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精选10篇)
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 篇1
束缚在教案框架内,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彻底体现。而在“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的课堂中则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也不再是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劲儿地按预定的教案往下教。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教与学的中心。只有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满足了学生探求的欲望
“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求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儿童自行探究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探究和习惯探究,如果只能按教师教案中规定的方法,学习规定的知识,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有了不同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等,他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只有教师重视了学生反馈的信息,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如在“乘法分配律”一课中,有学生发现在等式75×4○50×4=(75○50)×4中,“○”内不仅可以填加号,填减号也可以,进而写出了这种形式的字母表达式:a×b-a×c= a ×(b-c),还有一组学生在研究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后写出了a×(b+c+d)= a×b+a×c+a×d,这些情况教案中是没有写到的,但是学生的创新不容忽视,于是我先表扬了他们不仅审题认真仔细,而且非常会动脑子,接着让他们出题请其他同学验证。然后,我也以似信非信的样子写出一两道形如上述结论的计算题,与学生一起用他们概括出的结论进行验证性的计算,在计算的过程我与大家都“惊奇”地发现他们的结论有时可令计算简便,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知识,而且连续成功的巨大喜悦会强力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和兴趣。
三、展现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课堂作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本应该是百家争鸣、丰富多彩的,只是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教学过程人为地变得呆板枯燥。而在“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会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他们会根据学生对新知的反馈迅速作出积极的反应,不图省事和形式,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放手,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样师生的思想情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交流,因此课堂再现的是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
那么让学生引导教师的教学如何进行呢?有的教师认为这样比较难上,因为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千差万别,一旦放开,难以收起;也有人认为这种教学,是顺着学生思路去教,很难确保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我认为教师若能把自己的教育能力上升到教育智慧的高度,一定能胜任这种形式的教学,具体地说要掌握两大策略:
一、备课要备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对策的策略
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 篇2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联想是由此物想到彼物的心理过程, 它把分散的彼此不连贯的思想片段连接在一个思维链上。英语课本中有许多有趣的插图, 可那些插图都是无声的、呆板的。因此,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把插图变成有声的活动画面,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引发联想。如:在讲七年级下册“Why do you like koalas?”这一单元时, 不是直接给学生展示一些动物如elephant、tiger、panda、koalas的图片或教具, 而是让学生听这些动物的叫声。每当学生猜出一个动物 (可用英语或中文说) , 这个动物就会出现在学生面前, 并且和学生们对话:“Very clever boy (girl) !Yes.You’re right.I’m…”学生感觉与所学的动物距离很近, 彼此之间像朋友一样。通过这种方式教学, 学生们既学到了知识, 培养了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良好的思想品德。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创造性的人格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 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 媒体形式多种多样, 教师应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教学资源, 使英语课堂轻松、愉快、充满情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开办网上英语角、网上英语演讲比赛、网上论坛等等, 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 从中受到激励、启发, 产生联想、灵感, 增添创造意向, 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下, 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重要的变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老师更多地以管理者和引导者身份出现在教学中, 而不再是说教者。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 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帮助下学习、研究各种知识和技能时, 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我们坚信, 信息技术将会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 解决更多传统教学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更好地为新的英语课程实施提供支持,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英语已不再仅仅依靠教师, 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获取更丰富的信息量, 从而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济南市第三十四中学,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刘传杰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 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 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进展及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 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自主的能力:
一、为学生的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和交流是每节英语课的灵魂。要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首先要提供学习的语言材料, 并帮助学生驾驭这些材料;其次要给学生提出应该完成的交流任务, 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实施任务的计划。例如:在教学初三英语有关“污染”一课时, 首先布置学生去收集学校附近河水水质的今昔对比, 提出自己的看法, 用英语写一篇小作文, 呼吁人们拒绝污染, 善待环境, 保护该河的水质。课前学生们分头去询问身边的大人, 去图书馆查找资料, 讨论、探索、汇总、整合, 非常主动认真。课堂上学生们踊跃汇报, 积极讨论污染的危害, 朗读自己的“作品”, 献计献策, 提出了许多保护该河水质的好建议。这样, 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醒了学生的主动性, 开启了学生的思维, 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而且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由被动变为主动,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疑能促进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探索, 提出问题或新的见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和表达问题, 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使之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 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由于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强, 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一些“幼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创造学生较适应的环境。要尽量从多种角度去肯定学生的提问, 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 赏识学生的独创。善于发现学生提问、质疑中的闪光点, 只要学生有一点新见解、新思维, 就要鼓励、表扬,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
2.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精心设计, 把语言材料的重要信息项目用图表列出, 适当设计一些浅层次的问题,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对于文中生词、短语、句子、语境等语法项目, 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 利用所掌握的句法、构词法和词汇, 自己推断, 使他们在认识过程中去解决这些问题。
3.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问题, 解决问题
教师在语言材料的教学过程中, 要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会设计两种问题:一种是有关重要事实或细节的理解性问题, 另一种是辨认哪些细节没有在文章中被提及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好奇、困惑、矛盾等心理特点, 采用小组讨论争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学生质疑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讨, 鼓励学生提出相互矛盾的问题。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启发, 引导学生异中求同。
4.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 标新立异地提问
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指导学生围绕材料结构和中心问题质疑, 树立标新立异的观念, 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用自己独特的思路真实地反映自己所思所惑的问题。
高校体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动员引导大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是高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因此, 高校体育不仅能锻炼大学生的身体, 锤炼大学生的意志, 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大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道德品质, 造就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这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体育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参加体育锻炼本身就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爱国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体育中结合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和“爱国与奉献”的主旋律, 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教书育人工作, 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目标性很强, 这对每一个观众来说都能产生很强的凝聚力。赛场上国家的尊严、集体的荣誉, 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 承载着每一个观众个体的精神寄托, 他们自发地随着比赛的跌宕起伏与国家、集体同呼吸共命运, 这就是爱国主义的生动表现。现代重大体育比赛都有意识地采用一些突出国家外部标志的仪式, 如比赛中奏国歌、升国旗等, 以增强以国家为单位的民族认同感。这可以极大地引发人们的爱国意识, 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体育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扩大了阵地, 提供了有利的方式和手段。我们可以通过体育课堂、板报、体育沙龙、组织同学观看重大体育比赛等方式宣传中华体育的爱国精神,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组织学生观看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时, 可引导学生组成拉拉队, 为中国队加油, 以唤起学生的国家责任感。而筹备
