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学生解题

2024-09-10|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积极引导学生解题(共12篇)

积极引导学生解题 篇1

理解题, 并不是有意难为考生, 但一定要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材料。而衡量是否真正懂得材料的关键点就在于对材料的基本把握。因此, 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前期做好两件事:

一、知道写了什么

衡量考生阅读能力最基本的标准之一就是能否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写景文能否了解景物或事物的基本特点;叙述文能否说出叙述的基本事件;议论文能否说出议论的中心观点;说明文能否概括出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或基本的事理。况且就这一点能衍生出诸多考点, 如线索、思路 (行文顺序) 、段落划分、景物 (人物、事物) 的基本特点、议论文的分论点及论据等。所以, 我们必须引领学生反复阅读材料, 弄清楚材料写了什么。

1.判断文体。不同文体的外在形式不一样, 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而找到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比如, 写景文, 可思考写了什么景, 描绘了哪些物, 呈现了哪些画面, 各有什么特点;叙述文, 可思考主人公是谁, 围绕主人公写了哪些事件, 人物的哪些特点, 哪些场景;议论文, 可判断中心论点是什么, 有哪些分论点, 使用了哪些材料;说明文, 可思考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方面, 等等。

2.理出思路。理出思路就是梳理材料的组织逻辑, 循着这条思路, 就能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从而整体把握文意。不过无论哪种文体, 都离不开行文顺序, 即时间、空间、逻辑等, 离不开并列、递进等段落关系, 离不开线索。思路好比是人的筋脉, 筋脉贯通, 文路就会清晰起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 就能找出材料的思路。

3.逐层提炼。采取逐层提炼简单地说就是划分段落层次。这是因为一个阅读材料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总是有着或紧或密的关系, 关系最为密切的段落必定为一个部分。一层层提炼, 一步步概括, 文意就会明晰起来。

4.抓住关键。任何事物总有自身的关键节点。庖丁解牛之所以游刃有余, 全仗抓住关节。古人看重的“授人以渔”, 而轻“授人以鱼”。所以, 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捕捉。比如, 一般而言, 题目、全篇的首尾、段落的首尾、过渡句 (段) 、小标题、标志性的词语 (时间、序号等) 、议论抒情性句段、点题词句及其他重要句段等, 均是关键节点的表现形式。

以安徽省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理解[一]西塘古镇”为例简单说明 (材料见该试卷) 。

《西塘古镇》一项, 共有5道题, 17分, 所占的比重较大。这5道题其中有三道题考查到对阅读材料基本内容的把握, 这三道题依次是: (1) 根据文章内容, 用“‖”将3-9段分成四个部分; (2) 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 完成下面的表格; (3) 第10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 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 从全文来看, 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

第 (1) (2) (3) 这三道题目其实考查的是对阅读材料的信息提炼, 即对文意的基本把握, 合计13分, 约占本题总分的77﹪, 比值很大。其中第 (1) 个问题直接考查段落划分;第 (2) 个问题则是对说明对象的不同部分的特征的把握;第 (3) 个问题还涉及到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这三个问题, 从易到难, 要求考生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意, 又要在局部里把握基本文意, 一句话考查考生是否真的懂得阅读材料到底写了什么。从文体常识看, 《西塘古镇》属说明材料, 那就要根据说明文体的特点来整体把握。把握了这些, 依法引领, 学生就能大体上了解了基本文意。

二、思考为什么写

思考为什么写, 即思考写作的目的、主题。从写作学的角度而言, 作品主题是作品的灵魂, 是作者试图向外界传达的最本质的内容, 它往往表现为事物的特点、情感、思想等;写作的目的要么告诉读者信息、传授技能, 要么倾诉自己的情感, 要么表达自己的观点, 告诉读者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这是解题的总钥匙, 学生掌握不了它, 也就无法较好地答题。

以下是笔者引导教学的片段: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生:无非是告诉我们西塘古镇的地理位置、地位以及今天的情况。

师:对, 使不了解西塘古镇的人了解它。大家看作者主要突出西塘古镇的什么情况呢?

生:水路交通网发达, 是江南商业重镇。

师:你抓住了文中的两个关键短语, 这两个关键短语其实揭示了西塘古镇的两大特征, 也就是揣摩到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也就是说, 你抓住了解答阅读题目的钥匙。请大家记住: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 篇不离旨。

该片段老师引领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 通过捕捉关键词句把握材料主题。可见, 只要老师引领得当, 学生能够借助一些方法、技巧, 揣摩出材料的主题, 而把握主题则直接关系到对材料的理解定位, 较大程度上影响着阅读理解题的得分。

积极引导学生解题 篇2

正确的自我评价,不仅能使人全面认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而且能使人在认识自己不足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奋斗目标,自我加压,奋起直追,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培养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上,参与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但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伴互评,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外在性的“他评”,这些外在的评价如果不能被受评者理解和接受,即使该评价非常正确、非常实用也毫无意义。当“他评”真正地引起学生的自我认同,引发其自我反思之后,“他评”实质上就转化成了学生内在的自我评价。只有到这个时候,促进学生自我调整、改善学习的效果才会出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评价中虽然教师评价和学伴互评很重要,但学生的自我评价最重要。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学生自我进步、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知人易、自知难,当一个人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别人的时候,很容易做到心如明镜,把别人的优点、缺点看的一清二楚。但如果要反观自己,则往往优点看得多、缺点看得少。比如一次大型考试后,有些学生不是与成绩好的同学比,正确分析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而是与成绩差的同学比,或者强调客观理由,认为自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考好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等,这种自我感觉良好式的评价,怎么能促进自己进步呢?因而,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正视现实,看清自已在群体中的位置,敢于与优秀同学比差距,敢于否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不是躺在现有成绩上面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其次,要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创造机会。以往的评价,往往都是在期中或年终的时候,由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投票结果和自己平时掌握的情况,给每个学生写出操行评语,学生个人几乎没有自我评价的机会,即使对评价结果不满意,也没有申诉的权利。现代教育主张把评价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通过有效的自评发挥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因此,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我评价的机会,比如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让学生清楚自己哪些知识已经学会?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学校每举办一次活动,要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在活动中发挥了哪些作用?有什么不足;期中或学期结束的时候,要让学生及时总结在前一阶段的学习和成长中,取得了哪些成绩?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下一步应该怎么做等等。

再次,要教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就是对照标准,让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过去,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无论是在日常行为方面,还是在学习以及文体活动等方面,学校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对照标准进行自我剖析,这是自我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漆雕开之所以认为对作官没有信心,也许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孔子制定的作官标准。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坚持写反思日记、进行阶段性总结以及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也是进行自我评价的好方法。

