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共11篇)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 篇1
著名学者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思想政治课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必须紧密联系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实际;21世纪又是知识爆炸和快速更新的时代, 因此, 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师, 必须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引导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这门课程并在其中培养形成自学能力, 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以下就个人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本人在课前、课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做法。
一、课前:以学案导学, 引导学生有效自主预习
按“预习、上课、复习”的教学常规来说, 我们教师都在上新课之前要求学生预习。但由于学生作业比较多, 而预习作业因没有书面载体往往难以落实, 这对我们高中政治教师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在他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法中指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 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 去获取知识, 成为一个“发现者”。针对此情况, 我精心编制学案导学方案引导学生有效自主预习。学案导学方案一般有四种形式。
1. 热点启动。
热点启动要紧扣课标和大纲要求, 围绕重点难点选取新近发生的与国家、人民和社会相关的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设计多层次、多角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起深入思考, 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预习。
2. 填空和问题导读。
设计填空题只要用框题中的重要概念、原理和观点作材料即可, 方法是将其中的关键词作为填空内容, 用作答案。从而促使学生较准确地掌握每课重点和知识要点。问题导读是针对每一框的学习目标设计成具有层次性、启发性、趣味性、时代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主、高效地阅读教材, 主动探究、拓展思维。
3. 主干知识导学。
主干知识包括重要概念、重要原理、主要观点及重点、难点与疑点、易混点剖解等。实施主干知识导学, 要尽可能围绕主干知识设计一些新颖别致的生活化的情境材料, 以事说理, 以理析事。这样, 就可引导学生既能够理解把握主干知识, 抓住学习重点, 弄清疑难点和易混点, 又能够化难为易, 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4. 精品导练。
进行精品导练, 要以自主预习内容并依据课标和大纲, 选取并围绕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精品材料, 精心设计适量的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高质量题目,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训练, 帮助他们在自练中做到心中有数, 明白自己在预习中学会了哪些, 还有哪些没弄明白。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 历练能力。设计思维训练题, 要力求生活化、社会化, 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总之, 通过课前学案导学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上:创新课堂结构,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当今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其内容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关注社会、科技的发展, 重视体现师生、学生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 使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那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呢?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 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是落实新课标的关键。因为学生能否真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就要看老师能否更新理念, 彻底抛弃过去的精备细讲、烦琐分析的一言堂、满堂灌的陈旧教法, 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舞台上施展才能的主角。具体做法有五项。
1. 自主预习汇报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 要引导学生把在课前自主预习中发现的、自己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由教师、同学合作解决。学生经过了自主预习, 必然带着问题学习, 目标明确地在课堂学习。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求知者, 他们会抓住教师“在线”的机会, 但自己又并非依赖于教师“教什么”来“学什么”, 而是带着自主预习中的一个一个疑问、一个一个谜团, 求助教师一起破解。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在老师手下学会做学问的平台。学生除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外, 他们还会主动与教师合作, 尤其是在教师以平等民主态度与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后, 学生必将多疑多问, 他们还将与同伴合作, 讨论、探究、解决问题。他们每个人都是班内的学习伙伴, 更需要在自主学习中求得合作, 这就能营造一个互助、共赢的学习氛围, 扬长避短, 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
2. 问题讨论阶段。
讨论是进一步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或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组织学生各抒己见, 通过激烈的争论使学生在自主预习阶段的认识得到深化、巩固、矫正。开展讨论,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所在。开展讨论可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步, 选择议题, 议题的选择应符合课题的需要, 学生的实际;第二步, 进行讨论, 应形式多样, 例如分组讨论、全班讨论或师生对话讨论等;第三步, 归纳总结, 交流成果。
3. 指点迷津阶段。
在指点迷津阶段, 教师要根据讨论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 对学生未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必要讲解, 帮助学生解惑, 使之准确掌握知识。这一学习环节必须建立在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脉络及重点、难点的前提下, 用最短的时间, 借助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手段进行必要讲解, 突破重点, 化解难点, “对症下药”, 切中要害, 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为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巩固提高阶段。
在这个阶段, 要让学生全部解决疑难问题, 理清知识主线和知识网络, 之后, 才进入训练阶段。教师要设计一定量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带有启发性的、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题, 让学生当堂训练, 限时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后, 教师应在巡视中搜集答题信息, 展示学生的答案及答题思路, 师生共同点评, 其中, 要重点点评学生答题思路。要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矫正, 并当即补充思维训练题, 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 给学生内化整理知识的机会。要面向全体学生, 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 逐层剖析, 以开放的思路, 巩固、迁移和拓展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获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益。
5. 评价小结阶段。
结束上述环节后,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进一步梳理知识体系, 加深印象, 形成知识网络;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后对学习过程和成败得失, 自我反思、评价, 寻求筛选最优化的学习方法, 以利自己下一段的自主学习。
总之, 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并学有所获。古人云:“授之以于鱼, 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给予他们比金子更重要的“点金术”, 使他们掌握具有“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学习方法, 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顺利解决实际问题, 并进一步学到新的知识, 获得新的发展和创造, 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 篇2
湖南省会同县第一中学 石谋惠 *** 418300 笔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发现,语文真正学得好的 学生,都喜欢并坚持泛读这种阅读形式。老师的精讲、学生的精读固然重要,但学好语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大量的泛读。但是目前中学语文 的教学现状是,大多数人更喜欢花很长的时间进行繁琐的讲解,在课本、作文本划出很多的条条杠杠,仿佛不如此就不能体现知识点的重要性。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学时间的限制,导致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泛读的缺失,这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最大问题,也是制约大部分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
