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主动

2024-11-13

引导学生主动(通用12篇)

引导学生主动 篇1

常言说:“熟能生巧。”中学生要想提高作文水平, 就得多写, 要善于主动练习写作。什么是主动写作呢?主动写作指的是先有写作的愿望, 然后进行写作。例如:日记、周记、书信、读后感、计划、总结、报告等。这一类“文章”一般是已经有了想写的内容, 只要根据需要去写作就可以了, 而不用考虑去“写什么”的问题。

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我们却常常遇到老师一说上作文课, 学生就唉声叹气, 愁眉苦脸。老师要他们交作文, 他们就敷衍、搪塞, 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写作欲望, 更谈不上主动练习写作。作文教学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却在语文教学中是最薄弱的环节。我认为这主要是在作文教学思想、方法、方式上存在着种种偏差。对作文而言, 阅读是“源”, 作文是“流”。没有“源”哪有“流”呢?阅读不但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 而且大量的阅读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方面, 对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句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 我们的学生呢, 据有关调查得知:我国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 多数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 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竟然根本没有读过“一本”名著。“源”的问题没有解决, 哪来的“流”呢?贫乏是语文学习的致命伤,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十几年时间里, 很少阅读, 或者是读了, 却没有读精品, 语言词汇就贫乏, 思想、情感更贫乏。一个各方面都贫乏的人, 对写作自然没有兴趣, 自然“没有写的”, 所以要想写好作文, 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 要指导学生主动的大量的阅读, 读精品, 有丰厚的积累。中学生精力旺盛, 记忆力强, 老师要抓住这个时机, 让他们多读多背一些名言、名句、古诗、经典优美段落、篇章;多读一些名著, 存储大量的写作材料, 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老师还应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将自己读到的经典句段记下来与老师同学分享。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激情和兴趣。对那些“懒学生”老师还应该督促检查, 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不然, 学生“三分钟的热情, 两分钟的干劲”就不能读有所获。除此之外, 老师还要在阅读方法上做指导, 如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浏览、摘要呀等方法, 怎样用, 哪一种方法最佳等, 都要让学生掌握, 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强调的就是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其次, 应让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告诉学生“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写作就是用自己的嘴说真话, 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 用自己的心感受生活, 思索未来, 真实完善地袒露自己。“作文无差生”, 写作就是“以我手写我心”的过程, 每个人都可以写出充满个性的文章。而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会遇到一些让人感动的事, 感动的人, 自己受到教育, 也想让别人产生共鸣;有时还会遇到不平事, 当时就会与别人争论不休, 事后又耿耿于怀, 很想把自己的理由讲得更充分些, 把是非搞清楚;在读书看报时, 遇到令人激动或让人气愤的事, 很想发表自己的议论;有时看到一些文章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不合, 或正中下怀, 也想表达自己的态度。这时, 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 即心中有感, 不吐不快。这时候, 我们就应该马上拿起笔, 把所见、所感, 用日记或读 (观) 后感的形式把它写下来。

第三, 坚持写作, 注重学生语言方面的训练与积累。我认为必要的语言训练与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应让学生多动笔, 每周写一篇作文, 力求让语言能精确地表达心中所想。如经常有意识地引用成语、名言、诗词、歌词, 灵活变换句式, 采用多种修辞句来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 平日练笔中就努力锤炼语言, 日积月累, 语言必将会流动起来, 文章必然会少一分呆板, 多一点灵气。另外, 一定的记录也是必要的, 学生们从词典、字典、杂志、散文、诗歌中看到的古诗文名句、典故、轶事、一些精辟的见解, 甚至一些统计数据, 并不时地考虑如何在作文中去运用它们, 让它们真正地成为能自如进出头脑的语言材料, 这样写出的作文定会收到“形神兼备、文采飞扬”之效。

主动写作的主要特点是随意性。我们要教导学生可从实际需要出发, 尽情抒发自己的想法,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没有固定的要求。比如, 一天的日记不一定只写一件事, 文体也可随意, 可记叙、说明、议论, 也可抒情, 最好还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写出自己观察、阅读、思考和体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至于那些总结、申请、假条等, 好像有些被迫, 但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只要照实写出就行了。

万事开头难。说是“主动”写作, 其实开头也需要加点压力。当然, 这压力需要自己去加。比如, 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写一点东西, 没得写就要观察、联想, 实在想不出就看一下报刊杂志、电视新闻。这样, 你就会得到一些启发。由于要写, 在生活中你就会不自觉地去观察、联想、阅读、积累。这样, 在写作中你就会逐渐懂得深入思考, 讲究谋篇布局、文章立意及语法修辞等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 篇2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精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促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老师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学生总结为把边长为1厘米正方形依次摆放在长方形上,看摆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那样就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数。老师为这一举动叫好。接着再问:“学校的操场(长方形的)用摆一摆的方法行吗?简便吗?”有的同学互相看看,“不简便,很麻烦!”大家的意见很一致。“怎样做简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的好奇心一起迸发出来。此刻,教师不急于表白,而是乘胜追击,又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图,问:“要知道游泳池的面积,能把单位摆到水面上去吗?”教室里出现短暂的安静,“不能,绝对不可能。”此时此刻,学生的探究已经到了颠峰。老师再适当点拨,学生就能总结出“使用摆、数的方法不是最好的计算方法,而且有时还使用不上这个数学方法”的结论。这种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让学生主动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识容易遗忘。而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素材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材料,提供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去主动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把学具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再把它拼成之前学过的图形,很多同学拼成了教材上展示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出圆面积公式。我鼓励他们另辟蹊径:能不能拼成别的图形呢?学生犹犹豫豫中,也有人拼出了三角形、梯形,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们,在初次成功的兴奋中,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经过小组合作,在激烈地讨论中,利用三角形、梯形也成功地推导出圆面积公式。虽然这节课没有时间再去做练习题,但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进行了实验探索,经历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学会了观察、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岂不是更有价值吗?