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理解题的铺垫 篇3

一、知道写了什么

衡量考生阅读能力最基本的标准之一就是能否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写景文能否了解景物或事物的基本特点;叙述文能否说出叙述的基本事件;议论文能否说出议论的中心观点;说明文能否概括出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或基本的事理。况且就这一点能衍生出诸多考点,如线索、思路(行文顺序)、段落划分、景物(人物、事物)的基本特点、议论文的分论点及论据等。所以,我们必须引领学生反复阅读材料,弄清楚材料写了什么。

1.判断文体。不同文体的外在形式不一样,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而找到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比如,写景文,可思考写了什么景,描绘了哪些物,呈现了哪些画面,各有什么特点;叙述文,可思考主人公是谁,围绕主人公写了哪些事件,人物的哪些特点,哪些场景;议论文,可判断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使用了哪些材料;说明文,可思考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方面,等等。

2.理出思路。理出思路就是梳理材料的组织逻辑,循着这条思路,就能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整体把握文意。不过无论哪种文体,都离不开行文顺序,即时间、空间、逻辑等,离不开并列、递进等段落关系,离不开线索。思路好比是人的筋脉,筋脉贯通,文路就会清晰起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就能找出材料的思路。

3.逐层提炼。采取逐层提炼简单地说就是划分段落层次。这是因为一个阅读材料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总是有着或紧或密的关系,关系最为密切的段落必定为一个部分。一层层提炼,一步步概括,文意就会明晰起来。

4.抓住关键。任何事物总有自身的关键节点。庖丁解牛之所以游刃有余,全仗抓住关节。古人看重的“授人以渔”,而轻“授人以鱼”。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捕捉。比如,一般而言,题目、全篇的首尾、段落的首尾、过渡句(段)、小标题、标志性的词语(时间、序号等)、议论抒情性句段、点题词句及其他重要句段等,均是关键节点的表现形式。

以安徽省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理解[一]西塘古镇”为例简单说明(材料见该试卷)。

《西塘古镇》一项,共有5道题,17分,所占的比重较大。这5道题其中有三道题考查到对阅读材料基本内容的把握,这三道题依次是:(1)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2)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3)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

第(1)(2)(3)这三道题目其实考查的是对阅读材料的信息提炼,即对文意的基本把握,合计13分,约占本题总分的77﹪,比值很大。其中第(1)个问题直接考查段落划分;第(2)个问题则是对说明对象的不同部分的特征的把握;第(3)个问题还涉及到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这三个问题,从易到难,要求考生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又要在局部里把握基本文意,一句话考查考生是否真的懂得阅读材料到底写了什么。从文体常识看,《西塘古镇》属说明材料,那就要根据说明文体的特点来整体把握。把握了这些,依法引领,学生就能大体上了解了基本文意。

二、思考为什么写

思考为什么写,即思考写作的目的、主题。从写作学的角度而言,作品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是作者试图向外界传达的最本质的内容,它往往表现为事物的特点、情感、思想等;写作的目的要么告诉读者信息、传授技能,要么倾诉自己的情感,要么表达自己的观点,告诉读者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这是解题的总钥匙,学生掌握不了它,也就无法较好地答题。

以下是笔者引导教学的片段: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生:无非是告诉我们西塘古镇的地理位置、地位以及今天的情况。

师:对,使不了解西塘古镇的人了解它。大家看作者主要突出西塘古镇的什么情况呢?

生:水路交通网发达,是江南商业重镇。

师:你抓住了文中的两个关键短语,这两个关键短语其实揭示了西塘古镇的两大特征,也就是揣摩到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也就是说,你抓住了解答阅读题目的钥匙。请大家记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

该片段老师引领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通过捕捉关键词句把握材料主题。可见,只要老师引领得当,学生能够借助一些方法、技巧,揣摩出材料的主题,而把握主题则直接关系到对材料的理解定位,较大程度上影响着阅读理解题的得分。

解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什么 篇4

引导学生解题后反思,应思什么呢? 笔者以为当学生解完一道题后,教师应抓住机会,一方面引导学生反思一下解题的整个过程是否合理完整,结论是否正确,解题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是如何克服的;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对解题思路做进一步的梳理、归纳,或探索其他解法,或总结解题规律,或对原题进行引申和拓展等。 用足、用活习题,训练学生严密、深刻、灵活的思维品质, 从而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责任感。 下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谈一些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 引导学生反思算式是否符 合题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责任意识

事实证明, 很多学生解错题, 并不是不会,而是没有认真审题的结果,要么对条件的关键字眼视而不见,要么对问题的关键字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一种审题习惯, 使学生对解题缺乏责任意识。 因此,学生解完题后,首先应引导他们反思所列的算式是否符合题意,答案是否正确。 通过反思学生就容易发现问题,查处错因,确保结果正确,同时积累反思错解的经验, 不仅起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更培养了学生解题责任意识。 如,用边长8分米的方砖铺一间排练厅,需要方砖125块;如果改用边长10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有的学生列式是:8×125÷10=100 ( 块) 。 针对学生的错解 ,笔者不急于判定错误, 而是引导学生反思: 8×125表示什么? 学生说8×125表示边长乘块数,那边长乘块数的结果表示什么呢? 你能画图看看吗? 学生一画图,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误把边长当面积,找到了错误的根源,列出了正确的算式:8× 8×125÷( 10×10) =80( 块) 。 接着让学生说说错解带来的启示:有的学生说要读清条件,不要被表面的数所迷惑;有的学生说解决这类题最好先画个图试试看,这样不致于把边长当面积;有的学生说,解完题之后,要自我检验,确保答案正确……要养成解题后的反思习惯, 需要做个有心的教师,引领学生经常性地积淀。

二、 引导学生反思是否可以一 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对于解决一道题,很多学生列出一种解法后,极少去考虑是否还有其他解法,除非题目有要求。 其实不少问题,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如,一本故事书共300页,淘气前5天看了总页数的1/3 , 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故事书还要多少天? 很多学生是这样列式的:300× (1/3) =100 ( 页) ,100 ÷5=20 ( 页) ,300÷20=15( 天) ,15- 5=10( 天) 。笔者对学生的解法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你们用了四步解决了这道题, 想一想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 可以通过画图试试看。 通过画图,有的学生发现了5天的对应分率就是1/3 , 用5 ÷(1/3) =15( 天) , 就是看完这本书的总天数,再用15- 5=10 ( 天) , 求出剩下的书还要看多少天。 列式:5÷(1/3) - 5=10( 天) ;有的学生说,用(1/3) ÷5=1 , 求出1天看了全书的1/(15 ), 再用单位“ 1” 除以1/(15) ,求出看完全书要用15天 ,列式是:经过比较, 大家都认为解法2、解法3都比解法1简洁。 而为什么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解法1呢? 有的学生说, 受要用尽全部条件的影响; 有的学生说,这道题总页数300可用可不用, 不用300页解法更简洁。 因此,引导学生反思是否可以一题多解,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积累解题技能。