泛读作为大家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阅读方式,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泛读可以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
美国语言学家语言Krashen认为,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人。Krashe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并且同样也能获得必要的语法。因此,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而泛读恰好是为学生提供可理解语言输人的最好方式。
2.泛读可以大大提高语言项目的复现率,使学生拥有对语言全局的把握能力
目前的语文教学很“科学”地把语文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教材按知识点 来编,课按知识点来讲,考试按知识点来考。一个博大精深的语文体系,一个完整有机的语文教学过程全部被“点”化。光变成知识点还不算,这些知识点被“精心”安排在各年级、各章节中去。这样,每节课、每学期,学生都掌握了活生生的语文的某些“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学过之后再复现的机会很少。学生被迫去死记这些孤零零的学习要点以应付考试,头悬梁锥刺股地刻苦学习,却只能掌握支离破碎的知识,残缺不全的语文能力。而泛读恰好可以对这种教学模式予以矫正。泛读材料或长或短,都是整体。学生阅读之时可以只考虑材料的内容,不必过分重视知识点,而课本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点在这种阅读之中恰好得到巩同和联系。因此泛读和精读是相辅相成的,既要重视精读精讲,也要重视泛读,而且学生在泛读上所占的时间应该至少不少于精读所用时间。
3.泛读提供的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语法等知识,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精读精讲过程中学习到的词汇等知识,一般也是结合一定的语境进行讲解的。但是语文知识是非常灵活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也许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有不同的用法。通过泛读,可以把以前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前没有学过的语文知识,在语境中也比较容易被接受、理解和掌握,而且整个过程是非常自然和愉悦的。泛读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所感觉,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因此,泛读提供的语境,是深层次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4.泛读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见多识广
泛读的范围可以很广,不限于文学作品。现在的青少年很多时候缺乏常识,这与读书太少有直接关系。只要学生感兴趣,内容健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哪方面的书都可以读。读书多了,知识面自然就广,这对开阔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等语文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5.泛读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终身受益 课外泛读主要以兴趣为主导,学生所选择的阅读材料,都是他们感兴趣的,阅读量大,有节奏感,无需苛求精确。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他们获取感兴趣的信息,享受求知过程于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对学生来说,整个过程是主动的、有趣的,自然也就精力集中、效率高,相应地收获也大。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6.泛读是提高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唐朝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充分表明了大量阅读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读书达到一定的量之后,宽广的知识面可以为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也可以借鉴别人文章中好的遣词造句方法并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因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常大量阅读积累的语文知识,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学生;道德;价值取向;措施
中国分类号:G633.2
一、前言
近些年来,社会上诚信缺失和道德败坏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地沟油”、“大头奶粉”等事件。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其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群体的道德修养,树立学生正确道德取向成为了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中学生道德教育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之一[2]。在高中政治课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对于学生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在高中政治课中引导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重视高中政治课中对学生实行道德教育已经显得刻不容缓。然而,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道德教育这一模块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诚信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3]。因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在高中政治课中引导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1、老师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重视道德教育
高中政治老师是在課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者[4]。因此,老师在唉德育过程中,一定要“正人先正己”,要增强自身道德的修养,在平时的每一件小事儿和细节中,都严格要求自己,显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修养,从而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时刻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比如,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道德教育内容,如在《哲学与生活》模块中,可以将知识点主题化,就是每几个知识点构成一个德育主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主题进行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理想信念有更好的认识。
2、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将道德教育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果,甚至还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老师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和道德教育进行很好地结合,从而实现将道德教育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目的。比如,在讲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一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联系备受关注的中日钓鱼岛事件,可以在课前播放关于钓鱼岛争端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然后老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然后等老师讲授完教材的相关知识之后,再回过头来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之前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并且还能使学生明白一定要实事求是的道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并且将这份热情带到课堂中,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开展道德教育的相关活动和课题,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体系
老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渗透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时,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尝试和探索其他的有效形式,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比如,老师可以邀请当地有先进事迹的人物走进高中政治课堂,通过与这些人的谈心,或者是听取他们的事迹等方式,让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耳濡目染,从而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建立正确的道德兼职取向体系。老师也还可以结合生活实例,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如,可以结合很多学生考试不诚信的行为,组织学生对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进行课题研究,这样,通过这一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增强他们的诚信道德意识,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道德价值取向的目的。
三、结语
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效果的,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的努力。老师奋战在教育第一线,应该不断尝试和探索,找到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道德价值取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臣.关于高中阶段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225.
[2]李国玉.高中政治教育应渗透道德教育[J].成才之路.2009,(34):11.