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四个题目。

①车站堆放36吨货物,运走了1/3,运走了多少吨?

②车站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1/3,恰好是10.8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③车站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1/3,还剩25.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④车站堆放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了全部的1/2,第二次运走了全部的1/3,共运了7.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在练习时,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第1、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吃的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四、倡导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在交往中亲历学习过程

合作与交往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人的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历程。即使是同一学习内容,同学之间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也存在着差异。教学中如果善于适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并营造合作需要的宽松民主氛围,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知识,情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找到自己位置,获得自身价值的肯定,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评点他人观点,接受他人意见;还可以使每个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延伸学习过程,促进学法在“求异”中再“求佳”。

1、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选择合作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选择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教学中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利用意见冲突进行合作学习。

认知冲突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时侯会出现一定的意见分歧,此时的合作,会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学生自觉的针对问题要害进行质疑,反驳不同的意见,在思维不断碰撞过程中实现解题策略的统一。

4、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选择合作学习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

5、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选择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

有效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引导;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关键,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合作、动手实践和练习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故而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为基础,在引导合作中鼓励学生“动”起来。

一、激发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以间接兴趣为主的特点,通过巧妙的导入和和谐的课堂气氛来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1.导入是兴趣激发不可或缺的环节

导入不仅能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还有助于建立起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在《蘑菇该奖给谁》的教学中,教师先多媒体演示兔妈妈出门采蘑菇的画面,然后设置情境“清晨,兔妈妈出门采蘑菇,临走时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时间过得真快,晚上,兔妈妈提着一大篮蘑菇回来了,她会把蘑菇奖给谁呢?”通过情境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为生字词和文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课改中强调一切要为学生而服务的理念,这是一年级下册当中的一篇文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以直观为主,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进入实际生活中,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被动式的教学让学生只是听、答、练

师生间彼此的交流缺乏,教师多以“指令式”“问答式”语言来进行教学,学生多半只是坐着听、记,而学到了什么不知道,要怎么学更不知道。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成为学生的朋友,能“俯下身”和学生交流,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转变师生角色,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来进行学习。如在《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盲婆婆听不到还要送给她蝈蝈”。这个问题的潜台词即盲婆婆看不见就听不见,听不见自然送了也不起作用,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思考。此时教师不一定要明确该问题正确与否,而采用“传球”的方式,以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讨论,结果很多学生都从奉献爱心、关心残疾人这一角度进行反驳,与而这一文章的主题刚好契合,教师稍加点拨,教学不仅显得井然有序,在预设和生成中也变得更加精彩。

一直以来,很多语文教师都忽视了兴趣对主动学习的作用。其实,要学生变得主动,就需要以兴趣来作为驱动力,这样,在兴趣的迁移下,学生才能主动地听、说、读、写,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才有可能实现。

二、引导参与,促进主动发展

学生要发展,不能只是停留在教师层面上,更多地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当然,对于语文,关键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1.听的能力的培养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上课都在听,难道还要进行特别的培养?其实不然,学生听进去了吗?学生如何听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让学生听的能力得到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一是让学生听后就问。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有意变换提问的角度,并注意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指导。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首先听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如在《做什么事情最快乐》的教学中教师提问“小青蛙都去问了谁?”关键就要抓住“谁”这一对象。二是要让学生听后再说,很多学生总是没有等教师说完便急于回答,此时教师就需提醒他们先听完问题再思考回答。三是要让学生听后复述,尤其是对小学低段的学生而言,能听清教师讲(多媒体展示)的内容后再复述是不错的倾听能力培养的方法。

2.说的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中很少见教师开展课前演讲(对于低段则适合用课前故事的方法)来进行,而笔者认为,要对学生说能力进行培养,在课前安排3~5分钟的课前讲故事的方法来进行是不错的方法。

再次是读能力的培养。这里包括朗读和阅读两个内容。就朗读而言,教师要尽量利用早读和晚读的实践,让学生大声读,放声读,在朗读中读出感情为好,在阅读方法指导上要注意强调重音、语调、语速三者和文章内涵即感情的联系。如“这是一支笔”表示(指这一支,不是那一支),“这是一支笔”(是一支笔),“这是一支笔”(不是几支笔)。“这是一支笔”(强调是笔,不是其他东西),同样一句话,重音处理不一样,就体现出不同的意思。如教学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学写“六、七、八、九、十”几个生字,教师在带领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无疑就要在这几个字上加以强调。并在朗读的同时,读出感情,真切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山村的美丽及生活的美好。而且就低年 级学生而言,要鼓励他们在阅读后多提问,在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还可鼓励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故事进行改编等。