三、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 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 即独立思考。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启发引导学生碰到问题多问问为什么, 多想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培养学生学会感悟
凡事之所以成功, 一定是悟出了门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达到感情的境界。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讲授一定要抓住关键, 简明扼要, 切中要点, 通过精讲使学生掌握要领, 为学生的实践练习创造条件, 达到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目的。教师在讲授中要注意强调学生的理解,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语言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过程, 不断感悟所学内容, 领会所学内容的真正内涵, 学会感悟的方法, 掌●梁耿雄
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就更能体现出动员民众、振奋民心、弘扬国威的教育效果, 从而带动对不良社会风气的扭转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体育的集体主义教育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体育精神, 具有无形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它不仅使学生之间相互吸引, 凝成一股力, 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全体成员紧密团结, 朝着总体目标前进。
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普遍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 可以强化学生之间的凝聚力, 培养协作能力,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教学中适当组织一些团体型的需要队友之间相互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竞赛、游戏, 比如拔河、接力跑、球赛等, 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 让他们在活动中逐步培养起相互协作、默默奉献等优良道德品质, 使这些学生逐渐懂得, 一个人的力量和水平是有限的, 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只有心里装着集体, 勇于拼搏, 才能创造出更优异的成绩。在体育教学中,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的同时, 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使群体具有良好的凝聚力。
我们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活动, 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这种参与, 不仅包括上场比赛, 还包括积极为上场同学做好后勤服务, 以及在场下参加拉拉队, 为同学加油等。通过有效组织, 能够使同学们在争取集体荣誉的过程中, 体验到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 融洽人际关系, 锻炼集体协作精神, 有助于高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品位得以提升。
三、高校体育的进取精神教育作用
体育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主张人的竞争、拼搏、意志、友谊、创新和发展等进取品质, 并使体育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联系在一起。体育运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体力、智力和能力的竞争, 是一个最富有竞争性的领域, 体育运动以其竞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参与其中, 成为学生学习公平竞争、不断进取的最好课堂和演练场。体育运动把人生过程中常常遇到的成功、失败、挫折、欢乐、惊喜和痛苦等情感融注于短短的瞬间, 使人们一次次去经受各种意志的考验、心理的冲击, 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懂得了如何去克服惰性、战胜自己, 如何
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 篇3
一、注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提倡预习,因为“预习是自行了解的重要步骤”。在学习过程中,借助预习,学生可初步了解新课内容,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学、独立理解与知识记忆的过程。同时,也是复习旧知,给新知学习做好准备的过程,是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自主发现、分析问题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生而言,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实质就是自主学习,是强化课堂学习效果的基础与前提。另外,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定教”。事实上,教学过程是由学生的自学开始,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不教,对于学生不懂的知识,则启发诱导,这样既可以让教师由“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也可以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若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预习,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由课堂上的“狼吞虎咽”转变成课前的“细嚼慢咽”,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索取”,形成主体意识,学会自学。
当然,为了达到预习目标,教师需明确预习要求,不能泛泛而谈,让学生明白该如何有效预习,然后放手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如教学“数轴”时,教师可提供导学案,明确预习要求。(1)整理有关的概念:①数轴的概念;②数轴的内涵:数轴是一条______;数轴的三要素是______ ;③如何画数轴。(2)例题研究;(3)试着完成书上的练习题。
(4)我的疑惑是:______。通过导学案,明确“预习提纲”的要求:整理数学概念、定理或公式等,尝试分析概念或定理中的关键词;分析例题,研究解题的关键步骤或容易出错的步骤;仿照课本例题,做一些随堂练习;记录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出疑惑。在最初的一两个星期,教师可带领学生完成预习提纲。之后可指导学生模仿教师,自主完成“预习提纲”。数学教师对这些“预习提纲”加以研读,指出问题,完善提纲。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写预习提纲,如此不断训练,可帮助学生把握预习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为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践探究,渗透对学生的方法指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所以,教师需要打破灌输式教学方式,给学生实践探究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尝试自己获取知识。但放手并不是放任不管,毕竟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虽然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但还是不够成熟,如果陷入思维障碍,或者脱离最初的方向,这时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适时启发。另外,此处的实践探究并非完全按照教师组织安排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索,提出独特的看法,尤其是一些有探究意义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师生共同探讨,以便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组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巧妙渗透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教学《展开与折叠》时,将着手点放在怎样引导同学们自学上,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活动主线,使其经历知识生成与应用过程,在实践中积极思考,在思考中主动实践;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合作、概括总结等学习活动,形成主体意识。首先,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正方体盒子,沿棱剪开,于是一个平面图形出现在面前,初步感知图形的展开图。然后小组合作,比比哪组剪出的平面图形的样式最多。其次,教师汇总学生剪出的展开图,补充学生没有得到的平面展開图,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判断,选出代表动手折叠,说说本组的结论。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交流互动机会,不再是以教师活动为主,而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同时,让学生在设计立体展开图时,使图形不遗漏不重复。然后根据前面的十一种展开图分类,引入相关口诀:正方体展开图有11种,找规律很好记。中间4个一连串,两边各一随便放。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两两相连各错一。三个两排一对齐。要找两个相对面,切记相隔一个面。引导他们结合图1中的图形进行记忆,学会图形结合、记口诀的学习方法。接着呈现几组平面图形(如图2所示),要求学生判断是否可以折叠成正方体,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训练他们的几何直觉与空间观念。
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 篇4
猜想是展开数学思维过程的重要方法,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的 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产生伟大的发现。”猜想既是科学知识发现的先导,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猜想,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数学思维,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一、在类比中引导学生猜想
类比就是把若干相同或相似的不同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由旧事物的已知属性去猜想新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许多内容,是由已有旧知进行类比而产生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新知的类比原型出发,引导学生去提炼原型的类比因素,在类比中引导学生猜想。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师:我们能否也利用转化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公式呢?问题一出,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生1:可以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生2:可以转化成三角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生3: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合理猜想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它激发了学生想学的兴趣,在一步步类比中猜想,最后揭示了规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并掌握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分析中引导学生猜想。