[3]胡金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探讨[J].高考.2013,(9):103.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 篇4
一、问题设置贴近生活实际,提高问题的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因为只有点燃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才可以真正地取得小组学习的效果。小组学习就是要在老师确定问题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彼此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完成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确定良好的问题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政治这门学科整体偏理论型,书本上更多的展示的是知识点,是大篇幅的文字,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将生活中相关的内容加入书本中,增强书本内容的生活性,提高学生的理解性,避免因为课程的理论性导致学生走神,提高高中生学习政治的效果。
例如,《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课,老师指出小组成员合作的任务是:探究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来确定这两种方式是如何对人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要确定出文化对人影响的几个方面,即交往方式、交往行为以及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小组的合作确定这些方面的体现形式,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等同学们讲解完,教师在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并说出自己的意见。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真正地实现新课改的要求,使每一名同学都是自己课堂上的主人,同时通过这种主人翁的方式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二、问题设置要贴近社会热点,提高问题的挑战性
经过多年的试题展示发现,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围绕着基础知识进行考察,但并不意味着单纯地拿出知识点进行考察,而更多的是结合时事政治进行设题,由学生自己根据对材料的理解,确定此题考察的知识点。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时事政治的理解是非常的关键的,这关系到一个学生能否正确地运用知识,提高自己的分数。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当前社会新闻遍地都是,信息非常发达,大部分的学生愿意去关注社会的热点新闻,但其仅仅还存留在关注的层面上,难以和自己的政治知识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政治热点与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新闻的认知度,同时利用课本上的政治知识解释热点新闻,可以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合作交流也能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例如,在《经济生活》的《多变的价格》这一个章节的教学中,可以讲社会上出现的热点新闻名词与之联系,例如在讲价格变动的形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时,可以利用“豆你玩,蒜你狠,辣翻天,糖高宗,姜你军”这些词,让学生们去思考这代表的什么意思,同时引出本章节其他的问题,如价格的变动对我们日常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分别在个人、企业、国家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应对价格上涨。
通过将时事政治与书本的结合,激起学生对政治知识学习的兴趣,把他们学习的知识点辐射到新闻中,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可以让学生直接通过解决难题、了解时事,加强对社会的认知度,提高学生思想觉悟。
三、协调控制小组讨论局面,提高“问题式”教学质量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减轻工作量,而是承担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既要设计好合理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合理的调控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各小组对问题的讨论。因此教师需要及时的介入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观察和指导,提高小组的学习效果。并对各合作小组的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时间的调控。
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形态时,对古代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教学时,学生们认为知识点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该给更多时间的去让学生思考,并对各小组进行观察指导,指出各个形态的具体的例子。如“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例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政治是一门充满了固定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学科,通过“问题式”教学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小组成员间学习的热情,还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政治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海姣.生本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D].渤海大学2015
[2]魏嘉赜.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本化教学探究[D].渤海大学2015
[3]杨孟.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崔洋洋.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D].聊城大学2015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 篇5
关键词 认知规律 探究问题 辩明是非
著名学者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政治课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而且必须联系变动着的具体的实际。因此,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热情,缺乏对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导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学只能停留在空洞的说教过程中,增加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厌烦情绪,提高教学效果也势必成为空谈。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课的科任老师,必须从加强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做起,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努力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探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其“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习是一种能力的构建过程,应积极培养学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我市在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改革中提出了贴近学生生活,重视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思想政治基础型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并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目标。
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的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想活跃,探究意识强,多思、好问、敢于尝试是他们这一阶段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随着社会信息量的剧增,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沉闷、呆板的书本知识学习和封闭、单一的学校生活,极其向往大自然、向往成人的社会生活,并具有强烈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思想政治课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觉地在参与思考、辨析和议论的过程中,主动认识社会现象,领悟正确观点,解决思想问题。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完全放开手脚,尤其是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
途径和方法是为效果服务的,要起到良好的效果,必然要有好的途径和方法。我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性,采用调查访问、模拟法庭、课堂讨论、演讲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发表见解,活用知识。
(一)进行调查访问,拓宽学生视野
随着中考制度的改革,“课堂”的外延不断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也得以不断拓展。只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的融合,才能够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索研究,将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显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有机地引入课堂学习中来。调查的数据、照片等信息资料来自学生生活,体现了真实性,增强了教材的可信度,学生感受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的繁荣昌盛,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同时采取了以学生手中的资料为“本”的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利于形式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开设模拟法庭,进行角色体验