三、对写作能力的培养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篇4

小学生天真幼稚, 要使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一篇文章的重点、难点联系起来, 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因此, 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 要潜心研究, 加强辅导。

一、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 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教育观念转变了, 才能真正焕发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如果教师总是教学的“控制者”, 唯恐学生提不出问题一成不变 的教师问 、学生答 , 长此以往 , 学生就成 为被支配的 一方 , 围着教师 这个“司令 官”转 , 限制学生 的思维 , 学生难以得到质疑机会。因此, 教师要打造开放性的课堂, 由“专制”走向民 主 , 这就要求 教师转变 观念 , 彻底把学 生“解放出来。

二、师生关系, 融洽和谐

俗话说:“师徒如父子。”这句话不仅道出了教师的地位而且要求教师用亲情感化学生, 做到真正人与人的心灵沟通这就是师生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 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广为流传, 但是严要有度。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板着面孔, 横眉怒对, 学生望而生畏, 怎能顾得上提出问题? 因此, 教师除了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所提问题外, 还要常常露出和蔼可亲的面容, 用自己的情感领学生上路, 只要提出的问题符合实际, 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 久而久之, 学生掌握了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 懂得什么样的问题可提, 什么样的问题不可提, 那么, 课堂气氛还会那么沉闷吗?

三、启发学生, 发现问题

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学习内容是以问题间接提出来的所以, 我们要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关键在于启发。如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呢? 如:我在教五年级第六册《五彩 池》一文时 , 开始小组 提出的问 题不是字 词不理解, 就是有的句子不明白, 难以达到发展问题的程度。于是我就启发学生, 读文中第二自然段, 说说本自然段的意思。我启发说:“这个自然段提出五彩池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学生根据提示, 在学习下文时, 随即提出:“池水来自同一条溪流为什么颜色不一样呢? ”“作者为什么把五彩池写得这样瑰丽呢? ”等等, 提出一连串问题, 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学生既入情, 又入境。

四、引导学生, 质疑重点

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 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极力锻炼学生, 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这就是说, 知疑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教师极力锻炼学生, 要知疑必质疑, 质疑文章的重点, 是学好文章的前提。小学生天真烂漫, 思维不灵敏且狭窄, 需要教师打开学生思维的窗口, 教师把写人、写景、写事的课文分别归类, 使学生不难发现, 写人的文章注重表达对人的某种品质、精神的赞扬, 写景的文章体现作者热爱大自然, 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感情。这样引导, 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与文章的重点大同小异。同时, 也说明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显然, 没有问题, 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没有问题, 学生就不会思考, 学习也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为此, 我们应该把问题看做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小学语文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

五、指导学法, 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构成的一个基本要素。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参与中由“学会”变为“会学”, 就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可以拟定一个主题, 创设情境, 必要时, 可以组织课外活动, 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实践活动, 观察大自然或者生活, 然后让每一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并对此观点进行写作, 之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最终由老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可以很开放, 但是一定要确保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从而积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让学习和生活相互衔接, 改变学生的眼高手低的现象。

六、积极评价, 鼓励参与

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篇5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这是一种高尚品质的学习状态,最大的特点是尊重学生为前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实施新课程改革,学生有了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有了更多探索的自由,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研究,本人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做法,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一.挖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20世纪初,欧洲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他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由此可见,让学生产生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稳定性、持久性和自制力比较差。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启发性的提问、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愿学、乐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说一说 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解题的看法,教师给予肯定,学生就会感到有说不完的话。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的参与学习。如:在教学《租车》时,教师提出有几种租车方案并说说哪种方案比较合理时,同学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要先考虑人数,要保证每人都有位子坐;有的说空位子越少越好,最好是没有空位子;有的说坐大巴车比较便宜,大巴车多些……这时同学们的讨论达到白热化,有的还争论得面红耳赤,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学生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看一看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出示幻灯、课件、教学挂图、实物等,让学生直观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让学生带来自己最喜爱的玩具,让同学们从不同的面来观察玩具,再向大家介绍各个面看到的物体形状,轮到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玩具时个个都乐此不彼。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 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提出质疑,做出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

二.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课堂教学上,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是每个教师应当特别注重的。课堂上教师要发掘学生的兴趣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的热请,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交融、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为一体的课堂目标。

1、教师要努力探究教材

不“照着”教案讲课,即照着教案设计的流程讲课。教师的教案只是一个蓝本、只是一个参考,但这并不是说教案没有用。教案只是预设,而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教师必须根据现实的、多变的情况,灵活应用教案上的内容与程序,这一点就足以要求教师对教案的内容了如指掌。而这了如指掌的程度就靠教师努力钻研教材、吃透课本来实现。特别是新改版后的数学教材,很多内容不像以往的老教材那样在每个例题后面就是总结相关的内容。现在的教材必须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后由学生自己总结或教师引导来完成。当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能根据自己的积累非常及时的给予回应,这对渴望知识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也就要求教师必须博览群书,有丰厚的底蕴。

