学生开始咬文嚼字了。
“父亲来就是为了吃花生吗?他还有什么用意呢?”
在老师的鼓励和循循诱导下,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了。
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我的体会是:首先,要让学生敢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均应给予肯定和称赞。其次,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和句,抓住关键处提问,不能“浅问辄止”,而应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再次,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习提问,经历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的全过程。
二、向教科书质疑。
“惟书、惟上、惟权威”是传统教学对人思想和精神和禁锢。创新教学,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呢?请看课例:
落花生这种植物对城里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为了让学生对落花生有个比较正确的了解,我在学习课文前先问:“落花生这种植物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看课文前预习部分的介绍。”
学生都认真地阅读起预习部分,一会儿大部分学生的手都举了起来。我叫了一位学生回答,他站起来引用了书上的一句话:“落花生这种植物有个有趣的特点,它的花落了,能钻进地里结出果实。”
这个学生话音刚落,我马上接过话头郑重其事地说:“书上这句话有错误,请你们找一找,错在哪儿。”
“啊,书上有错误?”学生小声议论着,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我。
“不要看着我,我的脸上没错误,而是书上有错误,请认真读书。”我笑着再次提醒学生。
学生倒是都认真看书了,但脸上仍显得茫然。
“请轻声读一读这句话。”我提示道。
学生轻轻地念着,突然一名学生举起了手,然后又一个。好,五六名学生举起手,个个脸上显出兴奋的神采。
我叫了第一位举手的学生。“老师,落花生的花落了,在地上会枯萎掉、烂掉,不可能钻进地里去。”他试探着说。
“太棒了!”我由衷地称赞道。“花落了还能钻到地里去吗?”我问全体学生。
“不会,不会。”大家有的摇头,有的摆手。
“那落花生的果实是从哪儿长出来的呢?是根上长出的?是花上长出的?还是……”我因势利导,“请你们看看课文旁边的图画。”
通过看图,学生发现落花生的果实不是从根部长出的,也不是从花上长出的,而是从茎上长出来的。我看“火候”已到,就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落花生全貌,用笔指着图说:“落花生的花落之后,花柄继续生长,伸进地里,花柄前端的子房逐渐长大就结出了花生。”我边解释边画简笔画。
“噢,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
这时,我面向大家:“书上也有错误,你们能迷信书本吗?”
“不能。”
“你们能迷信老师吗?”
学生一愣,旋即回答:“也不能。”
“对,老师和书本上都会出错,如果你们发现问题要大胆地指出来,不能迷信!如果谁发现了我的错误,给我提出来后,我就拜他为师!”我一字一顿地说。
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神圣的地位,尤其是小学阶段,老师的话有时就像“圣旨”,小学生是惟命是从。面对学生的单纯天真,我们做教师的绝不能陶醉在“一言九鼎”的满足感中。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只能“惟实”、“惟真”,让他们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
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敢于质疑,是第一步。接下来是要让学生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还是通过课例来说明吧。
例一:
“《落花生》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词用得有些奇怪,你们看是什么词?”我启发道。
“‘居然’。”学生找到了这个词。
“我想,围绕这个‘居然’可以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小脑筋动开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问这个词的意思,这是首先要搞懂的──这是第一个问题。”我点评道。
“‘居然’就是出乎意料,没有想到的意思。”一个学生解答道。
“我们种花生就是为了收花生,现在收花生了为什么用‘居然’呢?”
“这位同学感到这个词用法上好像不恰当──这是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用‘居然’呢?”我点拨道。
“因为我们是第一次种花生。”
“因为我们是一群小孩子。”
“因为我们是在荒地上种的.,收获出乎意料。”
一位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从‘居然’这个词可以看出落花生这种植物生命力很强,不需要人特别侍候它。”
“真聪明,体会得很好。我把你这个答案变成问题就成了:从‘居然’一词可以看出落花生具有什么品质?──这是第三个问题。”我引申道。
到此,我小结:“怎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像‘居然’这个词(或其他句子),我们可以先问它是什么意思,然后从它用得是否恰当(用法上),从这个词对主要人物及中心有什么作用等几方面去思考、去提问,这样提出的问题就比较有价值、有水平。”
例二:
10月,我应邀作示范课。古诗《赠汪伦》的教学正在进行当中。我让苏州实小的学生初步自解诗句的意思后,问学生:“这首诗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苏州的小朋友真聪明,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
“‘踏歌声’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
“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这么深厚呢?”