在分析中猜想就是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提出大胆又有创新的结果假设。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过程,没有分析问题就不可能解决问题,那么提出的问题就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分析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师:一副直角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生1: 90°,60°,30°.生2: 90°,45°,45°。师:你发现这两个直角三角板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生3:这两个直角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度数和都是180°。师:你对其它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和有什么想法?生4﹙猜想﹚: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等于180°。学生动手验证猜想,师:除了用量的方法,还有其它方法来验证吗?生5﹙猜想﹚:把三角形三个内角剪拼到一起,可以变成一个平角。学生动手再验证猜想。在分析中猜想提高了教学实效。
三、在知识迁移中引导学生猜想
在新知识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性的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定势中猜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有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探究新知的力度与广度,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与批判性。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我首先有目标地提问一个学生家的电话号码并写在黑板上:6742710。接着提问:
1.这个数能被2整除吗?为什么?什么样的数能被2整除? 2.这个数能被5整除吗?为什么?什么样的数能被5整除? 同学们熟练而有正确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于是,我又问:“你认为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结果大多数学生说它不能被3整除,还有一些学生没有表态。“那好,就请你们猜想一下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不少学生很爽快地回答了:“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此时,我什么也不说,只是看着他们,过了一会儿,就听到有的学生小声说:“好像不行呀?”“为什么不行?你能举例说明一下吗?”学生说出:13、19、23等数就不能被3整除。猜想被自己推翻,学生们不知所措了。于是我接着说:“那你们动笔算一算。”结果让学生感到有些疑惑。接着我又问了几个学生家里的电话号码写在了黑板上,并提出与学生比赛看谁能先判断出这几个数能否被3整除,结果自然是我快速地做出了判断。这时,个别性急的同学忍不住地问道:“老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啊?”“是啊,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
此例中,教师围绕本节的学习重点先让学生做出了一个猜想,学生们因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凭借直觉也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虽然学生的猜想是错误的,但此时,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激活,老师又没及时给出结论,再加上学生又急于想知道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教学悬念,这样就为后面的探究、验证、释疑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准备,同时猜想的思维过程与结果,也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正确结论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达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四、在操作中引导学生猜想。
操作是小学生智力活动的源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并通过实际去验证,加强操作活动可以使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内容时,首先复习什么叫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接着让学生猜一猜:给你任意三条线段是否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结果大多数学生凭借直观感觉判定为可以。此时,教师不作任何表态,组织学生分如下三步进行操作验证:
1.学生拿出1号学具袋,从里面任选三根小棒动手操作围三角形﹙内装6根长短不一的小棒,但小棒长短差距不大,因此从中任意选三根出来都是可以围成三角形的﹚,同学们经过操作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学生拿出2号学具袋,利用里面的三根小棒围三角形﹙里面装着7㎝、2㎝、4㎝长的三根小棒﹚,结果一操作学生就发现大问题了,三根小棒无论怎样摆也不能围成三角形。
3.我又让学生再打开3号学具袋,也利用里面的三根小棒去围三角形﹙里面装着5㎝、5㎝、10㎝长的三根小棒﹚,结果同学们经过一动手也同样发现了问题。经过这一猜想和操作验证的过程,每个同学都把自己原来的猜想和第一次操作后的结论全盘推翻。水到渠成,看来并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可以围成三角形。接着我就让同学们总结概括三角形三条边必须具备的长短关系,这样同学们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不但理解透彻而且印象深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 篇5
关键词:操作 作用 策略 有效
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改革传统的单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是课堂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动手操作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体验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亲自参与何其重要。兴趣是积极主动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功能进入最佳状态。因此,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够引发学生高度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
2、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动手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学生通过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让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案例一:《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教学片断
在学生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做:请你用橡皮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图形。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操作,共围出的图形:①长方形有4×3、6×2、12×1;②平行四边形有12×1、6×2、4×3、1×12、2×6、3×4。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他围出了一个三角形,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算式是6×4÷2。受此启发,其他学生又围出另外的三角形,如8×3÷2、4×6÷2、12×2÷2、3×8÷2等等。还有学生别出心裁地围出梯形的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如(1+7)×3÷2、(2+6)×3÷2、(1+5)×4÷2、(2+4)×÷+4×2等等。通过这么简单的操作,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即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
3、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建立表象。
操作是学生手与眼协同活动。动手操作的信息必须经过视觉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才能准确地并有选择地输入大脑,促进思维活动的展开。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一种表现为过程、情境形式的动态表象,能使抽象的概念、规律等具体化,让学生在“知其所以然”的层次上获得理解与记忆。
案例二:《圆锥的体积》教学片断
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比较的操作活动。①制作等底等高的无色透明圆柱、圆锥教具备一个。然后用红色圈把圆柱等分成三截;②在圆锥中盛满蓝颜色水;③将水三次倒进圆柱,第一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第一道红色圈;第二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第二道红色圈;第三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倒满。这样操作,由于红、蓝的对比明显、感知对象突出,学生就能直观、清楚地看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4、实现活动的内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操作起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配合并用的过程,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必要条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作用,使操作、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有效地促进活动内化。
案例三:《等分图形的奥秘》教学片断
研究圆的等分线:
师:示范 对折画一条线可以使圆等分成两份。
师:这样的线还有吗?请动手试一试。
师:你画了几条?
生1:4条
生2:8条
生3:16条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打开画出16条等分线。
师: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生:可以对折画2条,找到中心点,然后就经过中心点可以画很多条。
师:谁知道等分图形的奥秘?
生:经过中心点画的。
师:这样的线还可以再画吗?可以画几条?
生实践并得出无数条。
……
实践证明,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试验来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和结论,实际上是一种有效的探索活动,这种探索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操作之后,启动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同步进行,让学生有所想,有所做,做后有所思,能有效促进活动的内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引导动手操作的策略
1、操作要有明确的要求
教学活动是一种系统行为,学生总是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而小学生注意力往往明显地带着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常常被他们感兴趣的学具色彩、形状所吸引,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教师应该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的精心地组织儿童进行操作,使他们的动作思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是决定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案例四:《圆柱的体积》教学片断
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①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
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空间观念。
2、操作要有适当的引导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推进,更是一个在教师价值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有效的操作活动更离不开教师的适当引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调控和原则性指导,能确保操作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其效果。
案例五:《圆柱和球的认识》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先来认识圆柱。圆柱有哪些特征呢?请大家拿起圆柱形的物体,先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操作)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积累 篇6
龙马潭区下大街小学许丽霞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根本”和“泉源”就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否则无异于舍本逐木,“塞源而欲流长”,其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在“流”上下功夫,而应在“源”上作文章。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积累语言,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呢?