2、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矛盾冲突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注意设计学生认知过程中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真分数、假分数分类时,我出了这样一组题:3÷10,5÷2,4÷4,7÷3,5÷9,9÷2,7÷9。让学生思考:哪几道题的商能用分数表示?学生根据已有的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进行联想,认为两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但对于5÷2、7÷3、9÷2这三个分数的商比1大多了,从而产生了疑问,进而就很顺理的引出了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还有的学生认识了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以后,提出:0/7是真分数吗?7/0是假分数吗?这些问题来自学生,不仅是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对真分数、假分数的认识也深入了。这样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3、教学方法尽量多样新颖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教法新颖多样,会使学生在欢欣、愉快中集中注意力。如在教小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们可以撇开例题先出示1、10、100,要学生添上单位名称,使这三个数所表示的量一样大。起先独立思考时,很多学生总觉得1比10、100小,当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出依次添上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名称后,它们就一样大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接着要学生进一步动脑筋,使这三个数量用同一个单位名称“米”来表示,可不可以也让它们三个数相等呢?由此引出0.1米=0.10米=0.100米。就这样,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了小数的基本性质。

三.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其中要改变学生由过去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转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策略也要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施新课程,改变教师的角色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

1、放手让学生去做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对于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的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巧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又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后,我问学生:取一根16厘米长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根据已学得的知识讨论得出:16厘米就是所要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2就是长方形的一个长与一个宽之和。然后借助钉子板,实际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结合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启迪质疑问难,进行探究学习。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在学生质疑过程中老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其次,指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启发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

3、开展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如: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等。

4、合理评价,强化成功体验

在教室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中,每个学生读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来,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如教学“j教学十几减几”时,让学生摆小棒自主探索16-9的算法。有的学生是从16根小棒里1根1根的减,减到最后还剩下7根;有的学生把16分成10和6,10-9=1,1+6=7;有的学生把9分成6和3,16-6=10,10-3=7;还有的学生想到用加法来算减法,即9+7=16,所以16-9=7。这些算法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是学生探索的成果,应当加以赞赏和肯定,给学生积极的鼓励,以便使他们获得学好数学的成功体验和自信心保持自主探索的热情。我坚信,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坚持为学生营造合适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定会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真正实现自主发展。

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通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真确答案的,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因此,只要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他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有学生自己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探索,该有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实施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活动加以解决,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作用。只要教师不断挖掘自身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就一定能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伟大转变,使学生真正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篇6

一、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参与指引方向

目标是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要实现的学生行为的变化,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指向,它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评价和调控的功能。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准确、具体且适度,以便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教学“角得分类和画法”时,我首先出示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①知道角的分类,知道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最好能在头脑里建立不同的角的形象。②会用量角器画角,并且会画指定度数的角。有了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有一个主攻的方向,学生通过看书、讨论、思考,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分层参与,共同提高。

二、教学方法得当,为学生创设参与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这个意义出发,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时就要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指导作业。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参与。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我让学生课前对班上的兴趣小组活动进行调查,做好记录。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教学,并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的兴趣爱好,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都发生在他们身边,充满了生活情趣,学生很爱参与。

2.了解学生基础,让学生能够参与。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要使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必备的知识基础,对应具有的能力训练要到位,否则即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也无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性会受到挫伤,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与培养。

3.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参与。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教学中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不是由老师牵着学生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结构,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学习新知。鼓起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培养探究能力。

4.激发成就动机,让学生善于参与。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要承认学生有巨大的智力发展潜在力;要相信他们是能学好的。在课堂教学这种群体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以不同的帮助,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善于参与。

三、及时练习反馈,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教学中,通过练习学生才能将所获得的知识逐步内化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同时也才能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维系参与学习的热情。为激励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可根据实际变精讲多练为巧练精讲。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设计了一道选择题:王大伯家养了34只鸡,养的鸭比鸡少7只,养的鸡和鸭一共多少只?

①34-7+34②34+7+34

学生选择出正确答案后,立即让学生给另一答案编一道应用题。这样的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促使学生在解题时仔细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另外,设计练习可用观察性练习、选择性练习、讨论性练习,一题多解、多变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练习方式进行训练,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及时补救,帮助、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让学生归纳小结,再掀参与热情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小结,不仅能及时反馈信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完“乘法分配律”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句话引起了学生对知识的再现回忆。结合课本和板书,有的说:“我学会了什么叫乘法分配律。”有的说:“我知道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公式。”有的说:“我猜想利用乘法分配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计算。”这样的小结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比让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定律要强得多。

引导学生反思促进主动学习 篇7

关键词:引导反思,反思策略,主动学习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可见, 反思性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 不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让学生学会学习。

然而,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 反思的内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 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 忽视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特别是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及数学比赛、游戏等学习方式, 表面上热闹非凡、高潮迭起, 但是, 我们发现这种活动和游戏只是少数学生在参与, 多数学生是“旁观者”, 学生缺少对数学问题进行全面考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更谈不上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优化思维过程, 揭示问题本质等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 结合学生现状, 引导学生反思拓宽思路、优化解法、完善思维过程,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教学中,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反思,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呢?