几个问题之后,再也没有人举手了,我看没有问出有深度的问题,就鼓励道:“苏州的小朋友真聪明,提出了一些好问题。但我相信你们再读读诗,再思考思考、讨论讨论,还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
学生纷纷皱眉思考起来。1分钟后4人小组窃窃地议论起来。
一会儿,班上的小手又举得老高了。
“老师,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呢?”一个男生问话的底气很足,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
[1][2]下一页
老师,一般人离别时都很伤感,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好像与众不同。”一位胖胖的女生疑惑地问。
啊,我是多么高兴啊!这是两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啊!这是通过表象深人诗歌实质的问题,我认为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算真正读懂了这首千古送别名诗。
所谓有价值的问题,就是通过表象看到实质的问题。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不要匆匆走过场。二要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三要引导学生往深入想,不浅尝辄止。四要联系生活实际和常理去思考反常之处。如:人与人告别一般在家门口就送别了,为什么要李白上船时汪伦才赶到呢?这有悖常理。好朋友分别一般是比较难过的,为什么汪伦送别时却踏歌相送呢?这好像也与众不同。这些都是疑点,值得推敲。
《小学青年教师》/5/9
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篇3
叶圣陶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叶老这样重视预习,是因为预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摸索,开动脑筋的过程。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自学课文。为此,就引导学生学会预习谈几点看法。
一、专心备课,寻找激趣点
课前要钻研教材,挖掘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备课是教师教好一门课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备好教法,寻找兴趣激发点的关键时机。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主题和要求都不相同,且每篇课文各有特色,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在来回推敲每篇课文的不同之处,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抓住文中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地方,点燃学生想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它带有感性色彩,是启迪儿童心霏的钥匙。例如:要让学生预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只要引导学生看课题,让学生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和以往学的不一样,从而在课题中提出问题,教师顺势把学生想知道的问题列出来。还没等你布置预习,学生迫不及待去读课文了,问题自然就在读中解决了。再如:让学生预习《和田的维吾尔》时,只要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句“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一读这句,学生讨论起来了。为什么“生活苦”会感觉“甜”呢?苦在哪?甜又指什么?学生也觉得矛盾。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更新方式,有的放矢,善于设置悬念,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预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精心指导,把握关键点
在教学研究中人们讨论较多、较深入的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人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的问题,其实,教学就是要在确定与处理教学关键点上下功夫。教学关键点突出反映了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上的矛盾性,体现了教材内容上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由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的合理过渡。关键点是“课眼”,处理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指导学生预习,也只有把握好关键,再进行精心指导,才能突破难点抓住重点,达到高效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如教《草船借箭》一课,可把握恰当提问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一关键点让学生提问,列出问题,当作预习题。学生急于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自觉读课文,这样就把“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教学任务完成了,并有见解、有感受的解决了“读懂”这一关键问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再说,教学中需要提问,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关键处,指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进行精心设计。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有多处出现了“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就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蕴涵的深意,从而做到有目的的自觉预习,解决了“读好”这个关键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再提示学生,多读几遍《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第4自然段第4句话,看有什么发现,把它写下来。好些学生能发现,可以用三个成语来概括这句话的意思,解决了“语言积累,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的关键问题。
三、细心检查,发现创新点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只习惯给学生布置一些固定答案的练习,如会读生字,解释词语,概括主要内容等等。当然,笔者并不是反对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但如果总是让他们做这样的练习,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趋狭窄、僵化,这是不利益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任务。在检查预习时,教师一定要特别细心,发现学生预习作业中的一些与众不同之处,给予鼓励,并顺势鼓励其他学生在预习时能自觉寻疑,发挥想象,学会发现,有所创新。这样不断的鼓励,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比如,我发现有些学生喜欢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发现有学生在鲁迅先生说的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旁边写了二个问题:是鲁迅记性好吗?鲁迅在夸耀自己吗?我马上让这位学生说他的想法,从这入手,引导学生解疑,让学生更深一层体会课文内涵。
有些学生喜欢品词。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引导学生品读,推敲了“绿”字的用法,许多学生很感兴趣并牢记于心。在预习《桂花雨》时,就有学生找出了“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中的“浸”字进行分析。我在检查作业时,就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此,同学们都能在品词上下功夫,学会了学习。
有些学生喜欢诗,常把一些课文编成小诗;有学生想学老师的样子,读了课文后,抓住主要意思,写成板书;有些学生常把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或联想;有些学生总想从课文中发现些表达方式……
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求异性,所以,我们在检查预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发现学生的不同作业,不同思维,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达到预习的最佳效果。
常言道:“未雨绸缪”,做任何事情只要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结果定会事半功倍。要想打造高效课堂,预习是关键,学生学会了预习,就能在自学过程中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自学效率,培养自学能力。
“学之道,预则立”。学生预习不仅能复习旧知,获取新知,还能够提高课堂听课效果。
叶圣陶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叶老这样重视预习,是因为预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摸索,开动脑筋的过程。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自学课文。为此,就引导学生学会预习谈几点看法。
一、专心备课,寻找激趣点
课前要钻研教材,挖掘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备课是教师教好一门课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备好教法,寻找兴趣激发点的关键时机。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主题和要求都不相同,且每篇课文各有特色,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在来回推敲每篇课文的不同之处,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抓住文中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地方,点燃学生想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它带有感性色彩,是启迪儿童心霏的钥匙。例如:要让学生预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只要引导学生看课题,让学生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和以往学的不一样,从而在课题中提出问题,教师顺势把学生想知道的问题列出来。还没等你布置预习,学生迫不及待去读课文了,问题自然就在读中解决了。再如:让学生预习《和田的维吾尔》时,只要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句“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一读这句,学生讨论起来了。为什么“生活苦”会感觉“甜”呢?苦在哪?甜又指什么?学生也觉得矛盾。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更新方式,有的放矢,善于设置悬念,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预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精心指导,把握关键点