一、加强诵读
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古人十分重视诵读。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问题。古人认为,学生学习课文,不靠教师架空分析,主要靠自己反复诵读,加上教师讲解来理解课文。熟读之后还强调背诵,并要求滚雪球般记忆已学篇目。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如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的境界。事实证明,古人这种做法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反映了汉语学习的内在要求。
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
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二、广泛阅读
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清代王筠主张读书要“取其多”,即是说阅读面要广。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修订后的“大纲”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此举旨在用适当增加课文篇数的办法,引导教师抛弃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的教学方法,改革并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旨在用规定课外阅读总量的办法,引起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八十几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
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
三、做好摘记
汉语是世界上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阅读时遇到优美的词句,应摘记在本子上(有条件的可用读书卡片),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这样也会积累学生的语言。
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语文成长记录袋中。
对摘记的优美词句,一个阶段要做一次归类工作。把同类的抄在一起,以便查看,如可按写人、写活动与场面、写景、状物,名言警句等归类。
四、重视复述
复述是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旨在训练学生系统连贯地表述的能力。复述时要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熟悉其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经过筛选,抓住重点。因而,复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内化,规范了口头语言,又训练提高了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如果说背诵是小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复述同样是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并且是更高形态的一种学习语言方法。
复述根据要求和难易不同,可分为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要求抓住语言材料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复述,是三者的共同要求。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尤其要注重创造性复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可让学生扣住“扫兴”、“垂头丧气”、“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详细复述课文,后作默写词语的练习,并引导学生对田忌何以取胜发表不同看法。如此复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内化语言的机会,使学生理解、积累课文语言材料时,又充分调动起其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自动激活、调出、选择、重组,并在复述中得到检验,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组织交流
在交流中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乐趣对学生积累的语言,可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可以互相学习,更重要的是可在同学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积累语言的乐趣。交流的方法如下:
(一)园地交流法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同学摘记的优美词句。
(二)手抄报交流法把“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交流手抄报时,也交流了优美词句。
(三)读书笔记交流法这是最广泛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同学间定期交换读书笔记,把每个同学的读书笔记作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
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 篇7
一、营造情境, 感知《春》的视听美
对于朱自清的《春》等文学作品的鉴赏, 学生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般的读一读、理一理、背一背, 不仅远远不足以品鉴到蕴含于其中的丰富的美学内蕴, 而且还有可能在简单、重复地诵读、理解、背诵等过程中丧失学习品鉴其丰富的美学特质的兴趣。所以, 教学时, 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发挥视听的通感审美作用, 引导学生对朱自清的《春》进行视听审美体验。
朱自清的《春》用生花的妙笔描绘了自然界美丽迷人的春景, 营造了春花烂漫、蝶飞蜂舞、鸟鸣人欢的春意盎然之景象。据此, 备课时, 我将自己在公园录音的鸟鸣声、从网络精心挑选下载的许多展示大自然美丽春景的图片以及我国著名艺术家孙道临配乐朗诵的朱自清《春》视频进行整合, 制成一个精美的10分钟左右的PPT课件, 以此烘托美丽旖旎的大自然春光, 凸显朱自清《春》的情境美、画面美、情感美等诸多美学意蕴。上课伊始, 就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将其播放给学生视听。而后, 又引导学生在班得瑞名曲《春野》纯音乐的背景音乐中进行现场配乐朗诵。如此, 则既引导学生直观地、多维度地、多层面地感知到了文本的美学特质, 还大大激发了学生鉴赏文本美学特质的浓厚兴趣。
二、细读深品, 感知《春》的情感美
可以这样说, 没有情感就不可能产生《春》这般精美的散文艺术。有学者说:诸如散文等“艺术品本质上就是表现情感的形式, 它们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 (苏姗·朗格《艺术问题》) 此话诚是。在《春》等文学作品中, 作者丰富的情感意蕴作为文本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美学元素成为学生阅读、鉴赏文本的极为强烈的内驱动力和不可替代的媒介。故此, 在教学过程中, 巧妙地引导学生品鉴文本中蕴含着的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可以使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 也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熏陶人的品格的审美鉴赏过程, 更是学生感知文本艺术、顿悟文本精华、体验文本情感、升华自我情操之过程。
故此, 教学朱自清的《春》时, 我引导学生在细读深品文本的过程中细细品味作者寄寓于作品中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用充满深情赞叹、无比热爱的语调诵读与解说朱自清《春》文本中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精美画面, 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美好情感。
三、随堂练笔, 展示学生创作才能
朱自清的《春》不仅具有语言凝练精美、画面丰富多彩、情感意蕴丰富深远等美学特质, 还具备结构完整、段落匀称、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修辞手法运用自如等诸多美学特质。由此, 教学时, 引导学生鉴赏文本, 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诵读、背诵、默写、理解、复述文本等肤浅的语文知识学习层面之中, 还应该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蕴含在文本中的写作范文文本价值:总分式的文本结构、精美匀称的写景段落、多种修辞手法兼用的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具有浓浓诗性的表达语言等。引导学生以此为范文以“家乡的春景”或者“校园的美景”或者“公园美景”等为话题,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对学生习作中具备表意明确中心突出、自然景物观察仔细描绘准确、语言表达流畅富有浓浓诗意、文章结构完整段落匀称精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美学特质的文章, 应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对于其文应该及时在全班推广学习;对于特别优秀者, 应该尽力推荐到学校校刊或者国家相应的报纸杂志中发表, 以此表彰与鼓励学生勤于学习并精于以教材文本为写作范文创作佳作。
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 篇8
关键词:引导学生;作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57-01
目前,在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不断地深入发展,并且涉及到各学科的方方面面。小学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时代发展的需要,正确把握自己的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以激发学生不断推陈出新,激活学生作文创作的源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认清形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成为推动学生作文教学创新发展进步的积极力量。
一、打好基础,认真修炼,积累经验。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把握教材,指导学生学习每组课文,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教师的“教”是为学生打基础、做铺垫,而学生的“学”则是具体的积累。课本上的每篇文章都是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的范文,其中的一些修辞方法、观察方法、描写方法、叙述方法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写作精品。教师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培树学生信心,肯定自我价值
这一点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注意的一项内容。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表现方法不同,不是这个学生比那个学生聪明,而是这个学生的某一项技能比那个学生好一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禁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不该吝啬自己赞美、鼓励性的语言,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个用词,或者某句话,都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过程。对于他们的闪光点,教师及时的加以赞美和鼓励,会使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学生们的情绪也会变得非常积极踊跃,变得信心百倍。学生如果能入情入境,追随教师,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作文练习打下坚实基础。