现实生活是具体实在的,而书本知识是抽象的,并非所有的现实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这是民主教学的体现。设立“模拟法庭”让学生学做“小法官”来断案,既活用书本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法律创新能力。造力,体验了当时的情景,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主体意识。
(三)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课堂讨论,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立足书本知识去洞察现实问题,分析原因,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学习了“争做合格人才”后,学生已初步了解什么是人才,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认识到国家建设需要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存在疑虑,我是否能成才呢?为了分析现状、辩明是非,开展了“是否人人都能成才”的讨论会,首先是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讨论气氛非常活跃,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有一个认真自学的过程,有一个搜集材料、了解社会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课本知识已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其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组织演讲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热点而展开。一是课前演讲。要求学生平时关心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做好报摘、文摘,观看电视新闻等,把摘录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前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交流。二是结合社会热点组织专题演讲。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 篇6
一、高中中下游学生政治课学习的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概念起源于认知心理学, 依据现代心理学的解释, 认知偏差是指一些非常普遍、主要是基于人类认知结构所犯的谬误。这些认知偏差, 包括有关统计和概率的一些常见的误解, 以及错误的决策和思考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 对认知偏差可以宽泛地理解为:认知偏差即是人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所犯的谬误, 又是认知活动结果的错误认识。所有与客观事实、与事物的真相不相符合的想法、观点、理论都是认知偏差。高中中下游学生政治课学习的认知偏差主要是指高中生对政治课以及政治课所讲授的内容形成不合理的、歪曲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和认识, 从而排斥政治教育信息的影响, 学习积极性越降越低, 学习效果越来越差。
二、高中中下游学生政治课学习的认知偏差表现
结合我们研究团队多年从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经历和不断总结形成的丰富教学经验, 走访常年在高中从事政治课教学的老教师, 与高中学生进行的不断深入的讨论, 我们认为高中中下游学生政治课学习的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政治课的理论来源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是对我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有机结合, 并指导中国不断向前发展。有些同学片面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已经过时, 已经不能科学回答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问题, 学习这些理论等于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跟不上时代。认为这些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发展。
2.对多元化社会价值观的崇尚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在建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在重建中。在社会主导价值观失位的情况下, 有些同学出现了价值迷失, 一些学生片面认为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就应该是西方社会的多元价值, 有的同学甚至盲目崇拜西方, 公然怀疑或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价值的主导地位。
3.对社会中存在的轻视政治现象的认同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全社会都在追求效率、效益, 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追求成就、成功, 实现人生的价值辉煌。这种社会氛围和舆论导向使一些学生开始过分关注物质文明而忽视精神文明, 过分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误以为只要经济发展上去了国家就强大了, 人民就会满足并过上幸福生活。因此当前最大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 政治可以弱化, 这样才能保证和促进经济的发展。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政治就是空洞的理论, 搞政治就是务虚,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
4.对高中政治课的认识偏颇
有些学生认为政治课就是政治思想知识的传授, 学习的目的是考分、升学, 认为只要理论知识掌握即可, 而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信念, 最终把理论知识内化为内在的意志, 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当前高考升学制度中政治学科在高考总分所占的比重决定了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些学生认为政治是“小科”、“副课”等等。有些学生认为政治课空讲理论, 枯燥、单调、没意思、不好学等, 往往理论与实践差距较大。一些学生从社会上获得的现实情况与理论不符合或冲突, 社会上流传的对历史秘闻佚事的认识与课本的认识冲突, 在认识中只从个人的生活境遇出发, 以个人的情感和态度看待认识事物导致认知的偏差。
5.“一切向钱看”“金钱万能论”的思想认识
在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社会意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在社会主导价值观弘扬不力的背景下, 有些学生受社会消极思想影响较重。有的学生认为钱是万能的, 有了钱可以改善生活, 可以追求时尚, 可以选择重点校读书, 可以到国外留学, 可以买到好工作, 甚至可以买到官爵。如果没有钱则是万万不能的, 生活、学业、事业、爱情等等都无法实现, 没有钱甚至可以与无能画等号。这种对金钱的盲目崇拜和狂热追求, 往往进一步刺激了物欲的过度膨胀, 人生目标更容易转向低层次需要的满足, 并最终走向人性的扭曲。
三、高中中下游学生政治课学习认知偏差的根源
1.客观原因
(1) 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观念存在某些脱节。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由于体制的转型和利益关系的调整, 出现了不同利益主体在价值观、价值取向上的不同选择, 所以有些同学认为政治课讲授的集体主义已经不必要了, 甚至认为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会抹杀个人利益, 压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 理论与现实情况的某些脱节、冲突强化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知偏差。在政治课中我们讲社会主义的目的, 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不是指同样、同时、同种程度地富裕起来, 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目前的失业问题严重、贫富差距较大等社会问题的存在。政治课教学中无法对这些不合理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从而降低了学生对政治课的信任度和对社会发展的信心。
(3) 考试评价制度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手段过分单一, 对学生一段时期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价的唯一通行法则, 仅局限考知识为主的纸笔测试, 采取单一笔试的方法来判定学生思想品德的高低。这种做法表面看有其合理性, 但本质上严重违背了思想教育的规律, 因为政治课不但是知识课, 它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它更是信念、信仰教育课, 它必须具有特殊的考核方式、方法。
(4) 政治教师的教育观念、方法的影响。政治教师在教育目标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分数,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认为只要认真完成课堂45分钟教学, 让学生考试得高分就是好教师。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满堂灌, 不听取学生独立的、有益的、新颖性的见解, 对教材的多变性反感, 甚至躲避热点和有争议的社会问题, 客观上强化了学生政治课学习就是知识学习的误解。
(5)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人类思想的精华, 同时它又是发展的, 要不断根据社会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发展理论指导实践。但理论从来都不是万能的, 它不可能一次性解决社会发展出现的所有问题。但是那些理想主义和求全责备的学生往往忽视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和复杂性, 经常把社会发展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因于马克思主义理论, 片面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 已经不能正确回答并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以致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端怀疑和信仰危机。
2.主观原因
(1) 对思想政治课认识的首因效应 (即第一印象) 形成的认知偏差。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 在学生进入课堂之前, 学生已经形成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价值判断、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认识、对政治课学习价值的看法以及对能否接受教育内容的预估等认识。这些认识往往影响他们的学习信念及对教学内容的接受, 消极的第一印象使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打了折扣, 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