三、 引导学生反思是否蕴含解 题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能力

同类题目总是蕴含着相同的解题规律。 在解完题后,引导学生寻找解答同类题目的解题规律,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如,笑笑看一本200页的科技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 , 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 为了使学生在解完题后, 能掌握同类题目的解题规律, 笔者将问题隐去, 改成先提问题, 再列式解答。 经过交流,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1.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 列式 : 200×1 4 。

2.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 列式 : 200×1 5 。

3.两天共看了多少页 ? 列式 :

4.第一天比 第二天多 看了多少页 ? 列式:

5.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 列式 :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五道算式,说说它们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蕴含着怎样的数量关系? 经过反思,有的学生说,五个算式的列式都是依据“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有的学生说,都是根据“ 单位 ‘ 1’的量×问题的对应分率 ”列式 ; 有的学生说,解决这类问题,只要找准单位“ 1”的量以及所求问题的对应分率,再根据“ 单位‘ 1’的量× 问题的对应分率”,即可解决问题。 在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水到渠成地揭示此类题的解题规律。

四、 引导学生反思是否可以一 题多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是学生应用意识的体现。 解完题后,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改变原题的结构,使一题变成多题,便于观察、比较。 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可以防止思维定势的负迁移,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A、B两地相向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 ,经过4小时 ,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待学生列出720-( 80+70) ×4算式后,笔者引导学生对原题的第一个条件进行延伸。

1. 如果把“ 甲 、 乙两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A、B两地相向开出”中的“ 相向”改成“ 相背”,问题如何解决? 经过画图分析,列式为: 720+( 80+70) ×4。

2. 如果把“ 甲 、 乙两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A、B两地相向开出”中的“ 相向”改成“ 同向”,问题如何解决? 经过画图分析,本题有两种可能, 如果是甲车追乙车, 列式为:720-( 80- 70) ×4;如果是乙车追甲车,列式为:720+( 80- 70)×4。

3. 如果把“ 甲 、 乙两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A、B两地相向开出”中的“ 相向”去掉,问题如何解决? 把条件中的“ 相向”这个关键词去掉, 使一道封闭题变成了开放题。 学生在解答之前先要考虑甲、 乙两车的行驶方向,可能是相向而行、也可能是相背而行、还可能是同向而行,其中同向而行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甲车追乙车,另一种是乙车追甲车。 把学生容易混淆的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同向而行三种情况放到一起研究,不仅起到了有效比较、澄清模糊的作用,更是起到了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强化思维密度和增大思维广度的效果。

积极引导学生解题 篇5

物理化学课程是我院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医学和药学、食品、材料等非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物理化学不仅可以从理论上加深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知识,而且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笔者自任教以来,先后承担了化学专业和非化学专业的物理化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与化学专业相比,非化学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有着不同的特点。首先,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既有二年级学生也有三年级学生,化学基础各不相同,化学知识需求不相同。其次,非化学专业的物理化学教学具有课程进度较快、密度较大的特点。第三,与环境、材料学院不同,食品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的学生由于其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普通物理和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物理化学难度更大。高等学校本科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化学热力学、胶体化学、界面化学、化学动力学和电化学,以及统计热力学。如何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机地融合到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之中,需要一线教学人员进行及时、深入的教学研究。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不看授课对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所在学校物理化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主要包括在教学内容方面将物理化学知识点与学生所在专业学科特色相结合,讲授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多媒体辅助手段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思考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一、与学科特色相结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材施教

了解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标是成功进行物理化学教学的前提和保证。非化学学院由于课时限制以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不能简单地将化学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照搬到非化学专业,不同学院之间也不能简单一刀切。相对化学专业,我们有必要减少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理论性,强调课程的实用性。为此,首先必须精简复杂的理论推导,其次结合这些非化学专业的学科特色。调査研究相关学院的`学科设置与化学基础以及化学支撑的要求非常必要。通过和学院负责人座谈,了解今后化学需求及化学应用侧重点,为此我们还主动将物理化学融合到药学学科建设中去,通过学科成员之间定期的交流,首先改善了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基础理论得到强化,使得教师在讲授物理化学课时更有针对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修订了教学大纲,一方面对物理化学课程的讲授重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将与环境科学、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紧密相关的热力学诸定律、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动力学、表面和胶体等部分作为讲授重点;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科的特色以及其与环境科学、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的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使教学目标符合人才培养要求。其次化学基础学科内部优化也很重要,在学习物理化学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中的某些内容确实是和物理化学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叠,只是系统性和深度不及物理化学,如能够在学科体系内,协调优化各类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则可以避免重复讲授的状况,不致浪费本已削减的教学课时。由于物理化学是化学中的理论化学,因此在保证课程本身内容的连贯及衔接来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优化内容体系。

二、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加强趣味教学让学生主动思考

尽管物理化学枯燥、抽象,但物理化学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实验中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可以说物理化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近代科技的发展,如热力学三大定律就与工业革命有着紧密联系,所以物理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让物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比如电化学中各式各样的电池,电池电量的确定与能斯特方程紧密结合,界面现象,防水材料,“荷花”效应,传输管道疏水或疏油处理,表面活性剂的增溶,相平衡中盐除冰,胶体大分子章节中,蓝天白云、晨曦晚霞无不是曰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以曰常生活问题为切入点,可以让学生产生“知识就在身边”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在完成理论教学之后,我们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把物理化学知识从和专业的联系上进行展开,同样是相平衡章节,材料化学中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就和药学院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科,因材施教。另外一方面,物理化学是化学的灵魂,物理化学理论知识为无机、有机与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如蒸汽压与温度关系就与有机中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紧密相关,分析中“陈化”在界面现象中过饱和溶液这一亚稳态得到理论说明,我们在学习物理化学知识巧妙的联系以前学过的化学知识,会让学生觉得恍然大悟,兴趣倍增。物理化学很多章节不仅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而且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如化学平衡移动中勒夏特列原理与老子《道德经》中“补不足而损有余”非常吻合。把单一的学科和社会生活、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不仅增强了学生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取到良好的效果。总之,物理化学的特点注定了只要我们教师挖掘教材潜力就可以深入浅出,化枯燥为兴趣,化抽象为形象。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化学,解决实验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决定了物理化学知识具有层次性。实际问题包括曰常生活问题很实在的问题,理论问题比较抽象,而工业生产实践则处于两者之间,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由浅入深、举一反三必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我们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

讨论式交流是启发式教学的典型代表,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思考分析的能力。在物理化学中,有很多理论模型,例如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等,虽然不存在但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讨论看有没有更好的模型,现有模型的意义和优缺点。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知识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主动发言的能力。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再在讨论基础上归纳总结,对于他们没有提到的意义和特点进行补充。

2.案例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方法实际上已经被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是先找到合适的案例,对一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如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探讨方向的定律,我们可以介绍人类把石墨变成金刚石,即“点石成金”的历史。围绕1954年通用公司条件探讨该反应298K标况下能否进行,继而可得必要条件,每步都是问题,每步都在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巩固所学知识。