在教学研究中人们讨论较多、较深入的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人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的问题,其实,教学就是要在确定与处理教学关键点上下功夫。教学关键点突出反映了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上的矛盾性,体现了教材内容上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由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的合理过渡。关键点是“课眼”,处理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指导学生预习,也只有把握好关键,再进行精心指导,才能突破难点抓住重点,达到高效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如教《草船借箭》一课,可把握恰当提问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一关键点让学生提问,列出问题,当作预习题。学生急于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自觉读课文,这样就把“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教学任务完成了,并有见解、有感受的解决了“读懂”这一关键问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再说,教学中需要提问,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关键处,指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进行精心设计。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有多处出现了“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就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蕴涵的深意,从而做到有目的的自觉预习,解决了“读好”这个关键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再提示学生,多读几遍《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第4自然段第4句话,看有什么发现,把它写下来。好些学生能发现,可以用三个成语来概括这句话的意思,解决了“语言积累,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的关键问题。
三、细心检查,发现创新点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只习惯给学生布置一些固定答案的练习,如会读生字,解释词语,概括主要内容等等。当然,笔者并不是反对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但如果总是让他们做这样的练习,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趋狭窄、僵化,这是不利益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任务。在检查预习时,教师一定要特别细心,发现学生预习作业中的一些与众不同之处,给予鼓励,并顺势鼓励其他学生在预习时能自觉寻疑,发挥想象,学会发现,有所创新。这样不断的鼓励,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比如,我发现有些学生喜欢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发现有学生在鲁迅先生说的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旁边写了二个问题:是鲁迅记性好吗?鲁迅在夸耀自己吗?我马上让这位学生说他的想法,从这入手,引导学生解疑,让学生更深一层体会课文内涵。
有些学生喜欢品词。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引导学生品读,推敲了“绿”字的用法,许多学生很感兴趣并牢记于心。在预习《桂花雨》时,就有学生找出了“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中的“浸”字进行分析。我在检查作业时,就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此,同学们都能在品词上下功夫,学会了学习。
有些学生喜欢诗,常把一些课文编成小诗;有学生想学老师的样子,读了课文后,抓住主要意思,写成板书;有些学生常把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或联想;有些学生总想从课文中发现些表达方式……
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求异性,所以,我们在检查预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发现学生的不同作业,不同思维,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达到预习的最佳效果。
以阅读引导学生学会写作 篇4
一、以教材为本,以仿写为起点
1.选择合宜的文章作为仿写范例
初中生的作文以写人记事、抒发真情实感为主。为了训练学生写作,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名作进行详细赏析,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背景,让学生仿写。例如,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曲谱写童年往事的优美乐章;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表现了父爱的伟大,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怀念之情;林清玄的《百合花开》文质兼美,使人感受信念的力量;李汉荣的《山中访友》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因此,教师应选择一些叙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刻画鲜明、语言富有表现力、能唤起学生生活体验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将这些文章整理出来作为仿写的范例。
2.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仿写
一篇好的文章,值得我们揣摩的内容很多,选取一个适合学生、便于学生仿写的角度很重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这段文字中的排比句生动自然,富有童趣,“不必说……不必说……更不必说……”这个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六年级的学生仿写。例如,《背影》中“月台买橘”的情节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关注到了叙事中的细节描写,适合八、九年级学生仿写。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因素,选好文章,选好角度,有针对性地指导写作技巧,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写作更自然地进行下去。
二、以经典诵读为拓展,积累语言
1. 选择与教关联的阅读材料
学生的读书经历不同,阅读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可以不作过多的阅读技巧的指导,只需把学生们带到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就足够了。我认为,最好的阅读是随文拓展。例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绿》等经典散文;讲到《忆读书》,可以推荐学生读一读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学习了《变色龙》,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套中人》《胖子和瘦子》等经典小说。除此以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阅读的书籍,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读书经历进行个别指导。
2. 推荐多种阅读形式
读书的形式有很多种,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利于提高学生读书兴趣的、帮助学生有效积累的就是最好的读书形式。例如,每周由学生推荐一篇经典美文在课堂上诵读,教师也每周推荐一篇经典美文在课堂上诵读,然后张贴在板报前随时供学生再次阅读和摘抄积累。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交换阅读,每个学生推荐自己认为最值得阅读的一本书,并阐明推荐理由。每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以击鼓传花的方式确定交流人员,与大家分享这一个星期的阅读内容以及阅读感受。
三、以教师下水作文为范本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篇5
广州市何香凝纪念学校2011.9.一、活动背景: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话深刻地阐明了劳动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即教育。可现在小学生生活与劳动的现状又如何呢?据调查,现在的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的劳动习惯的大约只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有家媒体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而中国0.2小时,即每天仅12分钟。最近,我去家访,发现大多数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收拾桌子、书包,甚至不愿盛饭倒水。这种种不良现象告诉我们,学生缺乏的不是劳动时间,而是参与劳动实践的意识。