一、在构建知识中反思—拨云见日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反思不仅仅是“回忆”或“回顾”已有的心理活动, 而且要找到其中的“问题”以及“答案”。也就是在考察自己活动的经历中探究其中的问题和答案, 重构自己的理解, 激活个人的智慧。因而, 教师应在构建知识中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 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起到拨云见日的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一年级“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少) 几”的问题时, 以往教学任务完成后还是会有部分学生看到“多”就用加法, 看到“少”就用减法。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领悟“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教学中, 我采用层层深入分析, 引导学生及时反思的方法, 使学生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做法是:教师出示课题:在套小礼物的比赛中, 小雪套中了7 个, 小华套中了12 个 (图略)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读完题后, 马上接着问:“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头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 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或操作的策略, 圈出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描述比的过程与方法。列式完成后, 又及时引导反思:在算式中, 12、7、5分别表示什么?并让学生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的方式, 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让学生再次回顾反思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明晰“比多少”问题与原来所认识的“从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 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的减法模型之间的联系, 从而获得解决比多 (比少) 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解答正确吗?学生口头答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5 个, 再次引领学生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教学到这里, 我没有急于做练习, 而是再次引导学生回顾反思, 强化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分了几步?用了什么方法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引导学生全面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反思环节中, 同学们惊喜地发现,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少) 几”的问题, 解决方法是一样的, 都是用大数减小数的方法。学生在反思中体验到学习成长的快乐。通过以上循序渐进的教学, 引导学生回顾反思, 深化理解。在接下来的练习中, 我们发现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也能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在辨析错例中反思—自我补救

波普尔曾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俗话也说:吃一堑, 长一智。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及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的影响, 其数学作业常常出现错误, 甚至出现出错—订正—又出错—再订正的情况。如何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找出产生错误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对症下药, 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求原数 (逆向加法) ”的问题:我们领走了7 个口哨, 还剩下5 个。求原来有多少个口哨?学生就列式:7-2=5 (个) 。为什么学生对此类问题频频出错?原来很多同学受错误定式的影响, 见到“剩下”就用减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辨析错例呢?这时引导在辨析中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做法是:教师适时点拨, 原来只有5 个口哨吗?这时, 学生纷纷回头反思, 有的说:“假如原来只有5 个口哨, 怎么体育老师可以领走7 个口哨呢?看来, 原来只有5 个口哨不可能, 原来的口哨数肯定比7 个还多。”有的学生说:“这里的5 是还剩的口哨数, 怎么变成原来的呢?可见7-2=5 (个) 是错的。”还有的学生说:“求原来的口哨个数, 要把领走的和剩下的合起来, 就是原来的口哨总数。”多么深刻的领悟呀!通过这样的反思环节, 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得出的结论上, 而是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 进行观察、联想, 这样的反思不仅能巩固知识, 减少解题的错误, 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思维, 培养其探索能力, 从而达到自我补救的效果。

在低年级作业练习中, 学生的计算也是非常容易出错的方面。如1-2=3, 7+5=2, 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 不是急于告诉他们错在哪儿, 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小结:“你们为什么说他做错了呢?”“错在哪儿?”“你想怎样提醒这位同学?”“以后在做题时该如何检查?”同学们各抒己见, 针对各种“病因”开出了有效的“方子”。通过这样有效的自我诊断、自我反思环节, 调节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学习过程, 发现自己在学习、思维上的薄弱环节, 从而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找出错误的根源, 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自我补救, 寻找求知的乐趣, 品尝发现的甜头。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 又达到了培养其反思意识与反思习惯的目的。

三、在过程性评价中反思—积累经验

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与能力发展, 教材精心设计了过程性评价板块。在每单元学习结束时, 为学生提供反思与自我评价的“成长小档案”。“成长小档案”提示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感受自己知识与能力的增长;还让学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事, 回味学习的乐趣。“成长小档案”的设置, 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反思、归纳、整理体验的机会, 促进主动学习,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例如, 在教学完“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后,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有的同学说:“我在解决问题时, 学会了有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但是其结果是一样的。”有的学生回忆说:“要求原来的总数, 必须用加法。”还有的学生说:“我学会了‘凑十法’, 计算时, 我用‘凑十法’很方便。”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结果、学习情感进行回顾, 通过回顾和反刍获取的信息, 使学生了解学习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优化学习过程, 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经验, 促进了学习质量的提高。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篇8