2、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门
教师平时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门。例如,读课外书报、谈校外见闻、写即兴习作等。这些练习要新鲜活泼、不拘一格,以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经验。例如,我选读了《读者文摘》上刊登的《羚羊飞渡》一文,文中羚羊头领的机智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我就此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反映动物世界情感以及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文章,这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学生认识世界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体验。我让学生谈校外见闻,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口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生写即兴习作,可以随时随地练习。今年春天的一天,天气阴沉沉的,不一会就下起来小雨,雨点落在地上、树上、屋顶上……也落入了我的心坎上,使我感受到了雨的轻柔和清新。那天,我走进课堂,立刻意识到同学们的兴奋心情,我于是紧抓时机,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发现和体验。
3、激发写作兴趣,不断创新发展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教师就是在这片天地上倡导思想、引导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课堂上的活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注重不断的创新发展。例如,在班内开展“小卡片积累”、“读书竞赛”、“开辩论会”等活动。
二、自主写作,潜心研究,推陈出新。
这一点既是学生习作的关键,也是学生作文课的主要形式。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曾经说过:“自主性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作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这方面,我们教师组织安排学生习作课要分两个过程:
1、集思广益,开拓学生写作思路
习作课上,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明了要求,针对“题眼”进行相互讨论,使大家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例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的“积累•运用四”种的作文练习。我先让学生做到明白作文的要求,然后相互交流想法,明了文章是在让我们写什么?之后让大家讨论,最终大家明白了是让写自己成功的一件事。这样,大家明白了写作的题目后,我再让大家讨论写作思路,结果是:做某件事→遇到困难→想办法→成功体验。这样,题目和思路都有了,我再让学生想想自己所做过的事哪一件事最成功?曾经历过什么挫折?最后是怎样克服的?成功了你有什么感想?同学们静心思考后准备发言。有位同学讲了自己制作“小桃心”的经历,他说:我先在红布上画了一个“桃心”样儿,剪下来缝制好再翻过来,结果不像桃心。于是就赌气的扔了。可后来又想到大家明天都拿着自己的小制作去上学,而自己却空着手,实在难为情了,于是就又捡回来,仔细查找原因,是缝制时针脚走样了,原来针脚的形状这么重要呀!找到原因后,我再做起来,效果就好多了。
2、真情表白,使小习作生动感人
当我们找到了材料,理清了思路,再形成文字,这样才是最终完成了作文。这样的文章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再现,是学生情感世界的体验。只有情真意切才能生动感人,这是因为,真情实感是作文的血肉,是文章有生命活力的根基。因此,挖掘学生心里深处的闪光的东西,用文字表达真情实感,才是真正的作文。
三、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创新发展。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篇9
http://?diaryid=3069813&id=465742
说来惭愧,虽然做老师十几年,也学习过一些学习理论,自认为有了一点点思考和体会,但是关于深度学习,我了解的还真不是太系统,当我看到今天研讨的题目后,有一种很茫然的感觉,于是就在网络上学习了一些有关深度学习的文章,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但是总感觉还不是太透彻,由于时间有限,我又不是太聪明的人,只好把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收获在此和大家交流,不到之处还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一起进步!一:所谓深度学习:
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的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把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在众多思想中进行联系,并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并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或者是指通过探究学习的共同体促进有条件的知识和原认知发展的学习。它鼓励学习者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造,而不是反复的记忆。我们可以把深度学习理解为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它强调学习者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和知识,把它们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从而帮助决策、解决问题。二:深度学习的特点:
1:深度学习意味着理解和批判; 2:深度学习意味着联系与构建; 3:深度学习意味着迁移与应用;
这些表明,深度学习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应该设计出学生学习可以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如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设计好大的问题,更要设计好小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发学生深入的去思考,并且注意时时生成新的问题;如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尽量的让任务情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保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更利于学生运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再来,就是评价环节应该注意对过程的几个环节。三: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简单对比:
深度学习浅层学习
概念:批判性的学习新知识,新思想,非批判性的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孤
试图将他们纳入到现有的知识体 立记忆学习内容。
系中。在概念之间建立联接。
特征:寻找意义,关注解决问题所需 建立在机械的学习上,关注解决问题
的核心店和概念的积极互动。能 所需的公式和外在线索,被动的接
区别观点和论据,在不同的模型 受信息。不能从实例中辨别原理。
间建立联系。将以有的知识和先 没有意识到新知识是建立在先前工
前的经验联系起来。将课程内容 作上。简单的把课程内容作为考试
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一部分来学。
概括起来说:学生要达到深度学习至少实现三个目标。认知结构的重建、学习策略能力的提高和道德素质的发展。
四:引导学习者将想法与以前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
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只有当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上,而且又高于旧知识时候,是人类最感兴趣、最有求知欲的时候。一个人在学习新知识以前,不是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一无所知的,他都有或多或少的基础或者经验,老师要善于调查或提前了解学生已有的的知识领域,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教学工作,这样对于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深度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每学期刚开学时,学校、老师、班主任根据以往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对学习有较大影响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编制和开发了对以往知识回忆的题目;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意从小学知识和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引入,让学生感觉水到渠成,不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还提高学习效果。
2、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多动脑、会动脑;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策略的选择,在编制学案或者提出问题时候,不仅要设计好大的问题,更要设计相关的小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并且注意随时生成新的问题;应该设计出学习可以积极参与地学习活动,只有积极的主动性才是深度学习的最基本的保障。
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独立思考、表达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思考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进一步促进他的思考和动脑。多关注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慢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深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注重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有一定的高度和眼界,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新课标的要求,要有整合教材和知识点的能力。
4、更加注重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注重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不是最后的一个分数。深度学习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每个哪怕微小的一点进步而给予积极地评价,让学生把深度学习持续进行下去。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开 2 发学习者的自我评价能力,以便于他们能反思和自我管理。“了解自己”,这种观点有助于终身学习,在一个对成年学习者开发档案袋来证明优先学习的研究中.总之,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能力不是每个学生自然所形成的,它要求学生持续不断练习,我们相信,把这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必然带来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这种学习是自我导向的终身的学习,掌握深度学习的方式,终身受益。
但是当我们理解了学生深度学习是什么以后,但是还有一点是,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深度学习。这也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教师的引导也是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引导?如何去引导?