小学生的家务劳动,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这事不能小看,我国的孩子每日家务劳动时间少,看来,与年轻家长认为“现在孩子小,等他长大了自己会劳动”不无关系,也与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学好了,其它可以不用管”有很大的关系。其实,从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3岁的孩子进幼儿园后,他就慢慢懂得了怎样讲卫生、爱清洁、怎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样帮助小朋友和从事一些扫扫地、擦桌椅等公益劳动等等。这些自小养成的劳动习惯,对孩子来说,是会受用终身的。一些明白的家长把子女从事家务劳动,看作是孩子勤劳节俭品德的培养,每天固定一些家务让孩子作为任务来完成。孩子一有明确的任务,在忙完作业后,就认真去完成家长每天规定的家务事。例如扫地、洗碗、擦鞋子等等,好逐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观念。国外一些有识之士也十分重视孩子的家务劳动,美国富翁洛克菲勒就鼓励孩子从小学会家务劳动,还以部分零用钱作为对孩子从事家务劳动的奖励,例如擦双皮鞋五分钱等等,使孩子一空下来就抢着做家务,从小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对培养孩子的优良人格是不无好处的。
我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八岁,八岁定终身”。这话虽然说得绝对了点;但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对于孩子优良品格的培养,必须从小就严格要求,切忌放任,既要让孩子读好书,掌握文化知识,更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作为肩负教育重任的教师,有责任、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把劳动这一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学生的意识,并形成习惯。这个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制定家务劳动计划,说服父母让自己做家务劳动。
三、活动过程:
1、宣传发动
放记录片《夏令营中的较量》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到日本孩子和中国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差距。让学生认识到参加家务劳动,是从小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助于自己良好性格的形成,是会受用终身的。
2、编写计划
指导学生制订劳动计划,内容考虑尽量全面、详尽一点。如:一天三餐分别吃什么;一天中安排哪些家务劳动;一天中安排哪些娱乐活动,时间、内容等怎么样安排都要写在计划书中。
3、说服父母
把详尽的计划书给父母看,请父母对自己的劳动计划提出修改建议,并修改自己的计划。
说服他们同意让自己做家务劳动。
自己的一些疑难问题向父母请教。
请父母给自己一些安全方面的建议。
4、实行计划
按计划开展家务劳动活动。
5、父母评价
请家长给你的表现给予评价。
6、体验总结
把家务劳动的经过或感受记录下来。
7、交流反思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篇6
正确的自我评价,其社会意义在于帮助人成为社会人,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使社会充满正气;而其个人意义在于帮助人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自然人,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最终幸福。
学生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与“重要他人”(如亲人、朋友,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通过“镜像自我”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依赖外界评价走向积极自我评价,是与“传道授业解惑”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事情。因为,教育即唤醒,教师即条件,教育的最佳方式和唯一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成长。
好的教师,不仅可以通过美的言语帮助学生习得精确妥帖的语言,也可以借助美的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笔者在执教郑振铎的《猫》时,着意探索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方面的技术和艺术,尽力追求引导的有心无痕,以求让学生自我评价在语文课堂上随时发生。
一、预习检查,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方法
课前,普通话特别好的小周对我说,她特别喜欢《猫》这篇课文,已经读过很多遍了,于是,我把带读生字词的任务交给了她。小周在带读的过程中,把“蜷”读成了“juǎn”,其他同学质疑,她面有尴尬之色。我平静地说:“想想,预习过多遍的课文,为什么会读错呢?”小周不好意思地说:“我读书的时候,有点贪多求快,不求甚解,预习做得不够扎实。”
面对学生知识性的错误,简单批评,会挫伤学生的表现欲;及时订正,又可能削弱了学生的思考力;引导学生反思知识性错误背后学习方法的错位,把学生注意力引导到分析错误的原因而不是在乎错误的后果上来,既呵护学生的自尊,又启发学生的思考,还倡导内省的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二、比较鉴别,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能力差异
《猫》的结尾部分,写得朴素而深刻,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深深的自责,特别适合诵读。小唐自告奋勇读了以后,大家都觉得她读得语调平平,情感寡淡。于是大家推荐班上语言最有表现力的小周读。小周果然读得声情并茂。全班静悄悄的,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对比这样明显,小唐觉得异常尴尬。这个时候,正是自我评价发生的契机。我请小唐点评小周的朗读,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小唐说:“我觉得周×读得比我好很多,她自己完全进入到文章里去了,把自己当成了作者,达到了我们平常所追求的忘记自己的朗读最高境界。我读的时候,心还游移在外面,没有进入文本。”这就是引导学生见贤思齐。所谓见贤思齐,就是人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产生了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课堂上,当同一学习任务有一个以上的人完成时,教师喜欢自己评价或者组织学生对几个人的完成情况进行比较鉴别,而且,一定会评出优劣。事实上,这是不科学甚至是不道德的,因为评出三六九等,相当于置表现不佳的学生于尴尬的反衬地位。教师应另辟蹊径,引导学生在评价他人中反观自己的不足。正确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激发了学生内心自我完善的欲望——人,更愿意听从自己心灵的呼唤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标准。
三、不置褒贬,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课堂行为
学生的课堂行为,就如同生活的细节,往往真实地折射着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基础不好的小王不能解释 “怂恿”的意思,基础较好的小熊不由自主地嘲笑他书上有的都不知道,小王很是难堪,教室里的气氛也有点尴尬。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求小熊替“怂恿”找个近义词,答案是“撺掇”,也是本册教材上的。结果小熊也不知道,而且发现知道了自己嘲笑别人的无知肤浅,马上向小王同学道歉了。
教师通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把自己当做了班级的道德楷模和行为规范,从而习惯了对学生的言行进行道德评判,并简单地以“对”和“错”作为判断结果。不置褒贬,退出审判,要相信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足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教师,换下“法官”的面孔,带上春雨的滋养,潜入学生心田,就能达到“润人(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心理暗示,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思维惯性
在课堂上,还有这样一类学生,明明知道问题的答案,可就是不敢举手;即便是回答问题,他们的声音也非常小。这是因为,他们常常被自己假想的失败和嘲笑所打败。为了帮助他们战胜自己,我常常会要求学生把答案重复几遍,直到能大声表达为止。当学生发言结束后,我还会让学生说自己大声说话的感受,比如,一向文静的小陶同学,经过五次反复,终于能大声回答问题,高兴地说:“以前我总是怕答错,怕同学们会嘲笑我,以为小点声别人就听不见了。其实大声说话的感觉真好!”
课堂上总摆动着一些犹犹豫豫想举又不敢举起的手,学生口里总吞吐着一些断断续续想说又不敢说的话。怯懦的孩子,其实是自我意识最强的孩子,是因为过分自尊而显得自卑的孩子。一次一次又一次,用耐心消融他们心中的自卑块垒;一点一点又一点,用慧心构筑他们积极的思维习惯。须知,人对于肯定的依赖,甚于对面包的依赖;而消极的自我评价,将会导致灰色的人生啊。为这些胆小的孩子而适当放慢课堂节奏,帮助这些孩子摆脱自己消极的思维惯性,教师,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五、角色互换,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个性特质
在教学进行中,我安排了一个环节,要求学生联系文本,发挥想象,把自己当做第三只猫,说说自己在遭受了主人冤苦之后的心理活动。言为心声,学生代猫说话,其实还是自说自话。例如小包同学说:“主人你为什么打我呢?我知道我既没有第一只猫活泼也没有第二只猫有趣,我显得忧郁懒惰,甚至还有几分丑陋,可是主人,我还是很听话的呀!这一次我只是像往常一样拿着自己的食物在露台板上享受着难得的安闲,你怎么就一棍子下来了呢?虽然你不知道我心中的千言万语,虽然你不知道我喜欢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是希望你们也像对那一对芙蓉鸟一样,体贴我,关心我,照顾我,重视我,但是你真的是太武断了,因为那只鸟是黑猫害死的啊。”我适时评价说:“你是一只心思细腻的猫,自我意识很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努力去争取。幸好,你不是猫,你有抗争意识和抗争能力,我相信,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坎坷险阻,你都会有幸福的能力。”
角色互换,心灵独白,实际上隐性折射着学生的自我评价,然而,学生并不自知;就像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特质,而并不自知一样。这个时候,教师评价适时出场,因势利导,是帮助学生把朦胧的自我评价,用明确的言语形式固定下来,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人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同理,人只有在评价中才能学会自我评价。
六、情境再现,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深度自我
在课的结尾,我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深度自我,审视自己平常没有直面的自己。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学完了《猫》,了解了郑振铎的反思,我们也来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也在冬天的早晨看到一只蜷伏在你家门口可怜而又不可爱的小猫,你会怎么办?