3.课题项目导向法

课题项目导向法是让学生完成指定的工作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过程实施及最终评价,从而获得学习成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方面的探索我们目前主要集中在实验教学上。我们在不改变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改变教学模式,把传统实验改造成设计性、研究性实验。课题通知下达后,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査阅文献,制订工作计划,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完善,最后确定工作方案,完成相应的实验。在教师确认原始记录后,学生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完成实验报告。教学模式的改变让学生必须思考实验中的理论实践问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四、与多媒体辅助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信息量大,化抽象为直观,不仅可以解决学时缩短的问题,也可以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另外一个优点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为此我们也非常重视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及时发布与本课程相关的各种基本信息和学习资料及文件,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按照教师的指导学习思考。利用互动式题库使学生很快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强思考。

尊重学生差异,积极引导学生 篇6

【关键词】以情育情 以情引情 以情换情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那么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所谓“攻城”和“攻心”指的都是什么呢?“攻城”是指利用武力来使对方屈服。在教育工作中就是指,学生犯了错之后,把他叫到办公纸,开始臭骂,学生如果还不改错,仍旧是骂,一定是以严厉的方法让学生改正,采用强力的手段迫使学生进行学习。针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采用高压政策,让学生心理上感到崩溃。这种教育手段,教师仅仅依照自己的理解来要去学生,完全不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征,自己规定措施要去学生按照自己的规定严格执行,学生不愿意,就通过各种手段,请家长、祭出校规等,让学生就范。“攻心”工作方式与此完全不同,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思考学生犯错的原因和目的,然后对症下药,采取合理的手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攻心”工作方法更加缓和,能够更好的击中学生心理,能够保证学生从心理进行改进,教师的任务能够更好的执行下去,学生出于自愿改进,而不是老师强迫。

学生小王,性格开朗,学习刻苦。高二上学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天都精神萎靡,成绩直线下降。据我多日观察暗访,发现他平时沉溺于游戏杂志,每天携带手机,周末想方设法瞒过家长去网吧打游戏。父母获悉,大发雷霆,逼他写下保证不再打游戏,再打就自砍手指。虽然小王不再进网吧,也不再翻看游戏杂志,我总觉得还是有点不对劲,总觉得他缺乏一种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朝气,整天两眼迷茫,浑浑噩噩。于是我利用晚自习时间,和他作了一次深刻的探讨。一开始他并不肯说什么,只是简单的敷衍我。于是我和他谈论游戏,他的眼睛突然一亮,话也开始变多。原来,小王之所以沉溺于游戏是因为觉得压力太大。应付学业水平测试已经使他疲惫不堪,心力交瘁了,而政治和历史这两门选修课又是建立在大量背诵的基础上的,高考等级直接关系到将来是否能上本科。小王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尽如人意,考本科的希望不大,而父母对他又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

针对小王的现状,我耐心地向他讲述了“瓦拉赫效应”。

“瓦拉赫效应”源自奥托·瓦拉赫本人,他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关于他的成长经历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奥托·瓦拉赫曾经在上中学的时候,并不是学习化学,父母为奥托·瓦拉赫选择了文学之路,但是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奥托·瓦拉赫的老师认为奥托·瓦拉赫学习很认真,但是过于刻意,认为奥托·瓦拉赫这类人即使品德完善,也无法在文学上取得很好的成就。这个时候奥托·瓦拉赫的父母充分接受孩子的意见,让他学习油画,但是奥托·瓦拉赫在学习油画中发现自己不善于构图,无法深入理解艺术,成绩一直是倒数第一,学校更是认为奥托·瓦拉赫是绘画艺术中不可能成才的人。面对奥托·瓦拉赫这样的学生,他的绝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奥托·瓦拉赫是一个无法有所成就的人,但是奥托·瓦拉赫的化学老师认为奥托·瓦拉赫做事一丝不苟,建议他学习化学,奥托·瓦拉赫的父母接受教师意见,奥托·瓦拉赫本人的智慧被无限放大,成为了公认的化学方面高材生。

从奥托·瓦拉赫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到,学生的智能发展存在严重不均衡性,都有着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学生找到自己智能的最高点,才能充分发挥自己智能潜力,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个现象就是认为熟知的“瓦拉赫效应”。

小王听了,眼睛更亮了,说话声音也变大了。他很委屈地说其实他对政治历史并不感兴趣,当时选科分班时他想选艺术,可是遭到父母强烈反对,于是他反抗无效只能选了政史。

我告诉他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性本能希望别人对自己进行赏识”,我建议他能够多与父母沟通,把自己不喜欢文科的事实告诉父母。他强烈要求我与他父母进行交流,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父母的几分不放心下,他改学了美术。

从此他发愤图强,小高考六门全部顺利通过,高二暑假和高三上半年,他兢兢业业,既学美术,又学语数外,如鱼得水,美术省统考取得246分的好成绩,高考也发挥出色,考上了心仪已久的扬州大学服装设计专业。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学生发展必然存在差异性、独特性以及不均衡性,教师更加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台湾教育加高振东先生认为“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能,但是爱别人的孩子就是神”,小王的案例让我明白,教师对待学生需要小心的呵护,就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在工作中,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感染学生,充分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真正做到以情育情。教师在工作中,需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理解不同个性的学生。我充分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充分关心和鼓励学生,与学生谈心,成为朋友,而不是采用粗暴的批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需要注意学生的特点,找出学生问题原因,同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其改正缺点,健康成长。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解题的教学反思 篇7

1.教师应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

1.1营造有利环境, 形成反思氛围。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 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体的动机、情感、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及智力开发有着很大影响。 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 不考虑超负荷训练的数学课程可能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留下阴影, 从而造成许多“失败者”的心态, 并以这种心态面对今后的人生, 这是我们今天的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 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 应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这个环境的基本特征是民主, 外向和开放,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自主发现, 批评争论。 教师必须做到: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 不能让学生对数学的疑惑、惊奇承担风险。 比如来自老师和学生的嘲笑、讥笑等。 学习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 正视失败是提高能力的前提。

1.2研究教材, 引领学生学会反思。

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立足于基础知识。 在定理、公式的推导中充分展露思维过程, 深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重要思想方法和思想精髓, 同时在教材、例题和习题的类比、改造、引申和拓展上下工夫。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反思, 让学生在反思—问题—探究—发现—发展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整体发展。