一、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 让数学贴近生活, 有针对性地创设生活情境, 从中引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存在于实际生活中, 引起参与学习的需求, 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 在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 让学生模拟到商店买商品的情境, 学生会兴致很高, 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立刻产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课始, 老师随多媒体课件呈现购物情境直言:“今天, 老师带大家到商店购物好不好?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品, 你们看, 这里还搞促销呢。”学生很高兴地说:“真的呀, 这个文具盒降价呢, 我们来算算, 实际应该付多少钱?”教师顺势让学生先编成一道分数应用题, 再计算。学生很快就编出应用题:“商店里的一个文具盒原价18元, 促销降价, 现在一个文具盒多少钱?”“商店里现在一个文具盒18元, 比原来降价, 原来一个文具盒多少钱?”这样运用生活情境创设出的应用题比只是文字呈现的应用题更生动、活泼、有趣。在例题教学完后的相应练习中, 教师继续利用例题呈现的情境来强化新知的学习。编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书包原来50元, 先降价, 再涨价, 现在的价钱和原来的价钱是一样吗?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应该是多少钱?”这道题无论是数量关系还是解答步骤都比例题复杂, 难度也大了, 但由于是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呈现的, 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 凸现了解题思路, 便于学生正确分析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准确选择解答方法。这样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以生活实景的形式呈现, 创设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 关键是教师要关注社会, 关注学生生活, 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 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 我们应该把学习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 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段春夏秋冬的自然风光片, 优美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从四季更替, 周而复始的规律中, 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认识。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像这样的事例, 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然后放手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有的学生说:“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傍晚从西边落下;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周而复始。”有的学生说:“每年有十二个月, 一月、二月……十二月, 过了十二月又是一月、二月、三月……不断重复, 无穷无尽。”“每个星期有七天, 从星期一到星期日也是这样不断重复的。”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情境中, 教师相机引入新知识的学习:“那么, 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试算:1÷3=?70.7÷33=?”在计算和讨论中, 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这样尽可能创设一些有趣且贴近生活的事例, 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促进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 激起了他们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三、运用生活经验, 解决数学问题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知识规律, 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 体验研究的价值, 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小学生虽然年龄小, 但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老师就应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结合教材内容, 创设情境, 设疑引思,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

例如, 在教学“前后”时, 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座位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再调换同学的位置, 让学生再说一说。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 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又如, 在教学“时、分、秒”时, 由于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比较抽象, 因此, 我设计了与生活密切相关, 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 有数跳绳、拍皮球、晃扶拉圈等活动, 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 较好地建立时间概念。尔后, 再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填一填时间单位: (1) 小华每天睡9 () ; (2) 小红跳绳10下用了7 () ; (3) 小亮吃饭用了20 () ; (4) 小明跑50米用了12 () 等。这样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活动情境, 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 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篇9

一、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 激发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 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的产生!”教师要牢牢把握自己的引导作用, 准确给自己定位, 还权利于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教师在开课伊始, 就应该因势利导, 巧妙设置孩子们最为喜欢、最为关注的视角情境, 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一开始就入境、入心, 投入十二分的热情、百分百的喜欢, 以期收到良好的想象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 我设计了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境故事:灰太狼再一次成功地把喜羊羊、沸羊羊、暖羊羊和懒羊羊抓回了狼堡, 眼看小羊们就要被灰太狼放入开水锅了。在这危急关头, 喜羊羊急中生智, 就请灰太狼和红太狼先帮忙解决一些问题。灰太狼不知是喜羊羊的缓兵之计, 就爽快地答应了。喜羊羊问:“我们共有4只羊, 平均分给你们俩, 每只狼吃几只羊?”“2只!”喜羊羊点点头继续问:“要是只有1只羊呢?”“半只!”灰太狼和红太狼齐声抢答。“那么‘半只’用一个数表示该怎么写呢?”这一次灰太狼和红太狼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就在他们思考该如何回答时, 小羊们在喜羊羊的带领下, 又一次逃出了狼堡。像这样, 利用学生们喜爱的动画故事引入新课, 很自然地完成了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的过渡, 既指明了学生学习的方向, 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 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二、巧设疑问引参与, 让学生做“思考者”

设置疑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学生回答疑问, 能反馈学习情况, 便于教师及时调控。准确适当的提问, 能启发学生, 激发兴趣, 使学生在解决疑问的同时获取新知。例如,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我采用了“三步走”的方法精心设疑。第一步采用“布谜”的方法设疑:我在黑板上随手写出“123”, 问学生们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 经过计算, 学生们齐声回答:“能”。第二步我采用“检验”的方法设疑:引导学生们先自由说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 然后我把这些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任意变换位置。如:918→189、891、198、819、981, 引导学生们算一算变换位置后, 这些数还能被3整除吗?学生们会惊奇地发现:“不管怎么变换位置, 这些数仍然能被3整除!”第三步我利用“激将”的方法设疑:“现在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 看谁能迅速判断出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 (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 ”经过几轮比赛, 学生们会惊奇地发现:怎么每次都是老师先判断出来呢?这里面一定有诀窍!不等我提问, 孩子们求知若渴的情绪已经被激起来了。这样巧设疑问引参与, 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震撼, 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 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艺术构思展魅力、显功效