要让短短的四十分钟取得最大效益,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师及时而有效的引导是关键。
一、追问引导的本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引导”一词的解释是:带领;带着人向着某个目标行动。很显然,对于教学而言,引导取后一种解释比较合适。从广义上讲,教学活动就是教师的一种引导活动。引导一词不仅表述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要做的工作,即教师带着学生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开展学习活动,而且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引导的教学要求,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外因和内因的关系,选择好角度,把握好尺度,不包办代替,不束缚甚至干扰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带有明显的目标指向性,它决定了学习活动的组织都要围绕既定的目标而设计,同时应该竭力避免那些让学生无所适从,或者是可能导致学生思维无端发散的现象出现。教师通过引导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目的不在于训练和强化学生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和促成目前学生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进行思维。因此,从本义上看,引导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双向互动的一种手段和策略,包括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等,它直接指向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
二、解读引导的内涵
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学生思维这一“不确定性变量”。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和教师引导两者和谐统一,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试着从教师的角度挖掘和剖析引导所蕴涵的价值。
1.引导是教师的教学策略选择。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不敢引导,不知如何进行引导。显然,有效的教学,一定需要教师给予学生适时、适度的引导,只有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才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说,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然要把引导作为一种策略选择,从教学目标上整体把握学生该“学什么”,明确自己该“导什么”,让引导有正确的方向,这样学生的主动学习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2.引导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体现。
由于受教师教学经验、教学预设等因素的影响,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学中也就有不同的引导方式。有的教师引导得恰如其分、灵活巧妙,而有的教师则机械生硬。如果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思维的领会、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显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话,那么教师的教学能力则更主要体现为一种引导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引发学生的思考,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可以说,教师引导水平的高低是其教学能力的直接反映。
3.引导是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导相统一的过程,教师的正确引导是保证学生学习有效的重要前提。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其间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就对教师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误入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引导展现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是教学智慧。当教师的引导具有了智慧的技巧,课堂教学将显得张弛有度,意趣盎然。
三、探索引导的设计策略
教师的引导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展现的仅仅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而失却教师的价值引领、智慧启迪和思维点拨,必然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因此,加强教师引导的设计研究,也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必然诉求。1.主题切入的引导设计。
现行小学教材的编排,每节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在这些主题的统领下,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具体的探究活动。简洁有效地切入主题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比如:在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从教学目标开始就要把每一课的所要表达的主题设计出来,让学生明白每一课要学会什么,要明白什么。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入研究的主题,为接下来学生的深入探究作了孕伏和铺垫。主题切人的引导设计是一种在有限时空内追求最大效益的艺术。
2.新知建构的引导设计。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得出一些结论,更重要的是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实现对新知的主动建构。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时,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通过动脑、动手、动眼等方法,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特征的感性认识,初步建立事物的表象。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可以说,在学生建构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能抓住学生认识的困惑和关键,具体到位。教师适时提问和追问,并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形成这一经验。在学生建构 4 新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直观的学习活动与内在的思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在观察、操作、实验中获得的具体经验,形成表象,展开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进而实现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3.难点突破的引导设计。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接受和理解的知识,它是由教材内容的规定性与学生学习水平的现实性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对于教师而言,巧妙化解和突破教学难点是衡量其引导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教师而言,在把学生推人思维的旋涡后,应帮助学生尽快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中找到同化或顺应新知的基点,通过适时、适度的提问,通过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和掌握。4.思维提升的引导设计。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讨,或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引向问题深处;或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思考、讨论和交流中,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着眼于提升学生思维的目标,教师的引导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利用教材知识点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重组相关知识经验,渗透一些基本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应该避免让学生在低思维层次水平上的重复,引导学生在已有水平基础上不断向较高思维层次递进。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解读 篇10
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梳理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形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二是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做的:方法一:诵读。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方法二: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运用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法进行积累。
方法三:阅读。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方法四:测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件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和、梳理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梳理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归纳,不能搞成大运动量的操作,不能泛而无序,乱而无章,引导学生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纹识记。
“追问式”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关键词 追问式 设计原则 问题形式 意识
有效教学是师生合作性与生成性的活动,也是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里,笔者一直倡导用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实施有效教学,让学生在一系列问题的探究中,完成文本的解读并内化为语文能力。笔者将之定义为“追问式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追问,是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就语文教学来说,追问就是围绕教学总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将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进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追问,以形成严密而有节奏的课堂教学流程。
追问的优势,在我看来就是启发学生再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追问意识,以期对学生高层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追问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力求遵循如下原则设计教学: 1.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学就是个对话的过程,追问,其实就是对话,只不过它是层次较高的思维对话。因此要以平等心态,充分体现对学生是尊重;问题是针对学生的基本能力有层次地设置,新问题也是学生在思考中自然产生,也要在与学生思维碰撞中自然解决。
2.学科知识系统性原则。追问的问题,可以有两类:一类是教师既定的问题,是由老师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的问题,这些问题连贯起来极大,其实就是系统知识或者系统知识的一个大环节;另类就是在既定问题中自然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学生的疑难,也自然是系统知识的部分,教师要有高超的应变能力与迅速的判断能力,能立刻判断出哪些是这个系统知识中学生疑而需要解的,并将这新问题立刻不着痕迹地并入课堂流程中。
3.情感驱动原则。追问,必须设置问题情境,而问题情境又必须由教师的情绪调动来点燃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形成和谐心理,形成对问题探究的欲望并能迅速进入问题思考并能在深入思考中产生新问题。一节情感平淡的课是很难用追问的方式完成的。
4.诱思探究原则。追问,其实就是启发,就是诱导学生探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在解决中发现新问题。这样可以使课堂环节严密紧凑,张弛有度,形成课堂的节奏感和严密的逻辑性。
在具体追问式教学中,我首先强调自己的问题意识,然后能通过我的问题意识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的问题是围绕中心目标而设置的,是主线,是启发引导,因此问题要有价值,小而精;学生的问题是课堂生成的问题,我的作用就是组织、引导、启发,将众多衍生的新问题准确判断,迅速纳入且与主线丝丝入扣,以推动主线问题环节深入进行的,使课堂主线分明张弛有度。
问题设置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假设式提问,如在《高考小说阅读导引》的课上我提出:“如果让你参加高考命题,你会从哪个角度命题?为什么?”再如“如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没有风雪,那景况又会怎么样?” 这种问,似虚而实,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反问式提问题,如“以武松的出身与地位,又怎么会如林冲一样婆婆妈妈的激不起怒火?” 这种提问是对问题的认可与强调,也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设问式提问,即教师自问自答,如“既然是伟.大的诗人,杜甫会只为自己的疾苦而悲苦吗?……自然不会。”这种问需要将...重音读准,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却不需要展开深入讨论;一般性提问,既有问题的引入,如“你对小说的知识了解多少?”又有对问题的追问,如“你怎么忽然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有时候,“由现象到本质”的问题在教学上就比“由本质求现象”的问题有效的多。如问“在文学作品里,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是指……,你举几个例子看看”,就远不如这样问:“上面几首诗,都有动也有静,那么读完全诗,给你的整体感觉最终是静还是动?(学生答“静”)明明有动啊,你怎么会感觉是静,你觉得合理吗?……如果这也是艺术手法,你觉得该叫什么手法好?(学生归纳“以动写静”)”效果更好。
在追问中,我力求注重三个意识:1.问题生成意识,用大问题贯穿课堂,并尤其关注问题生成性;强调问题间环环相扣,自然过渡,不露痕迹,使课堂充满思辩性,逻辑性;2.规律意识,我习惯于将知识上升成规律,然后用具体的例子做实证;3.归整意识,喜欢调动学生的原感知,整理学生的零散思维与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这样可以使学生感觉,我所想给予他们的一切,都原本存在于他们的大脑里,我只是帮助他们整理了而已。这样就调动学生的原感知原思维,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将规律灵活运用于实际操作中而形成一种语文能力。
当然,教师的深厚的文化素养,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喜思善辩的理性思维,热情洋溢的情绪感染,都是追问式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质素。
如何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新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量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就把学生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然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并不让人乐观,为此,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十分有必要。读书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教会了学生读书也就教会了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
一、读通一篇好的文章到手,对于喜欢读书的学生当然是先睹为快,然而由于小学生识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认识,这就需要首先扫除文字障碍。而要解决文字障碍,可以求教于老师、同学,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我们常说:字典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小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又学习了常用的查字典的方法,完全可以通过字典来扫除文字障碍。因此,对于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利用工具书既可以读通课文,又可以在查到字音的同时,了解一下字意,为下一步读懂课文做一下铺垫。待每一个生字都已经被你克服,你不仅读通了文章,同时,还增大了识字量,为以后进行课外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步克服了孩子们在读书中抄近路,想偷懒的做法,那种在读书中念偏旁、漏生字的情况得到了控制。
二、读熟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写作积累素材。由于小学生的读书能力有限,很难做到读一遍文章就可以读准确,因此,在读通课文之后,必须趁热打铁把文章读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遗忘。根据心理学中有关记忆规律的原则:及时的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方法。而且,扫除文字障碍之后,多读几遍达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做到一字不错,可以保证在以后能准确运用。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扩大自己写作词汇的积累,以备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三、读懂在前面两步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凭借自己已有的语感,对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如果能进一步地展开阅读,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文章思想,达到真正读懂文章。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大量阅读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就形成了较强的语感。这样,必然会伴随着他们读书量的增大而让读书变得轻松,读书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在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基础上,再鼓励孩子们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小练笔,提高了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扩大了语言的积累,充分起到了课外阅读的作用。
四、读美读美,即美读,也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当孩子们对文章的内容能够真正理解之后,也就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要求能够有感情地把文章读出来,也就完成了自己对文章的再创造。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同一篇文章来说,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同。当你能够把自己对文章中情感的把握完整地表达出来的时候,也就真正地学会了这篇文章。这时再进一步鼓励孩子们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大胆对文章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又可以在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的同时,强化个性,使之逐步形成独立写作的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审题:
作文课上,或者考场上,有的同学一见作文题便匆匆忙忙拿起笔就写。由于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审题,写起来非常吃力,想一点写一点,像挤牙膏似的,这样写出的文章就很难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写了很长一篇,才发现写跑了题,于是不得不从头写起,结果事倍功半,欲速不达,作文也得不到好成绩。
那么,怎样审题呢?