教师要用数学启发法讲解概念的概括, 解题思路的发现和结论的猜想, 并树立自觉的猜想意识, 努力培养学生猜想的主动意识, 鼓励学生从解题后的反思出发, 大胆猜想,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通过解题后对习题特征进行反思, 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对习题进行重新概述,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提高解题能力。 解完题后经常通过反思题目的特征, 加深对题目本质的领悟, 从而获得一系列的思维成果, 积累属于个人的知识组块, 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从而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1.3构建教学过程, 提供反思机会。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应带着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走出教室。 因此, 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反思机会, 让学生有创新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不失时机抓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思维不精确, 对概念理解不深刻, 考虑问题不全面等而导致的错误结果进行有意识的启发, 引导学生反思, 鉴别解题结果的真伪, 弄清错误出在何处。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而且有利于对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对问题本质进行重新剖析, 从特殊到一般, 将问题深化, 使思维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 要想减轻学生负担, 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必须教会学生从题海中及时归纳总结基本的解题规律, 达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目的。 教学中, 笔者经常启发、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反思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是什么? 运用了哪些知识和解题技巧? 一个数学问题解决之后, 笔者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反思,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比让学生单纯解几道题的意义更大。 它的教学价值在于使学生学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训练和培养了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反思角度

对各类题型的反思, 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归纳和辨别、澄清与此题相关的问题, 达到做一道题, 会一类题的效果。 那么应该反思些什么呢? 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

角度一:解题过程是否合理

解完一道题后, 应作进一步思考:题目中所有的条件都用过了吗? 用足了吗? (含括号内的条件) 题目所要求的问题解决了吗? 解题中所引用的知识是否是书中已证过的结论? 还有没有需要增加说明和剔除的部分。

举例: 如图:∠BAC为钝角, AB=AC, D、E分别在AB、AC上, 且CD=BE,

求证:∠ADC=∠AEB.

错误证明:在△ADC和△ABE中,

AB=AC, BE=CD, ∠BAE=∠CAD,

∴△ADC≌△ABE, ∴∠ADC=∠AEB.

学生讨论发现此题的方法:SSA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进而寻求其他方法, 得到正确方法。

角度二:解题思路是否严谨

解题中会受到题目中某些信息的引导和干扰, 不能够周密地考虑问题, 使解题过程偏离方向, 造成误解, 对解题思路的反思, 能及时修正错误。

举例:例1.已知:线段MN=6, NP=4, 点M、N、P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则线段MP为多少? (部分学生的答案是10, 未仔细考虑三点的位置, 导致少解。 )

例2.在⊙O中, 两平行弦长分别为6、8, 圆半径为5, 求两弦的距离.

(部分学生的答案为7, 而忽略了两平行弦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导致少解。 )

例3.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3, 4, 要使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求第三边的长.

( 许多学生误解: 设第三边长为x, 由勾股定理得:

在直角三角形中, 学生只看到边长为3, 4就立即联想到勾三股四弦五, 这说明大家对这组勾股数很熟悉.但题目中有没有说明第三边就是斜边? 因此应分两种情况: (1) 当两条直角边为3, 4时, 则第三边为斜边等于5. (2) 当一条直角边为3, 斜边为4, 则第三边为直角边等于

这种思维严密性的培养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学生在训练中要面临很多困惑、挫折、甚至失败, 也会耗费一些时间与精力.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但是留给自己的是终身有用的东西, 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角度三:解题方法是否优化

很多数学问题有多种解法, 解题后要多角度思考, 看是否还有其他解法, 通过寻找新的方法, 可以开拓思路, 防止思维定势, 及时总结出各类解题技巧, 并形成“从优、从快”的解题方式。

举例:例1.一收割机队每天收割小麦12公顷, 收割完一片麦地的2/3后, 该收割队改进操作, 效率提高到原来的5/4倍, 因此比预定时间提早一天完成, 问这片麦地有多少公顷?

方法1:设这片麦地有x公顷

方法2:设这片麦地有x公顷

(学生讨论比较后发现方法2简单, 提早一天是在后1/3发生的, 因此我们只需搞清这一部分的时间。 )

例2.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1) 按照图中的方式, 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2) 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3) 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你是怎样得到的?

(4) 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 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在搭2个、3个、10个正方形时, 学生可能会具体数一数火柴棒的根数, 但当搭100个时, 学生就需要探索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棒的根数之间的关系, 发现火柴棒根数的变化规律。 根据不同的算法, 可得到多种形式的答案, 解题时要尽可能地找出来。 )

角度四:哪些题形异、质相同

数学问题是形式多样的, 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 解题思路灵活多变, 解题方法途径繁多, 最终却能殊途同归。不能解完题就此罢手, 如释重负, 应该进一步反思, 探求多题一解的问题, 开拓思路, 沟通知识, 掌握规律, 在更高层次更富有创造性地学习、 摸索、 总结, 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

举例: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识点的运用.

例1.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判断理由.

例2.在圆柱的下底面圆周A点处有一只蚂蚁, 要从圆柱体的侧面绕一圈爬到点A的正上方上底面圆周上的B点, 你能帮它找到一条最短的路线吗?

例3.在公路 (直线CD) 的同侧有两个村庄A、B, 要在公路上建一个加油站, 使加油站到两村庄的距离和最短, 问加油站应建在何处?

例4.已知C、D是半圆的三等分点, 点E平分弧BD, ⊙O半径为2, 点P是直径AB上一动点, 求PA+PB的最短距离?

3.成效

根据笔者的实践表明, 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而且提高了他们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 笔者通过一届学生三年的尝试发现, 习惯性进行解题反思的学生, 数学思维的缜密性和逻辑性及数学解题的速度、 正确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3.1经常反思的学生, 不论哪种情况下, 思维都有很强的直觉性。

若在解题后及时重现一下这个思维过程, 追溯“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多次受阻的原因何在, 总结审题过程中的思维技巧, 以后遇到同类型的题目, 方法相近的题, 就能很快联系起来, 并正确把它解答。 基本不会出现在平日的练习中能够熟练解题, 而在考试过程中许多会做的题稍微变一下模样就不会做了的情况, 提高了解题的有效性。

3.2经常反思的学生, 较能适应现在的中考。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 题目很活, 所以经常反思的学生, 对这类题还是能较快地反应过来, 能灵活选择适合的方法解题。学生在解题时总是用最先想到的方法, 也是他们最熟悉的方法。 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解题后反思的学生一般在中考中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能适应现在的中考题。

摘要: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 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 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 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本文从营造有利环境, 形成反思氛围;构建教学过程, 提供反思机会选择有效的反思方法;选择恰当的反思角度等方面阐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解题反思的探索。

关键词:数学学习,解题反思,反思角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马忠村, 主编.数学思维理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4]张大均, 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5]毛永聪, 主编.中学数学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

谈学生解题后反思的积极意义 篇8

解题后反思的积极意义有如下几点.

一、积极反思, 查缺补漏, 确保解题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解数学题, 有时由于审题不细, 概念不清, 忽视条件, 套用相近知识, 考虑不周或计算出错, 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即学生解数学题, 不能保证一次性正确, 所以解题后, 必须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评价, 对结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可是一些同学把完成作业当成是赶任务, 解完题目, 万事大吉, 头也不回, 扬长而去.由此产生大量谬误, 应该引起重视.如①结论荒唐, 引为笑柄;②以特殊代替一般;③臆造“定理”, 判断无据, 以日常概念代替科学概念.由此可见, 解题反思的积极意义及其重要性, 必须引起师生的重视.