“做数学小游戏”“开展智力小竞赛”等特殊的教学构思, 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可能性》一课时, 由于学生对抽象的概率知识理解很困难, 于是,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游戏环节。第一环节:在写有“白球”“黄球”的口袋中放入5个白球、5个黄球, 引导学生们边猜边摸:为什么有的同学摸的是黄球, 而有的同学摸的则是白球呢?学生在亲自动手摸的过程中总结出:袋子里装有白球和黄球, 任意摸一个, 就可能是白球, 也可能是黄球。第二环节:在袋子中放入10个白球, 让学生们边猜边摸:为什么大家摸到的都是白球, 而不会摸到其他颜色的球呢?学生们通过快乐的摸球游戏, 就会轻而易举地得出结论:袋子里装的全是白球, 任意摸一个, 一定是白球, 不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在摸球游戏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手、眼、脑一齐参与活动, 从而很好地理解了“可能性”这一初步的概率知识。由此可见, 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不仅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而且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数学实践活动中,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引导学生主动 篇10

一、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激发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机

音乐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教师应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丰富课堂的现实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不知不觉中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如教学《爱劳动》这一单元,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听、看、想、说、唱、动)体验,进行劳动动作、节奏、歌词创编,再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洗手绢接力赛,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总结经验。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音乐素质。

音乐课恰当地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游戏有:找朋友、摘果子、演双簧、红绿灯、夺红旗、猜一猜等。例如,在教唱新歌时,孩子总耐不住教师安排的程序,从听示范曲的时候,特别是听到曾听过的歌曲或他们喜欢的歌曲时就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有一句没一句地跟唱。如果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而过早地让他们演唱,他们必然会唱不好。这样的参与就是一种无效的参与。如果此时采用“演双簧”的趣味游戏,让孩子边听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边配上动作、表情、口型,使孩子们可以在完整的音乐中感受和学习,然后通过教师与小组的配唱及与个人的配唱等多次变化的反复来得到巩固,等到他们比较熟悉后,就由他们唱,教师配口型,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掌握歌曲,这样就丰富了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方式,建立了孩子的内心听觉,培养了学生用“心”唱歌的良好习惯,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将来的音乐学习中自觉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

二、保证学生参与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

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展示教材蕴含的新颖奇异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毫无疑问,这是最持久最有效的学习动机。应给学生充分活动的空间、时间,保证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表现音乐。

把握重点难点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学生自己找出了学习的重难点,就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激发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其学习责任感。如教学《数鸭子》一课时,学生们对《数鸭子》这首歌曲已非常熟悉,但由于受到市面上不规范VCD及磁带的影响,都没能准确地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停顿处理。针对这一难点,在教学歌曲之前,教师可先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演唱,其他同学边认真地看图形谱,边听学生演唱歌曲,并说说他们唱得对不对,错在哪儿?听完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看到‘0’时,小鸟告诉我们应停,可他们都唱错了,唱成‘-’。”学生们找到难点后,再通过“红灯停绿灯行”游戏,与学生们认识四分休止符“0”,并知道“停”等于“走”的时间。然后进行歌曲学唱,难点便迎刃而解。这种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探索的活动,会形成内发的持久不衰的学习动机。

三、相信学生潜能,为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

音乐教学应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给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

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与肯定。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好胜、好表现的心理,开展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的活动。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展示自己创编的节奏、动作、歌词及自制的打击乐,并组织同学学习;学生可以当小老师为同学提供课外收集的音乐资料、音乐小故事等;学生还可以当小老师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每个学生都为自己能当上小老师感到自豪,尤其一些较怕羞的学生,经过教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增强了自信心,也能勇敢地走上讲台。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方法,使全体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如特长生应承担“领”的任务,领奏、领唱、领舞、给大家指挥及伴奏;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安排简单易学的活动,如敲打击乐器的简单节奏等,决不让这部分学生在一旁观望,置身于活动之外。要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四、重视合作,为学生拓展主动参与的途径

研究表明,采用合作方式进行学习的小学生比采用听课方式进行学习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课堂上,若都让一个学生单独回答问题时,大部分学生的精力不能完全集中,而在分组活动中,分心的学生比较少。所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为全体学生拓展主动参与的途径,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譬如在音乐教学中,低年级的歌表演,小组里的每一位学生共同创编动作,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大家共同上台表演。学生们认为动作是自己设计的,表演时非常地投入,在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中获得美的感受,有感情地唱,有节奏地跳,并做到舞蹈与歌曲配合协调。在进行节奏、歌词创编时,如经过小组的讨论与筛选,写出的歌词一定更完整、更优美。

音乐教学中有了小组学习这一方式,既培养了互动合作的精神,又增加了信息交流量,改变了“几人唱戏,众人旁观”的局面,为每一位学生创设了“用眼、用手、动脑、动口”的课堂气氛,使他们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孩子如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就会显得特别兴奋,积极性极高。因此,在一些音乐活动中我经常让孩子唱着歌儿,离开座位,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如果有学生没找到好朋友,就鼓励其他同学主动去邀请他,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主动识字 篇11

一、走进学校生活

1.认识新同学,轻松学汉字

中国人给孩子取名字很讲究。几千年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姓名文化。因此,认识小朋友的姓名,它的价值往往超过识字本身。这样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开学初,我就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铅笔上贴上带有姓名的标签,书桌的角上也贴上带有自己姓名的卡片。在口语交际课上,让每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姓名及自己名字的由来等。学生说得头头是道,趁机在黑板上板书自己的名字,让更多的同学认识一下自己。下课后,邀请小朋友到自己的座位认认自己的名字。平时发作业本,让他们多参与。每到一个月时间,班里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全班同学的名字了,孩子们在认识别人姓名时轻松而愉快。他们既认识了大量汉字,又结交了许多新朋友,真是寓教于乐呀!