一、审清对象。
当老师出题以后,先不要急于下笔,应该先仔细地看看题目,确切理解题目的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实用文,还是想象文……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有的题目很明显,写人记事,一看就知道。如《我的妈妈》、《我尊敬的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写人的。又如《一件难忘的事》、《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一看就知道是写事的。再如《美丽的小河》,一看就知道是写景的。《可爱的小狗》,一看就知道是状物的。《一封倡议书》,属于应用文,《我在2000年》,属于想象文。但是,有些题目,如《冬天的早晨》,既可以写景,也可以记事;《上学路上》,既可以写上学路上发生的事,就是以记事为主,也可以写通过发生的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那就是以写人为主了。
请看顾忆恩小朋友写的《书伴我成长》一文: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还没上学以前,我每天缠着妈妈讲《365夜》里的故事。因为只有这些故事,才使我懂得更多的知识。上学后,我会翻出书橱里的书自己看。有趣的故事可把我迷住了,不论外国的,中国的,我都爱看,整天钻在书堆里。当然罗,“书呆子”的绰号自然就落在我的身上。
我在亲戚中最小,在大家的眼里我是个小不点,但有一件事使他们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我并不小,还挺“大”呢!
那天,亲戚们都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一阵濛濛细雨,打断了我们的话语。无意中,我和表哥同时发现屋檐下垂下来的几串鲜花:娇嫩的花瓣红中带白,色彩艳丽,花瓣丛中陪衬着许多嫩绿的叶子,绿叶和花瓣上垂着无数珍珠般的水珠,晶莹透亮,微动欲滴。啊!真美啊!表哥也神情激动,哟,他也被迷住了。表哥思索了一会儿,讲道:“飞花入檐数枝香。”表哥想不出第二句,故意考我。我望着这美丽的花朵,想到书中讲过诗句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我回答道:“朱唇玉肤纤裙绿。”表哥微微一惊,看得出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亲戚们都夸我说得好。在他们眼里,以前的我是无知、幼稚的。现在,我还真有点“一鸣惊人”呢!我真要感谢那些伴我成长的书。
读书不仅给了我许多文学知识,还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由于计算错误错了两道计算题。一下子,我就觉得一切都没劲,坐在座位上发呆。正巧,数学老师因为有事叫我去批考卷。我带上了笔,来到办公室门口喊了声“报告!”没有回音。我推开门一看,办公室里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我拿出第一张考卷认真地批起来。当我批到自己的一张时,心“嘣嘣”地乱跳,是批对呢?还是批错?要是批错了,那分数一定很低,要是批对了……我最后决定就批对,就这一次,反正没有人看见。我刚想批,手却不自觉地抖起来。这时,有一个人跑进了办公室,我一看,原来是数学老师的女儿,才读一年级。她一看见我便说:“姐姐,你批考卷够辛苦的了,给我讲个故事吧!”说完,便塞给我一本书,我接过书一看题目是《诚实》。我一惊,连忙讲了这个故事,我也不知怎么的,慌得讲错了好几处,故事好不容易讲完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讲因为小羊诚实了,所以羊妈妈原谅了它。是吗?”“是的,我们都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我含含糊糊地回答道。“那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让他们都做诚实的孩子。”说完,她便一跳一蹦地走了。我接着又拿起这张考卷,批了两个*,在分数一格写了87分。写完后,觉得轻松多了,懂得了什么是诚实,多亏了这本书,才使我没做错事。
是啊,是书在伴我成长,我要读更多的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去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书,因为书是人们实践的总结。本文开头引用高尔基的话直接点题,并引起下文。作者选材恰当,剪裁合适。文章中记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略写,说明了书给人以知识的作用;第二件事是详写,其中包括心理活动的描述,突出了书对人们道德品行修养的作用。文章自始至终扣紧“我”和“书”的关系,以及“书”如何帮助“我”成长。
二、审明范围。
审题时,我们还要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这些范围,忽视了题目对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时就很容易走题。比如,《暑假生活片断》,限制了选材的范围——暑假生活;《我的好朋友》,点明了记叙的对象——好朋友;《快乐的星期天》,规定了选材的时间——星期天;《游香山》,规定了选材的地点——香山;《记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事》,限制了数量——一件事,不能写两件或三件事。
对于复杂的作文题目,要学会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比如《我所经历过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
①文章内容应以“我”为主;
②要求写“所经历过的”一段生活,不能单纯写感想;
③要求写“一段生活”,不能只写一天或一件事;
④要求写的这段生活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一般的、平淡的。
审明作文范围,还包括用哪一种文体来写比较合适。比如,《要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好学生》,这个题目要求写成论说文,讲清楚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我所见到的新风尚》,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具体描写在社会上或者在学校里自己亲眼看见的新风尚;《怎样养兔》,要求写一篇说明文,告诉养兔的一般常识;《启事和便条》,要求写一篇应用文,介绍启事和便条的重要性和写法。
请看吴铭小同学写的《我心目中的妈妈》一文:
啊!亲爱的妈妈,您生我,养我,哺育我,您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最亲爱的人。可近年来我对您有了意见,您一定不理解,也许会伤心,可我说的都是实话呀!