二、积极反思, 探求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 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数学知识有机联系, 纵横交错, 解题思路灵活多变, 解题方法多, 但最终却能殊途同归.即使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 也未必能保证一次性解题就是最佳思路, 最优或最简捷的解法.所以不能解完题就罢手, 如释重负.应该进一步反思, 探求一题多解, 多题一解的问题, 以便开拓思路, 勾通知识, 联系权衡解法优劣, 在更高层次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摸索、总结, 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一题多解, 每一种解法可能用到不同章节的知识, 这样一来可以复习相关知识, 掌握不同解法, 同时每一种解题方法法又能解很多同类型题, 然后比较众多解法中哪一种最简捷, 最合理?把本题的每一种解法和结论进一步推广, 同时既可看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巧妙转化和灵活运用, 又可梳理出推证恒等式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中间会师、转化条件等, 善于总结, 掌握规律, 探求共性, 再由共性指导解决碰到的问题, 这对提高解题能力尤其重要.

三、积极反思、系统小结, 使重要数学方法、公式、定理的应用条理化, 寻找解题方法上的创新

在问题解决之后, 要不断反思:解题过程是否浪费了重要的信息, 能否开辟新的解题通道?解题过程多走了哪些弯路, 思维、运算能否变得简捷?是否拘泥于思维定式, 照搬了熟悉的解法?通过这样不断地质疑、不断改进, 让解题过程更合理、科学、简捷.例如, 求证: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相邻两侧所成的二面角互补.

此题有常规的解题思路:分别求出两个多面体的二面角的值, 再求和.这也是一般参考书上的解法.探索解题过程, 总感觉这样解题很笨拙, 缺少灵气!不能反映两个多面体的巧妙结构.事实上, 问题隐含了“结构”这个重要信息, 那么, 能否把“结构”作为切入点去探究问题呢?

四、重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探究问题所含知识的系统性

解题之后, 要不断地探究问题中知识的结构和系统性.能否对问题所蕴含的知识进行纵向深入地探究?能否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把问题所蕴含的知识“点”, 扩展到系统的知识“面”.通过不断地拓展、联系、加强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进而完善认知结构中知识的系统性.

五、整合知识, 创新设问

要让学生明白, 问题与问题之间不是孤立的, 许多表面上看似无关的问题却有着內在的联系, 解题不能就题论题, 要寻找问题与问题之间本质的联系, 要质疑为什么有这样的问题?他和哪些问题有联系?能否受这个问题的启发.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 创造性地设问?让学生在不断的知识联系和知识整合中, 丰富认知结构中的内容, 体验“创造”带来的乐趣,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利的.

总之, 解题后引导学生不断地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 对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进行不断的思考, 并做出新的判断, 让学生体会解题带来的乐趣, 享受探究带来的成就.长此以往, 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 并懂得如何学数学.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师范出版社, 2004.

积极引导学生解题 篇9

一、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

对自己思考过程的反思,就是在一个数学活动结束以后,努力去回忆自己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步心理活动.一开始自己是怎么想的,走过哪些弯路,碰到哪些钉子;为什么会走这些弯路,碰到这些钉子,有什么规律性的经验可以吸取;自己的思考与老师或同学的有什么不同,其中的差距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自己在一些思考的中途是否做过某些调节,这些调节起到什么作用,或者为什么当时不能作出某些调节;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没有作出过某些预测,这些预测对自己的思考是否起到了作用,自己在预测和估计方面有没有带普遍性意义的东西可以归纳等等.

学生对自己思考过程的反思,是一种学会学习的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学习潜能的培养,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的素质的培养.

二、引导学生对活动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反思

在数学活动中总要涉及一些已获得的具体数学知识,学生要反思自己对这些所涉及的知识的认识是否达到活动所要求的程度,这包括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对知识本质属性的把握程度,这些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相关方面建立联系的程度,对知识的各种表达形式掌握的程度及自己对所涉及的知识是否有新的认识,有些什么新的认识,原有的认识有什么欠缺之处,这种欠缺是如何造成的,等等.

学生对某一数学对象的认识,不是在一两次数学活动中就能完成的.如就函数的概念而言,一开始对定义的学习,不可能就其所蕴含的东西建立比较深刻的、完整的认识.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所涉及的集合,可以是整数集、实数集,也可以是几何图形;函数的对应方式,可以是统一的解析式,可以是分段的表示,也可以是一系列的数值.学生要达到对函数关系本质属性的认识水平,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认知过程.

由于每一次活动的背景不尽相同,如果每次都能对不同背景下涉及的同一数学对象进行反思,那么就可能产生许多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掌握和运用,是数学学习的精髓所在.但数学思想方法没有独立存在的形式,它往往蕴含在具体内容的字里行间或伴随在具体的数学活动过程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播和学习,主要靠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提示、归纳、点拨,更要靠学生自己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领悟、吸收和运用.

如:若a (1,2)时,不等式(x-1)2

中学数学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有: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消元法、降次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和反证法等.

在数学解题后的反思中,除要注意挖掘活动中涉及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外,更要反思这些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的过程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思想方法是否在其他情况下运用过,现在运用和过去的运用有何联系、有何差异,是否有规律性的东西.有了这样的反思,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把握、运用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四、引导学生对解题活动中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

解题后对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是指在数学活动中必然要与一些相识或似曾相识的问题有所联系,因而在解题后,对那些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回顾整个活动中曾经与哪些问题有过联系,在什么地方联系过;思考为什么会或可以产生联系,具体产生了什么联系,是与问题的情境有联系还是与问题的方法有联系,是与整个问题有联系还是与问题的局部有联系,所有这些联系之间能否概括出某种规律或经验,经过这样的联系对原问题是否有新的认识.

五、引导学生对解题的结果进行反思

学生经过对解题过程的探讨总结,总会有点滴的发现,总能改进这个解答.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探讨解法、挖掘规律、引申结论三个方面对解题结果进行反思.即能否利用不同知识,通过不同途径求得问题的解?是否有更一般的方法?是否有更特殊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征?通过对不同解法的比较,能否找到更满意的解法?此题的哪个方面给我启发?这个结果或解法能否适用于其他某个问题?能否找到这些问题共性的规律?能否将这个问题的结论变形、推广?能否改变一下条件或结论?等等.