2.开心进校园

学生只要一走进校园,汉字就会以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跳入他们的眼帘: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宣传栏、日课表……刚入学的学生对新校园里的一切感到特新鲜。我就领着他们到校门口认识我们的校名,来到教学楼前认识我们的校风、教风、学风,认认自己的班级牌。活动课上领着他们来到学校的花坛,青青的草地,盛开的鲜花,让孩子们手舞足蹈,而花坛中的一个个宣传牌,更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二、走进家庭生活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家庭中,儿童可以获取很多知识。当然,有许多孩子在入学之前,父母已指导孩子认识了不少汉字。老师在孩子入学后仍需指导家长,有效地利用家庭生活环境帮助孩子认识更多的汉字,以利于他们更快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最常用的有:给家具及家用电器贴标签;搜集自己喜欢的物品的名称标签……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善于发现,注重引导,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拓宽了知识面,不仅可以增加识字量,更重要的是把识字置身于家庭生活当中。这样的学习有利于陶冶生活情操,培养生活能力和观察、认识生活的好习惯。

三、走向社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朱熹的这句诗,说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实践中能悟出真道理,发现规律。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的孩子,汉字随处可见。一块块普通的公交站牌,在有些人眼里不过是便民的交通提示工具而已。如果你是有心人,把它当成识字的课本,也许孩子们学得会更起劲。当然,社区里那些文化、体卫、金融等设施,都与每家每户密切相关,这些也是孩子们识字的好资源。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孩子们往往更容易接受。商业广告牌,宣传条幅等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识字环境,丰富了他们的口头语言。许多朗朗上口的广告词很受孩子们的青睐,不知不觉中,孩子们不但认识了很多字,还增强了生活能力。这样一来,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从课内识字引向课外识字。

新课程开阔了我们的教学视野,它让我们认识到识字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我们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并且要将学生引向课外,利用所学到的方法进行主动识字,使识字教学走出课堂,走进家庭,走向社会。

初中语文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篇12

关键词:主动学习,转变角色,营造氛围,鼓励质疑,赏识评价

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 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只有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 才能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落实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有利于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创新教学理念, 转变师生角色

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 认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打破传统师生观念, 不再受到师生尊严的限制, 才能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转变师生的角色, 从严肃死板的教师转变成为灵活可亲的教师, 从不苟言笑的教师转变成为幽默宽容的教师, 才能让学生找到参与到课堂中的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在互动中完成, 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放下教师的架子, 放松自己的面孔,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才能让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比如, 在教学《幼时记趣》时, 教师可以一改往日不与学生互动的形象, 利用个性化导入,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给学生讲一讲自己童年的趣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找到分享个人趣事的动力, 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互动中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本学习内容上来,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放下心理的压力。

二、营造和谐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讲, 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兴趣。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直接作用。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欲望, 才能让学生实施自主学习行为。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学习情绪有直接影响。与严肃紧张的教学氛围相比, 轻松的学习氛围更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喜爱的教学模式去组织教学, 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直线上升。

比如, 在教学《斜塔上的实验》时, 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个斜塔的模型, 对学习内容进行形象化处理。教师手托斜塔走进课堂, 并用“我像不像托塔李天王”这样的语言打趣, 能够促进课堂氛围的和谐。在学生开始关注教师时, 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要做一个实验, 而实验内容在课本中, 给学生时间自主阅读。在这样的引入中, 学生能够找到学习兴趣, 也能够找到自主学习的动力。

三、鼓励学生质疑, 开放学习思维

质疑是学习的起点, 当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主动质疑时, 证明学生在积极地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提出疑问, 就给教师提供了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机会。传统的课堂中, 教师会将莫名其妙提出疑问的学生归为纪律不佳学生行列, 这一教学行为无疑抵制了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 并将学生的质疑转化成课堂教学资源, 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发展。

比如, 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想象天上街市的样子, 通过想象构建属于自己的天上街市。一些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天上街市:“天上的街市很长, 很宽, 各类商店商品繁多。许多仙女穿着漂亮的衣服, 提着篮子在挑选心爱的东西。到了晚上, 每一家店铺的灯都亮了起来, 招牌清晰, 五彩缤纷。”面对这样的描述, 一些学生提出:“天上街市哪里来的电呢?”教师不要打压学生, 引导学生从这一质疑出发继续想象, 想象一个制电的场所,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蔓延开来,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四、重视赏识评价, 树立主人翁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相信学生, 学生会更乐于落实自主学习行为, 如果教师认为学生水平太低, 学习能力不足, 学生也会慢慢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利用赏识性评价,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比如, 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中, 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成果进行汇报, 无论学生习得多少基础知识, 教师都要肯定学生,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尝到甜头, 找到动力。

上一篇:建筑工程中的造价管理下一篇:消防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