(2) 中下游学生对政治课学习失败归因的不正确导致认知偏差。
第一种情形是他们往往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或归因于任务太重, 或归因于对教师的偏见, 或认为自己运气不佳, 感到学习成绩同努力程度无关, 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不会成功。
第二情形是他们单一归因于内部原因, 往往导致自尊心水平降低、自我评价过低。只看到自己的不足, 未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往往形成一定的自卑人格, 缺乏自我意识、自信等等。
(3) 高中生认知水平的影响。
高中生的思维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快速发展并取代具体形象思维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 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成熟, 认识特点既有思辨性与批判性, 同时具有片面性和不成熟性。由于年龄、阅历、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 使他们缺乏理性判断思维能力, 容易片面地看政治课:往往认同考试制度下对政治课“领导不重视, 学生不爱学”的认识, 缺乏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用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运用事例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四、高中中下游学生政治课学习认知偏差的心理引导
1.思想政治课进行心理引导的必要性
对按照国家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既定目的, 以政治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观念、思想去影响学生的基本认识、政治态度、社会情感及其行为方式, 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信仰, 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2.对思想政治课进行心理引导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课心理引导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人的观念、态度、立场等问题。人的观念、态度、立场并不是单纯的思想现象, 而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以及种种外部环境条件、内部动机条件等组成的复杂的心理活动, 它们是后天形成的并不断变化着的。而且中学生的思想尚处于发展的过程中, 还没有达到成熟, 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影响仅依靠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尊重心理的发展规律, 从中学生认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了解变化规律, 把握调控他们的机制, 进行科学的认知偏差的心理引导。
3.思想政治课心理引导的机制
思想政治课心理引导能够开展并取得效果, 主要取决于被引导者所具有的可调控性的心理机制, 这种机制的存在及其方式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1) 观念的刺激反应式变化。
观念的刺激反应式变化是指人的思想诸如观念、态度、立场等的形成, 是由各种外部条件的刺激作用而引起人的内在反映的结果, 其变化取决于外部信息刺激的强弱, 形成反应的途径主要是注意—了解—接受。人的观念、态度、立场的转变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即新的观念性信息刺激, 通过“注意—了解—接受”的心理反应, 取代原有的观念, 在这一取代过程中, 新反应的诱因即刺激必须大于旧反应的反应诱因, 才能完成观念转变。
基于这一变化规律, 心理学家认为可以通过设计外部刺激, 使人的心理反应得到强化, 从而达到观念调控的目的。
(2) 观念的内在需求式变化。
观念的内在需求式变化是指人的某些思想, 如观念、态度、立场等在形成和变化过程中, 主要受个体的内在需求制约, 具有心理动力根源。也就是说我们对事物形成某种看法, 采取某种态度而不是另一种态度、看法。除了外部条件造成的选择限制外, 主要取决于人们所选择的这种观点是否能满足自身需要, 亦即内心的需要常常支配人们去选择某种观念、态度, 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变化。
观念的内在需求式变化, 揭示了某种观念的产生和改变与人的特定内心需求之间的关系。对于思想政治心理引导来说, 在解决那些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思想问题时, 我们可以努力从对象的心理需要分析原因, 从而改变心理需要去引导问题的解决和新观念的确立。
(3) 观念的认知协调式变化。
观念的认知协调式变化是指人的某些思想, 如观念、态度、立场等在形成和变化过程中, 常常受认知结构协调程度的影响。面对一个认识对象, 认知结构处于协调状态, 观念稳定。如果认知结构处于不协调状态时, 则观念会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理同我们的身体一样, 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 在我们的认知系统结构中, 对同一对象的观念态度等必须保持某种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才会感到心情舒畅, 情绪愉快。由于某种原因观念变化打破了原有的结构平衡, 出现观念之间的不协调, 我们就会感到某种压力, 会感到不愉快甚至痛苦。当我们设法去减轻和消除不协调状况, 寻求认知结构新的协调状态时我们的观念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改变, 也就是说观念的形成和改变, 有时是在人的认知结构调整中发生的。
利用人的认知系统结构的一致性倾向, 打破原有的平衡一致, 协调和谐, 建立新的平衡一致。协调和谐是我们进行心理引导的重要机制, 尤其在改变学生观念的过程中, 这一机制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3]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朱小蔓.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德育, 2002 (5) .
[5]试论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2) .
[6]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
[7]赵清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德育建设:回顾与总结[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8 (2) .
[8]吴广川.青年学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9.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 篇7
一、联系生活, 于细微生活处生疑
生活是个大课堂, 它从方方面面教给我们知识和方法, 而政治教学中的诸多内容都与生活紧密联系,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以促进学习是政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首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 引导学生去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 挖掘所蕴涵的学问;引导学生将自己丰富的生活体验在头脑中不断深化, 并从中挖掘与学习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宏观调控”这部分内容时, 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宏观调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我从最近的猪肉价格的起伏入手, 逐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寻国家宏观调控的痕迹。该问题可谓人人关注, 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开始以此为线索开始全面思考。很快, 学生便提出了一系列有深度的问题: (1) 国家出台的物价和房价的调控政策也是宏观调控的表现吗? (2) 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还要进行宏观调控? (3) 宏观调控会不会干预市场的发展? (4)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国家宏观调控吗? (5) 同样是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五个问题可谓是层层深入, 将宏观调控的几个重点问题都囊括了。教师的引导只是为了抛砖引玉, 在教师的“砖”的引导下, 学生提出了更有价值的问题, 将课堂学习层层推进。
二、着眼事实, 于社会热点处生疑
首先, 教师应该经常将时事热点拿到课堂上来与学生们一起讨论, 让学生产生将学习与时事相联系的意识, 并习惯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 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新闻和国内外大事。现今网络已经走进了每个学生的生活, 上网成了大众欢迎的娱乐方式, 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上网娱乐的同时注意浏览社会新闻和相关评论, 明确当今社会热点问题, 储备知识。此外《半月谈》、《青年参考》等报刊也是了解时事热点的重要渠道, 教师不妨经常将这些报刊带到课堂上并选择其中的某些问题与学生讨论, 让他们逐步关注这些杂志、报纸, 并主动地去购买、阅读。最后, 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交流和表现的平台, 如组织一些针对时事热点问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等, 激励学生主动去查阅资料,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真正达到从热点中学习、进步的目的。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时, 有学生立刻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自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后, 企业破产、工厂倒闭、工人下岗, 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与此同时, 中职生的就业形势却开始好转, 甚至好过诸多大学本科生,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 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此问题将时事热点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 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思路, 教师从此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正确看待自身价值。