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策略初探 篇10

一、当前的阅读教学方法及弊端

我国高校的英语学习课程设置分为综合英语教程(精读)、阅读教程(泛读)、快速阅读、听说教程和语法手册。从课程设置上,足以看出对阅读的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时问题,有些高校开设的课程仅有综合英语教学和听说教学。其他则由学生课外自学。

综合英语教学模式一般是: (1) 老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课文,讲解生词、短语,分析句子结构、分析文章结构、写作特点。 (2) 围绕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做各种练习。如选词填空、组词填空、改写句子、同义词辨析、构词法、完形填空、英译汉。 (3) 学生完成课后有关课文的回答问题,以检查是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处于这样的认识,即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词语和语法的层面上。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学习英语,能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其中包括词汇知识、习语知识、句法知识等。

阅读课程教学一般会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综合英语教学法,也就是教师像讲综合英语课程那样,逐字逐句讲解生词短语,分析句子,然后让学生阅读回答问题。另一种方法是考试法,也就是老师事先不做任何有关阅读内容引入活动,直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内容,然后做有关阅读内容的问题,最后对答案。教师只是在多数学生出错的问题上加以讲解,一般不做其他分析理解。快速阅读教学更是测试化,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完成阅读,然后对答案,教师一般不做讲解。

综合英语教程和阅读教程是两种阅读教程,侧重点不同。综合教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详尽准确地理解材料,扩大词汇量,掌握词汇的准确应用,熟悉语法知识,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阅读教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篇阅读的总体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快速准确地掌握所需信息。二者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提高阅读技能,使其成为独立高效的阅读者。然而,当前的教学方法和理想的阅读教学目标有着相当长的距离。

两种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有着一定的弊端。综合英语教学明显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的培养。阅读教程教学的精讲也背离了课程本身的要求,测试化的教学也错误地将阅读教学与阅读测试等同起来。另外,在两种课程精讲教学法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角,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记忆地位,不利于主动性的发挥和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高校由于课时安排紧张,只开设了综合英语和听说课程,阅读完全由学生靠自觉去做,根本没有专门的阅读教学安排。学生基本靠自己摸索着发掘阅读技巧。

二、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1. 转换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应体现语言知识与阅读策略及阅读技能并重的理念,走出偏重词汇和语法讲解的误区。课后,有关课文的阅读理解放在课文讲解之前,教师指导学生先行阅读问题,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阅读的目的更明确,重点更突出。课文的架构及写作方法可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总结,教师可做些分析,这样学习效果更明显。此外,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问题。这样,使学生的阅读变得更有的放矢,而且可以明白真正的理解是在语篇层面上的,并不局限于词汇和语法的掌握。让阅读的过程成为学生掌握分析、整理、重新组织信息的过程。

阅读课程教学要放弃精讲模式,改变测试模式,切实培养学生快速理解篇章的能力。利用文章标题及预先阅读有关文章的问题和学生已有的知识,鼓励其大胆猜测阅读内容。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来看,阅读过程并不是一个精确知觉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预期和选择的过程。阅读的起点是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包括文章背景知识、语言知识、语言运用知识,读者利用这些知识连续对阅读信息进行选择,提出假设并验证。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对阅读方法策略化,首先明确阅读目的,了解明显的和隐含的阅读内容及要求。其次,集中注意与文章相关的内容。最后,学生自我检查阅读的目的是否达到。

2. 充分培养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著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Nuttal.C曾经这样描述阅读课程:“阅读的课堂图书馆计划外的补充,属于一门课程。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及时的鼓励,以及符合学生水平的材料,让他们在快乐中尽可能多地进行阅读,不必担心考试或者分数。因此,学生们竞争的对手只有他们自己,教师的职责是激励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读书,并且有效地监控学生的阅读进程。监控的标准是阅读的数量和阅读材料的多样性,而不是阅读质量。这样,学生的兴趣、语篇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相关性取代文字优势成为资料的标准。”通过大量阅读,学生有更多机会全面提高语言水平。阅读兴趣也会得到提高。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提供阅读策略,辅助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成为高效的读者。

三、结语

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成为独立且高效的读者。原有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并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着力培养阅读策略,引导其积极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Anderson, Neil.J.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Is-sues and strategies[M].Boston:Heinle&Heinle Publisher, 1999.

[2]Carroll, David W.Psychology of language.3rd ed.PacificGrove:Brook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9.

积极引导学生解题 篇11

一、先找单位“1”,再看单位量

分数、百分数的三类乘除法应用题教学的首要步骤是必须准确地找到单位“1”,这同时也是教学分数百分数的三类乘除法应用题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时应让学生抓住标识性词(是、占、比、完成了、相当于、超过等)后面的量来作为单位“1”的量。同时对于分率语句中有省略成分的句子,可让学生采用扩句方法补充成完整的句子。如:“占其中的15”、“提价10%”、“超产15%”、“打七五折”等。补充后分别为:“占谁的15”、“比原价提高了10%”、“超过计划15%”、“现价是原价的75%”。要让学生能正确地找准分数、百分数的三类乘除法应用题中的单位“1”,教师就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利用不同的题型句式,对学生进行重复地训练和耐心地辅导。

其次是看单位“1”的量,简称单位量。当学生正确地找到了谁是单位“1”后,接着就查看这个单位“1”的量是否已知。若单位“1”的量已知,就属于“有量”。反之,则属于“无量”。

二、有量乘分率,问题对分率

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如果已知单位“1”的量,就用这个单位量乘以分率解题。在根据“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的数量关系来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个分率必须是与问题相对应的。换句话说:就是“单位‘1’的量×与问题相对应的分率=所得到问题的量”。例如:“某班有男生18人,女生比男生多19,女生比男生多几人?女生有几人?全班有几人?”此题中的单位“1”是男生人数。再看单位量(男生人数为18人),是已知量,即有量。虽然本题有三个不同的问题,但是它们的解题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只要用单位“1”的量乘以与问题相对应的分率就可以。即:男生人数×19=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男生人数×(1+19)=女生的人数,男生人数×(1+1+19)=全班的人数。

三、无量字母列,条件对分率

在小学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当学生在题中找准了单位“1”后,而没有具体的单位量时,按现有的新课标要求是用解设未知数“X”用字母来代替单位“1”的量,仍然以“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的数量关系来列出方程进行解答,但必须注意这个分率必须与已知的条件相对应。换句话说:就是“单位‘1’的量×与条件相对应的分率=已知条件相对应的量”。例如:“甲数是36,相当于乙数的34,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首先根据“顺口溜”进行审题找到“相当于”后面的量是单位“1”(乙数),再看乙数的单位量并没有已知,属于无量的类型。因此,要求学生用列方程式进行解答:设乙数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乙数×甲数的分率34=甲数36)。X×34=36,然后再来求得甲乙两数的和,36+48=84或48×(1+34)=84。综上所述,我们就按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无量字母列,条件对分率”来进行解题。当学生完全熟练掌握此方法后,为了书写过程的方便,也可以直接列算术式方法解答。

四、如果求分率,必须除以“1”