学生在这个情境里,畅所欲言,直面自己。小许同学说:“我觉得我不会把他拾进来。因为,我觉得我的思想还没有达到平等地对待动物的境界,而且,我的感情也还没有达到接受不漂亮猫的地步。如果我把他拾进来了,猫还是会死,猫的悲剧还是会重演。我宁可当初心肠狠一点,让他继续去流浪,也不要使自己成为悲剧的目击者和制造者。这样的话多么使人感动啊,虽然她的选择看上去有点冷血,但她有说真话的勇气,也有直面自己不完美的勇气,她其实有一颗火热的心。
自我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就是认识自己,就是看见最真实的自己;自我评价的最佳手段是什么?就是反省自己,就是直面最真实的自己;学会了自我评价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就是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说真话,敢于在课堂上坦露最真实的心声,哪怕这种真实有悖于主流价值观有悖于我们课堂的情感目标。伪善,是课堂最令人恶心的过错;虚伪,是学生最令人痛心的过失。一切自我评价,都必须建立在真实自我的基础上;一切对于自我评价的引导,都必须基于趋向真善美的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需要教师存着引导之慧心,而隐蔽教育之目的,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为精神的巨人。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自我评价在课堂上随时发生,学生自我实现的愿望才能日渐丰润。
教师,是学生过河的桥,桥不是目的,把学生送到对岸才是目的;教师,是学生攀登的梯,梯不是目的,让学生登上顶峰才是目的。
教育,是摆渡的船,戏水不是船之目的,摆渡学生的灵魂才是目的;教育,是养鱼的池,挖池不是目的,呵护学生的成长才是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篇7
单纯地让学生尊重自己的思路选择和强制性改变学生的想法, 这两种途径都有可能让学生失去自我意识, 陷入思维发展的死胡同。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既要尊重教材, 又要让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张扬, 让学生们的提问既能够紧扣教材, 同时又能够进行拓展, 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引导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的表面, 而应该深入文本, 挖掘课文本质上的内容, 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和学生可以就文本内容展开深入探究, 从而让学生能够借助文本和文章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比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文章时, 不少学生对于爸爸的话:“现在是晚上10 点, 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们不理解为什么12 点就能够钓鱼, 而10 点就不能够钓, 不就相差两个小时?大晚上的又没有其他人看到, 等到12 点后回去就可以了。对于这样的观点, 教师没有及时解释, 而是引导学生们及时展开讨论,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 让他们明白遵守规定的原因和必要性。首先既然是法律规定的, 那不管有没有人看到, 都要严格遵守规定。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的:既要讲究公德又要讲究私德。在公共场所要讲究道德, 在私人场合也要能够遵守道德法律。其次, 不少国家为了保护鱼类资源, 在鱼类产卵期对捕鱼都有严格的规定, 具有强制性。最后, 要引导学生从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角度来思考:假如将本地区的鲈鱼都捕光了, 下一代的人就没有鲈鱼吃了。在这样民主和谐的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能够情感交融, 智慧交流, 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文本上的知识, 还能够超越文本, 对于法律道德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也能够涉猎, 从而促进自我提升。静态的文本在教师引导的质疑中得到动态的呈现, 课堂得以延伸和拓展, 具有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留白本来是书画创设的时候, 出于章法协调的需要而故意留下的空白, 这种艺术形式便于欣赏的人进行想象, 进行二次创作, 后来留白艺术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也不断体现。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留白之处展开充分想象, 从而做出个性化的填补, 拓展他们的思维, 使他们建立起和文本进行沟通的渠道, 从而让学生们对文本产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例如, 在《徐悲鸿励志学画》中有这么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 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 轰动了整个画界。”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的时候, 和前面的四、五小节进行比较朗读, 启发学生进行提问。有学生提问:徐悲鸿创作的油画为什么能够轰动巴黎画界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结合前文说:他一有空就去临摹名家作品。还有的说他节衣缩食买绘画用品。更多的人展开想象, 有的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徐悲鸿肯定是废寝忘食地绘画, 所以他才能飞快地进步。有的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他不只是埋头苦干, 肯定也去不断地请教达仰大师。有的说:他也有可能在这三年中遇到过许多困难, 比如感冒了, 胳膊扭伤呀, 等等, 他都想办法克服了, 所以用上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词语。还有的说:一大早, 人家还在睡觉, 他已经开始画画了;其他人睡觉了, 他还在画室挥毫泼墨……教师适时点拨:是呀, 要想成才唯有多下功夫, 功到自然成啊。教师利用留白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不仅促进了教学的进程, 帮助教师及时达成教学目标,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拓展学生们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理解。
引导学生学会“对话” 篇8
一、在旁批注解中对话。
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 对课文语言文字、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的感知, 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 与作者或书中人物进行对话沟通。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指导学生做课文批注实现自己与作者及文本的对话, 强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爱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 对话时充分体现阅读自主权。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本空白, 指导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经验、想象来填补空白。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或进行自我反思, 就可有感而发, 有得而写, 向作者发问, 向教师同学解说, 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 满足个体学习的需求。
教师不要刻意寻求“统一答案”“标准答案”, 要为学生个性化阅读创设空间, 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 允许有不同的结论, 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这种结论, 甚至允许暂不作结论, 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探究性的问号, 将问题延伸到课外, 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求答案。
二、在交流探讨中对话。
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新课程确定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合作是在交流中形成, 也是在交流中结束, 交流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交流从人数来看, 小到合作小组, 大到全班乃至全校学生。交流从对象来看, 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 也可以是学生与作者之间, 还可以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进行的活动。“一种理解就是一个视界。利用同学之间不同的视界互相启发、补充, 拓宽自己的视界。”这种对话, 就体现出交流的多维度、多向度, 体现出语文的开放包容性, 更符合语文学习的需要。交流探讨不仅是检验学生与作者、文本、编者等多人的对话形式, 更是对学生认识的一种概括和提升。在课堂上, 应该充满着交流的机会与空间,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 表达自己的观点, 抒发自己的情感, 调整自己的思路,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
三、在朗读背诵中对话。
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之一。“诵读是表现文本之声, 是诵读者语感与文本言语之声的碰撞、交流、融合, 是诵读者与文本言语的对话。”朱熹在《读书之要》中就非常强调诵读的作用, 主张“书须成诵”。“朗读是一种对文本创造性的感知过程, 它既是对文本意义的一种建构、内化, 同时也使文本的言语积淀为读者语感过程。”巢宗祺先生在对《语文课程标准》作解读时说过:诵读不仅记住了优秀的语言材料, 在头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 而且, 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学生不断地与作者对话交流, 从而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
四、在抄写默写中对话。
与朗读和背诵紧密相连的是抄写和默写。前者要求的是“烂熟于口”, 后者要求的是“烂熟于笔”, 最终都为“烂熟于心”。在抄写和默写中, 学生往往执著于原有的语感图式, 从自己的“前理解”出发来操作言语对象, 容易犯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毛病。而通过对比原文和自己的文字, 正是修正语感图式的好办法。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篇9
一、巧用问题,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课堂教学最佳境界是善于在无疑处生疑, 在无路处寻路学生在质疑、解惑中必将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质疑是指对曾经在思维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不断思考的心理活动, 即表现为对尚未解决问题的上下求索。
1.适当提问, 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农村中学学生生源不足, 学生差异较大, 如若完全按照书上的内容讲, 很难突破教学难点, 造成大部分学生不懂或者不能够理解, 那么, 在教学中某些内容可适当分成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分析探究, 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领悟知识, 还能发展数学的思维并化解难点。
例如:在讲解圆周角定理时, 将定理证明过程中要分类讨论的这一难点, 利用以下的提问方式化解。
师:在一个圆中, 一条弧所队的圆周角是唯一的吗?