三、立足实践, 于实习应用处生疑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还是知识的重要来源。职业中学的学生都是即将走上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和检验学生的能力,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实习的机会, 因此, 相对于普通中学而言, 中职生到企业、医院、学校等单位实习的机会大大增加, 他们更早地接触社会, 去亲身实践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 同时学到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这样的机会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也增加了社会经验, 与此同时, 他们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 包括自己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 还有很多关乎职业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政治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的过程中, 要用心去感受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要在课堂上大胆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决, 进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应对问题的能力, 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
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篇8
一、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效益,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 我打破“堂上尽由着老师灌”的僵局, 实行“四主”“三同步”教改新路.“四主”是学为主体, 教为主导, 思为主攻, 练为主线, 把学生完全推向教学, 让他们在学习中参与, 参与中学习.思、看、读、做、听、议、写、评, 在教师的指导下, 交错进行, 步步深入.“三同步”指的是知识、方法、能力一起抓, 同步走.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 学生的领会、理解、记忆, 都要把知识的核实, 智力的开发, 能力的提高当做基础工程去抓.像遇到习题教学时, 首先做好习题的分类归档工作, 海水滔不尽, 习题做不完, 但类型毕竟有限, 所以狠抓典型, 翻透弄清,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真正做到攻克一点, 解决一片.在课堂上争取把知识落到实处, 多给学生方法, 多指点学法, 从能力上、素质上、根本上解决问题, 提高效益, 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注重学生参与, 鼓励求异思维
课堂教学是师生知识情感交流的场所, 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力鼓励学生讨论, 质疑和发表不同意见和见解, 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老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讲课放不开手脚等原因, 在授课时不愿活跃课堂气氛, 不敢活跃课堂气氛, 甚至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 唯恐一发而不可收, 于是在课堂上形成“一言堂”, 把学生不同见解视作异端, 甚至认为“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这样的做法一是有背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也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思维, 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 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 对此我只应引导和鼓励而不压抑.教师在教学中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无中生有, 胡思乱想”,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不忽略每个学生的意见, 表扬他们的闪光想法, 欣赏他们的见解, 并引导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 使他们自己通过讨论、查阅资料、咨询老师等途径, 不断否定见解, 完善见解, 从而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他们于无形之中学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探究问题的同时,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问题的不断升华又不断冲击不断唤起学生心灵的探索欲望, 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 乐于发言, 乐于探索, 从而使我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发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众所周知, 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 那些新奇的, 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 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应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把它转化成一个个数学问题, 调动学生的求解兴趣, 引导学生一个个去解决.实践中, 师生共同探讨, 教学要不断给学生以思维的动机和空间, 处处设疑、激疑, 只有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 使学生张开思维的双翼,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带领下,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制作, 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一些教具演示, 并注意提高讲解效果.各种教具, 从某种意义上说, 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比如:在三视图教学中, 对于正四面体的三视图, 我可以通过正四面体模型, 学生也可自己动手制作正四面体, 然后来观察, 就很容易画出三视图, 减少学生的空间思维, 教师可让学生制作各种几何体.在完成各种小制作的过程中, 思维异常活跃, 学习欲望高涨, 参与意识增强, 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直观观察, 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制作, 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课堂讲评小制作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 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 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同时,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 引导学生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对小制作的学习结合起来.这样, 既促进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学习, 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又促进了一系列附带内容的学习, 以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开展多种活动, 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学生对数学有畏难情绪, 解答题每题至少14分.我认为主要是教学不对路子, 学生不是积极想方法探讨规律, 而是被动地穷应付.节节灌, 堂堂压, 气都喘不过来, 哪有余力发挥特长?我一改传统的讲学式, 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寓教于乐, 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有趣有味, 掌握得实实在在, 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让同学在大海中学会游泳, 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同时定期举行各种竞赛, 如基本概念抢答赛、设计题赛等, 让每名同学在不同场合下多露脸, 常闪光, 多展才华, 以成功激情趣, 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六、正确引导, 消除心理障碍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数学一听就会, 一做就错, 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 掌握不全面.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 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步到位, 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适当放慢速度, 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在安排学生练习时要注意题型和难度的控制.先分章学习, 再综合解决.总之, 只要我们本着“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才能克服学习障碍从而热爱学习.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堂.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 篇9
一、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拓展思想政治教学资源
所谓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通过耳濡目染,以物体、文字、行为方式和口口相传等方式流传下来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大多为约定俗成的众多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成长有着无法抗拒的重要的影响作用,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并扎根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有意识无意识地不可避免地接受着当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其心灵上打下了很深的文化烙印,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非常有道理的,长大以后不管走到那儿,随着年岁的增长,人老之后往往都希望叶落归根,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的土地上。所以,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挖掘当地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来拓展课程资源,可以作为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教学内容,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针对性和厚重感。