在不同的单位“1”或不同的单位量中要求分率,最后必须除以单位的分率或单位量。当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率应用题时,要按照问题中所提出的是求什么分率?就应用这一个量来除以单位“1”的量,或者是这一个分率除以作单位“1”的分率。例如:镇北小学六(1)班有男生20人,比女生少5人。①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②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③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④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⑤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根据上述所提出的不同分率,依次要用“少”、“多”、“男生”、“女生”、“男生”等人数,分别来除以“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全班人数”等单位“1”的人数。又如:甲数的25%等于乙数的20%。①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②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百分之几?在解答第一个问题时,用少的分率÷单位“1”(乙数)的分率,即:(1-20%÷25%)÷1=20%,或(25%÷20%-1)÷(25%÷20%)=20%。当求第二个问题时,用乙数的分率÷甲乙两数和的分率,即:1÷(20%÷25%+1)≈55.6%,或25%÷20%÷(1+25%÷20%)≈55.6%。如果求分率,必须除以“1”,这里的“1”已包含了单位“1”的量。

五、遇上复杂题,作图再分析

在教学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正确合理地使用线段图示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看懂线段图,并能对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作出相应的线段图。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例如:“一个水泥厂十月份生产水泥1800吨,比九月份少生产20%,十月份比九月份少生产水泥多少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百分率的关键句中找出单位“1”(九月份),并先让学生画出一条表示单位“1”的线段,后画另一条与单位“1”相比较的线段(十月份)。即:

“1”

九月份水泥

少20%

十月份水泥

1800吨?吨

从线段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单位“1”的量是未知数,那就需要通过解设未知数X列方程[X×(1-20%)=1800]或列算式[1800÷(1-20%)]来解答这个单位“1”的量,然后才能求得问题的结果。

特别是在同一道题的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当单位“1”起变化时,更要指导学生学会作相应的线段图方法,理清多个单位“1”与分率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王师傅计划做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计划的47,第二天又做了余下的60%,这时还有42个零件没有做。王师傅计划做零件多少个?”首先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画线段图后,才会化难为易,才会获取正确的解题思路。即:

计划“1”

47 余下“1”

60%

42个

?个

解法1:先求余下单位“1”的量,再求计划单位“1”的量。42÷(1-60%)÷(1-47)=245(个);解法2:先求第二天做了计划的几分之几,然后求计划单位“1”量。42÷[1-47-(1-47)×60%]=245(个)。又如:“某校六年级共四个班去植树,一班植树的棵数是其他班级的12,二班植树的棵数是其他班级的13,三班植树的棵数是其他班级的14,已知四班植树130棵。问4个班级共植树多少棵?”这题中出现了3个不相同的单位“1”,学生经过较多次的作图划分线段,得到启发,想到用4个班级植树的总棵数作为单位“1”,把各自班级中的1份与其他班级的份数合在一起作为平分的份数。如图得:130÷(1-11+2-11+3-11+4)=600(棵)。

“1”

一班占11+2二班占11+3三班占11+4

四班130棵

4个班共植树?棵

当学生学会画线段图来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后,就能克服学生思维的模糊性。

总之,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为了使学生正确灵活地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就需要我们教师正确引导。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教材内容,运用顺口溜进行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记忆,又能通俗易懂,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积极引导学生解题 篇12

一、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激发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机

音乐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教师应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丰富课堂的现实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不知不觉中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如教学《爱劳动》这一单元,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听、看、想、说、唱、动)体验,进行劳动动作、节奏、歌词创编,再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洗手绢接力赛,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总结经验。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音乐素质。

音乐课恰当地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游戏有:找朋友、摘果子、演双簧、红绿灯、夺红旗、猜一猜等。例如,在教唱新歌时,孩子总耐不住教师安排的程序,从听示范曲的时候,特别是听到曾听过的歌曲或他们喜欢的歌曲时就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有一句没一句地跟唱。如果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而过早地让他们演唱,他们必然会唱不好。这样的参与就是一种无效的参与。如果此时采用“演双簧”的趣味游戏,让孩子边听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边配上动作、表情、口型,使孩子们可以在完整的音乐中感受和学习,然后通过教师与小组的配唱及与个人的配唱等多次变化的反复来得到巩固,等到他们比较熟悉后,就由他们唱,教师配口型,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掌握歌曲,这样就丰富了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方式,建立了孩子的内心听觉,培养了学生用“心”唱歌的良好习惯,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将来的音乐学习中自觉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

二、保证学生参与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

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展示教材蕴含的新颖奇异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毫无疑问,这是最持久最有效的学习动机。应给学生充分活动的空间、时间,保证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表现音乐。

把握重点难点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学生自己找出了学习的重难点,就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激发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其学习责任感。如教学《数鸭子》一课时,学生们对《数鸭子》这首歌曲已非常熟悉,但由于受到市面上不规范VCD及磁带的影响,都没能准确地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停顿处理。针对这一难点,在教学歌曲之前,教师可先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演唱,其他同学边认真地看图形谱,边听学生演唱歌曲,并说说他们唱得对不对,错在哪儿?听完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看到‘0’时,小鸟告诉我们应停,可他们都唱错了,唱成‘-’。”学生们找到难点后,再通过“红灯停绿灯行”游戏,与学生们认识四分休止符“0”,并知道“停”等于“走”的时间。然后进行歌曲学唱,难点便迎刃而解。这种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探索的活动,会形成内发的持久不衰的学习动机。

三、相信学生潜能,为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

音乐教学应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给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

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与肯定。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好胜、好表现的心理,开展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的活动。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展示自己创编的节奏、动作、歌词及自制的打击乐,并组织同学学习;学生可以当小老师为同学提供课外收集的音乐资料、音乐小故事等;学生还可以当小老师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每个学生都为自己能当上小老师感到自豪,尤其一些较怕羞的学生,经过教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增强了自信心,也能勇敢地走上讲台。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方法,使全体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如特长生应承担“领”的任务,领奏、领唱、领舞、给大家指挥及伴奏;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安排简单易学的活动,如敲打击乐器的简单节奏等,决不让这部分学生在一旁观望,置身于活动之外。要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四、重视合作,为学生拓展主动参与的途径

研究表明,采用合作方式进行学习的小学生比采用听课方式进行学习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课堂上,若都让一个学生单独回答问题时,大部分学生的精力不能完全集中,而在分组活动中,分心的学生比较少。所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为全体学生拓展主动参与的途径,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譬如在音乐教学中,低年级的歌表演,小组里的每一位学生共同创编动作,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大家共同上台表演。学生们认为动作是自己设计的,表演时非常地投入,在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中获得美的感受,有感情地唱,有节奏地跳,并做到舞蹈与歌曲配合协调。在进行节奏、歌词创编时,如经过小组的讨论与筛选,写出的歌词一定更完整、更优美。

音乐教学中有了小组学习这一方式,既培养了互动合作的精神,又增加了信息交流量,改变了“几人唱戏,众人旁观”的局面,为每一位学生创设了“用眼、用手、动脑、动口”的课堂气氛,使他们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孩子如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就会显得特别兴奋,积极性极高。因此,在一些音乐活动中我经常让孩子唱着歌儿,离开座位,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如果有学生没找到好朋友,就鼓励其他同学主动去邀请他,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国际投资协定下一篇:自主性教学评价反思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