生:不唯一 (并画出若干个同弧所对圆周角) 。
师:同学们 (指着圆心在角的一边上这种情况) , 这时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生: (思索举手) 圆心角是圆周角的两倍。
师:哦, 说说你的理由。
生: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师:很好, 当圆周角的顶点位置变动时, 这一结论还成立吗? 我们要怎样把情况分类?
接下来, 师生交流合作, 实现圆周角定理的证明。
通过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 在加强双边交流活动的同时,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化解难点, 并把学生带入思潮涌动碰撞的境界。
2.一题多问, 加深理解。
数学问题的解决不是数学教学的全部, 更重要的是解题后的回顾和探究, 通过探究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努力。
例如:已知, 如图, 在四边形ABCD中, AC=BD, 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
这是教材上的例题, 大多学生都会证明的讲完例题之后笔者更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反思:
问题1: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依次连接它的各边中点能得到什么图形?
问题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那么依次连接它的各边中点能得到什么图形?
问题3:如果依次连接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菱形, 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4:如果依次连接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矩形, 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5: 如果依次连接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正方形, 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6:从以上看出, 得到的图形形状只与什么有关?
在问题解决后,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探究, 使掌握知识的层次更具深刻和广度, 思维更深刻, 使学生由会解一道题到会解一类题, 把数学思维提高到一个由例及类的档次, 形成有效的“思维链”。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对解题途径作出快速选择, 简化思维过程, 缩短思维回路, 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二、关注探究的主体,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可以变静为动,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旦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境地, 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 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
例如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教学中, 采用计算机中的制图软件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然后拖动图像上任意一点, 图像随之改变, 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从中发现规律。
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可以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 轻松化解了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 这就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 教学中教师创造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心情舒畅, 思维活跃, 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鼓励, 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 在充满情趣与快乐的情境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三、重视探究过程
教学活动中学生要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就要经历独立、自主的思考过程, 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做”中积累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质就是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应用等数学活动, 充分体验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数学活动中通过借助图片折叠、游戏、动手操作等, 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做一做、听一听、试一试、想一想、摆一摆、读一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与交流等形式的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 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亲自体验如何“做数学”, 让学生体验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四、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和策略
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和精髓,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能力的载体。体会数学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让学生的思维和数学思考层层递进, 逐渐深化。
《课程标 准 (2011年版 ) 》强调 : 让学生获 得数学活 动经验, 就是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不仅获得实践经 验、解题经 验 , 更重要的 是获得思 维经验 , 思考经验。因此, 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自主学习以后, 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反思合作交流的过程、知识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形成和产生的渊源, 同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思维、处理的策略等进行指导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找出探究过程中的不足;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形, 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注重应用的意识, 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强化知识,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有表达的时间, 有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的时间, 有讨论和质疑的时间, 留给学生思维创新和探索的空间, 尝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参考杂志, 2006, 6, 下旬刊.
[2]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9, 第一版.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赞美 篇10
欣赏完这两幅漫画, 我不由感觉到:不少人的心理, 确实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 却又很吝啬把赞美送给别人。我们的不少学生也是这样, 明明看到别人做的是好事, 却不懂得献上赞美。因此, 作为教师, 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赞美他人那么, 如何让学生善于赞美他人呢?在此, 我谈谈个人的做法与体会。
一、引导学生明白为何要赞美他人
为什么要赞美他人呢?首先, 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心理欲望去了解别人的心理欲望, 让学生明白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其次, 可以通过一些故事让学生感悟其中的道理。例如, 我在给学生上一堂《学会赞美他人》的心理活动课时, 为了让学生明白赞美他人到底有多重要, 给学生讲了《赞美改变人生》的故事。
美国一位叫林勇谨的医生, 小时候对学习毫无兴趣, 以至于在中学入学考试中落榜, 最后只能以替补生的名义入学。但有一天在英语课上, 英语老师突然说:“勇谨的英文字母写得真棒!”还让班里的其他同学要像他一样认真写。一直以来因为学习不好而受到父母责备的勇谨, 忽然间变成了明星。从那时候开始, 他对自己有了信心, 努力学习英语, 如今成了美国社会举足轻重的人物。
讲完故事后, 我引导他们明白:赞美能让他人获得自信, 赞美能让他人看到希望, 赞美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 赞美他人很重要, 学会赞美他人更重要。
当学生明白了赞美他人的力量有这么大时, 他们赞美他人的心理欲望就会油然而生。有了这个心理欲望, 让他们学会赞美他人便不难了。
二、引导学生明白如何赞美他人
学生有了赞美他人的欲望, 但不知该如何赞美他人, 这势必会“扑灭”他们刚刚“燃起”的欲望。所以, 引导学生明白如何赞美他人很有必要。赞美他人, 其实是有讲究的。
(一) 赞美他人, 必须真诚
赞美他人, 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切合实际的, 决不能让受赞美者感觉你是在嘲笑他。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点, 我常利用一些例子引导他们分析、感悟。例如, 我在上《学会赞美他人》这一课时, 就利用了以下这个例子。
六一联欢会上, 李明唱了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 唱得虽然很投入, 但明显跑了调。同学们都鼓掌表示鼓励。王强和张敏对李明进行了赞美。
王强对李明说:“李明, 你唱得太棒了, 你真是个音乐天才呀!”