二、结合乡土文化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海门以其交通发达的“江海门户”的特有地理位置,与经济发达的上海隔海相望,向来有“北上海”之称,物产丰富,有着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悠久历史,在海门历史上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名人。因此,结合海门当地特有的乡土材料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参与其中的亲切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并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能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来讨论、分析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必修3“文化与社会”这一框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小组讨论:什么是文化?我们海门有哪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和物质属于文化的范畴?学生在课堂上兴致勃勃地描述着海门的风土人情:如海门山歌、十字歌、通东号子、海门区别于外地的特有的婚嫁风俗……学生们引经据典,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同学提起2014年9月海门市“非遗进校园工程”成果展演的场景时非常兴奋,甚至推举代表在课堂上高歌一曲通东民歌《桑树扁担啷呀啷》,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和叫好声。特别是提到海门有哪些好吃的地方特产时,学生们更是如数家珍:如海蜜系列甜瓜、大红袍赤豆、白扁豆、海门朝天椒、海门山药、香芋、大小黄鱼、文蛤、颐生酒……学生们在列举海门传统文化的同时,一种为自己家乡而感到骄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在创新发展中代代传承,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全盘继承,而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在辨别的基础上去粗取精的过程。所以,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学会认识和鉴别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理想目标并为之努力,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上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海门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是应该继承的优秀成分,哪些是应该摒弃的成分?自己今后的人生理想是什么?能够对当地文化的创新做出什么贡献?学生们一一举例,如传统的海门婚嫁风俗,早前有抢亲、童养媳、纳妾、不准寡妇改嫁、婚嫁前要“测八字”等封建迷信和陋习,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摈弃的。近代海门文化受江南吴文化影响,欣欣向荣,有崔桐等文史学家,程源、丁有煜等书画家。尤其是作为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的海门人张謇重视民族实业和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对于海门今天成为“纺织之乡”“教育之乡”和“科技之乡”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代海门人陆晓冉为了实现自己传承开拓海门土布手艺的人生理想,辞去了别人羡慕不已的在西安市计委工作,于2012年成立了“海门色织土布制作工艺传习所”。而我们作为海门子弟,要继承性地发展身边的海门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选择正确的人生坐标,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为社会和进步和发展增光添彩。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地方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达成“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学过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努力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未来升学和就业、创造美好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本溯源,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创造美好生活。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 篇10
一、 自主学习的理论探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其"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习是一种能力的构建过程,应积极培养学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我市在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改革中提出了贴近学生生活,重视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思想政治基础型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并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目标。
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的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想活跃,探究意识强,多思、好问、敢于尝试是他们这一阶段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随着社会信息量的剧增,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沉闷、呆板的书本知识学习和封闭、单一的学校生活,极其向往大自然、向往成人的社会生活,并具有强烈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思想政治课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觉地在参与思考、辨析和议论的过程中,主动认识社会现象,领悟正确观点,解决思想问题。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完全放开手脚,尤其是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 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
途径和方法是为效果服务的,要起到良好的效果,必然要有好的途径和方法。我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性,采用调查访问、模拟法庭、课堂讨论、演讲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发表见解,活用知识。
1、进行调查访问,拓宽学生视野。
随着中考制度的改革,"课堂"的外延不断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也得以不断拓展。只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的融合,才能够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索研究,将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显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有机地引入课堂学习中来。如在《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学时,要求学生主动调查本班同学的家庭年收入情况、家庭年支出情况等,并进行交流。调查的数据、照片等信息资料来自学生生活,体现了真实性,增强了教材的可信度,学生感受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的繁荣昌盛,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同时采取了以学生手中的资料为"本"的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利于形式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2、开设模拟法庭,进行角色体验。
现实生活是具体实在的,而书本知识是抽象的,并非所有的现实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这是民主教学的体现。设立"模拟法庭"让学生学做"小法官"来断案,既活用书本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法律创新能力。如在教学"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出示了"法律与道德"中报道的一则案例:某女青年到超市去购买物品,但在走出时,大门的警报器响了,而超市工作人员怀疑她有偷窃的行为,随后女青年被一名保安人员截留并进行检查,当保安检查完毕后,没有发现可疑物品时,要求女青年脱下衣服进行检查,受到女青年的拒绝,但在保安人员的坚持下,还是进行了检查。事后女青年觉得自己冤屈,所以向法庭提起了上诉。
根据这个案例,学生分工负责,律师、法官、检察官、原告、被告等远离校园的各种形象在学生的模拟法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验和展示。小法官们经过一番思索和讨论,有人认为:超市有超市的规章制度,检查是为了防止货物被盗。有人认为:超市的行为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后公正的判决认为:超市应对女青年赔偿一定的精神损失费。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侵权后求助哪些司法机构?以及具体解决的途径等。这一节内容学生难以理解,但通过具体案例,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了许多难点。学生把自己融入到了具体的案例之中,充分运用了自己的丰富现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了当时的情景,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主体意识。