自记事起,我就知道妈妈您的不幸——有两个女儿,而妹妹却是个痴呆。您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我成了您的“掌上明珠”。
记得我6岁那年,您带我到黄山游玩。我看见许多和我同龄的小朋友,都是自己梳小辫,心里羡慕极了,便轻声对您说:“妈妈,我自己试着梳小辫好吗?”可您却奇怪地看着我:“你怎么会扎小辫呢?还是妈妈替你梳,妈妈梳得又快又漂亮。”妈妈呀,尽管当时我对您笑了,可心里十分不高兴,我总想自己会梳头多好,即使梳得不漂亮,也是高兴的。
妈妈,每当看见您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中时,女儿我心里难受极了。我下决心,自己的事自己做,决不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个星期天,写完作业,我有些渴,拿起杯子准备倒水。“别倒!”一声呼叫把我吓了一跳。您几步走到我身旁,拿起暖水瓶,边往杯里倒水边说:“不行,不行,要烫着手的。你安心学习吧,我来给你倒。”我无可奈何地坐下来。唉!六年级了,还不能自己倒水喝。这和“小皇帝”有什么两样呢!
那次班级举行“钉钮扣”比赛,我好不容易把线结打好,却见别的同学已经把钮扣钉上了。我一着急,扎破了手。顿时,鲜血直流,好痛哟!我忍不住哭了起来。从此,“小公主”、“娇小姐”的外号便在同学中传开了。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妈妈呀,那时,我好恨您呀!
妈妈,亲爱的妈妈,您疼我,爱我,女儿领情,但我并不满意,我觉得我俩之间似乎存在一条沟。您只是让我钻题海,啃书本,不让我做事,不让我劳动,更不让我玩耍,简直要把我变成一个机器人了。我想:如果您能让我甩掉“小公主”、“娇小姐”这些不光彩的绰号,那您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妈妈了!
这篇作文题目要求从“我”的角度、“我”的“心目”中来写“妈妈”。吴铭同学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从亲身经历出发,把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和自己对妈*的感激之情写得恰到好处。同时也把自已渴望独立,渴望学会一些生活本领,渴望甩掉不光彩的绰号,渴望得到妈*的理解的愿望表露得恳切自然。在妈妈溺爱的教育方式下,小作者深深感到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被同学瞧不起的痛苦,在妈妈爱的“监视”下的孤独。“简直要把我变成机器人了”,是小作者对妈*的禁锢方式发自心底的反抗呼喊。文中所举的不让自己梳头,已经上了六年级了还不让自己倒水喝的事例,是典型的溺爱教育方式的写照,而钉钮扣落后扎手正是这种教育方式的不良后果。文章扣题紧密,取材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三、审准重点。
看了作文题,要想一想题目的重点应该写什么。比如《雷锋的事迹教育了我》,这个题目的重点要求在“教育”二字上,既要写“雷锋的事迹”,又要写“我”从中受到哪些“教育”。如果只写雷锋的事迹,而没有写对“我”的教育,那就成了雷锋的故事;如果写了对“我”的教育,只是表表决心,也是轻重倒置,重点不突出。
有一年,小学升学考试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我进了考场之后》。要求:写片断。把一次语文考试开始时,监考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及自己的心情续写出来,写到开始答卷为止(开头一节是统一写好的,要求接下去续写)。湖南省一位考生写了一篇考场作文,得了满分。这篇作文是这样写的:
我久久盼望的升学考试终于来到了。今天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以迎战的姿态,健步走进了考场。整个考场的气氛是严肃而又平静的。
监考老师首先对同学们说:“你们不要紧张,静下心来再发试卷。”监考老师面带微笑,也带着对我们的无限希望。他是那么温和亲切,使我这个一进考场就忐忑不安的学生,也慢慢地平静下来。
接着,监考老师拿起一叠试卷,随着轻快的步子,一张张试卷发到了同学们手中。我坐得笔直,两眼盯着卷子,生怕得不到似的……随着一声轻微的纸响,一张将要决定我命运的卷子便来到了手中。
拿起卷子,我便迫不及待地先看作文题《我进了考场之后》,啊,是续写!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作文题呢!我又把整个卷子展开,呀!上面的字密密麻麻,还有许多空格,真叫人眼花缭乱。见了这张考卷,我仿佛到了另一个热闹非凡的国家,令人应接不暇;见了这张试卷,看到那些难题,又仿佛见到恶魔要征服自己。看着、看着……我的头就像给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疼痛起来——这么多的题,该如何做起呀?
“同学们,做题之前,先好好看看试题,看看每题的要求。你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要沉着、清醒。一会儿,听到铃声再动笔做题。”监考老师说得很清楚,真是一位好老师。望着他那慈祥的眼睛、花白的头发,使我想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他多像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啊!听了他的嘱咐,我仿佛在困难的时候受到了鼓舞,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要跳出胸膛的心安静了下来,于是我又细细地看起题来。
“铃……”铃声响了,我赶紧拿起笔,作起题来。
小作者经过认真审题,用第一人称写,先记录监考老师的语言、神态以及发卷子时的动作,而重点描述自己阅读试题时的复杂心情。最初,是“迫不及待”,看到是“续写”,用“啊”,表示惊讶,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作文题,接着,他把整张卷子展开,看到密密麻麻的字,看到许多空格,他感到“眼花缭乱”,感到“仿佛到了另一个热闹非凡的国家”,让人“应接不暇”;他“又仿佛见到了恶魔”,他的头“就像给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疼痛起来……”这一系列形象逼真的描写,把小作者临场那种复杂的心情惟妙惟肖地描述出来,写出了真实的感情。最后一段也是文章的重点,由监考老师“慈祥的眼睛”和“花白的头发”的外貌描写,引起联想,监考老师像自己的班主任,从而受到鼓舞,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文章始终扣紧考题的要求,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在审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有一类题目范围比较广,可写的内容比较多,各有侧重点,同学们既要认真推敲题意,又要打开思路,展开联想,把文章写活。比如,《校园的早晨》,可以描写早晨校园里师生锻炼身体的火热场面,也可以写同学们刻苦学习的动人情景,还可以摄取若干小镜头、小片断,表现同学们新的道德风尚,或者是热情歌颂园丁为培育新苗不辞辛苦……总之,审题的时候,既要准确地理解题意,紧扣题目来写,又不要把思路限制得很死,避免千篇一律。
【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推荐阅读: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11-30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07-10
学生引导教学高中政治08-09
在启蒙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字形规律10-04
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07-28
引导学生体验05-09
引导学生提问06-02
引导学生思想06-10
引导学生上网09-03
引导学生主动11-13