张敏对李明说:“李明, 你唱得很认真, 很投入, 你是好样的!”
学生从这两个人的赞美中, 很容易就能看出王强的赞美显得很不够真诚, 是虚伪的, 会让李明感到难堪;而张敏的赞美却很真诚, 是发自内心的, 既能让李明接受, 又能消除李明唱歌走调的尴尬。如此一来, 什么叫真诚的赞美, 学生便很清楚了。
(二) 赞美他人, 要讲究技巧
如何赞美他人?这是有技巧的。学生为何不善于赞美他人?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赞美他人的技巧, 不懂得如何赞美他人。所以, 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赞美他人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那么, 赞美他人有哪些技巧呢?应教给我们的学生怎样的技巧呢?我认为, 以下技巧比较适合我们的学生运用。
1. 看着对方, 面带微笑
赞美他人时, 看着对方, 面带微笑, 能让对方感到亲切、舒服, 给人一种还没听到赞美声就感觉到被赞美的享受, 同时也会让对方感觉你的赞美是善意的, 是发自内心的, 对方会很愿意接受的。所以, 看着对方, 面带微笑, 是赞美他人的重要技巧之一。
2. 赞美要具体化
如果想让你的赞美有效果, 就要学会具体化的赞美。具体而详细地说出对方值得赞美的地方, 既能让对方直接感受到你的真诚, 又能让你的赞美言辞深入人心。
例如, 说一个人演讲真棒, 不如说:“你的演讲观点鲜明, 语言很幽默。”说一个人朗读得很好, 不如说:“你读得真流畅, 真有感情。”
3. 与自己进行对比
通常情况下, 一般人很难贬低自己的, 所以如果你一旦压低自己同他人比较, 那么就会显得格外真诚。
比如, “在写字方面, 我真不如你, 我真要向你学习。”
4. 体现信任
这种方法常使用的语句有“只有你才能帮我”“只有你才能做好这件事”……
此法据考证, 毛主席最为娴熟。在赞彭德怀时, 他说到:“谁敢横刀立马, 唯有彭大将军。”长征中派刘伯承过乌江, 他说:“刘伯承是四川的一条龙, 他肯定过得去。”
5. 背后赞美
在平时的交往中, 很多人喜欢背后说人坏话, 很容易得罪人, 不受别人欢迎。其实, 背后赞美别人比当面赞美别人的效果更好。这是真正处世高手的绝招。如果你习惯背后赞美他人, 你肯定是一个受人尊重、惹人喜爱的人。
三、训练学生应用赞美技巧
学生掌握了赞美他人的技巧, 就一定会赞美他人了吗?不一定。因为他们学的技巧还属于理论性的, 还需要他们把理论性的技巧运用于实践中, 成为他们可操作的、熟练应用的工具。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一程度, 教师必须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训练学生。如何有效地训练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想法与做法。
1.引导学生欣赏、借鉴精彩片段
小学生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善于模仿, 赞美他人也一样, 他们希望能有一些比较好的例子可以模仿。因此, 教师可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一些赞美他人的精彩片段, 引导学生欣赏、借鉴, 这样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如果能抓住学生当中真实的例子, 效果会更好。
记得有一次, 一位学生赞美他的同桌思维敏捷时说:“你的思维太敏捷了, 我们班没有人能跟上, 恐怕只有汽车速度才能跟上。”这个赞美的精彩之处在于不仅幽默, 还在稍带夸张中让人感觉一点也不为过, 让受赞美者听了心里偷偷乐。所以, 我把这位学生精彩的赞美记录下来, 并让班上其他学生学习、借鉴。如此, 学生就在不断地汲取他人的长处中获得进步。
2.引导学生赞美身边的同学
课堂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赞美身边的同学, 但必须要善于抓住学生中值得赞美的事件, 引导大家去赞美。
例如, 班上有一位叫张林的同学, 在校运会上取得男子100米短跑冠军。围绕这件事, 我引导学生进行赞美。赞美完后, 我选取了种比较精彩的赞美。
(1) “张林, 你真是我们学校的‘飞人’!我相信你以后会成为世界“飞人。”
(2) “张林, 你是好样的, 你是我们班的骄傲。在体育方面我真不如你, 我要以你为榜样。”
接着, 我引导学生明白:前一个赞美, 在充分肯定张琳后, 又进一步体现了对他的信任, 相信他以后会成为世界“飞人”, 由此让学生明白如何巧妙应用“体现信任”这一技巧;后一个赞美, 在充分肯定张琳后, 贬低自己, 形成对比, 由此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巧妙应用“与自己对比”这一技巧。
3.引导学生用赞美代替“嘲讽”, 让赞美成为习惯
偶尔赞美他人, 也许绝大多数的人都能做到;把赞美他人形成一种习惯, 只有很少人能做到。然而, 把赞美他人形成习惯的人才是真正的处世高手, 是真正让人喜欢的人。很遗憾的是, 我们大多数学生, 却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例如, 我班一位叫何超的学生, 看到正在看书的李琴同学, 张口就说:“你这书呆子, 下课了还看什么书?”看到正在整理卫生角的张敏同学, 又是开口无好言:“这是你家呀, 整理得那么干净干嘛?”学生向我反映这件事后, 我认为何超是属于那种专道别人不是、开口无好言的人。明明是别人的优点, 他却要说成是坏事。所以, 我决定利用这个例子矫正何超及其他同类学生的不良习惯。首先, 我对全班学生说;“李琴同学勤奋学习, 就连下课也看书。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绝大多数学生说是好事, 我接着很肯定地说:“对, 爱看书是件好事, 能增长知识。那么, 对李琴这种行为, 你们会怎么赞美呢?”接着, 我组织大家赞美李琴的勤学行为。之后, 我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大家赞美张敏关心、爱护集体的行为。最后, 我告诉大家:在平时, 要善于欣赏、赞美他人, 并且要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而不要专说别人的不是, 更不能去嘲笑、讽刺别人。只有善于欣赏、赞美他人的人, 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通过这样的引导, 何超慢慢改掉了“开口无好言”的毛病, 学会了欣赏、赞美他人。与此同时, 班上其他学生也养成了赞美他人的习惯。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篇11
关键词:自主学习;愿学;乐学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倡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质疑问难、发表见解。自主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能力,他们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积极创设最优化的学习环境进行高效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扮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一、引导学生愿学、乐学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前提是愿学、乐学,而愿学、乐学的原因是因为喜欢,感到需要,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望,才能迸发出愿意学习数学的心理需求。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首先,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要重视它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它。
其次,挖掘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崇尚感,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起来。在学生的眼中,让数学不再只是数字、符号、公式、规则、程序的简单组合,正如数学特级教师张齐华所说:“让学生感受数学丰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高贵的精神和品格,领略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五彩斑斓、多姿多彩,分享数学前行足迹中的创造、超越及其背后折射出的人类的智慧和人性。”
最后,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神秘感。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教学《年、月、日》后,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可以设计作业超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作业,可以设计一个月的月历卡,也可以设计一年的年历卡,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情做,让优秀的学生有更多的事情可做。
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只知道“学什么”,对“为什么学和怎样学”还比较模糊,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自主学习改变了这种情境,它更强调尝试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时,着重考虑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融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与实践、思考与理解,并产生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如,学习《圆的认识》时,设计这样的导学问题:(1)自己制作一个圆,折一折你能发现什么?(2)怎样画一个标准的圆?(3)我的问题 ,我的发现 。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学习目标更明晰,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的意识更强烈。