3、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课堂讨论,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立足书本知识去洞察现实问题,分析原因,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学习了"争做合格人才"后,学生已初步了解什么是人才,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认识到国家建设需要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存在疑虑,我是否能成才呢?为了分析现状、辩明是非,开展了"是否人人都能成才"的讨论会,首先是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讨论气氛非常活跃,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每个人都能成才。成才,关键就在于是否努力和是否有机遇。这两者不仅是共存的,更应该是有机结合的。并举例了爱因斯坦、爱迪生、张海迪等人物,他们都是通过自己努力成才的。而对于机遇也完全可以靠自己来创造,并用《为学》中的句子加以例证:"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认为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学会为自己创造机遇,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能成才。而有人认为:成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有两条:勤奋和机遇。并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来证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勤奋的确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人才是勤奋的,那么勤奋的人就一定是人才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主观的努力或许能做到,但机遇却不是人人都有,勤奋而无机遇或者有机遇而不好好把握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了。通过大家的讨论,教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此观点做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有一个认真自学的过程,有一个搜集材料、了解社会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课本知识已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其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组织演讲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热点而展开。一是课前演讲。要求学生平时关心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做好报摘、文摘,观看电视新闻等,把摘录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前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交流。二是结合社会热点组织专题演讲。在学习《改革开放谱新篇》时,开展"腾飞吧!中国"演讲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果。三是结合校、市"做一个社会主义好公民"演讲活动进行演讲。对于演讲者要写好演讲稿,演讲时声音宏亮,吐字清晰,富有激情。倾听演讲的同学做到认真听讲,尊重他人。演讲完毕,师声共同点评,允许发表不同的见解。虽然学生的演讲水平参差不齐,但都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 篇11
一、重视欣赏前的引导,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作品, 做到“用心”参与。
审美体验之音乐体验极大地依赖于听觉识别、听觉联想和听觉记忆的能力, 然而由于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贫乏, 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等原因, 导致他们在欣赏作品时往往只停留在音乐审美直觉阶段而难于进入音乐审美体验阶段及音乐审美升华阶段, 因此, 教师的启发、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欣赏作品前, 教师可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比如在欣赏《沃尔塔瓦河》前, 可先将作曲家对作品的说明先朗诵一遍, 然后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作曲家在表现沃尔塔瓦河的两个源头——一条寒流、一条暖流, 分别用了什么乐器?这首乐曲共由几段音乐组成?这样, 由于有了明确的目标, 学生便会用心去聆听, 从而收到良好的欣赏效果。若是多遍欣赏同一首乐曲, 每一遍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 在初听阶段, 主要是让学生注意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的变化, 也可让他们注意其表演形式、音色特点、曲式结构等;复听时则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音乐要素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也可让学生分析作品的时代、民族、地域风格特征, 探究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音乐与社会及文化的关系等。总之, 每次的欣赏目的要明确, 做到有的放矢。
二、重视欣赏时的引导, 让学生随着音乐律动, 从形体动作上参与。
律动活动是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重要途径, 通过律动, 可以在音乐——耳朵——身体——大脑之间建立起一种分析、交流与合作的密切关系, 从而能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与表现中。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中的这种“体态律动”由于其独创性和科学性早以被人们公认为是卓有成效的音乐教育手段。达尔克罗兹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 其体态律动要求学生把身体作为乐器, 通过身体动作, 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时值变化。因此, 在欣赏作品时, 可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即兴的指挥, 或是用手、脚轻轻地敲拍子, 注意体验音乐的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
三、重视欣赏后的参与, 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与见解。
音乐的信息是非自然性、非语义性、非描写性的, 因此音乐信息具有模糊性的特征, , 没有明确的信息界限, 这就使主体在聆听音乐时带有明显的主观二次创造的成分。而由于文化素质、阅历、性别、年龄、音乐知识水平的不同, 所属民族、地域的不同, 造成了不同欣赏者对同一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正因如此, 我们应允许学生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说出来, 形成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倘若教师总是不断地告诉学生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唯我独尊, 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则会使得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成了收音机, 从而导致课堂上缺乏交流与互动, 这样的欣赏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那么, 学生在欣赏完作品后的参与方式有哪些呢?我认为, 可让学生以自己擅长的方式 (诗歌、绘画、舞蹈等) 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通过唱主题、听辨 (抢答) 、表演等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四、重视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强调:“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指定专题或自选专题, 主动收集文字、乐谱、图片、音响、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 “用口头描述、撰写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鉴赏心得, 交流鉴赏体验”等。这就是说, 在学习方式上, 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应当是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方法的有机结合。据此, 我们组在这几年里, 尝试在高一段的第一节课便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个的研究小组, 自选音乐领域中的一个课题, 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电脑课件在音乐课上进行展示、交流。实践证明, 通过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欣赏音乐、主动地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加强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使每个同学的个性和才能在学习、交流与展示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发挥, 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在音乐鉴赏模块结束时所写的心得中, 很多同学都对这种学习方式给予很高的评价。高一 (11) 班周羽同学在学习心得中写道∶“此次我和本组同学共同策划并实践的音乐课让我收益匪浅。这一活动考验了我的基本音乐素养, 提高了我的团体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我了解到音乐课的大致流程, 知道要上好一节课的不易, 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虚心学习。”“音乐课让同学们自己备课自己上课的方式让我们的能力得到锻炼, 学到了一些平时只听老师讲课中学不到的东西, 自身的参与也增加了音乐课的乐趣和新意, 让音乐课变的更加丰富和快乐。”郑丹阳同学写道:“我们不仅为大家上课, 自己也从中收获了许多, 因此, 我认为这种上课方式是很有意义的, 它对提高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令我们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 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鉴赏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 唯有如此, 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使音乐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安国、吴斌等.《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江苏出版社.2004.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推荐阅读:
引导学生走进精神的家园--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07-03
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12-04
在启蒙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字形规律10-04
引导学生成为舞蹈教学中的主人01-14
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07-28
引导学生体验05-09
引导学生提问06-02
引导学生思想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