三、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
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关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我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如果是因为外力控制,学生内心没有学习的渴望,带着不情愿的因素,那样的自学只能算作“被自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几个方面:(1)让学生学会自学,在自学过程中不要左顾右盼,要融入学习材料中;(2)训练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3)让学生勇于提问、敢于质疑;(4)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中要创设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的训练,在讨论前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思考空间,教师要学会沉默,营造一种思维场,然后寻找机会激发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所得展示出来与同伴分享交流,同时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和方向,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准、效率高。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篇12
一、创设矛盾冲突, 使学生在争论中提问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 而是作为劳动者, 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 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实践找到这些问题答案时, 在他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 产生独立的思考. ”而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创设一种具有矛盾冲突的悬念式情景, 并将其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 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 教师可以根据活动课的套圈活动设计两张统计图表示第一组 (4个) 男生和第二组 (5个) 女生套中的个数, 引导学生说说从统计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继续追问, 你觉得在这次套圈活动中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这时有部分学生认为女生套得准, 因为套得最多的是女生吴燕, 套中了10个. 另外一个理由是男生一共套了28个, 女生一共套了30个. 另一部分学生认为男生套得准一些, 因为套得最少的是女生刘晓娟和沈明芳, 都是4个, 还有一个理由是男生套得最少的个数是6个, 比女生套得最少的个数4要多2个! 在自主探讨中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 而且都有很充分的理由. 此刻, 当矛盾双方各不相让时, 有学生就提出:老师, 我们是不是应该找一个更加公平点的比较方法啊?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高度集中和兴奋的状态中, 他们集思广益, 据理力争, 充分展现了各自的聪明才智, 在各不相让的争辩中形成了认知上的矛盾冲突, 进而非常自然地提出了“寻找新方法”的问题, 成为这节课探索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助推器.
二、引导自主探究, 使学生在冲突中提问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 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 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 引导他们运用旧知自主探究, 以旧引新, 巧妙、适时地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 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状态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 在讲授“面积与面积单位”时, 可以先设计一个独特的比赛:让两名学生分别涂画一个小长方形和整个黑板面, 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涂小长方形比涂整个黑板面容易得多, 很自然地引入到“面积单位”的教学上, 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好奇心.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后, 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物、跟大人手掌比大小等活动, 使学生形成“1平方分米”的数感, 然后让全体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 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向老师求助. 当有的学生还在撅着小屁股卖力地测量的时候, 有几名学生已经跑到老师面前:“老师, 这张纸太小了, 有没有更大一点儿的? ”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教师因势利导:“需要大一点儿的什么? ”从而使学生冲破那种“心欲求而尚未得, 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 思维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在发现、体验、感悟中理解、接受. 正如波利亚认为的那样:“对你自己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只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现实的、有趣的、有用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便会唤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从而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三、放手实践运用, 使学生在困惑中提问
学生在应用所学的综合知识时往往会有新的感触, 或者产生新的联想, 或者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于是困惑也就随之而来, 此刻, 他们就会因困惑而提出问题.
比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后, 要求运用两个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 好多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到底是运用加法交换律还是运用结合律, 或者要两种定律同时运用呢? 在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后,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 并且在探讨中, 学生得出了这样一个共识:不管运用哪种定律, 必须使运算简便.
再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 老师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实例, 好多学生情不自禁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屋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 而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呀? 铁拉门又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而不设计成三角形呢? 等等. 这样的提问不仅能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学习联系起来,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养成自觉善问的好习惯, 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 学习是为了应用, 为了更好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推荐阅读: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08-22
怎样引导学生阅读经典07-29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08-04
引导学生体验05-09
引导学生提问06-02
引导学生思想06-10
引导学生上网09-03
引导学生主动11-13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07-22
引导学生创意表达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